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2:42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重要性

本科生社会实践是指本科生利用相对集中的课余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今高等学校的教学本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且新的教育价值观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今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已经从就业中不断地表现出来,所以本科生应该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尽量为自己争取一些培养适应社会各方面能力的机会,海洋药学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尤为重要。同时海洋药学高等学校也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不足之处,使本科生能在社会实践中受益。

1.本科生社会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来源于实践。教育改革以来表明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海洋学院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尤为重要。

1.1提高教学灵活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以生动、鲜活的实际经历弥补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社会实践的经历可以促使学生在返校之后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肩负使命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培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1]。

1.2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能力

实践证明了,教书育人工作最需要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讲课堂之外时间充裕,空间广阔[2],正是进行社会实践的最适宜时机。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使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完全接触到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阅历。

2.本科生社会实践在就业中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已经开设与就业相关的各种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本科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提升专业能力,为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首先,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自身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科生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实践都是很匮乏的,而刚刚进入社会又会出现自大、自负、自卑等负面心理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深刻的认知自我,认识、理解社会,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之中,才能够准确的认识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的亲身经历,加深对社会,对工作的认识,学会客观地对待和评价周围的一切事物。本科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不断评价,不断改正,从而实现自我与社会发展的相统一。

其次,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就业储备实力。在枯燥的校园学习中,学生根本无法体会所学的专业对于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所以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丧失原本的兴趣。而对于专业岗位的社会实践体验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入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的机会。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实践对于本科生的专业培养及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实践可以使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合理化,准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通过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获得对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第一时间转化为专业能力。弥补课堂教育与社会实际想脱离或滞后的情况。

3.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本科生所处的校园相对封闭,学生生活又相对单纯,这样就造成了本科生对于社会缺乏相对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与认识。而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纠正自我,完善自我。

首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本科生自身的思想觉悟。社会实践可以为本科生提供触社会的机会,对社会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不够完全成熟,因此在面对形形社会实际的时候难以作出正确的抉择。不过社会实践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促进本科生对社会生活做出正确的理解和抉择。深刻体会社会的真实与残酷,了解群众与社会,才不会脱离群众。

其次,参与社会实践促进本科生的社会化。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最初来源于社会化的需要。由于本科生自身的认识不足和地域局限制使得他们对社会认识的相对片面,进而造成对社会认同感不强。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社会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敦促他们思考理论与实践如何才能衔接,促使他们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为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3]。社会实践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的现状和前景,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

最后,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社会实践的中,无论调查还是各种活动都需要把队员进行分工,各司其职,通过队员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帮助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这样的做法更有助于加强本科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社会中与人共事时的奉献、进取和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培养本科生团队协作精神。

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服务,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又经受锻炼和考验,磨炼意志,开阔视野,增长才于,社会实践已成为本科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锡英.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茁壮成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90-91.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2

一次在教学中正好要做一个别墅的设计,我就改变往常的教学模式,带学生参观当地有名气的别墅建筑。对这次活动学生也很喜欢,在观赏的时候不仅解决了平时学习中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面总结学生在活动时出现的问题和想法。

一、对兆园的整体规划分析

兆园坐落于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高塘村,地势很平坦,整体设计上绿化和建筑十分融洽,完全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居住者内心的归属感、自由感、身份感以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尊重,创造出优雅的居住环境。

在整体的景观环境营造上,规划将欧式的厚重与中式南方的灵秀相结合,由前院步入中庭形成层层递进的景观层次,着力表现由公共尺度的景观环境、步移景迁的绿化步道到院落庭园所形成的空间序列感和意境。

兆园别墅外观设计是采用欧式风格,大量地运用石材贴墙,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在建筑的规划上也具有很强的功能分区,建筑总体上有两栋主楼,坐落前院的建筑是属于公共活动建筑,主要是供客人来的时候进行观赏,有着设计豪华的大厅,进门右侧是中式的厨房,左侧是一个中式的会议厅,摆放着许多富有雕刻艺术的中式椅凳,增加了别墅的文化气息,通过拥有展览区和水景区的中庭,在步入后院的住宅建筑,相对而言住宅建筑更加具有亲和力并适合人居住。

二、对兆园的室内设计的创新分析

兆园的室内设计充满了文化底蕴,每个地方多通过不同的设计来体现出当地的历史和科技技术的发展。

1.别墅设计体现出当地客家文化的特色

客家围屋是客家建筑的特色,也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发展历史。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客家的大户人家为了有效地保住身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

而在这里它也延伸了客家建筑风格,设计上以围屋的形式,构成别墅的中庭,中庭通往主人住宅区的过道有着一道绚丽的风景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客家上一辈劳动人民的生活用具展示区,体现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劳动景象。

2.别墅设计体现出新农村的科技进步

新农村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新词语,而新农村的发展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在兆园也体现了这些科技的进步。

(1)材质的“硬化”:兆园现在是石材材质,建筑材料相比以前开始硬化;不仅使建筑更加美观,还使建筑更加牢固,适合长时间的保存和维护。

(2)空间的“亮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运用,兆园在门洞窗洞的设计上比以前更大,材质也开始用上铝合金,材料本身色彩也开始明亮,窗洞的增大也使室内得到充足的采光。

(3)色彩的“绿化”: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充裕,兆园就是如此,它不仅在建筑外观和建筑材料上融入了新的理念,还注重建筑周围景观的绿化,使居住的人有个好的生活空间,此外,还能有一个好的气候环境。

(4)生活的“乐化”:兆园建筑材质的更新、空间的合理布局、环境的优雅,都让观赏的人流连忘返,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盛开着不同的花朵,植物种类丰富,这么惬意的居住环境让主人每天心情愉悦地生活着。

兆园的点点滴滴都代表了乡村的一个新面貌,也带动了乡村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活动后学生制作别墅图纸时的感受

学生在参观别墅后,根据社会的变更、材质的更新、思想的进步设计出一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别墅方案。通过对别墅的参观,学生更加了解了别墅设计的需求,更加明确别墅设计的注意事项: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结构的合理运用;设计时必须先考虑整个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否合理;再次就要求室内的设计要丰富而新颖。

根据这些设计要求和参观别墅所受到的感触,自己设计出一套具有实用性的别墅图纸,需要完成的图纸:CaD设计图纸3D效果图。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践锻炼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高校扩招等带动了高等教育结构及形势的转变。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育对象在原有基础上向西部地区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适龄青年延伸。教育的相对平等使得众多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据统计,在全国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已达到近30%[1]。然而,随着贫困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而某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物质资助便能解决的,正如人们所熟知的,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在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贫困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上时代步伐,尽快融入这个社会是资助问题的关键。

二、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锻炼

“适应”一词本是生物学名词,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而心理学上从三个方面对“适应”进行解释:一是生理上的适应,通常指身体各器官对声、光、味道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指心理上的适应,通常用来指个体在经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恢复内心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即社会适应,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及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即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其与师长、同学、室友交往的能力,接受学习课程、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以及接受社会新鲜事物、逐渐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能力;二是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其求职能力、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能力与应对工作的各项技能等。

“实践锻炼”即指通过社会的或者自然的有意识活动,在艰苦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这里既包括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又包括社会上工作岗位的磨炼。通过实践锻炼,一方面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三、社会适应能力及实践锻炼缺乏表现及原因

(一)严重自卑心理,病态自尊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某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由于家庭贫困,物质条件的差距使得他们从小就觉得在生活中低人一等,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丰富的校园生活在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新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限忧虑,他们像其他同学一样渴望友情与爱情,却时刻担心因贫困而被他人看不起;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有时也需要金钱作为支撑,贫困生们不得不为此精打细算一番。严重的自卑心理使得某些贫困大学生选择掩饰自己的出身,甚至自我封闭,排斥人际交往[3]。如此,不利于贫困大学生适应校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由于自卑,贫困生在对自己有消极的认识的同时,自尊心极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有时学生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可能会换来贫困生的激怒行为,出现这种病态的自尊心理和行为。所以贫困生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与身边人发生争执,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而用言语或行为攻击别人。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身边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使身边学生和自己在生活中都倍感压力。

(二)长期经济贫困形成贫穷思维。

贫穷思维是指因为贫穷而形成的以金钱为第一位衡量事物的思维方式。一方面,长期的经济贫困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懂得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更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得生活费。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因为“缺钱”,更明白没有钱的意义,而对于一些应当花钱的事情犹犹豫豫,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英语培训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英语底子较薄,进入大学后要比普通同学落后一些,而将来面试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英语不好而失去到外企工作的机会。这种贫穷思维让某些贫困生不愿加入一些联谊活动、不愿在人际交往、自身能力提高方面花钱,甚至钱产生“仇富”心理,这样将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三)综合素质偏低,就业视野较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等地区,教育结构单一、师资水平低下及教学设备落后等都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学校往往只看重升学率,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却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及教学设备的落后都影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肩负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压力。到城市求学,他们潜意识地形成命运由此被改变的意识,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尤其在就业方面,贫困学子们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且有不良的攀比心态。希望借此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但进入社会后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某些学生在经历一次次梦想破灭的折磨后尝试改变以适应社会。但某些学生盲目悲观,一再否定自己,严重影响其适应社会。

(四)缺乏实践锻炼,感恩意识不足。

现在的“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也很少让子女做些什么,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往往都是教育“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不用操心”。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弱,缺乏感恩意识。父母将他们的生活琐事全部包办,而孩子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或根本不会帮家长做家务,更有甚者经常与父母发生顶撞。在和比较富裕的学生对比后,某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埋怨自己家境不好,无视父母的辛苦,大肆挥霍,盲目攀比,将父母省吃俭用视作理所应当。

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方式,会让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与他人的友谊,当与朋友有利益冲突时,就会出现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的恶性事件;也会对于社会的帮助缺乏感恩,漠视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缺乏诚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知感恩回馈社会。

四、如何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锻炼

(一)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专题讲座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适应校园、适应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卑、自闭、敏感、自尊心强等表现都是因为其心理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对抗外界的各种刺激。对此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针对自卑、自闭、敏感等贫困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从成因、表现、解决方法及预防等方面全面地讲解。开设针对贫困生专题讲座,从而起到帮助他们“心理解困”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是在问题没出现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有效措施。高校教师可罗列贫困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极强的解决策略,这既可以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又会无形中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此类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辅导形式,即由辅导者根据求助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和引导解决求助者共同的心理问题[4]。团体心理辅导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团体的相互影响下解决的。这种方式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团体心理辅导尤其适合这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很大共性,非常适合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增强交往能力,建立归属感,同时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逐步摆脱自卑感。团体心理辅导是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举办多彩心理健康活动,促进贫困生与他人交流。

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心理沙龙、文体活动及有利于提高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升华自己,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和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炼。

(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就业观。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贫困大学生;学校应建立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并帮助他们广开就业渠道。

1.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山村,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们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从长远看,还关系改善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状况。可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着实重要,而社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经济与政策上的帮助,保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足够的机会寻求适合自身的工作。如,政府可为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补助以保证基本生活费用;政府还可颁布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树立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识。社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开设课程提升综合素质、指导贫困大学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因此,各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关于office办公软件学习课程、photoshop课程等,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学校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应给予充分帮助,如就业处应时刻掌握社会动态,及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学校还应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尽早形成职业规划,帮助其树立适合自身的就业观。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正确就业观的引导,双管齐下,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家的帮助,广开贫困学子们的就业渠道,有效推进他们的就业工作。某些企业家都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历经磨难而成功,因而十分能体味贫困学子们的苦楚,他们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读书与就业方面往往不遗余力。但由于缺乏引领,这一股力量却断断续续。因此,高校在这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如各大学就业处、校友办与校友企业家们保持紧密联系,每年举办各种聚会,诚邀校友企业家出席,经常联络不仅增进了校友间的情感,而且密切了校友企业家与学校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校友企业家时刻关注学校的成长,帮助学校解决诸多问题。各大学就业处还可在每年的毕业季,专门为校友的企业举办招聘会,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贫困学子[5]。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注重自力更生观念培养。

勤工助学作为一项资助政策,让贫困生们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理报酬。在经济上发挥济困助学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从中锤炼学生的思想、增长他们的见识、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1.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勤工助学组织实施。

在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的大背景下,勤工助学的兴起和发展很容易使人们仅仅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和贫困生解困的一条重要途径。因而高校对勤工助学的管理理念落后、相关制度陈旧、组织实施不力。某些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是知识单一层面的获得经济补助。因此,高校首先应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从勤工助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勤工内部组织管理架构的完善,勤工助学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建设一支与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相结合的专兼职人员队伍,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常规工作。真正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有效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勤工助学对自己成才和就业的帮助,使他们在观念上从单一方面的获得经济补助,向提高素质助发展,获得能力促就业转变。

2.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拓展实践锻炼空间。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实践锻炼活动的层次较低,多停留在劳务型上。这种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经济收效较快,但它对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不大,与职业发展意向相距较远。以实践锻炼推动就业的功能要想更好地发挥,高校应当使实践锻炼向高层次智力型方向发展。因此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掘和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高校要主动了解企业用人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向学生公布。也可组织定期的集体招聘。提前将大学生介绍到用人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特别是介绍高年级的学生到专业较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实践锻炼,以便双方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组成较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创业团队,从学校层面尽可能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可争取地方政府的扶持,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学生通过自主开发市场、拓展业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岗位,更使主体创业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创业能力能得到了提升。另外,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利用专业实习比较固定的基地和专业对口的优势,作为专业实习时间上的补充和延伸,进行实践锻炼的总体策划,进而达到推进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基本路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3):118-119.

[2]雷霞.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际适应性素质的培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123-125.

[3]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7).

[4]刘青瑞.试论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科技文摘报・教育周刊,2010,(3):107-108.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内涵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开展了接近30个年头。目前,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品格、增长才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其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的鲜明时代特征。因此,研究新时期社会实践现状及创新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在90后大学生新观念和传统观念的碰撞下,当前社会实践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认真梳理和总结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积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对社会实践的重视性不够,缺乏对社会实践的整体长远规划和系统指导设计。对社会实践的不重视表现在多方面:一是不少高校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是学校教学任务,选择性或应付性的开展;二是家长不重视,由于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不主张甚至阻止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三是部分90后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好,依赖性强,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2.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安全教育环节薄弱

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其主要原因是90后大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趋于成熟阶段,不能完全明白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无法创新性的向纵深处发展。此外,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体系没有健全,缺乏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指导,导致社会实践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3.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长效机制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遇到瓶颈,缺乏长效的机制,这就要求广大高校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较缺乏,很多高校对社会实践成果没有评比和交流,仅仅要求上交实践证明或实践报告即可,没有建立适合学生纵向发展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性内涵探讨

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内涵就是指根据时代的发展,培养实践主体的创新性,对已有的社会实践的理论思想、实践模式、实践内容、服务保障机制等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新时期社会实践独具的特色,实现对原有社会实践的完善、推进和突破性超越,使社会实践更好的发挥对大学生的情感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性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思想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为90后群体,年龄一般在17-22岁,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理也在逐渐发育成熟。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环境良好,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经受过苦难和挫折,考虑问题多从自身出发,思想方法片面,观察问题往往偏激,心理抗打击能力差。因此,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理论思想要符合90后群体的特征,要更加注重对90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心理健康发展及情商发展的教育,对正确审视社会、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

2.创新性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媒体导向作用

80后大学生对网络媒体操作技术较差,宣传意识淡薄,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公益活动的社会效应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日益发达,而90后大学生又非常熟悉网络宣传媒体应用,因此,应该创新性的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体的导向性作用,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实践进行正面的舆论宣传,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同时,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也是爱心的一种传递,能够更好地在大学生中营造“参与实践、服务社会、传递爱心”的氛围。

3.创新性开展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模式

根据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应努力推进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创新模式。一是社会大力提倡,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二是学校健全社会实践管理、评价及奖励制度等,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使社会实践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项目化运作;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依托社会公益组织,拉动资助单位及个人的参与;四是引导90后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团队和个体等多种组织形式,依靠自身的创新性及创造性开展社会实践;五是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引起家长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促使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公益性社会实践。通过“五位一体”、全员参与的形式,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性发展。

4.创新性转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观念

新时期社会实践要注重质量及效果,依托特色,创建社会实践品牌。一方面,要注重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可持续性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健全社会实践团队或社会实践项目遴选机制,避免社会实践滥竽充数,确保社会实践工作的质量。最后,要注重社会实践特色的凝练,围绕学科特色及办学特色开展特色社会实践,创建社会实践品牌。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探索其创新发展内涵,使社会实践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及教育90后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静.美国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8,10(5):78-81.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5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称之为“主题式”。所谓“主题式”,是指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共青团组织,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时事热点,给定相关的社会实践主题;各高等院校再结合自己的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进一步选定契合自身的社会实践主题,据此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到各地开展相关活动,并在开学后进行总结和表彰。这种“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模式过于关注当下,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长远影响。将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的做法,也使得社会实践缺乏积累性和持续性。而“主题式”社会实践的根本局限性在于其违背了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并且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1.“主题式”社会实践使本应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

各高校在“主题式”社会实践模式的推动下,为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评选力度,选派部分大学生,尤其以学生干部为主,组成“示范队”,而大部分未被选入“示范队”的大学生则需自己参加社会实践。这无疑违背了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缺乏指导,从而出现盲目跟风和浮夸等现象。

2.“主题式”社会实践使本应在全年持续进行的社会实践带有明显的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的社会实践使得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示范队”对于实践基地的使用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未能真正做到以实践基地为落脚点,进而进行深入调研、深入实践、深入探索。另一方面,将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期间的做法,也加剧了社会实践岗位和实践资源的紧缺,使得一部分想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失去机会。

3.“主题式”社会实践使学生由主动变为被动,束缚了其个性发展

“主题式”社会实践所确定的主题并不见得会被每一位大学生所接受,在自身的想法和所确立的实践主题发生冲突时,部分大学生为了混进“示范队”、进而在评优中占得先机,选择放弃自身想法,盲目跟风。这样既违背了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也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的路径与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社会、高校、家长和大学生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既充分保证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持续,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扶持力度,社会各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与关怀;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解与支持;就要求我们的师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社会实践与思想品质建设相结合,加快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扎实推进“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模式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既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又能够切实推进社会实践的“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考核,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种规定,在科学的考核机制下,各高等院校既能了解与掌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又能引导老师、学生乃至社会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全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不加考核或者考核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就会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科学的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将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同大学生毕业学分相挂钩,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评优评比。只有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在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2)对学生实践内容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对弄虚作假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为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笔者建议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专门一部分内容是对调查过程进行描述和实践体会的总结,其中要明确所调查的乡村、城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被调查人的联系电话、邮箱,要提供在调查地点的留影、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合影等资料,并索要《社会实践单位回执单》,以便于事后抽查。

3.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大学生“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内生力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决定权和选择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从实践内容和实践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把握。(1)在实践内容上。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在“主题式”社会实践的条条框框中,而应将道德建设、专业学习、义务劳动等内容全面纳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会实践主题。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有利于全面参与,又有助于个性发展。(2)在实践时间上。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在寒暑假期间,而应将实践贯穿于全年,这既有利于实践基地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缓解寒暑假实践岗位和实践资源的紧缺;更重要的是,将实践贯穿于全年,会让更多的大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科学明智的选择。

4.社会实践老师加大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助推作用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6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大学生群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开开眼界,增长点知识。因此在具体工作部署中,不能给予社会实践活动应有重视和支持,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趋于收缩状态,难以满足更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甚至存在社会实践活动是投入大效益低的偏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只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该活动。而正是由于资金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只能是自找实践场所和单位,难免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使得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三是部分高校师生的科研水平和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引不起社会实践单位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话动的广泛开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把社会实践“运动”化,每年6—9月抓一抓,然后就放下;实践活动的主题每年随上级主管部门发文而定;实践的组织管理,除了团委和各院系外,其它部门只是流于形式,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由于投人少,经费短缺,许多学校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这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性的指导,缺乏各种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社会实践活动最能吸引大学生的地方就在于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而社会实践基地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但现实中多数高校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造成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推广,也不利于实践活动的不断创新。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稳定更难的现状。个别条件较好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年年开拓新基地,年年流失老基地的现象,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缺乏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花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实践要真正使双方受益,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那种一年换一个地方的形式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与社会热点结合不紧密;三是注重表面效应,缺乏实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经常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和宣传力度。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把它纳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在人员、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证,确保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宣传这项活动对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这项活动能健康、顺利、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是提高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评奖挂钩。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应制定鼓励政策,把社会实践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等看待,并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挂起钩来。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富有创新,而且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项目给予综合测评加分,并给予适当的奖惩,提高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高职;时效性;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奉献社会、增加才干、培养品质、锻炼毅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社会挑战。市场经济体制下,对高校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对青年学生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

一、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时效性的主要表现

1、形式单一,范围狭窄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把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安排在暑假期间,暑期社会实践几乎成了社会实践的代名词。可是,高职院校普遍学制较短,如2+1学生由于在大二期末结束后就要去单位实习而造成就只有一个暑假。从内容上看,也存在形式空泛,内容单一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在安排实践岗位时,经常是文科学生做“行政”、非文科专业学生做营销,农村学生大都安排在乡政府或村委会,这种狭窄的范围,无法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2、重结果、轻过程使得社会实践管理流于形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对社会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数院校甚至尝试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使之成为必修课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社会实践的管理,但由于社会实践形式的单一和时间的集中,在管理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般说来,大多学校都会规定学生在社会实践结束后要求学生接受单位鉴定填写实习考核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这一举措也作为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凭证。但是,很多单位为了不得罪学校和学生,只要在学生没有犯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下都会在鉴定意见上给学生写上一大堆好话。据了解,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是靠家长或者亲戚关系随便找一个单位,让人签个意见,盖个公章了事。

二、影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变革和发展,社会实践,作为高职学生育人的重要手段已经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实践越来越被看重,各高校也不断进行改革,社会实践越来越贴近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但它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思想认识的偏差

要使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真正起到一定作用,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抓好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前提。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从高职学生本身,还是整个社会的观念,都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并且这些思想意识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当今学生社会实践的时效性。首先,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自身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他们习惯了基础教育强调的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他们认识不到社会实践在成才成长中的重要性,进而对社会实践表现出热情度不高,可有可无的一种思想观念。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等问题。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方面的缺陷。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是“重理论,轻实践”。因此,这样的教育观念将社会实践当成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高职院校在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经费投入远远不够,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操作时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次,从宏观层面看,整个社会也存在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社会实践要深入到各个社会组织内部才能进行。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各个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在接收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时,它们必然要考虑这些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管理,能否在短期内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这些片面的认识,都影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

2、实践基地建设薄弱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和阵地,社会实践基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的桥梁。目前虽然高校都有自己的实践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变革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现有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总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稳定更难”的现象,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新时期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时效性的路径选择

1、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相关部门要广泛寻求社会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企业学院、以及志愿服务基地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持续、稳固、健康地发展。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的多样化,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度集中,实践基地类型单一的问题,使得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且这种分层次、分阶段、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体系更能满足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并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体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重视过程管理,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

2、强化组织管理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基础,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依托各高校的各职能部来组织,即由教学部门主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团委主管的寒暑假及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等主管的有偿性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强调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区援助等;也有强调锻炼提高功能的社会实践,如勤工俭学、挂职锻炼、下厂实习;还有强调其他功能的社会实践,如创建共建、社会调查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现状

现有的社会实践模式,我们称之为“主题式”社会实践,即由上级部门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各高校积极动员,组建团队,进行社会实践,这是“点”上活动,同时要求其他没有参与团队集体实践的同学自己参加一种社会实践,这是“面”上活动,实践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至此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结束。我国30多年的社会实践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层面的团队受到重视、投入大,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但受制于人数太少。而学生自发参与的涉及面大,难以调控,往往流于形式,存在重“点”轻“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实践效果不佳,与组织活动的目的相违背。

二、现有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社会实践模式有很多亮点和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问题。

(一)组织思想上认识不够。目前,一些学校仍然认为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独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一些家长担心子女受苦、受累、受骗,因此不放心也不支持;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自己的事,这种短期活动无法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耗时耗力,甚至得不偿失,往往不愿意接待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组织方式精英化取向。由于受制于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经费不足、实践基地少且容纳量不足的问题,因而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实践的同学人数就很少。同时,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获得上级肯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各高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校、院级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组织上。而对于分散实践的学生只是发个文件、提个倡议、作出要求,缺乏具体有效的组织和措施。大多数学生以分散返乡、自行活动为主,这种泛化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三)形式和内容针对性不强。一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往往局限于一些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义务支教,就学校内部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共青团组织的专门工作。二是实践的内容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三是考核形式过于简单,主要依据社会实践登记表给予简单考核,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实践教育考核办法,考核与评价未能与学生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结合,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经费投入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实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加之学校办

经费紧张,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没有专门的资金给予保障。此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离不开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社会支持力度不强也使得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实有一定困难。

(五)学生参与实践的目标模糊。一般而言,学生在参与实践之前对实践的意义和目标认识也不是很清晰,不了解其本质,不了解其重要性,八社会实践当做游戏,常常应付了事,走个过场,达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思想认识是主因,创新模式是关键。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诉求,就是高校必须重构一套较为完善的、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变“主题式”社会实践,为“主题式”加“模块式”社会实践。“模块式”是社会实践新模式的突出特点。即以以现有的可以利用的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资源为依托,设计出若干个具有本校特点的、既有内在联系、又能相对独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块群”。主要体现为“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行方式项目化、人员组成生源化、考评机制多元化。”

(一)组织指导全员化

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形成合力。

政府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各地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制定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法规。

社会参与。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各企事业单位应当自觉把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培养人才、选用人才、发挥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企事业单位要转变用人选人的观念和机制,积极通过吸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来选择人才,培养人才。

学校组织。学校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者,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认真规划设计,妥善组织实施,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同时,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考核、奖励等制度,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力度,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新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盛不衰、推陈出新。

家庭支持。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己经为社会大众包括广大社会家长所认可。学校要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家长以恰当的方式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通过了解,才能真正支持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课程化

社会实践课程化就是“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促使社会实践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当前,实现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内容向多层次、多样性转变。

社会实践话动课程化就是要把有组织、有目的、有要求、有考核的系列实践教育话动,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轨迹,列入教学计划,真正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话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智体能综合测评体系。要按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侧重相应的教育内容开展话动:即一年级为第一层次,着重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二年级为第二层次,着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与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相结合开展挂职锻炼、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三年级以上为第三层次,与择业就业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开展科技咨询、企业帮扶等社会实践。

实现课程化还要注重指导教师构成向多渠道转变。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是多元的,师资结构必然是多渠道的。在建立一支由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

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骨干队伍的基础上,要动员每一位教师广泛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

(三)活动场所基地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能起到稳步推动、持续发展的作用,适应学生社会实践普及性的需要。社会实践基地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游离式向定点式、分散式向集中式、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话动基地建设,要由的一体向“五位一体”转化,即将单纯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结合,提升基地建设的层次;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化,即由物质支持向技术支持转化,由技术支持向技术人员培训转化,实现社会实践扶贫、扶技、扶智的层层推进;要注重命名挂牌、共建合作、深度实践、示范建设、双向受益等重要环节。

(四)运行方式项日化

主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方式的项目化就是要在深入调研、重点立项、公开招募、加强培训、动态管理、绩效考核等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大力推行项目申报制,实现组织方式的项目化、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等。

组织方式的项日化。为确保社会实践项目正常运作,应成立一个专门从事社会实践项目管理的机构。该机构应形成三级管理体制,即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管理的领导机构和项目审批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成员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思政教学部等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价、审核及经费划拨;项目管理办公室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团委,由团委书记兼任主任,成员由各院(系)项目负责人组成;项目负责人由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担任,这一级管理者是最基层的项目管理理人,根据每学期制定的社会实践方案,按照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具体要求进行项目的申报,并充当本院各个项目的联系人和协调人。

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由于社会实践与其他教学环节不同,常常要走出校门,必然要发生许多费用。经费支持的项目化就是要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学校增加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第二,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第三,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第四,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

(五)人员组成生源化

由于社会实践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提出新的组织模式,即以生源地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带领生源地其他大学生返回自己家乡开展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返乡反哺模式”。这种社会实践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一,由于带队的是项目点本地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各种情况都十分了解,在前期的协调联系过程中会免去不少麻烦;其二,因为是回自己家乡,为自己家乡服务贡献,尤其是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来说,能带着各地的大学生到自己家乡做活动做服务,对他们来说有很多不可替代的意义,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其三,由于带队的都是本地大学生,会得到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使活动顺利开展;其四,有利于实践项目的长期化,克服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运作形式,使实践活动能够持续进行,不脱节;其五,对于支教活动,该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即有利于与当地教师进行交流,使农村基础教育正常运行。因为支教活动一般为15天左右,支教的同学年轻、有活力

教学方式、方法新颖,与这些地方本地教师不一样,更能受到当地学生的欢迎。但等到活动结束,学生们面对的还是本土教师,这些老师由于应试教育的无奈,还是采用原来枯燥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当地生源的志愿者们就可以与当地教师交流共同制作教案,这样就不至于发生学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是生源地学生,在吃住行方面都比较容易解决。不用麻烦当地人,更多的只是服务,比其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基础,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确定方向、引导道路的作用。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骨干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同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中说:“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大学教育重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其根本,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求,就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多是90后,在新时期国际、国内外大环境、社会与家庭的小环境等的影响下,他们的思维意识、认知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的思想活动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选择性和多变性,而他们又是极为强调个性独立、追求差异的一个群体。不同高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方式、专业特点又影响着他们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对自身有着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责任担当,引领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期许,已经成为当前思政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迫切课题。

二、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党和国家在多种重要文件中都已经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促进国民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理论解读,也需要实践养成,通过社会实践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行动追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解读就不难发现,这24个字实际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解读,具有很强的逻辑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落到细节处、落到生活点滴中,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努力奋斗去争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中国人民信仰和愿景的凝练,社会实践的精神内核与实质意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个人信仰的重要媒介。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体现,是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社会实践是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补充,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社会实践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一)道德育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强化社会实践特色性

价值标准功利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视自身专业为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宝,从而忽视其他道德素质的养成与人文素养的提升。鉴于此,道德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特色就需要巧妙结合,将实践育人理念通过具体的行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去,通过制定具有导向性的项目主题,特别是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与研究性强的课题,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符合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短期、中期、长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库及与之相适应的招募、培训、管理、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励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学校要以规范的组织、丰富的形式、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会分解实践目标,深入了解实践背景与环境,全身心潜入到实践过程中,结合实践需求充分挖掘专业潜力,将亲身体验融汇到实践育人机制的思维逻辑中,从私德到公德化德育于无形,形成德育智育共建平台。

(二)主体性与主动性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时效性

社会实践是一项育人心的工作。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宏大的价值观念分解、细化到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分解到实践过程的具体目标中,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学会分析判断典型案例所折射出的道德意蕴与文化内涵,并将其与现实的世界进行有效关联,深化于心;引导学生与辅导员、专业教师、家长等一起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在课堂知识学习与实践过程参与中学会总结、凝练活动成果,分析得失,并提升形成道德意识培养-道德境界提升-道德氛围营造,专业基础学习-专业实践提升-专业成效测评,实践服务他人-实践服务社会-实践造就自我成长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三)校地联动与校企合作相结合,促进社会实践生长性

校地联动宏观引领,校企联动项目运作,利用实践教育的基地化运作,融志愿服务、专业育人为一体,联合开发基地价值,加强实践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当前,作为一种可行性较强、时效性较明显的实践教育模式,产学研用结合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潮流,积极扎根区域经济与地方文化,努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通过与政府、地方文化企业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大学生提供就近、便利的实践渠道。双方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合作平台等方式,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史姗姗.2013,《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第10期

[2]宋珺.2012,《论实践育人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思想教育研究》第7期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45

[文献标识码] a

toCultivatetheSocialpracticeabilityofUniversityStudents

DUanZemei,SHiXiuyan

abstract:tocultivatetheabilityofuniversitystudents'socialpracticeisanimportantandeffectivewaytoimprovethequalityofuniversitystudents.ouruniversitystudentsnowdisconnecttheirtheoreticalstudywithsocialpractice,thereasonforwhichistheweakawarenessontheroleofsocialpractic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sufficientattentionfromthelocalgovernmentandthelackoffundingandtechnology.inordertocreatefavorableconditionstointensifythecultivation,governmentdepartmentsanduniversitiesshouldincreasetheawarenessofpracticaleducationideas,adheretothecombinedapproach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education,providetechnicalandfinancialsupport,andbuildapracticaleducationsystem.

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s,socialpractice,abilitycultivation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将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作为自身目标。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生存能力的水平相对落后,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要实现教育目标、完成学习能力到生存能力的转变,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有效途径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途径。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在校的大学生,结合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达到学习社会生活的经验、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目的,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使大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其重要性。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有效渠道

作为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一个有效渠道,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与高校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加强了高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信息交流互动,把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开拓视野

大学生充分利用在学校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在巩固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对书本知识的传播和创新能力,是课堂的知识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并且在实践中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社会实践加速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通过实践大学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一方面可以在成功的经验中发现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在失败的经验中自我反省,加倍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自觉地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去,培养自己的主人翁精神,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理论学习存在脱节情况。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完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选择时不但没有呈现优势,甚至难于适应这种转变。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社会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不多,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的情况。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只熟悉书本,而对实践一知半解不会实际运用的现象;有的学生团队写作能力欠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高等学校大多注重大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已经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高等院校即使根据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了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也仍然没能达到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总而言之,在社会实践能力上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三、大学生欠缺实践能力的原因

尽管当今高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能力的认识普遍提高,许多高校已经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到高校的教育计划当中,但是在实际的施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阻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意义的理解误区

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并不是一门必修课程,进行社会实践是在浪费精力、财力和时间,认为进行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这使得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走过场。很多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实质上的了解,忙于考研、考公务员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学习,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求参加社会实践学习的时候,随便找关系在某个单位盖上公章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差,活动形式单一、覆盖范围小,从而对社会实践活动失去信心。

(二)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认识不清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与特殊的校园氛围,造成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使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束缚。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目前高校普遍缺乏根据大学生专业特点和各学习阶段而进行的社会实践内容系统设计,大多数高校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缺少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规划,在活动的过程设计方面也缺少对活动的整体策划,结果导致层次不清,重点不明。

(三)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视不足

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不重视。有些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并没有被纳入到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范围。部分地方政府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缺少必要的政策保障。地方政府并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也没有明确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统筹工作,因此高校在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时就会出现屡吃“闭门羹”的现象。

(四)不具备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技术等条件

由于高等学校受资金、实习基地的限制,实习实践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尽管安排了相关的实习,但是实习时间短,实践的效果远远达不到要求,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没有真正得到锻炼。

四、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加大实践教育力度,宣传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意义

大学学习不仅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锻炼,更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院系、科研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共同参与。高校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要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提供一个平台。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制定详细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结合培养计划,认真的进行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认真进行。

哲学上将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出发,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如果大学生自己不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有再好的实施方案也是徒劳的。我们应该针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引导大学生看清形势,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该鼓励人才向实践方向发展,教育学生明白,只有自己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外化为行为和成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发实习基地

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学生仅仅通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训练是远远不能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的,应该削弱传统课程和古典学习方式,加大实用课程和实际训练。学校应该推动课程的实用化和科学化,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并且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在课程中,不要一开始就传授理论具体内容,应该强化课程或者技术在社会实践中或者毕业后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个人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交代清楚,让学生自己深刻的领悟到课程的重要性,更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锻炼的机会。总之要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高度重视起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与地方企业密切协作,开发各种实习基地,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国外很多大学都是通过和外界尤其是工业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一些工业企业和地方相关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如果能够与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一个相当稳固的平台,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得到历练,学习很多在学校学不到而在工作岗位上必须用到的实践知识。这样形成大学与产业界的良性循环,为大学生的实习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更进一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的历练,进行各种创业活动。

(三)提供资金、技术和安全保障

经费短缺是制约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发展的重要原因。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因此就会增加很多费用开支,目前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缺少经费的保障,可以利用的资金有限,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认识,加大经费的投入。应该使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相关部门要建立经费的审批和监督机制,让有限的经费可以专款专用,作用落实到实处,也可以与公司企业合作开展互利实践,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以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技术保障。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感到十分茫然,虽然有很多独特想法,却不知道如何去实施。我们要想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质性指导,就应该抓住学生实践各个环节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知识的培训。请专业教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同于其他活动,它需要学生相对独立的走向社会,这就会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任何活动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我们要加强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措施,对实践要去的地方的治安状况、风俗习惯、实践对象等相关信息要充分掌握,要综合考虑交通工具、人员构成、活动路线等综合因素,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以便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尊重大学生的个性,设置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学生属于较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群体,而且具有检验、实践专业知识的需求。社会实践更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学校在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实习基地、提供有利的指导的同时,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活动也是其应该承担的义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本与社会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专业所从事的一些事物有大概的了解,认识到社会需求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学习专业知识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加强专业实习,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就会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加强实践教育已经成为国外大学的普遍做法,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一部分,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加大实践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推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大学今后的重要任务。

[参 考 文 献]

[1]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2]李东旭.对斯坦福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司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4)

[3]朱鹏,赵绍成.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育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

[4]范继荣,蔡玉莲.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初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4)

[5]孙亮.浅谈美国高等教育[J].安徽文学,2009(8)

[6]李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动机的初步调查研究[J].教育艺术,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