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1:02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36-0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要负责接收病情危重的患儿,治疗与观察过程中需使用各种导管,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组织较为脆弱,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不足,故在置管及导管维护时操作较为困难,易引发非计划拔管,中断治疗,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危害生命健康[1]。集束化护理是利用一系列护理措施处理难治性疾患,最大程度的优化医疗护理服务,提高医疗质量[2]。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旨在探讨其对非计划拔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胎龄34-41周,平均(3741±207)周。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胎龄35-41周,平均(3753±212)周。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管道护理,胃管留置患儿佩戴小手套、喂养前检查胃管刻度并通过回抽内管观察其内容物,做好交接班工作。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具体内容为:①培训:加强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最新管道护理技术与并发症预防;②导管标识改进:由医院统一制作导管标识纸,不同导管以不同颜色代表,并备注药物名称、日期等,并规定标识纸贴放位置;③中心静脉管理分级护理:由专人负责更换敷贴,由高资历护理人员正确掌握脉冲式冲管手法实施日常护理,并在患者床头粘贴不同导管维护方法与使用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管道安全评估表评估其风险,做好评估记录,加强管路巡视;气管插管时,患儿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时,应轻轻抚摸其背部,并用轻柔的语言安抚;根据需要,及时吸引清理口腔与气道分泌物,及时更换有松动现象的固定胶布。

13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不同类型管道非计划拔管率,包括输入性管道、输出性管道及综合性管道。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Ⅱ度臀红、鹅口疮、七部感染、管道堵塞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非计划拔管观察组输入性管道、输出性管道、综合性管道的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发展快且危重等特点,患儿需接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措施,但在既往护理过程中,常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影响治疗的持续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原因与拔管评估意识差、患儿肢体缺乏约束、导管固定差等有关,因此,如何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非计划拔管率已成为目前科室面临的重点难题之一[3]。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2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系统化;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3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建卡儿童家长,均给予问卷调查,共1400名调查对象,其中1000名参加调查问卷,即a组,400名未参加,即B组。参加次数未达3次者均视为未参加,其余为参加家长。

1.2方法

系统化健康是一种系统化管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模式,通过系统管理输入、输出、反馈、调整等系统流程开展健康教育,编写知识手册给儿童家长。根据儿童计划免疫流程设计课程表,每月一次授课,一共8次。内容主要有:计划免疫的含义、计划内与计划外免疫、接种疫苗程序、注意事项、每一种疾病疫苗预防。同时,加以电教化宣讲、个别指导、家庭随访等多种形式教育。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家长回答正确率≥80%视为知晓,≤60%视为不知晓[1]。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接种预防是一种控制疾病传播的手段,是最简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计划免疫是一种我国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满足疫苗传染病预防的主要保证。

系统化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未参加家长的知识知晓率为46.7%,参加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完全知晓率为98.2%,儿童家长对于计划免疫内容、流程、疾病预防、何时接种疫苗、接种后问题、注意事项、基础初免疫、免疫加强,如何转变儿童合格接种知识,加强系统全面理解,转变儿童家长角色,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提高家长积极参与性,促进接种率、5苗合格率、计划外接种率的提高[3]。同时,加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流于促进免疫接种工作管理。

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家长对于计划免疫人员的信任,促进护理人员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儿童健康的接种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家长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儿童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4]。它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是多种相关学科的结合,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所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时,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基础上,还应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熟悉教育策略。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到我国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是一项意义非常重大的工程,是为加强免疫疾病预防,发挥免疫作用,确保我国免疫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广大儿童健康而努力。

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参加健康教育的儿童计划外集中率明显高于未参加组,系统化健康教育可让家长明白是计划内、计划外免疫,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预防疾病观念,认识到控制传染病主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而对“儿童”这一易感人群实施有效的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的关键。通过半个世纪的医学临床证明,免疫预防是疾病控制基础,在为社会人类安全,尤其是儿童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一些新技术、新疫苗会不断出现,然而因社会资源局限性,国家与个人在免疫工作中均承担有一定责任,实施健康教育,可使家长明白,给儿童接种疫苗不仅为个人、孩子的安全,而是为整个社会的安全。

总而言之,在本组实验中,参加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外免疫接种率、儿童计划内五苗接种合格率分别98.3%、96.8%、95.7%,均明显优于未参加者的82.6%、53.8%、87.2%。这说明,针对儿童家长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认知,改变家长行为角色,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参考文献:

[1]高月平,郭惜珍,陈少虹等.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及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159-1161.

[2]曲珠凤,陈慧林,陈丽等.在儿童计划免疫中运用护理指导的体会[J].吉林医学(护理版),2004,25(4):37-38.

[3]王惠如.儿童计划免疫临床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4):195-195.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02-02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科剖宫产率高居不下。进入育龄期的孕产妇绝大多数为独生女、初产妇,在孕期受到各方面的重点保护,其自理能力相对不足,产后母亲角色转化慢。如何使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尽快恢复自理活动适应母亲角色,担负起母亲责任,护理婴儿,是产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1]。产妇的母亲行为不仅受产妇自身的文化水平、家庭人员及职业影响[2],而且与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3]有很大关系。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产妇与护士之间的行为模式,大多为指导合作模式,如何激发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是护士工作重点。我们就两种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对剖宫产产后母亲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2004年3月~2004年5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本人亲自护理的产妇70例。单数为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共35例(参与组),双数为护患指导合作模式,共35例(指导组)。两组产妇均为初产、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性别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1.2方法

1.2.1自行设计剖宫产产后母亲行为调查表内容与产后母亲行为调适有关。我们对剖宫产70例,自制调查表,按照两组产妇母亲行为标准,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对两组产妇的自理能力、进入执行期间的时间和主动寻求知识提问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1.2.2两种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①护患共同参与模式:护士与产妇是平等互助关系,双方相互信任、支持、协同配合。参与组产妇术毕入室后,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充分评估,订出护理计划,给予产妇讲解说明,引导产妇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并与其就自理能力、自理需求及护理目标共同分析、讨论,制订出具有时间阶段(以小时计算)的自理活动计划。一旦目标订出,护士鼓励产妇,必要时协助指导产妇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计划目标,取得有效的自理活动。②护患指导合作模式:护士与产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动性,护士处于相对主动地位。指导组产妇术后入室,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充分评估,订出护理计划,给予产妇讲解说明,指导并教会产妇进行自理活动,宣教有关知识。但尊重产妇意愿,不强求产妇据自己的认知所采取的自行行为,护士对产妇的自理活动计划、目标达到有着较宽容的时限。

1.2.3母亲行为标准两种行为模式运作后,判定母亲行为标准。

①剖宫产产妇术后自理能力标准:包括以下两方面。

术后自理活动标准:术后24h内自行床上活动;25~48h内能下床如厕,但修饰、洗漱、饮食、活动需协助完成;49~72h内则完全自理(指如厕、洗漱、饮食、活动自理)。

术后护理新生儿能力标准:掌握母乳喂养技能,参与新生儿皮肤、臀部及脐部的护理,新生儿面色、反应、大小便的观察。分为a、B、C三种程度,以达到具体时间段(以小时计算)为标准。a:产妇卧位哺乳姿势掌握,但不熟练,需护士及家属协助,未护理新生儿;B:卧位及环抱哺乳姿势掌握较熟练,有时仍需护士指导,部份护理新生儿;C:坐、卧、环抱哺乳姿势掌握熟练,不需协助,且护理新生儿。

②剖宫产产妇进入母亲执行期标准:据Rubin分期定义[4]及国内报道[5],确定剖宫产产妇进入母亲执行期的标准为:母亲恢复活动,注意力从自我扩大到新生儿,在护士的帮助指导下,可独立的进行自我照顾活动,经常口述与新生儿的关系,开始寻求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努力学习哺乳技能,但有时缺乏信心。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自理能力比较(表2,表3)

2.2两组产妇进入执行期时间比较(表4)

2.3两组产妇主动寻求知识提问比较

参与组35例产妇,主动提问33例,占98%;指导组35例产妇,主动提问21例,占40%。两组比较χ2=11.67,p

3讨论

两种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对剖宫产产后母亲行为有重要影响。护患共同参与模式优于护患指导合作模式。

3.1护患共同参与模式能充分挖掘产妇自理潜能,促进产妇自理能力

表2,表3显示,参与组产妇在产后不论任何时段,其恢复自理活动的时间都短于指导组(p

3.2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强化了母亲角色,淡化了病人角色

表4显示:参与组产妇进入母亲执行期短,≤24h的有7例,而指导组为0例。在25~48h内有26例,而指导组为17例(均p

3.3护患共同参与模式,促进产妇主动寻求知识,增进母子健康

在护患共同参与模式中,护患双方共同讨论,制定护理计划,产妇在与护士交流中不断地得到正确的健康知识的输入,认识到自身健康知识的不足,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促使其行为向健康方向转变。年轻的父母亲在护理婴儿及母乳喂养中,不断发现自身知识及技能的欠缺,促使他们寻求知识,显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寻求知识提问率高。从而使产妇积极接受护士的教育,形成了教与学的默契合作,同步向促进自理、健康的方向努力。

3.4建立了新型护患关系

护患共同参与模式是一种主动参与型的护患关系模式,它促进了护患双方的主动性,体现了彼此的价值。奥伦认为,护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自理需求。自我照顾和帮助他人都是有价值的社会活动[6]。共同参与模式中护士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产妇进行部分补偿、辅助教育[6],促进产妇掌握更多的自护健康知识及护理婴儿技巧,使产妇的母亲角色行为得到充分的展现。护患双方和谐、默契的配合,彼此心灵沟通,都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参与组产妇的提问率高,健康知识需求量大,刺激了护士对知识的需求,促使护士不仅仅限于掌握医学及护理知识,而且要掌握现代心理、人文及社会行为科学的有关知识,能为个性化的患者设计多层面的、较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方案。更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了护士对工作的主动性及自觉性,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责任感。多方位挖掘护士潜能,从而促进护士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护患关系行为模式对剖宫产产后母亲行为有重要影响。共同参与模式能充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促进产妇自理、尽快进入母亲行为调适的执行期,刺激产妇主动寻求知识,促进母子健康,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使护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卢美秀,许淑莲.现代护理实务全书[m].第3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9-11,307-310.

[2]钟小蓉,付静.40例正常产妇自理能力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4-56.

[3]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76-79,203-204.

[4]RubinR.puerperalchange[J].nueroutlook,1963,9:753.

[5]杨苏华,郑修霞.对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妇产后行为适应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06-208.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4

关键词:儿科护理项目化教学

1.项目化教学理念

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1]

2.儿科护理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背景

2.1儿科护理课程的专业定位

《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为目的,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儿童保健、新生儿护理、儿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将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转换为本课程,同时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相接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科学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发与设计课程,本课程总共5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22学时,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工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2.2儿科护理课程的项目划分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项目:儿科基础、新生儿常见健康问题护理、儿科常见健康问题护理、内分泌和遗传性疾病护理、儿科急症护理。每个项目又包含数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包括知识学习要求和工作训练要求)。

3.儿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实施

以下从儿科护理项目划分的内容和要求、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项目化教学评价三方面提出构想,以儿科护理中新生儿常见健康问题护理为例。

3.1项目化教学内容及要求

3.2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构想

课堂教学中,突出知识、技能和职业、情感态度,选择典型的教学病案为载体,按照临床护理实际工作过程为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具体程序:先给一个完整的教学病案,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提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最后进行对应的护理评价。在病案的穿插引导下,完成与护理工作过程一致的护理程序五个步骤,达到教学和临床实际的有效衔接,缩短教学和临床的距离。通过项目化教学法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3]。

3.3.项目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项目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它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项目化教学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各占50%。具体如下表:

4.儿科护理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和安排学习行为,并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处理项目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贴近工作过程,有助于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将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提高贵阳护理职院护理专业学生儿科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我院护理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5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1

  一、以医德为中心,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首先是不断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增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其次是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提升医风医德。多年的从医经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对医生而言,医术只是根,医德才是魂,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

  按医院安排,我从去年__月到今年__月,到省人民医院儿科进修学习,我非常珍惜院领导所给的这次进修机会,在进修期间,我严格按照省级医院的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把更多更好的先进业务技术带回来,我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协同诊疗各类临床病例____余例,一年来共记写学习笔记四本三万余字,下载查阅儿科学电子书籍____余部,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细心揣摩,结合平时临床经验化为已有,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和为患者服务的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业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是在临床诊断上认真施治。

  儿科自古称作“哑科”,内儿科服务对象主要为儿童,意识行为发育尚不完善的孩子,无法说出自身疾病的信息,需要医生的细心与耐心诊断。我坚持做到早上班,晚下班。把病人对我的信任当成工作的动力。无论是第一个患儿,还是最后一个,都一样耐心仔细检查,认真施治,撰写病历。发现疑难险重的病例,积极查阅资料和相关病历档案,积极向主任汇报病情,寻求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力争做到不出错,不出事,看好病。

  二是在医患关系上加强沟通。

  在临床业务方面,我把医患沟通做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在为病人治疗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将病人的疾苦放在第一位,把病人当亲人,尊重病人“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近年来,儿科住院患者剧增,危重患者多,患儿家长不理解。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我任劳任怨,在积极解除病人痛苦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加强医患交流,对患儿家属做到三个“多一点”,即“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爱护、多一点解释”,营造一种体贴关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氛围,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了儿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在业务工作上永不停步。

  没有精湛的医术,服务态度再好也不过是个空壳,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我经常对照临床病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儿科医疗的最新动态。对于危重疑难患儿亲自诊疗,全面负责,不断创新难题。新生儿肺炎发病率高,易引起呼吸衰竭,病死率高,经过多年探索,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大胆的应用丙种球蛋成功救治____余例新生儿肺炎呼衰病人,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为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少症,科学应用神经节干枝和____进行治疗。先后协助科主任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多次参加省内外儿科学术年会。利用普米克和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协助科主任撰写的《______》,发表在《______》杂志,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四是在质量控制上严格要求。

  在儿科工工作以来,我十分重视医疗质量,认为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保证。我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如实记录上级医师意见,不私自更改医嘱,遇到疑难病例及时请示上级医师,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主任及医务处,做到令行禁止。认真学习临床质量控制标准,在临床操作、病历书写等方面加强督导,及时沟通,杜绝拖欠病历的现象。严格执行“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制度,把握检查、用药指征,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病人的不必要支出,降低儿科住院病人人平均费用。严格执行病人告知原则,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医患纠纷。严格执行诊疗常规、用药原则,不仅凭印象、经验治疗患者,不擅自“创新”,在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中保证“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避免医患双方的医疗风险。

  三、以工作为中心,克服困难,确保中心工作圆满完成

  首先是认真做好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搞好儿科护理工作,儿科设立了重症监护室,我和同事们一起积极做好iCU病房治疗工作,iCU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从此这里就成了儿科最忙的地方,常年人满为患,最多时科室收治患儿____余人,加床率达100%,里面入住的都是重症新生患儿,不能说话,只能凭感觉和丰富的经验去护理。做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和同事们一起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为了工作,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只要患者需要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患者的身旁,经常出现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体重儿等病的治愈率达到,赢得了患者家属的好评,患者为科室全体同志写表扬信10余封,送锦旗多面。

  其次认真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儿科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疫情的最前线。____月份以来收治此类患儿100余例,面对疫情,我和儿科同事们一起,冒着自己孩子被感染的危险,积极参与,加班加点,不耽误工作开展。除此之外,按要求整理病历、工作琐碎而又繁重。在抗击手足口病疫情中,我同事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无一例差错发生,无一例院内手足口病交叉感染发生的好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多次表扬和肯定。

  总之,自己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与领导的关怀分不开,今后,还要更加努力,面对困难,竭力克服。对待同志热情,对待工作积极,并虚心学习,听取意见,圆满完成任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和全科医护人员一起,团结一致,迎接新的挑战。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2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完善护理质量,计划如下:

  一、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1、护理工作的对象从单纯为病人扩大到病人家属、医疗、后勤、设备人员。全体护理人员每周下相关科室至少一次,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以更好配合治疗护理。

  2、护理工作的性质从针对药物治疗的护理延伸到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随时为病人着想,主动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善服务态度,保证以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达到满意度95%以上。

  3、利用晨会、护士例会、护理查房等各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热情接待,主动介绍情况。做到四轻,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我们亲人般的温暖。

  4、制定严格的科室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每月组织一次差错事故讨论分析,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5、严格消毒隔离,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原则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纠正,防止院内感染。

  6、急救药械完好率100%,交接班时认真核对,接到急救病人,抢救中能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

  7、合理收费,遇有疑问及纠纷及时核查处理,定期对科室医疗和办公用品进行清点领取,减少浪费及损耗。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做到对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状况心中有数,保证临床正常运转。

  二、加强护士修养,树立“天使”形象

  1、加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专科技术培训,要求人人熟练掌握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技术。

  2、护士长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钻研文化科学、专业实践和管理科学知识,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管理质量。

  3、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推诿。推广“一对一全程服务”。

  4、为每一位护士创造学习机会,通过院网络听课、参加自学、等多种途径,使护士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护理学发展动态,提高护理能力和水平。

  三、搞好护理教学

  1、认真组织科内小讲课,包括“三基”理论,操作训练。熟练地配合新技术的开展。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使今年开展的项目更加成熟,减轻患者痛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根据科室现有人手少,新人员多的情况下,我科将将安全目标教育放于首位,组织认真学习十大安全目标及医院核心制度及工作制度等。将“示范工程”印发的相关文件、规范作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业务讲座、护士培训学习内容之一。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3

  人们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句话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却反映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护士对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受到了社会的尊敬,被誉为“白衣天使”。2019年下半年,我们的护理工作也应该走上新的台阶,特制订20xx年下半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矗。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2、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中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

  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6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构建程序

1.1调研儿科护理岗位工作过程通过教师对临床医院的儿科护理专家、毕业护生进行访谈和临床一线见习,了解儿科护理岗位的日常工作流程、儿科护士的岗位职责,了解儿科护理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等。根据儿科护理岗位调研结果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要求,与临床一线兼职教师一起整理归纳典型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如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评价、小儿喂养技术、各年龄儿童的保健护理、预防接种等;新生儿科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正常新生儿护理、早产儿护理、各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新生儿专科护理技术等;住院儿童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小儿营养性疾病护理、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小儿传染性疾病护理、儿童专科护理技术等),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职业活动需要掌握的工作流程、各种护理文书书写和和相应的职业素质等。

1.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儿科护理课程标准①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为主线,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制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掌握儿童护理基础知识、社区小儿保健预防知识、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护理的专科知识、儿科各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专科护理知识、小儿传染病的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目标(具备规范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和常用检查配合的能力;按照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对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儿童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的能力)、素质目标(具有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术素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患儿同情、爱护与关心;知识迁移和终身学习能力;亲和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②设定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结合儿科护理岗位(儿童保健护士、计划免疫室护士、新生儿科护士、各临床科室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将《儿科护理学》原有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整合为“社区儿童保健、新生儿护理技术、患病儿童护理技术”3大模块,共16个工作项目、53个工作任务。③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围绕护理程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④考核方式采用三段式突出能力考核,包括平时考核(能力、态度、方法)、工作任务过程实施考核(即模拟实践考核)、期末考核(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利用40个临床护理案例,围绕案例提出相关问题来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儿科护理教学方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护理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情境之间为平行、递进、包容的关系。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来展开学习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架构相关的医学知识、护理技术、沟通方法、职业素养,把课程体系同职业活动中的行动体系衔接起来。

2实施方法

2.1工作情境设置利用儿科实训室或理实一体化教室、模拟人、护理仪器和设备,按照学习单元教学方案设计的学习情境要求来布置仿真的工作情境。

2.2教学组织安排选择“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窒息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肺炎患儿的护理、腹泻患儿的护理、贫血患儿的护理”六个教学内容,将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技能课教学融为一体,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3],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和思考”。将护生分为若干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分配工作任务。课前准备:护生自己预习、查阅资料、寻找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每小组的护生分别担当护士、家长、患儿角色参与相应任务中,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展开学习过程,把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护理技能与工作过程相衔接;教师围绕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医嘱内容、护理措施等提出相应问题,启发护生独立思考,培养护生临床思辨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各小组分工协作,教师采用引导启发、任务导向、角色扮演、小组协作、交叉检验等教学方法,最后护生互相点评,教师总结。

2.3课程案例例如“腹泻患儿的护理项目”工作情境。患儿,男,7个月,吐、泻2d,伴发热,大便为蛋花汤样或水样,大便次数每天约20次,自昨夜起尿量明显减少。体格检查:t38.8℃、p120/min、R50/min,体质量7kg。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燥、樱桃红色,呼吸深快,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0.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25,淋巴细胞比值0.70,血清na+140mmol/L,血清K+3.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2mmol/L。大便黄色,呈稀水样便,wBC0~1/Hp,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门诊以“小儿腹泻病、中度等渗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收入院。该患儿长期医嘱如下:儿科护理常规,Ⅰ级护理,无乳糖奶粉喂养,更昔洛韦40mg、10%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乳酸菌胶囊0.33g口服,3次/d,蒙脱石粉1/3包口服,3次/d。临时医嘱如下:10%葡萄糖溶液200mL、5%碳酸氢钠溶液30mL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2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00mL、10%氯化钾溶液10mL缓慢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100mL、10%氯化钾溶液2mL缓慢静脉滴注。任务一:评估患儿的健康状况。①与患儿、家长沟通,收集病史(一般资料、健康史、家族史、近期治疗和用药情况、心理状况)。②为患儿进行护理体检(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③查阅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辅助检查记录。任务二:提出该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①阐述临床诊断和护理诊断的依据。②分析疾病的病因。③为什么会发病(发病机制)。④有哪些治疗方法。任务三:制定护理计划。①阐述该患儿的护理目标。②制定该患儿的具体工作方案。③指出该患儿实施Ⅰ级护理的原因,Ⅰ级护理有哪些要求。④该患儿为什么用无乳糖奶粉喂养。⑤该患儿为什么使用更昔洛韦,临时医嘱为什么要求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10%葡萄糖溶液2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00mL+10%氯化钾溶液10mL。⑥如何观察该患儿的病情变化。任务四:实施护理计划。①与家长一起制定小儿饮食。②评估脱水的程度和脱水性质,制定第1天的补液方案。③为患儿做臀红护理。④护生为患儿做物理降温;⑤护生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⑥护生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出院后健康指导。任务五:护理评价。根据患儿的症状是否缓解、护理问题是否解决、评价护理计划是否正确、有效。

3效果

3.1护生访谈护生们普遍认为,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增加了对上课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增进了对未来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的了解,增强了到临床一线工作的信心;目前的授课方式,把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思辨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护生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只有掌握大量的护理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完成观察患者病情等工作;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授课模式上课,不仅夯实了他们的各项操作技能,也提高了他们的专科护理能力、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也培育了他们的职业情感。

3.2教师访谈通过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后,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工作过程将医学理论知识系统化地融入护理临床实践中,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减少了医学知识重复学习的现象,减轻了护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课改能力。护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课堂上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会患者的感受,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和敬业精神,锻炼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3课间实习带教教师对护生评价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并向专业化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但课间实习时间较短,以往护生由于缺乏对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了解和体验,缺乏与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沟通意识,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常常手足失措。进行课改后对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儿科带教护理教师评价:护生适应临床岗位能力强,能很快进入护士角色;会沟通,做事很沉稳,有团队合作精神;体贴患儿,责任感较强;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较强,善于独立思考,对待临床问题能用系统化的护理思维方法处理。

4体会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整体教育过程。护理教育的整体过程,是护生的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自动构建过程。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以工作动态过程中过程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来设计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儿科护理课程构建中,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围绕护理专业的特殊工作过程-护理程序,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来构建儿科护理课程。我们以病例为载体设计护理工作过程情境,并在临床情境中完成多个护理任务,逐步展开技能、知识的学习,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护生的职业素养,护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次课改,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以工作动态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来设计课程内容,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将医学知识、护理技能、沟通技巧、职业养成等围绕护理程序穿来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整体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使护生们明白处理实际问题时学校学习的知识或者技能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护生能较快的适应临床实践过程,达到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7

1.3.1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以无菌贴膜进行固定,再在无菌贴膜外应用3m胶带进行固定,将留置针延长管与肝素帽弯曲呈“U”型固定,记录穿刺时间、责任护士。

1.3.2观察组:采取高举平台固定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留置针梗部与皮肤接触的地方,粘贴一次性输液贴(中间带有1cm×1cm的棉垫),避免针梗直接接触皮肤;打开3m透明敷贴,穿刺点与无菌透明敷贴中心对准,压紧左右,使其紧贴皮肤,再采用医用胶布环绕肝素帽一圈,并对粘2~3mm,使延长管肝素帽部分抬高,避免与皮肤接触;然后将肝素帽两边的医用胶布与留置针针梗固定,环绕一周;最后在无菌透明敷贴边缘注明留置时间与责任人。治疗过程中,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黄疸消退时间、排泄物性状、颜色,有无发生嗜睡、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②健康教育:积极向患儿家属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症状、治疗及护理等内容,指导家属配合完成护理。③抚摸治疗:专业护理人员在患儿沐浴时,抚摸患儿全身,包括头部、腹部、胸部、四肢、背部等。

1.4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皮肤受压程度,均在静脉留置针留置3d后,首次更换无菌透明敷贴时对留置针针梗、肝素帽与皮肤接触部位进行评估[4],0度:皮肤正常,无受压症状;Ⅰ度:局部皮肤稍微凹陷;Ⅱ度:局部皮肤发红,表皮未破损;Ⅲ度:局部皮肤表皮破损。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静脉炎、压疮、非计划拔管、肝素帽松脱等。③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皮肤受压程度

观察组患儿皮肤受压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炎、压疮、非计划拔管、肝素帽松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留置针留置时间

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92±1.6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留置时间(3.05±1.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0,p=0.000)。

3讨论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8

[关键词]孕期体重控制;计划分娩;妊娠结局;产程时间

[中图分类号]R7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2(b)-0086-04

applicationeffectofpregnancyweightcontrolcombinedwithprogrameddelivery

YanGShu-miaoDenGQiu-yanLiGui-baoGaoLing-yunXUai-di

Departmentofobstetrics,Yingdepeople′sHospitalinGuangdongprovince,Yingde51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applicationeffectofpregnancyweightcontrolcombinedwithprogrameddelivery.methods308pregnantwomanmeetingthecaseselectioncriteriareceivedbyourhospitalfromJune2012tooctober2013wereselectedasstudyobjectandwerediv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differentinterventionmethod.141casesincontrolgroupwereconductedwithroutinepregnantexaminationandguidance,167casesinstudygroupwereconductedwithpregnancyweightcontrolcombinedwithprogrameddeliveryapartfromroutinepregnantexaminationandguidance.pregnancyoutcome,deliverycomplications,weightgaininpregnancy,timeofdeliveryandsatisfactiondegreefornursingworkinmaternalbetweentwogroupswascomparedrespectively.Resultsincidencerateofadversepregnancyoutcome(cesareandelivery,fataldistressandsoon)instudy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theincidencerateofdeliverycomplication(postpartumhemorrhage,intrauterineinfectionandsoftbirthcanallaceration)instudygroupwa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

[Keywords]pregnancyweightcontrol;programeddelivery;pregnancyoutcome;Stageofdeliverytime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孕期营养也逐渐得到加强,巨大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的比例也逐步增高[1],为此,临床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进行干预[2],使人们对孕期保健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孕妇体重的正常增加及分娩的安全性也逐渐得到重视。本研究对孕产妇进行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进行干预,与常规孕期指导的孕产妇比较,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病例选择条件的孕产妇308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41例:年龄(25.49±9.03)岁,身高(158.95±22.67)cm,孕次(1.22±0.53)次,生育史:经产妇96例(68.09%),45例(31.91%),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55例(39.01%),初中以上86例(60.99%);研究组167例:年龄(25.35±8.66)岁,身高(159.28±22.99)cm,孕次(1.21±0.58)次,生育史:经产妇102例(61.08%),65例(38.92%),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59例(35.33%),初中以上108例(64.67%)。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孕次、生育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完成孕检条件并愿意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告知其孕期体重控制和计划分娩的优越性并自愿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和计划分娩。

1.3排除标准

不愿意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和不确定计划分娩者,未按时完成孕检;不具备自然生产指征;胎儿不成熟或不在我院分娩者及计划分娩禁忌证者。

1.4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孕期检查及指导,内容包括测量体重、m高、腹围、血压、胎方位、骨盆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知道孕期自我监护、注意事项、营养供给,为孕妇发放含有孕期健康知识的小册子,供家属和孕妇阅读,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如母乳喂养知识等;定期开展饮食均衡及营养知识的讲座以及分娩培训班;分娩时做好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包括保持环境的安静,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多给予其关心,并用心与其进行交流;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如喝水、进食、大小便等,根据不同产程的特点对产妇进行护理,如第一产程指导其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产程予以陪伴并指导其补充能力,多给予其鼓励,第三产程给予祝贺等;胎儿娩出后对产妇表示祝贺,对其分娩精神进行肯定;让产妇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孕期体重控制和计划分娩,具体内容如下。

1.4.1孕期体重控制

1.4.1.1饮食指导针对孕妇体重过度增加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孕妇和家属认识到孕期合理营养对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配合措施得到落实;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孕妇进行饮食的指导,以“平衡膳食”和“食物多样化”为前提,为孕妇制订个性化的膳食方案;孕妇每日食物应包括:主食300~500g,水果100~200g,豆制品50g左右,鲜奶250~300ml,瘦肉100~150g,蛋类50g,鱼虾类100g左右,新鲜蔬菜500g,同时搭配适量杂粮和动物内脏及坚果类食物。

1.4.1.2运动指导根据孕妇的运动喜好及摄入量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站起来,多走走,活动和直立体态如站立、跪立、端坐等,对分娩有提速的作用。多活动可以促进循环,让更多的血液流到子宫,促进宫缩。胎儿因为重力的作用,对宫颈产生更大的压力,使宫颈扩张加速,宫缩更有力。多数的直立姿态可使骨盆扩张得更大;从首次孕检开始指导孕妇进行适当锻炼,如上下班步行、散步、关节活动等,并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2~3次。

1.4.1.3按时产检嘱孕妇按时孕检,每次记录体重,掌握孕妇体重的增长情况,当超出正常增长范围时,及时调整饮食及运动方案,以保证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将孕妇家属也纳入体重控制工作之中,让家属督促孕妇在家庭遵守良好的的生活习惯、保证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提高孕妇体重控制的依从性。

1.4.2制订计划分娩

怀孕第36周,与产科助产士讨论制订分娩计划,其中包括使用什么方式镇痛、导乐陪产等,最重要的是确保宝宝的安全,让孕妇做好根据情况改变计划的心理准备,以防分娩过早开始。

1.4.2.1健康教育告知孕妇胎儿在子宫里处于正常位置以及“胎儿和宫颈成熟”是计划分娩的先决条件,因此应教会孕妇纠正不良胎位和引导良好胎位的方法,可以是跨坐在椅子上,让上身趴在椅背上,或手脚着地,呈爬的姿态,每天保持20~30min,应该在舒适的地方练习,腰部不要使劲。孕晚期睡觉的时候最好是左侧卧位。让胎儿下降到产道,减少产妇及家属不必要的担忧。

1.4.2.2教会正确呼吸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紧张害怕,加速分娩过程,让子宫得到足够的氧气,使宫缩更有效。因为紧张害怕就会自动屏气使子宫供氧受阻,增加疼痛,降低宫缩效率,而且会分泌肾上腺激素,延缓分娩时间,所以放松对于减轻痛苦和加快分娩进程是非常重要的。放松的方法有呼吸法、放松法、想象法等,如果家里的环境放松,开始分娩后应该尽量在家多待一回,告知关于分娩时的进程和注意事项,争取在分娩真正进入到关键时刻再来医院,避免过早入院所带来的紧张不安。

1.4.2.3选择合适的分娩陪伴孕妇与助产士制订计划分娩时已经熟悉,分娩时,由此助产士护陪伴导乐分娩,孕妇可得到放松和安全。

1.5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不良妊娠结局、分娩并发症、新生儿患病、妊娠期体重增加、产程时间及护理工作质量。其中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低体重儿等;分娩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妊娠期体重增加=分娩前体重-孕前体重;护理工作质量采用自制问卷于产妇出院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护理人员服务护理态度、沟通技巧、操作技术等,每个条目1分,从0~1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6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其余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表1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两组妊娠期体重增加及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妊娠期体重增加较对照组少(p

表2两组妊娠期体重增加及满意度的比较(x±s)

2.3两组产程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

表3两组产程时间的比较(x±s)

3讨论

孕期营养及体重不但与母儿健康有关,还与剖宫产、巨大儿等发生率有密切联系[3]。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孕妇及家属认为孕期摄入的营养越多越好,缺乏合理营养的意识,出现营养不均衡和营养过剩。孕期体重适当增长是提示胎儿正常发育和孕妇在孕期适应性良好的重要指标[4]。目前多数观点[5]倾向于能量推荐摄入量的80%即能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若超过此标准则可引起孕妇血糖升高及胎儿胰岛素增多,导致胎儿异常增重形成巨大儿,同时孕妇还可因血脂升高及过氧化酶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引发子痫前期,给孕妇和胎儿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剖宫产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6],虽然能使母儿的安全得到保障,但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并未明显降低[7-9],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成功率及围生儿的成活率越来越得到重视,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孕妇体重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体重控,孕期体重控制是在常规产科检查及护理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和饮食及运动控制方式,使孕妇在孕期得到合理的营养,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方式,其核心内容为均衡营养、合理运动、心身健康、生活方式正确,使围生期的营养摄入更科学,从而改善妊娠结局[10-13]。帮助孕妇及家属认识到体重异常增加可给母儿造成影响,告知孕妇及家属计划分娩的目的及意义,如可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监护效果;讲解计划分娩的过程,促进孕妇及家属的了解。要求孕妇孕晚期每天练习扩张胸腔,并参加医院或社区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分娩培训班,然后让其先生配合每天练习。嘱产妇及家属记录每日摄入量,定期进行分析,以加强饮食干预。本文中研究组除采用常规孕期检查指导外,实行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对孕妇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其余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计划性分娩是指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对分娩时间进行调节的一种分娩模式[14],根据医院环境、产妇情况,将分娩时间尽量转移至白天医护人力充足、精力充沛的时间,从而提高分娩的安全性。根据报道[15],头位计划分娩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且明显短于教科书所著,而我院对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的产妇进行观察不但可缩短产程,而且可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路春梅,范春燕,侯雪晶,等.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5):596-598.

[2]吴小燕,李雪芬,蒋玉莲.孕期体重管理对初产妇体重控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4-16.

[3]卢柳娟,谭彩霞.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幅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3):288-289.

[4]袁秀珍,温建新.不同孕期孕妇体重指数与分娩及新生儿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28-29.

[5]易引君,杨津,朱燕军.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2):690.

[6]韦育红,杨蕊瑚,严妍,等.足月妊娠计划分娩100例临床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91-693.

[7]朱秀琼.剖宫产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医药杂志,2009,30(1):36-37.

[8]王禾,张莉.孕期体重管理对初产妇体重控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134-2135.

[9]程世杰.综合干预在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48):37-38.

[10]陶宝玲.足月妊娠干预性计划分娩与剖宫产率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39,141.

[11]牛花玲.计划分娩与自然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268-269.

[12]牟大英.第一产程综合性干预在计划分娩引产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825-2826.

[13]王志梅,张琚芳,李芳.妊娠晚期胎膜早破计划分娩时机的探讨[J].黑龙江医学,2014,38(1):10-13.

[14]高玉兰.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5):604-605.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9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146-01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在总结以往护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科接治的100例患儿采用了Cnp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0例患儿。男112例,女88例,日龄0~9d;顺产76例,剖腹产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Cnp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参照国内新生儿护理常规及标准,体现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为基本水准,由护士,医师,检验师,营养师等多学科组成委员会,并根据我院临床工作实际制定共同设计出Cnp,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此表进行护理,Cnp表格内容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横轴,以住院患者的医疗护理流程为纵轴。内容包括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每一项都有相应的每日标准医疗,护理计划,并标出护理目标及护理记录。采取涂色、打勾等形式记录,提供按时有效的照顾。(2)新生儿入院后,首先由责任护士详细向患儿父母解释Cnp的有关内容及要达到的护理目标。其次签定“Cnp同意书”。然后每日每班次的护士都必须按照当日Cnp内容,观察病情,分析病情进展,实施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如果病情平稳(即病情沿着Cnp的方向发展)则用“签名”标识在相应的内容旁;如果病情有特殊变化(即病情未沿Cnp的方向发展),则用“×”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该患儿的住院时间可能要延长,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还必须在护理记录中分析、书写所发生的变化及给予干预措施。最后出院时发放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表与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机对Cnp图表中的内容、格式及建议等给予即时反馈。

1.3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住院天数,常规计算,记入不记出,即包括入院日和住院日;(2)住院费用,不包括伙食费在内的所有住院费用;(3)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医院信息科负责收集整理。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成本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两组新生儿相关评价指标比较

3讨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理人员大胆尝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护理路径(Cnp)服务计划[2],其结果发现这种方式既可以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20年,Cnp在美,英,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应用[3]。

Cnp是经多学科委员会审定的科学、实用的护理路线图,由于Cnp表格设计和修改是通过多学科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因此可排除不同专业之间的障碍,也让各专业人员能够明白自身的角色及其它专业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从而能够有效协调组织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增强医务人员的团队精神。此外护理路径使护理活动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士明确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克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盲从性、随机性,可使其有预见和有计划地工作,尤其对低年资、经验不足的护士,护理路径是行动的指南。护士长则通过床头的交接班就可以检查督促护士落实此项工作,可做到有效质控,保证了护理质量。同时也使患儿家属明确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来。研究表明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减少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4]。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用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提高卫生资源使用率。通过临床应用的对比,结果表明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是降低新生儿科常见病种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最可行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Cnp理论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成本,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满意度。

参考资料

[1]耿俊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37,1(12下):1445.

[2]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5):1-3.

[3]戴红霞。临床路径一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新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

新生儿护理计划篇10

一、招生对象和条件

1、年满6周岁(20*年8月31日前出生),居住在*、具有*户籍,需在*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

2、年满6周岁(20*年8月31日前出生),持有居住证(流动儿童第一监护人双方在市区居住),并能提供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目前仍在市区从业的证明材料(即适龄儿童父母至少一人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需在*小学就读的流动儿童。

二、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69号)、《关于*市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衢委发〔20*〕15号)和《关于调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政策的通知》(浙教计〔20*〕60号)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规范学校办学、招生行为,着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招生计划

*小学招生计划:(见附表)。

四、报名时间、报名点安排及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6月6日至7日(周六、周日)两天。

2、报名点安排:市区常住户和办有市区居住证的适龄儿童按实际住址(以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为准)所属社区分别到各报名点进行报名登记(见附表);未办理市区居住证的流动儿童到*阳光小学报名登记;*范围内其它乡镇的适龄儿童到所在乡镇中心小学报名登记。

3、注意事项:

(1)报名须带证件:

常住人口: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房产证(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有若干套住房的,单身公寓和无住宿条件的商业用房除外,需按实际居住处提供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无房户须提供房屋租赁证)。

流动人口: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房产证(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有若干套住房的,单身公寓和无住宿条件的商业用房除外,需按实际居住处提供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无房户须提供房屋租赁证)、居住证(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双方在市区居住),并能提供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目前仍在市区从业的证明材料(即适龄儿童父母至少一人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

(2)必须携带报名对象前往报名。

(3)家长必须按要求如实填报报名表。

(4)学龄儿童必须与监护人同户,要求房户合一。

(5)市区小学报名对象必须是5月31日前具有市区户口、居住证的适龄儿童,持有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必须提供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目前仍在市区从业的证明材料(即适龄儿童父母至少一人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

(6)市区学校范围内: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持有片区内房屋产权的,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区内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读。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确无房产,租住房屋的,所租住的房屋应为家庭唯一居住地,并持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手续。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区内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读。

五、新生录取

1、报名结束后,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学校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各小学招生计划及生源分布情况,进行统一招生划片。划片依据为学生实际家庭住址(学生实际家庭住址以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为准,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有若干套住房的,单身公寓和无住宿条件的商业用房除外,需按实际居住处提供房产证)。

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适龄儿童入学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1)委托监护的“零门槛”落户儿童;(2)办理居住证的流动儿童;(3)不能提供房屋租赁证和临时租住的无房户;(4)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报名登记手续的以及提供虚假证件的适龄儿童;(5)同一套房产有1位以上的就学对象(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片区内小学一至六年级就读的适龄儿童。

3、未办理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安排在阳光小学就读。

4、*其它乡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划归户籍所在乡镇小学就读。

六、保障措施

1、为加强对小学招生工作的领导,确保小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严禁不足龄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