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计划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0:24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1

关键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反思;前瞻;

一、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背景

作为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出台不是政策制定者的简单主观判断,也不是问题充分暴露后自行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逐步进入教育政策的范围,并最终由政策制定者经过一个特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后形成的。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城乡教育投资的失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筹措责任主体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以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低劳动生产率农业为主的农村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能力的巨大差距。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方面,农民自身经济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和客观可能两方面指数都较低的情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直接政治背景。人力资本理论全面揭示了教育与经济间的关系,指出与其他投资一样,用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也是可以获得回报。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投资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有关“三农”的表层问题,更是要从本质上为农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而毕业师资、教育理念等软件资源的配备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对于师资配置的宏观调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背景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必须承担保证儿童受教育公平的责任,同时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其中,师资配置同时贯穿于这几个方面,是政府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共性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

总体而言,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城乡教师水平的同步提高,反而会掩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可以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一年的清退工作,2005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由49.9万降为44.8万人,其中大约有30万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1]。其次,从学历水平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2]。再次,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3]。此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职称结构与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总之,城乡师资水平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

2、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次放开人才流动政策时,教师队伍中曾出现过一次“跳槽”热。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教师资格制度的正式实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流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由于教师流动制度的缺失,我国当时的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序的流动: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外部;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等[4]。在这种无序流动中教育系统内部的无序流动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协调发展。对此,网站由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国家必须采取相应举措逐步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倾向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2002年后每年毕业人数均以约60万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而西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量优惠政策,如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选聘招录优先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基层就业”这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主旋律。针对农村教师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又一项重要探索。#p#分页标题#e#

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为农村教育补充一批优秀师资,成功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1、特岗教师从数量上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状况

特岗计划从2006年到2008年实施三年来,共录用了5.9万多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90多个县的6400多所农村学校,直接受益的农村孩子达到200多万人[5]。2009年,在对特岗计划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此外,部分省份在中央特岗计划实施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特岗计划新机制。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既在国家5000名特岗计划名额的基础上以单独财政支出划拨5000名特岗教师工资,加大了国家特岗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岗政策执行两年中为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优秀师资。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计划数量的提升、各省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相关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2、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及学历上都有严格规定,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特岗计划明确规定,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低年龄、高学历可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出现的断层空缺,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一支老、中、青合理配备、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方面侧重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相关特岗教师成为服务地第一名该学科教师,为某些农村学校实现了该学科教师零的突破。如2005年10月,国家在w县投入了价值9000多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大量进入农村学校课堂,当时w县农村许多在职教师不懂电脑,导致有些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闲置[6],特岗教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006-2008年,特岗计划为农村提供特岗教师5.9万多名,2009年特岗计划的设岗规模扩大到5万以上,加之各省对于特岗计划的创新,通过特岗计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而这相对于2010年全国630万的毕业生总数而言似乎不值一提。但是,纵观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大范围就业的典范。

以河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2009届毕业生总数144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23人,就业率为8.49%;2010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1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54人,就业率为8.96%。由此可见,相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其他就业途径而言,特岗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家关于基层就业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思想也逐渐树立。但由于基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地方财力有限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而无法引进高质量师资,加之部分地区因“普九”欠下了经济债,形成“有编不补”或“有编难补”的情况。而特岗计划明确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经费的解决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改变农村师资配置失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三、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困境

(一)“同工不同酬”降低特岗教师自我成就感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特岗教师在基本工资方面与非特岗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地方财政紧张及特岗教师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内的三险一金、住房、艰苦地区补助津贴等福利津贴无保障(见表一[7]),被社会认为是编外教师的身份,经济待遇的偏低还导致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受尊重程度同比低于非特岗教师。

一项针对贵州省某县8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显示,45.9%的特岗教师认为他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一般”,25.7%的认为“较低”,还有14.9%的特岗教师认为“非常低”;在关于受尊重程度的调查中,43.2%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的占24.3%,14.9%认为“非常不尊重”[8]。

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特岗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他们拿着与非特岗教师有别的工资待遇,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9],长期“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会逐渐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特岗计划这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二)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特岗教师出路难寻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新聘教师入职后即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常管理范围内,有专门的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程序,职业发展前景清晰。但是,对于聘期3年的特岗教师而言,特岗计划仅仅规定“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等,对于特岗教师的身份没有明确规定,对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更是没有相关阐述。因此,特岗计划政策在实施中逐渐暴露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的困境。#p#分页标题#e#

特岗计划招聘对象突破了师范类毕业生的限制,凡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试的毕业生均可加入特岗教师的行列。但是,非师范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学知识背景与教师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部分省份对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缺乏明确规定,当非师范类特岗教师上岗任教后面临更加专业的教育学类问题时,各地教育局、各学校也没有持续的入职教育,甚至有些特岗教师被安排担任非自身专业的学科教学,极大阻碍了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身份不明确,特岗教师职称不能按教师职称评聘程序正常参与评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工资、待遇等不能正常晋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3年聘期内无法评聘职让部分特岗教师产生前途不明确、不稳定的感觉。

为提高特岗计划实施的持续性与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特岗计划对于3年聘期结束后的继续留任问题及将特岗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但是,在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却出现了继续留任困难的情况。如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特岗教师就遇到如此尴尬,三年服务期已满,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却遭到拒绝。他们去教育局讨说法,教育局的领导说:政府不批,我们没有编制。而政府编制办的领导说:我们县教师超编了,你们留不下来[10]。

入职培训欠缺、不能参与职称评聘、留任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

四、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相关政策

从师资方面入手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由来已久,其中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的运用比较普遍。

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实施40多年来有效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师资配置更趋合理化、教师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学校办学更加充满活力等方面。补给模式主要针对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师资短缺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奖金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工作而建立的师资均衡配置模式。补给模式在美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政策方面,各州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向社会广泛招募教师,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政策保证。经费方面,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提高教师短缺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改善其工作环境,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经费保证。补给模式是政府对于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模式,突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责任。

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在日本和美国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两国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各国相关政策出台背景的不同,如日本定期流动模式的广泛应用是以日本教师公务员身份为重要前提。《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以及《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从根本上明确了教师公务员的职业身份,从根本上增强了教师定期交流制的可行性,保障了该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很难单纯归类于公务员、雇员还是公务雇员,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复杂的境况中。

(二)以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为特岗计划继续推进提供经费保证。

特岗计划实施已经五年之久,中央及地方特岗计划都在不断调整。2009年,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部分省份在特岗计划实施中也不乏创新之举,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但是,特岗计划实施过程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的留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无法留任的现象势必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特岗计划试点县为“两基”攻坚县、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些县还存在大量普九欠债。显然,这些试点县的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留任特岗教师。如贵州省某县,如果没位特岗教师按国家补贴来算,每名特岗教师总支出得在3100元/年以上,这样县里每年得多拿2600多万元才能保证开支,这是我县财政无法承受的[11]。对此,中央、省级财政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从经费方面保证特岗教师继续留任。

此外,地方政府要把特岗计划定位为长期政策,而不是国家对于农村教师的短期补充机制。因此,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岗位申报工作中一定要务实、严谨,以各地实际需要且3年聘期结束后可接纳并解决编制的教师数量为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想留任却留不下的尴尬境遇。

(三)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职后的五年才能进入成熟期[12]。对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特岗教师必须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社会认可度。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在教师身份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虽然3年聘期结束后特岗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去与留,但3年聘期内特岗教师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对此,相关媒体应该积极树立特岗教师典型并加以正面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的社会认可度,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给予特岗教师更多人文关怀。

其次,重视特岗教师入职教育,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特岗计划在招聘程序专门设置“集中培训”环节,充分表明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招聘工作由各省相关部门负责,“集中培训”也就因各因地而异。如河南省要求培训为不少于30学时的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四川省在特岗教师招聘简章中只提到“岗前培训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因此,针对部分非师范类特岗教师未能系统掌握教育学类相关知识;设岗县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水平较低等现状,各设岗县及学校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及特岗教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p#分页标题#e#

再次,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了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但是,本、专科毕业的特岗教师3年内却无法评聘职称,这对于聘期结束后想继续留任的特岗教师更是一个巨大打击。因此,各地应该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3年聘期结束后将每年考核结果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彻底消除特岗教师3年职称评聘空白的压力。

特岗教师为农村义务教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与精彩,反思、总结特岗计划的成功与不足,配合其他农村教师补给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教育部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背景材料——2006年第4次新闻散发材料(4)[eB/oL].

[4]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6][8][11]杨廷树.贵州省w县“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5).

[7]杨廷树,杨颖秀.西部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贵州省Z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9]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关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2

(一)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近年来我省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14年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并将寄宿生学校公用经费提高为小学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同时按95元/生年拨付取暖费。为保障规模较小的学校和教学点正常运转,我省对不足100人的学校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2014年我省还将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提高到4000元/生年。2014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情况2011—2014年,我省共投入约19亿元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义务教育学校配备教学仪器、音体美卫器材、图书和“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等。2014年,按照国家部署启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我省将从2014至2018年,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全省98个农村县(市、区)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并将项目实施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力度,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目前,2014年、2015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各项目县正按国家要求制定具体项目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我省属于中部省份,所享受的中央资金支持标准远低于西部省份,但我省实际财力状况却弱于很多西部省份,加之煤价连续下跌致我省很多地区财政收入严重缩水,省、市、县对“全面改薄”的专项支持资•专题报道金安排非常困难,资金缺口较大。(三)国培计划实施情况我省“国培计划”从2010年开始实施,共启动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和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两个大项目。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我省国培经费3000—5000万不等,2013年项目资金增加到6500万元,2014年增加到8000万。2014年,全省共培训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85万人。国培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我省广大农村教师素质,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好评。(四)特岗计划实施情况2009年起,我省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中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精神,在全省52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其中国定贫困县特岗计划由中央审批下达满足各省需要,省定贫困县特岗计划我省每年安排招聘500名。2009年至今,我省已招聘6批特岗教师,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总计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12890人。特岗计划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我省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得到广大农村学校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五)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根据国家安排部署和《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在大同、忻州、吕梁、临汾的21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2014年提高为每生每天4元,一年按照200天计算。共涉及农村中小学校1523所,农村学生27.66万人。此外我省还有9个市41个县(区)进行了营养改善地方试点工作,受益学生25.77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得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改观,体质体能有了显著增强,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农村学校都附设有幼儿班,一些村小和教学点幼儿和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营养改善计划只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此出现了小学生吃营养餐,幼儿只能看的现象,很多农村村民对此意见较大。另外,试点县还反映由于撤乡并镇、移民并村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县城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但由于政策原因,这部分学生不能享受营养餐,家长不理解,对此有意见。(六)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情况2014年我省继续对全省城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标准为小学250元/生年,初中310元/生年。这一标准从2008年之后再未调整,而农村公用经费经过多次上调,目前已远高于城市标准。

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是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公用经费应该按人数标准下达县区后,建议由县区统筹分配公用经费,以一定比例幅度向薄弱、偏远、特殊学校倾斜,用于实现城乡教育服务的均衡化。二是继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建议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上浮,确保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标准床位,同时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三是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相关政策的落实,适龄的随迁子女到城市学校就读,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断减少,而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呈逐年提高的态势,而城市实施的政策还是2008年的免学杂费政策,经费已经出现了倒挂现象,建议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不应该低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四是保障机制、教育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向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倾斜。建议建立动态的以人均财政收入为标准的经费拨付体系,根据地区间人均财力状况,及时调整地区间的资金拨付比例,以达到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五是转移支付资金不要以项目下达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应当遵循突出重点、公开透明、注重实效、强化监督的原则。建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应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待项目实施后,再将项目实施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目前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以及我省2016-2018年的举措虽然我省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近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义务教育学校装备配置水平低。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配备落后,一些学校食堂、宿舍、厕所、饮水设施简陋、质量差,管理、维护能力弱,远不能满足学生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只有600-800元,规模小的学校大多用于冬季取暖,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很大。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整体不足、分配不均,导致城乡、地区以及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较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一些地方“择校”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农村边远学校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一些贫困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更新缓慢,文化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需要,专职的英、美、体、音等学科教师缺乏,教师兼科现象普遍,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今后,我省将在以下方面采取推进措施:一是全面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4年到2018年,认真按照国家部署,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分县规划、分步推进”,“中央补助、省级统筹、县级实施”,全面实施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将项目实施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各方面资金,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省、市、县责任,确保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及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生活设施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继续强化分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制度,督促各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完成规划。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早规划、早完成的市、县(市、区)予以奖励,对未按规划完成的县进行问责,确保全省2018年119个县(市、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二是探索推行学区化管理。在目前40多个县推行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区进行统筹管理,实行各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等学区管理结构,推进联片教研、师德培训等学区间活动,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三是全面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校长、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学校任职超过6年,由教育部门安排在城乡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交流。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每年交流比例达到10%以上。

四、其他建议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3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口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坚定不移地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举措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近期,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切入点,在体现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家庭关怀的同时,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因此应加强奖励政策落实力度,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推进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

一、提高认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有效提升国民素质,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人口问题上出现失误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大教师在维护、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必须提高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深层次认识,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广大教师都要深刻认识人口问题的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为出发点,以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务实的精神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务求抓出实效,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到学习、生活乃至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教师有着为人师表的责任,宣传、遵守计划生育国策是责任、更是义务。不仅要带头学习计划生育政策,遵守计划生育相关规定,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发展形势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计划生育政策深入民心,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在大武口区教体局和学校安排布置下,我校结合“关爱女童”学校家长联谊活动开展,各班还举行了家长会,让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努力营造家校合作育健康新人的氛围。在开展“关爱女童”行动和人口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把青少年性与青春期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合法权益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个性化教育的宣传服务活动,做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举办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同伴教育、知识讲座、才艺表演和女孩风采展,出版黑板报,开设知心信箱、热线电话、悄悄话室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千方百计解决学生青春期的困惑。同时,针对本校学生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的实际,根据独生子女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生理教育,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以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做好计划生育常规工作,开展了两期教育,关心育龄妇女的身体,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和各类报表上报工作,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做好了关心女教师的身体健康,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健康普查工作,对生病教师给予经济、精神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女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完成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各项任务做出表率作用。

三、强化管理,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体系之中。

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我校领导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强化领导责任,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负主要责任,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认真抓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真正实现齐抓共管。具体做法是:

1、各项优惠政策要优先向模范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学校倾斜,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户和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学校要优先考虑。

   2、教育系统的各类评先评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认定、特级教师评选推荐等工作,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的意见》。推荐对象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在推荐时,必须要所在区域计生部门开具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的证明。为了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大武口区教育局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纳入年度考核运用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中。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把“一票否决”落到实处,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同时要求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到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执行一票否决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彻底扭转了计生工作抓好与抓坏一个样的局面,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干部做好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是巩固基本国策地位,强化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的非常举措,是我区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大法宝。

3、把遵守、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学校综合评估和教师德考评体系的内容之一,要把计划生育情况列入教师师德考评体系中,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人口质量。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口质量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变沉重的负担为宝贵人力资源的关键。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工作力度,着力做好“三优”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无须多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口质量已成为共识。在这样的大形势大背景下,我区顺势而为,提出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积极行动,迅速出台政策,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好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免杂费资金的预算,足额按时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30年来,我市的人口计生事业经历了从暴风骤雨、和风细雨到春风化雨三个阶段,硕果累累。人口增长方式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有效控制,质量的提高,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宽松人口环境。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4

(一)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各区人民政府、各级规划和教育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将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加强统筹,认真实施。

(二)科学编制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市、区规划、教育部门要根据城区居住的适龄少年儿童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市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各区教育部门要根据规划,为城区居住的适龄少年儿童划定义务教育学区。

(三)合理制定城区义务教育设施规划标准。市规划、教育部门要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市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合理制定城区新建学校的用地标准和建设规模。对于新建居住区,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相关规定,合理设置中小学校。

二、切实保障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用地

(四)设立城区义务教育用地强制控制线。市规划部门要依据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为义务教育用地划定强制控制线,并作为城区建设项目审批的依据。调整强制控制线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五)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用地落实到位。城市规划中确定的义务教育用地由政府统一储备。市、区规划、国土资源、教育部门要结合企办学校移交、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和城市零星开发,对占地面积低于规定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依照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合理调整校点分布,采取土地划拨或置换方式,整合或扩大学校用地。对于新开发区的义务教育配套用地,规划部门要在审批建设规划时足额预留,所需资金可向开发单位或建设单位按开发住宅的建筑面积征收。

(六)强化存量教育用地管理。各区人民政府及市教育、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存量教育资源和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严禁挤占、挪用教育用地和擅自改变教育用地性质,确保教育资源不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义务教育规划用地上建设与教育无关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停办、合并、分立、置换、搬迁和将用地调整用于其他教育用途的,应由区教育部门报市教育部门批准后实施。需对用地性质进行调整的,必须经规划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七)积极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土地使用权登记工作。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财政、教育、法制等部门配合,制定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土地产权管理办法,尽快解决学校土地产权问题。

三、加强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和投入

(八)完善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市、区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或城市零星开发项目时,要征求市、区教育部门意见。对不符合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和学校配套建设相关规定的项目不予审批。对擅自变更经批准的项目建设规划,导致义务教育设施建设未能得到落实的,由市、区规划、建设和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拆除。

(九)确保义务教育配套设施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和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新建居住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开发建设单位要与市、区教育部门签订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协议,约定须配建教育设施的具体项目、用地面积,并应当与居住区的建设同步进行。学校建成后,应在市、区建设、规划部门的监督下,由开发建设单位交教育部门管理使用。

(十)确保公办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城市新区开发时,各区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公办,后民办”的原则,优先保障公办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到位。各开发区的“教育费附加”应主要用于公办义务教育。

(十一)切实保障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各区人民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市、区财政部门在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预算时,要逐年增加义务教育设施建设支出比例。市、区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等资金提取及使用情况的审计、监察,确保城市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十二)以优惠政策支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对于城市开发中,周边义务教育设施已能够满足居民就学需要的,由市、区建设部门在开发建设前向开发商收取教育设施代建费,交财政部门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设施的扩容和新建。在土地招标、拍卖中,收缴义务教育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由政府统一实施建设。在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费时,将义务教育学校的后勤生活用房(不含教师住宅)增列为免缴项目。

(十三)切实保障新建公办学校的顺利开办。各区人民政府要切实保障区内新建公办学校的编制、师资、经费及其它必须的教育教学设备,确保新建公办学校顺利开办。

四、依法强化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监管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5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群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计划生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上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计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对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就必须要转变思路,深入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本文就新形势下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

一、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需要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也需要不同的宣传教育模式。从当前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各种变化和要求来看,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主要意义如下:

1、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内在要求

一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教育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宣传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宣传教育工作中,要以“八荣八耻”为指引,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推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各级人口与计生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基层,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宣传载体,深入开展各类活动,强化宣传教育,让基层农民群众逐步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教育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是人口众多,就业以及资源环境压力巨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地区间人口发展也不平衡,人民群众的新婚育观还未建立等。因此,坚持宣传教育为主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

2、适应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那种集中式的宣传已经无法适应基层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简单化、形式化的宣传手段无法适应群众逐年提高的文化品位。而且,传统宣传教育的传播速率也难以适应当今群众的快速生活节奏。这就要求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之与时代相适应。

3、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

在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中,计划生育的管理体系、工作环境、保障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创新宣传教育是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需要,必须认真加以实施。

二、当前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抓宣传教育的意识不强,对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不够。不少乡镇同志甚至是领导同志,认为计生工作重在结果,宣传教育可有可无。即便当回事,至多也就是贴贴宣传画,挂挂宣传横幅而已,缺少新意,不能够吸引人。由于宣传教育工作缺乏能够量化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并且短期内难以显现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加上考核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意无意地使基层干部陷入宣传无用的误区,导致了宣传教育工作说在嘴上、写在文件里,落不到实际工作中的局面。

二是随着撤乡并镇,行政区划、服务半径增大,而乡镇计生干部大幅度精简,加之村民居住既散又远,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我区的金清镇,地盘大、人口多,工作难度自然提高。如果计生工作人员敬业精神不强的话,工作的开展与成效的取得,就会打了折扣,受到影响。同时,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宣传教育经费不足,宣传教育设备陈旧、落后,难以发挥乡、村人口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三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干部队伍素质,以及宣传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与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需求不相适应。随着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的普及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子女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优生优育的意识增强,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而,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迅速增长,并呈多样化、多元化,而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由于受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加之宣传教育的内容单调、形式老套、方法陈旧、手段简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主动性和亲和力、吸引力,出现了群众组织难、开展教育难、坚持活动难的现象。另一方面,30年来的计划生育工作改变了人们“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但是“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生育旺盛期的已婚育龄妇女都想来个“儿女双全”。违法生育行为虽触犯了法律法规,但在道德上不能受到相应的谴责,发生违法生育夫妇并不觉得可耻。

四是基层计生宣传队伍不稳定,工作决策和措施不能落实。这种状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级计生宣传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思想不稳定。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计生工作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事业编制变成了社会人,乡级计生专干失去了归属感;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乡镇计生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二是村级计生干部队伍不稳定。目前村级计生工作比较难做,工作难度大,工资待遇比较低,很多村级专干都不愿继续从事计生工作。种种主客观因素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只能重视,不能忽视。因此,迫切要求加快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

三、创新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在我们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方针中,宣传教育为主是第一位的,因此,宣传教育既处于首要地位,又处于基础性地位。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措施,而这所有的措施,都要借助宣传教育,才能顺利有效地运行。针对当前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采取我们应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对策,来指导和推动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使这号称“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办成、办好,办得让人民满意?

1、倡导按需教育理念

按需宣传教育是指按照群众的需求进行宣传教育。以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是向群众灌输思想,是一种与计划生育部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结果是将宣传教育的内容硬塞给群众。这种宣传教育不符合群众的实际,也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自然得不到群众的欢迎,更难以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如今,在宣传教育理念上创新,就应当确立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变“我要宣传教育”为“要我宣传教育”。这一变动使两种宣传教育出现了本质区别。一种是“以我为主”,另一种是“以群众为主”。应当把基层群众的意愿和观点作为评价宣传教育效果的核心,作为体现宣传教育人员成绩的标准。开展按需宣传教育,就要在宣传教育的内容等方面切合群众实际,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宣传品制作上向群众喜闻乐见转变。改变过去以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单为主的方式,力争多印制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印象深刻、乐意保存或相对保存时间较长的计划生育宣传品,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宣传精品。如计生扑克、计生围裙、计生年画、计生挂历、计生书画,打上人口计生烙印的工艺草编,将有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内容的相声、小品、电视剧宣传光盘等,免费赠送给群众,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学计生,在言谈话语中讲人口,进一步提高人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除需要获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知识外,基层群众还迫切需要致富信息及技术等。所以,基层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要不断创新,更加拉近与群众和生活的距离。

2、丰富宣传教育内容。

在宣传内容上向易懂易记上转变。改变以往填鸭式教育为主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方式,在宣传内容上谋创新、促效果。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计生专职人员的创作积极性,将中央决定、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浓缩改编为群众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句半、诗歌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宣传的品位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典型单位和典型人物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一方面轰轰烈烈地表彰奖励,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让人们从表彰奖励和对先进工作者、少生快富带头人、默默无闻关爱女孩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体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体会到我国30年少生4亿人口的来之不易和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必要性,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到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从而逐渐自觉转变生育观念,根据国家和生育政策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做贡献,为自己走少生快富之路夯基础。在具体内内容上:一是法规政策宣传必不可少。国家及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维护了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就维护了整体利益。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特别是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及有关政策出台的背景,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明理,树立人口的大局意识。二是处罚条款及措施要重点宣传。比方说,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要让社会抚养费征收的计算结果,具体到村、年度、胎次、金额,有计外生育的村,可以具体到人,并做到家喻户晓。三是激励政策要突出宣传。目前,我国已经探索实行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包括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计划生育保险、“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等,通过宣传,让这一系列计生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四是先进事迹与典型案例要广泛宣传、深入宣传。对于计生系统的先进事迹,特别是贴近群众先进事迹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对于一些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全面宣传,要让群众逐步形成违法生育可耻的道德观念。

3、建立健全宣传教育经费制度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健全人口计生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人口计生经费投入正常增长机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费及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基本技术免费服务等经费的落实。加强计划生育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奖励优惠资金发放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和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要通过完善制度,做到基层宣传教育投入和人口计生工作投入同步增长,并保持逐年增加。要保证开展宣传教育必须的经费和必要的宣传设备。在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渠道和多元化的宣传教育经费保障体制。

3、加强基层计生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的队伍建设,从而为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基层工作机构队伍建设。要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和人员稳定,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至少要有1名公务员。要选好配强村(社区)计生专干,实行“县管、乡聘、村用”的用人机制。二是充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力量。要稳定乡镇(社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队伍,配备必要数量的专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且有宣传能力的工作人员。三是强化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市、县(区)计划生育协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众团体,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享受同等待遇,并逐步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选好、配好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负责人。加大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经费投入,将协会工作经费及相关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由本级人口计生部门统筹安排。四是提高人口计生干部待遇。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配强领导班子。把工作难度、工作绩效与个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挂钩,深入开展“双推优”活动,切实提高县(区)、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待遇。近年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计划生育系统中的老同志更需要更新知识,新同志也需要系统地进行学习,尽快熟悉业务,进入工作角色。与此同时,随着宣传媒体的不断更新,宣传任务也在不断拓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需要不断发展。

4、着力倡导家庭美德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6

任何一个国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条件、种族、性别、语言、宗教等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其国内地区间发展间的不均衡。源于此,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外。又因为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它的均衡发展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这就使得各国都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并且为致力于本国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努力。本文将对美国、英国、南非、韩国四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加以介绍,以期对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起到借鉴作用。一、国外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1.美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美国在均衡区域间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方面的财政政策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邦政府推进区域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各类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计划。联邦政府用于学区最大的义务教育拨款计划是标题Ⅰ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为低收入学区成绩不佳的学生提供教学帮助,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因其家庭贫困而降低学业成绩。这项拨款计划的分配范围很广,全美大约有2/3的小学生得到此项拨款。联邦政府拨款的第二部分为集中拨款,其目的是为贫困儿童集中的地区集中的地区提供额外补助,以满足特殊需要。二是州政府推进学区间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财政补助计划。为弥补地方政府即学区政府的财力差异,美国州政府对下辖学区实行财政补助。衡量补助的指标主要有学区财产价值、学区财产税率、学生数。从公立中小学系统的经费来源来看,美国联邦政府分担的经费比例在10%左右,州政府分担的经费所占比例超过学区政府,接近50%。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均衡状况,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设立“农村教育成就项目”,旨在通过对州和学区的差别性专项教育经费资助,帮助拨款不利的农村学区更有效地获得和使用联邦教育资金,改善农村学区的教育教学环境。除此之外,为缓解农村教师紧缺的问题,提高教师质量,联邦政府也提供了招募教师专项金。地方政府为保障农村学区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许多州的农村学校都根据学生情况差异提供各类的财政补贴,主要有为家长发放边远地区教育补贴,学生寄宿补贴,家长陪读补贴等。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联邦和州政府也施行了资金辅助计划。联邦主要是通过各种计划、基金来辅助薄弱学校,如综合学校改革论证计划、阅读优异法案计划等。州政府主要通过州立法机构的拨款和设立的基金项目、专门的扶助计划来扶持薄弱学校,如2000—2001年,得克萨斯州为教育服务中心共拨款9370万美元,用于扶助薄弱学校。2.英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英国政府均衡区域义务教育财政供给能力的核心政策是建立中央直接拨款的学校。英国中小学的开办和维持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但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实施国家课程,根据《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规定设置了新型的中央直接拨款的学校。根据该法规定,任何学生人数超过300人的公立学校都可以向中央教育主管大臣申请脱离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控制,成为直接拨款的公立学校。转制后的学校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拨款,并在管理方面享有与独立学校同样的自。中央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的实施,隔断了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财政供给能力的关联性,从义务教育供给源头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英国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方面,制订了教育行动区计划,并通过《1988年教育法》颁布实施。该项计划立足于“不让一所学校失败的目标”,旨在帮助那些处于最不利地位的地区、教育标准低下的学校和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摆脱困境。在改造教育行动区薄弱学校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指导薄弱学校资格的认定、举办和考核;广泛吸纳社会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扩展薄弱学校改造的资金来源;在教育行动区内创办“特色学校”,政府投入资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3.南非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南非政府主要是通过均衡分配公式促进区域间教育财政供给能力的均衡。均衡分配公式是根据国家收入中各省所占的份额对各省的收入进行分配,反映了几个省级变量,包括学龄人口规模和公立学校学生入学数量、各省农村人口规模,以及根据贫困指标确定的社会保障金涉及的人口规模等。政府的均衡分配公式通过建立在相对需要和需要解决事项的基础上在各省之间对全国收入进行分配,从而促进了各省之间的财政均衡和教育经费均衡。南非均衡校际间义务教育的主要政策是建立“国家学校经费规范和标准”,通过教育预算分配实现均衡。“国家学校经费规范和标准”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非人员经常性经费分配,目的是使学校非人员经费支出方面取得平等。1999年,“国家学校经费规范和标准”成为一项全国性政策,2005年南非对其进行修改,确保全国范围内贫困程度相似的学校都能获得相同的贫困倾斜投入,从而进一步缩小全国范围内校际间教育资源分配差距问题,而不只是省内校际间均衡的问题。4.韩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韩国中央政府均衡区域间教育财政供给能力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依法由中央政府依据地方政府不同的标准财政需要和标准财政收入来分配的“国库补助金”和“地方负担金”。“国库补助金”是依据《关于补助金的预算与管理的法律》的规定设立的经费补助。“地方负担金”是由地方教育收入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转入金构成的地方教育经费。其最主要的部分是依据《地方教育财政交付金法》制定的“地方教育财政交付金”和依据《教育税法》《地方教育转入金法》制定的“转入教育税”。地方教育财政交付金是中央政府把地方设置、运营的教育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所需经费的全部或一部分,向地方教育当局的拨款。转入教育税是把教育税拨给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用于教育机关及教育行政机关的运营的经费。#p#分页标题#e#韩国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历史上韩国政府选择免费义务教育首先从岛屿、偏僻地区开始的。1967年韩国政府颁布了《岛屿、偏偏地区教育振兴法》,目的在于通过法律来保障振兴岛屿和偏僻地区义务教育,使所有地区的儿童都能接受同样的教育。1985年韩国政府政府公布了《关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的规定》,决定首先从经济困难的岛屿、偏僻地区的居民子女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再向邑、市地区推行。1985—1987年期间,政府拨款425亿韩元首先对偏僻地区的初中生实行免费教育。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又逐渐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学校餐,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减轻贫困地区家庭教育负担。为了消除薄弱学校,促进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的均衡,韩国政府从1969年开始实施包括私立中学在内的一切初级中学的平准工作,消除学校之间教育设施、教育质量的差距。撤销一批“名门中学”,增加拨款大力改善“不利学校”。在加大对“不利学校”拨款的基础上,规定教师每四年流动一次,确保学校师资水平均衡。二、共性与启示通过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各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制度虽然是纷繁复杂的,但是透过其外表却可以发现他们具有很多内在一致性,这些内在规律对建立我国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有裨益。1.以法律为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从各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国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财政政策基本是上升到法律层面,依靠法律来推行的。比如韩国政府均衡区域间教育财政供给能力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基于《地方教育财政交付金法》的“地方教育财政交付金”和依据《教育税法》、《地方教育转入金法》制定的“转入教育税”。英国的教育“行动区”计划也是通过《1988年教育法》颁布实施的。正是这些建立在相关法律基础上的教育财政政策,有力地保障了政策的执行效果。相比而言,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相关政策主要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直到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才把义务教育均衡上升到法律层面。受此影响,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财政努力程度也相应大打折扣。2.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进程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财政投入责任。比如美英等国均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均衡当中的财政责任,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同程度出现了中央化的趋势。从美国公立中小学系统的经费来源来看,联邦政府分担的经费在10%左右,州政府分担的经费所占比例超过学区政府,接近50%。2003年韩国地方教育财政来源构成中央与地方比率为72.7%:27.8%。相比而言,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总和不超过10%,这也正是义务教育均衡推进速度较为迟缓的重要原因。3.打破既得教育利益格局义务教育非均衡条件下的教育财政制度形成了不同教育利益群体在教育财政资源上享有不平等的格局,一部分人成为原有政策的教育利益的既得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财政政策必然涉及对教育财政资源的重新配置,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比如韩国平准化政策是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南非“国家学校经费规范和标准”就是根据地区和学校的贫穷程度决定国家教育财政资源的分配,贫困地区的贫困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支持。这些都是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重要举措。而我国推进义务教育的财政政策是在承认和维护既得利益格局的合理存在的前提下,在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的增量范围内给现有利益格局中利益受损者象征性的补偿,缺乏从根本上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勇气。而这也正是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进程中,城乡间、校际间生均教育经费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出现差距扩大态势的原因。4.保持和加强基层政府管理的责任与自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比较成功的国家,在上级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投入的同时,仍然保持和加强基层政府的责任与自。因为义务教育的举办者与管理者主要是基层政府,他们更了解本区域公众的义务教育需求,上级政府并不能够以财政支持的理由过分干预基层政府的自。大部分国家尽管州与中央承担越来越多的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但均未改变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的基本模式。同时上级政府在对基层政府进行财政支持时,一般把基层政府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作为重要的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在我国实行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以县为主”有弊端。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7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创新

同志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人口资源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尽管人口出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由于基数大,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我们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2、控制好人口总量增长,今后20年左右,由于受人口增长惯性作用的影响,全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据预测,按总和生育率1.8计算,2034年人口达到14.86亿后可能实现零增长,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还要增加近3亿,在接近16亿之后方能实现零增长,这就说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加强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

总理早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就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而要达到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就必须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要做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至少要确立以下几种新的理念。

一、宣传教育的核心理念

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马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绝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否则,就离开了它的“第一要义”,就无所谓发展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发展,宣传教育的理念要创新,其核心就是要确立这科学发展观。确立了这一全新的理念,方能在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中创新内容、形式等,从而营造一个好的强烈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确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推动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依法宣传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传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内容之一。过去,在计划生育系统,一提到依法行政,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规部门,认为只有政策法规部门才涉及依法行政的问题,而宣传教育部门似乎与依法行政关系不大。事实上,这正是宣传教育理念需要创新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章第二第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法的形式将宣传教育确定下来,使之有了法定的重要地位,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宣传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计划生育工作经验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依法必须进行的。

依法宣传教育,除了以上所说的宣传教育在《人口与计生法》中具有法定地位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宣传教育必须依法进行,宣传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此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同时,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而营造舆论氛围。这也是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三、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

按需宣传教育,指的是按照群众的需求进行宣传教育。以往,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者习惯于向群众一味地灌输思想,“以我为主”,是“我要宣传教育”,因而,无论群众是否需要,都跟着“我的感觉走”,将宣传教育的一些内容硬塞给群众。这种脱离群众下实际的宣传教育,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面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自然,受到群众的冷遇,达不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现在,我们要在宣传教育理念上创新就必须确立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概括地说,这一新理念就是要变“我要宣传教育”为“要我宣传教育”。不要以为这里仅仅是将“我”与“要”的词序颠倒了一下,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实际上,这一变动,使两种宣传教育有了本质的区别:“我要宣传教育”,是“以我为主”,或者说是“以我为本”;而“要我宣传教育”,则是“以群众为主”,或者说是“以群众为本”。我们必须确立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把“群众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估宣传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宣传教育工作者成绩的最终标准。

按需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必须切合群众的实际,满足群众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他们除了需要获取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知识以外,还想获取致富信息、技术等。此外,像计划经济时期将群众集中在一起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也不那么切实可行了。因此,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必须创新,必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四、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理念

以往,在计划生育系统,在人们的观念中,服务等同于技术服务,因此,提及服务,就将技术服务放在首位,甚至视之为服务的唯一内容。因此,在技术服务方面舍得投入,加大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建设,建立健全育龄避孕节育与生殖保健档案,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该说,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方面的优质服务是完全必要的,但认为服务等同于技术服务,而将宣传教育等排斥在服务之外,则是一种需要更新的理念。我们必须确立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新理念。

宣传教育管理是计划生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计划生育管理又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服务原则。宣传教育,作为一种管理,必须充分体现行政管理的服务性的本质。育龄群众,需要享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也需要享受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服务,需要获得计划宣传品。这就需要宣传教育工作者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确立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理念。宣传教育工作者只有确立了这一新理念,方能自觉的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宣传教育优质服务,方能取得宣传教育的显著效果。

五、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的理念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8

依据国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委第27号令),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政府第19号令)等法律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和幼儿园入学,以及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一)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招生入学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社会涉及面广,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保护条例》,依法规范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严格按入学工作程序,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使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成为“领导放心、人民高兴”的阳光工程。

(二)根据本市基础教育“市和区县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做到权责明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市教委的主要职能与责任是制定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和入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和制度设计,及对各区县统筹与指导、督政与监察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是统筹实施区县基础教育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本区县内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入学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具体政策并组织实施;加强对本地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入学工作,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督察;依法查处违纪违规事件。

(三)加强和规范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

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若干意见》,结合本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源配置和生源状况的实际,制定本区县中小学、幼儿园入学工作及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向社会公布和组织实施。

2、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帮助和指导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咨询和服务;主动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咨询和监督电话,以及来访咨询接待的时间和地点,妥善做好招生工作中的人民群众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及时按政策处理好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入学,以及高中阶段招生中遇到的问题。

3、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规范收费的管理。严格执行本市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规定,严厉禁止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严肃查处招生入学是的违纪违规行为。

二、政府信息公开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幼儿园入学,以及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招生政策和具体规定)属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须通过政府网站和其它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和公布。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1、由市教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1)《*教育委员会关于20*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教育考试院关于20*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及相应的配套文件;

(2)市教委《关于20*年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

(3)按规定在招生过程中需公开的其他信息。

2、由各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本区县《20*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政策文件;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本区县《20*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并附各学校的收费标准)》;

(3)按规定在招生过程中需公开的其他信息。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1、由市教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园)招生和入学(园)工作的若干意见》。

2、由各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和上网公示的信息:

(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本区县20*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政策。

(2)《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资源配置和建设的基本状况》(参考样表见附件);

(3)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各公办(含转制)小学和初中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办法和收费标准;

(4)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的基本信息(在本区县招生的各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招生计划和收费标准等);

(5)按规定在招生过程中需公开的其他信息。

(三)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招生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主要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和公示:

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招生入园工作的主要政策;

2、根据当年适龄儿童的入园人数所确定的本区县各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范围、招生报名与入园办法,以及收费标准;

3、按规定在招生过程中需公开的其他基本信息。

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一)强化政府义务教育责任。

根据《义务教育法》及本市《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各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本辖区范围内布局合理地设置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本区域内各公办(含转制)小学和初中学校的招生入学的范围,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就近入学;并使各校招收的学生中大部分为对口就近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规定,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并予以公示。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测试;不得以学生成绩排序划分“快慢班”(或“特长班”、“尖子班”)组织教学。

1、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1)公办学校须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招收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接收应当在本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2)公立转制学校作为公办学校,应当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招生范围内免试招收新生。当报名的学生人数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当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方式录取学生,以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正、公平。

(3)公办学校(含转制学校)不得举办学科类实验班和特长班,或以实验班和特长班名义选拔学生。初中学校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体育、文艺特长生,可进行体育或文艺的技能测试,但不得进行其他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测试。

(4)寄宿制(或具有寄宿条件)公办学校,可适当扩大招生范围,但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和收费标准,以及招收住宿生人数和招生办法,必须向社会公示。当学校的报名学生人数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当学校的报名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方式录取学生,以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正、公平。

2、民办学校招生

(1)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认真评估民办学校的校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后勤服务设施条件和师资配置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审核确定。民办学校应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内做好接纳新生工作。

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宿舍和相应的住宿条件。

(2)各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本区县民办小学和初中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和社会监督,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的“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测试”等法规的贯彻实施。

民办小学接纳新生工作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其在幼儿园的学习成绩,或提供其参加社会办班取得的学科化考试(测试)或竞赛的成绩(证书)。

(3)民办学校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应按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办法招收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所接纳的学生按照公办学校收费,并由政府核拨生均经费。学生在校享受与其他学生的同等待遇。

四、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配置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提供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或者劳动就业预备教育培训学习的机会。

(二)严肃招生纪律,加强招生管理。

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必须严格按市教委《关于20*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和相应的配套文件执行。

1、本市各初中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符合报考条件的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均不得擅自进行计划外招生;不得擅自招收录取无中考成绩和无报考材料的考生。普通高中学校(包括公办学校、公立转制学校和民办学校)均不得擅自招收“借读生”、“旁听生”和无学籍的高中学生;不得擅自在计划外招收外省市学生。

3、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招生计划、招生录取程序和结果,以及本市中招改革中的“推优生”和“零志愿”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健全社会监督,确保中招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三)严肃招生纪律,加强和规范本市寄宿制高中面向全国试招外省市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工作。

1、各寄宿制高中必须严格按照市教委制定的“寄宿制高中外省市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工作程序、规范要求和相关规定执行。在兄弟省市中考前,不得组织考生来沪或在招生地参加与招生入学相关的选拔考试或测试,不得进行招生录取或变相录取工作。

2、各寄宿制高中必须严格审核和掌握考生报考条件(考生必须提供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生的成绩,且中考成绩须达到当地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方可允许报考),控制报考规模,保证生源质量。

3、各寄宿制高中须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考生在当地参加中考成绩和考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考生报考时提供)为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必要时可组织面试或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五、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入园工作

(一)各区县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规划和配置好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同时,保障本市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入园需求。

(二)本市公办(含转制)幼儿园实行就近免试入园。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当年适龄儿童需求量,划定本区域内各公办(含转制)幼儿园的入园范围。

(三)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本市各类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中外合作举办的幼儿园,以及其他类型的幼儿园,下同)不得对要求入园的适龄儿童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园挂钩的考试和测试。

六、违纪违规的处罚

(一)市和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未按规定向社会主动公开和公布本若干意见第二条规定的政府信息,经查实情节严重的,将依据《*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和健全招生工作的人民督察员专项督查制度,开展对学校招生行为的专项检查和督察。依法查处学校在招生过程中的违纪违规和违法行为。

1、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违规招生,情节严重的,将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行处罚。

(1)公办(含转制)学校未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的,由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负有责任的学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2)公办(含转制)学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本校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3)民办学校违规擅自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测试的,由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负有责任的学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或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二条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由民办学校的审批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2、本市各类幼儿园为迎合少数小学招生考试选拔需要,违规擅自开设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化教学内容,或组织幼儿参加学科化考试(测试)提供成绩证明的,由幼儿园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十条第(三)款的规定,由幼儿园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整顿,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处罚。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9

【摘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进而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关键词】:以人文本计生宣传理念创新

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随着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理念,才能做到在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前提下,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进而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以为,在宣传教育理念创新方面,至少要确立以下几种新的理念:

一、宣传教育的核心理念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绝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否则,就离开了它的“第一要义”,就无所谓发展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发展,宣传教育的理念要创新,其核心就是要确立科学发展观[1]。确立了这一新的理念,方能在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中创新内容、形式等,从而营造一个好的强烈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确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推动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最终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依法宣传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传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内容之一。过去,在计划生育系统,一提到依法行政,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规部门,认为只有政策法规部门才涉及依法行政的问题,而宣传教育部门似乎与依法行政关系不大。事实上,这正是宣传教育理念需要创新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法的形式将宣传教育确定下来,使之有了法定的重要地位,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2]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宣传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计划生育工作经验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依法必须进行的。正是基于这一新的理念,依法宣传教育,除了以上所说的宣传教育在《人口与计生法》中具有法定地位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宣传教育必须依法进行,宣传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此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同时,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而营造舆论氛围。这也是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三、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

按需宣传教育,指的是按照群众的需求进行宣传教育。以往,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者习惯向群众一味地灌输思想,“以我为主”,是“我要宣传教育”。因而,无论群众是否需要,都跟着“我的感觉走”,将宣传教育的一些内容硬塞给群众。这种脱离群众实际的宣传教育,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自然受到群众的冷遇,达不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现在,我们要在宣传教育理念上创新,就必须确立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按需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必须切合群众的实际,满足群众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除了需要获取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知识以外,还想获取致富信息、技术等。此外,像计划经济时期将群众集中在一起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也不那么切实可行了。因此,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必须创新,必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四、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理念

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方面的优质服务是完全必要的,但认为服务等同于技术服务,而将宣传教育等排斥在服务之外,则是一种需要更新的理念。我们必须确立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新理念。宣传教育管理是计划生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计划生育管理又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服务原则。宣传教育作为一种管理,必须充分体现行政管理的服务性的本质[3]。育龄群众需要享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也需要享受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的知识服务,需要获得计划生育宣传品。这就需要宣传教育工作者为之提供相关的服务。因此,宣传教育理念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确立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理念。宣传教育工作者只有确立了这一新理念,方能自觉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宣传教育的优质服务,方能取得宣传教育的显著效果。

五、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的理念

宣传教育的虚实结合,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宣传教育必须既务虚又务实,做到虚实结合。最近,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关爱女孩”行动,以人为本,从人们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利益导向机制出发,将宣传新的生育观念融入为群众办实事之中,便于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的一个典范。

二是宣传教育也有硬指标。宣传教育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但其长远效益是毋庸置疑的。这种长远效益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上。况且,新的时期,新的形势,给宣传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要求,宣传教育已不是“软任务”,而有了“硬指标”。如党政领导、计生干部、育龄群众的知识普及率等,便是宣传教育的“硬指标”;此外,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这项工作纳入党的宣传工作的大系统,统筹安排,这也是需要确立的新的理念。总而言之,要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理念,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也才能达到宣传教育“内容精”、“方法活”、“范围广”“、品位高”、“效果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丽攀.论如何对计生工作创新与宣传之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

教育计划的定义篇10

关键词:计划教育;思想市场;自由思想;计划思维;高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17-07

当前是一个口号和标签盛行的时代,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伴随教育口号的不断推陈出新,有价值的教育思想逐渐被稀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常被各种口号所左右,在政治或经济口号的引领下,高等教育改革者鲜有自己的思想。从“中国特色”到“现代化”,从“新常态”到“供给侧”,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经常充斥着政治正确和经济正确的口号。“以所谓新词来冒充深刻奥义。似乎精神是呈现于重新命名中一样。人们往往立刻被惊人的语言所抓住,直到滥用这一语言或者被揭穿假面具为止。为了在教育的混乱中寻找到一种形式,语言的还原也需竭尽全力才能办到。这样,今天的教育现象或是充满任何词的不可理解的、淡而无味的谈话,或是以语言性取代现实性”[1](p24)。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深化”,也一直在强调“全面”“综合”,每隔几年也总会有新的改革举措推出,但直到今天我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问题依然如故。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的体制问题切入,牢牢抓住改革的窗口期,重塑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计划教育:高教改革的难言之隐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其本身也是最重要的成果,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计划性”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特征。目前,社会各领域没有哪个领域比教育领域的计划色彩更浓厚。在现代教育史上,拿计划经济的观点和办法,应用到教育上面,以形成所谓“计划教育”,尚属少见[2](p1)。因为“一件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政府‘计划’得越多,个人计划就变得越困难”[3](p98-99)。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活动,高等教育的整齐划一是灾难性的,它即便不会摧毁高等教育也会使教育本身失去活力。在我国基于教育体制与国家体制的一致性,计划教育已成为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相信,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通过有计划的教育能够把某些特定的价值观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从而实现长治久安。表面上,政府通过选择教育内容和考试方法,设计教育制度和组织架构似乎可以控制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服从权力的安排,但实质上代价巨大。“要计划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未必有多少困难,计划一个小社区生活的也较少。但是,随着计划规模的增大,对各目标的优先顺序的意见一致程度即趋于减少,而仰仗强力和强迫的必要性则随之增大”[3](p234)。就历史来看,的确曾有某些国家在某个时段通过计划教育有效控制过国民的思想,但思想的本质是自由流动,不可能永久被钳制,控制得越严、累积的压力越大就会越危险。明智的做法是在思想市场上,让观念自由地流动。就像商品的自由流动会增加社会的净福利一样,思想的竞争也会自然淘汰那些危险的想法。

在计划教育的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计划”。对于“计划思想”的痴迷反映了我们的一种“罐头思维”,即依靠语言的习惯来逃避思考的痛苦[4](p67)。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很难整齐划一,为了统一思想而强行制定的计划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个城邦一旦完全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整齐划一便不再是一个城邦了,这是很显然的。因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若以倾向于整齐划一为度,那么,家庭将变得比城邦更加一致,而个人又要变得比家庭更加一致。因为作为‘一’来说,家庭比城邦为甚,个人比家庭为甚。所以,即使我们能够达到这种一致性也不应当这样去做,因为这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5](p55)。城邦如此,大学就更是如此。如果先计划然后改革,改革的结果也就是计划的结果,改革本身会失去意义。

根源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计划盛行源于集权的管理体制。权力本不是坏事,但过度的集权就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权力的集中不仅意味着权力的转移,而且会改变权力自身的性质。“把从前许多人独立行使的权力集中在某个单个集团的手里,会使权力膨胀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影响极为深广”[3](p161)。绝对的权力之所以会绝对地导致腐败,既是因为人性使然,更是因为权力的本性使然。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都需要权力,但权力的配置最好是分散的,以便通过权力制衡权力。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优点就是通过竞争制度把权力分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对人的直接支配[3](p162)。市场竞争虽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制度,但如果没有竞争性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领域无论如何改革都将缺乏活力。“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集,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1](p24)。在我国,由于政治和行政权力的主导,计划教育在本质上是反竞争的,但同时由于某种制度性原因,在计划教育体制下,畸形的竞争又十分激烈。这些竞争不是高等教育或大学的自发秩序使然而是政府的某种指挥棒在起作用,是为计划而竞争,竞争的结果只会强化政府对于计划本身的偏好而非促使政府废除教育中的种种计划。“用增加竞争的方法来促长学术或思想创作可以有好的效果,但如果那竞争的准则选择得不对,例如算文章数量与学报排名,加上墨守成规的评审制度,则会导致悲剧性的发展”[6](p76)。当前由于计划体制的束缚,很多由行政权力人为制造的竞争,由于竞争准则的选择不当,正在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入危险境地。比如,当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为了争取有利地位,各省市和各大学对于大学和学科排行的竞争趋于狂热。但事实上,无论大学排行榜还是学科排行榜都主要是市场导向的而非学术导向的。大多数排行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排行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进而在市场上获得收益,而非为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提供专业性的建议。

在西方,一流大学的兴起通常与思想或理念的创新密不可分,一流的大学大多会在大学的思想史上留下独特的印记。反观我国,计划思维和集权体制阻碍了思想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大学的好坏通常由权力资源的集中度高低决定,与办学思想的相关性较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虽然一直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但因为没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涌现,所谓的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只能沦为口号。“从历史上看,人们总是在有教育改革的实际可能之前,先已经感觉到教育出了问题,因此需要改变。但是,在替代性的理念或可能性出现之前,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今中国的教育也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是感觉到它必须改变,但怎么改变,什么是替代的模式,甚至是否应该寻找替代模式,都还是意念模糊,悬而未决的问题”[5](p127)。在我国,政府的文件一直主导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大学校长很少能有自己独立的办学理念。改革实践中大学校长办学思想的重要性被忽视,对于政府种种计划的服从被放在第一位。伴随着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文件的出台,一些政治话语被径直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成为高教改革的指导思想。比如,当国家在政治上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就会要求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当经济改革中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稍后高等教育改革就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政府这边一提“深水区”“新常态”“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也会积极跟进。这种状况的反复出现反映了我国高教体制的某种困境。具体来说,在计划教育体制下,由于原创性的改革思想缺乏生存空间,牵强附会的语言创新便会成为遮羞布。为了掩饰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的贫乏,当前大学里各种新名词、新口号层出不穷,但灼见贫乏。“从基本的意识出发,为了在一个时代里立足,人们把这一时代作为一个新的世界,在其中旧的一切再也不够用了,因此,人为了使新的东西发挥效用,非常乐意地为新东西命名,如新的思想、新的生命感、新体育、新的客观性、新的经济领导等等,似乎一加上新的字样,就具有良好的价值判断,而不是新的则只配有贬低的价值”[1](p118)。当然,反对高等教育改革简单的移植或模仿政治话语,并不意味着政府的文件或领导人的思想绝对不能用来指导大学的改革,而是必须有个限度。现有制度环境下,对于校长而言,放弃个人思考,服从政府的计划安排,紧跟政府的意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理性”选择。最终,每一位校长的理性选择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高等教育的改革在计划教育的泥淖中积重难返。

二、思想市场:重启改革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由于思想解放的缘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一度取得较大进展,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大学校长。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各种计划和工程的反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愈来愈缺乏想象力。近年,为了掩饰观念上的落伍和思想上的贫乏,对语言的精心改造或包装成为高等教育界时髦的行当。比如,为了和“大学理念”相对应,我们发明了“大学制度”,然后比照“现代企业制度”又推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稍后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又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但事实上,“大学”(university)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制度”,“大学制度”的说法在语用学的意义上已稍显多余,而“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个概念如果脱离了中国的语境,即便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同行也会不知所云,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修辞。所谓“现代”在价值上通常会追求一种“普遍性”,而“中国特色”则强调“特殊性”,“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就意味一种既普遍又特殊的大学制度。再比如,为了对应我国特有的行业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我们发明了“综合性大学”,为了拉近与研究型大学的距离,我们又发明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为了追赶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又提出了“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等不同说法。这些用语看似新颖,实际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没有清晰的含义。概念的混乱反映了实践的混乱,实践的混乱也就意味着改革内涵的空洞化。“随着这种过程的继续演进,全部语言的意义逐渐被剥夺而文字则变成了空壳,失去了任何具体的内容;它们既可以表示一件事物的正面,又可以表示它的反面,它们之所以被使用仅仅是因为仍然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感情联系”[3](p175)。当前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刻的教育思想作为改革的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逐渐沦为口号式改革的危险。空洞的口号只是改革的伪装,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很难发生作用。“就像黄鼠狼能吸空鸡蛋而不留任何痕迹一样,这些词也可以使它们所限定的任何词失去含义,而表面看上去却丝毫未损”[7]。为了改革或宣传的需要,我们可以发明概念,也可以更新口号,但如果不能改变大学的现实,口号终将是口号。更可怕的是,教育口号喊多了,我们会自我麻痹,把美丽的语言当成形势一片大好。事实上,“重复可以把最崇高的用语变为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把最杰出的作品变为索然无味的老生常谈”[8]。改革的口号或许可以暂时满足人的想象,但口号本身绝对无法自动成为现实。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没有创新,只要我们仍基于错误的主张改造大学,大学就只能像惯例一样存在,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革。大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和育人。为了追求真理和育人,大学的研究必须侧重基础,且强调研究本身的教育性。“大学教育是通过参与大学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深具内涵的自由。大学的第一个原则是研究和教学的统一,第二原则是教育与培养过程的统一。从事研究和学习专业知识不但具有增长智能的功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体的意识,以及发展科学研究的态度”[1](p167)。对于大学而言,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为了发现自然的规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则是为了传世的思想或理论。大学的天职是追求真理,责任是解释现象而非解决问题,大学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但政策性建议必须基于科学的研究,而不能以大学的身份为政府的政策“背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超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必须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而不是眼前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小撮在思想创作上有成就的人,社会的经济发展会走进一个死胡同,早晚会受到严重的局限约束”[6](p38)。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决策多着眼于局部的、眼前的利益,短期的计划性和目标导向性较为明显。按这种模式运行下去,我国大学短期内也许就可以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学科排行榜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但若没有自由的思想市场,没有足以传世的思想可以融入人类的文明体系,就不可能诞生真正伟大的大学。

我们知道,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政府对于思想的控制都有现实合理性。“在一个缺少灌溉系统无法生存的社会里,任何政体都不得不确保灌溉系统的完好无损。任何政体都必须动用武力保存自己而不至于被颠覆”[9]。但需要注意的是,真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积极通过制度建设来鼓励思想市场的竞争。当前由于自由思想市场的缺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缺乏想象力。改革过程中为了维护现有制度的合理性,人们选择将危险往后推。为了维持暂时的稳定,高等教育领域的很多改革都以不改变现有制度安排作为前提。我们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强化政府对于大学的控制而不是驱动整个高等教育向真正好的制度去转型。在思想市场上,评价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不是好的制度,不是说在这种制度下,大学科研论文的产出率或高被引率,而是对于人性的培养。有时候一种不好的高等教育制度也可以导致较高的论文产出率,但归根结底,一种好的高等教育制度除了要有发表效率之外,还要符合制度伦理的考量。就像好的国家制度要有利于实现人的尊严一样,如果一种高等教育制度强迫或诱使学者生活在恐惧和顺从之中,无论的效率有多么高都不是一种好的制度。“大学改革的实质是为了能够系统完整地体现其目标,因此,对我们的大学目标只作一些调整、修饰或变更最终会是一场空欢喜,除非大学自身已开始明确无误地、坚决果断地、名副其实地重新认识其使命”[10]。当前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但事实上由于改革本身完全由外部目标所驱动,不涉及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实质上更像是“以发展代替改革”。比如,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尝试在我国大学和学科发展中引入国际视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绝对必要,但在竞争准则的选择上对于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学科排名的过度“迷信”必须警惕。排行榜意义上的“一流”绝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真正含x,作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明确,经过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在制度与理念、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学科。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的绝不只是排名的一流,而是大学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学科和大学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贡献,尤其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应有贡献。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只讲结果,不问原因,只有成败,没有是非,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和学科排名迅速上升,这种局面也终将是表面的、暂时的,不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海外人才引进,加之各学校对的重奖,我国的某些大学和某些学科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学科排行榜上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甚至是前列,但如果我们的大学理念与制度没有更新,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问题没有解决,这种排名的提升将很快会遭遇瓶颈。经济学上对于国家的发展有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大学的发展同样也有“中等水平陷阱”,即如果体制的问题不能解决,自由的思想市场无法形成,大学自身无论如何努力,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都将无法持续提升至顶尖。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改革中硬件条件的改善、经费投入的增加和体制改革的进程将共同决定我国大学最后可能达到的高度。如果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即便有再多的经费投入,我国大学的水平也不可能持续上升,而很有可能进入平台期或落入“中等水平陷阱”。一流的大学需要自由的社会和民主的政府。真正的高等教育改革应是大学“自由地改革”而不是“被改革”。如果政府自身不改革,仅仅试图通过重新设计高等教育改革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教育机制从来就是政体的一部分,这不是说,所有的教育体制都是由国家政府权力所控制,而是说,教育机制的存在形态――能否独立,独立到什么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国家政府权力意志――是由政体所制约的”[5](p201)。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始终是计划取向的,缺乏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那么“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改革再出发:以自由思想纾解计划思维

对于高等教育改革而言,思想自由至关重要。除非能够自由思想,否则不可能进行有效思维[4](p250);而除非有效思维,不然不可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当然,对于重塑高等教育改革,自由的思想市场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绝非给予了思想的自由,就必然会产生自由的思想市场,亦绝非有了自由的思想市场就一定可以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成功。思想的自由仅仅在于保障那些可能传世的思想不被人为的扼杀,自由的思想市场也只是防止极端的计划体制可能引发人对人的直接控制。当前由于功利主义哲学盛行,在政府和大学的价值序列上,实际的利益总是优先于思想的自由。现有制度框架下,大学习惯于被政府计划好的改革所推进,有限的自由经常被肆意挥霍,甚至滋生腐败。当然,人类生活中完全排除计划也是不可能的。计划原本就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关键是要明白什么事能够计划,什么事不能计划。需要计划的事若不计划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样,不可计划的事若强行计划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灾难。“按照理智的判断,我们可以分辨出两种计划:一种是在特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细节安排,另一种是对一个无法达到的整体进行全盘计划,后一种计划是会造成灾害的。与此相应,我们也可以分辨出两种活动,一种是在人类能力范围内的自由施展,另一种则是在虚构的空间肆意妄为”[1](p22)。近代以降,受启蒙运动的影响,科学主义逐渐主宰人类的生活世界。理性力量的扩张导致了传统的祛魅,计划的思维开始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科学被建构出来以便为那些不可计划的计划寻找科学的依据。计划的盛行,除了理性主义之外,还和权力的过度集中密切相关。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所需要的不仅是理性和科学,更重要的还是权力。因此,计划的思维与集权的体制总是分不开的。在集权管理体制下,计划具有不可避免性。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理性的自负”和“权力的集中”使政府制定出的教育计划大大超过了应有的边界和限度。由于计划体制极为复杂的利弊已经完全湮没在精心设计的程序中,计划的危机被一种自称为科学的计划方法(规划或战略规划)所掩盖。尤其严重的是,由于政府的兜底和既得利益者的支持,整个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中由于计划思维可能引发的种种危险视而不见,似乎忘记了除计划以外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行动方式。

当前计划的烙印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表面上,似乎大家千方百计要把高等教育办好,但实质上,不过是通过权力自以为是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定好了时间表、路线图和目的地。“不间断地制定计划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这里并不反对做计划,而是反对指导制定计划的错误意识倾向,以及反对那种想把不可知的一切拉入计划之中的做法”[1](p29)。同样,我们反对计划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反对一切教育计划,更不意味着支持高等教育中的无政府主义,而只是意味着对于高等教育领域哪些可以计划,哪些不可以计划要有清晰的认识。“好的制度是竞争出来的,没有什么圣贤或理论家可以预先制定出‘好’的制度”[11]。遗憾的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是该计划的没有计划,而不该计划的则事无巨细地加以计划。而一旦实践中某个教育计划取得了些许成效,就会被管理者作为经验迅速推广到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其结果,计划性与功利性相互叠加,越计划越功利,越功利越计划。“可以加以计划的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项成果终使人们看不到对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首先是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引下,即对将来生活有用与未来职业作准备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因此,就不断地在课程中塞进更多的材料,增加专业,直到学校分裂成许多专业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将来生活职业的不同任务为宗旨的。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精神的传授、对教育团体的信仰都越来越不起作用。到处都是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在各专业之间展开了激战,以及为满足专业精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1](p32)。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原本在于唤醒人的自由精神,张扬人的天性,丰富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为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性不被计划分割,我们应以自由的精神去领导所有的计划或为竞争而计划而不能以计划去控制人的思想自由,去避免必要的思想市场的竞争。

由于计划体制的束缚,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回避了根本性的体制问题,而将希望寄托于政府的种种宏伟“计划”上。期待在根本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有计划的改革促使杰出人才和优秀成果大量涌现,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宏伟目标。这种计划思维存在极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如果不触及根本性的体制问题,如果不能建立起一个自由的思想市场,英明的校长和杰出的科学家即便会有,也极可能是偶然现象。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曾透彻分析了极权主义体制下为什么总是“恶人”执政。“能够诱使那些按我们的标准看来算是好人的人们去追求极权主义机构中领导地位的东西很少,而阻止他们去那样做的东西却又很多,对那些残酷无情、寡廉鲜耻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着这样做的特别机会。他们要做的一些工作,其恶劣性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但是为了某种更高的目的,这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还必须做得同任何其他工作一样熟练,一样有效率。由于有些需要做的工作本身就是坏事,是所有受到传统道德教育的人所不愿做的,因而愿意做坏事就成为升官得势的门径”[3](p167)。现有教育体制下,官本位和行政化主导大学的逻辑,无论校长还是学者很难以学术为本,以育人为本。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当现有的制度安排将资源倾斜于行政权力,那么学术和育人的重要性自然会下降,追逐权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大学原本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对于思想和自由的追求理应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但由于计划体制对于集权的偏好,在强制-服从模式下,为了安全而放弃自由,为了利益而牺牲思想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选择。随着知识分子价值偏好的改变,加之制度同型性,大学的生态会迅速改变。“制度结构一旦相似,参与者个性中的精神结构(psychicstructures)或者规律(regularities)就呈现共性,在学校或者其他工作场所中,如果个体的时间在制度中度过,并且这些制度控制着有效的奖赏和惩罚时,个体的精神结构或者规律就更加相似”[12](p91)。受制于既定的行政隶属关系,我国的大学和政府无论在制度还是观念层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在政府的眼中,大学校长是其任命的官员,需要听政府的话,并对政府负责。而大学校长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也多会继续沿用官本位的逻辑,以利益吸引那些一心追逐利益的人,以别诱惑那些希望得到行政级别的人。其结果,坚守大学精神的知识分子会逐渐地远离大学的核心地带,没有坚强信念的“利禄之徒”会逐渐控制了大学的要害部门。在升官发财与思想传世的博弈中绝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意志薄弱。

为了摆脱体制的困境,首先要解放思想。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思想是自由的。“在社会演化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不可避免的是思想”[3](p72)。重塑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直面体制问题,而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要以自由思想来纾解计划思维。“言论自由,学术思想自由,是人类自由的最后堡垒。只有靠着此一堡垒,才可以为人类留下无限生机,才可以使人性保持其无限的可能性。现代的政治家,多半根据教育原理去谈教育方针,而不轻于根据一时的政府要求去规定一种所谓‘计划教育’”[2](p2)。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集权管理体制依然没变,高校根据政府的文件办学,在政府的精心设计下进行改革,几乎成为一种惯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在经济领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已经不可逆转,但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计划教育的体制依然根深蒂固。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制度安排比其他制度更要倚重更广泛的制度环境,即政治体制。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中如果缺乏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要创建一所优秀的大学、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就会举步维艰,而大的制度环境中一旦建构出符合大学传统的制度安排,一流大学的创建和杰出人才的培养就会容易得多[12](p180)。实践表明,在自治与自由的制度环境下,人的天赋才能兑现,而在封闭应试的制度环境下,即便是天纵之才也会夭折。当前我国的制度环境中,符合大学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安排尚未形成,大学及其学科领域的划分、学术工作的程序、学者的社会角色等都还极其特殊。政府对于大学的支持更多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由于政府垄断着资源和权力,政府的计划性导致大学改革的被计划,大学的改革完全被政府所计划。“什么地方计划和知识独行武断,对精神价值大张挞伐,那么这些计划和知识就必然变成自身目的,教育就将变成训练机器人,而人也变成单功能的计算之人,在仅仅维持生命力的状况中人可能会萎缩而无法看见超越之境”[1](p35-36)。近年,随着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大幅增加,计划思维更是“无孔不入”。政府的每一笔投入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一个庞大的计划。为了能在政府主导的种种计划中分得一杯羹,高校内部又会采取目标倒推,提前计划,四处攻关;与此同时,上行下效,高校也会模仿政府推出各种各样的配套计划。其结果,计划像密不透风的墙一样,严重伤害了大学的自治和学术的自由。各种各样的计划,让大学和学者自顾不暇。一个个宏大的计划既为我们绘制了宏伟的蓝图,也扼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可能世界”。对于大学而言,改革的前提首先是对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追问,但当前在资源的诱惑和权力的强制下,大学自身逐渐丧失了反思的能力,就范于政府的种种改革计划。大学的成长或学术的发展有客观的规律,期待过高,改革过急,无异于拔苗助长。学术不同于体育运动。大学也不是奥林匹克的竞技场。以计划为核心的举国体制也许可以用来奥运会夺金,但可能不大适合用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真正伟大的科学发现从来不是计划好的,真正伟大的大学也从来不靠人多或论文多取胜,甚至也不是简单的金钱付出与回报。高等教育的繁荣需要的是自由的思想市场而不是种种计划。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徐复观.青年与教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英]弗里德里希・奥克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斯泰宾.有效思维[m].吕叔湘,李广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徐贲.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

[6]张五常.科学与文化:论融合中西的大学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7][英]弗里德里希・奥克斯特・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4.

[8][美]巴尔赞.艺术的用途和滥用[m].严忠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86.

[9][美]列奥・施特劳斯.古今自由主义[m].马志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49.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