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管理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3:21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医疗保险;法治;短板;建议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全民医保制度,最可靠的路子当属运用良法之重器、构建法治医保。

1构建法治医保的背景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然要求医疗保险全面进行依法治理,打造法治医保。这是大趋势、大道理,应该人人明白,人人践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从医保制度可持续的内在要求略论构建法治医保的迫切性。以1994年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医保制度改革试点为标志,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目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民覆盖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政府推动、增加投入实现的,走的是一条以扩面征缴为主要标志的外延扩张式发展之路,制度的公平性不强、成熟度不高、可持续性面临风险。支撑制度可持续的物质基础——医保基金收支失衡的风险越来越突出。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城镇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长率为18.9%,而支出增长率达22.7%;新农合基金收入增长率19.6%,支出增长率20.8%。

同年,全国已有225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基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职工医保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余全部花完。居民医保基金全国出现收不抵支统筹地区已有108个。卫计委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近三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幅达13.20%,为同期GDp增幅的1.62倍。2000—2013年,职工医保基金收入年均增幅33.20%,而年均支出增幅达34.39%。报告指出,以此趋势推测,到2017年职工医保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到2024年将累计出现赤字7353亿元。尽管上述数据来源不同,但结论相同:基金支出超过基金收入,赤字已经出现,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基金赤字风险将会越来越严重。

除了医保基金收支失衡之外,其他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支付制度改革不完整、不系统与基金绩效普遍过低并存;就医诊疗行为不规范、欺诈骗保猖獗与取消两定机构行政审批后的无说法、无所适从并存;城乡医保管理体制分割、资源分散与整合的复杂性、艰难性并存;厘不清社保与商保、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基本保险与“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保障的关系,过分夸大与削弱基本医保的现象并存,等等。这些问题说明,全民医保亟待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式发展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从以行政推动、财政投入为主转变为依法治理、提升基金绩效为主的发展方式,全面构建法治医保,推进医疗保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医保法治短板的主要表现

2.1医疗保险的专项立法尚属空白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两部综合性法律法规中。一部是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实施的《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是一个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四项保障待遇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劳保医疗制度,保障对象是各类企业职工和职工的直系亲属(由企业报销1/2医疗费用)。条例所规定的工伤、医疗、养老、生育四项待遇,在概念上并未冠以“保险”字样,而是将工伤保险表述为“因工负伤、残废待遇”,将医疗保险表述为“疾病、非因工负伤、残废待遇”,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分别称为“养老待遇”“生育待遇”。这种表述具有科学性,因为这四项待遇是由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出资的保障制度,不是保险制度。另一部是2010年10月28日颁布、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一部集五项社会保险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险法律。

该法在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提出五项社会保险的概念,且分别均有专章规定,是社会保险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填补了基本医疗保险概念及其立法的空白。当然,“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并非社会保险法出台才有。12年前的1998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就明确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险”概念,并成为由企业劳保医疗制度转变为新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性标志。但是,本文是从法律视角研究医疗保险,44号文件是政府的行政规章,称不上法规,更不是法律。由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早于、快于医疗保险立法。在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政府文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彰显政府的动员、组织和推动能力。但对医疗保险法律体系建设没能进行总体设计、超前建立或同步跟进,且社会保险法中的某些医疗保险条款也已过时,医疗保险立法的滞后状态迄今未能改变。

2.2现有法律条款过粗,不适应

医疗保险管理要求首先是缺乏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社会保险法是一部支架性的基本法律。同其他基本法律一样,贯彻实施须有配套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包括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一个纵向的由基本法律制度到实施细则、操作规范、监督检查的体系。而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医疗保险相关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医保领域的改革实践执法无据。二是社会保险法中的部分条款执行成本高,且参保风险、基金风险、行政风险较大,又缺乏规避和化解这些风险的具体政策,导致地方不敢积极推行,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其追偿总是以耗时费力无效果而告终。三是缺乏从上到下的执法监督检查体系,导致执行难到位,致使社会保险法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其次是现有法律不适应医疗保险改革和管理的实际要求。医疗保险直接涉及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参保人就医选择的有序性等方方面面。因此,医疗保险不仅要管理好法定人员的应保尽保、基金的应收尽收,更要管理好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医疗服务质量、医保基金使用的绩效、参保人员的就医流向等就医诊疗行为。为此,世界上不论哪种类型的医疗保障国家,无不高度关注就医诊疗行为的管控。第一个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德国,为管控医疗费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77年出台了《第一次抑制医疗费用法》,4年后的1981年颁布《第二次抑制医疗费用法》和《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法》。1998年颁布《增进法定医疗保险公司之间的团结法令》,限制医疗服务提供方以创收性处方为盈利方式的医疗行为。反观我国,管控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社会保险法对医疗服务的规定只有一句话,即第三章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过于原则和单一,难以操作。

2.3有法不依、以政代法的现象严重

存在将法制改为法治,其核心要义就是实现立法与执法的统一,形成尊法信法执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但在医疗保险问题上,置法律于不顾的现象严重存在。部门文件冲击社会保险法。由几个政府部门联合下发的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竟对社会保险法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的规定不屑一顾,硬从医保基金中切出一块,交给商业保险公司进行“保本微利”的经营。请问:这种做法有法律授权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再请问:下发大病保险文件的那几个部门是不是行政机关?如果是行政机关,又没有获得法律授权,是不是有法不依而“乱作为”?法律面前置若罔闻,逆势孤行。

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中,关于管理体制的归属问题屡遭节外生枝的干扰。有的主张一手托两家,卫生部门既管医疗,又管医保;有的主张各为人社、卫生划出几个地区,分别管理一段时间后组织第三方评估,谁管得好就让谁管;有的部门把节外生枝作为医改深层次的问题,派出人马跑到各地调研、论证,甚至求助于所谓的国际经验。为什么说这些行为是节外生枝呢?因为早在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已经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规定,总则第七条明确提出:“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由此可见,人社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是法律定论和法定职责,还用得着劳神费财再论证吗?不仅有法律的规定,也有成功的实践。2015年底以前,重庆、天津、宁夏等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进行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这些地方均将管理体制划归人社部门,又为何视而不见呢?说穿了,就是想通过“搅和”和“折腾”将人社部门法定的社会保险管理职责变成卫生部门的权力。但是,“搅和”不会改变总方向、总趋势。绝大多数地区都会遵循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和先行探索地区的路子理顺管理体制,这是大势所趋。个别人、个别地区被“搅和”得一时迷失方向,不顾法律规定,将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划归卫生部门;有的另起“炉灶”,成立由财政部门管理的医保局。这两种做法都是“瞎折腾”。但我们相信,这样的地区在饱尝一段时间的逆行苦果和孤独之后,也会像江苏省的常熟市那样回归按规律行事、按法律办事的轨道。

2.4守法意识缺失,欺诈骗保的违法违规

活动日益猖獗由于打击欺诈骗保缺乏法律依据、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2015年8月17人民日报披露,在贵州部分地区,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再到私立医院,均查出套骗医保基金问题,出现了塌方式集体沦陷。六盘水市抽查定点医疗机构135家,发现涉嫌套取新农合基金及基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的有107家,占76%以上;安顺市抽查定点医疗机构41家,均不同程度存在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问题查出率达100%。审计署2012年8月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公报称,部分单位和个人违规牟取不正当利益。有4家药品经销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6.76亿元,虚增药品成本牟取非法利益;6个省本级、75个市本级和226个县的医疗机构等单位通过虚假发票、虚假病例、挂床住院、滥开药物、虚报人数等手段套取医保资金2.87亿元;部分医疗机构采取违规加价等方式乱收费1.94亿元。上述情况无不说明包括少数参保人员、医疗服务人员在内的部分社会成员尊法守法的意识严重缺失。

3构建法治医保的对策建议

3.1加快立法进程,急用先立,补齐短板

鉴于医疗保险立法任重道远,应该分清轻重缓急,从现有法律基础出发,急用先立,补齐短板,逐步完备。现有法律基础,就是立足于已经颁布实施五年的社会保险法,尽快出台配套法规《基本医疗保险条例》,这是当务之急。医疗保险法律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应该在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的基础上颁布基本医疗保险法,让医疗保险有专门的基本法律。有观点认为,在社会保险法中设立医疗保险专章就够了,不必建立医疗保险基本法律。笔者认为,我国的医疗保险是一个拥有13亿保民、12万个定点医疗机构、19万个定点药店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医保体系,调节医保与医疗、医保与医药、医保经办机构与参保人员、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关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应该有一个国家层面的基本法律担当此任。从国际看,只有几千万人口的德国,既有基本法律《疾病保险法》,也有规范参保范围、医疗行为、就医行为、经办机构行为等方面的配套法规,仅笔者的案头就达12件。而且还有包括12卷的《社会保障法典》,将医疗保险纳入其中第五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德国医保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值得我国借鉴。

3.2强化法律实施,排除行政干扰

强化法律实施,应摆正权与法的位置。在我国,法律实施的主要瓶颈在于行政权力大于法律、官治大于法治。因此,应将政府部门、政府官员的决策行为、领导行为、管理行为规范到法律规范之中,排除以言代法、以政代法、以权压法的恶习。为防止或减少以权压法恶习的屡屡重现,对于政府及部门出台的涉及医疗保险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建议增加社会公示环节,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有说话的机会。有的规定还应该征得参保人员的同意,如动用基本医保基金建立大病保险资金,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征求保民意见,这是合法性的要求,也是尊重参保民众权利的要求。医保基金是参保人员的救命钱,是社会保险基金,不是政府财政,政府无权直接动用,但可以通过法律授权来解决。在没有授权、没有征得保民意愿的情况下便将医保基金用于非基本保障,过于武断或蛮横,应该作为构建法治医保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来破解。

3.3加强执法衔接,形成部门合力

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难题,还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课题。实施医保法律法规,仅靠医保经办机构甚至人社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奏效。人社部门及经办机构没有判罪权,骗取医保基金的大案要案的犯罪嫌疑人对此少有顾忌。迫切需要公安、法院、卫生、审计等部门的及时介入,与医保经办机构形成合力,协同作战,增强执法的威慑力,提升执法效率。

3.4加强执法监督,打击欺诈骗

保为提升监督效率,须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发挥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政府官员对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置之不理怎么办;二是如何将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专业监督、司法监督由分散行事变为有机结合,形成打击欺诈骗保的监督体系和合力;三是如何将多年存在的事后监管为主,真正转变为以事前、事中监督为主;四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社会举报的便捷性、及时性;五是如何将依法打击与舆论引导结合起来,形成欺诈骗保可耻、举报违法光荣、全民自觉守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东进.让认知聚焦常识让制度回归本位[J].中国医疗保险,2015,87(12):5-8.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2

XXX医院

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XX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落实我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规范执业行为,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我院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开展了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的活动。此次活动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提高全院职工的认识,坚持抓落实求实效,使全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现将我院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普法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卫生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管理,依法执业,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的就医质量和就医安全。在全社会“四五”普法教育活动带动下,我院在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言行,积极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此次活动已被我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为了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并且明确科主任为科室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院科两级普法网络。医院领导班子带头组织学习院内定期安排的法律知识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交流学习体会,增强班子成员处理医院工作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此次活动确保了经费到位,从不打任何折扣,宁可其他方面节省一点,也要保证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卫生法律法规书籍达到人手一册。

三、此次卫生法律法规学习内容丰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对与医疗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条例,医院还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

四、此次活动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工作同规划、同落实、同考核,保证将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我院于10月13日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了一次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不仅使全体医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充分反映了前一阶段学习的成效。

五、如今院领导自觉运用法纪知识指导行政和医疗管理工作。在日常事务中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医疗纠纷,未发生重大违法行政行为,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并且未发现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以及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收入;药房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各功能科室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未出现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的情况;院内财务科室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没有设立帐外帐、“小金库”等;防疫科消毒、灭菌、隔离等制度齐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出院病人问卷函调、聘请院外行风监督员等措施,对以上工作成效也有很大的巩固作用。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病案;规范;法律效能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136-01

病案作为医疗档案,在法律程序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是医疗事故鉴定和判罚的调查依据。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在管理和使用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慎重承担提供法律依据的责任。病案还可为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各种信息,因此,它是医院管理的一个分支。病案的管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1病案特点及书写要求

病案具有真实、完整、及时的特性。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及时地记录下诊疗过程、用药情况及各项检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非常重视病案的书写,《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医疗机构病例书写规范》第1章病历的组成及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中记述:“必须以绝对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认真书写病历”。病案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在评分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发现擅自篡改病历一律定为丙级”。由此可见病案真实和完整性的重要。病案失去真实无疑是一块废纸。我国病案受《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约和保护。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发生医疗事故或者事件后,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和有关资料,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病案归档后,不允许修改内容,更不许篡改、伪造,否则是违法行为。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病案在法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处理医疗纠纷、刑事诉讼、伤残鉴定、保险赔偿中,都需要医院出具医疗证明资料,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病案具有法律效能的认识刻不容缓。

2加强对病案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病案重要性的认识,把好质量关。病案是医疗、护理、医技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每个环节都影响到病案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加强病案重要性和质量意识教育。其次,要加强对病案法律效能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1]。要使全体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病案在法律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病案书写的责任心。

要学会从法律的角度去认识病案,在书写过程中注入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客观、真实、准确地书写病案。提高临床医师的法律意识是现代医务工作者适应新形势的必修课。再次,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医务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认真、及时、真实地书写病案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对患者负责的表现。擅自修改、篡改病案是职业道德不允许的,也会对疾病总结、教研等产生重大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医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最后,要加强病案管理,病案的利用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范,病案不仅是医务人员必查的资料,执法人员审案判定的依据,同时也是个人病情的记录。患者有了解疾病情况的权利,有要求对病情保密的权利。因此,医务人员都应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2-3]。

3加强病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进入服务型经济时代。病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增长,医疗范围扩大,医疗条件改善,医疗质量提高以及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医疗病案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抓好医院病案管理很有必要。因此,完善病案管理制度,增强病案管理意识、科学实行管理方式,努力提高病案质量,方可发挥病案资料的效能,促进医院发展,更好地为医院服务。

4做好病案的复印及封存病历保管工作

因医疗纠纷应当事人或家属要求封存病案的,病案室需按照法律规定协助上级部门对病案进行封存,并负责把病案保管好。自2002年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要求复印病案的患者及家属越来越多,要求复印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证明等并通过审核后方可允许其复印,并给予复印盖章并做登记[4]。

5加强学习档案管理知识

病案归属于科技档案,病案管理人员需学习档案学相关知识,熟悉档案管理理论,掌握档案管理办法,以指导自身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剑.强化法律意识规范病案管理机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158-159.

[2]袁永芬.病历质量的缺陷控制与量化统计管理[J].中国医院统计,2000,7(3):172-173.

[3]王文英.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管理[J].中国病案,2006,7(5):21-234.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4

摘要:医师多点执业从试行以来,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政策经多次修订,在试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众多方面的瓶颈和阻力,究其原因,是法律领域的空白造成了医师多点执业在依法行政上缺乏有力的保障。文章通过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分析医师多点执业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助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依法行政,加快完善医师多点执业。

关键词:多点执业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涉及法律方面的特殊案例

2012年12月9日,原上海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突然宣布脱离公立医院,加盟上海沃德国际医疗中心,公立医院医生离开体制并不鲜见,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牵手和睦家,医生跳槽、离职和转行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焦点之一。张强医生即将探索的或许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未来将构建一个不同于公立医院的团队,通过体制外多点执业,探索与以往不同的医生工作模式。

我国是从2009年开始探索医师多点执业之路的,在此之前医师多点执业一直处于空白领域,那时张强在杭州工作时,是当地著名的血管外科方面的专家,有一天工作到夜里11点,正准备上车回家,接到了距离杭州不远的桐庐县的县医院求助电话,当地县医院收治一名因为交通肇事导致腹腔动脉出血的病人,病情罕见。张强马上以车速140迈从杭州开到桐庐,但是到了现场,发现也没有办法,病人危在旦夕,张强用了一个非常规的方法救治了病人,就是从病人的大腿根的动脉切一个口子,然后用导尿管从里面塞进去,正好导尿管的头上有一个小球,小球可以把那个破口暂时地堵住,然后把那个破口找到,把它缝合。

张强医生的行为有三次违法,第一次是违反了交通法规,车速140迈,超速行驶。第二次违法是非法执业,《执业医师法》规定,一个医生只能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换句话讲,医生要是到别的医院执业行医,就算把病人给救活了,也是违法的,中国是一直到2009年才开放医生的多点执业,即使多点执业,也必须先向卫生主管部门注册备案。第三次违法,就是张强医生最后用的是导尿管治好了病,可是导尿管从来没有进入血管外科的医疗器械的范围,如果这位病人当时死了,张强医生很可能要为此担责。由此案例引出,我国在探索医生在多点执业时,遇到的法律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解决途径。

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执行的现状

医师多点执业这一概念是从2009年开始提出的,是指在注册有效期内的医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定期从事执业活动的行为。规范和有效推动医师多点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2014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向全国各省市区征求意见,并以国卫办医函〔2014〕71号《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文,广泛吸言纳策。这是继2009年9月原卫生部的卫医政发〔2009〕86号《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和2011年7月的卫办医政发〔2011〕95号《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后,又一次政策修订的信号。在五年的医师多点执业试行中,全国各省市根据政策规定,陆续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但成效并不显著,本文拟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分析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从国际主流模式上看,医生自由执业是主流趋势。在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缓和的背景下,医师多点执业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破传统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新举措。据统计,2011年3月1日至2014年6月,北京市共有2116名医师注册了多点执业。这和全市80家三级医院、134家二级医院,共计214家二级以上医院的50965名执业(助理)医生总数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全国其他各省市也是如此,注册多点执业的医师寥寥无几。这样一项让医师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同时使其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获取合理报酬的政策却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是法律层面上的问题阻碍了多点执业的实施。

三、医师多点执业在法律上的问题

在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进程中,除了遇到第一执业地点的阻力外,最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目前的法律体系涉及医师多点执业范畴的内容几乎为空白,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在没有法律保障的情况下将寸步难行,根本的法律问题无法解决了,将使医师多点执业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势必无法顺利开展。

1.法律上的空白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但法律条文中并未对医师执业地点的数量没有进行规定,也无涉及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内容。

1999年7月16日卫生部令第5号《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执业地点是指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登记注册的地址。”在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医师执业地点在两个以上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虽然《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规范了执业地点的有关定义,并涉及了医师多点执业的方面,但“管理规定另行制定”这一表述,仍然让医师多点执业在法律上处于一个空白的境地。

鉴于《执业医师法》的法律主体未包含乡村医生,对于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缺乏法律上的规范,进而国务院以第386号令的形式于2003年8月5日公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加强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但法规中也并未出现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方面的内容。

2.规范性文件中的涉及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效力问题

(1)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医师多点执业的内容

2009年9月11日,卫医政发〔2009〕86号《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医师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不包括医师外出会诊。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分类管理。

2010年2月11日,卫医管发〔2010〕20号,《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2011年2月28日,国办发〔2011〕10号,《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指出: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完善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制订规范性文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将适用人员条件放宽到主治医师,增加多点执业的地点数量。鼓励公立医院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

2011年7月12日,卫办医政发〔2011〕9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指出:在前两年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基础上,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以下地区为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地区: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公立医院改革省级联系试点地区;每个省(区、市)除上述城市外的两个地级市。

在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医师可以申请增加2个执业地点,分别作为第二和第三执业地点,其原执业地点为第一执业地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申请多点执业:具有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第一执业地点同意其多点执业;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多点执业工作;试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012年3月14日,国发〔2012〕11号《“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指出: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申请多个地点执业,完善执业医师注册、备案、考核、评价、监管政策,建立医师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2013年9月28日,国发〔2013〕40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促进人才流动。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充分有序流动的机制。

2014年1月22日,国卫办医函〔2014〕71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对多点执业的基本要求,医师多点执业的主要条件,医师多点执业协议,医师多点执业医疗责任承担,医师多点执业的注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征求意见。

(2)规范性文件和法律之间在法律效力上存在的矛盾

在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过程中,国家各部委、各级行政机关常常通过“通知”“指导意见”“工作安排”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布置医师多点执业工作,这些规范性文件既不属于法规,也不属于规章,却是作为本部门和下级机关执行政策,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指导下文件。按照依法行政原则,这些规范性文件在行政监督、行政诉讼、行政执法中不具备法律效力,是造成医师多点执业缺乏法律保障的根本原因。

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和管理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行政行为,以及授予和委托行政执法权,是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制定和,适用于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文件。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是一种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机关也无法依据规范性文件进行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只是贯彻和执行行政机关法律政策、行政命令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规范性文件不在法律规范之内。第九十九条规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可见,规范性文件的在行政执法中的效力排在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之后。

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由此可见,规范性文件不能独立的成为法律适用的依据,行政相对人不能将规范性文件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依据。

由此可见,规范性文件在医师多点执业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中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但在行政诉讼中,却并没有直接法律效力上的依据。一旦医师多点执业出现医疗事故和法律纠纷,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很难保护法律主体的权益。

(3)缺少地方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卫生部下发的《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只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地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要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的工作,提出了多点执业的概念和意义,但是对多点执业的政策如何具体执行缺乏具有指导性、参照性的规定。卫生部在下发《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以前,没有出台相配套的关于多点执业的部门规章,势必导致地方执行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时缺乏统一规范。目前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已经试行了近五年时间,各个试点城市执行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的卫生部门率先出台的地方性试行的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上海市在废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师外出行医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同时,以下发《关于在上海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形式执行和落实相关政策,各地行政机关的规定、管理办法、通知都有所差别,缺乏统一的规范。在卫生部的规章没出台之前,地方性的规章率先出台,在程序上没有分清主次,下位规范应该遵循上位规范,缺乏上位规范,下位规范参差不齐,也是医师多点执业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四、从依法行政角度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对策

1.将医师多点执业纳入法律法规中

《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实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历经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新的医疗方式和公共卫生资源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对《执业医师法》重新进行修订,将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主体间的关系明确纳入《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师能够在哪些类型的执业地点进行多点执业,保证医师多点执业的合法化、规范化。《执业医师法》需要规定并细化医师多地点执业登记的内容、执业范围、执业期间的权利义务。需要完善针对异地执业的具体行为哪些是必须注册的,哪些是特殊情况不需要注册的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法律规定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真正实现医师多点执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协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针对医师多点执业的这种特殊执业形式,完善人事制度、社保制度、税收制度、医疗监管制度。人事制度主要应加强针对多点执业医师薪酬、绩效考核和考勤等方面的管理,让“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医师与第一执业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而与其他执业地点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必须纳入社保部门的监管,将薪酬、奖惩市场化、契约化。完善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处理方式和政策,明确医疗责任主体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完善税收制度,明确医师在其他执业地点取得的通过多方制约来保证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的公平性。

3.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监督体系

政府出台强制政策杜绝医师“走穴”,明确规定惩罚条例,对“走穴”行医时发生的医疗事故严厉惩处,撤销执业资格,从根源杜绝“走穴”的发生。为降低医师个人因多点执业带来的监管漏洞,由卫生行政部门定期考核、监管多点执业医师,考核结果纳入医师在第一执业地点的专业技术档案或人事档案中,使医师的医德医风记录相伴整个职业生涯,并逐步建立医师诚信档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师多点执业的监管和引导,使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能够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oL].2009-09-16.卫生部网,moh.gov.cn/mohyzs/s2908/200909/42823.shtml

[2]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oL].2014-01-22.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网,nhfpc.gov.cn/yzygj/s3577/201401/c5823303c4524fe9aedc07b052927830.shtml

[3]周琳,殷群,连斌.医师多点执业国内外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54-56

[4]费菲.生多点执业,“冰川”正在移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6):4-6

[5]张元宇.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下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规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5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立法缺陷;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0.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52-0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法律制度是新时期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特别强调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界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上级医疗机构提供转诊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其基本特征:一是在筹资方面,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并对筹资数量标准进行了规定。同时要求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适当扶持,鼓励社团和个人资助。二是在管理体制方面,首次要求省、地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持等部门组成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此外,县级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必须由农民代表参加,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在监管机制方面,要定期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汇报,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四是在政策方面,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用于补助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不得超支或过多结余。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学界对农村合作医疗也没有研究。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制主要体现在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规章中,基本上是无法可依的状态。同时,这些规章制度普遍存在立法层次太低,缺乏权威性,而且主体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协调,法律救济机制不健全等缺陷。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缺乏权威性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有一些地方政府规章,如200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2003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江西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暂行)》、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部委均未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进行专门立法。这些地方政府规章的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同时,就我国现有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地方政府规章而言,其内容的原则性太强,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未作详尽规定,难以起到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规范、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管理机制不协调

1、管理方式笼统,没有形成有效制约机制

目前,合作医疗管理仍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方式,没有形成供、需、管三方面有效的、可操作的相互制约机制。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创办,必然涉及到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但目前未能真正落实到位。机构设置上不够科学,部分乡镇采用“二合一”的方式,将合管办机构设置在卫生院,难以保证医疗费用结保的真实性和基金使用的有效性。人员配备也不合理,一般都是抽借卫生系统内部2―4人组成,有时还经常变动,加上财政未安排专门预算,而卫生系统本身经费就比较紧张,影响到合管办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一般均为手工操作,应用计算机管理的还不多,手续繁琐,效率和质量不高。

2、政府职能部门角色冲突,职能不清,执行困难

第一,卫生部门的双重身份问题。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机构设置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见的通知》中规定:省、地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应成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合管会),负责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合管会下设经办机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可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政机构是县级的合管会,业务经办机构为同级的卫生行政部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卫生部门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又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事实上,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医疗保障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因此,卫生部门一身二任的角色很容易引起角色冲突。

第二,社会保障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即使卫生部门能很好地履行双重身份赋予的责任,也会引起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社会保障部门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以劳动部为基础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后,原卫生部的医疗保险划归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这样,新组建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成为举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法定机关。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既是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主管部门,也理所当然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管部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规定卫生部门为主管部门,这就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冲突。机构重叠、职能界定不清,导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责任不明,执行困难。

(三)法律责任缺失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法律制度对合作医疗中的法律责任问题没有作出规定。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运行中,许多情形下会产生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例如,对于参加者没有缴完参加合作费用的责任;对于财政配套资金没有到位的责任;对于未参加合作医疗者用他人名义报销费用的责任;政府机构垫资套取国家资金的责任;医疗机构的医生滥开处方的责任;对于定点医疗机构达不到标准的处理等。若对这些问题不加以明确规定,不利于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的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制定《农村合作医疗法》,增强权威性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在农村实施的主要经济社会制度,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立法体制。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关于立法体制和立法权限的规定,应形成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农村合作医疗法》或国务院制定的《农村合作医疗条例》为统率的,以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为主体、以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为补充的完整法律体系。

(二)健全管理机制

作为国家机构,无论是临时设立还是长久设立,管理职能清晰是其合法有效行使权力的前提。确立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构是规范实施管理的基础保障。

1、确立政府主导、农村居民配合的管理方式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一项社会保障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农村居民和社会的许多方面。这就要求政府牵头,加强引导和管理。首先,加强合作医疗组织建设,组建权威性的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理顺各方关系。其次,应赋予农村居民参与管理的权利。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居民自愿参加的互助互济的社会保险,其管理体制的设计应赋予农村居民参与合作医疗管理的权利。

2、确立管理层级,明确管理机构权限

确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层级时,必须考虑行政区划、人口数量和基金的统筹范围等相关因素。在现行的管理层级中,中央、省、地市、县、乡都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但从立法的角度来讲,管理层级的设计应当是确立最基本的管理机制。管理层级应当以中央、省、县三级为基本框架,地市以及乡级管理机构的设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中,在县级管理机构中,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是最高的领导机构,由县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农民代表共同组成,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其下属的合作医疗办公室是直接经办单位。

(三)加大法律责任力度

对于违反合作医疗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以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为主,辅之必要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为了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法的有效实施,为了真正保障农民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对于违反该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相关行为应责令改正,视其情节轻重,对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和罚款;非法所得数额比较巨大,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相关行为可视其情节轻重,对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取消其资格并进行罚款;对于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和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的相关行为应责令其退回已发生的费用并可暂停其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待遇。

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逾期不缴纳合作医疗基金,或不按规定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的,经两次以上催款仍不缴纳的,由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取消其农村合作医疗资格,并报上一级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备案。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6

【关键词】中医药法;特点;问题;对策

【abstract】theChinesemedicinehasdevelopformorethan2,000years,havingabundantclinicalexperience,specialtheoriessystem,outstandingtreatmentresult,itisapreciouswealthintheprocessofstrugglingtimewithdiseaseoveralongperiod.anditistheimportantpartoftheexcellentcultureoftheChinesenation.Butbecauseofhistory,cultural,themodern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inewasstrongimpactandrigorouschallenge,howtotreattheChinesemedicine?HowtoresearchtheChinesemedicine?HowtodeveloptheChinesemedicine?thisarticlesetsoutfromthebasiccharacteristicofChinesemedicinelaw,emphasizinganalysetheexistentlawmakingprobleminourChinesemedicinemoderndevelopmentandelicit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

【Keyword】Chinesemedicinelaw;characteristic;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医药法是伴随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目前,已成功将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呈现出乐观景象。由于各国卫生保健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状况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因此中医药立法也有很大差异,但总体上看,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立法,都有相同之处。[1]

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中医药法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有别于其他部门立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我国,中医药法就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以调整中医药社会关系、保障人们的中医医疗权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与我国其他部门立法相比,我国中医药立法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我国中医药法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中药品种、中医药教育等许多领域,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医药法的特点及我国中医药立法现有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完善我国中医药法的途径和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医药法的特点

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中医药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一样,也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但由于它所调整的是中医药医疗及其发展而引发的各类社会关系,从而决定了其必然具有某些自己的特征。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与其他的部门立法相比,中医药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首先,就调整对象来看,中医药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医药社会关系,具体的就是指因中医药教育、认证、医疗、管理、规范、发展而形成的各类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是由许多种社会关系共同构成的,所以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关系。其次,调整对象的综合性,决定了中医药法所采纳的调整方法和手段也是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再次,从体系上来看,中医药法律体系是一个较为庞杂的法律体系,该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其他法律部门中的许多调整中医药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以及大量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等等,可见,中医药法律体系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二)伦理性

伦理道德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中医药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医药社会关系,所以,其在对中医药临床医疗活动调节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伦理与道德问题。这就要求中医药法做到以下两点,即:它既要对某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则做出评价,同时又要对某些新的伦理道德规则做出评价,以决定是否应予以认同和保护。这样一来,中医药法必须将某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纳入自身的调整体系,并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对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禁止。因此,中医药法具有浓厚的伦理性。

(三)科技性

中医药法的调整对象不仅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还包括人类与生物圈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中医药法就必须要建立在中医药科学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要遵从基本的中医药科学规律,如中医学理论中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两个特点,对人体的生理有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四部分,以及对疾病、防治的病因、发病、病机学说。[2]中药的基本理论还有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等。[3]这就是中医药法的立法基础。而中医药科学的技术性决定了中医药法必然也具有科技性的特点。表现在:首先,中医药法必须将中医药科学的某些成果作为自身的内容之一,如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中药等术语的解释就明显是中医药科学成果在中医药法中的反映和体现;其次,在中医药法律体系中,拥有大量的中医药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如我国的《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等。

(四)预见性

中医药法是以保护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目的的,而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中医药法必须正确预测中医药科学技术的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中医药科技活动作出恰当合理的引导和规制。一方面,中医药法要保障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中医药创新权,另一方面,它又要对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权予以必要的约束,对那些可能产生社会危害后果的行为加以严格规制。这就使得中医药法在立法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超前立法的原则从而在立法内容上具有极强的预见性。[4]

二.我国中医药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立法起步相对较晚

,其内容涉及到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教育科研、药品监管、中医药标准等领域,虽然拥有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制定程序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等,然而,就总体来看,我国的中医药立法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

(一)立法步伐滞后,缺乏预见性

立法滞缓是我国各部门立法的一大通弊,在中医药立法领域,这一弊病更加明显和突出。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我国中医药方面的立法不论从数量还是从广度都比起其他部门法去之甚远,直到1982年才由卫生部制定并颁布了《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再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建国后相关的法规《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及〈执业中药师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却直到1995年初才姗姗而来。这充分暴露了我国中医药立法的滞后性。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5]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医药立法体系还远没有健全,甚至严格一点来说,这些立法还难以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其主要表现在:在我国中医药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部能够承担起“领头羊”作用的基本法,这就使得我国中医药法群龙无首,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内部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三)内容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中医药立法对中医药科技活动的规制基本上还只是采用行政法律规制一种形式。表现在具体法律制度上是我国尚未建立中医药科技活动的民商事制度和刑事制度;另一方面,某些有必要法律化的伦理道德原则或规则尚未被纳入我国中医药法之中。例如,知情同意原则等,都显然还没有明确成为我国中医药立法的规则,这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中医药立法内容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完善我国中医药立法的对策及建议

法律并不总是消极地承认现状,它还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秩序的一种勾画、设计和引导。为此,需要立法者在总结经验、认识现实的过程中,正确把握立法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做出科学的预测。[6]

(一)国外的中医药立法

1.中医药立法在美国

1971年以后中医针灸在美国出现的“针灸热”,使加州的中医针灸展现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景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适时出台了加利福尼亚州针灸条例和针灸执照法。后来加州在1980年通过了《中医行医规范法案》,该法案对中医的执业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了中医师可以使用的行医方式。目前,在美国针灸是以州法律的形式被列为医疗手段,中医药总体上已逐渐为美国卫生行政部门所接受,并被批准为公众合法的医疗保健手段。[7]

2.中医药立法在澳大利亚

20__年5月3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了《ChinesemedicineBill》(中医注册法案),这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中医注册法案。该法律执行后,维多亚利州的中医行业已经逐渐洗脱江湖郎中的习气,改变了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中医生形象,中医师的执业行为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并且,有多家保险公司承保中医治疗保险,包括诊费和针灸费,治疗者可按比例由保险公司偿付在中医药方面就诊、吃药的费用。中医师有资格使用医生(doctor)的头衔,并被赋予处方权。中医同西医一样,具有了平等的法律地位。[8]

3.中医药立法在新加坡

新加坡传统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表了《传统中医药报告书》,对新加坡中医药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20__年国会通过了《中医师法案》,从而确立了中医药在新加坡的法律地位。现在针灸师注册工作已经完成,一些综合性现代医院已设针灸科,新加坡的中医药事业在今后十到二十年内将大幅度发展.[9]

(二)我国《中医药法》的立法构想

1.中医药法的名称

关于中医药法的名称,学术界提出了两种主要的选择方案,一种方案是制定传统医药法,其中包括行中医药、民族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等内容;另一种方案是制定中医药法,非中医药的部分不纳入立法范围。在科学上中医药学可以表述为:“以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医学体系。”[10]而西医生物医学的定义是:“以还原性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11]“中西医结合”不是相对独立、成熟的医学体系。它更不能与中医药学与民族医药学相提并列。而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其中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土家族医药、回回医药、朝鲜族医药等等。[12]它与中医药也不是同一范畴的事物。所以在界定我国的中医药法的范围上,只包括中医、中药两个方面,不应该包括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部分,即采用第二种方案。

2.中医药法的宗旨及基本原则

1)我国中医药法的宗旨应该是:保护人体健康,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步伐,支撑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以往法律原则总是把人的本位置后,而中医药法则应该把保护人体健康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由于本法的性质决定的,更是由于现代法学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只有保护好了就医者的健康,中医药事业才能在全社会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才能更好的进行现代化和国际化。

(2)中医药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中医药法之中,指导中医药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医患纠纷的基本准则。笔者以为,我国中医药法的原则大致上有:继承与创新并重原则、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原则、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原则、多学科结合原则。具体来说,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两者并重,才能更好的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中医是中药应用的指针和开发的源泉,中药是中医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才能使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国际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之一,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所以要互相促进;中医药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多学科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多学科、跨领域的发展才能博采众长,有所突破。[13]

3.政府在扶持、发展中医药方面的职责

(1)加大投入

集成国家相关计划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形成项目联动机制。比如可以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医疗需求,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完善城乡中医服务网络”。[14]

(2)政策扶持

制定若干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成果、信息管理和推广、共享机制;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条款中可以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及名老中医设立多种形式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相关诊疗服务”;“国家鼓励中医药开发、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依法到境外开展医疗及学术交流活动”。[15]

(3)组织协调

加强中医药发展战略和机制研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推动本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特色和优势条件,积极支持组建以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的区域科技协作共同体,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拓展国际合作方式与渠道,通过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4.医疗机构

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5.从业人员以及执业规范

从业人员的规范包括考试和注册、执业规则、考核和培训等方面,我国目前的中医师准入基本上能够贯彻《执业医师法》考试和注册的要求。[16]执业规范应该包括诊疗、继续教育、保护患者、完成病历、紧急救治、知情同意、突发事件的灾害防治等方面。

6.中药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由于中药成份的复杂多样性,因此,应该在中药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上弥补质量控制的不足,充分体现“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基本原则。可规定,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一般不需要进行临床研究。需要进行临床研究的,化学药品可仅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需要用工艺和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中成药和生物制品,应当进行临床试验。对一些可能导致品种质量差异的注册申请,应该规定进行临床研究从而保证申请注册的品种上市后的安全和有效。于中药的特殊的用药历史,以及其活性成份的复杂性,有时仅改变一些工艺条件又不足以改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故需规定,改变剂型或生产工艺时,如果生产工艺无质的改变,可减免药理、毒理和临床的申报资料。

7.教育与科研创新制度

按照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情况,其教育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大学教育模式、继续教育模式、传统师传模式。前两种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而后一种有的专家认为已经过时或者不可信,实际上,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这不仅体现在中医药教育投入资金的流向上,更反映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我国中医药人才分布不均,水平层次不一,在农村很多地方主要是传统师传模式,即“乡村中医师”、“民间中医师”,所以政府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这些方面下大工夫,例如立法中可以将“地方政府通过对乡村中医师、民间中医师进行培训,承认其执业资格,保护其执业行为,并创建相应的执业环境。”

关于科研创新制度,需要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如立法可以规定,“国家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通过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中医药基础数据库和国际化信息库的建设,促进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的建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8.保障制度

国家可以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在地方政府要严格把关,防止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立法可以规定“国家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

9.奖励制度

我国中医药奖励制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奖励范围:学科领域新规律、新事实、新概念的研究成果;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实质和客观规律研究成果;中医证候、诊法、治疗、针灸、经络、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和原理研究成果;医史文献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标准、信息研究成果。(2)申请途径:其途径可以分为申报和推荐两种。申报是指由个人、集体申报。在推荐中应注意推荐人的范围,例如可以规定由以下单位和专家推荐:①、省级中医药学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②、中医药学会;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④、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局及直属单位;⑤、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等学会。(3)评审:评审工作实行初审、终审的二审终审制。初审实行差额推荐,终审对初审推荐授予一等奖的项目进行答辨,并实行差额评定奖励项目。申报奖励的项目按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他人引用程度等四个条件进行综合评定。(4)公众监督与争议处理:公示制度,对公布的获奖项目如有发现其有作弊行为的,应该规定其应该追究的法律责任。(5)奖金:可以成立国家中医药奖励基金会,采用基金的方式专门管理和发放中医药奖励资金。

10.法律责任

本法的法律责任对象的主要包括: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教育机构、非法行医的个人。可以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行业自治体系的建立——中医药行业协会的引入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7

【关键词】医院伦理;伦理委员会;法律法规;伦理审查

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拓宽了医学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科学与伦理的碰撞。任何涉及人体的医学试验研究都必须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形式多样、数目巨增的试验审查项目给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带来挑战。国家立足“以人为本”,提高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要求[1],并通过立法逐步推进伦理委员会制度的完善。面对新形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伦理委员会发展建设道路任重而道远。而在法治社会背景下,任何事物的发展均离不开法律的支撑。作者将从法律角度探讨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路径,以期加强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自身能力建设,实现审查的高效优质性和受试者保护的全方位性。

1我国现行立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陆续设置医院伦理委员会[2],不断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为应对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切实保护受试者的权益,我国也逐步出台了一系列与伦理委员会的设置、人员结构及审查工作等相关的法规文件,具体见表1。

2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保证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有效运行,促进其建设发展,我国已陆续出台多部法规文件,但从法律角度看,相比英、美等国家,我国涉及伦理委员会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

2.1法律位阶较低且分散于多个文件

我国目前仍未出台针对伦理委员会的专门立法,对委员结构及审查等要求多分布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卫生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中。除《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为行政法规外,其他均为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且多数法规仅在部分章节提及伦理委员会。违规者可依据的法律条文较少,处罚力度偏轻,配套法规相对滞后,国家对伦理委员会的政策支持力度仍有待提高。

2.2委员性别、“多学科背景”均衡性标准模糊

女性委员对情感更为敏感,更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相较于医务人员,法学、伦理学专家更能发现医学试验中潜在的法律或伦理问题,委员性别和学科背景的不均衡性易造成审查决议的偏倚。《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部门规章中虽要求各伦理委员会有不同性别成员,达到性别均衡,委员专业背景须包括医学、法学、伦理学等,但委员性别比例到底在什么范围内才算均衡,各专业的委员占比多少符合规范,现行立法并未明确衡量的具体标准。

2.3委员资质考核制度不完善

对申请单位的人体生物试验研究项目进行审查是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之一,各委员的自身专业能力对委员会的研究审查水平层级起着决定性作用[3],建立并完善委员准入制度尤为重要。然而,现行立法中鲜有提及委员入会资质考核等要求,缺乏规范性管理,资质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2.4审查操作规程不统一,跟踪审查约束力度小

跟踪审查是对审查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护受试者根本权益的关键环节。多部部门规章中虽已要求伦理委员会建立审查操作规程或工作制度,提出跟踪审查,但却仍未对审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规定统一,具体操作法规的缺乏可能导致各委员会在具体审查中的操作范围和空间过大,逐渐形成“独家标准”,不利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长远建设与发展。

2.5缺乏专门性独立监督主体

拥有成熟伦理审查经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多设有独立的组织来专门监管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与运行。现行立法中对伦理委员会的监管责任主要分布于3方面:一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但其资源有限,无法对委员会的监管全身心投入,且未明确具体监管的下设机构;二是国家和省级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要提供咨询服务,监督权限低;三是有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其监管独立性不够。三者均不属于专门性监督主体,监管不全则难以保证伦理委员会未来的正向发展。

3对策与建议

3.1提高立法等级

具有成熟经验的瑞典和美国等制定的与伦理审查相关的法案均位于该国法律高位阶,提高伦理立法层级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我国借鉴成熟经验,提高相关立法(如《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的法律层级,提升效力等级并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将分散于多个法规中涉及伦理委员会的委员构成、教育培训、审查规范等内容进行合并,形成统一标准并纳入同一部法律法规中;明确伦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职责,适当增加惩罚力度,建立法律责任制度,使其有法可依。

3.2确定性别比例和专业占比标准

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的原因除了在于较弱的法律约束外,还在于现有法律条文的模糊性。因此,对于既有的相关规定,建议进一步以事实为基础确定男女委员的比例范围标准;控制医学专业委员占比,调整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的比例,明确各自的占比标准,并作为全国统一法律规范。3.3参考Cip制度加强委员资质考核目前我国机构伦理委员会多通过院内开会讨论投票的形式任命委员,主观性较强,缺乏兼顾官方和公平性的任命依据。反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探索面向伦理审查相关工作者的伦理委员会专业认证(certificatediRBprofessional,Cip)考试制度,定期更改通过标准,并通过伦理委员会联邦注册系统将所有的委员名单上报人体研究保护办公室(oHRp)[4]。因此,建议我国立足国情,吸收美国Cip制度的精髓之处,在立法中完善委员资质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与方式、考核周期等,提高委员准入门槛,从根源上提高委员审查质量。

3.4建立专门操作指南,强调跟踪审查

规范并统一各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操作流程,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法律强制手段。美国于2001年了《持续性审查指南》[5],英国于2004年颁布了《英国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6]。我国当务之急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填补该项立法空白,考虑建立专门的审查操作指南,细化审查程序,强调跟踪审查的内容与方式[7],明确档案管理、不良事件信息预警系统建设、对特殊群体的保护等一系列具体标准和注意事项,为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工作指明前进方向,保证审查过程独立、客观、公正。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__]7号)和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提高我院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院、依法执业,实践“仁爱济世、精诚行医”的医院理念,构建医院核心价值观。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__市人民医院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院,依法行医,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为医院持续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通过“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全面提高全院领导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医院领导依法管理,依法治院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全院职工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法制宣传教育成为医院医疗活动和继续学习的重要内容。为医院持续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宪法、法律意识;提高医院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的法制理论水平及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2、围绕医疗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学习宣传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以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创建平安医院、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治理商业贿赂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学习为医院的发展和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3、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事前法律咨询制度、加强监督、审计等制度的学习和落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

三、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1、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唐刘红同志任组长,刘洪刚同志任副组长,成员有沈回春、雷茂衡、金锋、刘若中、乌建平、王建国、高伟、王世民、李军、田芸、熊乐强、马学泽、曾清、张雁飞、司马刚、何加乐、李玲、胡江等同志。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金锋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2、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医院“五五”普法办公室对各部门的普法工作开展进行检查、督促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工作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具体职责和分工:

普法办公室、院办:负责全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和实施,负责对全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及依法管理、依法行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

党办:负责全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宣传培训及考核。

人事科、总务科:负责全院职工(含招聘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的法制培训、宣传及考核。

医务处、护理部:负责医疗、医技、护理卫生人员依法行医的法制宣传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

院感科:负责院内感染控制、职业病防护等的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

保卫科:负责治安安全、消防安全的法制培训及考核。

计财、审计:负责重要支出事前审计、公开招标、规范收费等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

营销科:负责法制宣传橱窗、专栏等宣传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充分发挥院板报、宣传专栏,橱窗等的宣传阵地作用,利用上街宣传、社区宣传、举办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通过组织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岗前培训、专题讲座、全国法制日宣传来介绍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促进法制观念、意识的增强。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

1、医院领导和管理干部要在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熟悉了解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做到每年度不少于两次集中学习,并注意培训单位普法宣传骨干。

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学习与本职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规章。如: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依法开展执业活动。

3、行政管理干部要深入学习各项法律和行政法规、政策规范。以管理合法性为基础,管理合理性为目标。贯彻宣传妇女儿童保护法、计划生育法、劳动法、消防法等法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坚持学法、用法和守法。

1、从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法制学习宣传。在加强法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水平。

2、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遵守法律与遵守纪律相结合,把“五五”普法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立相结合。明确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工作中应履行的规定职责,增强对法规的理性认识,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依法实施医疗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全面执行。进一步落实依法管理、依法治院,完善院务公开制度,明确医院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监督程序等,坚持事前审计制度,院内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标制度。把学法用法贯穿于全院开展医疗活动的过程中。

四、保障措施

(一)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院“五五”普法领导小组根据不同时期学习宣传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定期会议,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总结。

(二)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橱窗,购置普法规范读本,深入科室、病区宣传。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9

一.以法律为准绳,推动医院工作有序开展

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人们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也不断加强。患者要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医院要用法律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利,依法就医从医,已经是时代的特点。因此,完善医院法律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显得越来越迫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是重点,探索一条规范化管理的发展路子,才能有利地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在紧密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目标下,以普法为基础,以健全医院管理细则为支柱,医院要把坚持加强法制教育、推进依法治院、规范医院管理作为加快医院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在新的医改政策下,基本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加强医院的法制管理是适应新医改的主要举措。医务管理要向法制化转变,一方面必须遵守有关的国家法律;另一方面,制定内部法规,做到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保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以领导干部的法制理论学习为前提,明确法治治院的基础

加强医院的法制建设,健全机制,落实制度,提高管理者的法律素质是基础。首先医院要成立依法治院领导小组,把依法治院与以德治院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普法教育与医院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做到思想认识、组织机构、普法人员、普法经费到位。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前提,以强化医疗安全、四防安全为重点,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院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让职工感到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体现院领导对法律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推进医院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在结合日常医疗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政策、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人员职责》、《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民事诉讼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确保医疗护理质量,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以医院的内部制度建设为中心,保证医疗工作正常开展

医疗卫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特殊行业,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害。因此医院不断完善首诊负责制、首问负责制,严格建立药品采购、入库验收制度等制度,以制度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医院统一编制《医院管理手册》,《职工守则》、《奖惩规定细则》,医院将职工的日常行为规范用文字明确下来,发给职工,做到人手一册。对医生交接班制度、护士“三查七对”制度,抢救室制度、病历处方书写规范、干部请假制度、下岗待聘暂行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杜绝各种吃、拿、卡、要和收受“红包”现象。向社会和患者承诺,公开承诺服务的内容,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医院每年都聘请社会各行业的人士作为医院的兼职监督员。医院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会议,反馈社会群众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医院要制定依法治院工作计划,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科室制定相应的规划标准。医院与科室、科室与职工逐级签定医疗安全协议,对于一年内没有出现任何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差错的科室和个人年终如何奖励,出现医疗责任事故和差错如何惩罚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新的医改强化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主体地位,老百姓在医疗机构的选择选择则和自身利益的维护方面有了更多的保证,医院的管理也要开始走向现代化和高度的制度化,医院管理要完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从封闭管理向开放性管理的转变。在新医改政策基础上,着力做好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三方面的改革与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围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就强化管理、提高工作能力、节约和整合资源以及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等专题积极开展创新工作。巩固医院经济管理年成果,全面贯彻节约办院方针,积极构建“节约型医院”。医院认真学习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运行成本,按照“定额消耗”原则,制定或优化物资消耗定额标准,节约成本,加强对收费项目的督导和医用耗材的监控,同时开展大型设备的运行效益评估,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3以人才的制度化为基础,推进医院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以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的推行为契机,推行以聘用制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手段,以执业准入为条件,以竞争上岗为措施,以形成压力、激起活力为目的的人事制度改革。调整科室设置,核定人员编制,实行双向选岗,强化岗位考核。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改革,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目标考核与工资挂勾、聘期考核与聘任挂勾的办法。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坚持以绩效管理为主线,成本核算为基础,综合考核为手段,提高积极为目的的薪酬分配原则,充分体现风险程度、工作强度、技术含量、管理要素以及贡献大小。通过一系列的医院内部效绩制度的建设,将人才管理和医院制度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结合起来,完善科学、合理、规范、可控的质量考核标准,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医疗环节改进。针对患者就医的过程的质量环进行细化分解,从最小单元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改进。二是医疗过程动态改进。以现有质量过程为基础,对病人不满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打破现状、解决问题、提高质量。三是医疗质量预防改进。设立预警机制,消除、减少医疗隐患,防止医疗差错的再发生。在具体措施上,一是抓好教育,强化管理意识,提高执行职责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医疗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医疗不良事件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三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结合医保单病种管理,制定疾病诊治的临床路径,调整各专业管理组织,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四是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五是根据管理年考评标准和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完善有关制度及相应考评体系。建立医疗质量、医疗纠纷、新技术新项目、医德医风综合积分卡。六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学术交流,制订医院员工继续教育考评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应急能力。

4、以加强日常管理的法治教育为手段,形成规范操作的意识

医院要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继续立足学习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新近颁布的医疗事故管理惩处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掌握好本职方面的法律法规。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按照医院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与道德规范,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规范操作,持证上岗,依法执业,严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医院不受损失。

4.1医疗文书管理方面

重视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化,强调从法律角度去正确认识病案的作用与责任,做到《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人手一册,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好病案书写规范和病案质量管理中有关内容,如实反映病人的病史,内容要真实完整,描述要准确无误,分析要科学有序,记录要及时清楚。制定自控、互控、院控三级管理制度,使医务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病案的规范与否,不仅是对病人和医院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4.2医疗技术方面

全面提高医疗、护理人员技术素质、职业道德、语言和行为规范。各科室组织本科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本专业的医疗技术,使他们把医疗技术看作是社会认可自己的不可懈怠的社会责任。医院每年组织2次理论考试和不定期的技术操作考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还开展了职业道德和语言行为规范教育,使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文明行医,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避免了因技术或服务态度不好而造成的纠纷。

4.3病案管理方面:

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狠抓病案内在质量及环节管理,尤其是:反映疾病特点及转归、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特殊检查结果是否有记载、分析,现病史是否完整、体格检查是否准确等重要内容。严格杜绝病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知识面或粗心等因素造成的漏诊、误诊。使临床医护人员重视病案书写的每一个环节质量,各尽其责,把好病案书写质量关。

5、以加强法制宣传为途径,牢固树立法制治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医院把宣传栏、院报及学术报告厅作为宣传教育阵地,经常性地开展法律知识和有关方面的知识宣传。为职工订阅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报刊杂志,牢固树立了崇尚科学的思想。

为使依法治院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聘请专职律师作为医院的常年法律顾问,并定期聘请来院,对《医帅法》、《会计法》、《劳动法》、《药品管理法》等做详细的解说,就怎样杜绝医疗事故做专题知识讲座,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医疗工作责任心。

二、以人才强院为基础,打造高水平的卫技队伍。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高层次的引进人才、高标准的培养人才、高效用使用人才、高个性管理人才,形成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水平并为人才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是新时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出路,医院只有把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培养并举,临床能力培养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并进的培养模式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素质管理人才,才能实现医院学科发展目标。医院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也要依赖这些人才才能实现。

三、以人文治院为特色,营造医院和谐文化氛围。

医保管理法律法规篇10

1949年以来,我国中医药在医疗、科技、社会等领域中已有的和潜在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了让中医药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在新世纪面临发展中的问题,国家正着手制订中医药法以协调中医医疗服务、教育、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中医师作为中医药知识的主要传承者、中医医疗的执行者以及中药新药创新主体,在中医事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所以,明确其在医疗活动中的责权问题非常重要。

1有关中医师责权的法律法规现状

1.1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现状

我国《宪法》(1981年)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并且政府将“大力发展中医药”列入“十五”计划纲要,还在2006年下发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与中医药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有《职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医师执业要符合《职业医师法》规定,中药生产、流通要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范,这与对西医师以及西药的管理没有区别,中、西医药由统一法律管理。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法律来管理、保护中医中药。

与中医药有关的行政法规有《中医药条例》(2003年)、《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地方性中医立法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90年第一部中医地方性法规《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出台,全国迄今已有23个省市出台了中医药条例。中医药虽然有以上多种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尚没有达到促进与保护中医药发展的目的。

1.2现行中医药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中医药条例》过于粗泛

《中医药条例》是目前专门针对中医药管理的法规,但其内容不够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太差,也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在法规原文中甚至连执行主体都没有明确指出。值得借鉴的是,香港《中医药条例》(1999年)的内容非常详尽,甚至连广告牌的大小、广告词的描写都有具体规定。该条例中也没有空话、套话,一开始就是相关的名词释义,以及监管香港中医药的执行组织如中医药管委会等人员职能、组成、代替、丧失资格等情况的规定,可操作性强。这样,在香港作为一个注册中医师,法律保证了他行医时防治疾病的正当权利,但他又不能有不实的宣传和有悖医德的行为,从而让中医师发挥最大的保障民众健康的作用而限制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才可能树立中医良好的形象和患者对中医的信心。

1.2.2中医中药分开管理破坏了中医与中药的完整性

中医和中药在中医学成形时就是血肉相连、难以分割的,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应精通中药知识,对药物形色、性味、配伍、功效、毒性了然于心,治起病来才能得心应手。许多中医师还根据自己的治病经验、用药喜好,自采、自制中成药,这也是古代许多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的来由。但按现有的法规与行政制度,中医与中药分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导致医不管药、药不管医局面。研制一个新中成药,不是出自临床疗效总结,而是在药品管理部门的法律条文要求下严格按创制西药的规范(如药物毒理、药理等动物实验)产生。更严重的是,根据现有的医药分管制度,医不懂药,药不懂医,许多中医师连自己开的中药都没见过,处方中经常出现几克磁石、十几克灯心草的情况,疗效难以保障;而且医也不得制药,按规定制药企业均需达到gmp标准,许多临床有特效的民间小验方自此消失。在现行法律法规制度下,中医师与医院很难生产中药制剂,难以体现中医的治疗特色和中医特有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英国,虽然以前倾向于将中医学中的针灸、中药、太极、按摩、气功等分类管理,如将中药放在草药类管理、针灸放在针灸类管理,但通过英国中医师和中医药协会的多方解释沟通后,英国政府已接受将中医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将成立传统医药管理局,以对中医(包括中药和针灸等所有中医药的防治措施)、针灸(多为西医师注册)、草药(包括印度和欧洲草药等)三大体系进行管理。这种重视医药传统与客观现状,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制订法律法规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2.3《职业医师法》对中西医师行医范围、权利限定不清,亦未保障民间中医的权利

根据《职业医师法》,经过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经注册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从考试类别可以看出,国家已将有权利从事临床医疗活动的人员区分为(西医)临床和中医(临床)两大类。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不论注册为西医还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行医范围没有区别,西药、中药、中成药或针灸等治疗手段都能使用。也就是说,职业医师法所规定的考试、注册范围在我国目前的实际行医过程中没有意义,因为获得其中任一种资格就能够进行所有类型的医疗活动。

由于目前《职业医师法》没有对各类注册医师的行医范围进行明确界定,鼓励或要求中医师用中医药进行疾病防治,而现代医学手段如外科治疗、高昂化学药物具有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力,中医院以及中医师不再愿意使用简单、价廉、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治疗骨折用的小夹板复位等,许多中医院变成低水平的西医院;同时,由于用进废退,中医临床使用的萎缩,导致中医临床水平以及疗效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中医的信用度下降。因此,现有法规限制了中医师自采、自制中药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权利,但却没有限制其使用注册范围以外的西药看病。其实,许多西医师在对治疗效果不佳时也会使用中医药治疗,但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导致中医药疗效欠佳在所难免。

再者,基层一些民间医师根据现有法规不能获得行医执照,不是因为他们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够,而是管理部门拿西医师的标准来要求和考核他们。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医疗人力资源,对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就医难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只能非法行医。其实,所谓“民间中医素质参差不齐”,不是民间中医本身的问题,而是管理者没有采取有效办法真正鉴别、保护那些具备行医资格的人。

1.2.4现有法规没能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民众选择中医治疗的权利

现行《药品管理法》限制了中医师自采、自制中药的权利,却没有管制全国滥种中药材,无序施肥、撒药所导致的中药质量下降、药性改变的严重现状。如在伦敦能够买到12种赤芍样本,芍药苷含量从0.01%~4.5%不等(相差450倍)[1]。同时,管制药厂在中药中掺杂西药等对中医药发展极其不利的行业操作规范也没有出台,象出口到英国的治疗儿童皮肤病的软膏名为纯中药制剂,却被查出含有高含量激素类药物而被清除出英国国家处方药名单[2]。这类非法行为在中国更是常见,但现有法规缺乏明确规定。

另外,由于许多中医院没有进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范围,或者规定对患者就诊中医限制很多。这样,由于医疗费用的原因,限制了患者便捷地寻求所信任的中医师看病的权利。

2建议

2.1以《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法》命名,而非《传统医药法》

由于中医药在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突出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瞩目的趋势,我国政府也将制订中医药专门法律并提上日程。有人认为与现代医学相对,应将这部法律称为《传统医药法》,这实属不必。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医”释为“中国固有的医学”,可以看出这是清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为区别中国本土医学起见才启用之名。这种以发源地命名的方法无可厚非。而“传统医学”(traditionalmedicine)在许多发达国家却表示常规医学(conventionalmedicine)或对抗医学(allopathicmedicine),即中国所谓之西医学,并将非常规医学称为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am)。所以《中医药法》比《传统医药法》的提法更明晰、准确。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澳洲维省等许多国家地区在多种cam并存情况下,都明确为中医药立法,而不是统称为替代医学法或传统医药法,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更应如此。

再者,中国本土医药比较精纯,理论与实践自成体系,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所认可的cam有本质区别。cam所涵盖的内容庞杂,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中医药、印度医药、欧洲草药、印地安人传统医药、瑜珈、催眠、顺势疗法等尽在其中,即使是零碎经验也为cam所括[3]。中医药虽然属于世界非正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中医学与西医学一样处于主导医学地位,属于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一部分,其理论一脉相承,内容精粹互通,并不处于补充或替代医学的从属地位,也不需要使用传统医药之名来包容防治内容、理念、实践迥异的各种非对抗医学类别。

2.2尊重中医历史和现状,对中医师进行分层、分流管理

中医学历史悠久,再加上目前传统与现代教育途径共存,现实情况较西医学更为复杂,政府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细化管理、监督。首先有关职业医师行医范围的明确。凡要使用中医药防治手段者,应考核其中医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中医师注册(但应允许中医师借鉴现代的检查诊断方法,这也是中医借助现代科技进行自我完善发展的途径之一,自我封闭与排斥于现代医学之外并不是保持中医特色的办法);凡中医和西医都使用者,则应分别参加两种执业考试、分别注册,而不是混合成中西医结合考试(否则对于中医师和西医师都有失公允)。

关于民间中医的考核、行医资格和监督问题。民间中医是指中医院校教育以外途径如师徒传承、祖传家授等方式培养的中医师。管理机构只能尊重中医历史,以事实为依据,以民间中医的中医诊治能力为考核核心,如果确实能治病救人,特别是以农村为主要工作阵线者,应发给中医执照,限制其只能使用中药或(自制)中成药。同时,要求其有完备的临床记录,建立规范的制度,管理机构不定时回访患者,有投诉或查出有违纪行为者,课以重罚,甚至永久性吊销执照。由于民间中医的准入门槛较院校毕业生为低,所以相应的权利也小些,象香港的表列中医没有强制要求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如果已在香港连续作中医执业最少达15年就可获得进行中医诊疗的权利[4],但他们没有病假条签发权等权利。大陆可借鉴香港对表列中医的管理办法,并在其成为表列中医之前的15年年限内,考虑使用医疗责任连带制,让已有行医资格的人负责监督其医疗行为,负其所有民事、刑事责任。

关于对单个秘方持有者的管理。许多人因为祖传或其它原因,留下行之有效的成药处方,治疗专病有特效,如云南白药。这种情况在中医界并不少见,留下的配方其实是中国医药的瑰宝,管理部门应根据该方治病的原始资料,发给单病种治疗执照,并对其治疗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如专治慢性咽炎的吹用散剂,注册及行医执照均清楚限定为慢性咽炎,治疗其它疾病均为非法。对他们的监督执法,一方面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鼓励投诉和奖励举报。

2.3重新给予中医师制药的权利

中医学的特色决定了中医师给每个患者开出的处方不尽相同,而每个处方甚至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师针对单个病例无疑具有制药的权利,这也是其治病的主要手段。其实,当类似个案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完全能够说明药物治疗的普遍性,管理部门根据详尽的患者病案记录,而批准该中药制剂的生产注册,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包括毒性中药的处方完全可以免做毒理实验。这种从临床实践出发,又以临床疗效为目的的中医药管理方法才是中医理论发展、中药新药产生的源泉。这与从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出发,以动物实验为疗效检验方法,再过渡到临床的西医药研究截然不同,这是由两种医学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化学新药的产生主要是发现具有新的化学结构的新物质,而中药新药多为已知中药的重新组合。

确保用药安全是国家医药管理机构重要职能之一,但应针对学科的不同属性对中医药和西医药进行分门管理,改变目前采用管理西药生产的办法来管理中药的现状。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反而对中药生产缺乏宽松环境。在韩国,根据11种古典医籍(其中4种是中国古典医籍)上的古方制作的药剂不用做临床以及药理实验就可以直接获得批准;在日本,经方免做临床验证就可以制成成药在市场流通,目前已批准生产210个经方,其中147个为“医疗用医药品”,63个为一般用医药品;中国产的中成药进入美国市场,只要通过fda申报(约半年时间)即可按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流通,而我国即使申报一个保健食品也要1~1.5年的时间,并且经费昂贵。

2.4培养中医师的院校教育应更多体现中医药特色

中医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毕业生基础理论薄弱,实践能力差,成为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毕业生改行,而留在医疗一线的新一代中医师不会运用中医药治病。这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学风树立等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根据现代社会对中医师的要求,中医院校应全面调整现有的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的重心地位,促进中医与中药知识的融合,拉长中医临床实习时间和增加对中医内容的实践。同时,中医院校教育应根据目前中医盲目扩招后毕业生趋于饱和,4年时间内中医、西医以及英语、计算机、政治等课程全学但全未学精,临床缺乏真正掌握中医药技能的高水平中医师的现状,借鉴国际医学精英教育的办学思路,实行严进严出、高淘汰率、长学制的高学历医学教育,以八年制的博士研究生为培养的主要目标。而且,尊重现实,对现代医学采取理性、积极的态度,借鉴现代医学的内容,并非一定会导致中医的西医化,主要是如何教育问题,可采用先中医、后西医的模式。

3结语

现行中医药管理体制带有太多西医药管理模式的痕迹,如不进行修正,不仅不能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萎缩。目前正在制订的中医药法应协调好中医师这一中医学主体的责任与权利关系,真正促进中医药的完好继承、健康发展,并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护中医药优势与特色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jharpe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eczema[j].bmj,1994,308:489-490.

[2]allenbr,parkinsonr.chineseherbsforeczema[j].lancet,1990,336:177.

[3]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j].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