首页范文大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十篇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十篇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3:10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1

2011年11月14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主持召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李源潮再次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此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陆续出炉,标志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也意味着在向世界人才强国跨越的征途中,我们又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创新和突出亮点,启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在部级人才发展规划中还是第一次。这些工程也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其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才发展的全局,既突出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又统筹人才发展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培养国内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并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12项重大人才工程涵盖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涉及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内容覆盖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财政部为12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共核批了1000多亿元的新增经费。目前,各部门正把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与落实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结合起来,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各部门也组织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或项目。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家36个部委系统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150项,已启动83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449项,已启动307项;各市(地、州、盟)计划实施人才工程3570项,已启动2388项……各级各类人才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由科技部牵头,主要是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并不仅仅关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的科研人员,而是把企业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企业研发人员,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员较少,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例如在电信行业,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只有0.3%,这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一大瓶颈,应促进创新型人才向企业积聚。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有关学者研究分析16世纪以来1200多位世界杰出自然科学家,以及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后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峰值是37岁。这表明,谁拥有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英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当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把培育、争夺青年英才作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战略之举。目前我国两院院士中50岁以下的仅占2.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今后5年,我国将迎来高层次人才退休高峰。解决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刻不容缓。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包含“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3个子计划。

为保障计划的实施,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成立由中组部牵头,、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参与的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经费保障机制;由各子计划牵头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所需政策,细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

在地方,吉林省委组织部、团省委2011年11月1日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吉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计划由团省委牵头实施,利用3年时间,培养一大批行业领军、社会影响广泛的创新型、创业型和技能型青年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服务能力强的青年志愿者骨干队伍,吸引一批业绩突出、富有创新能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各类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具体包括5个子计划。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由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着眼于提高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国际竞争力,以培养开发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统筹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坚持知识更新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境内培训与境外研修相结合、整合优化现有培训资源与开发利用新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系。该项工程包含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3个专项培养计划。

为保障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专项培养计划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不同教育培训资源,加强与高水平教育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培训创新,注重调查了解不同培养对象的培训需要,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创新设计培训内容,突出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专题性深度培训,满足差异化培训需求。强化岗位锻炼,积极推进培养对象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工作交流。落实经费保障,国家财政设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项,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领军人才以外的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企业和培训对象个人分别承担。要加强组织领导,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

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由教育部等部门牵头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旨在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训1.1万名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5000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1500名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以及2500名学校优秀校长,力争在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该项工程所有项目已于2011年全面启动,包括“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项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计划”等。工程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督促检查、动态调整的方式,按年度组织实施。

为保障工程实施工,将实行教育人才优先发展、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引导人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鼓励青年英才脱颖而出、促进培养造就教育家、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支持民办学校人才发展等政策措施。工程所需经费由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支持,每年共计9.4亿元。民办教育教师的培训经费可采取举办者自筹和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

文化名家工程

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印发,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工程着眼于对成就突出的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资助,着力为他们创新创业创优提供良好条件,积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名家的遴选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到2020年完成工程目标,届时由国家资助的文化名家将达到2000名。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还特别注意到与已经在宣传文化系统实施了8年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衔接,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获得过本领域公认的国内外重大奖项的,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国家其他重大工程的,在推荐中可优先考虑”。

该工程明确了对文化名家的资助扶持办法。一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开展创作研究;二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三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开展学习调研、考察采风;四是鼓励支持文化名家发挥智库作用;五是宣传推介文化名家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

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

虽然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在2009年已达778万人,但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为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部牵头启动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

根据该项计划方案,各级政府要在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开展工作,紧密配合;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统筹配置区域内的卫生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要以全科医师培训为重点,实行短期人才培训与长期人才培养相结合;把医学杰出骨干人才引进与培养,同医药卫生重大科研计划实施以及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应注重德才兼备,强化其创新发展、学术引领、攻克难关,带动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推动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师制度。要把能力提高作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核心,加强基层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方案明确,要探索建立医学杰出骨干人才荣誉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实现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临床医师执业的必备条件;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在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师,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目前,“”已引进165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海外各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为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外国专家“”项目、人文社科项目7个子项目,基本形成了覆盖各领域、各年龄段的引才体系。“”的实施带动了全国各地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全力推进,各地纷纷推进各具特色的引才工程,形成了引进海外人才的新一轮热潮。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旨在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5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

该项工程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动态调整的方式组织实施。2011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启动工程实施工作;2011-2015年,逐步落实各项工作,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活动,推动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2016-2020年,全面开展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中期检查评估,适时调整重点方向,力争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2020年,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将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12个重点领域,采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的方式,全面开展4项人才培养培训项目。

加强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加强对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拓宽和完善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进入“工程”的通道;将重点推进金融会计、社会工作、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业设计制造、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做到队伍建设和制度改革相结合。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将重点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3个子项目。

计划实施方案提出,要为计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要发挥各部门优势,发挥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作用,共同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建立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为实施计划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际,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等工作提供依据。加快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修订和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开发。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加快开发适用于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培训技术和特色教材。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调查统计制度。定期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预测信息。建立完善分层次的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由农业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0年,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万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万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万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实施,将坚持服务发展、引领示范、突出重点的原则。在专业领域方面,突出培养造就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紧缺的生物育种、动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养殖集成、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技术创新人才和农业资源开发保护骨干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突出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科研人才,具有较高成果转化能力的农技推广人才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产经营一线人才。

该计划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经费的主导作用,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扶持培养子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培养、农村生产能手培养、农村经纪人培养等4个子项,由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结合已有项目并纳入地方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中组部牵头、人社部等9个部委参加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将以提升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计划地为这些地区输送和培养科教文卫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计划实施分为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文化工作者、社会工作者5个专项,各专项实行行业主导、地方落实。利用各级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渠道,把计划实施与扶贫开发、经济开发、科技开发结合起来。以满足“三区”公共服务领域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选派和培养工作,促进长期工作与短期服务、个别选派与团队选派、内部调配与外部支援等相结合。

该计划以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覆盖的县和省级贫困县及新疆兵团困难团场为基本单元,针对、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实际,各专项可制订专门计划,实行相对特殊的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参与选派和培养的人员主要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水平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工作等公共服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以就近就便、本省调配的形式为主,调动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人才资源和培训资源支持省内受援地。对人才资源和培训资源相对薄弱的省区,可依托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渠道组织跨省支持;选派人员以全日制工作形式为受援地提供的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短期服务应设立必要的项目,并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为“三区”培养人才要依托行业培训资源,安排到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有关单位参加脱产培训或岗位锻炼;将在“三区”领导创办社会事业的重点人才纳入培养范围,并给予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简化登记程序等优惠扶持政策。

为保障计划实施,对选派到“三区”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将在职务安排、职称晋升、计算基层工作经历、研究生考试等方面,执行现有优惠政策。各专项牵头部门可根据行业人才特点,制定完善引导政策。对业绩突出、基层欢迎的优秀人员以及落实计划成绩突出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并享受相应政策。中央和各级财政为实施各专项提供经费支持。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发放工作生活补贴、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实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每年组织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任职、服务和自主创业。选拔重点是30岁以下的应届毕业和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

根据《方案》,到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大学生村官名额达到30万名,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聘计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选聘方式将坚持学生党员优先、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的优先。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官留村担任村干部,注重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逐步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从2011年开始,部署开展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连续5年时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派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为2~3年。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2

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新疆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从过去的“一黑一白”发展战略,到如今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在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青年是改革发展的生力军,《新疆青年》与《新晨》杂志伴随新疆青年的成长,是新疆青年展示青春风采的大舞台,一批批艰苦创业、搏击市场、勇立潮头的新疆青年从这里走出来……

关键词:新疆青年五四奖章

代表人物:张新、潘晓玲、王燕红等

观点:五四奖章,青年之魂

青春风采:大爱无痕潘晓玲

1999年,潘晓玲只有39岁,就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成为我国重大研究项目中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争取到如此重大的项目,在新疆乃至西部都是头一次。她先后主持了16项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累计获研究经费3900万元。

此后五年,潘晓玲率领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近百名中外科学家跋涉于大西北,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她的努力下,新疆大学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洲生态实验室,成功申报了自然地理和生态学两个博士点。2002年,她又联合一批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生态学专家及国际组织,成立了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在遥远的中国西部构建起一个集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工作平台。

中国最年轻的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杰出的生态科学家、全国十大师德标兵、新疆十大杰出青年、新疆十大杰出女性……潘晓玲,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因为身患癌症,于2003年3月14日去逝,年仅43岁。

潘晓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应该执著于自己的事业,但与此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忽略了亲人。能献身于边疆的人才培养,献身于新疆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我此生的最高理想,我走得无怨无悔。”

关键词:新疆十大杰出青年

代表人物:孙广信、李建宏、陈志峰等

观点:十杰,新疆青年的杰出代表

青春风采:李建宏,新疆it第一人

“我很幸运能够参与奥运,传递奥运精神,作为一名奥运火炬手,我将以最好的精神状态,传递好自己手中的这一棒,与大家一起感受奥运,分享奥运的喜悦。”在光荣地成为奥运火炬手后,李建宏高兴地表达着自己的心愿。

李建宏是新疆宏景集团掌门人,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1999年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15年前,仅靠一节柜台和3万元起家。15年后,新疆宏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企业资产达到数十亿元,涉及领域迅速扩张,成为集通信业、房地产、零售、旅游4大产业于一体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成为新疆民营企业30强之一。

如此骄人的业绩,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宏景靠什么实现如此高速的增长?

走进宏景数码港,每个人都能看到一幅贴在墙上的语录:“制度大于总裁”。这是宏景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建宏提出来的。

李建宏说:“宏景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始终把改革与创新作为企业的‘动力源’和‘助推器’。在战略、制度、管理、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

关键词:优秀青年企业家

代表人物:热迪力・阿布拉、米恩军、王天兵等

观点:新疆盛产优秀青年企业家

青春风采:热迪力・阿布拉,打造中国清真第一品牌

2005年3月,新疆阿尔曼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开拓华东地区市场,“阿尔曼”迈出了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

新疆阿尔曼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多民族的民营企业,由汉、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组成。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的阿尔曼清真食品工业园已建成年产2000吨特色果酱、1000吨清真糕点、120万件方便面、500吨糖果等民族特色产品的生产线。“阿尔曼正按照发展规划,向中国清真第一品牌冲刺。”阿尔曼实业有限公司总裁热迪力・阿布拉表示。

清真食品的消费市场巨大,除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不少非穆斯林群众也非常喜爱。而目前,国内的市场上清真食品非常短缺,形成品牌、规模和管理规范化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阿尔曼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空隙,计划占领这个市场空缺。2003年的乌洽会上,热迪力正式向外界公布阿尔曼的目标:用10年时间打造中国清真食品第一品牌。

如今,一批批装有“阿尔曼”品牌系列营养食品的大型货运集装箱正在走向中亚、南亚、中东市场。

关键词:百名青年创业之星

代表人物:李兰江、汤文军、热依拉・阿布力克木等

观点:创业中,我学会了坚强

青春风采:职业农民李兰江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新疆百名青年创业之星、新疆绿色农产品协会副会长、精河县青年农民经纪人协会会长……当这一串闪光的头衔摆在这位年轻人面前的时候,李兰江说:“我最喜欢的头衔是‘农民’,因为,做农民是我的职业。”

1997年,李兰江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精河,面对茫茫一片荒滩碱地,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务农之旅: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银行贷款筹资200万元,投资开发2000亩荒地。创业是一件很艰辛的事,身处黄土漫天、蚊虫肆虐、交通不便的荒滩碱地,常人难以想象其中的心酸。1998年李兰江率先推出了“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了高产优质棉花种植科技示范基地。正在这时,团中央发出了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的倡议,鼓励和支持青年农民带头创业致富,李兰江的思路与之不谋而合。2003年3月,精河县青年农民经纪人协会成立了,这在当时的整个新疆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会长的李兰江,一直致力于农民经纪人协会高效的运作。

关键词:农村致富状元

代表人物:罗有才、白生江、买买提・库尔班等

观点:青年成为新疆新农村建设的致富带头人

青春风采:红枣状元罗有才

罗有才是若羌县吾塔木乡库西艾日克村的农民,2006年获得了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状元”荣誉称号。他深深懂得学用科技的重要性,在全村他第一个参加县、乡农业科技培训班,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红枣高产栽培和管理技术,成了村里的红枣种植能手。他率先将果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运用到红枣的栽培中。在乡团委和农业站的支持帮助下,新植红枣8亩,全部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当年定植红枣成活率达98%,反对的人不再反对了,还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3

一、优化环境,着力支持高校开展科技创新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不仅强化了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中的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出台了一批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鼓励高等院校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投资企业、转让或转化职务技术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学普及,发展创新文化,极大激发了高校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2008年以来,在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全省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达25项,比上一个五年增长20%;获得授权专利近4000件,年均增长50%以上。

二、完善载体,着力提高高校研究开发能力

河南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通过完善多层次的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高校科研力量,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研发优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一是实施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通过该计划引导,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近三年河南省高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度由1亿元上升到3亿元,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5篇。二是实施科技攻关和产业化计划。每年都面向高校征集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实施的15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绝大部分都有高校主持或参与实施。河南科技学院主持实施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百农矮抗58”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成功实现了小麦主导品种新一轮的更新换代。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已争取承担实施国家“973”、科技支撑计划近20项。

三、搭建平台,着力提升高校聚集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

2008年以来,河南省先后依托高等院校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35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50个、院士工作站6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53%和30%。依托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达到3家。创新平台建设有效引导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开发。以重点实验室为例,近年来,共引进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省特聘教授等科技领军人才30多人,带动形成学术骨干1000多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群体近400个。

四、培养队伍,着力壮大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

河南省科技厅坚持以培育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实施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促进高等院校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家基金委合作,在中部地区率先共同设立了“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重点面向河南高校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近年来河南省新增院士5名,其中有2名在高校;新增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名,全部在高校。全省中原学者数量达到26人,其中高校14人;“创新型科技团队”达到203个,高校占总量的70%;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杰出青年达到723名,高校占总量的80%。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4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

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5

青海省情概况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在欧亚大陆腹地,与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毗邻。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0.43亿元,覆盖580万人口,辖6州、1地、1市、48个县(区、市、行委)。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46.3%,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青海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需要高度重视的困难和问题。

青海省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

自2001年以来,青海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上,全面启用了“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全省8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全部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卫生电子政务上,与省委省政府的专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省卫生厅网站,实现了政务信息公开,建立了覆盖全省州、地(市)卫生局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应用国家卫生统计直报系统实现了各级卫生统计数据的网络直报。在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上,规划建设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与全省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上,省级、州、地(市)级医院基本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

青海省卫生信息化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青海省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历史欠债较多,在众多的信息化项目投入中对信息化技术软件和硬件的投入费用一直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力度还有待提高。通过对青海省卫生信息化人才建设问题的调研发现,青海省信息化人才建设目前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卫生信息化管理和运维机构不健全;二是卫生信息管理机构的复合型卫生信息化人才存在短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化人才短缺尤为严重;三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较低,急需提升。

青海省卫生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对策和具体方法

为了不影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大局,青海省开始着力研究如何快速、高效提高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问题。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健全机构和岗位,包括卫生行政机构和卫生医疗(含事业)机构的信息化主要建设部门和人员编制岗位。二是人才引进,提高增量。着力引进卫生信息化高级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引进的这些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卫生信息化全局建设意识,从而达到引进一批人,带活一批人。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内部提升,完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应以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要结合当前卫生改革实际,立足省情,依托卫生信息化发展技术和标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而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化人才能力和水平。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6

“675”是指排除了前文介绍的“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中西部

>>第六组:数字解密之“675”第八组:数字解密之“1166”第五组:数字解密之“287”第三组:数字解密之“211&112”第四组:数字解密之“小211&102”第二组:数字解密之“特色985&32”第七组:数字解密之“高职211&100”迈凯伦675Lt贝尔维尔675等第一组:数字解密之“985&39”第六小组真牛!无敌四人组之六人之第六本性:省网游之我爱BoSS第六回数字解密之收入倍增非难事记住六组数字让你人老心不老2007年半导体产业总营收为2,675亿美元第六届深圳美术馆论坛聚焦数字时代的艺术批评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京召开基金投资36计之第六计:声东击西 套利基金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院校点击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院校速评:从这所大学的校名不难看出,“信息”和“科技”是她的两个关键词。该校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作为一所“典型”的工科类院校,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园成功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学校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学校取得了以连续三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部级科技奖励为标志的重大突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三年合计达2.09亿元。

别看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院校,就以为其文科类实力不强。实际上,该校的文科专业也是非常出彩的。比如,在2012年度北京高校好新闻评奖中,该校校报选送的11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7个,在“强手如林”的京城高校里,她的获奖率与获奖档次均居市属高校前列。除此之外,学校也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沉稳内敛的工科学子们又更添一份活跃与自信。

该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非常不错,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用人单位高度评价该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部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10-82426126

西南政法大学

院校速评:西南政法大学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位于重庆市。在高等教育界,她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她是公认的原司法部重点大学,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被誉为我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也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

目前,学校有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2个部级重点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工商管理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在全国法学一级学科参评高校中位列前五强……这些荣誉背后,离不开一批爱岗敬业、勤奋钻研的好老师。2012年9月26日,中国法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法学会恢复重建30周年大会”,首次举办“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评选和表彰,该校金平和种明钊两位教授被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这一荣誉是中国法学界“重量级”的奖项,在全国仅评出25人。

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思维严谨,不苟言笑。但如果把“刻板”“沉闷”和校园生活联系在一起,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其校园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获得不少奖项。比如,2006年,该校男子排球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获得冠军,取得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沙滩排球赛资格;2011年,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全国十佳青年志愿者组织”。在2011年所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该校合唱团获得一等奖,这也是重庆高校合唱团的历届最好成绩。

部级特色专业:法学、侦查学、行政管理、新闻学等。

大学网址:http://202.202.80.97/

招办电话:023-67258828

西安工业大学

院校速评:西安工业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创建于1955年,她的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兵工本科院校;2006年改为现名。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同年跻身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列,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军工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在光学制造、靶场仪器、新型材料、特种加工、测试与控制技术、兵器自动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等诸多军工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已经直接应用于“高新武器工程”“杀手锏工程”等重大国防项目的研制和生产。

学校在保持传统,继续承担为国防科工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也在其他领域积极开拓发展。比如,聘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实先生为学校兼职教授,并担任“西安工业大学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此外,学校在书法教育领域颇具特色与实力,是较早开办书法教育专业的高校之一。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年来成果丰硕。比如,2008—200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两次。“西安工业大学的毕业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企业留得住,用得上,不少毕业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脱颖而出,成为企业重要的技术骨干。”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行业人才质量评价中这样指出。

部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29-86173115

西华大学

院校速评:西华大学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始建于1960年,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的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1年,是四川省较早建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办学水平一直居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

目前,该校拥有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食品工程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重点培养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动力实验室和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汽车测控与安全实验室,流体机械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特殊材料加工及制备技术实验室、制造与自动化实验室、食品生物技术实验室等12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强大的学科实力和科研能力为求学在此的学子成才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来,该校学生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器人足球大赛”等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得国际奖7项、部级奖159余项,省级奖362余项。在部级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团体冠军19个,个人冠军13人次……“闪亮”的数字也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全国先进单位,学生的实干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建校53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17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

部级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车辆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28-87720097

泸州医学院

院校速评: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

提及泸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不得不说,该专业起步于1992年,2006年3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列入四川省本科第一批招生的专业之一,2007年更是被确定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提起麻醉,可能有人会想到神医华佗的传奇“麻沸散”,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医生们则用精湛的医术诠释着现代华佗的风采。目前,麻醉科有手术台21张,每年承担着附属医院临床各科室各类手术麻醉14000多台次。2004年圆满完成了一对联体婴儿联肝畸形手术分离术的麻醉,2005年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上述两项麻醉均填补了医院、川南和四川省空白。另外,法学专业也是泸州医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可谓是“独树一帜”。

其优秀的办学效果获得了社会的认同。2013年4月,该校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也是此次四川省唯一一所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的高校。

医者,践行救死扶伤职能者也。值得一提的是该学院的三个附属直属医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附属医院率先在四川省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继华西医科大学之后在四川省第二家成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2005年相继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心脏移植手术,是川、渝、滇、黔结合地区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

部级特色专业:麻醉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830-3161658

大连海洋大学

院校速评:大连海洋大学(原大连水产学院——编者注)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她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签订协议,共建大连海洋大学。

一所特色院校必然有一批特色的专业来“承载基业”。比如大连海洋大学的水产养殖学专业,它是该校的传统特色专业、辽宁省首批示范性专业和辽宁省首批紧缺本科人才培养纂地,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本科特色专业,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所在的水产与生命学院是学校的“龙头”学院,已有近60年的历史,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部级奖项。

再比如学校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也都是极具特色的,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

部级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

网址:http:///

招办电话:0411-84763157

吉林财经大学

院校速评:有一所高校和“税务”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原长春税务学院,2010年她正式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这所大学创建于1946年,后期组建为东北银行干部学校,1950年改建为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52年院校调整时,学校改为长春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2年5月,吉林财贸学院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隶属于当时的国家税务局和后来的国家税务总局,这是国家第一所也是迄今唯一一所税务本科大学。

同时,税务相关专业实力也不错,比如学校的税务学院。她“旗下”拥有财政学和税务两个本科专业,2007年税务专业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评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课程建设成果丰满,《国家税收》《中国税制》《国际税收》为省级精品课程;张松教授主编的《税法学》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获得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品性。学校涌现出了“爱的传递”“妈妈”等一批典型学生集体和“当代孝子”张尚昀、考察“三农”的刘任重、“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张爽、自费赴南非支教的王星等一大批典型先进个人。其中张爽义务支教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英文频道《China24》《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新闻周刊》5个栏目播出。

部级特色专业:税务学、会计学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431-84539100

扬州大学

院校速评:扬州大学,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2年5月19日,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和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而成,受此影响,学校的特色专业也与之密切相关。

扬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浸润着这一方水土的“灵气”,扬州大学农学院是该校的优势学院之一,是我国创立最早的农学系科之一,设有农学、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农村区域发展与信息技术、种子科学与技术4个系。学院在该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其中,标志性成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核心技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副省长黄莉新以及科技部、农业部有关主要领导均先后到该院基地视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兽医学院。多年来,学院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动物医学专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学者,有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其中,预防兽医学学科被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动物疫病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预防兽医学创新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该院的兽医学整体水平名列该一级学科全国第四,其中人才培养指标名列全国第一。

部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514-87991290

盐城师范学院

院校速评:江苏省盐城市,东临黄海,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片海天相接,鹤舞鹿鸣,以“东方湿地”而闻名于世的热土上,有一所“年轻”的高校静静地坚守着自己的育人理想,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作为一所刚刚升级不久的本科院校,学校大力弘扬“铁军文化”,坚持打好“师范、沿海、老区”三张牌,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强化教师教育和服务沿海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学校获得国家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45项。学校有多项成果获国家和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近年来,共有1000多名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要科研机构和著名高校的研究生。

教师是立教之本。作为一所培养师范类人才的高校,盐城师范学院多年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建设和师德培养,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典型。例如被评为2012年“中国好人”的“70后”教授王强,这位年轻的学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他的事迹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宣传工作也是该校的一大“强项”。以该校的校报《盐城师范学院报》为例,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比中都获得过最高的奖项,综合实力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

部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汉语言文学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515-88232839,88233063

中国计量学院

院校速评:中国计量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以计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78年,是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实行省部共建体制,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精思国计,细量民生”是学校的校训词。她的主要院系包括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标准化学院等。在保持这些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学校还以工、理、管、法、文、经、医(药)、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举办试点班,实行学分绩点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和双专业、双学位制等,受到了学子们的欢迎。2007年,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获得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

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的“执牛耳者”,学校在该行业拥有众多国家和省级的科研机构,比如国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在线检测装备校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它们都是计量学院的师生们引以为豪的。

此外,近年来,各种新的科研成果也不断“横空出世”:2012年12月,中国计量学院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检测中心出具的认可范围项目的检测报告和结果。将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互认。

部级特色专业: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机械电子工程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571-86836060

福建农林大学

院校速评: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7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她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别看校名“貌不惊人”,实际却“来头不小”:她是农业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是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福建省属院校中首个“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作为一所农林类高校,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掀起新农村建设浪潮的大背景下,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学校设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专业分中心、部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等74个国家和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每年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300多项,科研经费1亿多元;先后有672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8项。

“闪亮”的数字背后,是全体师生坚持“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的结果,更是学校重视人才,坚持吸引优良师资的结果。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2300多人,1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6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位“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2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位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2位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位福建省首批海西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

部级特色专业:蜂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植物保护、林学、农学、园林、动物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591-83789216

华东交通大学

院校速评:这是一所“沟通”南昌和上海的高校,她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1971年,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随后,校址迁到江西南昌。现为铁道部与江西省共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重点大学。

“育人为本、服务社会”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宗旨,她以工为主,交通运输是其优势专业,像“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工程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载运工具与装备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学校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环节,先后建立了120个校外实习基地。2009年lo月,学校投资近3亿余元兴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大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她还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大学,校址得天独厚,选在郁郁葱葱的南昌市北郊林场,成片的林地,连绵起伏的山峦,西接梅岭余脉。四百亩孔目湖波光粼粼,水系向东连着滔滔赣江。又经过精心规划和几十年的养育,校园里处处花香鸟语,常年栖息的鸟类就有70余种。学校被授予。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享受。

部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791—87046576

山东农业大学

院校速评: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山东省重点大学,全国百强名校,坐落于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翻开她的“功劳簿”,一笔笔光荣履历清晰可见:她是山东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拥有部级重点学科、最早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具有正教授评审资格的高校。

学校的农业科学为其优势学科,农学院可以追溯到公元1906年设立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院实力不俗,她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部级重点学科,“作物生物学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学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农学本科专业教学团队”为部级教学团队,还有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

生命科学则是学校的特色学科,她拥有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生物学部级实验中心,还有一支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队伍,包括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山东农业大学十分重视科研,改革开放以来,仅获得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字号”科技成果奖就达45项。

部级特色专业:衣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动物医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538-8242206

中原工学院

院校速评: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分南区、北区和西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60亩。

提到中原工学院,就不得不提及她的“龙头”学院——纺织学院。纺织学院是中原工学院的特色学科群体和主体院系,拥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2个本科专业,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3个硕士点。学院实力十分雄厚,她的实验中心是“河南省功能性纺织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并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仪器,2005年以来共承担了省级以上项目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1项。

服装学院于1986年开始招收服装专业学生,学校也是全国最早开办服装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其所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为河南高校中开办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是2006年度河南省名牌专业、2008年度河南省特色专业。2008年该院15名学生模特担任北京奥运会国家引导员工作,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中原高校学子形象,获得好评。2009年该校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学生李静,荣获全球超模大赛冠军,获得全球“美皇后”称号。

此外,能源与环境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学院等也都实力不俗,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孵化器”。

部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371-67698700

广东海洋大学

院校速评: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目前,学校共拥有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寸金校区4个校区,校园占地4911亩,其中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的世界地质公园。

在办学上,学校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色。她的水产学院现有“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学”是学校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学科之一,“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为部级高校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为省级特色专业。其中,“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分别获得广东省、海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7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肩负兴海使命,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

部级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759-2396115

兰州商学院

院校速评:兰州商学院始建于1952年。1958年开始实施本科教育,时称甘肃财经学院,1981年更名为兰州商学院。1998年7月,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

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等16个二级学院及mBa教育中心和体育教学部;现有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省商务发展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学校的50个本科专业中,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会计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归属”于兰州商学院最大的二级学院——会计学院旗下。多年来,会计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会计专门人才,在全国会计学界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影响,确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再如学校的统计学专业,隶属于该校统计学院,分为经济与社会统计方向、市场与调查咨询方向。该学院的《统计学》《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三门课程成功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以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为核心组建的“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成功建设成为甘肃省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总之,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重点,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部级特色专业: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

大学网址:http:///

招办电话:0931-5259988

塔里木大学

院校速评: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布市。为了适应新疆农垦事业的发展和开发塔里木垦区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原国家副主席的倡导和关怀下,于1958年创建。王震将军亲手题写了校名,生前一直担任名誉校长,学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

塔里木大学现有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43个本科专业。这些学院专业大都依托地方特色,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学校的植物学院开设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等7个本科专业,果树学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为自治区和兵团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6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蔬菜学、植物学、生态学);2个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作物遗传育种)。

尽管学校地处相对偏远的新疆地区,但始终坚持为地方发展服务,科研实力令人刮目相看。比如,学校科研人员培育的新品种“新梨七号”等科技成果已经在全国推广,“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研究”“胡杨生态研究”“长绒棉品种培育及高产优质理论与技术研究”和“西域文化研究”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课题已取得进展并获得多项成果。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实验室、南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域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塔里木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建校55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4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自治区和兵团的专业技术、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的骨干,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评价好。据新疆自治区人事厅、教育厅统计公布,该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七年排在自治区高校的前三位,2003年和2005年在自治区本科院校位居第一。

部级特色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园艺、生物技术、草业科学等。

大学网址:http://taru.edu.on/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7

关键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增选院士;总结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102-04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同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只有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才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它要求候选人在工程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才能当选。因此,我国的科技人员无不以当选两院院士为荣。

国家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简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13年,在1997年到2005年间的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显得十分抢眼。本文对此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

一、“国家杰青”回顾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人才断层,缺乏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据统计,高等学校的教授平均年龄为56岁,过几年将有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人才危机突显。1994年“两会”前夕,北大陈章良教授向总理建议政府拨专款设置“总理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向国务院打报告,以促成此事。于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于1994年设立,并制订了申请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年龄在45岁以下,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的创新性成果。作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有重要学术创见的论文,或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特邀报告,或以出版专著,并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或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公认的突出的创造性的成绩。

当年全国各个学科近200名精英申请这一基金,49人获得资助。第二年资助81人,以后逐年增加,到1999年时达到每年150人,现在每年约为160人。截至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共资助1491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额度很大,刚开始时,一般实验科学,每人3年60万,数学、纯理论物理和管理科学每人3年30万,而当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每年资助额只有2万-3万元。1999年,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经费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在原来7000万的基础上急剧增加到1-8亿元,资助年限由原来的3年改为4年,一般实验科学的平均资助强度由每人60万提高到80万,对于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由每人30万提高到55万,现在的资助强度一般实验科学已达到每人100万。经费的强力支持,加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管理制度优越,在资助期内,只进行一次中期评估,使获得资助者能安心研究,产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批活跃在世界科学前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声誉。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统计,该所2000-2003年间,在影响因子大于3的期刊上282篇,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发表179篇,占63.5%。2004年,获资助者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上18篇,占全所的94.7%。有人对比研究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产出绩效,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资助强度前者略高于后者,但从产出方面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国际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文章、影响因子等方面,均好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已经把是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作为衡量人才计划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对于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人才,各研究所通过关键岗位聘用、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提高待遇等措施,予以重点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有15位获得资助者的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批准实施的973项目中,有50个项目的58位首席科学家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的76个“创新研究群体”中,有67个群体的学术带头人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二、院士中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有人作过统计,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内地新增选的院士中,50岁以下的全部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从199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每隔一年增选一次院士,共增选院士6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3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lo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面按当选年份、获资助年份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的院士进行分析。

1、按当选年份

1995年:2人,陈竺(科学院)、刘德培(工程院)

1997年:2人,白春礼、王志新(均为科学院)

1999年:4人,李静海、裴钢、张启发(以上为科学院),郑南宁(工程院)

2001年:8人,李家洋、贺福初、郑兰荪、张泽、郭雷(以上为科学院),谢和平、樊代明、陈左宁(以上为工程院)

2003年:14人,张亚平、朱日祥、李灿、吴奇、侯建国、洪茂椿、沈岩、杨玉良、魏于全、卢柯、杨卫、张杰(以上为科学院),欧进萍、陈赛娟(以上为工程院)

2005年:16人,方精云、丁仲礼、田中群、薛其坤、曾益新、邓子新、贺林、王诗、冯守华、麻生明、詹文龙、陈晓亚、姚建年(以上为科学院),曹雪涛、钟志华、王红阳(以上为工程院)

2007年:20人,王恩哥、吴岳良、张伟平、张希、赵东元、高松、杨焕明、孟安明、武维华、赵进东、张经、杨元喜、姚檀栋、穆穆、吴一戎、胡海岩(以上为科学院)、谭建荣、彭苏萍、邓秀新、李宁(以上为工程院)

2、按获资助年份

1994年:15人,1995年:17人,1996年:14人,1997年:6人,1998年:7人,1999年:2人,2000年:3人,2001年:1人,2007年:1人。

从上面所列可以看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当选院士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当选人数逐年增加。1995年增选院士时,刚刚开始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制度,当选人数只有2人理所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作出的学术成绩越来越突出,2003年开始有两位数的获得资助者当选院士,2007年更是达到20人。

(2)当选科学院院士多于工程院院士。这是由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侧重于选择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者,且工程院院士要求有较多的工程实践经验,这就使得当选者的年龄较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年龄却相

对较小。

(3)当选院士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占当年获资助人员的比率逐年下降。1994、1995、1996年获得基金资助者都超过了10人当选院士,占当年获得资助者的比率分别为22.4%、15%、13.3%,到1999、2000年,都只有各1位获得资助者当选院士,所占比率下降到0.75%、0.66%,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是因为越到后期,学者们刚刚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学术上的成就还不够高,二是每年获得资助的杰出青年基金人数有较大的增加,基数增加,当选院士比例相应地就下降了。

(4]2007年当选院士人数创下新纪录,达到20人,而且有一人当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国家杰青”发展趋势及江西后备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从发展的眼光看,更是青年人才的竞争。

鉴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已经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十多年的实践也说明实施这一制度这条路走对了,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了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更加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的快速成长,纷纷把本单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数的多少,作为衡量本单位科研水平的一个极端重要的指标,使得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竞争更加激烈。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王杰介绍,2006年,全国共有1665人申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比2005年增加了21.7%,而资助额仍为160人,资助比率下降到不足10%。而1994年的第一届资助比率为大约25%,1994-2003年,受理申请5489人次,资助1174名,资助比率为21.4%。可见,资助的比率在逐年下降,这说明竞争越来越激烈。

前已述及,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前提是青年科技人员已经在科学研究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发表了引起学术界重视的著作、论文,这就要求各单位要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的早期培养,给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科学研究中存在马太效应,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大力扶持青年科研人员,比如,单位内部设立青年科研基金,限定申报人员的年龄为30岁以下,资助金额先不要太多,主要是帮助他们取得科学研究的初步成果,获得申报科研基金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才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此外,也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即以知名专家为负责人申请高层次的科研课题(973、863等),申报成功后,再将课题划分为若干个子课题,由青年科技人员承担,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又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便于他们今后独立申请课题,开展科学研究,这已被证明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成功之路。

我省在杰出青年人才培养上还远远落后于全国,从1994年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制度以来,“截止到2006年底,杰出青年基金累计资助1649人”,2007年资助170人,至今共计资助1819人,我省仅有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一人于2004年获得资助。我省提出到2010年,重点培养5名左右冲刺“两院”院士的后备人才,而前面已经分析,今后科学家如果没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几乎不可能当选两院院士。因此,我省要培养院士,首要任务是培养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才。

根据我省经济及科学技术现状,我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培养或引进博士。近年来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为博士,也就是说,没有博士学位,就不可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因此,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就必须拥有博士学位。我省首先要重视博士生的培养,而目前我省博士学位点数量还太少,博士生数量也少,而且培养的博士生质量也不高,到2007年,我省自己培养的博士生,还没有一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就是一个例证。因此,要尽快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或引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博士。

2、侧重基础理论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领域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所需经费较少,而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也需要昂贵的试验材料,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科研经费,而我省经济现在还不是很发达,还拿不出太多的钱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要出大的成果并不容易,而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或许可能性更大。因此,我省要侧重于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如数学、管理科学等。

3、对于有培养前途的杰出青年人才,不要动辄提拔到行政岗位上来,那将极大地影响他们做出更大的科研成果。无数事实已经表明,一些在科研中作出了突出成绩的优秀的学者,在提拔到行政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后,就再也做不出重大成果。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对于有成就的青年科研人员,要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包括工作、生活等,使他们心无旁骛,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中。

当然,国家杰出青年不是凭空产生的,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必须在科研上作出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事实表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人,在获资助之前,多数已经获得过其他基金资助,或者受到过奖励,如教育部“青年教师奖”、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等,“科技奖励具有增强效应,得到社会承认和褒奖的科学家会受到鼓励并享有更多机会”。许多事实表明,“越早得到高水平的奖励越能很快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鉴于此,江西省应尽早扶持刚刚获得博士学位、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可以仿照山东省的做法,设立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另据介绍,浙江大学对有希望争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年轻教师进行先期投入,重点培养。江西省对于有潜质的青年教师,也应该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使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学文,韩字.风雨十年励英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回顾[n].人民日报,2004-10―20

[2]汲培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马太效应”现象分析[J].预测,2000,(5)

[3]左春明.在国内成“家”立业――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医科大学女博士王宪[n].中国教育报,1995-04-03

[4]江世亮.造就科学帅才的成功尝试[n].文汇报,2002-11-23

[5]朱道本.努力造就一批冲击世界科学前前沿的创新团队[n].光明日报.2006-04-06

[6]王捷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揭晓[n].文汇报,1995-04-15

[7]马晓岚.当初,我盯上“总理基金”――陈章良细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原委[n].科学时报,2004-06-14

[8]佚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揭晓近两百学者获资助[n].江南都市报,1999-11-04

[9]陈宜瑜.序言[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巡礼[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张香平,刘容光.以人为本谱新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思考[n].人民日报,2004-10-23

[11]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快培养新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写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之际[n].人民日报,2004-10-19

[12]史晓敏,彭杰,官建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绩效比较[J].科技与管理,2004,(1)

[13]黄宝晟.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3,(5)

[14]赵亚辉.为中国科技腾飞助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佳洱院士访谈录[n].人民日报,2004-10-19

[15]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1997、2000、2002、2004、2006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

[16]陆彩荣.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需“瘦身”[n].光明日报,2006-08-29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概况(1993--2003年度)[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巡札[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王家平,姚刚.浅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对我所基础科研的显著促进作用[J].中国科学基金,2007,(6)

[19]江西实施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培养院士后备人才[n].江西日报.2005-03-12

[20]陈广仁,齐志红,朱宇,黄永明,崔琦.从中国数学会三大奖谈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科技奖励[J].科技导报,2007,(22)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8

从流浪儿到“坐着轮椅的金融策划奇才”

孙杰从11岁开始四处流浪。

1993年孙杰带着仅有的300元,到了举目无亲的广州。为了节约,只能露宿火车站广场上,每天晚上都要受尽保安、小偷、流氓的折磨,经常是遍体鳞伤。不多久,孙杰靠着自己的诚信,在火车站边上以每天租金80元租借一位残疾人的“摩的”开始接送客人,3个月后自己居然净赚了3000元。这是他离家后平生赚钱最多的一次。因他从小有了与书结缘的特殊情节,于是他利用这笔“可观”的资金,马上在广州天河经营了―个小书店。

从此孙杰稳定地在广州开始了新的生活。一天,他在书店里偶然结识了南下张建民创业的吉林残疾人漫画家。这可称是孙杰人生的又―个重大转折点。孙杰开始向画贺年卡。半年后,他画的黑白卡“残恋”被一家贺卡公司以8000元买断。面对这么多钱,孙杰没有要。而是希望这家公司给他提供―个办公室,有―个自己专门设计贺卡的地方。这家公司老板同意了他的要求,此举是孙杰真正的开始“借船下海”了。

孙杰后来设计的贺卡和挂历作品,无论是品位还是独到的设计水平都很高,深受市场好评。在这家大公司其实真正的意义在于他找到了学习广告理论、商业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修养的机会。到了年底他创办了一家自己的广告公司,第一单业务就挣了5万元。面对这些成绩,他并不满足,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他在一位网友的帮助下亲自动手为自己的广告公司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网页。从此他亲自挂帅,搞创意和策划,把一般普通的广告公司变成上水平的设计型广告公司。孙杰此举成功后,他又投资开发商务秘书公司、装修公司和植物纤维一次性绿色环保餐具等项目。

自从1993年孙杰创办广告公司以后,除平时请教专家老师以外,更多的时间他开始系统的自学广告学、商业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和法律等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开始涉足国际金融行业。他开始对“徽商”、“晋商”、“浙商”到比尔・盖茨和奥伦・巴菲特等进行研究,面对新世纪,他利用智慧和经验紧紧地抓住了中国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996年,孙杰的事业在不断壮大发展,在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用自己有限的财富为社会创造无限的价值,以公益慈善事业惠泽社会。这年孙杰在广州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每日阅读”活动,用自己的钱在36个社区建立了36座没有围墙的“社区图书馆”,参与人数近10万人,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人生。孙杰平生最大的体会是“书是打开人们灵魂的宝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和经验是最大的财富”。他在广州开展的“每日阅读”的公益活动,得到了广州市许多志士仁人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对此,广州市政府和宣传部对孙杰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

1999年,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坐着轮椅的金融策划奇才”的孙杰不断出现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召开的国际性融资、金融等会上。这位坐着轮椅而来的男人,以他独特的融资方案、好学博才的演讲、精辟独到的理论和他灵动向上的智慧与经验,吸引了国内外银行和国际金融专家。随之而来的是国际金融银团基金会、iBi国际金融投资顾问公司、美国美洲银行BanKReDit和JiaCKLanBon国际招商引资等机构分别把权授予孙杰。孙杰站在广州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他的精彩创业使其生意像芝麻开花节节高。10年来,他用才智和经验完成了由蛹化蝶质的飞跃。现在,孙杰已拥有了金融融资、广告、商务秘书、声讯、家具、汽车、婚介等9家公司。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瘸子也来凑热闹!”2001年全国各地都处在热情高涨的申奥等各种活动中,在广州参与的人非常多,孙杰也激动地拄着双拐挤在人群中,在万人签名的条幅上也想着签个名,不料身边一位年轻小姐却出言不逊地对孙杰说。

这话深深地刺痛了孙杰的心。在痛苦中他决定用特殊的方式支持申奥,用实际行动呼吁全国6000万残疾人要身残志不残,人人要关心国家大事。他决定以残疾青年驾车万里签字的行动,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决定,他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每天在那必须要架双拐走路的萎缩无力的双腿上,进行一种让常人难以想像的训练,来唤醒沉睡了20多年的下肢。为了能驾车,孙杰在他那枯枝般的腿上绑着各种沙袋,每天训练提起和放下简单动作长达3、4个小时。以惊人的毅力逐步开始能用右腿踏油门和踩刹车,在训练中他经常因油控和刹车不准,多次被撞得头破血流,脸上伤痕累累……

经过半年的努力,孙杰奇迹般的学会了驾驶汽车,并很快在香港取得了国际驾照。他成为全国腿部残障驾驶汽车第一人。同年5月初,孙杰独自驾车从广州出发,车身贴着奥运标识和“残疾青年驾车万里行”字样,实现了自己的又―个梦想。他克服双腿残疾和无后援的困难,2个多月驾车跨越全国30个省市区,56个城市,还穿越了红军长征的雪山草地……一路风餐露宿风雨兼程,行程4万里。沿途亿万人民被孙杰的精神所感动,大家踊跃的在56个20.08米的巨幅上签名支持“申奥签名活动”。他同时沿途宣讲爱护环境,关注公益活动。举办了近20场以“弘扬绿色奥运,杜绝白色污染”为专题的演讲。7月13日他开车到达北京,硬是拄着双拐一步一步地登上长城,把那56个签名巨幅挂在56个烽火台上(象征56个民族)。实现了他的残疾青年驾车万里申奥的愿望,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残疾青年弘扬奥运拼搏向上的精神。

孙杰的这次令人瞩目的申奥公益活动,恰好与蓬勃开展的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慈善公益十年行动计划不谋而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也想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来推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保健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采取“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方针。此时,孙杰无疑就是中国自强不息健康扶贫公益工程的一个典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专程到广州授予外来青年孙杰“中国健康扶贫工程自强不息形象代言人”。

在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孙杰精心策划出“中国新农村工程”公益事业方案。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向企业募集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扶持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项目,提供农村卫生医疗、防病、治病和保健、农牧业种养殖技术,农牧产品生产营销,物流一体化服务,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变过去长期“输血为造血,”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以公益促进经济,以经济保障公益”的科学模式。

扶贫新模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成立于1996年,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担任理事长。

作为2005年度世界华人惟一国际和平奖获得者,2006年度联合国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中国健康扶贫工程自强不息形象代言人的孙杰担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劝募管理局局长。

中国健康扶贫工程是一个从2001年10月到2010年10月为期10年的公益活动。2002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扶贫工程中,孙杰首先考虑到的是筹划“中国健康扶贫万里行”等系列社会公益活动,来推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认准目标后,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挑战极限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劝募公益事业中。系列活动开展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一批批捐赠物资到达北京后,被分送到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许多农牧民缺医少药的状况。孙杰经过2002年筹募社会公益活动实践后,在2003年首次在国内提出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循环的“以公益促进经济,以经济保障公益”的观念。通过他一系列的挑战极限活动,达到了慈善和公益并举的目的,使广大捐赠企业、社会和地方政府达到了“三赢”。

2004年5月孙杰再次驾驶着“中国健康扶贫F01特001号”残障人士特种车,车身贴满了“募善款,唤爱心”、“身残挑战极限,呼唤人间真爱”等关注扶贫的彩塑标语。他组织残疾人车队专程从北京出发到四川甘孜、阿坝等地226个乡镇进行扶贫活动。他把1000多万元的药品和扶贫物资送到农牧民手中。同年9月,孙杰组织残疾杰出青年挑战世界屋脊活动,为健康扶贫工程募集更多的医药、物资和资金。这次活动从成都出发,经过红军长征过的草地,穿过青海湖,翻越唐古拉山口,跨长江,黄河的源头到拉萨,克服泥石流塌方、翻车、冰雪风沙和高原反应,顽强地穿越了“死亡之路”可可西里,跨越青藏高原直达珠穆朗玛峰登山营地。以挑战极限、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唤起企业捐赠的资金和药品价值超过400万元,实践着“兴公益社会”的理念。自治区残联授予孙杰“挑战珠峰呼唤真爱”奖。

2005年孙杰荣获世界华人唯一的国际和平奖。这年5月为了老少边穷地区的农牧民防治肝炎,孙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挑战生命极限――漂流金沙江的残疾人。此壮举为孙杰筹集肝炎普查100多万元和治疗药物500多万元以及防治专项基金善款300多万元共约1000万元。他用生命呼唤真爱的壮举为中国农村肝炎防治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06年初,孙杰启动了“中国健康扶贫茶马古道万里行大型公益慈善活动”。他挑战滇藏线,行程16000公里,通过爱心活动给茶马古道沿途藏、彝、羌等地区人民送去自强不息的精神,把处方药捐赠给沿途的县镇卫生院(所),把非处方药捐赠给沿途的农牧民。

2006年6月孙杰在河北滦平县启动了中国新农村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安全注射计划和农民畜牧养殖自立创业的试点计划,通过募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孙杰开始改变过去扶贫送钱送物,送医送药的做法,建立“输血改为造血”的慈善工程。尤其在创业项目中提供种技术、产品营销手段和农牧民产品流通一体化服务,形成一个良性可循环的有效机制,同时提高募捐公益企业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007年初,孙杰开始利用慈善资金全面启动中国新农村工程,自主工程,全国爱眼工程,千村影院,少数民族母亲培训计划,基层干部公益培训和农牧民自主创业公益计划等项目。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学生爱眼工程已在云南、河北、河南等省100多所校开展。尤其是孙杰“弘扬红军精神,树新风建设新农村”的大型巡回演讲深受地方政府的好评。孙杰以最大的能力和拼搏精神为社会和广大的农村做着众多的公益事业,挑战生命极限来回报社会。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9

关键词: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机遇;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机遇、挑战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6日

江西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5年,全省耕地面积4,633.71万亩,水面面积2,500万亩,年产粮食420亿斤、油料120万吨、蔬菜1,300万吨、水果440万吨、茶叶5万吨、肉类350万吨、水产品260万吨左右,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柑橘、茶叶、猕猴桃、生猪、水禽、大宗淡水鱼、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虽然江西省在农业增产增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足,导致江西省虽是农业大省,但未能成为农业强省。近年来,江西省为了实现农业崛起,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部署,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切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全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研发资金投入力度的背景下,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与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省在农业科技创新上,无论是科研资金投入,还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须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农业强省之梦想。

一、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历史发展机遇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同时,江西省一批有文化、能吃苦、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归农村创业,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由于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高,他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意识更强。此外,江西省农业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对高新产品的渴求、农业企业对研发投入比例的扩大,使得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政策层面。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第一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文件别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2、资金支持层面。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14.45亿元。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比2014年多安排补贴资金近90亿元。2016年,国家继续支持生猪、奶牛、肉牛、羊、牦牛良种更新和奶牛胚胎引进,启动肉牛胚胎、优秀种猪、蜜蜂良n补贴试点。其中,每头优秀种公猪补贴2,000元,种母猪补贴1,000元。

(二)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增强。江西省从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截至2015年,该工程累计培养学员19,330名,2014年共有6,007名大专生毕业。据初步统计,这些毕业学员当中,已有1,642人成为村干部,839人自主创业,423人把产业做大做强,310人成立了农民合作社,620人成为致富带头人。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的村民石玉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石玉莲受班上种粮大户刘志发种田致富的启发,她也萌生了种水稻的念头。在刘志发的“高精尖”的水稻种植技术指导下,石玉莲的水稻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169亩发展到2014年的500多亩,还带动当地水稻种植规模扩展到4,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2,600多户。

(三)农业企业加强对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近年来,江西省一批大型农业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例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双胞胎集团近年来每年投入近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新设备引进。用先进科学技术为武器,把科学技术、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到饲料制造及养殖领域,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利用科学服务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转变养殖发展方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双胞胎集团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二、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科研资源不聚焦,科研投入不足

1、科研资源方面。江西省科研资源十分分散。以农业科研所为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拥有13个专业研究所,省农业厅拥有3个科研所,还有一部分研究所隶属于各地市和江西农业大学。众多的研究所由于隶属关系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同,导致各科研所之间职能不分、科研资源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科研院所由于属于事业单位科研工作名存实亡。在目前的管理体制机制下,由于科研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科研机构之间难以形成合力,江西省优势学科领域未能建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创新团队。

2、科研资金投入方面。近年来,江西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科技部门下达的重点攻关项目单项经费相对于发达省份来说很低,一般只有2万元左右,少数超过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江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此外,县(市)区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配套经费紧张,导致农业科研、推广工作及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二)农业科技创新精英人才缺乏,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江西省农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截至2015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45人、博士1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中组部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1名、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4个,试验站站长9个;赣鄱英才“555工程”1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6人。江西农业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400人。与邻近的湖南省相比,仅湖南农业大学就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专家866人,博士生导师312人。湖南农业大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过了江西农业科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的总和。江西省农业高级人才的不足,导致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取得重大突破。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在20%左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产学研结合不力。有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时未能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未能考虑农业市场需求,导致在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企业支持力度不大;另一方面国家建立的农业推广体系,由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此外,由于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导致研发成果与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相差甚远,进而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的对象――农民对自主研发的产品认同度不高。

三、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一)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将高校、科研院所研究资源进行有力整合。江西省农业科技研究资源主要集中在江西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以及一些地方农业研究所和农业中专学校。要逐步打破行政管理体制,以学科为基础,以项目组为单位,以科研领军人才为核心,形成创新创业团队,建立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从科研经费、人才配备、科研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大对后备领军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科研骨干到美国、丹麦、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进行博士后研究和其他合作研究,全面开拓中青年骨干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缩短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此外,还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薪资待遇,使他们能安心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在职称评审上,要打破原有的论资排辈的观念,以研发能力为导向,建立全新的职称评审评价机制,激发中青年骨干的创新热情,让他们在科研工作中脱颖而出。

(二)建立专项引才基金,从发达国家大量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江西省农业技术之所以比较落后,关键在于缺乏农业高级科研人员,特别是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农业高科技人才。江西省要想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必要有全球视野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国外农业高科技人才专项引才基金,必须走出国门,大力引进国外农业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从美国、法国、荷兰、丹麦、以色列等农牧业发达国家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对于引进的国外农业高级人才,要在生活和科研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搞研发,一心一意出成果。

(三)以资本为纽带,打造“公司+科研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财富共同体。要想让科研成果得以快速转化,只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公司、高校或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享受到成果带来的利益。首先,高校或科研院所应和公司联合申报省级或部级项目,项目的研发应充分结合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硬软件优势和公司的市场推广优势;其次,研发人员可以科技入股公司,公司再将研发产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公司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商业利益。公司为了能够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再将公司获取的一部分利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分红。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公司+科研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固的事业财富共同体,有利于农业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总之,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国家和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增强的历史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科研资源分散和研发资金不足、农业高级人才缺乏和成果转化率低等挑战。只有打破传统的科研机构隶属关系、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加大国外农业高级人才的引进以及以资本为纽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自主创业精神,才能迎来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美好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兰根.抓住机遇,加速江西农业科技创新步伐[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

[2]史柳英,熊伟宏,黄敏.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南方农业,2015.24.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篇10

一、完善自主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广泛开展以推进思维、管理和科技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提高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力、推动科技进步的创造能力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能力,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探索新的培养机制和模式。不断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强化管理,专款专用,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培养经费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实效。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养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急需人才。按照《*市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管理办法》的要求,围绕增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通过辖区、产业和单位等区域、部门组织的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班,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奥运专门人才、循环经济人才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急需人才。

3、切实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落实《*市贯彻落实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加快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国内学术技术带头人,确保每两年选拔100名左右的人选进行重点跟踪培养,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资助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开展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项目研发等工作,创造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体制、机制环境,激励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4、加快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的农村实用型人才。认真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立足服务“三农”,立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创新,不断壮大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积极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示范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类新农村建设者,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引导城区各类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创业、工作和发展,向农村转移辐射,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领办、创办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实现将农村服务经历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中、高级职称的考核条件。

二、加大自主创新人才吸引工作力度,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

5、健全完善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系统,大力引进自主创新人才。针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发展产业,研究制定人才开发目录,引导人才流向,特别是鼓励自主创新人才以兼职服务等形式实现“柔性流动”,进一步促进人才资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把自主创新作为综合评价人才引进的重要指标,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评价要素的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系统。对在知识创新或技术创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办理《*市工作居住证》;对科学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知识产权持有人、发明人或主要完成者,优先予以引进。

6、积极鼓励吸引留学人员为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建立*市留学人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我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丰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为国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形式内容,多渠道、全方位吸引留学人才,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步伐,鼓励留学人员特别是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为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

7、改善优化吸引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政策、生活和工作环境。认真贯彻*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畅通吸引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绿色通道”。对于携带创新项目或创新技术回国创业工作的留学人员,采取来去自由的管理政策,并在职称确认、特聘岗位津贴领取、合法收入换汇携带或汇出国(境)外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继续组织开展“*市留学人员创业奖”评审表彰活动,强化留学创业人才资金支持,重点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创新水平的项目。将项目资助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鼓励留学人员开展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和科技项目开发工作,发挥项目资助对于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8、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力度,支持留学人员企业创业发展和开展自主创新。按照*市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意见,更好地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场地、资金、信息等服务和支持,努力将我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成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开展科技项目自主创新的研发基地。积极扶持留学人员创业,重点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开展“*留学人员创业园”评价、命名工作,不断完善首都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扶持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发展,搭建高新技术项目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平台,切实推进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鼓励自主创新。

三、做好促进自主创新的人才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才效用

9、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做好外国专家管理和引智服务工作。立足服从、服务和围绕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认真制定引进国外专家项目计划,积极引进利用国外智力,广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逐步完善外国专家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外国专家管理和引智服务工作审批程序,提高办理时效,切实做好为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等服务事项。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突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发挥引智服务作用,支持企业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利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第三产业,不断增强首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10、围绕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和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优化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积极扶持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因发展需要接收紧缺急需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应提供帮助,积极联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推荐符合要求的生源。进一步明确凡受聘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本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非*生源应届毕业生,符合接收条件、按规定程序申报接收的,可优先办理本市常住户口。

11、建设专家数据库,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专家服务体系。加强高级专家数据库建设,不断扩充入库专家人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管理统一、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高级专家数据库及其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把专家数据库建设作为健全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完成专家数据库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和尽快完成相关分库、二级总库及社会化服务平台等,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支撑体系,更好地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服务。

12、立足首都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势,切实发挥博士后制度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鼓励设站单位扩大招收规模;支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与相关单位合作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有效发挥博士后制度对于促进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

13、盘活人才资源,灵活用人方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盘活人才资源,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人才效用,推动自主创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创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兼职从事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活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根据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教授、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选派科研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企业工作,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四、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人才奖励制度,激励表彰人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