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7:57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63-02

近几年,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提速,3G网络全面铺开,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进而为嵌入式系统产业带来更大的人才需求。嵌入式系统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嵌入式软件人才将是企业争夺的目标。

相对强大的市场需求而言,目前,嵌入式人才市场的现状却是企业举着大把的钞票却招不来合适的人才。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嵌入式人才缺口每年为60万人左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水平相对滞后,每年输送到市场上的嵌入式系统人才不多。形成的现状就是:一方面,有些高校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另一方面,嵌入式企业缺乏有经验的人才。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中开设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学校其实并不少。从教学层次上,可大致分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嵌入式方向、高职院校的嵌入式专业以及与嵌入式相关的社会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面向的是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想在嵌入式开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讨论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普通本科院校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在原有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开设与嵌入式有关的课程是水到渠成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某些重点高校就依托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在研究生层次展开了嵌入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DeltaoS,它是电子科技大学和科银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全中文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行业的飞速发展,一些重点高校在本科层次也开始引入嵌入式有关的课程,但嵌入式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研究生层次和科研实验室中。

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层次嵌入式方向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在计算机类或者电子类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有志于从事嵌入式开发以及未来在更高层次上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嵌入式开发的学生进行广泛的兴趣培养。具有如下特点:(1)本科层次的嵌入式专业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三,甚至大四,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出现。有些本科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才开始接触嵌入式开发。嵌入式系统课程在本科阶段多作为专业知识的拓展或研究生学习的铺垫,更多出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或者所辖的二级学院培养方案中。(2)本科学生入学素质高,学制长,理论基础扎实。由于学生拥有深厚的计算机或者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往往在接触嵌入式开发后可以触类旁通,学习能力和速度都非常惊人。(3)本科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较强,以科研带动教学,研发氛围非常好。一些重点高校的优秀本科生在大三就可以加入到导师的科研团队中,进行嵌入式产品的实际开发。(4)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科研的实力较强,一些重点院校与国际知名的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无疑大大促进了本科层次嵌入式方向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嵌入式教学模式

随着嵌入式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国内高职院校的嵌入式教学也以较快速度发展。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起步最早,发展较快。从2003年首次开设全国高职院校中的第一门嵌入式系统类课程,并创建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个嵌入式系统类实验室“深职院-电子科大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室”开始发展至今,该专业已有400名左右的嵌入式方向毕业生,其中大部分都就业于嵌入式相关行业,有些学生在企业工作两三年后,目前已成为嵌入式专业方向项目经理以上技术人员。总结这些年来的办学经验,深职院嵌入式方向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教授紧跟当前嵌入式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把学生培养成“能工巧匠型大学生”。现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说明。

面向工作岗位,体现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自本专业创建至今,每年5月定期举行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广泛邀请业内精英企业的总裁和一线技术负责人讨论、修订当年新生的大学三年教学计划。来自企业的声音使得每一届学生的培养计划都源自就业岗位,符合工作需要。

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潮流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按照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和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包括:微控制器高级应用、RSiC嵌入式系统技术、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DSp技术、智能网联网技术、嵌入式SopC技术、嵌入式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等。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素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在各种实验(实训)室进行,并基本保证每人一套业内实用的实验设备。

与嵌入式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定期举行最新行业技术交流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参观,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等。除了前面提到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还大力建设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生具备国内外认可的嵌入式行业权威认证引进“aRm中国技术工程师”、“winCe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国内外认可的权威认证,既拓宽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高职院校本身的一些客观条件也影响和约束了嵌入式系统人才的素质,如学生入学基础较差,学制较短,学历证书对企业没有较大的影响力等等。

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培养嵌入式系统人才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两种模式均有优势和不足。能不能取长避短,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结合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研究并探索一种学制与普通本科一样,培养目标与高职教育相似但更高的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和普通本科一样培养四年制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在培养思想和课程体系上有以下特点。

(一)培养思想

直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普通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人才。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嵌入式行业的相关工作技能,能将学校所学直接应用到工作中,很快适应并进入工作角色。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使学生在体系化结构的嵌入式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能基本胜任一线的工作角色,并具备一定的专业自学能力,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有潜力和后劲。

课程设置目标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是结合硬件平台设计、系统软件规划、应用软件开发等一系列环节的软硬件综合工程。因此,要求应用型嵌入式系统人才必须掌握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能力,必须是全方面的软硬件人才。这和普通本科院校电子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的人才有本质的区别。

计算机软件硬件兼顾的四年制课程体系结合课程设置的目标,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软硬件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进入32位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在硬件方面,必须先学习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低频)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在软件方面,要学习C/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软件学和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只有掌握了这些课程的内容,才能进入32位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而32位嵌入式系统本身的知识点很多,主要包括32位嵌入式芯片的结构与功能、32位嵌入式硬件体系结构、硬件平台的电磁兼容设计、嵌入式软件中的Bootloader引导程序、驱动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平台的移植与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因此,必须全面、系统地规划应用型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的四年制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中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的关系虽说“实践出真知”,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这一行,没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windowsCe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该课程根据嵌入式系统助理工程师工作岗位的特点,以一个具体的嵌入式公司的研发活动展开分析,并确立研发中的典型工作过程,仔细分析工作过程对嵌入式助理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完成课程的初步设计。在经过与企业兼职教师商讨后,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并整理出实用及可操作的教学内容,以项目的方式进入教学。根据pDa研发过程,将课程分为14个项目、1个课程设计完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其实践和理论的课时比例为42∶22;全程在专门的实训室中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基于intelpXa270的嵌入式教学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windowsCe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方法,系统掌握windowsCe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开发及应用的相关技术。

学完一门课程,掌握一个实际项目的开发技能在课程体系中,多加入学习时间集中、实践动手环节为主的整周实训课(单元课),建立以产品为实体的多种工程技术开发实训项目以及相应的实训室等。如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该课程集中在2周实施,共56学时,在这2周的学习中,学生在基于intelpXa270的嵌入式教学平台上围绕pDa应用项目完成内核及SDK定制、bootload、串口开发、gprs应用、gps应用等10个实用的实训项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针对pDa及相关嵌入式系统的常见应用项目的开发方法。

像专业核心课一样,认真进行毕业实习工作普通本科院校一般只在大四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考虑到让学生多些时间体验工作岗位,体验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用人企业的需要,在大四下半学期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甚至可以考虑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为学生联系或者学生自主联系嵌入式行业公司,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一个学期,使学生把握住宝贵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时间。

此外,与国内外的业内知名公司合作,引入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认证,作为学生的课外延伸。

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满足嵌入式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实际工作岗位,兼顾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理论和方法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嵌入式系统教育从高职层次向应用型本科层次逐步转变的一种探讨和尝试。随着这种模式的推行和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嵌入式系统人才从校园走向广阔的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彭艳.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2007,(14):38.

[2]熊茂华.高职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

[3]解志坚,张红燕,曾炼成.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的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4]李志杰.新形势下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12).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交叉学科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赵志升(1965-),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张家口075000)张鹤鸣(1964-),男,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张家口075061)王效政(1982-),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助理实验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社会对医药信息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医学信息教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被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是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力扶持有发展前景和强烈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积极培育有专业特色的学科精神下设置的。十年来在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信息人才的同时,专业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交叉学科必须及时进行专业课程调整,以保证教学内容更新的步伐,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课程知识体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医学信息方向本科学科专业设置现状,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整合与优化方案,探索与完善医学信息教育体系,以适应专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现行课程设置的问题

在我国,医学信息学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归属。高校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虽都有所不同,但通常由医学、计算机软件、管理学三部分组成,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多是专业所涉及三个学科方向的课程堆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体现不出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及医学信息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缺乏在新的技术与课程发展下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都有待优化。其次,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科的划分和专业内涵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的不够清晰,随着医学信息知识体系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下的不断完善,应该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并加以规范。再次,因为涉及三个方向的学科内容,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在课程的交叉安排顺序上欠缺合理,课程内容有所重复,缺少课程之间的横向综合考虑及有效的整合措施。最后,作为交叉学科的虽然有特色,但在大学的四年中学到的都是涉及三个学科的基本课程,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三不像”。即有别于医学专业学生,而其薄弱的计算机基础又不及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在医学信息研发公司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维护工作。而与管理学专业而言,由于课程学时的所限,又缺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必须的学科基础。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在课程的比例、方向上作进一步调整,使学科的培养方案既突出面向医学信息处理的专业特色,又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深造。

二、医学信息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内涵与发展

国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主要应用已从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历、临床数据、医药信息到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及不同类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其研究领域逐步涉及扩大到医学信息处理的方方面面。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及服务研究等方向。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医学信息、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也得到重视。HiS和医学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国外国内,随着支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医学信息研究的深入。医学信息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

1.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各医疗卫生科学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这一术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也称医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信息科学,卫生信息学等不同名称。国际上将其定义为“一门涉及医学实践、教育、科研中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的学科”,是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决策学、统计学和信息管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

2.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医学信息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多年来研究范围与方向没有绝对的界定。近些年随着卫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医学信息已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医学图书情报范畴,更加重视学科专业的实践性,医学信息服务已向知识组织、知识服务和决策咨询方向拓展,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外延更加充实。如今所包括的知识体系分支有: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合并后的研究方向可大致分为四类: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上述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等。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系统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有医学知识管理研究、专家知识数据库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检索、循证医学等。

3.医学信息学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医学数据挖掘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领域数据库与跨库检索;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的研究;统一的医学信息标准研究;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整合的医疗信息系统研究;智能化医学专家系统研究;小波理论在医学图象处理中的研究;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系统的研究。随着研究方向的不断扩大与深化,所波及的学科知识也越来越综合复杂。

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课程设置优化

科学的课程设置、良好的课程结构、突出的专业特点、优秀的培养机制是一个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医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作为交叉学科,造就了学科本身的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复杂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在课程设置、结构等教学的诸方面全盘考虑。针对问题,找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地完善学科建设。

1.课程设置的思路与依据。(1)针对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特点及信息科学在医学的应用拓宽专业思路,进行课程的有效的优化与整合。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第一,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结构、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及发展规划与学生培养方向。学科的知识系统与准确定位是为完善医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和改革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参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索质要求和毕业生欠缺的索质。用人单位多方位、多角度来考查毕业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医学信息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第三,参照高等院校间相同专业以及相近专业,进行横向比较及纵向延升。第四,现行的学科教学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师资力量。(2)保证专业设置的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以达到促进学科发展的目的。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站在整个学科发展的更高层次上统筹考虑、优化整个体系结构。在学生的培养、学科的发展、专业师资力量的加强与培养三个方面全面获得提升。(3)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拓宽口径、坚实基础、突出特色、创新培养”的目的,使整个课程设置成为一个知识体系。拓宽口径主要体现在考虑不同学生继续升造、不同就业面的课程;坚实基础的课程主要以学科发展所需支撑的各个学科的所需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突出特色主要是突出医学信息的特色,从医学信息发展的学科体系出发既有利于发展专业特色,又便于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创新培养主要体现在一是结合当前流行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课程设置,外延方式进行模块扩展,二是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例如相应的考试方式、科研能力等。

2.课程设置优化方案。明确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与定位并以此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可在第一、二两个学年期间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则可选择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方向学习。方案按医学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开发基础、医学信息工程三部分划分,具体课程又按照其在学科的位置按照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三个层次进行具体归类划分。医学信息基础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生物物理基础等。计算机应用开发类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等方面。医学信息工程课程:此部分是医学信息专业类课程,占整体比例20%~30%。由于学科的交叉性与时效性,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等教学的诸多方面属于起步阶段,此模块开展的课程也千差万别。经考证,现有关课程有: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等。

综合以上各高校所开课程,对应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我们整合分为几类课程:第一,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学基础课程:如病案信息学(病案信息管理)。医学数据资源类课程:如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医药信息服务与用户等。另外还有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第二,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此部分是医学信息系统开发类部分,包括:医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例等课程。第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文献主题标引等课程。第四,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分析、医学信息决策与支持系统等。后续课程的课程设置也以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为基线,不断探索与国际医药信息学教育接轨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不仅使学科优势得到体现,并以此为学科发展做外延,以便使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接轨,而且又使学生在明确的体系之下规划自己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生涯。

3.课程设置中应避免的倾向。(1)避免课程体系设置出现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排挤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的作用。要区分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体现专业特点。二是弱化计算机技术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因为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很多都要在在医学信息系统的开发方面。关于医学信息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与专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关系研究等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2)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融合还体现在增强课程设计、社会实习与实践的课程内容,通过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综上,以医学信息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发展为脉络,不断地调整随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整个学科的发展、只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使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发挥出新兴学科的交叉优势,增强学科和专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宽口径的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和医学信息管理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在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促进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莘,工飞.医学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3

2006年北大全面开展四年一度的教学改革讨论和实践,本次教学改革校方总体思路是“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加学生对于课程、专业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许智宏校长提出:“大学是培养人的,大学是要培养特殊的产品――人才。但是大学不是工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现在的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同学们的兴趣也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植物学家,我更希望看到校园是多元化的,希望大学是个花园。”

作为北大最大的一个学院,信息学院培养了全校近六分之一的本科生,其中计算机专业又占了信息学院三分之一的大比重,另有三分之二为电子学、微电子学、智能科学的学生。北大关于教学改革的需求促使我们认真审视并重新设置北大信息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另一个方面,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国逐步步入信息化社会,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要求我们设置更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先进学科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排名最靠前的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重点研究了以多元化培养threadstm方案而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佐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tech),实地考察了香港最好的3所大学,在这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的教学改革方案,本教改方案在2007年初全院教学研讨会议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2国际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从著名的ComputingCurricula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Curricula2001(目前称为CC2005),中间经过了十多年。万维网web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使得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1991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在一起,而CC2005包含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计算机科学)、CCCe(计算机工程)、CCSe(软件工程)、CCiS(信息系统)和CCit(信息技术)。其中CCiS与我们国内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接近。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2005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6年也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这四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有效地指导不同办学单位的定位,鼓励按照多规格发展思路办学。

我们研究了mit、CmU、UCBerkeley、Stanford、Harvard、princeton、Georgiatech等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发现各大学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吸纳了CC2005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例如Berkeley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的课程;princeton在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方向分流;mit明显地强调ee和CS的融合,其硬件课程非常重,而硬件和软件实验课程都很扎实;Stanford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

2.1Georgiatech的线程设置

在着力于培养优秀工程师的教学改革方面,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韦恩・克劳福(G.wayneCloush)走在了前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在招生政策、交叉学科、人际沟通、高屋建瓴的工程素质训练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的改革,并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他的观点就是应该“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世界是平的》――thomasL.Friedman)。

2004年,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8个专业线程(threads):计算建模(computationalmodeling)、嵌入式系统(embodiment)、计算机基础(Foundations)、网络和信息技术(infointernetworks)、人工智能(intelligence)、媒体技术、计算机与人(people)、计算机平台(platforms)。每条线程代表的不是垂直方向,不以传授给学生一套固定技术和知识为目标。线程代表的是水平方向,其目标是让学生广泛积累各种技能和学习经历。

自2006年秋季开始,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始采用全新的threadstm培养方案。threadstm包含线程和角色两个构件。线程是学生的计算身份,由两个交织的线程决定。一个线程就是课程的一个子集,它提供了一组直觉的、灵活的和交互强化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领域的独特技能。获得计算机专业的学位必须通过两条线程的课程,学生在第二学年才开始选择方向,而且允许他们灵活地调整。角色则代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和技能的轨道。

如果说线程是学习内容,那么角色就是学位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目前,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定义了实践者、企业家、发明家和交流者四种角色,学生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角色获得学分,这些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并指导他们选择学院提供的课外活动。

例如,一个想成为实践者的学生就会选择实验室课程或新架构工作室课程,因为该类课程提供了密集的实践技术。而一个想成为企业家的学生则可在管理学院修一个或多个学分并通过参与新的计算项目,实现计算机与管理方面的跨学科学习。

由此可见,佐治亚理工学院的threadstm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僵化、缺乏灵活性与透明性等问题,代表了一种远离垂直方向的课程设置趋势,即多元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废除了单一核心课程加一堆选修课程的模式,构建了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调整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并给予了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将个人学习计划纳入市场大环境中的机会。

2.2对三所香港名校课程体系的考察

2006年12月,我们在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仔细研究了各个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并与负责课程设置的教授讨论了他们关于课程改革的设想。香港的同行也十分重视CC2005的课程体系,在他们的课程改革中也参照了该体系的思想,而且大家都非常重视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港大和中大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在人文和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例如“professionalandtechnicalcommunicationfor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engineeringandSociety”、“engineeringeconomicsandfinance”、“professionalismandethics”。

香港大学率先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把it的内容融合到Se中以外,他们的课程方向基本上体现了CS、Ce、Se、iS这4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而过去国内外大学都很少开设。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从事系统集成工作,即使将来作研究,具有系统集成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大学的CS、Ce两个方向的设置非常明显。而且他们正在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准备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能够进行专业分流,例如数据库、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信息系统等。中大有一个非常成功的work-study项目,学生保留学籍到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相应地延长学籍),然后回来作毕业设计,每届学生有50%以上选择参与该项目。

香港科大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也有CS、Ce两个方向。明显地提供了数据库、网络、图形图像、模式识别等系列专业课程,有些课程实际上是与研究生合上。科大非常重视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有5门编程课程。另外,科大对于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了“honortrack”(优秀学生班),进入优秀班的学生大约为全体CS、Ce学生的1/8,共30名左右。学生并不固定,需要通过任课教员的考试或认可,并没有强制的成绩限制。优秀班授课广度深度和教学进度都高于普通班。优秀班的成绩评定不受正态分布的限制,完全是教员说了算。

3关于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建议

近年来,学生希望学校在课程和专业选择方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修经济双学位,还有一些学生选修数学双学位,2006年秋季学期末一位大四的学生总共参加了11门课程的考试“5门专业+2门通选+马政经+3门双学位”。一方面,说明有些学生希望加强数学训练、为将来科学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另一些学生有扩展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领域的需求,以适应将来的软件项目管理角色。另一方面,这样大范围的学生选修双学位,势必多数学生处于应付作业、疲于奔命的状态,而且这种盲目从众、缺乏指导的选课,不利于我们有计划地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加学生对于课程、专业的选择机会。我们要有时代责任感,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依托北大信息学院现有的科研力量,创出具有北大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来看,ieee/aCm的CC2005课程体系规划了5类人才:计算机科学(CS)方面的专家主要关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重点在于计算的理论基础;软件工程师(Se)主要关注大规模软件在它的生命周期内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工程(Se)专家致力于开发和维护基于计算机的产品;信息系统(iS)专家关注信息资源获取、部署、管理以及在组织内的使用;信息技术专家(it)则在一个组织或社会环境中通过计算技术的选择、创建、运用、集成和管理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考虑到北大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不适合建设it方向,而北大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符合iS的培养方向,表1主要比较CC2005对Ce、CS、Se三个方向在各知识领域的不同强度要求。

北大是一所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背景。北大信息学院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软件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教师力量,我们可以在CS、Ce、Se这三个领域开设出很强的系列课程。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北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以做三件事情: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及计算机信息管理、处理和应用。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在计算机软件(对应于CS)、计算机硬件与体系结构(对应于Ce)和信息技术及应用(对应于Se)这三个专业方向上进行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的选择意味着学院要开设更多更好的课程,我们将采取对于基础课因岗聘人、对于新技术课采取因人设课和因岗聘人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北大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方向目前课程已比较完备,可以与智能系共建一些理论课,例如随机过程、信息论基础、机器学习导论等。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工程)方向可以与电子学系共建,在软件的基础上开设一些硬件相关课程。

信息处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方向可以采用本院教授和公司共建的方式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北大毕业生要求总学分为140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占了24学分、通识教育类选修课占1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只有94学分可以用于专业课程。

在这些专业课程中,有一些是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基础课程26学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12学分,专业数学基础12学分,软件基础10学分,硬件基础12学分。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其基础课程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对于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偏数学类(CS方向),或者偏物理类(Ce方向),或者数学物理基础都比较均衡(Se方向)。

还有22学分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分为计算机相关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及新技术三个大类。

下面是各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

1.数学物理基础26学分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组合,可能的组合:(1)偏数学类(CS方向,或智能方向),1+2+(5,6,7)中的一门;(2)偏物理类(Ce方向,或者电子、微电子学方向),3+4+5+6+7;(3)数学物理基础都比较均衡(Se方向),2+3+(5,6,7)中的任意两门。对偏物理类的Ce方向学生建议将(5,6,7)改为普通物理(上、下)。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组合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的选择需要班主任、导师等教师肩负更多的指导责任。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基础课程都是大一就开设的,此时有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整体面貌、对专业方向(大方向为计算机、智能、电子、微电子,小方向为CS、Ce、Se)的选择都不太确定。因此需要班主任和导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选择,而且对于那些将来兴趣改变了的学生,应该允许他们转换方向并补修相关基础课程。

2.程序设计基础(12学分)

强化动手能力,每学期开始考试,合格者可以免修该课,同时选修一门相应的课程难度更深的课(相当于香港科大的honorcourse),对于大班课,增加习题课辅导的环节。

6.计算机专业课程(22学分,8-10门课)

以下1-3是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系列,对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是开放的。4-5是准备建设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及应用”两个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系列,其他方向的学生也可以选修。

(1)计算机相关理论课程

建议: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道,对于将来进入本院读研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其学分可以记入研究生课程;对于毕业出国留学或直接工作的学生,其学分可以转入本科成绩册。

下面,对三个专业方向的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分别予以介绍。

3.1计算机软件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

本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的名称借用北大计算机系传统的叫法,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计算机科学”CS方向。“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主要的领域包括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网络、人机交互、计算科学等。涉及数学、概率、逻辑、心理学等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CS方向毕业的学生适合于进入计算机专业相关研究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CS方向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3.2计算机体系结构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Ce)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名称比较能体现北大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计算机工程”Ce方向。计算机工程学是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实施和维护的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学牢固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并应用这些理论和原理解决在软硬件和网络的设计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计算机工程学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交叉学科。为了设计小规模电子系统、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学特别加强了对数字逻辑设计部分的要求。

设计是所有工程的根本。对计算机工程师而言就是应用科学和数学理论、原理设计硬件、软件、网络和工艺解决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考虑到组织结构、技术、工艺、方法、接口和部件选择等因素,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过程。毕业生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构造和分析过程。他们必须拥有系统级视点,深刻理解系统如何运行,而不是仅仅知道系统能做什么和使用方法等外部特性。一个计算机工程师应具备设计、建立和调试软件与硬件系统的亲身经历。

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科学、离散和连续数学以及概率与统计的应用。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都来自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软件工程以及通信。电子工程相关的课程一般来自于电路、数字逻辑、微电子、信号处理、电磁学以及集成电路设计。

Ce方向的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3.3信息系统与应用(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要求课程

“信息系统与应用”的名称比较通俗,专业方向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软件工程”Se方向。“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主要的知识领域包括: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培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和良好工程素养,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工程活动以设计为中心,设计在软件工程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项目需求,工程设计过程必须对潜在的冲突和约束进行折衷。工程设计涉及技术、经济、法律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软件的特殊性,软件工程与传统的工程学不同。软件工程更关注抽象、建模、信息组织和表示、变更管理等。软件工程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实现和质量控制。持续的演化是软件产品的重要特征。软件工程设计的关键是工程设计决策,它将用于软件抽象的各个层次。软件工程的相关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计算机工程、管理学、系统工程和人类工程学等。

Se方向的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4结束语

上述课程设置建议可能会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推进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最主要的是数学和编程基础,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除数理逻辑、集合论与图论、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等离散数学外,开设概率统计、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机基础、信息论、随机过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理论课程。

(2)在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专业引导,可以设置计算机软件CS、计算机体系结构Ce、信息系统与应用Se三个方向。其中CS的数学基础更强、算法理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更多。Ce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并重,更多开设计算机系统工程、数字电路、VLSi设计、硬件测试与维护等方向的课程。Se方向在项目管理、软件模型与需求分析、软件验证与测评、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要注意各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建设,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流于若干课程的堆积。

(3)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道,让本科生选修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例如数据库、网络、图形图像、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以达到类似于Georgiatech那样专业细化的效果,培养更适应于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开设“优秀班”(honortrack)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领袖人才。

(5)加强关于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交流、金融管理、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训练,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在传统的政治课中完成。

总体说来,我们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欢迎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同行专家进一步关注北大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情况和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CC2005,theoverviewReportofComputingCurricula2005./portal/cms_docs_ieeecs/ieeecs/education/cc2001/CC2005-march06Final.pdf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熵流;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3―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园区是园内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是众多科技成果涌现和转化的有力平台[1]。园内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而且多处于高新技术行业,创新对其来说尤为重要。而创新是系统性的工程而非纯技术层面的工作,应当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审视创新系统对象。如何化解园内企业创新系统内在矛盾和冲突、充分利用科技园区所营造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最终促进系统有序健康发展是理论和实践者都不可回避的问题[2]。本文试图从管理熵的角度来考察园区内企业创新系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熵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本指系统中分子运动的无序性,系统内部的熵增会导致无序程度的加剧[3]。其后,物理学中的熵概念被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其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便产生了管理熵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很少有将物理学中这种熵的概念引入企业创新研究的领域,将其应用于企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可进一步加深对系统演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鉴于此,本文试图探析园内企业创新系统的熵流构成及关系,并构建付诸应用的熵流测算指标体系、测算方法以及耗散结构状态形成的判别标准,以便为园区企业管理者准确把握企业创新状态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二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熵流构成及关系

六总结与建议

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摩擦,其内部职能部门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诉求时常不统一,对创新任务的理解存在差异,各部门的内部文化也有所不同,加之创新资源在部门间的配置总有不合理之处,如此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创新系统中障碍或矛盾的产生,这些矛盾就会带来正熵的增加[14]。要降低内部不断增加的正熵,就要从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中引入负熵流,这种负熵流的引入将有利于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比如科技园区内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给园内企业提供及时的金融支持、园区管理者向园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协调、管理咨询、信息沟通等服务。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的引入将对园内企业的创新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企业创新系统中矛盾的增加或正熵的增加是系统产生无序性的根源,而创新环境中引入的负熵流是系统走向有序的源泉。然而需要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从环境中引入有利于园内企业创新的因素就一劳永逸了。事实上,引入负熵只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企业管理者还应当主动采取措施化解内部的障碍及矛盾,比如加强研发-生产-营销之间的界面管理,完善创新决策及具体执行的流程,采取合理的手段整合创新资源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还要注意一点,从外部引入的并非一定就是有利于系统有序发展的负熵,如果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渗透进企业,反而会导致创新系统更加无序。

[参考文献]

[1]陈青洲.科技园区管理研究―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陆利华,张克俊.我国与国外高新科技园区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3):127-128

[3]李志强,刘春梅.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熵变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9,(8):162-166.

[4]刘艳梅,姜振寰.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8-91.

[5]李锐.企业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环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Corningp.thesynergismhypothesis:ontheconceptofsynergyanditsroleintheevolutionofcomplexsystems[J].JournalofSocialandevolutionarySystems,2008,21(2):133-172.

[7]worksandinterfacesinenvironmentalinnovation:acomparativestudyintheUKandGermany[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6,5(2):78-91.

[8]谷国锋,张秀英.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3):119-124.

[9]KobergCS,DetienneDR.anempiricaltestof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processfactorsaffectingincrementalandradicalinnovation[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Spring,2005,14(l):21-45.

[10]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6):142-147.

[11]ChesbroughH.managingopeninnovation[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04,47(1):23-26.

[12]李玉辉.演化视角下企业创新导向的提升机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9-92.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已开始将重点转到内涵建设上,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学结合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以期能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本文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计算机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基于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色

高职教育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清,“高职高专”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放在一块,高等职业教育只是定位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专科教育上。在这样的定位下,高职教育经历了一段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的历程,实践证明,这种精简版本科的教育模式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问题上,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最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如各种硕士学位课程。第五层高等教育又分为5a和5B两类。5a相当于传统本科教育,是强调理论基础和为从事研究和高技能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5B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从这一分类中不难发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1]。

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尚未形成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已经普遍形成的共识是,高职教育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教育部也在教高16号等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职的这种定位是高职教育形成独特特色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深刻理解其内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本科压缩饼干式教学方式,从而形成“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特色。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普遍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这种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在与本科学生的竞争中毫无优势,而且很大程度上挫伤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力本位”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的“学科本位”,“学科本位”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严谨性,而“能力本位”则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阶段在高职教育界所倡导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等高职教育理论从根本上正是为了突出高职教育“能力本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而提出的,它将成为今后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2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设计为突出“能力本位”和“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我们在构建专业教学标准时按照下面的原则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标准及课程体系等进行了“工序化”的开发。

2.1以市场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高职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发展性,因此应当依据学生未来的目标职位来对专业进行定位。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推进,网络的触角越伸越广,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对计算机通信人才的需求将不仅仅限于现有的各个网络公司或it公司,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正呈爆炸式增长,高素质网络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浙江省及杭州市中小企业众多,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本来就有信息化建设需要,再加上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有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什么样规格的人才则是必须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一方面企业大量招人,一方面学生大量失业的奇怪现象。也就是说,人才培养的规格只有与企业要求无缝对接或者基本吻合才能形成供需两旺的良性循环。为了了解区域对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岗位要求,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对开发区及杭州市系统集成企业、区域门户网站、网吧连锁集团、普通企业的信息部门、电信运营商、行政事业单位、智能楼宇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的调研。从调查情况来看,企业对一线技术维护工程人员是有比较大的需求的,但it系统集成企业和一般的非it类企业的岗位要求不太一样。对于it系统集成企业来说主要培养“网络工程实施人员”,即“建网”人员,其主要工作岗位根据it企业性质不同主要涉及三块:①综合布线岗位: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员,综合布线工程师,综合布线系统项目经理;②系统集成岗位:系统集成技术员,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设计工程师、it市场销售代表(技术)、售后技术支持人员、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等;③网络管理岗位:windows系统管理员、Linux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架构设计师等。而对于其他建有网络的非it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其主要岗位是企业“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即“管网”人员,包括网络设备调试,线路故障维护和主机系统管理,但中小企业一般要求运维人员身兼数职。这些岗位中高职计算机通信专业首岗主要瞄准布线施工技术员、系统集成技术员和系统/网络管理员岗位。

2.2通过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2],也是实现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必须经过认真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邀请来自企业和行业一线的工程师共同召开了工作任务分析会,围绕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计算机通信专业各岗位相对应的任务领域及对应的职业能力。通过这次任务分析会,总结出任务领域,参见下表(职业能力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出)。在工作任务分析会中我们共邀请了12位来自相关企业一线的专家参加。从上表可以看出,共有10位专家选择了“系统安装与实施”和“系统维护”为需求量最大的任务领域,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本专业所确立的培养目标——“建网”(网络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网”(网络系统维护人员)人才是企业用人需求量最大的。

2.3以工作过程为线索,重组课程体系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知识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首先,依据网络环境的整体性,确定阶段性的能力目标。无论是企业的网管人员还是it业技术支持人员,所面对的都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实际的网络错综复杂,子系统之间有众多的关联。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是以整体的网络环境和有步骤的工程为目标,融路由交换、服务器软硬件、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各项网络技术为一体,把各种设备、技术整合起来,提升到整体性的网络综合集成能力的培养。其次,依据职业岗位的方向性,确定计算机通信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岗位群来设置课程体系才有发展前景,计算机通信专业也是依据专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根据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就业岗位来设计本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的课程体系由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构成,每类课都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持。其中素质平台课程主要包括“两课”、体育、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以网络通信为主轴,以网络系统三大模块(综合布线模块、系统集成模块、网络管理模块)为核心,指向布线施工技术员、系统集成技术员和网络管理员三个岗位,并在这三个方向上按照学期设置阶段性能力递进的课程链。第一学期是专业平台课程,主要是各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入门认知课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掌握各计算机专业方向的概貌和基础,并为以后选择专业方向奠定基础。包括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对应计算机应用专业)、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对应计算机通信专业)、VB程序设计(对应软件技术专业)和photoshop图像处理(对应多媒体技术专业)等课程。第二学期是专业核心课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选择了计算机通信专业方向的同学就转入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本学期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本专业三大岗位的核心课程,奠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第三四学期是专业拓展课程。学生在这两个学期中,以系统及岗位方向为主轴,可有选择性地朝着布线或系统管理方向发展。此阶段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并促进学生今后的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2.4与主流企业紧密合作,以典型产品设计项目活动依据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确定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后,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比如说路由器和交换机),来设计项目活动。具体的项目活动以工作任务为起点,以实训项目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融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课程的职业性与实践性。任何职业课程都离不开具体的产品,在计算机通信领域我们与数据通信行业的主流企业进行了紧密合作。比如说系统集成方向课程是以思科网络设备为主。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将在现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基础之上,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美国Fluke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其中《H3C组网技术》和《高级路由与交换》针对系统集成岗位,《综合布线测试和认证》针对综合布线岗位。这些课程的开设可极大地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职位;社会需求;课群;体系;强适应性

1背景

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沿性工程,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着眼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需要,应与学生的未来前途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使得高校及其专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检验一所高校及其专业设置成败的关键因素。自从2000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被进一步放大。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折射出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缺陷,造成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使大学生培养的方向没有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为深化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9年6月初,我校决定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09级起开始实施。在此背景下,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学校《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际情况,启动了新一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本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是职业岗位的强适应性。根据强适应性的不同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群体系。课群是传授某方面知识、培养不同某种能力、训练某种素质以及面向一类职业岗位的逻辑紧密相关的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组合。课群体系是逻辑相关课群的组合。强适应性是不同课群要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大众教育环境下不同苗子的层次化、多元化。具体来说,培养方案从生源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归宿,遵照教育部1998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时俱进,瞄准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确定专业方向,再根据专业方向制定所需课群及课群体系,由课群细化到具体的课程。此外,我们也提供了应用技能型和应用创新型两种任意选修课程体系不同的学生选择,进一步增强课群体系的适应性。在此过程中,我们统筹处理了“文与理工”、“理论与实践”以及“通与专”三对关系。

2社会需求的职位与课群体系

通过网上调查最近三年招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的各单位对本专业的职位要求和具体描述,通过跟踪与分析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一次和二次就业岗位,通过与烟台市知名企业的多次对接,借鉴兄弟院校本专业的实践经验[1-4],我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中根据职业岗位设置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企业信息管理两个方向。

2.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职位与课群体系

web为信息生产者提供了一种便捷、廉价的电子文档方式,因此它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实现全球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日益重要和最具有潜力的资源平台。据统计,Google目前能够搜索到的网页文档有数十亿之多,而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进行增长。就信息社会而言,各家企事业单位为了生存,首先要建立一个门户网站,用于在internet环境下对外自己的信息,或管理客户信息,或进行网上销售等。因此,本专业的特色是培养与web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直接相关的工程师,使得毕业生与时代同步。

基于web的主流的管理信息系统由web应用程序、业务层、数据库访问层和数据库四层构成。这里,业务层和数据库访问层的封装均采用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技术。除此之外,各层的开发工具或开发系统均采用主流的工具,使得学生毕业后所学的知识和开发工具也与时俱进,尽可能地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就能够直接上手,进而减少企业培训学生的成本,实现专业与社会的直接对接。依据web管理信息系统纵向体系的四层结构以及横向的基础知识类、开发工具类、管理信息系统类三类课程,得出相应的课程体系配置如图1所示。

图1所示基于web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和基础知识类、开发工具类和管理信息系统类三类课程交叉产生的课群分别为软件基础群、管理业务基础群、数据库群、开发工具群、管理信息系统群。软件基础群为基础知识类与web应用程序层的交叉课程。管理业务基础群为业务层与基础知识类的交叉课组。数据库群为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中型网络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management2005)和大型网络数据库(oracle9i)4门课程。开发工具群由开发工具类中除去中型和大型网络数据库的课程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群为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群体系按照从左到右的四层和从上到下的四类横纵两条逻辑脉络展开。

在实际就业时,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web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不同课群能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职位。如果毕业生不但具备扎实的管理业务基础和软件基础知识,而且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驾驭能力强,熟练应用一种前台应用开发工具和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SQLServer2005或oracle)开发过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实际开发经验,那么毕业生可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员、管理信息系统程序员甚至首席信息官(Cio),当然更胜任本方向所属的其他职位。如果毕业生熟练使用网页的制作与设计、JSp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那么毕业生适合web应用程序员岗位;如果毕业生熟练运用VisualC#程序设计语言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则当管理业务基础和软件基础扎实时可以从事面向对象的业务层程序的开发;熟悉数据库原理并且软件基础牢固时则从事面向对象的数据访问层程序的开发工作;毕业生数据库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较强时,即数据库原理基础扎实而又能熟练运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或oracle之一时,可从事数据库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基础,具有美术特长而且网页制作与设计比较熟练时,可进行网页的制作与设计工作,或者结合富客户端工具进行网站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制作;若毕业生编程能力较弱,而管理业务基础较强时,可运用现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工作。由此可见,这样设计的课群体系是适应不同能力、不同基础、不同爱好的学生,适应多元化培养的需要,使得不同特长毕业生有不同的工作岗位,能够适销对路,避免了职业岗位的同构性和单一性。

2.2企业信息管理方向的职位与课群体系

目前国内从事eRp实施项目的专业人才不足4000名,eRp实施顾问频频告急,其中具备eRp实施经验的高级人才不足千名。面对如此紧缺的人才需求,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设置了企业信息管理方向,以着力培养eRp实施顾问。eRp实施顾问主要在三个方面就业,一是到软件公司就职,从事软件实施工作,负责软件研发、测试、企业咨询实施等,职位有实施顾问师、售前顾问、软件工程师、技术支持等,属于“外部咨询”;二是到软件应用企业就职,提升用户的软件使用效益,如eRp应用企业的内部咨询人员等,被称为“内部咨询”;三是自己创办提供软件咨询实施服务的公司,充当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为此,该方向配置了如图2所示的基于web的企业信息管理方向课群体系。它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课群体系有4处不同。一是增加了两类课群,分别是eRp类和信息管理类;二是管理业务基础群增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三是开发工具群减掉了客户端程序设计、Java开源框架、VisualC#程序设计和软件建模工具4门课程;四是数据库群减掉了大型网路数据库和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两门课程。

由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不难看出,课群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两个方向的课群体系包含了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所包涵的核心课程,但又各有侧重,不是简单照抄照搬,而是围绕职业岗位服务。因此我们提出了课群和课群体系的概念,就是避免课程简单地拼盘,甚至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三个学科的核心课程简单地组合。本人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不是三个主干学科的简单组合,而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学科的课程分别构成了系统有机联系的部件,都是为管理提供业务支撑或技术支撑。

两个专业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提供充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后,加强主流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侧重微观技术;而企业信息管理专业方向在提供充分必要的典型信息技术和工具和专业基础知识后,加强eRp的应用,侧重宏观管理业务知识。这样,两个不同的方向可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以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信息系统是把计算机这支箭射到管理这个靶子上,即管理信息系统从计算机的角度看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因此本专业的一部分毕业生也可从事软件分析师、软件设计师和中级程序员等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位。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开发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开发工具基础也是软件基础课群,为了简化表示,这里没有给出,只要我们在开设时保证课程间的先后关系即可。

3统筹处理三对关系

在本次修订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统筹地处理了“文与理工”、“理论与实践”、“通与专”三对辩证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基础扎实不是越厚越好,理论功底不是越深越好,要依据总体的就业岗位和多元化发展需要寻求两个最佳平衡点,一个是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要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另一个是管理理论基础和计算机软件基础要找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具体来说,要在四年的时间内,以学生总体能掌握为度,以最基本的概念、最典型的逻辑方法以及最典型的开发机制实现学生总体能彻底消化为度,以学生总体能形成一技之长顺利就业为度,以促使学生总体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实践与开展应用为度,以不影响部分优秀学生升学为度,以使学生总体具有近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限,以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有效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为度,以学生能够深谙管理业务基础运用信息技术顺利地开发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度。

我们在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本着两个基本原则。原则之一是基础不能过度削弱,实践教学创特色。只有具备必要的基础,毕业生才能有很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它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行基础。实践教学创特色是以社会需求的就业岗位为基础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原则之二是在保证基础和特色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教学内容,减少总学分,减少课程,减轻教与学的负荷,实现精讲多练,实现教学与训练的统一。

修订后本专业的毕业总学分由165分下降到154分。我们构建的本专业学科数学理论基础课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运筹学以及应用统计5门课程28学分,理论课每学分18学时,这样从数学理论功底角度保证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为加强实践技能,本专业的各门语言类和工具类课程是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成对出现,而且上机实践的1学分配置36学时,本专业的实践学分为30学分,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促进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吸收,即理论和实践是共生共栖关系。

4结语

实际统筹地处理文与理工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通与专的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人才培养的宏观纲领。为真正落实我院提出的应用型、技能型、交叉型和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还要进行微观设计。微观设计有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考点设计和选课指导三个方面。

(1)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出发,切实做好各门课程的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之间的接口设计,避免授课的随意性。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与培养方案做配套的修订,教学大纲的修订要从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个角度突出各门课程的核心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机制和典型应用案例。

(2)课程考点设计就是一门课程最基础、最核心和最关键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机制无论以何种题型出现,都必须要考,而且要明确考到哪个程度。

(3)制定配套课程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分流指导方案的制定,以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殷晓永,杨帆,韩永胜.优化信管专业课程设置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77-78.

[2]倪庆萍,汪路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1):89-91.

[3]刘青,贺远,谢京怡.信息管理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7(12):1902-1906.

[4]史红霞.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7(10):40-41.

StudiesofCurriculumSystem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BasedonadaptableJob

LiHong-bo,ZoUHai-lin

(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LudongUniversity,Yantai264025,China)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困境;生态位;应用技术大学;本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0-07

收稿日期:2016-12-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生态位重构研究”(15YJa880044);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常州高职园区整合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条件与契机”(16ZD006)。

作者简介:鲁武霞(1976-),女,江苏射阳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简称“转型”)。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对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内容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对本科院校“转型”工作设计了路线图。时隔三年,从实际状况看,这类院校“转型”进展似乎并不顺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院校和学术界对此政策主张仍持有各种争议和顾虑,院校本身的分歧则集中在对待“转型”的出发点、方向和态度上[1]。有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中分别有16.7%、80.4%、2.9%的调查对象认为转型“有一定必要”、“有必要但有顾虑”和“没有必要”,普遍担心转型后可能导致社会地位下降、招生和就业更难、办学条件不配套等问题[2](p23-30)。伴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进程的加快,这类高校对待“转型”的态度耐人寻味,也引人深思,其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困境以及生态位如何矫正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意蕴

产业链引发人才链、教育链的相应演进。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优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呼揪哂邢拭魇贝特征的新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党的十均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层次齐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务院《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教育部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一步明确“支持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这一政策表明了鲜明(支持)态度:本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举办。同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专门印发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目前,覆盖全国的“转型”试点正在有序展开。

从以上政策背景以及文本表述可见,“转型”有着现实的国际国内需求。普通本科高校(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为主)向应用型转变并成为本科职业教育的主要举办者,毫无疑问是这类高校今后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的“风向标”。毋庸置疑,无论在理论支持还是实践操作上,“转型”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面临朝什么方向转、具体怎么转,高校愿不愿意转、能不能够转,以及政策如何推动等许多问题甚至争议。国家政策层面的文件表述中,由“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到“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这一话语变迁,就可窥一斑。那么,暂且放下话语变迁背后隐含的具体用意和些许纷争不说,国家政策指向上对“转型”问题至少有四点共识:

第一,“转型”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战略行动。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适应社会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尤其要致力于教育变革,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直通车”和“立交桥”。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培养本科职业技术人才,就是从人才结构和教育结构变革上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直通车”和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完善。

第二,“转型”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教育”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生产技术、劳动者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转型升级,那么,相应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也必须转型升级,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从普通高等教育系列中走出来,从原来培养偏理论学术型人才转型培养产业行业迫切需要的更加实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这类高校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三,“转型”是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检验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和高校办学水平的最终标准,是毕业生质量是否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实际需要,能否为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提供适切的就业者。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所引致的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已经倒逼这类高校必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师资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转型”培养本科职业技术人才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证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四,“转型”是这类高校走出“生存”困境的路径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群体规模庞大,且集中在近十几年迅速发展,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资源利用甚为相似,同质化现象严重,彼此的“生态位”高度重叠。在当前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生源日益萎缩的条件下,这些生态位高度重叠的院校之间必然引致激烈竞争,最终导致弱者被逐消亡。而选择“转型”发展,就是通过对生态位的适度分离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和消亡。站在教育行政部门角度讲,就是进一步通过高校分类管理,促进高校分类型、分层次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平衡。

从教育发展规律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受到外部社会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同时又要回应外部社会关系发展的现实诉求。从以上分析可见,“转型”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和紧迫性。从国务院《决定》和教育部《规划》等所列出的目标、任务、措施看,“转型”是产业转型变革对教育领域转型变革的直接带动,是国家基于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两个层面考虑而提出的战略决策部署,亦是这类高校走出生存发展困境、矫正生态位的必然选择。毋庸讳言,这类高校如果不能成功“转型”变革,就有可能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障碍。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发展困境

从生态学角度观测,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是这类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出现了生存发展的困境甚至“死穴”。生态学研究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直接表现为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与之相应,一定区域内的教育系统是一个高度关联并存的生态系统,其各个因子都是有机联系的,结构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协调性是教育生态的核心特征[3](p53-57)。高等教育系统要达到生态平衡,就必须形成稳定的种类和数量,并保持与环境的协调适应。根据教育生态位理论,不同类型的教育和学校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并要求通过生态位调节与优化达到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群体目前生态结构(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与环境的适应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但制约着学校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1.教育类型定位上,游离于“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个与学术型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都有所区别的概念。它在教育类型上不同于学术型高等教育中的四年制本科,在培养层次上不同于三年制或五年制的高职高专教育。根据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计1219所。这些院校直接承担应用型本科教育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中670所(公办273所,民办397所)是1999年以后由合并、重组、升格而来,即学界常说的“新建本科院校”。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应用型本科教育显然属于实用技术型教育(5B)系列,而这类院校的办学却一直在理论学术型(5a)和实用技术型(5B)两个类型中游离不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偏重学科型,倾向于5a。所谓“转型”,即办学进行方向性调整,由原来的学术型(5a)为主转向应用型(5B)为主。

而许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一直不够理性,习惯于重视理论学术型人才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师资比例普遍不高(仅占专任教师数的20%左右)。例如新建本科院校这部分,绝大多数在《章程》或正式文件中确立了“应用型教育”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发现:78.5%的院校将发展目标明确为“综合性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75.4%的院校打算近5年内申请更名大学,70.8%的院校计划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69.2%的院校计划近3年增设新的一级学科,63.1%的院校计划近5年提升办学层次[2](p23-30)。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育类型定位上的“游离”、不确定,直接导致办学定位、角色分工“摇摆”和功能发挥不稳定,这显然不利于高校生态化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令这类高校生态位(种群特征)问题更加突显。

2.办学定位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缺乏个体多样性

“高校生态位”即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和发挥的功能作用,是以自有资源禀赋为条件,通过与办学环境互动所形成的相对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4]。从生态学意义上讲,生态位的差异决定生态因子的竞争状况,同一生态位上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竞争与排斥现象,不同生态位上的物种存在着相互依存与依赖关系。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群体在行业面向、区域面向、技术面向、职业面向、岗位面向等办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趋同单一,普遍缺乏自己的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高校的“个体”独特性和“群体”多样性是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提高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的关键。就高校个体而言,不同高校具有不同个性特色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就高校群体而言,必须保持合理的生态分布和群体特色,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严重依赖政府的政策调控、经费划拨、资源分配等,在发展的“时空”(发展阶段和服务面向等)、“营养”(生源和经费等)、“天敌”(资源竞争与排斥)上则极其相似,资源种类及利用范围也比较类似,即在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占据了几乎相同的“生态位”,大家都面临生态位宽度过于狭小、重叠度过大的不利局面。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资源配置和竞争的过程。在政府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生态位高度重叠的高校之间将产生激烈竞争与相互排斥。那么,竞争力弱的高校就必须及时调整定位与特色,通过寻求差异化的市场和资源梯度来优化生态位,否则,就会在残酷的同类竞争中被挤压而逐渐消亡。

3.R瞪柚梅矫妫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缺乏错位互补性

专业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同一区域内,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种状况意味着各校资源利用相似度高(缺乏资源梯度性),意味着彼此的生存空间会相互受到挤压、踩踏,相互之间的互补性、依存性将逐渐减弱。回顾20世纪90年代,国家当时提出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背景或初衷主要在于:一是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二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育类型多样化的需要;三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仍然未摆脱专业设置重复、盲目以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的困扰。其中体量庞大的新建本科院校,组建之初,专业基础薄弱,往往仿照学术导向的传统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模式和办学标准,专业设置求高、求大、求全,并且相互模仿,这样一来就失去了错位竞争和互补性。早在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时就指出,全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意味着2011届的5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中约70万人“学非所用”;而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也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在本科院校一批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中,有的是毕业生供大于求,有的是培养质量达不到技术岗位的职业要求。在近些年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申报公示平台上,有些院校依然在申报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全国专业布点接近饱和、就业率偏低的专业,这怎能不导致专业设置结构性失衡?

与此同时,这类高校在专业具体建设中,也不能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和社会就业结构变化而实时调整专业规模和课程体系,结果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特色不鲜明、技术技能优势不显著、就业竞争力相对偏弱。这类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同和内涵建设的弱化,意味着当外部教育资源稀缺时,院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在所难免,生存危机则越来越大。

4.培养规格方面,与专科高职院校之间缺乏层次衔接性

从教育“层次”上看,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发展要求高校生态位有丰富的层次性和衔接性,要求能通过不同层级的生态位来维系教育生态平衡并不断激活其演替进化功能。但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除了存在与同层次本科院校生态位“高度重叠”问题之外,还存在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生态位“高度分离”的突出问题[5](p37-38),主要表现为应用型本科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课程内容上,与专科高职之间缺乏相应的衔接与融合,致使这两类院校的毕业生在实际规格的层次上相互脱节、缺乏技能梯度。从社会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上看,两者之间缺乏延续性和衔接性。事实上,目前专科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生态位都存在“低位高攀”现象和“同位相似”现象。从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前者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相当于“工匠”胚胎)的技能技艺水平并不见“高端”,后者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相当于“工程师”胚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动手能力也并不见“强”,并且在社会职业带上毕业生职业能力缺乏衔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因素是造成当前产业升级期社会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借鉴教育生态位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专科高职院校应当重新确立自己在产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职业带中的“位置”,重新规划自己在高等教育生态中的角色“分工”和发展空间,以独特的类型层次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上的无缝衔接,促进自身生态发展和高等教育系统走向生态平衡。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生态定位

“转型”必须找准“定位”。按照教育生态位理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教育(高校),其生态位关系可能出现高度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分离三种状态[3](p53-57)。生态位的高度重叠和完全分离都不可取,因为生态位高度重叠时会因竞争同类教育资源而产生竞争性排斥,导致资源短缺性教育生态矛盾;完全分离时会因封闭隔绝而对边界教育资源产生严重浪费,导致资源浪费性教育生态矛盾。最为理想的状态是生态位之间大部分分离、小部分重叠,这样既能形成对资源的适度竞争,又能减少对边界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态位最突出问题是,与邻接院校(横向上与同类本科院校,纵向上与专科高职院校)生态位关系要么高度重叠,要么高度分离。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主动调节和矫正生态位,即通过“转型”与邻接高校保持生态位“大部分分离、小部分重叠”,使院校生态位错落有致,进而形成适度竞争、相互依存的良性共存格局。

1.通过转型,实现与学术型本科院校生态位适当分离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学术型”高等教育中分离出来,重点去举办本科职业技术教育,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和生存条件。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即根据社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一所学校,只有在人才培养上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和“迫切”需要(培养“有用的人”),才可能实时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禀赋;只有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才可能使自己的生态位得到巩固和优化。从国家政策及其指向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这次转型变革中肩负着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即在“转型”(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应用技术大学)过程中,要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对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建立职业教育本科与学术型本科的等值地位。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明确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是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专门教育),又要明确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是c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建立自信,保持转型后所举办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当前学术型高等教育的“等值性”(具有等值的社会地位)。这也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从目前600余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规模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条件优势和紧迫性。可以预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将明显优于转型前的学术型本科,毕业生也可以继续进入硕士、博士阶段学习。但关键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要过多地受社会传统观念(重普教轻职教、重学术轻应用等)和舆论的负面影响,要从传统观念和舆论中走出来,理直气壮地真正认同自己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和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从内涵建设上切实转变传统本科学科建设思路,要着眼于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加专业化、更加职业化、更加多样化的本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2.通过转型,实现与专科高职院校生态位适当重叠

具体来讲,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通过“转型”,实现在职业技术教育大体系内与专科高职院校之间形成制度性贯通和适度竞争,在培养规格“层次”上与专科高职院校纵向衔接,增强院校之间的依存性和共生性。从国际上看,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型高等院校,都是在适应产业转型、教育变革和职业变革需要中,通过与职业院校相互贯通衔接达到生态位适当重叠(大部分分离、小部分重叠),从而拓展了发展空间,优化了生存环境。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专科高职院校生态位之间的“适当重叠”,主要指人才培养上从原来的“毫不相关”走向制度性“贯通衔接”,包括学历学制层次贯通衔接、培养目标规格贯通衔接、课程体系标准贯通衔接、就业岗位面向贯通衔接等。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专科高职院校双方的共同任务是对应区域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社会职业带的分布和移动变化,面向行业企业培养出专科、本科规格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技术人才[5](p82-84)。因此,双方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形成专科、本科层次性,实现教育目标层次的梯度对应、无缝对接;要在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衔接贯通、适度重叠;在培养过程与培养模式上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类型的内在融通性、连贯性。在衔接技术上,双方要建立灵活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机制,注意所衔接的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递进性和对行业的适应性,促进专科专业与本科专业的对接融合;双方要设计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根据专业岗位的技术结构和国家职业标准以及职业教育类型层次特征,来设计特色鲜明的具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通过转型,确立本科职业院校的功能定位及特色

从历史角度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新归位”的问题。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学制方面试行“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和“四年制”中专并存的培养制度,简称“四五套办”。当时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中国创办了124所职业大学,但由于这些学校缺乏整体设计,创办之后慢慢丢掉了“职业”二字,逐渐走上了传统“大学”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高等专科院校顺势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格后,部分学校继续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内办学,部分学校则偏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走上了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的道路。所以从这类院校曾经的历史定位看,国家当前政策动因就是推动其从普通本科教育位置上重新回归到原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去,实施本科职业技术教育。

也有研究认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适应社会分工发展对应社会职业需要的高等专业教育,属于广义职业教育范畴,因此,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本质是“回归”现代高等教育的职业性[6]。笔者赞同这一说法。毋庸置疑,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类人才是社会整个人才结构中最实用、需求量最大的部分,目前我国人才缺口最大的是第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类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下建设目标:“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5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等,当前的理性做法就是: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和政策机遇,确立本科职业院校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空间,以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和优势形成自己的教育生态位;尤其要充分利用本区域的教育资源分布,结合本区域产业行业分布、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等地方性特点,打造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竞争优势,扩大与本区域同层次、不同层次院校生态位的差异。

4.通过转型,创新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人才链、教育链的转型升级。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发展,重点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人才,是历史的必然,亦将大有作为。2013年6月,国内35所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高校,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已经成为了“转型”的探路先锋。从国际上看,应用技术大学是直接服务本区域产业、技术和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本科以上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校类型,与“综合学术性大学”有同等地位。在我国产业升级和教育变革的双重推动下,众多高校要抓住这次“转型”的良好契机,大胆创新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模式,增强办学的资源禀赋,优化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鉴于当前“生态位”上的突出问题,这类高校在“转型”和创建应用技术大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下三点不动摇:一是教育类型定位上坚持走职业技术教育路线;二是教育目标和职业能力设计上坚持走“生涯发展”路线;三是科研定位上坚持走应用性科研路线[5](p139)。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在办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培养目标要与学科型本科明显不同,要面向应用、面向就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技术性”、“岗位性”和“职业定向”;培养方式要注重“工学结合”、“做中学”、“行动导向”,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技术的实践操作,强调职业能力和生涯发展能力的养成;在制定具体专业培养方案中,要着力建立本专业特有的知识体系、课程模式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类型的内涵和特色。同时,“转型”要注意克服技术主义影响,预防“工具人”培养倾向[7],确立以人文为基点、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人文教育理念。

四、结语

大学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对外部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吸纳过程,以及对生态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占有过程,而大学的外部环境和生态空间与政府施行的教育政策紧密相关。很显然,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府政策驱动与院校主动求变相结合的同向、协同、联动过程,并不是单单依靠政府或学校某一方力量就能轻而易举实现的。有研究认为,由于顶层设计不够与统筹协调不力、传统观念制约与舆论引导缺乏、办学自不足与理念滞后等原因,普通本科高校对转型中的“公平”与“质量”问题,以及“制度”环境普遍存在疑虑,这些影响了他们对“转型”政策的态度选择[2](p23-30)。面对社会各界对“转型”存在诸多纷争和疑虑的现实,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手段,设法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安心”在其生态位上发展,必须对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进行针对性改革,以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去办学,从而避免高校之间盲目攀高、偏离本质和特色。换言之,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帮助这类院校反复研判其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困境,取得态度上的“转型”认同;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杠杆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和规则,以驱动和帮助这类院校主动“转型”、矫正生态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7):18-22.

[2]董泽芳,聂永成.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4).

[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4]龚怡祖,谢凌凌.生态位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新选择[J].高教探索,2011(6):10-15.

[5]鲁武霞.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新能源;外向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新能源相关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催生了相关专业就业趋势日益高涨。国家产业转型的巨大变化对高职、本科和研究生有了不同层次上的人才需求,加之从传统新能源行业以运行维护的行业工人逐步向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维保行业的逐步的变化也使得新能源相关专业在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资源由教育行业内部发展型向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外向型。

本文针对本科新能源相关专业近些年的办学体会,提炼出该专业在今后进一步专业建设上面所需要做的具体规划。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验室建设及科研方向的规划几方面探讨未来的建设方向。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主要受到现有行业现状、学校的学科积淀、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在行业方向的资源及影响力、学生的就业情况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学科规划和专业所涉及到的专业课程为主要培养科目,加以适当的实训实践类教学及行业的认知。对于现有的知识更新较慢的传统行业来说,培养出的人员加以实践锻炼便可从事相关行业。而对于近些年新兴起来的行业、例如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来说。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创新性的要求。互联网行业诞生出高校以外的许多就业培训机构。由此也可以反映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行业要求的时间、技术基础和应用方向上,都出现了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是新能源行业即对人才的需求有要求,而现今社会培训有没有针对单独行业培训机构。

新能源相关行业由于引入国内时间较短,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1)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2)大量的配套设备及器件正在经历国产化或是国产化时间较短、存在大量的适应性问题;3)产业自身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以上一些特点,新能源相关产业要求的运维人员、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以光伏电站为例。相关的电气专业人员在电站工作中,要求对于变电运维、逆变器运维、光伏电池板运维和电气量监控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如此需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光伏专业人员很难在院校培养期达到要求的理论水平。而传统的本科院校理论的教学部分的深度达到的产业工人的基本要求。而实际运维能力和处理现场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学校转变新型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思想应适应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本要求。

对于本科院校的新能源专业应该在夯实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增加新能源行业产品开发企业和实际运营维护企业的现场实训实习。加大实训实习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以新能源相关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系统创新为主要实训课题,串联所有相关课程体系的课程在实训中。培养能够以团队为主体,能够进行独立应用的系统工程师。

二、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现有师资人员的引进方式除了要符合对于专业教师引进基本标准以外。还需要满足专业建设需求。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配置的专业对于专业发展的行径轨迹各不相同。仅仅满足传统的教育培养方案的教师梯队比较有局限性。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以及创新能力的产业技能工人和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的加入,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优化团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面对现有高校引人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抓好引人的主要评定标准。除了主要的学术成果,加强实际工程的应用能力将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其次,注重现有人员的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提升。加大在校师资走出去接触实践的机会。以复合型能力提升和项目管理方式为培养目标。再次,提升师资的服务意识。从传统教育行业向新形势下的服务业转变。提升师资的创新意识。

在师资的培养模式上,应进行深度的探讨和实践。以团队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强调团队人员的互相合作。多专业多学科的配合协作。降低人才培养管理中心。提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高效合作模式的创立。加强人员整体科研教学和科技服务周边社会的综合能力。

三、实验室建设规划

做好实验的3-5年的长期规划方案。精心的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调研新能源专业的兄弟学校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度、调研周边企事业单位对于实验实验系统的需求。邀请专家和相关专业进行综合实验室规划。在有限的资金配置条件下,尽量做到“四统一”,既本科专业实验室和课程设置相统一、研究生专业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相统一、职业教育培养实验室与基础专业实验室相统一、实验室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培养相统一。

对于实验室规划要集思广益,提高实验室规划的先进性。去除高校传统建设规划不同经费分立使用的原则。尽可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培养。加大自制设备的开发与使用。通过自制设备的开发使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实验室实际运维的整体费用。

四、科研方向的规划

由于教育背景的和区域资源的影响。传统的一个人兴趣和学术基础的研究方式向科研团队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常态。在新能源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加强周边资源的利用是切实有效的方式。为保证科研的持续性和原创性。深入实际行业调研,接触实际供需要求,深度提炼科学问题作为切实有效的渠道。加强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作为必要的途径。注重科研团队人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有条件的前提下配置交叉学科的团队成员将有助于科研的延伸性发展。注重“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研究方向。承接教学与可以服务的统一。

综上所述,以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效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为保障,以精确的科研方向为行业突破为利剑。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主要能力提升。以外向型发展模式突破现有新能源高校的一个发展瓶颈。创新服务于新能源行业。

参考文献:

[1]于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9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分委员会的职责是组织和开展本专业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导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接受委托承担专业评估任务,接受委托承担本科专业设置的评审;组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完成教育部委托的其它任务。围绕着这些要求,分委员会2006年4月21~22日在长沙召开主任会议,确定了任期5年内的工作。将总目标确定为:在4种力量的支持下,做好4件事情。这4种力量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局)、相关院系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组织(如: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各省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用户协会、软件行业协会、全国高校计算机系(院)主任(院长)论坛)和相关企业。4件事情是:宣传培训、分类试点、专业认证、完善规范。

在过去的3年半中,在各方的支持下,分委员会全体积极努力,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广泛的宣讲和培训、扎实的分类培养试点,以及稳步的专业认证试点。

1广泛的宣讲与培训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简称为《规范》)的研制汇集了全国计算机专业的大批教育教学专家,历时3年多。教育部对《规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直关注并适时给予指导,于2006年6月24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评审认为:“这些文件的起草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于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蒋宗礼老师

发展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规范》于2006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目前已经第三次印刷。根据2006年9月8日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全体委员根据分工,按照分委员会制作的标准讲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宣讲,几乎覆盖所有的省会城市,部分省市的宣讲还进行过多次,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热烈欢迎。经过2年多共计约70次的宣讲,至少5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直接听取了报告。在各校计算机专业明确基本方向和要求,修订教学计划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宣讲过程与部级精品课程、部级和省市级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的推广应用相结合,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的一线教师直接与广大教师面对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经验、方法等拿出来和大家共享,有效地促进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2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于计算学科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发展非常快,特别是在新技术、新系统以及广泛的应用方面,发展特别迅速。所以,该学科的一些分支学科逐渐形成并迅速丰富。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分委员会在《规范》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战略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2.1发展战略研究

作为延续,分委员会再次组成研究小组,继续从理念的层面开展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希望“细化认识,升华观念,看得更加远一些”。希望从健康发展的专业特征入手,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寻求“从专业出发”和“从学生出发”办专业的统一。

研究小组2008年4月正式成立,2008年7月2日召开了电话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2008年8月13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研究会。该小组目前正具体就“关于‘分类培养’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向分析”、“国外计算机专业办学情况概览”、“关于‘就业导向’办专业观念的辨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2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研究

这项研究是根据2006年11月18日分委会主任扩大会议的决定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找出本专业有关方向的公共基础知识结构,构建适当的公共基础知识课程体系,为在公共平台为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以适应目前许多学校以不同层次的平台为基本构架制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需求,力求实现无论CS、Ce、Se、it中的哪一个方向,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得,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本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

2006年12月研究小组成立,2007年4月底形成初稿,2007年6月中召开主任会议集中进行讨论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草案,全体委员中广泛地征求了意见,研究成果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的形式于2007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8年10月增加了适当的内容后,以修订版的形式重印。

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是:涵盖4个方向的公共要求,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按照总学时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以内;用尽可能成熟的课程实现涵盖,而且这些课程可以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

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含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算法(aL)28核心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他们被涵盖在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课程中,这些课程称为公共核心课程。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包括8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开展这项工作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各专业方向基本要求,包括:各专业方向的问题空间与知识取向、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能力的详细描述;第三部分介绍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第四部分给出这些课程所含的知识体系,称之为公共核心知识体系;第五部分给出了7门公共核心课程的大纲;第六部分给出公共核心课程对各个方面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分析;第七、八部分分别为示例和总结。

2.3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

这项研究是根据2007年7月1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工作会议要求,以及2007年6月16日主任会议和2007年10月13日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进行的。本研究根据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培养,进而更好地支撑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依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的总体要求,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里强调实践教学为总的教育目标服务,要与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要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内容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成有机整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并重是一个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既重视理论传授,又重视实践引导,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或者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强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构成一个体系协调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实践的体验、探索与应用。

追求实验体系的完备、相对稳定和开放,体现循序渐进的要求,既要有基础型的验证实验,还要有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在规模上要有小、中、大,难度上要有低、中、高;在内容上,既要有基本要求,还要有更高要求,通过更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体现实验题目的开放性。另外,还要强调实践环节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从覆盖面来说,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包含硬件方面的,又要包含软件方面的;既要包含基本算法方面的,又要包含系统构成方面的;既要包含基本系统的认知、设计与实现,又要包含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既要包含系统构建方面的,又要包含系统维护方面的;既要包含设计新系统方面的,又要包含改造老系统方面的。

从实验类型上来说,需要满足人们认知渐进的要求,要含有验证型的、设计型的、综合型的。要注意各种类型的实验中含有探讨性的内容。对综合型的实验,要尽量与“企业”相结合。

从规模上来说,要从小规模的开始,逐渐过渡到中规模、较大规模上。关于规模的度量,就程序来说大体上可以按行计。小规模的以十计,中规模的以百计,较大规模的以千计。包括课外的训练在内,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年的实验和实践量折合成程序量,可依次大约为5000行、1万行、1万行、1.5万行。这样,通过四年的积累,可以达到4万行的程序量。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至少应该达到2万行。

研制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于2008年10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等13门课程的实验,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嵌入式系统、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网络应用、网络工程等9个综合课程设计,以及对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要求。

2.4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

为推动分类培养思想的落实,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解决现在相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办学进程,2008年3月,分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该研究于2008年4月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作为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之一立项。

该项研究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并考虑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项目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探求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课程教学大纲下,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题空间、不同的根本问题,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较系统地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方案),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倾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够瞄准基本目标,更科学有效地实施进行探索。

瞄准这一目标,按照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分别设计出上述8门课程的三种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特别要指出的是,科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工程型以“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应用型则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

考虑到这些课程虽然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属性,所以在内容组织形式上我们没有苛求完全一致,而是依据一个基本框架,允许各门课程给出反映自身特点的内容。再者,教学实施方案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还是本学科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很多内容都是探索性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其三,课程教学是与教师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大纲、教材只是一个框架和素材,课堂教学这部剧如何展开,还依赖于集导演和演员于一身的教师,所以给出的只是提示性的参考。

项目共有核心研究成员51人,来自32所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包括18门部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和主讲教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于2009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5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根据2008年11月1日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研究。2008年12月研究小组成立,将基本框架确定为研究专业基本能力的基本内容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7门公共核心课程和软件工程课)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实施。

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题目,这项研究旨在为如何将面向知识的教育转变为能力导向的教育做出基础性的探索。研究初步将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专业基本能力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等4个方面。认为他们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例如,计算思维能力包括:问题的符号表示、问题求解过程的符号表示、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式化证明、建立模型、实现类计算、实现模型计算、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数字电路、实现数字电路、设计功能部件、设计芯片、对芯片进行程序设计、小型程序设计、大型程序设计、系统程序设计、实现智能系统等,系统能力分为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其中系统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系统软件使用、系统软件构成、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构成、网络系统的构成、硬件系统的性能、软件系统的性能、实验分析等。

首先要研究这些能力的内涵和描述,包括该书的作用描述、培养描述、培养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在这个基础上,以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为基础,探讨课程教学如何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办学试点

根据分委员会的工作安排,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改革,经过准备,于2007年正式启动办学试点工作。2007年6月16日发出了“关于征询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意向的函”。2008年3月25日,根据有关高校的申请,做出了“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立项决定”,分成“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具有行业特色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科学型与应用型兼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4个课题开展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学校有济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长江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厦门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

2008年3月28日,分委员会向教育部高教司提交“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工作立项的报告”。2008年4月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立项(“关于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z2008{71号)。2008年4月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科学办学试点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科学办学试点工作,就试点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2008年4月28日发出“关于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试点实施计划的函”,要求各试点高校提交试点实施计划,并要求责任专家提供相应的咨询。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分委员会非常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实际上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研究性的,而且研究中有许多要实施工作。例如:如何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环境和已有的基础开展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试点目的,各有什么样的、多大的难度?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参照规范进行办学,哪些条件下会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否能够被克服?如何克服?这都是试点中值得具体研究的问题。即使在试点的具体做法上,又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4专业认证

为了积极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配合教育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分委员会参加了计算机类专业的认证工作。2006年对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对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了专业认证,取得的经验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先后两次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经验交流和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受到高度评价,还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组织的文件修订等工作。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暂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其核心内容是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认证要求从以下7个方面考察专业的办学状况:

(1)专业目标。强调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合理性,强调它与社会需求和自身状况的符合度,以给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基础。

(2)质量评价。分别以内部评价、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分别从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视角来评价专业的教学过程和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毕业生,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不断地改进。

(3)课程体系。关注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实践环节是否完善,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密切关注作为“实践教学”重要部分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为了突出起见,这个环节被单列为一个“内涵”。

(4)师资队伍。除了包括最基本的师资数量与结构外,还关注到了教师发展,通过关注这一点,来保证维持一个通过认证的专业的教学正常运行的最关键条件――师资的满足和不断改进愿望的实现。

(5)支持条件。包括了除师资条件外的其余办学条件: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产学研结合。其中的“产学研结合”用来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体现“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6)学生发展。包括招生、就业、学生指导。招生体现了学生的基础和社会声誉,就业体现了教育的结果和社会认可度,学生指导则要求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贴切的指导,以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擅长和他们的创造性。

(7)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两个方面的内涵,分别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质量控制标准的设置与执行两个方面体现对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保证。

认证通过强调国际等效、能力培养导向、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断改进的机制来促进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从目前完成的认证工作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加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迅速改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引起了各个办学单位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步伐有望加快。

系统科学就业方向篇10

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在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层面的知识内容,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體系必须做出相应的系统化调整。文献[1]讨论物联网知识内容融入信息管理专业的可能性,论证信息管理专业融入物联网知识体系以培养物联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性,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以智慧物流等应用为突破口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但对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所需覆盖的知识内容及由此而导出的课程群语焉不详,并没有进行详尽的描述与探讨。为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物联网知识体系和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1“物”信息纳入管理对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 

信息管理专业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环境下催生的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和传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以进行信息管理”。在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中,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是信息管理专业研究和传授的知识核心;在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是“把信息科学应用于管理科学”的桥梁,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的关键。当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计算机软硬件课程为主,主要涵盖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 

随着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感知扩展到“物”端,“物”的信息开始纳入管理,而且所感知的“物”不再局限于该类“物品”某个批次的整体信息,还可以具体化到某一实际的“个体物品”上,也就是说,所感知到的信息粒度变细。相应的,要识别的管理信息粒度变细,信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数据时代应运而来,另外,信息传输也不再完全依托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使信息感知的物理空间范围扩大,即时通信使得信息感知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时刻点,而信息存储和处理也不再是单一模式,有分布式信息存储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这样一来,可管理的信息变多,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互联成网,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加强,信息利用的数据范围扩充到“大数据”空间,信息管理的模式发生新的变化,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变化,管理将变得更加敏捷化、智能化、柔性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管理过程和管理环节势必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造。把细粒度的“物”信息纳入管理触发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而且,这些新技术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并不是以点状离散分布于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中,而是全方位涌现在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呈现系统化的特点。无论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信息处理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都发生较大范围的扩容。这样一来,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就需要在信息处理的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调整,并需要根据知识内容之间的紧密程度和衔接关系,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也就是基于此,才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1]。 

2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新知识集合的系统化切入不能是简单的“打补丁”,更不能“喧宾夺主”,而且,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也不能完全照搬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此,在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2.1建设思路 

课程群的建设涉及知识空间的组织,也涉及知识内容讲授的时间安排。 

首先,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明确物联网学科方向毕业生未来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其次,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为突破口,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物联网三层架构,识别并收集智慧物流等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之外的物联网新技术的知识内容,以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 

为了让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内容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知识体系相契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信息处理的各个阶段为框架,对收集到的物联网知识内容在“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5个阶段上进行再组织:划分“物”信息在这五个阶段所涉及的物联网新技术,通过知识领域分析其中存在的知识单元以及各知识单元中存在的知识点,最后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构建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3],辅助参考文献[4]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应用知识三个层次上,梳理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并依托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构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群。 

最后,分析不同知识单元、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兼顾信息管理专业已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间安排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物联网方向课程群各个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和建议修读学期,以规划课程群的时间安排。

   2.2建设原则 

(1)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和重点,也决定不同知识内容的授课学时。“构建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学科方向的课程群”首先需要解读该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 

(2)识别学科方向上的知识内容需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突破口,以突破口对知识内容的需求及紧密程度为依据,将识别出的知识内容引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则需要依据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进行系统融合。 

(3)课程是知识单元的聚合,课程体系是对知识体系中知识内容的粗粒度覆盖。识别知识内容,梳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才能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体系可以由不同的课程体系覆盖,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4)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基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基础课程群。 

(5)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要推陈出新,也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专业固有的知识内容和特色。 

(6)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变革知识点的结构等空间因素,也要调整知识点传授和课程讲授的时间(学时)安排。 

(7)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在进行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变革时,还要同时调整课程内外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 

(8)承认不断改进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在变化,应用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更应该与时俱进。 

3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根据上文论述,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基本覆盖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所以,笔者把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限定在物联网的核心知识领域进行探讨。 

3.1培养目标的解读 

培养目标描述毕业生未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解读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从上游“产品制造”、中游“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到下游的“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5]。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所培养毕业生可能的工作环境在物联网产业链的中下游,即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物联网產业链中下游培养既懂管理理论又懂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应用物联网知识在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信息管理的集成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应用与维护等职业能力,能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集成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撇除信息管理专业与物联网知识体系共有、重叠的基础知识,通过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需进一步引入物联网核心知识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集成与应用。在知识传授时,尤其是在学时总数受限的情况下,不要在原理上“劳师动众”,而要在集成、应用上“浓墨重彩”。这意味着,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需要基于物联网工程等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级别,进行知识内容的“缩放”:缩小那些原理类知识的范围,缩减它们的授课时间;增大那些集成和应用知识的范围,加长它们的授课时间。 

3.2按照信息处理脉络梳理物联网核心知识领域 

依据“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五个阶段所构成的信息处理脉络,把物联网体系结构识别、收集到的物联网技术知识进行再组织,围绕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核心知识领域,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并未罗列信息管理专业中已有的、与物联网工程专业重叠的且没有变化的知识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另外,“aR物联网技术体系”描述“物”信息处理各阶段的技术框架,把它归属到“物”信息利用阶段。 

3.3知识体系 

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2]31-42,82-114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4]22-56,针对表1中梳理的知识领域,围绕集成和应用,确定知识领域内知识内容的最小闭包,并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细分知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把一个知识领域细分为多个知识单元,再把一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细分后物联网方向的知识内容见表2。 

在表2中,不同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笔者缩减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部分的知识内容,把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以及物联网控制等知识领域的知识内容浓缩在“aR物联网技术体系”知识领域中;放大信息加工和利用上的知识细节,把物联网处理层的“mw中间件技术”“CC云计算与服务计算”“Dm物联网数据挖掘”“iD智能决策”以及应用层的“iL智慧物流”等知识领域单独列出进行知识强化。 

4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王志良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据知识单元、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笔者确定覆盖知识内容的物联网课程及其授课时间和修读学期,得到物联网知识体系的一个课程覆盖——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见表3。 

在表3中,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和专业实践三个层次共12门课程组成,其中,物联网数据挖掘并不单独成一门课程,其知识内容将嫁接到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的数据挖掘课程中。 

实践环节,除了在相关课程安排有课程内的实验箱实验和上机实验外,还安排物联网应用综合实训和物联网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两个综合实践环节:前者,主要在认知层面上进行物联网新技术实践(如RFiD认知训练、传感器认知训练、无线传感网认知训练等)和物联网应用系统(如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监控系统、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处理中心等)认知训练;后者,则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进行物联网系统(尤其是软件部分)开发的综合设计。

    在时间维度上,表3罗列每一门课程的总学时、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而且还对每一门课程所含的知识单元需要的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进行细化。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的修读学期为主线,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12门课程的修读学期。 

在课程群实施初期,笔者把物联网工程概论作为唯一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打包成选修课程群供学生整体选修,既保证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到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能淡化物联网学科方向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冲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验证后,笔者将逐步进行知识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配置优化,进行更细粒度的知识内容黏合,缩减一些原有课程体系中陈旧或重复的课程及课程内容,加大物联网课程的必修范围,争取早日把物联网学科方向固化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5结语 

受物联网技术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冲击,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笔者以智慧物流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为“领”,以信息处理过程为脉络,梳理物联网知识内容;并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骨架,调配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规划物联网课程群,从而为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充实血肉,重塑身型。笔者提出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在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其他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学科基础开辟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联网学科方向,有助于其他专业根据自身特色构建新的课程群,还为其他专业开辟新的学科方向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 

下一步,笔者将进入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实操和验证阶段,在信息管理专业真正“开出”新的物联网课程群,检验物联网课程群的可行性和完整性,调整、完善知识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早日在信息管理专业固化物联网学科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1):26-29. 

[2]教育部高等學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1-48,82-114,124-134.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试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0-89. 

[4]王志良,闫纪铮.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2-56,7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