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2:58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幼儿园不断的兴起,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方法也多彩多样。但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也存在很多的误区,笔者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影响幼儿教育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人们对于幼儿的教育观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建设符合现代教育、科学化教育的学前教育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不好管理,教师常常为之头痛。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差事,并没有认真的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不能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教学模式“换汤不换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导,没有发挥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2.设施、管理差,影响幼儿教育

现很多幼儿园大都为个体园,多数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没有达到标准。幼儿园应设活动室、儿童厕所、盥洗室、保健室、办公用房、厨房、音乐室、游戏室、体育活动室、家长接待室等区域设施,但很多幼儿园这些设施比较简陋,甚至没有,儿童玩具数量也很少,园内也没有根据儿童年龄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教学的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影响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而且公办园教师工资没有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管理中,民办幼儿教师每月工资约为1000-1500元,一个班级只配备一个主管教师,教师管理起来工作量大,力不从心,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发新颖的教学方式。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少,因此很多新的教育观念不能及时的被纳入,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教育的进步。

4.观念问题,影响幼儿教育

(1)现在每家一个孩子,家长对于幼儿都过于宠溺,把幼儿养在“温室里”,经不起挫折。经不起批评,给教师实行有效性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现代多数幼儿为隔代监护,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2)幼儿教学倾向于“小学化”,很多小学的知识在幼儿园里就开始教授,忽视了幼儿教育是以语言表述为主,升入小学才以书面为主,过早的要求幼儿进行书写,滞后了这个年龄段幼儿语言表述、阅读能力、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影响了以后的学习生活。

二、针对于以上现状的方法策略

1.增加经费,改善设施,完善教学环境

幼儿只有在舒适、明亮、愉快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学习,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取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增加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在硬件设施上,有计划地进行改善,对那些不符合规定的能按进行改建,多种植花草树木,改善校园环境,力争建立起一所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的优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最好的教学环境。

2.招聘专业幼儿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很多幼儿园的教师老龄化,很多是由小学教师转入的,他们专业的教学知识缺乏,按照园内的实际情况,招聘一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并且对已在职的幼儿教师增加培训机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多学习外地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增强师资力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础。

3.多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传统观念

可适量的加多家长会。很多幼儿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大多的时间都在打拼挣钱,并不了解新型的幼儿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教育意识淡薄,从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开设家长交流会,对幼儿家长普及幼儿教育知识,并进行事宜的培训指导,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然后要家长配合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配合教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4.改变幼儿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教育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幼儿,要实事求,不能过于的宠溺,改善则赏,该罚也一定要罚,不能纵容幼儿的缺点,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更正,对于幼儿的优良表现,也要进行鼓励,增强其信心,但是不能过度夸奖,以免造成幼儿有过强虚荣心,适得其反。

在教学中,发现并总结每个孩子的特点和爱好,然后针对幼儿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积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指出身上的不足,帮助改正,使幼儿能够正视自己。

对幼儿进行适合年龄的教育,不过早的强制孩子学习深度的知识,在学前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要幼儿多阅读书籍,增加知识量,注重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出幼儿的品格情操、人文素质,使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能正面的思考、面对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庆.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文史月刊.2012年8期.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2

[摘要]:当前,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等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但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远未充分发展,自制节目少,国家主流媒体尚未在该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反而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了幼儿收视市场。通过重点分析幼儿节目的独特性与特殊价值,提出:应从幼儿心理、节目制作、角色形象、品牌建构、早教产业等方面深度培育和开发本土幼儿节目品牌,实现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空双向延伸。

0-7岁的幼儿包括2个年龄段:3-7岁的学龄前儿童和0-3岁的婴幼儿。包括幼儿在内,2008年我国0-14岁人口统计为2.5166亿人,占总人口的19.0%[1]。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相对富裕[2],接触电视时间比中小学生多,且较无机会接触其他现代媒介,可塑性最大,其电视观看时间可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峰[3]。90年代末的调查就显示:我国幼儿每天看电视的占72.4%[4],约44.3%的幼儿1岁前就接触电视,到3岁约82%的幼儿看电视,且随年龄增长,每天看电视的幼儿人数、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均增长,幼儿平均每天收视时间在1.45小时以上[5]。发展至今,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

近年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幼儿电视节目取得了不少进步,出现了《智慧树》、《小小智慧树》等品牌节目和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中国教育台早教频道等。但与数亿幼儿及其家长的观众数相比,现有幼儿电视节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很薄弱。深入分析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建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媒体研究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我国幼儿电视及幼教视听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自制的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很少。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幼儿开设的电视栏目、节目相当有限,这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尽管已开办了30多个少儿频道,但多数节目以7岁以上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群,专门关注到7岁以下幼儿的节目较少,针对0-3岁婴幼儿的电视节目更少。自制幼儿节目,包括幼儿动画片在内,节目总量过少,相对固定且有影响力的幼儿节目品牌太少,远不能满足幼儿及其家长的收视需求。

央视少儿频道25个栏目中仅有《智慧树》、《七巧板》、《小小智慧树》3档幼儿栏目,其中《小小智慧树》、《七巧板》针对0-3岁孩子;此外是央视《宝贝一家亲》育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期教育频道有《伴随成长》、《幼儿园的故事》等3、4档栏目——但该频道一直以数字付费电视形式出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幼儿和家长的收视选择;在当前全国数字付费用户有限且年度增量也有限的情况下,该频道幼儿节目尚不具备影响力。

(二)现有节目成人说教味太浓,幼儿特性不够突出,品牌影响力不够。

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存在着说教意识过浓、成人视角遮蔽幼儿视角、成人思维代替幼儿思维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以幼儿为主体”,制作理念、制作的精良程度、节目品牌推广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品牌节目抗衡。

研究表明,在节目中,儿童的参与程度越高,儿童的主体性发挥越显著。但我们常犯的毛病就是:幼儿的主体性常常有意无意被忽视,成人主持人往往成为了节目的主体、主角,占据节目中心地位;节目中的幼儿还是处于较被动的、受支配地位。幼儿品牌栏目“《智慧树》的11个子栏目中……以成人为本位的栏目有6个,占55%”[6],超过一半以上。

《智慧树》作为仅有的几档自制幼儿节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就暴露出:幼儿和家长收看国产幼儿节目时,选择品牌节目的余地相当有限。

(三)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幼儿收视市场。

由于适合幼儿收看的自制电视节目很少,家长们转而寻找市场上可售的其他幼教视听产品。笔者作为幼儿家长,所搜集到的目前市场适合幼儿的主流视听产品主要有:CBBC的《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迪斯尼的《小小爱因斯坦》和《小熊维尼家族》、瑞士的《企鹅家族》、德国的《逻辑狗》光盘、捷克斯洛伐克的《鼹鼠的故事》,以及日本教育集团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Corporation)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推出的《巧虎》DVD,等等。它们中既有娱乐类节目,也有教育类节目,更多是二者结合的,笔者将之统称为幼儿娱教节目。但它们无一为我国自制幼儿视听产品,且都并不来自主流电视媒体。

这些视听产品品牌背后都是国际传媒集团,他们对我国幼儿娱教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并一定程度上已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占得先机,抓住了幼儿及其年轻父母观众群的注意力。

“幼儿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将影响他们的一生”[7]。我国自制幼儿电视节目的匮乏和弱势,说明国家主流媒体还未在幼儿娱教节目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这就很难对我国幼儿的身心成长、尤其是对其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涵养熏陶方面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为什么主流电视媒体没有更多投入到幼儿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乃至发行领域?反而是让境外媒体借助各种途径抢占了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市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儿童电视研究者认为,儿童电视是专业化的窄播媒体,存在着诸多困难:广告商不青睐、经费不足、利润太低,加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人才匮乏、经营不善、制作落后等等。换言之,由于各方面资源和经费不足,吸引不了广告,也吸引不了优质人才,因此节目制作投入有限,节目不好看,自然经营更加困难,经费更加不足,陷入恶性循环。与一般少儿节目相比,幼儿电视具有自身特点;而要解决现有困境,必须要从幼儿电视的特点出发,找到良性循环的路径,即找到幼儿电视节目运营的长效赢利模式。

二、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发展策略

(一)抓住幼儿认知心理,制作品牌娱教节目。

幼儿电视的特点是娱乐教育一体。如何制作出宝宝喜欢的幼儿娱教节目?安伍德说:“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8]。掌握幼儿独特的视听思维规律和言语行为特征是制作幼儿电视节目的关键。必须坚持将“幼儿主体”的创作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从根本上剔除成人思维对节目的不良影响。“节目的定位、内容的设置、视听运用、栏目编排及主持人塑造等要从‘儿童是主体’出发”[9],处处从幼儿视角,依据幼儿认知心理创作节目。关键看节目有无充分体现幼儿特有的心理特征:

1、玩耍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天线宝宝》的主创安伍德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总结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会玩”[10]。家庭和儿童休闲设施设计领域的国际权威人物Randwhite指出适合儿童的且具有发展能力的“玩”应具备如下7个特征:令身心非常愉悦、注重过程多于结果、儿童自发自导式、促发想象力的、不受任务和成人强加规则的影响)、分享式的、开放式的[11]。风靡全球的《花园宝宝》、《天线宝宝》,当中的角色就是每天玩,“白云白蓝天蓝,天线宝宝出来玩啰!”重复单纯的儿童语言、简单易懂的情节、明亮的色彩、容易模仿的舞蹈、节奏明快的音乐;玩,就是天线宝宝们的全部生活;镜头的中心也总是快乐玩耍的孩子,成人仅是配角。

2、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对照研究了现有的幼教视听产品,发现:节目中幼儿角色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和情境化的游戏过程,往往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巧虎乐智小天地》根据1-6岁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程度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借助情境化的游戏模式,以唱游形式编排,着力吸引孩子在唱唱跳跳当中模仿巧虎的言行,从而实现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自我保护、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相比之下,《智慧树》大部分栏目侧重以发展幼儿知识技能为目标,知识教育痕迹较重,游戏的编排还有待加强。

3、直觉认知与情感满足是幼儿主要的心理需求。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3岁是幼儿的感知发展阶段,3-6岁则是直觉思维阶段。因此,抽象的知识教育很难让幼儿理解,幼儿往往是通过色彩、图形、运动、音乐等元素来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直觉认知。美国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在上世纪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儿童使用电视以得到个体的满足,主要是情感满足和认知满足[12]。而幼儿对电视的内容诉求与学龄期少儿又有很大差别,其生活能力的模仿式认知学习和情感感知的体验式满足,要超过抽象的知识教育诉求。《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就通过台词、韵律和音乐将孩子带入宝宝们快乐游玩的乐园世界,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体验“互助”、“友爱”、“分享”、“探索”等美好事物,获得情感满足,同时也通过宝宝、音乐、色彩、运动等形象元素获得对同龄人生活世界的直觉认知。

4、幼儿倾向于模仿同龄的角色化形象,并获得认知满足。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主要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形象提供的信息来获取概念和经验认知。在幼儿节目中有无让孩子喜欢并印象深刻的角色化形象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角色化形象塑造必须具备如下形式要素:亲和力、目光沟通、同龄孩童、鲜艳的颜色和造型、引起注意的声音[13]。《智慧树》中的红果果、绿泡泡、小咕咚等形象就较成功。英国高收视率低幼节目《方块娃娃》通过四个活泼可爱、个性鲜明的拟人化角色唱歌跳舞,搭配幽默有趣的对白与动作,每集不同的主题故事,让孩子在模仿方块娃娃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和学习英语。《巧虎乐智小天地》集中塑造的孩童人偶巧虎成为孩子心目中模仿的同龄人榜样,帮助幼儿培养了各类生活习惯。有研究指出,由于成功的本土卡通形象缺席,幼儿对国外卡通形象具有明显偏爱,严重影响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及我国儿童文化认同感的形成[14]。在我国幼儿电视节目中塑造成功的角色化形象,从文化建设角度看也是非常迫切的。

(二)拓展幼儿节目品牌价值链,建立长效赢利模式

近年来,境内外不少媒体通过品牌经营和产业链整合,涉足幼儿电视节目市场并获得丰厚收益。2003年niCK少儿频道以年收入11.5亿美元占据全美电视频道收入排行榜第10名,其中“niCK”品牌每年衍生品开发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15]。我国台湾地区幼儿电视频道发展也很快,除了收视第一的“东森幼幼台”,还有富邦电视集团的“momo亲子台”,纬来电视集团的“QtV纬来儿童台”等,幼儿电视节目已成为台湾主要电视集团的重点发展项目,人们纷纷看好该收视市场的发展潜力。

所谓品牌价值链,就是利用品牌号召力,将各种品牌拓展活动联系起来,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16]。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要走出困境,就应挖掘收视群体的潜力和节目品牌价值,从节目品牌构建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娱教市场开发,构建品牌价值链。

1、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间延伸。幼儿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正处于模仿、认同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会影响到其成年后的品牌选择,幼儿时期的电视观看行为会影响未来少儿期、青少年期的媒介使用行为[17]。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幼儿阶段是孩子的态度形成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这种态度的形成阶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18]。幼儿期的收视偏好会对其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幼儿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忠诚受众群。电视节目品牌对幼儿的吸引力,使这群受众往往成为最忠诚的观众,也是电视频道培养未来观众的手段之一。

2、节目品牌价值链的空间延伸。幼儿的电视收看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往往呈现为2种状况:一是与父母一起收看,节目同时获得了成人观众;另一种是,幼儿通过节目收视获得的态度偏好乃至品牌偏好影响了父母的消费选择。“养育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每花1美元,就有75美分是根据这些儿童的需求和欲望花出的。可以说,学龄前儿童掌控着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多的金钱。他们决定着父母的购物地点、吃饭的地方、居处之所在,乃至开什么车,去什么地方度假”[19]。幼儿电视节目其实是通过抓取幼儿的注意力,最终获得了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父母受众群。

幼儿节目受众群的扩展,使其获得了更多经营保障。英国幼儿父母倾向于选择优质的本土节目,因此面向0-6岁婴幼儿的CBeeies频道收视率胜过观众群定位为6-12岁儿童的CBBC频道[20]。后者因美国少儿节目的冲击,经营限入困难,CBeeies频道则因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视保障,经营良好。

3、节目品牌价值链的主要实现方式:开拓幼儿娱教衍生品市场。调查发现,对幼儿电视抱积极态度的家长,对该电视衍生产品如配套音像制品和玩偶愿意购买的,分别占70.45%和58%以上[21]。假如不局限于“卖广告时段”这种传统的电视赢利模式,幼儿电视节目有着更多商机,应致力于发展品牌节目的衍生品服务,延伸品牌价值链。“儿童节目的关键在于,故事和人物都能在屏幕外引起回响,出版、玩具等业务也因此能够附加在节目之上。作为一个儿童节目的专业营销者,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怎么让节目及其附加物成为一个孩子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离不开的东西?”[22]

当前,多家视听传媒以幼儿及其家长为收视对象和目标市场,着力开发其中的无限商机。《巧虎乐智小天地》大力开发和促销巧虎开心成长系列周边产品,通过出售的读本、DVD、故事游戏书、父母育儿书、各类游戏玩具、生活用品、卡通形象和人偶等相互连动,引导孩子和家长的消费趣味。我国台湾的东森幼幼台过去以播放外购卡通节目为主,结果与目前很多地方少儿频道一样广告匮乏、片源不足、经营亏损。2000年定位为针对0-7岁儿童的幼教频道,强调快乐学习和亲子互动,其收视群中高达34%是25岁至45岁的家庭主妇与职业妇女。第二年就扭亏为盈,2005年挺进全台湾收视率前十名,仅广告收益就达5亿台币。同时积极进军幼教商品市场,经营所播品牌节目的衍生品:VCD、CD、录像带、录音带、平面儿童书刊,还有卡通肖像授权加工制成的配件、服饰、家庭用品、文具等,收益相当可观。这种品牌延伸战术被多数幼儿视听产品商采用,是目前较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

4、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整合营销策略:与相关品牌、机构强势联合,增强品牌竞争力。相比已具品牌基础的节目,资金不足、起步较晚、资源有限的地方台幼儿栏目,前期节目开发与后期经营会遇到更大困难,更需联合与幼儿消费市场密切相关的实力机构和品牌商,通过产业链整合,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增强节目号召力与竞争力。国内私营媒体互力健康传媒,2007年联合贝亲、恒安等著名妇婴消费品商制作节目,开发了0-1岁婴幼儿节目《贝亲亲子乐园》和《恒安亲子乐园》,联合全国20多个重点城市品牌医药医疗机构为播出平台,锁定妇婴为主力受众,大力拓展亲子节目市场,拓展“婴童经济”产业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开发、制作、生产、出版、播出、销售及衍生品的生产经营,都与一线品牌商合作,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利用品牌联合打造幼儿节目品牌开发制作与播出发行的大平台,以整合营销方式提高节目的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有助于品牌塑造和累积人气。

要将节目一次售卖即凋谢的速朽转化为更持久的品牌生命,就有必要构建并延伸幼儿节目品牌的价值链,把节目品牌影响力传达给消费群体,进一步巩固品牌节目的市场地位,实现节目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国外传媒集团及民营媒体对幼儿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已迈出了竞争步伐并开始市场布局。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未充分开发品牌价值链,如仅满足于现在的广告经营模式,不去尽力拓展市场,长远看有可能导致收视市场萎缩。主流电视媒体应尽快拓展思路,抓住契机占领幼儿娱教市场。本土幼儿娱教节目兴盛,孩子和家长就有了更多选择具有本土文化品质的节目的可能性,也是新一代幼儿国民传承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需要。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6日。

[2]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当代传播》,2001年03期。

[3]李嘉梅《学龄前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园儿童电视观看行为之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张令振《电视与儿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5]王春燕、张晋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周裙赞《我国当前幼儿电视节目的教育价值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7][瑞士]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8]王海龙《玩乐+惊喜:BBC的核心理念》,《视听界》2008年06期。

[9]姚汝勇《以“儿童本位”理念构建群体守望的精神家园—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天线宝宝”背后的故事》,台湾ptS网站http:pts.org.tw/~celetubbies/

[11]Randwhite,2003,that’sedutainmembyRandywhite,whiteHutchinsonLeisure&LearningGroup,http:whitehutchinson.com/leisure/articles/ededutain-ment.shtml

[12]w.Shramm,J.Lyle&w.B.parker,1961,televisioninlivesofourChildren,Stanford,California,p61-69.

[13]a.C.Huston&J.C.wrighe,1983,Children’sprocessingoftelevision:theinformationFunctionsofFormalFeatures,inJ.Bryant&D.R.anderson(eds.),Children’sUnderstandingoftelevision.newYork:academicpressp79-81.

[14]熊芝《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王彩平《境外少儿频道运营面面观》,《声屏世界》2006年03期。

[16]姜向阳《品牌延伸应遵循的原则》,《企业研究》2006年01期。

[17]w.aCollins,1981,Schemataforunderstandingtelevision,inH.Kelly&Gardner(eds.),newdirectionforchildrendevelopment:viewingchildrenthroughtelevision.SanFrancisco:Jossey-Bass,pp.31-45.

[18][瑞士]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19]胡泳《从“天线宝宝”看儿童营销》,《成功营销》2004年07期。

[20]《英国儿童电视走向没落》,来源:新华网,2008年3月10日。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3

[摘要]:当前,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等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但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远未充分发展,自制节目少,国家主流媒体尚未在该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反而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了幼儿收视市场。通过重点分析幼儿节目的独特性与特殊价值,提出:应从幼儿心理、节目制作、角色形象、品牌建构、早教产业等方面深度培育和开发本土幼儿节目品牌,实现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空双向延伸。

0-7岁的幼儿包括2个年龄段:3-7岁的学龄前儿童和0-3岁的婴幼儿。包括幼儿在内,2008年我国0-14岁人口统计为2.5166亿人,占总人口的19.0%[1]。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相对富裕,接触电视时间比中小学生多,且较无机会接触其他现代媒介,可塑性最大,其电视观看时间可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峰。90年代末的调查就显示:我国幼儿每天看电视的占72.4%,约44.3%的幼儿1岁前就接触电视,到3岁约82%的幼儿看电视,且随年龄增长,每天看电视的幼儿人数、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均增长,幼儿平均每天收视时间在1.45小时以上。发展至今,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

近年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幼儿电视节目取得了不少进步,出现了《智慧树》、《小小智慧树》等品牌节目和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中国教育台早教频道等。但与数亿幼儿及其家长的观众数相比,现有幼儿电视节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很薄弱。深入分析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建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媒体研究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我国幼儿电视及幼教视听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自制的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很少。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幼儿开设的电视栏目、节目相当有限,这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尽管已开办了30多个少儿频道,但多数节目以7岁以上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群,专门关注到7岁以下幼儿的节目较少,针对0-3岁婴幼儿的电视节目更少。自制幼儿节目,包括幼儿动画片在内,节目总量过少,相对固定且有影响力的幼儿节目品牌太少,远不能满足幼儿及其家长的收视需求。

央视少儿频道25个栏目中仅有《智慧树》、《七巧板》、《小小智慧树》3档幼儿栏目,其中《小小智慧树》、《七巧板》针对0-3岁孩子;此外是央视《宝贝一家亲》育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期教育频道有《伴随成长》、《幼儿园的故事》等3、4档栏目——但该频道一直以数字付费电视形式出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幼儿和家长的收视选择;在当前全国数字付费用户有限且年度增量也有限的情况下,该频道幼儿节目尚不具备影响力。

(二)现有节目成人说教味太浓,幼儿特性不够突出,品牌影响力不够。

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存在着说教意识过浓、成人视角遮蔽幼儿视角、成人思维代替幼儿思维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以幼儿为主体”,制作理念、制作的精良程度、节目品牌推广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品牌节目抗衡。

研究表明,在节目中,儿童的参与程度越高,儿童的主体性发挥越显着。但我们常犯的毛病就是:幼儿的主体性常常有意无意被忽视,成人主持人往往成为了节目的主体、主角,占据节目中心地位;节目中的幼儿还是处于较被动的、受支配地位。幼儿品牌栏目“《智慧树》的11个子栏目中……以成人为本位的栏目有6个,占55%”,超过一半以上。

《智慧树》作为仅有的几档自制幼儿节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就暴露出:幼儿和家长收看国产幼儿节目时,选择品牌节目的余地相当有限。

(三)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幼儿收视市场。

由于适合幼儿收看的自制电视节目很少,家长们转而寻找市场上可售的其他幼教视听产品。笔者作为幼儿家长,所搜集到的目前市场适合幼儿的主流视听产品主要有:CBBC的《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迪斯尼的《小小爱因斯坦》和《小熊维尼家族》、瑞士的《企鹅家族》、德国的《逻辑狗》光盘、捷克斯洛伐克的《鼹鼠的故事》,以及日本教育集团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Corporation)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推出的《巧虎》DVD,等等。它们中既有娱乐类节目,也有教育类节目,更多是二者结合的,笔者将之统称为幼儿娱教节目。但它们无一为我国自制幼儿视听产品,且都并不来自主流电视媒体。

这些视听产品品牌背后都是国际传媒集团,他们对我国幼儿娱教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并一定程度上已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占得先机,抓住了幼儿及其年轻父母观众群的注意力。

“幼儿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我国自制幼儿电视节目的匮乏和弱势,说明国家主流媒体还未在幼儿娱教节目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这就很难对我国幼儿的身心成长、尤其是对其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涵养熏陶方面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为什么主流电视媒体没有更多投入到幼儿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乃至发行领域?反而是让境外媒体借助各种途径抢占了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市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儿童电视研究者认为,儿童电视是专业化的窄播媒体,存在着诸多困难:广告商不青睐、经费不足、利润太低,加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人才匮乏、经营不善、制作落后等等。换言之,由于各方面资源和经费不足,吸引不了广告,也吸引不了优质人才,因此节目制作投入有限,节目不好看,自然经营更加困难,经费更加不足,陷入恶性循环。与一般少儿节目相比,幼儿电视具有自身特点;而要解决现有困境,必须要从幼儿电视的特点出发,找到良性循环的路径,即找到幼儿电视节目运营的长效赢利模式。

二、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发展策略

(一)抓住幼儿认知心理,制作品牌娱教节目。

幼儿电视的特点是娱乐教育一体。如何制作出宝宝喜欢的幼儿娱教节目?安伍德说:“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掌握幼儿独特的视听思维规律和言语行为特征是制作幼儿电视节目的关键。必须坚持将“幼儿主体”的创作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从根本上剔除成人思维对节目的不良影响。“节目的定位、内容的设置、视听运用、栏目编排及主持人塑造等要从‘儿童是主体’出发”,处处从幼儿视角,依据幼儿认知心理创作节目。关键看节目有无充分体现幼儿特有的心理特征

1、玩耍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天线宝宝》的主创安伍德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总结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会玩”[10]。家庭和儿童休闲设施设计领域的国际权威人物Randwhite指出适合儿童的且具有发展能力的“玩”应具备如下7个特征:令身心非常愉悦、注重过程多于结果、儿童自发自导式、促发想象力的、不受任务和成人强加规则的影响)、分享式的、开放式的[11]。风靡全球的《花园宝宝》、《天线宝宝》,当中的角色就是每天玩,“白云白蓝天蓝,天线宝宝出来玩啰!”重复单纯的儿童语言、简单易懂的情节、明亮的色彩、容易模仿的舞蹈、节奏明快的音乐;玩,就是天线宝宝们的全部生活;镜头的中心也总是快乐玩耍的孩子,成人仅是配角。

2、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对照研究了现有的幼教视听产品,发现:节目中幼儿角色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和情境化的游戏过程,往往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巧虎乐智小天地》根据1-6岁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程度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借助情境化的游戏模式,以唱游形式编排,着力吸引孩子在唱唱跳跳当中模仿巧虎的言行,从而实现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自我保护、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相比之下,《智慧树》大部分栏目侧重以发展幼儿知识技能为目标,知识教育痕迹较重,游戏的编排还有待加强。

3、直觉认知与情感满足是幼儿主要的心理需求。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3岁是幼儿的感知发展阶段,3-6岁则是直觉思维阶段。因此,抽象的知识教育很难让幼儿理解,幼儿往往是通过色彩、图形、运动、音乐等元素来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直觉认知。美国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在上世纪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儿童使用电视以得到个体的满足,主要是情感满足和认知满足[12]。而幼儿对电视的内容诉求与学龄期少儿又有很大差别,其生活能力的模仿式认知学习和情感感知的体验式满足,要超过抽象的知识教育诉求。《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就通过台词、韵律和音乐将孩子带入宝宝们快乐游玩的乐园世界,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体验“互助”、“友爱”、“分享”、“探索”等美好事物,获得情感满足,同时也通过宝宝、音乐、色彩、运动等形象元素获得对同龄人生活世界的直觉认知。

4、幼儿倾向于模仿同龄的角色化形象,并获得认知满足。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主要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形象提供的信息来获取概念和经验认知。在幼儿节目中有无让孩子喜欢并印象深刻的角色化形象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角色化形象塑造必须具备如下形式要素:亲和力、目光沟通、同龄孩童、鲜艳的颜色和造型、引起注意的声音[13]。《智慧树》中的红果果、绿泡泡、小咕咚等形象就较成功。英国高收视率低幼节目《方块娃娃》通过四个活泼可爱、个性鲜明的拟人化角色唱歌跳舞,搭配幽默有趣的对白与动作,每集不同的主题故事,让孩子在模仿方块娃娃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和学习英语。《巧虎乐智小天地》集中塑造的孩童人偶巧虎成为孩子心目中模仿的同龄人榜样,帮助幼儿培养了各类生活习惯。有研究指出,由于成功的本土卡通形象缺席,幼儿对国外卡通形象具有明显偏爱,严重影响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及我国儿童文化认同感的形成[14]。在我国幼儿电视节目中塑造成功的角色化形象,从文化建设角度看也是非常迫切的。

转贴于

(二)拓展幼儿节目品牌价值链,建立长效赢利模式

近年来,境内外不少媒体通过品牌经营和产业链整合,涉足幼儿电视节目市场并获得丰厚收益。2003年niCK少儿频道以年收入11.5亿美元占据全美电视频道收入排行榜第10名,其中“niCK”品牌每年衍生品开发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15]。我国台湾地区幼儿电视频道发展也很快,除了收视第一的“东森幼幼台”,还有富邦电视集团的“momo亲子台”,纬来电视集团的“QtV纬来儿童台”等,幼儿电视节目已成为台湾主要电视集团的重点发展项目,人们纷纷看好该收视市场的发展潜力。

所谓品牌价值链,就是利用品牌号召力,将各种品牌拓展活动联系起来,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16]。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要走出困境,就应挖掘收视群体的潜力和节目品牌价值,从节目品牌构建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娱教市场开发,构建品牌价值链。

1、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间延伸。幼儿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正处于模仿、认同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会影响到其成年后的品牌选择,幼儿时期的电视观看行为会影响未来少儿期、青少年期的媒介使用行为[17]。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幼儿阶段是孩子的态度形成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这种态度的形成阶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18]。幼儿期的收视偏好会对其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幼儿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忠诚受众群。电视节目品牌对幼儿的吸引力,使这群受众往往成为最忠诚的观众,也是电视频道培养未来观众的手段之一。

2、节目品牌价值链的空间延伸。幼儿的电视收看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往往呈现为2种状况:一是与父母一起收看,节目同时获得了成人观众;另一种是,幼儿通过节目收视获得的态度偏好乃至品牌偏好影响了父母的消费选择。“养育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每花1美元,就有75美分是根据这些儿童的需求和欲望花出的。可以说,学龄前儿童掌控着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多的金钱。他们决定着父母的购物地点、吃饭的地方、居处之所在,乃至开什么车,去什么地方度假”[19]。幼儿电视节目其实是通过抓取幼儿的注意力,最终获得了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父母受众群。

幼儿节目受众群的扩展,使其获得了更多经营保障。英国幼儿父母倾向于选择优质的本土节目,因此面向0-6岁婴幼儿的CBeeies频道收视率胜过观众群定位为6-12岁儿童的CBBC频道[20]。后者因美国少儿节目的冲击,经营限入困难,CBeeies频道则因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视保障,经营良好。

3、节目品牌价值链的主要实现方式:开拓幼儿娱教衍生品市场。调查发现,对幼儿电视抱积极态度的家长,对该电视衍生产品如配套音像制品和玩偶愿意购买的,分别占70.45%和58%以上[21]。假如不局限于“卖广告时段”这种传统的电视赢利模式,幼儿电视节目有着更多商机,应致力于发展品牌节目的衍生品服务,延伸品牌价值链。“儿童节目的关键在于,故事和人物都能在屏幕外引起回响,出版、玩具等业务也因此能够附加在节目之上。作为一个儿童节目的专业营销者,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怎么让节目及其附加物成为一个孩子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离不开的东西?”[22]

当前,多家视听传媒以幼儿及其家长为收视对象和目标市场,着力开发其中的无限商机。《巧虎乐智小天地》大力开发和促销巧虎开心成长系列周边产品,通过出售的读本、DVD、故事游戏书、父母育儿书、各类游戏玩具、生活用品、卡通形象和人偶等相互连动,引导孩子和家长的消费趣味。我国台湾的东森幼幼台过去以播放外购卡通节目为主,结果与目前很多地方少儿频道一样广告匮乏、片源不足、经营亏损。2000年定位为针对0-7岁儿童的幼教频道,强调快乐学习和亲子互动,其收视群中高达34%是25岁至45岁的家庭主妇与职业妇女。第二年就扭亏为盈,2005年挺进全台湾收视率前十名,仅广告收益就达5亿台币。同时积极进军幼教商品市场,经营所播品牌节目的衍生品:VCD、CD、录像带、录音带、平面儿童书刊,还有卡通肖像授权加工制成的配件、服饰、家庭用品、文具等,收益相当可观。这种品牌延伸战术被多数幼儿视听产品商采用,是目前较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

4、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整合营销策略:与相关品牌、机构强势联合,增强品牌竞争力。相比已具品牌基础的节目,资金不足、起步较晚、资源有限的地方台幼儿栏目,前期节目开发与后期经营会遇到更大困难,更需联合与幼儿消费市场密切相关的实力机构和品牌商,通过产业链整合,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增强节目号召力与竞争力。国内私营媒体互力健康传媒,2007年联合贝亲、恒安等着名妇婴消费品商制作节目,开发了0-1岁婴幼儿节目《贝亲亲子乐园》和《恒安亲子乐园》,联合全国20多个重点城市品牌医药医疗机构为播出平台,锁定妇婴为主力受众,大力拓展亲子节目市场,拓展“婴童经济”产业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开发、制作、生产、出版、播出、销售及衍生品的生产经营,都与一线品牌商合作,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利用品牌联合打造幼儿节目品牌开发制作与播出发行的大平台,以整合营销方式提高节目的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有助于品牌塑造和累积人气。

要将节目一次售卖即凋谢的速朽转化为更持久的品牌生命,就有必要构建并延伸幼儿节目品牌的价值链,把节目品牌影响力传达给消费群体,进一步巩固品牌节目的市场地位,实现节目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国外传媒集团及民营媒体对幼儿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已迈出了竞争步伐并开始市场布局。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未充分开发品牌价值链,如仅满足于现在的广告经营模式,不去尽力拓展市场,长远看有可能导致收视市场萎缩。主流电视媒体应尽快拓展思路,抓住契机占领幼儿娱教市场。本土幼儿娱教节目兴盛,孩子和家长就有了更多选择具有本土文化品质的节目的可能性,也是新一代幼儿国民传承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需要。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6日。

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当代传播》,2001年03期。

李嘉梅《学龄前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园儿童电视观看行为之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张令振《电视与儿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王春燕、张晋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周裙赞《我国当前幼儿电视节目的教育价值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瑞士]皮亚杰着,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着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王海龙《玩乐+惊喜:BBC天线宝宝的核心理念》,《视听界》2008年06期。

姚汝勇《以“儿童本位”理念构建群体守望的精神家园—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天线宝宝”背后的故事》,台湾ptS网站http:pts.org.tw/~celetubbies/

[11]Randwhite,2003,that’sedutainmembyRandywhite,whiteHutchinsonLeisure&LearningGroup,http:whitehutchinson.com/leisure/articles/ededutain-ment.shtml

[12]w.Shramm,J.Lyle&w.B.parker,1961,televisioninlivesofourChildren,Stanford,California,p61-69.

[13]a.C.Huston&J.C.wrighe,1983,Children’sprocessingoftelevision:theinformationFunctionsofFormalFeatures,inJ.Bryant&D.R.anderson(eds.),Children’sUnderstandingoftelevision.newYork:academicpressp79-81.

[14]熊芝《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王彩平《境外少儿频道运营面面观》,《声屏世界》2006年03期。

[16]姜向阳《品牌延伸应遵循的原则》,《企业研究》2006年01期。

[17]w.aCollins,1981,Schemataforunderstandingtelevision,inH.Kelly&Gardner(eds.),newdirectionforchildrendevelopment:viewingchildrenthroughtelevision.SanFrancisco:Jossey-Bass,pp.31-45.

[18][瑞士]皮亚杰着,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着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19]胡泳《从“天线宝宝”看儿童营销》,《成功营销》2004年07期。

[20]《英国儿童电视走向没落》,来源:新华网,2008年3月10日。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卫生;保健工作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38所,井研县幼

儿园属于公办幼儿园,成立于1954年,时至今日已经发展60余年。伴随井研县经济的发展,社会开始越发重视学前教育,加之“入园难”等问题的出现,在诸多压力的背景下,幼儿园保教人员配置也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因此,总结幼儿园保教现状,并分析改革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现状

目前,井研县幼儿园对于入园的儿童身体健康有着相应的规定,入园均需要凭借《健康检查表》,并且以年为单位开展幼儿体检工作,保教人员也均能做到持证上岗,并于日常生活中随时展开卫生消毒工作,教导儿童注意卫生,共同创设良好环境,对幼儿饮食也进行合理的指导与科学的控制。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保教人员的数量始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着幼儿数量的不断增多,人员配备明显跟不上保健工作开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当前的保教人员基本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致使保教人员对卫生保健的控制一直处于不规范的状态,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专业化的幼儿保健工作例,如体质测评、口腔保健等等均表现出专业程度不够的问题。

二、发展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对策

由以上问题能够看出井研县幼儿园保健工作的不到位,对此,应当加快力度进行调整,以通过事半功倍的效果来达到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充分借鉴其他先进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模式。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开展较好的城市主要是南京市,它不仅对此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同时水平也较为领先,不仅拥有专业的幼儿保健医师为每个幼儿园的保健工作提供指导,同时还通过不断交流来完善保教人员的专业素养。

2.幼儿的饮食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

此需要构建完整的卫生保健网络管理系统,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体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需求分析,及时对幼儿的口腔、视力等等进行跟踪检查,一旦工作出现问题,尽可能拓展解决渠道,不能“遇难则退”。

3.幼儿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所有教职人员开展相互交流与学习,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充分听取专家和同行的意见,“博采众家之所长”,进而通过合理方案的制

订,使本园的保健卫生工作顺利并高效开展。

综上所述,目前全国各地的各级幼儿园都在迎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笔者认为,还应当在现行基础上加大宏观政策的扶持力度,通过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付出来提升幼儿园整体质量,进而使卫生保健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付F,蔡莉.武汉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3).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社会退缩幼儿师幼互动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66-02

社会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1]目前较为公认的是asendorpf提出的三种亚型:安静孤独、沉默寡言和活跃孤独。[2]第一种是安静孤独型(Solitary-passive),又称主动退缩,表现为在同伴环境中主动离开群体的行为。这类幼儿喜欢独处,宁愿独自进行建构游戏和探索性活动。第二种是沉默寡言型(Reticence)的行为,又称抑制行为,表现为跨情境的旁观行为和无所事事的行为。第三种是活跃孤独型(Solitary-active),又称为被动退缩,表现为频繁的、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的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3]美国High/scope课程认为,真正的师幼互动是指成人在与幼儿游戏或是交流中所表现出的语言或者非语言的行为,并且在互动中,成人与幼儿都对互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4]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影响师幼互动和师幼关系的因素有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教师自身的特征。[5]幼儿自身的特征就包括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幼儿早期的人际经历等。教师自身的特征就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反省能力等。在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退缩幼儿大多性格内向,具有害羞、抑郁、焦虑等内隐问题行为,在互动中非常被动;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和保育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互动技巧,这就为有效改善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幼儿教师方面来讨论造成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现状的原因。

一、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现状

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法和量表法,结合师幼互动的概念化分析工具,研究者(李娜,2006)总结出了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现状和特征: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数量明显多于一般儿童,但互动常常得不到社会退缩幼儿的反馈;绝大多数社会退缩幼儿的师幼互动事件为非对称相倚型,教师在互动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与一般幼儿相比,社会退缩幼儿更加容易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教师与社会退缩的互动主题以照顾生活和指导游戏为主,教师较少关注社会退缩幼儿情感和态度需求;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态度以不满、厌恶等负向情感为主,社会退缩幼儿的情感体验难以引起教师共鸣。[6]

二、影响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教师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以访谈法为主,结合问卷调查法。[7]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安市和北京某地区公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共访问幼儿教师8名,其中3年以下、3-5年、6-10年、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各两名。发放问卷70份,有效回收66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三)分析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师自身特征(叶子、姜勇,1994)为分析工具,从教师的个性特征、观念行为、知识经验、反思能力四个方面[8],结合社会退缩幼儿的特点来进行原因分析。

(四)研究结果

1.大多数幼儿教师为外倾型人格,且情绪情感状态不稳定。

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测得78.79%的幼儿教师为外倾性人格,即性格外向、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乐观随和等。

幼儿教师外倾性的性格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存在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喜欢交际、乐观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更容易感染社会退缩幼儿,影响其情绪情感状态,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但是另一方面,外倾型的幼儿教师往往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访谈中,30.77%的外倾型教师认为自己“比较容易被激怒”,36.54%的外倾型教师常“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厌倦之感”,53.85%的外倾型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情绪会时起时落”。

显然,这样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是不利于幼儿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互动的。在互动中,社会退缩幼儿经常处于焦虑、紧张、害怕、被动的心理状态中,常常对教师开启的互动没有明显的反馈。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这种消极状态是非常艰难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稳定、持久的努力。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很容易导致教师对退缩幼儿的行为和态度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之间的互动,甚至会破坏已有的互动效果,使得退缩幼儿更加远离教师和集体。幼儿的这样一种状态又会反作用于教师,于是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关系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2.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内容、价值、方法等的认识是否科学合理,制约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的发展、社会性认知、交往和行为的发展等方面。[9]在调查中,54.53%的幼儿教师认为“儿童的交往能力对其发展最为重要”,这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通过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比较单一、片面,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就是学会遵守规则、学会与他人交往;幼儿教师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多为成人模式(如,讲道理、严格要求、不断提醒),没有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并没有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刻、系统地思考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只是停留在浅显、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层面上。

社会退缩幼儿是存在内隐问题行为的特殊儿童,他们的社会认知、交往、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社会性发展,而且要掌握系统、科学地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退缩幼儿遵守班级规则,经常自己玩耍或偶尔与同伴交流,并以此来判断这些孩子并没有严重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因此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更不会制定特殊的指导方案,不会根据退缩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来安排教学和活动。一些教师表明会关注到社会退缩幼儿,但是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退缩幼儿身上,方法简单而粗糙,并没有认真想过退缩幼儿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使得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之间的很少互动或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幼儿的退缩行为。

3.幼儿教师缺乏有关社会退缩幼儿的知识经验。

教师的知识,特别是教师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会影响教师对儿童认知及行为的理解和对待方式。社会退缩幼儿在心理表征和行为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主动了解和学习社会退缩幼儿的身心特点,对社会退缩幼儿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进一步的干预和治疗得以实现。但是在调查中,74.45%的幼儿教师表示对社会退缩幼儿这一概念“了解很少”,13.23%的人表示对社会退缩幼儿这一概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幼儿教师关于社会退缩幼儿的知识很少并且主观性、经验性知识占主导,对社会退缩幼儿没有一个科学、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样教师开启的互动很少或者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认为退缩幼儿缺乏生活能力和交往技能,互动以照顾生活和指导游戏为主,不能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需求,导致儿童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

随着时间的累积,教师在与儿童的不断接触中,积累了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特殊性,敏锐地观察和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从而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调查表明,幼儿教师的教龄越高,对于社会退缩幼儿的认识越为全面深刻,并且通常有具体的干预和治疗幼儿退缩的方法。相反,教龄低的幼儿教师缺乏经验,对社会退缩幼儿的认识肤浅而片面,且常常无法有效改善幼儿的退缩行为,在互动中常常出现失落、厌恶、不满等负面情绪。

4.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关于教育反思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采用庞丽娟等人的观点,认为教育反思就是“使两者连接起来,把原因和结果、活动和结果结合起来”。具体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手段。[10]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思的知识、反思的内容、反思的方法和策略、反思的动机、反思的连续性。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直接影响其教育观念和知识经验的更新与进步。

调查发现,51.52%的幼儿教师对反思型教师的了解“很少或有一些”;84.85%的幼儿教师表示在工作中“较多或经常”进行反思;53.37%的幼儿教师经常对“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反思,19.70%的幼儿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反思;17.9%的幼儿教师采用“记日记”的方式进行反思,53.6%的幼儿教师采用“群体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反思;51.52%的幼儿教师进行反思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要求或工作需要”;43.8%的幼儿教师在工作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表明幼儿教师在反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经常进行反思,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有关反思的知识;反思的内容多为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等外显教育行为,较少涉及到教育理念、儿童行为特别是儿童问题行为;反思的方式主要是“群体案例分析”,缺少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反思;反思的动机多为外部动机,缺乏进行反思的内驱力;幼儿教师主要是在教育实践后进行反思,缺乏对教育活动的预见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现状对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非常不利的。幼儿教师主要针对群体进行案例分析,反思的内容较少涉及到儿童的问题行为,缺乏反思的内驱力等都会造成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忽视;缺乏反思的知识以及主要在问题发生之后进行反思,导致教师不能及时调整与退缩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影响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淑杰.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亚类型及其行为适应[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2]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21;23-30.

[4]廖丽英.高瞻课程中的师幼互动[J].早期教育,2011,1.

[6]李娜,张福娟,叶平枝.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特征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

[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59-279页.

[8]叶子,姜勇.论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师自身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1997,(4).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6

2.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欧用生,ouYongsheng

3.对幼儿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审思王春燕,刘媚,wangChunyan,Liumei

4.重新审视教师标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表现及作用夏如波,陈太忠,XiaRubo,Chentaizhong

5.婴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内涵、特点及功能吴红霞,郭文英,wuHongxia,Guowenying

6.从新知识观角度谈幼儿园体验性教学邹卓伶,阮婷,ZouZhuoling,Ruanting

7.婴幼儿性发展特点与性健康教育刘文利,Liuwenli

8.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幼儿教育·教育科学阮婷,Ruanting

9.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综述夏滢,XiaYing

10.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周念丽,Zhounianli

11.3~5岁儿童自主性发展特点研究邹晓燕,ZouXiaoyan

12.儿童假扮游戏中的认知技能发展陈光辉,ChenGuanghui

13.柯尔伯格与哈贝马斯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比较研究樊改霞,FanGaixia

14.幼儿师范学校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全国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2006年年会综述朱宗顺,ZhuZongshun

1.教育公正视野: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乔梁,QiaoLiang

2.排斥与融合:民办园教师生存状态的社会学考察左瑞勇,ZuoRuiyong

3.影响民办园教师主动离职的组织因素研究束从敏,ShuCongmin

4.北京市民办幼儿园特色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吕贵珍,LuGuizhen

5.论园长课程领导的困境与对策王志成,杨晓萍,wangZhicheng,YangXiaoping

6.园长专业发展相关研究述评吕晓,杨晓萍,何华敏,LuXiao,YangXiaoping,HeHuamin

7.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曹宇,CaoYu

8.对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研究赵志敏,ZhaoZhimin

9.帮助儿童学会反思——来自心理理论研究的启示武建芬,徐云,wuJianfen,XuYun

10.幼儿对具初速度物体下落轨迹的预测及其学前教育意义鄢超云,YanChaoyun

11.中央干预-地方自治?整合-分离?——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和政策分析柳倩,LiuQian

12.使千百万处境不利儿童受益的印度iCDS项目严仲连,YanZhonglian

13.家庭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黄瑾,HuangJin

14.毕生发展观与早期儿童教育刘明,邓赐平,Liuming,DengCiping

15.融合教育、多元文化与儿童发展——第27届国际早期教育学会年会综述李伟亚,Liweiya

1.论儿童的参与权陈世联,ChenShilian

2."儿童是成人之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岳玉阁,卢清,YueYuge,LuQing

3.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性秦元东,QinYuandong

4.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途径沈国香,ShenGuoxiang

5.教师在幼儿操作式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分析王艳云,wangYanyun

6.儿童媒介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构建张红岩,张军辉,张新明,ZhangHongyan,ZhangJunhui,ZhangXinming

7.幼儿教育·教育科学认知弹性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王宜鹏,夏如波,wangYipeng,XiaRubo

8.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王彦峰,wangYanfeng

9.5~7岁幼儿告状行为策略分析杨翠美,刘晶波,YangCuimei,LiuJingbo

10.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戴佳毅,王滨,DaiJiayi,wangBin

11.5~7岁幼儿谦让行为的类型、特征及由此引发的思考王任梅,wangRenmei

12.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家长开放政策及启示李生兰,LiShenglan

13.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陈先珍,于冬青,ChenXianzhen,YuDongqing

14.流动幼儿家庭教育资源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周彦作,卢清,ZhouYanzuo,LuQing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儿童入学准备冯晓霞,FengXiaoxia

2.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早期发展与学前教育质量思考周兢,柳倩,ZhouJing,LiuQian

3.城市流动学前儿童的生存状态与教育状况——以北京四环综合市场和游戏小组为例张燕,ZhangYan

4.文化与天性——儿童游戏性质的双重规定黄进,HuangJin

5.评幼儿"学经"刘晓东,LiuXiaodonghHttp://

6.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双重价值探析于开莲,YuKailian

7.养育事件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之个人因素分析刘芸,顾荣芳,LiuYun,GuRongfang

8.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的原则和方法述略夏竹筠,徐媛,XiaZhuyun,XuYuan

9.母亲的心理控制与3~5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陈巍,邹晓燕,Chenwei,ZouXiaoyan

10.家庭资本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研究述评苍翠,CangCui

11.美国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启示向美丽,Xiangmeili

12.研讨观摩思考提升——儿童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儿童艺术教育研讨会述评王茜,郭辉,wangQian,GuoHui

1.通过运动促进儿童发展——访"精神运动学"学者雷娜特·齐默尔博士

2.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研究及其启示艾莎·雷,涂阳慧,张艳蕾

3.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内容解读张玉敏,ZhangYumin

4.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使用研究陈思,周兢,ChenSi,ZhouJing

5.幼儿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左志宏,葛斌,席居哲,ZuoZhihong,GeBin,XiJuzhe

6.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往策略研究余珍有,YuZhenyou

7.读者反应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文学阅读教育的启示王玉,wangYu

8.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指导方式研究梁玉华,LiangYuhua

9.关于教师对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态度的研究李娟,刘晶波,丰新娜,LiJuan,LiuJingbo,FengXinna

10.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孙丽丽,SunLili

11.美国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周菲,ZhouFei

12.幼儿园知识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幼儿园团体学习为背景岳亚平,YueYaping

13.论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提升的制约因素——基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视角刘黔敏,LiuQianmin

14.从经济学视角解析民办幼儿园教师异化行为秦旭芳,王丽云,QinXufang,wangLiyun

15.园本教研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董旭花,DongXuhua

16.上海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调查——基于与中心城区幼儿园的比较曹宇,CaoYu

17.论幼儿园教师的宽容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李玉秋,步社民,LiYuqiu,BuShemin

18.幼儿交往困难干预研究黄显军,徐雪云,程志宏,HuangXianjun,XuXueyun,ChengZhihong

19.儿童情感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包玉姣,BaoYujiao

20.留守幼儿绘画能力调查及提高对策李艳苹,蔡迎旗,LiYanping,CaiYingqi

21.留守幼儿语言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王婧,刘璐,wangJing,LiuLu

22.留守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现状及分析邢莉莉,蔡迎旗,XingLili,CaiYingqi

23.近30年学前家庭教育研究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刘珍珍,王冬兰,LiuZhenzhen,wangDonglan

24.挪威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阿娜·哈曼,王蕾

1.浙江省幼儿园教师教育60年:发展历程、成就与展望秦金亮,QinJinliang

2.60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展望陈懿,王春燕,ChenYi,wangChunyan

3.参与式培训与西北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王冬兰,wangDonglan

4.教师的实践知识和社会支持: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两位民办园教师为例张国艳,王冬兰,关瑞,ZhangGuoyan,wangDonglan,GuanRui

5."对话"的内涵及其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启示蔡丽竑,CaiLihong

6.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邹晓燕,ZouXiaoyan

7.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蓝嘉如,袁爱玲,LanJiaru,Yuanailing

8.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幼儿园教师评价内容胡惠闵,HuHuimin

9.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语言运用的性别差异杨凤,樊烨,周兢,YangFeng,FanYe,ZhouJing

10.5~6岁幼儿选择图画书的审美倾向研究封蕊,FengRui

11.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运作的现状与建议——以上海市为例陈丹,ChenDan

12.美国0~3岁婴幼儿发展适宜性评价简介尹坚勤,YinJianqin

1.如何看待城镇公办幼儿园曾晓东,范昕,ZengXiaodong,FanXin

2.儿童教育观的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于忠海,YuZhonghai

3.论机构化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王海英,wangHaiying

4.托幼机构教育中的儿童发展评价潘月娟,刘焱,panYuejuan,LiuYan

5.幼儿园课程中的性别文化——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课程方案的比较杨冬梅,YangDongmei

6.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和提升策略——以幼儿园体育活动为例叶平枝,Yepingzhi

7.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王春燕,李慧慧,wangChunyan,LiHuihui

8.香港幼稚园视学报告分析研究李辉,周雅莉,LiHui,ZhouYali

9.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文本解读刘婷,Liuting

10.幼儿园教师有效培训研究及探索吕芳萍,LvFangping

11.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期望调查张颖茜,李莉,许晓晖,ZhangYingqian,Lili,XuXiaohui

12.儿童依恋障碍:诱因、预防与矫治戴妍,DaiYan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与问题樊倞,FanJing

14.英国0~3岁婴幼儿早期有效学习项目评介张晖,ZhangHui

1.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印度蒙台梭利幼教机构考察叙事与反思周兢,ZhouJing

2.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美国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刘宝根,徐宇,余捷,陶晓玲,LiuBaogen,XuYu,YuJie,taoXiaoling

3.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刘文,魏玉枝,Liuwen,weiYuzhi

4.论学校教育与教育的关系卡洛索·卡沃,王秀萍

5.从社会史视角看儿童概念的演变王海英,wangHaiying

6.文化屏障现象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张莉,杜学元,ZhangLi,DuXueyuan

7.基于儿童生命特质的幼儿园教学冯季林,FengJilin

8.表演游戏与幼儿同伴关系干预但菲,王琼,DanFei,wangQiong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幼儿;3岁~6岁;告状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37-03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告状是在幼儿园里经常出现的现象。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他们的突出目的是要借助教师权威力量的影响,约束、改变、阻止同伴的行为。大量存在的告状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和组织工作,而且教师的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幼儿告状到底是告些什么内容呢?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告状内容上各有哪些特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更恰当地处理幼儿告状件事,并对塑造幼儿健康的心理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小、中、大各一个班的共89名(小班28名、中班30名、大班31名)3岁~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其中以自然观察法为主,访谈法为辅。

1.自然观察法

对幼儿告状进行自然观察,以获得幼儿的告状案例。

2.访谈法

为了弄清楚幼儿告状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在幼儿向老师告状之后,对幼儿进行非结构式访谈,获得真实的告状过程。

(三)数据收集过程

研究者以非参与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行为。进入班级的第一天为观察预备期,研究者与幼儿互相熟悉,一方面消除幼儿对观察者的陌生感,以防干扰幼儿的自然表现,另一方面可以使研究者熟悉幼儿。进入班级的第二天,研究者开始正式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采用“事件取样法”,记录幼儿的告状事件。研究者不明白告状过程时,对告状事件中的幼儿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对每个年龄组的幼儿各观察5天,数据收集工作共18天。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数据分析框架

研究者将幼儿的告状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制定出分析框架,将告状内容分为三种类型:与维护自己利益有关的告状内容、与维护规则有关的告状内容、与维护他人利益有关的告状内容。与维护自己利益有关的告状内容,具体包括保护自己物品、空间,自己身体被侵犯,有关自己责任、权利、荣誉等方面,自己被打扰四项告状内容;与维护规则有关的告状内容又包括保护公物规则、活动规则、文明礼貌规则三项具体告状内容。

(二)三类告状内容的操作性定义

幼儿告状内容是指幼儿向老师发起的告状是关于哪些方面的。

1.维护自己利益:当幼儿自己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由于资源占有不均致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幼儿本人无法解决纠纷,向老师告状,希望借老师的帮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维护规则:幼儿根据自己对班级规则的理解,判断同伴的行为违背了这些规则,出于责任心或者因想做老师的“小助手”,向老师发起告状,希望老师能够出面阻止违规幼儿的行为。

3.维护他人利益:当幼儿看到一个同伴被另一个同伴欺负或者损害了同伴的利益时,由于关心同伴或者正义感的驱使,就通过告状来借助老师的力量阻止同伴的不良行为,保护他人的利益。

(三)幼儿告状内容结果统计与分析

1.不同类型的告状内容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状况

表1中统计的结果显示:三个年龄组幼儿的告状内容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维护自己利益,共计89次,占总数的63.6%;其次是维护规则,共计41次,占总数的29.3%;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维护他人利益,共计10次,占总数的7.1%。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各种类型的告状内容在不同年龄组的次数分布,了解各年龄组的告状内容情况,请

图1中表明,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幼儿,告状内容出现频次都是维护自己利益的占最多,排第二位是维护规则,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维护他人利益,三个年龄组幼儿的告状内容出现频次的规律基本―致。

幼儿独立解决纠纷的能力弱,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当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时,老师是唯一能保护他们利益的人,所以幼儿就会通过告状的方式向老师请求帮助,因此以维护自己利益为内容的告状出现最多。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受注意力的限制,当事件发生时,幼儿只能关注自己所正在做的事,不能够顾及到他人,所以以维护他人利益的告状最少。幼儿的控制力差,或者想逃避规则,就会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以维护规则为内容的告状。

2.关于维护自己利益的具体告状内容的分析

(1)各年龄组幼儿关于维护自己利益的具体告状内容的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小班出现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具体告状内容有:保护自己物品或空间和自己身体被侵犯,分别出现了9次和7次。

中班出现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具体告状内容有:保护自己物品或空间,自己身体被侵犯,有关自己的责任、权利、荣誉等方面,分别出现了21次、6次和8次。其中,保护自己的物品或空间的告状内容出现的次数最多。

大班出现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具体告状内容有:保护自己物品或空间、自己身体被侵犯、自己被打扰,分别出现6次、29次和3次。其中,自己身体被侵犯的告状内容出现的次数最多。

(2)维护自己利益的各项具体告状内容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为了清晰地看到维护自己利益中的每一项具体告状内容在各年龄组的变化趋势。

图2中显示,保护自己物品、空间的告状内容从小班开始逐渐增多,到中班达到最多,到大班后又逐渐减少;自己身体被侵犯的告状内容在小班和中班出现次数变化不大,到了大班出现频次迅速增多;有关责任、权利、荣誉等方面的告状内容在中班时逐渐出现,到了大班又逐渐减少;有关自己被打扰的告状内容在大班时才逐渐出现,小班和中班均没有此告状内容。

由于小班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到了中班,幼儿“自我中心性”特别强,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能体谅他人、互相谦让,合作能力差,所以因争抢物品、空间的告状在中班最多,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此项告状内容的次数就会减少。

自己身体被侵犯的告状内容在小班和中班出现次数变化不大,到了大班出现频次迅速增多,是因为大班的幼儿喜欢打打闹闹的身体运动游戏,喜欢与同伴“比武”,有的幼儿还常常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样幼儿身体被侵犯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因此在大班此项告状内容出现最多。

小班幼儿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对责任、权利、荣誉等没有一定的概念,到了中班,幼儿的这种认识才逐渐建立,所以到了中班有关自己责任、权利、荣誉等方面的告状内容才逐渐出现。但是,到了大班,由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有关此方面的告状又逐渐减少。

小班和中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大脑的抑制机能未得到较好发展,所以不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而大班幼儿大脑的抑制机能逐渐增强,有集中精力做事的需要,因此就会出现有关自己被打扰的告状内容。

3.关于维护规则的具体告状内容分析

表3中显示,关于维护规则,小班幼儿出现了保护公物规则、活动规则和文明礼貌规则三项具体告状内容;而中班和大班幼儿都只出现了维护活动规则和文明礼貌规则两项具体告状内容,而没有出现保护公物规则。另外,还可以看出,关于维护规则,中班出现的告状次数最多,其次是小班,最少的是大班。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很难控制住自己,或者容易忘记某些活动规则,难免会违反规则,所以小班幼儿维护规则的告状次数较多,且有保护公物规则的告状。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较强,不能做到谦让,尤其在分玩具上,幼儿多是争抢玩具。同时,中班的幼儿由于想象力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新的玩法,但有些玩法并不利于玩具的保护和管理。为了使游戏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师常制定更多有关玩具的规则,而其中有些规则不符合幼儿的内在需要,教师强行“推销”规则的行为,使幼儿更多地就同伴的“违规”行为向教师告状。并且幼儿没有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以教师的标准为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这是道德评价标准的“他律”性,所以中班幼儿维护规则的告状出现得最多,而且大多是维护活动规则。

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更加懂得遵守规则,所以大班关于维护规则的告状最少。另外,大班幼儿逐渐理解并学会说脏话,所以在大班关于维护文明礼貌规则的告状逐渐增多。

4.关于维护他人利益的告状内容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关于维护他人利益的告状都很少,这与幼儿的注意能力有关,当冲突事件发生时,一般幼儿都在关注自己的事情,很少能注意到他人冲突发生的过程,所以维护他人利益的告状出现很少。

四、结论

1.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幼儿,告状内容出现频次都是维护自己利益的占的最多,排第二位的是维护规则,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维护他人利益,

2.各年龄组幼儿关于维护自己利益的具体告状内容不同,并且各项具体告状内容的出现频次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3.关于维护规则,小班幼儿多出现保护公物规则和活动规则的告状内容;中班幼儿多出现维护活动规则的告状内容;大班幼儿维护文明礼貌规则的告状逐渐增多。

4.关于维护他人利益,三个年龄班幼儿出现的告状都很少。

【参考文献】

[1]杨翠美.4―7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3.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8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幼儿教育;应用;研究现状;趋势

我国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人们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幼儿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如今,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已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幼儿也会对这样的教学内容产生更多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方面进行研究,希望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文中观点对自身工作进行调整,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在我国,人们通常利用混合研究、实验研究以及文献分析等各类研究方法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最后一种是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若以范式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人们可以发现大多文献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国外的研究工作相比存在很多不同。研究经历、文化背景等原因均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并且研究人员大多未能经过系统训练,经常通过思辨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但是,人们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就研究方法而言,人们无法肯定的说哪种更为有效、合理,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大关联,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研究时,和其他的研究工作存在很多不同,研究人员需要对方法方面进行调整。通过上述分析,人们可以看出,研究方法方面的不同反映了我国研究人员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和国外的国家存在很多不同,换言之便是研究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二)研究样本与类目的分析

我国研究人员可以从中国期刊数据库、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及会议论文等方面提取所需的研究样本,对研究样本进行检索时,可以通过关键词:“媒体幼儿”、“学前”等词汇进行检索,研究人员同样需要对文献时间范围方面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对我国2000-2016年期间的文献进行检索,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人员需要将会议报道一类的不相关样本排除,最终获得可以纳入研究工作的样本50篇。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方法、主体以及文献数量,在对研究现状方面进行梳理整合时,人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单从研究主题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分析单元划分工作与国外国家并未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人员需要将样本文献中的观点及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就研究主题而言,可以大致分为幼儿教育问题策略与新媒体技术,幼儿教育理论、模式及应用与新媒体技术等几个方面。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对幼儿思维及认知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数字早教软件的研究方面也需要有所涉猎。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一,就我国研究文献数量方面进行分析。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前期文献数量均较少,经过几年时间之后,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趋势存在一定起伏,这些方面也是我国与国外的共同现状。研究人员对增加趋势方面进行分析,这种起伏不定的现状恰好可以从侧面验证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未能被我国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提高对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工作的研究力度,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论依据。第二,就研究主题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在对我国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工作进行研究时,可以从几类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我国专家及学者将更多精力集中于对新媒体技术和幼教整合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或新媒体技术为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方面,对新媒体技术促进幼儿思维及认知能力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现如今,我国新媒体技术及各类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幼儿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对数字环境下的幼儿教育工作加强研究力度,更多的为今后数字环境下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中主题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其一,对数字早教软件的研发工作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对利用交互媒体技术进行软件研发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幼儿认知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对某城市众多幼儿应用早教软件方面的情况进行定性与量化分析。人们得出一些关于早教软件研发工作和幼儿认知方面联系的研究结果,为幼儿教育早教软件研发工作提供一定数据参考。其二,对幼教和新媒体技术整合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研究人员对幼儿教育活动及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方面的整合工作进行分析。例如,某专家学者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方面优点进行分析,利用案例分析对其优势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说明。其三,新媒体技术为教育模式应用方面提供支持,研究人员对新形势下幼儿教育英语、语言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我国某专家对幼儿教育语言教育及新媒体技术之间的整合模型进行构建,将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提供指导和辅助。最后,对应用效果及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得到新媒体技术于幼儿教育的重要影响。其四,应用新媒体技术时遇到的问题及策略分析。信息技术及新媒体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幼教需要对幼儿信息技术素养方面进行培养,促进幼儿未来的发展,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研究人员也对这些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例如,我国某专家学者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对幼儿入园产生的不良情绪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幼儿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为幼儿在成长后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其五,新媒体技术对幼儿思维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工作产生的影响。在幼儿时期,幼教工作者需要对幼儿创造思维、想象及认知能力方面进行培养,研究人员也已经对此类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例如,我国某专家学者就应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进行分析,对创造思维的提高方面进行研究。

二趋势分析

(一)研究范式方面产生变化

对我国研究人员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研究人员更多的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而国外研究人员更多的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便是因为我国与国外文化背景方面的区别。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研究人员通过文献、调查、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这些研究方法并不存在质量上的优劣,即使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出现了差异,也仅仅是因为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匹配程度不同这一原因。研究人员可以对研究方法优势及适用范围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在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时,便可以选择最适宜的研究方法,为今后他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指导依据。但是,幼儿时期比较特殊,对幼儿阶段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时,研究人员不但需要对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幼儿认知及思维能力进行研究,应用各类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考证,以期使研究工作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总而言之,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将以实证研究的范式替代传统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参考价值。

(二)数字化的幼儿教育

新媒体技术在幼教领域已经有了更多的应用,研究人员也将数字化的幼儿教育当作了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如今,各类教学工具、网络及移动终端等均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有所应用,这些新媒体技术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赋予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研究人员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发展趋势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数字环境对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种数字化的幼儿教育必将成为今后幼教工作的主流模式。未来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必然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从小对幼儿信息技术素养进行提高和熏陶,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变化和趋势也是不可避免和阻挡的,幼儿从小接受的、接触到的也正是这种数字化的教育。我国研究人员需要在今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为我国幼儿教育未来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未来的发展

我国研究人员已经对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思维能力及认知的培养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人们也可以发现此类主题的文献数量不容小觑。幼儿时期可以被认为是培养人类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幼儿教师需要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思维锻炼,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和未来发展。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将声、色、形等元素融入教学工作中,对幼儿学习和认知的对象进行形象、具体的表达,调动幼儿更多的感官,增加对幼儿的刺激作用,最终使幼儿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和知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幼儿思维发展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对幼儿认知方面产生更多积极影响,因此人们在今后需要更多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锻炼和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研究人员也需要将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作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重点,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对这些内容进行更多的研究,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指导。

(四)在幼教工作评价方面的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并未能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更多的分析,因此也无法对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指导。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并发时间序列一类的技术对新媒体技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但是在文献中并未能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为了使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价值,研究人员需要对评价工作方面的研究产生重视,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需要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效果、对幼教产生的正面影响、提高应用效果的方法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幼教工作开展提供更多支持和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人们已经将新媒体技术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幼儿教育领域同样如此。本文就新媒体技术在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希望我国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文中建议调整自身的工作,更好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这一载体,丰富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使幼教工作增添更多的趣味元素,最终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梅芳.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16-16.

[2]黄辉.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策略[J].出版广角,2016(5):33-35.

[3]马晓蓓.新媒体环境下1-3周岁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4]周红.多触点儿童游戏设计与开发——机遇与挑战[J].电子制作,2012(12):141-141.

[5]赵旭莹.信息时代的幼儿园教育--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幼教中的探索与发现[J].教育,2014(32):42-42.

[6]姜玲,彭红,蔡梦媛等.浅谈信息技术在我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82-182.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9

[关键词]体质健康幼儿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16-02

一、研究目的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时期增强身体体质是健康发育的基础,由此,无论是从时代需要还是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来看,以引发学生的学习体质为重心,通过围绕学习体质的生成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设计新型教学行为的内发创生式设计都应是一种必然,一种必需。如何引发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如何以学习体验的生成为重心来构建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行为,就成为内发创生式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所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大量检索相关文献50多篇,著作30余部,查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方面的论文100余篇。综合文献资料,全面分析幼儿体质健康研究的现状等。

(二)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前期的预调查的结果,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他们的平龄、性别及课后体育活动,并且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思维能力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指标进行了选择,问卷所采用的是里克特五级量表,从一级(完全不符合)到五级(完全符合)。在开始体验式教学一个月后,对这两组学生进行首次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分开整理;体验式教学后,对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问卷的信度检测为α=0.83,满足问卷信度的要求范围。

(三)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是指对实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将这些数据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检验观测组与对照组是否有不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是假设与组间方差分析假设类似,它包括的假设有观测的独立性(除非因变量数据包含“组内”因素或“重复测量”因素)、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除此之外,考虑到重复测量设计是对同一被试有一个以上测量,因此,其方差包括同一测量中每个被试的得分与其平均数之间的偏差。同时也存在协方差,包括同一个被试两次测量的每一次测量的离差。

三、研究分析与结果

(一)发育状况及身体形态

为了评估对照组被试和实验组被试之间在两次测量结果的变化上是否有差异,进行了双重多元方差分析。各组的样本量相等,因此满足所要验证的假设。结果发现有显著的多变量效应;group的主效应,F(3,31)=35.2,p=0.000;time的主效应F(3,31)=371.981,p﹤0.001,time和group之间的交互效应time*group的F(3,31)=33.186,p﹤0.001。身高增幅中,由于与幼儿的发育生长敏感期有关,且6岁的城镇幼儿食物摄入量、饮食结构与体育活动都比3~5岁幼儿情况有所改善,使得6岁城镇幼儿身高的增幅最高。经均值t检验,2000~2005年的幼儿身高处于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

体重:一定程度能反映幼儿皮下脂肪、肌肉、骨骼及内脏器官综合状况,是反映幼儿长、宽、厚度和围发育状况的一个重量整体指标。从调查可知,男女幼儿体重2005年与2000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男幼儿体重平均增长2.0千克,女幼儿体重平均增长1.1千克,男幼儿的增长速度高出女幼儿。城镇幼儿体重平均增长1.7千克,乡村幼儿体重平均增长1.4千克,城镇幼儿的体重增长速度高出乡村幼儿。由于营养过剩、缺少体育锻炼、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幼儿横向发育在5年内有了不同幅度增长,经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

胸围:人体厚度和宽度最具代表性测量值是胸围。2005年除3岁城镇女幼儿和4岁乡村女幼儿下降外,与2000年幼儿的指标相比,其他各年龄组的指标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城乡幼儿的胸围变化差异较大,城镇幼儿胸围增长2.2厘米,乡村幼儿胸围增长1.1厘米。男幼儿胸围平均增长2.1厘米,大于女幼儿的平均增长1.3厘米。

(二)身体发育的匀称度变化

通过西安地区幼儿体育锻炼现状及体质促进模式的研究,结合体质健康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3年(2009-2011)的研究和建设,建构起一个能完成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研究方向,幼儿体质监测与体质测试系统。同时建立起一套适合西安地区幼儿体质测试的数据库及幼儿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模式,为提高西安地区幼儿的总体素质和为西安市全民健身服务。

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对体重指数与腰围进行相关分析。体重指数与腰围之间如果理论上有明确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相关分析(r≥0.40)才能使用多元方差分析。体重指数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表示,有研究认为腰围与体重成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与腰围的相关系数大于0.40(r=0.502≥0.40),可以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假如该值高于0.7以上可以考虑将因变量合并,但本研究r低于0.6属于适度相关。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幼儿体质工作还属于薄弱环节,深入研究幼儿体育锻炼与体质现状对于完善市民体质监测,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项目为将西安市民体质测试工作深化、细化、完善,充分利用体质监测和体检的数据,建立起体质测试数据库和评价的网络系统,并提出符合幼儿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模式,特别是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做到测试数据共享。

(三)身体素质发育状况

以体重指数来说,发现以Group(不活动组)=4为参照组现越来越大与中度不活动组相比(Group=3)、中度活动组相比(Group=2)、活动组(Group=1)相比,伴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上升B的系数为负,且逐渐减小,B系数为负说明Bmi呈现负增长,在这里可以解释为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增长Bmi降低。以腰围指数来说发现以Group(不活动组)=4为参照组现越来越大与中度不活动组相比(Group=3)、中度活动组相比(Group=2)、活动组(Group=1)相比,伴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上升B的系数为负,且逐渐减小,B系数为负说明体重指数呈现负增长,在这里可以解释为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增长Bmi降低。西安市幼儿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与体质测试评价提供优质科学的服务,建立西安市幼儿体质测试、评价系统及时检测和评价幼儿的体质水平及发展趋向和影响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这对了解幼儿身体健康提供了一个可视的有效的平台。此外,根据西安市幼儿体质的特点建构具有西安幼儿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模式。上述这些具有明显的创新之处和社会经济效益。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0~2005年西安市幼儿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在身体形态方面如身高、体重和胸围都呈上升趋势,身体生长发育匀称度有较大改善。其中,男幼儿的各项指标好于女幼儿,城镇幼儿好于乡村幼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饮食结构也影响城乡幼儿的生长发育。

由于身体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总体的指标有升有降,其中双脚连续起跳、10米折返跑和立定跳远与2000年相比都有所提高,平衡木完成的时间增长较快,上肢肌肉绝对力量出现大幅下降。

五、建议

第一,加强对幼儿的体质监测,建立监测档案,对幼儿体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

第二,3~6岁的幼儿正是处于幼儿园内活动期间,应加大幼儿所在室外活动时间,且所涉及到的活动内容需全面,建议幼儿园可在体育内容的设置和活动安排上有所侧重,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幼儿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改善营养状况。特别是加强农村幼儿的科学营养膳食。

第四,在健身器材配置与社区活动场所的建设上,为让幼儿长期参加体育活动,尽量增加健身器材与活动场所,学习简易的健身方法,提高幼儿的体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邢文华.体质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2]张天成,罗婉红.1985~2000年甘肃省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4(5):67-68.

[3]张勇,王丽.安徽省大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动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48-49.

[4]刘瑶,邵锡山.陕西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1995~

2003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5,25(3):36-38.

[5]山东省体育局.2000年山东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篇10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结果予以公布(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三届(2009年)评选活动将自2008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9年5月30日。第三届评选结果将于2009年6月31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幼儿教育杂志社

研究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周英(华东师范大学)中班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其

同伴冲突情境中表现的影响研究

王兰枝(内蒙古师范大学)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

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幼

儿园园本课程研究为例

优秀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吴慧源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研究

谭峰亲子教育机构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现状研

究――以桂林市a中心为例

赵俊婷儿歌的教育观研究――基于广西幼儿园课程文

本的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

翁晓鸣3岁儿童气质发展特点与自主性相关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鲍艳辉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教学策略的

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黄美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及相关

因素研究

本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梅莉(中华女子学院)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有效阅读指

导策略的研究

杨云(中华女子学院)中日关于大班幼儿同伴冲突与教

师应对策略的比较研究――日本九州女子大学附

属幼儿园与中国恩儿园的比较研究

章佳颖(华东师范大学)关于综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音乐

教育现状的调查

王丽飞(内蒙古师范大学)劳动合同法在呼和浩特市公

立幼儿园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陈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视觉支架式教

学提升自闭症幼儿语言能力研究

马芝(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儿童阅读障碍

的eRp研究综述

苏姬(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行为异常幼儿的个案观察与分析

骆晓笑(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教师专业

成长动力研究――以L老师为个案的叙事研究

优秀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刘欢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

周惠文4~6岁儿童对生长和死亡现象认知的研究

刘小娟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

王颖莉脚手架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首都师范大学

刘晓川幼儿园教师常规教育观念的研究

吕小烨不同时期父母教养观念比较研究

张艳北京市幼儿教师游戏观的调查

张菁关于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的对比研究

王雪艳不同情境下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特点研究

西南大学

张璐琳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困境研究

刘淑美学前专业本科男生专业学习的困惑及对策初探

――基于某大学学前专业本科某年级三位男生

的个案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董钰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

何一南1987-2007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状况与分

析――基于四种核心期刊的研究

叶静幼儿园新手――专家型教师备课比较研究

汪静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虐待调查

卢美君平阳县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鼓励奖:

李娜刘陈岑田甜(中华女子学院)

刘晓娟赵雪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郝芳超徐菲王新洁张莹雪(首都师范大学)

宋坤索长清王宏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梦怡吴小平(西南大学)

胡莹张佳誉徐丽芳张婧袁慧兰李慧慧

金晓乐张放放张燕飞(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张梦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周洁关于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之调查报告

唐守翠如今的男幼师在哪漂泊――合肥男幼师的生存

现状与分析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吴晓幼儿园中男女幼儿舞蹈学习的差异研究

姜美玉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研究

阮巧丹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连丽芳初探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陈青南大班调皮儿童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

策研究

杨飘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周虹5-6岁独生子女独立性的研究与思考

郑婷婷中班幼儿生活自主性学习的观察与分析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张秋平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方珊珊中班幼儿游戏合作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宋佳萌关于青岛市某幼儿园一日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初

步分析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韦微当前城市幼儿存在的主要膳食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李汪明开启选择性语言障碍孩子的心灵

优秀论文二等奖:

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亚男关于大班幼儿独立性的调查

吴桂香幼儿园活动室墙饰初探

赵方关于教师对幼儿奖励方式的初步调查

锁孝雯关于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报告

刘冉冉关于合肥市幼儿园大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廖韫玉蚌埠地区城乡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发展差异性的调查

苏晓妹有关幼儿入园准备工作的调查研究

余彤孩子在幼儿园安全吗――幼儿园接送和门卫制度的完善及实施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范小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乔莹谈幼儿数学活动区的开展与指导

未克青“否定”式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谢丹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罗晓丹中班某幼儿攻击的矫正研究

严圆圆实习幼儿园小中大班区域活动的探索

林丹新老师管理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策略初探

施冬婷新老师对小班表演区调控组织的基本指导与策略

林红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来自于对大班幼儿的调查

陈真真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成因及策略研究

林燕小班幼儿社会与家庭环境的相关调查研究

高丽丽小班幼儿的告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佳秀浅谈台实幼大二班语言区的创设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秦续姣浅谈新教师如何提高教育策略与机智

邵分析小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刘楠大班幼儿在园遵守集体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调查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张悦涵异性玩具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罗合亮解开孩子“对着干”的心锁

韦柳媛幼儿与同伴冲突的原因探析

卢巧城市家庭环境对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影响

文雯幼儿语言过早成熟刍议

石富莲教师吓唬幼儿的现象分析

施慧谈谈幼儿园师源性心理伤害

赵露谈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鼓励奖:

黄丽倩王璐张咪李伟伟张婷婷韩萍

陈辉许媛媛尤亚平韩兰兰(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万雪王罗敏刘欢付慧牛圆张晓玲

曲佳董旭姚笑刘翠莲祝琛(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罗雪梅周瑜征陈芳汤媛媛郑自新郭慧兰

张云刘安娜张瑛张利陈娟严媛

陈丹凤(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