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十篇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十篇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2:12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图1)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新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包涵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这些内容一直孕育在教育改革的传承发展与实践创新中。

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本身蕴含着核心素养的要求。21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重点。”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并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可见,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是素质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素质教育落地的具体指标,指明了教育纵深改革方向,建构了新时期人材素养培育参照体系。

学校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百年老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对核心素养的培育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自1904年建校,到近年新颁布的《长郡中学章程》,历任校长虽提出不同的办学育人理念,但本质上与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学校独具特色,体现在文化特质上,更体现在学校顶层设计的课程建设中。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有着直接、深度的关联,它规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宗旨,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教材编写、教育教学、考试评价、制度管理的根本依据,具有统领性、引领性的作用。课程应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学校应为核心素养和课程框架建立实质性联结,保证课程为核心素养服务,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我校致力打造三大课程体系,从深化基础型、拓展型、活动型课程和学科建设入手,全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一、全面落实基础型课程,夯实文化基础

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其任务是使学生夯实文化基础,学习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技能,掌握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发展成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完整的人。

我校基础型课程分国家必修课程与校本必修课程两块。一是开齐、开足国家必修课程,特别是音乐、体育、劳动技术等,从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等入手培育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二是注重国家课程的校本二次开发。如在体育课程走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大课间,开发太极拳校本必修课程,在全国武术进校园活动中得到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音乐课程开发了合唱校本必修课程;还自主开发了成长导航、湖湘文化撷英、长郡大讲坛等校本必修课。这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个性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措施,我校基础型课程全面高效落实,学生文化基础得以夯实,整体教学成绩、育人质量稳步提高。

二、扎实推进拓展型课程,促进自主发展

拓展型课程指以基础型课程为依托,向兴趣、应用和潜能领域发展的,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强调有效管理学习和生活,认识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发展成有明确人生方向、生活品质的人。

我校拓展类课程,基于“尊重个性、激活潜能、唤醒自我”的办学理念,为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分为课程选学生类和学生选课程类。课程选学生类,即教师根据学科特色和要求,以拓展课程为平台,积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分为:重在培育科学素养的数、理、化、生、信息奥赛与科技创新等科学类;重在培养人文底蕴的语、英、政、历、地等人文类;重在培养健康生活素养的美、音艺术类和田径、球类、武术、健美操等体育类。此四类由《长郡中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和制度》统领。学生选课程类是学生根据个性、爱好自由选择的。学校从学科特色、教师特长出发,自主开发的152门选修课,涉及面广,品类丰富,组成了“选修课超市”,让学生自主选修。

丰富的拓展型课程,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乐学善学、勤于思考和信息意识等素养获得长足发展,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在2013年至2015年,我校学生多次在学科比赛,艺、体、美竞赛,科技评比中获得全国性乃至世界级大奖,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足见推进拓展型课程的喜人成果。

三、积极探建活动型课程,激活社会参与

活动型课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实践性学习,主要任务是全面激活w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我校践行“一切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将活动型课程分为校本必修类和校本选修类。校本必修类又分为两类:一是“三走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即走进军营、走进农村、走进职场,重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劳动意识和技术运用能力;二是“主题节”活动课程,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人文节,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素养。校本选修类也包括两大类:一是“研学行”活动课程,如探究自然奥秘的“绿色之旅”(生物组)、感悟中华文明的“文学之旅”(语文组)、拓展国际视野的“异国之旅”(英语组)、参观革命老区的“红色之旅”(校团委)、体验湖湘文化的“春秋之旅”(年级组),重在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等素养;二是“主题社团”活动课程,如社区义工社、澄池文学社、郡园传媒社、红十字会、muse戏剧社、HUnK乐队及其他十多个学生社团,各社团均配有兼职指导教师,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和提高社会责任感。学校将校本活动型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实践育人”,学生的社会参与积极性、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活动型课程让师生成为校园的主人,提高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质量,全面提升了学生在社会参与方面的核心素养。活动型课程的探索建设,取得了许多研究性学习成果,并获得了殊荣,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型课程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部分课程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赞许,知名媒体也展开深度报道……

2016年5月,我校“‘三元两自’高中生涯指导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图2)被立项为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2016年11月,“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文化整合与师生和谐发展的研究”课题系列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我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的努力与探索历程,获得了湖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77

课程建设研究是国内教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春,周碧荣教授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计。2009年秋,教育部领导编写和使用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经四次修订,是大学生必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改革上各地均进行了很好探索与研究。学院围绕教材、教法,于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与探讨,在各级期刊发表了20余篇教改论文,为进行该课程总体设计改革奠定基础。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对教材的教法、考试改革,提高大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修养,必须进行该课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该课程整体设计是呼之而出。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意义阐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生人格、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课程设计”把传统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大模块,扣住知识点、加大能力训练,对大学生理论上弄懂、思想上弄通、方法上学会,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此课程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大教改和教改活动载体的优化,将学生调查、传统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实践系统打造了一个平台,使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与感染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此课程设计还加大了考试改革力度,将修养、表现、亮点、考勤、纪律等纳入成绩考核,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培养。

完善此课程整体设计,并且实施,能够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改革的档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力地锤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论文于各级刊物发表,有利于宣传和推销学院改革,扩大学院认知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课程整体设计解决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观的知识交叉现象,组合知识,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载体)如图1。

具体表现模块是:大学生人生观(含绪论、理想信念、人生目的与态度);大学生价值观(含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大学生道德观(含道德传统、公德、职德、家庭美德);大学生法制观(含法律意识、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婚姻家庭)等法律规范,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加大能力训练,实施教学。

此课程设计打破教材为中心教学观,突出能力目标定位,以大学生的这四观教育为基本教学内容,加上所用到的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可以提高学习、交往、自律、心理等素质和能力,适应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能增强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示范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营造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能激发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策划成功人生设计;能学习掌握一般法理和法律规范,遵法守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

课程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策略:

第一,n程内容设计。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进行整合。

第二,能力训练设计。根据模块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加大和落实能力训练活动设计。

人生观模块:专题研讨“大学变化与适应”,能对大学新生在“转折与适应”中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专题研讨“对德才关系及立德树人看法”,学习“思政”课意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新形象;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能分析自身的现状,结合实际设计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及措施。

价值观模块:“价值”理论学习与训练,一方面是革命传统讲座,提高对“核心价值”的灵魂主题、核心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老区文化与我成才,使学生对老区文化有一定了解;演讲:“人生的价值”,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提出实现途径。

道德观模块:调查与判断校园中不道德现象,认识功德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提出自身修养打算。还可以请企业家作创业与职业道德修养讲座,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提出建议。

法制观模块:社会调查:调查收集守法违法正反案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组织一组关于“劳动法”、“婚姻法”方面案例,课堂讨论、学法,能掌握《劳动法》《婚姻法》等基本规范。开展“学法律、析案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带头学法、守法并运用法理分析一般案例。

第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进度表设计”,(于教法、活动等载体予以落实)如表1。

第四,课程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的。他们的整体素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就很难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为此一系列考评改革的实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

这门课程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调研、汇报材料、学习心得、善行好事。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放问卷调查,使教学有针对性;优化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结合有趣的活动完成相关作业,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特色与整体教学效果

本课程设计改革特色鲜明:一是理念富有特色,体现以德为首的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质量观等;二是设计富有特色: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能力目标、模块设计、能力训练设计、进度表设计、考核设计等,将教学做结合。

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对同类其它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做到以完善教学体系为突破点,以注重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促进请进来、走出去教学质量;促进了政治、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改革,使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整体教学效果:学院思政教研室的教师们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从进行这门课的课程改革开始,校外专家、企业家、督导及学生们的认可度和评价是比较高的。每学期学院督导处都进行多次教学检查,听老师讲课,组织大学生座谈并对授课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测评,使得整体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舞蹈;素质;教育

英国著名哲学家赫夫洛克埃里斯教授曾说过:如果我们漠视舞蹈艺术,我们不仅对肉体生命的最高表现未能理解,而且对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也一样无知。”

可见舞蹈是与人的内心世界相通的艺术,是人的自热特性与社会特性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人性和情感的一种完美展现。因此,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学校,提高舞蹈教学水平将是增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美化内心、促进高职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舞蹈选修课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那么要想提高舞蹈选修课教学水平,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要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其两者间的关系。我国高等学校的舞蹈教育主要分为专业型的舞蹈教育和普及公共型的舞蹈教育,所谓舞蹈选修课就是属于后者。而所谓素质教育则是指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和才艺发展,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所提出的概念。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上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逐步认识到了舞蹈教育课程在增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过程中效果显著,并开办了舞蹈选修课程。具体的来说,舞蹈选修课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舞蹈选修课教育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德育可以说是高职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生产操作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德育包含了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这几个方面的教育,而舞蹈教育实际上就是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优美的舞蹈课程教育实际上就是以艺术的感染力以美辅善、以美熏德,鼓舞学生要学会涵养礼仪,乐观进取。就连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把这种审美教育视作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方式,以审美教育来审视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

(二)舞蹈选修课教育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增长,快节奏的生活与竞争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无疑是给高职学校学生带来了巨大了心理负担和冲击。普遍的社会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逐步加剧,例如2013年4月的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以及之后的南昌大学学生非正常死亡案件,这些热门的案件都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隐患,需要我们引以为戒,并有效治理。对于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专门设置心理咨询室来治疗存有严重病患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舞蹈选修课程来疏导减轻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因为舞蹈选修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音乐、肢体活动让人的大脑神经分泌出镇静、兴奋和平衡三种情绪,这能缓解大脑因学习、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吸入艺术愉悦的感观,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环境基础;另一方面,舞蹈选修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能更加切实的去了解自己,舞蹈每一个动作表情都可以传达学生个体储存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动作起落变换会使学生的自我感受随之变化,消极的情绪得以宣泄,从而更加增进自我同一性,有利于治疗心理的各种问题,更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实质基础。

二、提高舞蹈选修课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建议

既然舞蹈选修课教学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立足舞蹈选修课程,我们就必须要努力提升其教学水平,争取做到促进素质教育最大化,以此辅助高职学校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高职学校的舞蹈选修课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诸如舞蹈选修课得不到重视、教学资源欠缺、教学条件简陋、课程管理不规范、教学方法陈旧以及评价考核不科学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舞蹈选修课教学,促进素质教育,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舞蹈选修课程的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高职学校需要加强舞蹈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事关课程发展之根本,没有一本统一良好的舞蹈教材将会制约该课程的科学发展。由于我国高校开设舞蹈选修课程的时间短,经验较少,这导致目前为止多数高职学校都没有一本专门的舞蹈选修教材,因此加强对舞蹈选修课教材的研究编制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大问题。其次,高职学校还要逐步完善舞蹈选修课程的相关硬件设施。因为良好的舞蹈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室和练功房,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的身心得以充分的展示。但现实是很多的高职学校舞蹈选修课大都是一言堂式的大课堂,不能达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有悖舞蹈选修课的教学目的的。

(二)优化舞蹈选修课程结构,创建精品课程

舞蹈选修课程是一门综合艺术、人文与历史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优化舞蹈选修课程结构上,本文觉得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创建精品课程:第一,可以增加中外舞蹈历史、名人作品教育,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为同学们的审美价值观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可以适当增加舞蹈基本功训练。虽然舞蹈选修课不同于专业选修课,但是要想提高同学们对课程的兴趣以及疏导同学们心理压力,良好的肢体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舞蹈功底,所以训练的内容为基本化或者柔韧难度适中的,这样学生们练习起来没有压力,也能提高同学们对舞蹈动作深化演化的创造力。第三,可以适当增加编排舞蹈的理论与实际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运用舞蹈的能力和创造力,这对高职学生就业也是才艺上的一大优势。这些课程都可以适当的深入,以内延式、深入式代替盲目的外延扩展多种结构的做法,创出精品课程。

(三)优化舞蹈选修课程考核模式,注重综合考核

教学考核评价可以说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它关系着课程沿着何种原则方向开展,更关系着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与效果。因此在现有的舞蹈选修课程考核模式上,传统的舞蹈动作考试成绩往往具有片面的工具主义效果,不能达到综合考核学生舞蹈素质的效果。因此结合上一点优化课程结构,舞蹈选修课程的考核模式也应该相应的优化,促使学生在舞蹈上达到人文、动作、编排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这与高职学校培养的总目标也是相一致的。

结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追求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克服,但是无论多难,多艰辛,只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一颗甘于奉献、勤于钻研的心,就一定能为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奉献出应有的力量,就一定能为培养更多优秀青年设计出更好的课程。吾等皆须更加努力专研。(作者单位:广西北海职业学院)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4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公之于众。新形势要求我们每个学校按照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开展育人活动。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钟情于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至高境界。她的核心理念是“树本砺新”,校训是“海纳百川,德建名齐”,使命是“养书生本色,蕴英才气象,修专业深度,立文化高度”,教育宗旨是“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学校在这一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始终都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学生身心素养的提升。近年来,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及其实践路径的探索中,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一些深切的认识与体会。

一、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我们大力推进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化课程――“四C”课程体系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以“树本课程”“砺新课程”“海纳课程”“百川课程”为基点(四大课程取名来自我校核心理念和校训),全面丰富课程内容,使之呈现系统化、生活化、本土化、实践性等特点。

1.“树本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

我们通过遴选、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度加工和再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重庆本土的特点和需要,达到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着力探索国家课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评价、分步达标”。我们将国家课程整合为三级目标,主要实施分层教学,辅以走班选课:

一级目标即国家必修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注重夯实基础;

二级目标是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拓展提升;

三级目标是在二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拔尖培养。

国家课程校本化初见成效,提高了教学效益,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目前,我校“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和“英美文化视域下的体验式英语课程创新基地”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市级课程创新基地”。

2.“砺新课程”凸显校本课程精品化

我校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地方课程内容选择性地融入学生校本课程课表,对学生进行鲜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熏陶。校本课程依据“立足校本实际,满足兴趣爱好,体现地域特色,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围绕“文化素养类”“生活技能类”“社会服务类”“人生价值类”四个序列已开发出近70门特色选修课,如诗意书写、现代戏剧表演、重庆旅游地理、生活中的美学、腰旗橄榄球、校园足球等。

我们力求探索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艺爱好、一项兴趣特长,让学生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其中,“几何画板与数学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众多选修课程中脱颖而出,2015年双双进入重庆市首批精品选修课程序列。“法律与生活”“美丽山城的创意表现”成为2016年重庆市第二批精品选修课程。

3.“海纳课程”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

“海纳课程”旨在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培养多种兴趣。我们以社团为单位,以兴趣活动为载体,突出前瞻性、活动化、系统化、多元化特点,要求形成“社团有特色、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活动”的特色课程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社团管理上我们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课程化整合。编写社团活动课程标准,规定“海纳课程”质量要求,明确课程意义、实施计划、资源开发、制度建设、评价保障,确保“海纳课程”活动更加规范有序,体现课程特征。

(2)专业化指导。定期组织社团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包括对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日常活动的开展、学校文本资料的撰写等,指导教师编写培训教材。

(3)自主化管理。放手让学生管理,锻炼学生的领导力,实现社团自主管理、多样发展。

(4)常态化实施。除了初三、高三两个毕业年级,其余年级的学生每周安排两个下午的第四节课开展社团活动。

(5)激励化评价。每学期开学,社团负责人提交学期活动计划,团委组织评审,评定星级社团,发放不同额度的社团活动经费。连续获评五星的社团,学校将其重点扶持、打造为学校的特色社团。

学校现有41个社团供学生选择参加,包括动漫社、汉服社、摄影社、音乐社、书法社、绿色环保社、街舞社、美食社等。社F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平台。2015年,学生管乐团获得了重庆市一等奖;2016年美术社任荟宇、黄雪、张晓婷三名同学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4.“百川课程”拓展人才培养多元化

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百川课程”包括五大奥赛、四大竞赛、Cap、科技大赛、发明专利、领导力培养等课程。我们旨在培养学生成长为具有研究与创新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人文与科学素养、交流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创新培训,培养实践能力。学校引进两名物理博士、两名化学博士,组建创新人才培养专职、兼职教师辅导队伍。在课程、师资、实验室等方面予以优先配备和经费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

(2)配备人生导师,指导生涯规划。新形势要求教师立足于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这个规划的途径、步骤和方法。我们的生涯课堂以体验式、对话式、活动式为主,打造“生动”课堂,让学生深刻洞察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智力结构等,让学生运动身体、搅动心理、触动心灵、行动个体、转动生涯,以达到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学校通过学业规划指导课,促使学生明确自身未来目标、阶段目标、当下目标,并时时检查落实,逐一达成目标;通过职业生涯指导课,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作长远规划;通过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课,指导学生有效填报志愿、选择理想职业。

(3)开辟社会课堂,培养担当精神。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使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人格、形成世界公民意识、拥有健康心理素质。

(4)进行鉴赏体验,提高人文素养。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名师专题讲座、观摩历史与文化名胜、体验中外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开展交流合作,增进沟通协调。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交流活动,强化人文关怀、互助友爱与合作精神,提高交流与协作能力。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结成联盟学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交流、学习、研讨。

(6)积累国际经验,拓展国际视野。我校组织多种英语学习活动,通过英语演讲、西方文化讲座、模拟联合国、外语交流活动、海外游学等途径,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积累国际经验。我校与英国卡迪夫公学、加拿大海福格尔学院结成国际友好学校,开展游学、互访活动。我校国际部高三年级的李立希、贺杰等同学已分别收到来自全球排名前三十的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墨尔本大学的预录通知书。

二、初探课程实践途径

1.生本课堂

我校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构建优质高效的“砺新”生本课堂。我们致力于“共性+个性”的课堂追求。“共性”是指彰显“五学”基本要素:情境导学(激发兴趣、完成导学案、检查完成情况);尝试汇学(学生尝试理解、解决问题,展示);合作共学(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点拨激学(精讲点拨、开拓思路);达标创学(检查达标情况、创生新的问题),在“共性”生本课堂的基础上,施展教师个人才华,打造富于“自主、开放、活跃、卓越”特质的“个性化课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2.走班选课

我校通过市级课改重点课题“走班选课管理研究”,形成了以“三主五环”为操作模式的选课走班制。在初中各年级设置了“三自三生”精品选修课程,在高一年级设置了校本选修课程(选修ii),在高二年级下期设置了国家选修课程(选修ia、iB)。高中各年级均实现了全年级走班选课,尝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喜欢的老师。目前正在进行市级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选课实践研究”。

3.海量阅读

我校正在着力打造“林泉书院,天然氧吧”的书香校园,力争做到处处有书读,时时可读书。一是最大限度地创设读书空间。学校斥资打造绿韵书香校园,现有可供学生阅读的五层楼高的图书馆,目前有图书30万册以上;同时开放电子图书馆,学生可免费下载资料。二是把阅读室建在年级内。由学生自主管理,方便学生阅读。三是把阅读排上课表,常态开展师生“海量阅读”活动。四是全天候开放阅读室。特别是周末,我们向学生全天候开放阅读室、微机室、实验室。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都有读书推介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论坛活动等。

4.艺体活动

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定期召开体育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学生每天坚持集体晨练半小时,其身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同时晨练活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体质好了,参加体育比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初中男子铁人三项获全国团体冠军,初中男子足球获得了重庆市第四名、高中女子篮球获得了重庆市第五名,江北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囊括了全部冠军。

5.自主管理

以社团为组织形式,成立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模式,41个学生社团常态开展活动,培养健全人格,实现自主管理。

各种自主管理活动,使学生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他们具备了现代人格,形成世界公民的意识,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求真务实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6.社会实践

我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开辟校内实践场所,通过汽车模拟驾驶室、生态植物园等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场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与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市少管所、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建立友好合作p系,提供学生参观学习和实践场所;深入社区,为老年公寓、福利院提供服务和帮助;深入工厂、企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确了肩上的社会责任,更加认同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7.寄宿生周末活动

由于我校铁山坪校区毗邻主城区“四大肺叶”之一的铁山坪森林公园,各年级均有不同数量的学生寄宿于此。我们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以专家讲座、影视欣赏、心理乐园、艺体活动、电子阅读、科技活动等形式,安排好学生的周末学习和生活。美丽的校园、缤纷的活动、人性化的管理,让回家的学生羡慕不已,让留宿的孩子乐在其中。

三、积淀课程建设成果

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发展规划,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文化,积淀课程建设成果,精心打造优质品牌强校。目前,初步形成“4C”课程体系。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绿色办学生态逐渐形成。

其一,心理健康教育市内外知名。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三线一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每学年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比如心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测评、校园心理剧比赛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理想前途、学业规划、职业选择等引导。学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学校”。

其二,艺体教育蒸蒸日上。艺术、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两面旗帜。一年一度开展“钟声体育节”师生健身活动,开展各类绘画比赛。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舒活了学生筋骨,激发了学生灵感,释放了学生心灵。学校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其三,创新教育方兴未艾。学校成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实施雏鹰计划,与知名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全方位落实学科竞赛辅导、大学先修课程学习、学科夏令营选送等工作,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学习。学校首期建设6间创新实验室、12间智慧教室、100平方米3D打印实验室、500平方米学生创客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创新空间。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获得全国金奖、重庆市长奖、江北区长奖。

其四,海量阅读如火如荼。学生通过常态开展系列读书交流活动,提升了综合素养。我校学生通过海量阅读,参加全国财经和“语文报杯”大赛均获得全国特等奖。2016年参加“北大培文杯”创意作文大赛获得英语组全国一等奖。

四、困惑与思考

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困惑。一是如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彰显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每一个校长、每一位教师矢志不渝、沉心静气的探索,教育是“静悄悄的革命”,需要我们静待花开。二是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体系进一步科学化的问题。课程设置必须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进行。虽然我校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但课程体系尚需丰富和完善。三是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体系进一步校本化的问题。学校要用心培育教育生态,打造特色亮点,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5

1核心素养的兴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只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哪些知识、能力与态度或者说“素养”才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呢?这里所说的“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而得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体.而“核心素养”则是对受教育者而言,每个个体都必须要达到、共同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就有国家及组织提出,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开展还是进入21世纪后,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等组织开始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研究.其宗旨是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课程目标代替以学科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传统体系.

2几种主要核心素养类型

分析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研究会发现,关于核心素养的模型主要有:一、成功生活取向型,主要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二、终身学习取向型,主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为代表;三、个人发展取向型,主要以新加坡为代表;四、混合取向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

世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从个人成功生活与建设健全社会两个功能维度出发,确立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自主地行动和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三大核心素养.并在这三大核心素养下分设9个二级目标和具体内容,其具体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分为“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知”“数字与数学”和“科学与技术”七个学习领域.欧盟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分为“母语交流”“外语交流”“数学素养和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交和公民素养”“主动创业意识”和“文化意识与表达”八个方面.

以上以成功生活和终身学习取向核心素养模型,虽然也都以个人发展及社会需求为导向,但教育的社会功能更突出.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核心素养模型则更加强调以个人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提出教育要培养自信的人、自主学习者、积极贡献者和热心公民的目标.

与以上三者不同,美国提出的“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结构是整体系统型,又称混合取向型.整个体系以“核心素养”为中轴,包括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指标以及学习支持系统.其中学习结果指标即核心素养的指标包括“学习和创新素养”“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及“生活与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考虑到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由核心学科的学习来完成,因此该系统还专门设置了“核心科目与21世纪主题”,这些科目包括英语、外语、艺术、数学、科学等10门核心课程,另外还增加了“全球意识”“理财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保素养”5个21世纪主题;为了使这些核心素养能得以有效落实,该系统还提出了包括“21世纪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评价”“21世纪课程与教学”“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和“21世纪学习环境”的5大支持系统.这种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依托的内容和核心素养支持系统融合为一体的核心素养结构体系更为全面地考虑到了教育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方面,具有较好的完备性和实践性.

3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了核心素养的研究.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5年4月教育部组织的相关课题研究组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它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大领域,三大领域中共有12个一级指标.

在这一整体指标体系的框架及精神的指导下,新修订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及相关的要求.

4核心素养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如前所述,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发展的整体要求.核心素养是从人、工具、社会三大方面提出的对受教育者进入社会所必须的品质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些整体的要求又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中必要的课程及社会中的相关教育来实现.所以物理课程中的核心素养要根据这些核心素养的要求及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确定物理核心素养.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物理观念”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观点、概念、规律,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等,侧重知识与技能方面;“科学思维”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包括建模的思想、理想化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推理论证等思维与方法;“实验探究”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合理猜测、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分析论证、合作与交流、评估和反思等;“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待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Jp3]迷信权威,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Jp]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在个人发展及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新的视角下,重新提练出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与我们以前提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

5如何把握新的核心素养要求下的物理教学

5.1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理论提出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论的广泛提出和深入研究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开始的,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要晚些,这就注定这是一项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工作,不能开始就对其持不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常听有人说:“核心素养就是以前说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说法而已,没什么新鲜的.”,甚至更有人说:“核心素养的提法太虚,还没有以前的提法好呢!”.那么怎样来看等核素养的提出呢?

其实从上面几种类型核心素养的介绍我们就能看出,核心素养的出现是由于时代深刻的变化和人们对培养什么样人的观点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提出的更全面、更综合的培养目标.它既包括我们常说的知识、能力、态度等的目标要求,也包括国家认同、自我管理、国际理解等目标.“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融合,即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核心素养是从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而提出的多方面、多角度、综合性的目标要求,它不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知识、能力、态度等的重新组合.

5.2要制定出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物理教学指标体系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教育呢?

对现行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准对有些素养比较重视,如“科学知识”“主动探究”“实践能力”等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分别被提及了168次、121次、33次;对有些素养比较忽视,如“学习兴趣”“学科融合”“自我管理”等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分别被提及了3次、1次、1次;对有些素养根本就没提及,如“语言素养”“公民意识”“多元文化”等.从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大的核心素养观来看课程标准,标准还需有计划、有目的地统筹考虑各核心素养的安排.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6

历史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随着当代中国教育的转型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余伟民先生明确认为,“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2];赵亚夫先生也高度概括地提出“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3],他还指出历史教育的显是公民教育。令人欣喜的是,学者们的这些共识在体现国家意志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已有明确表述:“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教育的使命既然已明确,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也就得以确定。由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尤为重要。因为正是高中历史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公民们的精神风貌。如果一个民族注定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那么历史教师理应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职业使命感需要涵养,也需要守护。除了“天生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来自后天的工作经历,这是一个涵养过程。职业使命感会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内心世界变化的影响。不少教师正是在“待遇不公、信念被毁、负担过重、孤立无助等消极因素”[4]的纠缠下,职业使命感被逐步挫耗。令人忧虑的是,对如何涵养与守护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据笔者所见,系统性的实践研究并不多,已形成有效路径的更是有限。

因此,笔者基于自身近三十年的专业发展经历,基于培育本市优秀高中历史教师团队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借鉴,关注和思考着涵养与守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并努力将这种思考与日常的教研、师训工作相结合,以期从实践层面为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涵养与守护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回溯探索之路,笔者概括了以下6条具体路径。

一、组建以“携手登高”为宗旨的高中历史教师团队

笔者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笔者以为,在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较多的时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们普遍需要一股能振奋其精神的力量,需要一个能鼓舞和支持他们思考与行动的集体,需要能提供平等对话与坦诚交流的平台。为了达成涵养与守护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重要目标,笔者主持的培训团队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

(一)实行“导师制”

具体而言,在组建专业团队时,将全体参训学员按“就近”和“小型”原则分成若干研修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本市的优秀历史教师(一般是核心团队成员)作为指导教师,具体指导该组的研修活动。这些导师都极具人格魅力,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自然能赢得学员们的由衷尊敬,指导效果因此逐步提升。当然,导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获益匪浅,这将有助于他们继续涵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个人研修、小组研修与集中研修三个层次互相支持

个人研修是最基础的方式。我们要求参训教师按时完成培训团队布置的研修任务,借此逐步养成自主研修的良好习惯。小组研修在三个层次中处于桥梁地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举行研修活动,给研修成员提供互相学习和切磋的机会,这也是团队形成凝聚力和有方向感地行动的基础。集中研修意在通过交流与展示,提供思想碰撞和发现其他成员长处的机会,这种发现有助于强化参训教师“学习是我生命的内在需要”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确立将对教师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集中研修还有统一安排、及时明确研修重点与方向的作用。

(三)切实保障每位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我们始终将唤醒教师内在的研修需要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从配备导师到小组构建,从活动组织到评价,都注意切实地保障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员在参训过程中成为能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深度参与者,而不只是当啦啦队式的观众。我们明确,导师或研修小组组长,只是活动的协调人而不是领导;小组活动的主持人应当轮流担任;每位学员在小组研修中都应当承担具体的任务。每次集中研修都要安排小组研修情况的交流;集中研修的主要项目要基于小组研修的成果,要尽可能让学员承担具体的任务。

上述安排意在使团队具有凝聚人心、明确前行目标与路径、抱团取暖、共同守护职业使命等功能,使参训教师的心灵与情感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在共同体逐步形成的同时,个体与团队能形成良性互动,个体的特色也逐步地更为鲜明。“组员团结协作性比较强,交流热情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只因我们有共同的目标”等类研修体会可以说是参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二、发挥核心团队成员的榜样力量

我市目前有高中历史教师近280人。在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下,经十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职业使命感强、专业水平高、影响力较大的核心团队,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市名教师5人。笔者意识到他们的特殊价值,注意充分地挖掘并运用好这种价值,以引导教师涵养和守护职业使命感。

(一)让核心团队成员担任“导师”

我们将7位核心团队成员配置给培训团队中的各研修小组,让他们在指导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由于导师们对学员的专业成长具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共识,所以在指导过程中,特别重视职业使命感的涵养,加上又是现身说法,参训学员在耳濡目染中不断进步。

(二)让核心团队成员基于自身的教育人生作专题讲座

我们一直重视发挥优秀教师在专业方面的作用,同时更为重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质涵养方面的作用,让他们承担与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相关的专题讲座就是方法之一。这类讲座的主要特色是要结合主讲人自身的教育人生来展开,融生活细节、情感故事与教育思考于一体,因而受到参训教师的普遍欢迎。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7

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发展愿景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是否具有高品质主要看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发展的可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细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其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则指向“精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广义上指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则指向学校设置的每一门课程的优质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从课程研发到课程教学实施及至评价的持续历程;在课程管理与实践范畴涵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自主研发地方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指向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上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实施效果上看要经过教育教学检验,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不仅要在框架和单门课程上建立与核心素养的实在联结,更要能够不断凝练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保证学校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并且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还应明确区域总体的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应展现如下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散资源的分享要合法化;重视对话与合作;学习是脉络化和情境化的;在实践中构造文化共同体。

区域应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发展愿景,具体细化区域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海淀区为例,课程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家乡地域情感、积极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科学与文化素养、良好体育艺术修养、勇于创新探索、富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之心的“海淀学子”。在此基础上,五一小学提出培育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清河中学提出“自主行动、自主参与、自主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等。

加强整体思考,做好统筹规划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具体表现在:区校课程规划滞后于实际课程建设、滞后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学段间不衔接,学科间不融合。为此,区域应加强整体思考、高位引领,整合区校育人资源,协调区校各方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和研究

应“由改变个别课程或某一部分学科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到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的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优化首先应从学校做起。例如,人大附中构建“优化基础课程、完善综合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提升德育类课程”的课程结构;首师大附中构建了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自主能力的“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课程体系。而在区域整体的站位上,海淀区启动14所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项目,也是从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入手,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此外,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和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对区域课程整体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2.注重课程资源统筹与研发

区域应研发课程教材资源,并积极促进资源统筹与共享。以海淀区为例,一方面,重点研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等课程教材,供学校结合各学科落实10%实践活动打通使用。另一方面,统筹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每年坚持录制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研究;通过高中协作体和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统筹和共享等。

3.鼓励学校自主创新促进整体优化

优化区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格局,还应鼓励各学校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由点到面,由先进带动后进,发挥课程建设优秀示范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例如,北大附中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七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高中部实施学院制,建设差异化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发展模式。成立艺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五大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活动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中心社团及俱乐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案,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将高中部分设为四大学院。学科类课程分为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行知课程、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文科综合深入学习的博雅课程以及中外对比的道尔顿课程。区域内玉渊潭中学作为普通中学,也自觉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以人生规划为导向,夯实基础素养课程、奠基职业素养课程、发展创意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引导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优势

课程建设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需要突破一师、一校、一地的视野、思维和能力局限,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其有序、稳步、科学地推进。

海淀区从区域和学校层面确立了五项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区教委领导下课改办计划总结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分析课程建设需求、趋势和整体优化重点工作,计划行政、业务和研修部门工作要点,注重总结和经验分享,提炼和反思问题。二是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区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实行项目负责人研究责任制,按时提交项目计划,积极组织项目研究,适时下校指导进展,组织展示与成果提炼。三是队伍建设机制:各校结合实际逐步成立课程管理部门,包括课程研究院、课程中心或课程室,对接区域相关工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形成了组织优势;以重点团队建设和现场范例培训带动整体优化,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以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团队的经验促进整体优化;以课程建设研究成果示范推动整体优化。四是市区校联动机制:市区校联动协同贯通了市课程改革政策、理念和要求,融合了三级课程建设主体的共同愿景,搭建了市域视野下的多方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市区校各自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协同一致的课程建设合力;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管理、研究、指导和协调作用,学校师生则充分释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与鲜活经验。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组建专家、行政、教研、科研等组成的评价组,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及跟踪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备案审议主要审学校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开发方案、学科课程纲要以及相关课程资源、总结、报告等。审议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反馈意见的撰写上,海淀区组织了专家支持的区域联动审议协作组,在专家指导下与行政教研科研共同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向实践改进,突出解决校本课程设置粗放、理解偏颇、实施随意等问题。

建立适宜标准,落实分层实施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文明礼仪;素养教育;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礼仪的教育和修养,把礼仪教育视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倡导和实施。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提高他们文明礼仪素养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

二、国内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调查走访及在校园里实地观察发现,在大学校园里面,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带着早餐进入教室,座位上遗留下早餐食品的垃圾,校园内随意乱吐乱扔,衣着暴露、服装怪异,宿舍里瓜子壳、烟蒂子等垃圾满地,臭袜子、脏衣服随处乱丢,课堂随意接听电话、讲小话、玩手机游戏,随意旷课、早退,考试作弊,校内遇见老师视而不见,对老师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等等,以上现象显示出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诚信意识,尊重他人意识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形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改变现状,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教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不足的原因分析。寇琳等主要从高校礼仪教育不足,家庭教育不足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不足的原因,认为高等教育的教育重点放在学习专业知识和研究理论知识上面,却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家庭教育方面,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分享、谦让、关爱他人等体验,再加上不少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更多的关注于对物质需求的满足,不注重教育训练孩子的人格、心理、价值观、责任感、意志力,再次社会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社会浮躁的风气,使很多人变得非常现实,急功近利,对礼仪修养这样的隐形利益看不见,这对处在对各种观念初步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使得礼仪修养偏低。[1]周亚楠等提出大学生自身原因是礼仪修养缺失的首要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支持体系的缺失是大学生礼仪修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2]许华强提出高校普遍忽视传统礼仪文化教育,重视专业理论技能,轻视人文素养培养,教育方式僵化,未能与时俱进,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当前大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实现某些思想道德的规范的目的。陈晔提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从,误将西方社会中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人性论”和“个人功利”主要行为标准,则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相去甚远。

从以上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原因分析看,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与盲目性,学校对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的不够重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够完善导致的社会负面影响,以及不懂得批判性接受西方文化,从而导致现代大学生文明素养的滑坡,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三)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李佳认为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5]张艳芳提出“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李小妲等提出“礼仪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礼仪素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礼仪素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礼仪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人格。”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不尽人意,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刻不容缓。礼仪素养教育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还体现在公民的文明素质上。文明素质越高,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越大,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不仅符合时展的需要,也利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其次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等多种压力,加强个人修养,提升自身品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新一代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礼仪素养教育,他们不仅能获得展示专业知识的技能,还可以成为大有希望、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表率的作用。

(四)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途径。要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的大环境。

张艳芳在《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路径》一文中指出“加强礼仪教育不仅应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切实完善高校教育体系,而且应从转换教育理念入手,加强师资培训,重点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周亚楠等指出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的和谐社会氛围。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面宣传报道文明的人和事,引导大学生积极效仿,从而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李佳指出实际训练是大学生礼仪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了解礼仪知识和规范,亲身感受礼仪的魅力。

曲雪苓认为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督促、检查,对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对于好的、文明行为给予表扬,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其他同学,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们所研究的文明礼仪理论基础都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礼仪和西方的礼仪文化,而当时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现代的文明礼仪文化进行自我更新、吐故纳新,与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实践始终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着,是我们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提高大学生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的同时,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用文明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面临的又一课题。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2

1983年,中国第一家物业公司在深圳诞生,30多年来,中国物业行业发展迅速却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少真正懂得并且能够从事物业服务管理的人员,中高层管理者的缺口尤其大。物业行业发展为高校设立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物业管理与服务人才提供了市场需求,因此,加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培养”既是行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未来只掌握一项技术、只能做一份工作的人在职场中都将处于被动发展的局面,只有具备从事多项工作能力的职员才具有选择的主动权。对未来的物业从业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懂得服务心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更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新观念,拥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些能力的培养就是本文将于探讨的职业核心能力。

教高[2007]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另外,现在处于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对人力资源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面向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加强教学改革,设计符合社会与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在做各种努力,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本文以我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为例,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并阐述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如何把职业核心能力纳入课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理解

1974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D・梅腾斯(D・mertens)提出“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该概念从一提出就受到了各国的关注。关于职业核心能力,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给出了相关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是“从事职业过程中除了本职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是一种可转移的持久应用的能力,当人的职业发生改变时,这种能力能够帮助职业人快熟的适应新的环境,快速获取新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国际上,职业核心能力也称为“新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或普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强调个人品质在职业中的作用,提出“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组织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掌握新技术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是职业可信能力的主要内容。英、德、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在致力于推行培养这些能力的教育模式,如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推行“KC”教育。

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关注相对较晚,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8年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并组织专家开发了“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培训课程。2007年,基本完成《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相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师资培训。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向全国发文,推出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开展“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创新创业”六大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模块,并进行了教材开发、测评体系建立、考试题库建设与市场推广等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与国外不同,英、德、美等国家把职业核心能力纳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而我国是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独立与教育体系,由社会专门的部门推动,学生要取得认证得再交钱去接受培训和考试。因此很多认证流于形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

2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2.1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活动

基于物业服务的特点,参照职业核心能力的标准,我院对物业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定为“沟通与协调能力、服务与合作能力、信息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目前,我院课程设置标准,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其余的课程可以说都是为培养核心职业能力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指向比较明显的课程有服务心理学、人际沟通、服务礼仪、客户服务管理、职业与创业教育等。

我院从2006年开始,一直推行教学改革,实施了“2+1”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先后实施“项目化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2我院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效果

笔者从2012年开始担任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负责人,从物业管理专业的申报工作到课程安排再到教师聘用和学生就业,都亲力亲为,从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理想。2013级物业管理专业是第一届毕业生总共47人,毕业后选择继续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学生有35人,留在本行业的比例达75%。从数据看,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是不错。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合作能力评价都较高,大都是好,这可能与我院一直强调学生的礼仪礼貌及服务意识有关。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大都在较好以下,说明我们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3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在“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笔者认为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难把握。物业管理专业有10门课以上是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教研室无法控制。虽然每门课程都有教学标准,但都各自为阵,有些课程的教学标准和内容重复出现,显得杂乱。

第二,教学指注重课堂,忽略了课堂以外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学到的能力,他甚至要追溯到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背景,学校的课堂可以有目的性的培养,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在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最终版完成。

第三,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仅仅是把相关课程当成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第四,我校是高职院校,学习的积极性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理解力和领悟力也比本科院校的学校差,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对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

新形势下,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上新的日程,加快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对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如下策略。

3.1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一门课程放入课程体系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即分为职业素养课、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技能课、公选课四大类。

职业素养课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权利与义务、时政学习、体育等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职业素养课连续开设3学期,具体课程标准有教研室负责召集相关教师一起制定课程标准,确保课程内容不重复。

职业核心能力课教学内容整合社会心理学、沟通技能与谈判、活动组织、商务礼仪与服务礼仪、自动化办公、文案写作、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连续开设4学期,每个学期安排的教学内容既要有侧重点又要符合认知逻辑,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运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职业技能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业实务、物业管理法规、社区管理等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连续开设3学期,让学生了解物业行业特点及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

公选课学校规定,公选课开设2门课。连续开设2学期。

在周学时安排上遵照学校规定,由教研室统一调配。

3.2设立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组

训练由具有相关课程专业教师组成并分工合作,训练组成员一起制定详细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与步骤,详细的教学活动设计,发挥集体的力量,各自的特长对教学各个环节细化。每年进行一次教学标准的修改,保证教学程序的规范,也保证教学内容的灵活。

3.3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标准

制定评价表格与细则,建立学生职业能力测试库,分别对学生职业素养、核心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平均成绩作为教师的教学成绩。如有多个班级就把班级平均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绩。

3.4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

积极采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化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并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直接影响课程成绩及奖学金的评选,既给学生压力也给学生动力。

此外,教师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是核心职业能力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雯,李淑珍,武红.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2]付永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3]刘韵凤.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与核心能力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4]韩俊丽.高职院校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设计研究――以物业管理为例[J].品牌,2014,(10).

核心素养研修心得体会篇10

“核心素养”有多热?从各类教育报刊的专题文章,到各级论坛、学术年会活动,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追问: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它将对学校、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核心素养是什么?

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广邀学者自1997年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其中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则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教育部《意见》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国内几所重点师范大学,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课题组领衔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课题组也已经开始以提炼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展开研究。

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少教育者都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瞎折腾”。事实是否如此?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呢?

这就首先要回到概念产生的语境,它是对深化课程改革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

《意见》指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出“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

其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信息化时代,价值塑造应摆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辛涛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其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在日益复杂、多元、开放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互联网让知识信息变得海量、唾手可得,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既呈现高度分化、专业化特征,又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指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素养,都是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袁振国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其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文中梳理了“素质教育”的演变史: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然而,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校长、教师感到困惑。

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借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将对学校、教师带来什么挑战?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体现了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归。

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围绕其修订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在核心素养上达成共识,是学校、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物理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透露,开始许多专家对“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课程形式、教学实践进入学生内心很不理解,因为各学科的教学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后来,大家逐渐达成共识:不管哪门学科,都不是以培养“××家”为教学目标,而是针对未来每个公民。比如不专事物理专业工作的孩子,通过学习物理,能给他们打下什么烙印?给予他们什么能力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认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申继亮强调,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

在中国教育转向对人的能力和品格关注的今天,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指出:“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