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档案管理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2:32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1

关键词:医疗事故鉴定档案管理探索

1、医鉴档案管理法规、制度方面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是对档案管理宏观的法律规定。而对于医鉴档案,档案行政管理主管部门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中华医学会至今没有出台明确的具体规定和规范要求。只有卫生部2002年出台的《医疗事故技术暂行办法》第43条作了十分简单的规定:“医学会应当将专家鉴定组成员签名的鉴定结论、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文稿和复印件或者复制的有关病历资料等存档,保管期限20年。”因此,在医鉴档案的管理方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无论在内容上还是顺序方面我们都无法可依、无规定可依。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以下称医鉴办)及各地市医学会医鉴办都是各自摸索着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

2、我省医鉴档案管理的现状

2.1医鉴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知识缺乏,不能实现专人管理,且医鉴档案存储条件差

由于省、市医学会的医鉴办有的工作人员至今没有解决编制问题,且人员较少,从事医鉴工作的人员难以实现稳定化,人员流动也比较大。因此,医鉴档案的管理不能实现专人负责,基本上是由医鉴办的工作人员兼管。另外我们省、市医学会医鉴办的医鉴档案兼职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档案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和学习,所以很难做到规范整理和积极主动地归档。且有的地市医鉴办存放的医鉴档案的地方仅有一个橱柜,且零乱不堪,没有专门的存放医鉴档案的档案橱,更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存放医鉴档案。

2.2医鉴档案内容各异,顺序不一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医鉴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因此在省、市医学会医鉴办保存的医鉴档案中,不仅保存的档案内容存在严重差异,而且文档顺序不统一。如:有的地市医鉴办仅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暂行办法》第43条之规定保存了专家鉴定组签名的鉴定结论及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文稿和医患双方提交的住院病历或门诊病历复印件。其他的材料如:委托方的委托书、医鉴办的受理函、患方的陈述材料、医方的答辩材料、抽签材料、鉴定会笔录、影像资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当事医师的医师证、资格证复印件等都未予存档。由于保存的内容严重不统一,档案保存的顺序更无从谈起。

3、在医鉴档案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国务院于2002年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八年多了,与医鉴档案管理相关的规定至今没有出台,山东省医学会医鉴办在档案管理方面吸取各地市医鉴办在档案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积极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起草了在山东省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利于在全省范围内在医鉴档案管理方面有据可依,更好的管理好医鉴档案,也利于更好地进行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卫生部、国家档案局《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卫办发【2008】24号)、参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及各地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以下简称医鉴办)。

第三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以下简称医鉴档案)是指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学会医鉴办在开展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及责任程度鉴定工作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不同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做好医鉴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是医鉴办应尽的职责。医鉴办档案工作依法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医鉴办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医鉴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医鉴档案的统一管理。

第六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第七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指导、监督医鉴办工作人员的立卷、整理工作;

(三)负责医鉴档案的接收、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四)完成档案管理其他工作。

第八条医鉴办档案保管期限为20年。

第二章整理、排列、著录、编号、装订、排架、检索、销毁

第九条医鉴办档案的立卷整理工作,实行责任到人的原则,谁组织案例鉴定谁立卷整理,由多人参加的鉴定,由医鉴办主任指定其中一人负责整理、归档。任何人不得将医鉴档案相关材料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组织鉴定负责人应在案例鉴定完结后30日内完成立卷归档工作。

第十条医鉴档案整理应做到分类科学、排列有序、著录准确、编号合理、装订整齐、排架循序、编目有效,保持材料完整和准确,便于保管和利用。

医鉴档案按年度归档,一案例作为一档,鉴定归档材料较多的,可以一案例多档。受理后跨年度鉴定的案例,应在鉴定完结的年度整理归档。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2

《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法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出具的法定医学证明,有着“人生第一证”之称,其作用不仅是证明该婴儿是在中国境内出生的新生儿状态,而且可以为判断血缘关系提供最原始、最科学的原始依据,为公民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提供医学依据,为公民进行户口登记、取得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原始法律凭证,为儿童能依法免费获得接种疫苗等保健服务的科学凭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孩子的上学、民族的更换、出国留学居住、对遗产的继承等都需要《出生医学证明》作为凭证,其价值愈来愈大。

《出生医学证明》重要性,对《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管理也很重要。在《档案管理法》中就规定:《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作为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最基本资格资料之一,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管理能直接促进公安机关对户口办理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其为民服务的质量与口碑;能提升医疗机关对母婴保健工作的质量,增加人们对保健机构的满意度,从而协调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可以通过为某些事项提供最为原始的医学凭证,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的切身利益。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利用到《出生医学证明》档案,健全《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并迫在眉睫。

二、目前《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管部门不明确,影响管理质量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对《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做出统一的规定,造成各个机构的档案管理缺乏统一性:有的把作为病历在病案室管理;有的因新生儿出生在妇产科,由妇产科管理;有的统一上交到医院的档案室管理。由于管理部门的不明确性,造成其档案管理的不规范性,不同程度地造成《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材料的破损、混乱,甚至丢失,不同程度影响到保管的质量,为档案管理的服务性造成一定的障碍。

(二)档案管理无序,影响服务质量

目前在《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和混乱,比如签发机构关乎人情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比如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赶在8月31日前报名入学,就需要寻找关系更改出生证明,更改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再如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对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随意排序,电子档案也项目不全,甚至有缺录的现象,造成需要时难以寻找,费时费力,甚至丢失,耽误他人的事情办理。

(三)管理交接脱节,造成人力重复

在医疗保健单位的《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虽然是专业管理,但由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管理者存在管理移交等问题,但由于《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相对其他医学案例档案受到的重视度相对弱,就存在了管理移交脱节的问题,造成每一届管理者都要重新进行整理、归档等,造成人力资源的重复劳动和浪费,甚至造成对于档案的管理总是处在原地踏步,而无所创新。

三、提升《出生医学证明》档案高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职责意识

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存在,说明从上到下对《出生医学证明》乃至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因此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从签发机关到具体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保证《出生医学证明》乃至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序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保健部门要定期对签发科室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知识学习,提高有关人员对“出生医学证明”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宗旨,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职责。签发机关要明确责任主体的职责,做到及时签发《出生医学证明》,严格审核补签、换签的手续,确保真实性和公平性;档案管理人员要规范档案归类,做好有效档案、问题档案、废证档案的科学管理,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快捷性;档案管理人员在流动时做好移交手续,保证后续管理者对档案管理的规律掌握,避免错误管理、费时管理,保证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统一管理,实现服务高效

对于《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管理应该实行统一要求、统一管理,就是各医疗保健机构对《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统一规定为档案室专业管理,若能统一到县局、市局档案室统一管理更好,能保障公民利用时求助单一,快捷高效,避免四处打听,万般求索。

(三)规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对于档案的管理要定位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归档种类,统一于签发类档案,与管理类档案区别开来;《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由于存在历史存档和即时调取的双重作用,所以在整理时一定要对零乱的档案进行条理化整理,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录制电子档案等,组成有序的管理体系,并在整理的过程中遵循档案的时间特性和形成规律,保持档案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区分档案的价值实行分类管理,为后续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提供方便。所以,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规范管理的专业技能,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比如在对《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管理中做到以下几个重要工作:

科学分类:在对档案按照“年度――保管期限――文件种类――事件分类(首次签发、补发、换发、废证)”进行分类,确保档案整理有理有据,相对稳定,体系连续,便于查找和利用。

规范整理:对“证明”文件的整理中,做到“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印件在后;改签在前,原签在后;换发在前,原发在后;废件挑出,另行整理”。

有序管理:对所有的档案进行编号,做到不空号、不漏号。对编号进行科学设置,让编号中包括全宗号、年度码、保管期限码、件号。实现一个年度一个保管期只现编一个流水号,每年度从1开始。并在档案首页附编码(如图所示),在档案盒上编制案卷目录,方便查找。

(四)互联管理,实现快捷服务

对于《出生医学证明》的档案管理要实现现代化管理,在对“出生医学证明”的附件、原件复印件归档时同步录取电子档案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在同一档案管理的同时,利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信息化高速通道,实现婴儿出生、签发证明、录取信息三同步,减少差错,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档案管理部门对《出生医学证明》实现信息化系统平台的管理,在平台中设置基本的信息查询,方便群众自己查询,为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档案编号,节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查找时间;也可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对“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的核查、更改,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3

【关键词】医院;会计档案;管理

医院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医院医疗业务活动、账务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医院会计档案对指导医院经营管理、总结医疗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同医院自身运营有关的信息70%左右来自会计资料[1],因此,依法加强医院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但在工作实践中,医院会计档案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材料归档不及时。多数医院只重视文书档案的管理,而忽视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档案由医院会计部门自己保管,未按时移交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在一些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医院,会计资料只移交了纸质档案,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会计数据却一直保存在会计部门,没有把电子会计档案与纸质会计档案同步移交,严重破坏了档案全宗的完整性。

1.2与档案管理工作不衔接。医院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它产生于医院会计业务工作中,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终结。但在实际工作中,医院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却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特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不少医院只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存在会计业务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也不完整,多数医院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甚至由出纳会计兼管会计档案,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1.3监督指导不到位。会计业务主要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而财政部门和档案部门很少联手对新形势下会计档案的管理进行监督指导。财政部门只监管会计业务规范与否,而对会计档案规范与否少有问津,档案部门也很少主动介入,致使会计档案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1.4鉴定销毁不及时。有的医院把凭证、账簿等会计档案自成立以来一直保存至今,大大超出了其保管期限,没有及时进行鉴定销毁,从而造成空间和档案装具的浪费。

2依法加强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针对上述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加强管理,应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提高依法管理会计档案意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本办法管理会计档案”,第四条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因此,各医院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2依法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适合各自医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会计档案归档收集、立卷、保管、借阅、移交及鉴定销毁制度等,作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定,使会计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还应制定一套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以便使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形成制度化。

2.3依法强化会计档案知识培训。《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对卫生事业单位的档案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改变以往只重视文书档案整理知识培训的做法,把会计档案整理及其他门类档案整理知识也列入其中,使各医院的档案人员全面掌握档案工作知识。同时,应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医院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2.4依法加大医院会计档案监管力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联手做好医院会计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法,对会计档案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各级财政部门应在对各级医院会计业务工作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2.5依法开展医院会计档案鉴定销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保管期已满的会计档案,除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销毁……”因此,各医院应依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遵照法定的程序定期进行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

总之,医院会计档案是一项即复杂细致而又要求严密的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把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专业化和规范化,使其真正起到为医院发展建设发展服务的作用。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4

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完备的医疗档案安全管理规范系统,严格规定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内容,并对档案管理制度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检测,保证管理规范的每一步都落到实处,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两个方面上都尽量做到最好,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在实践中完善和健全医疗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数字档案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的信息安全性。要做好医疗档案数字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必须从设备、网络、系统、数据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形成一个协调配合的信息防护系统来防止医院数字档案信息的外漏和非法传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文件档案具有易被改动、易被窃取、易于传播、易于丢失的特点,而且它是一种不能直接识读只能依靠特定设备和软件才能读取的信息,因此,在逐步提高档案存储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通过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和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来达到电子档案的保真、保密、保存、保读取的目的。

二、加强档案安全的管理设施建设

档案安全的管理设施对于是否能保证档案存放的安全性十分重要,科学建设和完善档案安全相关基础管理设施,给档案管理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是实现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建设医院档案馆库的过程中做好医疗档案管理的防震、抗灾、防火等各项防护工作非常有必要。在进行医院的档案馆库时,要保证其符合国家档案建设规范规定的各项标准,如坚固性、安全性、环保性、实用性等,都要严格根据设计标准进行建设。档案的存储工具要确保能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实践证明,档案多节柜是能够有效保证档案安全的装具。存放音像、电子档案要使用防磁柜。在温湿度的控制方面,要把温湿度控制在档案可承受范围之内。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相关的视频监控、门禁、火灾报警、消防、温湿度监控、计算机安全等系统的建设,保障医疗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提高档案管理安全技术水平

档案管理安全的关键技术包括医院受损档案抢救修复技术方法、医院电子档案真实性保证以及技术方法等,只有保证医疗档案安全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才能实现档案的安全管理。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方法以及设备,并不断地推广达到较为全面的应用,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医院档案安全管理的能力。加强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治理,通过改进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医疗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对后台管理操作系统的选择,要综合多种因素,选择最为可靠的系统,同时还要保证配置的安全性。在网络服务方面,对用户合法性的认证工作要进行严格把控,防止登陆者进行违规操作,盗用系统内部信息,保证医院电子档案被完好、安全地保存,实现医疗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同步归档。除此之外,为防止数据信息丢失现象的发生,需要做好对医疗档案重要信息的备份,对特别重要的电子文件要进行易质或异地备份。这种备份是医院的档案部门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能够保证重要档案资料不丢失的重要途径,它确保了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也是在当前形势下保护医疗电子档案信息绝对保密性的最根本手段。

四、做好对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加快,这也给医疗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技能要求和职业规范标准。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目前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医院档案的安全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管理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对医疗档案信息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以及保密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关于档案信息安全防护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使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档案管理技能和灵活运用多种科技设备并且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医疗档案管理队伍。

五、结语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在农村逐步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健全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但与日俱增的医疗保险业务量给医保档案管理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因此,规范农村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确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业务经办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为参加医保个人及社会有关方面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1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法律地位较低

很多实际上有医疗保险需求,也有购买力的农民对医疗保险不信任,各地在农村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面仍各行其是,致使一些医保档案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查处,直接危害农村医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对社会的不公正感。

1.2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将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当作可有可无的工作,很多部门与领导干部认为不需要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在业务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领导对档案管理的法制宣传工作不到位,也对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有些经办人员工作不够细致,流动性大且责任感缺乏,出现人事变动时,缺少细致地交接手续,致使农村医保档案不完整,严重降低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1.3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有些部门虽实施了微机化管理,由于软、硬件及人员没有很好地结合,仍然沿用过去的手工操作,大多医保机构仍采用纸质材料档案管理,增加了医疗保险档案查询访问的难度,许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档案随意分散保管,不能实现专人、专室、专柜管理要求,有些材料甚至散落在个人手中,容易造成部分档案材料的流失。

1.4缺乏专业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

目前,县级医疗保险服务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几乎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主要靠兼职的办法,缺乏专业人才,由于医疗保险业务工作烦忙,从经办业务数据库中打印出存档的业务档案,常存在没有经办人姓名、经办时间和经办部门审核印章等不规范之处。业务档案归档时也都大多数采取抽调人员突击整理的办法,容易出现在整理档案时,造成分类混乱,影响业务档案使用价值。

1.5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的内容失真并且不齐全

有些医疗保险档案缺身份证、户口卡复印件,历年缴费明细表等资料,有些交来存档的参加医疗保险资料不是原始纸质件,而是留存的业务资料复印件,如有争议事件发生,这些业务医疗保险档案的真实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农民作为农村医疗保险的服务对象,大多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广大农民建立医疗保险档案,使其医疗保险问题得到法律的监控,以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就显得更为急迫。

2强化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措施

2.1增强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意识

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给各级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办机构要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每位农民的医疗保障意识,争取各级政府领导对农村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切实把农村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之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有利条件。

2.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基本上能保证档案工作有法可依,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速加剧,以及农民对医疗方式观念上的改变,应根据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农村医疗保险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规定,健全有关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档案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监督等内容。

2.3建立农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专业队伍

对现有的专职档案员要建立学习制度,鼓励参加档案知识培训和学历学习,注重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严格医疗保险档案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立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的医保档案管理队伍。医保档案管理人员需提供全时不间断服务,并且对其制定专门指标,进行年度考核。

2.4创新农村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方式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它的宗旨应是为参加医疗保险人员服务,为社会服务。所以应逐步提高检索技术,建立符合规范的宗卷,编制医疗保险档案的案卷目录,配备适用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软件,实现全部医疗保险档案的计算机检索,依托信息化技术给人们提供快速、准确的查询服务。

2.5强化农村医疗保险档案规范的意识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6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责任意识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医院档案是由党群、行政、医管、科技、基建、设备类和财务等多个部门形成的综合性档案体系,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如何做好医院档案资料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各项工作,服务于医疗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医院档案的形成涉及到多个部门。《档案法》第五条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医疗,轻档案”的问题,各部门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资料归档意识淡漠。一般来说,要结合医院自身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的设置、档案材料的形成规律建立一个纵横交织的管理网络体系,协调各部门配备兼职档案信息员,从而做到从上而下,层层有人负责,形成上下配合,左右协作的档案传递网络,这是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基础。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分管,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负责,专职档案员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档案基本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认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档案法》,增强依法管理档案的理念。让大家明确《档案法》赋予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并把这种权利和义务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场合适时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规,增强全员档案管理意识,让领导和职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主动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有利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注重平时收集,增强及时归档意识

文书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书的归属。档案的种类名目繁多,形式多样。因此,要正确处理“有文不归”和“有文必归”的关系,明确制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收集重点,以便把有价值的文件收集齐全。注重平时收集归卷,是规范文件管理的需要,是搞好正式立卷的前提,更是保证档案质量的根本,只有平时做好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才能确保文件不至于疏漏或丢失,保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规范,便于开发利用。

档案资料平时收集归卷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档案工作宣传,把档案意识工作扩大到医院的各个科室,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有一种“档案意识”,在平时工作中把应该归档的文件主动分类,做好保存工作,定期交给档案室归档。专职档案人员要做到“三勤”,即脑勤、手勤、腿勤、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应根据档案材料来源广、范围大的特点,主动上门,跟踪收集。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精心编制归卷目录,便于档案资料归卷管理和查找利用,对平时办毕的文件材料,应严格按照归档范围进行收集。一是把好收文关,做好登记关、阅办关、必要时运用收文进行催收、督办;二是把好发文关,三是各部门制发的各种文件材料,要充分利用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将应收集的文件收集齐全。第三认真进行材料鉴别,确保所收集的文件材料处理的规范准确。第四,及时做好归卷工作,尽可能把有因果关系的材料放在一起归卷。注重档案材料平时的收集归卷工作,减少遗漏和丢失,确保档案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增强档案规范意识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档案管理这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上从不配备专职人员,而是采取人员兼职这种办法来应付,兼职管档人员工作变动频繁,业务不熟,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难以适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在管理手段方面,就会体现管理手段较陈旧,由于不懂得医院档案管理,往往在调阅档案时都是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反复调用原件,这样做的后果就会导致纸张发黄变脆、字迹褪色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医院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根据《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比较科学、完整、系统、可行的档案管理规定,对各职能部门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纳入医院目标责任制一同考核。建立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制度,各个部门都遵循档案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的规定。由专职人员负责档案工作,负责档案室的日常立卷、归档、编目利用等工作。首先要确定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要求、档案借阅规定、保管及销毁规定,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其次要对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利用制定科学的流程,使档案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据可依。在档案硬件方面一要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库房面积每千卷需20~25平方米,二要在库房内应设置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库房设施要做到“六防”,即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做到“三室分开”,即库房、阅档室、办公室三室分开。

四、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档案人员责任意识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科技知识。注重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三十八条之规定,加强干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干部档案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两三年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培训,重点培训档案管理业务知识,通过系统培训,使他们了解管理档案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支持和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业务学习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系统地业务培训。为档案管理人员畅通职称评审通道,鼓励档案工作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素质,从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及其他管理规定,对收集的资料要认真核实,做到认真、及时、完整,分类有序、随收随放、定期检查、把好质量关,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真实性。

参考文献: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7

医院的档案是记载着医院各项事物、活动、历史的资料集合,是汇聚着自医院建立以来所有成果的汇总。对医院的发展和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档案管理以其独特的规范性、保密性、永久性的特点,服务者医生和患者。医院档案管理基本都是有第一手资料建立而成,由层层人员和部门把关检查,对用纸、用墨、语言、文字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医院的档案大多数都保存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档案中记载着许多涉及医院内部和高层的决策或方针,以及患者的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等,有着较大的私密性,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做好安全工作,防止档案中所记载的隐私外泄,杜绝对医院或患者有所损害的事情发生。传统的医院档案大多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纸张上,存放在档案盒中密封保存,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同时,规范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让这些档案永久的保存,不会出现遗漏或损坏。医院档案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和医生,为他们提供方便,同时也是医院正常工作运作的基础,医院的档案管理者要做好管理工作,配合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让医院的工作效率更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医院的档案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变得越来越有层次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把医院档案分类存放,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和医疗方向的分类,渐渐的把各种类的资料和信息分门别类的储藏,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为医生和患者服务。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更加具有专业性,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士管理,对医学的具体分类不够明确,现阶段的医学种类繁多,各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让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者不能及时的有效的把档案及时存放,因此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要有专业性人才的加入,做好各个医学科目的细化工作,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在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档案的连续性,医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进程,其周期性较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做到保证其在研究的同时保存好每个阶段向对应的成果和结论,做好医学研究的配合工作,让医院档案可以更好的服务医学研究。发挥医院档案管理现阶段应有的作用。

二、医院档案管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2.1、医院档案管理的分类问题

医院档案的丰富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等级、经验、优良等,它是医院精神财富的具体体现,而确保各个档案整齐有序的排放的关键就是医院档案的分类排放等问题。传统的医院档案的原始积累来源于医院的各个部门的资料归纳,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收集资料、文件等,其被动、来源渠道单一的特点较为明显,而档案的分类又是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对档案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管理分类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现阶段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大多的医院不在意和注重档案的分类管理,没有科学的、规范的方式去分类管理档案,而且多数原因在于医院用房紧张,档案无处存放,各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甚至导致医院档案的发霉、老化等问题,给资料的查找带来很大的困难。

2.2、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在大多数的医院中,医院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医院档案管理者的薪资水平还相对较低,各种基础设施陈旧,更新换代的水平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导致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的水平严重的影响着医院的发展节奏。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也没有能够正确的认识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严重的缺乏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想当然的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文书整理,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充斥着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者的思维中,受到其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现在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都处在一个相对混乱、分类不均、乱装错装的阶段,使得医院正常的工作运转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阻碍,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医院发展的需求。

2.3、现存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医院从开始出现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变迁和自我完善,都形成了一套适应自己的医疗管理体制,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个体之间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事准则,而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却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形式准则,档案管理部门之间没有相对应的科学规范的流程,缺少对档案的监督和审查,不成形的医院档案管理使得人员松懈、工作散漫、效率极低,及其不利于医院的正常管理。

三、规范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

为了配合现阶段医院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医院也要大力的支持其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优化档案管理的环境,调动每个医院的部门配合好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每个部门都把收集资料和文书的工作做到实处,各个部门都负责起来,积极的配合,方便医院的档案管理,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完整程度和丰富程度。医院?n案管理工作者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的学习各种先进的医院档案管理手段和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领域,积极的学习与医院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我国法律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要求,提高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医院要明确各项档案管理的制度规范,保障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正常进行,结合相关的法律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为规范,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真正的成为方便医患使用,帮助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8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1医院档案管理的特点

1.1医院档案管理具有综合性

当前我国医院档案都是由档案室进行管理,其涵盖的内容较多,存在着各种载体的材料,而且文件的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火,不仅包括各种规定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文件,而且还包括与其他单位往来的文件,一些编史修志的材料也属于档案室统管的范畴。

1.2医院档案具有内容上的专业性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性机构,其业务主要以医疗工作为主,这也决定了医院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点。医院档案多为医疗工作中产生的,是对医疗工作的真实反映,其所记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1.3医院档案管理具有相对的保密性

医院档案具有较强的业务性及保密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但当前医院档案开放程度还不高,主要为本院的工作人员提供利用,缺乏深层次的服务。

1.4医院档案管理具有阶段性

由于医院具有较多的行政管理科室,这就使其产生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医院为了确保某一时间段内的文件材料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内对所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这就使医院档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2医院档案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通过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确保医院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医院服务模式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σ皆旱蛋傅目发利用,可以更加提高医院的业绩和管理水平,为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1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医院档案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通过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的对医院档案管理进行规范,有利于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医疗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变得越发重要。而且医院内电子病因及办公自动化的实现,更加快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医院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在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完整、可靠的原始数据,为其决策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参考。这就需要加快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从而打破医院档案利用上的各种局限性,使医院档案更具开放性,确保医院档案服务职能的转变,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等业务提供优质的服务。

2.2进一步完善医院档案的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标准规范出台,但还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快速、有序的发展,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关键。各医院要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根据《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系统、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2.3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大大增加档案信息的存储量,存储密度比纸质档案高出许多倍。利用很小的空间就可以保存大量的信息,而且开发利用速度快,具有直观性、选择性、易操作性。

长期以来,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往往偏重于病案档案的管理,而对文书档案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管理标准,各医院大多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致使各医院档案的整理、收集等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由于室藏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档案储藏的质量。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拓宽有价值的档案归档范围,优化室藏档案种类、数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保收集和储藏的档案完整、有价值、可利用性。同时,档案集中统一管理,配置信息系统管理设备,把档案资源建设成为综合的信息库,是医院档案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规范制度,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技术性和专业性具有较强的要求,这就需要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机构。但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中,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是由医院办公室人员进行兼任,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知识,再加之平时培训的进修机会较少,从而导致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无法与当前档案管理的需要有效的适应,而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医院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一是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二是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总结探索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结语

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来讲,更需要对每一道程序和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进一步对医院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快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档案利用的束缚,在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进行不断创新,使档案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凭证和依据作用,确保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9

1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第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虽然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重要性的发挥呈现出分散性和隐形的特点,特别是由于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因此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上存在不足。个别医院的领导平时视人事档案工作为“鸡肋”,认为该项工作是额外的行政工作,直接影响了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效率;而当医务工作者面对职称评定、医院资源配置决策时又觉得人事档案工作没有产生实际功效,要么忽视这项工作,要么不断缩减对工作的投入。

第二,基础投入不足。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才能确保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特别是随着信息管理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投入都有所增加。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往往侧重于医疗器械的采购和投入,对服务保障性的档案工作投入明显不足。个别医院没有单独的人事档案管理场所,与人事部门公用办公地点,随意存放相关档案,不仅容易造成档案实体的遗失、损坏,更容易造成档案信息内容的失泄密,形成保密安全事故。

第三,人员配备不足。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构成以各个层次的医务工作者为主体,在人员招聘、人才引进等方面也侧重于这方面,将档案工作视为一般行政性工作的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选配范围相对较窄,在人员配备上以兼职、返聘退休人员或临时招聘社会人员为主。从有关规定可以看出,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各方面要求比其他类型档案要更加严格,比如要求具有中共党员的政治面貌和国家干部身份,在工作中要爱岗敬业、认真仔细等,但从目前配备的人员来看,还未完全达到相关的要求。此外,目前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工作人员长期的工作经验,缺少档案专业知识、系统的业务培训,尚未形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持体系。

第四,工作手段落后。近年来,为了推动医疗信息现代管理程度,更加充分地挖掘医疗信息的价值,大多数医疗机构已经实现了病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使病历档案能够成为医疗服务、科学研究等的重要基础。人事档案由于其管理方式特殊、涉及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原因,还基本停留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效率都比较落后。医院人事档案涉及的人员成分复杂,比如除了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档案外,还包括医疗实习生、规培生、进修医生等人员在医院工作、学习所形成的档案,各种类型的人事档案在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效工作的需求。

2改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首先,提高医院内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人事档案管理虽然不是医院的中心工作,但却服务、保障中心工作开展。特别是人事档案工作关系医院资源配置、医务工作者个人发展等敏感事物,因此必须提升包括医院领导在内所有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为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相对良好的工作环境。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认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其次,不断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档案工作是一项规范性、严谨性和权威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各类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笔者所在医院在参照其他兄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包括人事档案材料递交归档制度、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人事档案查阅制度、人事档案传递制度等规章制度,从而使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鉴定、利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使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步入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轨道。

再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人才是完成工作的保证,医疗结构作为人才密集的机构,同样要保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在人员的确定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确保专职人员管理人事档案。在人员的选择方面,要形成竞争机制,面向全社会、全院按照正常的招聘程序,公平公正选拔人员,确保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在人员的使用方面,不仅要通过完成实际工作提升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鼓励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确保管理专业技能的提高。此外,还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各种福利待遇,使其在评比、奖励和职务晋升等方面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士气和人员的相对稳定。

医保档案管理规定篇10

1.1完整性要求维护医院档案的完整,可以说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要达到完整性要求,一方面要保证医院档案数量齐全,成分多样,使应该集中保存的档案不致分散和遗漏,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完整;另一方面要尽量保持医院档案间的历史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

1.2安全性要求医院档案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往往只有一份孤本,而且年代越久远的档案,其价值往往越大。但由于社会的和自然的原因,档案材料不免遭到损毁。因此,尽可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保护其安全,避免医院档案中的机密泄露,就成为档案管的基本任务之一。

1.3科学性要求现代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对医院档案的简单出纳和保管,而要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把档案管理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科学管理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1.4规范性要求规范性要求,也就是医院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档案管理系统不是孤立的系统,各个档案管理系统之间,档案管理系统和其它文献管理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正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实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得以共享。要达到规范性要求,除了要制订各项医院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并贯彻实施外,还可通过法规手段来实现。

1.5经济性要求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效益,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手段,都要考虑它是否经济实用,能否用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大多数档案机构经济条件有限,经济因素往往在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中起决定作用。

1.6现代化要求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将各种现代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复制技术、视听技术等应用于档案管理中,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2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活动与其它文献管理活动一样,包含了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医院档案直接关系到其形成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档案一般自形成之日起,对外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封闭期,然而医院档案管理的封闭性造成了档案保管和利用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于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并由此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2医院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就医院档案的流转程序而言医院,档案管理过程可分为档案室管理和档案馆管理两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档案所起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服务对象不同,医院档案管理方式也有不少差异。在档案室阶段,档案具有凭证价值,主要为其形成单位控制和使用,为本单位日常工作经常查考,具有过渡性;在档案馆阶段,档案对其形成单位的作用降低,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进入永久保存时期。这个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为某个单位服务,而是要有意识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地提供档案为整个医院的各项工作服务。

2.3医院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医院档案是在其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其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因此,档案历来为形成者所有与控制,其价值与它的形成者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采用的在档案整理中保持档案的来源联系的作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3.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人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档案资源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医院的档案管理与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档案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档案工作人员是医院档案工作的管理者,对医院的档案工作实施全面的管理,在档案管理中起着领导、决策、指导、监督作用。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富有创新能力的档案管理队伍,并使他们充分意识到档案的价值及档案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自觉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3.2完善医院档案管理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多数医院原来的档案管理没有独立的机构,造成档案管理没有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医院应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职能机构,确立档案室在医院中的地位,实现档案管理从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的转变,从而有利于档案的保管和档案信息的综合开发。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医院各级部门要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医院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与科室主任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挂钩,明确科室主任对科室档案工作的管理责任,抓好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3.3实行档案标准化管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根本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是先进设备的配置,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标准化。医院档案的标准化是指现代化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目录,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符合各标准的规定。档案要做到标准化是指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从初步收集、整理到最后归档、存入微机,都要做到条理清晰、目的明确,保证档案完整,避免漏失档案的内容。

4结论

档案从几千年来的纸质载体到21世纪的电子载体,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意识到管理模式,从工作手段到工作方法,从工作规范到质量标准等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知识经济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医院档案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探索知识经济时代新形势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对策,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强化医院的档案管理,丰富医院档案管理的理论内容,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东亮,顾宏革.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的发展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1.3

[2]潘习龙,徐莉,赵茜倩等.医院改革——医改的关键环节[J].国医院管理,2008,28(5)

[3]张新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4]郭祥丽,严晓春.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