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9:19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1

为进一步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切实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推进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源头治理,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我镇定于八月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和携手筑网,同防共筑”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进一步提高社会各行业工作人员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责任意识,帮助人民群众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和防骗、识骗能力,培育理性投资、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正确理论和抵制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营造我镇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良好氛围,全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宣传重点

1、重点领域:批发零售、区块链、房地产、交易场所、各类涉农合作组织、养老服务等行业领域。注重防范利用疫情、复工复产等噱头开展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2、重点地区:拆迁区、校园、农村地区、“新型金融集聚区”等。

3、重点人群:青年人、老年人、学生、职工、退休人员等。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预防为主。

大力宣传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典型表现,分析已成功查处审结的典型案例,披露非法集资犯罪主体的经营真相,财务情况,资金用途等,揭露非法集资犯罪的手法伎俩,增强群众识别。防范、抵御非法集资活动的能力。帮助群众在遇到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情况时,能够理性分析,防范于未然,预防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协调联动,务求实效。

针对当前我镇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打、防、管、控、教等多种手段,集中力量解决问题。采取调账、进点、明察暗访等方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该整改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该处罚的要确保处罚到位,涉嫌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

(三)深化改革,疏堵并举。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鼓励、规范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立体宣传架构,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活动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掀起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新高潮。

2、加强协调配合。各村、各单位要对各自条线的工作项目负总责,进一步明确职责、进度、任务和要求,使各项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各村、各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分工落实,尽心履职,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

3、强化监督管理。要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领域进行明察暗访,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非法集资苗头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我镇社会和谐稳定。

附件:宣传标语

附件:

宣传标语

1.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

2.远离非法集资,建设美好生活

3.珍惜一生血汗,远离非法集资

4.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

5.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自觉抵制非法集资

6.抵制高息集资诱惑,理性选择投资渠道

7.树立正确理财观念,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8.防范非法集资,人人有责

9.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活动风险自担

10.拨打961555,举报非法集资,社会有益,个人有奖

11.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

12.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13.取款转账多留意,小心坏人设陷阱

14.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15.欠费通知要核实,大额汇款要谨慎

16.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17.难分电话真与假,请您拨打110

18.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19.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20.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21.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22.十人受骗,九人贪财

23.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24.严厉打击诈骗犯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25.积极举报电信诈骗,警民合力共构平安

26.全民参与防范,骗子有孔难入

27.幸福平安中国梦,防范诈骗全民行

28.凡是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骗子

29.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骗子

30.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和转账的,都是骗子

31.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CDio;网络工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0-2470-03

"networkengineering"CourseteachingReformintheCDioStudyofteaching

QiUShu-wei

(anhuiinstituteofarchitectureandindustryinformation&networkCenter,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the"networkengineeringtechnology"characteristicofthecourseisanalyzed.accordingtoCDioengineeringeducationmodel,thecomputernetworkprojectofteachingreformationschemeisproposed,andweimprovedonmodelofteaching,andthepilotreformprogramtoimprovetheirengineeringqualityandteamwork,andachievedgoodresultspracticehasprovedthattheimplementationofbetter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CDio;networkengineering;teachingmodel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应用的今天,网络工程技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成了计算机网络及通信专业类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因此《网络工程技术》这门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工程专业必须围绕课程群支撑体系,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更有实效,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以知识构建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选择与专业核心要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将应用能力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重新组合,整合成新的课程结构,以工程化为主线,教学过程推行“工程案例式”,“目标任务驱动法”和“工程项目教学”法教学,使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更强。同时依托自身的实验基地和学院信息网络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训环境,保证动手应用能力的培养;推行“教学外置”,鼓励学生参与学院实践的工程项目,使参与学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考核过程注重“过程考核”,加大实训所占比例,使实训效果更加明显。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雪平大学4所工程技术大学发起的一项工程教育改革计划。目前已经有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大学加入CDio国际组织,并在各自的工程院系实施CDio模式[1]。在国内,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后,已经在多所高校进行试点。

1网络工程技术课程的特点

网络工程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和网络系统管理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网络工程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本科专业的认知能力出发,阐述网络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网络管理与运营技术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各种网络工程和园区网设计、网络工程和园区网施工方案撰写、项目管理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网络工程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职业岗位。

2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以产品生命周期上的四个环节――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代表四个教育和实践训练环节[2]。其理念是以产品的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也有人称之为“做中学和学中做”。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3]。并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CDio不仅提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大纲,而且系统地提出能力培养、实施指导、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瑞典国家高教署(SwedishnationalagencyforHighereduca2tion)2005年采用这12条标准对本国100个工程学位计划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标准比原标准适应面更宽,更利于提高质量,尤为重要的是新标准为工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4]。清华大学在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原理两门课中采用CDio教学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签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特别适合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推广应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工程技术》等课程中。

3实施面向CDio的实践教学改革

3.1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借鉴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块化教学将“以知识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模块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即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和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内容)和定量(学分)地描述,它还能够被评判(通过考试)。一个模块是一个专业中最小的教学构成单位,在这个专业中的每一个模块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作为主干课程网络工程技术课程可以是一个模块,而该课程中每个章节就是一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培养一定的专业能力,子模块包含培养这些专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及知识应用等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按照oSi参考模型从低层到高层逐步展开,如物理层(综合布线)、数据链路层(交换技术)、网络层(路由和三层交换)、高层(网络应用服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以及网络故障排除顺序进行教学,最后对整体大型工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

3.2课程实践环节依据的CDio标准

1)标准1:以CDio为基本环境。网络工程项目实施以项目工程生产周期作为工程管理的环境。基于工程项目需求要求学生从项目需求、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和测试作四个环节,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开发。项目小组由3至4名学生组成,结合阶段评审答辩。

2)标准2:学习目标。要求运用网络工程技术理论、网络工程项目的管理标准和规范,系统掌握网络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分析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实践应用能力[5]。掌握网络工程建设的各阶段(用户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实际需求,并设计符合该项目的《网络工程设计标准和技术实施方案》标准的文档,达到中小型园区网设计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要求。

3)标准3:一体化课程设置。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培养计划中突出网络的工程特点。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生的定位来说,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工程型”人才,按网络工程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阶段设置课程,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支撑课程。根据市场调研及时调整部分课程,通过网络工程一体化生命周期的专业学习,学生具有网络规划、设计、构建、维护、管理和开发等能力。

4)标准4:工程导论。在网络工程技术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作为工程导论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tCp协议等课程学习,已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并已具备初步网络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力。

5)标准5:设计和制作实践。网络工程技术课程可以要求学生安装园区网结构化综合布线项目、园区网络的系统集成项目和园区网运维管理项目建设周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

6)标准6:工程实践场所。实践环节通过校园网及校信息网络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和实际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教学,提供学生对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校园网工程建设和后期网络运行工程。同时采用教师带领网络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到真实的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对《网络工程技术》课程实行实训和实际工程相结合。

7)标准7:集成化教学过程。首先是构建集成化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重点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构,以适应基于项目的做中学、做中练、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即课程以“做项目”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以“用”导“学”,选择实际工程项目来做主线,教师全程指导。

8)标准8:主动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评审。让学生进行相应角色转换参与项目,让学生主动提出思路,再经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由学生被动转为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对学生所提的方案加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9)标准9:教师CDio能力的提升。主讲教师通过参加思科、华为和锐捷等网络公司组织的各类师资培训来提升自身的CDio能力,也通过与企业的横向项目合作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程经验。此外还邀请华为和锐捷资深工程师为学生开设短期培训。

10)标准10: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教学能力和技能,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了的提高。并通过组织课程组教学研讨会,来提高教学在集成化教学过程、运用案例教学和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考核等方面的能力。

11)标准11:学生考核。各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控制进度等,制定分阶段、互评定的二次考核体系。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实践成绩的评定包括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小组成绩由各个小组阶段成绩的平均值与完成的项目的最终验收的情况组成(主要包括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的汇报情况、系统工程的质量的抽检报告、项目文档等)。小组的阶段性成绩由教师和该项目组之外的其他项目组共同评定;个人成绩由教师根据小组每个成员的答辩成绩来评定,答辩的内容为小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所完成的任务,其中,评定项目负责人个人成绩时,还应考查其项目开发的组织、管理能力。

12)标准12:专业评估。本课程通过实施CDio后,学生在后续的课程,如岗位实践课程以及毕业设计项目中应用和理解网络原理、项目设计与工程实施相比实施前的学生明显提高。

3.3本课程按照CDio标准来分析,研究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1)基于实践知识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

进行对比分析实践知识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和理论知识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实践模式通过模拟真实实践情景,可为学生提供一种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境遇性体验[6]。同时,实践模式能使学生在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主观性、境遇性和生成性。可以在学生中创建共同的交流平台,营造一种促进学生经验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合作性地解决问题,保证每个学生在模拟实践的情况下,都会基于自己经验背景,建构与问题相关的实践知识。

按照此教学模式可以搭建网络教育互动平台,使学生学会在网络环境中合作解决问题。

2)基于目标导向式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目标导向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目标导向性,即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工程项目案例,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理清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并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各知识点单元教学前,需预先告知同学们这个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何应用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使学生形成一种对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从而做到有备而来。而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涵盖各个知识点的案例和工程项目,不断地设法引导学生向既定的教学目标接近,并在实现教学目标后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以便学生巩固提高。

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适合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发参与意识。

3)网络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模式

在项目教学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并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等方式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完成相应的项目达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原理、综合布线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掌握各种网络工程和园区网设计、网络工程和园区网施工方案撰写、项目管理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网络工程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职业岗位。

4结束语

通过在网络工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实施了CDio,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整合网络工程师认证技术资源,按照CDio能力大纲以及12条标准进行面向CDio实践教学改革后,同时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后,学生普遍反映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综合布线理论知识、交换路由实用配置、操作系统各类服务器的架设,网络安全常规安全硬件防火墙等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在CDio环境中学习,学生工程素质、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学生在今后求职过程中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雷环,汤威颐,edwardF.Crawley.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29-35.

[2]Crawleye,malmqvistJ,ostlundS.DorisBrodeur(2007).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Springer,2007.

[3]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做中学”和国际化[R].2008.

[4]姜春艳,吴克寿.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在ooaD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4):24-29.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3

一、创造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极大促进作用

创造性学习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适用于开放的环境和系统以及宽广的范围[1]。

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则具体表现为敏锐地观察到问题的存在、事物的缺陷、知识的空白、成分的缺少、关系的不协调;搜集有关的信息,查明难点所在,检验缺少的成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合理猜测或对缺陷提出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修改和复检,使其变得更为完善,最后得到结论[2]。

由此可知创造性学习一般包括以下过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结论。创造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和重视学习策略,萌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探索的愿望并形成学习动机。这与传统学习方法有很大区别,传统学习方法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即学习已有知识。而创造性学习则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虽然这与科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是有区别的,但它在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心理、锻炼学生使用资源能力、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创造性学习,一个特别重要的必要条件就是教育资源,其中包括优秀教师、丰富的资料、实验设备和材料等。另外,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创造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知识层次高、创造性学习难度大、学生人数多、所需费用高等。因此,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创造性学习的规律,使其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或使创造性学习流于形式。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育技术、配置相应的教育资源并精心设计创造性学习实施方案则是成功实施创造性学习的可靠保证和有效措施。

二、网络教育对创造性学习的支持和推动

由于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创造性学习的特点,往往形成了教案设计困难、学习资料及实验设施不足、教学费用增加等实际困难因素,造成了在高校中实施创造性学习的“瓶颈”。然而目前在高校中均建有先进的校园网,其硬件环境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各高校也构建了或正在构建具有大量教育信息的网络教育资源库系统。这些软硬件环境结合internet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创造性学习打下了极好的教育资源基础。因此,基于网络教育环境开展创造性学习将打破前述的“瓶颈”,使创造性学习的开展落在实处,并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1.使用网络集中教师优势

在开展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到设计、组织、指导和评价等作用,优秀教师的渊博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成功实施创造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网络可以跨地域、不分时间地集中优秀教师资源,使整个创造性学习的实施方案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教师也可以实施网上教师行为,避免了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而无法实施创造性学习的局面。这样就可以有更多处于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和评价下,开展创造性学习。

由于来自不同学校(甚至可以是不同国家)的教师共同设计和指导同一个主题的创造性学习实施方案,这样就可以实现学术上的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开拓眼界和触发灵感,使学生感受到在多种学术思想启迪下的创造性学习氛围,避免了以往单一学术思想造成的“近亲繁殖”现象。转贴于

2.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实施创造性学习

开展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若不具备这一条件,往往就形成了相应的“瓶颈”,使创造性学习无法成功开展。网络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这为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生拓展了广阔的视野,使他们可以得到大量所需的关键性资料,与以往主要只能从可得到的图书资料中获取信息相比,学生从网上获得的信息更为丰富和全面。由于学生是从网络上获取与开展创造性学习的主题相关的资源信息,因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在网络功能支持下开展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收集资料,寻找与学习主题有关的信息,而网络搜索引擎功能非常强大,可以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先找到专题文献索引或文摘综述等三次文献,进而找到一次文献[3]。由于internet上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有时相对学习主题则过于繁杂,而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则可方便地得到所需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获得过去无法得到的信息资源。

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功能(如BBS、e-mail、留言板、流媒体技术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则可利用网络教学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完成创造性学习的研究过程。由于网络的技术优势,学生可跨地域或不受时间限制进行探讨和多种创造性研究活动,由此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技术(如JaVa、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web3D和矢量动画等)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达、描述和模拟实验[4],使其他学生和教师理解设计的方案、实施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学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创造性学习,不仅是学习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4.通过网络开展创造性学习可减少直接教学费用

直接教学费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发生的耗费,如直接为信息、材料、场地、人工等支付的费用[5]。在高等教育中,许多专业的直接教学费用是很高的,如动物实验、高级精密仪器的使用等。在通过网络进行创造性学习时,学生可以使用网络信息资源、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学习,实现解决相应研究课题的方案,伴随学习过程的进展,及时在网上学习方案、研究进展和最终获得的结论。这样不仅有利开展协作学习、接受教师指导和进行学习评价,而且能够降低在整个创造性学习过程中的直接教学费用。

三、基于网络的创造性学习的实施方法和教学实例

在高等教育中,由于不同学科的专业差异很大,因此创造性学习的具体形式也有很大不同。但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很强,而且高校中拥有更为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基于网络开展创造性学习就成为首选方案。

通常在实施基于网络的创造性学习时包括下列一些步骤:

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总目标和阶段具体目标。

确定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技术和具体活动。

提供相关的网络教育资源的类别和范围。

安排实施教学的教师、设备和场所。

实施整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评价学生成绩和教学过程。

四、总结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4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重要性。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四个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文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有些人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超额消费或是为了自我享受而不择手段,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网络信息社会来说是势在必行,不可或缺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同样也是离不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今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素质的提高和成功不仅仅在于正确的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对社会的责任、认识和贡献,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类全面发展和成功的成功因素,在现今信息社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人类的政治思想教育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依赖于高素质的人们。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信息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今信息化社会必不可少的形式和种类。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必然要求。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要条件。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必要条件包括基本的硬件设施、教育环境、队伍建设和软件开发等多方面,这些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将会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要不就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境脱节,无法有机结合。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容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统一部署和规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积极的探索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信息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满足不同人们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网络广阔的资源为人们提供需要,进而不断的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确保设施和网络意识在不同地域、地区和不同部门能够相对的平衡发展。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

在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候,要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和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方案,确保实施方案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家大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制定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站监督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工作,开展好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科学化管理,使每一个人都能受益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机制。

监督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属于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在当今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接触的信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这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因此,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是必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利用好技术、法律、行政等手段,构筑可靠地网络信息防火墙,广泛的调查了解和深刻的总结归纳广大网名的思想动态,建立良好的网路信息反馈制度,从而加强监督与引导的有机结合,发挥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实施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和优选性,要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手段,寻找能够达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目标的所有可实施性方案。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候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实事求是,保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程序科学化。要坚持以我国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状况为依据,科学性原则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生命线。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5

我校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本年度以“有效学习内容”为培训主题对全市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实施远程培训项目,以期达到如下教育目标:师德修养得到提高,职业发展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突出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的学科教学重点;提高学科教学内容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根据远程培训目标,在对中小学教师现状和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设置师德与专业理念、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理念与学科教学知识构建等几个模块,依托继教网、研修网等网络资源,以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为支撑,优化培训内容,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采取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与校本实践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结合,在理论学习中强调实践案例分析,在实践研修中突出能力提升,在反思中改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体操作是首先以县区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区域,选定一名区域管理员负责区域内学员的学习管理与监控,然后组建网络虚拟班级,本着同学段、同学科的原则,将学习区域内参训学员划分为若干个网络虚拟班级,每个班级100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合作式的网上及网下学习、研讨、交流活动,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一名,负责跟进班级学员的学习。为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我校与网络教学机构组建成立学科专家辅导团队,成员由高校教师、一线教师、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负责本学科的网上在线培训辅导,达到名师引领、专家治教的目的,并定期组织学员参加学科在线集中辅导答疑,针对共性突出问题,由辅导教师采用文字、音视频等方式进行集中答疑,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参训学员深度学习。按照市教育局的统筹协调安排,我校联合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建立市远程教育中心,负责全市远程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制定具体培训方案等工作,同时会同网络教育机构对学员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实时通报学情,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考核评价贯穿培训全过程,突出绩效评价,促使学习成果能够真正用于教学实际,做到训教合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结合岗位实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总结,动态梳理培训成果。

2网络信息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传统教育是面对面的教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员相对被动地进行学习,网络信息与教学相结合并非易事,网络教育并不是把课程教学搬到网络上那么简单,无论是高等远程教育还是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都会遇到资金、技术、资源、思想认识及赢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硬件设施欠缺。网络教育必须基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是空洞的,实际操作运用远胜过投影的图片显示,这需要我们在有限的资源里合理利用设备,创造有利条件加大硬件设施的完善建设。(2)既然是信息化教育,自然包括媒体素材以及各学科的试题库、资料库,他们既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对教学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和规划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前提。同时,如何做到教育资源的入库速度同步于信息发生的速度是每个网络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学资源的更新是教学管理中的重点,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资源的持续流转依赖于善于联合各个机构,以高效的工作方式合理组织相关部门和人才,这需要多个单位多方面的通力协作。(3)网络教育本质是利用信息培养信息能力。网络只是手段和工具,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运用来培养参训学员处理问题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提高认识、改变思维,把重点放在培养学员运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工具的能力,为以后各方面的学习均提供有力保证。(4)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人员或者是其他课程教师转型而来,虽从事教学多年但本身并不是网络教育教师,信息综合处理能力不强,因此需要对原有教师进行全面知识培训和能力提高,或引入更多更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教师,以提高整体的教育能力。

3结语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思政建设;课程设计

1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该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这里说的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政内容,而是要充分挖掘与专业课相关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2]。本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授课对象、授课教师的专长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的可行性,并在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上,提出可以从教师的培养方式、课程教学内容实施以及实验教学实施等方面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经过实际教学过程验证,教学效果较好。

2教学现状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单片机技术、软件技术、RFiD技术、中间件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基础平台课程。因此,在该课程中增加思政教育,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树立爱国爱校爱专业的思想,塑造学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本课程的开课学期一般设置在大三。从学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来看,这些学生都已经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但大多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过程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大学三、四年级,课程设置以专业课为主,思政课程几乎空白,而这一时期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我国的建设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是要兼具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政治素养的,因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刚好可以弥补这段时间的空白。如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授课过程中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协同促进,是每一名专业课任课教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3课程思政存在问题

(1)课程教师均为骨干教师。作为物联网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授课教师都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骨干教师,但若考虑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知识融合实施,专业教师跟思政相关专业教师相比还有所欠缺。(2)教学内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以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当前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课程主要内容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和关键技术,虽然有些技术仍处在研发阶段,但其原理及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国民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严重的这两年,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疫情防控方面作用非常大。这门课程属于工科专业课程,从知识内容上来看,与传统思政教育距离较远,很难将二者结合讲授。若强制采用每节课的开始或最后阶段单独拿出一部分时间讲授思政知识,无疑会让学生感觉占用专业课的授课时间,且这些内容毫无关联,属于人为的割裂授课内容。这样,学生的抵触心理会更加严重,因此需要教师深度挖掘二者的知识内涵,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3)实验内容。该门课程在学习和开发实践中,非常注重开发实践技术理论,注重理论在具体运用中的要点、方法和技术操作,学生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专注于完成的过程,不会主动联系当前热点,结合实际需要。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找出关联点,加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4课程思政设计实施

(1)教师培养。专业课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就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自身思政教育素养的基础上发挥所长,跳出单一的专业知识的局限性,通过采用二者知识融合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这种相互融合的案例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同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成为合格大学生的基本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组织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培训。同时多创造机会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讨论,交流心得,交叉备课,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3]。(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思政内容设计。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学会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特性、应用环境,选择适当的网络结构、感知节点并进行相应的网络设计。设计时能够结合实际需求,综合考虑网络安全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并进一步具有一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软硬件实际操作能力和开发技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思政教育具有一致性。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含有思政元素的历史事件或相关案例,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相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育人并重的教学流程[4]。《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课程思政育人内容设计如表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实践操作。因此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关注能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生活案例,综合考虑实际的实验环境,将思政教育中对个人精神品格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实验过程中。例如可以要求实验前做好准备,实验过程按流程使用设备,实验后整理器材,清理卫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培养职业规范和素养等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这也是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实践结论需要通过学生分组完成相关的报告,在对实验逐层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5-6]。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7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

**省通信管理局

**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教基[2020]2号)要求,结合《**市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为做好我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和《**市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从3月2日开始,通过电视频道、网络平台等方式,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尊重线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提高育人质量。建立“学校具体实施、家庭社会共同支持”的工作机制,强化管理,落实班级主体责任,重视发挥家庭作用,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在线教育教学实效。

二、线上教学安排

(一)收播方式。线上教学采取电视频道直播、网络教学互动互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由省教育厅采取先录后播方式提供。在线学习以电视、网络两种方式同步进行,教学互动以网络为主。安广网络电视(有线电视)、中国电信iptV、中国移动网络电视、中国联通iptV等电视平台周一至周五每天定时播放各学段、各年级课程教学视频。同时安排电视重播和网络点播,可通过下载电信名师云课堂app、移动和教育app,在**专区同步收看视频点播,**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同步提供网络教学视频点播服务。**市教体局将印发《**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收视指南》,线上教育教学课程首播时间表也将通过播出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按周提前推出。

(二)教学形式。线上教学采取“双师课堂”形式,即采用全省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方式实施教学。班级任课教师要同步听课,课后做好线上答疑、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等工作。

(三)教学时间安排。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小学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60分钟,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四)作业安排。各班要根据线上学习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除九年级外一、二年级不得安排书面作业,三-六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七,八年级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家长每天上网“学习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三、工作举措

(一)成立工作专班。我校成立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各年级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教学指导、技术支持等。

(二)制订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和纽带作用,加强对授课教师和学生在线听课、问疑答疑、作业辅导等方面的跟踪和检查;要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精准掌握所有学生家庭智能终端覆盖情况,对个别特困家庭学生实行“一人一案”,采取送终端、送网络上门等方式,实现线上教学全覆盖。

(三)加强宣传引导。结合省、市、县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相关内容,向学生及家长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宣传引导工作,重点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的必要性,讲清线上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合理引导家长的预期,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提前告知学生(家长)线上教育教学开始的时间、课程安排、收看方式等,并指导家长做好参与线上教育教学相关准备。要规范舆论宣传,密切关注线上教学实效,及时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

(四)重视教学指导。

教导处、教科室要注重线上教学的效果跟进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实效。教导处、教科室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围绕作业布置、批改,提升教学质量等安排线下指导,下沉班级调研,了解线上教学情况。同时发挥年级组和班主任的作用,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组织教师通过电话、微信群和QQ在线等多种方式提供辅导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在线教学工作日记制度和每周简报制度,班主任和授课教师线上教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日通报、周总结,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线上教育教学情况网上巡查和实地督查,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线教学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经信部门要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支持各地教育部门开展试点应用,做好网络运行分析检测和障碍应急处置工作,保障网络稳定顺畅运行。

(二)严明工作纪律。学校推广使用的线上教育资源面向学生全部免费,严禁各类搭车收费行为,学习空间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禁止进行商业宣传和误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活动。加强线上教学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线上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要通过正确管道合理反映,解决建言献策。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8

一、培训目标

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为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做好基础性、方向性培训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深刻理解并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并领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广大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和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学科。

(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课改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课程新教材培训等共计70学时,内容涉及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课程结构、教材体系结构及主要特点、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等。

(三)培训对象:20*年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民办高中,下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及教研员,共计约3.5万人。

三、培训时间及分工

我省的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经教育部组织遴选和专家评审,确定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新思考网)和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承担培训网络平台服务与技术支持,组织开展语文、数学等12个学科的通识和课程标准培训(政治学科包含新教材培训),培训时间定为20*年7月11日—20日。

第二阶段,由我省教育厅遴选,确定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省总站、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在线学习平台承担培训网络平台服务与技术支持,组织开展语文、数学等13个学科的新教材培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包含通识和课程标准培训),时间为20*年7月22日—7月31日。

各阶段具体培训平台分工及培训时间、各服务平系方式及相关信息见附件2。

四、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从20*年开始,在秋季开学之前,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7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未经岗前培训的教师不能承担新课程教学。要坚持做到培训不达标不上岗,观念不转变不上岗,新教材吃不透不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一是为方便广大教师就近学习,本次远程培训应以教师所在县(市、区)级行政区域内具有网上学习条件的学校作为培训的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应配备有符合接受网络培训技术要求的若干个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网络教室作为培训点(“学习中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见附件3)。二是组班方式原则上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组班,对于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可视实际情况跨县区以地市为单位组班,每班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三是各地应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区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统一规划、组织安排本辖区内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参加培训时,则应打破学校之间的界限,以学科为标准,将同一学科的教师编在同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应相对固定一个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网络教室作为具体的培训点,参训教师必须按时到指定的培训点进行集中的网上学习和研讨交流。

(三)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师收看视频课程、学习相关资料、参与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等。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五、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为保证本次远程培训工作的切实有效开展,省教育厅成立“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办公室”,设在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项目办公室在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包括组织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遴选、确定新教材培训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成立行政督导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监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与保障。

(二)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省辖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辖区内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市、区)呈交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负责为成绩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

(四)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辖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辖区“学习中心”的设立;做好本辖区各“学习中心”培训点班主任、辅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省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地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培训点的分配工作;做好本辖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的校长、培训班配备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行政领导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六、培训实施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20*年6月启动,分阶段、分学科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6月19日前,各普通高中校长应负责将本校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不需提供教师的个人信息),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县(市、区)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二)6月20日前,县(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完成以下工作:

1、对本辖区各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xx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

2、将全辖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为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

3、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4、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5、指定本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6、将本辖区确定的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按照各网络平台提供的电子表格形式填写后发送到省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电子邮箱。(各类电子信息表格可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网站主页上下载)

(三)6月24日前,各省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县(市、区)上报的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进行审核整理后,按学科分别发送到相关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电子邮箱和设在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的“项目办公室”指定的电子邮箱内。

同时省辖市教育局也应指定本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四)6月18日至7月4日,省教育厅组织两期对全省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为每个县(市、区)的“学习中心”和培训点提供称职的辅导教师。

(五)7月1日至10日,进入培训前的准备阶段。在此期间的主要工作是:

1、相关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向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送达各学科网络视频课程的DVD光盘,由其配送给辖区内各“学习中心”的培训点。

2、完成计算机网络检测、DVD光盘播放测试、学员网上注册、分班、预览相关课程资源等工作。

3、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组织各地班主任、辅导教师、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方法、技能的网上培训(培训的具体时间由各网络平台通知)。

(六)7月11日至31日,培训工作正式实施。在此期间,各“学习中心”负责人(校长、副校长)、班主任,应认真组织本中心的教师按照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表的安排到指定的培训点集中进行培训;班主任负责对参训学员集中培训的考勤和日常管理。辅导教师在业务上具体指导参训学员的网上学习和组织网下集体研讨、交流等活动。

(七)网上远程培训工作结束。辅导教师应根据有关规定,综合评定出学员的培训成绩并交给班主任;班主任经审核无疑义后应将学员培训课程、课时、成绩等信息呈交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归档保存,作为学员进行继续教育登记和颁发结业合格证书的凭据。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学习中心”对培训工作做出认真的总结;对培训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纳入本年度“教师培训年”评选表彰活动中。

七、培训考核与发证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的具体考核办法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订。经考核合格的学员,由省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准后,颁发培训结业合格证书,同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9

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校网络的技术指导的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巩固我校教育信息化成果,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科学、规范、高效抓管理,求真、务实、优质育人才,努力争创教学示范学校,办优质教育,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网络管理与建设

1、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继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畅通。学校要继续完善相关的网络制度,杜绝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网络畅通,更好的服务与教育教学工作。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在保证网络畅通的情况下,杜绝教师上网聊天、打扑克、玩游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管理员及全体教师都要深入研究网络应用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网络防毒。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确保学校网络畅通。基本上解决网络病毒在我校计算机上的传播,保证网络不因病毒而导致堵塞、停网等现象的发生。

二、网站建设

加强学校校园网网站建设和应用力度,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德育、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管理员要不断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树立服务于教学的思想,管好用好学校网络。

三、信息技术使用与培训工作

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与应用。学校将组织专人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加强培训指导,教师要将学习走在前头,自觉地学。

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二)

为加强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制定**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20**年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考核,落实责任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明确责任,与各部门重点涉密岗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及保密责任书》。加大考核力度,将计算机应用及运维情况列入年度考核中,通过考核寻找信息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持续改进信息安全工作。

二、做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用户管理、变更管理、网络安全检查等运行控制制度和数据安全管理、病责防护管理等日常网络应用制度;加强入侵检测系统应用,通过桌管系统、瑞星控制台密切关注各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U盘、CD光驱)等设备运行情况;在业务分析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安全策略,充分利用局域网优势,进一步发挥技术防范措施的作用,从源头上杜绝木马、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提高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实效;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各应用系统管理

进一步作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后台管理系统、oa等业务系统应用管理。加强与各部门勾通,收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检查系统内各模块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完善系统基础资料,加大操作人员指导力度,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四、加强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利用局域网、oa系统,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广泛宣传动员、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气氛;着力加强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服务效率。

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计划(三)

各乡镇党委、县直各部门单位:

根据自治区、地区有关要求,按照《XXX新闻宣传报道管理办法》有关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各单位要按照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各种责任,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二、切实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各单位要设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应用、管理、维护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要建立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各尽其职,常抓不懈,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信息安全保障职责。

三、严格执行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各单位要提高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意识,严禁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严禁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办公内网必须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并强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防护措施,有效监控违规操作,严防违规下载涉密和敏感信息。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等处理、传递、转发涉密和敏感信息。

四、加强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审查监管

各单位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在互联网上公开信息,要遵循涉密不公开、公开不涉密的原则,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要对网站上的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审核内容包括:上网信息有无涉密问题;上网信息目前对外是否适宜;信息中的文字、数据、图表、图像是否准确等。未经本单位领导许可严禁以单位的名义在网上信息,严禁交流传播涉密信息。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各单位网络信息审查工作要有领导分管、部门负责、专人实施。

严肃突发、敏感事(案)件的新闻报道纪律,对民族、宗教、军事、环保、反腐、人权、计划生育、严打活动、暴恐案件、自然灾害,涉暴涉恐公捕大会、案件审理、非宗教教职人员、留大胡须、蒙面罩袍等敏感事(案)件的新闻稿件原则上不进行宣传报道,如确需宣传报道的,经县领导同意,上报地区层层审核,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核同意后,方可按照宣传内容做到统一口径、统一,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严肃性。

五、组织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清理检查

网络教育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教育;城域网;建设

1教育城域网网络优点分析

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正向实现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信息服务电子化发展。因此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辅助教学、科研活动已是势在必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教育行业更是如此,“学习使用网络,用网络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教学需要提供形象化、交互性的教学手段以及海量的教学资源来支撑。这些信息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硬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生产商,于是学校纷纷建设自己的校园网及教学应用网络,而科技的发展似乎使这一切都变得容易了。

2区域教育城域网骨干网络

教育城域网络建设集中在19992004年间。广域骨干网采用星形结构,区县中重点中学网络通过光纤、专线连接到区域核心交换机上,区域县中其他中小学、偏远学校通过专线、租用的光纤连接到县中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直接通过1000兆光纤连接到区核心网络。核心设备采用较早的北电三层网络设备,部分区县学校核心设备采用北电三层网络设备与二层设备,部分区县学校核心设备采用锐捷三层交换机(2004年建设的中学网络)

3区域教育城域网接入网络

区各县中小学校园网络区县学校网络分为两个时间段建设,一部分是与区电教馆于1999年8月同时建设的,设备也是通过区电教馆同意采购,一部分是于2004年随着农远工程同时建设,设备也是由区电教同意采购,所采购设备是锐捷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各个区县学校网络为二层设计,核心层直接与区电教馆中心核心设备连接,接入层提供学校师生pC的接入。

4教育城域网方案的实施

教育城域网提供一个综合网络平台,提供如e-mail,aFtp,网络论坛,网络图书馆,搜索引擎,网上聊天,管理数据的传输、处理与查询等功能外,还应包括视频点播(VoD)、实时远程教学、网络学校、电视会议、网络电话(ip电话)等功能,是一个高速多媒体互联网,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资源共享,做到网内设备大、中、小学都能共享。

⑴学校端―建设多媒体电脑课室、多媒体电教平台、校园网、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实现多媒体教学、学校办公及教学、后勤管理电子化,实施远程教学、学校信息网上、视频会议、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⑵网络部分―建立覆盖全市的教育Vpn专网,全市统一出口,对校园内流通的网上信息进行过滤,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学习。

⑶信息资源中心―全市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信息资源中心,加大资源容量,更新方便快捷,通过共享,降低学校端的投资和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在实施时,两点一线同时建设,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⑷系统软件―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域网、学校管理、资源库及课件制作平台,保证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顺利进行。

⑸资金解决方案―通过争取省教育厅和市县政府的支持,结合“卖方信贷”方式解决多媒体电脑教室、学校校园网终端设备、系统软件的配备问题。运营商市级分公司建设信息中心至学校终端的网络。市教育局自筹资金建设市教育信息资源中心。

⑹服务和培训―多媒体电脑课室、多媒体电教平台、校园网、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终端设备由设备提供商提供三年免费上门服务,并提供现场培训;网络线路及设备由运营商部门提供全程的全天候维护。

5小结

教育网是连接宽带骨干网和教育内部网、校园网的数据传输网络。教育要跟上科学技术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这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机遇。教育网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软件和资源为基础,以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环境,教育网是对区域教育的全新规划。

[参考文献]

[1]高志军,颜国正,丁国清,颜德田.基于多机器人臂间协作的通信机制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