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节能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3:44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1

关键词:建模方程运送方案

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0-0020-02

物流行业在这几年的火热程度有目共睹,它的踪影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因而一些物流系统环节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数统治着宇宙。”也就是说数学思想可以用来解决物流环节的一些问题。有些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用数学,我用别的方法也行啊。当然是可以,但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恩斯特・马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也许听起来奇怪,数学的力量在于它规避了一切不必要的思考和它惊人地节省了脑力劳动。”为了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有时的确离不开数学。

数学建模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中体现了数学的严谨,它包括了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因而在考虑运送方式的时候,可以有2种方案,方案一是从工厂直接发货到需货地,方案二是从工厂发货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发到需货地。所以根据需货地在不同的范围可采用不同的方案,目标是使得运费最省,那哪种好?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确定工厂的直送范围和配送中心的配送范围,使总运输成本最少。

模型假设:

(1)工厂a到配送中心B的距离为D,工厂到需货地0的距离为x,则配送中心到需货地距离为D-x;

(2)工厂到配送中心每吨公里运费为,工厂到需求地每吨公里运费为,配送中心到需货地每吨公里运费为,配送中心每吨成本费,如图1所示:

由模型解:依题意得:

工厂单位直送费(方案一费用):

配送中心单位配送费(方案二费用):

假设方案一和方案二所产生的费用相同,则列方程得:

模型解得:

这个用方程算出来的x取值就是调运区域划分的最佳临界点。也就是说当需货地刚刚好在临界点o的时候,两个方案算出来的费用的一样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而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1:设已知工厂到配送中心的距离为100公里,工厂到需货地每吨公里运费为60元,工厂到配送中心每吨公里运费为40元,配送中心到需货地每吨公里运费为45元,配送中心每吨成本费为50元,试确定工厂与配送中心运送货物的分界点。

解:设分界点离工厂的距离为x,依题意得:

由公式可得:

(公里)

即分界点在离工厂约81.43公里处。如下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来o点是临界点,此时二个方案所产生的费用是相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际情况都刚刚好需货地就在o点。若需货地在公里处,此时,就应该采用方案一;若需货地在公里处,此时,就应该采用方案二。

例2:设已知工厂到配送中心的距离为18公里,工厂到需货地每吨公里运费为45元,工厂到配送中心每吨公里运费为40元,配送中心到需货地每吨公里运费为50元,配送中心每吨成本费为130元,试确定工厂与配送中心运送货物的分界点。

解:设分界点离工厂的距离为x,依题意得:

由公式可得:

(公里)

即分界点在离工厂约18.42公里处。如图3所示。

图3中可以看出来o点是临界点,此时二个方案所产生的费用是相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际情况都刚刚好需货地就在o点。若需货地在公里处,此时,就应该采用方案一;若需货地在公里处,此时,就应该采用方案二。

从上面2个例子可以看出,只要能够算出临界点,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发生改变,我们都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方案,使得总的费用达到最理想的方案,这就是用数学思想来解决物流实际环节所产生的问题,而且把事情变得简单化了,只要会解方程就行了。

参考文献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2

而近年来涌入这个超过千亿市场的玩家多数是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做单一环节改造和单体设备更新,然而业主在完成项目后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能源成本的持续降低。

拥有整体能效解决方案的西门子对于这一行业的发力或将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西门子内部现在把能效服务放到很高的战略高度。”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客户服务集团增值服务总经理高翔告诉《环球企业家》。以前西门子是对单个业务部门的高效产品进行售卖,如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曾在2010年为某水泥厂做了大型风机的变频节能改造,实现超过20%节能收益。

在2011年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客户服务集团成立后,旗下能源和环境服务部门开始为工厂提供全面的能效解决方案。

综合治疗

“西门子的特点是产品线足够长、为客户提供能效持续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高翔介绍。高效电机、锅炉改造、余热回收、楼宇自控系统等各项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储备,和对工业领域的熟知和多年成功经验,决定了西门子有实力为一家工厂,一幢楼宇,一个集团,一个地区提供整体的能效解决方案。

就像为病人看病一样,国内多数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是头痛医头的单项诊疗,而西门子做的是从健康咨询、全面体检到综合治疗的全套方案。

能效评估是整套能效方案的第一步。2011年,西门子曾为纺织业的一家民营企业做能效评估。西门子根据采集的数据,与全球数据库中纺织行业的数据对标,得出了有18%至20%节能空间的结论,并将具体节能方案写了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

2012年,这家纺织企业选择再走深一步,由西门子为其进行一系列节能改造项目。单锅炉房改造一项,西门子帮助客户实现节煤12%,节电15%。基于对业主老工厂的能源分析,现在这家纺织企业新工厂的能效规划正交给西门子来完成。

在消耗世界能源40%的楼宇建筑中,西门子楼宇科技也有完整的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台北101大楼就使用了西门子的节能技术,每年可节省的电费达300多万人民币。西门子楼宇科技技术总监钟庆华介绍,西门子为上海中信泰富广场进行节能改造的初始投入仅3.5年即可回收成本。

钟庆华总结了在建筑节能上能做的事情:绝缘材料、供热与制冷、照明、电器。经过西门子的测算,其中在供热与制冷和照明上进行节能性价比最高。这得益于西门子足够多的节能方案组合以及实际经验下总结出的KnowHow。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3

[关键词]彝族;检调对接;刑事和解;“大调解”

中图分类号:D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4-0050-04

基金项目:本成果系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1CFX053)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彝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实证分析》(项目批准号:10XJC8200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邦铺(1976-),男,西华大学社会纠纷解决研究中心主任,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诉讼法学教学与研究。四川成都610039

检察机关运用刑事和解以及司法行政机关通过人民调解,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工作,因此,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增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检察院在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中,如何构建有效的“检调对接”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检调对接”机制的涵义及其意义

所谓“检调对接”机制,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有效化解检察环节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1]。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人民检察院对于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引入人民调解机制,移交人民调解组织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依照人民调解的原则和程序,开展调解工作,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以求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纠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出现新变化、新特点,日趋复杂化、多元化,重新认识并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方式是新时期检察执法的必然要求。“检调对接”作为一种矛盾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在遵循自愿、公平、公正、合法原则的前提下,能够有力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将社会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2]。它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一种创新型机制,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有力举措,是检察环节对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开拓性实践。“检调对接”机制的确立,就是整合检察环节中各种适合于刑事和解的案件资源,依法对双方当事人作出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减少社会对抗,以期达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的目标。日本学者棚濑孝雄指出:“就合意的形成而言,只有在当事者的意思渗透到解决过程和结果的一切方面才具有真正的合理性。”[3]在检调对接机制中,当事人双方可以积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化解双方的冲突检调对接机制就是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按照当事人的意愿来解决纠纷。检调对接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司法民主、恢复性司法的重要方式,司法过程应当是在司法机关的主导下,在法治环境中,“检调对接”机制充分兼顾了法律监督的强化与社会矛盾的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就是“检调对接”机制的本质所在。

二、彝族地区“检调对接”的现实案例扫描

某彝族自治县司法局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立足人民调解职能,积极融入“大调解”工作,会同县检察院建立“检调对接”机制,并成功和解一起破坏生产经营案,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两犯罪嫌疑人作出不决定,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为企业营造了良好有序发展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案情介绍:两犯罪嫌疑人何某、何某甲系两父子,2009年4月20日何某以其女儿何某乙被某彝族自治县某厂工人殴打,厂内无人解决为由,先后两次将厂内多个电闸关闭,导致正常运转的多处机械设备断电,无法正常生产,而后何某用铁门上的锁及锁链子将该铁门锁住,何某甲用一把梅花锁,将铁门对眼扣锁住,造成厂内车辆无法进出及原料、成品无法运输,次日,该厂恢复生产。经鉴定,该厂因停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58元。

实施“检调对接”过程及结果: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在审查何某、何某甲破坏生产经营一案时,认为该案系轻微刑事案件,符合适用“检调对接”机制的条件,和适用刑罚会加深双方矛盾,遂根据《某彝族自治县检察院、司法局开展“检调对接”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向司法局送达《移交调解函》及案情介绍,司法局收到材料后,以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名义指派法律援助中心调委会3名调解员前往调解。5月5日,在双方自愿基础上,召集两犯罪嫌疑人及厂方代表进行调解,双方在和谐宽松的氛围当中化解了矛盾,握手言和。厂方代表并出具了《谅解书》,两犯罪嫌疑人出具了《道歉书》,在此基础制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于5月6日向自治县人民检察院递交了以上相关文字材料,5月10日检察院依法对两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决定,并于次日向双方宣布了不决定,双方都表示服此决定,不会申诉,今后能和谐相处。双方当事人在握手言和后,犯罪嫌疑人家属提出了让犯罪嫌疑人甲到该厂工作的请求,厂方当即表示同意。通过刑事和解达到了受害人满意、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的良好效果。该案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彝族地区“检调对接”机制的构建

“检调对接”是检察机关与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的对接,是“大调解”模式在检察环节的充分运用。作为处理矛盾纠纷新平台的检调对接,实践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精神,能够有力地促进轻微刑事案件的和谐处理。结合彝族地区的特点,“检调对接”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构建: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4

电力行业是一个资产密集、运行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其主要资产是设备,占到总资产的70%以上。对电力企业而言,设备的状态和检修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发电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电厂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成本,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更要求电厂能够安全生产。

国内外的发电厂在机制和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第一是国外的发电企业是完全商业化的,而中国的发电厂属于公用事业行业范畴内,除了赢利外,还承担着社会责任,比如安全路面、保证用电高峰期居民用电等;第二是在组织形式上,国内的发电厂一般自己做发电设备的维修等,国外都是外包出去的,所以国外针对发电厂的解决方案中,一般都没有设备管理模块。

针对中国电力用户的需求,太极和oracle合作,把oracle针对面向全球的电力行业的解决方案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进行了二次开发。太极-甲骨文电力eam解决方案的设计旨在帮助电厂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发电设备运行维护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增强电厂发电能力。系统能辅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控与设备维护和维修的各种业务活动,包括计划、安全、人员、备件等资源要素,在系统中有机地集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提供生产人员所需的各种综合统计信息以及报表输出,并管理电厂运行交接班和记录运行日志。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5

关键词: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服务,技术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许多重工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以及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挑战。此外,还面临着技术更新、提高能效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压力。这些企业要实现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其关键途径之一是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能效,减少维护成本和损失。

斯凯孚(SKF)中国的解决方案

SKF拥有数百年的制造经验和旋转机械可靠性方面的知识,具有加工行业的维护咨询方面广泛的专业知识,加上其在轴承和状态监测技术上的领先地位,SKF为中国的客户提供一系列完整的资产维护管理服务。SKF的资产管理服务集中在维护策略、作业识别、控制、执行和优化。

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产量需求,一家中国铝材加工厂最近委托SKF中国采用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CmmS),为其可靠性项目提供支持,要求SKF中国实施包括维护策略评估、备件优化在内的全面的资产管理计划,并引入“资产性能管理系统”来定义和控制“关键性能指标”。通过此项目,该加工厂的机器可靠性提高了4.5%,总停机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6%。此外,生产每吨产品所需的维护成本降低了5%。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家中国热电厂委托SKF采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将资产管理计算机化。资产管理程序和系统的改进使该发电厂受益良多,一系列有关现代资产管理原理和技术的培训提升了员工竞争力,该项目为发电厂资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并非所有的解决方案都需要实施完整的资产管理项目。SKF的服务是模块化的,每一模块可以独立实施,比如在最近的另一个案例中,SKF接到一家大型炼油厂的订单,签署并执行“备件优化合同”。其目标是实施某项系统,以降低库存,同时以充足的备件有效支持维护活动。实施该系统后,所用资本减少、备件规划的工时降低、备件可用性得以改善,并且员工得到良好培训,该炼油厂从中受益颇多。

能效

SKF技术有助于客户实施节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例如超低摩擦轴承、无需附加润滑的永久性密封轴承单元、环保润滑剂和润滑系统,以及致力于降低能耗的一系列服务。SKF客户需求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Cna–eS)是一项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网络环境的工厂评估工具,可用于检查具有提高能效空间的运营领域。该工具将提供详细报告,重点说明可改进能效的领域,并显示SKF如何节能和改善环境,确保当前和将来的可持续性运营。具有代表性的是,SKF可以利用其技术有效减少由于压缩空气和电动机的低效率带来的损耗。

SKF中国是采矿业中的节能先锋,致力于推广用于输送机的节能轴承。每公里的陆路输送机通常安装有多达6000个轴承,而利用SKF的e2能效型球轴承可以实现大幅节能,SKF中国目前已完成了许多的输送机项目。最近的一家煤矿企业的案例中,SKF在5年里实现价值超过一百万人民币的节能。

此外,SKF可以提供托辊声音监测器,检测出现故障的托辊。它可检测故障托辊发出的声音,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告。

SKF的托辊声音监测器

轴承修复节约成本并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SKF的轴承修复计划为最终用户显著地节约了成本,同时不影响轴承的可靠性。在一家当地钢厂中,SKF中国在过去三年中已经为其成功节约两千万人民币。此外,轴承修复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因为修复旧轴承与制造新轴承相比,能够实现大幅节能。

结论

中国工业面临的挑战很多也很严酷。但是,通过不断改善其工艺、系统和技术,就能够且必将实现“优质增长”的目标,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6

1、从规范管理、计划落实、科学指导着手,生产计划、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一是规范了计划管理,下发了生产计划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计划的严肃性,严格考核,整体落实,确保了各项任务指标明确,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二是规范了全厂10个工艺环节的管理,明确了检查的地点、方式、方法等,全年环节检查近128次,所有检查做到了及时分析、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了各工艺环节的稳定与正常,

三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煤质进行分析与预测,制定了产品生产组织方案,为领导决策及调度指挥提供了依据,较好地解决了四月份4万吨11#和10#混合煤入洗,9月--11月11#与2#劣质煤的同时入洗以及全年近25万吨的10#煤入洗,全年入洗11#煤近20吨,做到了月月有方案。

四是加强了现场的技术指导与把关,每天对全厂所有工序现场检查一至两次,1/3工作时间在现场,对重点岗位进行现场监督,分片分责任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现场进行解决,多次积极组织召开了产率、尾灰、矸石污染的专题讨论会,对各种煤质特性、生产现象及操作情况不断进行总结,做到了在现有工艺条件、设备设施下,生产指标的稳定。

五是重点对跳汰、浮选、过滤、离心机、配煤工序进行了过程监控,积极组织了各级人员参加的工序活动,激发了职工参与技术管理的热情。

2、以技术攻关、强化两机操作为手段,在产率、稳定率上做文章,保证了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针对精煤产率、综合产率低的问题,积极进行了多种生产组织方案的制订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行了11#煤单洗保产率完计划、中煤保热值4800大卡,10#煤单洗保产率最大、配洗保硫分稳定,2#煤正常入洗保产率完计划、中煤热值保4500大卡,2#劣质煤保精煤产率最大、中煤灰分放开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组织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各个时期煤种不同带来的产率难题,特别是4月、5月、6月、12月份利用煤质较好的契机,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产率,确保了全年产率指标的完成。

二是针对跳汰机、浮选机分选特征及产率的配比,灵活地采取了级差生产,同级生产的方案,得到了最佳精煤产率。

三是针对浮选机抽出率低、尾灰低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整治,严格执行“一次选净、二次选精”的原则,科学调整了尾灰考核方案,对浮选药剂、尾灰进行了严格考核,减少了一、二次尾矿跑料的现象,同时对滤液存在的细泥含量高、入料量不稳进入浮选机问题进行了整治,对浮选一层地下室来料及水洗地下室来料改造了管路流向,杜绝了外来粒度对浮选机效果的影响。

四是针对跳汰机矸石污染高,精煤损失严重的现象进行了专题治理,采取了加高矸石段溢流沿、矸石段铺设人工床层、加强矸石段操作防透筛现象等多种降污方法,将矸石污染稳定在8~10之间。

3、开展技术改造、小改小革,促进洗煤生产能力可持续性发展

一是针对煤泥水系统薄弱,无法适应增产上量的需求,进行了压滤机风压净水改造,安装了压风机、风包及相应配套的阀门管路,对压滤机中心孔残存液进行风压净水,减少了控水和卸料时间及运输系统事故影响,提高压滤效率22。

二是进行了洗水平衡调节系统改造,在2#和3#之间串通了直径500mm的焊路,两池可自行调节,实现了洗水快速平衡,满足了生产的正常用水,减少了系统补水慢带来的运行费用增高的问题。

三是针对浮选机抽出率低、泡沫发虚等问题进行了浮选一段脱泥改造,在浮选机前两室加喷水,脱除泡沫中的细泥污染,减少大泡聚集及泡沫发虚现象,降低了二次浮选和过滤机的负荷。

四是组织编写了洗煤厂自动配洗配装技术改造鉴定书,于10月27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术项目鉴定会,获得了国际先进项目的鉴定认可及焦煤集团科技大会一等奖。

五是组织编写了iSo9002:20__版质量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于6月21日通过了山西省质量审核中心的换版认证,并获得了证书,使质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

六是进行了__洗煤厂重介改造可行性的研究,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适用于__洗煤厂的生产技术管理软件,提高了生产技术管理的科技含量。

4、坚持限额使用、四项审批、节超奖罚制度,加强成本管理,求得最大节约

一是坚持执行限额使用制度,每日对各单位材料消耗及出库情况进行统计,宏观把据材料消耗情况,每5日与职能科室及车间进行核对,传递材料消耗情况,并结合生产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及各单位消耗情况,下达材料限额领料单,严控材料的领用,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材料费用的相互挤占、挪用;

二是坚持执行四项审批制度,即材料计划的预审批、大材的投入审批、大型钢材焊管使用审批、专项工程材料审批,使成本消耗计划到位,使用明了,对于各项审批结果,均做到了专人管理,现场核实。

三是坚持执行了节超奖罚制,每月在综合性管理考核中,对材料进行节奖20、超罚10--15的考核。

四是坚持做到了成本控制每五日一小结,每旬一分析通报,对超耗严格分析,寻找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五是坚持开展技术降耗工作,特别是针对今年以来,煤泥水负荷加大,各专用材料如煤油、仲辛醇、滤布等的投入加大,积极分析,采取对策,严控加入量,实施多点加药,并在滤布的回收复用上做文章,剔除煤质原因外,最大限度减少了专用材料的投入。

5、开展星级建设、旬检月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综合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作为洗煤厂星级建设办公会,制定出台了洗煤厂星级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标准、考核办法,推行了四项制度,在班组建设中,动态管理,积极引导,从班组制度的完善、目标的规化、人员的素质培训上给以指导,保证了班组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累计表彰星级班组155个,涌现出压风机班组、浮选生产甲班等出席矿的四级级班组。

二是将生产技术管理纳入质量标准化建设及旬检月验制度中,做到了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的统一协调,达到了以检代培、以检代会的目的,做到了动态与静态管理的统一协调。

三是协同职工学校组织了7月份带班长以上管理人员不少100课时的培训,参培人员达89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一季一次的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组织了集团公司浮选司机的比武,带队参加了焦煤集团公司组织的浮选司机和跳汰司机的技术比武,并取得了浮选第三、跳汰第四的好成绩,提高了职工素质,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学技术的热情。

四是编制下发了《洗煤厂20__年综合管理考核方案》,明确了洗煤生产经营的大点,将全厂的经营管理统一化、制度化,并于7月份进行了修订完善,使洗煤厂生产经营有章可依,各项管理考核条理规范。

五是在开展安全五项整顿中,对全厂45个岗位作业标准进行了修订,79个岗位运行记录、检修记录进行了规范,并在现场操作中,积极下现场纠正了职工的不正确操作行为,保证了安全整顿现场的治理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亟待加强,虽开发了洗煤生产技术管理软件,但由于开发费用问题,无法正常使用。

2、成本管理仅仅停留在控制考核上,没有切实与生产实际、动态管理、技术降耗等结合起来。

3、尾灰、矸石污染两大指标,仍不稳定,制约着产率的提高。

4、科室人员少,工作条理性差,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__年工作思路

1、总体思路

以稳产、增运为目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优化多煤种入洗,努力提高产率,保系统环节最大适应,精细成本控制,实现成本效益双盈。

2、重点工作

⑴生产技术管理信息化、工作程序化

一是依靠洗煤厂生产信息化管理实施,实行对关键岗位、重要生产技术指标液晶显示,使各级管理岗位人员及时了解生产信息。

二是借助iSo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方法形成包括入洗原煤、生产方案、过程控制,信息反馈在内的生产技术管理程序化工作法,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真正推广实施,解决现场中技术管理、技术指导薄弱不到位现象,进一步提升洗煤生产技术管理。

三是定期组织召开洗煤生产工程技术人员例会,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改造、小改小革及下一步对策进行讨论,并实行一会一题培训制,切实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⑵优化生产方案,加强工序管理,保能力最佳

一是利用生产技术管理软件,科学分析矿井1#、2#及外调10#、11#原煤特性,做好产品的优化方案,在保精煤产率最大的同时,兼顾综合产率,积极消化高硫煤。

二是抓好五个工序点的日常活动,将活动与考核挂钩。

三是针对煤种复杂、煤泥可浮性差的现状对外与厂家、科研院所联系,调研m--CoL浮选改质技术和新型浮选药剂,以及煤泥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以提高煤泥回收率,解决长期以来煤泥回收率低,二次倒运成本高、污染高的问题。

⑶做好技术改造方案,阶段性组织实施

一是做好浮精脱水系统改造方案,改造浮选现有脱水系统,采用加压过滤工艺,解决浮精水分高,影响总精煤水分的现状,积极做好工艺技术的调研,提供改造初步设计等。

二是做好运输系统提效改造,包括改造原选前给料系统,解决设备维护费用高、事故多,无法调节给煤量,影响生产效率的现状;改造精煤仓上配煤设施,减少转产倒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在铁路1道专用线安装调度绞车,解决机车带装,装车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在228回煤系统增加破碎工序及备用叶轮给煤机,解决228煤场回煤能力不足的问题。

⑷合理控制成本消耗,坚决杜绝无序浪费

一是进一步实施岗位核算、全员理财,可控成本指标分解到岗到人到设备,并严格监督兑现不必要的投入和无限制的投入。

二是抓好专用材料的消耗,从技术角度上降低消耗,如做好煤油、仲辛醇的雾化,滤布的回收,压滤浓缩机清水层与药剂消耗的互控等。

三是抓好大材的投入,坚持严格审批制度,除安全补欠外,可投可不投入的坚决不投入,避免无畏的消耗,并坚持大材投入验收制。

四是建立责任损失赔偿制度,杜绝事故损失。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7

“1#锅炉试运行阶段脱硫效果不错,超出我们当初的设计期望值,达到80%。”11月26日,热电厂厂长雷兴发很高兴地告诉记者。

10月16日正式开工,11月23日热态调试。一个常规需要半年的工程,热电厂仅仅用了38天!面对建设周期短、施工场地狭小、立体交叉作业多等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热电厂是如何创造奇迹的呢?

工艺:领先半步利长远

2007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办联合《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要求不能满足国家环保排放要求的火电厂,将列入到机组关停的行列。而东风公司热电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保证公司十堰基地汽车生产能源供应和降低汽车成本兴建的,虽然该厂十分注重环保,一直在做环保技改,但依然不能满足国家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

“热电厂3年前就在做脱硫改造工程的技术准备。”热电厂厂长助理张玮告诉记者。

热电厂为何没有启动脱硫工程呢?张玮解释说,脱硫工艺技术含量高,前几年国内脱硫工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造价很高,脱硫工程的实施需要企业大量的投资,而且工程改造完之后长久的运营使用费用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国家2007年环保政策的出台,导入脱硫工艺对东风公司热电厂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雷兴发厂长说:“脱硫改造工程不仅承担了社会责任,而且牵涉到了热电厂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2007年年中,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徐平到热电厂调研时特别提出,“热电厂要对国内同行业成功的脱硫工艺进行调研,及时启动脱硫改造工程。”

2007年8月,热电厂本着“脱硫工艺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是国家认可的,同时符合热电厂的实际情况,投资费用合适,改造后的运营成本不能增加太大,而且绝对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的原则,到国内同类型、已经实施脱硫改造工程的热电厂取经。在综合考虑工厂自身的整体布局后,实事求是地确定了脱硫改造工程的方案。

2008年4月4日,徐平再次来到热电厂,专程听取脱硫改造工程专题汇报,明确提出:“脱硫工艺的选择必须保持适度的领先,而且要具备拓展性,能够应对日后国家对环保逐步提高的要求,脱硫剂来源要丰富。”

5月6日,东风公司组织召开“东风公司烟气脱硫项目”评审会,邀请国家、省、市环保专家对热电厂的报告进行评审。评审会上,热电厂提出的脱硫改造工程方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并提出在脱硫改造的同时要解决烟尘污染的问题。会后,热电厂对电袋复合除尘装置改造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最后选择了“电袋复合式炉内喷钙催化脱硫技术”,这项技术既能较好地解决烟尘排放问题,也可解决脱硫问题。

“这是一个造价相对比较低、运营费用比较低,并且运行可靠性高、安全且没有二次污染的方案,同时具有可拓性。”张玮说,“这个方案实际运用是成熟的,也是国家认可的脱硫工艺,更是符合热电厂实际情况的。脱硫工艺实施后二氧化硫的排放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7月11日,公司投资委员会再次召开热电厂脱硫改造工程评审会议,通过了热电厂的脱硫改造工程方案。8月7日,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热电厂锅炉脱硫改造工程立项实施,要求先期进行1#锅炉的脱硫工程改造,11月28日必须完工;待1#锅炉脱硫改造工程验收评审合格后,再对其余4台锅炉实施脱硫工程改造;2009年12月30日,热电厂五台锅炉脱硫改造工程将全部竣工。

时间:精准节点保进度

在公司确认脱硫工艺改造方案后,热电厂立即行动起来,统筹安排,高标准、高起点地确立了脱硫改造工程全厂“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脱硫改造工程关乎企业生存和上千名职工的根本利益,全厂上下一心,部门协调一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涉及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当成重中之重的大事,对于相关工作任务不计条件认真执行。”

热电厂成立脱硫及除尘改造项目领导小组,雷兴发厂长亲自任组长,副厂长刘明海、厂长助理张玮负责脱硫及除尘改造项目的整体推进工作,项目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组、安全环保组、质量验收组、试运组、监察组等组织机构。设备到货时间、现场安全监管、施工进度、外部协调等每项工作都安排专人负责。工作小组周密部署,编制工程推进时间网络图,把整个脱硫改造工期分成几个大的节点工期,对大的节点工期再进行细化和量化至每一天的工作量,并通过每天下午四点的脱硫工程专题会进行汇总和调整,使整个改造工期处于可控、在控。

2008年10月16日,热电厂脱硫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时间太紧啦,真正留给我们施工的时间不到50天。”张玮说。

“脱硫工程有九个分系统,加上1#锅炉正在大修,大的工作就有十几项,要在短短的2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工作,一开始我们都认为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锅炉车间主任张保东回忆着这场战役的艰难。

而1#炉脱硫工程能否顺利完成,能否达到预期的脱硫效果,直接影响到热电厂其余4台锅炉的脱硫改造。11月初,在厂里一些干部职工还对工程能否如期完成打问号时,雷兴发厂长在脱硫工程协调会上异常坚定地给所有中层干部下达“硬”指令:“脱硫工程时间节点不能变、目标不能变、责任不能变。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1#炉脱硫改造工程要细分成‘三条战线’(工程在建线、竣工验收线、生产准备线),‘三条战线’同时推进,1#炉脱硫工程改造必须按期、保质、安全地完成。”

“会后,大家仿佛变了个人似的,都是卯足了劲去完成各自的工作。没有等待,有的是积极地去应对。”张保东说:“那段时间,参与1#炉脱硫工程的工作人员走路都是小跑。”

热电厂脱硫改造工程组的领导及有关同志每天到脱硫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协调解决脱硫施工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小问题不过班,大问题不过天”。施工过程中,该厂落实首问负责制,只要脱硫工程中发现问题,施工人员汇报给脱硫工作小组人员,不管是不是本人负责的问题,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员必须对此问题负责,并协调厂内其他专业人员,保证问题圆满解决。脱硫工程推进办每日下午四点召开施工现场协调会,落实当天进度,并对后一天工作计划进行详细安排布置。

精细:措施到位保安全

由于脱硫工程改造项目涉及投资金额巨大,热电厂提出了“必须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廉洁”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公开招投标。该厂除了与九家中标单位签订了商务合同,还签订了技术协作合同、安全合同以及廉洁合同,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每一项都严格遵照合同的要求执行。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脱硫工程对热电厂来说,除了时间紧迫之外,安全是重中之重。安技环保部部长丁涛说,“毫不夸张地说,在脱硫设备安装期间作为主管安全生产的部门,我们每天都是‘胆战心惊’。”

为了使脱硫工程全过程可控、在控,热电厂牢固树立“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不动摇,并结合项目实际建立健全了“三级”安全网络,制定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采取三方(中标方、热电厂、监理方)管理、四方(中标方、热电厂、监理方、项目主管部门)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

热电厂安技环保部对工程安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落实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各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在抓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中每一项重点危险工作,包括现场塔吊的安装与拆除、烟道拆除、防腐等工作,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并要通过监理的审核。与此同时,安技环保部对进入现场的各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执业资质严格了进行把关,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还针对每个施工专项制定了专题监管方案和防范预案,要求厂内的安全监查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同时上下班。而实际上,所有的监查人员每天都要比施工人员早到现场,晚撤离现场。

亮剑:攻坚克难创精品

今年“十一”长假后,公司领导徐平、童东城、欧阳洁、孙长海等深入到热电厂视察脱硫工程,徐平明确提出,“热电厂必须优质、高效、安全地在11月28日完成1#锅炉脱硫改造工程的试运行。”

热电厂把公司领导的指令视作前进的动力。“脱硫改造工程是东风公司减排事业的需要,是热电厂生存发展的需要,我们有能力、有技术、有信心把这一节能减排项目按期做好。”这是在热电厂采访时听得最多、最朴实的话。

热电厂全厂“一盘棋”,把脱硫改造工程当成燃眉之急的工作去做,创造有利条件,为工程顺利进展亮“绿灯”,所属单位积极为现场施工提供人力、物力援助。装备管理部、生产部、锅炉车间、电气车间等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未雨绸缪,提前介入,抓好脱硫培训、施工质量、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等工作,精细管理、攻关克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随着1#炉烟气脱硫技术和电袋改造项目的进一步实施,相关技术培训也刻不容缓,热电厂提前做好脱硫运行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设备移交后的安全稳定运行。11月份,热电厂邀请脱硫设备生产制造厂家的专家针对脱硫原理、工作流程、检修技术、运行技术及电袋技术的工艺流程、控制原理对热电厂相关作业人员进行讲解;热电厂发展研究室副部长周继平给大家讲解脱硫与电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概况;装备管理部电仪技术总监李玲、锅炉专业工程师马万平给相关人员讲解了脱硫、电袋除尘、脱硫配电装置以及脱硫配套改造项目中空压机、引风机、干灰系统改造项目等相关内容;汽机车间专工王恩平、生产部运行专工石红、锅炉车间运行专工岳建瑞等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详细讲解了脱硫剂化验取样标准及操作方法,脱硫技术设备系统图、脱硫及电袋技术原理、流程和运行规程。

为确保脱硫工艺改造交付后操作维修的方便、简捷,热电厂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提出了整改方案。其中,锅炉车间在静态调试时发现二次风助吹管管道位置不利于以后的检修、操作,就与施工单位协商并协助改进。11月7日,锅炉专工岳建瑞、值长杨建郧与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对脱硫、电袋、灰斗、仓泵项目的相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修改建议。他们提出的DCS界面上的设备布置及操作方法、提升阀加装防脱落装置、炉前仓主要设备做到mFt中等建议也被采纳。

11月15日,1#炉脱硫改造工程开始试运调试。锅炉车间从运行五个班抽调司炉、干灰值班员各一名对锅炉本体、脱硫系统、电袋除尘器进行检查调试,电气车间、装备部、生产部、锅炉检修人员聚集在现场,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排查,及时恢复。

热电厂不仅配合施工单位安装调试,还协助他们解决了各种技术上的难题。11月18日,1#炉脱硫工程调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电袋系统却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电袋系统控制吹扫的72个电磁阀在联调试验时只动作了四五个,之后便不再动作。上自仪和龙净环保两家公司的几位技术人员分别检查了现场设备,发现就地袋式除尘器的吹扫阀就地单台测试正常,控制连接线准确,DCS程序无异常,但远程操作却无法继续运行。整整一个下午,设计单位、安装施工单位都无法解决这个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后期调试工作的推进。电气车间DCS攻关团队的邓军、蒋雅玲、刘文仓等人,在车间专工施宏亮带领下,主动与厂家设计施工人员一起查找问题。他们根据调试时的系统运行状况,详细分析检查了动作回路时电压有所降低这一现象,并大胆假设、印证,最终判断出问题根源:上自仪厂家使用的开关量输出原件中的晶闸管与龙净环保控制回路中的续流二极管之间产生了设计制造上的冲突,导致在控制时无法正常动作。随后,电气车间DCS攻关团队的成员们在征得上自仪厂家总部技术人员的认可后,实施了通过在DCS控制柜内用继电器替换原开关量输出原件的方案,对电袋系统控制柜内的72个开关量输出原件进行全面更换。次日凌晨1:30分,试验合格。

在热电厂全厂上下及各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1#炉脱硫改造工程各项目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11月20日,1#炉脱硫改造工程已经具备了整体及投运调试条件;23日,脱硫系统热态调试开始。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8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工艺规划仿真优化

中图分类号:S220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围绕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巨大的时间、成本、质量、产品差异化等压力。如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从“以产定销”到“按订单生产”模式转变?数字化工厂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2数字化工厂概述

数字化工厂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现代数字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2.1数字化工厂

2.1.1数字化工厂的概念

数字化工厂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根据虚拟制造原理,在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优化和重组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它是在设计建造阶段,建立全面、详实的信息,包括材料、工艺、设备运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档案数据库,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指导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维护,为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平台,加上CaD、eep、mep等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工厂控制系统内部数字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既链接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又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联系,进而把整个企业数字化的资金信息、物流信息、生产装置状态信息、生产效率信息、生产能力信息、市场信息、采购信息以及企业所必须的控制目标都实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给决策者和管理者,帮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提高决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及管理者的效率,从而实现管理和控制数字化、一体化的目标。

2.1.2数字化工厂的优势

数字化工厂利用其工厂布局、工艺规划和仿真优化等功能手段,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的理念,给现代化工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其优势作用较为明显。

预规划和灵活性生产: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整个企业在设计之初就可以对工厂布局、产品生产水平与能力等进行预规划,帮助企业进行评估与检验。同时,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设计不再是各部门单一地流水作业,各部门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工厂建设过程中的灵活协调与并行处理。此外,在工厂生产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关联产业链上的各节点,增强生产、物流、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数字化工厂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方便地对新产品进行虚拟化仿真设计,加快了新产品设计成形的进度。同时,通过对新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与优化,保证了新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性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加快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在企业间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益:通过数字化工厂技术方便地进行产品的虚拟设计与验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物理原型的生产与更改,从而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料(客户需求、生产原料、设备状况等)进行生产仿真与预测,对生产过程进行预先判断与决策,从而提高生产收益与资金使用效益。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能够对产品设计、产品原料、生产过程等进行严格把关与统筹安排,降低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产品数据的统一性,方便地进行质量规划,提升质量水平。

2.2数字化工厂的差异性

“数字化工厂”贯穿整个工艺设计、规划、验证、直至车间生产工艺整个制造过程,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系统集成方面的问题,“数字化工厂”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规划时,需要与设计部门的CaD/pDm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并对设计产品进行可制造性验证(工艺评审),同时,所有规划还需要考虑工厂资源情况。所以,“数字化工厂”与设计系统CaD/pDm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集成是必须的。同时,“数字化工厂”还有必要把企业已有的规划“知识”(如工时卡、焊接规范等)集成起来,整个集成的底部是pLm构架。

同时,类似于pDm系统和eRp系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规范,考虑到很多人都在一个环境中协同工作(工艺工程师、设计工程师、零件和工具制造者、外包商、供应商以及生产工程师等),随时会创建大量的数据,所以,“数字化工厂”规划系统也存在客户化定制的要求,如操作界面、流程规范、输出等,主要是便于使用和存取等。

3数字化工厂的实现与应用

数字化工厂以突出的功能优点,在工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实现过程也涉及多种关键技术。

3.1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工厂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数字化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优化仿真技术、应用生产技术。

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工厂是建立在数字化模型基础上的虚拟仿真系统,输入数字化工厂的各种制造资源、工艺数据、CaD数据等要求建立离散化数学模型,才能在数字化工厂软件系统内进行各种数字仿真与分析。数字化模型的准确性关系到对实际系统真实反映的精度,对于后续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生产过程的模拟仿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数字化建模技术作为数字化工厂的技术基础,其作用十分关键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多维信息空间,方便实现人机交互,使用户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发的产品,具有很好地直观性,在数字化工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虚拟技术的实现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工厂系统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影响着用户对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过程判断的正确性。

优化仿真技术:优化仿真技术是数字化工厂的价值所在,根据建立的数字化模型与仿真系统给出的仿真结果及其各种预测数据,分析虚拟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优化方案等,进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由此可见,优化仿真技术水平对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化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尤为关键。

应用生产技术:数字化工厂通过建模仿真提供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与生产流程,但是作为生产自动化的需要,数字化工厂系统要求能够提供各种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设备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是生产需要的工序、报表文件等。各种友好、优良的应用接口,能够加快数字化设计向实际生产应用的转化进程。

3.2常见数字化工厂软件

由于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优越性,各知名企业竞相开发各种数字化工厂软件,其中较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化工厂软件主要有em-power和Demia等。

em-power是由美国的tecnomatix技术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工厂软件,它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该软件架构是建立在oracle数据库之上的三层结构,它为企业用户提供零件制造解决方案、装配规划、工厂及生产线设计和优化、产品质量和人员绩效等主要功能。这些主要的功能模块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em_Server中,实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共享。2007年以来,西门子公司在收购了UGS(UGS于2004年收购了tecnomatix)的基础上,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teamcenter8和tecnomatix9,提供工厂设计及优化、制造工艺管理、装配规划与验证、开发、仿真和调试自动的制造过程和质量管理等功能,在各大企业具有广泛应用。

Delmia是由法国的Dassault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构建在Dassault公司的pLm结构的顶层,由其专用数据库(ppR-Hub)统一管理。Delmia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面向制造过程设计的(Dpe)、面向物流过程分析的(QUeSt)、面向装配过程分析的(Dpm)、面向人机分析的(Human)、面向虚拟现实仿真的(envision)、面向机器人仿真的(Robotics)、面向虚拟数控加工方针的(VnC)、面向系统数据集成的(ppRnavigato)等。它主要由面向数字化工艺规划模块、数字化仿真平台工具集以及车间现场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模块等组成。

3.3数字化工厂的应用

数字化工厂是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兴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大型制造企业。

3.3.1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目前,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外,如通用汽车公司使用tecnmatixempower的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了通用公司从新产品设计、制造到投放市场的时间,同时提升了其产品质量。奥迪公司使用em-plant进行物流规划仿真,如a3Sportback项目。通过物流规划仿真不仅使得整个生产物流供应链之间建立起了紧密有序的联系,同时也方便对物流方案进行先期评估和可行性分析。在国内,如一汽大众在车身主拼线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改善了车身焊接工艺,提高车身焊接质量。上海大众在发动机设计和产品总装领域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目前,华晨金杯公司引进西门子的tecnomatix软件,对产品的总装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

3.3.2数字化工厂技术在飞机制造业的应用。

在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先进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F35研制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缩短了2/3的研制周期,降低了50%的研制成本,开创了航空数字化制造的先河。有如波音787飞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基于Delmia的数字化工厂技术,实现其产品的虚拟样机。空客a380飞机采用虚拟装配方案,实现整机的三维虚拟装配仿真和验证。不仅国外飞机制造企业在其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国内的飞机制造企业也是如此。如上海飞机制造厂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在三维环境中进行人工装配操作的数字化模拟,提高了人工操作的标准化。而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则采用tecnomatix的数字化工厂软件对其异型件生产线进行仿真和优化,进行技术改造探索。

3.3.3数字化工厂在铸造行业的探索

共享铸钢团《数字化工厂示范工程》拟运用先进制造理念(如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等)和先进铸造技术、方法,结合共享集团在铸造行业内领先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融合先进信息化技术,建设数字化模样生产线、数字化柔性造型生产线、智能化熔炼控制系统、智能体联合控制的铸件精整线、数字化在线检测等综合集成的数字化铸造工厂,在“多品种、小批量、快捷”铸造生产方面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建成一座在铸造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柔性化、绿色、高效”铸造工厂,集成并创造数字化铸造新模式。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工厂技术不断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动力。在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数字化工厂技术出现了新的趋势。首先,现场总线技术在数字化工厂中的应用,提升数字化工厂的现场可操作性;其次,应用网络技术,拓展数字化工厂网络互联能力;最后,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化发展,实现虚拟仿真与企业真实生产的无缝链接,打造真正的智能数字化工厂。

作者简介

郭兆祥(1976-)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险峰.DeLmia让数字化工厂成为现实[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6,(9):48-50.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9

工业厂房工程建设是包括经济支持、方法技术水平与监督管理力度的综合项目,工程成本预算数目的大小对国家企业投资效益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具有造价成本投资大、建设使用周期长的特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着国家、单位、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为当地民众解决就业问题、增加税收收入等。工业厂房工程中在针对如何控制和合理利用厂房投资造价,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国家、建筑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提高对建筑阶段造价的正确认识,从而实现对工程建设造价的有效管理。

影响工业厂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

设计阶段影响着后期建筑过程是否成功,同时此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在建筑的项目造价中,无论是客观因素(厂房建筑面积、土地利用率、建设流程、厂房附近公共设施安放、周边环境维持等)还是主观条件,如建筑方案确立的设计标准、数据参数、存在误差,工作人员自身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等,都会对设计阶段的造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作为建筑工程是能力的体现,设计图纸以及对设计的质量说明对厂房的工程造价也有影响。因此,要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设计阶段的造价,建筑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影响此阶段的种种因素,使工程造价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控制工业厂房工程造价的解决策略

工业厂房建设过程的初步阶段包括建筑图纸设计、建筑材料供应商选定、施工队伍建设,在该阶段中如果出现监管措施不当,造价成本投资过大的问题就会造成原料浪费、建筑安全事故等系列弊端,随之造价成本升高。所以,在工业厂房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

1.加强投资决策中经济节约意识

在工业厂房建设中的决策阶段,作为造价控制中的重要阶段,技术人员对建筑项目各项经济决策实施对厂房建设和施工完成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产生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工程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节约意识,要注重厂房建设过程中成本开支的节约,工程造价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加强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建筑质量、建筑材料、建筑过程安全的监管力度。在过程中要引导建筑工作人员在保障建设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节约。

2.实现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最小化

(1)限定工程金额度,增加经济效益

工程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成本预算控制图样设计。在实现建筑工程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要求技术设计和图样的不合理规划,对于建筑的各项目建设的成本限度进行精确估算。在此中确保建筑建设过程在成本预算之内,避免出现财政赤字。但是,所谓的限定工程金额度不是盲目的节约,要建立在保证建筑坚固度、切合实际的基础上。

(2)注重设计标准设计,提高竞争意识

竞争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经济活动,促进企业及时适应激烈的市场变化,有利于提高建筑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调动其积极性;责任心是职业道德要求之一,是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保障单位工作正常运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提高工业厂房建设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建筑质量的最大化,就要把建筑设计融入市场竞争中,在激烈竞争中降低工程成本,保证质量。

(3)实行奖惩优劣制度,提高设计质量

企业奖优罚劣体制能够充分调动厂房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工业厂房设计单位在保证造价额度范围内的前提下,利用关于价值工程的相关知识,针对各不同方案技术特点、经济性进行比较,实现方案中建筑构造的技术先进性、结构坚固性、建筑材料节约型,进而限制工厂厂房工程造价,在此目的下,按照造价高低给予一定奖励和惩罚。

3.工业厂房设计阶段注意事项

设计部门是厂房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建筑工作的始末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设计人员人事管理体制的不断强化改革,对工作人员进行建筑设计新知识的培训活动,从而实现通过采用新思路、新工艺、新材料的理念达到建筑工程造价投资最小化。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建筑工作人员在完善体系下密切配合管理制度,按照建筑要求限制的造价预算,衡量不同案例的及时性与经济性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作为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标准需要把建筑技术工艺、经济性能、建筑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实行设计阶段中的建筑招标时,把技术要素和经济要素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工业厂房工程的建造价值。

4.实行责任明确制度

在工业厂房建造阶段,无论是事前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阶段,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任务,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倘若出现“责任不到具体”的问题,就会造成建设秩序的混乱,增加工程造价数额。因此,建筑人员的责任要明确,任务落实到具体,形成专有人员负责收集、分配、分析资料的形式,建立专门的材料室,为建设过程中资金、材料的使用方向提供信息依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人员要进行及时的经济花费整理,考虑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定期进行造价预算,防止数据混乱。

结束语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篇10

“40%的企业在未来10年中将难以存活!”这是刚刚辞去思科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的传奇it领袖约翰·钱伯斯(JohnChambers),在2015年6月召开的思科大客户会议CiscoLive上,为现场的25,000家企业做出的预测。钱伯斯还进一步预测,未来将有70%的企业勇于尝试以数字化改革的方式自救,而在他们当中,只有30%可以成功。钱伯斯说:“随着科技与科技企业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将从生活、医疗、教育及商业模式等多个不同方面彻底颠覆我们的世界。在这场变革中,我们要么成为颠覆者,要么被别人颠覆。”

数字化企业的数字化整合

2015年7月9日~10日,2015Siemens仿真与试验技术大会在重庆成功举行。SiemenspLmSoftware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梁乃明先生在他的开幕演讲《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中反复引用了钱伯斯的观点“要么成为颠覆者,要么被别人颠覆。”

梁乃明先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正在快速缩短,很多在过去可以维持10年,20年,甚至100年的核心技术,在今天只能维持3~5年,甚至更短。科技的发展很快就会推动大量的竞争对手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技术打破行业龙头,甚至垄断企业的竞争优势。

钱伯斯在做出悲观的十年预测的同时,也为企业的领导层指出了一条数字化改革之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建设数字化企业,从而在竞争中成为颠覆者。在今天,很多制造企业已经看到了数字化整合的趋势,正在积极主动地建设数字化企业,把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贯穿在一起,连接设计、开发、工艺、制造、管理、工厂以及车间等各个节点,通过数字化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使各个环节的整合实现1+1=3,甚至1+1>3的效果。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域汽车)是SiemenspLmSoftware数字化整合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与SiemenspLmSoftware开展战略性合作,华域汽车全面深入应用了SiemenspLmSoftware的nX和teamcenter,并针对teamcenter平台进行了数字化制造、机电一体化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设计生产一体化的流程建设。下一步,华域汽车还将实施针对成本管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利用SiemenspLmSoftware的仿真与测试系统建设一体化的仿真测试平台。在未来,华域汽车将逐步把SiemenspLmSoftware的软件应用到整个集团,以及集团下属的20多个子公司中,将整个企业的数据流以SiemenspLmSoftware的数字化系统连接起来,从集团层面提升整体实力。

相比于华域汽车的数字化整合,西门子数字化工厂则是数字化建设的另一个新高度。在西门子安贝格数字化工厂中,生产设备和计算机可以自主处理75%的价值链,只有1/4的工作需要由工人来完成。经过20年的数字化建设,安贝格工厂在没有扩建厂房,没有增加员工的情况下,实现了8倍的产能提升,50倍的良品率提升。而以安贝格工厂经验为基础的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则以不到400名员工,管控着3.53万平方米的生产园区,并实现了高达99.9985%的良品率和98.8%的准时交付率。

追随着西门子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建设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能够以西门子成都工厂为模版,建设自己的数字化工厂,完善自己的数字化企业。梁乃明先生表示,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西门子乐意向广大用户分享数字化工厂的成功经验。截至目前,西门子成都工厂已经迎来了150多家制造企业和超过2,500名制造业行业代表。

数字化整合与“新”的LmS解决方案

2015Siemens仿真与试验技术大会是LmS用户大会更名后的首次亮相,也是LmS自2006年以来举办的第十届用户大会。本次大会参会人数近500人,征集技术论文150余篇,举办用户案例研讨40场,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技术专家,且有7家不同行业的合作厂商参与,是十年以来LmS最重量级的一次用户大会。SiemenspLmSoftware仿真与试验业务全球副总裁JanLeuridan博士在大会上展示了LmS加入SiemenspLmSoftware大家庭后的整合成果以及未来的解决方案路线图。

JanLeuridan博士专注于LmS仿真与测试技术超过30年,他十分认同SiemenspLmSoftware提倡的针对研发流程的数字化整合,即系统驱动产品研发理念,他认为LmS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理念中的重要一环。闭环系统是SiemenspLmSoftware研发平台建设的重点。通过仿真和测试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中,都建立一个闭环验证的环节,来确保产品在每个设计阶段的成熟度。同时,可以把广义的机械系统设计和控制的部分结合起来,实现整体方案的设计验证。

多年的研发经验告诉LmS,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学科交叉点,最容易培育出创新的种子。由此,LmS解决方案植根于SiemenspLmSoftware整体的pLm平台推进系统工程的研发方式,将更多地支持学科交叉点的创新研发,通过管理复杂性来驱动创新和管控风险,为培育创新的种子提供土壤。

实现仿真的实时闭环测试(包括:SiL、HiL、miL)可以减少研发过程中对物理样机需求,是提高研发效率、节省开发成本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测试方法对虚拟模型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能够完全模拟实际的部件或子系统周边的特性。通过结合虚拟模型和已有样件的实际部分,完成整机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没有完整物理样机的情况下,以部分子系统或部件样机为基础结合周边临界系统的虚拟模型,完成硬件在环测试,大大降低样机试制成本,缩短测试周期。LmS在这方面的研发力度非常大,目前已经在很多厂商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在整体研发平台方面,LmS的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也将以智能化模型、了解产品、自适应系统和贴近用户为基础,紧密围绕SiemenspLmSoftware的智能创新平台战略发展。提供可变复杂度的模型,结合一维仿真和三维仿真,在支持广义的机械系统的设计的同时,集成控制和实时仿真,并实行高精度建模。提供测试产品和基于测试结果的仿真,通过测试手段,把实际产品性能反馈到设计环节,与虚拟模型结合起来,提高仿真模型的精度,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的数字双胞胎可以真实地反映产品的性能。确保产品的开放性,支持各种工业标准,并驱动新标准的开发。同时,重视用户的操作体验,与SiemenspLmSoftware多个产品线高效融合,提供更贴近用户需求的系统。

在具体的仿真功能方面,SiemenspLmSoftware原有的仿真平台已经和LmS解决方案开展了技术集成,这些集成功能在nX10.0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例如通过LmS声学仿真技术增强的nXnastran在声震耦合中的计算,无缝集成了LmS求解器和nXCae前后处理功能的复合材料完整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结合了LmSSamtechteapipe和nXCae的管路、软管仿真工具。随着融合战略的开展,LmS解决方案与nX和teamcenter的技术融合也将不断深化。基于teamcenter平台,推出专业性的数据管理工具,实现测试与仿真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在未来的nX11版本中,还会有更多的融合方案推出。

依托teamcenter平台对SiemenspLmSoftware的全部设计、仿真、测试和制造流程进行整合,确保了整个系统工程中的4个重要流程,需求管理、功能分配、逻辑设计和物理实现,能够全面贯通。Jan博士说:“LmS将持续增强系统驱动产品研发的解决方案,并以现有产品线为基础不断与SiemenspLmSoftware原有Cae产品开展整合,建立更加强大,更加全面的Cae仿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