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2:51

绿色环保意义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意义

【引言】:绿色建筑是对传统建筑价值观和技术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建筑在生产制造、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理念和方法上产生质的变革,从而引起整个建筑业的技术系统的创新,以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能源,减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适宜的技术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因此,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发展绿色建筑的形式刻不容缓。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运行、拆除的全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总量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绿色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1)绿色建筑是资源节约型建筑,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资源。(2)绿色建筑是环境友好型建筑,不仅要求建筑实体对环境的干扰最少,而且要求建筑生产过程也要保护环境,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3)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它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寻求人、建筑、自然的和谐与共生。(4)绿色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它所倡导的理念就是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5)绿色建筑是高品质建筑、耐用型建筑,它代表了建筑品质的综合提升,代表了社会对未来建筑发展方向的需求。

2.G色建筑的发展重要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本身而言,需要实现与内、外部的和谐。内部的和谐性是城市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的空间载体,个性差异就比较大,而最大的差异是建设城市过程之中利用自然成分与人造成分比重的问题。特别对于历史型的城市来说,经过千百年的积淀,特色的延续与发展尤为重要。以苏州为例,城市的个性特色以私家园林的精巧、前街后河的城市街坊肌理、粉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为主要特征,若把过去城市的积累看作是城市建设过程的积累,那么现在的建设行为则也是一种城市的积累与延续的过程,更是城市的发展问题。如苏州古城改造中的干将路连接了新区、古城、园区,而它的街道景观的组织考虑了特定的区位,体现在河的利用与桥的组合、绿地系统与小品的设置、街道的建筑形态与风格风貌,是一种古城发展的延伸。但历史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而现今是利用优势在特定城市区域进行保存、保护、适当改造并加以发展,达到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总体说来,城市区域内建设与自然的有机组合是发挥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3.建筑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在20世纪所完成的建筑项目大部分是非节能、高耗能的建筑,占城镇建筑面积的80%。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已在绿色建筑领域内开展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研究。当然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市场、技术、政策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侧重关注并逐渐解决。如今人们对绿色建筑这一新型建筑依旧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近年来绿色建筑事业发展迅速,然而社会普及度还是不是很高,人们未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意义,对绿色建筑含义理解不深,推广意识不强,对绿色建筑有关内容懂得不多。所以,应该加大绿色建筑公众宣传力度。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脱节。由于公众对绿色建筑缺乏认可、开发商为获得利益而蓄意炒作、伪绿色建筑误导、绿色建筑冷拼和成本太高一些原因,引起了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脱节,抑制了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所以应该加强公众宣传及政策扶持引导。缺乏完整精细的技术支撑体系。当代的绿色建筑是种较为繁杂的系统建筑项目,其跨跃了多个专业、对建筑多个阶段,进行多方面的绿色设计,在这里强调多学科的配合和因地制宜。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地域和气候特征、不同资源蕴含量、不同人文、不同的经济条件,选用适宜的技术,建立起完整精细的技术支撑体系【2】。

结束语

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体现了节能、环保、科技、人文的理念,是全球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把我国城市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途径和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绿色环保意义篇2

【关键词】绿色消费绿色营销沟通

一、绿色消费定义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它有三层含义:

第一,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第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第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二、我国绿色消费的问题

首先,绿色消费的观念没能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环保节能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逐渐加强,消费也日益趋向绿色化、生态化。然而但从总体上讲,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绿色意识还远远不能达到实现绿色消费的要求,绿色消费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仍有许多人没有进行绿色消费。

其次,对绿色消费的误解也阻碍着绿色消费的发展。绝大多数人不能充分理解绿色消费的含义,仅仅停留在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上,而忽略了另外两层含义,对垃圾的处理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比较盲目,缺乏主动性,这就使得绿色消费目前不能彻底的在我国得到实行。

再次,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制约了绿色消费的发展。绿色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一般绿色产品价格较高,而在我国,较多的消费者属于中低收入者,缺乏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因此,绿色消费缺乏较多的消费群体。

三、对“绿色消费”的认识

首先,绿色消费并非“消费绿色”。很多消费者一听到绿色消费这个名词的时候,很容易把它与“天然”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误区――绿色消费变成了“消费绿色”。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以后的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其次,“绿色”不意味着“天然”。绿色”的涵义是:给人民身体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护,舒适度有更大的提高,对环境影响有更多的改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如果沿着“天然就是绿色”的路走下去的话,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绒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养殖热,而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惊人,会给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绿色消费必须是以保护“绿色”为出发点。

再次,“绿色消费”反对攀比和炫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消费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相互攀比,追求奢侈豪华,以示炫耀。他们竞相追逐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商品,其行为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那些商品的社会象征意义。由此容易形成浮华的世风,刺激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第四,“绿色消费”反对危害人和环境。绿色消费主张食用绿色食品,不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少吃快餐,少喝酒,不吸烟。消费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可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稳定性,稳定性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吸烟和酗酒除了危害人体健康,还影响空气质量和粮食供应。

第五,“绿色消费”尤其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不仅增加了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而且助长了人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工业化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过度消费。节俭消费则会减少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有利于环境保护;如果人主动地放弃多余的物质消费,对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处的。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实行节俭消费尤其必要。

四、绿色消费的心理对绿色营销沟通的启示

绿色消费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营销者对绿色消费行为进行心理分析,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显得非常重要。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从保护健康和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产品的消费;或者是消费者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在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而采用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

与此相对应,绿色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被企业界所接受。作为绿色营销的载体――绿色产品,也刚刚开始进入其导入期阶段。在此阶段,消费者大多对产品不甚了解,先知先觉者渴望得到有关产品的信息。针对这一特点,绿色营销者在沟通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以下几个内容,即:重视绿色教育,营造绿色消费时尚,宣传诉求针对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协调好各方关系。绿色沟通带有涉及面广,层次深厚,难度和影响面较大的特点,所以要求营销者倾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联合各方力量,孜孜以求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五、结语

我们在消费的同时要注重绿色,注重环保,注重健康,注重提升。绿色消费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将来的生活,我们唯有每个人奉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绿色。让绿色消费这个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我们真正绿色地消费,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绿色环保意义篇3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

按照美国《绿色化学》杂志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1.全球存在环境问题,绿色化学理念需要深入人心.根据调查统计,初中学生有近六成的人没有接触过绿色化学,有些教师也缺乏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学习.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色化学和绿色生产需要加大重视.这就需要受教育对象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有深刻理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绿色化学,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

2.绿色化学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绿色化学理念的倡导,对于实现绿色化学工业生产有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改变对化学产业高污染的传统观念,形成对化学产业正确的认识.同时,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初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基础阶段,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使它扎根于化学价值体系中的责任.

3.绿色化学理念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绿色化学旨在阻止污染的产生,消除由工业产生的废物,保护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安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要注重培育学生向正确的价值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策略

1.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材已经包含了很多关于环保相关的内容,所以是环保教育的一个可行工具.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形因素,将绿色化学理念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将课本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迁移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绿色化学理念,形成绿色化学意识.

2.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化学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而且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结合课本知识,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引导学生用绿色化学的观念进行解答,使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层面的习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绿色化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并掌握问题大致解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习题,要求学生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和结论,逐步树立绿色化学意识.

3.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主要途径是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思考.绿色化学为主题的实验与过去的化学实验不同,它强调实验过程中使用制剂、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利用药品减少污染物排放,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制剂,从而改进化学实验,使化学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因此,教师应在每个化学实验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引导学生以绿色化学理念开展化学实验设计.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回收实验废弃物或循环利用.

绿色环保意义篇4

论文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破环状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全球绿色新政”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各国政府目前不仅要采取积极的环保政策来控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同时,在恢复环境生态系统过程中提高社会中普遍成员的环保意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并以环境教育法制化予以保障,从而使全社会成员树立绿色意识,同时提高环保法律意识,在全社会中建立普遍的环保意识使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2002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了《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首次提出人口众多的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即“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统一协调”之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并于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2009年11月13日,在第二届“绿色经济与绿色责任”的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了《2009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会议对绿色发展的内涵做了具体的阐述:首先是生态环境响应,不能对自然系统结构与过程造成破坏,还要通过绿色的发展设计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是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城市居民可持续的消费行为;第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风险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第五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社会平等不断进步。绿色发展是相对于传统“黑色”发展模式而言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目的都是为突破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①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黑色发展是指高消费、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附加值、低使用价值、低资源生产率的发展。主席在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开幕式讲话中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绿色发展,意味着从政策上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在自然系统可自行恢复的限度内发展经济,以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

可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新政等都可以说都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意。笔者认为“绿色发展”的要义在于“共赢”,即在现实中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率,将环境与发展从对立与冲突关系转向共赢关系,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过程中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今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模式。

二、绿色发展与环境教育立法的关系

(一)环境教育概述

1970年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首次使用“环境教育”一词,并进行了定义:“所谓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术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美国是第一个制定《环境教育法》的国家,在该法中阐述到:“环境教育是处理人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关系的教育过程,这种关系包括人口、保护、交通、技术和城市以及对整个人文环境的区域规划。”我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环境教育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1975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上通过的《贝尔格莱德: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指出,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以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为此,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全世界所有的人意识并且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并促使他们个人或群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并推动和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环境教育的内涵从“人与环境”逐渐转向“环境与发展”,使环境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内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它强调通过环境教育和培训,增强人类的环境和发展意识,特别是环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笔者认为,虽然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不统一,但环境教育究其本质而言,就是通过普及环保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从而培养善待环境的态度,主动地、自觉地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为,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保护人类环境。

(二)环境教育立法是普及公民环保意识的有效保障

环境危机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成员环境意识、环境责任等素质的缺乏,而要解决环境危机,归根结底只有靠全面提高人的环保意识才能实现。现实中单纯依靠个人去认识环境、提高环保意识从而建立起普遍的社会环保意识是不现实的,且仅靠个人的环保意识来宣传环保起到的影响力也是微弱的,很难达到普遍的环保认同感。笔者认为以上问题只有靠环境教育才能完成,上文已论述了环境教育是普及公民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我国当前环境教育落不到实处,实效性差。我国在学校环境教育中,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率低,高等教育中重视环境专业的教育,轻视非环境专业中的教育,从事环境教育的师资队伍落后、教学方法落后。社会教育在我国的状况也不乐观,政府作为主要的宣传教育组织者对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非常不到位,完全是“流于形式,走过场”,群众主动性不高,对环保意识的理解往往是被动的,肤浅的,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佳。

所以,环境教育必须要有各方面的支持以保障它的顺利开展,否则也只能起到表面宣传作用,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很难得到普及。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环境教育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可以说环境教育立法是为环境教育服务的,它使环境教育有序健康地发展;环境教育发展了,在社会中普及环保意识的目的也即达到了。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绿色发展观的教育,使全社会成员具有绿色意识,同时提高环保法律意识,从而达到在全社会中形成普遍的环保意识。

(三)公民环保意识的普及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前提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哪一个国家才应该关心的,应该是全世界都应该关心的。如今中国生态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目标就是让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性话题,在全社会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为绿色发展提供全球化交流平台。因此,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相互配合。国家在具体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过程中一方面不仅需要制定各种政策,如鼓励绿色投资、绿色技术创新等经济政策,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政策,征收能源税、环境税等法律政策,必要的辅助以行政手段来引导全社会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普遍建立公民环保意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是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最终途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曾提出建设绿色城市的6条标准,其中第6条就是“居民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在环境教育法的保障下积极有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普遍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人们的行为中去,彻底扭转不顾客观规律、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状况,使环保意识尤其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从而时时以环保法律来指导日常行为,举报他人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达到及时依法治理环境和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教育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只有全社会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才能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使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三、国外环境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立法已成为环境保护和教育的重大课题,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环境教育立法保障下,环境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于还未形成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我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是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的国家。1970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标志着美国环境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该法保障各级各类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规定了环境教育、技术援助、资金补助、教育管理等内容,让环境教育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1990年通过了《国家环境教育法案》,该法重申了国家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突出强调国家、政府在推进环境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对环境教育机构设置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建立了多元和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到环境教育的研究和项目开发。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颁布后,环境保护署在该法的指引下,制定了《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不仅扩大了环境教育培训对象,还制定了环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计划等。

日本是亚洲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一个国家。1974年制定了《自然保护》,强调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自然保护教育的重要性,1993年制定了《环境基本法》,自此,日本的环境教育获得了自己的法律地位和保障。1994年公布了《环境基本计划》。1996年公布了《展望21世纪我国应有的教育》,将环境教育融入社会长期发展计划。2003年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该法明确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方针和措施,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目的在于促进环境教育,提高每一位国民的环保热情。

国外环境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1.明确国家和政府推进环境教育的职责。改善环境危机,必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的作用是显然的。将环境教育提升到国家的高度,由国家积极组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对环境教育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提供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等措施对建立社会普遍环保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全国环境教育事务的机构。我国尚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这个机构最好是政府专门的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来发展环境教育。③

3.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教育模式。环境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通过环境教育立法,积极鼓励社会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增进社会公众的环保热情,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也是环境教育立法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方式,如设立环境教育奖学金,对环境教育做出贡献的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4.注重环境教育中的环境法律法规教育。这一层次环保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宣传和普及环境法规,规定公民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从而不仅以身作则还有助于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他人。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法制化是一个不可避免地趋势,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将环境教育提上立法日程,用法律意识来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断恶化的环境危机,逐步走向一条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消费,引领绿色潮流的发展之路。

注释:

①.实施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与创新.2010.25(2).123.

绿色环保意义篇5

关键词维度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战术

当今全球环保思潮冲击和绿色消费方兴未艾,企业如果沿袭传统的营销方式,必将被淘汰。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改弦易辙,实施绿色营销,以满足人们的无污染、无公害、延年益寿的需求。本文从“两个维度”层面重新审视了我国实施绿色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和意义。

1从战略思维的高度重新认识绿色营销的发展意义

1.1绿色营销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部门先后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等五部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20多项环境保护法规。1992年7月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牵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该文件经1994年3月15日国务院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作为中国21世纪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和行动方案,其核心是以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在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持续利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政府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消费者利益的关注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的提高,企业造成环境污染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社会团体保护环境的呼声,企业已不能毫无节制地掠夺性开发和以浪费资源及污染环境的代价来维持经济的增长。这就迫使企业从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把开发和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运用于人类社会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的经济活动中。

1.2绿色营销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了治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现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首先,我国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73个城市的调查,超过限额的城市已占70%左右;其次,目前我国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影响工业产值1200亿元以上,全国7大水系中,松花江、辽河、淮河、海河、黄河的40%~70%的水体已经降至最差的四类和五类标准;第三,我国城市道路噪声14年以来居高不下,全国有47%的城市区域受到噪声的污染;第四,垃圾污染已成为世纪末的严重话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生活垃圾产量在1亿t以上,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60多亿t,占地4.4万余hm2。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已经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自身的营销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1.3绿色营销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据外电报道,目前全球绿色商品贸易额为2560亿美元,而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额仅为2800万美元。应该看到,巨大的世界绿色贸易市场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企业能获得产品无污染、安全可靠的绿色标志,将大大缩短产品国际化进程,企业就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和实力。如海尔集团生产的绿色冰箱在获得“欧洲环境标志”以后,就能畅通无阻地进入欧洲市场,其产品有1/3销往海外。

在国际贸易上,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准则。凡是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品不能进口和出口,如珍稀野生动植物,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的农副产品和各种饮料、食品以及污染环境的工业产品,已在国际上受到严格限制,许多产品被排斥于国际市场之外。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利用世界日益高涨的绿色高潮,构筑非关税的“绿色壁垒”,以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我国企业只有积极开发绿色产品,争取“绿色标志”,全面开展绿色营销活动,才能打破某些国家的“绿色壁垒”,扩大产品的出口额和国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2从战术层面的角度重新审视绿色营销的发展意义

2.1绿色营销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和扩大市场销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追求物质享受,过度地消费自然资源将加深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的危机。以保护环境为特征的绿色消费正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世界各国也正在掀起一个绿色消费高潮。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的觉醒,缘于其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对生存空间和居住环境的追求使人们喜欢购买未施化肥的蔬菜、水果和粮食,崇尚没有被破坏的营养成分、没有污染的烹饪方式,关心居室的装修材料和装饰物品是否会排放有害气体和辐射,是否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人们愿意购买无氟电冰箱以及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

在我国已经有相当多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正在被唤醒,产生了主动消费绿色产品的强烈愿望。面对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企业以及企业家必须及时转变经营观念,开展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保为中心的绿色营销战略。企业通过绿色营销,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2绿色营销可营造绿色文明,促进企业塑造绿色文化

绿色营销可以推动新型的绿色文明的发展,绿色文明是一种以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与以往的文明体系相比,绿色文明代表着一种更高级的效率目标,也代表了一种更深远的公平理想,它既保证当代人之间的环境权利公平又保证后人生存权发展权的公平体系。通过绿色营销的活动,可以协调“企业——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绿色企业文化强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和环境变得更美好而负起责任并付诸行动,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因为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企业职工,都同样关心我们生存的环境,关心我们的未来。所以“绿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人的道义”所驱使的,企业通过实施绿色营销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实施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在企业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培育企业“绿色文化”。

2.3绿色营销可构建绿色企业形象,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要的今天,企业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绿色企业形象、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有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保护使之免受进一步的破坏。企业通过采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减少“三废”排放,将环境保护观念纳入生存经营活动中,从生产技术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用、生产程序的制定、包装方式的确立、废弃物的处置等各个方面都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可以兼顾消费者需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赢得政府的支持和消费者的好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当今消费者对企业经营好坏的评判除了品牌、价格、质量、服务之外,还有“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公众形象”等。有调查显示,1/3的顾客说,由于公司的环境保护记录而改变了他们购买商品的品牌。企业的协作部门也很其对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有的企业在进行采购时,以iSo14000为标准选择供应商。总之,企业进行绿色营销,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运用清洁生产方式、生产绿色产品等向广大公众展示自己的绿色企业形象,从而赢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2.4绿色营销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始终都和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重视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绿色营销的过程就是企业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过程,企业可以从比较深的层次来考虑技术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购买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和趋势,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事实上绿色产业是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其发展机会多、潜力巨大。谁能抢先一步、捷足先登从事这一行业,谁就能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绿色产品价格一般比非绿色产品高出20%~200%不等,这其中虽然包括了企业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支出,但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即使是非绿色企业,同样要为环境的治理和排污付费。如此说来,同样是为环保付费,绿色产品却能因此而卖高价。而且,因为绿色产品品质较好,尽管价格高于同类产品,仍然会被消费者所青睐,因此,绿色营销虽然增加了企业必要的环保投入,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客观的收益。

3结语

目前,绿色营销在国际上已是风起云涌,在我国也正方兴未艾。但是,对于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其经营思想仍处于以推销观念为主,同时开始向市场营销观念转变的阶段,企业常常为了获利而盲目采取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模式,患了“市场营销近视症”,太重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割裂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所以,要从理论上端正态度、澄清看法,重新审视发展绿色营销的重大意义,并认识到只有绿色营销才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坚红,易开刚.绿色营销[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万后芬.绿色营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绿色环保意义篇6

一、马克思主义与其绿色发展意蕴

所谓马克思主义,就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努力探索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大致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创学说即由他们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列宁和诸多后继者丰富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显然它包括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主要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创学说,在某些条件下,也包括列宁、斯大林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并没有明确的绿色发展的概念,但绿色发展意蕴隐含在他们的哲学与经济学思想之中。其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人与自然的的一体性,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意蕴的哲学基点。在他们看来,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以自然为前提并需要自然界提供丰富的资源做后盾,因为“人靠自然界来生活”[1],同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接受其支配,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所以说人与自然是一个休戚相关的有机整体。其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自然不可能无条件地为人类所服务,却可以给予人类追求合法需求。但是资本主义制度过度强调人类通过干预自然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所以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其三,社会主义是消解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唯一出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破坏,会危机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生存。社会主义因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定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2],注重社会各个环节、功能的协调。所以才能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解与共同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意蕴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目标。但是,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绿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具体的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自然条件的现实状况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努力探索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科学。在实践探索中,绿色发展的理念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蕴渐浓,日益明晰。

二、思想与其朴素的绿色发展思想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实际,围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根本问题进行艰辛探索,揭示出中国革命的规律和建设的启迪,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思想。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朴素的绿色发展思想。其一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一体性理念的指导下,产生了自然对人、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他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如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3]。他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适应,强调不能对自然无限制地开发和消耗,所以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4]。其二是提倡通过水利建设与绿化来综合改善生态环境。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农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想农业持续发展,必须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所以全国上下大兴水利建设。关于绿化,认为“: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4]所以他向全党提出了绿化祖国的任务,并希望全国各地都能搞好绿化工作。随后在全国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邓小平理论与其协调发展观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围绕社会主义运动中失误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揭示出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索中,邓小平逐步形成了其协调发展观。其一,在认同人与自然的一体性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他看来,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前提和基本条件,所以他继承绿化祖国的思想和做法以保护好环境,并把对环境的科学管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当作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来抓[5]。这些思想及其实践,内含着绿色发展的理论精髓,体现的是人追求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其二,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邓小平认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广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走法制化轨道。“加强环境管理,要从人治走向法治。”[6]所以,我国制定了森林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同时主张科教环保,即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发展的推广要靠科学与教育,使科技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教育成为环保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邓小平这种法制环保、科教环保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内涵。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世纪之交,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艰苦探索,揭示出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中,在继承前有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一,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当前的发展与将来的发展是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7]实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既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将来子孙后代的发展,决不能断了子孙的发展之路。[7]可见,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其二,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提出环境保护要走多样化道路。首先是继承邓小平的法制环保、科教环保思想和做法。其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只以工业价值为目标,还要特别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做到高科技、好效益、低消耗、少污染的良好局面。还有就是倡导环保的国际配合和合作。这些观点提出了环保实现路径的新思路,符合时代要求,更合中国国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观。

五、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的绿色发展理念

新世纪初,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问题,科学分析全球绿色发展浪潮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符合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在对全球发展的科学把握和对中国发展的探索中,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蕴含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系列思想里的核心理念。其一,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核心理念。生态、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但首先要有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这就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8]才有“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的绿色发展的可能。换言之,科学发展的核心是绿色发展。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他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8]因此,努力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和要求。其二,如何进行绿色发展,指出,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途径。他强调,绿色发展,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降低能耗和物耗。这样通过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9]。这就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最主要的基本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六、结语

绿色环保意义篇7

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但是,未来的旅游业发展重点在哪里?综观当今旅游,“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已成旅游新潮。世界正步入“环保时代”、“绿色时代”,绿色正成为21世纪的流行色。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把眼光落在能满足自己多方面需要的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旅游上。

惠州市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三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发展,2001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27.03亿元,外汇收入5610.41万美元,接待过夜游总人数达247.03万。据预测,至2005年来惠州的过夜游总人数将达到486.5万,2010年将达908.3万,其旅游资源容量也由2000年的390.0到2005年的870.8、2010年则上升至1880.2。可以预见,21世纪惠州旅游业即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深度开发阶段。如何选择一条旅游业的“康庄大道”,既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又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终实现(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摆在惠州市旅游业发展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关于绿色旅游

当今“绿色”正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绿色革命风暴”,绿色旅游也在其中。

(一)绿色旅游的定义

绿色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具有亲环境或环保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服务。狭义的绿色旅游即农村旅游,即发生在农村、山区和渔村的活动。本文所论及的绿色旅游取其广义。

(二)绿色旅游的内涵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而“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在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小,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作为旅游者是在旅游时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物、植物,进行绿色消费,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三)绿色认证体系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当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为此,21世纪的旅游业必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同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者也会自觉地寻求“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在90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游行业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绿色环球21”认证。当今,“iSo14000”、“绿色环球21”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也是旅游业增强竞争力,跻身国际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三、惠州发展绿色旅游的优势

(一)绿色景观优势

针对当今人类违背自然科学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弘扬绿色景观,发展绿色旅游,更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濒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9′~115°5′,北纬22°3′~23°7′之间。

    在自然环境方面,惠州“地形起伏、雨水丰沛、林木葱笼、环境宜人”,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惠州丰富独特的旅游风景资源。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青山、绿水、碧海、银沙、温泉,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自古就有“岭南名郡”之称,其中被列入部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绿色景观与惠州广阔的地域、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种群构成绚丽的自然景观及平衡和谐的生态环境,为惠州发展绿色旅游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资源条件。 

(二)国家园林城市的优势

惠州遵循自己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植物生态要素、以及城市建成区的现实状态,于1998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绿化系统规划模式———“二环、四带一中心、一网、六块、八大园”。惠州历来擅长山水之胜、林壑之美。惠州总体规划突出绿色景观,尊重山水生态要素,结合山水分布脉络,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大力实行山岭园林的美化、葩化、香化。城区内的自然山体除个别用于市政建设外,都严加控制予以绿化:如近湖山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筑、水体、林带的衬托下,形成不同的景观构图。白云缭绕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挂榜山、如凤冲天的螺山、形若戏狮的狮山、似龙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尽显“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

(三)绿色奖牌优势

近几年来,惠州市在创绿色奖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3年,惠州市对行政区划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惠阳撤市设区,市区范围由“两江”沿岸延伸到大亚湾,面积扩大5倍,达到2672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跨越,迈入了国家二类城市行列。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金牌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基础上,2003年又获“全省文明城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两项殊荣,一座现代石化、数码产业与山水、文化交融的现代化城市已具雏形。

绿色环保意义篇8

关键词:低碳生活绿色设计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02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步觉醒,“环境设计”概念由此崛起,进入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才崛起和发展,再由于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关注和发展,人们的家居生活开始逐步向往自然的,绿色的,节能的,环保的家具、房屋装饰材料等等,人们这种追求自然的“绿色”生态趋向,其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映在家居生活中,绿色设计即开始注入具有高科技加情感及绿色低碳环保的特征。

“绿色设计”核心理念就是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环保、节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与实践,“绿色”已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绿色设计与室内环境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密切关注生活的重要内容。

1绿色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20世纪80年代,全球生态问题的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加深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研究的结果一致认为,通过绿色设计及消费“绿色”产品可以改善人居和社会环境状态,绿色材料的使用、已经成为设计师们热衷于改进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绿色设计逐步成为了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具备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绿色设计(Green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上面的实践,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改革和改进,追求人居环境设计上的创新,以一种为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负责的方式和态度去设计人类的居所。

绿色设计主要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家居生活中的房屋装修设计而言,国内外普遍认同的绿色设计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即Reduce、Recycle和Reuse,意思是说我们不仅要尽量降低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2家居生活中的绿色设计

(1)家居生活进行绿色设计的目的

我们对家居环境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触觉来感受,用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来营造,人们总是在不同的文字中表达出,在钢筋水构建的建筑中,缺少人情,渴望温暖,渴望自然,不断的寄望自己会长久的拥有舒适,健康的生活。对于居室设计来说,绿色设计的理念为人是服务的主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的居住条件的意愿不断增强,大部分城市居民愿意更多的设计者和装修师能够为自己做一个健康而又环保的家居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室内绿色设计提供了条件。

在现代全球化消费步入千家万户的时候,人们再生活中迫切要求家居环境的健康、绿色,期盼在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能够为家居带来健康、绿色、舒适和快乐的安全感,当这不仅是现代人类健康设计的审美要求,更是人们对生命的另一种关爱和保护,绿色设计与家居生活是人们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追求的时代表现,这也表达出现代的居民很希望通过绿色设计来改善自身的家居环境。

(2)室内“绿色设计”的手法

在我们对室内进行绿色设计时,合理选择用料,配合整体设计思路,根据设计空间的不同表情,从整体空间的性质进行综合考虑,采用最适合的材料和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恰倒好处的修饰,是设计构思具体表达过程的首要考虑,杜绝滥用材料,过度装修,都是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概念的具体体现。

室内“绿色设计”题材的设计者首先会考虑居住空间里绿色环保的氛围营造,把握以环保、节能、安全、健康、方便、舒适为理念或者概念的室内设计,通过绿色设计来直接或间接地传递某种气质或者理念,使居住着对自己的家居环境自然的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尊重环境,是室内“绿色设计”的关键,用那些天然的材料和可回收利用的装饰配件和一些植物装饰来装饰我们的家居环境。这就是室内“绿色设计”的重点所在,现在室内装饰都倾向于生态可回收的房子装饰元素。目前许多的纸板的家具生产,这种用纸板做的橱柜等家具即坚固有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此外,木材是公认的具有环境质量和能力、隔热效果好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材料。因为它的隔热效果好,它还可以用于屋顶的装饰,而且它的绝缘效果很好,可以用在绝缘和节能屋顶的装饰上。这种手工的家具制造还可以创造出许多传统的家具生产没有的新的家具装饰样式。

根据室内家居环境的客观状况,以及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和意愿,进行绿色饰品,比如植物的布置,这种布置是家居绿色设计的手法之一,意思是说设计者将个别的、局部的装饰组织起来,重视饰品在室内的连续或者不连续的布置,经过设计上的延伸、转折、过渡、改变,充分体现房屋的整体效果,从而使得室内装饰将更有生机和活力,更鲜明、更亲切、更自然、更惹人注目和喜爱,由此充分展现出居住者的个性与情感。

在室内“绿色设计”中也大多强调自然材质肌理的应用,用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功能性来突破框,让居住者能够借助自然材质,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意义,比如水泥砖墙的粗糙表面、木材原始的质地、金属等的强硬质感,这些家居装饰的艺术化手法来进行的绿色设计,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所具有潜在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和释放。

绿色设计和其他家居设计一样也很重视室内环境的安全检测和预防,比如及早地杜绝污染超标的家居装饰材料,根据不同空间的不同污染物选用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吸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严格根据绿色设计的国家质量标准,预防建材与装饰材料潜在的危害。

(3)使用绿色材料

绿色材料是指生产的厂家在生产制造和在我们大家使用的这个过程中,对我们的身体不会有伤害健康安全,又不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室内装饰材料,因此绿色材料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设计生产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装饰材料。

总之,绿色材料的选择、运用,是绿色设计的具体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同的材料均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表情,如木材的暖、金属的冷、织物的软、石材的硬等等。配合整体设计思路,合理选择用料,根据设计空间的不同需求,采用最适合的材料和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恰倒好处的修饰,是进行绿色设计构思具体表达过程的关键。

(4)使用绿色环保家具

家具是构成我们每天起居休息的场所,所以家具的舒适感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家具设计遵循高度精准的人机工程,家具的每一个角度每一个细节都符合人体最大的舒适度。家居的环保值一定要高,最大程度的确保绿色生活。

绿色家具是指基本上具备能够挥发有害物质的家具,绿色环保家具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不同的标准但大多都有共同的认可:一是,减量:即减少产品的体积和用料;降低和减少产品制造和使用时的能耗;免掉不必要的功能。二是,再使用:绿色家具的修护比较方便、可再次或重复使用、有一定的更替产品。三是,回收再利用,以利于今后的分类处理。

目前我国通常认同的绿房子环保家具标准为:基本上不具备或者不散发有害物绿房子环保节能耐用的家具,更上一层高度的定义: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特定需求,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没有对人体毒害和伤害的隐患,在生产设计过程中有严格的尺寸标准,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家具。

3绿色家居设计的现代典范―日本绿色家居设计风格

当代绿色家居设计风格中以日本最为典范,过去日本家居设计经常使用屏幕室内空间的临时空间,后来,人们开始在房间之间的柱上安装推拉门或隔扇分隔空间,比起榻榻米、推拉门、隔扇尤其在现代生活中经常看到表演空间与该类型的事。即使在地板上或者分隔的小房间设计下,安装一个滑动门,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类型空间,新日本的设计更多考虑人体的空间尺度、舒适、功能和绿色家居理念的要求,利用一系列的绿色环保材料拓展生存空间,忽略了冷淡的突破,通过精心的设计,对每个家庭居室的个性化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因为生命空间的狭小,他们喜欢在“轻、薄、小、巧”项目,如小茶壶,小碗和酒具等等,所有小巧玲珑的器物。所以,“小”的意思是智慧和美丽。当人们举起这个小茶杯、陶碗、喝酒、玩之间,这很容易让主人产生舒适和惬意的感觉,器物以不同的位置和造型的出现,这恰恰反映了禅宗和谦虚品格神道教的简单的美学,这反映了日本的设计将因此而产生的影响,我们由此归纳出两个因素:小巧和精细的简约风格,二是日本人的喜好小型化和标准化的概念。这体现了既继承传统又迎合现代国际市场的需要,使得日本的绿色家居设计引领世界潮流,遍布全球。其次,日本人很喜欢木质家具,而且尽量保持木材的原本之色,并力图展现出它的功能性,减去不必要的装饰,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樱桃木、榉木、藤、竹、草等作为基本材料,这样就充分体现了纹理,从而体现天然材料的素色的美,从简单中见高雅,家具的漆也是以透明的方式来完成,这充分的体现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佛教生命的意义,超凡脱俗的精神理念与家居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三,日本的设计艺术自古以来崇尚自然、淳朴的风格,注意具备简洁、美丽的物体,这已经成为一种日本艺术设计的传统与现代意义上不断结合的审美意识和精神结构,因为日本人认为木材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就像人类一样,如果刷上化工涂料,它将影响其生活,也破坏了潜在之美,这些木结构建筑房屋,所有的素色的和记录清晰的纹理,简单而又美丽,使永久性建筑展现出一种患有禅宗精神,日本民族艺术的审美追求上的禅意,家居生活设计表现出清新脱俗而又低碳节能的理念和要求。总之,日本家居的绿色设计既保持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又含有西方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和式家具的制式,明显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现代的和式家具制式,则是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表现出日本民族的性格和审美习性使然。

4绿色设计对新时期家居低碳生活的意义

绿色设计在流行于20世纪80年末,绿色设计不仅反映了现代科技文化引起的环境和生态破坏的反射,也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性化设计、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加速了资源、能源消耗,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在商业化中的工业设计,设计是鼓励人们过度消费的媒介,绿色设计也由此应用而生。

绿色家居的理念不仅消费者青睐,也同样被越来越多的商家不断研究和深化来提高自身产品内涵,体现品牌价值。以“绿色”为题材和理念的设计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在一些绿色食品逐渐实现全民化的同时,绿色技术也将实现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新时期的绿色设计与家居生活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商业角度、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概括来说,一般是在设计之初将环保、节能、低碳的追求进行整合加工,绿色设计不仅是最后生产的产品在使用能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时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还要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人类的生存无害或小,资源利用率高、能耗最低的产品设计方案。

5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设计是在能源紧张,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逐步进入家居生活世界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开发主要在空间组织形式、装潢设计、展示艺术等,按照绿色设计理念,形成我们作为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料的质朴的模型空间,创造自然、淳朴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绿色设计将试图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重视可再生资源,促进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的无毒、无害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的材料,同时对绿色环保、多功能健康的家居环境、的绿色设计和研究具有很大的行业牵引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林福厚.室内设计[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徐进波,王娜.绿色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C]//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7.

[4]许平,潘琳.绿色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5]袁钒.室内绿色环保设计及达标检验标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绿色环保意义篇9

关键词旅游饭店绿色营销策略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绿色时代的到来对世界各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饭店业也不例外。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政策上、法律上对我国饭店的经营行为作了规范,要求饭店必须实现营销绿色化;国际环境保护的潮流也对我国饭店产生重大冲击,要求饭店按国际环境标准从事营销。实施绿色营销是21世纪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旅游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绿色营销策略概念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关于绿色营销,各企业对之尚未有统一的规范,理论界对它的确切定义也未有统一的表述。归纳起来各种观点都认为绿色营销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对企业自身而言的,即微观层面的,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其二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即宏观层面的,涉及道义问题。可见,利益和道义决定了绿色营销的动机和行为的多层次性。

从道义层面来看,绿色营销强调在营销过程中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全社会的全局利益,促进宏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企业本身。从利益层面来看,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符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在竞争中获取差别优势,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相应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绿色营销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旅游饭店占领市场和扩大市场销路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追求物质享受,过度地消费自然资源将加深这个星球和人类自身的危机。以保护环境为特征的绿色消费正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世界各国连年掀起绿色消费的高潮。饭店通过绿色营销,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饭店占领市场,使饭店发展前景更广阔。

2.2可以营造绿色文明,促进旅游饭店企业塑造绿色文化

绿色营销可以推动新型的绿色文明的发展,绿色文明是一种以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通过绿色营销的活动,可以协调“企业——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而是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旅游饭店企业家得到良知的安慰和道义的满足,旅游饭店成员也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而消费者也会由于自己的绿色消费行为,帮助了饭店绿色营销的最终实现而感到满意。饭店业通过实施绿色营销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实施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在饭店业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培育饭店业“绿色文化”。

2.3有助于旅游饭店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营销的过程就是饭店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饭店可以从比较深的层次来考虑技术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饭店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购买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和趋势,通过实施绿色营销则有利于饭店占领市场、扩大饭店的市场份额。

3我国旅游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策略探讨

3.1创建绿色企业文化,培育饭店业员工绿色意识

绿色意识即是“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创建绿色企业文化是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先导,是培育员工绿色意识的重要工具。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广大员工共同遵守的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标准,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绿色企业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资源持续利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以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系统思考为原则,综合考虑饭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基本特征。绿色企业文化要求饭店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态平衡。饭店业实施绿色企业文化能最大限度地凝聚饭店业员工,使他们牢固树立绿色意识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饯行绿色企业文化,为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提供重要的人员保障。

实施饭店绿色企业文化,第一要积极造就企业模范人物,模范人物是饭店员工学习的榜样和动力。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饭店中贯彻企业文化突出的员工,并要大力进行表彰和宣传。第二,要创立饭店企业文化礼仪。要在饭店中创立工作惯常礼仪、纪念性礼仪等。第三,利用内部非正式沟通网络。创立饭店业绿色企业文化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积极构建饭店业内部非正式沟通网络,使饭店业员工更好地接受绿色企业文化。最后,要在饭店业内营造饭店绿色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员工能真正溶入到绿色企业文化氛围中去,培养自己的绿色意识并真正贯彻绿色意识。

培育饭店业员工的绿色意识同时还要求饭店业员工要转变两种观念,一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污染环境,二是环境投资会增加饭店负担,影响饭店经济效益。创建绿色饭店先期需要较大的投资,高额的投入又使得饭店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偏高,这对于饭店经营者和消费者都难以承担。饭店绿色之路似乎是赔钱的买卖,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管理是创建绿色饭店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和替代原则,可以使饭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

3.2设计绿色组织结构

设计绿色组织是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度保障。由于环境责任需要组织内所有成员共同承担,因此需要各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在饭店外部,饭店与顾客、供应商的关系不仅是产品供应与消费的关系,而且更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都需要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重视环境绩效,所有这些都要求饭店对旧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以使饭店的组织结构更加柔性化、网络化和决策权的分散化。加强绿色管理,饭店应在董事会设置环保董事,具体负责有关环保方面的一些事务,定期进行环保分析,监督环保经营战略与目标的落实,为公司雇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环保培训;设立“绿色经理”或可持续发展小组,以负责管理饭店的环保政策与实践。

3.3推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推出绿色产品饭店的主要有形产品是客房产品和餐饮部供应的菜肴和饮料。因此,推出绿色产品主要是指推出绿色客房和绿色食品。

(1)开辟“绿色客房”。“绿色客房”是指讲究环保的客房,当然客房的物品应尽量包含“绿色”因素,如床单毛巾最好是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肥皂宜选用纯植物油脂皂;另外客房应摆上一两盆植物,使客房有生气、有春意。同时引导入住客人成为资源的节约者、环境的保护者。客房使用的物品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延长物品的使用期,推迟重置时间,凡能修理的就不要换新的,决不要轻易丢掉,可将有些用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而不是用完之后一扔了之。如饭店为客人一天一换床单、毛巾等棉织品,为此饭店每天有大量的床单、毛巾等棉织品要洗涤,用水量大大增加。而在不影响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客人反复使用床单等用品,从而减少用水量和对水的污染。

(2)创办“绿色餐厅”。第一要使用“绿色”蔬菜。肉类和其他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蔬菜、食品。为确保“绿色”蔬菜、肉类的供应,应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一个地区的几家饭店可联手开辟;二是不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及益鸟、益兽。传统菜肴中因珍稀动植物而扬名的,应研究出它的替代品。

(3)提供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饭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提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以饭店客人就餐为例,在客人点菜就餐时,餐厅服务员在推荐、介绍菜肴时不能只考虑推销产品,为企业盈利,还应考虑到客人的利益,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向客人推荐,提供绿色含量高的菜肴、饮料,在就餐后,必须根据环保要求对快餐容器等进行有效处理,使之不污染环境。若客人有剩菜还必须提供周到的“打包”服务。有些饭店还提供代客保管剩酒的服务,供下次消费饮用。

(4)进行饭店绿色促销。绿色促销,就是有利于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促销方式。绿色促销与传统促销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饭店绿色促销增加了许多“绿色特性”。它通过媒体传递“绿色”产品及“绿色”饭店的信息,引起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要求及购买行为。在绿色促销中,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人员推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同传统的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有所不同。一是绿色人员推销。绿色饭店产品多是新产品,很多消费者一开始并不认同。推销人员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宣传饭店产品的功能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并可当场回答消费者的提问;二是绿色广告。绿色广告同其他广告相比更强调饭店产品的“绿色”特性,宣传饭店的绿色形象,把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刺激消费需求;三是绿色公共关系。绿色公关是树立饭店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道路。在绿色营销中,饭店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饭店形象。绿色公关能帮助饭店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饭店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卢勇.论饭店的绿色营销[J].旅游学,2002(3)

绿色环保意义篇10

关键词:恶意绿色壁垒防范国际经济与贸易

当今,随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有关环境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为绿色壁垒的形成提供了契机。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借绿色壁垒之由,行贸易保护之实,即实施恶意的绿色壁垒。发达国家通过推行恶意绿色壁垒,不但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了竞争优势,还可以获得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的美誉。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在设置恶意绿色壁垒方面总是乐此不疲。恶意绿色壁垒阻碍了国际经济的发展。极大地破坏和扭曲了公平贸易的行为理念。因此,恶意绿色壁垒应该受到世界范围的抵制和讨伐。

一、恶意绿色壁垒的简述

绿色贸易壁垒,Greentradebarrier,分为善意绿色壁垒和恶意绿色壁垒,善意的绿色壁垒是应该提倡的,我们反对的是恶意的绿色壁垒。如果进口国以环境保护为名为保护国内贸易,倚仗先进的技术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即认为是恶意的贸易壁垒。

二、恶意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实施双重标准

进口国针对特定国家的产品或特定国家的特定产品实施歧视性环保标准,有别于其他国家另搞一套,其目的是进口国为了减少国外商品的进入本国市场,减少对本国商品的冲击,其真正意义在于以严格的高标准阻止特定国产品的进入,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这显然是违背世贸组织中的非歧视原则。

2.苛刻的准入制度

发达国家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来自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往往因受制于多项指标技术参数而顾此失彼。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严格且繁琐的卫生检疫制度,实行贸易歧视,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3.繁杂的进口手续

以我国输日冷冻菠菜为例,以前一箱冷冻菠菜到日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获得通关,但2004年7月后拖延到了35天,原因是日方新增了原本没有要求的材料审核。而且日方要求输日菠菜必须同时附带大批书面材料,用于记载菠菜从种植到出口每一个环节的详细情况,而这些仅是以通关前让日方判断我国冷冻菠菜是否有资格获得检查,并不代表材料齐全日方就一定会检查。检验检疫部门认为,大量的附加劳动给出口企业增加了成本,以前山东每年出口日本的冷冻菠菜为4万-5万吨,而自2004年7月以来每年1万吨的出口量都无法实现。

4.庞大的认证体系

以日本的制度为例。自2003年起在日本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认证制度”,即凡进入日本国内市场的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不允许销售。此外,日本在采取全面禁止进口措施的同时,强化对进口商的处罚,除增加罚金外,还公布进口商的名称。这实际上通过加强对进口商的约束,提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很大障碍。

三、恶意绿色壁垒的影响

1.恶意绿色壁垒对中国的影响

(1)响我国的对外贸易,使我国贸易产品数额和范围减少。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其制定的环保技术标准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我国来说,有些是难以达到的。

(2)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实施恶意绿色壁垒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中国不可避免的因为环境问题同发达国际或经济组织产生贸易摩擦,有损中国良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推行恶意绿色壁垒,在这些国家已经被限制或淘汰的重污染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环境,使我国国家利益受损。

2.恶意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繁琐的标准,苛刻的要求,增加了贸易的成本,不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2)由于各国对国际标准的理解不同,必然会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得失,形成激烈的贸易冲突。(3)由于发展中国家与环保相观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这就是得发达国家有机会将高消耗和污染性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