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培养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9:51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1

>>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模式初探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初探基于CDio模式培养复合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探索基于卓越工程师的软件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卓越物理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基于“卓越计划”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卓越数学教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印染工厂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基于“给水排水卓越工程师”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基于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卓越计划”的林科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基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培养模式改革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与实践基于tRiZ理论的机电专业卓越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校企联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柳海民,谢桂新.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11(11):96-101.

[3]石洛祥,赵彬,王文博.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5(5):77-81.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要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培养内容。新时期的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也能够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在此前提下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目的。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认知方式。初中生要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体系,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与自我意识,更好地将个体的精力集中于英语学习活动上,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进行调整与强化,以更好地与英语教师开展教学合作,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生作为英语自主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协助学生制定好自主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目标。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的分离现象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容易产生分离。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单方向的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这样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时师生不能够形成完整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被弱化,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存在性。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能脱离教师,长此以往就产生了学生过于依赖英语教师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师生的教学交流。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自我探究,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寻求答案,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主动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要给予初中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而不是禁锢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对于一些学习英语存在困难,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就要从多个方面有意识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对英语的刻板认识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热爱英语学习,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加具有灵性。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重视课堂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应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要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教学内容,这样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建立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探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运用英语,为学生创造展现英语语言的平台,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与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英美文化与跨文化比较,这样能打开学生学习的新思维激发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使用一些与生活实际接近的英语常识、谚语、问候语等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应用,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内容,同时又增加了其对于英语学习的好奇心与趣味性。

(二)教师辅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

由于初中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科学的学习管理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体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自主学习,执行学习计划,提高英语能力。

(三)英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对于初中生来讲,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督促,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方法。创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对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能力的形成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使之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根据英语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进行英语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等不同教学过程的方法建立,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结论

通过以上探讨,得出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能为学生未来学习英语等其他专业知识打造良好的学习行为模式,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与新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显著标志,初中英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教授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朱文媛.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4(26).

[2]温刚.初中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4(32).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3

[关键词]nCate;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评估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nCate,theevaluationofteachereducationinstitutionsofUS,includingitsevaluationscope,standardsandprocedure.anditalsoputsforwardsomeimplicationsfromtheevaluationsystemwhichisofvalueandcanbeusedtotheresearchintheoryandpracticeinthisfieldinChina.

Keywords:nCate;US;teachereducationinstitution;evaluation

nCate(national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是为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所认可的第一个全国性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对美国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一般而言,获得nCate的认可,就标志着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学术地位得到了确立。

一、nCate的评估范围

在美国,接受nCate评估的“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是综合大学和普通高等学校里所有负责培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教育人员的学校、学院、教育系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等。通常,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养计划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职前培养计划(initialpreparation),为准备第一次考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制定。二是高级培养计划(advancedpreparation),即本科层次后的教师培养。全国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对美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的办学水平评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职前培养计划和高级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估,包括各种单项培养计划的质量;对教师教育机构实施这两类教师培养计划的办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估[1]。前者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毕业生的质量来反映;后者主要通过综合大学为保证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所提供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管理状况、资金状况、办学条件等的水平来反映。

二、nCate评估的基本程序

教师教育机构可以向nCate申请两种评估:初步评估(initialaccreditation)和继续评估(Continuingaccreditation)。所谓初步评估,是指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第一次认可。继续评估则是指通过初步认可后,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继续评估,确认教师教育机构是否对初步评估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革,或是制定了新的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等。如果教师教育机构通过继续评估,保留初步评估的结果;如果没有通过,则是延缓鉴定或是取消初步评估的结果。

在初步评估和继续认可过程中,一个教师教育机构一般要经过以下的评估程序:

第一步:获得被评估的资格。申请认可的教师教育机构,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向nCate提出评估申请,成为预备待评机构。②一旦教师教育机构成为待评机构,就必须提交“aaCte/nCate联合年度报告”。③从预备待评机构过渡到正式待评机构。

第二步:教师教育机构成为正式待评机构之后,将准备两年后nCate的实地考察。教师教育机构在nCate进行实地考察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熟知nCate的评估标准和程序;②对实地考察进行经费预算;③确认所在的州与nCate是否有合作关系;④做好“认可程序中第三方证词”,并将证词寄给nCate作为参考;⑤根据nCate的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书面报告;⑥确定考察日期。第三步:初步评估。nCate由评估委员会组成考察小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委员将访问教师、行政人员、学生、中小学合作教师、校友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审核该机构的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文件审查,查看的文件包括评估计划、数据以及概念框架等。另外,评估委员会还向该机构提出建议,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各项标准(主要包括6个标准项目:教师候选人的知识、技能和特性;评估系统和机构评价;教学实习和临床实践;多样性;教师的资格、成绩和专业发展;机构的管理和资源等)的达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委员会将最终的考察报告提交给nCate[2]。

第四步:由nCate的机构评估董事会最后做出初步评估决定。机构评估董事会做出的初步评估决定的依据是评估委员会的报告、教师教育机构的书面回馈以及包括机构自我评价报告在内的相关参考资料等。初步认可的决定有三种:①评估合格(accredited);②暂时评估合格(provisionalaccreditation);③评估不合格(Deniedaccreditation)。

第五步:继续评估审查。教师教育机构在通过nCate的初步评估之后,为了继续确保已有的评估,就需要每5年再接受一次继续认可审查。nCate继续评估的步骤与初步评估相似,在继续认可实地考察之后,机构认可董事会将会做出以下几种评估决定:①评估合格(accredited);②有条件地评估合格(accreditationwithConditions);③延缓评估(accreditationwithprobation)[3]。

三、几点启示

1外部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正在由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向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价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许多重点综合大学开始加入师资培养单位的行列。由于初次加入师资培养的行列,再加上有些大学在教育课程上所投入的师资和经费设备有限,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将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保证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质量[4]。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在教师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全国教师教育标准,保证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达到教师资格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原先的教师资格制度。

2保证评估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美国典型的地方分权制以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建立一个非官方、民间的认可机构nCate来对全美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全国性认可。在我国应该建立类似nCate这样的专门认可机构,负责对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可与评估。由于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同于美国,所以评估机构应是一个半官方、学术监控性的评估组织,但在受教育部职能部门的制约、协调和管理的基础上,必须保持相对的学术独立性。这种制约性与独立性的统一方能保证评估机构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虽然我国对教师教育机构评估的工作在实践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尚不充分,美国的nCate对于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与借鉴的窗口,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石芳华.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Cate)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2,(3):60.

[2]张昱琨,张婕.英美教师、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新要求、新进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97.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4

关键词:自学能力;初中数学;能力培养;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95-02

从当前的教育需要来看,创新型、学习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只有具备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人,才能更快地吸收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成为具有极强适应能力的强者。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意义重大。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不依赖或少依赖他人帮助的前提下,自己能够独立地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培养自学能力的特点

从日本学者的一项实验结果来看,与“系统学习”相比,“发现学习”所花费的时间是其1.3~1.5倍。由此可见,学生不能仅依靠“引导、发现”的方法来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宜运用“引导、发现”来组织教学,数学教师应当选择性地应用“引导发现法”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其他内容的教学,要将重点放在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问题性。问题是一切思维的根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深入的思考,就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此时的引导发现也只能是一种形式。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主体性、目标性、现实性、挑战性、抽象性,它是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理想化、形式化后的抽象模型。数学知识有着极强的问题性。

2.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是能力培养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根据设计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思路进行发现,将学生的活动作为能力培养的主线,多鼓励学生提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对学习充满自信,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环境、直接经验、个人知识作为学习资源,对其加以引导,从而促使其发现知识。

3.交互性。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教师、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不同课题,需要应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引导、发现”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具有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可理解为是交流的一种升华,是富有再生力的知识转换。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1.重视课堂听讲。课堂是接受新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必须重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紧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对下面步骤进行积极的思考,将教师所讲方法与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在听课过程中,要积极发现问题、多角度思维、大胆联想。

2.教授阅读方法。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在进行自学时,还不能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教材时大多都是一带而过,不加思考。初中时期,学生的思维模式主要为直观形象思维,对于语句简洁精练、推理严密、逻辑性强的数学教材,很多学生即使阅读过了,也常难有收获,尤其是一些数学符号、术语、专用名词等,学生不了解其含义,只会死记硬背。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提要,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重点,明确阅读内容及阅读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在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后,在阅读提要中可设置深入一点的内容,如概念正误的判定、叙述概念、举例说明。在阅读定理、法则时,能分清结论与条件,掌握证明的过程;在阅读例题时,能审准题意,掌握运算步骤、解题格式;在阅读课文以后,能了解章节中的知识要点。

3.指导选择参考书。学生自学过程中,参考书的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应当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初中生尚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其归纳知识点、方法技能的能力较差,这也是阻碍学生自学的一大障碍,一些参考书中,详细归纳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总结了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极有帮助。

4.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生的决策、计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可有效克服学生学习“忙、乱”的现象,同时也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升学校效率,并使其养成井井有条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学习计划的指导,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将补习基础知识作为自学的重点;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可将知识广度、深度的扩展作为自学重点。在制定计划时,要指导学生制定得越具体越好,计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另外,还要在计划中体现出“劳逸结合”。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获取新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进而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盘昌.初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J].科技信息,2009,(5):692.

[2]潘菲.抓好初中数学预习?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2,(11):12-13.

[3]潘竹树.探究初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加减法”[J].考试周刊,2013,(19):67-68.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5

关键词:nCate;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评估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121-02

在美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上,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在促进美国教师教育机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师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nCate(national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是被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所认可的第一个全国性教师教育评估机构,1954年得到正式承认。它的主要职能是对美国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其评估标准每五年修订一次,目的是保证认证标准能够反映目前的教学科研和教学实践状况。一般而言,获得nCate的认可,实际上标志着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学术地位。

一、nCate的评估范围

在美国,接受nCate评估认定的“教师教育机构”(professioneducationunit)主要是综合大学和普通高等学校里所有负责培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教育人员的学校、学院、教育系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等。通常,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养计划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职前培养计划(initialpreparation),该计划为准备第一次报考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制定;二是高级培养计划(advancedpreparation),即本科层次后的教师培养。全国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对美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的办学水平评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教师教育机构实施的职前培养计划和高级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估,包括各种单项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估;二是对教师教育机构实施这两类教师培养计划的办学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估。前者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毕业生的质量来反映;后者主要通过综合大学为保证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所提供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管理状况、资金状况、办学条件等的水平来反映。

二、nCate评估的基本程序

教师教育机构可以向nCate申请两种评估:初步评估(initialaccreditation)和继续评估(Continuingaccreditation)。所谓初步评估是指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第一次认可。继续评估则是指通过初步认可后,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继续评估,确认教师教育机构是否对初步评估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革,或是制定了新的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如果教师教育机构在继续评估中没有通过,则延缓鉴定或是取消初步评估的结果。

在初步评估和继续认可过程中,一个教师教育机构一般要经过以下的评估程序:

第一步:获得被评估的资格。申请认可的教师教育机构具备三个条件,即:1)向nCate提出评估申请成为预备待评机构,并向nCate交纳年费;2)一旦教师教育机构成为待评机构就必须提交“aaCte/nCate联合年度报告”;3)教师教育机构要符合nCate设定的条件,从预备待评机构过渡到正式待评机构。[3]

第二步:教师教育机构成为正式待评机构之后,将准备两年后nCate的实地考察。教师教育机构在nCate进行实地考察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熟知nCate的评估标准和程序;2)对实地考察进行经费预算;3)确认所在的州与nCate是否有合作关系:4)做好“认可程序中第三者证词”(third-party-testimony),并将证词寄给nCate作为参考;5)根据nCate的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书面报告;6)确定考察日期,通常为每年的春季学期或秋季学期。

第三步:初步评估。nCate由评估委员会(Boe)组成考察小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之前一至两个月,nCate将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预期访问,与其共同确定和准备实地考察,并确认该机构的自我评价是否属实。在实地考察期间,评估委员将访问教师、行政人员、学生、中小学合作教师、校友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审核该机构的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文件审查,查看的文件包括评估计划、数据以及概念框架等。评估委员还要亲自到实习学校、校外教学等场所实地考察。待实地考察结束后,考察小组主席必须整合各评估委员的报告形成小组书面报告。另外,评估委员会还向该机构提出建议,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各项标准的达成情况。随后,评估委员会将报告的草案发送给教师教育机构,该机构在30天内,就报告的内容提出一份书面回馈。在此基础上,评估委员会将最终的考察报告提交给nCate。

第四步:由nCate的机构评估董事会(UaB)最后做出初步评估决定。机构评估董事会做出的初步评估决定的依据是评估委员会的报告、教师教育机构的书面回馈以及包括机构自我评价报告在内的相关参考资料等。初步认可的决定有三种(见图1)。

(1)评估合格(accredited)。这一评估决定表明教师教育机构达到了nCate的评估标准。

(2)暂时评估合格(proVisionalaccreditation)。此类认可结论表明该教师教育机构未达到nCate认可标准的某项或多项标准,同时也表明该机构可以保留认可合格的地位,但该教师教育机构在之后的6个月内,应针对未达到的标准提供相关的材料,或者在之后的2年内,对该机构再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评估董事会在重新审阅材料后,可能直接对该机构作出“评估合格”的认可结论,或是要求该机构在机构认可董事会重新审阅材料后的12-18个月之内接受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后,机构认可董事会可能作出“评估合格”或“取消评估”的结论,其中的“取消评估”表明该教师教育机构在限期内未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3)评估不合格(Deniedaccredication)。此类结论表明被评估的教师教育机构未能达到nCate的多项标准,该机构不具备提供高品质教师候选人培养计划的能力。

第五步:继续评估审查。教师教育机构在通过nCate的初步评估之后,为了继续确保已有的评估地位,需要每5年再接受一次继续认可审查。nCate继续评估的步骤与初步评估相似,包括了培养计划的审查,年度报告资料的第三年评估(third-yearreview),继续评估机构报告,继续认可实地考察,评估地位的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在继续认可实地考察之后,机构认可董事会将会做出以下几种评估决定(见图2)。

(1)评估合格。这表明该机构达到了nCate每项认可标准的要求。

(2)有条件的评估合格(accreditationwithConditions)。这与初步认可决定中的暂时鉴定合格相同。

(3)延缓评估(accreditationwithprobation)。此类认可决定表明该机构在继续认可后未达到nCate的某项或多项标准,在培养高质量教师的计划上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此认可决定一做出,该教师教育机构就要准备两年内的再次实地考察,并等待评估结果。

三、nCate评估对我国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估的启示

1.外部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正在由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向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价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许多重点综合大学正在筹建教育系或教育学院,开始加入师资培养单位的行列。由于初次加入师资培养的行列,再加上有些大学在教育课程上所投入的师资和经费设备都相当有限,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将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保证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质量。通过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制度,一方面可以在教师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全国教师教育标准,对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教育系和教育学院进行评估认可,保证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达到教师资格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原有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以外部评估鼓励教师教育机构间的公平竞争

教师教育培养体制的转变意味着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的分工与竞争格局将在我国形成:第一是高等师范院校与非师范类的综合大学之间对教师教育资源的投入都与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和监督相联系,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也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对所有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认可,并以类似医疗机构的等级分类对各级各类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办学水平的等级分类,以最终的认可结果来调控政府对教师教育各种资源的投入,进而鼓励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3.保证评估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美国典型的地方分权制以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建立一个非官方的、民间的认可机构nCate来对全美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全国性认可。在我国,应该建立类似nCate这样的专门认可机构以负责对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可与评估。由于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同于美国,所以其评估机构应是一个半官方的学术监控性的评估组织。该组织在受教育部职能部门的制约、协调和管理的基础上,必须保持其相对的学术独立性。这种制约性与独立性的统一,能保证评估机构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是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虽然我国对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实践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尚不充分,这会影响到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全面性。美国的nCate对于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与借鉴的窗口,也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洪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4):59.

[2]张昱琨,张婕.英美教师、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新要求、新进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97.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6

依据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色,首先明确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根本。武汉轻工大学是湖北省属高等院校,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培养目标——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社会、企业、校友和在校师生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制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学习产出效果”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具体为:(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2)具备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3)掌握力学原理、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等专业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2.人才培养计划

依据专业培养标准的学习效果目标、整合课程,制订设计项目等实践环节,编写每门课程或设计项目的课程大纲和课堂教案,并明确各课程与设计对专业培养标准的贡献,最终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出具有CDio思想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意识的2013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首次制订了面向学生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列出本科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降低了总学时和必修课比例,选修课选择性较大,并给出选课指导。对于“本科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给出了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强,以人为本,合同式教育教学真正体现。本方案实践教学环节比例提高较大,占28%。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体现了CDio把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的背景环境的特点(土木工程专业<建工方向>主干课拓扑图见图1)。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先后建立了10余个专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实行多重考核与评价方式。

3.课程教学改革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7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学已从传统的“满堂灌”“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填鸭式”教学已渐渐走远。在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符合当下的素质教育。虽然“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已有所转变,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的英?Z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学方式模式化,单一乏味,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

二、初中英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是其他学习阶段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纠正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英语能力发展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自主学习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使学生领略到自主学习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形成自主意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如,创设情境、巧妙设疑、课堂活动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比如,在教学Unit1wheredidyougoonvacation中,一般是借助“talkingaboutholidays,vacationsandpastevents”为主题,创设问题讨论情境,围绕“wheredidyougoonvacation”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英语知识进行过去活动的描述,谈论关于度假的方式,使学生放松身心,并不自觉地加入讨论,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国内外风景名胜的认识,增加学生的见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助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8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四性一体”的要求。所谓“四性”:一是体现基础教育学习的完善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体现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程、基本技能课程、教育类课程。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体现高等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师教育”或“双专业教育”(即专业课同时开设“体育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四是体现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性———“综合培养、有所侧重”课程培养模式。“一体”即按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与职业特点,在六年课程体系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即:整合学科专业课程、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适应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眼于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从课程体系来看,一师范体育系课程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专业辅修课程六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程,包括文化课程(高中所有科目文化课程)、教师技能课程(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音乐基础、基础钢琴、形体舞蹈、美术基础、小学实用美术、书法、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中外教学思想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小学班级管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法规学)、实践教学课程(入学教育、军训、社团活动、俱乐部、课外文化活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专题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其中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58.8%,专业课程占16.5%,选修课程占9%,实践课占15.9%。第一师范体育系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教学计划表从课程结构的课时分配比例上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选修课程程的学时比为:8:3:2:1,通过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综合,着力于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积累,同时注重学生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一师范体育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课程的安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三年制、四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区别,没有突出其培养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特殊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教学资源有待优化整合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授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各个系部教师,对于六年制课程任课教师应设置相应的“教学部”统一管理:对课程有机编排,对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注意交叉学科的资源整合调整,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有序衔接。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教师技能形成的特殊性,遵循集中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递进提升的方式[4]。1.2专业理论课时偏少,不能覆盖小学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开课顺序有待调整教学计划仅开设了6门与体育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不能涵盖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学专业学科构建不能反映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后的发展,建议增加《体育史》、《体育伦理学》、《体育营养》课程,以增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开设的《学校体育学》、《小学体育教学论》针对学生学校体育授课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应在调整到大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学生具备完善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构)开设,教学计划中把《学校体育学》放在大二第一学期,而且六年制的课程计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养三年制、四年制课程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学生用书相同,不能体现初中起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特点。2加强师资建设学科授课教师深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基本上都是从理论角度传授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中小学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只有注重教师培训与学历的提升,全面提升系部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有一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不再仅仅只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而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来感受教师这一角色,为将来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打下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得尤为重要。如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4注重学生师德培养,实行人性化管理初中起点培养本科学历农村小学教师是第一师范就初中起点免费培养农村小学教师采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等一切费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且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外向、容易冲动,正确的引导管理就尤为重要。因此,要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在强化师范生从教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增强学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作者:钟小燕石岩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9

收稿日期:2013-11-16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eR2013C40);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吕元(1975-),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及研究,(e-mail)。

摘要: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年级才引入设计院实习等具体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笔者以建筑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科前沿引导、设计实践与基础教学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初学者的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始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68-04

高校本科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深化教学改革。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提出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1]。

北京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之一,建筑学专业已成为首批参加试点的专业之一。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如果学生入学之初就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工程实践意识,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中介入社会热点问题、真实项目与案例,有助于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认知专业、认识社会,较快掌握专业技能,有助于与高年级的实践教学衔接,从而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我校在一年级中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引入学科前沿问题,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阶段初步了解专业、认知专业、思考专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专业基础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科前沿理论,从操作实践中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应用理论、拓展研究,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低年级最为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涵盖专业认知、基本专业技能、基本专业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及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内容,教学一直较注重对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及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专业研究方向教学相对不足。笔者以此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例,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新生研讨课两大平台建设,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现状与改革

结合我院推行的环节基础教学改革,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新生研讨课,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课程实施了如下改革。

(一)环节基础教学

我院推行的建筑学专业环节为主线的3+2教学体系改革,强调6个有关于建筑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环节(主题与命题、环境与形体、功能与空间、建构与实体、塑构与造型、表达与表现)贯穿本科5年的教学,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处于环节基础认知阶段,注重对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2]。

(二)工程素质培养

结合我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已经开展了相应的现场参观教学、工程师进课堂、工程实践教学、实地测绘等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

(三)学科前沿理论引导

近年来结合学科前沿、社会热点问题,将科研方向引入教学,引导学生探讨研究了城市、校园防灾,老龄化社会无障碍环境与设施,资源循环再利用与绿色建筑技术等问题,并完成相应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二、研究与实践

(一)完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原有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侧重基础理论教学。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目标应强调将工程素质培养与前沿理论引导纳入教学目标[3]。

(二)制定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强调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一核指环节基础教学;两翼指前沿理论引导、工程素质培养;三维一体指基础设计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考能力培养(图1)。

图1课程框架图

1.课堂教学引入学科前沿理论,结合基础理论教学进行拓展研究

将学科前沿理论引入课堂。在基础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科前沿理论,结合基础教学进行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调研、分析等。如:在人体尺度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无障碍尺度拓展研究,调研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高龄人士及行动障碍人士的动作方式及人体尺度。

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发现专业方向来源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2.课堂教学引入专业实践环节,结合基础教学进行设计实践

将真实生活场景的设计与研究引入课堂。结合宿舍、专教、教学楼、校园、社区等真实环境,在作业题目中引入真实地段,实际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设计实践。

将真实项目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引入课堂。结合专业认知教学、实地测绘、调研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院参观、工地观察、优秀建筑考察、家具和建材市场考察等实践教学。

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引入课堂。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院建筑师开设工程导论讲座,参加作业公开评图环节,对作业中与实践相关的模块进行讲解。

(三)扩充与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相结合的作业设置

完善作业设置,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表1)。如资源循环型(recycling)装置设计教学研究(2011级)的基础环节教学目标为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与应用建筑设计相关的6个环节:主题与命题、环境与形体、功能与空间、建构与实体、塑构与造型、表达与表现,同时导入资源节约与循环再利用意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认知专业研究方向。此外通过校园真实环境引入、材料市场调研考察、经济造价预算、大比例实物草模设计、1∶1仿真模型实地建造等设计过程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图2)。表1作业设置情况表教学模块课程基本内容前沿理论引导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认知建筑概述学科专业方向导入——认识建筑——鲁滨逊的家原生态建筑真实材料考察表现基础南校门测绘(含识图制图)——实地测量建筑钢笔画技法————设计解析建筑观察与分析(真实建筑)——真实案例体验作品复制与解析(大师作品)——大比例模型还原设计基础功能、尺度研究形态、二维到三维转换研究结构、材料研究空间、流线研究宿舍改造设计(正常人体尺度)

拓展研究——轮椅上的生活

(无障碍尺度)平面构成形体构成纸质坐具设计空间构成(限定、组合、序列)节能意识(自然通风、采光等)

老龄化社会、弱势群体拓展研究————节材意识(可再生材料)——家具商场体验

生活环境设计实践

人体工学体验室体验日常实物(自然形态、人工形态)观察与生活体验真实材料考察

生活用具设计实践实地空间体验综合设计(结合真实环境、热点问题选题)资源节约型装置设计校园防灾装置设计资源节约意识

全生命周期城市、社区防灾真实场景设计实践

大比例实物模型

实体模型搭建

图2资源循环型(recycling)装置设计教学研究(四)改革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必要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方法,因此从认知、体验出发,通过研究进行操作实践,从具象思维引导抽象思维,从感性思维引导理性思维,从认知体验、拓展研究、设计实践展开教学,形成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体化培养(图3)。

图3教学方法框架图

三、结语

结合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完善现有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改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科前沿理论,从操作实践中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应用理论、拓展研究,有利于克服以往一年级学生专业初步认知过程长,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和建筑设计实践之间缺乏衔接的弊端,从而在一年级基础课教学的专业认知层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2011.

[2]吕元,熊瑛,陈喆,等.建筑学低年级基础课程群建设探索[C]//200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6-218.

[3]吕元,熊瑛,赵睿,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体系研究[C]//2011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69-372.

architecturepreliminaryteachingreformfortrainingstudents’

innovationandpracticeabilitiesinjuniorgrades

LYUYuan,LiUYue,XionGYing,ZHaoRui,ZHanGQing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24,p.R.China)

初中教师培养计划篇10

【关键词】高职;城镇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能力

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及《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大批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城镇规划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规划人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普遍实行3年制教育,与同类专业本科院校普遍实行的五年制教育在教学时长上少了两年。另一方面城市本身是一个巨系统,系统内部非常复杂。城镇规划又涵盖了多个层面的不同内容,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定位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的现状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并未直接接触到城镇规划这门课程,加上城镇规划相对于路桥建筑等实体,比较抽象。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在进校初期,甚至于部分学生临近毕业阶段,仍对今后的就业感到比较迷茫。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又普遍缺乏了解事物和学习的主动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缺乏。

2.三年制教育教学时长较短。一般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学制为五年,高职院校的专业学制基本都为三年,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科目和毕业实习所需的教学时长本科与高职院校相差不大,这些因素使得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长大大减少。城市又是一个内部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城市及城市规划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是学习本专业必须掌握的。

3.教材体系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的教材多数使用的是本科学生的教材或是由各校教师自编教材。专门针对高职高专的城镇规划专业教材数量较少,部分教材观点陈旧,与实际脱节。

4.师资队伍薄弱。在高职院校大量新增专业的背景下,大量年轻教师进入高职院校,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从大学到大学,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本身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就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无疑对授课的质量产生影响。

二、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的定位

《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将城市规划从单一编制转向编制和管理并重,村庄也列入到规划范畴。加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以及灾后重建等等,社会对城镇规划的人才需求数量明显增加。本科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面向大、中城市设计院,现在还没有就业危机,而高职毕业生在大设计院无法与本科生竞争,定位必须准确。

1.学生的就业前景。因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初期学历较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以广西为例,城镇规划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该面向乡镇的规划、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和房地产市场。这就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城镇规划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城镇及小区规划编制和制图,城镇规划及建设管理、建筑装饰设计等并能兼任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市场上最需要的是绘图员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人才。

2.学生应达到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岗位及高职院校的特点,相对于本科生更注重于生产技能方面的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有:城镇、村庄及居住小区规划的编制与沟通能力;城镇规划及建设管理能力;中小型建筑设计能力及建设施工管理能力。其中,以规划的编制与沟通能力为最主要的能力,该能力中又以成果编制的图面表达能力为最。

三、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1.针对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进行入学教育。在新生刚进入学校时,开展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带学生参观高年级和已毕业同学的优秀作品展示,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

2.引进和培养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针对年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缺乏新教师送到规划建筑单位或设计院所锻炼,参与一些真实的项目,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聘请一些规划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多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师生的实践经验。

3.针对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由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课程安排紧张,在课程设置时,应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首先将重点培养目标所需的支撑课程先列举出来,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增补课程利用余下课时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展开,技能培养以专业为核心,服务于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与规划建筑单位和设计院等单位取得联系,听取生产实践单位意见。增补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以拓宽就业面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师资、硬件及行业优势。

4.理论与实践教育相互穿插。将高职教育原有的集中实践改为理论教育中穿插实践教育。将原本单列周的实训穿插到理论课教学当中,在理论课的课堂中介绍完部分知识就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实践。也可以采用“2+1”、“1.5+0.5+0.5+0.5”等培养模式,将学生送到生产实践单位进行一段时间的见习和实习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课堂知识。理论与实践教育相互穿插可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尽快的掌握理论的知识,并且知道自己知识的欠缺,学习更具目的性。

5.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采取“XX班”的教学方式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地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从而达到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目前城镇规划专业招生人数较少,单个用人单位用人需求不大,导致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较难实施。随着用人需求的增加,今后可成为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6.实训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在设计实训中采用“模拟项目”。“模拟项目”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采用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高职院校开设城镇规划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面临着很多困难。目前国家的政策为规划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此机遇下,专业改革的重点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明晰,反映学生职业技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材选择,实践教学的开展等都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彭锦.新时期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J].现代企业文化.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