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十篇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十篇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1:46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1

摘要本文从语言的发展变化出发,重点分析“生态”一词在生态文学中的使用情况,指出“生态”一词的含义在生态文学中是如何被误读的,并找出误读的原因,最后提出消解误读的三种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言的发展生态生态文学误读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从“言必称生态”说开去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谈论事物时加上“生态”二字,可谓“言必称生态”的境地,堪与当年的“言必称希腊”相提并论。不仅如此,各种与生态结合而产生的学科门类层出不穷,如在语言类学科中就有新兴的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生态翻译学等等。

“生态”一词的广泛应用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分不开,但是如何把握在这一发展变化中生态一词的确切含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对新兴学科中生态的含义存在误读现象。各个学科中对生态一词的理解有哪些异同,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找出解决的办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从生态一词本身的含义谈起,然后分析其在生态文学中的使用以及误读情况。

二关于“生态”

1生态一词的由来和定义

“生态”一词,词源来自希腊语,是由oikos派生出来的,意思是住所或房子。在19世纪以前,独立的“生态”一词与生态学学科是不存在的。“生态”一词的诞生以及生态学的兴起,首先应归功于德国学者赫克尔,他于1886年正式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认为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是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这里的自然界是指野外,即人类居住环境以外的地域除却城镇和村落。生存状态包括适应进化的历史和协调存在的现状格局。

2生态含义的变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生态”一词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基本内涵,含义不断丰富、扩大,词义也不断深化。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生态的内涵是指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时的主体不包括人类。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认识到必须用系统、整体的观点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过程中生态的内涵被不断扩大、深化,开始包含人类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最后一直到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同时,生态的主体也转为人类。

在生态内涵演化的过程中,“生态”一词的含义也逐渐由单纯生物学的含义向“综合的、整体的”含义转变,蕴涵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生态”一词的词性也由单纯的名词转化为形容词。作为修饰定语,“生态”二字包含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系统”和“整体”的含义,如生态城市、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生态文明等等。

同时,由于生态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大,其与其他各学科的结合也开始变得可能,于是出现了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生态翻译学、生态文化等等跨学科性质的新兴学科。

3生态含义变化的原因

生态一词的含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是促使生态含义扩大的主要原因;(2)就全球而言,环境问题呈现出全球化特点,引起了整个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关注;(3)从个体国家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开始于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4)整个人类社会呼唤和谐“生态”系统。

三生态一词的在生态文学中的使用和误读分析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的特点。

1962年,美国女作家卡森的长篇报告文学《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生态文学时代的到来,即作家自觉地表达生态意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美、英、法等国家纷纷出现各种体裁的生态文学作品,生态文学批评也相应兴盛起来。中国的生态文学思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台湾,80年代中期,内地文学界亦见生态意识的觉醒。近年来,生态文学思潮可谓形成。各级环保部门纷纷疾呼文学家将写作向生态倾斜,专门发表生态作品的文学刊物也已出现,最为可喜的是一些作家走出书斋、走进自然,被称为生态文学家。

当然,生态文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描写自然,它主要探讨和解释自然与人的关系,特别侧重发掘人与自然的紧张、疏离、对立、冲突关系的深层根源,也即造成人类特征和掠夺自然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社会根源。有些可以不描写自然景物,但因其深刻发掘导致人类破坏自然的社会原因而出名。

生态文学给人的第一反应是描写生态环境的文学作品,但是生态文学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指研究生态的文学,或研究文学与生态的关系的文学。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

而且,生态文学其实是一种哲学思潮,属于文学流派中的一种,是生态思潮在文学中的反映。更确切地说,生态文学指的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分析。它因生态思潮的流行和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已经过了高潮期,即无论怎么谈论都无法走出原有的分析套路,单纯冠上“生态”的名义并无太多的文学价值。而在国内,尽管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生态文学批评并没有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存在误读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1存在误读的原因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让人们普遍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在各个领域对生态一词的使用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和显示自己符合时展要求的象征。基本上可以说,生态一词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满眼充斥的都是关于生态的名词和术语。这难免会产生对生态一词含义的不同解读,抑或是误读。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之所以产生误读的原因。

(1)生态一词自身含义的变化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对生态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中生态含义的错误解读,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态一词的内涵。按照生态一词的定义,生态是指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其基本内涵是指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它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基本内涵,开始转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甚至是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主体也从不包括人类变为以人类为主体。

生态的内涵在变化,词义在扩大、丰富,这种趋势必然导致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走出自身的范畴,开始于人文科学结合,并寻找契合点。在文学上以《寂静的春天》为标志开始了对生态文学的关注和研究。在语言学上,把语言结构系统与生态系统相类比,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语言的本质,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翻译中,借助生态的观点,出现了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以求通过翻译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含义的变化为生态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成为可能,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本身的含义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对交叉学科中生态一词的含义把握不准,出现误读现象。

(2)学科命名带来的概念混淆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作为新兴学科的命名,如何体现语言的简洁性和明确性是在为学科命名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国际学界在命名与生态学有关的跨学科研究时,大多采用“生态+某学科”的方式,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等。在语言类学科中,采用生态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来命名着实是一种符合命名学原理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术语却带来易让人们误解的弊端。因为同样的命名方法得到的术语应该具有基本一致的含义,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生态文学中的生态和生态语言学中的生态含义是不一样的,与生态翻译中的生态含义更是大相径庭。

毋庸置疑,每一种理论都有一些特定的术语,是形成这种体系理论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一种理论往往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语言”将“自己特有的认识成果”表达出来。命名一个学科必须寻找一个简短而又明了的术语,生态文学这一术语确实可以把体现生态思潮的文学作品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形式区别开来,也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但是生态语言学中的生态并不表示描述生态系统所使用的语言,生态翻译学中的生态也不是指对那些关于生态方面的作品等的翻译活动。所以,这样的命名就在概念上给人带来易于混淆的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误读现象的产生。

(3)人们的认知心理模式

生态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大变化,体现了人类认识上的不断深化,也体现出人们认知心理模式的不断深入。关于认知的性质和发展的观点目前非常流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了第一个重要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把人类认知看成是一个复杂有机体之于复杂环境的一种具体的生物适应方式。像其他形式的生物适应一样,认知总是表现出提示存在而又互补的两个方面,皮亚杰称之为同化和顺化。

根据这一认知理论,人们在认识一个事物时总是进行着同化和顺化两种认知活动。比如,人们一旦掌握了生态文学的含义,就会采用同化的认知方式去认识其他相似的学科如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学。按照这样的方式,人们就会把生态文学中“生态”一词的含义照搬到生态语言学等类似学科上,从而引起对不同学科“生态”含义的误读。

2消解误读的措施

针对上述对误读产生原因的分析,笔者试图找出消解对生态一词含义误读的具体措施。

第一,加强对生态一词本身含义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不断更新对生态含义的解读,才能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与生态相结合的新兴学科中生态的真正含义。生态一词的含义早已超越生物学的范畴,逐步具有整体观、和谐的思想,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在理解与生态有关的学科时顾及到生态的真正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态一词在交叉学科中的含义。

第二,科学合理的为术语命名。不断涌现的学科门类令人眼花缭乱,界定一个含义明确的术语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不要为了创造一个概念而去命名一个新的概念名称。如生态翻译学的命名就不太科学,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是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既然生态翻译学这一术语容易造成误解,那么不妨把它定义为“生态翻译观”,或“翻译生态论”,或许会更容易令人明白。

第三,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转变认知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在不断的更新,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也应该不断提高,不断学习新的认知理论模式,吸收新的认知模型和隐喻理论中的精华,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态一词被广泛应用后的真正含义,减少或尽量避免对此的误读。

五结语

生态一词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多个学科结合出现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是生态含义不断扩大和学科发展需求相互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生态一词在生态文学中的应用,借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发展变化理论,分析了生态一词的真正含义的变化历程和原因,并指出生态一词与文学结合后存在的一些误读现象,归纳出存在误读的三大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几条消解这些误读的措施,以期本文能有助于人们对生态一词含义的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并为跨学科术语的命名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piaget,J.piaget’stheory.inp.H.mussen(ed.),Camichchael’smanualofchildpsychology[J],1970,vol.1.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邓赐平、刘明译:《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6期。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2

小区环境艺术设计是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

[关键词]

居住环境观审美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科学、经济和艺术密切结合的时代,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优劣也标志着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水平。“技艺化、生态化、人性化”,是现代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住宅小区环境景观是小康生活安居工程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观念上不断的更新,当今“居住”的内涵不再单一,而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立体需求。确切地说人既是包容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也是生活在环境之中,既要求有物质的环境,也要求有精神的环境。理想的居住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追求的蓝图,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心理环境对于物质的居住环境已经有了新的改变,甚至心理环境决定着物质环境。在“住”的观念上,已面临着非更新不可的地步。提高人造环境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也就是提高人们的现代生活的质量。

中国的审美观是浪漫的、崇尚自然的。杜甫的“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表现了网罗天地,饮吸山川的空间意识和胸怀。与自然相结合的思想创造了我们典型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恬淡抒情的一种生活意境。在居住形态上,表现为住宅与庭园的融合;在屋宇造址时,多喜欢与山水林木相接近,所谓“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文震亨《长物志》)。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过理想的居住环境。由群山围合的要塞型,一种出入口很小、利于防卫的形态。唐代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也展示了一派村落环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出了自然环境对村落的保护性及村落的对景景观。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是对环境选择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理想环境观与审美观的发展。

中国古代居住的选址,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能反映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因为,这类建筑且多发生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选择度。建筑、居住的环境,“风水说”都始终强调了这样一个整体环境模式,即建筑选址应在山脉止落之处,背依山峰,面临平原,水流屈曲,入收八方之“生气”,左右护山绕抱,前有秀峰相迎。风水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具有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

小区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人们在物质功能(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审美功能三个层面上的要求。

首先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空间要素的合理设计,让人们可坐,可立,可靠,可观,可行,既能挡风,又能避雨的空间合理组织,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的需求,其距离、大小根据内容而定。这样的居住环境就满足了作为空间主体的人的多方面的生理需求。为了使环境更好地实现这些功能,必须考虑到许许多多的细节性要素,比如材料的使用合理,空间的尺度怡人,具体小环境的功能单纯性等等。

其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人心理上对领域与个人空间,私密性与交往都有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应该重视个人空间的可防卫性,给使用者身体与心理上的安全感。人在环境中生活,有着私密性与交往的需求。人的私密性要求并不意味着自我孤立,而是希望有控制选择与他人接触程度的自由,所以简单地提供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并不意味着解决了问题。

在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隔断空间的联系,限制人的行为,遮挡视线,控制噪声干扰,就成为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方法。小区环境中,像阅读、恋爱、亲密交谈等私密性强的行为由凹入式座椅、树阴、构筑物围合、占领而形成的空间来提供,这样的小空间过往行人较少而又相对封闭,一般性的交往,休憩则常常由人流较少的通道旁、水池边形成的领域来提供;而演出、聚会等公众活动则往往发生在向心的,较大的开敞空间之中,这种划分常常是人们心理自然作用下自觉形成的。

心理上私密性与交往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通过门、围墙、绿带对空间加以明确划分,也可以通过铺地材料的变化,地面标高的变化以及光、声、色限定的区域来暗示其不同层次。传统观“趋吉避凶”也是人的一种典型的心理需求。古代环境中的镇物和镇符一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功能,只不过上满足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而已。

人们除了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以外,还有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高情感的心理需求。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喧闹、拥挤常常感到厌倦,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都有向自然回归的渴望,想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和煦的阳光、芬芳的鲜花、悦耳的声音之中。

人们居住的物质环境往往伴随着精神环境的要素,物质环境往往借助空间渲染某种气氛,来反映某种精神内涵,给人们情感与精神上带来寄托和某种启迪。在此类环境中主要景观与次要景观的位置尺度,形成组织完全服务与创造反映某种含义、思想的小区空间气氛。可使特定空间具有鲜明的主题,这些环境的主题是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当人们置于其中,会引起精神上的激愤而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房龙说过,“一切艺术要有含义,要用最简洁的方法说明含义,不要罗嗦”。

在环境设计中,透过具体空间造型来表达某种含义与象征时,最基本、最常见的是从形式上着手,在此寄托设计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在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中常可看到此类手法。比如关于文人的小型庭院,清代李渔在《一家言》中说到“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假山水池,形式上摹拟自然山川,表达了主人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含义。

在用形式表达含义与象征时也可以使用抽象的手法。普鲁斯特曾描述过这一种矛盾感受:“现实当中的美常常会令人失望,因为想象力只能够为不在场的事物产生。有时候,一个场地最明显的独特之处不是实际在场的一切,而是与之相联系的东西,是我们的回忆和梦想穿过时间和空间与之相联系的一切。”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是由于人的介入而被改造、创建的。它必定含有人为的因素,具有理念上的含义。普通环境中所包含的这种含义,人们非常熟悉以至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比如住宅,它常常表达着“生命旅行的港湾——安定与温馨”的理念。另外,设计者要表达的理念上的深层含义与象征,在视觉形式上难以具体体现,往往需要使用者或观者在具有了一定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视觉感知、推理、联想而体验到。在具体的环境中,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认识阶段可体验到多元的、多层次的理念上的含义。艾柯说:“作品的阅读总是贯穿在一种永恒的摆动中,我们开始从作品里发现它原来设想的信码,从这里引起一种忠实的阅读这一作品的尝试,再回到我们现在的信码和专用词汇上,作品的每次解释总以新的含义补充原来的信息,产生另一新的信息含义,从而丰富了我们的意识系统,并为明天的读者安排了这作品的新的翻译条件。”

园林植物的应用上,重视那些常被赋予人文色彩的植物,如松、竹、梅等。《周礼.乾卦》较为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自然观,“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地而弗违,后天地奉天时。”这一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环境场所的相对选址、布局向背、外观特征中,而且体现在细部的装饰上。这些都是设计者完美表达的最好证明。

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功能常常表现在哲学与宗教的意义上,设计者在设计中贯穿他的哲学论点或宗教含义,引发使用者的深层次思考或精神寄托。约翰.拉塞尔说,“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件娱乐品,它是一座思想库;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它还是一个力量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在庄学、玄学思想中本来就具有虚静而明的哲学与美学含义,中唐以后又与明心适性的园林情趣发生联系。而且,儒孔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同样赋予山水以深刻的哲学含义。“竹林七贤”热衷于在山水间静思默想,清淡玄学,赋予山林“无为隐逸”的哲学韵味。南通狼山寺有对联“山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望”“海阔天空”。句中表达了顿悟,山水即是禅理的意思。道教在园林设计与建造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看得见的“圣山”形象,还是理念中的“仙山”境界。对中国园林设计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传统构成现代化的基础,无论我们对传统采取保护还是贬斥的态度,传统无处不在。历史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具有历史感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历史的含义与象征功能手法体现在许多现代的作品中。

小区环境个体因素要注重新老之间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袭连续性。这些元素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反映而有机进入环境之中,它们的功能及意义要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文脉来体现。也就是说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环境艺术的语言不应该抽象地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必须依靠和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作为生命体验的审美活动正是主体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把握方式。如果说环境艺术的物质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精神功能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需要,那么审美功能则满足人们对环境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王小慧著,《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9月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3

一、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人文主义的诞生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需求、人的发展等方面,萌芽和发展与文艺复兴时期。首先,人文主义肯定并认可人的精神是自由的,是可贵的,通过环境设计,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环境,人文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积极作用。

(二)环境艺术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社会建设需求,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城市环境优化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学科。环境设计是一门科学,主要对人类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休闲生活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以便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内容很多,例如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行为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

(三)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对自身的生活要求和精神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在社会生活中提升新的高度。环境设计正是应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的融合,更是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二、人文主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类的真实和切实需求,根据人类的需求完成设计工作。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会对自身的提高,也是人类生活与社会中的发展步骤,只有具备真实的需求,同时能被满足,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对建筑、环境等需求设施融入人文主义,是体现人类重要性的重要表现。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没有一项内容能离开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体现文化价值的手段,必须是以体现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设计,从施工角度来说,是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但从社会环境营造来讲,必须保证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设计过中,重视人在所处空间内容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协调好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融入人文主义后,让环境变得更有人情味,这才是环境设计价值体现的目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文化特色

技术是客观的,同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出现较大差异,所以,在做环境艺术前,设计师应该先了解清楚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当地的居民喜好,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多方案、多设计的方法,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最后确定一种最适合本地人文主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当地环境设计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凸显本土特点,使得该地城市环境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区较明显的特征,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展现风俗风貌,还能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主义等科学的交叉

作为环境设计人员,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范围广,有文化上的,艺术上的,所以,环境设计要融合人文主义,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是很广泛的,而各个知识体系又会有所交叉,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本地风俗文化知识,还要能掌握设计理念和环境工程。例如,人体工程,看似与环境艺术设计无关,但要为居民一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体工学不可或缺。此外,设计师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对除了本地之外的其他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多了解,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设计经验,从而更好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

(四)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虽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从何,但设计人员应体现其独立性,才能有效展现你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师,要坚持本门学科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环境建设、优化的特点和优势。只有高超的环境设计,才能经久不衰,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积极与其他环境建设科学、人文主义科学融合在一起,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从人出发,这样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所有工作的展开都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文主义更是要人的需求出发,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出来,不仅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更展现了社会对人的重视,有利于社会和谐。其实,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我国积极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科学表现,作为设计人员,要不断创新,研究和总结,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吉。试谈绿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河南建材,2010(06):130-131.

[2]刘慧琳,张珉。从以人为本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7):58-60.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三框内容(见课本第54页至57页)。第四课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国策和三大发展战略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三大基本国策即对外开放、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大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三大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明确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掌握根据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出发制定的三大基本国策和三大发展战略内容,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做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学习本节课(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完了第四课中三大基本国策和人口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上新课前,通过复习和指导,学生再次感知全课的整体内容,树立全课意识,把握全课的知识骨架,即三大基本国策、三大发展战略、三大问题(强调三个三,数字记忆和理解)。然后,教师引入新课:“还有一个问题三个战略没学。”接着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资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学习人口、环境问题的方法自学完资源问题的相关内容后提出问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怎么办?”让学生重点讨论。

教师在讲解可持续发展含义要求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图片和资料,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外,让学生收集身边的资源环境问题,并进行课堂互动,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选择绿色环保消费的生活方式,关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树立科学发展观。

2.能力目标:宣传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4.教学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5.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过程

1.活动一:多媒体展示资源国情、资源问题。

(1)一次性筷子架起的一座桥(图片形式)。

(2)煤矿开采时瓦斯爆炸的场景(视频形式)。

学生观看,思考问题:“看到这些材料你的感想如何?”让学生感知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采的难度,我国资源国情的严峻,并在观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的资源国情: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放难度大,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峻。

2.活动二: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爷爷和孙子的对话(学生角色扮演)

学生甲(爷爷):“我要把这些资源全用光……”

学生乙(孙子):“那我怎么办呢?……”

讨论:“爷爷吃光资源是为了什么?他考虑孙子的利益了吗?他损害了谁的利益?爷爷究竟应该如何做是对的?”通过讨论:得出爷爷既要自己吃好,又要照顾好孙子的吃饭等生活问题,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子孙后代,否则子孙后代就不能“继续“生活下去,从而水到渠成得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3.活动三:课本中“公共牧场的故事”研读。

“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将作出什么选择?为什么?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三)板书

人口问题――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资源环境问题――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作业

1.记忆作业:

(1)我国的资源总特点或资源国情。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

(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2.笔头作业:

(1)《课堂作业》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题。

(2)《课易通》中可持续发展选择题和简答题。

3.行为作业:

(1)宣传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并写两条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标语张贴于墙上。

(2)观察学校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提交学校领导讨论解决。

三、磨课过程

怎样上好这节课?我重点研究了怎样开头、难点如何突破、特色作业即行为作业如何布置。

面对中考闭卷考试的实际,按惯例我首先安排了五分钟的“循环复习,防止遗忘”的环节。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新课内容的衔接。复习的内容是“我国人口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环境国情”。在此基础上,我再次带着学生感知全课的内容,即三个三(三国策、三战略、三问题),把握整体结构和知识骨架,有意识地过渡到新内容上。

本节课的难点即“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学生理解这个内容比较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创设情境,设计了“爷爷和孙子的对话”(见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二),让两个学生分角色扮演,理解爷爷不能把资源用光,要留给孙子,要考虑孙子的生活,否则孙子就不能继续生活下去。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这个难点。

思想品德课作业和其他学科的作业相比应该更具特色,要把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方法变成行动,必须有针对性地布置行为作业。我这节课除了布置常规的背诵作业、笔头作业之外,也认真地设计了行为作业(见“作业3”)。

四、课堂实录片段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形成;影响因素

“生态”这个概念首先应用在生物学上,“生态”的主要含义就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环境被看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非生命物质互动所构成的生命网络。所以生物学上“生态”的意义就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英国《韦氏辞典》把“生态”解释为:“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生态包含着递进的三层意思:关系,适应,导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生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关系学。在生态的种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适应,生物体正是对环境从平衡到不平衡、适应到不适应的动态发展中进化。既然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互动,那么这种适应本身就含有一种导向的意思,不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是人工选育良种、人工驯化,无不体现为一种导向。

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管理领域同样会产生生态问题,而产生这个生态问题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人的生态问题表现为人和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环境中的组织环境,人生活在组织环境中,就存在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亚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赋予生态以新的含义,即管理中人与管理环境的适应性互动。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人与管理环境不能适应性互动时,管理的生态问题就产生了。我们知道,寻求普遍的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是当今生态运动蕴含的根本伦理精神和核心伦理观念。那么,在管理中,究竟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方式,理念才是符合人性的,怎样的管理才是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的。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问题也就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

一、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的形成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协调表现为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可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一)人的动态发展与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人的发展和管理发展是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和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一种未完善的存在物,蓝德曼说:“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决定。”人是动态发展的,人性的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关系发展决定的,人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规定人性,而要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来分析人性的发展状况。管理模式的也具有差异。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与人性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适应与不适应之间进行动态地转换,当管理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步调不一致时,二者就会失衡。

(二)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管理活动本来是为人的,但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会自然产生一种导致人性扭曲的趋势。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两条基本原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两条原则的结合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又会自发产生各种形式的物本主义(如纵欲主义、拜物教、拜金主义等),容易使人变得自私和贪婪,既然管理对人性的扭曲是极为可能的,那么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时,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便形成了。

二、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科技对人的物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时非但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反而束缚了人,困扰了人。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控制形式,它与人是对立的。他还认为,科学技术的控制使发达工业社会陷入单向度的“病态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则成为单向度的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满足于富裕的物质生活享受,而放弃了对理想、自由和高级精神境界的追求。科技对人的物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首要因素。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6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它是不断发展的、革命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我们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一基本特性的鼓励下从事当代生态审美观的研究。我们为什么提出生态审美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具体地说又有如下四个方面的适应。

   首先,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前后,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将环境问题作为全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共同课题。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2004年4月30日,我国学者更加明确提出“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对于我国来说,环境与资源问题显得更加紧迫,我国是以世界9%的土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淡水为世界人均的1/4。而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是空前的,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立即改变发展模式和文化态度,走环境友好型之路。

   其次,是为了适应20世纪以来哲学领域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转型的需要。19世纪中期,黑格尔逝世之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古典哲学走向终结,开始了西方现代哲学探索之路,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这必将引起美学的转型。

   再次,是为了适应美学与文学自身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生的由无视生态维度到十分重视生态维度的转型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诗学与环境美学逐步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

   最后,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生态智慧是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念,儒家的“民胞物与”思想,佛家的“善待众生”思想等等各有其一定的价值,为国际学术界所看重,成为开展国际学术对话的极好领域。

   二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达到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的理解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审美观。

   生态审美观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有新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于如下四点。其一,从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将由认识论过渡到当代存在论,并从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生态整体。传统认识论是“主体与客体二分对立”的在世结构,而当代存在论则是“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人与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的关系是人的当下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的统一成为必有之义,从而得以建构当代的生态人文主义。其二,从美学理论本身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理论将由无视生态维度、过分强调“人化的自然”过渡到重视并包含生态维度。其三,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看,将从自然的完全“祛魅”过渡到自然的部分“复魅”。其四,从审美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将从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过渡到消解主客的生态现象学方法。这是一种对过度膨胀的工具理性与极端私欲的“悬搁”,达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三生态审美观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审美观的文化立场。美国批评家施瓦布说,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化批评,有关哲学与文化的范畴成为生态美学观的最重要范畴,主要有:(1)“生态存在论”。由美国大的卫·雷·格里芬首先提出,针对传统认识论与人类中心主义。(2)“有机世界观”。美国环境哲学家J·B·科利考特提出,包含有机整体的内涵,与笛卡尔的机械论世界观相对立。(3)“共生”理论。由挪威的阿伦·奈斯提出,包含人类与自然的相对平等共生共荣,与人类战胜自然的传统观念相对立。(4)“生态环链理论”。由英国的汤因比与美国的莱切尔·卡逊等提出,包含人类是生态环链之一环以及享有生态环链之相对平等,也是与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理论相对立。(5)“该亚定则”。由英国科学家拉伍洛克提出,将地球比喻为古代神话中的地母“该亚”,包含着敬畏自然与自然是有生命的理念,与传统的掠夺自然理论对立。(6)“复魅”。由大卫·雷·格里芬提出,包含对于自然部分神秘性的恢复与对自然的适度敬畏,与工业革命的完全“祛魅”相对立。

   其次,西方生态美学范畴主要由海德格尔等提出,其主要内容为:(1)“诗意地栖居”。海氏提出,包含人的审美的生存之意,与工业社会完全凭借技术的栖居相对立。(2)“家园意识”。海氏提出,包含人要回归最本真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与生话家园之意,与当代工业社会人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相对。(3)“四方游戏”。海氏提出,包含“天地神人四方自由平等相处之意”,与人类中心相对立。(4)“场所意识”。美国生态批评家格罗特费尔蒂提出,包含人赖以生存的地方以及对其记忆,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对于人的原生态的栖居地的破坏。(5)“参与美学”。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在《环境美学》一书中提出,这是一种环境现象学美学,指出人在自然环境审美中人与自然的机缘性关系与意识的构成作用,与以康德为代表的静观的美学相对立,这种静观美学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律背反。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7

关键词:语境,语言环境,非语言环境,语义

 

1.引言

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的简称。作为语言科学的概念之一,最早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885年提出。之后语境理论的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在1923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后,语境研究才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语义则可以说是一定具体语言环境里特定的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义的建构必需建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境是理解语义的基础。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本文拟结合具体例子,通过阐述语境和语义的关系来分析各种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定位具体语境中的语义,从而正确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语境理论及其分类

长期以来,语境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学者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描述。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是语言产生时及其前后发生的各种实际事件;韩礼德则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语言,认为对语言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词汇,句子层面的因素,还应包括外部语言环境等因素。语境是文化语境现实化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所以,它不仅包括现场语境中的成分,如谈论的话题、发生的事件、参与者、交际媒介和渠道等,也包括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等。因此他提出语境的三个特征: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霍尔(Hall)则结合文化,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的概念;国内著名学者王德春教授在《使用语言的环境》一文中给语境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除了一定的上下文之外,主要因素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时所表现的思想”。并把语境的诸因素区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语境分为三大类,即语言环境、副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指的是篇章或话语的上下文,它由词组语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及篇章语境等构成;副语言环境指人们在交际过程辅助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例如,语调、重音、停顿等;非语言环境则是对交际活动产生影响的语言之外的环境,诸如文化、语体风格等因素所构成的语境。不同的语境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制约着语义的认知,从而影响影交际活动的进行。

3.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3.1语言环境与语义

3.1.1词语语境决定语义

词组语境一般指的是词的组合搭配和位置变化产生的语境。单词按照一定的搭配关系组成短语。要正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就必须要正确理解词组和短语的搭配关系,或者单词在词组中的具体位置。例如“poor”,在不同的词组搭配中其语义就大不一样:“apoorfamily”(贫穷的),“apoorlight”(微弱的),“apoorboy”(可怜的)。相同的,在词语语境中,词组的位置变化也可以导致语义的变化。

what’sthemethodused?用的是什么方法?

ausedbikemeansanoldbike.旧的自行车。

第一个句子中的“used”描述所修饰名词的短暂性或特定的特征,后者则描述所修饰名词的持久性特征或属性。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是词汇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语境。要正确理解词的语义离不开具体的词组语境。

3.1.2句子语境决定语义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句子中词、词组之间语义关系,相互作用、制约形成一个句子语境。语义学对句子的研究主要通过成分分析和述谓结构分析来考察。例如“pregnantman”这个短语在英语中是不被允许。因为通过成分分析,我们得出“pregnant”的语义成分含有[+female]的特征,需要和生物学上雌性概念的词才能搭配,而“man”的语义成分中有一项是[-female],由此可见“pregnant”和“man”这两个词不能组合。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此法来确定句子中词语的语义来源

washingtonlivedintheamerica.

washingtonlocatedintheamerica.

以上两句中首位话题(argument)“washington”分别由谓词“lived”和“located”约束,而不同谓词对首位话题的限制是不同。通过成分分析,“1ive”的语义成分包含有的特征[+person],需要首位话题是有生命的,而located的语义成分中有一项[-person],因此对首话题的语义限制是无生命的,由此可以相对准确地判断出“washington”的不同语义:apersonoraplace。“句中词的直接意义线索、间接意义线索能形成一种强制性的言内语境,制约其词的选择(王建华,2002:97)”。

31.3篇章语境决定语义

语境不仅决定词组和句子的语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语篇的具体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背景中才能准确理解言语的具体含义。因此我们常常可以通过篇章的上下文来获得词汇的语义。例如,下文的“raincatsanddogs”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语境,单从字面看,很难推断出确切的意思;

whyistherainsoendless?Sometimesitrainedalittle.andsometimesit'sreallypissingdown!Sometimesitisevenrainingcatsanddogs.Howlongshouldiwaitforthespringtime?

但是,通过篇章的上下文的语义关系。我们可以猜出这个词组的意义:即指雨下得越来越大,倾盆大雨的意思。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又如

politicalpromisesbelongtotherealmofsurrealistfiction.Likethegovernmentinwashington,theeconomyfloatsonthemarketinabstraction-------onthecredulityofpeoplewillingtopay,andpayhandsomely,foradominotheory,astockmarkettip,oranyotherpapermoonwithwhichtofurnishtheemptyroomsoftheirdesire.

通过篇章的语义关系,我们可以得知“papermoon”即指那些看起来美好而实际上却无法实现的东西。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类似的例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

3.2副语言环境与语义

人们在交际过程辅助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会对语义的解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制约着词组或句子的确切含义,因为词组或句子在不同的范畴领域里,可能表达的语义有时候会随之发生改变。以“tomlostakey'为例,不同单词的重读导致了句子的含义的差异。如果主语tom重读,则句子暗示了是tom而不是别人丢东西;如果是宾语key重读,则暗示了tom丢的是钥匙,而不是其他东西。在英语里,音调同样能够创出造具体的语境,可以影响语义的变化。例如,

a:whatdowehavefordinner?

B:Bread

a:Bread?Youarejoking!

说话者a采用高音调重复说话者B的话,表现出一种惊讶的语气,同时也暗示晚餐吃面包是不可能的。

此外,英语的停顿也能产生着特定的语境和语义。例如句子“Hedidn’tcomebecausehewasill”,可以有两种解读。如果该句没有停顿而且以降调结尾,那就是说他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但如果句子在come后停顿,并且读成升调,把句子分成两个部分,那么句子的因果关系就发生改变,意思就变成了:他来了,但来的原因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别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两者意思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a.Hewasabsentfromthemeeting.Hedidn’tcomebecausehewasill.

b.Hecometomeeting.Hedidn’tcomebecausehewantstoseemary.

这样一来,两个句子的因果差异便显而易见了:前句是说他生病了,所以没来开会;后句指他来了开会了,但目的不在开会,而是要找人。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音调、重读和停顿可以造成语义的差异,然而有的时候是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清晰地解读句子的确切含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副语言环境制约着语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3.3非语言环境与语义

非语言环境主要包括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等。最常见的情景语境是各种代词,例如,句子“wouldyouliketogiveittome?”中“it”的具体语义的确定需要参照具体的情景语境,因为它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背景语境语义是指由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语义所造成的影响。由于不同文化的存在,使得某些语义的解读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因此,语义的确定不能忽略文化背景的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背景下,“dragon”象征邪恶,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则象征权利富贵。由此龙就产生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引申义。又如“dog”在西方人眼中是亲密伙伴的象征,因而有“luckydog”的说法;而在中国,狗却成了卑鄙的代名词。文化背景的差异会造成语义的缺失或者增加,而语义的偏差又往往带来交际的失误,所以理解语义的文化背景语境是进行顺利交流的重要保证。

4.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由上文可见,语义产生于语境中。因而,语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语义变化的基本规律。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多种形式。但就其变化的模式来看,常见的有反义和转义两种。反义是指在语境中变化以后的语义跟原义恰好相反。例如,在下面的例子里,“diligent”是虽不带讽刺意味,但却是对tom的一种间接批评。

mother:Howabouttom'sstudy?

teacher:well,heisdiligentandseldomreadsmorethananhourpermonth.。

转义指的是词语受到语境的影响意义发生了转变,从而具有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意义,但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在英语委婉语中,我们常常用法“fallasleep”来表示“去世”的含义。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又如,Hisfatherisagreatlionhere(他父亲是这儿的一个名人);inpublicaffairsheremainedamouse(在公事上他胆小如鼠),例子中的“lion”和“mouse”都不是本义,而是转义。因此,语义的解读离不开具体语境的支持。

5.结语

综上所述,语义和语境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中的语义与语境关系,对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颇为深远的意义。语境决定语义的理论,提醒了人们进行交际时,一定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培养和增强语境意识,提高语境分析能力和有效地利用语境的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唐洁仪浅谈语境与英语语义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论丛[J]2000(4).

[2]杨敏谈英语中语义与语境关系的问题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1996(4).

[3]俞霞君言内语义语境与言外语境语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4(6).

[4]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5]王德春使用语言的环境《学术研究》[J]1964,5

[6]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7]Halliday,m.a.K.LanguageasSocialSemiotic,London[m]:edwardamold,1978.

[8]malinowski,B.“theproblemofmeaninginprimitiveLanguage”,Supplementtothemeaningofmeaning[a].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23.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8

第一章室内设计的含义和基本观点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

由于人们长时间半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设计的总体,包括风格,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里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须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从总体说来,也还和当时的思想、美学观点、社会、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从微观的、个别的作品来看,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建设者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关键的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同时,室内设计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则是:

使用性质-为什么样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

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

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

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法则之外,作为“建筑美学”,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建筑美学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结在一起,这是它有别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

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的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室内设计已经在环境设计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

对室内设计含义的理解,以及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来,许多学者都有不少具有深刻见解、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借鉴的观点,例如:

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

认为室内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我国前辈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

建筑师普拉特纳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

美国前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指出“室内设计涉及的工作要比单纯的装饰广泛得多,他们关心的范围已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例如:住宅、办公、旅馆、餐厅的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无障碍设计,编制防火规范和节能指标,提高、图书馆、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总之一句话,给予各种处在室内环境中的人以舒适和安全”。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

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室内装饰或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是几个通常为人们所认同的,但内在含义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词义。

室内装饰或装潢:装饰和装潢原义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处理,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可能包括对家具、灯具、陈设和小品的选用、配置和设计。

室内装修:Finishing一词有最终完成的含义,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土建施工完成之后,对室内各个界面、门窗、隔断等最终的装修工程。

室内设计:如本节上述含义,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现代室内设计,从创造出满足现代功能、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发,强调需要确立下述的一些基本观点:

一、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这正是室内设计社会功能的基石。”室内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服务,设计者始终需要把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的首位。由于设计的过程中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千头万绪,设计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为人服务这一平凡的真理,在设计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因从多项局部因素考虑而被忽视。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为人和人际活动服务。

从为人服务这一“功能的基石”出发,需要设计者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因此,现代室内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用以地、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应该考虑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幼儿园室内的窗台,考虑到适应幼儿的尺度,窗台高度常由通常的900~1000cm降至450~550cm,楼梯踏步的高度也在12cm左右,并设置适应儿童和成人尺度的二档扶手;一些公共建筑顾及残疾人的通行和活动,在室内外高差、垂直交通、顾所盥洗等许多方面应作无障碍设计;近年来地下空间的疏散设计,如上海的地铁车站,考虑到老年人和活动反应较迟缓的人们的安全疏散时间的公式中,引入了为这些人安全疏散多留1min的疏散时间余地。上面的三个例子,着重是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们的行为生理的特点来考虑。

在室内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面,以及对相应使用性质室内环境氛围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例如:教堂高耸的室内空间具有神秘感,会议厅规正的室内空间具有庄严感,而娱乐场所绚丽的色彩和缤纷闪烁的照明给人以兴奋、愉悦的心理感受。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时可行的物质技术手段和相应的经济条件,创造出首先是为了满足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的室内人工环境。

二、加强环境整体观

现代室内设计的立意、构思,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对环境整面的考虑。现代室内设计,从整体观念上来理解,应该看成是环境设计系列中的“链中一环”。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环境的“外”,可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矛盾,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的弊病之一-相互类同,很少有创新和个性,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的依据汉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看来,忽视环境与室内设计关系的分析,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这里的“环境”着重有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室内环境是指包括室内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许多方面,在室内设计时固然需要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但是不应局限于视觉环境,对室内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也应极为重视,因为人们对室内环境是否舒适的感受,总是综合的。一个闷热、噪声背景很高的室内,即使看上去很漂亮,待在其间也很难给人愉悦的感受。一些涉外宾馆中投拆意见比较集中的,往往是晚间电梯、锅炉房的低频噪声和盥洗室中洁具管道的噪声,休息。不少宾馆的大堂,单纯从视觉感受出发,过量地选用光亮硬质的装饰材料,从地面到墙面,从楼梯、走马廊的栏板到服务台的台面、柜面,使大堂内的混响时间过长,说话时清晰度很差,当然造价也很高。美国室内设计师费歇尔来访上海时,对落脚的一家宾馆就有类似上述的评价。

另一层含义是,把室内设计看成环境-城乡环境-社区街坊、建筑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这一环境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链中一环”,它们相互之间有许多前因后果,或相互制约和提示的因素存在。

香港室内设计师D?凯勒先生在浙江东阳的一次学术活动中,曾认为旅馆室内设计的最主要的一点,应该是让旅客在室内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明斯克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也曾提到“室内设计是一项系统,它与下列因素有关,即整体功能特点、自然气候条件、城市建设状况和所在位置,以及地区文化传统和工程建造方式等等”。环境整体意识薄弱,就容易就事论事,“关起门来做设计”,使创作的室内设计缺乏深度,没有内涵。当然,使用性质不同,功能特点各异的设计任务,相应地对环境系列中各项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从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综合感受说来,仍然应该强调对环境整体应予充分重视。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现代室内设计的又一个基本观点,是在创造室内环境中高度重视科学性,高度重视艺术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的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现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并已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和绘图。贝聿铭先生早在80年代来沪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

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即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感情问题。总之,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平衡和综合。

在具体工程设计时,会遇到不同类型和功能特点的室内环境,对待上述两个方面的具体处理,可能会有所侧重,但从宏观整体的设计观念出发,仍然需要将两者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两者决不是割裂或者对立,而是可以密切结合的。意大利设计师p?纳维设计的罗马小宫和者灵展览馆,尼迈亚设计的巴西利亚菲特拉教堂,屋盖的造型既符合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的结构受力要求,结构的构成和构件本身又极具艺术表现力;荷兰鹿特丹办理工程审批的市政办公楼,室内拱形顶的走廊结合顶部采光,不作装饰的梁柱处理,在办公建筑中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从宏观整体看,正如前述,建筑物和室内环境,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铭刻着时代的印记,但是现代室内设计更需要强调自觉地在设计中体现时代精神,主动地考虑满足当代社会生活活动和行为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段。

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在室内设计中,在生活居住、旅游休息和文化娱乐等类型的室内环境里,都有可能因地制宜地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格,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应该指出,这里所说的历史文脉,并不能简单地只从形式、符号来理解,而是广义地涉及规划思想、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特征,甚至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和观点。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为东京奥运会设计的代代木国立竞技馆,尽管是一座采用悬素结构的现代体育馆,但从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的整体效果,确实可说它既具时代精神,又有日本建筑风格的某些内在特征;阿联酋沙加的国际机场,同样的,也既是现代的,又凝聚着伊斯兰建筑的特征,它不是某些符号的简单搬用,而是体现这一建筑和室内环境既具时代感、又尊重历史文脉的整体风格。

五、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国清代文人李渔,在他室内装修的专著中曾写道:“与时变化,就地权宜”“幽斋陈设,妙在日异月新”即所谓“贵活变”的论点。他还建议不同房间的门窗,应设计成不同的体裁和花式,但是具有相同的尺寸和规格,以便根据使用要求和室内意境的需要,使各室的门窗可以更替和互换。李渔“活变”的论点,虽然还只是从室内装修的构件和陈设等方面去考虑,但是它已经涉及了因时、因地的变化,把室内设计以动态的发展过程来对待。

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对由于时间的推移,从而引起室内功能相应的变化和改变,显得特别突出和敏感。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室内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配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总之,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的“无形折旧”更趋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而且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气氛的欣赏和追求,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9

摘要: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适应现象,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从三个层面剖析了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形成;影响因素“生态”这个概念首先应用在生物学上,“生态”的主要含义就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环境被看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非生命物质互动所构成的生命网络。所以生物学上“生态”的意义就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英国《韦氏辞典》把“生态”解释为:“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生态包含着递进的三层意思:关系,适应,导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生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关系学。在生态的种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适应,生物体正是对环境从平衡到不平衡、适应到不适应的动态发展中进化。既然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互动,那么这种适应本身就含有一种导向的意思,不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是人工选育良种、人工驯化,无不体现为一种导向。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管理领域同样会产生生态问题,而产生这个生态问题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人的生态问题表现为人和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环境中的组织环境,人生活在组织环境中,就存在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亚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赋予生态以新的含义,即管理中人与管理环境的适应性互动。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人与管理环境不能适应性互动时,管理的生态问题就产生了。我们知道,寻求普遍的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是当今生态运动蕴含的根本伦理精神和核心伦理观念。那么,在管理中,究竟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方式,理念才是符合人性的,怎样的管理才是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的。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问题也就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一、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的形成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协调表现为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可从以下两方面阐述。(一)人的动态发展与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人的发展和管理发展是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和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一种未完善的存在物,蓝德曼说:“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决定。”人是动态发展的,人性的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关系发展决定的,人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规定人性,而要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来分析人性的发展状况。管理模式的也具有差异。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与人性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适应与不适应之间进行动态地转换,当管理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步调不一致时,二者就会失衡。(二)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管理活动本来是为人的,但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会自然产生一种导致人性扭曲的趋势。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两条基本原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两条原则的结合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又会自发产生各种形式的物本主义(如纵欲主义、拜物教、拜金主义等),容易使人变得自私和贪婪,既然管理对人性的扭曲是极为可能的,那么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时,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便形成了。二、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科技对人的物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时非但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反而束缚了人,困扰了人

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篇10

关键词:区域科技;环境;协调性

长期以来,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对自然的干预超过了自然本身的“度”,而对这个“度”的把握和认识不足导致了人类一直以来的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环境和科技是天生的冤家,只要科技发展,环境问题就不会终结。然而,如果能够对科技和环境分别做一个深层次剖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科技和环境本身存在的并不是对立不可解的关系,相反,它们实际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事实说明,科技对环境的普罗米修斯悲剧实际上可以得到修正。

一、区域科技发展的支撑要素

要了解科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首先需要选择依托特定区域的科技作为研究对象。以往人们关于区域科技的理解和阐述主要依托于特定的环境来理解,这个环境既包含了区域科技的自然环境系统,也包含了区域科技的社会环境系统,但是不管是区域科技的自然环境系统,还是区域科技的社会环境系统,在具体研究中,我们都将区域科技看作是独立于区域环境的独立系统加以研究,这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对于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区域科技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

区域科技是在科技基础上关于某一特定空间概念强化的结果,它是由于社会系统的特定空间中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差异,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与科技管理者和使用者互动后,形成了该空间范围内相较于其它地区所独有的科技特点,这种独具区域特色的科技便被称之为区域科技。默顿曾经在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他不仅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建制,而且从科学与其他社会体制(如经济、军事、宗教等)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科学首先在英格制度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研究了科学与其他社会体制(如经济、军事、宗教等)之间的互动作用。可以说,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为区域科技的界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事实基础,区域科技与其所承担的社会和经济等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某一特定时空下区域科技的发展与该区域内的社会组织模式、管理者偏好、经济发展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业或者体制,它对社会的依赖性远远大于你的想象,科技是社会的科技,尽管它也是一个单独的体系。”1

在上述关于区域科技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区域科技的几个特点:首先它的本质是在特定社会系统中,基于人类已有认知方式和经验的系统。其次,它表现为特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际过程。最后,区域科技反映了人类在特定社会系统中关于该系统各要素的认知经验和实践方式的总和,是人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介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