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十篇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十篇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5:51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1

1药物制备

原作制备方法为:“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笔者按原方制作多次未果,常是苦酒未沸时,蛋清已凝成一块。因此在不悖与原方之义的前提下,将煎煮方法略作改进,先煎半夏去滓备用,待半夏汤微温时注入蛋清,边倾注边搅拌,以不使蛋清凝固为度,最后再加入苦酒。

2方义新解

苦酒,俗称醋,味酸涩、性温,凭其优良的渗透性,使得药物结合的有机酸复呈固有的游离形式,发挥其独特的药物效应及作用,功专祛瘀止痛,解毒散结消痈。鸡蛋性味甘、平,鸡子白甘、凉[2],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磷等物质,功能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治咽痛、体表炎症。鸡子壳,含碳酸钙91.96~95.76%,可治疗头身疮疖。鸡子白和鸡子壳含钙质均较高,而钙盐在维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有解痉、消炎、消肿、抗过敏等作用。法半夏辛温,消痰散结,治咽痛。醋与半夏合用后可生成生物碱盐,能提高鸡子壳中钙质的溶解度,鸡子白和醋,又能解半夏毒性。三药配伍,相得益彰,既提高整体功效,又能解半夏毒性,共奏润肺利咽、活血散痕、消炎止痛、解痉、保护黏膜完整性等功效[3]。药理研究表明,苦酒有抗病毒及抗菌作用。从半夏中提取的生物碱对末稍感觉神经有麻醉止痛作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鸡子清含有胶体蛋白,可保护创面及防止苦酒的挥发。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苦酒汤敷于带状疱疹的皮疹处,可起局部抗病毒、抑菌、止痛及保护皮损的作用[4]。

3病案举例

刘某,女,22岁,2014年6月12日因“左侧腹股沟、锁骨下多发淋巴结肿大,韦氏淋巴环肿大成片”初诊。行病检明确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后开始接受放疗(2Gy/60Gy/20f/6w)。放疗14次,咽淋巴环肿大明显消退,但右侧第3磨牙上口腔黏膜见4~5个针尖样大小充血区,约3天后形成直径约3mm左右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有较剧烈的烧灼痛,明显影响进食及夜间睡眠,且伴有声音嘶哑,舌质红边尖为甚、苔黄腻,脉细数。用西地碘口腔含片含服后效果不佳,溃疡面积加大,表面覆有乳白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红晕,其底扪之不硬。辩证属痰火互结,多由放疗后热灼伤阴,肺肾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热结喉间,邪热内蕴,灼伤咽喉,以至咽喉肿痛,溃破生疮。治以散结祛痰,滋阴润燥,急予苦酒汤。服3剂后口腔蛰疼,但咽中清爽,咽痒感锐减,饮食知味,溃疡处疼痛减轻。查溃疡面积较前明显缩小,溃疡面由白泛红,上覆白色伪膜悉数脱落。继服原方6剂,溃疡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南某,男,73岁。于2014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觉咽喉部不适,未予重视,后咽部疼痛渐重。行喉内窥镜检查示右侧舌根溃疡,呈“火山口”状,污秽物附着。在四军大口腔医院行颌面部增强Ct扫描示口底恶性肿瘤伴双侧淋巴结转移。诊断为舌根肿瘤。后疼痛加重,且出现吞咽困难症状,遂接受姑息放疗止痛治疗。精神差,身体消瘦,面色黄黑相间,咽痛咽干,纳食不畅,食少脘腹胀满,夜休差,语言不利。舌质红绛苔薄少剥脱,脉细数。放疗疗程过半(放疗16次,1次2Gy),至2014年6月30日,舌咽根部溃疡面缩小,分泌物减少,但咽部疼痛减缓不甚,且吞咽不畅益甚。舌咽部溃疡,进食不畅,咽中痛,言语不利,声音嘶哑。《伤寒》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遂予苦酒汤方3剂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服药后口中干黏腻、渴欲多饮消失,咽部疼痛明显缓解,纳食增,舌根部溃疡进一步好转,但仍觉咽中如有炙脔,声音嘶哑。上方继服3剂。服药后咽痛咽干大减,饮食知味,声音复亮。上腭根部多处溃疡已近痊愈。后共服30剂,未再觉咽干咽痛,声音复常,溃疡皆已痊愈。

4体会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辛开苦降法;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75-04

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近1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迅速,从1980-1994年的14年期间增长了3倍多,患病人数已是世界上最多的3个国家之一,约为4千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而在t2Dm中80%的患者肥胖或超重,肥胖是t2Dm的根源。然而,糖尿病中医古称“消渴”,有消瘦烦渴之意,通常根据“三多一少”的症状对消渴病进行认识和诊断,而糖尿病是根据血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的,两者诊断方法的差异导致消渴病和糖尿病内涵的不对等性。“消渴”是以“症”定“证”,必因“渴”而“消”,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定“病”,可以无“渴”,也可以无“消”。糖尿病和古代“消渴”另一个关键的区别是:现代糖尿病即使患病多年,由于降糖西药的应用,可能仍然肥胖;古代消渴病则不然,即使发病时的体形肥胖,经过长期的“三多”之后终归要走向“一少”(消瘦)。因此,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治对于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在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增大,胃脘胀满,呃逆暖腐,急躁易怒,心烦口苦,大便干结等实证的同时常常伴见口干、口渴多饮、多食易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阴虚燥热之候,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故笔者应用以治实证为主的辛开苦降法和以治虚证为主的传统治疗消渴方法滋阴清热法对这部分患者比较治疗,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和观察两法的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断的标准,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民航总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

1.2中医诊断标准

凡形体肥胖,具有或无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等证候者即可确诊。

1.3中医辨证

具备以下实证中3项和虚证中2项即可。

实证:嗜食肥甘,胃脘胀满,呃逆嗳腐,口中异味,大便秽臭,胁肋胀满疼痛,易怒焦虑、消谷善饥、便秘、大渴引饮,月经不词,肢体沉重,口中黏腻,或手胀肢肿,纳呆便黏,急躁易怒,心烦口苦,大便干结。

虚证:口干、口渴多饮、多食易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1.4病例选择标准

凡符合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辨证标准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女≥24,男≥25,且不在排除病例范围之内。

1.5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或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高血压未能满意控制(Bp>190/105mmHg);③采用胰岛素治疗者。④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⑤近期手术、感染、心梗等应激状态。

2.观察方法

2.1分组方法

依据每位患者就诊先后顺序编号,按1:1比率随机人组。

2.2治疗方法80例门诊患者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自观察之日起,按不同劳动强度和体型,主食量规定如下:休息或超标准体重者每日主食控制在250~300g,一般劳动者,每日300~350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400~500g。主食以外所需热量酌情由副食补充。并要求患者长期坚持运动计划。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辛开苦降方(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B组给予滋阴清热方(以玉女煎为基本方加减)。每日1剂,2次/日,于早、晚口服。连服12周为1个疗程。

2.3观察指标

体重指数Bmi(kg/m2)、腰臀比(wHR)、空腹和餐后2h血糖。

2.4主要疗效指标的判定标准

2.4.1降糖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

2.4.2减肥疗效的判定 显效:疗后较疗前体重下降≥5%或体重指数下降≥1个单位;有效:疗后较疗前体重下降≥3%但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便4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一般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4.结果

4.1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40例,对照组加例,均为门诊患者。见表1。

4.2两组降糖疗效的比较见表2~表4。

4.3两组减肥疗效的比较

见表5~表7。

5.讨论

5.1辛开苦降法与传统治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比较研究结果分析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滋阴清热组。辛开苦降组降糖有效率为72.5%,其中显效9例,占总数的22.5%,其中空腹血糖疗后与疗前差值为1.88mmol/L,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18%,餐后血糖疗后与疗前差值为4.43mmol/L,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31%;而滋阴清热组降糖有效率为47.5%,其中显效5例,占总数12.5%,其中疗后与疗前差值为0.91mmol/L,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7%,餐后血糖疗后与疗前差值为2.05mmol/L,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辛开苦降组对餐后血糖的疗效更明显。

通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变化可以看出:

辛开苦降组减肥作用明显优于滋阴清热组。辛开苦降组减肥有效率70%,体重指数(Bmi)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29%,腰臀比(wHR)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23%;滋阴清热组减肥有效率32.5%,体重指数(Bmi)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11%,腰臀比(wHR)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为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减肥降糖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滋阴清热组,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适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

5.2辛开苦降法与滋阴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传统中医消渴理论是影响古代医家千余年的“三消”辨治,按照传统观点消渴的病因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以在临床中以滋阴清热为主的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最广泛,但是本课题组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按照传统观点应用滋阴清热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不理想,研究发现传统中医药存在着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机认识的盲区。笔者通过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发现肥胖2型糖尿病病机为六郁,是指以食郁为先导而形成的气、痰、湿、热、血六郁,特别是热郁最为明显:胃热、肝热、肺热、肠热等。证候表现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辛开苦降法,亦称辛开苦泄法,是在中医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指导下,运用辛温和苦寒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巧妙配伍,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说明辛与苦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阴阳属性,辛善于升发宣散,属阳;苦能降逆泄下,属阴。张仲景宗《内经》之说,开创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以辛温之半夏、干姜与苦寒的黄连、黄芩为主组成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半夏泻心汤”中“黄芩、黄连与干姜”的配伍是“一开一降,一苦一辛”。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苦寒能清热除湿”、“辛通能开气泄浊”,“辛以开之,苦以降之”。肥胖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中焦大气不转,气机升降失调。辛开苦降法升清降浊,斡旋气机,解郁化滞,拓开了“升降乃治法之大机”的先河。用于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辛开苦降调畅中焦大气,宣泄三焦气机,使气道升降正常,新陈代谢正常,糖脂代谢归于平衡,所以降糖减肥效果明显。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3

1.1一般资料

取临床药师参与的本院2013年1~10月收治鼻咽癌放射治疗导致口腔合并症的患者10例,均诊断明确,且均不同程度的合并口腔疾病,其中口干7例,口腔溃疡8例,口腔感染2例。

1.2方法

1.2.1口干的用药指导:造成口干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放射性的损伤所致。

因为唾液腺、颌下腺均在照射的范围内,经放射线的照射后,除了分泌减少,还会造成唾液性质的改变,使唾液变得黏稠,酸碱度降低,从而破坏唾液的保护功能,使患者感到口干不适。药师详细给其介绍了口干的原因,鼓励患者多饮水,减轻不良反应,以利毒素的排出,如无心肾功能异常,每天饮水量2000ml左右,每2小时用淡盐水漱口。用、金银花、麦冬泡水喝,、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麦冬有养阴生津的功能,以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口干严重者,可用盐水40ml、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mg、玻璃酸脂酶3000U雾化吸入,每天2次。庆大霉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地塞米松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对声带急性期充血效果较好,玻璃酸脂酶是一种能水解玻璃酸的酶(为组织基质中,具有限制水解及其他细胞外物质扩散作用的成分),可促使皮下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减轻疼痛。三者联合应用可改善局部症状。而且雾化吸入,有利于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干、口腔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患者的烦躁症状,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舒适度。7例口干患者经上述不同治疗,口干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

1.2.2口腔溃疡的用药指导:放射性口腔溃疡最常见的因素是放射线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好发的部位在舌头、口腔底、软腭。

因为这些部位具有良好的血液循环,放疗会使放射野微血管的管壁发生肿胀、痉挛,管腔变窄或堵塞。组织间的血液减少,使黏膜红肿,伪膜形成及溃疡。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也是引发口腔溃疡的原因之一。根据口腔黏膜反应轻重,进行分别处置,合理的局部用药。轻度黏膜反应:主要保持口腔的清洁,红肿、红斑处勿用硬刺激,可给患者口服消炎解毒剂、六神丸等。中度黏膜反应:除按轻度黏膜反应处理外,在溃疡局部喷桂林西瓜霜、锡类散或维生素B2粉末与香油调成浆糊状用棉签蘸到口腔黏膜溃疡表面,每天4~6次等,保护口腔黏膜,消炎止痛。或应用康复新2ml+维生素B120.5mg+0.9%氯化钠溶液5ml雾化吸入,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康复新液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减轻口腔黏膜的放射性损伤,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的放射剂量,降低反应级别。重度黏膜反应: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并根据口腔pH值及细菌学培养结果,选用有效的漱口水,当pH值在7~7.5时,可用多贝氏液或0.9%氯化钠溶液;pH值在3~6之间选用1%~4%苏打水漱口。以增加组织表面杀菌剂的有效浓度,保持正常口腔防御机制有效作用。用四联液(0.5%甲硝唑注射液1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维生素B2注射液10ml、2%利多卡因2.5ml)雾化吸入。在进行局部用药时应该注意先清洁口腔,去除口腔内残渣污物、黏液,使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如局部用药困难,应帮助其用喷洒药粉器将药物喷洒到溃疡面或用棉签将药物蘸到口腔黏膜溃疡局部,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

1.2.3口腔感染的用药指导:引起口腔感染的常见原因为霉菌感染和细菌感染。

放疗后,口腔内唾液腺泡、导管受放射线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导致唾液内钠离子主动重吸收,钾离子主动分泌及碳酸氢根分泌功能紊乱,最终导致pH值下降,口腔内环境发生改变,容易发生菌群失调;口腔pH值越小,细菌及霉菌生长的可能性越大,当pH值低到一定程度,酸性物质反复作用于溃疡面,导致溃疡加重,继而引起霉菌感染。特别是口腔黏膜或牙龈出血时,更易引起细菌的感染。另外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也是引起口腔感染的重要原因。口腔溃疡合并细菌感染时,先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再用0.5%甲硝唑溶液或3%双氧水含漱后,在局部喷药。合并霉菌感染者,根据细菌学培养的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通常采用局部治疗,有效的药物有多烯类、咪唑类和三唑类药物,一般用制霉菌素粉末与香料调成霜、散剂或糊剂局部使用,先用4%碳酸氢钠溶液含漱后,局部涂散,每天3次。

2结果

10例口腔并发症患者经上述治疗,均得到了不同缓解,提高了生活质量,放疗得以顺利完成。

3结论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4

对腹部手术中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9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

进行临床对症治疗。结果29例患者均5~7d内痊愈,效果良好。结论早发现、早预防、早对症、早应用的临床防治切口液化方法疗效较好。

【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愈合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新疆福海县人民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08年2月在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9例,经临床对症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新疆福海县人民医院共有各种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29例。其中男11例,女18例。年龄27~69岁,平均43岁。患者普遍形体肥胖,皮下脂肪厚度约为5~10,平均厚度7.5。涉及手术类型有胆囊摘除术、胃癌根治术、阑尾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多发生在手术后,表现为切口炎症反应及渗出液,但无切口自行哆开。

1.2治疗方法一种方法选用拆除部分缝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挤压伤口排除渗液,用tDp红外线理疗腹部切口,2次/d,一次20~30min至切口愈合。二种方法选用不拆除缝线,于皮下深层、前面放置12号无菌吸痰管。在管壁上每间隔2~3cm剪出多个直径1~2cm的侧孔。穿埋皮下脂肪处,采用持续负压,压力在0.075~0.113mmHg,定期每天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皮下引流管1~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2~5d切口无分泌渗液即

可拔管。

2结果

2种方法的及时早用使患者腹部切口均在5~7d内痊愈,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达到预期疗效。

3讨论

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其原因多为患者形体肥胖,脂肪组织血供不良。尤其是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可能刺激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反应导致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另手术中过度过多钳挟脂肪组织或糖尿患者也是诱发脂肪液化的原因[2]。在临床观察中凡切口脂肪液化大多在手术后3~7d,表现为切口有渗液,局部炎性反应,医生应立即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尽量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无渗液,选用tDp红外线理疗,有高温、干燥、消炎、杀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功能,临床应用疗效满意。针对肥胖体型,腹壁脂肪厚有术后切口液化的可能。笔者在手术后及时在皮下脂肪内埋置无菌排液管,每天定时冲洗,保持切口内无渗液,亦达到很好的防治目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对症、早应用的临床防治切口液化方法,避免患者发生切口液化后的换药、撑开清创、引流等漫长、繁杂的苦脑,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医药费用,解除患者痛苦,深受医患好评。

参考文献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化痰活血汤胃动力仪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检测肝功能,需要排除肝、胆、胰腺疾病,该组病例均符合文献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34.8岁;病程2个月~10年,Hp阳性18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4~59岁,平均36.8岁;病程5个月~12年,Hp阳性7例。胃镜检查:37例患者为胆汁反流致浅表性胃炎,17例患者并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患者并发食道炎,9例患者并发胃溃疡,8例患者为胆汁反流致萎缩性胃炎。

治疗方法:治疗组的基本方以法半夏15g,陈皮15g,茯苓25g,苍术15g,白芍15g,柴胡15g,枳壳15g,砂仁10g,丹参2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6g,甘草6g,1剂/日,水煎后分2次,于饭前空腹温服。如患者出现泛酸,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上乌贼骨15g、贝母10g;如出现胃脘痛,加用五灵脂10g、延胡索20g;如出现呃逆不已,加用代赭石15g、旋覆花15g;如出现脾胃虚弱,加用山药15g、党参15g;如出现肝胆湿热,加用炒山栀15g、黄连6g、茵陈15g;如出现胃黏膜糜烂,加用仙鹤草、10g白及15g;如出现溃疡,加用煅瓦楞10g、三七粉5g;如检测Hp阳性,加用木香10g、蒲公英15g。并配合胃动力治疗仪(Ym-w型),一副治疗电极由两片自粘胶片组成,一片电极贴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右旁开3cm处,另一片电极贴于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旁开4cm,再往上1cm处,1次/日,30分钟/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于早晚服用;吗叮啉片10mg,3次/日,口服。在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应该避免服用其他药物,避免食用烟酒、辛辣、油腻等。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进行胃镜的复查,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22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治愈率55%,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4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治愈率20%,总有效率7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1:患者,男,40岁,教师,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欲呕两周于2010年3月4日初诊。患者自诉两周前因饮食不节后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刺痛,伴恶心欲呕,口干苦,泛酸,纳谷不香,曾自服“胃痛药”治疗无效,后到某医院行胃镜检查后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经过西药抑酸抗炎治疗10天后,恶心欲呕症状好转,但仍感上腹部疼痛,口干苦,时有泛酸,纳食不佳。刻下症见: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刺痛,口干苦,时有泛酸,纳眠欠佳,二便尚调,舌淡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胃失和降,治疗以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为主,药用法半夏15g,陈皮15g,茯苓25g,苍术15g,白芍15g,砂仁10g,丹参2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6g,柴胡15g,枳壳15g,甘草6g,乌贼骨30g,煅瓦楞子30g,5剂,日1剂开水煎服,并予胃动力治疗仪治疗,1次/日。患者于2010年3月10日再次诊,诉上腹部疼痛,口干苦、泛酸等症明显好转,纳眠尚可,二便调。效不更方,嘱患者继服上方10剂,每天行胃动力治疗仪治疗1次。2010年3月25日患者电话诉现上腹部已无疼痛,口干苦、泛酸等症俱除。嘱患者清淡饮食,规律进食。1个月后复查胃镜未见异常,2011年4月随诊未复发。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6

梁晓春,教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临床工作将近三十年,培养硕士6名、博士10名。1999年~2000年曾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师承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祝谌予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12多项。曾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等7项。130余篇,获优秀论文5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著书二十多部。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同时为十多家杂志编委。

皮肤瘙痒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甚至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是因皮肤瘙痒而被确诊为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是指糖尿病患者无皮肤原发性损害,而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严重者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和苔藓样变。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分为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全身性瘙痒多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皮肤干燥而发生瘙痒;局限性瘙痒多由尿糖刺激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其机制可能与高血糖引起的皮肤代谢异常、营养障碍及防御功能和组织修复能力降低有关。全身性瘙痒中医称为“痒风”,瘙痒称为“阴痒”,如《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又指出:“阴痒,三虫在肠胃,阴脏虚蚀阴,微则痒,甚则痛”。总之,全身性瘙痒多由血虚生风,阴虚血燥,血热生风等原因使肌肤失养所致;局限性瘙痒则多因湿热下注、瘀血阻滞等因素致局部皮肤受损而成。现就常见的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简述如下。

糖尿病合并全身性瘙痒症的中医治疗

综合调理

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通常发生在热水洗澡、皮肤刺激、情绪波动,衣物摩擦及饮酒之后。初起仅限于身体某处,搔抓后扩展至全身。反复搔抓,皮肤上常见抓痕、血痂,可继发湿疹、皮炎,日久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还可见皮肤干燥脱屑。因此糖尿病患者洗澡不能太勤、水温不宜过高。过度的清洗会影响正常皮脂的保护作用,使皮肤干燥,导致瘙痒发生和加重,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清洁用品,避免使用肥皂清洗皮肤以免造成过度刺激。洗澡后涂搽润肤之品,保持皮肤。贴身穿纯棉内衣,以防化纤及皮毛摩擦皮肤。另外,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尽量避免搔抓。

辨证治疗

1血虚生风

临床证候:皮肤干燥,瘙痒无度,夜间为甚。可见抓痕血痂,心烦心悸,夜寐不安,面色无华,唇色淡白,白天困倦,舌淡苔白,脉细。

主要治法:养血祛风止痒。

代表方剂:四物汤加减。

推荐处方: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地12g,何首乌10g,白蒺藜10g,丹皮10g,皂刺10g,钩藤10g,荆芥10g。

2阴虚血燥

临床证候:皮肤干燥,瘙痒夜甚,抓痕满布,五心烦热,口干夜重,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

主要治法:滋阴润燥止痒。代表方剂:一贯煎加减。

推荐处方:生地10g,沙参10g,枸杞子10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0g,何首乌10g,白蒺藜10g,合欢皮10g,白藓皮10g。

3血热生风

临床证候:皮肤瘙痒,遇热加重,心烦口干,夜寐不宁,舌红赤苔薄黄,脉滑数。

主要治法:凉血祛风止痒。

代表方剂:犀角地黄汤加减。

推荐处方:犀牛角3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赤芍10g,川芎10g,青黛10g,玄参10g,煅牡蛎30g,皂刺10g,薄荷10g。

中成药治疗

1当归苦参丸:由当归、苦参组成。适用于血虚湿热引起皮肤瘙痒症。一次6g,每日2次。

2养血饮口服液:由当归、黄芪、鹿角胶、阿胶等组成。适用于血虚生风引起皮肤瘙痒症。一次1支,每日2次。

糖尿病合并局限性瘙痒症的中医治疗

综合调理

糖尿病合并局限性瘙痒症常见于和外阴,女性外阴瘙痒主要发生在大小,因不断搔抓,部常见皮肤肥厚及浸渍,及阴道黏膜可有红肿、糜烂。瘙痒因经常搔抓,皱襞肥厚,可有放射状皲裂、浸渍、湿疹化或苔癣样变。其原因为尿糖刺激及局部念珠菌感染所致。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注意外阴及部位的清洁与干燥;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

辨证治疗

1湿热下注

临床证候:外阴或潮湿瘙痒,抓破渗液结痂,遇热痒重,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濡。

主要治法:清热利湿止痒。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推荐处方: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生地10g,当归10g,车前子10g,泽泻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5g,苦参10g。

2湿热瘀血

临床证候:外阴或潮湿瘙痒反复发作,夜间剧烈,抓痕紫暗,舌质紫暗,苔薄,脉细涩。

主要治法:活血清热,祛湿止痒。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和三妙丸加减。

推荐处方:柴胡10g,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牛膝10g,赤芍10g,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白藓皮10g,鹤虱10g,鬼箭羽15g。

外治疗法

1外阴瘙痒洗方:芥穗10g,地肤子10g,百部10g,艾叶10g,川椒10g,煎水熏洗外阴,每晚1次。适用于湿热下注之外阴瘙痒症。

2瘙痒洗方:枯矾10g,蛇床子30g,苦参10g,使君子10g,红花10g煎水熏洗,每晚1次。适用于湿热血瘀之瘙痒症。

中成药治疗

1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车前子、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当归、泽泻、木通组成。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或外阴瘙痒。一次3~6g,每日2次。

2四妙丸:由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组成。适用于湿热阻滞引起的或外阴瘙痒。一次6~9g,每日2次。

3连翘败毒丸:由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天花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苦参、荆芥、防风等组成。适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或外阴瘙痒。一次6g,每日2次。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证体会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7

老人气血不足,常会引发便秘症。我叔叔还没到退休的年纪,就已经因为气血太弱患上了便秘症。他曾多处求医,也曾用番薯叶、香蕉等通便,但收效并不持久。后来他终于遇到一个老中医,给了一个很简便易行的方子: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黑芝麻炒后研细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与黑芝麻末放人锅内,加清水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仅便秘好转,而且以前手脚

冰凉的毛病也好了不少。

――湖南唐三立

小贴士

(1)本方其实出自《本草纲目》,原方名‘‘芝麻粥”。用于“五脏虚损,益气力,坚筋骨”以及“大肠风闭,干咳无痰”,为滋补肝肾常用方,对眩晕、干

咳、便秘、须发早白、产后乳少、虚弱羸瘦均有一定效果。

(2)方中以黑芝麻为主,补益肝肾,滋养五脏;以粳米为辅佐,养脾胃,益虚损,以助滋补功效。两者合用而成补益肝肾,滋补五脏之方。本方重在滋补,

尤宜于不足,血虚津亏者。方中黑芝麻还能抗衰老,故又宜于老年体衰者选用。

(3)本方加蜂蜜调食,则滋补润燥之力更强。

(4)本方滋补之力较强,故痰湿内盛及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

(5)老人便秘必须及时治疗,且应当以适宜升肾阴、降心火的治疗方法;如果治疗不及时,贻误了病情,则可能会导致失眠等症。

南天竹叶对饮酒过量有效

有位朋友多次婚姻失败,心情极不稳定,常出没于“红绿”之地,有时半夜三更饮酒过量,加上心情本来就难过,相当痛苦。作为局外人,我无法体会到他内心的苦楚,但作为朋友,我不愿看到他这样损害自的健康,经常劝劝他少喝点。如果看到他又醉了,我会用南天竹叶,为其催吐宿酒,让他身体舒服一些。我的做法是:将南天竹叶捣碎,加开水,做成南天竹叶汁,让他服用一杯,将胃内的东西全吐出来。

――南京赵克明

小贴士

(1)南天竹之根茎苦寒,其果苦平,均有小毒,故常作中医催吐药。

(2)宿醉是饮酒过量才引起的,最好是在饮酒时节制喝酒,避免过量。若酩

酊大醉,就要知道如何酒后催吐宿酒,以保障身体安康了。

(3)肝脏本来就不喜欢这些油脂的东西。在我们日常的食品中,确含有不少会引起肝障碍,如促使动脉硬化,或致癌性的物质,因此选择催吐的偏方,将有害物质吐出来,才能保护身体健康。

大黄鸡蛋治痔疮有效

我患外痔时曾选用过多种偏方治疗,现在把比较有效而又简单、易操作的方子写出来,提供给大家参考。我的配方是:大黄50克、鸡蛋2个。先把大黄放人200毫升的开水中煮一两分钟,随即放人鸡蛋再同煮20分钟。煮熟的鸡蛋,每天早晚各吃一个;煮过鸡蛋的水,晚上用来洗痔疮。这样经几天治疗后,就能使外痔痊愈。

――山东张光芒

小贴士

(1)大黄是峻泻之药,对泻部位之热有特效,以大黄与鸡蛋合煮,鸡蛋食之,直下中下焦之热;大黄泻中下焦之内热,再辅以大黄汁液洗,内外结合使用,值得推介。

(2)对于虚劳,妇人产后虚赢而至痔疮出血,上面一方就未必适用。

丹参可治女性冷淡

我老婆因为上学时条件较苦,离家又远,吃饭总是凑和,而且不按时,结果肠胃不好,贫血,身材非常瘦弱。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结婚后她对非常冷淡,总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我一向比较让着她,这种事更不可能勉强她,所以只有自己苦恼。老婆也理解我的痛苦,愿意陪我,但她很少能享受到性生活的乐趣,我看在眼里,所以更不愿意让她为难。

后来一个朋友了解到我的情况,告诉我他以前也曾有同样的经历,但因为一个偏方,彻底改变了生活,现在反而是常常不能满足老婆的需要。我从他那里得到药方,和妻子商量后,便依方调治,果然大有起色。几个月后,我们的性生活已经可以与一般人的水平相当。这个药方其实非常简单,如下:丹参12克,碾为粗末,加水煎熬二次,把三次煎出的药汗混在一起,睡前服用。

――浙江朱刚

小贴士

1、丹参别名紫丹参、血参、大红袍、红根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栽。《本草纲目》曰:“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主要形态特征均与现在所用唇形科丹参完全相同。

2、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安神养血并有刺激的作用,如加入人参、干姜、牛膝则效果更佳,自古以来有“夫不在,勿服之”之说。

3、女果属于产后性冷淡,则多半不属于生理性问题,做丈夫的要多体贴,前戏一定不能偷工减料。

用海带应急“处理”蛀牙的方法

半夜三更突然牙疼,这时候我们一般不会立即去看医生,往往采取忍痛的“方法”。我也有过这种痛苦,所以我愿意介绍一个偏方。具体是:将海带烤干,加上焙过的精盐混合均匀,塞进蛀牙洞里。一会功夫,疼痛就会消失。

小贴士

(1)将加了焙盐、烤成灰的海带干塞进龋齿中治疗牙疼,获得效果,是因这些咸性的灰中和了牙患中的酸性物质,当患部涂上极干燥的东西时,亦可使患部迅速脱水,从而减轻疼痛。

(2)海带含有多种有机物和碘、钾、钙、铁等元素,还含蛋白质、脂肪酸、糖类、多种维生素和尼克酸等。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显著降低胆固醇。常食海带能增加碘的摄入,大量增加钙的吸收,有人认为这是它具有防癌作用的因素之一。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脂肪过多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泉州周永贵

涂蜂蜜,巧治口腔炎

有人说,人疲劳的时候,很容易患口腔炎,起初我并不相信,但这几年,也许因为年纪增长,在非常疲劳时,有几次真地患了口腔炎。我以为这是小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母亲却特别认真,几次用她从家乡带来的蜂蜜,涂抹我发炎的口腔部位,居然见效。母亲的用药方法是:饭后刷牙,然后用蜂蜜在患部多次擦拭。尚未痊愈,嘴唇有些干燥时,仍须继续涂上一层薄薄的蜂蜜,直至溃疡部位彻底痊愈。

――婺源何炯

小贴士

(1)这是常用于民间的口腔炎生药疗法,疗效极佳。如果你到药店购买蜂蜜,告诉药材店的老药童,他也许会要求你再买上等量的硼砂混合使用,这样的话,疗效会更好。

(2)口腔炎的产生有时是因为人们吃大蒜、大葱,以及服用抗生药物的缘故。虽然大蒜、大葱在特定的时候有益人体健康,但如果你患有口腔炎的话,最好立即停用,否则你的口腔炎会更严重,直至大面积溃烂。再说抗生药物虽好,常用于各科医疗,但它对人体却是好坏参半,尤其是对常患口腔炎的患者。

(3)当你反复患口腔炎的时候,你就得接受更精密的检查。当你的口腔炎是因为你喜欢吃大蒜、大葱,以及服用抗生药物而“创面”较大时,你就得寻找其他疗法了。

挫伤的应急措施可用辣椒湿敷

我有一次在外面不小心把大腿挫伤了,是当地一老太太用辣椒湿敷的方法给我弄好的。具体是:面粉加2个蛋黄、3杯醋和半条切碎的辣椒充分搅拌混合后湿敷在伤处。大约3天左右,因挫伤引起的肿胀、疼痛就会消失。

――汕尾•凌强

小贴士

(1)辣椒应是比较辣的那一种尖椒。形圆而不辣者如灯笼椒(柿子椒)、青椒不能作药用。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急慢性肛裂;治疗方法;肛肠手术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14-02

依照二期分类法肛裂分为急性(新鲜)肛裂和慢性(陈旧性)肛裂两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观念认为:高括约肌张力诱发肛管后中线供血不良是原发性肛裂的主要病因,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临床上急性肛裂保守治疗为主,慢性肛裂手术治疗为主。

1急性肛裂

内治法:中医药内治法辨证分型因时、因地、因人、因证制宜,在整体观念和整体调节基础上。辨别疾病的虚实,遵循中医理论,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①清热润肠通便:方用凉血地黄汤合麻仁丸加减,适于大便排出困难,质干硬,便时痛疼痛如刺如割,滴血或手纸染血,裂口色红,腹胀便黄,舌偏红,脉弦数。

②养阴生津通便:方用增液汤加槐花、白茅根、元胡,适于大便干燥,数日1次,便时干痛或涩痛,点滴下血,裂口深。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③行气活血通便:方用六磨汤加减,适于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紧缩,裂口紫暗,舌紫,脉弦或涩。

④清热利湿通便: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适于大便不畅,坠胀,便中带血或滴血,部潮湿,身倦神怠,口苦,苔黄腻,脉濡数。

⑤补血养阴通便:方用润肠丸加减,适于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大便干燥,便时疼痛或出血,头眩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外治法:中西医外治法甚多,如敷药法用生肌散、熊珍膏等外敷、塞药法、熏洗法、封闭疗法以及针刺法等,均有一定的治疗特色和临床效果。

①敷药法:外涂敷贴法,主要是通过药物分子的扩散运动,不断透于肠壁和肛管,经直肠和黏膜缓慢吸收,不经或少经肝脏进入血液,并有利于持续给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故药效作用维持时间长,并能对受损的黏膜和皮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达到止痛、缓解内括约肌痉挛、活血化瘀、促进创面愈合等功效。中药有四黄膏、黄连膏、玉露膏、金黄如意膏熊珍膏等;西药有抗生素类软膏,如四环素、金霉素等,能控制和预防感染的作用;外涂糜蛋白酶等可促使肛裂创面的愈合;溃疡出血时,可用凝血酶、云南白药等敷于肛裂处;疼痛明显者,可涂苯唑卡因或达克罗宁软膏或地卡因软膏,有良好的止痛功能。

②塞药法:将药物直接塞入内,具有止痛作用,栓剂如消炎痛栓、洗必泰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熊珍栓等,便后塞入中,可起到消炎止痛功效。

③熏洗法:其最大优点是药物可直达病所,有利于清除周围湿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破坏原有的病理反射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并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脏的损害。将药液加热至盆中,乘热先熏后洗,具有止痛、缓解内括约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常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或用中药苦参汤、祛毒汤、消肿止痛汤加减等。

④封闭法:对排便疼痛明显、惧怕致便秘难下的患者,可给长效麻药(常用1%利多卡因5mL+0.75%布比卡因5mL+1%亚甲蓝2mL混合液)局部注射于裂皮层、皮下及后位括约肌,消除疼痛,以利排便。

⑤针刺法取穴:支沟、丰隆、阳陵泉、三阴交、气海、足三里、关元、下脘等,平补平泻。

2慢性肛裂

多以手术方法治疗,内括约肌松解术是治疗慢性肛裂的基本方式,其他肛裂术式也多合并使用内括约肌松解术。

1.1内括约肌切断术:内括约肌健方切断术适用于Ⅱ期肛裂患者,分为挑出切断和潜行切断两种。

挑出切断术:在左侧肛缘外1~2厘米处做一长约2厘米的弧形或放射状切口,用小弯止血钳沿肛管皮下与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至齿线平面,再从括约肌间分离至齿线平面,然后将内括约肌挑出,双钳并行钳夹肌肉,从钳间切断。3~5分钟后松钳放开肌肉断端,可缝合皮肤1-2针。潜行切断术:在左侧肛缘外1~2厘米处用白内障刀(线状刀)沿皮下、肛管皮肤至齿线平,由内向外切断内括约肌;也可选择从内括约肌间进入,由外向内切断内括约肌,病情严重者可以同法处理对侧。前者是目前外科治疗肛裂首选方法,创面小,引流通畅,术后痛苦小,愈合快,治愈率高,便于掌握。

1.2肛裂切除术,适用于Ⅲ期肛裂:沿裂口正中作纵行切开,上至齿线下方略超出裂口下端,清除梭形溃疡,切断下方的内括约肌环状纤维带,松解。结扎、烧灼或切除上方肥大肛,切断下端裂痔,如有潜行瘘管一并切开引流。适当向外延长切口,以便于引流。此法引流通畅但切除皮肤较多,愈后瘢痕大,有待进一步改进。

1.3纵切横缝术:该手术方式适用于Ⅱ、Ⅲ期肛裂合并肛管狭小者。是目前治疗慢性肛裂并肛管狭窄的主要手术方式,沿裂口正中作纵行切口,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一并切除肥大肛、裂痔、潜性瘘管等,游离切口下端的皮肤,减小皮肤张力。用1号丝线从切口上端粘膜进针,稍带基底组织,于皮下游离的皮肤缝合,如此上下缝合5~7针。最后使纵行切口变成横行缝线,从而扩大肛管口径。该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术后恢复快,对消除肛裂、纠正肛管狭窄疗效确切。

1.4其他手术方式:除以上手术方式外,用于治疗肛裂的手术还包括肛管扩张术,外括约肌皮下部切除术,激光括约肌切开术,潜行三断法等,临床疗效需待进一步提高。

3总结

肛裂基底部的括约肌痉挛所造成的肛管局部严重缺血是肛裂发生的主要原因,缓解内括约肌痉挛是治疗肛裂的关键。不论西医还是中医的手术治疗基本上都是为了缓解内括约肌痉挛,各种术式对不同类型的慢性肛裂均有一定疗效。但各种手术的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如手术入路、括约肌切的比例、如何减少失禁及形态变化等方面,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方案。中西药治疗该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消肿止痛,但不能根本彻底治愈疾病。因而,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方法,今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乃卿.西医外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58

[2]赵自星.实用肛瘘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7

[3]景湘川,荣新奇.肛肠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2

[4]荣文舟.中华肛肠病学图谱[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12

[5]周醒华.肛裂的病因与治疗的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6):361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9

顽固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局部免疫反应性疾病,又称复发性口疮,病程漫长,迁延难愈,可长达数十年或终身相伴。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溃疡,可单发或多发,伴剧痛,溃疡面多为黄白色,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及水肿,定期或不定期反复发作,重者此起彼伏,逐渐加重,终年不愈,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法和药物,多采用抗炎、补充维生素、补锌,甚至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阻止新溃疡面的不断发生,且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还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变得更加复杂顽固。近年来,笔者应用桂附地黄汤治疗本病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男40例,女7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8岁,其中16~35岁78例,36~45岁25例,46~58岁15例,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15年。其主要症状为口腔粘膜、舌面、舌根等部位有大小不等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略高起,周围呈现圆形的红晕,灼痛。本组所有病例均为长期服用黄连上清丸、牛黄消炎丸、栀子金花丸,或维生素、锌、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无效者。

2治疗方法

方剂组成:熟地60-90g,生山药15-60g,山萸肉15-3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肉桂1-3g,附片1-3g。加减:溃疡面红肿痛甚者加炙甘草10g,溃疡面灰白、凹陷、久不收口加黄芪15-30g,便溏者用炒山药。每日一剂,凉水煎2次,共煎取药液约500ml,分5次频服。服药后若出现腹胀者,次剂加炒莱菔子15-30g。10剂一疗程。服3-5剂痛止,溃疡基本愈合,余剂隔三日一服。

3治疗结果

治愈:服药一疗程,口腔溃疡全部愈合,一年内无复发者89例,占75.4%;有效:服药一疗程,口腔溃疡全部愈合,一年内复发小于3次,但数量减小,程度减轻,再次服用本方仍有效者15例,占12.7%;好转:服药一疗程,口腔溃疡基本愈合,一年内复发大于3次,数量减小,程度减轻,再次服用本方仍有效者7例,占5.9%;无效:服药一疗程,口腔溃疡和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复发作者7例,占5.9%;总有效率94.1%。

4典型病例

郑某,女,45岁,工人,1999年4月5日初诊。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15年,病初口服清火药(如三黄片、B族维生素或外用冰硼散等)能很快好转,但隔数月易复发,平均每年发作约7次左右。近一年发作频繁,几乎每月发作一次,口舌溃疡此起彼伏,痛苦难忍,难以进食,近3个月使用多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乏效,查看多年所服中药处方数十张,皆清火、调胃、泻心等,或无效,或少效。现精神抑郁,疲惫无力,痛苦不堪,纳差,心烦少寐,小便黄赤。诊之:口颊、软腭、舌尖部均可见大小不等椭圆形溃疡、创面口凹陷深、疼痛剧、口干不渴,舌质红、舌苔薄、脉细弱,大便略秘,四肢略欠温。此乃久病体虚,长期用寒凉药物,苦寒伤阴,致使阴虚阳浮,虚火上炎,治当引火归原,处方:熟地90g,生山药60g,山萸肉3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肉桂3g,附片3g,炙甘草10g。服法同上。因患者已无信心,要求先试服一剂,有效再服,无效则弃。服药一剂,疼痛大为缓解,极喜,再服5剂,溃疡全部愈合,诸症悉除。为巩固疗效,再予5剂,隔三日一服,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体会

顽固性口腔溃疡之所以反复发作,久治难愈,多因长服苦寒,致使苦寒化燥伤阴,水不藏火,虚火上炎,火热熏蒸而然。阴虚阳浮,虚火上炎之证,单用养阴清火之剂难效,用滋阴潜阳之剂亦无功,只能“从阴以养阳,求其属而衰之”,阴中求阳,引火归原,根固则火自熄。正如张景岳所云:“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桂附地黄汤乃引火归原之名方,在大剂滋水养阴药中,加少量肉桂、附片以引火归原,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如此则溃疡得愈,且新溃疡亦无再生之力。对桂附的妙用《医生集解》有精辟的论述:“火从肾出,事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附桂与火同气而味辛,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道,据其窟宅而招之,通气相求,火必下降矣。”方中熟地、生山药必用重剂,量少则效微。《本草求真》谓:“山药,本属食物……入汤剂以治火虚危症,难图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缓故耳。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宜炒黄用。”

此类患者因长期服寒凉泻药,脾胃受戮,所以服药方法一定要注意:一是少量频服,既有利于吸收,亦可顾护胃气,使药效更持久;二是服3-5剂,痛大减、溃疡基本愈合后,再隔三日一服,以顾养脾胃,缓图其功。

参考文献

口干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篇10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pU)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尤其常发生在骨隆突处[1](美国)。多发生于昏迷、截瘫、偏瘫、骨折等翻身不便的病人及年老体弱者、病情危重需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的病人[2]。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着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原发病的康复。为了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死亡率,我院自2010年起采用水胶体敷料对52例并发Ⅱ期和Ⅲ期压疮的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临床观察,不但疗效好,还为患者减轻痛苦、医疗费用,同时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本组收集将符合Ⅱ期、Ⅲ期压疮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61-94岁,平均年龄73.5岁,有压疮35处,其中Ⅱ期压疮22处,压疮面积最小1cm×1.5cm,最大6cm×7.5cm,Ⅲ期压疮13处,面积最小2cm×2cm,最大为4cm×5.5cm,有5例患者同时存在Ⅱ期和Ⅲ期压疮;对照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59-92岁,平均年龄69.8岁,有压疮32处,其中Ⅱ期压疮23处,面积最小1.5cm×2cm,最大6cm×8cm,Ⅲ期压疮9处,面积最小2cm×2cm,最大4.5cm×6cm,同时存在Ⅱ期和Ⅲ期压疮的3例。两组病例发生的部位相似,90%在骶尾部及股骨大转子处,10%在背部和踝关节处。

1.2Ⅱ期Ⅲ期压疮的诊断标准(美国)[3]。Ⅱ期:表皮和真皮缺失,在临床可表现为粉红色的擦伤、完整的或开放/破裂的充血性水泡或者表浅的溃疡。如出现局部组织瘀血肿胀,需考虑可能有深部组织损伤;Ⅲ期: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除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外,可见皮下组织。有坏死组织脱落,但坏死组织的深度不太明确。可能有潜行和窦道。应注意鼻梁、耳、枕部和踝部没有皮下组织,这些部位的Ⅲ期压疮可能是表浅的。

1.3治疗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都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使用交替式充气床垫,每隔2-4小时翻身一次。治疗组:去痂,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先用0.5%碘伏棉球擦洗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然后用0.9%生理盐水棉球洗净伤口,再用无菌纱布擦干伤口及周围皮肤的水分。若是Ⅱ期压疮,则直接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常规3天换药一次;Ⅲ期压疮若创面渗液多者,先在创面上覆盖藻酸盐敷料,再用水胶体敷料或者泡沫敷料覆盖,待渗液减少后,单用水胶体敷料直接覆盖。一周内每3d换药一次,以后每5d换药一次,如敷料脱落或表面破损,及时更换。敷料大小以其边缘距离创面不少于2cm为原则。对照组:去痂,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创面及周围皮肤用0.5%碘伏、酒精消毒,Ⅱ期压疮创面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每天换药一次;Ⅲ期压疮创面先后用0.5%碘伏、酒精消毒,生理盐水清洗后,有坏死组织以无痛为度,予以剪除,再用无菌纱布擦干伤口及周围皮肤的水分,用浸湿0.9%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每天更换2次。若敷料有污染、脱落,随时更换。

1.4疗效评价。痊愈: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显效:创面缩小,无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好转: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扩大,无肉芽组织生长。

2结果

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3.1压疮治疗理念的更新。压疮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采用无菌纱布来保持伤口清洁和相对无菌,以利于创面新生组织生长和表面结痂、细胞形成〔4〕。然而,实践证实,纱布敷料造成伤口更加干燥,使伤口脱水、结痂,在痂皮中混有一些表皮细胞,这些细胞被迫移向于干燥痂皮下深处,从而导致压疮的愈合过程延长〔5〕。随着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winter博士提出的“湿性愈合环境理论”。指导实践中使用各种活性敷料促进坏死组织软化、溶解、清除和营造有利于愈合的微环境,即适度湿润、微酸(接近于皮肤pH)、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以此为依据,将湿性愈合理念作为压疮治疗的新理念,湿性疗法作为压疮治疗的新方法〔6〕。水胶体标准敷料主要由亲水性颗粒与疏水聚合物组成的凝胶敷料,外层为多聚脲脂泡沫的防水塑料层,内层为具粘性的亲水胶体多聚合物,对皮肤无不良刺激,可直接粘贴在压疮处,因此,使伤口处理更方便、病人依从性更好,疗效显著。

3.2水胶体敷料的优点。(1)具有双粘作用:因为亲水性颗粒能吸收水分,可粘于干燥和潮湿伤口,短时间内牢固粘合于皮肤表面,且粘贴时间可长达5-7d,不需每天换药。(2)具有湿润伤口环境作用,其外面的防水层和内面的亲水性颗粒可使创面形成一个密闭的湿润环境,使该敷料不黏附新生肉芽组织,这是由于亲水性颗粒逐渐吸收水分膨胀形成柔软、湿润,类似于凝胶的半固体物质所致,更换敷料时可整块揭除不撕带新生肉芽组织,故无痛感。(3)具有密封、不透气作用,为伤口提供无大气氧环境,刺激上皮的毛细血管生长和再生,有利于肉芽组织形成,促进上皮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4)具有防止细菌污染的作用,一方面防止外界细菌浸入伤口造成感染,一方面能在伤口表面创造出微酸性的环境抑制细菌生长;(5)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期、减少费用,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虽然水胶体敷料成本比较高,但常规治疗需每日换药,所需换药护理费、材料费、护士耗费的工时与使用水胶体敷料所用费用相比要高,且患者无需忍受常规换药带来的痛苦[7]。

3.3使用水胶体敷料注意事项。(1)每次换药时,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防止手及非无菌物品触及敷料的粘贴面。(2)粘贴时保证牢固和边缘密闭。(3)应用水胶体敷料的创面必须是无感染的,感染创面应在感染控制后使用。4在使用过程中可见敷料颜色改变及膨胀属正常现象。(5)移动患者时避免与敷料边缘的摩擦,以防脱落造成污染或重复粘贴时粘度不高,因此,可使用提起床单办法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6)注意观察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疹、继发感染等现象。

参考文献:

[1]1.KerylnCarville.woundcaremanual.5th.page:161~163.

[2]王炳芳.压疮的治疗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3(137a).709

[3]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冯金.多爱肤敷料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03,31(1a):83-84

[5]KingV.pressuresoremanagement:takingtheoffensive.ContempLongttemCare,198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