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的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5:15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1

在各大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绘制、阅读机械图样的专业能力,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机械制图使用的工具主要是以下三种:圆规、直尺和铅笔。利用这些工具,就能书写工程师的语言――工程图。工程图的描绘是所有工程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二维图像的描绘,将已经设计好的三维立体工程模块进行准确的描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始大放异彩,在几乎是所有的制造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设计愈发复杂的今天,绘制工程图已成为一项复杂、繁琐且需要足够耐心的工作,人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商业需求。所以,在绘制工程图时,利用软件中丰富的工具,可以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部分,提高工程师制图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实际教学中,将机械CaD教学与机械制图有机的结合顺理成章,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

2机械CaD和机械制图的关系

2.1机械制图是基础支撑虽然机械CaD在机械设计中具有人工无法媲美的强大功能,但是,究其本质,只是一款辅助设计软件。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提供支撑,缺乏机械制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仅想利用计算机软件就完成一份优秀的设计图样,是不可能的,计算机还没有达到能替代人工思维的水平。所以,机械制图的学习是基础,只有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借手工制图培养好学生扎实的制图知识,完全理解机械制图中所包含的原理和方法,才有可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完成一份优秀的设计。

2.2机械CaD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保障作为一款通用图形软件,将原来的手工方式,转变为计算机方式,制图效率提高了10-20倍。在机械制图传统教学中,大量的宝贵时间被浪费在手工制图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理论分析的缺失,就有可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机械制图当中所包含的原理和方法,绘制图像仅仅是照猫画虎。引入机械CaD制图,将原本需要制图的大量时间缩短,为老师进行理论分析和学生理解制图所包含的原理方法提供了时间保证。

3实现机械CaD教学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机械制图课程中,制图原理、制图技巧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想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但是,随着课改的推进,机械制图课程的课时被明显压缩,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熟练的技能等要求,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完全掌握需要熟练应用的知识,非常重要。将机械CaD教学和机械制图结合后,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时间短和需要大量时间练习的矛盾,避免了因需要大量时间练习制图而失去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制图效率。

4实现机械CaD教学和机械制图的一体化教学的对策

4.1教学内容的结合在过去的课程教学安排中,机械CaD教学和机械制图是作为两门课程,分别进行教授。机械制图作为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能力的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缺乏形象生动的演示,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机械CaD的教学中,又缺乏针对性,虽然学生能完成软件功能的操作,但是却无法利用软件完成机械制图工作。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将机械CaD教学引入机械制图当中来,把CaD当做机械制图内容中的工具来讲解。这样不仅节省了机械制图的教学时间,也给机械CaD的教学树立了目标。

4.2课程安排的结合在课程安排上,要将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安排在机房,以保证机械CaD的教学环境得到满足。用电脑的显示屏、鼠标和键盘,来代替学生手中的圆规、直尺和笔。对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共同教授,彼此为依托,以机械制图为主线,以CaD教学为辅助,让学生在理解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充分使用计算机软件,不仅可以完成机械制图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也熟练的掌握了CaD软件的使用。把传统的机械制图课时和机械CaD教学课时融合,共同延长机械制图和机械CaD的学习时间,两门课程学习相互穿插、辅助,两门课程课时相加,可达到1+1>2的效果。

4.3在实践中学习学习掌握的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升华。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或者把企业的诉求带入课程实践中,让学生用掌握的制图知识和CaD工具,完成企业任务。这样带入的实际案例,不仅使学生深刻感知企业的人才需求,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升华机械制图和机械CaD制图的知识。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2

教学目标,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专业;大机械基础观;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机械专业作为一个古老的专业,时至今日它之所以仍然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一个完备而坚实的专业基础体系――机械基础。这里所说的“机械基础”不是一般意义上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当中的《机械基础》,而是指广泛意义上的“机械基础”,它涵盖机械类专业所必需的各种基础知识与技能,我把这种机械基础观称之为“大机械基础观”。在“大机械基础观”下,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1、机械制图知识技能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它以机械图样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机械图样设计意图、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生产实践、进行技术革新,因此,作为机械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

机械制图的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规定、机械图样的画法原理(三视图、点线面以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图样的表示方法(视图、剖视、断面及其他表示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机械制图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变成二维平面中的图形――绘图,将二维平面中的图形变成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识图。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还延伸到了计算机辅助制图,如autoCaD、CaXa)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技能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autoCaD、CaXa)》等课程。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要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就必须保证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准确性。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几何参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几何量误差。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以控制。为控制几何量误差,人们提出了公差的概念。为检测零件的加工精度,人们建立了测量的概念和测量体系。因此,“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公差关系、表面粗糙度、技术测量及检测等部分。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识读;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代号含义,掌握其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及检测方法,掌握其符号、代号标注;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量具的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和基本方法等。

3、工程材料及其处理知识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课程

机械专业是以机械(机器和机构的统称)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的机械装置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零件组成的,而所有的零件都是由实实在在的材料制成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机械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材料。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在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有工程材料及其相关处理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包括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力学性能、内部结构以及材料的处理、材料的成型工艺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需要,开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等课程。

4、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知识与《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

从事机械工程的人员,必须掌握常用机械工作原理与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的有关知识,因此在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包括以上内容。

根据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层次不同分别开设《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等课程。《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常用机械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步进运动机构等)、轴系零件等部分。该课程以“机械”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做简单的计算;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选用标准件等。

5、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知识与《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的自动化和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液压传动与气压控制技术”、“机床电器控制技术”、“可变成控制技术(pLC)”等内容。

6、工程力学知识与《工程力学》课程

机械构件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各种载荷作用,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会产生不同程度地变形或破坏,当变形或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构件失效。要想使构件在预期寿命内不失效,提高工作可靠性,在构件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必须对其受载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工程力学》课。该课为我们根据构件受载情况研究构件强度,根据材料力学性能合理地设计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使机械安全、可靠地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7、数控加工知识与《数控加工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3

【中图分类号】tH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89-01

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许多高职院校已开设《aUtoCaD》及《机械制图》这两门课程,这对于机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热情高涨。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下面就《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的几点分析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以期改进。

一、《autoCaD》与《机械制图》的关系

《机械制图》与《autoCaD》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从本质上来说,《机械制图》和《autoCaD》都是讲授绘图和识图知识的,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通之处。《机械制图》主要利用绘图工具,如三角板和圆规等,根据已有的制图知识,依靠绘图技巧和经验逐线绘制,而《autoCa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制图工具,具有甩图板功能,可以通过交互式绘图方式,绘制出高精度图形。但《autoCaD》技术的应用仍以《机械制图》中投影理论和制图标准知识作为基础。可以说,《机械制图》是《autoCaD》的基础,《autoCaD》绘图不能脱离而独立进行,必须在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基础上才能应用《autoCaD》画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制图。《autoCaD》是促进《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因此这两门课程关系紧密,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

二、对教师配置及课程安排的分析

目前,《机械制图》、《auto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安排教学时间。通常是先讲《机械制图》课程,然后再讲《autoCaD》,两门课分开上,甚至一些学校将《机械制图》、《autoCaD》分别安排制图教师与计算机教师讲授,这种分段式、独立式的开设课程方式导致了教学内容庞杂、重复与脱节,造成了学时浪费,教学效率也不高。

三、《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时下在《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表示,很多高职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的内容抽象难学,难以掌握。但笔者认为,如果能充分利用《autoCaD》形象、生动的特点,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能直观、便捷地学习制图理论,有利于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有效地衔接。这样不仅可避免《机械制图》的枯燥乏味,而且《autoCaD》中的工具要比手工工具丰富得多,可大大缩短了以往手工作图占用的大量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为了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课程融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必然。

四、《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一)整合课程

将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以《机械制图》基本理论为前提,以《autoCaD》软件作为绘图平台,以动手绘制图纸能力为目标,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为此,可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六大模块:国家标准、画法几何、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三维轴测图。同时教学大纲、教案等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二)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教学,生动形象讲授《机械制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而实践主要在实验室进行,讲授《autoCaD》软件的使用和绘图技巧。通过多媒体授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双重训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绘图将取代手工绘图。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从一开始就使用计算机来绘图。手工绘图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基础,绝对不能抛弃,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手工绘图技巧,才能打下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功。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和《autoCaD》的绘图功能后,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一些难度适当的练习题,开展“机械制图计算机化”的一体化教学训练,让学生进行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是一种双重实践训练,做到两者训练并重,大大增加了学生绘图的实践机会,这样可以给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成长为一个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3.交错融合教学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融合教学要有主次之分,不可本末倒置,应以《机械制图》模块为基础,将《autoCaD》的各教学模块有机融入其中,但这种融入不是简单地穿插。在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并不是说一定要讲完《机械制图》中某一模块的内容后才能接讲《autoCaD》模块中的内容,有时两模块可结合在一起讲解。把《autoCaD》作为一种绘图工具来使用贯穿在整个《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作如下处理:(1)《机械制图》的绘图基本知识与《autoCaD》绘图环境放在一起介绍;(2)《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结合《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含点、线、面、圆等)来介绍;(3)《机械制图》的轴测图画法与《autoCaD》的三维绘图基础相结合来讲解;(4)《autoCaD》尺寸标注的设置融入《机械制图》尺寸注法中;(5)《机械制图》的机件表达方法融入《autoCaD》的图案填充及视图缩放与移动;(6)《机械制图》的标准件和常用件与《autoCaD》的模块和属性的操作相结合来讲解。这样可用较少的课时讲解《机械制图》,而留多一点的课时用在《autoCaD》计算机绘图的实践性教学,这样不仅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时分配与考核方式

《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融合式教学,学时比例为2:3,也就是《机械制图》课程为2,《autoCaD》课程为3,学时大致可分为《机械制图》为80学时,《autoCaD》为120学时。《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融合教学实施后,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是期中、期末考试来进行单纯的知识考核,应建立起以识图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通过手工绘图作业,《autoCaD》上机绘图作业,平时的上机练习及笔试,综合评定学生的最后成绩。

总之,《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融合教学后,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手段,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仍需我们不断去探索,以期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4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机械制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18-02

一、《机械制图》课程在工程类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而我国的课程教育体系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机械工程、机电技术、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际相关密切,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若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局限了学生的发展,无法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并且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将德国双元制应用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必能使课程教育效果得以提升。近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快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其适应社会经济、产品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以及近机械类的各个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制图是机械领域中的一种通用语言,对数学、平面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更好的应用能力,满足市场对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应该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改革。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特征

目前世界职业教育模式总类众多,如双元制、nVQS、CBt等。采用双元制教育的国家多是在欧洲,nVQS教育多在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实行,CBt则被美国、加拿大采用,作为职业教育成功的代表国家德国,德国教育分为两种类型:双元制职业教育(48%)、全日制教育(52%),二者所占比例会根据经济而浮动。而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更是被当作其复兴经济的“秘密武器”,这种教育模式被认为是德国保持经济稳健增长和德国人低失业率的有力武器。

1.“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双元制”是指青少年在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后,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参与者的方面,一元是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与职业学校建立起合作关系的企业或是是培训单位。

培训场所方面,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并且学生培训中所使用的是企业目前在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的方式进行劳动,这样不但减少了培训费用也更加有目的性学习,这样对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再投入工作非常有利。

受教育者的身份方面,一元是指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另一元是指在企业的学徒。

2.双元职教模式下《机械制图》课程的特征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机械专业后续的教学效果。从这一点来看,必须要先明确了机械制图的教学特点,才能做到将双元制应用到本课程中的目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机械制图》课程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机械制图》是要将一个物体结构表现在图纸上,该物体可能是简单的机械元件,也可能是复杂的机械组件,那么就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了,复杂根本无法完成复杂的图纸绘制,更无法做出合理的机械设计。

二是涉及的知识面广。《机械制图》看似一门只需要进行图纸绘制的科目,但是其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非常广,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相关的公差、材料、机械原理知识掌握不好的话,就根本完成不了一个机械的设计,甚至是连图纸的读取都会有困难。

三是与实际联系紧密。《机械制图》是为了最后达到要求能够完成一个机械产品设计而进行的学习,而且设计的产品最后是要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使用的,所以《机械制图》课程是与实际紧密相连的,脱离了实际,设计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机械制图也是空谈而已。

四是动手能力要求高。从最开始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已经是开始动手训练了,绘图能力是《机械制图》课程要求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检验《机械制图》课程学习效果最直观的方面,CaD的使用能力也是《机械制图》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可见学习制图是离不开动手的。

五是双元制中《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在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下,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制图》也能成为一门愉快、易学的课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关键能力也将得到培养,能够拥有适应不断变换、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具备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

三、对国内中职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启示

国内中职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通常存在几个问题: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突出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教材问题,某些教学内容没有顺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学校和教师问题,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学生问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课程困难。

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在进行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背景下,要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对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协作、创新、自主学习等能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的启示

1.课程结构调整

将课程结构调整为从CaD三维建模的设计思想出发,打破传统机械制图以二维视图表达三维形体的思维方式,用三维设计的理念讲授机械制图,将机械设计与工程制图融为一体,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过程由被动地学维生产图样的绘制变成自主的进行创新设计,使《机械制图》课程成为计算机三维造型为主、二维造型为辅,结合各类专业知识,实现设计与绘图高度统一的综合类课程。对于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初期遇到二维图纸无法还原产品,而导致学习信心受到打击,直接影响学生没有了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是积极性,而调整后的课程机构更加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容易接受本课程的学习。

2.增加材料、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基础课程,其他专业知识非常少,也没开始进行实操训练,而一般图纸上涵盖了公差、材料、机械原理等专业内容,学生很难看懂理解,也不知道这些数据设置的原因目的。而在德国双元制中的学校、企业的学习内容不是单一的,学校学习是以理论为出发点,实践为理论服务,而企业学习是以实践为出发点,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必须能使学生明白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材料选择的原因、公差设置的依据、产品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保证在双元制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3.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数以听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少,教学效率低。德国双元制下采用的是行为导向型教学,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围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而进行的,包括了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以头脑风暴法为例,让学生补全一个三视图(需补全的视图有很多种形式),将学生分为每6人一组,让每个人5分钟内画出3种图形,再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每个人得到新的启发,在新的五分钟内在画出新的3个图形,以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思考能力。行为导向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课堂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解决老师交代的问题,发动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样的教学法,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有效的提高了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学生不再通过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受教育,而是开始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4.创建实践教学情境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工作技能。因此为提高《机械制图》的实践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完三视图、截面图、轴测图等内容后,应该要进行实物分组测绘环节,通过实物测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绘图能力及测量工具的使用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测绘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零件。

参考文献:

[1]姜桂珍.论新形势下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9).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5

1课程设计

1.1开设课程及其分类

安徽科技学院的机械设计专业除开设大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体育等公共课外,还开设了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控制系统和金属切削机床等专业课。

从大学生就业角度,专业课可分为如下几个方向:一是机械设计类,包括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二是机械制造类,包括工程材料学、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基础;三是电工类,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四是电子类,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控制系统。

1.2各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2.1机械设计类课程。一是工程图学。工程图学是一门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用图形来表达设计思维的学科。在工程技术界中由于“形”信息的重要性,工程技术人员均把工程图学作为其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之一来看待。如一位工作了多年的大学毕业生所说的:在工厂企业中如果不懂“图”,就等于人没有了空气和水。二是工程力学。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可直接用于工程实际。三是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方向的核心技术课程。

1.2.2机械制造类课程。一是工程材料学。工程材料学的任务是从机械工程的应用角度出发,阐明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及制定零件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二是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机床概论课程是主要讲授机床结构、性能、传动、调整和使用的基本知识。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并结合工厂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机床的类型和规格;能分析机床常见故障,确定机床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三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主要研究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即研究零件从选择材料、毛坯制造、一直加工至成品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质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并为以后从事涉及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加工工艺基础。

1.2.3电工和电子类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非电类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具备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已深刻认识到就业的严峻性,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进入企业实习,希望得到锻炼,从而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笔者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黄金阶段,而获取实践经验是其工作后的任务。大学阶段,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大好时机,失不再来。在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再不会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要。

2.1主要就业方向及本科阶段学习计划

机械设计专业的本科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机械设计类或机械制造类。机械设计方向需要熟练掌握画法几何、工程制图、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课程。机械制造方向需要熟练掌握工程材料学、机械加工、机床等知识。

2.2拓展就业面

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如果对电工电子类工作比较感兴趣,也可以选择涉及电工电子的机械类行业,但一般不宜选择以电工电子为主的行业,毕竟机械类学生开设的电工电子类课程较少,且主要以理解为主。本科生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期望,把主要精力用于该方向专业课的学习,以系统熟练掌握该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3-4]。

3参考文献

[1]韩继英,胡芬芬,张涛.农林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80-8181.

[2]赵艳霞.加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225.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6

关键词: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系统;设计

1.机身壁板类零件装配定位的特点

本文中的壁板零件装配只考虑蒙皮零件和长桁零件,其装配定位的特点如下:

(1)一套工装对应一套零件,装配工装不具有柔性。从而加大了飞机的生产周期,且提高了飞机的制造成本。

(2)使用模拟量工装,由于模拟量工装是靠实物来传递尺寸,增长了装配过程的误差尺寸链,降低了装配定位的精度,装配的准确度比较低。

(3)装配定位过程大多靠手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

2.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基机机身壁板零件装配的数字化装配定位系统的定位过程分为:蒙皮的定位和长桁的定位。蒙皮依靠定位平台的内型卡板和蒙皮挡件来定位;长桁依靠机械随动定位装置,配合光学测量设备来定位。

图2.1数字化装配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D

由图2.1可以看到定位系统平台包括内型卡板的定位部分,还有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的定位部分。在进行壁板零件装配时,首先控制模块控制机械随动定位装置运动,使其带动末端执行器移动,在末端执行器接近长桁的空间坐标位置时停止,然后人手工将长桁夹持到末端执行器上并进行蒙皮的定位,将蒙皮贴紧内型卡板,蒙皮的下端靠在蒙皮挡件上,然后用帆布带机械式压紧装置将起固定在内型卡板上,但不拉紧;旋转蒙皮挡件上的销,调整蒙皮在内型卡板上的位置,进行蒙皮的精确定位,再将帆布带拉紧,使蒙皮紧贴在内型卡板上。最后控制模块再次控制机械随动定位装置运动,末端执行器带动长桁精确移动,同时光学测量仪器采集长桁运动的数据,误差补偿模块将数据进行运算,并与长桁定位设计数据比较,得到长桁实时定位的补偿数据,并将补偿数据反馈到控制模块,这样控制模块继续控制机械随动定位装置运动,最终完成长桁和蒙皮的定位。

3.定位系统平台的总体设计

通过对数字化装配定位方法及装配准确度、数字化装配定位原理的分析、数字化装配工装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下面进行数字化装配定位系统平台的开发设计。

3.1装配定位平台基础框架概述

数字化装配定位系统平台型架基础框架和内型卡板。其中内型卡板是用来定位壁板的蒙皮零件,保证蒙皮的外形准确度。

该装配型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如下:

(1)提供零件装配的基础平台,零件的定位都要在该平台上完成;

(2)提供数字化装配定位的开发平台,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的开发都要在型架骨架上完成,提供机械随动定位装置和内型卡板的连接接口。

3.2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的设计

综合以上分析,装配过程中将实现长桁的数字化装配定位。而在空间中要实现物体的定位,则要控制物体上一点的空间位置,并控制物体在空间中的姿态。本文采用能够实现上述功能机械随动定位装置来进行长桁的定位。该装置主要包括竖直机械臂、水平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各部分的详细设计如下:

1)竖直机械臂的设计

如图3.1a为竖直机械臂的结构图。

图3.1a竖直机械臂的机构设计图中

①外壳②滑块③原点开关安装座④伺服电机⑤电机驱动器(带抱闸)⑥丝杠⑦限位开关⑧原点开关

竖直机械臀的工作原理为:电机通电后,产生旋转运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相联,带动丝杠旋转,丝杠的旋转运动再转化为滑块的直线运动,滑块带动通过连接块与其相联的水平机械臂产生竖直方向的运动。竖直机械臂上的原点开关为滑块在竖直方向运动的零点,限位开关防止滑块超出其行程运动。

图3.1机构设计图

2)水平机械臂的设计

水平机械臂的结构图,如图3.1b所示。水平机械臂的结构和竖直机械臂非常相似,只是长度上没有竖直机械臂长,另外水平机械臂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器没有抱闸。水平机械臂通过连接块与竖直机械臂相联在竖直方向运动,同时水平机械臂的滑块不动,电机转动时水平机械臂自身在水平方向运动。水平机械臂再通过连接块与末端执行器相联,带动其再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

图3.1b为水平机械臂机构设计图其中

①外壳②滑块③原点开关安装座④伺服电机⑤电机驱动器⑥丝杠⑦限位开关⑧原点开关

3)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如图3.1c所示,末端执行器结构图。末端执行器一端通过花键与电机轴连接,由电机带动作旋转运动;另一端用来夹持长桁,用旋紧螺丝将长桁压紧,然后动长桁在竖直方向、水平方向运动以及绕电机轴的旋转运动。

如图3.2所示,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的结构图。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系统加电时,竖直机械臂带动水平机械臂在竖直方向运动,水平机械臂带动末端执行器在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末端执行器联结块上的电机带动其作旋转运动,矫正长析在空间中的姿态,实现长析的精确定位。

图3.2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结构图

①竖直机械臂②水平机械臂③末端执行器④伺服电机⑤限位开关⑥原点开关安装座⑦原点开关⑧电机驱动器⑨减速器⑩滑块11水平机械臂与竖直机械臂的连接块12水平机械臂与末端执行器的连接块。

结论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装配定位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原理。结合数字化装配定位平台的开发需求及现有的基础条件,设计了系统平台的定位机构以及机械随动定位装置的总体结构。使得装配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壁板零件的数字化装配定位;并且是该平台具有较高的柔性,提高了系统的装配定位准确度和系统的效率。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7

关键词:电脑动画技术;机械制图;应用

1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设计者设计思想的表达,被称为工程语言,它是通过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所组成图样,表达机械的结构分布、尺寸及工作原理等的技术手段,其中图形是机械制图中最主要的元素,它主要可以分为零件图、装配图、布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按三维图形表达理念来解释,就是对机械物件的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的平面展示[1]。

2电脑动画技术

动画与电视剧的原理一样,即“视觉暂留”原理,它主要是通过人眼对于图片具有短暂记忆的特点,将一幅幅图片在很短的时间内播放完毕,采用的是逐帧技术,由于人眼对于图片的反应速度为0.25秒,所以,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播放两副或以上照片即可,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手翻书,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误差,让我们以为它是在“动”的。我国的动画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时候的皮影戏,在汉代时期,人们用皮革制作各种动物、人物的形象,再利用影布及光线作用,加入后台配音等实现动画的播放;第二阶段是源于上世纪,这一阶段,动画设计者将想表达的连贯性动作拆分为多个静态的图片,当所有的动作绘画完成之后,会在动画测试台上进行测试,将图片印在透明板上,再在各个图片上绘制色彩,然后进行拍摄,使画面尽量看起来自然流畅,最后对动画进行编辑、加字幕、配音,一部完整的动画就算制作完了;第三阶段即现阶段,动画制作被带入了计算机时代,设计者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图片创作,包括后期的修改、上色、加字幕,都可以利用电脑来完成[2],而这一特点不仅被运用在动画的制作上,还被应用到了多媒体教育教学、航空模拟实验等多个领域,并占据着无法替代的地位。现在市面上所播放的动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二维动画(2Danimation),另一种是三维动画(three-dimen-sionalanimation),两者各具风格,三维动画相对于二维动画在制造上要困难的多,它主要是依靠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制造出一个三维的虚拟立体空间,建造事物模型,并将其放在空间内,从不同的角度用灯光照射,达到赋予每个动作强烈的动感和质感的目的[3]。

3电脑动画技术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3.1改变传统制图方式

传统的制图主要是通过人工手绘完成,设计者利用手中仅有的直尺、铅笔等工具进行设计创作,这种方式绘制出的图纸,容错率很大,在修改的时候也非常的繁琐复杂,这对要求超高的机械制造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在计算机被广泛运用的今天,机械制图也迎来了曙光,设计者可以利用Flash等制作软件,对图片进行绘制,并以动画的形式播放,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机械部件的内外部结构,进一步提高制图的效率与图片的表达效果[4]。

3.2为机械制图提供平台

电脑动画制图的出现避免了传统制图的弊端,改进了制图的方法与手段,也为机械制图创造了一个宽广的制图空间,比如使用源文件,我们可以根据计划的改变随时进行修改。例如,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我们只需要制作出一个组合体的形体分解组合过程,通过建立不同形体模型,组合后得到不同形状的组合体。

4结束语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制造的基础,对于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设计者必须要以身作则,在保留传统制图中的有点的同时,利用强大的电脑绘图技术,为机械制造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动画行业的价值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赵海贤.浅谈机械设计中三维动画创作与应用[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2):110.

[2]刘云华,赵伟.机械产品模型自动装配动画的研究与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3):6-8.

[3]郑有想,周天宏.Solidworks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54-56.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计算机制图;融合

中图分类号:tH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70-0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图已经成了为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来使他们掌握识读机械图样的方法和原理。而计算机制图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来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计算机绘制图形的基础是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为机械制图提供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只有奠定了良好的机械制图基础,才能够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计算机绘图离不开机械制图的基本表达方式、投影原理以及国家制图标准。只有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融合在一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可以牢固掌握机械制图的技能和知识,同时计算机绘图能力也能够满足现代工程生产的发展。

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的融合

(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内容的融合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入计算机绘图中的部分知识对机械制图每章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巩固和总结,从而对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进行两方面的训练。另外,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还要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进行融合时的内容对应起来,例如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相对应,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和高级绘图命令、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绘制相对应等。最重要的是在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时,尽量结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对autoCaD的绘图环境进行相关设计,绘图时应该以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为基础来进行图形的绘制练习,利用极轴追踪功能和投影特性来绘制轴测图,然后在进行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和尺寸标注,最后在进行图案填充,从而绘制出所需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等。

(二)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方法的融合

如果要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一是要保障有一定的硬件与软件,因为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是随时都可能用到,学校理应具备这些基础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常用的教学软件等,而且足够的机房资源有利于教师开展这种融合式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二是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机械制图作为基础,全面利用计算机绘图工具,从而消除课时减少、课程内容不变所带来的不便,计算机作为代替粉笔和木尺的一种新型工具,教师应该对其基本的绘图命令与修改命令多做详细的介绍,例如在教授制图标准和组合体的时候,不要一味的采用列举式来介绍制图标准,理应利用轴类零件类型图通过计算机环境进行展现,教师还可以讲在解有关图纸时引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相关设置,从根本上摒弃单调乏味的授课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和掌握制图技术以及制图标准,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后是在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下,适当的改变课后考核手段,不应该在用“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理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的重视,尽量强调实践与知识、素质考核的相结合,改变日常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之间的比重,通过贯穿个教学过程的考核方式来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而且教师应该加强平时授课过程中的考核意识,比如说对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和绘制等,平时考核也应该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水平、对基本绘图方法的掌握以及徒手绘图能力等。

二、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的融合的意义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的有机融合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首先是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与制图的相结合,可以令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提高了对于制图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些都要归功于计算机绘图生动有趣的优势,它既可以通过清晰的绘图画面和轻松简捷的输入输出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可以利用它的高效精确性和储存修改的方便性来使学生的绘画强度得以减少,还可以通过材质渲染来产生便于观察的三维实体,让学生时刻处在活跃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其次计算机绘图可以实现三维绘图、曲面绘制以及绘制组合体等,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体分析能力的提高,因为多数学生在直观抽象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无法找到自主思考的空间,而计算机绘图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想象以及凭借自己的思路对图形进行设计,让学生既能够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又可以调动起他们的主观动性,为他们提供更多自我表现和自我创新的机会,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的有机融合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因为学生不需要再运用大量的手工仪器,一方面会减少大量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相结合不但使学生的绘图速度得到提高,而且减少了绘图误差,提高了精确度,还可以减少重复图形和粗糙度符号的的绘制,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制图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结语:

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机械制图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可以形象直观地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教师的制图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丰富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三维建模教学模式的应用,调动起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还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进.关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有机融合的研究与探讨[J].《华章》-2011-11-30.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教学改革

引言:《机械制图》和《autoCaD》是工科院校中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两门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绘图识图能力为教学目标,是工程技术语言。两者存在着不少的共性和不同,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理论教学做到“必需、够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生产实际,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将两门课程有机整合,加强应用环节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机械制图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把《机械制图》与《autoCa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由两位老师独立讲授。其中《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程技术语言,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学习能力,因此大多安排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课程注重讲授制图原理和方法,教师运用图纸、模型、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教具,学生再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达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绘制、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以及识读、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教学目的,只局限于手工绘图技能的训练,极少涉及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命令的运用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结合理论进行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增强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技巧,进而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基础。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内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经过两门课程的学习,还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把两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既增加了学习难度,又增加了学习课时,学习效果也不好。

科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传统的手工计算、手工绘图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制图学科中引入计算机绘图,从而辅助机械制图,提高绘图效率。把《机械制图》和《autoCaD》整合起来,利用auto

CaD软件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代替手工绘图,而且比手工绘图更加精确;利用它快捷的三维造型功能、可视的三维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像力。《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起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改革措施

机械制图是理论基础、autoCaD是工具和手段。《机械制图》和《autoCaD》整合,利用autoCaD软件强大、快捷的实体造型功能以及可视的三维平台,从实体模型入手,帮助学生完成视图的形成与绘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目的。

通过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及两门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在实践教学中探究一种将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一)课程体系改革。机械制图的教学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要走“职业型”、“实用型”的路子。机械制图课时的压缩是必然趋势,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来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以满足技术制图、机械设计、读图的“必需、够用”为原则。删减图学理论,降低画法几何容量;降低尺规绘图的图面要求,加强徒手绘图的能力;减少大作业次数、可以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意识到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掌握CaD绘图技能就像掌握电脑打字一样重要,因此,必须把计算机绘图基础和技能列为制图课基本内容之一,且加以强化。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操作者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本专业服务。

鉴于此,要重新整合《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内容,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二)制作精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采用动态的、形象直观的、能够启发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分析能力的一些案例。挑选一些符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实例,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世界大学城”公共平台把《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相关内容如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表格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课程说课、资源库、方法库、原理库、训练库、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等资源均传上网,已成为在校学生的网上助学系统,成为教师的教学辅助系统,对其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辐射作用。

mooC进入中国后,影响到中国的基础教育,引发全民学习方式的变革。要积极参与引入mooC模式,有了慕课,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候。

因此,网络资源建设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空间的拓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将《机械制图测绘》与《auto

CaD》结合,利用一周时间进行零部件测绘,先手工绘制草图,再结合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整套图纸。同时,将计算机绘图运用到机械制图及其相关课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

(五)开设相关教学选修课。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同学掌握更多制造前沿的信息,可以开设UG、pro/e等机械制造应用软件选修课,也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辅导班的形式普及与行业有关的专业软件的使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能力,为学生增加一技之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改革考核形式。把能力考核放在首位,是对传统考核办法的根本变革。长期以来,机械制图课考试基本上都是采取教师出诸如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试卷的形式。这种考核形式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机械制图素质,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应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综合考核形式。考核办法应全面反映学生的这些能力,为此,改革传统的考核办法,制订较为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及指标体系,除了通过笔试、口试、作业、考查外,还要采用现场上机操作,现场实物测绘,现场读图,测绘答辩等考核方法,力争做到客观、准确、全而评价学生的读图和画图的能力。

结语:机械制图是理论基础,是学习识图、绘图的方法;au

toCaD是工具和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不能一味地强调机械制图,忽视autoCaD,更不能只强调autoCaD,忽视机械制图的理论基础内容。因此,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可以将机械制图的难点、重点内容或者口头很难表达清楚的内容,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创造了清新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机械工程的素养,以适应当前科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的原理篇10

【关键词】机械制图识图能力方法

在我国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各个行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便于学生受到企业的青睐,为学生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学这门课程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学生掌握了专业的识图能力后,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就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面对机械制图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自行思考、触类旁通,甚至是举一反三。所以学生识图能力的高低对学好机械制图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于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偏大,因此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专业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加强学生对机械制造的认同。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实施鼓励的政策,给予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同时为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加油,鼓励其认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积极和同学进行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快乐的心情。激发学生对识图,绘图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对学生个体的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扫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

2.2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对图纸的直观认识。由于人体大脑发育的原因,很多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其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比较弱。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具,将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形象的知识直观的反映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在讲圆锥的三视图时投影时,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圆锥体让学生对应着去学习各方面的投影知识和规律,在直观的图视中了解其应用原理。像这样直观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识图能力的提高,掌握建机械制图知识。

2.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加强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教具、模型、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难以被学生接受的抽象理论,在大脑中转变成形象生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面对问题去自主思考。

(2)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讲解三视图投影时,教室可以充分利用模型的作用,让学生观察了解模型,再通过模型的立体图在脑海中转换成三视图,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多媒体教学。机械制图课程本身难度就很高,试图制图又是重点难点。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空间现象能力不够,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空间的概念。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对静态的东西进行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一过程中图视的变化,让艰涩难懂的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的掌握。

2.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教师要双向发展。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有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有机械制造生产知识以及熟练的绘图能力。看的懂生产图纸,能够将图纸的内容现场讲给学生听,指导学生如何看图、绘图。

(2)结合生产实际教学。利用学校的生产产品图纸指导学生读图看图,将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在接触生产的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然后反馈到实践中去,学生在此过程中通对图纸的学学习,才能正确的掌握制图知识。

2.5改变教学方法

(1)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在制图课程中会用到很多立体模型,老师了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自作模型,学生通过在对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模型的变化,更直观的了解到了模型反馈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深入浅出,对制图知识进行点、线、面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将零部件的测绘和识图教学相结合。机械图样是机械界的语言,学生通过对模型的制作,加强了空间想象力,对机械制图有了初步的思绪,但是要通过制图表达出来,就需要学会绘图,在此过程中体会怎样利用制图标准来表达零部件,进而增强自身的识图能力。

(3)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注重课外辅导。很多学生并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学习的想法可行度不高,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布置看课堂作业,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多绘图。同时也要注重对写生的课外辅导,既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那么就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辅助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

3结语

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整合教学资源,运用教学工具,生动形象的授课,打造有效课堂,培养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覃羡烘.浅析机械制图教学[J].广西轻工业,2011,27(1).

[2]徐淑清.浅谈提高学生《机械制图》综合识图能力的方法[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