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十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十篇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0:06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1

一、加强师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工作,提高队伍的政治保障力和思想凝聚力。

1.认真按照学校党委每学期制定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的要求,结合系部实际工作情况,圆满完成每一项政治学习任务,提高了师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和“讲树促”活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实质,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精神,讲正气、树新风、促发展,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向学校党委提交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涉及系部发展的问题多达12项,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二、立足特殊教育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顺畅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根据特殊教育系单独设置时间短、领导班子不健全、教师队伍年轻化等实际工作情况,系党总支适应学校“升本”工作和系部发展的需要,相继制定了《特殊教育系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特殊教育系教师业务学习与提高制度》、《特殊教育系教师学历提高与人才培养规划》、《特殊教育系教师专业培训交流汇报制度》以及一些涉及日常教学、行政工作与安全稳定工作方面的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根据特殊教育系招有残疾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及时出台了学生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在制定出台有关管理规章的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边制定边实行,在贯彻执行中,发现不足及时完善,并在不断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了《特殊教育系若干工作方案》,其中包括《特殊教育系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学生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教师科研工作考核方案》等33个子工作方案。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好这些方案,不断促进特殊教育系整体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经系党总支研究指定了各方案具体的责任执行人,负责方案的具体落实工作。

通过制度建设的一系列工作,目前我系的各方面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比较顺畅的工作局面。

三、加强党建、团建和学生管理工作,创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局面。

特殊教育系党总支成立以来,在党建、团建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实现管理目标,创建和谐的工作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教师及学生大会,统一思想、严格管理制度,形成团结向上的系风,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2.积极开展党的基本建设和组织活动,新发展学生党员42名,并积极探索在聋人大学生中的党建和团建工作方法,等成熟后进行推广。

3.不断探索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的管理方法,进而为发展新的残疾大学生专业积累经验。

4.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制作了特殊教育系新的宣传网页,并力求将其打造成为特殊教育系的宣传窗口。

5.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的领导,召开了第一次团员代表和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团总支和学生会。

6.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党建、团建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方案。如:《特殊教育系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应急预案》、《特殊教育系残疾大学生管理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发挥社团作用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党建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团建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学生管理工作方案》等。

四、落实教学常规工作,突出日常管理,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执行学校的教学管理条例,严格落实《特殊教育系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方案》等,安排干部每天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备课、上课,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辅导,没有发生任何形式的教学事故。

2.加强教师的教研工作,认真落实《特殊教育系教研室建设工作方案》等,鼓励全系教师开展经常性听课活动,每周二下午定期开展全系教师的业务交流和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圆满完成了三年制06级、五年制04级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采用了系部安排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实习办法,广泛建立实习基地,整体实习工作受到实习学校的好评。

4.顺利完成了三年制07级学生到新密市特殊教育学校、五年制05级学生到中牟县聋哑学校的教育见习工作。准备充分,指导教师到位,收到了预期效果,受到见习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增强学生对残疾人的爱心,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5.圆满完成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的单独考试自主招生工作,两个专业共招收聋人大学生54人。

6.进一步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制定了《特殊教育系学生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工作方案》,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训练项目,既有训练计划,也有指导和检查,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各项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7.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同时提高学生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在第七届河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上,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19名聋人大学生的集体舞蹈《怒放的生命》获得舞蹈类一等奖;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8名聋人大学生参加了今年的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展现了我系聋人大学生的风采;教育专业的李英英同学参加河南省2010届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7位聋人大学生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优异成绩。

8.做好毕业生的专升本及离校工作。

五、结合特殊教育的专业特点,加强教研科研工作。

1.以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对聋人专业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聋生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改善聋人专业的教育教学效果,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2.聘请了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朴永馨教授、台湾东华大学的杨炽康教授到校讲学和指导工作,大大开阔师生的知识视野和眼界,并聘请他们成为我系的兼职教授。

3.学校投资150万元为我系建设了一个评估与康复实验室和一个技能训练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设备支撑。评估与康复实验室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听力康复、语言康复、智力评估以及心理测量方面的技术服务,并通过实验项目,使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听力康复、语言康复、智力评估以及心理测量方面的技术技能,为将来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4.致力于《河南特教》及《特殊教育报》的创刊工作。目前,《特殊教育报》已经创办了2期,《河南特教》第1期也在编辑当中。

5.制定实施了《特殊教育系教材建设工作方案》。特殊教育面临着很多发展的实际困难,其中教材建设就是一项,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和师资力量水平,制定了教材建设的方案,并作为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狠抓落实,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突破。

6.制定实施了《特殊教育系教师研讨课工作实施方案》。教师团队年轻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实际,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研讨课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方式。

7.制定实施了《特殊教育系教师科研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用量化考核的方法,把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贯穿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把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团队。

1.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师研究方向的需要,设置成立了康复与职业技术教研室,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儿童康复专业和社区康复专业暂时划在一个教研室进行管理,为以后进行更细化的教研室管理打下一下良好的基础。

2.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对聋人大学生的管理队伍建设进行了有力的补充,聘请了5名手语辅导员参与到聋人大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当中,强化了管理措施,提高了管理水平。

3.积极参加学校基本建设评审项目。学校在管理年活动中,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对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进行了细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系的特殊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李玉向老师被确定为专业带头人、郭爱鸽老师被评为骨干教师。

4.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同国内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同行的交流。选派老师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参加了言语听力康复科学系的成立大会,与到会的知名专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到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了专业建设工作;受聘参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到重庆向阳中心学习特殊教育科技辅具语言治疗技术等,全面提升我系教师的专业素养。

5.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帮助教师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向,突出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

6.根据教师队伍普遍年轻的特点,把教师队伍建设的以老带新制度化,明确了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关系,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7.制定实施了《特殊教育系辅导员(德育导师、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案》,从责任心入手,强化了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措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管理素质和水平。

七、以科学态度做好专业建设发展工作,为学校特殊教育发展创建新的平台。

1.进一步修订了特殊教育专业三年制和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研讨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当前最前沿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及动手能力培养课程。

2.向河南省教育厅申请增设了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面向河南省单独命题自主招生,并成功招录了第一届的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的学生。

3.向河南省教育厅申请设置了儿童康复专业和社区康复专业,从2010年开始可实现面向河南省招生,特别是社区康复专业将为郑州市的社区建设培养服务人才。

4.通过省教育厅向国家教育部递交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面向全国单独招生的报告,目前正在审批过程中。

八、对外打造广泛的交流平台,不断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1.2010年6月,由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特殊教育系承办的“河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市残疾人教育工作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打造了我系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平台。

2.以郑州市残疾人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为依托,与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于2010年12月24日举行了郑州市手语盲文推广普及工作座谈会,旨在引起社会对残疾人教育工作的重视,塑造学校全力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形象。

3.制定实施了《特殊教育系加强对外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了同全国各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和特殊教育基础学校的沟通和交流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了同省、市残联的联系,同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及许多社会康复机构的联系,为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进行拓展和铺垫。

4.制定实施了《河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职能化管理方案》和《郑州市残疾人教育工作研究中心职能化管理方案》。

5.制定实施了《特殊教育系新形象宣传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大爱无疆”爱心基金会工作方案》、《特殊教育系爱心电子商城工作方案》》等。

九、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升本”工作任务,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2010年,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升本”,并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全力推进。特殊教育系全体师生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以自身发展为目标,团结努力、齐心协力,为学校“升本”工作贡献力量。在学习“升本”知识、营造宣传氛围、治理卫生环境、打造全面的专业支撑材料、精心准备考察路线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各项评比工作在全校名列前茅,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从而为学校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升本”工作目标做出了贡献,也使系部面貌焕然一新。

十、做好综合治理、安全稳定和基层工会、老干部及计划生育等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既定的工作目标。

1.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以学生管理为重点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2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人本特教环境场里面发挥的。高校特殊专业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分解为特教情感态度价值观,特教过程、方法和能力,特殊教育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很显然可以看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都是与上面的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的。情意使高校特殊教育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专业理念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指明方向,明确这样教的原因;而专业技能则是让高校特教专业教师懂得怎样去教。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的大小,都是由这四个要素决定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其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功能发挥的作用。要发挥系统的功能,一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理念要素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各个主要要素的子要素在层次上平衡发展。形成专业情意是动力,理念的转变是关键,专业知识的构建是基础,能力的不断发展完善是核心。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在日益多变复杂的人本特教环境下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构系统动能的最大化。

二、高校特教专业教师素养结构新视角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特殊教育的本质问题,突出了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建构特殊教育课程,突出了特殊教育的特点,使得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统一[2]。也就可以认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应该具备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素养(见图2)。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字面意思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该具备一般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然而,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从教育素养和特殊教育素养两个层次去建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

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一)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殊教育知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通识知识体系。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传统关于特殊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等,这些是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识课程。但由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面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所以作为一线特教教师培养人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既考虑特殊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化知识,又能与多学科建立横向的综合化知识结构,丰富和完善已有的通识知识体系。这种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建构的特殊教育通识知识体系才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也是适应新时代对特殊教育要求的基本保证。

(二)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者,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更广泛的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除了一些基本的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的环境与适应知识,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知识,特殊儿童一般心理特点等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如传统的盲、聋、哑儿童的基本知识,现在社会新型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孩子方面知识。具体来说,盲童的盲文;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手语知识[3];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孩子的康复知识等。只有充分地掌握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培养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

(三)特殊教育方法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方法论一直以来主要借鉴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中,既有定性层面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我国传统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很重视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法、观察法和田野法的广泛运用,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这是其主要的优点,也是其主要的突出缺点,缺乏切实可靠的定量研究。一般的个案法、观察法可以有效地搜集第一手的材料,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其不能代替特殊教育中的定量研究。高校特殊教育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类。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搜集事实材料和相应的数据。从思辨的角度主要是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8]方法,其主要是处理已经搜集的感性材料,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梳理,使其上升为理性材料。特殊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桥梁,将其纳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史知识。特殊教育史记录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向我们展示了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规律,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学习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特殊教育史为人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经验,指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追求真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掌握广泛的特殊教育史料,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将这些历史资料运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意义。特殊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在于,其一方面为特殊教育课程增加人文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其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特殊教育中有了特殊教育史,学生就更能有效地把握特殊教育的本质,懂得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特殊教育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特殊教育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也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史的教育。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特殊教育史能为特殊教育学科课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原理、概念和现实的来源等,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是特殊教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特殊教育史相关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的,同时要筛选一些对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素养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史料。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史料作为新知识的背景材料,或者单独的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

四、特殊教育能力

(一)特殊教育教学能力。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其必须具备特殊教育教材的剖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首先是教材剖析能力,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材料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所以在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上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步骤等的具体规划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根据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是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素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好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这对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学中不能忽视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培养者也应该具备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要求培养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状况的能力,培训学生具备制定年度或短期目标的能力,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服务的能力,以及特殊需要孩子的个别化服务的起止日期和整个过程测量标准的制定能力。[4]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诊断”一词属于医学用语,意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判断”。教育诊断则是指分析判断影响儿童学习结果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包括身体状况的一般诊断,也包括心理诊断。[5]在对身体进行诊断时,主要考察特殊儿童的体重、身高、呼吸和脉搏、血压、感觉和神经系统;对心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涉及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等方面。一般而言,针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主要从认知、语言、智力、情绪、社会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测验都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有效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才能为他们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治疗。所以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对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能力,这也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资源教室随班就读质量提升

分类号G760

1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尝试将部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融合教育理念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特殊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39.87万,其中56.4%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近年来,随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的增加,规模的扩大,随班就读教育质量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资源教室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资源教室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是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资源教室是一种教育措施,它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设置专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个别化教学的场所(教室),这种教室聘有专门推动特殊教育工作的资源教师,配置了各种教材、教具、教学媒体、图书设备等。学生于特定的时间到此接受特殊教育,其他时间仍在普通班级中上课。资源教室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支援,以便使学生继续留在普通班级,促进学生的学业、行为和情绪的发展。自1997年北京市在宣武区后孙公园小学建立第一个资源教室以来,北京市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建设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特殊学生回归主流,在最小受限制的环境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目前,资源教室方案在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使学生真正适应普通课堂的学习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L4J。笔者对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提出资源教室建设、运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现状及其分析

2.1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文件

教育部在2003年《关于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试验县(区)工作的通知》(基教司函【2003】11号),在全国100个县(区)试验,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2005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通知》(京教基【2005】23号),明确提出要加强资源教室的建设,使之成为对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教室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北京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试行)》(京教基[2005]24号),以此指导学校建好、管好、用好资源教室。这份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资源教室的硬件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资源教室的软件管理(资源教师的管理、学生管理);资源教室的业务工作管理(诊断评价、教育训练、咨询指导等)。同时,这份文件制定了资源教室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管理、学习训练、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对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策略支持、特殊教育理论的培训以及对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咨询指导、教育方法支持等;中学的资源教师职责中还增加了升学专业指导以及就业指导等。资源教室功能和职责的明确保障了资源教室运作的方向,使资源教室真正发挥了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使资源教室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北京市资源教室数量发展

截止到2012年,北京市有随班就读学校1091所,随班就读学生数5616人。为使随班就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投资近1500万,在全市中小学建设了75个资源教室,区县投资自行建设的资源教室73个,北京市资源教室总数达148个。这些资源教室中,有些是设有辅读班的普通小学的部分时间资源教室,有些是针对某一类残疾学生而设的专门化资源教室,大部分是对在校各类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提供支持的支持性资源教室。近十年来北京市资源教室发展情况如表1。

2.3北京市资源教师配备状况

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运作的核心与关键。资源教师是指规划、建设、运用和管理资源教室的特殊教育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人员。2010年和2012年我们分别对我市资源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兼职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源教师的性别比例失衡,男性教师过少;学历层次较高,有较好的普通教育基础,但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随班就读工作年限较低,积累的随读工作经验较少。从表3可以看出,专职的资源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为兼职的资源教师,兼职的资源教师中工作量占一半以上的仅有23%的教师,将近占一半的教师在资源教室的工作量仅仅是其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

资源教室的教师要面对着各类特殊儿童,要面对全校所有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和教师,要面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还要面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他要将学校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变成资源教室的活动,要对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支持,因此,资源教师在具有普教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多种技能: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训练技能,统合协调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等。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有效运作的灵魂和基础,资源教师的素质制约着资源教室的运作和作用的发挥,资源教师队伍的培养是资源教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北京市资源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欠缺,随班就读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兼职教师较多且工作量较大等是制约资源教室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2.4北京市资源教室发挥的作用

资源教室功能和职责的明确,保障了资源教室运作的方向,使资源教室从一个物化的教室转化为一个通道,一个平台,一个载体,一种机制,发挥了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使资源教室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促进了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对资源教室功能的深入研究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作用凸显。

2.4.1为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融入课堂提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

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管理,是资源教室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实施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核心文件的资源教室方案,使得随班就读学生很好地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

资源教师组织随班就读教师、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明确了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的主要需求,制定其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开展资源教室个别化教学。通过补救教学、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学业补救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知道了应该学什么、需要怎样学,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资源教室以随班就读为背景,以“读”为核心,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开设了以学科补救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康复训练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为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源教室在个案管理中还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对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帮助任课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改善评价方法。例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小学对随班就读学生开展多元化评定的研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注重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有些资源教室还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对课堂教学提供间接的服务,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制作教具、学具,提供文字支持等,资源教室的个案管理和教育训练为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开辟了绿色通道。

2.4.2为普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对教师的支持方面,北京市各学校以资源教室为平台,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教师培训。有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理念策略方法的支持;有以“协同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策略的支持;最多的是以教研组活动形式为主的研训一体的支持方法,目前,所有有资源教室的学校都以资源教室为工作平台,组织了本校的随班就读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的形式对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讨;通过研究课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评估和检验;在中学依托资源教室开展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分析与健康心理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用这种支持方法使得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得到整体提高,改变了过去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了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合力。

北京市还有一些资源教室借助资源教室的平台开展随班就读的教育科研,带领教师参与研究,在研究中培训教师,资源教室还为教师开办讲座,进行校本培训,提供特殊教育信息,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成效。

2.4.3整合教育资源,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载体

随班就读学生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根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随班就读学生成功的关键,资源教室的建立为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合力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开办讲座、家长联谊活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到资源教室进行咨询,寻求帮助与支持。在北京的不少资源教室中也常常出现家长的身影,他们或是来咨询的,或是来观摩教师康复训练的,或是来与教师搞协同教学的,资源教室成了学校与家长沟通联系的平台。资源教室还为随班就读学生精心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融入学校过程中,也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资源教室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决定了其在随班就读管理中的中心位置,枢纽位置,这也使资源教室成为了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中的一个组织管理部门,在北京有资源教室的学校基本上都是通过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以及随班就读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3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资源教室建设的初始阶段,从基本建设方面学校选择了一间教室,购进了以感觉统合训练设备为主的训练器材,随着资源教室功能的研究资源教室训练的形式多样化、资源教室服务形式及资源教室课程研究的进展,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有三:其一,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支持,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毕业、升学,缺少服务对象的资源教室自行消失或解散;其二,对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缺乏规划与管理,资源教室成为了有名无实的摆设;其三,资源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相关背景,缺乏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不能为学生、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三个问题中以资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资源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主要矛盾。

3.2北京市资源教室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3.2.1构建资源教师的培训网络,保障资源教室的专业发展

资源教师是活跃在普通学校中的特殊教育队伍,它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性群体,在现阶段对资源教师的培养还是要以在职培训为主。未来还应继续教育相结合,要建设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市级培训对象以骨干资源教师为主,培训内容要在调研资源教室功能和运作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系列的培训计划;区级培训作为二级培训,要采用研训一体的方式从区域特点出发,分专题进行;校级培训以实践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使资源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

从长远考虑,要在大专院校的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使每一位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都了解特殊教育,都了解资源教师这一新兴的岗位。

3.2.2建立资源教室的评价体系,保证资源教室的优质发展

资源教室发展的一个外在条件就是运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资源教室向优质有效发展。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以来,先后启动了两次评价,有效推动了资源教室的规范运作。2008年的第一次评价以建设达标为主要指标,其结果如下。

2012年,又一次在区级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全市的评估检查,这次评估检查是以有效运作为主要目标,准备推出一批市级示范资源教室。在评价检查中分别制定了资源教室训练课、资源教室管理等评价指标,对评价的方案和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修正,逐渐形成资源教室的评价体系,促进资源教室优质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4

 

一、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9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4所、辅读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校4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特殊幼儿园1所、学前教育点28个、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上海市管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采取市、区双重管理的办法,区负责学校党务和人事工作,市教委教研室特教部负责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业务管理,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业务检查和考核。

 

该市整合了原本分属于教育、卫生、残联等不同部门里的残疾儿童发生、干预、教育、康复等信息,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为特殊教育决策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共同建设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搭建教育平台,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市、区县均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加强合作,研究与协调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各部门协作,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2004年上海市启动了“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2006年命名了7所首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上海市的特殊教育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一)从制度上保障特殊教育稳健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上海市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培训计划》《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发现、诊断与安置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班)办学条件的几点意见》《关于上海市盲、聋特殊教育机构与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合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特殊教育文件与法规。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后,上海又及时制订印发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从制度上保障了特殊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二)办学经费对特殊教育大幅度倾斜

 

仅2009~2011年,上海市的市、区县两级财政共投入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约4.5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约1.7亿元,区级财政投入约2.87亿元,全市共迁建、扩建、改建特殊教育校舍约15万平方米,25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规定标准,35个学前特殊教育点改善了办学条件,99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建立了116个资源教室,17所学校配备了电梯,特殊教育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上海市能足额保障特殊教育医教结合、设施设备配备经费,并纳入年度特殊教育经费预算。2012年起,上海市调整了特教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7800元的标准拨付。上海市的免费特殊教育已覆盖学前到高中。

 

(三)率先实施“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早在1997年发文明确提出在上海市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文件规定自1997年7月起对特殊教育学校在职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经考核合格者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自1998年9月起,取得“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者方可在上海市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上海市为各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特教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和引进国外专家讲学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探索特教教师双学历职前培训机制,使特教教师具备开展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学识与能力。

 

上海市教育、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及时修订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保障落实,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岗位设置符合特殊教育工作需要。当前,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2.4,学生在200人以下的按200人核编。学前特教班每班配备3名专任教师。

 

(四)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的理念是“医教结合”,即做到教育队伍与医学队伍结合、教育教学与康复医学结合、医院康复与学校康复结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医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估机制,做到科学选择教育方式、科学制定教学与康复方案、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和生涯规划,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借助“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上海市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记录其接受随访、康复、教育等各种医教结合服务的过程。目前,上海市已构建了特殊教育机构、医教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医教结合专业服务体系和医教结合支持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系统,全市实现了医教结合服务全覆盖。

 

三、上海市特殊教育经验对发展广西特殊教育的启示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落地广西后,广西各地一批新(改)建的特殊教育学校陆续投入使用,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广西特殊教育总体状况与其他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的重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并落实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举措,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特殊教育学校也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宣传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成绩,宣传和弘扬特教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主动走出去,争取社会支持,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普通学校来说要大得多。虽然各地在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上已经采取了倾斜政策,但离满足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发展需要还有较大缺口。

 

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制订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3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广西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总体上还比较低,广西应及时逐步上调现行经费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财政教育经费预算,要实施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还应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确保特殊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创新特殊教育管理方式

 

近年来,广西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当前,各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在业务的管理和指导方面还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广西可以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党务和人事仍按照属地管理的办法,业务方面由自治区或者各市教研室负责,统一开展特殊教育业务活动。这样,既便于集中资源优势开展活动,也有利于各特殊教育学校间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提高。

 

各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残障程度、智力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要求与评价,要设置不同的技能课程,学习、训练不同的技能内容,切实使每一个学生学有进步、学有所长。广西还应整合资源,扶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或高级中学,扩大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探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有能力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

 

正在规划或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要执行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并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当前,广西各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压力很大,各地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指导中心,建立资源教室,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指导作用,扩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和增设随班就读点的规模,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广西还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建立广西特殊教育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部门分工合作,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学生建立电子化个人档案,并且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为残疾儿童、学生提供自发现开始的医教结合跟踪服务。

 

(三)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广西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教师资队伍。当前,广西特教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数量方面,要争取编制、人社部门的支持,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配备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教职工,并有计划地引进康复、心理、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质量方面,要以教师的特殊教育、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发培训内容,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广西可以整合区内相关高校的特殊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作用,或者可以考虑在每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单列开班,凸显特殊教育专业特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四)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医教结合已经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特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上海市是我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施最早、最有成效的地区,广西可以借鉴其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18所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学校,广西南宁市培智学校也在其中。广西要发挥南宁市培智学校的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地特教学校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学校康复服务水平,推进广西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作,带动广西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特殊学生群体

近年来,大学生极端事件急剧增多,杀人、投毒、自杀等事件层出不穷,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高校关于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建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内部档案机制

深入学生群体当中,摸清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特殊学生群体内部档案机制,是做好特殊学生群体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即从新生一入学开始,了解学生是否办理了生源地贷款,是否交清学杂费,并通过学生家长会或与部分学生家长的单独沟通,快速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及部分学生的差别性问题;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学生登记信息表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通过大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情况不佳的学生。通过这些方式要求对特殊学生群体判断准确,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内部管理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

(二)建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问题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上及时发现问题、在产生严重的后果及影响之前,及时处理和解决。预警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特殊学生群体的问题提前解决,避免事态扩大化、严重化。从高校层面,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构建三层预警网络。第一层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为主,以学生寝室寝室长为辅助。第二层以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等专职思想教育工作者为主。第三层以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为主,负责全面的预警防护和处理解决工作。

(三)建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机制。首先,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测试,排查整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心理健康不佳的学生,要摸清学生状况、挖掘深层次原因,做好预案工作。其次,建立心理干预体系,辅导员要对自己所带学生有全面了解,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用单独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轻微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可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摆脱问题的困扰,并实时监控。对于辅导员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移交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配合,共同寻求解决和治疗的方案。对于危机症状严重的,应立即送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干预。

二、采用全方位的教育手段

(一)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年级会、座谈会、讲座及报告等形式,针对不同问题的特殊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树立实现“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同学们制定自己不同的目标和规划,实现中国梦首先从实现我的梦开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手段,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对当代大学生、特殊学生群体开展教育。高校应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加强网络的建设,板块特色的设置、内容的丰富多彩,来吸引大学生。通过网络的动态管理,传递学校方针政策,实时更新校园动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开设论坛、交流板块,同学间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形成良好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吸引特殊学生群体参与其中,对展示特殊学生群体才能,融入集体生活,增强自信心,促进学习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文体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运动会、体育比赛等,锻炼自身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品质,通过晚会、才艺展示等,陶冶情操;在专业技能活动中,通过知识讲座、专业竞赛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了解社会,通过青年志愿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贫困帮扶活动、文化宣讲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

(一)始终如一的关怀教育

对于特殊学生群体而言,只有投入真正的爱,才能让他们充分感到被尊重,教育才能够起到作用。对于特殊学生群体来说,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关怀教育要跟解决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困难联系起来,在帮助特殊学生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的基础上,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从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入手,为他们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关怀教育要以关怀为核心,充分尊重人,发挥人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二)发现长处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对于所有受教育者都适用,尤其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更加有效。高校的特殊学生群体和所有的学生一样有理想,有抱负,他们也对成功有着渴望,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赞扬。但是由于自身某一方面的欠缺,往往又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赏识教育去理解特殊学生、尊重特殊学生,在成长过长当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赞扬和肯定,树立自信,激发上进的欲望,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健全人格的塑造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55-03

家庭支持服务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提升家庭照料特殊儿童能力的一种服务形式。家庭支持服务意味着专业支持、资源、服务、财政补助以及其他形式的帮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残障人士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开办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同时相应的社会服务和专业实践也开展起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只限于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或各级各类康复中心等几种形式的专业见习与实习,这极大地影响了特教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特教师范生择业和从业的竞争力。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激烈的院校及专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除传统的服务与实践形式外,将特殊儿童自然生活和生长的家庭作为师生双方见习、实习、科研的基地,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完善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选择。

一、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必要性

1是培养应用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

特殊教育是实践性、操作性相当强的专业,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性教学型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而言,至少在本科和专科层次的人才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培养操作型和实践型特教师资的问题。为了凸显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临床性,必须不断拓展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形式,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并将其作为优质的专业实践基地。

2是搭建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沟通桥梁的需要

家庭是每个人自然的成长及教育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影响是长久的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在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具有自然性和浸润性等特点。从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角度来审视特殊儿童家庭时,不难发现,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早期干预、行为矫正、个别化教育、家校合作等理论都可以在其间找到鲜活的例证,所以特殊儿童家庭是沟通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开设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高校所在的城市,一定活跃着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身影。因此特殊儿童家庭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专业实践基地而言,具有自然性、群众基础广泛等特点,这是将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作为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实践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有利条件。

3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品质的需要

一方面,目前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大多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特教专业师生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很少,由此导致他们严重缺乏特殊教育临床教学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目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当有限,各种特教资源,尤其是公益性特教资源稀缺。在研究领域,研究者关于特教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与途径的探讨几乎都集中于特殊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班级、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康复机构或私立的康复训练机构等,关注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对特教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尚不多见。但是随着“家校合作”“家庭支持”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应进一步关注特殊儿童家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特教专业服务。对于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儿童教学实践基地的高校来讲,更应采取多种措施,激励特教专业师生深入特殊儿童的家庭,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家庭支持,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品质。

二、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1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6~12岁有多种特殊教育需求的各类有身心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特殊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心理及人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全人、全生涯的发展。因此,对于有足够师资力量和专业知识储备的高等院校来讲,可以把服务对象向两端延伸,将3~6岁处于早期干预阶段的特殊幼儿以及处于职业教育阶段的特殊青少年及其家庭作为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

2家庭支持服务的形式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时,应尊重、遵循特殊儿童及其家庭自然生活及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强调以个案儿童、个案家庭为中心。因此,“到宅服务”是比较理想的支持服务形式,即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师生为主体的专业人员直接深入特殊儿童的家庭,利用高校丰富的诊断评估资源,教育康复的教材、教具和特殊儿童家庭的玩具、学具等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对其家长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3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开展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访谈

即特教专业的师生深入个案学生家庭,与其家长交流和沟通,以此了解某一时期该生在教育训练、人际互动、身心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家长此间的问题、困惑以及收获体会。在总结双方以往交流互动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拟订下一阶段的家庭支持服务计划。家庭访谈应贯穿于为家庭提供专业支持服务的始终。每次访谈都应作周密的安排,做到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并作好记录和整理。

(2)家长咨询

家长咨询是指个案儿童的家长向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提出问题、以求得到解决问题的服务方式。在咨询服务中,特殊儿童家长往往关心下列问题:教育特殊子女的方法、技能、态度;孩子的学习、康复状况;针对专业人员所设计的教育方案的问题与疑惑;寻求专业人员在理念和态度上的支持;等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应尽力解决家长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教给他们教育特殊子女的正确方法和技能,为家长营造倾诉的环境,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家长咨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书信和面谈等多种方式进行。

(3)家长培训

家长培训是指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为主体,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态度、教养理念和教养方法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教养能力,增强家庭支持服务的效果。家长培训可以将若干个家庭集中起来,统一培训,也可以每个家庭逐一进行。培训课可既包括理论讲授、经验分享式的交流,也可以进行现场示范和观摩式的指导等。此外,在培训地点、时间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也应作详尽的规划。

(4)个训指导

个训指导是指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深入个案儿童家庭,直接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教育服务。在家庭支持服务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家长最关心、最关注的是其子女的成长与进步情况。但是受自身文化水平、时间、精力以及特殊儿童障碍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独立、科学地为其子女做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训练。因此,以特教师生为主体的家庭介入式个训指导,在直接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是争取家长支持与信任及巩固和深化双方合作关系的切入点。

三、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步骤

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应树立“促进特殊儿童发展、提高家长教养能力、提升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和打造特殊教育实践与研究平台”的观念。整个支持服务过程要经历组织动员、接案、诊断性评量、召开个案会议、拟订服务计划、执行支持计划和总结评量等步骤。

1组织动员,作好总体规划

在正式进入特殊儿童家庭以前,应作统筹规划,选派本专业的骨干教师作为家庭支持服务的直接负责人,由这些教师组织动员其他教师和同学,组建个案支持小组,并向他们解释家庭支持服务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确定个案家庭

家庭支持服务以各类特殊儿童自然成长和生活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开展该项工作之初,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传单、开展调查、与其他特教机构联合举办家长会等途径,与本地区特殊儿童家长及家庭广泛接触,向他们宣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高等院校与家庭合作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式等。在家长与个案小组师生充分沟通后,并在自愿提交申请书的基础上,经现场调研,再确定某一家庭为支持服务的个案家庭。

3评量特殊儿童个案及其家庭的多方面需求

家庭支持服务应以个案家庭的需求为突破口,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才能达到为其排忧解难的目的,家长和整个家庭才愿意长期合作,否则家庭支持服务往往会因为缺乏实质内容而流于形式,导致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能坚持长久。为此,需要采用多种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方式,全面了解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医疗、康复和经济等状况,尤其是要了解作为直接教养者的父母等人的需求。对个案家庭的评量应由特教专业师生组成的个案小组负责,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吸纳当地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训练师等社会人士,共同组成诊断评估小组。同一小组内的不同成员对个案家庭需求的某一侧面作分评量,最后由小组负责人整理、统合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

4召开个案家庭诊断研讨会议

评量结束后,为了整合多方面资料,全面透彻地了解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个案小组负责人集本组成员、个案小孩的家庭成员、参与评估或后继服务的社会人士及相关的行政领导等,召开个案家庭社会支持需求研讨会,深入分析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和生存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明确所需支持协助的种类、程度和各支持主体之间的协作方式,最终形成一份家庭需求诊断报告书。

5拟订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

诊断研讨会议结束后,个案小组应着手拟订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其内容包括:个案儿童生理状态、心理表现、学业成就、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简要描述;促进个案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家庭支持服务的目标、程序和日期;家庭支持服务的种类、强度、频率和实施方式;各类支持的实施场所和环境要求;家庭支持服务的起始时间和限定期限;各支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相互协作的方式;经全体人员确认并签字后,该计划方可实施。

6实施家庭支持计划,做好总结评量

个别化家庭支持采用循环推进、长期追踪的方式实施。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相关社会人士首先分别介入个案家庭,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支持服务;学生2―3人一组介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针对家长的教育咨询与辅导、针对个案儿童的评估、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并实施教学等活动;随后教师和相关人员逐步撤出该个案,由学生小组独立承担相关的教育服务;特教教师选择第二个家庭并为其提供服务;第二组学生介入,教师指导他们逐步参与各项服务活动,教师和相关人员逐步撤出此个案,由第二组学生独立承担相关的支持服务……由于特教专业的招生规模一般都较小,学生人数很少,如此循环几轮后,所有的学生都可被分配到相应的个案家庭了。至此,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便由点及面地真正开展起来了。对于教师而言,还需要定期巡回指导各学生小组和个案家庭,了解他们彼此间的问题与困惑,即时给予分析和解答,对家庭支持的成效进行及时评量与总结。

四、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盈利与公益问题

针对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究竟要不要或应不应该向家长收取一定费用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应该秉持公益、义务的原则开展服务。向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受益的并非只是服务的接受者,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特教师生,在此过程中也会在专业情感、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获益,这种收获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初衷是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特教专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家庭支持服务与其他专业实践形式之间的关系

家庭支持服务只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师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它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但绝不能取代特教学校、康复训练机构等其他途径的实践形式,它们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将校内、校外、家庭、和康复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3支持主体的角色定位

作为支持服务主体的特教师生,在提供专业支持、与特殊儿童及其家长互动的过程中是服务的提供者,是家庭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切忌抱一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姿态对其指手画脚,应该在充分尊重其原有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前提下,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理解并尊重其文化习俗,通过对话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分歧,构建若干他们所需、自己可为的自然和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好自己在特殊儿童与家庭、特殊家庭与学校、特殊家庭与社会互动中的纽带作用。同时应处理好与家庭其他支持主体的关系。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7

    美国是特殊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立法是强大的助推剂,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其中多部特殊教育法律对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研究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有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美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力源”。在国内有关美国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成果中,多数只局限于对美国特殊体育教育进行简单介绍,而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层研究还较鲜见;因此,本文试图对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作一梳理,并对其基本精神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法制化建设提供参考。

    1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概况

    1.1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 美国成立之初的《独立宣言》与宪法所倡导的民主、平等与自由的原则促成了美国公民个性的自由。这种自由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初,美国各州就开始颁布残障儿童教育法。到1930年,共有16个州颁布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3]。尽管宪法规定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各州按照宪法精神制定了多种法律、法规,但当时大多数残障儿童仍被学校排斥在外。直至20世纪50年代,民权运动的爆发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许多残障儿童家长和民权运动者上访总统府和联邦议会,并且控告地方教育机构。从某种程度讲,家长的呼吁、民权运动的影响和法院的判例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特殊体育的法制化带来了契机。

    1973年,美国颁布了《康复法》(Rehabilitationact)。该法是美国第1部针对残障人歧视制定的公法,试图为残障人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平等的机会。该法第504条指出:在联邦政府经费所资助的服务领域和相关机构举行的活动中,不能排除、拒绝任何残障人应享有的权利或让其受到歧视[4]。由于公立学校受到联邦政府的财政资助,所以残障儿童理应接受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这一条款为残障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1975年,由福特总统签署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educationforallHandicappedChildrenact)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5],被认为是特殊教育史上的一大转折[6]。该法共由8个部分组成,其中第2部分指出为所有3~21岁残障儿童和青少年(无论其处于何种残障程度)提供免费且适宜的公共教育,开展特殊教育应遵循最少限制环境、个别教育计划、非歧视等原则。第3部分要求为残障儿童提供中等教育服务,包括特别设计的体育教育和有益于健康的娱乐计划。第4部分规定为培养师资提供专项拨款,包括演讲、语言、听力损伤和特殊体育教师。第5部分规定为残障儿童的体育和娱乐开展研究工作,要求财政部对各州的各级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和组织进行拨款并签署协议,接受拨款的有关部门为特殊体育调研工作提供支持。第8部分虽然未明确提到体育教育,但有多处要求保障残障学生的运动和身体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该法在特殊教育的定义中对特殊体育进行了特别强调。其描述如下:特殊教育指的是不花费家长或监护人额外的费用,为满足特殊儿童独特的需求而设计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体育教育、家庭指导及医院和专门机构的服务[7]。

    1986年颁布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修正案》(educationoftheHandicappedactamendmentsof1986)将残障儿童服务年龄从原来的3~21岁拓宽到0~21岁,增加了早期干预和家庭服务。1990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障碍者教育法》(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act),该法是对《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修正案》的修订。首先,对其称谓进行了更改,如用disability替代handicap,用individual替代children。这反映了特殊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残障人,还包括障碍者和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群体不仅仅是儿童,而是每一个需要服务的学生。其次,该法还新增了2种特殊教育类别,即自闭症患者和外伤性脑伤者。至此美国特殊教育的对象有13种,分别为学习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聋盲双残者、智力障碍者、多重障碍者、言语障碍者、重度情绪障碍者、肢体障碍者、自闭症者、外伤性脑伤者、其他健康障碍者与发展迟缓者等。同时,法律指出体育教育应包括:身体和运动健康;运动技能和模式;水上运动技能、跳跃、个人和集体游戏、运动能力等[6]。

    1990年,联邦政府颁布了《美国障碍法》(americanswithDisabilitiesact)。与《康复法》相比,该法律更注重对残障人各领域人权的保护。其中有关特殊体育的条文有:社区(学校)娱乐设施(包括健身和休闲设施)应为残障者提供方便,为残障者提供适当、合理的设施;体育教师应提供让残障学生参与的有意义且富于挑战的体育活动计划[8]。

    1997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actamendmentsof1997),该修正案是对《障碍者教育法》的回顾与修订。它规定:应为障碍者提供免费、适宜的公共教育,尽可能地为学习障碍者提供普通的教育环境;家长应参与评估的过程,提供个别教育计划;与普通学生一样,残障学习者也应有学习进步报告。

    在2001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act)的基础上,联邦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障碍者教育促进法》(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improvementactof2004)。该法是对《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的重新修订。法律强调为学习障碍者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教师,为障碍学生提供均等的参与体育教育的机会(除障碍儿童在隔离的教育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或个别教育计划中明确规定需要为障碍学生提供隔离的体育教育)。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外,还有一些法律,如1965年颁布的《基础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Secondaryeducationact,该法于1966年被修订为《基础和中等教育法修正案》)、1974年颁布的《儿童虐待及保护法》(Childabuseandprotectionact)、1978年颁布的《业余体育法》(amateurSportsactof1978,该法于1998年被修订并更名为《奥林匹克和业余体育法》)、1994年颁布的《学校工作机会法》(School-to-workopportunitiesactof1994)、1988年颁布的《障碍者相关技术服务法》(technology-Relatedassistancefor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act,该法于1998年被修订)、1998年颁布的《劳动力投资法》(workforceinvestmentactof1998)、2005年颁布的《障碍者歧视法》(DisabilityDiscriminationact)、2010年颁布的《平等法》(equalityact2010)等,均从不同角度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了规定。

    1.2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判例法 判例法表现为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此种判例对于法院以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9]。由于制定法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体育教育与普通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判例法在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判例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推动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的立法进程;二是修正和弥补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的不足;三是解释和说明特殊体育教育制定法。

    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公民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美国出现了大量的特殊教育判例。1954年,布朗告台北克教育局案(BrownV.Boardofeducationoftopeka)的胜诉成为公民维护教育权利的基石。在该判例中,黑人学生布朗的父亲认为:无论从哪方面评价,女儿就读的黑人学校比白人就读的学校都要低劣,这种分离式的教育是不平等的。负责受理该案件的法院根据100多年前的普莱西案件判例“隔离而平等”的原则,判定布朗败诉。恰逢其时,其他法院也有大量的类似案件,起诉人认为隔离式的教学违背了宪法所倡导的教育平等的理念。于是,在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推动下,布朗案最终交由联邦政府最高法院裁定。最高法院判定:隔离的教育与宪法所倡导的教育平等理念相冲突,公立学校应取消隔离式的教育模式,赋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1971年的宾夕法尼亚智障人士联合会诉宾夕法尼亚政府案(pennsylvaniaassociationforRetardedCitizensV.Commonwealthofpennsylvania)的判例声明:班级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应适合所有学生,保障残障儿童接受自由公共教育的权利。同年,在米尔斯诉华盛顿特区教育局案(millsV.washington,D.C.Boardofeducation)中,米尔斯是一个听力障碍学生,专家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提出手势翻译对其学习非常重要。米尔斯要求学校提供手势翻译服务,保障其在普通班级中正常上课。这项要求被学校否决,理由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等相关条件。该案件经地方法院判决米尔斯败诉后,被递交到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最终判定米尔斯胜诉,指出残障学生应享有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相关服务,规定每个儿童都有接受同等教育机会的权利,不应以缺乏资金为借口而减少儿童受教育的机会。

    特殊教育案件的成功判决,更加提升了美国公民维护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意识[10]。据统计,1972—1975年,分布在28个州共有46宗案件与残障人维护教育权利有关[11]。这些案件的判例为特殊体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2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及措施

    2.1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 体育权和教育权均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接受体育教育自然是学生的基本权利[12]。从某种程度讲,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赋予学生平等的体育权利。虽然早在1788年联邦政府颁布的宪法早已规定赋予所有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但这些权利的真正落实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独立、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下,多部法律对体育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美国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包括2个方面:一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参与体育的权利;二是根据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享有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特殊体育权利。

    具体而言,法律赋予残障学生的特殊体育教育权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接受免费的、适宜的公共教育是每位残障儿童的权利,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残障儿童,任何机构不得对残障学生有任何形式的歧视;2)特殊体育是一项强制性的服务,而不是一项选择性的服务;3)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具有平等地参与体育教育和享有均等的体育教学资源的权利;4)学校和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重新设计体育课程,保障每位残障学生参与体育的权利。

    2.2 美国贯彻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精神的措施

    2.2.1 规范评估程序 由于残障儿童具有类型多样、程度不一、个别差异明显等特点,特殊体育的开展必定要建立在鉴定和评估的基础上。1975年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首次提出对残障儿童开展特殊教育必须经过专业的评估,并且在之后颁布的法律中对评估细则进行了不断修正和完善。

    具体而言,法律对残障儿童的评估有以下要求。1)非歧视性的评估原则。对残障儿童的评估必须是以筛查和诊断为目的,应用学生的母语或学生了解的沟通模式进行测试。2)科学的评估标准。测试应涉及被测学生的诸多领域,包括健康状况、视力、听力、社会和情感状况、普通智力、学业水平、沟通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各个方面[13]。3)参与人员包括家长、普通教师、特殊教师、专业评估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人员等。4)家长参与整个评估过程,体现在家长有权决定是否进行评估、参与评估、得知评定结果、教育安置、提出意见等。5)家长对评估结果不满意或有异议,可聘请合格的评估人员进行独立评估。若两者的评估结果不一致,家长可参与教育主管部门召开的听证会进行协商解决。

    2.2.2 最大限度融合 特殊教育是指为了残障儿童在“普通教室”成功学习,而对其提供的一系列教育支持[11]。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特殊教育都是采取隔离的教育方式,将残障学生排斥在主流教育之外。随着一系列的反歧视、反种族隔离运动的开展,人们对权利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特殊教育理念也实现了从“隔离却平等”到“分开就是不平等”的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各部法律中,融合教育成为美国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14]。在这种理念下,美国特殊学校数量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和健全学生一起接受教育[15]。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中同样融入了融合教育理念。这些理念通过“零拒绝”“无排斥”“最少受限制环境”“普通教育环境”等词句得到了体现。要求尽可能地对残障学生实施融合体育,并为残障学生参与普通体育创造条件。一般而言,根据融合的程度可将特殊体育分为如下类型:一是常规班级中的普通体育;二是开展普通体育并为学生提供一定帮助;三是普通体育和“资源教室”相结合;四是融合式的特殊体育;五是隔离式的特殊体育。这种从融合到隔离的可选择性连续安置模式以融合教育为理念,根据残障学生的残障和特殊需要程度,为其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

    2.2.3 个别化教育计划 残障学生不仅有平等的普通体育教育权利,而且有根据身心需要接受适当的特殊体育教育权利。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规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实现残障学生特殊体育教育权利的具体措施。美国学者B.D.Bateman等[16]指出:“个别化计划是特殊教育法的核心,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正是通过个别化计划的拟定与实施得以实现的。”为了对残障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和缺陷补偿,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之上,经专家共同商议制订个别化体育教育计划。一般而言,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个别化学校教育计划、个别化家庭计划和个别化转型期计划。各项计划由当前的运动水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组成,其内容包括提供的服务和额外的帮助、参与体育的环境、评价方式、服务计划、衔接服务、评估及提供给家长的报告程序等。当然,个别教育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也是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订的且能够实现目标的过程[17]。这一计划实质上已经将机会的平等转化为过程的均等,将法律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

    2.2.4 一体化服务 特殊体育是一个终身的、系统的工程,包括幼儿、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人群开展的体育活动。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对终身体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切实保障残障者的权利,培养残障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将残障者不同阶段的体育服务相互衔接,形成特殊体育服务的一体化。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结合,从医疗康复、体育训练、生活支持等方面出发,不断巩固和发展残障者的学前体育、学校体育、成人体育,促进残障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是对残障者生命关怀的体现,也是美国法律对残障儿童体育服务的要求。

    这一理念在如下规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拓宽服务年龄限制,将最初的学龄期扩展到3~21岁,再延伸至0~21岁,增加了早期体育干预服务;2)注重转型期服务,为使残障儿童与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增设了过渡期间的体育服务计划;3)扩大服务领域,由最初的课堂体育教学到课外体育活动延伸至家庭体育服务。

    3 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及其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殊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其中多部法律、法规对特殊体育教育的开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指出:“学生因病残免试体育,需经医生证明,体育教研组审核同意,教导处批准。”1990年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修订)虽然没有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明确规定,却对残疾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199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体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应重视体育美育工作,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2001年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2002年,教育部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92年颁布)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除此之外,还有多部法律、法规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了间接性的规定。例如,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1995年国务院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2009年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20lo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以上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我国的学校特殊体育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许多法律条文对残障学生体育进行了规定,改变了以往的冷漠和忽视状态。深入分析则会发现,我国特殊体育的法制化建设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一,指导思想不够统一,要求不够明确,甚至条文内容相悖。例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因病、残可免修体育课。”《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规定:“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病、残、弱等类型学生单独开设体育保健课。”第二,措词过于笼统,原则性或号召性表述过多,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体育法》要求:“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这些“要重视”“应当创造条件”“适合其特点”等笼统的措词对法律的执行不利。第三,对特殊体育教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法》。第四,存在明显的程序瑕疵,缺乏严格的问责机制,对不执行法律规定的机构和个人并未作出明确的制裁办法,同时,也没有对残障学生体育教育权利提出明确的救济措施。

    4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4.1 转变朴素的人道主义关怀理念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为了减少长期不运动而造成的危害,残障儿童和青少年应逐渐增加体育活动量,并且应参与各种锻炼、运动和休闲活动[18]。目前我国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法规仍出于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关怀,认为残障学生可以受到特殊的“优待”——免修体育课或单独开设保健课。这些优待与把有缺陷者赶出社会主流的做法异曲同工[19],与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社会背景不符,也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大相径庭。实际上,真正的生命关怀应是肯定学生的发展潜力,从学生的身心状况出发,尽可能满足残障学生的需求。在这种生命关怀理念下,学校特殊体育应针对所有的有特殊需要学生(包括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参与体育创造条件和机会。

    4.2 厘定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 接受体育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20]。这一权利有2层含义:一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二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特殊体育权利。具体而言,作为知识的学习者是儿童进入学校的意义所在,是学生的最大规定性。这就决定了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具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虽然体育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残障学生的差异较大,特殊体育教育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因为这些困难而剥夺学生参与体育的权利,相反,应增设相应的辅助设施,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保障残障学生应有的体育权利。

    残障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不仅要体现参与机会的均等,更应体现过程和结果的均等。过程的均等体现在安置形式、师资、课程、场地设施等方面;结果的均等体现在教学评价和所取得的成绩。残障学生应享有均等的教学资源,并取得身体运动和健康提升等方面的权利;因此,残障学生不仅要接受体育教育,而且要尽可能与非残障学生一起,在常规的教育环境下接受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体育教育。

    4.3 制订《特殊教育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律。有关特殊儿童的体育教育规定都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各项法律条文中。虽然有些法律条文对残障儿童的体育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之间未形成有机的衔接和整合,对特殊体育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开设也可不开设,可单独开设也可随班就读)。这样就给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推诿责任的机会,因此,为保障残障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制订特殊教育专项法即《特殊教育法》,是当前发展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必然要求。

    《特殊教育法》的制订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在《特殊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特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详细说明开展体育教育的对象、形式和内容;2)避免过于笼统、原则性和宣传性的措词,增强体育教育法律旨意的可操作性;3)明确责权关系,加大执法力度,对执行部门、监督机构作明确的要求,对不履行法律要求的学校、机构和个人制订出明确的制裁办法。需要指出的是,《特殊教育法》的制订只是保障残障学生体育权利的第一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残障者体育权利具体化,制订专门的《特殊体育法》也是大势所趋。

    4.4 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 学校特殊体育开展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包括残障学生和健全学生)能够在一起有效学习。显然,这是对传统体育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特殊体育法》或《特殊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而且涉及体育教育中的各个要素,如课程、师资、场地、器材等。要确保这些资源的供给,必定要对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美国特殊体育的发展情况来看:1967年美国政府就通过专项拨款以确保特殊体育的开展;1968年开始了特殊体育师资的专业化培养;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对无障碍设施规定了最低标准,指出所有的建筑(包括体育场地和设施)必须考虑身心残障者的需求;1995年颁布了特殊体育国家标准;1997年实施了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等。这些配套政策的出台体现出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的不断完善。我们应积极吸取美国的先进经验,对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

分类号:G760

1.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讓残疾人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信息环境,获得更公平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是特殊教育在信息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破解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的基础。因此,以特殊教育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特殊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抉择。

2.信息时代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我国的特殊教育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大量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发展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

2.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特殊教育进一步普及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分布还不能充分满足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仍有相当一部分残疾儿童少年还没有入学接受合适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普及率有待提高。据分析,我国未入学的学龄残疾儿童有八成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未入学的原因主要是家庭贫困、交通不便或特殊教育学校比较少。但从特殊教育学校的分布来看却是东部最多,西部和中部少。因此除了继续加大投入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吸纳与服务残疾儿童的能力,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是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之一。

此外,当前特殊教育办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如何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益,尤其是重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残疾学生提供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机会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

2.2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在国家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政策的指引下,未来一段时间里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以及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人数都可能有所增加,很多原来没有就学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也有更多机会走入校园,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将面临残疾学生数量和类型增多、程度加重等现状,这对特殊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从长期发展着眼改革与完善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制机制之外,如何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解决师资不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问题,是摆在教育管理者眼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借助网络远程教育与培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更大程度发挥优秀特殊教育教师作用是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2.3通过信息化方式节约办学成本、提高教育效益

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随班就读学校都面临着办学成本高、经费短缺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学生数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需求量大、所需教学辅助设备花费大、教育成本相对较高。随班就读学校的经费短缺问题更为严重。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高达16%的被调查随班就读学校从来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拨款,近40%的学校偶尔收到少量的专项经费。随着各地随班就读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一问题已得到一定缓解,但节约办学成本、增强办学效益始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教育资源是个重要因素。2010年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特殊教育资源信息无障碍满意度”中,苏南为12.19%、苏中为13.33%、苏北为9.75%。在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特殊教育资源的状况则更令人堪忧。2007年,我国特殊教育新课程设置方案正式颁布,出版社与企业在特殊教育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方面,认为是投入大,产出小,无利可图,不愿介入特殊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特殊学校教师因受认识、能力与技术限制,在特殊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上还不能达到特殊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抓住信息化机遇,组织联合优势力量,通过优质特殊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增强校际合作,弥补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师资水平低下等不足,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径之一。

2.4发挥信息技术缺陷补偿的作用,支持个体充分自由发展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残疾人8296万人,其中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量的40.55%。视力残疾人和听力言语残疾人,受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障碍影响,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职前、职后教育(培训)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终身职业规划与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根据残疾人群体的特殊发展需求,补偿其发展缺陷,促进其潜能开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推进,不仅可以使残疾人通过补偿通道获取信息,讓其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信息环境,而且也为其潜能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3.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应该直面问题,抓住信息社会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借力信息化破解特殊教育发展的难题,这样才能发挥信息化对特殊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特殊教育不断创新发展。

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应当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蓝图保持一致。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五项发展目标。同时规划提出应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

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为指引,结合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机遇,我们提出特殊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四项重点发展任务。

3.1以数字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为核心

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受过更为专业的特殊教育专业训练,拥有更完备的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在很多方面都能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很多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承担本校残疾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还成为当地随班就读的资源中心,发挥了“骨干”作用,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机构转变为集教学、师资培训、信息服务和社区特殊教育资源管理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中心。与随班就读学校相比,特殊教育财政投入大部分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这也使得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更容易得到保障。因此应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特殊教育的信息化中心,发挥对随班就读学校的辐射作用,以及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特殊教育知识、信息等作用。

数字化学校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通过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优化和利用以促进师生发展的一种虚拟化的教育环境。数字化的普教学校建设一般围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管理展开。作为区域特殊教育中心的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在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外部联系等方面具有更高要求。因此数字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除了要符合数字化学校建设基本要求外,还要体现广覆盖、深联系的特点。

广覆盖意味着数字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把本校师生及家长作为服务对象,还要把区域内的其他特殊需要儿童及其家庭、学校作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支持远程资源传输与服务的特点,为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远程的学习资源服务,为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为随班就读教师和资源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等。

深联系意味着数字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必须加强与多方面的联系。作为区域特殊教育的资源中心,可通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加强与区域内随班就读学校的联系;作为区域特殊教育的教研科研中心,可借助公共网络平台加强与区域外同类特教学校的联系,建立特殊教育教研科研共同体;作为区域特殊儿童的数据中心,应加强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每个学生的教育发展跟踪档案,为区域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2以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信息化为突破口

虽然近年来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还是随班就读教师和资源教师都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由于特殊教育各类学校数量少、除大城市外布点分散,共同教研难度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依托网络技术,建立以学校类别和以大地区为组合的校际间教师教研共同体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2007年以来,国内八所盲校联合发起组建了“全国盲校网络教研联盟”,分16个学科教研组依托中国视障教育网开办的“中国视障教育网络教研博客”,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2012年教育部、中编办等部委联合的《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深度融合,为特殊教育教师专门建立网络研修社区,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项培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这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3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远程服务模式

远程教育对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有着独特而卓越的意义。一方面,远程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残疾人在身体和生理等方面的缺陷在学习中的不便和障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提供了较为宽泛和灵活的学习管理体制,适合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更便于他们接受教育及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具体来说,特殊教育的远程服务模式可分为远程送教上门、远程巡回指导、远程残疾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种类型。

3.3.1远程送教上门

为了保障更多残疾儿童有学可上,近年出现了送教上门这一教育形式。送教上门主要是为那些因生活无法自理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或因病症严重休学后无法返校学习,但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重度残障儿童少年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传统环境下,因任课老师要重点兼顾特殊学校的日常教学,所以像送教上门的课程只能安排在寒暑假以及周末。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送教上门的途径进一步扩大,这些儿童除了能享受到老师面对面的辅导以外,还能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甚至可以与其他在特殊学校上课的同学们达到同样的学习进度。

3.3.2远程巡回指导

在目前蓬勃开展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巡回指导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中心开始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提供巡回指导。但从指导的时间和频次来看还很不理想。有调查显示,有些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巡回指导的频次是两周一次,有些是两月一次,甚至有些是半年一次。巡回指导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指导效率不高。从国外经验来看,巡回指导应该以面向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直接的补救教学、康复训练等为主。但由于目前随班就读学校在融合教育的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欠缺,因此每次指导过程中,巡回指导老师在对残疾儿童实施直接帮助之外,还要花费很大的时间精力来对普通学校进行咨询服务、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业务指导、接受残疾儿童家长咨询等,使得巡回指导直接面向残疾学生的支持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和削弱。

通过远程巡回指导,一方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助于提高指导的频次,另一方面可将咨询服务和业务指导直接转移到网上,而将宝贵的面对面时间节省下来,用于面向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直接的补救教学和康复训练。

3.3.3远程残疾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口中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约为3000万,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已成为困难最大的弱势群体。残疾人由于自身障碍的不便,使得他们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方面与健全人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而弱化了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此,应鼓励远程教育集团创办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加强对残疾人的学历、非学历教育,初步构建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积极联合包括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全国妇女儿童联合会、劳动部等相关部委,共同加强对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如“中国残疾人远程培训网”(http://.cn/zcl/zcl/index.jsp)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开发的旨在为多类残疾人提供网络远程教育培训的服务平台。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优势,结合无障碍化的信息传输手段,最大限度地方便多类残疾人通过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并实现最终就业的愿望。

3.4继续加强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

数字化资源是信息化的关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开始了运用互联网络的尝试。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和支持下,时任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室主任陈云英博士创办了“中国特殊需要在线”网站。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建设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优质网络课程、学科工具和应用平台的整体目标。

国际上“教材无障碍”的经验对我国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也是一种有益参考。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为了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启动实施了“美国教材无障碍标准”(nimaS,nationalinstructionalmaterialsaceessibilityStandard)。要求教科书商在提供纸本教科书的同时,也上传nimaS格式教材至美国无障碍教材管理中心(nimaC,nationaliristructionalmaterialsaccessCenter)。nimaS的格式是由标准的xml及图档所组成,所以可以轻松地转制成各式各样的版本,如在电脑上阅读的网页、有声书、加大字体课本、盲用点字机的编码等。有障碍学生及获得授权之机构可以到该网站搜寻、下载需要之教材,通过自行转制或是经教材商转制成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材。美国国会已经在2004年《障碍者教育法案》中将nimaC列为其中一部分。类似这种基础性的工作也应成为特殊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国家层面的一项重点工作。

4.特殊教育不同层级主体的信息化推进责任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协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不同主体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不同任务。

4.1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政策推动

2012年9月10日,教育部正式成立了特殊教育办公室。与原来的特殊教育处相比,特殊教育办公室增加了拟定特殊教育的宏观政策和发展规划以及统筹规划(教育)部内相关的特殊教育管理工作两项职能。原来的特殊教育处主要把握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管理工作,而新设的特殊教育办公室具有协调教育部内包括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师范教育等各类型教育的职能,更有利于调配资源,从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开展特殊教育工作。这一调整为统筹制定全国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协调构建远程残疾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

本着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的工作方针,应由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公室牵头,联合教育部科技司等相关部门,统筹做好国家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

除了提供信息化服务外,加强对国家残疾儿童少年及残疾人教育的管理也是国家层面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2010年转发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建设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的任务,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部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口径一致、相互衔接的国家残疾儿童少年数据库和残疾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残疾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服务。

4.2省级层面统筹规划,提供支持保障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要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各省级政府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从普教特教一体化的原则出发,统筹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突出数字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重点,增强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尤其是随班就读学校的联系。可依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以省或市县为单位建立盲童教育、聋童教育和弱智儿童教育资源中心,以面对面和远程辅导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承担所辖区域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师资培训、巡回辅导、咨询服务等工作。

在增强普教特教学校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加大对适应特殊儿童特殊需要的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在已经有为残疾人设计的智能软件和专用计算机设备,如眼睛移动可打字的软件、手语翻译软件、盲人用点字触摸屏幕、电子助视器、语音输入设备、视频设备、语言训练、音乐可视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更便捷地应用信息化设备。这些设备与资源的购置、管理与使用需要省级层面提供必要的财政和人力物力支持。

此外,为了给信息化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建议从各省设立的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中划拨出固定的比例支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

4.3校级层面因地制宜,个性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9

一、改善办学条件,力求在设施资源上求优

1.学生生活综合楼新建工程。2010年10月学生生活综合楼开工建设,2012年6月投入使用。学生生活综合楼新建工程标志着我校硬件设施建设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操场回填硬化绿化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操场低于四周环境一米多,直接影响污水的排放和校园整体的美观。为给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2011年暑假学校对操场进行回填,2012年6月又对校园进行硬化、绿化、围墙新修及塑胶操场的改造工程,一个崭新漂亮干净整洁的校园现已展现在广大师生的面前。

3.水暖改造工程。学校及家属区的暖气是学校最头痛的一件事情,由于诸多原因暖气一直不太热,学生和家属叫苦连天。为彻底解决供热问题,2011年在市委政府、教育局、建设局、民政局、财政局以及瑞阳供热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解决了学校和家属的供热问题。另外,在改造暖气同时,市教育局和学校又合计投资7万多元改造了校园及家属区的上下水,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住宿、办公和学习条件。

4.内部设施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内部设施有了很大改观,教学楼全面粉刷,增添了理化实验仪器室,班班安装了多媒体,新购了学生高低床、食堂天然气灶具、学生餐桌餐柜、大型空气源热水器、舞台灯光音响及会议桌椅等设施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创新管理模式,力求在办学品位上求高

强化管理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工作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是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一剂良药。因此,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强化管理、科学管理、全面管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做到有情管理,无情考核。

1.严格教学常规。学校以建章立制为切入点,以量化考评为手段,不断加大常规管理力度,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考勤、教案、作业、教研教改、评教评学、教学成绩、业务考试等方面全方位考核、全过程管理,做到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晋级评模挂钩。

2.落实绩效工资。学校领导认真研读绩效工资改革的有关文件,严格按照市局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台了《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细则)》。考核方案公开透明、人人皆知,把教职工的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部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中,既坚持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于调动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老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

3.量化班级考核。为使学校管理进一步化整为零,分级管理,学校修改和完善了《班级量化考核方案》和《养成教育考核方案》,对班级从常规工作、班风建设、体育卫生、宿舍管理、养成教育、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等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做到日日有记载、月月有总结,并把考核结果同班主任的绩效、评模、晋级紧密结合起来。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都有了明显改观,为学生将来全面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4.细化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做到知责在心,履责在行,问责在严。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工作无死角,24小时内均有校领导、生活老师值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的行为始终处于学校与教师的有效监控之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效活动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三、提升服务内涵,力求在教学质量上求实

教育科研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为教师的成长增添了有力的双翼,给教师带来自信和勇气,带来力量和智慧。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引导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发展教育生产力,努力提高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制定特教课程计划。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2010年9月,学校制定出台并开始使用《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填补了国家没有特教学校课程标准的空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特殊教育的前列。

2.全面推进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是学校永恒的追求,作为特教学校,更要立足学生实际,在充分考察、研究和借鉴普校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问题导学、学生自学、交流展示、点拨解惑、当堂训练为教学环节的五步教学模式。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教师们由最初的徘徊观望到逐步接受和主动参与,对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使得五步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学工作已全面展开,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效开展特教教研活动。学校坚持不懈地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业务考试四种模式进行创新性教研教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方案构思,建筑设计,无障碍设计

abstract:thereasonableusenaturallayout,barrier-freedesign,fordisabledpersonssecondary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inliaoningprovincebuildafunctionisreasonable,perfectequipment,useconvenient,theenvironmentiscomfortable,distinctivecampus.

Keywords:design,architecturedesign,barrier-free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1995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的我省唯一一所残疾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业学校。这里的孩子们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成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的身体残缺了,但他们同样可以拥有完整的、精彩的人生,因此为他们提供一所功能合理、设施完备、使用便捷、环境舒适、特点鲜明的崭新校园,是全社会以及设计者理应具有的责任和思考。

区位条件

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选址位于沈阳市东南部,沈阳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南拓的节点位置,基地北侧与正在建设中的作为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和训练场地的柏叶体育训练中心仅400米之隔,规划用地总面积200,000,总建筑面积100,000。新校区区位优越,位置重要,交通方便,随着柏叶体育训练基地的落成、省残校新校区以及规划中其他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必将为这一区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对其城镇化发展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地轮廓呈不规则形状,地势整体北高南低,沿东西方向呈两侧高、中间低状态。基地周边的城市道路已基本形成,配套基础设施尚在规划中,目前主要人流与车流自南侧营祝公路进入。

方案构思

利用自然、合理布局

场地周边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基地内部有东南角现状小树林以及中部由北向南季节性的汇水沟渠,对校区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目前以及未来东、南两侧规划道路的交通噪声污染。因此规划设计应充分挖掘建筑与环境的最佳组合关系,优化布局,动静分区,消除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环境的最大效益。

尊重环境,协调肌理

纵观基地现状,因其多为居住建筑故建筑布局和环境肌理也呈现出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向水平展开以及行列式布局为主并与大地自然结合的状态,建筑与环境整体上和谐统一。正在建设中的柏叶体育训练基地也遵循这种和谐原则进行布局,舒展顺畅。新校区规划整体上也应延续这一规律,使整体效果更加突出、和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因地制宜,经济美观

由于基地的地势条件,对竖向设计应重点加以考虑,以与自然完美结合并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各类建筑与场地,避免大挖大填,做到场地内土方填挖平衡,打造生态化的经济、适用、美观的特色校园。

弹性预留、持续发展

新时期学校园规划、建筑的趋势正在向整合资源、弹性规划、弹性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固定僵化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各类学校教学和服务社会的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从规划和建筑设计入手,采取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理念,采取适应性、通用性更强的弹性建筑设计手法,采取普遍性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环境与建筑要处理方法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是对于本次课题而言,残疾人这一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又向设计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最终形成了我们对于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规划建筑的指导原则,重点落实在如何针对特殊的环境肌理、特殊的场地地形地势、特殊的使用人群、特殊的发展需求作出全面、合理和最适宜的回应。

构思形成

延续周边肌理,建筑主要以东西方向水平展开。结合场地地势的竖向变化,将水平建筑架空于两侧较高地势之上;

最大限度的保持基地原始风貌,建筑仿佛从地面生长而出,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结合场地中间地势低且平坦的现状,创造方便、安全、宜人的步行和残疾人通行空间。其他场地依坡就势,既有情趣又有经济性;

在用地中部和西侧预留兼顾近远期发展的空间,既能满足当前实训教学之用,又能形成优美环境,并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建筑单体通过通用化的单元形体进行相互之间的错动组合,校园整体既统一又活泼,俯视校园的建筑布局和沿主要城市道路的建筑轮廓,仿佛一艘巨轮扬帆远航,也象征着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这里的莘莘学子的顽强信念和美好明天。

规划设计

规划目标

方案基本目标: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最短化生活区与教学、体育活动区的距离,道路通达、生活舒适、教室明亮安静、景观丰富。

方案特殊目标:克服基地本身条件的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功能分区,使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融入周边环境;

充分表现对残疾人的显著个性差异的尊重,表达社会对残疾人和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群的人文关怀;

以学校功能特色和地块特色为基础,注重建筑和景观的特色研究,营造具有浓郁特殊教育特色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无障碍设施设计完善,满足残疾人日常使用要求;

通过相应的设备设施使残疾人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达到沟通信息的无障碍;

校园的设计建造将成为特殊教育的展示窗口;

在当今生态城市建设框架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的校区建筑环境。

功能分区

方案将基地划分为南北两大片区。

南部片区东侧布置公共服务与接待区,北侧为实训区,南侧由西至东依次布置图书馆区、教学区与行政办公区。

北部片区由西至东依次布置能源生态大棚、生活区及文体活动区。

校园由三条轴线控制,南北方向轴线为主要的步行和残疾人通行体系轴线,校园主入口、大气磅礴的礼仪广场、交流活动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均布置在这条轴线之上,从营祝公路上望去,广场、建筑、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整体感和强烈的视觉震撼。

东西方向轴线为校园特色景观轴线,设计有意增加南北片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层次,不但可以满足宿舍区对日照的要求,还可以形成一条宽阔的景观长廊。校园次要出入口也布置在轴线东侧。

平行于基地东侧在建道路的轴线是校区的体育轴线,这条轴线与柏叶基地形成呼应,是柏叶基地体育功能和形态的呼应和延伸。

交通组织

校园设两个出入口,南侧为校园主入口,与南北向轴线的步行景观轴相连;东侧为校园次入口,与东西向校园特色景观轴相连。

车行以外环主干道,连接各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