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1:35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化痰解郁汤;治疗;失眠;临床研究失眠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症,甚至有的人认为其不是疾病,但是却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很多失眠患者经常出现入睡难、睡眠时间短,且容易醒,之后又不容易入眠,整夜整夜无法入眠的症状。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之后,这种失眠现象更是增加。为进一步对治疗失眠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下面本文对我院于2008年11月~2011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采用化痰解郁汤来进行失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的患者均为2008年11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39.1±13.7)岁,失眠状况出现15d~5年,其中轻型患者有23例,重型患者有37例。

1.2诊断病情依据依据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将失眠患者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就是比较轻型的患者,主要是入睡难、睡眠时间短,且容易醒,之后又不容易入眠。第二类就是重型患者,主要是整夜整夜无法入眠,同时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其他方面进行检测以后,发现没有什么异常,患者主要是表现为阴虚火旺、肝郁化火、心脾两虚、心虚胆怯、痰热内扰这5个类型[1]。当然患者的患者体质也进行基本检测,确保不会出现病变以及贫血,也不会出现特殊的过敏体质、药物过敏等症状,同时也已经排除了其他手术反应等引起失眠等患者的存在。

1.3方法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中医疗法来进行治疗,处方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成分:酸枣仁25g,延胡索12g,合欢皮25g,柴胡8g,栀子8g,生龙骨和生牡蛎各25g,百合25g,丹参12g,远志8g,白芍8g,甘草8g,枳壳8g。加减:肝郁化火型加龙胆草8g;痰热内扰型加陈皮、半夏、竹茹各8g;阴虚火旺型加知母、黄柏各8g、天花粉12g;心脾两虚型加龙眼肉、党参、当归各8g;心虚胆怯型加磁石25g,琥珀1.5g[2]。用法主要是熬服1剂/d,服用量为睡前30min服用120ml,坚持服用1个月。

中医上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辅助一些其他的中医疗法,比如中医疗养方法,由专门精通中医的人员对患者进行中医食疗,教患者一些练习的传统养生运动方法,穴位疗法、足浴按摩等方法,从而加强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同时改善其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更好地促进疾病的治疗。

1.4疗效判定依据治疗效果只要分为以下几类:痊愈表现为患者睡眠正常,没有再出现以上失眠等相关的症状;有效表现为患者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也有提高;无效表现为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等没有改善。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服用化痰解郁汤之后,本次试验中有25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有效,只有5例患者没有效果。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0.00%。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增加了睡眠时间,对患者的相关失眠症状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

2.2治疗前后睡眠时间结果对比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进行对比,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是4.55h,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达到了6.98h,因此患者在治疗前后睡眠时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失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甚至有的人认为其不是疾病,但是却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很多失眠患者经常出现入睡难、睡眠时间短,且容易醒,之后又不容易入眠,整夜整夜无法入眠的症状[3]。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之后,这种失眠现象更是增加。因此本文通过对化痰解郁汤对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证明,中医疗法对患者的失眠治疗非常有效,有效率达到了90.00%。因此化痰解郁汤治疗失眠临床效果非常好,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鹏.化痰解郁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09.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2

目前,可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6类: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巴比妥类药物、抗精神病药及褪黑素。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6类可治疗失眠的药物:

1.苯二氮卓类及镇静催眠药的几种新药。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镇静催眠药。这类药物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临床上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阿普唑仑、多美康和海乐神等短半衰期药物及舒乐安定等中半衰期药物及氯硝安定、安定、氟安定和夸西泮等长半衰期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毒性小、药量的安全范围大,因此安全性优于巴比妥类药物。一般来说,半衰期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半衰期长的该类药物显效更快,抑制呼吸的作用更弱,且没有或只有轻微的白日残留作用。但是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容易导致成瘾,撤药时容易发生反跳性失眠(这种反跳作用与使用该类药物的剂量无关)。半衰期长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半衰期短的该类药物相比,其成瘾性和反跳作用较小,但显效相对较慢,抑制呼吸的作用较强,白天药效的残留作用较严重。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失眠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以下几种:①安定。安定是国内最常用的安眠药,对焦虑性失眠有极佳的疗效。失眠患者在口服该药后吸收迅速且完全,在服药1个小时后即可达到很好的催眠效果。因此,失眠患者应在睡前30~60分钟内服用安定,可每次服5毫克(2片)。安定具有明显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患者在服用该药后易出现乏力等症状,因此孕妇、哺乳期女性和新生儿应禁用该药。②硝基安定。硝基安定的催眠作用比安定更强,适合单纯性心理性失眠患者使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5~10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禁用该药。③舒乐安定。舒乐安定适合各种类型的失眠患者服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2~4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重症肌无力患者、怀孕及哺乳期女性应禁用该药。④佳静安定。佳静安定的催眠作用比安定强10倍。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4~0.8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对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者、患有青光眼的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禁用该药。⑤海乐神。海乐神(三唑仑)可用于治疗各类失眠,尤其适合有入睡困难、觉醒频繁和早醒等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该药的催眠作用比安定强45倍,但导致肌肉松弛的副作用也比安定强30倍。海乐神的用法为:每次服用0.25~0.5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年老体弱者服用该药的剂量应减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重症肌无力及肝肾疾病患者应禁用该药。⑥多美康。多美康适合失眠和睡眠节律障碍患者使用,尤其适合有入睡困难症状的该病患者使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成人每次服用15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对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者、重症肌无力患者及怀孕3个月以内的女性应禁用该药。⑦氯硝安定。用氯硝安定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4~8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心肺功能障碍者应慎用该药。⑧氯巴占。用氯巴占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10~20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

一般来说,所有的镇静催眠药都具有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可能会使用药者产生药物依赖性、戒断症状、睡眠质量降低、记忆力下降或宿醉等不良反应。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发了新一代的镇静催眠药:①佐匹克隆。用佐匹克隆(忆梦返)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7.5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老年人在服用该药的初期,用药量应减半。②唑吡坦。用唑吡坦(思诺思)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5~10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佐匹克隆和唑吡坦均作用于人体内的苯二氮受体亚基,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相似。但这两种药物基本不会改变患者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不易使患者产生药物耐受性、依赖性、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不会出现反跳现象。这些药物还具有口服吸收良好(用药后半个小时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药物代谢快(半衰期为3~6个小时)、治疗和安全指数高等特点。因此,失眠患者应首选此类镇静催眠药进行治疗,但连续服用此类药物的时间不宜超过4周。

2.抗抑郁药。常用于治疗失眠的抗抑郁药有多虑平、百优解、赛乐特等。用多虑平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3~25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可连续用药数个月。用百优解和赛乐特治疗失眠的方法均为:每次服用20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可连续用药3~6个月。因抑郁、焦虑而引起失眠的患者可首选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失眠患者在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时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抗组胺药:常用于治疗失眠的抗组胺药有安泰乐等。安泰乐也叫盐酸羟嗪,具有镇静、安定、抗胆碱及抗组胺的作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成人每次服用25~50毫克,每天服3次。有癫痫发作倾向的患者应慎服该药。

4.巴比妥类药及与巴比妥类药作用机理相似的催眠药:①司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速可眠)适合有不易入睡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1~0.2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②异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适合有不易入睡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1~0.2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③苯乙哌酮。苯乙哌酮(导眠能)适合神经性失眠和有夜间易醒、焦虑、烦躁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25~0.5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④氯美扎酮。氯美扎酮(芬那露)适合由精神紧张、恐惧、精神性疾病、慢性疲劳、焦虑、激动等病症引起失眠的患者使用。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4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⑤苯巴比妥。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06~0.09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⑥甲喹酮。甲喹酮(安眠酮)的催眠作用强且起效快,其催眠强度为苯巴比妥的3~8倍。失眠患者在服用甲喹酮后可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在醒后无不。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0.1~0.2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甲喹酮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连续服用该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⑦10%的水合氯醛。该药的催眠作用温和,不会缩短快波睡眠的时间。失眠患者在服用10%的水合氯醛后30分钟内即可入睡。用该药治疗失眠的方法为: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在睡前服1次。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长期服用该药后可产生依赖性及耐受性,在突然停药后可引起神经质、幻觉、烦躁、异常兴奋等严重的撤药综合征。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针灸;穴位;失眠;临床效果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以睡眠障碍、倦怠、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一定影响[1-2]。临床多予以患者催眠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且不良反应大。该文为探究失眠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该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患者予以针灸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14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参照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被确诊,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70例;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5例,21~72岁,中位年龄(52.3±3.6)岁;在参照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19~69岁,中位年龄(45.21±3.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如性别、中位年龄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标准:将妊娠哺乳所致失眠患者、手术刺激所致失眠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以及精神药物滥用或酗酒所致失眠者予以排除。所纳入的患者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参与,并可积极配合治疗,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9]。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舒乐安定,1mg/次,睡前口服,谷维素(国药准字H51020130),20mg/次,3次/d。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取患者的百会、神门、内关穴位进行针刺;使用0.50mm×0.40mm的毫针,消毒后对患者实施捻转补泻针刺法,1次/d,连续针刺6d,第7天休息。如患者为肝郁化火者可加太冲穴进行针刺;如患者为阴虚火旺者可加心俞、肾俞及太溪穴位;如患者为心脾两虚者可加三阴交、脾俞以及心俞穴位,如患为心胆气虚可加胆俞、心俞穴位。如患者为痰热内扰者,可加内庭、丰隆穴位。患者在施针后的3h内不可进行剧烈性运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1.3疗效判定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每日的累计睡眠时间在6h以上为治疗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每日的累计睡眠时间在4~6h之间为治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每日的累计睡眠时间在4h以下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4]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评分范围在0~21分之间,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愈佳。1.4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治疗总有效率采用[n(%)]表示,pSQi评分采用(x±s)表示,结果予以χ2检验或t检验,p<0.05时,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pSQi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t检验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4

在临床上,如何正确地选用药物治疗失眠,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失眠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先要明确自己的病因和病程,根据失眠的程度、年龄等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一般来说,以入睡困难为主要症状的该病患者可选用海乐神、唑吡坦、咪唑安定等短效催眠药进行治疗。这类药物的半衰期短,服用后可使患者很快入睡,且不会使患者在第二天起床后出现醉酒感。以长时间难以入睡、噩梦频频为主要症状的该病患者可选用舒乐安定、劳拉安定等短效或中效催眠药进行治疗。这类药物的半衰期稍长,可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慢波睡眠的时间。以早醒为主要症状的该病患者应选用安定、硝基安定等长效类催眠药进行治疗。这类药物的半衰期长,可延长患者总的睡眠时间。失眠患者若同时具有入睡困难、夜间屡醒和早醒等症状,则应使用氟安定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用15~30毫克,每天在睡前服1次。年老体弱者开始服用该药时应每次服用15毫克,并根据用药后的反应适当地增减药量。1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服用该药。以睡眠中断为主要症状的该病患者可选用扎米普隆进行治疗。处于焦虑状态的失眠患者可选用阿普唑仑、氯硝安定或劳拉安定等抗焦虑药进行治疗。有疼痛或躯体不适症状的失眠患者应服用止痛药进行治疗。由原发性抑郁症导致失眠的患者(尤其是以早醒、夜间易醒为主要症状的此类患者)可选用阿米替林或多虑平等三环类抗抑郁药进行治疗。同时出现焦虑症和抑郁症,或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抗抑郁药的失眠患者可选用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失眠患者应首选氟安定等对睡眠模式干扰较小的药物进行短期治疗。有药物依赖倾向的患者可选用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抗组胺药进行治疗。暂时性失眠和短期失眠患者,其病情常因急性创伤、出现作息时间差、工作或家庭中的某种变动引起,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在长期患有失眠的患者中,有50%的人是由精神性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癔症或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或毒瘾戒断等)引起。此类患者应根据自己具体的症状选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为处方药,失眠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选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失眠患者还可以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势。中医认为,失眠的根本原因是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所致。采用中医疗法,可请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致病原因先确定治疗方案,然后根据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辨证用药耳穴失眠证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中医称其为不寐。该疾病对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临床上,治疗失眠的方法以药物治疗最为多见,然而治疗出现药物依赖的概率较高。为了探寻一种游戏哦啊的失眠治疗途径,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失眠患者100例,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失眠患者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29~66岁,平均39.7岁;病程0.5~8年。根据我国关于失眠的相关诊断标准,上述患者中34例轻度失眠,39例重度失眠,26例重度失眠。

方法:

⑴耳穴疗法:取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等区域进针。若患者心脾两虚,则取心、脾、胃、肾;若患者阴虚火旺,则取肝阳一、肝阳二,内分泌;若患者三焦或肝郁化火,则取肝阳一、肝阳二、胆、耳背心、耳尖。把王不留行用酒精进行消毒,并黏贴在5mm见方的医用胶布上,对患者耳郭行常规消毒,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穴位,在穴区最为敏感处将王不留行压贴,各个穴位均按揉1分钟,每天按压3~5次,以患者整个而不发热、发红,感觉胀痛但可以忍受为度,以重按为泻,以轻按为补,以平力为平补平泻。每两天更换1次,10次1疗程。

⑵辨证用药:以患者失眠的具体临床情况为根据,辨证用药治疗:①心脾两虚失眠: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失眠多梦,严重者无法入睡、心悸健忘、疲乏无力,脸色枯黄、舌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服用归脾汤,配方为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5g,木香五分,甘草(炙)各1.5g,人参5g,加生姜,大枣,用水煎服。②阴虚血亏失眠: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为心悸失眠、头晕梦多、口咽干燥、盗汗。排便干结、舌苔红且少、脉细微数。治以滋阴养血安神。可服用安神定志汤,配方为酸枣仁30g,五味子、生地黄、茯苓及太子参各15g,建曲和当归各10g,川芎6g,珍珠母和生龙齿各15~30g,用水煎服。③心肾不交失眠: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为心烦意乱、梦多易醒、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心悸健忘、疑虑、梦遗滑精、口干舌燥、舌苔红、脉细。可服用甘麦大枣汤,配方为炙甘草12g,小麦18g,大枣9枚,小火煎煮,取煎液2次,混匀。或患者心烦严重,则丹参及加麦冬12g,鲜竹叶芯30条;若患者心悸严重,则加丹参12g,茯神15g,潞党参25g;若患者易怒、烦热,则加香附12g,素磬花7.5g,川楝子15g,用水煎服。④痰火扰心失眠: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为心烦失眠,多恶梦、易惊醒,常伴有胸闷烦躁、胆怯心悸、头晕胸痛等症状,舌苔滑白、细腻,脉弦细滑。可服用加味黄连温胆汤,配方为:生姜和黄连各9g,人参、茯苓、酸枣仁和陈皮各15g,半夏、竹茹、山茱萸和白芍各12g,甘草6g,用水煎服。⑤瘀血阻滞失眠: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为难以入睡、情绪波动大、惊醒、多恶梦等,严重者彻夜不眠、难以治愈,常伴有烦躁意乱、胸闷气短、面色晦滞、眼眶黑、舌质紫、脉细滑等症状。可服用血府逐瘀汤,配方为当归、生地黄、红花和牛膝各9g,桃仁12g,枳壳和赤芍6g,桔梗和川芎各5g,柴胡及甘草3g,用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日1剂,10天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1]:①痊愈:经治疗,每晚睡眠时间>6小时的,相关症状消失;②好转:经治疗,每晚睡眠在5小时左右,相关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③无效:治疗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加重。

结果

经2个治疗的治疗,上述患者中痊愈64例(64%),好转32例(32%),无效4例(4%)。

讨论

中医理论中,导致失眠的因素较为复杂,然而阳胜阴衰、阴阳失交是该疾病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此外,中医还认为耳部是各经络最为集中的不为,所有脉络的血气都在脸部的五官中通过,其中尤其是耳部最为集中。十二条经脉里,有六条阳经是直接上行到耳部,另六条虽然不直接在耳部循行,但是会与前六条结合,相互影响。因此在防治失眠的过程中,耳穴治疗能治其本。此外,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为不同患者提供辨证的药物,有效治疗了疾病的表。表本结合,有效治愈了疾病。本研究中,采用辨证用药加耳穴治疗失眠,总有效率高达96%,有效证明了上述理论。

综上所述,辨证用药加耳穴治疗失眠具有积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新豪.失眠的发病与辩治用药[J].医药产业资讯,2005,6:117.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6

关键词:奎硫平;苯二氮类药物;慢性失眠症;疗效;不良反应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夜间睡眠阻碍,分原发或继发状态,多表现为患者睡眠质量不足,可继发导致日间功能低下,如白日嗜睡、精神萎靡,并引发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致使注意力、记忆力、持续操作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仅给患者还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对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临床通常采用苯二氮类药物,但临床效果显示,该类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不仅存在认知损害,容易出现依赖性耐受性,还可导致睡眠反弹,最为重要的是,其疗效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的药物奎硫平,其临床适应症愈来愈广泛,近年来多有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尝试。本文就奎硫平替换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5.6±23.2)岁,平均病程(24.7±22.3)个月,选取标准为: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

1.2方法对患者采取奎硫平治疗,初始剂量25mg,苯二氮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或艾司唑仑相应减少,阿普唑仑减为1mg,艾司唑仑减为0.4mg。此后每1w递减半片(阿普唑仑喂0.2mg,艾司唑仑为0.5mg。并根据睡眠质量,以25mg剂量为标准,逐步递增奎硫平,睡前30min服用。4w后停服苯二氮类药物,奎硫平按当前剂量服用。

1.3疗效判定对患者采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每个患者在服奎硫平前1w,均填写自评量表,记录包括睡眠潜伏期,觉醒频率,入睡后觉醒,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以后每天坚持填写记录。在治疗1、4、8、12w时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测评。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和统计均在SpSS13.0软件包上进行。计量资料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睡眠指标治疗第1w患者睡眠指数较之前有所好转,治疗4、8、12w后患者睡眠指数继续好转并趋于稳定,和治疗前比较无论是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还是睡眠总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奎硫平用药量有2例加至100mg,有5例加至75mg,其余为25~50mg(见表1)。

2.2不良反应在采用奎硫平治疗过程中,发生头晕患者1例,乏力者4例,便秘者1例,口干者2例,另有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其余继续采取治疗。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治疗早期,反应比较轻微,因此并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用药是本着从小剂量使用,如果减少苯二氮类药物后,睡眠效果有所改善或无明显变化,奎硫平保持原剂量不变;若睡眠效果出现下降现象,奎硫平则以25mg递增,但尽量控制奎硫平用药剂量,以减少减轻其不良反应。通过诊察,治疗患者并未发现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异常等现象。

3讨论

睡眠对身体的健康作用不言自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失眠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失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作为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失眠通常表现为睡眠缺失,易醒早醒、醒来后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最终导致患者白日嗜睡、精神萎靡,并引发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致使注意力、记忆力、持续操作能力下降,不仅影响了患者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对社会造成了妨碍。因此应对失眠症采取积极的治疗。

目前,较为理想的的治疗方法就是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合理采用有利于改善睡眠的药物,可以较快改善失眠症状,有助于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理想的安眠药应是安全有效、易吸收、显效快,无成瘾性、耐受性和依赖性,且不存在白天残留作用。

临床上治疗慢性失眠症的药物有很多种,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就是苯二氮类药物,其曾作为治疗失眠症的首选药物。该类药物是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性的药物,其非选择性作用于GaBa和ω受体,通过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结构等从而改善睡眠的质量。该类药物引起的睡眠仍与自然生理睡眠不同,其可以延长浅睡眠,减少深度睡眠,只是患者主观感受有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该类药物有肌肉松弛的作用,可引起白天困倦、共济失调、认知损害,长期使用患者还可出现睡眠反跳、精神依赖症,戒断综合征,记忆损害,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其突出问题是,无论是治疗量连续应用还是高剂量都会产生依赖性。骤然停药还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激动不安,失眠反跳,知觉过敏(视觉过敏怕光、听觉过敏、痛觉过敏)和全身症状(如身体不适、厌食和体重减轻)等撤药症状[3]。鉴于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不宜长期使用,只可作为短期内用药。

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出现的奎硫平,其主要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奎硫平是一种多受体阻滞剂,其在神经中枢作用的受体有D1、D2、5-Ht2、α、H1等。H1为组胺受体,阻断其有镇静、催眠作用。奎硫平对匀员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理论上可以改善睡眠。另外奎硫平对GaBa受体无作用,不会引起肌肉松弛、认知损害等不良反应。奎硫平达峰时间为1h左右,半衰期为6h,能较快让患者入睡,而白日无残留作用。另外的优点就是该药没有成瘾性、耐受性和依赖性。基于以上药理特点,国内外一些临床医生初步尝试采用奎硫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甚至用来治疗单纯的失眠症。本研究就是采用小剂量奎硫平替代苯二氮类药物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在采用奎硫平替换治疗后睡眠指标有显著改变,睡眠质量得以改善,其效果肯定,安全稳定,可以作为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可选药物。

总而言之,正确诊断,合适药品,合理科学用药和针对性的个性话治疗是保证失眠症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的基础治疗。应尽量选择能快速诱导睡眠,对睡眠结构无影响,无次日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使用无依赖或戒断症状的药物[4]。奎硫平替换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患者初步显示,奎硫平具有疗效明显、效果稳定的特点,其副作用相较苯二氮类药物明显减小。在不断探索药物发展新途径的今天,奎硫平值得临床尝试。

参考文献:

[1]李琼芝,陈洁.奎硫平替换治疗苯二氮类耐受失眠患者50例[J].医药导报,2011,30(11):1458-1459.

[2]杨孝,于世江,余英仪.奎硫平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2010,19:1-2.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7

【摘要】目的探讨腹针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腹针结合催眠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催眠药物口服,10次为1个疗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及SF-36问卷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及2周评价。结果2组在治疗结束即刻总有效率、pSQi总分值及SF-36健康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2周,2组pSQi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催眠药物四因子分值及SF-36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疗法可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而治疗慢性失眠症,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催眠药物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腹针;失眠症;睡眠质量;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mprovementofsleepandlifequalityinchronicinsominapatientswithabdominalacupuncture.methodsninety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studygroupandcontrolgroup.thestudygroupweretreatedwithabdominalacupuncturecombinedwithhypnotics,andcontrolgroupofwithpurehypnotics.tentreatmentsformedacourse.thetherapeuticaleffectwasassessedwith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andQuestionnaireSF-36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d2weeksaftertreatmentrespectively.Resultsthesignificantimprovementwasobtainedinaspectsofgeneraleffectiveraterightafterthetreatment,generalscoreofpSQiandscoreofQuestionnaireSF-36,andverysignificantimprovementtwoweeksafterthetreatmentnotonlyinpSQiscoresinsleepquality,sleepefficiency,daytimefunctionandhypnoticsbutinSF-36score.Conclusionsabdominalacupuncturecantreatchronicinsomniathroughregulatingbodyenvironmentsoastoimprovesleepandlifequality,a

ndeliminatethehypnoticsideeffects.

Keywords:abdominalacupuncture;insomnia;qualityofsleep;qualityoflife

失眠症是一种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短期失眠经治疗可能恢复,但症状反复,持续半年甚或更长时间可发展为慢性失眠。长期慢性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率下降。慢性失眠症的治疗种类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治疗具有耐药性、依赖性及成瘾性等不良反应;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体育锻炼等。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当今应用镇静催眠药疗效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疗法。其中,“薄氏腹针”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我们研究了“薄氏腹针”(以下简称“腹针”)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干预作用,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采集于2006年1月-2009年3月本院针灸科及神经内分泌专科门诊,共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慢性失眠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其中研究组1例脱落,资料完整者44例,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5.17±7.83)岁;对照组有2例失访,资料完整者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22±6.92)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科协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1]中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标准:①主诉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起病至少6个月;②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方面的障碍;③睡眠紊乱排除由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所致;④睡眠紊乱排除由重性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等障碍所致;⑤睡眠障碍排除由各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的心理作用所致。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失眠诊断标准者,每周发病至少3次以上;②年龄≥18岁,≤65岁;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④知情同意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失眠由于全身性疾病以及外界干扰因素引起者;③不愿意合作、中途退出者。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研究组

①腹针疗法。选用薄智云教授研制的腹针专用针,即32号25mm毫针,根据失眠专治方取穴(D为深刺,m为中等深度,S为浅刺):中脘(m)、下脘(m)、气海(D)、关元(D)、商曲(S)、滑肉门(m)、下风湿点(m)、气旁(m)。治疗前先检查肝脏大小,确无阳性体征及晕针、过敏等症即可施术。患者仰卧位,暴露腹部,所针穴位皮肤用安尔碘严格消毒,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及瘢痕,诸穴均直刺入相应深度,轻刺激,留针30min,留针期间轻轻捻转针柄行针1次,并用tDp灯照射腹部,每日1次,连续10d,共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结束治疗,观察疗效,填写量表。②药物治疗。艾司唑仑片(天津力生制药厂生产,批号050702),4mg,每日1次,睡前服用,连续10d,若睡眠改善,则可逐步减药。

2.1.2对照组

单纯服用艾司唑仑(天津力生制药厂生产,批号070703),4mg,每晚入睡前口服,连续10d。

2.2观察指标

2.2.1睡眠质量

采用pSQi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测量,全面了解患者失眠的起始时间、诱发原因以及持续存在的因素、睡眠卫生、睡眠数量及质量,对睡眠和失眠的认知评价、情绪状态、躯体状态、日间功能及用药情况。pSQi共分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记分,累积各成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2.2.2生存质量

采用SF-36健康中文版问卷方式,共包括8个维度,所有维度评分为0~100分,100分代表最佳健康状态。各组患者按照要求回答问卷中的提问并填写,所有问卷回收后用转换专用公式进行得分计算。

pSQi及SF-36量表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结束后2周由患者本人在安静环境下完成填写,如因患者文化程度或病情等原因无法完成的,由医师询问后帮助完成。所有资料均有专人统一收集。

2.3疗效标准

采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失眠的疗效判定标准,[2]结合pSQi积分减少率评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pSQi减分率达76%~100%。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pSQi减分率达51%~75%。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到3h,pSQi减分率25%~50%。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变或反而加重者,pSQi减分率小于25%。pSQi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2.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及资料输入电脑,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

3结果

3.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即刻,研究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9%(40/44),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33/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周后研究组显效率为77.3%(34/44),对照组为51.2%(22/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1),说明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失眠症均有效,但加入腹针治疗后短时疗效更明显,长期疗效更持久。

3.2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比较

(见表1)表1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结束后2周pSQi总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p<0.01

2组治疗前pSQi总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本次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SQi总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所示2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结束2周后2组pSQi总分差值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o.01,说明研究组疗效稳定,对照组即刻疗效尚可,长期疗效差。

3.3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因子分值治疗前后比较

pSQi各因子中,2组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分值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分值治疗停止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分值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说明腹针能明显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日间功能,减少催眠药物的依赖性。表2pSQi各因子分值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结束后2周2组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p<0.01

3.4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表3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结束后2周SF-36评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p<0.01

2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间有较好的可比性;2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即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均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后2周2组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研究组中的腹针能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作用持续,而对照组停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值降低,治疗作用减弱。

3.5安全性评价

研究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有2例出现头晕、恶心症状,经对症处理好转。

4讨论

失眠症原因很多,中医学认为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脏腑失调,正如《伤寒六书》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又《素问·逆阴》载:“胃不和则卧不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云:“虚劳虚烦不得眠。”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以神阙布气假设为核心的一个微针系统。薄氏[3]认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是人体第二大脑,不仅有一个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还有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是腹针的物质基础。腹针治疗失眠症的拟定方以引气归元方为主方,辨证加减配穴。该组穴位以神阙为中心分布,分别归经于任脉、肾经及脾胃经等,诸穴合用具有调理脏腑的作用。加之以微细光滑的腹针刺激腧穴,避免了传统针刺疼痛的感觉,使失眠患者容易接受。“引气归元”方中中脘为胃之募穴,合下脘可理中焦、调升降,气海、关元培本固肾,四穴合用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商曲、滑肉门、下风湿点、气旁有通调气血、输布全身之妙;其中滑肉门、下风湿点为引脏腑之气至全身的妙穴。全方合用,共奏健脾宁神、清心醒脑、柔肝补肾、理气调血之功,从而达到心火下降、肾水上济、心神则安,故夜可入眠。

pSQi是Buysse等于1989年编制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和精神科临床评定的常用量表。中文版的SF-36量表是目前研究慢性病人群生存质量较简单合适的一种量表[4],已有学者对其在慢性病、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作了可行性评价。

失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直接因素,其严重程度与生存质量下降相关。moul等[5]研究94例慢性失眠患者,发现继发的焦虑、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镇静催眠药虽然暂时缓解睡眠障碍,但从其他方面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长期使用催眠药可导致神经精神系统的不良反应、药物依赖、药源性失眠,停药时反跳性失眠及梦魇,其不良反应还包括认知损害、顺行性遗忘,影响性功能及白天的活动。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睡眠质量有改善,但生存质量随停药而下降,加用腹针治疗后,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小。但研究的病例数有待进一步积累,还应随访观察远期疗效,从神经内分泌激素方面探索其机理。

参考文献

[1]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m].Fourthedition.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pressincorporated,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86-187.

[3]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针灸;失眠症;治疗方法

失眠已经越来越多的困扰着为数不少的人们,并且具有上升的趋势。在2012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9.1%,国外发生率在20.1%-42.6%不等。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症4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30-60岁,平均(46±3.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2±4.5)个月。

1.2诊断标准按照wHo《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相关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和《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拟定。①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1.3纳入标准①凡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者或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眠、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醒来而导致睡眠不足的患者;②1周内未服用任何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且本次发病后至就诊前未经过任何治疗者;③年龄在30-65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可按计划坚持治疗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排除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②年龄在17周岁以下或70周岁以上者;③排除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已产生药物依赖的患者(偶尔服用者则需停药7天以上;④合并有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肿瘤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5治疗方法

1.5.1针灸选穴主穴:神门、百会、内关、四神聪、涌泉。随证配穴: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型加太溪、太冲;心肾不交型加心俞、肾俞;肝郁化火型加行间、太冲;心胆气虚型加心俞、胆俞;痰热内扰型加丰隆、内庭。

1.5.2操作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手法: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型只针不灸,平补平泻;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只针不灸,泻法。百会、四神聪、涌泉穴采用灸法,每次15min,其余腧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3周为1疗程。需注意的是: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治疗为佳,针灸治疗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尽量避免强烈精神刺激,并可结合语言诱导进行辅助治疗。

1.6疗效观察

1.6.1评分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insomniaScale,aiS)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疗程后各评定1次。

1.6.2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失眠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精力充沛;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时间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睡眠时间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附典型病例

刘某,女,54岁,教师,于2012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自述有神经衰弱病史,经常失眠,服西药安眠片已失效。近来失眠症状加剧,夜晚即提心吊胆,上床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肢倦乏力,口干心烦,烘热汗出,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属阴虚火旺型。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阴虚火旺型)。按以上针灸治疗方案治疗7天后,失眠症状有所缓解,休息1天后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睡眠深沉,精力充沛。

3讨论

本病的病因包括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因素,其病位主要在心,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其病机或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胆气虚,触事易惊,导致心神失养所致;或为肝郁化火,五志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本处方正是据此意而拟,方中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均有宁心安神之功,为治疗失眠之主穴;百会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四神聪虽为奇穴,但居于巅顶、百会穴四周,对于调动太阳经、督脉之经气血上荣脑髓,使阳神得以潜藏入阴具有重要意义;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诸穴合用,养心安神,恰合病机,各穴紧紧围绕失眠症的特点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失眠症有较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文建军.失眠症的针灸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10(06).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9

关键词:老年失眠;中医内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引言

结合已有的临床资料来看,在老年人群当中失眠的发病率非常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很容易出现疲劳状况,这是最终出现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失眠症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很容易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进而增加其出现其他疾病的几率;基于此,我院将以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在老年失眠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取得一定的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6.5±2.5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护理方法

(1)一般护理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主要内容有:首先护理人员要将睡眠卫生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在患者身体状况等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睡前运动,包括:太极、气功以及散步等,其次,就是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让患者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辅以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具体的包括:

(2)情志护理长期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其心理状况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开导,与其进行交流和谈心,交流的内容不一定局限于与失眠相关的内容,保证患者能够最大程度的敞开心扉,然后护理人员从交流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对患者进行诱导,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认为:一个人年龄大了出现类似失眠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因此对待该失眠的治疗会存在一定的消极,所以这个环节的重点在于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失眠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患者能以一个比较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按摩护理对患者实施按摩护理,是治疗老年患者失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按摩护理的质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治疗的效果;对于痰热干扰的患者每天对其中脘、足三里和合谷分别进行60~100次左右的按摩;对于肝郁化火的患者每天对其耳廓背沟、天庭和太阳穴进行50次左右的按摩,同时使用手心对足心的涌泉穴进行100次的按摩[1];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保证营养平衡。

(4)针灸护理针灸护理的临床作用在于:最大程度的提升失眠患者大脑皮质生理平衡的恢复速度。主要涉及到的穴位有:三阴交穴、内关穴和神门穴。此外,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采用耳穴贴压的方法具有很强的静心、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对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调节作用,对涌泉穴使用朱砂外敷,可以使患者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这也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5)饮食护理根据中医典籍《素问》的记载表示:如果患者的胃部出现了不适,也会对睡眠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现代医学来看,患者如果在睡觉前饮用了咖啡、烈酒和浓茶,睡眠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老年失眠患者来说,饮食应该尽可能的清淡,最好不要过多的实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可在睡觉前饮用热牛奶,同时晚餐也不能吃的过饱。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治疗,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n=25),治愈24例(96.00%),治疗有效1例(4.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n=25),治愈16例(64.00%),治疗有效6例(24.00%),治疗无效3例(1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中医的理论来看,失眠病症出现的基础是阴阳的出入与消长。一般情况下来说,青壮年由于肾阴强盛,出现失眠的情况比较少,而老年人由于肾阴较为虚弱[2],睡眠普遍都比较轻,很容易被惊醒,其次,由于老年人肾精相对来说较为亏虚,不能有效的对心神进行濡养,心神无法得到安宁,因此很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再者,很多患者由于较长时间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不规律的问题也会引起心神不安宁,睡眠质量不高的情况。针对老年失眠,临床西医多采取催眠或者镇静的药物[3],但是综合治疗效果都不好,结合我院的研究来看,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法,治疗有效率为100.00%,较之常规治疗方法,优势明显(p<0.05),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采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爱萍.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的中医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1):178-180.

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篇10

【关键词】耳穴压豆;护理工作;失眠患者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医学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也将许多新型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也都运用到了其中。然而,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也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这就使得失眠患者逐渐的增多。为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医疗方法,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不过,目前我们常见的几种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经济成本较高,还有着一定的毒副作用,这就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而耳穴压豆法的使用,主要指针对于失眠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心理和生理治疗,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就对耳穴压豆失眠患者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为了方便人们对耳穴压豆法的护理效果有着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我们就从某医院中选择60例失眠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其中实验组的失眠患者一共有30例,其中女性有17例、男性有由13例,平均年龄为35岁,平均病程为1.5个月。而对照组也有30例,女性有14例,男性有16例,其平均年龄为40岁,平均病程为一个月。而对照组主要是采用,普通的质量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实验组组数采用耳穴压豆法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从而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2方法

在对对照组的失眠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在对患者失眠症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失眠患者具有一定的医学保健常识,适当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得失眠患者的战胜疾病的耐心和信息得到很好的提升;②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尽量让患者转移注意力,放松自己的神经,消除自身的负面情绪;③医疗人员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这样不仅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一个详细的了解,还使得心理护理工作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④通常情况下,失眠患者都会存在着焦虑的情绪,而医疗人员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理解患者,让其适当的发泄自己的交流情绪,并且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就使得失眠患者治疗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方法同对照组,同时配合耳穴压豆。耳穴压豆的方法即左手轻抚患者耳背,在充足的光线下,观察贴穴的耳部有无炎症、冻伤或破损等,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观察贴穴的穴区有无变形、隆起、血管充盈等,询问有无酒精及胶布过敏史等,若有胶布过敏者则采用纸质胶布。若无异常,则取主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方)、心(耳甲腔正中的凹陷处)、内分泌(耳屏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根据患者基础疾病适当选择配穴。伴心慌、多梦加心、脾,阴虚火旺加肾,胃腑不和型加胃,肝火上扰型加肝。在穴位的定位反射区内用探棒均匀用力探测出压痛敏感点,用75%的酒精消毒耳部皮肤待干后,用镊子夹取0.5cm×0.5c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粘于胶布中央,贴压于相应耳穴的压痛敏感点,两耳交替更换使用,2-3天更换一次,夏天可根据出汗情况适当缩短压穴更换时间,尽量保持压穴耳部干燥,嘱其每天用拇指及食指的指腹按、揉、捏、压2-3次,每次1-2分钟,特别是临睡前,按压后有酸、麻、胀、痛感为度,若某个穴位过于敏感,使患者难以忍受,则可自行去除,待下次按压时再压,不敏感的穴位则按压到一定次数,感觉渐增强,每疗程4次,疗程间歇3天,2个疗程统计疗效。

1.3疗效观察标准

①有效:失眠与焦虑消除,随访2个月未再复发。②显效:失眠与焦虑较前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明显提高。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者治疗停止后又复发。

2结果

试验组31例患者耳部皮肤无任何不良反应,其中有效的28例,显效的3例,能够全部达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31例患者耳部皮肤无任何不良反应,28例可达到治疗效果,其中有效的22例,显效的6例。其余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4%。其中3例无效中的1例为心理护理前后无效果,2例为治疗停止后再复发。但经过后期复查时加强心理疏通并进行耳穴压豆后,患者的失眠与焦虑逐渐治愈。总之,由上表可见,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患者的焦虑与失眠的作用显著,将有效者的比率由71%提高到了90%,数据可观,且心理护理结合耳穴压豆无效者为0,课题中两组比较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p

3讨论

焦虑与失眠是指由于某种或某几种原因引起的内心不安、紧张、不愉快、痛苦以致难以自制,常伴有植物神经的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夜不能寐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或睡后易醒,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睡眠质量差等等。它是危重病人的聚集地,患者从心理上本能的感觉到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性,从而这种担心成为一种压力源在心理上形成负面影响,这就让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排解,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症状,尤以失眠与焦虑最为常见。

4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耳穴压豆法不仅医疗成本较低、毒副作用教学,而且还有着良好的医疗效果,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在原耳穴压豆法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这就使得耳穴压豆法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