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1:59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1

【关键词】会计经济学;强互惠;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002-07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人是以完全利己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即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经济利益的人,并将其所有行为视为理性。然而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如见义勇为等“互惠利他”社会“异象”。行为经济学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以解释市场中上述复杂的人类行为“异象”。在会计中,也存在“互惠利他”现象,如复式记账、会计准则的制定、外部审计、自愿性信息披露等,但却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应有重视。那么,为什么在会计中存在这些正常的“异象”?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完善的会计经济学,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这些会计现象?行为经济学中的强互惠分析构建了非亲缘族群合作的模型,为全面分析会计行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实际上,早在2006年,刘峰教授就提出会计具有信任功能[1],尝试了行为经济学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雷宇(2012)[2]发现会计中的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等都能提供信任,从而构成了会计的信任功能。学者们的研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是他们从会计本身出发解释了会计的信任功能,并没有提出一以贯之的经济学理论,以解释为什么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等能够提供信任。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会计产生于强互惠,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又强化了这种强互惠机制,复式记账等正是会计的强互惠证据。会计本身的强互惠机制构筑了信任,使非亲缘的合作更加顺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强互惠构成了会计经济学的基础。

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强互惠角度分析会计,将行为经济学引入会计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会计研究的内容,而且拓展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体表现为:

首先,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构建了会计经济学的基础。现代会计的产生是因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的作用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强互惠机制,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信任,企业所有者能够将企业委托给非亲缘关系的经营者经营,从而使两者的合作成为可能。

其次,会计是职业化强互惠的一种结果,从而发展了张洪恩和王覃刚(2007)[3]的观点。张洪恩和王覃刚(2007)认为,强互惠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会出现职业化,而职业化的结果就是政府型强互惠。而在笔者看来,政府型强互惠是职业化强互惠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会计作为一种制度[4],实际上也是强互惠职业化的结果之一,并在现代会计中能够找到广泛的强互惠证据。笔者认为会计并不同于政府型强互惠,从而扩展了张洪恩和王覃刚的模型,拓展了强互惠的应用。

本文从会计发展史角度分析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结构安排是:首先介绍强互惠理论,其次分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再次是会计的强互惠证据,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一、强互惠是合作的基础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产生源于合作,而人类中非亲缘族群的合作则源于群体中强互惠者的繁衍[5]。当然,合作行为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模式,在其他许多物种中也存在[6],只是人类的合作关系比其他任何物种都更高,其原因是人类具有强互惠(strongreciprocity)倾向。

强互惠倾向是这样一种行为倾向,即在团体中与别人合作,并不惜花费个人成本去惩罚那些破坏群体规范的人,即使这些成本并不能被预期得到补偿。美国桑塔费研究所(SantaFeinstitute)的学者们认为,强互惠不同于利他①、弱互惠②,强互惠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强互惠行为要依赖于对方的行为,但不期望从中获取目前或者未来的利益;其次,强互惠行为通过奖励公平和惩罚不公平,抑制团体中的背叛、逃避责任和搭便车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团体成员的福利水平;最后,强互惠行为的成本由行为者个人承担。

在人类中,许多人都具有强互惠倾向。在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社会,利他的强互惠倾向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强互惠倾向具有生物特性。脑神经学科学家们的证据表明,强互惠者能够从惩罚背叛规范者中获得满足。Fehretal.(2004)[7]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发现,当强互惠者实施惩罚背叛规范者的行为时,与激励相关的脑区均被激活,从尾核和壳核的血流峰值看出,其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此时受试者表现出强烈的惩罚愿望并能够通过惩罚行为获得较高的满足。另一方面,强互惠倾向是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发性和传递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Gintis(2000)[8]的n-人公共品博弈模型显示,强互惠者能够侵入一个利己类型的人群并保持均衡。Sánchez和Cuesta(2005)[9]发现,即使原来整个人群都是自私的,但只要存在产生突变的概率,如在人群中突变产生强互惠者,这样强互惠者就有可能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得到生存。原因是强互惠者的期望接受限度(acceptancethreshold)在演化过程中会不断增加,也就是惩罚能力增加,从而有可能降低利己者的生存适应性。因此,在一个群体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强互惠者,也足以保持该群体内大部分的利己和小部分的利他两种策略的演化均衡稳定,实现“演化均衡稳定性”。最终,强互惠者的比例将达到一个比较固定的值。Bowles和Ginits(2004)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发现,在经历大约500代后,族群中的强互惠者就可以达到37.2%。

1973年,来自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荷兰、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的会计职业团体在英国伦敦发起设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mmittee,简称iaSC)制定国际范围内的会计规范。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了iaSC。截至目前,iaSC41号国际会计准则(iaS),iaSB已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全世界已有超过115个国家或者地区强制或允许采用iFRSs,如欧盟、中国香港、新加坡、加拿大、韩国等。

实际上,每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程序,而且需要巨额的调查成本、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世界各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然而,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具有外部性,一经制定就会被会计职业团体以外的使用者广泛使用,成本却由会计职业团体自己负担。因此,这也是一种强互惠机制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会计迅速发展,社会地位极高,倍受尊崇,成为国际各类职业人士的典范。

(三)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是由独立于企业的外部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确定其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外部审计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构成会计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威尼斯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经济十分繁荣,单个业主的资金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合伙制企业应运而生。合伙制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产生和发展,也催生了对外部审计的最初需求。由于合伙制企业的合伙人都是出资者,但是合伙人未必都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那些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有责任向不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报告合伙契约的履行情况、利润的计算与分配是否正确、全体合伙人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等,为此,经营者开始聘请独立的熟悉会计专业的第三方对合伙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鉴证。这就是外部审计的起源。

外部审计经历了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美国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发展,逐渐成熟并走向国际化,出现了巨型国际会计公司,审计业务也拓展到纳税、记账、参与可信性研究等。但是,外部审计的目的还是向外部所有者以及潜在投资者表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以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但是完成任何一项外部审计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支出,少则数百万元,多则上亿元(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上市公司2013年报的平均审计收费为156.31万元,较2012年报的审计费用上升了6.44%④)。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四)自愿披露信息

在会计发展的最初阶段,会计信息的披露如披露什么信息、何时披露、对谁披露等完全由企业自由决定,是一种放任自由的披露方式。但是1929年爆发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恐慌以及1933年、1934年美国颁布实施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彻底改变了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会计信息的披露有着强制性的标准。从此,会计信息披露有了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之分,会计信息的披露也由自愿性信息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转变。

强制性披露的信息是由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披露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基本财务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等,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基本需要。但是,为了改变企业形象、改善与投资者的关系以及回避诉讼风险等,企业往往会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披露一些非强制性信息,如对企业长期战略及竞争优势的评价、环境保护和社区责任、企业实际运作数据、前瞻性预测信息、治理效果等。但是,信息披露是一把“双刃剑”。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包括信息生成的直接成本以及信息披露可能造成的商业秘密泄露成本和机会成本。然而,世界各国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企业除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自愿性信息外,还不断创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形式,如通过与券商、机构投资者等进行信息沟通或通过新闻媒体等,将有关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的非强制性信息出去。

(五)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原指在会计工作中不预计盈利,但预计所有的损失[12],从19世纪开始就得到会计界的广泛认同,并沿用至今。1980年,FaSB将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扩充为“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审慎的反映,力求于确保对经济环境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给予充分的考虑。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两个估计的金额之间有同等的可能性时,谨慎性要求采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13]。如将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不是作为资产处理;固定资产使用加速折旧法;定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处理都会影响企业的当期会计利润。然而,在按照业绩支薪的时代,会计一直坚守着这种不乐观的原则,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对待受托责任,以便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这也是一种强互惠特征的体现。

总之,在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外部审计、自愿信息披露、谨慎性原则中都具有显著强互惠特征(如表1)。这些强互惠证据为说明会计产生和发展于强互惠提供了支持。会计中的强互惠特征,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非亲缘合作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得到大力发展。会计的强互惠分析,不仅解释了会计现象,也为会计经济学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2

经济法学说纷纭,理论表述各有侧重,然而都无法回避和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经济法学的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回归基础性问题,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主动权,清晰学生对经济法学的整体认识。当然,即便是经济法的基础性问题,也大都涉及很多经济学知识,教师针对法学本科学生不要过于深入地介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法学说,而应深入浅出地介绍最成熟的理论,比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以免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简化教学体系,经济法总论、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学的基本架构,在具体章节的设置上,突出经济法学的核心内容,比如市场规制法部分讲授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宏观调控法部分讲授财税法和金融法。经济法本科教学要突出基本知识架构,不求面面俱到,有些难度大的章节可以在专业公选课中深入讲解,比如金融法。简化教学体系,有利于降低教与学的难度,减少学生对经济法教材篇章结构的混乱感。

2经济法学知识结构的复合化

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显然是经济法学的突出特点,不如民商法、刑法等学科较为“纯正”,加之司法考试所占比重偏低等因素,经济法学教与学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知识结构要求在许多地方院校容易被忽视。虽然学生可以通过辅修其他专业的途径弥补知识面的不足,然而很多法学院校长期不重视基础课程和相关学科的教育,如高等数学、会计学等,造成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往往十分吃力。单一的知识结构和欠缺的业务技能,使得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日益严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改变学生知识结构,依赖于我国法学本科强化基础知识教育,介绍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鼓励辅修双学位。法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要求宽口径、厚基础,有利于学生日后发展的可塑性。加强基础教育,把高等数学列为必修课程,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夯实基础。改变专业选修课程过度细化法学专业课程的倾向,本科阶段过于细分的专业课存在难度大的问题,也无益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局面。专业选修课侧重开设经济学基础与法学、会计学基础与法学、行政学基础与法学等跨学科基础课程,介绍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法律领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初步能力。鼓励学生辅修会计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学科,不断扩大双学位毕业生的比例。时机成熟后,法学本科教育甚至可以转变为双学位教育,合理设置辅修专业课程,适度降低辅修专业的课时数和学分数,使得更多学生在突出专业学习的同时实现复合型知识结构。

3经济法学的教学内容回归基础和常识

经济法学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基本知识架构,回归基础性问题和法学常识,厘清经济法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经济法总论内容比较抽象,学说观点各有侧重,教学不应拘泥于各学术观点,而是要提取基础性问题,立足共识解释经济法理论问题。经济法总论的琢磨不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同学术观点的差异较大,学生难以短时间内吃透,背后反映的基础性问题和理论共识在教学中反而没有被突出强调。比如,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在本科阶段不必过于详尽介绍和比较各派学说的内容和差异,而是要回归经济法所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比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等。明白了经济法所针对的现实问题,学生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慢慢领悟不同理论学说的目的和差异。市场规制法相对具体,制度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竞争法尤其是反垄断法的教学又具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反垄断法的基本知识容易了解,但是经济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却不易掌握,因为经济分析方法本身就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掌握反垄断法的基本知识架构就可以了,比如合理原则、相关市场、市场支配地位等概念,而在现实案例中的运用,则是很深奥的专业问题,对本科生不能做过高要求。再比如,垄断行为,学生必须掌握垄断行为的分类和典型形式,尤其是少数本身违法的垄断行为,至于其他垄断行为如何合理分析进行判断也不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宏观调控法的内容也较为宏观,规范的是政府行为,缺乏经济学、财政学基础的法学专业学生也不宜深刻理解财政、税收、金融等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事实上,很多教材编排的财税法、金融法的内容也不都属于经济法范围,财政调控法、税收调控法、金融调控法属于宏观调控法的范畴,而其他内容,有的属于特别市场规制法范畴,如金融监管法,还有的甚至不属于经济法范围,这也可能造成学生不少的困惑。宏观调控法的教学涉及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但要偏重基本法学理论夯实基础,具体运用和深入研究在本科阶段还难以完成。比如税法,在经济法本科教学中,应当重点介绍法学知识,如税法基本原则、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税收之债、纳税人权利、分税制等等,而不应侧重具体税种法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等具体操作。

4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3

abstract:practiceteachingisanimportantwayforthepromotionofvocationalstudentsfromtheoreticallearningtopracticalapplication,fromtheknowledgereceivingtolifeexperience.toimproveeffectivelythequalityofteachingandimproveteachingeffectivenessinhigherinstitutionsof"economicbasis",practicalteachingshouldbedevelopedwidely.throughcarefuldesignandplanguide,studentsshouldbeguidedtocombinetheoreticalknowledgeandpracticalexperienceundertheguidanceofextensivepracticeintheoryandshouldbegivenmoreopportunitiesfordirectparticipationintheexperienceandkeepawayfromseriousseparationbetweentheoryandpracticesoastoimprovethe"economicbase"classteaching.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效果

Keywords:highereducation;practicalteaching;system;teachingeffect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48-02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教学模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教学内容。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应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之一。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以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以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经济学基础》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积极作用。实践环节的引入增强了《经济学基础》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提升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教学切实实施的策略。

1加强实践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促进高职学生由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由知识接受到生活经验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规划,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指导下丰富实践,给予学生直接参与体验的机会,告别理论实践分离脱节的被动学习,提高《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效果。

1.1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经济学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转变《经济学基础》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1.2加强实践教学,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专题调查与研讨,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了解社会,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1.3加强实践教学,强调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参观考察,使学生受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念教育,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培养职业能力。

2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依据,制定《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

经济学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各协会组织的教学改革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新教材,紧紧围绕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制定《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的宗旨应当是: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行目标管理,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项目设计和内容选取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教师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际实践教学项目。

3坚持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原则

3.1针对性原则。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的教学实践活动。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观看影像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企业调查”“市场调查”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用更多的时间去认识社会现实。带领学生骨干到工厂农村等地区进行社会考察,并指导学生分专题写出了质量较高的社会实践报告和论文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3.2实效性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于实际,提高经济素质。

3.3时代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要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

3.4计划性原则。把《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纳入《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保证《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按一定的步骤规划进行。

3.5统筹性原则。把《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与教务处、学生所在系等部门组织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衔接,与相关职能部门有机协调,不断沟通,使《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

此外,在《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践教学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紧密关注社会热点,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结合教学基本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发展着的经济理论来指导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培养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二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经济学基础》课程具有其他专业课程不具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考核的重点既要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更要考察学生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党和国家各项经济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所以实践教学必须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4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

4.1学习参观考察。到企业、农村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律与实际,使他们在了解社情、民情、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学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

4.2社会实践。结合团委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经济学基础》理论课教学,开展主题社会实践。

4.3观看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片、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4.4开设专题讲座。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学术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外请专家或自己开设讲座的方式,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4.5素质拓展调研。围绕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利用所学的经济理论联系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实际问题撰写论文,以不断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6实践基地。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由学校出面联系建立一些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双方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及时沟通情况,开展活动。同时还应建立校际间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5《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5.1《经济学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的场所选择。既包括课堂和校内的有关实践环节,也包括校外的参观、考察和现代化企业建设的一线参与等实践,所有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教学活动。

5.2《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领导机构。成立《经济学基础》课教育领导小组,协调多部门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应当积极配合、协助我教研室,开展《经济学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活动。

5.3教务处为《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落实《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计划、联系建设学院《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基地,制定《经济学基础》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下达《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指标,检查、督导、协调《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

5.4教研室为《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经济学基础》课教学计划中有关实践教学内容的修订落实,组织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制定实践教学的学期开课计划,检查、指导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审核实践教学的经费使用,总结评比实践教学的效果等。

5.5《经济学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为实践教学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所任课程实践教学的授课计划,依据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准备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具体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评定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提交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等。

6《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目前,《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制约了《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例如:受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强调理论忽略实践。

6.1学校要建立健全实施《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有效保障机制。要按照学院教改的有关要求,确保《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经费落实到位。所需经费应单独列入学院课改专项经费的年度预算,以保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工作的必要开支和正常进行。

6.2重视《经济学基础》课的实践。把《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同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按照专业实训课的标准,按学时、生数划拨实践教学经费,核定教师工作量和发放课时津贴。

6.3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场所建设。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一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4

关键词:经济学实践教学市场经济观念

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生学习经济类课程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基本经济理论知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和应用条件,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掌握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

一、《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经济问题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理解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1、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应该是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只有在课程标准中强化实践教学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2、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

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尽管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由于课时和经费等原因,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是制约该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增加感性认识,拓宽视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经济思维、深化学生对经济社会的认识。

3、加强《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校企对接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高职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实效,实现校企对接的要求,通过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改为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规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经济实践,并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

《经济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开展实践课有很多困难。经济学实践方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其内容和特点。一方面锻炼学生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寻找经济规律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

1、案例式情景教学法

将情景涉及到案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景中,思考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情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处理方案,不仅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激起其将经济理论运用于经济实践的尝试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案例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故事,例如对“第三个面包的效用”、“谷贱伤农”、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等的讨论等。这些问题有很强的现实基础,学生在生活中会有相应体验,锻炼学生分析经济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对待经济现象的能力。

2、问题式角色模拟法

角色模拟就是给出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表演者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双方都通过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自主分析并做出决策,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的能力。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给相应的资金,每个小组按照资金情况分别选择商品,小组中的成员职责分开,最后在校园里成立市场,让学生分别模拟商贩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过程,体会买卖对“消费者剩余”的获取过程。

3、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就是给出一定的目标,由学生到市场、学院食堂中搜集相关信息资料交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如数据资料收集、案例收集、利用网络收集、实地考察收集等。资料收集后应分析材料,并得出相应结论。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提高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性更强,是实践教学中的高级形式。例如在均衡价格一章课后布置调查项目:对学校食堂中某个菜档口菜品的需求状况、影响需求的因素进行调查等。

三、《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1、制度的保障

建立健全实施《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保障机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制度涉及人员、设备、安全等诸多因素,建设完备科学的实践教学制度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2、经费的保障

要按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有关要求,确保《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经费落实到位。所需经费应单独列入学院课改专项经费的年度预算,要按照专业实训课的标准,按学时、生数划拨实践教学经费,核定教师工作量和发放课时津贴,以保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工作的必要开支和正常进行。

3、师资力量的保障

配备与培训《经济学基础》实践课教师,把《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同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做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实践场所的保障

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场所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结合课程社会实践需要,校内建立实训室,校外建设一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实践教学是《经济学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之一。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以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经济学基础》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5

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学的作用内容,应随着会计学的不断发展有所创新与完善。本文针对会计学发展战略,首先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概念、分类、相关研究等加以概述,通过分析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表现,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关键词: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学;发展战略;功能表现;发展趋势

一、前言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日渐提高,会计学理论知识难以满足新时期经济的发展需要,应不断加强对会计学理论知识的研究,促进会计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充分发挥会计学科的有效作用。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增强,会计学发展应向着全球化进行,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要求,现根据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会计基础理论问题加以探究。

二、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1、概念

基础理论是对人们社会实践获得的系统结论的概述,往往蕴含在某些基础学科之中,指导社会活动中人们进行事物分析与判断,从而获得更多的自然规律,认清事物或者活动具有的本质特性。而对于会计基础理论而言,既具有基础理论的所有的性质,又是会计学包含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般理论探讨[1]。

2、分类

会计基础理论涵盖内容较多,涉及到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可根据基础理论的形式不同,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划分。第一类,一般基础理论。会计本质理论、会计方法理论、会计系统理论、会计目标理论等都属于会计一般基础理论范围。第二类,会计体制理论。主要指涉及到会计体制的理论探讨,包括会计法规、会计机制、会计机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第三类,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会计学科中的主要部分,涉及的基础理论较多,重要的有会计信息理论、会计计量理论、核算准则理论等。第四类,会计管理理论。该类基础理论涉及到会计的管理方面,管理体系理论、效益理论、经营理论等。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特点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会计基础理论具备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会计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即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会计事物的评价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允许将个人的主观思想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影响对事物本质内容的评判。其次,会计基础理论还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在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相关部门会根据会计工作内容的特别和功能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机制和政策,并要求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来执行。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会计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可以促使会计事物的运行保持较好的协调与统一。除此之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具备系统性、前提性、支持性等特点。

四、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表现

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于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学科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会计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针对会计学发展战略下,会计基础理论具有的功能表现加以总结。

1、认知功能

根据相关基础理论概念可知,会计基础理论的形成是基于具体的会计实践活动,通过相关的会计实践研究从而对会计事物有所系统总结。因此,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会计事物与会计活动形成全面认知,当在企业会计经营活动中,若遇到相关会计问题可根据会计基础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根据相关规律解决问题减少经济损失。可见,会计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指导会计人员对会计事物形成良好认识,并在具体的会计活动中将认知的理论进行运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2]。

2、规范功能

基础理论一般是对正确的认知与规律的总结,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可以作为一种会计标准对会计行为加以规范。企业在进行会计行为时,要对会计基础理论充分掌握与理解,将其作为标准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也可作为重要指标考核相关会计人员的行为是否合理。与此同时,会计基础理论也可规范会计活动,比如说会计核算基础理论,该理论可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加以规范,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具实效性。

3、指导功能

新时期,会计工作在众多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所涉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基础理论更是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企业的经营决策与发展目标的制定都离不开会计基础理论,通过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企业管理者才能更好的掌握企业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企业发展目标。其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生产经营工作是企业的关键,同时由于涉及的会计行为较多,人员素质与专业技能都需要借助相关理论加以指导,当会计人员对基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就会产生自我约束的作用,从而减少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最后,指导企业的管理工作。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做好会计管理工作首要任务是对相关管理理论有所掌握,根据理论实践经验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

4、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主要是将基础理论运用于教学,当前会计专业是我国热门学科专业之一,也是经济类院校的重点学科,开展会计教学工作则需要相应的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依据。进行会计学知识学习,首先要对会计基础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职业道德的培养,高校展开会计教学时,会以《会计学原理》或者《会计基础》等课程进行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对会计学知识形成充分了解。其次,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会计规范》知识讲解,提高学生会计行为的规范意识,这些规范准则都是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最后,结合现代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方法,运用会计基础理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可见,会计基础理论对会计教学做出重大贡献[3]。

五、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1、发展战略方向

新形式下,会计基础理论应适应时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当前,科学发展观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会计学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与计划,并在会计基础理论运用中加以体现,比如说,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会计学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对会计基础理论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会计学理论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会计基础理论应遵循如下发展原则:

第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好全面协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损害设定成一定的指标,并将其运用到经济核算之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则。新时期对会计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相关研究人员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会计基础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在今后应重视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基础理论[4]。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基础理论时,要将会计学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业,具体的是要将环境会计作为研究的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对经济组织的经济核算中,更要注重对于坏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否超出了设定的标准。会计基础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依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六、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会计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关注,并开始着重研究会计基础的特点,内容和功能等,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核算能力等。会计基础理论具有较多的功能表现,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会计学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我们应该始终致力于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营造良好的基础理论创新条件,不断更新会计理论发展观念,推动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发挥理论带动实际优势。不断加强现代化会计学科建设,更相关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学者,因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国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更好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创新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于玉林.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2,05:5-10.

[2]王燕,于卓.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224+239.

[3]姜华伟.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4,18:186-187.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6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关系;分析与探讨

经济学是由“理论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组成的。理论经济学主要揭示了经济的运行及其发展规律,论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基本原理。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理论经济学又包含宏观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两个学科。应用经济学是以运用经济学为基本原理,从而对国民经济和经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与探索,并分析其经济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其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内容。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组成了应用经济学。关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论经济学是基础,应用经济学识具体的运用和实践。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又被重新审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以此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正确地指导。

一、在我国经济学中“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

在我国经济学术界,大多数还是比较注重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而忽略了对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这种现象在出版界,学术界以及教育界随处可见。例如,经过实际调查研究表明,在各类经济刊物以及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等过程中,相对于理论经济学来说,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更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相反,许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不怎么看好,对投稿的作者态度也相对冷淡。有些出版社甚至颁布了许多硬性条件和规则,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高额的资助金,这就致使许多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无法公诸于世。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也是制约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与理论研究的情况不同,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出版界则受到广泛的欢迎。这就严重导致了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

二、经济学畸形发展的原因

由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现象,严重制约了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这一现象也必将制约应用经济学的日后长远发展。其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市场对人们追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理论经济研究收益少,见效慢,因此大多数人比较看重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上的潜力,这就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人才与资源偏向应用经济学的现象。二是观念认识落后。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学者,专家,还是管理者,企业界,都缺乏全面认识。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进而导致了经济学的畸形发展。

三、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改变学术界的观念及其现状

目前在学术界“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不平稳。因此要想改变这种过分倾向应用经济学的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与支持。可以为理论经济学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研究基金,在政策上给予鼓励支持等。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鼓励更多的学术工作者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当中,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学术上研究片面思想问题,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平衡发展提供保障。

(二)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就必须改变教师以及学生对理论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之间关系认识片面性的思想观念,明确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深刻体会到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坚定基础理论经济学学习的思想观念。只有学生自觉进行理论经济学的学习与实践,才能提高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不平衡发展的现状。

(三)创新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经济学教授过程中,不能光靠教师讲课,而是教师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方式,到达启发思路,开拓视野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学习心得,学习感悟,评论文章等。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始终发挥其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以此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经济学的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主动应用于实践当中,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从而达到锻炼应用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

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强调基础理论经济学的重要性时,并不是提倡将基础理论经济教学与经济实践教学分开,而是在经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经济知识教学。争取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学而无用。理论经济的学习必须具有服务于经济实践的价值,因此基础理论经济的学习与经济学的实践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实践进行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基础理论进行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体会到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四、结语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给予了强大的支持力与推动力。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知识,那么对于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可言。没有基本经济学作为指导和基础,那么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则无法实现。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下,以及“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式下,必须注重对理论经济学的支持,增强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以此来保持我国经济学的平稳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张镇川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继详.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2000(05).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7

论文摘要:文中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要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一系列优农政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这样的政策以及农民兄弟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进行新技术推广以及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知识结构,已经刻不容缓。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由于人口较多,教育底子薄弱,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加紧建设的重点。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较为薄弱。代课教师尚占一定比例,教师负担较重,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基础教育开展的不足严重导致我国农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关键。

2.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发展农村基础经济

2.1加强城市、农村教师交流及支援,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国必须积极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支援、交流并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城市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和任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克服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度、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举办专门的培训班等,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及教学环境

我国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就导致教育经费十分紧张。199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l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l5.7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这有限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没有投入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之中。以1998年为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为1.23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的2/3,但当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只占27.5%。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县间教育投资也相差较大。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还应进一步加大,以提高农村教育环境及教师待遇。最终提高基础教育效果。通过基础教育的改善来提高农民整体知识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加强农村女童教育,提高农村未来科技人才数量

在我国农村地区,女孩失学问题还十分严重。以广西隆林县的某些乡镇为例,04年女孩不入学率和辍学率达55%,在凌云县的一个乡,女孩入学率只有75%。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形也不乐观,越往高年级的女孩越少,能上初中的就更少。分析根本原因,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是嫁人”。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中辍学的或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绝大部分是女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华的城市里,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们只能到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报酬低廉的行业,她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女性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新的分工格局把农村妇女推向农业劳动主力军的位置。今天的农村女童是未来农村的劳动者和科技人才,这支人力资源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实施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时,要正视目前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拨出专项女童教育资金,采取减免学杂费等办法,特别是要多重视、关注和支持目前资金困难的“春蕾计划”,为女童入学提供经济支持。

3.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升学,许多地区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人为的留级、变相的体罚、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留级率高,辍学率高、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缓慢。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整体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学习等,对于加快农村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校领导必须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家长会等手段不断的对学生家长进行改革理念的宣传,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结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实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中间要通过国家资金投入的加大、教师进修机会、教育资源支援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同时还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才能加大投入。避免年级轻轻就外出打工等现象的出现。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从两方面共同着手,为我国发展小康型新农村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6.

[2]李海龙.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3]赵玉鹏.农村基础教育的有效实施[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8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引言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发展支持逐步加大,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确保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求大量农居地的重新整理,进而推动农村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研究

林后春(1995)认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关键原因在于没有认清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三者的交换关系。李立清等(2003)认为我国农村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的很大差距,并且就提升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苏时鹏等(2006)提出,构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无非就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无形性,二是政府体制因素,并就如何改善公共服务的体系给出了建议。彭代彦(2002)在实证分析中说明了,农村道路与医疗卫生设施在能显著减少农民的生产支出并且能快速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文中对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服务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刘晓昀等(2003)对贵州农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显著,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效果更为突出;李锐(2003)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农村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率;方芳等(2004)发现,为了要释放原有农业经济的生产潜力,必须要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上述研究对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分析较少。在分析农村基础设施作用方面,现有文献一般分析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和农民产生的影响,而对非农经济的影响方面分析较少。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

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影响方面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产生乘数效应。凯恩斯主义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合理投资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当有效需求不足时,若及时加大投资将会增加国民收入,随后消费和收入会持续增加,最终会对国民收入带来倍数的增长。如在农村公路、灌溉等基础设施的建筑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和劳动力等,就会促使本地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最终会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追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的生产条件和公共服务,从而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如农村公路通车、水库的有效利用,因此基础设施能够保证广大农民使用的有效性,即无成本或低成本,最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是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升级。基础设施产业的高效化、合理化,有助于促进其他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增加整个产业结构效益。农村运输、道路、灌溉、电力等生产性基础设施,能有效地改变落后的农业耕作结构。如良好的农村公路运输设施,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很快的被运出并且变成商品,实现其产品价值。良好的通讯设施,能改善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因此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最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住宅建设关系。农村住宅建设在推进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村的住宅建设量大而广,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推行农村住宅建设能够节约大量土地资源,便于土地整治、宅基地复垦和农田机械化耕作。政府可以集中财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但能改变农村的面貌,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见,农村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的。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经济的增长。非农经济的增长对当前的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影响很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笔者尝试借助多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程度和结构进行判断。参照黑龙江省各年有效数据,对黑龙江省农村道路、电力等代表性的各类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这更有利于认识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指标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C-D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以及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它在数理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的研究与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a*L^α*K^β

其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和β为3个参数,0

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β

(二)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模型的构建。在农业领域,C-D生产函数以农业生产经营成果为目标,描述了农业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客观实际。对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计量分析时,本文构建C-D生产函数的对数模型来进行计算,C-D生产函数模型如下所示:

aGRGDp代表每年农业总产值(万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基期计算;Cap代表每年固定资本存量(假定14a为折旧年限,万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基期计算;LaB代表劳动力数量(万人);Lan代表有效播种面积,当年播种面积减去当年成灾面积的(万hm2);FeR代表化肥施用量(万t);peS代表农药施用量(万t);ε表示随机误差;α0、α1、α2、α3、α4、α5为各项系数。

本文中Cap值是指当年固定资本的存量而非投资流量,由于当年投资大都会在若干年以后才能形成实物,因此使用当年固定资本存量更为合理。研究中笔者将技术要素舍弃,因为从1994-2009年国家政策对农业技术的影响波动较大,而且黑龙江省有关年份数据无法获取。赵芝俊等人在研究中着重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程度的计量经济分析。在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程度的计量经济过程中,运用已构建的C-D生产函数对数模型,利用黑龙江省1994-2009年之间16a的统计数据(见表1)使用SpSS13.0进行计算得出如下结果(模型下括号内为t检验值):

C-D生产函数模型结果显示,可决系数R2=0.990,调整后为R2=0.983,拟合程度较好,而且F统计量为117.576,说明回归方程总体是显著的。Cap、Lan、FeR对农业产值贡献率为都为正,0.096、0.374与1.219,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29、0.078和0.010。但是peS、LaB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数量过剩引起的,因此增加劳动力投入对农业增长效果不明显。

有效播种面积容易受成灾面积的影响,因此各年数据波动较大,对模型的合理性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回归中,笔者剔除LaB、Lan以及peS3个影响因素,最终得到如下模型:

模型仅包含Cap及FeR两个变量,调整后R2=0.950,F值为60.735,Cap、FeR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097、1.531,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58、0.002。参照樊胜根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对比第二个和前一个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后者更加准确和合理。模型中明确显示,FeR对aGRGDp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这也说明在当前黑龙江省的农业技术水平下,农业产值的增加主要是由FeR的投入量决定的。

(三)农村基础设施内部诸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模型的构建。仍然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来研究问题。一般农村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通讯、教育等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较强,因此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衡量时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在本文中对农业经济增长分析时,仅使用生产性基础设施进行有关分析。模型如下:

aGRGDp代表当年农业总产值(单位:万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基期计算;GL表示乡公路里程(单位:万km);YD表示农村用电量(单位:万kw);SL表示有效灌溉面积(单位:万hm2);ε为随机误差;α0、α1、α2、α3为各项系数。

各基础设施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黑龙江省1994-2009年之间16a的农村基础设施内部各要素相关数据取对数后见表2。

利用SpSS13.0,计量结果如下:可决系数R2=0.968,调整后系数R2=0.960,拟合程度很好,F统计量较大,说明方程总体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个别指标比如农村用电量没有通过t检验,且农村公路贡献率与实际情况相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跳跃性极大,有的年份建设缓慢,有的年份的年增长率在50%以上,因此对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会产生很大影响。

基于此笔者认为剔除农村公路要素是很有必要的,只利用农村用电量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两大要素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模型中可决系数R2=0.979,调整后为R2=0.959,且方程总体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村用电量和农田水利对农业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39、16.116,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79、0.016。而且农村用电量、农田水利与农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和0.988,表明高度线性相关。

实证结论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程度及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内部各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高度相关

运用C-D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主要从固定资本、劳动力、化肥3方面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的内在关系(农业产值和公路、水利、用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高度相关,而且显著性水平较高。农村电力、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对黑龙江省农业产值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道路在黑龙江省农业产值中的作用不显著,而化肥在农业产值增长上发挥了显著的经济规模效应。因此各地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继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对投资资金的投向和比例进行合理调整,显现农村基础设施在农业产值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引导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低

在研究的农村基础设施中,农田水利起到的作用是最显著的,相反劳动力的作用最弱,今后为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保障。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的农村发展资金稀缺,因此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就更少,而且各级政府更多的是重视投资的短期效益,忽略了投资建设的长期效益,导致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致使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本不足,极大地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实证结果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造成的,未来黑龙江省还应继续增加教育投入,确保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技能快速提高,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黑龙江省机械化程度一直较高

通过研究发现黑龙江省机械化程度一直较高,本文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当前黑龙江省农业中大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而对机械化的需求较高;二是近些年黑龙江省发展快速的城市化,促使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至城市造成的,相比农村道路设施,农村电力设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因此当地农村应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资金投向,有效配置投资比例,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相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黑龙江省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大力建设农村电网、农田水利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量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总的来说,黑龙江省发展较好的农场水利设施建设很好,但发展情况一般的农场情况较差,在这些地方农业生产易受灾害影响,因此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建设势在必行。

1.林后春.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J].中国社会科学,1995(4)

2.李立清,李燕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6)

3.苏时鹏,张春霞.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分析与体系建构—以福建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J].经济学家,2002(5)

5.刘晓昀,辛贤,毛学峰.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3(1)

6.李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数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2)

7.方芳,钱勇,柳士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2)

8.赵芝俊,张社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

9.邱玉兴,李秀波,李敏义.黑龙江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长效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09(2)

10.perkinsDH.ReformingChina’seconomicSystem[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1998,26(2):601-645

11.展广伟.农业技术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9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学科理论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增设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试点开办经济与金融专业。至2015年,我国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开设了经济与金融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还很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历程

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批试点招收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建立并进入试点招生阶段。在建立之初,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代码为020120S(S表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1]。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据统计,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100%[2]。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试点的成功,加之国内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经济学与金融学本科教学,教育部开始在各高校逐步推开设置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与此同时,教育部对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在2012年的新目录中,经济与金融专业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虽然还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所授予学位还是经济学学士,但是从经济学类调整到了金融学类。这一调整,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偏重于应用型更强的金融学。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各高校正处于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尚未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参考清华大学试点办学的经验和国外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清华大学是我国第一所设置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校,2007―2011年间,教育部未批设经济与金融专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上处于先试先行的地位。因此,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探索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在培养目标上,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有较高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未来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采用“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为三大课程模块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均需修读。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原理(2)、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金融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专业必修课一共8门,为中级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1)、公司财务、公共财政学、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专业选修课需修够27学分,学生可以在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博弈论、金融数据库、计量经济学(2)、发展经济学、经济控制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学专题研究、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金融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或在经济学院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课程中选修。

2007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本科培养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在学分的分配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40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相关课程6分,其中专业相关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1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从学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均衡,专业基础课、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占比也相差不大,这体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培养原则。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200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出在宽广的知识面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中包括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的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不仅开设了众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生还可以跨专业和跨学院选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其他高校进一步结合学校特色建设经济与金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样本。

三、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曼彻斯特大学(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会计与金融学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大学之一。该校的社会科学学院和商学院联合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学制为三年。课程教学采用讲座、教程和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包括考试、完成课题项目以及论文报告。第一年的课程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通识性教育,同时开设会计和金融学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开展第二、三年的学习和研究做准备。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金融经济或会计金融。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专业课程,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中级管理会计、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第三年开设公共部门会计、审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案例研究等。从曼彻斯特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在突出培养学生国际化的商业思维和视角下,该专业更偏向于金融学理论知识,尤其注重会计学相关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培养期为三年。该校经济与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注重数理统计分析在经济和金融学中的运用。该专业要求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修读至少一门经济学课程,第三学年至少修两门经济学的课程。从该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校在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和金融实务中的问}。

(三)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of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经济与金融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掌握经济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南安普顿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学制为三年。在第一、二学年开设课程,每学期四个课程模块,一年共八个模块。第一学年的课程均为必修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二学年的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为微观应用经济学、投资组合理论与金融市场,选修课包括计量经济学概论、统计学理论等。第三年,学生自选课题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相当于两个课程模块。从该校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在第一学年注重教授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手段的训练,第二学年则促使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数学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投资组合与金融市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来认识和解决金融学问题的能力。

(四)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开设有金融与经济专业(Financeandeconomics),学制为三年。兰卡斯特大学该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转入会计与金融专业学习。课程教授采用讲座、团队合作、个别指导、讨论等多种方式。该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第一年必修课包括会计和金融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定量方法,注重为学生打下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学科基础。第二年的课程以金融学和会计学的课程为核心,必修课包括金融学原理、高级金融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估值、管理经济学、商业和国际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学概论,学生还需在会计审计信息系统、金融会计原理、商业决策管理会计三门选修课中选修一门。

第三年的必修专业课程包括企业融资、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计量金融学,这些课程是是对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还需在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宏观货币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广告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业学中选修4门。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兰卡斯特大学对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经济学的课程作为铺垫或拓展,始终贯穿了经济数学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训练。

国外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又有共同之处。在这些学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以金融类和会计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辅之以经济学的课程,用经济数学或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将这些课程加以贯通。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教授金融学理论,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四、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亟需建立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学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广泛经济学知识和金融学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参考清华大学和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验,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建议采用“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经济为基”是指以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与金融专业属于经济学科,是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性学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金融学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人才,首先应该使其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立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具体设置课程上,可以在不同学期开设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金融为核”是指在专业课程的体系中以金融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经济与金融专业从开设之初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到2012年调整到“经济学科(02)金融学类(0203)”的这一变化,也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应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金融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计量为法”是通过开设计量经济类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经济与金融问题。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数学工具的运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能,才能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经济与金融问题,在投资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行决策。同时,计量经济学也是将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而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开设相应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如经济数学、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依据“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组成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为通识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质,包括政治理论课、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以金融类课程为主,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技能课以经济计量类课程和金融实务训练为主,如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金融数学、商业银行实务、投资理财实务等。商业,专业方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结合社会需求,来细分的专业方向,如会计金融、金融经济、证券投资等,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2013.

[4]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07.

StudyonCurriculumSystemofeconomicsandFinanceSpecialtyinChineseUniversities

tanGuang-wan,ZHUanGping,YUtao

(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Dalianocean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3,China)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篇10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6-04-18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困境分析

1.教学内容过多,学时分配不够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非常庞杂,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笔者根据对各大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的调研,了解到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完成,学时为56课时,而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几乎都安排在两个学期完成,学时一般不少于96课时。高职院校要在一个学期,仅几十个学时的时间内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微观、宏观主要内容的教学,学时显得非常紧张。

2.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这些学生数学、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再加上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学时较少,导致学生对数理知识掌握不深入,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障碍。不少学生在数理推导、经济学术语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困难,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对抽象的经济理论、数学模型与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等。老师在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一些案例、当今经济形势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就觉得很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3.教师过分注重讲解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不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分析当今经济问题,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只是死记硬背知识应付考试。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达不到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有深入学习相应学科知识的经历,专业能力都比较强,问题是如何把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更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机械地从头讲到尾,不顾学生是否消化吸收,不管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呆板的教学方式只会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许多课程都根据所学的理论课程配备实训环节,但是在高职经济学原理教学中缺乏这一块,整个学期就是老师在讲理论知识,学生做习题,要么讲几堂案例分析课,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样的学习可以说是没有成效的。

二、改进“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削减过于高深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而应该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更实用更接近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并且结合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虽然“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众多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并不代表各专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应该一成不变。每个专业有自身的特点,专业课程的设置都应该以服务于本专业的学习为目的。另外,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受到教学课时的局限,在讲授过程中就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经济管理中众多专业应该选取更接近本专业实际应用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加强企业理论最大化理论的学习,会计专业应该加强成本理论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加强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学习。只有真正以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2.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及各种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记忆深刻。如在学习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经济学现象引入:汽车涨价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有何变化?社会收入普遍增加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汽油价格涨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增多还是减少了?

利用《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说明深刻的寓意:老渔翁的妻子代表了人类的本性――总是追求更多更大的享受,永无止境。这无可厚非,也无所谓善恶。问题在于怎样来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这正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三个犯人的故事》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要了解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生活。而经济学就是如何选择的学问。

通过上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引导,用学生熟悉的有关现象来解释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感到经济学不仅不那么难学,而且非常有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和时政相结合,多用最新的数据说话,这对后期知识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解放课堂,以任务推动学生参与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不是教师一人说了算,不是对某个经济观点或封闭体系的“经典教条”的灌输,而应该注重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研讨活动的支持者,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不是通过几个实践学时就可以简单培养的,而应该把这个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模式,甚至有个别知识点放手让学生来讲,教师适时进行知识点的点拨,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中应侧重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效地利用案例,尤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说服力和时效性强的案例来讲解相关知识,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经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批判、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高职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存在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过多、学时分配不够、学生数学基础不好等问题,导致教学难度很大,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本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出发,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海洋.高职经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72-74.

[2]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现代化,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