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2:04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效经济管理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评价是依据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资料,对课程在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效性、吻合度及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价值评判,并为持续不断地改进课程作出决策。根据高校经济管理课程开发、实施、建设的不同阶评价三部分组成。

1.课程方案评价。高校经济管理课程开发阶段,从课程的提出、定位、设计到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排序,到形成课程教学标准、大纲、手册,对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课程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实训项目等)、课程师资配置、课程实训条件设置、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及采用何种教学手段等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判。评价标准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程度;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考察课程教学内容吻合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以及评判课程教学条件(师资配置、实训条件、教学设施等)的满足程度等。

2.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是考察课程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考察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使用的有效性及实际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教研教改效果及其对课程教学资料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的程度。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的评价比较具体,其评价标准一般以定量为主,辅以定性分析。定量评价适宜采用目标模式,即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选择适当的测量目标工具,重点测量学生学习本课程后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定性分析宜采用过程模式,通过对课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观察、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和意见,评断课程的实施效果。这一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相关专任教师及课程专家也参与,其评价结论为“好、中、差”。

3.课程建设水平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指对课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效益的全方位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在课程实施一定时期后,对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有效性、创新性进行价值评判。在课程实施一个阶段后,要通过综合性评价对课程建设水平作出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不断地改进课程。

二.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评价指标及分值

为了使课程评价贯穿于经济管理课程开发、实施与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发挥评价对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调研了全国部分经济管理院校在课程建设、改革及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收集了51份课程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及课程评价方案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统计、归纳、梳理、整理出三种课程评价方案初稿,通过问卷调查和集中会议讨论征求各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三种课程评价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了比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方案评价指标及分值。课程方案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开发阶段的评价,主要对新开发课程方案的职业技能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能性、教学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合理性等进行评判,以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为主,由相关课程专任教师和课程专家参与课程方案评价。

2.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及分值。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是一种跟踪式的动态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与建议。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中,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是当然的评价主体。企事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同或相近课程专任教师、课程专家的评价对课程的改进与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集中于课程是否达到课程方案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方案;课程的实际效果是否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课程是否可持续发展等。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新一轮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着力点是要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而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能否理清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的思路与进程,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并最终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通过三年来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设计中,高职院校对上述核心要素关系的处理关键要做到“四个契合”。

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下属目标,直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预定发展结果的目标导向和激励调控功能以及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的价值尺度功能。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指完成一定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专业培养目标在素质规格方面具体表现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规格是指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后,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能够胜任的某种职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方法能力指有效、准确、快速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并能够把学到的和使用过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之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会相关知识与经验;能够认识任务结构,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没有预先给定解决方法的任务中,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社会能力指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合作、沟通与互动,最终解决问题与冲突,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具有负责意识和行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领域中理解社会交往和利益冲突,能够理智地、认真负责地与他人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专业能力一是指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中形成的如对材料、装置、工具、机器等的操作技能);二是指知识的迁移;三是指知识的应用。在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上述三种能力中,方法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没有方法能力,无法习得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路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运行保障等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教育主体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整个学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全过程,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包含着目的性要素,也包含着技术性要素。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是决定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专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与评价。第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随意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为设计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反过来说,选择最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了,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亦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其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要素与格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要素;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

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专业调研结果,通过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例如,同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设在东北和闽南,培养目标就有所区别,因为工程施工的气候环境与质量标准要求都有所区别。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与个性化高职院校属于区域性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是区域性高校办学的出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要求在区域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有所体现,这就是创新,就是个性,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作保障,因此,还需要理清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课程设置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体系组合和科学安排。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思考与设计之后,编制而成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依附于课程设置,它才变得“有骨有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靠系统化的课程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要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在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如今大家都在讲,高职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打破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级专业化教育,以传授各类专业技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而不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学科专家。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以“转化”和“推广”设计方案、科研成果为职责,示范、组织、带动一线工人执行设计方案,把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具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即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即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把学习过程设计为职业行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这种课程也叫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全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一个职业的资格。

如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动领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开发方法与技术。目前,可以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和“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重新构建学习领域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

课程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的实施,还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因此,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的根本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时更强调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场所建设,并与课程设置相适应。

首先,高职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职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跨学科的与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像过去那样,只靠单科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共同承担;另一方面,教师仅仅具有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所以,要求师资队伍要专兼结合、教师要提升“双师”素质。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三个不同的课程类型构成,不同门类的课程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门类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所。这种多元化或表现为实践场所的功能上,或体现为实践场所的性质上,或落实在不同建设主体和建设地点上,而关键是与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相契合。

再次,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设置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专业建设涵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要素,在抓住专业建设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同时,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应该遵循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但事实上,三个方面的建设从时间进程上往往表现为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在师资队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新的理念没有形成的阶段就开始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没有搞清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之前,就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开展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致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总之,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者一定要立足于传统观念的更新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在编制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才能避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建设与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教学计划培养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必须为贯彻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在新一轮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渐推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国家对编写教学计划有过指导性文件,但对人才培养方案还未曾颁布过相关的文件。目前,缺乏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遵守的框架和质量标准,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对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系统规划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基本相同。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我们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二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四是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五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制是指修读年限,高职的标准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2年),根据学生学分修读情况可实行弹性学制2~5年(2~4年);招生对象是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其他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1.在设计思路和原则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框架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既方便学生就业,又能促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5.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改变了教学计划“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打破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牢笼,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将长期以来教学计划沿用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改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性实践、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6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突出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还可增设特殊的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6.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了教学计划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训)室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倡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在教学环节上。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环节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从30%增加到一般不低于总学时的50%。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上不少于半年,根据专业实际还可单独设置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8.在教学安排上。一是学制及学期的变化,学制上,由原来的学制3年(2年),根据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可弹性为2~5(2~4)年;学期安排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情况,每一学年由原来的两个学期可灵活设置成多个学期,将常规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打通安排教学任务。二是课程学分计算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可从传统的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每36学分计1学分,改为除集中实训的项目每周计1学分外,其他统一为每18学时计1学分,突出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导向。

四、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注意事项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需要组建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习实训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教学制度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

2.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确定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是培养模式定位的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应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要求不同,这些不同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在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构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设计要突出职业性,使培养目标不脱离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4.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要将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确定的标准转化为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的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模式要注意贴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秦葆,刘雨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6).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室内设计;课程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45-03

室内设计专业是我校龙头专业,其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发展和对口就业的素质水平。而就读我校的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甚至是不参加中考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生活习惯不良、学习主动性差,自卑心强。由此,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几年,通过对室内设计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从课程创新入手,实施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基础与专业相融合、技能与职业相联系、教学与工作相一致的“项目”课程,为培养新一代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广州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及企业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持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掌握室内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及方案设计技能,掌握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建筑设计类平面、三维软件的运用技巧,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本行业规范,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精神。

二、课程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明确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重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所以,我们选择项目课程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来组织教学内容。项目课程模式是指通过对工作的系统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元,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模块,它从技能实际应用出发,将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分成若干项目,按主次组成若干个模块,实施某一项目模块,就如同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学生在体现职业环境特点的学习情境中,围绕行动化学习项目,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理论的理解。

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课程内容设计必须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匹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

三、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1.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内容方法

近几年,我们开始新一轮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与企业共同开发更加适应企业用工需求的课程。

(1)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对社会需求及典型企业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工作任务分析。认真分析建筑装饰专业的主要岗位群,针对具体岗位进行工作项目分析,工作项目用于搭建课程内容框架。

(3)基于工作岗位确定模块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4)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分析来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技术路线

明晰课程开发路径━建立信息渠道━开展市场调查,典型企业调研━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专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开展课程评价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室内设计是综合性学科。以建筑设计为基础,与建筑的关系非常密切,受建筑空间的影响很大。因此,学生需要了解房屋本身的结构和建筑内环境、室内空间特点等情况。通过多次循环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开始接触室内设计时对结构与空间知识的了解相当少。因此,在学习中,他们常常孤立地对待室内设计,忽略对于室内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这种对相关的建筑设计类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学中进行课程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当今单一学科教学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整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重组,室内设计涉及建筑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材料学等学科,还需要美术基础、建筑类、平面类电脑绘图技术为支撑。可见,培养技能型室内设计人才,课程体系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

1.课程开发

首先、在课程改革建设的前期,我们首先进行了整个珠三角区域装饰行业的调研,通过调研,把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个初步的室内设计岗位工作能力,可直接在建筑装饰公司从事施工图绘图、设计助理的初、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还组织了专业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典型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岗位调研,结合企业人员的建议确定室内设计专业主要核心岗位是设计助理、施工图绘图员、效果图绘图员;拓展岗位是装饰施工员、装饰施工监理、装饰预算员。

随后,我们组织建筑装饰行业、企业专家代表、设计助理、毕业生代表、高职院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将相关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分析,我们将工作过程转换为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其中,一个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为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工作)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岗位群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最后,通过架构能力培训体系开发、设计、重构一系列的学习情境。室内设计职业岗位中的工作过程有: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草图和CaD图)、效果图制作(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装饰施工技术与管理、装饰工程监理、装饰工程概预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一般室内设计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为导向归纳了11个工作任务,并按照学生认知和培养规律设计转换成8个学习领域课程,分别是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3D效果图、CaD绘图、制图与测绘、材料与构造、装饰施工与水电、装饰造价。其中培养室内设计核心能力的室内设计课程是这八个学习领域中的核心课程。

2.课程的重组与体现

(1)我们的课程设置将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与专业课程两个平台的课程集中在第一、二学期,在此基础上,做单项技能模块的单项能力培养递进到综合能力的培养,8个学习领域课程贯穿始终。我们创建了“专业基础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实践“先专业”的新理念,形成基础课与专业课双线并行的安排。比如,综合技能模块即室内设计的第一个专题项目居住空间,从第二学期就开始了,到第三个学期时与其他的基础课配合,模糊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将原来游离于专业之外的基础课程回归到专业这个点上,使整个基础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具体地说,在第三个学期,CaD、3D、手绘、材料与构造都会将家居的职业能力训练纳入课程内容的范畴,所以,居住空间这个空间在第三学期就能形成手绘及电脑效果图、CaD绘制施工图之类的学习成果了。

(2)第四、五学期的项目展示空间和办公空间以及餐饮空间均采用分阶段项目实训的教学安排。要求学生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兼职的室内设计员,边干边学,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努力达到设计助理的水平,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3)重构后的课程具有“保留特色、增加亮点”的特点。我们专业原有的特色是美术手绘,我校的前身是“广州市第二工艺美术职业中学”,学校大部分美术老师毕业于广州美院,教师团队师资雄厚,学生美术基础扎实。我校学生每年参加广东省“和谐杯”手绘设计技能大赛均能获得良好名次,我校还是广州美院的实习基地。新的课程体系在原有手绘基础上,加大了建筑装饰电脑绘图类的教学时数,时间也分布在第二、三、四、五等三个学期,给了核心课程极大的技术支持,提升了学生电脑绘图的能力培养,形成了我校该专业学生电脑绘图、手绘方案设计并重的就业优势。

3.课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教师选用典型的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或分组设计,然后总结意见,进行归纳和分析,每一个设计内容都安排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讲解、案例总结等环节。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对设计的认识,促进其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提高参与实践的兴趣。

(2)项目教学法

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成立工作室,在工作室框架下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过程,仿真模拟企业项目和企业氛围来完成实训项目训练,通过方案分析、研究、设计、修改、汇报、总结等环节,也可以参与到企业工作实际,进而完成项目的整个历程。这种模拟真实项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并将很多相关课程连贯起来,便于增长岗位职业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解决实际项目问题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方面的能力。

五、校内模拟实训与校企合作并行

1.模拟项目实训

室内设计专业类课程,如果学生只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和演示,缺少设计实践训练,就会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通过工作室化组织项目教学,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工作室、设计项目展室、材料展室、和施工实训室等,学生从中增进对室内设计立体的认识,了解室内设计空间配搭、设计风格、人体工程学、室内声、光学、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项目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1)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模拟实训小组,到项目现场、材料市场、家具市场、灯具市场、装饰品市场等场所进行设计资料收集及分析,在规定时间里每个小组根据实训教师所提的设计要求和工程费用总额估算,共同完成方案设计,整个实训过程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修改提交一份组内认同的设计方案,交由实训教师审核修正。

(2)小组内分工完成相应材料清单和施工图方案,并交由实训教师审核修正后,各个小组独立完成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及施工蓝图。

(3)由实训教师和聘请的企业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设计流程进行评分作为学生实践课程考核的依据,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讲解设计构思。

2.实际项目实训

从企业中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以分组方式在企业项目设计师的指导下参与制作,参与方式可采用在学校工作室完成和在企业工作室完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充分体验职场的运行模式,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增强就业竞争力。

3.师资队伍培养

定期委派教师参加国培、企业实践、教育科研及学术会议等;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以多种形式到生产实践一线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使教师具备真正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加快高级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提高专业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区实际,借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有益经验,全面实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和《*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方案(试行)》,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区特点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提高我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制定《*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具有*区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构建我区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机制,着力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及课程建设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建立新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制定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提高质量与规模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普通高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普通高中的规模效益。

(七)逐步实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为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同时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积极稳妥,培训先行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政府行为,教委负责改革实验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好实验方案。学校要充分借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份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地开展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教委和普通高中要组织好区、校两级培训。

(二)整体推进,分类指导

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一年级整体进入课程改革实验,按照*市实验方案标准全面进行改革,同步推进。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教委要关注并满足不同类型普通高中的需要,指导学校因校制宜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三)以校为本,典型引路

实验工作要落实在全区每一所普通高中,给予学校实施新课程充分而合理的自,激发学校实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并建立“以校为本”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区教委定期总结,发现典型,及时推广,确保课程改革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四)规范实验,保证质量

各普通高中要制定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方案”,依据《*区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和《*区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开设课程并保证质量。教委要对实验工作进行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监控、评价和反馈,科学有效、规范有序地推进实验工作。督导室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保证课程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各方参与,通力合作

实验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广泛宣传,形成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机制。采取有利措施,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使各方面都能关心、理解和支持实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工作氛围。

四、组织与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领导机构

1.成立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委宣传部等

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协调、研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大事项。

2.成立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张福家、*

对有关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批准有关工作的规划、方案及相关制度。

(二)组织工作

1.成立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工委办、教委办、组干科、财务科、人事科、规划科、职成科、体美科、中教科、设备中心、国资中心、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分院、考试中心

对课程改革前期工作进行调研、准备;提出有关工作的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协调、研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各种事项,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提出相关制度、政策的方案。

2.建立样本校

区教委建立市、区两级样本学校,努力在学校层面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点带面,辐射推广。

3.成立区新课程改革实验专家指导组

指导组由*市部分专家、区教研员、分院教师、区特级教师和部分学校校长组成。在区教委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为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教研中心,负责处理具体日常工作。

4.建立区政府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

建立由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和部门参加的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协调、研究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事项。

5.建立区教委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

建立由工委办、教委办、组干科、财务科、人事科、规划科、职成科、体美科、中教科、设备中心、国资中心、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分院、考试中心等单位和部门参加的区教委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负责研究制订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就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重点工作

(一)积极开展各类型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基础条件的调研

1.硬件条件调研

由财务科、规划科、国资中心对各类型高中学校现有的教室、专用教室数量、开设选修课程所需场地及缺口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由财务科、规划科、设备中心对各类型高中设施设备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财务科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专项资金的筹措及报批工作。

2.师资调研

由人事科对各类型高中教师队伍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由干部科、人事科、*分院对各类型高中的教师和教学干部数量、需求进行调查,制定培训方案。

3.教学现状调研

由教研中心对目前各类型高中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照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结合*区实际情况制定《*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和《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教师的学科教学培训方案。考试中心对课程改革的学分认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依照*市教委要求,制定*区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中教科要针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调研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4.信息工程建设情况调研

信息中心负责调查各类高中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及使用情况,并提出各类型高中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建立实验工作的网络平台,收集信息,介绍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

(二)组织好区、校两级培训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负责组织区级培训。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普通高中校长、实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以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参观、讨论、研究、研讨等方式组织培训。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和实验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理解课程主要项目操作办法后,再进行新课程实验工作。

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组织和实施校本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解读,课程实施的主要操作办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通用技术课的开设、班级管理模式、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模块考试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等。

(三)建立区、校两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整合各种资源,逐步完善*区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网络。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利用各方面的师资、设备和场所进行相关课程的模块教学,形成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

学校要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开发与用好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形成并不断丰富本校的课程资源网络。

(四)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管理质量

1.各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在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方案;自主开发和开设学校选修课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各普通高中要成立学校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和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课程小组,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规范选课管理。

3.教研中心要提出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学校要在自主建设通用技术课程教室、购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备的同时,建立与我区职业技术院校、工业技术企业、农业技术企业联合办学的有效机制,利用他们的师资和技术设备资源,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学校要因校制宜地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保障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五)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1.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益,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

2.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促进基于模块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4.加强学校教研组织的建设与重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研中心制定校本教研的指导意见,各普通高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的作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发现教师备课和讲课的典型成功案例,经过有关权威专家的肯定,向全区推广。

(六)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

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通过观察、交流、实践操作、作品展示、学业成绩考核等方式,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建立区、校两极相结合的、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

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自我评价。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学科建设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精品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深化教学改革。笔者学院在2012年启动专业课程建设项目,通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建设目标、教学方法、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实施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课程性质与建设目标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襄阳技师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创建于2006年,在初期就提出根据区域内中小电子商务企业需求,培养具有网络信息编辑、网站策划和维护、网络服务推广等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从而确立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专业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office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制作》《数据库应用》等课程之后开设,此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能较快地掌握网页制作的各种知识。

课程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宗旨,基于行业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方案。运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工作。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能,具备网站的策划、设计和制作能力。

二、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

1.改革教学内容

(1)修订教学大纲。学院开设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原来的教学大纲内容以Dreamweaver基础知识为主。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只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操作,而实际技能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制作精品课程时,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以“实用、够用、好用”为原则,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photoshop、flash的实用功能,强化Dreamweaver操作应用。修订的大纲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侧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网页设计职业能力中实用的知识点融合在项目中。学生通过各项系列任务练习,不断强化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

(2)规划教材与自编教材充分整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多门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撑构成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核心,其他photoshop、flash、数据库开发、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都是相关的辅助课程。

原来的教材换过很多版本。2012年申报精品课程建设后,学校选用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规划教材《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CS5标准教程》。实用的教材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不断调整和补充教材和教学内容,尽可能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两年劳动版的网页制作教材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编写,也成为学校教学和精品课程制作的重要保证。

(3)课程内容模块化。学校将整个课程内容分成3个模块20个教学单元33个教学任务,3个模块是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第一个模块是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第二个模块是photoshop在网页中的常用功能,第三个模块是Flash在网页中的动画效果。每个模块包括多个教学单元,通过任务来实现岗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将课程难点分散到不同的模块任务中。每个模块自成体系,有鲜明的独立性,能单独完成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模块间的知识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后面的模块强化前面基础,这样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4)精心准备案例项目。精心准备典型案例,从课程的实际问题出发,构建教学设计。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具体的任务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如:“度假村”“江雨桥的博客”“宠物家园”整站的开发和设计,这些案例形成循序渐进的项目群,从而构建完整的教学方案。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精品课程教案的编写运用任务驱动法完成,对教师课堂实施一体化教学方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熟练运用,配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作品演示等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为:引入―分析―交流―实施―评价―总结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引入任务,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给出案例应用背景,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第二个阶段分析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学习任务,结合理论知识尝试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第三个阶段交流任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找到解决方案;第四个阶段实施任务,上机操作反复练习,掌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第五个阶段评价任务,在小组任务完成时,根据任务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典型作品的欣赏评价,让学生参与自评和互评;第六个阶段总结任务,教师对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归纳,并针对学生实施过程进行点评。

(2)抓好数字化资源建设。精品课程中不断完善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案例集等对一体化教学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保证。这些数字化资源会陆续上传到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下载中心,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参考。

(3)因材施教,有效把握课堂。任务驱动法对于自觉性高、学习能力强、创造能力佳的学生充分有效,但是学校的生源相当一部分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难易程度,教师需要灵活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实用。例如: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辅导法、启发式教学等。必须注意把握课堂秩序,使课堂教学在有序中有效进行。

3.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精品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学习过程、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每项任务的实施都配有任务评价表,评价表给每个子任务的完成效果、学习过程、相关能力打分。同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使用弹性的评价方式。评价时注重创新性的学习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注意听取学生的自评意见。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探索与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实战特点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够适应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示范性课程。课程建设期间,取得预期效果,也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课程的开发难以表现技术的前沿动态。网页设计涉及各种绘图软件和各类开发工具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软件开发技术日趋多样,一门课程很难覆盖这么多内容。

课程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与企业合作不多,学生在本地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不多,学生的实操能力也达不到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快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尽早建立教学共享资源库。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构成立体化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平台,师生基于这种平台,使学习过程得以延续。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7

(一)分解协调

主要是提前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有计划地分解到每个相关课程中,让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具有系统性,也就是说毕业设计的内容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全局性观念,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建筑制图与施工图识读》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抄绘、阅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建筑和结构图的表达方式,从而为绘制施工图打下基础。二是在《建筑构造分析》的课程教学中,详细讲解建筑构造和各种细部构造。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完成建筑方案的设计内容。三是在《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力学与结构计算》等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带着建筑设计方案,解决结构的布置的能力,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为毕业设计中的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每个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师要及时沟通,通过实际工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汇总提高、丰富设计内容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2012年9月至12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人才培养和省级示范评选考察工作。为了完成“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选定《声乐》、《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龙头,带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使本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科学、规范、合理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

(一)分析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以及学院目前单招的声乐专业,确定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及表演能力,熟悉社会基层演艺市场,能胜任社会基层文艺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岗位是表演经验丰富的歌唱演员和文艺编排者。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随着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的不断发展,迫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包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是社会发展需求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院艺术系各位领导应组织教师就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广泛的研讨,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认真分析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内容,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以学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学习项目或课题,并以此为基础合理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可以分析得出,音乐表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歌唱、文艺编排中需要的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

(三)核心课程在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化课程体系一般将课程分为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其中基础学习模块包括德、智、体以及人文艺术等课程;专业学习模块包括必备的专业基础、专业组成、专业核心以及专业过渡等课程,其中又以专业核心课程最为重要,该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专业能力,而学生的岗位核心专业能力是满足职业岗位基本就业能力需要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学术讲座、就业讲座、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课程;专业拓展模块属于单一的课程,主要作用就是拓宽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技能应用水平,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声乐》、《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这几门课程是本专业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竞争力基础的主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该专业就业后的实用性、操作性、发展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体验到真正工作者状况,形成一种角色转换。因此,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时应将这几名课程作为首要任务。

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进程的不断加深,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良好、快速的发展,同时这也就加剧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当前,科学合理地进行内涵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就体现出了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结合院校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在对音乐专业核心课程进修改革和建设进程中始终沿着现代化的职交教理念与改革的方向,且在对课程和项目进行设计时,对现实条件进行了充分考虑,并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策略,通过不断创造条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推进,并将各方面的核心力量进行综合和利用努力推进核心课程建设。

(二)遵循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高职教育是在为了更好满足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所以教学内容应与工作职业紧密相结合,以此来适应市场需求,紧跟时展需要。但是由于音乐表演类课程具有极大的动态性,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例如新知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而这也就增加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困难,使得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必须经历不断开发、调整并完善。此间,应注意不能够随意开发,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否则即便最后完善了课程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必定会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时,必须具有前瞻性。

(三)遵循行业性与地域性相结合原则。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和学院条件装备、师资水平、生源素质,尽量做到“就业于当地、服务于当地”,在设置课程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舞台表演》课程中适量的加入贵州民族民间表演元素。

(四)遵循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原则。音乐表演核心课程大多都属于技能型课程,且又是一门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技能训练存在只注重于单项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综合训练,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中课程分离情况严重。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单项操作能力,还应经历相应的社会实践锻炼,这样才能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让学生组织一场演出,他们就能把舞台表演运用到演唱当中,甚至可以为同学做伴奏,同时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四、音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1)计算机机房

(2)艺术系实训训练中心

专业建设初期,实训条件包括琴房20间、钢琴若干台、排练厅、数码钢琴室、音乐教室、形体舞蹈室、大礼堂等。

2.校外实训基地

(1)贵州令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贵州比特率网络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3)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

(4)校内外各种专业比赛及演出场地

(5)大型室内歌舞剧《银秀》

(二)师资队伍情况

本专业教师来源分为2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本院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协会的外聘专业教师,总共由9人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4人,平均年龄为36岁,专业均为音乐学。“双师”结构所占比例为90。学历层次为本科生3人,研究生3人。

五、基于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的概述

建设核心课程方案主要是对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组织与管理、内容与任务、方法与步骤、特色与预效等进行确定。

(一)建设理念

一是在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前提下致力于学习的学习全面发展,为学生学好音乐表演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以此作为育人的理念;二是将就业作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三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四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将工作过程作为导向;五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行为作为导向。

(二)建设思路

始终将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作为先导,将实际作品和真实工作作为载体,并按照行业与职业标准,结合国家精品课的共享课程指标,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行校企双方参加,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将促进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以及创业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为首要任务,从而更好地对课程进修改革和建设。

(三)建设程序

课程建设流程的确定,首先是结合实际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团队的组建,并进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其次就是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从而再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再次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致力于教学演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最后通过实施行动导向,对过程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促进课程的全面开发和深入建设。

(四)组组管理

一是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高职教育专家以及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程建设团队;二是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管控,对课程建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分工,对课程建设进度及时汇报,并将课程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对实施过程中的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此外,还应在课程建设时加强统筹管理,尤其是资金必须得到保障,同时做好相应的验收与核查工作。

(五)建设任务

一是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并在确定课程体系中,作为课程建设团队就应及时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应结合行业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对课程目标、任务、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策略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确定。

二是对课程内容、框架体系等进行确定,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的目标要求,对课程模式进行科学的确定。

三在设计课程资源时,应结合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对资源建设计划进行设计,对课程建设教材进行开发,并制定特色课件,准备虚拟资源。

四是致力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建设,在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之间的一致性,结合课程特点,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演一体化体现出来,而在教学方法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内容与学习的特点,对案例进行灵活的应用,采取分组讨论、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以及启发引导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实践中来,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使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借助直观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

(六)建设方法

结合课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课程的建设。例如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采取调查研究法,作为课程建设团队必须进入行业企业一线深入调研,掌握其对人才和岗位的需求,认识到学生在岗位工作中适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和处理,将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课程的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确保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满足涉及的需要,从而将针对性和实践性彰显出来。而如果采取教研总结法进行课程建设,主要将教研立项作为主要的途径,在核心课程建设时必须进行教研立项,同时学校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从而建设过程中明确建设的目的、方法和成效,从而形成经验财力和改革模式。此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采取试点对比分析法,主要是结合核心课程,针对性的选择试点班级和教师来试验,对试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并通过全面分析找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七)建设步骤

一是在设计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设计,主要结合专业建设和改革目标要求,对课程的建设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是在调研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调研,主要就是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团队成员应采取专兼结合的原则,同时深入到行业企业的一线,切实掌握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完成各类工作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等进行调研,并掌握岗位在职业资格、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从而对课程改革思路进行全面的掌握,为课程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辩证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论证,主要就是聘请相关专家和人员对教改内容进行科学的辩证和论证,确保课程建方案的整体策划性较强,改革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四是开发阶段,主要就是对校企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对教学情境和项目进行设计,从而致力于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五是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就是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从而确保教学环境的有效营造,应选取相应教师和班级作为试点,并进行课程改革试验,从而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记录和处理。

(八)核心课程建设预效

通过音乐表演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后,课程定位更加准确、市场与课堂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演”一体化,我们队课程建设的预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就业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子夜资源的考核通过率大幅度的提升,专业过级获取率高,在各种技能大赛中所获得的奖项越来越多。

二是课程建设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成为省院级重要课程之一。

三是课程课程建设成果增多。开发“教、学、演”结合特色教材及相应的实训教材与指导手册、开发虚拟教学资源及适用课件等;教师指导学生举办较高水平的独唱音乐会、毕业汇报演出;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歌唱比赛获奖等。

六、结语

音乐表演专业在学院作为新专业于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专业各方面的建设均处于探索初期,除了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尤其核心课程的建设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本方案是按照目前相对匮乏的教学条件来进行制定实施,同时,也是本专业对课程建设及改革的初次尝试,课程建设的预设效果或许达不到预期,因此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教师、实训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及增补,力求核心课程建设达到理想效果,从而带动整个课程建设及改革的进行,更好地完成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玉环.新评估方案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01).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教学案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西安工业大学

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模拟或重现生活中的场景,把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分析思考的案例,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为一种获得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课程设置中的学位课主要应是学科基础课及学科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教学内容的差异未进行相应的区分,使得“专业型”研究生蜕变为“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差生。以往研究生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形式也较固定,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造成大部分研究生在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较缺乏。事实上,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而言,更应偏向实践和应用,更应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基于以上考虑,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

一、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与定位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对其在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西安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工大”)地处丝绸之路起点,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了土木工程行业的特点和西安工大的实际,这些可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在该领域某一方向上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以导师群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

在教学案例的准备和实施阶段,成立多学科导师组成的指导小组,充分利用各导师的专业优势,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完成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实施。在导师群建设过程中,引入企业导师。企业教师来自于企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或科研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全部都主持和参与过企业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工作。经校企双方商定后,由学校(或学院)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中聘任,并签订指导合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成立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学生专业知识和企业实习阶段的各种问题,总结和积累指导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积极作用,为教学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结合校内导师专业理论、教学方式上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具有丰富工程经验优势的基础上,由校内导师针对所教授专业课,理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提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点,企业导师根据校内导师所提供的要求,搜集和整理案例素材,提供给校内导师,并与校内导师共同讨论和完成教学案例的编写,提出针对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现状、针对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问题,讲解案例核心知识的基本原理与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演示。

三、案例教学的开展

在实践环节保持校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在大纲内要求结合案例教学,课程内容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课外主动吸纳学生进课题组参与实践课题研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工程实践活动及竞赛,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按照新修订的培养计划,增加、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大纲,在某些专业课程大纲上增加案例教学部分内容和要求。针对培养计划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充分对比分析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差异。通过对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和案例教学需求的探究,论证其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基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理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给出合理而具体的案例教学实施步骤,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背景,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实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同学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过程实施当中,应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各课程案例教学知识点内容;进而对各案例内容进行组织和设计(包括:工程现场状况、实际工程问题、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各工程典型施工工艺原理及过程演示);通过多媒体播放案例涉及的工程现场情况;以实际工程为载体提出案例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工程视频和大量工程图片,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概要讲解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最后,重新审视上个案例要解决的工程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完成针对上述问题的技术报告。

四、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核心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

以培养计划修订为契机,重点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使用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建设案例库、使用案例库、将案例库内容运用于教学中等问题。选取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和《工程结构抗震学》为教学实施对象,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将案例教学理念与方法带入教学课堂,组织实施,并听取多方反馈意见,以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在案例教材及案例库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咨询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学校其他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并将这些专家纳入到案例的编制体系中去。最终,建立起一批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教程,建立案例库教学体系。一个比较典型的工程案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完整的工程背景,施工工艺及流程具体、清晰,选取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且与知识点有很好的切合度,工程效果明显,工程时效显著,施工及工后档案完整。一般情况下,选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典型工程事故案例和工程破坏案例,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且会留下深刻印象。项目参与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初步提出案例教学的方案,采用二级学科例会、导师群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提出课程案例教学优化方案,促进案例教学的实施,并通过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案例及教学过程。最终,使研究生能够将学到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用到实际工程中,解决工程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篇10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被引入我国。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被证明是帮助学生获取和进一步拓展其职业能力、技能的重要方法[1]。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案例设计原则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伴随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而产生的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暖通等多门学科,传统的课堂及授课方式会使得学生难以从繁杂的知识体系中抓住重点,难以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并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鉴于案例教学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案例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2]:

首先,要基于学情,因材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大多在高职院校大二年级开设,教学对象经过一年的调整,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学习了电类专业基础课,同时对于本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加容易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但是普遍理论基础较薄弱,专注度较差。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必须要基于学生的特点,既能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好授课计划,对于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各环节设计。

第三,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性、实践性较强,所以选择案例要紧密结合工程情况,或者要从实际项目中提取。同时,案例提取要紧紧围绕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第四,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园建筑环境,模拟职业岗位工作现场,合理安排案例应用场所和实施程序,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三、《安全防范技术》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

《安全防范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职能楼宇的性质和风险等级,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安全防范系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够胜任智能楼宇管理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岗位。鉴于课程的特点和总体目标,教学案例的设计要遵循上述原则,同时要特别注意其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本课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为例。

(一)案例设计

1.设计背景。在进行该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和主要设备,如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录像机、监视器、矩阵、传输方式等。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可以认为是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应用。而在本部分内容中,教学重点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是系统设备的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熟悉相关的工程标准和规范,并能在设计过程中遵循。

学生的状态是:了解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也了解到相关设备,但对于设备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理解不深刻。对于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这个问题,学生普遍较感兴趣。

本专业的实验室现有完整模数混合式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包括常用各种类型摄像机、矩阵、解码器、数字硬盘录像机和监视器,可以演示系统调试、运行过程。

2.案例设计。根据上述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案例设计原则,教师确定了本次案例选择某个建筑环境,为其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以此作为授课内容的主线。

在建筑环境的选择上,教师选择学生熟悉且易于活动的场所。教师考察了授课学生日常活动较多的校园建筑,选择了便于学生观察同时又涵盖设计难点的海涵楼一楼作为案例环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84-2004)是设计过程必须要遵守的规范,故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分享给学生并提示其查阅个别章节,并要求学生提前用CaD画好建筑平面图。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设计步骤、设计方法等知识点贯穿在“海涵楼一楼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这个案例中。

(二)案例实施

案例实施过程按照智能化系统设计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

步骤一,请学生进行实地勘察,明确建筑功能和性质,根据标准确定海涵楼一楼的监控需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涵楼共12层,与海虹楼(5层)相连接,是一个集办公、实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高层校园建筑。GB50395中明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厅)、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进行有效的视频探测与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故本案例一楼主要监控的部位是主出入口、大厅、两侧走廊。

步骤二,教师给出设计参考步骤和相关标准,请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设计。这一部分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各监控部位的前端、传输及控制设备选型。GB50395中要求,前端设备的最大?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摄像机灵敏度应与环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协调。据此,请学生分别就监控部位的范围、特点确定摄像机的外形、感光元件尺寸、灵敏度,镜头的焦距、光圈等核心参数,确定设备型号。传输部分根据系统类型和视频信号传输的距离确定,控制设备根据前端设备的数量确定,硬盘容量由分辨率和录像时间估算得到。

步?e三,引导学生将设计成果在平面图上体现出来,并画出系统图。经由这个步骤得到主要的设计成果布防图(平面图)和系统图,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图的规范性。

步骤四,教师组织学生将不同小组的成果展示,请学生比较方案的不同,并思考其原因及优劣,最终得到最优方案。这个步骤可以提示学生关注以下几点:各部分设备是如何选型的,系统架构有何不同,系统成本是否有差距,系统运行和维护有何不同。

由步骤四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模拟系统、模数混合系统和数字系统的不同,将视频监控系统的知识架构补充完整。

设计方案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现场观察实际视频监控的做法,将其与自己设计的方案做比对。同时,也可利用实验室设备演示不同摄像机的拍摄效果。通过上述方案与实施效果的对比,学生一方面对于自己要做的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系统实施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对于设计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会使其对于实现设想的功能有更强烈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