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9:46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1

一、制度产生的人学视界

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1]。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存在物进行考察,试图发现人的属性、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2]。制度之所以诞生,从人学的视角来看,是基于人类在演进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和把握。在系统的解释这一观点前,我们必须先对“什么是制度”这个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和说明。

(一)制度的内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制,裁也。度,法制也。”在中国,制与度合在一起指的是“人们所必须遵循的尺度”[3]。在西方,制度产生于对人性的先验假设。早于17世纪中叶,曼德维尔就对制度的产生及作用作出了基于人性的解释。他指出“不是人之善,而是制度,会使坏人也可为大众的福祉服务;而制约自私行为肆意妄为的大多数制度是在人类实践中自然生成的。”[4]至20世纪初,诺斯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现代学者青木昌彦借此进一步对其进行申引,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理念的自我维护系统。”[5],这就指明了制度的内生性、客观性和发展性。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两个结论:一是制度是群体必须遵守的规程或准则,以上学者的论述都没有超越这一范畴。二是制度是一种对“恶”的约束。这也就意味着,制度的产生是建立人对人性的清晰把握的基础上的,或者说,制度就是缘起于人对自身善恶的一种体察。

(二)人性的释义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论述,东西方都不鲜见。在西方,对人性的论述最早见诸于《圣经》创世纪篇。讲述了上帝在第七日造人后,亚当和夏娃在恶魔的怂恿下偷食“知善恶树”的禁果,最终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人类的祖先至此开始被打上恶的印记。《新约?马可福音》借托耶稣之口,宣称“从人里面出来的,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随着基督教对世界掌控力的加强,为了保持人对上帝的纯洁信仰,一大批神学人员走入人性恶的命题。奥古斯丁提出决定论式的“原罪”和“救赎”理论,认为上帝是善的化身,人有罪的原因在于滥用了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自愿的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在西方世界的统治权由宗教拉向世俗后,原罪理论并没有消解,相反为了加强君主对社会的专制,政治家有意识地推动它进一步发展。其中以霍布斯的理论最为经典。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面对有限的财富,人与人之间就是狼与狼的关系。”[6]从而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提供了合法的理论依据。这些观念伴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主导,性恶论也成为西方的最大势力。

而在中国,先贤们对人性的判断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认识过程,由此产生了四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告子为代表的人性中立说,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皆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告子讲“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墨子提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丝染说”也是基于此理念。二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孟子反?g告子“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借此,孟子提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因此教育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其弟子韩非也持这一理论。四是以周代世硕为代表的兼善恶说。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7]西汉董仲舒也倾向其说,提出了“性三品”理论。认为“性如于禾,善如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8]”。

(三)从人性观看制度的本质

通过对以上对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我们发现,西方与东方相比,对于人性的判断更为果断和坚决。这主要是由各自文化发源的差异导致的。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的星罗棋布、物资的有限让西方人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很早以前就非常注重探索“我”之外的世界。那么在探索外部世界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我”之世界和“我”之外的世界进行界限分明的划分。而直接承认人的恶有助于将内生的道德世界与外生的自然世界相区分。人的原罪意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既然恶出于己,那么人就必须加强对善的努力。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导善”实现对内部恶世界的赎罪和净化。而中国文化发源于大江大河之间,物质资源的丰富让中国人不必向外探索便可以获得生存的空间,因此中国文化自源生之初就存在着“我”与“非我”之间边界模糊的问题。故而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更偏向于消解善与恶的界限,让其处于一种模糊的非善非恶的状态。但是无论是西方明确的善恶观还是东方模糊的善恶观,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基本承认了“恶”的存在。而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则会让其想方设法“避恶”或“克制恶”。最初这种克制是野蛮的、血腥的和难以被人接受的。而后来为了规范克制恶的方法,增强人的幸福感,就诞生了一套群体公认的法则,这种法则就叫做制度。因此制度的产生实则是人本性的外部投射。或者说制度产生的初衷是人希望通过物化一个“非我”的存在来加强对自身的管制和规范,是对原始的利群益己意识的归顺。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作为制度的一种,其兴起逻辑与制度的产生逻辑基本一致,但由于它是制度在教育领域和学校场域的具体化,因此在演变过程中,亦有其特殊性。

二、教育管理制度演变的人学逻辑

制度既然是人类活动异化的产物,管理与人如何相处?教育管理制度演变的人学逻辑何在?首先,从管理的内涵上看,周三多指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9]这个概念表明,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内在于人的种属性和外在于人的类属性。所谓种属性,是指人的生命中自在的、自然的本能属性。而类属性是指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吸纳了社会精神、文化而产生的自为属性。因此,管理与人密不可分,或者说,管理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做”出来的,管理制度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的实现过程实则代表着人的发展水平从低到高的进化过程。其次,从管理的载体上看,管理是基于一定的组织架构。一切组织都有人的因素,组织是个人以特定的方式所形成的。因此,只有当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有效耦合才能诞生出科学意义上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形成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是人格中本我和超我的统一。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来自于人格中本我和超我的矛盾。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管理始终没有超脱社会的范畴,它始终要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始终保持一致,与人的发展保持一致。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人依赖的社会,二是物质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三是自由个性的社会。因此,以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论为指导,以人的发展水平为标准,我们可以将教育管理制度的演变划分为自然人的管理、社会人的管理以及自由人的管理。

(一)自然人视角下的管理制度

管理现象伴随着劳动分工而出现,可以说,当人开始直立行走,管理就产生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产力的欠发达,管理的发展仅停留在具象化的自发实践中和零星的、散碎的著作典籍里,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表达。直到20世纪初,伴随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为工厂提供动力来源、电话的出现加速社会信息流通、汽车和铁路让贸易往来成为可能,系统的管理理论终于在美国机械工程师泰罗的手中完成了。1911年,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他有关科学管理的思想,很快在欧美国家引起轰动。他提出的专业分工原则、最优化思想和标准化的管理办法以其科学内涵战胜了传统管理经验为主的做派,让工厂作业进入“效率第一”的时代。与其同时代的是法国人亨利?法约尔。法约尔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企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了界限分明的区分。他认为,管理只是企业活动的一种职能。管理工作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并提出了企业管理要遵循劳动分工、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14项基本原则。在科学管理的思潮之下,教育管理人员不得不接受企业化的原则,以效益作为评判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标准,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整。这一段时期,教育管理制度是从“效率”出发,认为被管理者是“经济人”,因此要以严格的、精确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约束和限制。它基于对自然人性的判断,逐渐将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相剥离,这种制度虽名噪一时,但很快就被新的理论取代。

(二)社会人视角下的管理制度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劳工运动和民主思潮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兴社会科学的产生,加上学校规模扩大和学校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科学管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猛烈抨击。[10]这一时期,乔治?埃尔顿?梅奥在美国的霍桑工厂开展了其著名的心理实验,即霍桑实验。霍桑实验主要证实了两点原则。一是人是社会人,除物质需要外,还有归属、尊重和爱的需要,这些方面的满足能有效的提高工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企业中还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企业管理者要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缓和了工人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成为20世纪40年代引领时代的主流管理思潮。在梅奥的基础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进一步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首先得满足自身的低级需要才能向高级需要迈进。当多种需要同时并存时,必须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马斯洛对人类一般心理特性的分析为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转变了自泰勒以来的“物本”管理思想,是管理领域的一大革命。受其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学校教育管理也有所改观。教育界中许多人喊出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教学的口号,为学校教育师生关系的调整、校长与教职工关系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观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现实的教育管理中,仅成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段时期,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基于“关系中的人”的视角,它意识到人不是孤立的在世界中发出自我的追问,而是始终在一定的关系里找寻自我的价值。这种关系不是仅仅是人与物的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管理制度的成型标志着人作为一种生命在与环境构成要素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存在方式。

(三)自由人?角下的管理制度

自由人管理视域的形成根本动力来自人类对自身的重新审视,这是人类的自我救赎。而在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其诞生也提供了可能。二战结束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迎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在这一进程中,管理形成了多元并存、兼容并包的理论思潮,促进了管理制度的多样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行为科学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关系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对组织各层员工均有不利影响,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改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由命令服从变为支持帮助,变监督为指导,实行员工的自主自治[11]。该流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他提出对于员工的管理手段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只有后者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需要丰富工作内容、实行弹性工作制等。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教育管理者更加注重教职员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刺激反应模式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办学效率。

而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是美籍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假定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由于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必然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特性,因此,不能用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规律来解释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反之,应立足于整体来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系统观以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最高目标,以此来评价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是否合理。”[12]因此,人作为管理系统的一环,在一般系统管理理论中,其重要性得到了充分彰显。一般系统理论打破了学校在社会中是封闭、独立的旧形象。它使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学校要对内满足员工需要,提高士气。对外要密切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这一时期,教育管理制度主要站在“自由人”的立场上看待人的管理。一方面,经历了两次大战的洗礼,人对生命的价值、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这促使人以一种柔和、关怀的眼光去观照?F实。另一方面,和平年代物质资料的充分满足让人超越基本的原始需要,寻求自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种“自由人”的管理观念,将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中心位置,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手段,表明传统的物本思想实现了向人本论的彻底转变。

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人学判断

张世英指出:“人如果停滞在现实性中而不思突破其有限性,或者说安于现实而不思进取,那就是死亡而并不是人生;停滞于感性中有限的东西固然是死亡,停滞于一些固定的概念中,那就叫思想僵化,也是一种死亡。”因此,着眼于人的发展,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教育管理制度变革的前提是要重视管理过程中人我关系的合理运行,激发个体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生发个体工作的主动性;打造管理创新的“一体两翼”模型,提高个体的创新性。

(一)重视管理过程中人我关系的合理运行

哈罗德?孔茨说:“各级管理者都担负着创造和保持一种使人们在群体中相互配合工作的环境,从而达成精心选择的任务和目标。”实现高效的、有序的管理,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必须时刻关注人在与“非我”的接触过程中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以制度的形式,尽量规避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从本质上看,人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关系根据血缘或地缘形成了以“己”为中心向外推的差序关系格局。在学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寻求到最合适的关系匹配是预防管理冲突的有效办法。针对利益关系引发的冲突,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坚持公平的原则。首先是分配的公平,应按劳计酬,消除制度成本差异。

其次是程序的公平。杜威指出:“领导应该是通过和别人交换意见从而激发和指导智慧的领导,而不是那种孤立的依靠行政方法专横独断的将教育目的和方法强加给别人的领导。”因此,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前,必须树立“共谋”意识,让所有的利益相关群体均能参与其中。杜绝“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潜规则。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实现学生会、教代会、教授会、教职工大会的层层筛选。在班级奖学金的评定上,让参选者在评比现场进行监督等。

再次,要坚持互动公平。管理者在管理中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创造条件扩大沟通的途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沟通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开始有由线下为主转为线上为主的趋势。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善于利用“两微一端”等线上媒介接收组织中个体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在两个方面对教育管理者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熟练操作各种社交软件、不至于让网媒成为摆设。二是要有勇气面对责难、承担责任。

(二)营造自由、民主、科学、人文的管理氛围

文化是人的第二生命,良好的管理文化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能。在学校场域内,什么样的管理文化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呢?自由、民主、科学、人文不可回避。自由是指在管理中要充分给予被管理者自主权,使其主动性得以充分生发。这个自由首先应该是理智的自由,教育作为人的事业,在管理上要充分尊重个体独立思考的权力,给予他们思考的空间。教育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学校的活力来源于活生生的人,而人的活力则来源于思想。昔日北大之所以成其大,归根结底是蔡元培“兼容并包”的管理理念使然。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其次,是表达的自由。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当前教管理领域依然存在管理者“一言堂”现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仅是权责利的关系,更是规定了在一定时间地点谁能说什么、谁不能说什么。这种扭曲的管理观念,久而久之会导致管理冲突,应引起教育管理者警惕。再次是行动的自由。在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上要保留足够的弹性,僵化和倦怠是管理者在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动向。

所谓民主,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避免主位思维,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充分听取被管理人员的意见,增强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谓科学,就是要求管理者自身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要防止纸上谈兵,又要防止知识成为悬搁的空中楼阁。而人文,主要是要求组织内部要有人文关怀。每一个人都在关系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对组织中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困难和挫折给予必要的帮助,从而在整个组织中形成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2

关键词学校纠纷教育仲裁制度

1教育仲裁制度的概念

1.1教育仲裁制度的概念

在汉语中,将“仲裁”解释为居中判断。但仲裁作为一个法律用语,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在现代仲裁制度中,仲裁是指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交给共同选定的第三者来裁决,第三者做出的裁决对他们共同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或者制度。”1由此可知,教育仲裁是指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当教师、学生和学校在教育和受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时,自愿将纠纷交给教育仲裁委员会裁决,由教育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纠纷,作出对双方同时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最终达到解决学校纠纷的一种方式或制度。

1.2教育仲裁制度的特征

1.2.1教育仲裁具有快捷性和经济性

教育仲裁具有快捷性和经济性是因为,教育仲裁实行一次性裁决,既有目的地实行一次性决定最终结果的裁决。较之法院的上诉制度,教育仲裁所需时间和费用相对较少,加上在仲裁的过程中,很多资深的相关人员参与进来,提升了案件的审理速度。很多民事诉讼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诉讼延迟,很容易导致e案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普通民事案件耗时为十四个月左右,但是在积案的情况下,案件处理时间增加到二至十年不等。而且,司法诉讼的成本远高于仲裁所需要的成本,其处理结果往往还不令人满意。

1.2.2教育仲裁具有综合性

在设置方面,教育仲裁属于行政仲裁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学校纠纷具有复杂性,而且往往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导致法院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类型的学校纠纷。但作为行政仲裁的教育仲裁机构却可以灵活地处理多种复杂的学校纠纷,促进纠纷的化解,从而使处理机构和法院各司其职,避免重复劳动现象的出现。

1.2.3教育仲裁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

教育仲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主要表现在教育仲裁实行的是由专家组成的仲裁员所进行的审判。由于学校纠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司法诉讼中的法官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在认定案件的过程中,他们虽然具有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但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欠缺一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使案件不易被妥善地处理。因为学校纠纷案件不仅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学术以及教育方面的问题。

2设立教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设立教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2.1.1完善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完善

随着我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相关救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使得纠纷的解决制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推进,法制进程不断加快,司法凭借其公正、中立的特点备受推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发展以及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懂得用法律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但司法诉讼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学校纠纷,因为:首先,司法诉讼花费较高,纠纷案件的增多使得诉讼机制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造成积压案件和学校纠纷不被法院受理的现象增多;其次,学校纠纷案件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导致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往往会力不从心。而教育仲裁制度作为一种非诉讼制度,在程序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便于解决学校纠纷。

2.1.2适应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速度较快,而学校纠纷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学校纠纷的主要解决途径是教育申诉,其缺点是受理部门不明确,容易造成部门与机构之间相互推诿情况的出现。教育诉讼和教育复议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复议制度仅仅将被申请人限定为教育行政机关而非学校本身。行政诉讼制度也同样只是针对教育行政机关本身所设置的。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只对人身权和财产权做了相应规定,而对受教育权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无法保证受教育权的救济。

2.2设立教育仲裁制度的可能性

2.2.1教育仲裁处理学校纠纷的有效性

学校纠纷往往是发生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纠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事人通常也希望可以通过和谐的方式解决纠纷不至于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诉讼本身就具有对抗性的特点,采用诉讼的方式,不利于双方的沟通,导致纠纷难以被解决。而教育仲裁在仲裁员的主持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便于纠纷的解决。

2.2.2教育仲裁处理学校纠纷的满意程度

学校纠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果仅仅依靠司法审查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也会导致很多学校纠纷案件不被法院给予受理。这样会挫败人们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在使用教育仲裁处理学校纠纷时,一方面,能保持客观公正的审查原则,仲裁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也很有说服力,便于人们信服裁决结果。另一方面,教育仲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容易促成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最终达到比较容易令人接受的结果。

3设立教育仲裁制度的构想

3.1教育仲裁委员会的构成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十二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和委员七至十一人组成。仲裁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委员会成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2教育仲裁委员会应该有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应该由政府主管教育的负责人或者教育法方面的资深人士担任,副主任和委员应该聘请有关法律、教育法等相关方面的人员来担任,其他的教育仲裁委员还应该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从而保证教育仲裁委员会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3.2教育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受案范围教育仲裁制度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因为受案范围会直接影响教育仲裁在解决学校纠纷过程中的广度和深度。这里所讨论的学校纠纷主要是指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或者教育服务过程中的有关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纠纷,并依法向学校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其做出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裁决,最终达到解决学校纠纷的目的。这里所说的纠纷主要包括:违纪处分、学籍管理等所引起的行政法律纠纷,以及发生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侵犯知识产权、财产人身权的民事法律纠纷等。在处理这些纠纷的过程中,教育仲裁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既减少了司法的负担,又保证了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3教育仲裁制度的程序

教育仲裁程序简单来说就是指进行教育仲裁的过程和手续,包括提出申请、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审理案件、做出裁决等。根据我国《仲裁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教育仲裁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3.1申请与受理

所谓教育仲裁申请就是指争议一方当事人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根据相关规定向仲裁委员提请审理裁决,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应以书面的形式向有关机关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程序开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但只有符合条件的仲裁申请才会被予以受理。仲裁委员会接到仲裁申请书之后应该及时依法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立案就意味着仲裁委员会接受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也就意味着仲裁程序的开始。

3.3.2准备

仲裁委员会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后就会成立仲裁庭。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人员应当为一人或者三人。处理相对简单的学校纠纷案件时,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而处理相对重大、复杂的学校案件时,应该由三名仲裁员共同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各自挑选一名承接办理案件的仲裁员。这种类型的仲裁庭有三人组成,其优点是便于仲裁知识的互补,提高仲裁质量。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仲裁庭一般都由三名仲裁员组成。

3.3.3调解

仲裁调解就是指在仲裁过程中,由仲裁庭主持,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权利义务进行协商,以期达成协议,解决双方争议案件的活动和方式。仲裁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仲裁调解所要遵循的程序,但是可根据仲裁法以及仲裁时间的相关规定可看出,仲裁调解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调解的开始。根据《仲裁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庭在做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如果自愿调解,仲裁庭理应调解。不能调解的,应当及时做出裁决。”3根据该项规定,仲裁调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仲裁庭自行调解;二是仲裁庭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节。第二,调解的进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调解,在仲裁庭主持调解的过程时,双方当事人及其人都应该参与调节。第三,调解的结束。一般情况下调解的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调解因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而结束;二是调解因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的主持下,经过协商,未能达成一致,这时仲裁庭应行使裁决权,对纠纷案件及时作出仲裁裁决。

3.3.4仲裁裁决

如果调解不当就应该开庭仲裁。仲裁庭应该在开庭的前四天将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事项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当事人,然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由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法律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做出有约束力的判决。仲裁庭审理案件结束时所做出的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仲裁裁决一方面意味着仲裁庭对有争议的案件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仲裁裁决也意味着双方当事人选择通过提请仲裁这种有效、快捷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教育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劳凯声.中国教育法治评论(第二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唐德华,孙季君.仲裁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4]谭兵.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范志明.司法公正与诉讼程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赵杰宏.教育申诉制度的缺陷分析[J].法制视窗,2006(33).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3

[关键词]教育救助全纳教育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与否将极大地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献计献策,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教育救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要想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创新。本文尝试着从宏观的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破解这一难题。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

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公民的法定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公平问题却一直存在。教育公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指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它包括3方面的内涵:一是起点公平;二是过程公平;三是结果公平。按照这一理解,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教育起点公平来看,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由于受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硬件设施、教育教学设备、教师队伍素质、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就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我国地域间经济、文化差距比较大,如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科技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给教育所提供的资源与条件差距也很大,从而使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质量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也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学生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第三方面,由于观念上的歧视或认识上的偏见,绝大部分普通学校拒绝接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使其中一部分有能力在普通学校学习的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另外,即使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由于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义务教育阶段,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上好学校难”的现象;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受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大多集中在较大的村镇的影响,学生上学的成本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从教育过程公平来看,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升学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学升初中时,由于受户籍限制,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存在着不合实际之处。如,许多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与实际居住地教育行政区划不完全一致、流动人口的子女户籍与实际居住地教育服务机构要求不符等,这就使部分孩子的入学、升学成为难题。第二阶段,初中升高中,由于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层次的高中入学竞争异常激烈,加剧了升学机会的不公平。第三阶段,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各地区的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尤其是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差异巨大。每年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正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再次,从教育结果公平来看,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就业方面,受经济发展状况、用人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急待从制度创新方面加以破解。

二、教育救助制度的不足

针对上述教育公平的种种问题,社会各界人士也献计献策,想出许多办法,采取很多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教育救助制度。教育救助最初是指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贫困学生获得受教育机会从物质、资金等方面所提供的援助。后来,教育救助的对象逐步扩展到流动人口子女、残障学生、女性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等弱势群体,救助的形式也从物质、资金救助扩展到教学条件救助等形式,教育救助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指政府或社会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保障教育弱势群体享有公平的教育”。

教育救助制度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教育救助具有临时性和随意性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救助往往具有临时性和随意性,存在着有钱就救助,没钱就不救助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也缺乏长远性,这就难免使教育救助有形式化的危险。

2.教育救助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教育救助的对象最初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的,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作为教育救助的对象,而忽视其他的教育弱势群体的救助,更忽视贫困地区或教育薄弱地区的救助,使教育救助具有济贫的特点,而缺乏制度化的安排。

3.教育救助侧重于物质或资金的援助,缺乏精神方面的援助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救助的形式大多停留在物质或金钱的援助,缺乏对救助对象施以精神的关怀。文化隔阂、道德冷漠、情感麻木、心理不相容等隐性的社会排斥也是造成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因素,“关注社会‘软’环境的改善,上下一致、共生共荣、道德自觉、彼此感恩、心理相容的文化心理氛围也是教育救助的题中应有之义。”

4.教育救助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

教育救助更多地是对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救助,为已经产生的问题寻找出路。但教育救助无法阻止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须从更高层次的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三、全纳教育与教育公平

正如前面所说,教育救助制度虽然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取得很大的成效,但它不能根本上阻止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只有从制度创新上进行新的思考,用全新的理念来破解教育公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全民教育的顺利实现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为此,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入学和质量”(worldconferenceonspecialeducation:accessandquality),在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的概念。全纳教育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二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三是主张机会均等;四是强调教育民主,强调合作;五是强调接纳,反对歧视和排斥。

全纳教育主张要对普通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造,为所有儿童(包括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适合自身需要的教育服务,使每个儿童都可以在学校里受到教育,并能取得成功的学习经验,通过课程的调整和安排,对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以及社区的合作来保证教育质量,彻底打破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的界限。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全纳社会和实现全民教育”。因此,用全纳教育的理念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造,建立全纳教育体系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四、教育公平的制度安排

根据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结合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制度上的完善与构建,破解教育公平问题。

(一)教育起点公平的制度安排

1.加大学校硬件设施的建造、改造力度,实现校园硬件设施的标准化。

为了解决教育硬件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对现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这样无论学生在哪个学校入学,他所享有的教育硬件资源都是一样的。当然,这个建设标准,应该是城乡统一的,也是动态的,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尝试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实现教师全国范围内流动。

为了解决教育师资分布不均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教育是公共领域,教师是从事公共事业的人员,只有把教师纳入公务员制度,才可以实现教师全国范围内(最起码是省域内)的定期流动,彻底改变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3.按学生实际居住地就近入学,打破城乡户籍的限制。

破解教育起点公平,最重要的措施还是按学生实际居住地就近入学,取消借读费,允许学生根据需要自由转学,打破城乡户籍的限制。

(二)教育过程公平的制度安排

1.以救助促全纳

通过对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的解决,教育过程公平问题之一主要集中在因贫困失学问题上,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教育救助制度可以发挥独特优势,我们可以采取“以救助促全纳”的指导思想,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现实生活中,救助贫困学生的办法和措施非常多,如“春蕾计划”、“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奖学金制度”、“希望工程”等,都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对高招制度进行彻底变革

教育过程公平之二主要集中在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实行统一的国家统考分数线、省里会考分数线和学校复试三位一体的高考模式,根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性质,分别规定全国统一的分数线。如北京大学等类似的属于国家公办的一类重点大学,入学条件必须是达到国家规定的统考分数线,并且通过学校的复试,或者以省里的会考成绩作为国家统一的分数线依据。地方大学以省里会考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再通过学校复试。依此类推,让所有考生在同一标准上来竞争,而不是现在的把某大学的招生指标分配给不同的省。这样,就可以解决高考制度带来的负作用。

(三)教育结果公平的制度安排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4

【论文摘要】在我国,教育被喻为“三座大山”之一,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之大。在这其中,学生上学资金匮乏又是一个广为关注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很难健康发展。本文所提出的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问题,就是为解决这个难题而进行的探索。 

 

 

在我国,教育被喻为“三座大山”之一,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之大。在这其中,学生上学资金匮乏又是一个广为关注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很难健康发展。本文所提出的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问题,就是为解决这个难题进行的探索。 

 

一、理念创新:从教育需求方视角研究教育金融制度 

 

教育金融,是解决教育融资问题的新理念。通常,人们大都习惯于将教育理解为一种公共产品,认为国家应理所当然地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这种由国家提供教育经费的机制叫做“教育财政”。事实上,教育也具有“私人性”,教育经费应当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承担。当个人经费不足时,可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融资,这种机制叫做“教育金融”机制。大家熟知的“助学贷款”就是有政府参与的教育金融模式。 

本文所研究的教育金融,又有如下新视角: 

其一,融资主体特指教育需求方,不包含教育供给方。比如,它仅探讨学生的金融问题而不探讨学校的金融问题。后者研究的是企事业单位的投融资问题,属于传统问题;而前者属于自然人的投融资问题,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都比较落后。 

其二,教育取其广义概念,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在职培训。从纵向上讲,广义教育与终身教育理念一致,它包括个体在母体中孕育到离开人世的整个过程。 

其三,这里所谈的教育金融不仅仅是融资问题,还包括投资和理财。要从理财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如何有效运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高效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以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效果。上述教育金融概念的提出是对现存两大重要命题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教育金融问题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关系密切,在本质上它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前提假设的阐释。舒尔茨认为教育和培训等行为都是增进人力资本的行为,都能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增加个人收益。但舒尔茨对人力资本者的资金瓶颈总体上存而不论。教育金融理论则要着力如何解决人力资本积累者面临的资金瓶颈、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和教育周期的拉长,个人教育培训资金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由此导致的机会成本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为人们关注。高效解决个人在教育需求中的资金问题,日益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 

其次,穷人的银行家、经济学家,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所做的工作也说明了教育金融的价值所在。尤努斯开创和发展了“微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2006年,“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尽管学生也属于其贷款对象,但并非其主流业务。教育金融则将集中研究并解决教育需求方资金融通问题。创业者一般处于人力资本积累后的阶段,融资的目的是进行客观世界的投资。而受教育者融资的目的是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这将关系到教育公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因而,教育金融产品的创新比乡村银行创新模式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机制创新:实行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 

 

所谓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与债性教育金融相对应的新型教育金融制度。 

从权利义务的特征来看,金融契约大致可以划分为债性契约和股性契约两种。关于企业金融契约的研究相对比较发达,而自然人金融契约在我国则发育不足。目前比较常见的契约形态主要是非标准化的债性契约,比如,个人向银行借款。标准化债性契约和股性契约均处于缺失状态。如果说金融契约发展顺序的规律是先发展流动性弱的契约,然后再发展流动性强的契约,那么,对于自然人来说,非标准化股性合约即股权合约将是继银行贷款合约后的下一个创新重点。股性合约的本质是分成制,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与债性教育金融制度相对应的新型教育金融制度。

与债性合约相比,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更适合学生的信用风险特征。严格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作为融资主体,必然有责任和义务按照金融契约的约定向供资方提供相应回报。用以回报的现金流来自于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收益。然而,学生人力资本的回报带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方向、成长潜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等自身因素密切相关,还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本的认定和经营风险相关,而且还与产业结构变动、经济波动等中观、宏观问题密切相关。由于债性合约是固定性收益类合约,供资方将会在学生人力资本积累失败或主观违约的情况下损失本息;而在学生人力资本积累成功时只获得较小的利息回报。这会使银行成本—收益—风险过度不对称。而分成制契约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特征则会使供资人的成本—收益—风险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这与创业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更适合于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的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提出不是对学生贷款合约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其缺点的克服,也是对学生贷款制度的补充。在我国目前信用条件下,由于银行面临的风险过大,学生贷款制度几乎无法运行。随着政府、高校等主体的引入,债性契约的成本—收益—风险的对称性有了一定改善,助学贷款制度有了一定普及。但学生贷款给银行和金融系统所带来损害仍然比较大,债性合约的劣势显而易见。在我国,大学生贷款呆坏账高达80%。政府采取的公布学生欠款名单以及采用生源地贷款的方法尽管对降低坏账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前者是一种以损害学生信用资源为代价的不可持续性方法,后者则是将父母信用资源引入助学贷款的一种制度异化模式。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学生贷款证券化方法则可能因为其风险转移效应刺激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而最终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损害,次贷危机即是例证。 

现实中已经存在许多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雏形。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按比例还款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分成制。而张五常在佃农理论中所揭示的分成制、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明星-经纪人合作模式,都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精髓的萌芽。 

如果说风险投资企业分成的对象是风险企业的现金流,那么,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分成的对象则是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回报,表现为学生作为员工时的工资或者创业回报。这里将存在对学生未来工资或回报的认定问题。为了降低供资方的风险,构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征信体系将是必要的。为了调动一切融资手段,现实中的教育金融契约可能会是综合教育财政、债性教育金融契约、分成制契约三种形态契约的“混合”性或“化合”性契约。债性契约和分成制契约也将出现“债转股”、“股转债”、“债+股”等多种搭配形式以满足不同偏好的资金供求双方的选择。 

 

三、分成制教育金融:教育制度改革的新型发动机 

 

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价值,在于其本身不但能有效解决教育教育需求方的资金瓶颈问题,还具有促使教育制度改革的作用。只要使用了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教育制度就自然发生改革和优化。这主要源于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收益—风险共分机制”,该机制可以促使供资方为受资方提供增值服务并监督受资方的激励。该机制会促使供资方逐渐专业化,成为具有专业特长的教育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引入,将会进一步促进分成制教育金融的发展。如果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是企业,那么分成制教育金融契约投资的就是学生的人力资本。基于教育需求方的分成制私募投资基金,会使教育金融制度具有“聚集资金、代客理财、分散投资”的特征,从而产生“风险分散化、专家产业化”的制度效应。投资于不同的学生可以降低或消解非系统性风险,不同的资金提供者聚集资金则有利于分担系统性投资风险。而基金经理人“阅人无数”,很容易成为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家。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5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外在强求,而是内在的统一。这种内在统一性,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个体内化教育理论的心理机制得以深化;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实现面上推广。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个体心理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个体应用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教育理论影响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实践者学习、内化教育理论的演绎生成过程,其认识是沿着原理论——概念论——感性论的路径进行的。实践者通过这一步形成能切实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内化理论,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问题解决者内在实践经验的结合。第二步,实践个体应用已经内化了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经验,发现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新理论。实践者通过这两步,完成从内化他人理论到自我理论的生成过程,在个体认知上达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仅此还不足以促成实践者付诸行动,还必须以知的统一为基础,通过情感的动力作用促使其自觉地实践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教育理论实践者要注意首战必胜,让自己一开始就尝到甜头,形成积极实践教育理论的心态。践行教育理论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实践者必须经历持之以恒地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践行教育理论中,实践者必须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否则就会半途而废。为了增强实践者践行教育理论的意志力,除了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实践者的思想境界和目标追求外,要在每一关键环节对实践者的微小成功予以物质和精神激励,促使其形成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内在成就动机,产生坚持下去的决心。[3]同时,实践者之间也需要一个宽松的内部心理环境,要及时给失败者以鼓励和关心,促使其产生感激、报答支持者的情感,把关心转化为再次实践的动力。只有实践者把内化了的教育理论转化成特定环境中的实践情感和意志力,他(她)才能持续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者全程和全面地结合,并最终形成预期的实践效果。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

教育实践群体是以一定社会阶层或集团的方式存在并开展活动的,因此教育理论是否符合实践群体文化心理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制约着实践群体对教育理论的选择,影响着其对教育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教育理沦与实践群体传统文化融合的心理机制。[4]一是根据实践群体对教育理论解读的民族性,创造易于为本民族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二是引导实践群体形成自觉学习、内化教育理论的职业道德。在相关政策和舆论宣传影响下,促使实践群体逐步把学习、理解、研究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形成违反教育理论将从内心感到有违教师职业的不安感。三是理论研究群体应从心态和情感方面与实践主体群产生内在融洽。要善于根据教育实践群体需要,自觉地变革教育理论,形成分解与重构抽象教育理论的习惯。通过分解细化,把实践群体难于理解的教育理论体系逐级转化为便于操作的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外在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有很强的价值性,其中必然暗含利益和情意倾向。教育理论在走向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群必将从自身利益立场对其进行选择。只有那些给实践群体带来实际利益的教育理论,他们才积极选择并乐意践行之。

由于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生存环境和利益立场的差异,要让教育理论的建构者更多地理解实践群体的利益,必要时可建立二者密切结合的利益拥绑机制。一是形成教育理论研究者乐于参与实践,教育实践群体积极追求理论学习的制度。就当前我国的情况看,国家已经借助学历教育和课题项目等激励机制,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实践群体学习教育理论的热情;主要问题是如何让理论研究者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扎下根来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还没形成。二是形成激励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群体代表共同制订教育政策,共同参与重大教育课题攻关的机制。以此创造更多机会让实践群体发表对教育理论的意见,促进教育理论研究者积极吸收其改进建议,借助二者密切合作的方式创新教育理论。三是在创建与应用教育理论中,要注意利益机制的作用。对理论研究者而言,需要站在实践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建构出符合实践群体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就实践者而言,首先教师要有为学生发展舍得牺牲的精神。因为教育理论更多是从学生利益的角度设计的,其在走向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比过去付出更多精力,同时还要承担因实践新理论引发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风险。[5]其次,在新教育理论的推广中,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先选点实验,以调整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造成的利益分配偏差。同时,注意将实践群体的阶段获益与最终获益结合起来,形成逐级获益的机制,以确保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持续发展性。

总之,只有借助外在的利益激励机制,将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的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促使理论群体向实践深入,反思抽象理论实践化的思路;引导实践群体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反思自我经验普适化、理论化的加工方法,以此促成二者同绕重大教育问题的解决,协作建构“抽象理论——中层理论——实践机制”纵向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用这样的教育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实践,再配之以践行教育理论的情感和意志,才能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彭泽平.“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再追问——从命题合理度、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

[2]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3]罗凯梅.教育实践研究的叙事转向[j].基础教育研究,2004(1).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6

我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积极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大力促进教育持续均衡发展,认真做好教育民生大文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探索了路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仍较突出,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县域学校布局调整问题、以及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等任务还很艰巨。整体上看,保障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不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够高;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和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不适应,推动科学发展的办法措施不多。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教育联系着千家万户,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广大群众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教育均衡持续发展有着更高的期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又根据新的形势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争当排头兵,开创新局面,努力完成“激活力、挖内涵、促教育发展后劲”的具体工作目标,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教育实际出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重点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针对有的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够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学习,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成才观、价值观,自觉按教育规律办事,着力解决发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全局意识不强等问题,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

2、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团场教育发展不均衡、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办学行为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不够高等问题,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完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措施,破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强化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人才支撑,努力做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社会效益、后劲相统一,走上“轻负担、高质量”良性发展的道路,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着力解决教育系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师待遇落实不好、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立足教育本职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

4、着力解决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针对学校办学体制不规范、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加大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对教育事业的更大支持,形成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努力完善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5、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有的党员干部领导水平还不够高,领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处置有关矛盾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有的党员干部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态度、专业素质、工作作风与认真专业务实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党性、党风、执行党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把班子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使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善于科学发展的干部。

以“集中整改,卓见成效,群众满意”为目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下气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对教育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和单位;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广大党员要围绕制定和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7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六次、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和市委“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的灾后重建目标,在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发展能力、推进职能转变、促进民生改善、创新制度机制上下功夫、见实效,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我市教育优先、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整改落实过程中,坚持以下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创新。按照推动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创新实践中解决问题,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二是坚持依法执政。牢固树立依法执政理念,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按照政策规定办事。三是坚持科学合理。遵循科学规律,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教育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认真解决好具体问题。四是坚持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紧密依靠群众搞好整改工作,集中群众智慧寻找解决办法,凝聚群众力量促进整改落实,用群众满意程度检验整改工作的成效。五是坚持务求实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一件一件定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整改重点、措施及责任、时限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消除影响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化学习,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问题、推动工作,牢固树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主角意识”。教育战线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角,必须在思想观念上体现优先发展,在支撑条件上确保优先发展,建立保障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树立“进取意识”。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在深化对我市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上有突破。三是树立“前沿意识”。要立足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教育发展的方式上求突破,把解放思想的成果体现到转变发展的方式上,探索具有*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四是树立“开放意识”。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突破。五是树立“爬坡意识”。班子成员要真抓实干、敢于破难的精神,雷厉风行地落实教育决策部署,大手笔大气魄开拓崭新的工作局面。

责任人:*

责任科室:工委办、人事科

整改时限:近期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学校灾后重建。

一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主动和上级相关部门联系,最大限度争取国家重建资金,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援助。利用信贷融资政策,争取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重建资金,特别是前期费用如征地、拆迁、三通一平等费用。二是严格项目管理监督。实行项目责任制和倒排工期制,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和规范。严格招投标制度,确保项目实施程序合法合规。强化项目建设检查和监督,大力加强资金管理和质量监管,确保资金和建设质量的安全。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主动与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灾后重建进度。四是统筹兼顾实施学校灾后重建。根据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合理调整重建规划。

责任人:*

责任科室:计财科、基建办、纪委办

整改时限:2010年

(三)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

1、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一是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抓住着力点,深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力争取得新的进展。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把德育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三是继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扎实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切实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落实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比例达到招生总数的35%的目标。五是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树立一批典型,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责任人:*

责任科室:基教科、招考办

整改时限:中长期

2、加快职教高地建设。一是建立考核机制,争取政府把“职教高地”与重装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同投入、同考核。二是建立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核心,重点培养支持重装基地建设的高技能型人才,形成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以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核心,培养大量当地建设人才和向外地输出的人才,形成中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重点农村化技术学校为核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术培训等社会性的培训服务,形成低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重点发展产学研园区,力争创建特色中职园区,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职教园区。

责任人:*

责任科室:职成高教科、职教中心

整改时限:中长期

3、加强学前教育。一是建议政府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教育改革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和农村资源整合总体规划,纳入灾后重建规划。二是按照规定配置管理人员和保教人员。将学前管理人员和保教人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适应符合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三是进一步完善办园形式,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幼儿园。四是调整各等级幼儿园收费标准,控制班额人数,以减轻幼儿园办园负担,消除各种隐患。

责任人:*

责任科室:基教科

整改时限:中长期

4、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办学为主题,稳定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二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民办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三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需要,科学制定民办教育发展规划、政策扶持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责任人:*

责任科室:职教科

整改时限:中长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贯彻实施教育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二是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三是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四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度。五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教职工聘任制,推行新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和完善重能力、重贡献、重实绩的分配机制。

责任人:*

责任处室:人事处

整改时限:近期

(三)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

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责任型机关、法治型机关和廉洁型机关要求,不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一是进一步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和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制度。三是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机关信息制度。四是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五是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六是加强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七是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科室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及时发现、受理和查处效能案件。

责任人:*

责任处室:办公室、工委办、纪委办

整改时限:近期

(四)进一步深化惠民行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实施好教育助学工程。一是要统一思想、完善机构。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成立教育助学机构,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助学工程的组织实施。二是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市政府教育督导团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五是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奖惩力度。六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助任务完成。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33万名学生的学杂费,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9万名学生教科书,确保4万名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高校、中职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按要求、按程序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责任人:*

责任处室:计财处、资助中心、基金会、督导室

整改时限:近期

2、认真解决教育难点热点问题。一是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采取“定点学校”与“就近安排”相结合的办法,使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全部享受城市户口学生同等待遇。二是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使在校残疾学生规模达到980人。三是着力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通过新一轮灾后重建的规划,改善城镇学校办学条件,规范招生行为、缩小校际之间差距、促进均衡发展等措施,尽快缓解这一矛盾。四是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工作。五是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强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规范管理行为和办学行为。

责任人:*

责任处室:基教处、学生科、纪委办

整改时限:近期

3、加强教育的安全稳定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妥善解决涉及教育全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二是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新时期群众工作,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解和权益保障等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强化教育系统防灾减灾的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责任人:*

责任处室:安办、办、纪委办

整改时限:近期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分管领导“双负责”制度和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抓好整改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实践活动各工作职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和优势,切实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8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目前随着国家奋斗的目标是“普及大学”,很多高校都对招生制度进行了改进,扩招已经普遍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里面,对于扩招过后的学生人数与现在学校的实际承载力,根本就不成比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的教学器材的耗损量大,需求量也偏大,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体育教学,他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宽阔的知识面就迫切需要一个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维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同时面对我国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日益剧增的人数,但是学校却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其进行改善,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不足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是一种阻碍,加之师资力量方面产生的可限制性等都应该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上级各个部门的领导以及体育教学的主要担任教师的重视,并且及时的针对这些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不足进行解决和改善,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这一工作任务上面大都是聘用的一些年龄稍微偏大的退休老师,他们由于年龄稍大,具备的记忆力和一些管理知识上面的能力稍加偏弱,并且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比较陈旧,没有创新力,经常出现混乱的情况,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麻烦。加之没有一定的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学生和老师的相关规定,就致使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出现很多麻烦。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呈现的问题

(一)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呈现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也不断的的引进和采用了对于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并且现在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稍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最终目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也没有完善的符合要求的用来维护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法规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参考,使得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管理过程没有科学性、依据性等,很多时候的管理有点不切实际,管理内容含有很高的水份,很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员在制定自己既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更偏重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却忽视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在体育有效教学的重要性。现在的缺乏目标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加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和依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的制约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二)陈旧的管理理念

针对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可知能够拥有两性的管理方式是更佳的管理方式,即为科学性以及实效性,但是在现在很多学校实施的管理理念是迂腐陈旧的,很多都是以前的有管理经验的工作着根据经验在做事,根本就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陈旧的管理理念,从定性这方面去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它的管理理念上面来看似乎已经落到实处,但是从定量这方面来看就可以看出这些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不过怎么把体育的目标真正完善呢?这就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研究,现在的每所学校都在研究体育的创新和改进,包括教学设备上的改进、教学方法上的创兴、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出发等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再到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爱好,这些能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在每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进行了整顿,但是这都是一些非常虚空的措施,没有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并且现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度不够明确,只是空有目标没有实际的举措,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严重的制约和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道路。

(三)缺乏足够的经费

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场地、设备、教师的水平等条件所限制,就不能让场地的器材得到大力改善和创新,但是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倘若一周、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都不对体育活动器材进行创新与更换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无趣、乏味、没有新鲜感等而厌倦上体育课,致使陈旧的体育教学器材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活力,加之现在高校的大量扩招、致使对器材的需求量大大的提高,并且破坏率也提升了一个深得层次,这些都需要学校的大力投资和进行扩建来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以及让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经费不足是现在对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最关键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四)没有健全学校平衡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

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管理学生使用的体育课堂器材之外,还要管理学生的相关体育成绩,并且做到从一个现代计算机网络体系里面能够简单明了的看出学生的学习和考核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得自己的体育信息的网络体系,建立校园网络子系统,并且在这个子系统里面也要涉及到关于学校的操场建筑用地面积等,并且能够对体育课堂上的一些体育器械和设备的进入和借出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偏多,这些方面都让你故意出现混乱,有一个明确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体系将学生的体育方面的信息都能够分析体现在以下图例:

三、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强化制度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稍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最终目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也没有完善的符合要求的用来维护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制定一个完善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对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而言是亟待解决的因素之一,而这个用来约束和限制制度管理的内容就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师的薪金福利、课堂行为准则、日常行为准则以及一些活动准则等,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领队的条约和准则,教师在一些公共健身所、场地(游泳馆、羽毛球场等)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准则等。这些都用来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对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校存放体育器材的地方,更要有秩有序的对体育器材进行编号规划,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借还规定,让这些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二)提升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能力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好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即组织、创新、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其它一些思索和决定决策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人都要具备充足的管理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及时的做出解决措施和创新方案,能够用于挑战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系统以方便将一些数据和分析列成库,还要有一定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当产生一些矛盾时,能够及时的解决,并且能够与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有什么信息和方法一定要及时的和学校的上级部门领导反映和沟通,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大力扶持。

(三)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人群的民主管理思想

首先要让学校的有关上级领导自身的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学生以及老师等的民主意识,担任体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在鼓励其他人拥有民主意识的同时更应该让自己的民主意识更高一些,当管理方面出现了某种问题时,管理员势必会采纳或者制定一些解决的措施和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个方案不能够由管理员自己定妥,而是应该由多方领导以及相关人员的协商之后才能实施其计划,通过这种多方协调、共同商讨的解决办法可以让大众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空有其名的制度,都是按照大众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和完善的制度,对大众自身的利益是有益无害,对于一些奖罚制度、优秀人员评定等就务必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质量和程度以及所做的贡献来定妥。

鼓励大众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意识中来,鼓励各部门人员和各领导将自己的特长全部展现出来,在这大胆穿心和改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小差错和小隔阂,但是务必要尽快将其解决,避免出现拖泥带水的情况。对于上级领导则要加强对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各种检查和监督工作,下级在岗的各个工作人员就应该按照制定的规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做好份内的工作,这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度都能够解决当前管理问题,让各个上级部门的整体以及综合效益都能够大大的提高。

(四)利用评价管理制度

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管理制度,在这些制度里面,众人可以通过对相关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评价等,并以此来进行选优评先等活动,这样来提高众人的管理意识,利用他们自身具有的荣辱感,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等,并且对他们平时的有关体育方面的运动考核,比如,每天要求做的眼保健操、与每天需要做的晨跑以及有否参与一至三次大型运动等这些都可以来对相关的人与物进行评价,通过众人的评价对管理者而言还可以进行对相关的有能力有素质的人进行选拔和使用,让这些有能力却没有地方实践的人能够更大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虽然与以前相比,管理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是没能最终的彻底摆脱过去的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校的教学模式陈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反而时常出现错误和带来麻烦,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创新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现在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沿袭着某一种管理制度不变,要积极的采纳和吸收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各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一次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质量,提高竞争力,及时的对众人的评价进行总结,并适当的进行奖惩赏罚,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老师以及领导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学校也要鼓励老师除了学校的体育外,还加入到社会的体育中去,对于其做出的卓越贡献将也会被看成是学校的体育贡献一样的价值,不会轻视或者重视哪一种体育成绩的价值。

(六)解决处理好学校的内部人员关系

要想更好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内部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道理,要是自己的内部关系都是一团糟的话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是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的,在学校的评优选先的工作中,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忧一部分人喜的,但是这有可能会大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职员工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处理选优评先这些比较敏感的事情上,就可以依靠众人的目光,集体对其进行评论,避免关系的不和谐,另外对于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处理妥当,避免领导有事的善意批评和员工之间的工作完成情况产生矛盾等,另外学校还应该大力的注重老中青年三者的相互协调、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在解决和谐内部关系的同时又有效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

(七)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功能原理

在校园里面建立起一定的网络体系,使得这个程序在学校的相关用户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务必选择一定的网络进行安装、另外两种分别为工作站安装以及单机安装等,在这基础上让改系统能够存在着通用性,在进行电脑程序的单机安装过程中,就务必要在计算机的系统中建立校园内的本地数据库系统SQLServer7.0。在进行计算机的网络体系安装过程中,就务必要在服务器端安装一定的数据库系统,对于数据库出现的各种系统上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就非常简单和方便了,只要控制和调整服务器端远程相关信息就好,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相关的校园内网络实现的基本原理图就依据如下所示: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9

电力体制改革只是时间问题,电网企业面对改革必须做好积极、全面和充分的准备。面对且行且近的改革和越来越重的监管压力,电网企业只有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彻底摒弃“”。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引擎,不仅要将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更要将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在“惠民生”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关键词:电网企业电力体制改革教育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电网企业要把群众路线的长期化、常态化、长久化开展下去,需要从机构人员、制度建设、难题解决、考核推进和持续提升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具体阐述如下:

一、以机构人员夯实教育实践活动基础,构建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大格局”

电网企业要破解政工部门“独角戏”的难题,电网企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绝不能仅定位为政工部门的部门职责。需要从机构、职责、人员和理念四个角度入手夯实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形成上下联动、职责明晰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大格局。

1、机构开局,夯实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构基础。强化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防止供电服务中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流于形式。电网企业要进一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资源,完善供电服务中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机构。在组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要整合企业办公室、党群、人力资源、营销、生产等部门人力成立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机构。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与电网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工作真正融合,实现无缝对接。

建立由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机构负责计划、执行、督办,有关职能单位和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机制。

2、职责布局,夯实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职责基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企业党委(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机构职责定位为信息传输中心、制度中心、业务中心。其职责定位为一是负责教育实践活动信息的收集和报送;二是负责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计划,组织相关教育实践会议的召开,负责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事项的协调督办;三是负责联络协调党委政府等机关。电网企业生产和营销部门负责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具体工作融合对接。

3、人才定局,广纳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贤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供电服务教育实践人员队伍,是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根基。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要从人员的选任开始,制定严格的任职资格限制条件,要求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者除了具有深厚的政工理论基础外还要具有丰富的营销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同时分析、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者优先录用。要经过公开竞选、考核和选拔三个环节,确定岗位人选。并根据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政策的调整对教育实践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育实践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思想控局,培用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理念。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人员常态化推进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将其贯彻应用到个体工作中去。从电网企业领导做起,不仅全面认识更要能够详细阐述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的重大意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对于全面解决电网企业供电服务中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以制度建设为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导向,制定并严格执行配套制度体系

1、以制度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大格局。确保教育实践工作行之有效开展,拓展教育实践格局,要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办法》。《办法》立足于充分发挥为“提管理、提效益”的作用,进一步健全领导责任体系。同时,《办法》立足于充分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作为“发现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既可搭建各级各部门教育实践活动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平台,又为电网企业各单位确立了工作标尺。

2、以制度确立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保障机制。深入查找整改管理的不合理点、工作的不合格点、职工的不满意点,扎扎实实为供电服务一线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减轻基层一线服务员工负担,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和制度保障。树立“党员为群众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全局为客户服务”的思想,重点整治“拖”字当头、作风漂浮,狠刹内部不正之风。对基层、职工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置之不理、推诿塞责的有关人员和单位严肃处理。形成党委领导下的部门之间的权责平衡。

3、以制度保障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进程。严格执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专门召开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会,对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且要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研究方案。党委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专题汇报,及时研究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中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确定本季度教育实践工作重点。通过这些措施,形成电网企业内部上下步调一致的“常态化”工作新格局。

三、以解决难题为教育实践活动目标,形成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有效机制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心在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能否解决是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教育实践活动要通过有效措施回应客户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电网企业可以通过为客户送法治理念、内部强化合同义务履行、排查服务薄弱环节等方式解决难点问题。

1、法治理念入手为保障,深入对客户开展“依法用电”宣传教育。针对客户维权意识增强,而法制观念相对滞后的问题,电网企业要制作《依法用电手册》并发放到客户手中。手册要针对客户关心的电价执行、涉电损害赔偿、电网建设民事补偿、电力设施保护区保护措施、漏电保护器管理、涉电纠纷解决机制等几十个法律问题对客户进行详细解答,使用户清晰了自己权利义务,明确了争议解决方法。明确告知客户的权利义务,营销人员作为基层教育实践活动责任人负责向用户解释手册。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增进电网企业和用户的感情。为解决供电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打下思想基础。

2、法治举措着手为保障,推动各单位依法履行合同主体职责。在对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电网企业采取网站、论坛、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系统职工解决服务难题教育,提高职工根据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同时树立电网企业的《供用电合同》义务主体意识,及时全面履行《供用电合同》义务,解决用户的报修和其他用电需求。以法制要求确保客户强制缔约权和知情权等基本合同权利的实现,严禁对客户违法强加义务,严禁违法收取任何费用。强化用户个性化需求服务,切实解决客户报修需求,以新奖惩机制及时解决客户报修等用电需求。

3、服务隐患排查为保障,持续深入开展服务问题排查。建立关口前移的定期供电服务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时期排查相结合,在试点的基础上固化经验、形成制度。全覆盖、无缝隙的及时发现处理服务隐患。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要求基层单位对服务隐患每月排查一次。在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前夕,都要进行超前排查和专项排查。按照“统一排查、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归口协调督办,落实单位和人员进行调处,并督促其限期解决。

四、完善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量化考核体系,保障供电服务工作的提升

健全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量化考核体系,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办法》要求,对各支部的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每月进行考核通报。提高各支部的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的积极性,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考核中对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支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中服务行为不规范严格按考核标准。对因服务过程违规违纪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社会影响的责任人员、分管领导,给予必要的任职处理。

通过严格细致的科学量化考核,深化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使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实落到实处。形成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教育实践活动机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统一、协调、高效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格局。

教育制度的理解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及《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精神,实施《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我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云南省依法治教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抓好贯彻落实。

各地、各校贯彻落实《云南省依法治教规划(2016-2020年)》的情况,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和经验,请及时报送至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云南省依法治教规划(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我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依法治省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维护人民受教育权益、维护教育领域公平正义、保障教育秩序安全稳定;遵循管办评分离的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的领导,务必把党的领导贯穿依法治教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把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维护教育公平公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尊法尚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德育,与重视发挥法治的规范作用、育人作用紧密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深化改革。将依法治教与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法治教育实践相结合,切实推进教育行政管理观念与方式转变,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评价监督,促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与时俱进。从我省省情、教情出发,把握依法治教的时代特点与基本规律,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丰富教育形式,开创依法治教工作的新局面。

(三)总体目标

基本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评价、支持和监督教育发展的教育法治实施机制和监督体系。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健全完备,教育部门领导干部、校长、教师法律素质与依法办事能力显著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教育环境基本形成。到2020年,教育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教育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学校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依法治教全面落实,教育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教育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规章立、改、废工作整体推进,教育法规规范配套实施制度更加健全。各类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程序不断健全,合法性审查制度落实到位。

――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依法履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行为依法规范。

――学校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一校一章程”局面全面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师生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健全。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法治观念培养在教育工作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学校法治教育制度更加健全,实现法治育人。

――教师依法执教的素养全面提升。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进一步明确,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明显提高。专门从事法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基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完善的地方教育法规制度体系

1.积极推动教育立法工作。坚持教育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以法律规范引领和推动教育改革、保障和促进教育发展,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地方教育立法工作,推动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教育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情况,及时提出地方性教育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建议,配合立法机关做好《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云南省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办法》等法规、规章草案起草和修订工作。从源头上切实把好立法质量关,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顾问咨询、委托第三方起草等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逐步形成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适应实践需要的有云南特色的地方教育法规制度体系。

2.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按照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规范性文件起草程序、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制度,做到广泛听取意见、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和依法公开。健全规范性文件法制部门审查和会签制度,不得在规范性文件中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和限制公民、教师、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定。

3.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建立规范性文件的解读和实施评估制度,对执行中出现歧义或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制定机关要及时予以解释。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清理有关规范性文件。2017年底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布立改废情况。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1.依法履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教育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切实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落实事权规范化、法定化,严格行政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依法清理、精简行政权力,编制和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行政权力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清理、调整行政权力,进一步落实行政审批标准化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制度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推进网上审批,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提高权力运行效率,加强权力运行风险防控,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2.健全科学、民主、法治的教育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制定重大政策的必经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完善教育重大决策程序与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跟踪督查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事关教育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广泛听取意见,建立重大教育决策事项的民意调查制度。

3.加强和改进教育行政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实行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建立教育行政执法资格准入与持证上岗制度,明确执法职责和程序,实现教育行政执法和执法检查常态化、规范化。完善行政处罚工作流程,切实明确处罚项目、执法依据、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严格做到执法程序合法,行为规范。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归档、评查制度,定期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积极会同财政、发改、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针对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不到位、非法办学办班、义务教育学生辍学、教育辅导(服务)市场及收费混乱等现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联合执法。对校园欺凌、学生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零容忍”机制,加强部门合作,会同政法部门依法严肃查处。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教育重大事项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教育职能、教育法律政策、行政管理流程、教育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教育经费预算、教育招生政策、教育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改革事项等方面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执行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接受上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做出处理。

6.建立健全教育领域纠纷处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育领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治途径合理表达诉求,妥善处理各类教育纠纷。建立和推行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依法积极应对诉讼纠纷。完善教育行政复议案件处理机制,规范办案流程,依法加强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层级监督。建立健全师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与学校争议的调解机制和申诉处理机制,探索有效预防和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校

1.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及有关规定,进一步扩大高校在考试招生、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职工队伍建设及管理、校产经费使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自。扩大职业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调整、教师评聘、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适时出台云南省中小学校工作规程,保障中小学校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和国有资产处置等方面的自。

2.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建设。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为导向,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建设,使章程成为学校改革发展、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以章程为统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建立学校章程制定、审核、修订、备案制度,高等学校依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制定或者修订章程,报省教育厅核准;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章程,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全面完成全省普通高校章程核准工作,并对章程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建设步伐。到2020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

3.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按照法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公办高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保障学术委员会在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推进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制度,扩大家长、社区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行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并扩大参与的广度、深度。

4.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依法规范招生和办学,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行为规则。落实师生主体地位,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建立健全保障师生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体制、机制。

5.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加大学生权益保护力度,保证学生受到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教师权利,保障教师享有各项合法权益,尊重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专业权力。建立健全师生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建立和畅通纠纷解决渠道,规范校内师生申诉和调解制度。支持学校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共同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法治手段处理矛盾纠纷。

6.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及中小学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机构、制度,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重点公开经费使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就业、基本建设招投标、收费等社会关注的信息。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7.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全省依法治校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建设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云南省法治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宣传推广法治学校、依法治校典型和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完善教育系统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云南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推动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法制教育制度,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明确学法计划和具体要求。完善党委(党组)会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综合运用个人自学、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学习,把学习与推动依法行政相结合,与教育工作实践相结合,与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健全校长、教师学法用法制度。明确校长、教师法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将法治教育作为校长资格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举办法治教育教学比赛、课件评选、知识竞赛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读书活动。中小学校通过专题培训、法制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10学时的法治培训。

3.深入开展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探索落实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对教材、师资、课时、经费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以法治教育整合各类专项教育,积极探索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增加法治教育内容。在中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范围。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中小学校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逐步聘用专职或兼职法治课教师。积极开展法治教育专任教师培养培训。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系统的学校法治教育课程、教材和师资体系。

4.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媒体与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讲法律原则和知识,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学要求当中,凝练到学校校训或者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当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1.推动学校开展自我评价。引导和支持学校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认真开展自评,形成和强化办学特色。学校应当依据国家和省教育基本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对照人才培养要求,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校园文化、风险隐患等监测评估,开展对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等的满意度调查,努力形成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2.增强教育督导实效。认真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依法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督导和评估监测。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职能机构,建立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体制、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完善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健全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3.大力推进第三方评价。推行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第三方评价,构建行政监督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外部监督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机制。政府主要履行督政职责和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评估原则上由具备相应条件的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承担,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向承接方提供相应经费。完善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服务产品供给机制,探索其参与监测评价或认证评估等服务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评价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教育评价机构年检制度,定期公布评价机构名单、业务范围、收费项目、财务审计、年检等信息,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探索建立评价结果综合运用机制,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扩大结果运用范围,将其作为资源配置、干部考核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教育行政干部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工程。以多种形式对教育行政部门全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法治培训,着力增强法治观念,树立依法治教、依法行政意识。结合依法治国的整体要求和教育工作实际,丰富教育行政干部法治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建立依法治教、依法行政案例库,以案说法,着力抓好教育行政干部的法治培训;健全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强化和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到2020年,全省教育行政干部完成全员培训。

(二)实施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工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建立适应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明确专门的法律顾问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和校内法律工作人员为主,聘请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团队,承担规章制度和重要合同的合法性审查等任务,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独立配备法律顾问队伍,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视学校实际和需要以适当方式配备法律顾问。探索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律师协会开展合作、借助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等方式,为所辖区域内的中小学配备法律顾问。到2020年,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配备法律顾问。

(三)实施法治学校建设工程。通过法治学校建设,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依法治教能力明显增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依法治校能力明显提高;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权利得到落实,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教师依法执教能力明显提升,师生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到2020年,力争10%左右的学校达到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标准。

(四)实施学校章程建设工程。坚持以依法办学、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为导向,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建设。强化高等学校章程的实施与监督评价机制建设,督促学校以章程为统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规章制度。出台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健全核准制度,加快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及幼儿园章程建设步伐。到2020年,全面实现学校依据章程自主办学。

(五)实施校长依法治校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决策与实施、完善内部治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依法办学方面的要求,更新培训理念,丰富培训内容,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采取专家学者讲座、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与互动研讨等方式,加强校长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法治培训,积极建设校长依法治校能力培训基地,为校长法治培训提供支持和服务。到2020年,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校级领导接受1次以上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

(六)实施骨干教师法治素养提升工程。采取依托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建立法治培训基地,开展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法治教育教师培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在师范院校各专业全面开设法学课程,对师范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法律知识,掌握面向中小学校和学生的法律知识;着力提高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承担法治教育教学任务,协助解决学校相关法律问题。到2020年,村完小及以上中小学至少有1名教师接受100学时以上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

(七)实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全过程,培养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小学阶段重点开展法律启蒙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未成年人权利的基本内容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初步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初中阶段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法治精神,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习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内容,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提高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高中阶段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懂得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知道法律的作用,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法律以及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批准的重要国际公约。高等学校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现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规范,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八)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程。以中小学校外活动实践基地为主要依托,鼓励利用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场地,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成为集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法治教育场所,成为实施多样化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为区域内的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到2020年,争取每个州市至少建成1个实践基地,有条件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实践基地。

(九)实施高等学校法治人才培养工程。创新高等学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协同创新,坚持德育为先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提高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高校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完善“高校―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强化法学实践教育环节,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法学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建设一批涉外法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省级法律人才校外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实施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计划,健全人员互聘长效机制,选派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一批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为依法治省、依法治教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十)实施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探索依托省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设立若干个教育法治研究基地,构建教育法治智力支持平台,加强教育法治理论的学术与实践研究,培育教育法治方面的专业研究力量。依托研究基地的专业优势为云南教育法治化提供支持和帮助:一是参与教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的研究论证和起草工作,提高教育立法质量;二是为教育重大行政决策提供专家论证意见,提高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为教育重大行政争议提供法律意见及对策性措施,提高教育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四是加强对教育法律专业人才的理论培养,提高教育法律人才队伍素质。

四、实施进程

(一)2016年,健全完善教育系统依法治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本地本校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依法治教目标任务,建立依法治教工作考评体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

(二)到2018年,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全面落实;教育立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依法实现转变,依法决策水平明显提高,严格做到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学校章程建设有序推进,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云南省法治学校”建设和“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稳步推进;师生权益切实得到合法保护,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教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检查督导。

(三)到2020年,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全面深化,形成依法治教长效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性教育类法规和政府规章更加完善;学校章程普遍建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学校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提高;法治在教育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教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和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充实调整云南省教育厅依法治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依法治教重要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规划工作方案,统筹规划、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各项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制

按照依法治教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要求,建立全省教育系统分工负责、协调互动、合力推进,社会广泛参与的依法治教推进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科学的依法治教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考核监督办法,将依法治教工作内容和要求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各校要高度重视,给予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系统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决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执法人员必须取得行政执法证,严格资格管理,强化培训考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校长、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