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十篇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十篇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5:31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1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1.理解基本概念:对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2

[关键词]整体教学整体教学的原则整体教学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改革,教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历史教材的体系整体化,把历史教材的知识整体化,那么历史教师如何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分析,从而向学生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逐步培养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整体教学

首先,是由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看似互不相关而实则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知识特点。若离开了整体的理论思维,就无法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也就会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只有根据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进而向学生揭示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在掌握某一知识点的同时,知道这个知识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才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其二,整体教学符合正确的思维方式。“系统分析法”的核心是整体分析法,把它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等都不过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必须着力去寻找历史的整体性和整体关系,以发掘历史整体过程和整体运动规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其三,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整体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懂得看似孤立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看到某个历史阶段或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把握重点、纲举目张的效果。同时,通过不断地联系、类比、分析,还能加深记忆印象。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将知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高度。

其四,从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看,整体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素质包含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性素质等各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工程。人的素质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能力的自身延续、发展水平的有机结合,表现了多元性、整体性的特征。而作为提高和升华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就必须符合这种特征,加强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整体教学的运用

首先,要贯穿于教师的备课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年或学期开学之初,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通读课本,对所授年级的课本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以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既能考虑每一堂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容量,又能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尽可能让每一堂课或每一单元的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2.认真钻研课本,正确把握编写意图,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大到古今中外的联系、因果关系等,小到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前后左右的联系。

3.将知识分类整理,准备相应的思考题。在备课中,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准备一些相应的综合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次,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备课中的整体教学设想仅是一个蓝图,具体落实必须体现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讲授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先熟悉课本目录。读书先读目录,以此来督促学生自学预习,以便在讲述新课前,学生能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的整体。

2.在学期开始具体讲授新课内容前,教师应对所教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述,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大的整体知识框架。

3.在讲授一章一节内容时,教师应向学生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让学生看到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从其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或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按这个思路去分析教材,就可以将一章一节的内容组织成一个整体。

4.在每堂课的课堂小结中,除了重申新课的知识要点和理清线索外,还应进一步强调知识的内在整体联系。再次,要贯穿于复习检测中。知识的检测除了检测教学效果和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功能外,还对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前面已谈到,在备课中应备相应综合性思考练习题,注重古今中外的知识联系,这在平时的检测中就应有所体现。

三、整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的层次性原则。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中入手。整体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概貌,找出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要从整体上掌握历史,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首先掌握具体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找出每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2.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历史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的。只有按照历史年代次序叙述历史事件,才能讲明历史的因果相联的关系;也只有系统地讲授历史,才能使学生在具体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指历史的纵向关系而言。同时,还要注意历史的横向的联系。即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历史整体教学需要达成的要求。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一、关于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内涵

1.知识要渊博:要具备足量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

首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要有足量而精深的历史通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知识,这也应当是成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底线。

其次,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日渐加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教师,除了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相当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深与广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上述三个层面的知识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才能保证学科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另外,作为历史教师,在当今时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得不断学习,能够追踪历史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学是能手: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效备课、讲解分析、启发提问、组织学习活动、引导提升、电化教学等专业教学技能。

另外,传统的历史教学,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即继承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知识客体。但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改变旧的历史教育观点,要把重点放在“积能”和育人上。历史教育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法国著名教育家弗雷内说过:“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针,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能素质,才能制出精良的精神宴席,便饭也好,要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

3.理念要前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素养

教学是一门科学,不能凭教师主观意识或行政命令实施课堂教学。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设计等都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符合学科知识的特点,所以,要想教学科学、有效,教师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让教育理论成为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撑,同时,教师也要结合理论反思实践,结合实践研究理论,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理性解读能力和变革能力。

4.信息能整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成为历史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是教师的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觉悟、信息道德等。第二层,是教师的信息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知识面及拥有信息的总量与质量的素质状况。第三层,是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最佳筛选和利用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等能力。

二、关于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水平确实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常见、普遍的现象能够反映出这一点:

1.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不足。

虽然大部分历史教师在高等学院受过历史专业教育,满足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底线,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入门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没有增加和更新,反而是在减退。有些历史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或非专业教师,对所教内容了解熟悉的不够足量。

2.重视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知识的提高和更新。

我觉得从课改开始实施后,几年来,历史教师的素质应该说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我认为在教学技能方面提高,可能要好于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很长一段时间来,关于专业知识提高的问题没有被提到一个必要的高度。很多教师热衷于“术”的研究和实践,看书学习也是首选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成绩方面的书籍,听报告也是希望听到切实可操作的做法,“你就告诉我怎么做”,不善于研究“道”,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太过于功利了。

3.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对知识的把握和研究。

我们很多教师可能要教的内容还没有搞懂,就先去设计教学过程了,先想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模式,重视怎么让学生记住,怎么考好。这实际上就本末倒置了。我觉得如果先把这个教学内容在知识和认识上搞得圆融无碍了,然后再想怎么教,就可能想出很多非常精彩的教法来,课堂教学也就真正有效了。

4.教教材而不是教历史。

教师大多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努力达成眼前的功利性的目标,忽视课程本身的目标,目标中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效果,而忽视育人目标。忽视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这其实是反映出教师对历史教育理解的偏颇。

三、关于提高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方法和策略

1.读书学习

我们历史学科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读书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要读历史通史知识方面的书籍,也要读一些历史学术研究和动态方面的书,还要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假期开始,我计划组织开展青年教师的读书学习活动。向教师推荐书目,平时通过博客上传和交流读书摘要和学习心得,定期进行读书报告会的交流研讨,达到智慧共享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2.抓好集体备课

以后要通过落实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等,帮助教师准确解读课标,正确构建知识,全面掌握教材,夯实教学基本功。

3.活动推动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说课活动、研讨课活动,推动教师自主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另外,还要重点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4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历史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教育,是传递人类价值与伦理诉求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道德教化功能。为了解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状况,笔者对南京市某中学初二学生L、湖南省某镇中学初三学生Z分别进行了访谈。南京市目前的历史中考已经采用与思想品德合卷的开卷考试形式,两门功课各占6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而湖南省益阳市历史中考依然采用传统的闭卷、100分制考试形式。下面笔者就访谈所得出的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案例呈现

1.“记住了,考试才有得写。”

在采访Z同学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该同学对历史学科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Z的历史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列着当前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当我问到平时如何学习历史时,该同学说:“多记就行了。”为了解其“多记”的具体做法以及老师的引导方式,我继续追问:“怎么记的?”“多抄几遍就记住了。”“是你自己主动抄还是老师要求抄?”Z回答说:“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抄一些重要的东西,我自己平时也喜欢抄。”那么为什么要记忆呢?该同学回答道:“记住了,考试才有得写。”

2.“记住这些,翻书的时候更容易找到!”

在采访L同学时,当我问及上课形式时,L同学说:“老师会提前布置任务,每个人负责收集一部分与该课相关的课外资料,上课主要是老师讲,然后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当然老师也会适当进行补充。”L同学告诉我,这些资料主要是网上收集而来,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开卷考试中的课外部分。由于网上有大量开卷考试模拟试题,很多学生选择直接汇报试题让大家做测试。对于考试,L同学补充说,由于前面的选择题大多是书上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有意识地让她们背诵一些标志性信息(如时间,所在页码等),因为“记住这些,翻书的时候更容易找到”。

3.“活动课经常是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的增设是新课改在教材设计上的一大亮点,通过对两位同学的访谈,笔者了解到,Z所在的镇中学历史活动主要由该校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自己组织,“活动课(内容)经常是历史知识竞赛”,参与者主要是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L所在的南京某中学曾经就“秦始皇的功过”这一课进行过班级辩论赛,但据L透露,这是仅有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其余的“其实不是活动课”,因为其组织形式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收集与分享历史知识,“有时就是自己自习、做作业”。

(二)问题审视

以上案例中,历史教学依然没有走出知识教学的桎梏。Z同学所在学校的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L同学所在的南京某中学虽然已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但是平时教学依然围绕历史知识点的资料收集展开,教学实践依然处于一种“考试为中心,知识为砝码”的惯性思维之中。两所学校都存在将历史教学简单等同于历史知识教学的倾向,这是上述案例所暴露的第一个问题。

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在此种知识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学生成了知识存贮的容器,花大量时间用于知识的记忆,而历史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蕴在教学中得不到挖掘。比如Z同学认为历史教材本身对她来说具有教育价值,但是由于教师缺乏道德敏感性,很少就历史事件的道德内涵与学生进行讨论,而是就历史言说历史,更很少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这使得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最终阻碍了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原因探析

要探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需要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考核方式入手。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以试题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依然是最为重要、最有效率的评价方式,而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平时的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学习是为了考试等固化思维依然影响着教学实践,考试这根指挥棒依然决定着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

根据笔者调查,受访学校平时的考试主要是教师自己命题,这些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的影响,依然选择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作为考察内容,其中,对客观性知识点的考核仍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将学习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客观性知识点在考核中作为答案容易辨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评价的效率。由于学校跟不上考核制度变革的步调,每逢全市历史统一考试,历史成绩就会集体大跌,暴露出了学校历史教师这种固化的应试思维对整个历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消积影响。在这种考核模式的指挥下,历史教学没有摆脱知识学习为核心的痼疾,更为重要的是,德育价值被忽视,道德意涵被知识教学消解,有违教育的最终目的――育德树人。

二、历史教育的德育价值分析

历史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良好德性的功能。

首先,历史的存留蕴涵着人们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反思当下的生活并建构未来的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历史不是一堆关于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承载着人类特定的价值诉求。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指出,其目的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成一家之言”即史学家借史传递其价值判断。而历史对事件真实性的追求决定了,历史必然以某些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为基础。所以说历史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历史不能脱离人而存在,人是伦理性的存在,因此,历史的价值判断中又包含一种伦理判断。伦理判断是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品性的有关“善恶正邪”的判断。历史的存留与传承必定承载着人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历史上人类生活境况与历史故事传递丰富的伦理意涵。例如,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中“百家争鸣”,不仅呈现了每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更暗示了每个学派都有其所代表的价值立场,儒家所提倡的“仁”与墨家的“兼爱”都有具体的道德意涵,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

其次,历史教育能打破时间的界限,使不同时期的人与事在同一平台上得以呈现。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民族的历史,能够塑造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从而获得一种历史责任感。个体通过回望自己的意义世界建构完整自我,每一个正在生成着的自我都离不开过去的经验,而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对民族过往的回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建构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雅斯贝尔斯在《德国罪过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类需要审视作为整体民族中的自我,每一次人道的灾难都是整体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过。灾难幸存者之于死难者存在一种经由内心审判的行而上的罪责,这种来自内心审判的基础即是将自己作为人(或者说普遍理性存在者)本身去思考民族集体的人性。这种集体人格能够使我们获得存在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例如,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日军侵华时期我国百姓所受苦难、所有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抵抗日军侵略的故事,能够让学生获得民族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历史教育所培育的历史存在感与责任感是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

再次,关于世界历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世界公民意识。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使得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与命运紧密连结在一起。为此,全球化时代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公民不仅要作为一国公民积极参与本国事务,而且还要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与此相适应,旨在培养负责任的并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公民教育共同关注的新的维度与亮点。世界公民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而且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宽容。而世界历史教育能够让整个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脉络在学生面前得到清晰呈现,在拓宽其视野的同时,培育学生对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关怀与热爱,培养作为一个合格世界公民所需的品格。因此,世界历史教育是培养世界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三、道德立场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要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让教师走出知识教学的窠臼,具备一定的道德敏感性;其次,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历史;另外,为了使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需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的特殊价值。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就教学内容来讲,历史教育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读本。提高一线历史教师的道德敏感性,使其能合理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各类资源,才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思考的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就存在伦理争议的历史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判断,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道德理性思考自己当下的生活能力。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解释当时社会整体的动乱,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恶在动乱中是如何被释放与展现,又如何摧毁了人的尊严与社会正常的伦理生活。

提高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建构德性的教学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本身具有道德性。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反思其教育是否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合德性的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二)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

历史,特别是人类早期的历史经常以文字而非图像为存储形式,所谓“历史感”即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通常使得今人对历史的理解过于模糊单调而不够丰满逼真。而现代影视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历史教育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选择一些符合史实的影视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历史,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深刻的历史体验。影视作品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故事在学生面前呈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以一种叙事的伦理角度让学生在移情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例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就是让学生更深入、细致了解二战的优秀影视作品。

(三)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新课程思考

在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教育以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任务的教育理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传播速度已经远落后于知识的产生和更新速度,教育必须将更多的重心转向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握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教育改革席卷了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再只是传递历史知识,还转向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高中历史教材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去深入实践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切实附合新时期发展的需求。

1、初高中学科相互渗透衔接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单从课堂知识看,新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知识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的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采用模块和专题的方式呈现,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纵向次序和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知识与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以免学生思维混乱、脉络不清。

2、全面更新教育观念

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使高中历史课程必须进行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又给整个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冲击和挑战如果依然采用传统教育观念,必然会无力应对,必须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起服从于教育改革、服务于素质教育、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只要教育理念转变了,才能真正建立起新的教育评价机制,构建出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使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被整个社会认可和接受,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转变教育观念的重点,必须优先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优化教师适应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知识更新能力,尤其是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心理辅导教育能力等,都需要老师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

3、要以新课程为指挥棒进行历史教学

第一,课程内容好坏、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未来的发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对象,面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更好地焕发它的生命力。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实实在在投入新课改活动中,不能打着新课改的旗号,实际沿用传统的老教学方法,更不能抑制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展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注重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4、灵活应用教材新教材

改革后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首先,要整合教材资源。这就需要在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使专题史自成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例如,在讲授新中国外交关系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有个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理解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就显得驾轻就熟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5、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历史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如在讲授“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基础”时,教师可适时地补充秦始皇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最终无法长生不老的故事后,及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的真谛。再如,在讲授司马迁、曹雪芹、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就史学巨篇《史记》、曹雪芹在贫病饥寒交加中创作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坚强意志以及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格魅力等事例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养成高尚的品质,树立以民族、国家的富强为已任的远大理想。

6、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

虽然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实际上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包括现有的教育理论、文化背景、教学方式、师资培养体系、社会环境等,都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相去甚远,极大的影响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要进一步深化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更多更为实际性的成效,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深入的进行改革,使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使课程设计更具人文内涵,使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多样,使社会认知更能明确教学改革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晋.课程改革下泊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华章,2012.(12)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6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1 开放、民主、平等的观念

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要改变思想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型”的教学观念(黄济《教育哲学》p119)。以开放的视角看待高中历史教学,把历史学科的学习置于世界的大环境之中,从更为广阔的领域认识历史、学习历史,以更为现实的观点来讲解历史是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的观念。充分体现时代性,用文明史观的视野,立足历史,认识和总结世界文明的成果,既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又尊重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同时,适度向教材以外拓宽,强化学科渗透,把历史学科体系融入到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之中,实现学科思维互补和学科知识的互用。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让教学过程随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注重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真正实现教学与生活、教学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2 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理念。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虽然教师主要“司职”教的成分,但在“教”中促“学”、教中同“学”的功效十分明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树立“主体意识”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考虑点。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的达成度,教师的角色切实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甚至是学习者。在共同的参与和学习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对教师课前准备即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重难点的确立、对考纲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环节、不同问题解决方法的设计和对学生知识基础、思维特点的预计等等,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考虑和预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把握之仗。

3 活动性理念

让学生“动”起来,是当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更新的突出表现。学生活动是学习的实践、体验过程,亲自的体验和感受是情感实现、思维能力培养和知识达成的最有效途径。要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取得高效,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活动的方式必须多样有序,避免烦乱无章,避免只重形式不求效果,把握好活动的“度”。二是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突出个性、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参与度的高低是整体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三是活动的基点要把握准确。活动主要安排在哪些问题和环节上、如何进行活动、活动后将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问题,教师必须充分预测,并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四是活动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思维空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活动,都必须让学生积极思考后得到充分的展示,实现活动的成果展现。既考虑到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养成,又保护学生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创新、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1 不同版本教材资源共享、互相借用。

我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有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三种版本。虽然不同的版本侧重点不同,各有特点,但对考纲精神的体现是一致的。虽然引用的材料和对问题阐释的角度有所变化,但内容上的共性占绝大部分。长期以来使用人教版的教材,使广大历史教师对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非常熟悉,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总感觉其他版本不太适应,总觉得使用起来不太顺手。其实,说到底这还是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存在偏差,习惯于接受原有的教学模式,出现思维定势所至。例如,对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一目,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教材聚合点很高,都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而在“世界市场”一目中,虽然人民版和人教版的相关性也很高,都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和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标志、影响等,但引用的材料却有很大的不同,标题也分别为“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如果将两个版本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相互借用,帮助学生理解、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将大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

2 专题模块知识的整合

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三册、选修四册,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人物、重大改革、探索历史奥妙、世界重大遗产等,从编排结构上看,出现模块结构和中外混编。从内容构成上看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知识选编和阐释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相关、相近甚至同一知识因类别划分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认真分析之后,把这些分布在不同模块中的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实现二度整合,对于学生构筑知识框架,全面理解知识,认识历史,升华情感,提高能力都是极大地帮助。例如,必修一的“辛亥革命”、必修二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内容“亚洲觉醒的先驱”就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和个人贡献等方面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个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不同侧重点地叙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之间的整合,以其中一个知识点为主线可以构筑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形成从点到面的体系。这种整合的主要功效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掌握知识发展脉络,完善思维过程,形成横向的“单元”式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更加完整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评价历史。

3 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整合

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由具体的历史事件所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之间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透过线索认识每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纵”向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以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例,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意大利沿海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加上欧洲人对货币的狂热追求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必有要求他们在文化领域发起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领域发

起了反封建的宗教改革;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政治领域向封建势力夺权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交通的发展、海外殖民与扩张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不同章节和不同模块知识的整合,呈现出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完整过程。通过知识的完整性整合,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完整。教学过程的完整,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对历史的脉络、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历史教材的编排虽然特别注重每一章节内容的独立性,但历史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历史知识的叙述,有的要跨越教材的几节,甚至几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要敢于打破现有章节的限制。在讲一章或一节内容时,要注重分析前后几个章节的内容。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把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全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优化课堂教学,必须构建创造性的教与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有人们一般所具有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有情感、意志、能力等各种特殊的因素。从创造性教学角度来分析,这个认识过程存在着更为复杂、层次更多的矛盾。包括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与学生主动地探究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实践需要的矛盾;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矛盾;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与教材编写者本意之间的矛盾;还有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等等。可见,创造性教学过程就是存在复杂矛盾的一个特殊认识、一个动态的认识发展过程,其本质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设计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新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创造性思维得以训练,创造性能力得以培养。实践证明,实施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很多,无论哪种模式,都必须注重学习兴趣化、知识结构化、参与探究化和目标明确化。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多,内容多,编写体例凸显模块结构、中外混编等特点。构筑知识结构,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学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主构筑知识结构,及时予以点评、修正,挖潜学生的潜力,张扬个性,既利于对历史知识整体感知,又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大教学容量,引用历史材料,展示知识结构,加强直观感受和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是提升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有力措施。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7

一、转变历史教学的陈旧观念,树立体现历史创新教育基本内涵与特点的教学思想,确立教学目标,落实能力要求,制定教学原则。

(一)要革除陈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树立体现历史创新教育内涵的教学思想。“填鸭式”教学、“复印机式”教学、“故事课式”教学现象必须革除,全面确立新的教育形势下历史课堂的教学思想。第一,在教学对象的把握方面,要体现全体性特点。课堂教学要面向各个层次的每个学生,教学结果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第二,在培养目标方面,要体现全面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第三,发展新型历史教学关系,体现学生主体性特点。第四,在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把握上,要体现整体性。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要从整体出发,灵活安排各要素,取得最佳效果。

(二)要制定和落实体现创新教育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保证对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的掌握,考虑历史教学的总目标、单元目标。其次,要注意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基础和年龄特点,做到教学目标难度适中。第三,教学目标完整。课堂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认知、技能、情感各种目标的有机结合。第四,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用明确的语言提出课堂教学结束后应达到的具体要求。第五,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以认知目标为主线,分层落实,以智能目标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情感目标为动力,和谐渗透,最终实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求知、思维、创造、协作等目标。

落实能力要求: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落实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即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第二,落实培养学生材料处理能力,即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能力,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第三,落实培养学生历史阐释能力,即归纳、比较与概括历史知识,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及培养史论结合能力;第四,落实培养文字表达能力,使学生在阐释历史现象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三)要体现创新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确定历史课堂教学原则。第一,确定目标性原则。这项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阶段特征,确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指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第二,思维层次性原则。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特征,即直觉思维――经验型的抽象思维――理论性的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分层分别培养。第三,教学的量力性原则。在教学中,以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靠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循序渐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直觉性、批判性、顿悟性等思维品质。第四,启发诱导的原则。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习动力的培养。第五,发展性原则。即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第六,渗透性原则。即寓思想、道德、理想、教育于教学之中,以及注意历史知识同其他交叉学科的横向联系。

二、适应创新教育要求,改革课堂教学,重新认识教学关系,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8

一、在理论上,对相关的各种概念作出正确的阐述和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这些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当前,围绕着“创新”和“创造”,在历史教学中形成了许多概念、名词,人们用的较多的,如“历史创新教育”、“历史创造能力”、“历史创新意识”、“历史创新精神”、“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等等。然而,由于在实践中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过头的现象。其集中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历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在历史教学的多项目标中,过分强调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向和“唯一”目标的气氛越来越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认识“创新”、“创造”问题,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对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来说,意义重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有关“创新”、“创造”的概念,无论其具体文字表述有何不同,但在各自的涵义中,首先具有明显的共性,即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创”的意思。对“创”的含义,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明确的认识。在中国的古籍中,对‘创’就有明确的解释。班固的《汉书·叙传下》中有“叔孙奉常,与时抑扬,税介免胄,礼仪是创”之句。唐代的颜师古对该句中的“创”字专门作注:“创,始造也”。在这里,“创”带有开始、初次、前所未有过的意思。在上述提到的概念中,大都含有“创”字,因此,其相互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就都具有了相通之处,因而其联系也就非常紧密。

然而,在这些概念的涵义中,除了共性外,还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产生这种特殊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每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般都具有各自的一定的规定性;各种概念对问题阐述的层次、角度、侧重有所不同。如,“创新教育”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教育的模式,它的内涵和外延中包括教育理念,即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认识;还包括对与这种认识相应的教育过程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当前,人们对教育模式的理解认识有异,笔者的观点如此。但对教育模式的阐述当是另一话题)。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习惯”等概念一般是指一种教育模式、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局部问题或内容,而其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侧重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创造能力”强调的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才干,即人们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产品”的能力。“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恩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则分别侧重各种创新活动的自觉性和创新思维活动中自觉行为的养成,等等。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往往将这些概念简单地混淆使用。

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首先应该规范各种有关“创新”、“创造”概念的表述,并对这些概念本身进行科学的定义。这是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的必备前提和重要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势必会使当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教育新思想的工作,缺乏应有的扎实基础,这样不仅可能,会导致本来是一种很好或很有价值的历史教改思路或设计,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历史基础教育科学体系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历史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落后的尴尬位置,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个学校历史基础教育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性的漫长过程。这一目标只能通过终身教育最终实现。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能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在理论上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目前,我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将其放到过高的失当位置上的倾向,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真正加强反而会削弱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创造能力本身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发展之间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

创造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简单说,它是个体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化,是以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托的一种行为表现。就个体人的创造能力来说,其所必备的心理因素或者说素质,是通过先天遗传得来的;而这种心理活动的不断外化,即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则是后天的事情。因而,人的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且具有很明显的层次性,即这一发展过程是由低向高,可分成若干阶段的。特殊情况除外,一般来说,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发展程度和阶段,要受到这个人自身整体发展的程度和阶段的制约,而不能超越。在儿童阶段,人的创造能力正处于形成时期,从整体上说,其创造能力本身的水平还很低,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儿童的创造能力又不是一成不变,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始终不间断地由低向高、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着。因此,在这个时期,儿童“创造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索和科学论证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从一个人“创造能力”的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否具备必要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其成人后能否形成较高水平创造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儿童阶段,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当然,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创造能力之间,没有一条界限明显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相互融合,但同时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回事。可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提法和做法,却忽视了创造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上述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过于笼统地使用“创造能力”这一概念,从而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造成了一个误区,即,脱离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和中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与规律的要求和制约,过分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漫长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在教育工作中具体落实和完成好这项任务,就必须真正实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各国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终身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阶段及各类教育不再是各自孤立,各行其事。同时教育的各项目标,都随之被分解成若干层次、若干段。具体到教育实践中,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要落实相应的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不能相互随意超越和替代。培养创造能力亦是如此。

在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即,使儿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因此,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认定和落实应与儿童的创造能力所处的阶段与水平相一致,即侧重于儿重创新的意识培养和有效地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不加区别地过高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反而会适得其反。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这一要求在基础教育中不能简单照搬。我们应该根据《决定》这一要求的精神,与高等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的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制定基础教育的这方面目标,使其能够为真正落实高等教育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到历史科目的教学中,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从实质上说,是按照未来国家公民的规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按照历史学家的规格,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工作者。因此,怎样从终身教育的角度落实上述思想,还有待于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进行科学、深入的思考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三、在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不能孤立进行;它与历史教育各项目标的落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改革中学历史教育,是有效培养中学生历史创强的意识和历史创新思维习惯的关键所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呢?由于目前一般都把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归属于能力的范畴,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教学目标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包含着一定的能力成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它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同时,历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能力培养里,又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例如,记忆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历史的记忆力是以对所记内容的理解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对内容理解的记忆,对历史学习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就应该包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再如,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又一重要能力。如果采用一般思维的智力品质分类方法的话,完整意义上的历史思维可以划分为历史再现性思维和历史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应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其次,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没有发明和创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历史“一度性”的特点所决定,在史学研究中,任何一种接近科学的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充足而翔实的史料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史家对许多历史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则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仍然大量存在着用采取忽视和削弱历史知识教学的方式,去培养所谓的“历史创造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调动学生“思维”;设计大量超越学生水平、难度很大、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非常专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却不给或不可能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这种做法,违背了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能力了。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9

摘要: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人们越来越重视那些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忽视了能够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社会科学知识,比如历史知识。历史教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内地还是,历史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在山南地区桑日县中学的实地调研资料,进一步阐明历史教学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引起大家对历史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桑日县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对策

历史教学是在记录、学习、解析、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人们的文化与技术、影响人们的道德修养的教学活动,自教育之始就存在。历史学科就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在内的综合性学科。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育在不断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山南地区桑日县中学的全面调查,进一步解析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教学在桑日的现状,剖析所存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一、桑日县中学基本情况分析

(一)桑日县教育基本情况概述

桑日县位于自治区山南地区东部,全县国土面积263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7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尤其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期间,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截止2014年桑日县共计中小学8所,幼儿园15所,学前教育覆盖全县各个地区;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截止2013年,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共计237人,基本满足桑日县教育事业对教师的需求。①从财政局获得数据可知,全县总财政收入的20%-30%投入教育部门,将来还会继续增加。②

(二)桑日县中学基本情况简介:

桑日县中学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125亩,是桑日县唯一一所现代全日制寄宿初级中学,地处雅鲁藏布江河畔,校园绿化成荫,环境优雅怡人,教学设施一流,拥有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学校秉承爱国、感恩、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以“有教无类重人才,和谐发展办教育”为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成人成才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书香性、和谐型、法制型、文明型和美丽型的“五型校园”,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目前,桑日县中学共有三个年级,15个班,630人,其中,七年级有五个班,共214人;八年级有五个班,共207人;九年级有五个班,共209人,全部住校。学校专职教师68名,1名行政编制人员,共69人,其中以本地的藏族教师居多。新课改以来,学校定期派教师去陕师大、北师大等地学习。学校共15间教室,2013年到2014年间,刚装完电子白板,除了一些老教师,青年教师经过学校的培训之后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灌输式教学的形式。另外,学校还有自己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节③,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④

学校有两名历史本科专业毕业的教师,但没有执教历史,而是执教汉语。目前担任历史教师的是二名藏族老师,都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学校同时使用历史课本和历史填充图,历史教材是人教版,汉语版本,内容是讲授中国历史,从先秦到近现代。人教版教材图片和文字搭配适当,课后题较少。初一、初二每班一周两节课,一共十节课,一节课40分钟,一个教师带一个年级,使用汉语普通话授课。另外,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定期放映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比如焦裕禄等。⑤

二、桑日县教育及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桑日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结构不合理。首先,青年教师少,占总体教师的40%,中老年教师较多。其次,教师学历水平普遍较低,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没有,仅有少数初级职称者。第三,教师分布地区不平衡,多数专职教师都在桑日县城,农牧区教师在数量上比县城教师少,在质量上比县城教师差。

(2)优秀教师流动频繁。据当地教育局透露,由于教师待遇不合理,医疗保险、补贴优惠等政策不够明确,很多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或牧区,甚至有教师放弃工作岗位,外出打工。

(3)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不对口、质量不高,非师资教师较多,到岗位后没办法胜任教学工作。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很多是学校内部转行,或者主课教师的兼课教师,亦或年老体弱即将退休的教师。这样的不稳定的师资队伍,制约了桑日县教育的发展。

(二)桑日县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笔者通过抽取七年级一个班,八年级一个班,共60人,发放问卷60份,进行问卷调查,使调查资料及数据更加真实,进一步了解桑日县历史教学现状,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

(1)多数藏族学生和内地学生一样,比较喜欢历史。

初中同学对历史学习抱有兴趣,这是历史教育在学校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决定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桑日县中学学生对历史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历史,对历史没有抵触情绪,认为学习历史不难,这至关重要。同时,高年级的同学没有低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多。⑥

(2)教师能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

首先,学校都是藏族同学,很多同学都希望老师用藏语教学。⑦历史教师是藏族,在课堂中可以以汉语为主,同时使用双语教学,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毕竟,在地区,主要使用藏语,但是,就国家教学情况来说,规定统一使用普通话教学。藏族老师使用双语教学,帮助同学更好的听懂历史、理解历史,保证历史课堂的顺利进行。其次,同学们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各异,⑧没有固定格式,只要老师教学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个老师就能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就能保证历史课堂的顺利完成。最后,新课程改革有一定作用,使得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部分同学有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

在历史课堂中,53.3%的同学表示会很认真的做历史笔记,另外的同学偶尔做,没有不做笔记的同学。这说明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学习。同时,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⑨另外,大部分同学对历史故事、历史图片、历史影像资料都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枯燥的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⑩

(4)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

问卷统计显示,46.7%的同学对学习内容不理解,41.7%的同学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学习,11.6%的同学表示得不到老师的帮助,这些导致学历史有难度。B11另外,导致对学习内容不理解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本学校采用的是与内地相同的人教版教材,都是汉语,很多藏族学生对课本内容不理解,对中国历史不理解。同时,教历史的是藏族教师,由于藏族教师与汉族教师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带有个人色彩,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讲授也不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因材施教,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每个学生学习进步。

(5)通过学习历史,同学们受益匪浅。

通过历史学习,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B12有的同学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状态,对他们们将来生活学习有帮助;有的同学通过历史故事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了解藏族史;还有的同学了解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被我们的先辈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感染,为成为他们的后代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明白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吸取经验教训,虽然强大的中国也曾经经历过落后、贫穷,但是现在努力建设,会更加富强。此外还了解到历史上的战争时代,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6)同学们能够基本掌握历史知识。

问卷结果表示,由于没有升学压力的强制,同学们都是基本掌握历史知识,对课本内容也有自己的看法。B13比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八年级同学基本能够掌握改革开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加快,生活水平提高,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开始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这表明,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还是很有成效的。

总的看来,初中历史教学在桑日县中学有一定的成效,同学们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提高了文化素质和修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民族团结理念扎根心中,同时做到以史为鉴,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2、据教师和学生的反应,在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少数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教师课下和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有些同学对历史表现出比较淡薄的兴趣,历史并非中考科目,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处,甚至认为作为藏族学生,了解藏族史是必要的,对中国历史不需要浪费太多的精力去学习,不需要太多的关注。在课堂上,少数同学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在乎历史课堂。

(2)学校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历史无用论思想严重,这种轻视历史教学价值的滞后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1]历史课还是被挤占比较多的课程,很多时候多会被语数外等大课占用。另外,历史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一周只有一到两个课时。学校安排的历史教师也较少,不会对历史教学投入太多的精力。

(3)历史教师自身的问题:首先,很多历史教师自己本身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历史不被列为升学考试的科目,也就没有必要去认真的学习。其次,有些历史教师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没有做到专业化,对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利。最后,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把自己定位在学生之上,能力有限,总是在填鸭式的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古板,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没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关于桑日县历史教学发展进步的对策建议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历史教学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最佳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为了应对桑日教育及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深思熟虑,找到解决的对策:

1、重视人才。

建设,人才是关键。真正的人才必须有奉献精神,为奉献,为桑日奉献,为教育奉献。政府对于这些人才,必须提高待遇,让其在桑日这片土壤生根发芽,培养更多的继承者。

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桑日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不断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3、提高教师待遇。

政府、学校等要关心教师生活,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努力留住优秀教师。比如,尽量解决教师的住房困难,解决医疗保险,加大对教师的优惠补贴及福利待遇等,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育。

4、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从历史课程的特点出发,全面、准确地贯彻和落实课程理念,把新课程理念与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初中历史教学,就其课程来说富有思想教育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开展教育活动。[3]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观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历史知识与社会活动恰当结合。

5、历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历史教师要合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创新型教师,[4](p62-66)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不断完善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注意保持历史专业知识结构的活跃状态,避免僵化。

在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利用合作学习,加强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精心提问,以问激发学生思维;使用主流史料资源,[5](p87-88)了解历史的真实性等等,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6、加强汉语学习。

藏族学生要加强汉语学习,而学习汉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汉语频道电视,收听汉语广播,阅读汉语图书等,创造学习汉语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多说汉语,提高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调查中,虽然发现在山南地区桑日县历史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应对问题的措施也在不断地出台和实施中,虽然现在效果甚微,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改革的力度会日渐加大,收到的效果也会随之增大。我们的历史教育仍会被重新重视,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忧患意思,增进民族凝聚力,而且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教育。

本文受民族学院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支持

注解:

①访谈时间:2014年7月11日;访谈地点:桑日县教体局;被访谈人:YXDw,LSCC。

②访谈时间:2014年7月14日;访谈地点:桑日县财政局;被访谈人:mmDZ。

③校园文化节:一种文化、艺术的节日,班里表演节目,展示学年取得的成绩,包括家长会、运动会在内,对家长、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出黑板报,主题多元,有新旧社会对比、安全、时政、感恩、学雷锋等。

④访谈时间:2014年7月14日;访谈地点:桑日县中学;被访谈人:LHKG,汉族,语文教师。

⑤访谈时间:2014年7月15日;访谈地点:桑日县中学;被访谈人:ZXDJ,藏族,历史教师。

⑥由调查问卷第1、3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⑦由调查问卷第2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⑧由调查问卷第5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⑨由调查问卷第6、7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⑩由调查问卷第8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B11由调查问卷第9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B12由调查问卷第11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B13由调查问卷第12―16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唐瑜.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4).

[2]王玲.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3]姜秀艳.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篇10

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力的加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特别是在新课标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跟上这种形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1.狠抓基础,正确处理实际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较强的科学。教育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实际。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

2.把握精髓。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由此说开去,在历史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们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4.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在教学活动中贯穿这一鲜明主题,不能仅满足于制作图表,史实讲述得形象生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历史史迹及风景胜地等这些具体活动培养的朴素的情感,而要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高度,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做,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就起点高,理论深刻,政治思想强,情感内涵浓烈。

我相信,通过以上种种努力,再加上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历史教学中必将能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二、如何依托教材改革历史教学内容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传统的“以本为本”式的教学早已过时,脱离教材搞“题海战术”也难以凑效,出路在于改革历史教学内容,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代和社会的挑战,

1.理解归纳理性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

2.追根求源,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的发展都是有其原因的,事物的原因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现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识编排顺序等缘故,有的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得不够全面,如中国史的许多重大事件没有从国际大背景去分析,有的历史事件没有分析其原因,只是在事件发生的一些历史现象的表述中所隐含。对于这些教材分析不透或根本没有分析的原因,也必须视为课堂的内容。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善于使用“为什么”,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中。

原因的分析可依据具体的历史事件,首先确定是寻找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还是内因与外因。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外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一般要看与该事件相关的根本矛盾。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外因,是影响事件发生的诸客观因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寻找。其次再分析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内容。

3.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现象从某一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行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史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这就给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留下了十分广阔的天地。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和假象所迷惑。

4.强化史实理解,揭示内在联系及规律。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历史才成为科学。我们的教材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的,但对大量史实的表述与评论,只是体现某一观点,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章节中,缺乏系统完整的表述,许多问题使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上,把有关史实归类总结,然后揭示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5.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教材中体现思想教育的素材很多,但大都是隐性的,靠教师去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时机实施。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浅层次的说教式、硬性灌输、贴政治检签等简单做法,结果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思想教育要坚持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以史为鉴、知书明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