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5:29

水利工程导论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应用讨论

一般来说,水利施工过程中导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周密地分析研究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基本资料;选定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在确保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定导流标准,合理的划分导流时段,准确的确定导流设计流量;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以及截断河床水流、拦洪度汛及基坑排水的措施等。在河床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能够实现在干地施工的目标,常常需要用围堰围护基坑,同时把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泄向下游,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施工导流。

1、施工导流

1.1大体上可分为河床外导流和河床内导流两类。前者用围堰一次拦断整个河床,让河水通过河床外的导流泄水建筑物导向下游;后者用围堰先后分段围护部分河床,河水通过被束窄的另一部分河床导走,即分期导流。按泄水建筑物类型分,有明渠导流、隧洞导流,以及涵洞、坝体底孔、梳齿和缺口过流、涵管导流等导流方式。涵洞导流一般用于中小型水闸、土石坝等工程。底孔导流用于混凝土坝施工,水流全部或部分通过坝体内设置的临时或永久泄水孔导向下游。梳齿导流则是在混凝土坝施工时预留梳齿状缺口过水,随坝体升高,分级轮换封堵缺口。涵管导流是一种利用涵管进行导流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导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的导流。

1.2导流明渠布置

导流明渠布置分在岸坡上和在滩地上两种布置形式。

(1)导流明渠轴线的布置。应该把导流明渠布置在较宽台地、垭口或古河道一岸;为保证水流畅通,明渠转弯半径至少是5倍渠底宽;渠身轴线要伸出上下游围堰外坡脚,水平距离要满足防冲要求,一般要求控制在50一l00m之间;明渠轴线布置必须要尽量的缩短明渠长度和避免深挖方;要保证明渠进出口与上下游水流相衔接,与河道主流的交角控制在30°以内。

(2)明渠进出口位置和高程的确定。在确定明渠进出口时,应该按照不冲、不淤和不产生回流的标准进行,一般需要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调整进出口形状和位置;进出口高程和渠道水流流态,都能必须符合施工期通航、过木和排冰要求;按截流设计选择进口高程,一般由下游游能控制出口高程为准;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尽可能抬高进出口高程,以减小水下开挖量。

1.3导流明渠断面设计

(1)明渠断面尺寸的确定。由设计导流流量控制明渠断面尺寸,同时也要根据地形地质和允许抗冲流速影响来决定,所以需要按不同的明渠断面尺寸与围堰的组合,再通过综合分析后再行确定。

(2)明渠断面形式的选择。一般吧明渠断面设计成梯形,如果遇到渠底为坚硬基岩时,那就可考虑设计成矩形。当然,有时为满足截流和通航的不同目的,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考虑设计成复式梯形断面。

(3)明渠糙率的确定。明渠糙率大小直接影响到明渠的泄水能力。衬砌的材料、开挖的方法、渠底的平整度等是影响糙率大小的因素,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查阅有关手册确定。对大型明渠工程,应通过模型试验选取糙率。

1.4明渠封堵

在进行导游明渠结构的布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后期封堵要求。如果明渠较宽、施工期有通航、过木和排冰任务时,就应该考虑在明渠内预设闸门墩,这样才便于后期封堵。如果施工期有五通航、过木和排冰任务,那就需要在明渠通水前,把明渠坝段施工到适当高程,同时需要设置导流底孔和坝面口使二者联合泄流。

2.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指的是上下游围堰一次拦断河床形成基坑,保护主体建筑物干地施工,天然河道水流全部由导流隧洞宣泄的导流方式。

2.1隧洞导流的适用条件

如果在坝址河床狭窄,导流流量不大,两岸地形陡峻,如一岸或两岸地形、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通常可以考虑采用隧洞导流。

2.2导流隧洞的布置

一般来说,导流隧洞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隧洞轴线沿线地质条件良好,完全能够保证隧洞施工和运行的安全。2)隧洞轴线应该尽量的按直线布置,假如有转弯,那应该注意转弯半径不能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而转角控制在60°以内,弯道首尾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设直线段,长度要控制在3~5倍洞径(或洞宽)之间;进出口引渠轴线与河流主流方向夹角要准确的控制在30°以内。3)隧洞与永久建筑物间距、隧洞间净距、洞脸与洞顶围岩厚度,都必须要符合结构和应力要求。4)隧洞进出口位置必须要保证水力学条件良好,同时还需要伸出堰外坡脚一定距离,通常其距离要控制在50m以上,以便能够满足围堰防冲要求。进口高程一般是由截流控制,出口高程由下游消能控制,洞底按需要设计成缓坡或急坡,避免成反坡。

2.3导流隧洞断面设计

隧洞断面尺寸的大小取决于设计流量、地质和施工条件,洞径应控制在施工技术和结构安全允许范围内。目前,国内单洞断面尺寸多在200以下,单洞泄量不超过2000~2500m3/s。

隧洞断面形式取决于地质条件、隧洞工作状况(有压或无压)及施工条件。常用断面形式有圆形、马蹄形、方圆形。圆形多用于高水头处,马蹄形多用于地质条件不良处,方圆形有利于截流和施工。国内外导流隧洞多采用方圆形。

导流隧洞设计应考虑后期封堵要求,布置封堵闸门门槽及启闭平台设施。有条件者,导流隧洞应与永久隧洞结合,以利节省投资(如小浪底工程的三条导流隧洞后期将改建为三条孔板消能泄洪洞)。一般高水头枢纽,导流隧洞只可能与永久隧洞部分相结合,中低水头则有可能全部相结合。

3.涵管导流

常来说在修筑土坝、堆石坝工程中会采用涵管导流通。一般来说,会把涵管布置在河岸岩滩上,其位置必须要在枯水位以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枯水期不修围堰,或者只修一小围堰而先将涵管筑好,接着再修上下游全段围堰,把河水引经涵管下泄。涵管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遇到修建隧洞有困难,或者有永久涵管可以利用时,选择涵管导流是较为合理的。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在建筑物基岩中开挖沟槽,如果工程需要,也可以考虑衬砌,最后再封上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顶盖,形成涵管。通过这种涵管导流一般是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的。

水利工程导论篇2

为加强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规范水利专业理论培训工作,根据《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各地可结合实际,依据《大纲》,灵活安排培训课程,开展培训。

1.1培训目标

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水利行业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改善水利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专业能力,使水利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根据时展要求,不断更新专业能力建设内容,拓宽专业能力建设渠道。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地(市)、县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领导干部和省、地(市)、县三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工作。

1.2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构建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是开展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水利行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结合相关水利学科(专业)内容,水利领导干部水利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水资源管理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重点,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本内容,同时注重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适当涵盖水利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分为:水利综合知识、水利专业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知识三个部分。

(1).水利综合知识:为水利领导干部需要了解、掌握的综合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央的治水方针、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及其实践、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水权与水市场理论、国内外水利发展概况及先进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经验、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水利建设主要成就、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水利系统组织结构与基本职责、所在地区及流域水资源分布情况等内容。

(2).水利专业知识:为水利领导干部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水行政管理、水利规划计划、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利征地与移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农村水电、水利科技管理、水利经济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3).水利法律法规:为水利领导干部在水事活动中应掌握的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包括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水利产业政策等法律、政策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全面学习掌握相应的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管水利工作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则以学习掌握水利综合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为主。

1.3培训课程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课程体系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建议学时

课程类别

水利

综合

知识

1.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8

必修

2.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8

必修

3.中国水资源条件及特点

8~12

必修

4.水能资源基础知识

4~8

选修

5.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

4~8

选修

水利

专业

知识

6.水行政管理

4~8

必修

7.节约用水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4~8

必修

8.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4~8

必修

9.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

4~8

必修

10.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4~8

必修

11.水利工程管理

4~8

选修

1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4~8

选修

13.农村水利

8~12

选修

14.水利征地与移民

4~8

选修

15.农村水电

4~8

选修

16.水利科技

4~8

选修

17.水利规划

4~8

选修

18.水资源综合管理

4~8

选修

19.水利经济

4~8

选修

水利

法律

法规

20.法律基本知识

4

选修

21.水法律知识

4~8

必修

22.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4~8

选修

说明:

(1).根据调研结果,地(市)、县党委和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党政

领导干部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5~7天;省、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10~15天;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15~25天。各地可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2).教学安排中,课堂讲授可大体占三分之二,研讨交流及结合培训内容进行的参观、考察所占时间以不少于三分之一为宜。

(3).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特点和学员需求,适当进行取舍,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1.4培训方式

(1).集中脱产培训。一般采取聘请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授课的形式进行。在集中培训期间,可围绕当前水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与水利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活动。

(2).业余自学,统一考试。制定管理和考核办法,鼓励和支持水利领导干部业余自学,并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然后组织考试(考核)。

(3).远程网络培训。积极组织开发、制作远程培训课件,通过网络等远程培训手段进行培训。

(4).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将以上三种培训方式灵活组合、合理安排培训。

二、课程培训纲要

2.1《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课程名称: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8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水利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科学内涵,掌握资源水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水利转变的意义,提高领导和驾驭水利工作的能力。

课程重点: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资源水利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3.资源水利的保障体系;

4.水权与水市场理论。

讲授内容:

1.资源水利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2.资源水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资源水利的体制保障;

4.如何认识和理解资源水利的理论和实践给水利发展带来的变化;

5.水权管理基础理论;

6.各地实践资源水利的成功案例;

7.水权交易与建立水市场案例分析。

2.2《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课程名称: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8学时

目的要求:

1.使学员全面了解与熟悉中国水利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形势,总结治水经验,把握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领会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准确把握新时期治水思路,统筹规划好水利发展,做好当前水利工作。

2.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实现水利现代化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学习培训使学员系统了解与熟悉水利现代化的内涵,评价方法和标准,了解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进程,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有效倡导和推进各地水利现代化建设。

重点内容:

1.中国古代、近代主要水工程及其治水思路;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成就;

3.水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水利发展战略;

5.水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6.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物质基础。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近代主要水工程及其治水思路

1.1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典型水工程;

1.2中国水利史;

1.3中国水利志;

1.4中国古代治水思路。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成就和基本经验

2.1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改革与发展成就;

2.2防洪抗旱减灾情况;

2.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4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2.5水土保持情况;

2.6水利法制建设情况。

3.水利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3.1水利发展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3.2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4.水利发展战略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资源保障作用;

42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探索和基本经验;

4.3形成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

4.4水资源综合规划。

5.水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5.1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5.2到2010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

5.3大力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作用;

5.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

5.5加大水利改革力度的主要工作;

5.6强化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的重点工作。

6.实现水利现代化

6.1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关系;

6.2国外水利现代化的经验与进程;

6.3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水利工程导论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美国专业式培养模式及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协作式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指通过教育过程使研究生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1]。多年来,“学术性”研究型一直是我国各学科专业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养模式的交叉和融合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王建民(2004)提出了实行“研究型”和“职业型”的“双模式培养制度”[2];刘惠林(2004)结合专业特点对研究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重点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3];王全林则提出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应用式的多元互补研究生培养模式[4]。这些观点都是试图提出新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多种培养模式并存来培养所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然而,当前水利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体现了单一性。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和外语课程,占到整个课程相当大的比例。“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和“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基本上实行1年半的学习:一方面没有考虑学习政治和英语课程;另一方面不能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另外,水利工程硕士难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最后勉强修满学分,尤其对“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他们不能根据导师的安排来支配课程学习时间。课程教学片面化,无论是“应用性”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参加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不多,造成“应用性”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

针对学科专业的个体差异,将不同培养模式进行组合以培养适合各个学科专业特点的硕士研究生。作者以此思路为指导,提出了将“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融入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新尝试。

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2.1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世界上一些国家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不仅为水利工程领域培养现代科技人才,而且要求培养大量水利工程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这就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培养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的高层次的研究者;其次是培养在水利工程领域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作用的高水准的专门职业人才;第三是满足水利工程领域在职人员再学习的需要。

2.2培养性质的多样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在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大批水利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的同时,可能会转变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价值目标取向,把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和应用性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其主要的追求目标。随着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的规模扩大,扩大的部分应着力于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和新兴学科人才,形成“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

2.3培养层次的多样化。许多国家在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已出现细分,即“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而且这种细分已成为国际潮流。如美国的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而且它们的要求亦各有侧重。在日本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别。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细分不够明显,或者说刚刚开始进行细分。

2.4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在水利工程硕士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和研究生来源多样化的情况下,原来的导师个别指导的方式必须加以改革。可以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可以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水利工程硕士学位[5]。

2.5培养导师的多样化。首先,导师资格不应局限于教授、研究员等研究型专家,也可以是公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次,导师可以带多个学生,而学生也可以由多个导师来带,实行导师组制度。再次,坚持双向选择制度,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对于学习型研究生,导师需要提供实习机会;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需要提供相应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机会。最后,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制度保障这一交流,以保障研究生的质量。

三、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个性、特色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宽,形成多维的人才结构体系。针对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三要素即知识、技能、创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专门的实践技能训练、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1专业知识

水利工程课程设置以科学、规范、拓宽为原则,以科研技术、方法、手段三维知识体系为目标,水利工程专业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组成主干知识体系,向相关专业拓展的选修课组成补充知识体系。对水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可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可按相近的二级学科群设置,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课则按二级学科设置。选修课的设置包括:其一是反应本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其二是相关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或最新的科研方法与手段;其三是对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可以通过鼓励校际间课程互选,教学资源共享,用于完善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2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指科学和创新思维指导下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应用性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掌握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的实践技能训练,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更为重要。一般必须经过单位岗位专项技能考核,达到相应的要求后才能获得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教学能力也是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校师资补充的一个来源,必须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试讲,或承担本、专科生的部分教学任务,使其在教学的实践中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教研室对其教学能力以及表达和演讲艺术的评价可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和学校选留、聘用师资的依据。

3.3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确定体现了学科的学术、科研水平,关系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和论文质量,因而必须站在本学科的前沿,使研究方向起点高、立息新,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相同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应强求统一,以利于充分体现不同学校、不同导师的学术优势和特色。有条件的学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应鼓励跨学科设立研究方向,在学科的交叉、结合部从事开拓性的研究。研究方向涵盖应宽窄适宜。

3.4科研创新能力

水利工程硕士在导师的研究方向范围内,充分查阅、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或进行预试验,或收集相关实践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课题,经导师、指导小组及相关专家论证后,独立从事科研与论文的撰写。引导研究生从学科的交叉结合部选题,开辟新的学科领域。注重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研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进行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科学、严谨的培养模式,只有切实贯彻到具体培养过程中才能起到指导、规范作用,因此必须有配套的制度、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

4.1制定培养计划,强化过程管理

培养模式通过制定培养计划,使其的各项内容具体化。培养计划应结合研究方向,并与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个体的知识结构相衔接,确定各个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与措施,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模式通过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使各个培养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而形成系统、严谨的培养体系。培养计划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水利工程硕士可对培养计划提出修改建议,经教研室审核后报院系、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均作为考核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依据。

4.2理顺体制,健全制度

明确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导师、指导小组成员、管理部门以及实践基地在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各自的职责范畴,增强过程管理的透明度。健全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文件,使各个环节的运作均有章可循。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研究生自我管理机制。让研究生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并相应的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明确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注意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如实行奖学金制度,中期考核筛选与分流制度等以奖优汰劣。

4.3以科学的培养模式为依据,建立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中的各个环节,制定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办法,重视阶段性、经常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从而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制定研究生备课试讲,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践技能、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中期考核和论文质量测评,并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4.4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整齐划一的考核方式抹杀了硕士研究生个体在创新方面的潜能差异。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发展趋势。就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而言,一种新的尝试是硕士研究生最终获得硕士学位除了学术论文以外,还可以是开发的软件、获得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方案等。这种考核方式明确了各尽其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应用能力较强的硕士进入企业,成为高级工程师或高级管理者。因此,一方面不是企业实践中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形成论文,另一方面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中,学位论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各部门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科学的培养模式为纲,对提高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会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之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添香,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与完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第36期,9-11.

[2]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2):46-49.

[3]刘惠林.我国重点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水利工程导论篇4

一、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的原因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是指工程的建设活动或工作的进行速度。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的因素很多,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业主方

主要包括:①工程开工前的准备不足,不能及时开工,②工程进度款项拨付不及时,导致工程资金难以落实;③对工期提出要求,压缩工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设计变更,影响工程的进展。

2.承包方

承包方是水利工程项目的直接实施者,对于水利工程进度的实施影响最深。主要包括:①承包人的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人员水平不高;②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工期计划编制不合理,缺乏优化工期的经验;③项目经理缺乏工期控制的意识与经验。

3.监理方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的纽带,监理的作用不容小视。监理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监理业务水平不高,对工程建设不能很好地监督,导致工程延期.对已完成的项目不能及时进行验收交接,导致工程的延误。

4.其他

主要包括①政府的指令丨②施工环境的变化;③发生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

  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传统方法

1.通过进度表进行进度控制

进度表是承包人每月按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和现金流动情况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的报表。这种报表由两项资料组成:一是工程现金流动计划图,并附上已付款项曲线;二是工程实施计划条形图,并附上已完成工程条形图。监理工程师根据月进度表,判断工程进展是否与计划进度相符合。若有背离,监理工程师通知承包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按照计划执行。

2.通过网络计划图进行进度控制

与传统的条形图相比,网络计划图把施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并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依赖关系,可通过计算找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提高工程进度管理的效率。

3.通过多层次模糊控制进行进度控制

在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烈的模糊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计算出每道工序的持续时间,并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计算出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与网络计划技术相结合,找出关键路线,计算出关键工序的工期,以调整进度,提高管理水平。

三、混沌理论相关知识

混沌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指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能够不需附加任何随机因素亦可出现类似随机的行为(内在随机性)。混沌系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系统的演化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因此从长期意义上来说,系统的未来行为是可预测的。

1.“混沌”概念的演化

“混沌”_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和希腊神话故事中,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宇宙起源的重要概念。到了近代,混沌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演化,其最为深刻的演化与进展发生在研究宏观世界的动力学中。由于牛顿理论的巨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仍普遍认为,确定性系统的行为是完全确定的,是可以预言的。然而,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绝大多数确定性系统都会发生奇怪的、复杂的、随机的行为。随着对这类现象的深入了解,人们与古代的混沌概念相联系,就把确定系统的这类复杂随机行为称为混沌。1975年,李天岩和他的导师Yorke提出了着名的Li-Yorke定理,至此,混沌有了专门的定义。

2.“混沌”的有关理论

混沌理论主要包括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分形几何理论。非线性动力学建立在系统动力学方程组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混沌的普适性及数理机制。耗散结构指在开放和远距平衡的条件下,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过程和内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来形成和维持宏观时空有序结构。耗散结构揭示了有序结构可能是系统在平衡的条件下产生,也可能是系统在原理平衡的非线性区由耗散结构有序原理产生。分形几何理论认为混沌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分形结构,其空间维数不是整数,而是分数,即分维。从几何的角度看,就是具有不规则形状,内部具有层次结构和不均匀性。

四、混沌理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借鉴

混沌理论中的初值敏感性特性、蝴蝶效应、奇怪吸引子、虫口模型等理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基于初值敏感性特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

混沌理论指出:初始条件微小的工程建设与管理2009.14中国水利变化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巨大差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对于一个特定的工程项目来说,要处理的事情和协调的部门比较多,这就意味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需要考虑的初始条件很多且很复杂。要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较好地按照进度计划进行,就必须稳定好各初始条件,协调好与各初始条件相关的方方面面。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主要有建设方(业主施工方、咨询方(设计、监理等)和政府主管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应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由于各方涉及的利益主体及方向不同,在协调中应尽量制定一个各方利益都能达到最优的目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DaB/DRB(争端协调小组)的方法,值得推广。

2.基于“蝴蝶效应”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

关于“蝴蝶效应”,形象地说就是“得克萨斯州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在一个星期以后会影响到海地的一场暴风雨的方向”。这种效应要说明的问题是,事物之间的关联敏感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微小的不可预测性不会总是微小的。在适当的条件下,最小的不确定性可以发展到令整个系统的前景完全不可预测。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内部充满了非线性的关系,工人之间、工人与管理人员之间、各施工工序之间等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使工程建设进度的可影响性较强。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的完成情况可能会因为微小的激励而得到较好的回报,也可能会因为较小的失误而导致工程进度的拖延或者是费用的增加。因此,项目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项目的非线性特性以及“蝴蝶效应”的作用机制,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同一层面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交流,增加对系统有利的反馈,同时减弱对系统不利的反馈,通过沟通交流来达到对“蝴蝶效应”趋利避害的效果。

3.基于“奇怪吸引子”理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

混沌理论指出:混沌只不过是运动现象表面呈现出来的无序状态,在混沌运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确定的秩序。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奇怪吸引子”的作用机理。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随机过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期控制具有其自身的目的性,即计划工期。实现工期目标的关键在人,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和谐统一是最佳的理想状态。计划工期的实现程度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可以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奇怪吸引子”。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并不能够精确地按照计划工期所制定的目标来完成,但其总是在这—目标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行的。项目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人”这一因素,在项目部形成和谐的氛围,适当采取激励措施,以达到工程进度的目标要求。

4.基于虫口模型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

虫口模型是早期混沌理论探索在生态领域的最突出成果。关于虫口模型可作如下描述:

1976年美国数学生态学家mayR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题为《具有极复杂的动力学的简单数学模型》的文章中指出,在生态学中一些非常简单的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却能产生看似随机的行为,可用方程表述为:X;+i=UXi(1-Xi)(1)式中,x,为第i年的虫子数,xm为第i+1年的虫子数,xm受到两种情况制约,一是因繁殖而导致的自然增长,它与Xi有关;二是由于生存空间和食物的有限性,导致了竞争和相互残杀,使得虫子数相应减少,这与Xj2成正比,为综合影响因素。

这个方程就是着名的Logistic模型,也就是虫口模型,它又被称为Lo?gistic差分方程。该模型中,参数p在一定范围变化时,其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在水利工程实践中,由于工序间共同因素的影响或人为的控制,各工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依性,而这种相互依赖性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莫俊文、尹赔林在《工程项目的工时相依性度量及调查分析》一文中介绍,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工时变化协调度、并行工时协调度、序列工时协调度和负相依度等指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工时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并行工序、序列工序之间存在较强的工时相依性,受共同因素影响的多个工序间、关键工序间的相依性尤为普遍。

为了能够较好地运用虫口模型,本文引入工序优度(人)这一概念。其与工时成反向变化关系,工时越长,工序优度就越小,反之,工序优度就越大。本文认为,工序优度受到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上一级工序的完成情况,二是资源和人力的有限性所导致的竞争。参照Lo-gistic差分方程,针对工序优度,建立如下数学模型:am=yai(1-ai)(2)式中,a;为第i个工序的工序优度,am为第i+1个工序的工序优度,y为影响系数。

运用该模型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时,重点是对影响系数Y的分析。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其在一维方向上的拓扑变化,能够很好地控制工期。

五、结语

水利工程导论篇5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研究生两年半的学习时间接近尾声。20XX年XX月步入天津大学之时,我曾许下诺言“绝不虚度时光”。20XX年XX月,在校读书的生活即将结束,我又将面临一份新的挑战——步入工作岗位。回顾这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我很庆幸青春年华不曾蹉跎。那些失败、挫折、彷徨和失落都是我人生上坡路的台阶。在这个毕业的季节,我感恩自己的收获与成长。

在本论文结稿之时,我要特别向我的导师练继建教授道一声“谢谢恩师”。两年半前,我满怀敬仰和崇拜之心成为练家军的一份子,进入建工学院水电课题组。在这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练老师那如海般宽广的胸襟,似宝藏般丰富的学识,秉承茅以升先生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待科学研究臻于至善的严谨作风,都使我受益良多。“吾日三省吾身”,我当时时以练老师为榜样。

本论文从初始确定研究内容、模型试验的筹备、理论研究的突破到完善最后一稿,得到了练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课题组曹楚生院士和杨敏老师的悉心教育,徐国斌老师的倾囊相授。向敬爱的老师们致谢,感谢老师们在我研究生期间的关怀与培养。自从进入输水工程仿真与控制及冰水力学研究小组学习之后,得到了赵新师兄孳孳不息的指导。王秀兰工程师、王海军副教授、马超副教授、马斌副教授、王秀杰副教授、刘昉副教授、曾勇红讲师等在很多方面也给予了我支持和帮助。

感谢40斋216寝室的各位室友:勤劳朴实的刘博静、善解人意的党莉、可爱卖萌的李淑君。感谢水利馆各位同实验室的同门:热心助人的梅梅姐、老大哥大顺师兄、球技超棒的飞哥、爱情事业双丰收的董霄峰师兄、踏实苦干的张林彬、乐观向上的杨旭、认真负责的团支书燕翔、大帅哥奚泉、笑容羞涩的王中平、智商与情商并存的孙凌凯、抢着干活的刘卓师弟,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特别感谢冰小组同方向的博士欧阳群安与我在诸多学术问题的讨论,“科研越辩越明”。衷心祝愿所有即将毕业的同门迈向辉煌的人生;继续读博的同门再接再厉,攻破SCi的堡垒。

最后,感谢我伟大的父亲和母亲。

论文致谢二: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周晶教授和慕洪生副总工程师。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理论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平易近人的作风让我心怀感恩,是我工作和学习的榜样!同时我要感谢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慕洪生教高给予我的耐心指导,慕总对我的关怀和教诲我将铭记在心。在此,向两位恩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感谢论文写作期间长春工程学院水工教研室的刘江川老师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在这篇论文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春工程学院多位专家、领导和朋友的指导、支持和鼓励,他们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能力、不懈的进取意识和清晰的管理思路,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向他们表达我的谢意。感谢大工长春班12级水利工程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你们的陪伴让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祝福你们。

此外,感谢参与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各位老师,他们给了我一个审视三年来学习成果的机会,祝愿你们工作顺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我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照顾是我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感谢父母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我将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把感恩之心化作动力,回报社会。祝福我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们,一生幸福。

论文致谢三:

本论文是在导师邹志利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本科至研宄生阶段,我有幸倾听邹老师主讲的海岸动力学、波浪理论以及海岸边形等课程。通过老师的教导,我深深被邹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热情的科研追求和优秀的人格魅力所影响。两年来,邹老师不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给我悉心指导,让我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在价值取向和人生规划上也给予了很多教诲,这些都让我终生受益。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邹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在实验过程中,感谢一同做实验的师兄苟大荀硕士、何关洪硕士、罗年鹏硕士和胡建波硕士耐心教给我实验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相关内容,并在论文进展过程中给我很多真诚的建议,这些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深深谢意。

感谢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体老师,你们为广大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海动的学术成绩也得益于全体老师的努力。

最后,深深的感谢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在我多年求学生涯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们衷心的说一句感谢,祝愿你们一生幸福、快乐康健!

论文致谢四: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转眼间硕士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感慨良多,既有对校园生活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然后在这里,我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导师、家人、同学和同事对我的教导和关怀,谢谢你们。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亚坤教授,能作为您的学生,真是莫大的荣幸,无论是在试验的设计,准备,具体操作还是后面的数据整理,您一直对我进行着悉心的指导。后期的论文撰写您也一直帮我设计脉络,整理思路,认真研究论文的每一章,每一个环节。师恩如山,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衷心祝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生活幸福美满。

同时我还要感谢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你们给了我这样一个继续进修的机会,在我学习的时候,你们帮我处理工作中的事情,为我排除了后顾之忧,是我坚强的后盾,希望以后我们的工作可以合作的更加顺利!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由于学习的缘故,陪伴在你们身边的时间很少,但是你们始终没有怨言,而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安慰我,我今后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论文致谢五:

本文是在导师徐旺敏所长、李火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们渊博而深厚的学术造诣,活跃的思维以及做人的崇高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师从这样的好导师是我一生的荣幸!

感谢两位导师在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以及论文写作阶段给予我的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在我初稿完成之后,又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对我的论文认真的批改,字字句句把关,提出许多中肯的指导意见,使我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不致迷失方向。他们严谨的治学之风和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将影响和激励我的一生,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诲我更将永远铭记。感谢研究生刘世立、张宇驰在本文数据的收集以及模型建立方面给与的帮助。

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上饶水科所的同事及领导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在这里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水利工程导论篇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李明思何新林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水利工程导论篇7

[关键字]设计规划责任心效益

[中图分类号]tV2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194-2

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中,设计图纸、报表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断的指导规划工程建设的方向、标准等。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中,如果设计部门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地质勘探不全面、计算数据不精准,会使工程的设计方案不理想,出现设计漏洞问题。

1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前期规划片面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必须以工程的项目所在地为依据,全面深入的考察项目的地形构造、水源情况、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周边环境等地形、地貌特征,系统的罗列各项数据,并进行分析汇总,总结项目的基本地理环境及周边的人文环境是否适合建设工程。有些设计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对项目的全面深入考察,没有仔细收集项目资料,参照其他工程的设计,导致工程的设计方案不够全面、系统,有时甚至根本不适合项目地使用。导致工程的选址、规划、结构形式、运行机制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项目的前期工作必须全面、客观,符合项目地的实际情况。

很多设计部门为了节约设计的开支费用,对地形的勘察程序简化,有的设计单位只对工程地质进行表面描述,没有实际对地质进行深入的勘察。有的设计单位对地质进行了勘探,但勘探的布点稀少,不按规范进行钻探,也没有采取足够的坑探、平洞等勘探手段辅助勘察,这样的勘察根本不能对地质构造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工程坝址的选定、施工的方案不够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报告中的地形、地质资料不符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只能对工程进行补勘及变更设计,一方面,对建设资金造成大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建造的难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投入运行,不能及时发挥工程的效益。

1.2设计人员素质不高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需要不同专业的设计技术人员沟通协商,把不同方面的设计有效的衔接。水工建造、管道路线、电网铺设等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过精心设计,合理配置,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设计方案,如果各个专业的设计没有有效的衔接,就会导致设计整体不完善、不合理,造成重复的工程量。在管道、线路的铺设过程中,如果设计深度不够,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甚至,还为工程将来的投入使用埋下隐患。有的设计人员缺乏统一、宏观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只对单个项目的设计,不考虑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往往导致前期完成的项目与后期工程项目不能配套使用,后期工程项目不能合理使用,受到前期工程的制约,导致整个工程系统缺乏统一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体系。

1.3设计脱离工程实际

在工程的设计中,需要对工程项目按规程规范进行精确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的数据设计工程项目。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采用简单的、粗略的计算,则会导致工程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将出现大坝渗水、基础漏水,混凝土裂缝、墙面扭曲等现象,设计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必须进行设计变更,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的设计报告与图纸脱节,设计报告不能有效的指导施工人员运用图纸进行施工。设计图的细节不够清晰、标注错误、无剖面等现象随处可见,使施工人员无从下手,严重阻碍了工程的进度。有时,设计报告也不够完整,对关键技术的论述模糊不清,设备安装的方法、检测指标都没有详细的论述,不能成为施工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设计施工人员只注重工程的理论设计,不考虑工程的施工难度,对于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如果在设计时采用只满足理论的工艺,脱离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造成工期的延长,同时,在工程的投入使用及设备的维修管理时,需要消耗更大的费用,造成资金的浪费。

2解决对策

2.1提高设计人员责任心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设计方案时,认识到方案的重要性,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再三斟酌推敲,设计出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设计人员除了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外,还要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与其他设计专业的人员对于工程的衔接点问题进行讨论,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方案。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还要及时对方案进行审评,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使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2.2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注重国内外先进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技术,不断的学习进步,引进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单位也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性人才,解决技术难点,使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今后的投入使用中更大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设计人员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整合相关资料,在设计时灵活应用,设计出具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

2.3重视设计的前期工作

只有对施工地的地理面貌、地形特征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勘探,才能使设计方案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设计部门要采用先进的勘探仪器,运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对项目地进行勘探,整合勘探资料,同时,要精确计算施工设施的各种数据,选择优良、合理的设计方案,与工程的水工建筑、电气、机械合理配套,保证工程效益的发挥。

2.4提高设计质量

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中,设计主管部门要提高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把质量第一放在首要位置,严把工程设计的质量关,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实效的工作作风,设计出让顾客满意的设计图和设计报告。

2.5设计成果审查

监管部门要对工程的设计成果严格审查,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管作用,对已完成的图纸及设计报告进行细致的核对,对图纸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价,对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对工程的施工建造及后续的投入使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确保设计成果符合实际需要。

3结语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关系到工程建造施工的科学合理完善,关系到工程投入使用的优良作用及实现的经济效益,所以,工程的设计要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技术要求,使我国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发挥其良好的作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聂磊.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1).

[2]李先高.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

[3]万家锋.浅议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施质量监控[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6).

[4]王春玉、李淑贤.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后评价主要指标体系[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0).

水利工程导论篇8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86-03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水利中的重要专业领域之一。本专业的培养原则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信息采集与分析计算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并重。所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掌握与水文、水资源相关的专业及基础知识,能够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中,如勘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水文、水资源问题,应具备扎实的水文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随着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加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水旱灾害加剧,给新时期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常规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问题,更需要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来解决变化环境下日趋复杂的水资源问题。针对此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建立了“一核心四支撑”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架构培养模式,即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管理、制度保障、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四个重要平台为支撑,探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水文学及水资源领域还存在着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水文学主要研究区域的水循环规律与模拟,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存在着大量的产汇流理论问题亟待解决[1]。如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的改变以及大量水利、水保工程的修建使得经典的产汇流理论无法直接应用进行流域水文模拟与水资源评价等工作。再如气候变化使得水文气象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从而更加剧了水文资料短缺的程度。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创新性的去解决。其次,从目前我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近三分之一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还有部分从事水文勘测、测验、设计与规划、施工等相关工作。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必然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潜质与创新能力,而从事勘查设计工作的学生也需要灵活应对勘查设计中的一些复杂问题甚至是新问题。此外,本专业教育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学生专业能力比较单一。现代社会对水利工程师的需求已由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大学,更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重大变革以及现代水利对水利人才的需求,一些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现,更需要毕业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创新,将新技术、新方法等引入到专业领域中,以解决日趋复杂多变的水文、水资源专业问题。水利高等教育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别的体系,人才的创新实践培养也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别的培养模式,需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与创新实践能力实施方法。

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相关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一些全国性的高水平学科创新竞赛平台,以任务驱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对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相关的部级竞赛有“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另外,省级及校级的其他各类竞赛在此不一一列举。鉴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对数据分析处理与建模能力要求较高,故建议在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上述各类竞赛时,重点推荐参加数学建模大赛。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可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建模能力、模型求解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水文预报、水库运行调度与管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文水利计算、水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从而有利于将数学建模等多方面能力应用于专业问题的求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课程设置,推荐大二时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培训。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思维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课下小组讨论等环节。课堂教学作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启蒙的重要环节,要求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统筹规划,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取适合的专业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从而便于引导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认真研究教案,讨论教学案例设计,特别是针对目前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一些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以及伴随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重点进行讨论。针对我校的区位优势,可利用三峡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为基础,在讲解中长期水文预报时,方法众多,类型多样。课程讲解时宜先引入传统的历史演变法,再讲解该方法的不足,引出其他的预报方法。针对预报因子的选择以及预报方法,可将学生分组,引导各组学生通过采用不同的预报因子与预报方法进行径流预报,最后将结果汇总,引导学生进行方法间的综合对比分析,并归纳各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等,进一步针对各方法的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方法。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制订出改进方案或实施步骤,再经讨论后进行实施。这样可以既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加科学研究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还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最新学科发展动向。如讲解《水文预报》课程中的河道汇流方法-马斯京根法,在讲解完方法的提出背景、方法基本理论等后,进一步针对该法的参数率定问题,引导学生在手工率定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优化率定,可以指定学生阅读事先准备好的相关论文,由学生就算法、率定目标等进行自主选择,采用竞赛的方式评选出预报效果最优的学生或者小组,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锻炼了学生的文献阅读、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学生采用专业思维模式进行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起到了巩固专业知识的效果。此外,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研讨式、头脑风暴式、课堂模拟演练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大胆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互动环境。不轻易否决学生的想法,为激励创新思维,还应从成绩评定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奖励。通过上述措施达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创新思维的效果。

3.重视实验教学,拓展专业实践。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2]。而目前受学时限制,无论是从实验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实验室的开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合理的对本科生开放部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诸如《水文学原理》、《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等课程的相关实验,特别应适当开设一些带有探索性质的实验。此外,大力鼓励本科生全程参与研究生的课题实验,尽量为学生创造发现新问题的机会。通过参与实验,有利于学生了解当今的新技术、新手段、新设备在本专业的应用状况,如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激光颗粒粒度分析仪、aDV、tDR等先进设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实践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动手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大力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生产与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需建立相应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等以利于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我校建立了水利与环境工程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水文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昌分院等单位合作,搭建校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4.建立创新实践保障机制。创新实践培养环境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管理保障作为支撑。对于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从学校、学院层面上应为每个创新实践小组提供良好的资金与实验环境,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采用由学校、学院、系部、学生组成的“四层”创新实践保障机制,设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对创新实践活动全过程与实施效果实行督导与评价,接收学生及指导教师的反馈与工作协调等工作。为鼓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或者补贴等。如我院自2011年起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项目,从各专业中选拔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每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学校也设立了“求索”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与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大学生科技立项课题、科技论坛。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培训,通过校企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事业、生产单位等第一线定岗挂职锻炼,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定期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增强本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现代水利需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水利专门人才,本文结合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特点,探讨了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建立了“一核心四支撑”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架构,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为水利事业培养更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祖波,王维,李颖,等.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90-192.

水利工程导论篇9

20xx年水利局工作心得体会一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水利工作任务。全市实现新增蓄水能力8100万方,总蓄水能力达到6.1亿方;解决和改善了520个村庄30.1万人吃水问题,农村通自来水率已达到66%,全省村村通自来水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建成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13.49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面积70平方公里,创建滨州“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通过水利部验收并命名;完成了13.9公里的新立河治理工程和秦台干沟8.7公里清淤疏浚、5公里河道护砌工程;完成四环五海工程投资5000万元;簸箕李灌区清淤与向德州庆云调水工程共投资1600万元全面完成;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完成投资2500万元;积极参与新建防潮堤55公里,护砌防潮堤22.8公里,全省防潮堤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领导和省直部门的领导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81项,累计投入资金2.93亿元,完成土石方3788万立方米,完成工日1581万个。市水利局去年争取到上级无偿资金5500万元;招商引资合同资金2.50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508万元;水利管理与改革实现新突破,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局年内两次被市委、市政府给予记集体二等功奖励,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国家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并受市政府通报表彰。

20xx年,全市水利工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滨州水利新跨越。结合全市水利实际,我们重点要建好八大工程,做好六项工作。

一、锁定目标,真抓实干,建好八大工程,为经济发展夯实水利基础

一是蓄水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将蓄水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列为市政府20xx年的十件大事和十大民心工程。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全市新增蓄水能力6000万方。

二是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按照省、市政府三年内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要求,多方筹措资金,上下齐努力,确保今年完成农村通自来水41万人。三是节水工程。大力实施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实现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同时抓好工业和生活节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水土保持工程。搞好河道、水库绿化,新增植林木10万株;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面积70平方公里。五是防潮堤工程。配合沿海两县新建沿海防潮堤50公里,护砌防潮堤40公里。六是南海与西海工程。相继开工南海东蓄水区和景观区建设;西海工程完成西海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尽快实现供水。搞好与华强集团的Bot合资建设经营西海水务项目。七是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实施好国家立项的簸箕李、小开河、韩墩、打渔张、胡楼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和滨轴向沧州港供水工程,积极争取灌区项目的立项。八是城市生态水利工程。全面完成秦台干沟综合治理工程,尽快使秦台干沟建成一条城市景观带。积极搞好张肖堂东干渠治理施工,改善好水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二、抢抓机遇,奋力超越,做好六项工作,再创滨州水利新业绩

一是搞好防汛抗旱。要防汛抗旱两手抓,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抢抓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多引多蓄多供黄河水,为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要坚持依法防洪和落实好防汛责任制,修订完善各类防洪、防风暴潮预案,搞好度汛工程除险加固,切实做到“水库保安全,河道保通畅,工程保正常,人员无伤亡”的“三保一无”目标。二是深化水利改革。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农村“一事一议”水利建设投入办法,充分利用好各项有利政策,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加速水利创新步伐,改革水利产权制度,逐步探索出用市场手段来经营水利、发展水利的路子。三是强化水行政执法与水资源管理。要加强水政、水资源、河道、水土保持的执法,依法加大河道维护费、水资源费和水保两费征收力度。完善水法规体系,规范水行政审批,加强取水许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工作。巩固和完善水务改革,深化城乡水资源和供水一体化管理。四是加强水利管理与经营。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管理、经营工作,向管理和经营要效益。规范水利建设“五制”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继续实施河道绿化、堤防整治、管理单位建设,全面开展灌区规范化达标建设,积极做好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做活水、土地和水工程的开发经营文章,逐步使水利工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亮丽的风景点。五是注重水利科技与教育。要加强水利科研和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和水平,实现科教兴水。切实搞好水利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和人才引进,不断提高水利队伍整体素质,为水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强水利行风建设,提高效能效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水利文明行业,全力提升滨州水利整体水平。

新的形势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超越,要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锁定目标争上游,奋力超越创一流,为建设民富市强、碧水绿荫的生态园林型现代滨州做出更大的贡献。

20xx年水利局工作心得体会二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水利局的领导和关心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乘全省实施“大水网”建设的东风,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着力解决好我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对水的需求矛盾,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为止水利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情况

(一)水源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永和水电站建设工程。工程于20xx年6月份正式开工,现已完成右坝段土石开挖、混凝土垫层浇筑,正在进行左岸岸坡土石方开挖;水库淹没区改线改路建设工程于今年4月份开工,现已完成工程路基建设和桥梁建设;水库移民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二是支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于20xx年5月份开工,现已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市水利局组织的验收。

(二)农村饮水工程全面完成

我县20xx年农村饮水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3处,其中:提水工程22处,引水工程1处,共涉及10个乡镇,28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规划受益人口15000人,大牲畜1265头。截止目前,我县20xx年计划内的23处工程已基本完成,并投入正常运行,使15000多口人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三)水保生态治理持续加强

我们按照综合治理的目标,继续把生物防护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坚持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针,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水保生态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万亩,已超额完成全年指标。完成灌溉面积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3万亩。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青龙山庄小流域治理,重点推进水保生态修复工作,目前法中乡青龙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完工,顺利通过省市有关部门检查验收。

(四)水资源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或者超定额用水累计加价制度,确保按量征收水资源费,现已完成全年水资源费征收任务,完成达570万元,比去年增长18.8%。二是加大水资源远程监控信息化建设力度。今年新安装了6个地下水位监测点,这样全县已安装30余套,建立起水资源远程监控网,并且在线率达90%以上,有效的加强了水资源远程监控。三是提高水资源论证效率。根据市水利局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积极抓好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单位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督促和指导有关企业项目单位办理水资源论证工作,目前,我县已办理6个项目企业的水资源论证,有3个相关企业的论证仍在督促办理中。四是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据统计,全县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

(五)河道治理工程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了沁河南石渠段河道整治工程。在南石渠河道扎坝270余米,清障300余米,河道防洪标准大幅提升,保证当地老百姓XX县城附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二是强化河道清障力度20xx最新水利局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上半年陆续完成了对全县河道河段的依法检查,对交口河滩、韩洪河河滩、郭道河滩、赤石桥河滩、紫红河滩、白狐窑河滩、柏子河滩、龙凤河河滩、狼尾河河滩等9个河段进行了清障治理,进一步提高全县的防洪安全,并且严厉打击在河道内非法采砂挖沙行为,对发现擅自在河道内非法采挖的行为进行处罚。三是积极推进李家庄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龙头河河道整治工程建设。

(六)水电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是推进高棱水电站建设项目

(七)防汛农建有序开展

我局及时组织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编制防汛预案,抓好各项责任制的落实;排查全县防汛隐患,加强主要河道堤防巡查,特别是确保了李家庄、支角两座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加快度汛应急工程建设,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建立起“防、撤、抢”责任体系;利用新闻媒体,连续防汛公告,滚动播报雨情、水情和灾情等预警信息,增强群众防汛避险意识;储备防汛物资,做好抢险应急保障;认真值班值宿,上报下达准确,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农建工作,继续推行“一事一议”,努力形成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深入开展。河道治理、农田整治、植树造林等各项农建工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八)积极抓好水产渔业工作

今年全县新发展水产养殖7户,年产鱼40000斤,渔业总产值达70万元,同时,严把水产质量关,加大了水产品质量抽检力度,抽检合格率达到99%。

(九)水利普查圆满完成

按照上级水利部门安排部署,圆满完成了水利普查数据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现已进入档案整理阶段。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利投入不足。水利投入还不足,尤其一些水利基础设施,如丁城渠等,因历史欠账太多,目前不能发挥应有的灌溉效用;还有沁河主干道除县城段外,大部分地区防洪坝缺乏,已有的防洪坝也年久失修等,给防汛安全带来隐患。

二是水利专业人才缺乏。面对水利工作的步伐加快,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的需要,矛盾更加突出,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三是河道管理难度较大。从全县河道来看线长面广,全县仅沁河干流达69公里、支流达420公里。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公路、交通、城建等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因受经济利益驱使,在河道采砂取料日趋频繁,给河道管理带来大的难度。

三、20xx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永和水电站工程建设工作。明年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完成大坝枢纽工程、交通改线工程和移民房建设等工程。

二是抓好三座小型水库的前期工作。按照计划和步骤,在8月底前完成古寨、倪庄、闫寨三座小型水库可研的批复,12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的批复。

三是抓好龙头河河道治理工程工作。开工建设龙头河河道整治工程,力争在5月底前完工。

四是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作。明年计划投资600万元,解决20个行政村,15000口人,3000头大牲畜的农村饮水问题。同时争取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资金1200万元,彻底解决韩洪乡定湖、程壁和郭道镇前后兴稍、朱鹤沟等13个行政村,20xx0多口人的农村饮水问题。

20xx年水利局工作心得体会三

来到水务局从事水利工作已有三个多月时间了。三个月来,在各位局领导的关怀关心下、在分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结合水利股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特点,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精心搞好服务,积极主动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习对于一个人或者一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我刚刚接触水利工作,对于水利工作一窍不通,每项工作都有待于学习和提高。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在学习上,我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党的xx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xx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汇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书籍。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二是重点学习业务知识。我始终坚守“想要做什么,先要会什么”的工作理念,为更好的掌握和做好水利工作,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法规、特别是水利法律法规性文件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从相关业务书籍、报刊杂志及网络上,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使自己真正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需求。重点学习了《永德县水务局工作规则》、《〈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实施指南》、《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报告》(20xx―20xx)、《永德县20xx-20xx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永德县水利水电项目储备规划报告》(20xx―20xx)、《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管材质量技术检验规范》等业务书籍,并全面熟悉掌握各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批复文件、管材采购招投标资料、管材管理程序、工程实施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等业务知识。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同时在业务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充分运用于工作实践当中;三是拓宽学习途径。在工作和生活中,低调做人,扎实做事,处处留心,绝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向领导学、向同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四是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参加了省委党校举办的法律本科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党性修养以及相关的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二、必须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深深的刻印在我的心里,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明白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十分之不易,而要把一份工作做好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为了进一步搞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我不嫌麻烦、不怕受累,虚心地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便基本熟悉了水利股的工作要点,明确了相关工作的程序和目标任务,提高了工作能力。并始终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和勤奋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认真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时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地完成本职工作。三个月来,我本着“把工作做得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积极主动的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20xx、20xx年度饮水安全项目的管材订购、初验、发放等管理及协助做好已验收工程的资料整编、归档和在建工程的进度统计上报工作;二是认真收集资料,撰写了20xx至20xx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和水利股20xx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三是做好水利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四是认真、按时、高效地做好领导及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必须找准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工作实践使我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紧张的工作节奏,让我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了新的突破。领导和同事们对于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深深的感染着我,百忙中他们抽空耐心的帮助和教导我,让我在水利工作上由陌生变为熟悉,也使我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各种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水利工程导论篇10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重一大”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领导班子的核心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此项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将事半功倍。对此,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确定了“强化责任,完善制度,积极参与,源头控制”的工作思路,始终把正确解决和处理好“三重一大”工作作为深入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常抓不懈。

二、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为切实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我局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省、市、县委实施“三重一大”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水利局关于“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局领导班子要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我局充分体现出民主管理的特色,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党总支委员、局属股室、站所负责人积极参与。据统计,半年来,全局共召开局务会议7次,局务扩大会议6次。

一是坚持重大事项决策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凡属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等都必须经局班子成员和局党总支委员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必要时,邀请相关股室、站所负责人参加。如在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局2009年工作安排意见、部门2009年责任分解、部门和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大龙潭供水站从工程管理站分出单独管理、局办公大楼维修、茶尔山水库擅自与他人联合养鱼引起村民上访等事项上,均经过局务会议、局务扩大会议多次研究、讨论,民主决策。

二是坚持重要干部任免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一是在对局水政水资源股股长、防汛抗旱站长、茶尔山水库管理所所长的任免上,严格按照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程序进行;二是在对局属各单位人员调时,均先征求相关股室、站所意见,然后在经过局务会议研究、讨论,民主决策。

三是坚持重要项目安排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凡属水利建设项目安排、计划上报,均通过局务会议、局务扩大会议多次研究、讨论,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