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允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5:12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1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

在购买法下,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

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来源:文章屋网)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2

一、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管窥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采用估值技术,如市价法、类似项目法以及估价技术法等。目前我国上市银行采用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估值。第一层级:采用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计量(未经调整);第二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直接或间接使用除第一层级以外的可观察到的参数;第三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使用任何非基于可观察市场数据的参数(不可观察参数)。何腾燕(2015)的研究发现,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采用第一层级估值的1家,采用第二层级估值的有6家,采用第三层级估值的有5家。其中中国银行采用第一、二层级估值,农行、工行、建行、中信、光大银行采用第二、三层级估值,其余10家银行都只釆用第二层级估值技术。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依据估值技术(可观察参数)并通过银行内部设定的估值模型和设定参数计算,而如果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得详细的估值模型和设定参数信息,就不能理解公允价值的取得。

(二)公允价值表内列报

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为准确计量,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列入了表内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项目予以反映。可是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依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计入“投资收益”。上市银行在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包括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内容,所以信息使用者从报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不能识别哪些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数。此外,报表在“投资收益”项目下既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手续费,又核算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这样编制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三)公允价值的表外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第五十条规定“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但未对披露格式和披露内容进行强制性规定。因此,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分析”时,是零散分布的。信息使用者要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收入与支出的信息,就要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项目下梳理零散信息进行归纳,以了解真实交易情况。此外,不同银行对汇率类衍生金融工具已实现和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有的银行将已实现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将未实现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银行则将其全部计入“汇兑损益”。这种随意性容易使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收集中出现遗漏而误识。同时,已披露的会计信息也缺乏可比性,致使信息使用者无从判断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的程度。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披露比较简略。例如就会计政策而言,银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计量和损益确认仅仅做出了介绍性的说明,对于套期会计损益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没有详细说明;没有解释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条件以及时间;在会计估计上,就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问题,仅仅简述采用的估值流程、技术和参数,没有解释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综上,在一定程度上,实务中列报与披露的公允价会计信息还缺乏可理解性。

二、“可理解性”的质量要求及实施难点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者的决策类型(包括个人偏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所采纳的决策模型)紧密相关;而明晰性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运用。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四条明确规范了可理解性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会计信息,也就不能使用会计信息,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前提。

(一)可理解性的制约因素

1.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的考虑39号会计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对信息使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其中按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同时规定了使用的估值技术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计量公允价值,涉及了专业性很强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及其折现,以及如何确定折现率。研究调查表明“公允价值相关知识在企业会计人员中的普及度比较高,但了解程度不深”“企业确定公允价值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采用专门的估价技术,比例占57.7%;有23.1%的企业没有采用任何专业估价方法,比较随意。”(张敏。2011)2.会计信息的特性会计信息是通过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揭示的,同时还会依据规则要求在其他财务报告中反映。无论是列示还是披露都要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可以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从而能够减少信息的差异并易于正确理解;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可以客观的呈现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明晰会计信息与经营活动的关系,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此外,企业在报表列示与强制披露之外还会进行一些自愿披露,自愿披露的信息通常会以规范少,随意大的文字表述和不确定数据表达。

(二)可理解性的影响因素

1.印象管理行为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呈报中的印象管理就是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主体印象为目的而实施一定活动的过程。比如,为改变信息使用者的印象企业会有意识地向其传递利好消息或屏蔽不利信息。通常公司的管理层会根据业绩期望在财务报告中设计并使用导向性语言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使其难以了解真实经济活动。2.环境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技术环境复杂化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难度加大,比如,目前金融工具的混合计量属性与多技术方法并用使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可能涉及多项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综合相关信息才能准确理解经济活动。同样,市场环境对会计信息可理解性也有较大影响。39号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隐含着活跃市场、有序交易的假设,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交易价格就缺乏参考性,公允价值就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信息使用者无法以会计信息理解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而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与业绩。

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一)简化公允价值信息的专业化报告,对复杂会计术语加注解释

企业公允价值运用的信息是在财务报告中以专业化形式呈现的,并为保障准确描述其经济活动会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为此。对复杂的专业术语就要进行解释与说明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理解需求。公允价值信息中所使用的复杂会计术语应在报告末尾进行定义或提供解释,并且在解释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非会计术语或基础会计术语,使会计信息既在表达上准确和严密,又提升了可理解性。对于过于分散的公允价值信息可以通过编制简化报告,以分类形式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呈报;简化报告可以按信息使用者要求集中、序时地反映分散的公允价信息或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剥离出来,指引信息使用者正确阅读和理解。

(二)降低会计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在设计企业会计处理方法时,通常会尽可能的考虑不同经济环境下不同经济业务的各类企业需求,进而采用可选择多种会计方法的模式。但在实际业务中类似的企业对相同业务也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目前我国的上市银行对公允价值的确定采用了不同的估值方法。信息使用者要真正理解相似的经济业务采用了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所形成的会计信息的本质,就必须具备理解多项会计方法及其选择动机的专业知识,这样,就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理解的难度,造成信息使用者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应尽可能对方法的选择做出限定,减少选择的随意性和目的性,并对方法和程序选择差异进行解释,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三)提供高频率准确信息

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就是要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使用表述清楚正确的会计信息观察到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活动。但是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活动急速增量,各项经济业务趋于复杂,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企业一是要充分正确披露业务信息,例如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方面,要统一披露内容,加强定量信息披露,以确切揭示业务;在公允价确定中要详细说明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条件以及时间,不仅要描述所采用的估值流程、技术和参数,而且还应解释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二是要提高相关信息的呈报频率。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能每天都在变动,披露期限过长会使会计信息过度滞后,可以增加简报或附表,持续列报相关信息。

(四)完善信息监管

目前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自愿披露的规定多为规范性、概括性的要求,没有统一模式,因此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具体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披露的内容、披露的重点、披露格式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企业操控会计信息。因此应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统一披露模式,构建可以有效补充表内、规范化表达、易于操作的规范体系,控制披露中数据模糊的程度、限定语言使用的范围,使信息保持一致进而可比,提升其可理解性。同时,应建立信息披露异常情形问责机制,监管对公允价信息选择性披露等虚假信息披露,严格控制以印象管理进行操纵。

主要参考文献:

郭均英等: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张小刚:公允价值计量影响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实证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7期。

张敏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葛家澍等: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3

但是,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还只是一项暂时的(inteRim)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距离iaSC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终级目标(核心是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还有一段路要走。本文首先介绍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然后简要地了金融工具会计要解决的和已有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又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最后,分析了金融工具国际准则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方面和建议。

一、金融工具国际准则的制定背景

iaSC之所以要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以往的会计实务使许多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得到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其不要求初始净投资,即使有要求也相对少。比如,金融远期合同和利率互换这项衍生金融工具在获得时并不需要初始净投资。换句话说,没有初始成本。而没有成本又如何入帐呢?问题还在于,如果某衍生金融工具不入帐,其后的公允价值变动又不予确认,留给企业的很可能就是重大风险了。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讲,对多敷衍生金融工具不予确认的后果不仅没有充分地量化企业存在的风险,没有估计这些风险对企业财务的,还使企业的财务报表不完整,从而损害地有用性。

第二,投资是一项重要金融工具,而《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一投资会计》却允许企业对其拥有的债务和证券投资选择以成本或成本与市价就低进行计量。这种选择的广泛使用,对不同企业之间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无疑是有损害的。

第三,缺乏合理、统一的会期会计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其规避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行“套期保值”或“套期”。对套期如何核算,国际会计准则缺乏指南。结果是,有些企业可能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独自地设计某种套期关系,以达到自己追求的核算效果。有时,企业整个地不对用于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俗称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予以确认;而另一些企业则将这些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资产或负债予以递延,或在权益中确认。这显然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此外,将公允价值变化作为资产或负债予以递延也不可取。公允价值变动即利得或损失,如何将会负债或资产的定义呢?面对层出不穷的风险,面对为规避这些风险而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面对残缺不全的套期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确实需要关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第四,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但会计核算如何应对,国际会计准则却少有规范。此外,纵然有国际会计准则涉及减值问题,但对某些金融资产减值问题如何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尚未作出规定。

总之,在国际金融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日益推陈出新的情况下,尽早地从概念框架的角度建立一个(套)综合性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必要的。

二、金融工具会计要解决的问题

泛泛地讲,金融工具会计应解决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金融工具独立的性质和复杂性使这些问题趋于复杂。具体地说,金融工具会计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1、如何定义金融工具?包括如何定义衍生工具?

2、是否所有金融工具均能在表内确认?如果是,企业又应在何时对其予以确认?

3、在初次计量时,金融工具应以何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在后续计量时,又应以何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如果不能完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又如何界定何时以成本计量、何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何时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或其他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4、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历史成本又如何调整(如是否采用摊销的)?减值问题又如何考虑?

5、对于不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比如说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价值本身如何确定?有市场标价的金融工具如何定价?没有市场标价的金融工具又如何定价?价值变动又如何确认和计量?

6、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认定某项金融资产(负债)已出售(结算),因而应在资产负债表上终止确认?(对于金融资产而言,这里较难处理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问题)

7、对于那些具有权益和负债双重特征的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债券,法定可赎回优先股)发行方应如何进行核算?

8、在什么情况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以相直抵销?

9、何为会期?是不是所有的金融工具均可用于套期?用什么标准评判企业进行的套期是有效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如何对套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套期又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0、对于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应披露哪些?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是在变化的当期计入净利润还是先通过其他报表(如综合收益表)反映?如何先在共他报表中反映;是否需要在随后特定事项发生时转入收益表?

三、第32号和第39号国际准则解决了什么问题

基于金融工具本身的复杂性、会计国际协调客观难度以及金融工具会计概念框架的不成熟等原因,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制定采取“两步走”的策略。1995年5月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下称第32号国际准则)是第一步努力的成果;第二步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第39号国际准则是第二步工作的中间成果。

第32号国际准则解决的主要有:第一,明确了工具的发行方对发行的金融工具如何分类,其中还明确了相关利息、胜利、利得和损失的分类;第二,明确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第三,明确了对金融工具应披露的信息。

第39号国际准则触及金融工具的核心和难点问题,即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概括起来,第39号国际准则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特征对其进行了定义;第二,明确了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应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第三,明确了企业失去了对金融资产内含的权利时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明确了企业的金融负债只有在消除(即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解除、取消或逾期)时才能从资产负债表上剔除;第四,明确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应以成本计量。而在后续计量时,对于金融资产(不包括指定为被套期工具的金融资产),则应依据金融资产所属的类别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属性,或者是公允价值,或者是摊余成本;对于金融负债(不包括指定为被套期工具的金融负债),也应分别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计量属性。第五,给出了确定公允价值的指南;第六;明确了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原则;第七,将套期分为三类,即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国外主体净投资的套期;并就不同类型的套期活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如何处理规定了具体原则;第八,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了第39号国际准则要求的金融工具信息披露。

总体上讲,第32号国际准则和第39号国际准则初步解决了当前金融工具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基本满足了当前国际金融创新活动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两项金融工具国际准则无论在概念的性,还是的完整性方面均还有“潜力”可挖,距离最终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单一的计量属性的目标距离还更远。另外,从横向看,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同样还须“努力”。iaSC这两项金融工具准则,与美国FaSB第133号公告为代表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及英国aSB《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衍生和其他金融工具:披露》之间协调的空门依然存在。

四、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7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会计》,该份报告提出了对所有金融工具均平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化全部计入变化当期的损益的主张。虽然这份研究报告团其综合而严密受到各方好评,但人们还是担心:是否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是否投资者和债权人也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于对于所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均有用;是否所有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计入净利润也合适,哪怕是对企业自身债务也是如此,等等。所有类似的担心使iaSC理事会意识到,研究报告提出的许多设想在短期内是不能付诸实施的。这世间接地促成暂时性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国际准则)的诞生。完成了第39号国际准则后,就金融工具国际准则,iaSC还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地也就集中如何“抹平”在第32号和第39号国际准则与1997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各种设想之间的“间隙”。此外,从1997年至1999年,时间跨过两年年头,这期间国家会计准则有了新的(如美国公布了第133号公告,英国公布了一份别具一格的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财务报告准则),金融工具也有了新的创新。对应地,为完善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还需要增进会计国际协调和自身的创新。限于篇幅,以下仅就终止确认、计量、套期会计以及利得或损失的列报等方面予以。

(一)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第39号国际准则规定,当企业不再“控制”已转让的金融资产肘,应将相应的转让交易核算为一项“销售交易”;反之,则应核算为一项“融资交易”。对于何种情况出现,才能认定企业没有对已转让资产施以控制,第39号国际准则给出若干指南。事实上,对“控制”的认定很难。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增长的资产证券化交易等金融创新,更使这个问题趋于复杂,而第39号国际准则提供的指南相对简单,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充实。比如说,可以考虑增加“资产转让方与已转让资产彻底分离”等条款来充实对“不再控制的解释。

(二)金融工具计量。无论从会计信息对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还是简化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本身,公允价值均要强于其他计量属性。第39号国际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方面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预期对现行会计实务将产生重大的。但是,围绕公允价值会计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以下略举几项进行分析。

l、与公允价值确定有关的概念问题。(1)在确定无公开标价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时,用得较多的是采用内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作为计量基础。从公允价值定义看,如果能更多利用外部信息,就最好不要利用内部信息。比如,在某些情况下,不公开交易条件下的交换产生的市场价格等市场信号比内部预计现金流量折现值来确定无公开标价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能更有意义。(2)对于某些金融工具,企业在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可以有两种选择,以立即结算价值为基础,或以预期结算价值为基础。哪种更合适?本文赞同按预期结算价值为基础。(3)企业在利用某项金融工具时,通常是将它与其他类似金融工具放在一起形成组合进行风险管理,也就是通常说的“打包”现象。此时,单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定要不要考虑“打包”的影响呢?本文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单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定应建立在类似金融工具组合的价值基础上,而不是单项金融工具的可观察或估计的市场价格上。

2、与公允价值变动有关的问题。企业自身信用风险的变化,必然导致其承担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从概念上讲,既然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化予以确认,对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化也应予以确认。问题在于,如果企业的信用恶化,是否就应确认一项收益呢?本文以为,稳健的做法还是在披露合适。

(三)套期会计。如果所有金融工具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那么套期会计也就不会像现在设计的那么复杂。所谓公允价值套期会计也可能不要了,因为有效套期部分(利得或损失)自然地会相互抵销,无效部分也会随之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还有一些套期会计规则需要制定,比如,针对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或负债进行套期、对与未来交易有关的各种风险进行套期等。需要拟定运用套期会计的规则。本文以为,类比地运用现金流是套期会计规则可能更合适。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问题;对策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实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允价值不易取得。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是公平交易,公允价值要体现“公允”,交易就必须公平,因此交易双方都必须是在了解交易情况的前提下自愿地进行买卖。但现实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交易的公平性难以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的交易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现实经济环境成为一个公允价值得以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另外,只有通过充分活跃的市场交易确定的公允价值才是可靠的,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现今市场上难以找到可供对比的交易价格,获得其公允价值的技术手段往往只有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而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公允价值难以获得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公允价值信息质量可靠性难以把握。公允价值的认定,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存在市场(活跃的)交易的情况下,交易价格即公允价值;第二,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应该寻找市场上同类(相类似)的交易,以同类(相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第三,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可观察到的价格,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加以估计,就可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也可以采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仍不成熟,各类要素市场运作还不够正规,导致市价的计量不准确,可靠性不太高。

(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允价值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由于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等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而且,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相当高,关联方交易大量存在,公允价值成了关联方和上市公司粉饰经营业绩报告、伪造盈利的工具。

(四)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公允价值表现形式较多,在实务中如何选择使用,如何选取同样或类似资产和负债的市价,如何采用估值技术,这些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问题。首先,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获取渠道通畅与否、获取信息及时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企业主要是通过经纪商、资产评估机构等获得活跃市场中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第二,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第三,如何在制度安排上建立会计界与资产评估界的联动机制也面临障碍。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

(五)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在公允价值确定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其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市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外部信息,采用估价技术,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功底以及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职业判断的经验相对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也影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必然影响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解决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须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存在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活跃市场。因此,加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可靠的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虽然公允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当前应该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促进完善的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建立,才能更好地确定商品成本和市价,从而获得商品公允价值的信息。

(二)深化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用来说,完善的理论比活跃的市场和高素质的人更重要。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较为普遍,但是分布比较零散,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将极大地阻碍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允价值要做到真正公允,必须加快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解决人为操纵问题。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国有股减持,减少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的比重;第二,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中必须引入相当比例的独立董事;再次,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改变董事、经理主要由行政渠道产生的现状,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方式来选拔和聘任公司管理者,并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董事、经理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价值同比增长,使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最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只有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起来,股权过分集中和流通股过分分散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

(四)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操作难度。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操作上的难度是阻碍公允价值计量推广,导致企业利用公允价值造假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加快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加强研究将公允价值理论客观量化,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应用模式。

(五)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保证。确定公允价值需要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更准确地确认公允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5

[关键词]公允价值 可靠性 可操作性 盈余管理

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进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应用阶段,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计量模式,其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中几经反复,而今正式登上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舞台”。因此,积极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标准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对于准确评价企业业绩并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运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允价值如何确定的忧虑:可靠性问题

1.公允价值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不仅适用于初始计量,还适用于后续计量,而后续计量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就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公允价值的认定问题。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综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引和应用指南,方法有三种:其一,存在市场(活跃的)交易的情况下,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其二,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应该寻找市场上同类(相类似)的交易,以同类(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其三,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可观察到的价格,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加以估计,就可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也可以采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获取的难度最小,也最能够代表公允价值和被接受,但是并非所计量项目存在相应的市场价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市场价格失灵的现象:如正经历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发生的交易价格,如关联方企业之间发生的交易价格等等,这些因素势必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

第二种方法,即使通过测定现金流量的方式确定了类似项目,但是在判定一个项目是所计量项目的类似项目之后,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价格就成了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或者成为该项目公允价值的参考价值,因为还应该考虑出现市场价格失灵的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这同样将直接影响同类或类似市场交易价格的获取,直接增加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取。

第三种方法,由于估价技术法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争议最多,对公允价值计量客观性影响最大的一个,通常见到的对公允价值的抨击和质疑,其实主要就集中在对所采用的估价方法的抨击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加之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以上这些主观判断因素的存在,在增加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的同时无疑也大大增加了企业会计人员在“捕获”公允价值的难度。

因此,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方面存在优越性,但因为其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使得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一方面,对于报表使用者与报表编制者来说,由于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取存在不确定性,致使与资产或负债的风险和收益相关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不对称性,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若不存在报表使用者以外的其他监督主体的话,对公允价值的估计相当于给了报表编制者提供了很大的操纵机会,也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用现有信息来充分判断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这些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2.对公允价值的审慎使用缺乏必要的解释和沟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时,更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做了审慎的改进,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基本准则强调“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之所以要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无非是说明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这一原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但是令笔者担心的是,由于我国在新会计准则推出的同时缺乏对为何审慎使用做比较详细的解释说明,其结果是容易传递出“公允价值存在较大缺陷,不宜采用”的错误信息,这就会曲解甚至误解我国在公允价值使用方面的初衷;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占总准则的52.63%,但是在一些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仅仅是备选方案,也就是处于会计计量的从属地位,企业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相关具体准则时,可能会顾及其相对难以操作的特性而尽力回避。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其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企业在具体执行相关准则时,会计人员出现尽量回避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局面,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极易步入“因噎废食”的尴尬局面和误区。

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缺失:可操作性问题

比较国内外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其对公允价值操作应用方面主要涉及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范围问题,主要回答哪些经济事项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另一个是方法问题,主要回答如何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不需赘言,但是对于后一个问题,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却说明得十分有限,这样的现象,最容易产生的后果是,会计人员虽然知道哪些具体业务需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计量,却显得办法不多,或者干脆无所适从。因此,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相关指引内容的缺失,可能会成为阻碍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有效运用的关键因素。

纵观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涉及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20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只有“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和“企业年金基金”等三项提供了具体的计量指引,占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7.8%。而且提供的各项指引散见于具体准则中,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容易导致计量结果的不一致。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早在2005年9月就开始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研究和制定的实质性工作,而作为一直热衷于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和应用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更是在经过三年多反复研究和讨论之后于2006年9月15日了单独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目的是为了统一和改进公认会计原则(Gaap)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及相关披露,为进一步拓展应用做好铺垫。因此,我国如何参照国外相关准则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具体操作指引,并适时制定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新准则有效实施和运用过程中面临的又一难题,也是需要尽早着手解决的问题。

三、公允价值如何避免再次成为利润操纵工具:盈余管理问题

1.新准则为企业蓄意利润操纵提供了“土壤”

相比较于以往我们对于公允价值使用的回避,新会计准则中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得企业盈余的弹性增强,比如:(1)新准则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像原先一样计入资本公积。同时还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与上市公司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利润的目的。

(2)债务重组方面,新准则明确肯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公司通过债务减免或重组所获收益计作当期营业外收入而进入利润表,成为利润来源。意味着对于一些本来无力还债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权人让步,债务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上市公司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的水平。因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的考虑,通过债务重组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负债较大可能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利润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性。

2.对职业判断的过度依赖使得公允价值纵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部分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其在每一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上下变动的部分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主要也是为了避免重蹈以前公允价值容易纵的“覆辙”,新会计准则关于确认公允价值损益做了较多的限定性条件,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减少了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在一些领域中,要求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时,才允许相关性的进一步运用;再比如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该项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前提条件的存在,将从根本上有效制约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收益的行为。但是由于公允价值“生存”的限定性条件,过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对具体交易事项和相关条件的职业判断(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相关的业务进行评估),在我国现阶段相关市场尤其是资产评估市场不够成熟和充分的客观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认难免出现“显失公允”现象,也就难免会出现公允价值再次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汪祥耀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m].立信会计出版社,上海,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

[3]编委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上海,2006.12

[4]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财政部译,《国际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6

(一)公允价值确定问题

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交易事项可以在市场上找到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是由于商业秘密的保护、信息传递中的阻断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并且由于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种类繁多,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等问题,极容易导致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银行收益的波动性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过去都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会引起商业银行收益波动性的增加。公允价值计量所引起商业银行收益波动性的增加只是暂时的,而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并没有发生改变。公允价值计量只是体现在银行对外公布的信息资料的波动变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管理方法可能并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收益波动性的增加会向外部资本市场传递商业银行经营不稳定的信号,因而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回报,进而提高了银行融资的资金成本。所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三)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公允价值的运用会造成会计要素在计量时出现多种情况的选择,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能识别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一些项目的公允价值可以直接依据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有些资产和负债项目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这就需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时点、金额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造成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使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难以发挥。

(四)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许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得到可靠的计量。这些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值模型的构建、市场询价,并结合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而估值模型本身十分复杂,对目前商业银行相关人员、计算机系统的要求很高。从而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工具估值技术、风险管理政策及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挑战。

(五)未实现利润的确认、分配及缴税问题

首先,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导致的未实现利润的增加可能会使商业银行承受来自股东分红的压力,商业银行管理当局很难向股东解释清未实现利润的虚拟性。而未实现的虚拟利润并不会给银行带来现金流入,如果分红就会导致商业银行手中现金减少,不利于商业银行长期的经营和管理。其次,因公允价值产生的未实现利润如何征税也存在问题。未实现利润和损失不可能跨期抵消,因此未实现利润所在会计期间征税不可避免。因此目前各国的普遍做法仍限于对已实现利得和损失进行征税。如何解决公允价值变动又无法在各期之间保持平稳,如何从税收和财务会计的角度来分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不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博弈。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一)改进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一套统一的、全面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准则和可实施的细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压缩采用估价技术的伸缩空间,从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含量。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构建风险管理框架应该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目标相一致。要求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定期向银行管理层提供信息,反映银行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银行财务状况和盈利表现的影响。

(二)加强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存在着某些重要信息的披露遗漏,而且在信息披露格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银行监管当局监督各家银行的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情况,制定详细的银行信息披露规范,增强银行有效信息的披露量,保证银行信息的横向可比性。监管当局应当要求银行定期提供关于银行如何运用公允价值的辅助信息的监管报告,来评估银行使用公允价值对整体风险计量、资本充足率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此外,出于监管的目的,监管当局及时制定与新会计准则相适应的监管报表体系,通过统一报表内容和格式,规范财务信息的报送,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以便进行有效监管。

(三)加强对公允价值获取信息披露内容的规范

今后制定的公允价值准则、规章和指南中应强化披露公允价值获取的相关信息,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分析和评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由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时间、性质及所处环境不同,采用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就不同,如有的则采用现值法或期权定价法取得,有的项目直接以其摊余成本列示。其次,在确定采用某种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后,应列示影响该方法使用的重要因素的具体情况。

(四)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学习国外银行的相关经验,采用先进技术,如数据库和数据库挖掘技术,建立涵盖全部管理信息和业务的数据平台。逐步引进银行先进管理系统,如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专业化系统,把公允价值的计量的不良操控和失误控制到最小范围。新会计准则有很多规定十分复杂,原则多是导向的,很多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从制度上加以约束、规范,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惩罚等,强化法制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处理会计业务。同时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进行复杂判断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五)构建公允价值的计价模型系统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

一、公允价值在美国的运用

(一)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的碰撞

自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以来,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如mBS、CDos的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而资产账面值的大幅缩水,又间接地拉低了资本充足率,使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变卖手上的次贷资产,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于是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第157号准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aiG公司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aiG前总裁罗伯特·威勒姆斯塔德称,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

(二)华尔街重新审视公允价值

以花旗、美林、瑞银、aiG(美国国际集团)、百仕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在次贷危机中,按公允价值对aBS(资产支持证券)、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抵押债务债券)等次债产品进行计量,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造成恐慌性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这种非理性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债产品的风险暴露,本已脆弱不堪的次债产品市场濒临崩溃,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在次贷危机中推波助澜。

二、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在2008年公允价值圆桌会议上指出,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清楚而明确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言下之意,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明显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公允价值向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信息。金融界只会对公允价值会计横加指责,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而且指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及时和高效地让信息使用者了解次贷危机的规模和影响。事实上,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三、次贷危机影响下的公允价值走向

(一)次贷危机使公允价值暴露出缺陷

次贷危机也暴露出美国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缺陷。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这个最新定义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习以为常的交易市场。但次贷危机表明,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例如,因为投资者过度恐慌和信贷极度萎缩,CDo的市场交易已经名存实亡。对于需要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估值的公允价值而言,由于要求管理层对市场情况做出大量的假设、估计和判断,其可靠性确实令人生疑。

(二)美国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

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了针对第157号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并没有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指出,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SeC强调,不能简单依赖不活跃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公司需要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以及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四、公允价值运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对于过去的一年里引入了公允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会计部人士当时的说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相对有限,那么,现在显然大有改变看法的必要。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对于可比公司利润增长的负贡献约为6.26个百分点;而上年则提升利润增长约为10.76个百分点。

刚刚通过的美国政府救市方案,其中内容之一,就是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所谓的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对此,显然已经引起中国证监会的注意。最近,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资本市场会计监管,重点关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等。

但是,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的准则远非完美,这并不应成为废止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正如iaSB主卫·特迪爵士指出的,退回历史成本会计解决不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在他看来,公允价值是所有金融工具唯一合适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会计绝不会因为金融界的指责而夭折。退回历史成本模式将成为会计史上不可饶恕的大倒退。金融界对公允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

五、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一)在具体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细节问题并没有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或说明

同时,尽管在新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较谨慎地进行了使用前提的规定,但相对于实务中的需要来说还是相当缺乏的,对公允价值衡量标准如何取得,如何确保其可靠性未作明确规定,并且对会计方法选择面宽、主观判断因素大的规定未作充分的解释说明。鉴于上述情况的考虑,应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在具体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细节问题作尽量详尽的规范,并尽可能出台一份针对公允价值操作的执行指南。具体来讲,应当在有关准则中明确指出:1.何时采用公允价值,何时采用历史成本;2.在二者均可采用时,何者为首选方法,何者为备选方法;3.在采用公允价值时,对不同的资产、负债,具体选用何种计量属性;4.公允价值的取得途径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分别有哪些等等。

(二)要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有力的环境和条件

就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技能,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也应加大力度,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网络化建设,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公司治理改革,特别是完善股权治理,改变特殊的股权结构,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形成真正“公允”的公允价值。就市场而言,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还有待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与基本法治基础薄弱,市场经济体系信息化的建设有待提高,这些不仅导致了公允价值难以形成,而且助长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和粉饰报表的动机,因此在加强准则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加大市场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健全生产资料市场和资本市场,努力营造公允价值计量核心所要求的公平交易的环境,为企业提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信息,并缩小会计利润的操纵空间。

(三)针对企业可能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进行处理

一方面证券监管机构、审计监管部门和机构要建立起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违约的成本,对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除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外,还要充分调动稽查力量,一旦发现舞弊现象,一定严惩不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还应规范评估业务,提高评估质量,加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四)考虑其他资产、负债等报表项目采用公允价值披露的可能性

在某些行业、某些范围内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待相关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可行的公允价值项目在报表中的比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将报表体系转换为公允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新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编写组.新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二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晓强.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价值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4.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8

(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

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一直是其应用的难题。特别是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由于合约交易内容和规模按交易者的需要而制定,而且多在场外进行买卖,合约没有进行标准化,一般不能转售他人。因此,通过市场询价很难取得其公允价值。这种场外交易类似远期外汇合约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和定价模型,及使用这些技术估计的假设,如折现率、波动性、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流入时间的披露很重要。对公允价值如何取得的披露在新准则做了相应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比较笼统、只提供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限指南,并且对计量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没有提供统一的解决框架,而且没有统一的解释。

(二)增加会计报表的波动性

实施新准则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核算由表外转入表内,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或损益,对企业会计报表数据产生很大影响,进而使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动,增加了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波动性。

(三)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规避相关风险,如果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不能跟进,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如何完善,也将是徒劳无益。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风险的披露既提出了定性要求,又提出了定量的要求,而管理层所能提供的信息决定了披露的细节层次水平。

(四)确定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首先,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公允价值的估值系统。采用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估值系统的企业对其公允价值进行估值,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作好估值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衔接,这将对企业的日常工作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压力。其次,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衍生金融工具都不存在交易市场,有些即使有公开标价,交易市场也不一定足够完善和活跃,金融工具价格很容易发生纵的情况,这样的交易价格不能代表真实的公允价值。如果企业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是境外市场的,企业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雄厚的科技为后盾,很难获得境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实时报价。在这样的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也存在疑问。

(五)披露格式规范性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形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文字描述,而且没有形成规范的披露格式和披露内容。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不统一造成混乱,不利于信息使用者通过会计报表对各家企业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投资决策。

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深入细致地研究国外理论制度的经验

应当加深对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成果的理解,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或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适用于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注重对具体国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使我国在探索的路上尽量少走弯路。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我国证券市场、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相关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发展趋势,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同时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还应注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不仅受到了技术因素的制约,还受到会计人员的素质制约。公允价值的评估过程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有一定的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企业应当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判断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模型的能力,特别是在缺乏市场信息的条件下学会如何使用估值技术,减少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和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提高其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

(三)会计披露形式及手段的创新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带来风险程度的逐步加深,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会越来越高。所以,发展的趋势是建立实时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中期财务报告制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后,网络与计算机可以直接存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会计信息系统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得到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态信息,提高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强了信息使用者的避险力与判断力,提高了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与频率。

(四)加快建设公允价值计量体系

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基础。通过加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投入,提高公允价值的信息质量,如加强估值系统的建设和金融工具信息系统。同时,对存在不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明确规定,统一规定出估价可以采用的模型。并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机制,促使衍生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避免由于企业信用问题阻碍公允价值的评估。另外,不仅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表内披露,而且还应加强对公允价值取得过程的表外披露,如关键变量的获得渠道、公允价值的估值模型、置信区间及未来变化预测等,以使信息使用者能充分理解公允价值的信息含义,有助于做出明智的决策。

(五)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

企业应该结合成本收益原则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部分详尽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包括金融工具交易可能导致的风险的披露,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其他披露事项,如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管理、重要会计政策和套期活动、与确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有关的公允价值信息、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等。在规范性披露上,有关部门需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考虑制定规范的表格及相关的说明性文字。

(六)完善市场环境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9

赵西卜:

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1994年开始研究会计准则至今,发表会计准则方面的著作5部,论文50余篇,承担财政部、科技部以及企业课题多项,并参与完成了部级课题多项。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建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有哪些主要特点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我们以前的会计制度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项目在会计报表上反映,而是与企业自用房地产一样纳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采取“历史成本+折旧”的方法进行核算。此次财政部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

1.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单独核算和反映。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但历史成本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使得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无法得到反映,新《准则》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区别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一项资产单独进行反映。

2.整个准则所做出的会计处理规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允价值模式,一是成本模式。一般地,投资性房地产只要能持续获得公允价,就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因此判断一项房地产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是本准则应用的最大特点。

3.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准则》以成本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并适当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就目前情况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取得的,但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还须稳步推进。所以《准则》仍然以成本模式为主导,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适当引入公允价值模式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

4.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能否合理地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取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是否恰当。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我国现实状况等因素,《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方法,将相关活跃市场的现行市价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依据。以公允价值对以投资为目的而持有的房地产进行计价,与国际准则基本一致,更便于国际投资比较与公司价值衡量。

二、投资性房地产如何界定

《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具体包括已出租的土地所有权或建筑物,以及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所有权等,但企业自用的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拥有的房地产、土地等有不同的用途和持有目的,判断其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我们阅读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认为主要有两类特殊项目房地产的处理原则值得借鉴:

1.尚未确定用途的土地。我国的会计准则未对此项目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我们认为,可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解释予以处理:如果主体尚未确定将其持有的土地用于自用还是用于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短期销售,则持有的土地应被视为用于资本增值,即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2.业已出租的房产。对于已经出租的房产,企业应根据其实际提供的服务是否重大来确定其是否属于投资性房产。如果企业拥有一家酒店,但并不对入住的客人提供服务,而仅仅是提供维持酒店正常状态的服务(比如维修),那么这项房产应该确认为投资性房产;但如果企业不仅要提供维修服务,而且还提供针对客人的各种服务,那么此时企业提供的服务已经非常重大,酒店就不再是投资性房地产,而属于自用房地产了。

三、投资性房地产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单一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是一项资产,其确认必须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即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并且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在会计上,需要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对投资性房地产价值或成本进行专门记录和核算。

无论投资性房地产从何种渠道取得,其初始计量都采用实际成本法,即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根据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其他可归属本资产的支出之和进行初始计量;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如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非货币易换入等)的成本,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例1:某企业有大量闲置资金,故购入一处房产进行出租,购买价格200万元,契税及其他税费为20万元,交易中发生律师费3万元,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223

贷:银行存款

223

例2:某企业自行建造一处房产,准备将来进行出租,建造过程中使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00万元,分配工程人员工资20万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10万元,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230

贷:工程物资

200

应付工资

20

生产成本

10

借:投资性房地产

230

贷:在建工程

230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如何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或资本化处理或费用化处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是指投资性房地产初始确认和计量后又发生的相关支出,如装修、维修、改造、改良支出等。如果该支出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则应将该支出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类似于初始计量的方法),否则应以费用化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改良支出应资本化,日常维修应费用化。

五、投资性房地产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计量模式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除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外,应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

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时,则依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相关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进行折旧的提取、价值摊销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在会计处理上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成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体现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损益。在这种方式下,历史成本已无反映的必要,因而也就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历史成本的摊销,也无须计提减值准备。

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的,在会计处理上应将提取的折旧、计提的摊销以及减值准备计入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损益(即投资性房地产损益),并与其他自用房地产计提的折旧、摊销和资产减值分开处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会计上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一般应采用未来适用法),但已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能再转为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这也体现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首选计量模式的趋势。

六、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拥有的房地产用途发生了改变,在会计确认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转换处理,即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就应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自用土地所有权停止自用转而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以及自用建筑物改为出租时,则应将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

在账务处理上,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应根据原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成本计量模式下,应将转换前的账面成本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确认,并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即提取折旧、计提摊销和资产减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其后以该入账价值为基础对自用房地产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折旧、摊销及计提减值)。

将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区分两种情况对待。如果投资性房地产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应将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投资性房地产初始成本,并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符合公允价值计量条件,则转换日公允价值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价值,其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转换时自用房地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入账,小于转换时自用房地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例3:某企业有一厂房,原值2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减值准备20万元。由于产能缩减,将此厂房由自用转为出租,并按成本模式进行核算。其会计处理是: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

累计折旧

1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固定资产

200

借:投资性房地产

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

如果此厂房原来用于出租,现在改为自用,则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80

累计折旧

1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00

七、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如何进行处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已经不需要和不适用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出售或者转让;对于正常磨损到达使用年限或因非正常损失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取得经济利益时,也应终止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出售、转让、终止确认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该损益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损益对待。

上文是我们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一些理解,并不是操作指南,也不是准则解释,待财政部出台相关具体解释后,以财政部规定为准。但有两点提请大家注意:

如何理解公允价值篇10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03-05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复合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追求的最高境界。为了使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得以运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等都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尽管从表面看它们对公允价值定义的具体表达不尽一致,但其本质含义并无二致,都强调“公平”、“允当”,也即无外力的不当干预及交易双方所占有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对称性。然而,公允价值这种曾被认为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和“衍生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如今却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金融危机的元凶,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存废的争议。本文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国内外主要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并梳理当前形势下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公允价值运用:国内外主要进展

(一)公允价值在国外的运用:以美国为例在国际上,公允价值已经广泛运用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英、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会计准则中。其中,美国是最早使用公允价值概念的国家,也是公允价值运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他国家、地区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基本上采纳了美国的做法。因此,美国公允价值运用的进展状况能够较好地代表公允价值国际运用前沿。

1 公允价值对特殊资产和负债进行初始计量

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以历史成本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特殊资产和负债,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要么难以获取,如融资租赁资产、接受捐赠资产等;要么虽可获取但却无法准确辨认或虽可辨认但与其市场价值相去甚远,如自创商标、自创专利、石油、天然气等。为了解决这些特殊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问题,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3年之前为会计原则委员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开始在会计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概念并相继了许多涉及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的会计准则。这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应收和应付利息、非货币易、投资会计、租赁会计、债务重组会计、养老金计划会计、石油及天然气会计、捐入资产会计、长期债务会计等。公允价值在这些准则中的使用显然是作为历史成本“替代品”出现的。

2 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及后续计量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开始盛行。当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金融机构会计报告显示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都是健康的,而实际情况是约有2000多家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这种相互矛盾的情况使人们认识到,在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方面,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告不仅未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而且可能误导投资者的判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允价值以其向信息使用者呈报有用性信息方面所具有的较强优势而被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看好。在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的共同推动下,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0年前后又公布了许多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主要有: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1998年6月公布);SFaS138《某些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2000年6月公布);SFaS140《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2000年9月公布)等。这些准则既要求以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计量,也要求以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后续计量。这标志着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开始从初始计量扩展到后续计量。当然,当时公允价值的运用领域还仅限于金融工具。

3 对非金融工具进行后续计量

随着公允价值在特殊资产负债以及金融工具计量方面的运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在解决资产负债信息的相关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公允价值在计量金融工具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决定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一步运用于非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公布了包括SFaS114《债权人对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1993年5月)、SFaS115《特定债权和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1993年5月)、SFaS121《长期资产减值及拟处理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1995年3月)、SFaS130《报告全面收益》(1997年6月)、SFaS143《资产报废债务的账务处理》(2001年6月)以及SFaS144《长期资产减值或处置的会计处理》(2001年8月)等在内的系列准则。上述准则主要涉及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其历史成本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项目。这些准则的和实施,使公允价值的运用由金融工具延伸到非金融工具,标志着公允价值运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

4 专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诞生

虽然公允价值受到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的推崇,并取得了广泛的运用,然而,直到2006年之前公允价值的计量规则仍然分散在相关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独立、专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规则的分散导致了公允价值含义界定、确定方法及披露要求等在各个会计准则中的表述不够清晰和完整,甚至相互矛盾。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证监会、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和职业团体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展开讨论和协调,最终决定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工作,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公允价值准则的制定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委员会于2006年9月正式了《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的,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统一标准的形成,先前那种准则之间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做法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允价值准则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直接以SFaS157为基础,于2006年底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美国得以广泛运用以来,各国都加快了公允价值研究和运用的步伐。我国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这一计量属性进行研究并实际运用。

1 公允价值在我国准则中的首次采用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客观上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相协调,而这时正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了大量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例如,美国从1990年3月至2002年10月间的43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就有30份涉及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到2001年12月所的35份有效会计准则中,有21份涉及公允价值。在上述背景下,我国财政部上世纪90年代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之《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退步”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信息的取得,但其前提条件是市场的较为成熟、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的诚实守信及良好的估值技术,否则,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就难以保证,弄不好还会给企业留下盈余操纵空间。我国《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易》首次引入公允价值后,就曾被一些上市公司作为操纵会计数据的工具利用,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面对这种情况,财政部又于2001年年初对《投资》、《非货币易》和《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就是以账面价值取代公允价值。例如,修订后的《投资》准则既没有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不见了“以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所取得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投资的入账价值”的规定,这实际上是对公允价值的放弃;而在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准则中,虽然保留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但在对相关资产的计量方面不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仅仅是一种分配标准而非计量标准。三项准则的修订,意味着公允价值使用在我国被暂时叫停或严格限制。

3 公允价值的广泛引入

在我国,虽然公允价值的使用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严格限制,但缘于公允价值运用的国际大势,准则制定者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和研究并未停止。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我国在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较为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显然的。这也被会计界誉为这一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公允价值:危机的替罪羊还是制造危机的元凶

自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账面金融资产巨额减少,致使许多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破产或出现严重生存危机,公允价值问题也由此受到各界的空前关注。对公允价值是非曲直的评说,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公允价值是危机的元凶――来自金融界人士和部分国会议员的指责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金融界人士和部分国会议员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正加速金融危机恶化,甚至称公允价值是制造危机的元凶,要求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他们批评的逻辑是:按公允价值对次贷产品进行计量――确认巨额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投资者恐慌,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的股票――迫使金融机构降低次贷产品的风险暴露――金融机构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价格进一步下跌。

1 来自金融界的指责。以花旗、美林、瑞银、aiG(美国国际集团)、百仕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也强烈反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他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

2 来自美国国会的指责。一些国会议员认为:“对那些没有市场价值的金融资产而言,繁重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已恶化了信贷危机,改变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众议院共和党的首要任务。”2008年9月26日美国众议院否决救助法案后,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指责达到了顶点。众议院一些议员将暂停公允价值计量与否决金融救助方案联系起来,要求停用公允价值计量规则。10月1日,6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证监会,强烈要求监管者立即暂停公允价值计量。10月3日众议院通过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中,专门有两条针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其中之一提出暂停金融机构采用“按市计价”原则。10月7日美国证监会任命副首席会计师詹姆士・克劳克为负责人,开始根据救助法案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调查。

(二)公允价值只是危机的替罪羊――来自会计界和经济界的观点

对于这场危机的爆发,会计界和经济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准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其实,公允价值只是将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揭示,不幸被当成危机的替罪羊。

以下是一些来自FaSB和iaSB的代表性观点:

1 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在2008年有关公允价值的圆桌会议上指出,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

2 iaSB的主卫・特迪爵士在2008年接受《首席财务官》杂志的采访时表示,金融界只会对公允价值会计横加指责,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

3 德勤亚太地区金融服务领导人菲利普・哥特(philipGoeth)说:“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但次贷危机并不是由它而引起的。会计准则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性,一旦透明,这个信息可能有点刺耳,但正是其目的之所在。”

4 北美保险业联合会(Gnaie)执行总监道格拉斯・巴内特认为:“人们怪罪于会计准则导致大幅资产减计,就像是人们因为温度太低而归罪于温度计一样。如果人们要使温度看起来不那么低而去重新制造一个温度计,那么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很可能是错误的。”

5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8年9月23日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

6 纽约invescoLtd.投资分析师黛安・加尼克说:“终止资产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是极为荒谬的事情。会计不会使公司盈利和资产负债表变得不稳定。会计只是增加了盈利不稳定性的透明度而已。”

(三)两种观点交锋的结果:美国证监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妥协

在金融界和政界的强大压力下,美国证监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不得不改变一向强硬的不妥协

立场,分别了公允价值会计处理指导意见和公允价值准则修订意见稿。

1 美国证监会公允价值使用“指导意见”

在2008年9月30日,SeC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原则,只是要求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则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具体包括:(1)允许企业在没有市场数据作参考的情况下,运用内部模型或假定条件来估算公允价值;(2)要求企业在确定金融资产是否出现非暂时性减值时,运用合理的判断;(3)在市场不活跃或交易没有秩序时,应降低对经纪商的报价及定价服务价格的依赖程度,即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时可以将此作为一种考虑因素,但可能并不具有决定性。

2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允价值准则“修订意见稿”

2008年10月3日,在众议院表决救助法案的同一天,FaSB就《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开征集意见,并在10月10日正式了该准则修订意见稿(FaS157-3)。该意见稿仍然坚持公允价值定义,认为即使市场活动较少,也不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但公允价值应当反映正常交易。当相关市场可观察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层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

美国对公允价值的态度也影响到欧盟和其他相关国家。例如,2008年10月15日,欧盟议会通过了“允许金融机构暂停使用公允价值”的决议;10月16日,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aSBJ)表示,日本正考虑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10月21日新加坡官方宣称对会计准则进行改革,重点是改变资产的定价模式,本质上也是对公允价值的修改。

考虑到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iaSB也于2008年5月成立专家咨询组考虑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专家组于9月了一份《对不再活跃市场中的金融工具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报告草稿,并于10月底正式报告,目的在于为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投资者找到可信赖的计量与披露方法。该报告就不活跃市场价格的使用、管理层估计、服务机构的报价等问题做出了解释。

对以上妥协,有会计界人士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心。他们认为:美国证监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允许公司管理层在判定市场价格时有更为灵活的判断空间,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使投资者无从准确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削弱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加剧金融危机。据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在2008年对其欧洲会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5%的人认为暂停公允价值准则会进一步削弱欧洲银行系统的信心。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理性看待二者之关系

(一)公允价值是一种好的计量属性吗

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好”和“坏”的回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这要取决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手段本身的科学性,以及使用它的环境条件和方法。

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而要使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首先要做到对经济事项的真实表达,离开了“真实表达”而单纯追求表面“可靠”并无意义。公允价值的目的恰恰在于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力求做到会计信息的“真实表达”。“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能够将企业会计要素发生的变化及时地在财务报告中如实地加以揭示,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阅读、分析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这点看,公允价值是一种好的计量属性。

但毋庸置疑的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着“估计”成分,尤其是在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公允价值估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从这点上看,公允价值似乎又不是一种好的计量属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这种“估计”变得有根有据,令人信服。这就要看公允价值自身计量技术的成熟程度。从目前看,随着资产评估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得更好一些,但只要有估计,就不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就会存在估计风险。

公允价值这种估计的成败不只是取决于估计技术本身,更取决于这种估计的环境条件和估计者如何估计。估计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市场成熟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它们分别决定着所取得数据的可靠性和对所取得数据的公正态度。而如何估计则是指估计者所持立场的客观性、所使用具体方法的科学性和估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第一,公允价值绝不是危机的元凶。从本质上看,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金融界制造的房地产泡沫及采用金融创新手法对这一泡沫的放大,政府监管不力则客观上导致了这种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做法的放任自流。可以说,金融危机是一个系统性的错误。那种认为公允价值是“危机元凶”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不会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根本化解。可以设想,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会被长期掩盖在金融界所创设的虚幻泡沫中,一旦泡沫破灭,危机会更深,投资者的损失会更加惨重。

第二,公允价值虽不是危机的元凶但也并非无责。公允价值自身并非完美无缺,它所呈现的也并非资产或负债的真实(或内在)“价值”而是“价格”,而价格肯定会经常背离“价值”。经济危机发生后,市场扭曲,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程度加大。这种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金融危机的放大作用。从这点看,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确有推波助澜之嫌。这其实也是会计界面对金融界指责时显得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