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十篇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十篇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5:57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1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分类号】F323.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适龄儿童逐渐减少,为优化教学资源,各地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撤并建”的布局调整,较好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贵州为例,全省现有教学点3400多所,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22.8%。但是,这些教学点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缺乏,师资老化,信息闭塞,严重影响到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1、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仍然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设备十分落后,现状令人堪忧。比如贵州,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在全省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学校仅占60%左右,还有相当部分教学点因缺乏硬件设备而无法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1.2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地处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师资力量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点教师老龄化较重。比如贵州省六枝特区朗岱镇石糯尾教学点,全校7个班近170名学生,仅7名教师,且年龄都在45岁以上,其中1名已70多岁;二是教师流动性大。经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点教师大多由代课教师和特岗教师担任,工资低、待遇差。教师每月工资1000至2000元,加之农村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差,大多老师不愿留在基层。三是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在一些具备信息技术条件的学校,一些教师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当成一种负担,不敢用、不会用现代教学设备。

1.3农村教学点接触教学新信息不够

由于农村教学点大都还没有开通互联网,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受限,课堂教学大多局限于传统教材。比如贵州省六枝特区朗岱镇上寨教学点,全校仅有的一台电脑也用在了学校日常办公上,因而教师获取新的教学信息较难。通过调研还发现,即使一些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教学点教师能够接触到的也大多是面对城市教育的教学资源,适合农村本土化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

2、对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困难的原因分析

2.1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建设,特别是对于贫困边远的省份来说,由于经济比较薄弱,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贵州为例,全省依托“薄改”项目和“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乡镇以上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乡镇以上中小学宽带接入和多媒体终端建设超过60%,而对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多还停留在口头上。

2.2农村教学点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不够

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是制约现代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又一重要瓶颈问题。目前,伴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各地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教学点骨干教师培训。但是,通过近两年培训的实际情况看,参加培训的大都是一些年轻教师。大多数老教师由于不懂电脑知识,即使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较难。

2.3农村教学点优质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教学点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教育资源严格匮乏。一方面,一些学校因缺乏现代教学设备,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再加之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一些国家规定学科如英语、美术、体育课因缺乏专业老师而无法开足开齐;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一些具备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学校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有限,教育信息化设备闲置、使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3、推进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3.1加大对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因此,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来源,首先要依托财政投入。其次,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进行。通过市场运作,让企业先行垫资,后政府分期偿还,切实解决财政资金缺口问题。再次,获取社会资助。加大对教育信息建设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吸引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或捐助。

3.2注重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培训

提升教学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要结合农村教育、学校信息化设施和教师队伍的特征,选择适合于教学点教师需要的方式开展培训。一是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培训。在已开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的学校,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提升素质。此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能力。二是开展集中教育培训。让教师带着“教学任务”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学用结合,通过“互动式”培训,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教师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三是开展校本培训。各地要根据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实际,组织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和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选讲等方式开展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

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关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程,笔者认为,要从根本解决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除了要增加投外,还应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考核机制,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证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二是建立教育信息化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要注重整合资源,加强对省、市、县三级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的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指导各地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教学点教师待遇增长机制。要进一步改善教学点教师待遇,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逐步改变教学点教师因待遇过低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从而为全面推进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2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模式

从狭义上讲,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以及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出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电子图书、工具软件、认知工具和影片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新课程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作支持,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变革扩大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大的应用空间。如果没有适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性

1)处理数字化。数字信号远比模拟信号优越。把媒体类型文件,例如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这样,除了增加了清晰度外,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除了图形和文本之外,还有大量的视频和音频文件,这就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这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把有些抽象的知识可以简单直观地演示出来,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3)显示多媒体化,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学习资源。这比传统的单纯用文字或图片处理信息资源的方式要丰富得多。媒体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连接教育学的桥梁和纽带。媒体可通过将事物由小化大、化快为慢、由远及近、化动为静等方式,帮助学生认知规律。如电影是通过蒙太奇镜头组接手法,将并不连贯的镜头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组合的影片,并通过画面、明暗、色彩、音响“强迫”观众的视觉、听觉器官接受这种“完整的有机组合”。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良好的交互性。这个特点是信息化教学资源最突出的特点,信息化教学资源尤其是对自主学习的资源提供形式多样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关学习内容,打破了过去学生只能被动服从的单一学习体系,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新特点

1)组织的非线性化。传统的教学信息,其组织结构是线性的,有顺序的,而人的思维、记忆却成网状结构,可以通过联想选择不同的路径来加工信息。因此,传统教育制约了人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限制了自由联想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具备综合处理各种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和交互特性,为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创设了条件。

2)传输的网络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特别是各级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信息传递的形式、速度、距离、范围等有了巨大的提升,从而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新的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教育过程的智能化。多媒体计算机教育系统具有智能模拟教学过程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来自主地进行学习、模拟实验、自我测试等,并能够实时地反馈,实现交互,从而为探究型学习创设条件。

4)资源的系列化。随着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教育环境系统工程的建立,现代教材体系也逐步成套化、系列化、多媒体化,这使得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提供了保障。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程,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在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各种教学软件、网站质量不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中运用发展不平衡等,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3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原则

1)目标控制原则。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不仅规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选择和吸收,而且还控制资源类型和资源内容的选择。

2)内容符合原则。学科内容不同,适用的教学资源也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各章节的内容不一样,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也不一样。对教学资源的选用和设计应符合教学内容为原则。

3)对象适应原则。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结构有很大差别,教学资源的设计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4)最小代价原则。人们总是根据最小代价来选择信息。这就是说,接受者对信息的预期选择率=可能得到的好处÷需要付出的努力。设计的教学资源应该包含较多的信息量,使学生能够利用较少的时间就获得这些知识。

学习生活中,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只要是正在受教育者,都在不知不觉中应用着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了必然的结果。正是由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含量大,范围广,而且应用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更方便快捷等这一系列优点,才使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说明的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确能够给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持环境,但并不是说其他形态的教学资源就一无是处,更不能说信息技术可以替代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真实实验环境、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等仍然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挥各种形态资源的优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特别是各级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信息传递的形式、速度、距离、范围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新的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像普通教学资源那样,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则。所以说,教学资源信息化并不是说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源,而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以信息平台为媒介,改变了资源传播方式。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应脱离普通教学资源,要与其结合起来对比来看。

随着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教育环境系统工程的建立,现代教材体系也逐步成套化、系列化、多媒体化,这使得人们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提供了保障。新课改如洪水般汹涌澎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信息化教学必将成为改革的利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时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的教育基础设施,为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及应用,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和共享理念中的资源独占趋向,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缺失及相应政策的滞后,致使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高投入”,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和有效益的回报。因此,在区域内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信息资源广泛普及和应用,已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问题。6年来慈溪市教育机构通过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共享机制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技术体系为基础,以组织管理机制作为协调,并以有效的激励政策作为促进,在实施过程中三级建设主体协调联动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从而突破本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瓶颈”,促进了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二、现状与意义

文献调研表明:2003年以来,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非常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但在区域中观层面的教育信息资源研究成果还不多。对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收录在CnKi主要学术期刊(如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发表的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相关文章数量来看,中小学多于高等院校,二者比例约为8:2,说明我国中小学十分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和取得成效远大于高校。

2003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主办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cbern.省略)是专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和网络化学习的平台类门户网站。网站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素材类资源、主题学习性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满足中小学师生“教与学”的需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对教育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对于广大中小学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12月开通的浙江教育资源网(省略)为切实加强浙江省教育资源建设,依托网络辐射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创新和教育均衡起到积极作用。北京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新采用“教师先选择,财政后付费”的政府采购优化模式,为全市中小学师生提供服务。北京教育资源网(edures.省略/)资源模式强调资源整合,突出了个性化服务,打通了供需渠道,盘活资源工作。部分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出现了一批具有区域资源建设特色的优秀地区,见表1。

表1国内四个教育信息资源典型区域共建共享特色对比

地区建设特色

广州“天河部落”整合教研发展和资源建设功能于一体,立足学科资源建设和需求现状,有效整合区域力量;依据课程标准使学科资源建设落实于实践;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来促进资源价值的转化;应用群体动力学来构建资源型学习共同体;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资源建设协同发展;采用BLoG技术;采用实名注册制。

广州番禺区“一宗旨、二条路、三机制,条块结合,科研项目驱动”;以“共建共享作为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的目标宗旨;采购与自建资源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建立共享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采用学科资源这个“条”与专题资源这个“块”有机结合;在实施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时,全部以科研课题项目的形式来开展。

佛山地区主要是通过构建学科群资源网站的方式开展,采取“市教研室、责任学校、责任教师”三结合共同构建的模式。

北京市东城区富有区域特色的“学区教育资源管理模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从总体而言,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还较为初步,尤其是对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的系统研究更为缺乏,因此研究与实践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对推动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应用效益、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慈溪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个案研究

慈溪市自2005年自主设计开发慈溪教学资源平台(省略)并投入使用,积极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区域共建和共享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慈溪市教育网(资源平台)先后被评为宁波市首届网站评比一等奖,浙江省十佳优秀城域网站。慈溪市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为慈溪中小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对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教学机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框架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技术支撑体系、管理机制、共建共享方式、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如图1所示)。如何从整体上协调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各要素使得相互促进以发挥最大功效,将直接关系到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效。在实施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时,上述机制的应用涉及三级建设主体的协调联动。

图1

(1)市级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引导和推动本区域内达成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愿景,建立积极的政策导向和宏观协调;

(2)市级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实施机构:立足于区域的实际条件,在市级教育部门引导下开展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规划,对自身资源特色进行良好定位和建设发展;

(3)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管理机构的指引下,将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相结合,构建以实用为导向的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环境,同时积极鼓励和培育一批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促进资源共建与有效应用的深入开展。

2.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定位策略

以县为中心,集中资金建设一个大型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满足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不再单独组建本学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库,而是直接通过“校校通”共享区域中心资源库的教育信息资源。资源库的建设考虑建在教育资源管理中心。辖区内只要是网络互通,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完全共享该资源。所有的学生都拥有了一样的学习资源。

(1)在内容上的四结合

第一,选择国内著名重点中小学的同时,亦融入了慈溪中学、慈溪实验小学等本地重点中小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国内重点学校优质资源与慈溪本地优质资源的有效结合。第二,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声、图、文同步,实现了教学文本资源与教学流媒体资源的高度结合。第三,资源平台共设立高中、初中和小学三个版本,每一版本又分教师版块和学生版块,做到格式上分类分轨,内容上相互交叉,以资源定位实现数据整合,实现了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在版本上的有序分类和内容上的有规则结合。第四,资源平台重在知识点上的授课计划而非教材内容的授课计划,实现了各种教材、版本的知识点的结合。

(2)学科网格化教学资源建设体系构建

学科的网格化教学资源网站模式建设旨在“使资源的使用更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使用习惯,建设一个集资源共建共享、在线课件开发、联机备课、学科信息、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多层次的教学资源的应用环境。”基于此考虑,我市在制定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新教材教学中的实际需要和可以预见的潜在需求,以课和知识点为单元,提供多种媒体、多种类型和多级相关的教与学的资源,力争做到多种知识要素和多个知识单元之间有机互连,最终形成便于检索、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动态资源库。

(3)资源建设的优化筛选机制

在市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采用优化筛选机制,独立建设的教育资源采取“责任学校、责任上传员,责任审核员”三结合共同构建的模式:首先有市教研室和网管中心指定具有学科优势和资源积累较丰富的学校为“责任学校”,承担相应学科资源的主要建设任务;“责任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人兴趣爱好,由一线教师作为“责任上传员”负责相应资料的收集与上传;“责任审核员”由学科教研员和一些学科骨干组成,负责对“责任上传员”上传的教学资料进行审查。最终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源将以附件的形式上传给市教育网资源平台,以供教师下载。慈溪市教育资源的建设根据教学需要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收集和整合一些素材资料,资源的征集主要采用网络递交、审查、的方式进行。

(4)资源的访问

教育资源在使用过程提倡免费使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虚拟货币和积分制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要形成高效率的资源建设机制,必须将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结合起来。免费发放资源使用的“电子货币”,但限定其使用的范围,在更大的教师使用基数上,运用激励机制促成教育资源的良性滚动发展。教师在访问资源时使用默认的帐户和密码进行资源的访问。如小学版用户访问默认帐号和密码均为xiaoxue,但默认用户只能下载二星级以下资源。如要访问二星级以上的教育信息资源必须进行注册,而且必须实名注册,输入相关的正确信息,用户注册。成功获得1000点积分,每下载一条资源自动减少10点积分,上载一条资源根据资源质量可获得20到100点的积分,这样就可以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

3.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1)组织机制

成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机构。慈溪市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是以局长为组长的市级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网络管理中心,具体实施教育网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各镇、街道层层建立相应的组织实施机构。从而实现对整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和管理。

(2)管理机制

积极宣传教学资源平台,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行资源建设骨干教师申报评审制度,骨干教师栏目负责制和经市教育局统一审核后通过的教师,将获得慈溪市教育局对其颁发“市资源建设骨干教师聘书”,以“实名制”参与资源建设,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及提高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实现对教师实行动态全程管理。全市66名审核员负责审核一般中小学教师前台上传的资源,同时也肩负上传资源的职责。

(3)评价机制

制定教育信息资源评价标准。对教育信息资源使用的便捷、价值、有效性等进行评价,并制定了相关的量化评价表。如制定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评价标准就从资源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每个指标占一定的权重比例,最后根据以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教学设计评价标准就设计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优、良、中3个评价等级,每个评价等级对应一定成绩,最后进行总的评价和总分。

(4)保障机制

2001年开始陆续投资1000万用于教育网建设和学校与市教育网的联网工程;以后每年拨出专项资金80万元用以教育信息资源的的建设和应用,经过几年的建设,至今累计投资达2000万元。制订了《慈溪市教育网主干网管理暂行规定》《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规章制度,确保教育网中心和各级各类校园网的稳定运作。

(5)激励机制

对资源建设骨干教师个人,根据其每年完成资源建设任务的情况和参与网站管理的情况,市教育局每年评出资源建设先进个人、优秀资源审核员等,可作为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4.成效反馈

经过6年多的运行,慈溪市资源建设模式与共享机制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资源网站自开通以来到2010年10月底累计访问量超过35万人次;媒体素材、课件、案例等各年级各学科条目类教育资源达6万个,教育资源容量为152G。另外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容量达6.3t,开通了慈溪市龙源中小学电子期刊阅览室(cixiedu.vip.省略)和慈溪教育数字图书馆(ebook.省略),所有这些资源能在慈溪市教育网内供师生免费下载使用。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千人,创建各类主题工作室348个。资源建设模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使教师了解到了更多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增长了信息量,解决了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四、结束语

研究与实践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对推动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应用效益、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教学机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使得教育信息化在质量与效益均衡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军霞.整合资源开拓创新突出特色畅快服务―全面推进北京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服务[J].中国电化教育,2007,7:29~32

[2]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3:48~53

[3]胡小勇,刘琳,胡铁生.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共建与有效应用的机制与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0,3:67~71

[4]熊才平.以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3:17~20

[5]潘丽芳.网格化教学资源建设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78~79

[6]陈士凡.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8:13~15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06-03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地深入和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普遍共识。我们看到:在这场汹涌澎湃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中,不管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在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在探讨“专递课堂”、“名师讲堂”、“慕课”、“微课”,都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一时间,教育信息化俨然成为了教育的“明星”标签,似乎成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关键钥匙,“谈教育必谈教育信息化”。虽然这种全社会都重视教育信息化、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局面是良好的、势头是可喜的,但教育信息化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一个误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忽视了其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特点与差异化,按照同样的模式在进行,按照相同的路径在发展,按照一致的标准在要求,导致出现“小脚穿大鞋”、“成人在看小人书”的现象,诱发了对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争议,进而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正常、有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差异化分析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讨论热点“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幕课”、“微课”,以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大多属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课程资源建设范畴,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绝不应该仅仅限于此,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也是为教育管理服务的,为教育研究服务的,为教育决策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这些不同的教育类型中存在着发展目标、发展程度、应用特点、教师要求、作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应用和发展也应该满足各自规律、遵循各自特点,突出各自重点。

1.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重点发展目标差异

在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义为“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那么,具体到不同的教育类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还是有区分度的。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化。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由于东西部发展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差别而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不公平等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支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学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工具和抓手。

(2)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是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降低办学成本。职业教育信息化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出虚拟仿真的实验环境,并借助校企联合,实现网络实验室和远程实习等功能,在满足职业教育实践性需求的同时,又降低了实训设备购买、维护等办学投入,还增强了实训实习的安全性。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健康发展,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引领社会信息化全面进步。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的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实现对本领域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目标之外,还肩负着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样板、制定标准、解决问题、开发工具,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引领全社会信息化进步的责任。

2.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发展程度差异

我国教育信息化这些年围绕着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应用系统、信息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而逐步发展,已然在不同教育类型中取得了不同的成绩,高等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信息化正以不同的信息化成熟度出现在后续的发展道路上。

(1)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全面启动“校校通”计划,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差异较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大,要改善和提高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实现均衡发展,不论是时间上还是投入上都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这些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仍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2)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从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后才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硬件建设具有了良好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信息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扩展和提高,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中,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以“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为重点,依托以个人学习空间为基础的教育云服务平台,着力打造“职教新干线”,积极探索以空间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在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资源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3)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自1998年开始,由于政府投入力度较大,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较强,高校自身高度重视等原因,发展势头较快,现已基本完成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高等教育信息化由于资源共享不足,存在着信息壁垒、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问题,而校际间也存在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高低导致的信息化高洼地区别。因此,在下一步的信息化应用提升阶段,应着力加强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和统筹规划。

3.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应用特点差异

教育信息化丰富了教学手段、生动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育质量、创新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但是在不同教育类型中,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还是具有鲜明的特点差异。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信息工具帮助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信息系统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完善评价体系;以信息手段配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作为合格的“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2)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要坚持“实践驱动”的特点。围绕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以学生实践性需求、课程实践性需求、校企合作的实践性需求、行业发展的实践性需求、社会终身学习的实践性需求来展开应用。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要坚持“引领创新”的特点。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整体教育信息化乃至社会信息化的领头羊,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成为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的制定者,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的示范者,成为信息化课程开发工具的创造者,成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难点的解决者,成为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者。

4.教育信息化对不同教育类型的教师要求差异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青少年一代已经成为“网络的一代”,他们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给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主动接受教育理念的更新,主动适应角色定位的转变,自身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层级上,对不同教育类型的教师还是存在着差异的。

(1)基础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重“运用”:基础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已成熟的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工具,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工具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课件开发,以信息化的手段和思想进行课程展示和组织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2)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重“应用”: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改变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需求要求教师能够开发各类虚拟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高等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重“引导”: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看待信息社会,引导学生把握信息化的脉搏,引导学生在浩淼的信息资源中正确选择,引导学生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创新,引导学生把信息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和目标又要求教师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引导行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5.教育信息化对不同教育类型学生培养的作用功能差异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如果说教育信息化影响和改变了教师,那么它必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学生。

(1)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激发兴趣”:引导他们走入信息世界,正确理解和使用信息工具,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利用信息化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他们对学习、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信息化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职业教育信息化主要帮助学生“改善习惯、提高技能”:通过对连续学习行为的鼓励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通过对认真仔细行为的鼓励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通过在模拟仿真环境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完成协同任务的训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3)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帮助学生“提升素养、启迪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主动学习的利器,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广纳博收、扩大视野、启迪创新思维、助力学术研究和科研探索。

二、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类型中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既然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教育类型中存在着差异,并已经有了不同的发展程度,那么在后续的应用发展中就应该遵循其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规划,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坚持“政府投入、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的原则。基础教育由于包含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大多财力有限,而且基础教育信息化不能追求利润回报,因此决定了基础教育信息化需要遵循“政府投入、政府建设、政府管理、学校使用”的原则。过去三十多年,在政府主导下的电化教学中,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一些教育企业已经开发了数量众多的优秀课件,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地不断深入,课程资源还将不断丰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对课程资源的选择、选拔、建设、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规划,对教育企业开发拥有的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提供给学校使用,以达到高效利用的效果。

(2)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享共建”的原则。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多、专业种类多、行业特色鲜明,不论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还是为满足社会服务功能出发,都需要走校企合作,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道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职业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困难,并通过信息化应用的资源共享来实现服务人人、服务社会的目标。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遵循“顶层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发展”的原则。由于高等教育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高于其他教育类型,而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较为完备,所以在此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可以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根据高等学校的自身需要自主建设和发展,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有这样的信息化土壤,才能培育和生长出更繁荣的教育信息化创新果实。

如果将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发展比作现实生活中车辆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有的是国道,有的是省道,有的是高速,有的是高架,但不管怎么样,“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有根据信息化的现实差异,建立信息化立体网络,教育信息化才能朝着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的目标快速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我部决定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工作目标。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试点工作的实施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类指导。试点选择的地区和学校应有代表性,统筹考虑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兼顾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二)需求导向,注重应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的作用。

(三)协同创新,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教育相关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和作用。鼓励试点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开展多方合作,鼓励跨地区、跨学校对接与联合,鼓励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政策、体制和机制以及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四)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单位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试点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一)试点工作的范围。分批启动和部署试点工作,用4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100个左右区域试点和1600所左右学校试点,并及时总结好的试点经验加以推广。具体范围为:区域综合试点,100个左右;中小学学校试点,1000所左右;职业院校试点,500所左右;本科院校试点,100所左右;专项试点,60个左右,每省份不超过2个。

(二)试点工作的内容。

1.区域综合试点。以县(市)或地(市)为单位,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重点围绕教育信息化促进本地区教育公平(如: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途径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与管理;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校本培训与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区域间信息化协作提高教育质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人才培养与当地人才需求协调发展……)、经费保障(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经费保障政策、经费投入渠道与方式……)、专业队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试点。

2.中小学学校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师资短缺课程开设,科学、通用技术、艺术等新增课程的开设与资源开发,特色信息化环境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绿色数字化校园建设,家校互动,跨地区学校合作开展信息化应用……)、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如: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应用模式、高中选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双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本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如: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经验,信息化环境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开展试点。

3.职业院校(高职和中职)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学校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围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如:特色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技术在实习、实训、管理中的应用,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如: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开发与应用、职业学校资源共享机制……)、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创新(如:应用数字化资源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的模式,信息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机制探索,信息化在职业学校学籍与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服务社会(如:校企联合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等方面开展试点。

4.本科院校试点。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6

关键词:体育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时代的文献信息飞速发展,体育院校将如何适应这一发展,图书馆要在信息文献资源建设中抓住机遇,形成具有体育院蒋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网络环境下体育院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训练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信息资源保障,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育院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中属于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相比较其它高校的综合性图书馆就毫无优势,因此对于体育院校图书馆来说,特色就是生命线,只有集中优势,重点建设体育特色信息文献资源,形成自己独有的馆藏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整体效应。

体育院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训练服务,资源建设不仅要体现与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设置和开设课程的关联性,包括收集各种体育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参考文献资料,还应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服务,既要收集体育科研领域较新的,能反应较高研究进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特色文献消息资源。体育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重点学科服务,即加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型资源结构体系,以突出体育特色为主线,覆盖所有相关的学科领域,且多种载体并荐。多元化指文献载体多样化,多层次指文献资源建设应做到中心明确,脉络清晰,辐射面广,使文献资源能分别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读者使用。为了充分体现体育院校的馆藏特色,可把体育专业类和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作为馆藏结构的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体一切与相关的文献资源,将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源做为馆藏的第二个层次重点收藏,为保证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及扩大知识面的方面的文献资源纳入第三层次广泛收藏,从而满足多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献型的资源建设(纸质文献),二是各种数据库的建设。

2.1优化馆藏结构,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根据本馆藏发展要求,从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确定馆藏定位。不但要加强印刷型文献的入藏,保证藏书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外,还应根据信息时代的需求,结合本校教学、科研、训练和重点专业的需要,加强多媒本体资源的建设,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奠定基础。在网络环境条件下,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越具有特色,就越能满足读者特定的需求,其利用价值也越高。

2.2建立特色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信息建设的重点,也是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其信息服务竞争的重要途径。借助学校校园平台,按照本馆馆藏资源特点,将其中能够充分发挥反映本校专业特色的信息集中起来。我院图书馆不断加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通过引进和自建两种方式,建设了有各类在线数据库9个,根据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图书馆自建了《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数据库》、《精品课程教学参考书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内容覆盖了学院多个专业及学科。这样有利于特色资源的保存和传播,也促进了资源共享,更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澌水平以及服务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信息个性化的需求。

3网络环境下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在保留传统优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新型的、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包括:创建远程服务体系,比如在网页的设计上增强互动性,在页面上及时信息,更新资源键接,为远程教育提供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在资源上充分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上达到最佳平衡等;提供专业网络导航服务,不但使读者能访问到本馆的的信息资源,还能提供专业学科站点及内容的快速检索。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建立本校教授、学科代头人信息服务个人档案,定期发送由其指定的相关信息内容,或主劳提供,推荐相关信息,同时及收集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服务策略,利用技术和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建立个人虚拟图书馆等;提供实时虚拟咨询,体育院校图书馆可以首先设立一人一机作为总服务台,读者提出的问题先由此过,总台服务人员若能回答便由其回答,若专业程度过高无法回答,则由其将问题转到相关部门解答。特色服务还包括很多。例如:参考咨询服务、学科导航服务、课题查新定题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社会化服务。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参考国外高水平图书馆服务,开展一些如主题书展、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会、阅读技巧研讨会、读者作者联谊会、读书知识竟赛等。组织若干个兴趣小组,帮助学生读者制订课外阅读计划,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录音节目欣赏等内容的服务。

4网络环境下馆员应具有的素质

网络环境下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是一项高技术、综合性的工作必须有一支具有丰富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过硬的的外语水平,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应该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能够充分利用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为读者进行深层次的信息加工能力、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熟练地驾S现代化技术设备为读者服务的复合型馆员队伍。因此图书馆要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图书馆员加强教育培训,使其掌握体育院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术。如加强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教育培训,能够胜任数据的编目、检索等信息处理工作;加强新技术教育,使其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技术捕捉、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自动扫描和光字符阅读、自动核对、自动标引等先进的技术能力;以及加强基本的体育专业业务和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使图书馆员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行家。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体育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体育院校图书馆,必须加强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和服务。只有做好网络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和服务。图书馆才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院校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特有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高文华.网络环境下住处资源建设探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院,2007.2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7

[关键词]信息服务 教育信息服务比较研究

[分类号]G350

1引言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基础平台建设向应用平台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信息服务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拟在全面回顾我国教育信息服务领域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教育信息服务领域的实践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教育信息服务领域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求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2 国内教育信息服务研究述评

2.1 核心概念辨析

目前学界关于教育信息服务的概念有两种理解。其一以教育服务为上位概念,把教育信息服务作为教育服务的一个特定领域,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网络教育和社会化的教育机构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其二则以信息服务为上位概念,把教育信息服务看成一种特定类型的信息服务,如石晋阳、常勇、周蔚、张创伟等人的观点。第二种观点占主流地位,本文也认同第二种观点,即教育信息服务是指教育领域的信息服务,而不是教育领域的其他服务,其任务是为特定教育对象提供经过加工整理的有效知识与信息,明确其服务内容的信息属性和服务对象的教育相关性。

2.2 教育信息服务的现状

关于教育信息服务现状的论述和分析是学者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如刘学民指出,目前我国教育信息服务发展程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罗雅蓉等指出我国教育信息服务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运作方式也比较落后,融资渠道狭窄,销售方式单一。张创伟等在论述职业教育信息服务的时候指出,服务质量与经济利益不挂钩导致现有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此外,一部分学者对国内外的现状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如赵国栋比较了中美高校信息服务的区别,指出美国高校在学术、管理和校园生活三个类别上比较均衡,而中国高校则较侧重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

2.3 细分领域的教育信息服务

对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各细分领域的信息服务的论述也较为常见。例如石晋阳以国家211工程项目“面向基础教育的垂直服务体系建构”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基础教育网络信息服务中的用户研究;常勇探讨了加快中西部教育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周蔚探讨了远程教育中信息服务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有效信息不完全等问题;张创伟等探讨了政府教育信息服务工作对职业教育信息服务的意义。

2.4 教育信息服务与教育信息化

一部分学者还对教育信息服务与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例如黄桂晶等指出,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性特征,包括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和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将教育信息服务视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趋势;曾海军等则指出教育信息化应注重整合公益教育信息资源、构建典型应用并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姜永常等指出实施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最有效策略;薛小棉则探讨了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与教育信息的深层次服务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2.5 政府在教育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关于政府提供和管理教育信息服务的意义和职责的论述也是研究的重要领域。如张伟和郭萍等认为,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在克服高等教育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邹林斌则认为,政府开展高职教育信息服务工作对于高职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赵惠华论述了政府在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并从全局规划与宏观指导、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制定、建设资金投入等三方面加以论述;朱科蓉论述了教育行政部门应向公众承担的信息义务,如信息收集、信息沟通、信息分析与解释、信息推演、信息公开等。

综上所述,关于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尚停留在问题来源、研究意义等问题描述阶段,较难见到对教育信息服务的体系特征、行动指引等问题解决阶段的实证分析。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处于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应用转型的阶段,缺少大规模的教育信息服务实践基础,理论研究难以深入展开。鉴于此,本文拟从不同侧面对中美两国在教育信息服务活动中的具体做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实践。

3中美教育信息服务现状的比较研究

本节拟从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策略、服务保障等几个方面系统比较中关两国的教育信息服务的不同之处,从中找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服务存在的差距。

3.1 服务主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提供主体主要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各种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与项目均是由教育部提供资金与资源保障,由高校等教育机构负责建设的。这种较为单一的信息服务提供主体有助于保障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有序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力量有限难以满足全社会的教育信息需求,并且当前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不足,往往造成有限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应用等问题。

与中国主要由教育部门承担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不同的是,美国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工作并不全由教育部门完成。以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Gem为例,在其520个机构类资源主体中,政府教育主管机构14家,中学10家,大学89家,教育部门只占所有机构资源主体的20%左右。大多数资源主体都是各种非教育类机构,如卫生局、能源局等政府机构和各种出版公司、软件公司、商业媒体以及各种非营利性组织。据统计,有60%的联邦内阁部门和超过1/3的其他联邦政府部门、75%的各种文化机构、50%以上的民间科研团体都在其网站上开辟有教育专栏。由此可见,美国教育信息服务的提供主体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3.2 服务内容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服务产品以各种教育资源库产品为主。综合来看,这些资源库的内容具有两大特点:首先,这些产品的内容组织“更多地关注内容之间的联系,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组织方式较为复杂,且分类往往没有遵循统一标准;其次,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产品内容组织大多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许多信息产品“就是简单的‘电子教科书’,将教科书的内容简单的直接加以扫描和录入”,而缺乏与教学活动过程的整合,给人以教育信息资源盲目堆积的感觉。实际使用中,用户往往反映适用于学与教的资源数量很少,需要的资源难以找到。相比之下,美国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首先,美国的教育信息服务产品较多按主题的方式

组织,这些主题分布很广,不局限于学校课程的范围。例如,“纽约时报学习网”。提供的教案都是结合新闻时事设计的教案和资源包,并分为美国历史、世界历史、公民、语言、数学等十个主题。再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网站,所有资源按照主题分成一百多种精选资料集(collection),涉及文学、地理、历史、城市、环境保护、宗教、科学、体育和休闲等各领域。

其次,美国教育信息服务产品的组织形式也较活泼,并且注重与学习过程的融合。如美国能源部网站的教育资源,整个栏目采用卡通风格,设计了三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儿童角色,她们有的喜欢学习知识,有的则热衷于参与实践项目;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角色,根据角色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网站内的教育资源。又如兰登书屋儿童书籍出版社制作的帮助儿童学习英语的网站,整个网站的内容根据“DrSuessville”故事情节设计展开,孩子可以通过在线游戏的方法学习单词,掌握句型和语法。这种直接面向学生学习过程的产品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利用教育信息产品的兴趣、提高教育信息服务质量具有很大帮助。

3.3 服务策略

中美两国教育信息服务策略的差异主要有两点:第一,在服务提供方式上,美国更注重在社会不同领域提供嵌入式服务;第二,在服务更新模式上,美国更注重对资源的及时更新,以保证教育信息资源整体的时效性。

首先,美国政府教育信息服务由于其主体的多样性,在提供服务的策略上更注重在不同领域的嵌入式服务。例如著名的nie项目以报刊为基础提供教案和教学指导等各种教学资源,将教育信息服务嵌入到新闻业中,目前该项目的成员占据全美每年76.5%的报纸发行量,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再如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普查在学校”项目,其主要功能包括:创建各种有关人口、国家、经济等知识的教学材料,使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信息资源;为职前和在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等。在美国,无论是媒体、图书馆、艺术中心,还是政府部门或商业公司都自觉为公众提供教育信息服务,这不但为教育提供了实用和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还为本部门的工作起到了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其次,与我国的教育信息服务的产品注重一次性投入建设不同,美国将教育信息服务的提供看成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教育信息服务产品更新速度很快。媒体机构建设的教育资源网站在这方面尤其明显,如纽约时报和美国新闻网的教育信息服务。纽约时报的网站有“每日教案”,美国新闻网有“本周教师指导”,都是结合当天或当周的新闻时事而设计的教案和资源包,这种紧密联系新闻时事设计教学资源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国内一些由国家推动的大型教育信息服务项目,由于拥有大量成员学校为其提供服务内容,更新速度也比较快。例如“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整合了全国80余所高校的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信息总量6tB以上,日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2万,资源更新十分迅速。但国内大多数中小型教育信息服务项目的产品更新情况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与美国教育信息服务更注重产品的更新相比,我们更加注重维护,“更新较多的是教育新闻,对学生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师的教学资源更新的程度不及美国”。

3.4 服务保障

教育信息服务的保障工作是一项涉及教育信息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本部分拟从教育信息服务提供前的建设保障以及教育信息服务提供后的推广保障两方面比较中美两国做法的不同之处。

3.4.1教育信息服务提供前的建设保障由于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提供主体较为单一,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建设保障方式也较为固定,一般都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针对教育信息服务投入了大量经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我国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提出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尽管其中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信息技术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投入教育信息服务提供的费用也为数不少。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资金保障下,中央电教馆、各省市电教馆(信息中心)也在“十五”期间构建了区域资源中心,整合了大批网络教育资源,并面向社会提供各种教育信息服务。

如前所述,美国教育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中教育部门只占很小的比例,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教育部门在美国教育信息服务中“缺位”。因为美国大多数部级教育信息服务项目,如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Gem)、联邦优质教育资源(FRee)都是联邦教育部投入资金建设的。美国政府教育部门发挥的主导作用并不在于自己进行具体服务的建设和提供,这是和我国教育信息服务保障的不同之处。以Gem为例,美国联邦教育部在这个项目中主要的工作是提供资金和设立项目目标,利用项目基金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建设的要素,进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教育资源创造和使用。此外,为了更好地提供教育信息服务的资金保障,美国确立了以联邦政府为主、州和地方承担部分经费的资金投入体系,同时规定技术投资应得到社区支持,确保所有学生获得同等接触技术的机会。

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部门应当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信息服务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产品标准的制订和完善、教育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机制的创新、教育知识产权法规的建立等工作上。通过宏观调控,构建资源发展的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教育信息服务中的保障作用。

3.4.2 信息服务提供后的推广保障由于我国教育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多为教育主管部门,其用户渠道多在教育系统内部铺开,较少有系统的用户培训与服务推广工作。而美国的教育信息服务项目则十分重视对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以Gem为例,该项目不仅十分重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学会使用门户网站,鼓励其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来辅助教学。同时,还十分重视利用各种机会向全社会宣传和推广其服务,并明确规定,资源提供者和用户组成员都有宣传theGate-way和推广Gem元数据描述的责任。

此外,为了确保全社会都能充分享受各种教育信息服务,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一个面向学校和图书馆的全民服务计划。为了更好地保障美国教育信息服务的开展,美国政府还鼓励州、地方建立评价技术项目,并支持对这些项目结果的宣传和运用,以促进教育实践中对新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8

一、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

社会教育资源指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组织资源五方面资源类型。从宏观上,社会教育资源可分为三个方面:(1)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包括自然、社会、自我等可供研究的内容;(2)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3)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相比学校和家庭教育资源,它在教育资源种类方面具有多样性特征,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具有差异性特征,在教育方式方面具有生活性和随意性特征。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受社会转型、价值取向与教育思潮的影响而不断演化,随着时代变化和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标准的要求和看法也是变化与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满足各学科知识和文化多元化的需求。社会教育资源要提供教学所需的学术和文化信息,只有在教育资源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实施完整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第二,承载学生有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责任。社会创意教育资源应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提供条件。社会教育资源要致力于形成一个非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特定空间限制的、可满足个体学习需求的、具有以责任为导向的学习资源支持的教育资源平台;第三,丰富教师专业教学和自身发展的内涵。社会创意教育资源应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自我完善提供支持,使教师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达到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第四,创建具有全新教育理念和社会教育需求的环境。社会创意教育资源除了为学校教育和专门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之外,还应具有贯彻全新教育理念、向全社会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的功能,如学习社会化需求、终身学习理念、自主学习方式、继续教育机制等,构架符合信息社会学习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体系,形成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资源氛围和空间。[1]社会教育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一种资源角度,亦是一种资源境界。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建设的目标,它是人们基于当前的资源优化程度或状态,对未来教育资源发展的一种展望与追求,也是人们扎根于现实的努力并试图超越提高的一次尝试,是基于现实基础而建构的一种崭新的资源形态,虽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但绝对是可望又可求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观念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为基础媒介的新媒体环境逐渐形成。新媒体环境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延展的概念,以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融合化为基本特征,以内容共享、渠道汇流、媒体融合为发展趋势,具有丰富强大的功能并对位于其中的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明确社会教育资源存在的信息环境、媒体景观的关键所在,是寻求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搭建教育资源平台的基础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应充分考虑信息资源和媒体环境格局的变化,审视其对教育资源的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观念。

(一)教育资源质量的标准

社会教育资源质量取向既要彰显资源的教学服务功能,还需提升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优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学生成长的期望。这要求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以全新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导,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内涵发展,强调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而且,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不能局限于教育资源的信息结构、类型和内容,还要涉及资源的组织、管理以及人文内涵和情境。另外,社会教育资源还要注重与学生认知心理相适应,强调自主学习设计,运用协作学习方式,形成有利于信息交互、情绪感召的教育资源空间。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取向

社会创意教育资源整合取向是使分散、分化的资源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和谐整体的过程,是实现资源优化的内在动力。面对信息媒体的格局变化,媒体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重组。资源整合是资源优化和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措施,是提高资源效益和价值的最佳途径。为此,社会教育资源的建设要针对目前教育资源的实际,淡化资源的界限和区别,防止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各类资源之间要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

(三)教育资源共享的取向

社会创意教育资源共享是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下,人们随时随地、任意有效地使用、共享和管理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资源共享无疑可以使分散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将不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解决分散资源建设方式造成的整体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资源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达成教育公平。

(四)教育资源服务的要求

教育资源建设应树立为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的观念,使教育资源平等、透明地面对使用者,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尤其应当以服务为价值取向,要从理念、制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根本性转变,创设良好的教育资源条件、氛围与环境,搭建创新型教育资源平台。另外,社会教育教学应为学习者提供舒适的学习情境,畅通、亲和的信息资源检索、交互界面,有效的信息导航、信息量控制,满足各种教学/学习方式的知识信息服务。[2]

三、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

1.有的放矢,主线突出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的一条主线是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多媒体概念的。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要将以往的模拟资源形态转向数字资源形态,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系统,使广播、电视、图像、音视频、文本数据等信息统一成“0”和“1”比特流的数字化表达。这样的信息形态无本质区别,系统通融性强。信息传播系统和处理平台是网络化的、多媒体态的,使原来泾渭分明的系统结构和划分变得模糊、无区别,形成信息资源系统之间的融合,由此整合出的系统是高效的,其教育资源信息实现了全覆盖,满足了各类社会人群及各种教学模式的需求。由此构建的教育资源系统和平台具有开放、兼容、多能、灵活的特征,在教学应用中表现游刃有余,充分体现出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价值。2.软硬兼施,相得益彰社会教育资源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硬件、软件环境。硬件是指教育资源系统中所有物理化的、实体化的资源结构,软件则是指教育资源系统中所有信息、数据、指令等虚拟化资源结构。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必须改变面子工程的思维,大力开展视频公开课程建设,推动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产业化相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及区域性教育资源整合等。在新媒体环境下考虑整合问题,首先要针对已有教育资源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材料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弄清硬件系统的结构、功能是否符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存在什么问题,若有问题是否可通过改造、升级等途径解决,从而构建优良的系统。优良的系统必将呈现最佳的性能,能承载符合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责任。3.错落有致,照应有序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容组织和资源结构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广、分布面大、媒体格式或平台多样、资源质量不一,存在内容混乱、不成体系、无序化等问题。教育资源建设可按照学习目标、教学模式、学科内容、学习方式、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类别、知识体系、技能培养等进行分类。按照学科特点和内容表达的适宜性组织媒体教学内容,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设计媒体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媒体资源的表现方式,按照媒体资源平台安排媒体内容结构。对逻辑性差、内容质量低、层次不清的教育资源内容予以去除,使教育资源的内容组织、体系结构、等级层次错落有致、照应有序、逻辑分明、层级递进,具有最佳的体系结构。

(二)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9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宋乃庆(1948―),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政策研究。e-mail:。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政府为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满足城乡教育发展需求的部署,是在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局面,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1]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与经济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必然需要一个跨时空且有利于交流合作的平台作为保障。教育信息化不仅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教育活动时空更少受到限制,人际合作易于实现,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的差距。[2]而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因此,依据现有国情,以教育信息化作为保障,应该是推动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但如何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前行。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一)缓解农村学生“上学路难”的问题

从2000年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合并中将一些办学规模小、教学质量差的村校和教学点予以撤销,导致农村中小学生不得不去离家很远的城镇上学,产生了“上学路难”的问题。当前,政府为了解决中小学生“上学路难”的问题,提出由政府承担全责,大力发展校车。虽然此举有助于解决“上学路难”的问题,但与高昂的校车购买费用、使用和维护费用、较低的校车使用效率以及近百万驾驶员的编制等问题相比,政府通过购买校车解决“上学路难”问题的“性价比太低”。因此,与其花大力气购买校车解决“上学路难”的问题,不如在当前财政不足以支持全国中小学配备校车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空中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此举不仅能让农村中小学生在当地分享城市里最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尽量避免农村学生去离家很远的寄宿制学校上学,还能促进当地农民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可谓一举数得。

(二)满足农村学生“上好学”的需要

当前,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过度不均衡,导致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较少,产生了农村学生“上好学”困难的问题。农村学生“上好学”困难,不仅会严重削弱农村学生在学习上同城市学生的竞争力,加重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还会对农村学生未来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使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下一代的不平等……”[3]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把城市里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如优秀教师、图书、讲义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方式引入农村地区,拓展、丰富和革新农村学生的学习视野、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充分满足农村学生“上好学”的需要,不断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满足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需要

农村师资薄弱是一个受到政府与社会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尽管国家和各级部门采取轮岗、支教、挂职等推动城乡教师流动的方式,为农村教师创造向城市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但基于一些“非经济的现实因素”,如生活环境、朋友圈子、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子女教育等,即使给予城市教师一定的经济补偿,他们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中。并且,这种城乡教师的流动都是短期行为且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难以长期满足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需要。但通过网络平全可以解决或者避免上述问题,实现城乡教师一体化协同发展。[4]城市教师可以不离开本校,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城乡教师的城乡一体化讲授式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网络教研互动,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教育信息化不仅可以促进城乡教师互动交流,还可以丰富和改变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方式,减少农村教师进城培训过程中人财物的损耗,进一步激发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

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经验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1982年至今已有30年历史,实现了由试验探索到全面推进。回顾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是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将信息化作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二是从我国的教育实际出发,把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解决教育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三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四是大力推进教师培训,把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五是把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为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5]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暴露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如城乡教学软件资源差异巨大,缺乏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教育信息资源,农村师生信息素养滞后,城市优质教育得不到有效共享。

(二)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经验

教育信息化始于国外发达国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不但走得早,而且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教育部1996年提出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因为它大大加快了美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1)全国所有的教师都要接受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支持;(2)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3)每一间教室都要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将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作为每一门学校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6]而与我国紧邻的日本,依靠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已经在教育信息化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特点在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政策和制度的先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观;硬件、软件和应用的协调配合;重视师资的培养培训;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统筹社会力量。[7]

除了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国外在农村教育信息化上也走到了我们前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开始着力实施推进农村(偏远山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策略,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对我国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瑞典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模式来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第一,灵活教育的模式;第二,打破了日常生活和学生学习的分离,提出“应用技术增进学习”的概念,该概念意味着技术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在各种场所(工作地点、学校、家庭等)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手段;第三,实行在线学习和基于数码游戏的学习。[8]美国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以下四点:其一,强调远程教育应用层次的广泛性;其二,发挥技术和媒体的多样化优势;其三,强调资金和资源的整合;其四,促进远程教育意识的普及。[9]

三、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

教育一体化的调查研究

为了全面了解有关人员对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需求和建议,课题组对城乡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问卷调查

课题组通过自编问卷了解我国中小学师生的远程教育兴趣与机会。问卷调查涵盖广西、湖南、天津、安徽、福建、甘肃、广东、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浙江、重庆等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4512名中小学生,城市学生1342名,农村学生3170名;重点学校学生1459名,普通学校学生3053名。866名中小学教师,城市教师284名,农村教师582名。在本问卷调查中,“农村”指的是村、乡、镇,城市指的是“市、区、县”。问卷采用5点评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

经方差分析表明(具体见表1),城乡中小学生在获取远程教育的机会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在远程教育学习的意愿上没有差异,并且两者动机的平均值都在3.7分以上,表明城乡中小学生对远程教育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城乡中小学教师在获取远程教育的机会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但对参与远程教育的意愿上没有差异,平均值都在3.6分以上,表明城乡中小学教师都对远程教育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为了深入了解城乡学生在获取远程教育机会上的差异,我们将学生所在地分为城市与农村,学校类别分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并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其影响作用。发现在城乡之间,农村普通学校获取远程教育的机会最少,与其他三者差异明显,说明农村地区的普通学校是在城乡教育信息一体化的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可见,城市化倾向与重点学校思维定势已经明显影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二)专家访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教育信息化在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政府策略、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素养培养等4个方面,我们深度访谈了三类不同的教育专家。一是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城乡教育一体化类或教育信息化类文章的大学教授或政策研究者2人;二是近年来关注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了解重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情况的重庆市教委行政干部2人;三是重庆市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试验区或县的教育政策研究室负责人2人。

访谈结果表明,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在政府策略上,专家普遍认为政府应承担起主要责任,但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重点照顾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在资源建设上,在继续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突出城乡共享;在信息素养培养上,专家普遍认为现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较低,导致他们对信息设备的利用率偏低。

除上述问题外,一些专家在接受访谈时还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出发,就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了具体意见。例如,“将城市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全部整理成信息资源,以便更多农村学校学习”、“重视农村中的薄弱学校,这些学校往往最需要外面的信息和知识”、“除政府与学校外,应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教育信息化之中”、“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不要总是以城市文化生活为模板,要突出农村特色”、“对农村学校而言,城市里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已经足够丰富,如何将这些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城乡共享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等。另外,有位专家提出一个问题,“当前部分发达地区计算机升级换代较快,那些被淘汰的、但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设备能否考虑无偿捐献给贫困农村地区?”

四、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策略

(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在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承担起统筹规划教育信息化的重任,根据当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划,对一定时期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等作出整体规划,以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城乡发展比例的均衡;根据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在经费投入上保证对农村地区倾斜力度的同时,优化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比例和投入偏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种管理手段,投资、扶持和鼓励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争取支持与广开渠道。同时,政府可加强同社会各方力量的合作,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共建、协助、捐赠等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多方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二)优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以及调查结果,教育信息化在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中必须确立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农村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加大农村地区电视机、DVD等进教室的力度,加快普及以卫星电视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争取全面完成农村地区“校校通”工程。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地区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设备和信息资源的普及率,逐步创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与支持体系,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此外,鉴于农村普通学校在接触远程教育机会上落后于农村重点学校,为了防止在农村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马太效应”,即农村重点学校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好,而农村普通学校教育信息化停滞不前,甚至越来越差。因此,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考虑农村普通学校。

(三)综合推进农村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

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与地方共同推进,还要突出农村的特色与需要。其中,国家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重点是把握全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需求,开展面向农村学校的信息资源搜集、信息库的建设和软件开发等。如为农村学校统筹建设与主流教材版本相配套的课堂教学资源、学习辅导资源、多媒体教学素材等。区域教育资源的建设要突出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与需要,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当地农村特色文化与特色经验,开发大量适合农村教育特点的、反映当地农村特色与优势的课程资源。这既有利于培养农村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形成热爱农村、服务农村与扎根农村的意识,也有利于城市学生真实全面地了解农村,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新鲜感与友好度。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即使农村地区有了精良的信息设备,如果农村师生不会用或者乱用(用于游戏而非学习),将会严重制约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的“受益率”,远离在教育信息化保障下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发展目标,并且,信息素养是师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10]所以在以教育信息化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一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面向农村教师且“经济实惠”的教育信息素养培训,充分保证培训的实用性,同时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促进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如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派送农村教师到城市里接受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进入农村的大学生向农村教师普及教育信息化观念、传授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技能。二是要全面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此外,为了避免部分农村学生因为滥用电脑和网络造成对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还要注重培养农村学生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正确认识和道德伦理,规范网络学习资源的审核与管理,以及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建立必要的防范机制,使农村学生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健康成长。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特点篇10

摘要:本文提出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查询系统,构建了同时支持两种元数据标准――ieeeLom与mpeG-7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本体,以混合查询技术解决了“新”、“旧”资源并存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支持语义查询、关键字查询、基于内容的查询的统一查询接口,并且系统资源将以移动agent方式和关联数据方式对外开放,允许机器自动检索与引用资源。本系统对其他相关研究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语义网;mpeG-7;混合查询;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35-04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离开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了“无源之水”。优质教育资源是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在内涵、质量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教育资源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条件和基础,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前提,也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国内最早使用教育资源概念始于1982年,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所投入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称。[1]例如,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课程资源等。优质教育资源是相对于一般教育资源在教育目标的达成上具有更快、更好效果的教育资源集合。共享是指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已成为一种精神。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主要指基于网络资源分享,即数字化的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一切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一个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组织有序的信息体系。其实现不仅需要数字化信息、技术、设备、经费、人力等资源作基础,还需要制度、政策、法规、机制等手段作为保障。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共享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指南中明确提出“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这一目前教育信息化急需解决的课题,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应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然而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相应的对策,以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一、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如何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2]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三大构成要素:一是共享的参与者即主体,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学校、电教馆、出版社、教育资源制作公司等)和使用者(主要是学习者和教师);二是共享的对象即客体,即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共享的中介。包括共享的平台、制度、机制、技术等。这三要素之间的互相关联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质量。如今,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体现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原因就在于共享构成的三要素之间达不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1.共享主体与客体的不对称――共享的观念差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看成是搭顺风车的行为,只愿共享,不愿共建。认为优质教育资源一旦共享,就具有公共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免费、无偿的行为。并且有相当大一部分共享主体认为:只有优质教育资源彼此拥有者之间才能共享。这种主客体的共享不对称,导致了客体完全依赖于主体,并认为主体是自然行为;而主体认为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客体才能具有某种行为,把很大一部分客体排除共享的范围之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使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充分和深入的应用,发挥最大效益和效能,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很多人认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唯一解决途径就是搭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共享平台,却忽视了需求者的需求导向。这种共享的“不对等”性,把需求者作为一个“客体”看待,所以国家花大力度开发和搭建共享平台,其结果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需求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因为“优质”往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种相对性就说明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按需配置,而不是把优质教育资源按“超市”一样放在一个平台上。有人指出如果不考虑投资主体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完全可以实现全国甚至全世界共建一个教育信息资源库,所有网络终端用户均可共享同样的教育信息资源,从技术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公平。[3]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普及的深层次意义并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同样的资源,当然这是一个首要的前提,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在适合孩子发展的需求下提供这种需求下的优质教育资源。所以优质教育资源应是多样化的、多元化的、丰富的。2.共享中介的失衡――国家政策、体制和制度障碍教育不均衡的差距在逐渐的扩大,这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这种不均衡的差距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不和谐。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教育政策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政府是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对教育政策取向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政府必须有所作为。[4]优质资源的建设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财政的政策性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之所以几乎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发达地区,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相对较大。并且,政府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等都是体制和制度。[5]但应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事情,应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政府与学校主要是公益性,中央财政应对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给予补助,而地方学校得到中央财政补贴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应递交到国家资源中心,供全国人民使用,这也是实现全民学习的有力保障。各类企业和公司主要是盈利性。但盈利性的益处就是按需所购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定的群体对特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政府为鼓励企业与公司积极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应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此来降低优质教育资源的价格,并且政府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购买企业和公司制作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其有一定的运行动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公司等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且建设完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全部免费向所有人开放,这种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联动机制是优化共享的最佳保障。3.共享客体与中介之间的不协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平台的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和稳定性,还要考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自身的基本规则,即应是内因和外因统一协调的规则。[6]但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国内在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做了很多实践性的努力,例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上海教育资源库等,都通过各自的平台对外选择性开放,也就是说不同的发达地区都有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和优质教育教育共享平台。虽然不同地域选择的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版本不同,但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容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建设的平台都遵循自己的标准,限定了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操作,这种“孤立”的优质教育资源给共享带来极大的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普及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即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成为标准化。在进行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经验总结时,应制定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标准,有了标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就有了秩序,有了秩序就能使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重复使用,而不是重复性建设。4.共享客体的自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演化与更新问题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自我更新,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是一项持久的、动态的系统化工程。我们应以社会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更新优质教育资源库,使优质教育资源能真正体现促进学生真实的发展。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例如广州市天河区“天河部落”区域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与传统思路有很大区别,侧重于建设面向学科实用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教学设计、反思日志、主题资源包等),而不是简单地建成各种静态资源(课件、素材等),这样就给教师提供了达成学科目标而进行深层次加工的实用型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7]现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已有很多成果,但这些资源库甚至是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思想。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到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自然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优质教育资源库的不断演化与更新就是要不断整合,以适应信息化学习方式。二、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教育资源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息息相关。优质的教育资源合理、均衡地分配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如今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已不仅仅影响在教育公平的发展上,还涉及到社会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房价,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比较好的地方,房价会高出同等区域中优质资源配置较差的地方很大一截。这说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已不是仅仅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方面,还涉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对策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1.“回到原点”,探讨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发展,实现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发展“原点”,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双重性。作为起点,是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基本要素。作为终点,是原点发展的文化积累的结果,是起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原点”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范畴。抓住了原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优质教育资源是支持学与教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点,终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充分认识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优质教育资源对教育目标的达成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的起点是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程中,应首先以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为主,而不是硬性地将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塞”给学生与老师。这种在共享过程中的“不对等”性,是制约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普及共享的主要因素。虽然欠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但我们不能忽视欠发达地区学生与老师的存在,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否则即使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开发了大量的平台,表面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应用,但实质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不能使用,最后也促进不了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发展。2.以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教育部提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应以“硬件、软件、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行政部门分工与分类规划”设计思路出发来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模式。[8]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抓住“影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这些重大问题,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实现泛在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根本性保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突破。3.创建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工程,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标志性示范研究成果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的平台机制。该联盟坚持公益性、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此实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实现联盟学校有节点,班班有群组、人人有空间、资源能共享、宏观管理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联盟”的经验,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示范项目”探索建设并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模式,创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工程,全面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4.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多种服务模式加强学区间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发展前提。区域内校际之间可以互相协作,例如校际之间可以互相选课,认可学分;校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与协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现阶段,我国校际之间在教育信息资源开放性差,以及资源内容实用性差等是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和应用成效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加强校际之间的互相协作过程中,要以优化区域资源库内容和质量为目标,制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实现资源跨校共享。[9]可以通过单独管理服务、单独合同特殊服务、共签合同服务、单独合作服务。共同合作服务、共同协作服务、复合合作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的效率与水平。[10]然而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服务模式共同使用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以“服务”为出发点更能充分尊重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者,并且能充分发挥学区之间的各自特色,通过利益互换促进各自的发展。三、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未来发展的新特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定位。未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应包括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支持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保障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激励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制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的评估模式。难点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模式、策略和方法研究,尤其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评估,评估之后提高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服务。具体特征为:(1)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多主体、多层次的“四多”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2)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对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必定会打破传统的学习理念,提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3)基于不同地域特色,探讨未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的实施状态、类型、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开放合作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评估与监督,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辐射与引领作用。(4)以“目的理性”的思想为指导,从人文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机制、制度、社会关系、人的主观性等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透过“工具表象”揭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人的行为规范。实现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实践探索,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四、结束语教育学对教育资源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教育价值。从经济学角度界定教育资源,不仅意味着研究领域局限在教育中的经济现象,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依赖,不利于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深化研究。教育资源虽然从经济学范畴提出,但并不等于教育学不能研究教育资源,教育学对教育资源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教育价值。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信息技术带动下的教育资源普遍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等发展趋势,尽可能地在最大限度内满足所有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者。拥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具有共享资源的意愿和实施资源共享的计划,否则资源共享就是一个空洞无物的概念,非此则不能按需提供帮助。其中人的因素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共享的核心要素。“资源共享”的意义是指互惠,即每个成员都有一些可以共享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些事物的伙伴关系。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有限性的,以“优化”共享为宗旨,而不是共享的绝对化。共享是一个“相对”共享,所以应立足“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宗旨,而不是过度夸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绝对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责任主体是行政部门。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必须有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没有国家政策性的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不可能得到普及共享,也起不到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参考文献:[1]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2]陈振华.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方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44-48.[3]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22-29.[4]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缩小政策差距政策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5]文庭孝,陈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社会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78-81.[6]程结晶,黄晶晶,潘琰.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125-129.[7]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8]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等.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3.[9]胡小勇,赖露媚.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均衡发展研究:案例比较与优化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58-61.[10]刘扬,高洪源.美国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休斯的理论观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5(7):69-72.(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