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2:50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1

关键词:药剂学学习方法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2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剂;临床疗效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一旦发病便需要持续性治疗或控制。硝苯地平作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临床研究发现[1],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心绞痛具有十分确切的临床疗效,尤其是硝苯地平缓释剂可以在治疗高血压病过程中一次服药后保证较长时间的高血药浓度[2],药效更为显著。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符合2010年版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3],排除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为(38.5±4.6)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39.6±4.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统计比较。

1.2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指标变化,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剂量为20~100mg,每天用药1次,持续用药1个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硝苯地平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的血压指标给予硝苯地平75~125mg/d,每天用药3次,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定时检查患者血压,总结临床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改善效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病、心绞痛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临床研究发现[4],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更加显著,用药后可以大大提升血药浓度,有助于减少用药频率,对于血压指标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本文研究发现,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可以明确缓解患者高血压病症,调节优化血压指标,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用硝苯地平常规药物,提示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高血压病的药效机制更为科学,疗效更为显著,推广价值极高。

硝苯地平缓释剂进入人体后,会直接作用于正常供血区及缺血区冠状动脉[5],缓解动脉血管痉挛,增加心肌供氧,降低血管耗氧量。另外,硝苯地平缓释剂进入人体后,会舒张患者外周血管,减少血管阻力,降低外周血管舒张压与收缩压,药效针对性强。此外,硝苯地平缓释剂进入人体后,通过肠胃系统吸收,吸收率极高,进入血液系统后,可以保证血药浓度曲线平稳、长效。临床研究发现[6],硝苯地平缓释剂的药物成分进入人体后近90%的药物可通过水溶代谢经过尿液排出体外,药效持续时间长,且不会产生体内积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可见,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科学性强,疗效针对性强,应用价值极高,可以适当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使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药效作用科学,疗效确切度明显高于常规硝苯地平药物,一次用药可以长时间保证较高的血药浓度,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推广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王素华.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5):87.

[2]张俊峰.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84例[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105-106.

[3]杨景堂.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113.

[4]王永柏.拉西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北方药学,2011,8(2):22-23.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3

【关键词】壳聚糖;药物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壳聚糖为天然聚阳离子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甲壳质脱乙酰化后得到。此种多糖在1859年发现后,由于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疗及其他产业之中。

1壳聚糖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1.1壳聚糖的基本概念

壳聚糖即n-乙酰基-D-葡萄糖胺经β-1,4糖苷键相连直链状氨基酸多糖,为甲壳质脱乙酰化合物,化学通用名为聚(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又称作聚(n-乙酰基-D-葡糖胺)。从理化角度上说,壳聚糖即为甲壳质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呈灰白色或白色的半透明状固体。壳聚糖多溶于稀酸,不能完全溶于水或碱性溶液,在溶液中带正电,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从生物活性角度上属,壳聚糖为无毒、天然并且与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其分子链中游离的氨基在弱酸溶液中可结合质子生成阳离子聚合体,并且其吸附力较强。在溶液中带正电的壳聚糖可与蛋白多糖、粘多糖等发生静电反应。除此之外,壳聚糖还具有抗菌性并且可以用于药物释放载体。壳聚糖在机体内降解可通过相关酶进行降解,具体由机体内溶菌酶进行,溶菌酶可识别壳聚糖中n-乙酰基葡萄糖残基,从而进行降解。

1.2壳聚糖的药物释放行为机制

根据壳聚糖的基本性质,则此类物质可进一步用于医药领域之中。首先壳聚糖属于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载体,即可用作机体内药物释放,将此类物质制作成载药微球可显著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治疗效果并能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壳聚糖应用在药物释放的机制有三种,即通过微球表面释放,溶蚀释放及通过溶胀的凝胶态基体扩散释放。药物经过微球表面释放即药物浓度梯度差异进而使药物从微球向介质扩散,需要微球表层药物与介质相接触。药物的溶蚀释放机制具体又分成表面降解时出现的溶蚀释放现象及本体降解时出现的溶蚀释放现象两种,其中表面降解时出现的溶蚀释放现象受释药速度和系统表面积/体积影响。通过溶胀的凝胶态基体扩散释放时,介质首先需渗透至微球内部,基体溶胀后壳聚糖即由玻璃态转变为凝胶态,使药物进行扩散和释放。经有关人士研究发现,壳聚糖的药物释放行为可以用球形几何体扩散指数、粒径分布及暴释行为进行描述,壳聚糖微球的载药量、微球粒径、壳聚糖分子量、壳聚糖脱乙酰度、交联程度及缓释介质环境均能对壳聚糖微球药物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

2壳聚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壳聚糖制成的载药微球具有提高药物稳定性、组织靶向及药物缓释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研制之中。将壳聚糖应用于片剂制作中,可作为缓释剂,使药物溶出度更佳。将壳聚糖应用于膜剂制作中,可增加药物的黏膜吸附性并具有一定的促进药物渗透作用。将壳聚糖应用在颗粒剂制作中,可显著改善口服颗粒制剂在胃内滞留时间,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将壳聚糖应用于滴眼剂,即可增加药物的生物粘附性,降低药物的清除率,使药物在眼部作用时间增加,从而使药物治疗效果更强。将其应用在外敷粉剂药物制作之中,可以提高药物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应用于栓剂制作中,可显著降低首关效应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将其应用在靶向给药制剂制作之中,可应用其在不同pH值环境中具有的不同释药速度,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将壳聚糖应用在微囊剂制作时,可显著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并且能使血药浓度不受影响。将壳聚糖应用在抗菌制剂制作中,可利用壳聚糖本身具有的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有效起到缓释的作用。除以上壳聚糖在西医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外,也可以应用在中药制剂的制作中,具体可作为澄清剂应用于中药口服液的制备,能够有效的去除中药浸液中树胶及鞣质。

3总结

近年来,壳聚糖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片剂、膜剂、颗粒剂、滴眼剂、外敷粉剂、栓剂、靶向给药制剂、微囊剂、抗菌制剂及中药制剂的药物制剂研制之中。但是,对于壳聚糖的医药产业研究仅仅处在研究初期。笔者认为,壳聚糖在医药产业领域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药物载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药物制剂辅料。

参考文献:

[1]张晶,宋力伟.壳聚糖及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2).

[2]吴丽颖,刘建芳,侯艳宁.壳聚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医药杂志,2012(4).

[3]李峻峰,邹琴,赖雪飞.壳聚糖微球药物释放机制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4).

[4]唐红波,冯欣,张彤,刘玲蓉,张其清.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38).

[5]罗华丽,闫乃鹤.壳聚糖在靶向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3(19).

[6]李荣春.壳聚糖季铵盐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1(10).

[7]代晓丽,张伟.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

[8]程志,杜娜.壳聚糖在医药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3(2).

[9]杨艾玲.壳聚糖的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10(1).

[10]陈佳阳,陈实,乐学义.壳聚糖抗菌膜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12).

[11]陈威,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壳聚糖抑菌机制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8(2).

[12]钟婧,何卓晶,陶薇,洪艳.壳聚糖季铵盐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初步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2).

[13]苏苗,王丽丽,林强.壳聚糖/环糊精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1(1).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4

【关键词】方剂配伍规律;知识发现;综合集成;复杂系统

从金·成无己于《伤寒明理论》中以君臣佐使研究张仲景方剂[1]至今,为了把握中医方剂应用历史嬗变的轨迹,寻找中医方剂的配伍方法及组方思路,人们利用哲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或手段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尤其是近年来,以大量经方、成方或个人临床经验组方中蕴含的配伍规律为分析对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拓宽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现结合个人的研究体会对这些问题加以总结和探讨。

1应用现状

目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其一是以分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应用模式是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判定树、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参考现行已知的方剂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中的方剂按照组方药物的功效、性味或归经等分成若干类[2-6];其二是以聚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即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布,将数据对象按照不同的属性特征聚集为不同的类,然后结合领域知识对方剂的制方要素进行分析[7-12];其三是以关联规则为主的挖掘研究,即利用apriori算法、fp-tree及其变体,经过大量的预处理工作和谨慎的设计,把理-法-方-药之间的多维关系降维处理后,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症状、症状与证型等不同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探讨方剂配伍模式[13-18]。上述不同方法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挖掘层次多集中在药对、药组或药症、症证关联等局部信息的揭示上,从理-法-方-药整体层次对方剂的综合配伍规律进行探讨不多。同时,鉴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与方剂配伍规律的“内隐性”,上述研究方法在信息提取的“准确性”、挖掘技术的“针对性”和挖掘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2问题探讨

2.1方剂数据预处理

信息处理中有一个著名的“garbagein,garbageout”理论[19],即数据挖掘最后成功与否,数据准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药名、功效、方名、症状、证候等数据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的普遍现象,为了对方剂文本中存在的词义模糊、词义涵盖或多词义交叉的描述信息进行规范和统一,目前大部分研究者采取的方式是依据现有中医药教材或相对权威的工具书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规范,如涉及药名的依据《中华本草》、涉及方名的依据《中医方剂大辞典》、涉及症状的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证型依据《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剂量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采用的国际单位制等,也有些研究者则根据个人研究方法的需要利用本体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基础词表。事实上,除了《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外,上述工具书本身对症状或证型等名称的表达以及其中涉及的过程类、状态类或层次关联类语义信息的描述也是基于自然语言,因此,不同的人对药物名称、症状名称、剂量表示等制方要素进行表达方式的统一及对方剂内的药味配伍与其针对的相应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解析”和“映射”,或许可以满足一种方法应用时对数据“一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但放大到其他方法,则存在数据源的融合度低、可扩展性差、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不能为提高文献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2.2数据挖掘方法平台的构建

科学研究过程首先需要对未知领域进行分析和推测,明确研究目标和现实技术方法的内在联系,然后寻找最佳的方法进行检验。数据挖掘的不同算法都是针对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的,一种建模方法只是对被研究问题某一方面的简化了的分析。中医方剂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一味药物的多种药效在不同剂量和配伍下,药效的主次地位会发生变化,且不同药物的组合相互作用后会影响整个方剂功效的趋向,对类似的涉及药物之间联系和层次关系的认识和分析,都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和方法,才有可能实现对方剂处方规律进行较深层次的挖掘。而从应用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学者还只是从各自专业的角度,通过特定的抽样技术或方法对被研究问题所有数据的一个区间进行了局部的探讨,针对同样数据对象、不同数据挖掘方法之间缺乏比较,针对整体数据,也缺乏不同方法的有机融合。如同样是对方剂信息进行挖掘,基于频集模式发现的关联规则可以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症状、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关联结果去揭示方剂配伍关系;而分类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则可以从聚类的最优个数以及变量的组成方面去解析方剂配伍关系。从表面上,这些方法所得的结果看似都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无法发现不同方法针对同一问题所得结果中的共性和差别,因而面对不同方法所得离散的、多点分布的挖掘结果,似乎依然无法把握同病异治的不同方剂或异病同治的某一类方剂配伍规律的脉络。

2.3数据挖掘结果评价

数据挖掘应用特定方法对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一般来说,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应具有未知、有效和可用3个特征。先前未知的信息是指该信息是预先未曾预料到的,即数据挖掘是要发现那些不能靠直觉发现的信息或知识,甚至是违背直觉的信息或知识,有时挖掘出的信息越是出乎意料,就可能越有价值。但在中医药领域,一方面目前的挖掘结果仍以验证性的居多,即大部分结果还是在用配伍的已知原则与理论和通过相对简单和固定的方法就能获得的结果在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即使挖掘出了先前未知的信息,如何验证这些挖掘结果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一般情况下,对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最直接的是将挖掘结果结合专业背景及专家意见通过临床或实验室验证。但面对医学数据的社会性和法律约束性等特点,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获得的结果对问题的实际解析有可能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因此,如何对医学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3思考

生命系统研究当前的最佳支撑点是中医药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理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试图从多点的、局部的分散式研究走向系统的、整体研究阶段。以方剂配伍研究所积累的多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对象,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因处理数据之间各种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局限性所呈现的相互独立的分析结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需求。目前,中医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希望通过加强信息处理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批量的信息或数据之间找到具有科学意义的关联,以便对方剂配伍规律做出层次性的解释,来提高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体系的效率和产出。

近年来,国外以生命科学中积累的大量信息和巨量文献为对象,以知识发现为目的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基因、蛋白质、疾病、药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已取得显著成绩[20],并有研究结果得到临床和实验室的验证[21],给国内中医药的知识发现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的借鉴。

首先,在数据挖掘对数据的规范要求方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自1986年开始研制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nifiedmedicallanguagesystem,umls,由超级叙词表、语义网络、信息资源及专用词典组成),以其实时更新、面向互联网免费开放的应用方式,有效地克服了计算机生物医学信息研究领域的两个显著障碍:相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用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在医学词汇的规范、统一、标准化、科技信息的交流以及深层次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内科技信息界虽在20世纪90年代后也相继进行了分类-主题词一体化词的研制工作,如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图书馆编制的《中图法与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对照表》,在中文生物医学文献计算机标引和分类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但由于数据更新不及时、共享机制不完善,这些词表在满足医学数据挖掘对概念术语的名称、表达方式、语义类型统一规范的保障与支撑需求方面总显得力度不够。因此,一方面,中医数据规范依据的缺失是造成中医药语料处理困难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瓶颈;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数据规范的标准,倘若不能象umls那样通过信息的无障碍传递而实现这些基础科学数据的共享,则依然会阻碍基于信息技术通过事物的共性研究而进行事物分类和知识发现的进程。

其次,国内针对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单一方法的应用,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的知识发现研究,在技术平台方面往往是机器学习、文本挖掘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方法与技术的融和。在研究团队方面则是由临床、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构成。典型的案例如以pubmed数据库中积累的关于某一疾病的大量文献为分析对象,swanson[22]利用arrowsmith系统对镁缺失与偏头痛的关联关系的探讨、hristovskid等[23]利用bitola系统对多发性硬化病病因的分析、kristinamhettne等[24]基于medscan和pathwayassist软件对复杂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推测等等。这种以专家群体、数据和各种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形式进行生命科学知识发现的研究模式,恰恰是1990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把专家体系、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定性定量综合集成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体系[25]的体现。

中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与临床诊疗的个性化决定了方剂配伍规律的“内隐性”,与方剂相关的症状证型、治则治法、药味组合、剂量剂型等各个环节的差异又造成了方剂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设想,针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知识发现研究,只能是由相宜的方法和技术组成的多模块的系统模型,既要反映中医学认识论整体、综合、联系的特点,符合中医定性模糊思维特征,又要能定量描述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药物配伍与病证的针对性。借助这种综合集成的技术平台的支撑,或许我们可以从经方或类方入手,对同病异治的不同方剂或异病同治的同类方剂之中蕴含的共性和差异性信息进行多层次的探讨,从而为方剂配伍规律知识地图的呈现提供线索与思路。

另外,在关于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方面,由于数据挖掘技术汇集了来自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库、统计学、人工智能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各学科的成果,因此对其进行评测本身就是一种全新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关于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任廷革教授曾在针对名老中医的病案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的研究中提出,可以围绕“方证”关系,从“方证一致性、法(治则治法)-效(处方功效)一致性、性(处方综合性味归经)-候(处方主治症候)一致性、处方药效释放率等方面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26]。国外常见的模式是,一个研究团队利用一种技术平台进行的综合知识发现结果可以由其他团队利用另外的方法或平台进行验证。如hristovskid[27]利用bitola系统、weeberm等[28]使用dad(diseaseadversedrugreaction-drug)系统曾分别对swanson关于“雷诺氏病与鱼油”和“偏头痛与镁”的研究结论进行验证性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模式,但可以预见,随着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范围的增多,如何对数据挖掘方法或产生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也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4总结与展望

数据挖掘是一个领域专家合作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反复进行,并在反复过程中不断地趋近事物的本质。根据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综合集成理论,可以想象,以开放的中医药统一医学语言系统为数据规范依据,构建面向方剂配伍知识发现的多模块综合集成数据挖掘支持系统是方剂配伍规律知识发现研究的努力方向。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定性定量综合集成角度处理复杂问题[29]。在这样的集成系统支撑下,我们可以在最大限度地跨越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和相关信息的分散性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对其中蕴含的相关性和规律性信息进行全面探讨,并将研究结果以知识地图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为方剂的临床运用以及实验研究提供线索与思路。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无可避免地要讨论中医方剂理论中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不同学派和专家的不同认识等,如方剂配伍君臣佐使之间如何分工?方剂配伍及其所主病证之间存在的君药对主证(症)和臣药、佐使药对兼证(症)之间的针对性如何界定?怎样将问题求解中所需要的专家知识、背景知识、领域知识进行确切的描述与表达?以及由此产生复杂系统知识组织的维护与理解等问题。然而,利用信息技术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仅是信息时代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理论探讨和实践要面对的重要内容,也是复杂系统思想指导下方剂配伍规律的知识发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种实践不仅可以使中医方剂理论得以深化,使临证处方选药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证候本质研究、方剂作用机制研究、方剂适用范围研究等领域找到突破口的希冀所在。

【参考文献】

1]董正华.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1-2.

[2]刘齐宏,唐常杰,李川,等.基于属性归纳的中药方剂数据挖掘[j].计算机应用,2007,27(2):450-452.

[3]彭京,唐常杰,曾涛,等.基于神经网络和属性距离矩阵的中药方剂功效归约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38(1):92-95.

[4]雍小嘉,彭京,韩佩玉,等.采用空间矢量方法判断方剂功效倾向新论[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60-662.

[5]于润桥,危荃,王建红,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右归丸配伍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3-6.

[6]孙燕,臧传新,任廷革,等.支持向量机方法在《伤寒论》方分类建模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01-103.

[7]陈学进.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9):44-49.

[8]王咏梅,马红,刘苏中.方剂配伍的模糊数学特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6):59-61.

[9]蒋永光,李力,李认书,等.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3):32-35.

[10]张晓杰.荨麻疹辨证论治规律的聚类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2):709-711.

[11]张静,徐忠恒,雷钧涛,等.逍遥丸的模糊聚类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6,27(1):6-8.

[12]周鲁,唐向阳,付超,等.解表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5):339-341.

[13]姚美村,艾路,袁月梅,等.消渴病复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6):48-50.

[14]杨雪梅,王君,林端宜.明清脾胃湿热方用药关联规则挖掘[j].江苏中医药,2007,39(1):45-47.

[15]周忠眉,林宝德,肖青.古代方剂与新药方剂高频药组配情况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1):19-21.

[16]张万水,陈利国,黄运坤,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遣方用药规律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62-64.

[17]陈波,蒋永光,胡波,等.东垣脾胃方配伍规律之关联分析评述[j].中医药学刊,2004,22(4):611-613.

[18]纪荣芳,牛建昭,许树强,等.从数据挖掘角度看中医药治疗健忘与痴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6):337-339.

[19]tamraparnidasu,greggvesonder,jonr,etal.dataqualitythroughknowledgeengineering,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indataarchive,proceedingsoftheninthacmsigkd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anddatamining[c].washington,d.c.2003.705-710.

[20]周雪忠,吴朝晖,刘保延.生物医学文献知识发现研究探讨及展望[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3):45-48.

[21]董风华,兰小筠.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工具——arrowsmith[j].情报杂志,2004,(5):52-54.

[22]swansond,smalheisernr.aninteractivesystemforfindingcomplementaryliteratures:astimulustoscientificdiscovery[j].artificialintelligence,1997,91:183-203.

[23]hristovskid,peterlinb,mitchellja,etal.usingliterature-baseddiscoverytoidentifydiseasecandidategenes[j].intjmedinform,2005,74(2/4):289-298.

[24]kristinamhettne,marissademos,ankegjdebruijn,etal.appliedinformationretrievalandmultidisciplinaryresearch:newmechanistichypothesesin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j].journalofbiomedicaldiscoveryandcollaboration,2007,2(2):1-16.

[25]黄志澄.以人为主,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55-57.

[26]任廷革.中医学术和临证经验的继承的技术和方法研究[c].名老中医思想临床经验传承高级研修班资料汇编.2007.119-123.

[27]hristovskid,starej,peterlinb,etal.supportingdiscoveryinmedicinebyassociationrulemininginmedlineandumls[j].medinfo,2001,10(pt2):1344-1348.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5

关键词:药剂学;研究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52-02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对研制出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剂和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学科讲授的内容是药品生产及新药开发等领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传统的《药剂学》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体,按照定义、分类、特点、赋形剂、制备方法、质量检查的顺序详细介绍各类剂型。这种LBL(LectureBasedLearning)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基本上是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收地位,往往觉得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往往通过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获得高分,知识体系并不牢靠,知识点考完就忘,也完全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我院虽开设了实验教学,以求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但学生往往根据实验讲义模仿学习,缺乏缜密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实验能力培养,仅能达到操作工的培养水平,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

受到美国药学教育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的启发,我们认为,树立研究型教学的思想,即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根本上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将“授之以渔”和教会学生学习作为课堂授课的根本目的。建设基于能力培养的《药剂学》研究型教学体系,必须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结业考评3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这一改革是对现代药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性研究,对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善于交流、解决问题、联系实际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

1.角色转换——确立教师的引导地位,树立学生的主体角色在课堂授课中,由教师系统讲解《药剂学》基础理论、最新学科研究进展的同时,课前为每位学生设置一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理解本学科前沿技术。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不仅给学生创造锻炼口才、造就良好心理素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综合表达自我的能力,形成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同时,也可弥补教学课时不足的缺陷,通过课堂讨论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介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基本理论后,指出该系统存在储存不稳定的缺点,由学生课后查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汇报及讨论,教师当场点评,根据学生思路及发言情况记录平时成绩。

2.更新教学内容——知识领域多元化依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药剂学》的发展较为迅速,至今已经历了5代剂型的变化,一些药物制剂新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涌现、发展、成熟,并逐渐被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领域,才能使学生跟上学科的发展,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的药学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和文献资料,有一定前瞻性的教授这门学科。其中,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多是针对学科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以专题报告等形式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思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为灵活应用课堂所学奠定基础。

3.发挥多媒体优势——教学趣味化、具体化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吸收相关院校的先进经验,时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充分应用现场录像、动画等趣味手段,将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复杂工艺直观化,不断提高课件的质量,激发学生的新鲜感,使学习更轻松和实用。

二、实验教学改革

1.更新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条件《药剂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型给药系统尤其如此,且有相当大部分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现有实验教材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进程,迫切需要更新。重新编写实验教材,引入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缓控释给药系统、静脉脂肪乳、脂质体等新技术和新型给药系统。同时,增添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滴丸机、高压乳匀机等,增强学生对现代《药剂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2.引入综合性设计实验综合实验能力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在完成原有实验教学任务基础上,引入综合性设计实验内容。教师提前为每位学生选择1种药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剂型,并初步设计处方和制备工艺,根据《中国药典》要求设计评价方案。通过教师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结果。

3.开放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教师科研实验室,让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从大二,大三开始就能够进入实验室,做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助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并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科创基金,尽早参与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的科研论文。

三、结业考核改革

现有考核方式采取期末成绩加实验成绩的评价方法,死记硬背也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考评方式不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结合上述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内容,对结业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总体思路为降低理论考试所占比例,增加能力考核比重。考核成绩将由理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设计实验成绩及实验课成绩4个部分综合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可在具体实践中予以调整以求合理。这样,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其积极性,才可能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接收方式,达到《药剂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珊珊.改革药剂学课程教育方法,促进药剂学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233.

[2]关延彬,贾永艳,田效志.pBL与pLtL教学法相结合在药剂学教学中探索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43-45.

[3]何勤,张志荣.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7,23(3):37-39

[4]程亮.提高药剂学课程授课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5):128.

[5]宋亚玲,杨宜华,赵子明,杜倩,刘晓.《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150

[6]黄秋洁,叶勇.浅谈药剂学教学的体会[J].广州化工,2013,41(1):201-202.

[7]邓莉,鲁莹,邹豪,钟延强.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23(4):30-31.

[8]缪菊连,王成军,郭建伟,吴俊珠,高鹏飞,杨志勇.药剂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62-63

[9]苏瑾,于莲,孙维彤,于敏.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8

[10]王秀,张劲,邢蓉.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92-1093.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6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物质组;溶出度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19-02

中药复方制剂由于其效应成分多元,用某些单体成分为指标,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难以体现复方的整体释放特征。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以整体观和复杂科学为基础的蛋白质学,代谢组学等后续组学研究相继兴起,并应用于中医药研究[1-4],标志着中医药研究进入“组学”时代,“中药物质组”的概念应运而生,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展了以中药物质组为指标,进行了中药复方制剂的体外释放研究。本文就中药物质组的概念及其演变作一小结,并综述了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进展,提出中药物质组溶出度测定的意义。

1.中药物质组的概念

近期以来,国内学者提出“中药物质组”或类似概念及相关组学方法。不同的物质组类别具有不同的内涵。

1.1内涵的比较

1.1.1化学物质组: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例如:药物、食物,以及从外部环境摄入的其他化学物质等[7~9]。

中药化合物组是指特定中药内所含的所有化合物的集合,即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中可释放/溶出并在一定条件下可检测到的全部化合物[5~6]。

1.1.2本草物质组:梁鑫淼等[10]提出本草物质组计划,拟用现代高效分离、表征技术,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机制,但是,尚未在相关文献中明确定义本草物质组的概念。

1.1.3中药物质组:除局部给药的非溶解性组分外,一般指单位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中所含有的、在介质(口服给药时的介质为胃肠液)中溶解的所有组分的集合,它包括:①可溶解、吸收的活性成分;②可溶解、吸收的惰性成分;③部分不可溶解、吸收的惰性成分等[11]。

1.1.4中药化学组:王启升[12]等提出中药化学组学,但是未明确中药化学组学的含义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结合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与中药药性、功能及主治有关的物质基础即药效成分的组成、结构、含量、相互作用及性质等。

1.1.5有效成分组:指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中所含有的所有与其临床应用目的密切相关的药理活性成分[13]。

1.1.6活性成分组:指包括有效成分组的全部内容和另外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不论这些活性成分中在该中药或中药复方的临床治疗中是否发挥作用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13]。

1.2中药物质组学

中药物质组学的基本含义是指以中药物质组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组学技术与方法,系统研究中药的物质组性质、稳定性及其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研究中药物质组的药效学和毒性作用,研究中药物质组药物动力学及给药系统设计方法等。以中药物质组学为基础,有可能形成中医药研究的若干新型学科和研究领域,如,“中药物质组药效学”、“中药物质组配伍与相互作用”、“中药物质组的制剂学处方前研究”、“中药物质组质量控制”、“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和“中药物质组代谢动力学”等新型学科。将中药物质组学方法和理念贯穿于中药新药研发或中药给药系统研究,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与方法[14]。

2.溶出度

2.1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生物利用度系指药物被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是根据人或动物用药后,其尿液或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来计算的,此试验工作量大,过程复杂,代价高,而且很多客观检查方法不灵敏或根本没有,实际应用存在困难。[15]

2.2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溶出度是片剂等固体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难溶性的药物一般都应作溶出度的检查。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药物的溶出度虽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不一定具有恒定的相关性,但是因其简单可靠,已经成为新药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新药开发方面,它被用于指导制剂工艺研究;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是被用于药品进入市场前的批次之间的质量检测。基于溶出度的重要性,美国FDa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指导原则,为溶出度方法学研究、溶出度的限度的制定、新药申请中的溶出度项目等提供信息和参考意见[16]。

2.3溶出度的试验方法

2.3.1转篮法:通过固定制剂的位置获得尽可能重现的液-固接触层。虽然转篮法已被使用了30多年,并且在很多剂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还是有几个不足的地方,如制剂中的胶性物质容易堵塞筛网,对溶出介质中溶解的气体极其敏感以及当颗粒逸出网篮并浮在溶出介质中时会造成流苏的变动;另外在试验中发现转篮法还存在着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例如篮内装得较满时,在仪器转动过程中仅仅可以能使释放的介质与篮外层的部分相接触,所以就常常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溶出规律。

2.3.2浆法:浆法是最初由poole建立,并且由美国FDa的国家药品分析中心的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修进。此方法可以克服篮法的诸多不足之处,但是该方法对搅拌桨和溶出杯几何尺寸的精度有相当高的要求,搅拌桨运动方向的微小改变都会引起溶出结果的变动,而这些结果的变动时可接受的。但是浆法同样具有极易导致样品上浮的缺点。

2.3.3往复筒法:缓释制剂,特别是小丸(或微丸)的释放度检查用。该仪器装置采用两端装有筛网的透明中空圆筒。将样品置于圆筒中并将两端筛网紧固后,该装置在置于水浴中并内装有溶出介质的玻璃管中轻轻上下往复,解聚后的颗粒“悬浮”在往复运动的液流中。为部分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可用于存放不同pH介质的一系列玻璃管作为溶出杯。往复筒法是一个特殊的系统。此方法的优点是所需介质少,易于改变pH、减少死时间以及避免降解等。用于缓控释制剂溶出。

2.3.4流池法:该方法就是将制剂置于样品池中,溶出介质在泵压下通过流通池。可用于篮法和桨法中有饱和度问题的药物。用于片剂和包衣片、栓剂、软胶囊、植入剂、微胶囊、粉末和颗粒等制剂溶出速率的测定。特别适用于缓释制剂的检测以及需要改变介质pH的溶出或释放度的分析,还可为难溶性药物提供恒定的漏槽条件。该方法具有与自动取样技术的天然适配性。

2.3.5其他方法:浆碟法、转筒法、往复架法、提取池桨法均用于透皮贴剂的药物释放试验,被FDa推荐使用。

虽然药典中介绍了各种溶出度的试验方法,但是依然不能检测部分药物的溶出度,如用于药物涂层支架的药物的溶出度检测,所以新的溶出度的试验方法随着新药和新剂型的出现而出现。

3.用物质组的方法测量溶出度

3.1方法: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一直是中药研究的传统重点,但一般研究多侧重在其组分[17-19]和药效学[20-22],尤其缺少以中药药效物质的全部组分为对象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生学的发展,从组学学科的理念出发,张继稳等[23]提出了以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为中药药动学评价对象的多组分中药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该理论对多组分中药及其复方进行化合物组的释放动力学的量化表征;梁鑫淼等[10]提出了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设想与建议拟用现代高效分离、表征技术,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机制。

3.2意义:由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复杂,所含化合物种类多样,现有质量控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面向多组分物质组的释放度溶出度质量控制方法,难以保证具有释放过程的中药制剂溶出度性质的稳定、可控,不能对多组分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体内、体外释放过程进行量化控制。通过研究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可以建立一种既符合中医药多组分、整体性特点,又满足现代药物对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的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宇飞,吴煜,邬冬华。参附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基因芯片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2):22-26

[2]刘丽丽,马增春,王宇光,等.四物汤对环磷酞胺致血虚证小鼠骨髓蛋白质组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4):1172--1175.

[3]罗和古,丁杰,岳广欣,等.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3):307-313.

[4]马增春,高月,谭洪玲,等.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6,31(9):766-769.

[5]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等.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研究,中国天然药物,2008,6(1):48-52.

[6]陈立兵,张继稳,傅丹丹等.应用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方法评价银翘解毒片的释放特征,中国天然药物,inpress.

[7]罗国安,梁琼麟,张荣利等.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6,8(1):6-15.

[8]叶能胜,梁琼麟,罗国安等.化学物质组学与蛋白质组学.亚太传统医药,2006,1:22-26.

[9]罗国安,梁琼麟,刘消飞等.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7,9(1):10-16.

[10]梁鑫森,钱旭红,惠永正.《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设想与建议.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7,9(5):1-6.

[11]陈立兵,张继稳,顾景凯等.中药制剂及给药系统的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原理.中草药,inpress.

[12]王启升.中药基因组学和中药化学组学,首都医药,2001,8(6):19-20.

[13]杜冠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中成药,2002,24(11):878-880.

[14]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中药质组相关概念释义.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2(10):1-4

[15]王霞,李超,张海港等.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研究进展.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2,8:320-324

[16]VinodpShah,ph.D.Dissolution:aQualityControltestvs.aBioequivalencetest.Dissolutiontechnologies.november2001,1-2

[17]方振峰,李占林,王宇,等.鬼箭羽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6):810812

[18]王英,李茜,叶文才等.一叶生物碱类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2:163167

[19]苏艳芳,陈磊,罗洋等.金龙胆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溃疡活性研究[J]中草药,2007,383:332334

[20]唐黎明,素慧,宁炼.复方青风藤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9):5053

[21]彭蕴茹,姜洁,沈鸿等.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6):558-560

[22]许琼,罗顺德,罗毅等.肾宁颗粒剂治疗大鼠肾炎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6):694697

[23]朱盛山,袁旭江,李苑新.治疗冠心病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均衡释放度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44-47

作者简介: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7

目的针对配液时间、用量用法、适应证和联合用药4个因素进行干预,观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03~2007-05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宣传教育、行政干预、监督检查等干预措施,针对4种因素对中药注射剂分别进行干预,将结果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临床疗效也有所提高。结论对配液时间、适应证、用量用法和联合用药分别干预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对以上4种因素干预有效。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干预不良反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应用于临床。它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克服了起效迟、作用慢等诸多不足,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在抽样调查中药不良反应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adr报道总数的72.27%,居各类制剂之首[1,2]。本实验针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行干预,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旨在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选取2007-03~2007-09期间,我院入院患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过敏体质者除外。

1.2 研究方法确定可能会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4个因素:配液时间、用量用法、适应证、联合用药,分别进行干预,干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1 建立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号、性别、年龄、入院诊断、用药适应证、配液时间、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数量、使用药品过程中adr的发生情况、药物的疗效、给药间隔、给药速度、过敏史、肝肾功能等。

1.2.2 干预措施针对配液时间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求护士严格按照即配即用的配液原则,尽量减少配液时间,配液后及时给患者使用;针对适应证、用量用法及联合用药3个因素对医生进行培训,要求医生从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出发,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提到的适应证、用量用法及联合用药的要求进行诊断和用药。

1.2.3 观察指标对不同的干预因素记录相应的观察指标,例如:配液时间研究中的观察指标,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药物使用过程中配液时间、有无adr、药物的疗效、给药间隔等指标。

1.2.4 判断标准药品的用药剂量、适应证及给药间隔、给药速度及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均以说明书为准,另外参考相关文献报道;患者的情况包括入院诊断、过敏史、肝肾功能等以病历记录为准;疗效判断标准:以患者使用后症状的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可判断有效或无效。

1.2.5 统计学处理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分析。

2 结果

2.1 针对配液时间的干预研究在配液时间的干预实验,对照组涉及患者162例,干预组涉及患者182例,对于干预组由我院的临床药师亲自下病房配合护理部,严格按照即配即用的配液原则,配液后及时给患者使用,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统计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adr的表现也不一样,见表1,干预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2。表1 配液时间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表2 配液时间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分析(略)。

2.2 针对适应证的干预研究在观察适应症的研究中,干预组涉及患者214例,对照组涉及患者186例。干预组要求临床医生开医嘱时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依据,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统计学方面有显著的差异(p<0.05),adr的表现也不一样,见表3;干预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4。表3 适应证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表4 适应证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分析(略).

2.3 针对给药剂量的干预研究在观察药剂量合理性的干预研究中,干预组涉及患者297例,对照组涉及患者203例,干预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5;干预组经药师对给药剂量进行干预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7%,对照组为3.45%,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表5 给药剂量的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分析,表6 给药剂量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略)。

2.4 针对联合用药的干预研究干预组共使用中药注射剂272例次,对照组共使用中药注射剂226例次。干预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7;干预组经药师对联合用药进行干预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对照组为3.10%,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8。表7 联合用药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分析,表8 联合用药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略)。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被大量、广泛地应用,在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是无形的健康隐患,实验表明,针对中药注射剂,在行政领导支持下,面向医生和患者的各种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必须的;采取各种管理和行政干预手段也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的各项干预措施均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临床药师在医生、护士、患者之间开展中药注射剂应用的指导工作非常有意义,对降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成为临床药师工作的一个方向。但本实验所收集的临床病例有限,可能对实验的准确度有一定的影响,还需大样本的临床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8

【关键词】中医方剂;知识量表化;近似推理方法

中医方剂学是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其走向现代化的研究中,寻求适合其量化表达的数学方法是中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在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这一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炼方剂功效相关因子间的关系

简单的一张处方,围绕其功效,究竟存在着哪些关系呢?依据中医方剂学理论,与方剂功效相关的主要因子有药物(本文中所有“药物”的概念均指中药而言)、药量、药效、适应证候等,研究发现这些因子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药效关系”、“证效关系”、“候效关系”等,从数学上看,这些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这些关系进行研究,笔者提出了方剂功效量化的算法模型。

量效关系,即指方剂药物剂量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药物剂量对方剂功效的贡献度。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方剂药物的剂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缘故,即相同剂量的方剂药物,由于受到药物特性(物理的、化学的)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药效关系,即指方剂中不同药物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由方剂药物带来的不同药效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强度。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方剂功效不等于药物之药效简单叠加的事实。方剂由多种药物组成,每种药物有几种到十几种药效不等,在一个方剂中起码会有几十种药效,而方剂功效是集合了这些药效的相互作用后而产生的。

证效关系,即指“证”(中医诊断学概念,是病的不同类型,往往随病程的不同时期而出现,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常见有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情况)对方剂功效的需求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证”和“效”(方剂功效)之间的一致性,即认为一个有效的方剂,其功效和临床所见的“证”应该是对应的。如“气虚血瘀证”,依据中医治疗学理论,需要用“益气活血”(效)的方法来治疗,于是我们建立了“证效关系”的知识表,并采用规则法进行表达。

候效关系,即指“候”(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候”对方剂中诸多药效的选择性,且这种选择性直接影响所用方剂的功效性质(定性)。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一个方剂中的几十种药效在治疗某种证候时并不是全部都在发挥作用这样一个事实。

除了上述这些关系之外,影响方剂功效的还有其它一些关系存在,例如“构效关系”(方剂的配伍结构和方剂功效的关系)等,本研究初步表明,在这一关系中存在着更加丰富的知识,有待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

2方剂功效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2.1计算相对药量

计算方法:注:m.最小药量(常用药量的下限);n.最大药量(常用药量的上限);

x.实际药量;f.相对药量(无纲量)。

原理:把操作数据(药物和剂量)转化为信息数据(药物和贡献度),基本原理在于求出药物剂量在其历史用药范围中的权重。

意义:计算的结果可以对每种药物在方剂中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并对该药物的所有药效的强度进行量化表达。例如“桂枝汤”中“桂枝”的贡献度是108,那么暂定它所具有的散寒、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平冲、降逆的药效强度均为108。

结果:以“桂枝汤”的药物组成为例(见表1)。表1“桂枝汤”的药物组成(略)

结论:计算的量化结果符合中医方剂学对“桂枝汤”药物贡献度的认识(桂枝为主药,生姜协助桂枝,芍药配和桂枝,大枣协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2.2计算功效强度

计算方法:注:fi.甲药某一项被计算前的功效值;fi’.甲药某一项被计算后台阶的功效值;fjk.乙药第k项的功效值(数值上等于乙药作用量);n.乙药功效总数目;r=1——药效相同(此种情况下fj’=0);r=2——乙药效对甲药效单向协同;r=3——甲乙药效双向协同;r=4——甲乙药弱抑制;r=5——甲乙药效强抑制;r=0——无关系。

原理: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的计算取决于药效的强度及相互作用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归纳为6种:无关系,相同关系,协同关系(单向协同、双向协同),抑制关系(强抑制、弱抑制),这些关系用矩阵知识表进行表达。

意义:计算出方剂功效的性质和强度(定性、定量),其计算的结果是预测该方剂适应证的重要依据。

结果:以“桂枝汤”的功效分析为例(见表2)。表2“桂枝汤”的主要功效分析(略)

结论:从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最高值的“解表”(权重246)到其半衰值的“平冲”(权重123),基本涵盖了中医方剂学及其它传统文献对“桂枝汤”的分析和认识。即“桂枝汤”主要功效为:解表散寒(治疗外感);降逆平冲(治疗奔豚症);温经通脉(现代临床用桂枝汤治疗冠心病)。以下的补血、益气、止呕等功效,符合《金匮要略方论》文献中用“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的认识。

2.3计算贴近度

计算方法:注:α.贴近度;ai.甲药第i种性味归经,真为1,假为0;Bi.乙药第i种性味归经,真为1,假为0;n.两种药所具有的不同性味归经总数量。原理:按照药物的性(寒热温凉等)、味(酸苦甘辛咸等)、归经(十二经)等数据,对2种药物的近似程度用函数进行计算,函数夹角的大小与贴近度的值成反比。

意义:药物的贴近度,主要参与不同药效相互作用(6种方式)的计算。贴近度小,相互作用的强度弱;贴近度大,相互作用的强度强。

结果:参见上例。

结论:参见上例。

2.4方剂功效聚焦方案

从上面对“桂枝汤”功效的分析结论可以看出,一个方剂往往会有诸多功效,根据在临床上的实际情况,怎样计算出方剂的哪些功效是在实时发挥作用呢?我们依据中医方剂学“方证(症)相应”的理论[1],采用排除法,利用“候效关系”的选择性对方剂功效进行排除,被排除的功效不参加当前的计算,于是便得到了更适合当前临床表现的功效,我们暂且将此方案称作“方剂功效聚焦方案”。

结果:以《伤寒论》第12条的“桂枝汤”功效分析为例(参考文献: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结果见表3。表3方剂主要功效聚焦方案(略)

结论:此“桂枝汤”功效结论,完全适应中医《伤寒论》讲义“风寒外束肌表”、“外邪干胃,胃气上逆”的病机分析。

3方剂功效量化研究的意义

3.1量化方法突破了频次统计的局限

长久以来,中医学量化研究的方法除了实验科学之外,就是计算科学了。众所周知,实验科学的量化研究是分解的、局部的,距离研究人的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计算科学多年来在中医学的量化研究方面多是基于频次的计算[2],而对中医学这个复杂的知识系统来说,仅限于频次统计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转贴于

笔者应用近似推理技术提出的方剂相对药量、药物贴近度概念,并建立药效相互作用关系的知识表,是中医方剂学研究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尚未见国内外文献中有类似的报道,此研究具有原创性的意义。

3.2方剂功效的量化使主治证的预测成为可能

在类似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习惯于正向推理的研究,即把医生自己的评述和结论作为切入点,并完全按照医者的思路进行模拟来完成“重复”(经验重复)的目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受到主观因素的局限,使研究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本研究是从处方入手,且研究过程中强调回避医生的主观评述和结论,尽量使研究在客观的数据中进行。中医学认为“药不离方,方不离证”,因此从方剂药物切入,对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计算,推导出其所适应的病证以及临床表现的主次序列成为可能,这是一个由结果到原因的逆向推理。

3.3量化的分析使人的经验变得直观

有经验的中医医生都相信“灵感”,甚至有人称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门“艺术”,这些都表明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形象与逻辑的水乳交融,具有直观理性思维的特征和方法论,伴随中医学这一特点的是缺乏定量化的知识结构[3]。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医治疗经验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往往要求学习者具有很高的悟性,这给中医学的继承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为中医学的传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中医学的发展也由此受到了制约。

我们在逆向思维指导下的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不仅基本做到了符合专家的认识(机器学习),而且为解读专家经验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数据(知识发现),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对专家知识的量化表达,使人的经验变得直观,容易理解,便于学习,还可以做到重复性操作。

3.4量化的数据为新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近似推理理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也遇到了难以提高的台阶,原因就是它依赖先验知识的局限,为了突破这个局限,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新技术的寻求方面。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成为我们研究的首选,由于它具有支持高维样本、非线性建模、适用于小样本等特点,特别是能够给出所建模型泛化能力的界的特点[4],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SVm归纳学习方法完全基于数据,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先验知识,在理论上,两者能在一定条件下而优势互补,但在实际研究案例中并未见报道。我们将在中医方剂功效的量化和分类研究中首次实践两者的结合,尝试SVm学习与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以方剂功效为主题的方剂分类学习,并对其遣药组方规律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描述。这其中定量计算将为这一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3.5研究结果引发的中医评价技术

中医的评价问题是中医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对这一问题这里不进行任何深入的讨论,只想从我们研究的结果提出一个见解:通过计算技术对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化处理,可在中医学理论的框架内,以方、证为中心,对临床的诊疗方案提供具有评价意义的技术。这种评价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方证一致性评价;②效法一致性评价;③候性一致性评价;④处方药效释放率评价。

4小结

以上研究是对我们20多年对中医学信息研究的延续、自然发展和深化,围绕方剂功效相关因子的各种关系(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证效关系)的量化计算,提出有效的数学表达方法,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方剂功效进行分析,并实现量化的表达,是我们在中医方剂学理论的数学建模方面进行的尝试,为研究把人的经验转化为可形式化描述的知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探讨,这不仅对中医学术和经验的传承具有原创的意义,而且对复杂系统的描述理论和计算机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1-12.

[2]何前锋,崔蒙,吴朝晖.方剂中配伍知识的发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7):655-658.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9

【关键词】固体药物;多晶型;生物利用度

固体物质按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可分为晶型(包括假晶型)和无定形。晶型形成的基础是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微粒间的作用方式可以是金属键、共价键、范德华力等,因此晶体可分为金属晶体、共价键晶体、分子晶体等[1]。有机药物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可因结晶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极为普遍,晶型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硬度、外观、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等方面差异均有显着性[2~3]。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多晶型中只有一种是稳定型,溶解度最小,化学稳定性好,其他晶型为亚稳定型,它们最终可转变为稳定型。一般讲,亚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高,为有效晶型,而稳定晶型药物往往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药物多晶型的研究已经成为新药开发和审批、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以及新药剂型确定前设计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药物多晶型的鉴别研究方法

对多晶型药物,要确证其结构,除了要确定其分子中各原子的组成、数量及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外,还要确定各分子在不同晶格中的填充、排列方式。由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同晶型间的差异常常出现在分析范围边缘,因此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过去几十年中,常用的晶型研究方法有:热分析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热载台显微镜法、溶解度测定法及X-射线衍射法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技术如拉曼分光光度法、固态核磁共振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热气压测量法以及一些传统方法的联用。

1.1热分析法热分析法包括差热分析法(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热重分析法(tGa)。同一药物由于晶型不同,在加热(或放热)过程中,吸(或放)热峰会出现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吸(或放)热峰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晶型。在甲苯磺丁脲多晶型的研究中用DSC对样品检测,晶型Ⅰ~Ⅳ在80~127℃范围内有不同的吸、放热峰[4]。对葛根素[5]采用四种不同溶剂进行结晶,根据DSC和tGa图显示具有四种晶型,熔点分别为206、185、182、211℃。在头孢呋辛酯[6]多晶型的差热分析中,低熔点晶型α则在175℃处出现一个小的吸热峰,而高熔点晶型β在205℃处出现一个尖锐的吸热峰。采用热分析法所需样品量少,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是药物多晶型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7]。

1.2红外光谱(iR)法同一物质的不同晶型,由于分子内共价键的电环境不一样,共价键强度也会有变化,红外吸收光谱是共价键运动能级跃迁的结果,因此必然导致多晶型iR光谱的改变[8]。红外光谱法较为简便、快速,但同时图谱的差异也可能来自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样品纯度不够、同系物的错标、晶体的大小、KBr压片过程的晶型转变等。比如在盐酸丁螺环酮的多晶型研究中,为避免KBr压片时压力可能引起的晶型转变,采用石蜡糊法[9],很好地测出了a、B两种晶型在红外光谱上的细微差别。当然多晶型也有晶型不同而iR相同的情况,如苯乙阿托品的晶型Ⅰ和Ⅱ的iR就一样[10]。

1.3X-射线粉末衍射法因为有机药物不容易得到足够大小和高纯度的单晶,因此多采用粉末衍射法[11,12],即采用单波长多角度对样品粉末照射,仪器记录衍射强度i/i0对2θ(θ为入射角)的变化曲线,不同晶型的晶胞参数如晶面距、晶面夹角等不同,所得到的衍射光谱也必然不一样。近年来发展的小分子衍射区域检测器为分析较小晶体或纯度不够的晶体提供了可能。许多样品在使用热分析法、显微镜检查法或红外光谱法无法分辨出差别的情况下,用X-射线衍射方法却能得到满意的结果[13,14]。

此外,也可以通过偏光显微镜或者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固体药物的微观形态,以快捷地鉴别某些药物的晶型[15],同时,核磁共振谱、紫外吸收光谱也可用做晶型的鉴别。总之,药物的晶型确证工作,是一个综合应用各种研究方法及测定结果的分析判断过程,所有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对与晶型相关信息的全面分析,才能真正准确地确证样品的晶型。

2药物多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晶型对药物药效的影响是目前药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同一药物在疗效上的差异,其原因除了因生产工艺上的不同而产生的质量差异外,另一个可能因素就是药物晶型的影响。

2.1同一药物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有显着性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主要是由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不同引起。磺胺二甲嘧啶有5种晶型,将其中溶解速度有显着差异的Ⅰ型及Ⅱ型制成混悬剂,给大鼠灌胃,实验结果表明Ⅱ型比Ⅰ型有较大的吸收[16]。利福定用不同溶剂结晶可以得到四种晶型,其中利福定Ⅳ型为有效剂型,动物实验表明,Ⅳ型产品血药浓度高峰是Ⅱ型产品血药浓度高峰的10倍[17]。

药物多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无味氯霉素[18](氯霉素棕榈酸酯)。无味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其中B晶型与无定型有效,而a、C两种晶型无效。1975年以前,我国生产的无味氯霉素原料、片剂及胶囊剂,均为无效剂型,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出有活性的B型,并在质量标准中增加了非活性晶型的含量限度,确保了药物的疗效。

2.2同一药物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无显着性具有多种晶型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也并非都存在明显差异。对此研究较成熟的是H2-R阻断剂-法莫替丁,将其饱和溶液缓慢冷却或冰水浴速冷,可得到a、B两种晶型,对两种晶型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晶型的体内过程一致,tmax和Cmax无差异。程卯生等[19]对两种晶型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a、B两种晶型片剂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6.82%和49.1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p>0.05)。这可能是因为法莫替丁是带有胍基的碱性化合物,晶型的差异并不影响其在酸性胃液中的迅速溶出,其片剂的溶出度为15min平均累积溶出97.0%以上,一旦成为溶液状态,就不存在两种晶型之别,因此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差异无显着性是合理的。

3影响固体药物晶型的因素

固体药物大多是分子晶体,晶格能较小,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晶型的转变。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有利于合理设计处方和制订工艺方案,避免产生不希望的晶型,从而保证药品质量及临床疗效。

3.1溶剂获得多晶型样品及晶型转化的最主要方法是采用不同溶剂进行重结晶。布洛芬[20]的三种晶型可以分别通过乙醚、丙二醇、乙二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除溶剂种类外,溶剂的浓度和结晶时间也是需要考查的因素。另外,在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中,我国目前仍以湿法制粒为主,而水和含醇水溶液是常用的粘合剂,这样极有可能使药物分子形成水合物而常导致药物的晶型发生改变。

3.2研磨研磨粉碎这种动力化学作用由于做功能使固态多晶型转变为非晶型和亚稳定型,从而达到药物粒子比表面积和溶出度增大的目的,是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晶体药物受压后有可能产生晶型转变。如头孢菌素、氯霉素棕榈酸酯和消炎痛在研磨过程中均会发生晶型转变。无水咖啡因[21]即使只研磨1min,也能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观察到其由稳定型转变为亚稳定型。

研磨时温度也影响晶型的转变。吲哚美辛[22]稳定的γ型,在4℃条件下,粉碎4h,成为非晶型;而在30℃条件下,经6h粉碎转变为亚稳态α型;亚稳态α型在4℃下,经2h粉碎转变为非晶型;而在30℃时,虽经过10h也不变为非晶型。因此,药物在较低的温度下粉碎或研磨有利于非晶型的生成,而在较高的温度下粉碎或研磨有利于稳定型或亚稳型的生成。

3.3混悬混悬型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常常发生晶型转变现象,如甲基氢化泼尼松、巴比妥等混悬液。

3.4温度温度直接影响结晶速率和多晶型的种类。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干燥或加热灭菌等工艺处理,当达到某一特定的温度时,可能发生晶型的转变,如扎来普隆(zaleplon)、甲氧氯普胺、巯基嘌呤等。此外,熔融物冷却时,也可发生晶型转变。例如无味氯霉素的生产工艺中,无效晶型a经过熔融(87℃~89℃)和快速冷却,可转变为有效的B型。

3.5湿度对于极易吸湿的晶型,微量的水分即可能使药物得到或失去结晶水而发生转晶现象。如咖啡因Ⅰ型和Ⅱ型样品吸潮后会缓慢转变成水合物晶型[23]。

3.6压力片剂压片过程中,压力可能引起晶型的转变[24]。

另外,升华、加入附加剂、痕量金属或酸、碱、非溶剂的存在,也会引起晶型的转变。

4研究药物多晶型的意义

由于药物的多晶型现象,导致药物在溶解度、熔点、密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出现差异,因此,各国药典开始对一些药物的多晶型进行质量控制。如卡马西平,中、美、英三国药典都通过iR标准图谱对其晶型做了限定。目前,国内对多晶型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具体研究方面以及药审部门技术审评要求方面尚无明确的尺度。

对于一个新药化合物的晶体学研究,是在药物设计初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或选择一种在制剂加工工艺或临床治疗学上有意义的某种晶型,避免因晶型问题而导致研究的重复,对新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研究药物多晶型现象及其性质,还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均一性;有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增进临床疗效;有助于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与设计;有助于药物制剂工艺参数的确定,特别是在制剂过程容易产生晶型转换的药物的制剂工艺参数控制,从而有助于控制药品生产质量。

5结束语

药物的多晶型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它对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的制备,以及制剂的稳定性、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的甚至带来毒副作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与研究机构已开始重视药物多晶型问题的研究,但对药典上已经收录的各类固体药物的晶型问题尚缺少必要的、有效的、定量的检测数据支持,在固体晶型药物研究方面与国际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沈建林,姜倩,张钧寿.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5):304-305.

2SohnYt.theeffectsofpesudopolymorphismontherelativebioavailabilityofamoxicillin.YakhakHoechi,1998,42(5):468.

3唐万军,陈栋华,张健,等.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1):16-20.

4KenyaKimura,FumitoshiHirarama,KaneloUekama.Characterizationoftolbutamidepolymorphs(BurgersFormⅡandⅣ)andpolymorphictransitionbehavior.JpharmSci,1999,88(4):385.

5潘见,张勇,袁传勋.葛根素的多晶型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04,24(2):119-122.

6李振华,平其能,朱颖,等.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23-27.

7Gehenota,RaoRC,maireG,etal.Valueofthermalanalysisinthecriticalevaluationofclassicalmethodsofmeltingpointdetermination.intJpharm,1988,45(1-2):13.

8DeSpiegeleerB,SeghersD,wiemeR,etal.DeterminationoftherelativeamountsofthreecrystalformsofabenzimidazoledrugincomplexfinishedformulationsbyFt-Ramanspectroscopy.pharmBiomedanal,2005,9(2):275-280.

9杜青,平其能.盐酸丁螺环酮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2):102-104.

10谢云德,焦克芳.苯乙阿托品盐酸盐的两种晶型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2):101.

11BanerjeeS,mukherjeeaK,Banerjeei,etal.Synthesis,spectroscopicstudiesandabinitiostructuredeterminationfromX-raypowderdiffractionofbis-(n-3-acetophenylsalicylaldiminato)copper(Ⅱ).CrystRestechnol,2005,40(8):815-821.

12RebantaB,JonS,Gregorye,etal.applicationofpowderX-raydiffractioninstudyingthecompactionbehaviorofbulkpharmaceuticalpowders.pharmSci,2005,94(11):2520-2530.

13DunitzJD.phasetransitionsinmolecularcrystalsfromachemicalviewpoint.pureapplChem,1991,63(2):177.

14ipDp,BrennerGS,StevensonJm,etal.Highresolutionspectroscopicevidenceandsolutioncalorimetrystudiesonthepolymorphsofenalaprilmaleate.intJpharm,1986,28(2-3):183.

15mGeorgeGary,HarrisRobinK,Cippendaleamargaret,etal.Conformationalanalysisbymagic-anglespinningnmRspectroscopyforaseriesofpolymorphsofadisperseazobenzenedyestuff.JChemSoc,perkintrans2,1996,(8):1733.

16刘崇悌.药物晶型改变与晶癖以及它们对药物质量及临床药效的重要影响.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0,7(4):207.

17邹元概,李玉琛,毕兴福.对不同晶型利福定的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1,22(3):68.

18陈国满.无味氯霉素的多晶型物.药学通报,1982,17(2):29.

19程卯生,王敏伟,廖锦来,等.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4,4(2):110.

20侯秀清,戚雪勇,王立军.布洛芬3种晶型的制备及其溶解度测定.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11(6):62-63.

21pirttimarkiJ,Lainee,KetolainenJ,etal.effectsofgrindingandcompressionofcrystalstructureofanhydrouscaffeine.intJpharm,1993,95(1-3):93.

22otsukam,otsukaK,Kaneniwan.Relationbetweenpolymorphictransformationpathwayduringgrindingand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bulkpowdersfor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DrugDevindpharm,1994,20(9):1649-1660.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篇10

摘要:介绍了当前中药研究中的几种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概率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

关键词:中药研究;数学模型;统计学;模糊数学

中药研究主要使用的是实验方法,尽管它是以诸多基础学科,如物理学、化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生物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等为基础的综合应用,但是数学在中药研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数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中药研究也不例外,同其它学科一样,数学方法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使中药由文字描述为主过渡到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任何问题,都要做出量的考察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而现实的客观事物,又可分为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处理如下:

客观事物确定性――经典数学

不确定性随机性――统计数学

模糊性――模糊数字

数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模型阐述中药机理原理问题,即理论问题;二是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中药质量、药效分析;三是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可使中药的性能、功效量化。

1数学模型为中药机理研究提供了工具

大家知道,很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定理、定律均能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公式表示,通过数学公式能清晰地反映出有关理论、定理、定律的内容,用数学语言要比日常的自然语言更恰到好处。中药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方法严格地讲,统计方法也是数学模型方法的一种,因为统计模型也是一种数学模型,但因统计方法对中药学研究的特殊重要性,将其单独列出,而这里所指的数学模型方法主要指用于描述药学中某些机理而用的数学方法。我们从两个数学模型谈起。

1.1“水闸门”法王智民等[1]建立了“水闸门”法对中药的药效强度进行评价。他们形象地将疾病比喻为“洪水”。而每个药物看成一个水闸,对应着一个药理指标。就单个水闸门面言,西药绝对强于中药,但由于中药里有很多成分,有很多小闸门,那么这么多的小水闸门加起来的作用就可能不弱于一个大水闸门。根据中药多效性原理设计的数学模型:esequencepath=al+a2-a1*a2 (fortwoSequencepath)esequencepath=al+a2+a3-a1*a2-a1*a3-a2*a3-a1*a2a3 (forthreeSequencepath)a1;a2;a3-代表药物对各靶点有效率、抑制率。该公式可以对不同药物进行药效差异比较,同时求出中药药理实际治疗总有效率。

1.2扩散公式在制备中药浸出制剂时,我们希望浸出量越多越好,那么怎样使浸出量增加,制剂的疗效提高呢?即哪些因素影响浸出的效果呢?通过扩散公式[2]:ds=-D・F・dc

dχ・dt(1)其中,dt为扩散时间,ds为在dt时间内的物质扩散量,F为扩散面积,代表药材的粉碎度,dc

dχ为浓度差,D为扩散系数,负号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扩散系数D可由实验按下式求得:D=Rt

n・1

6πrη(2)其中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r为扩散分子半径,为粘度。扩散公式(1)(2)清晰地阐明了在中药浸出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浸出效果,从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浸出过程中的浸出量,为进一步研究浸出制剂提供了可能。数学模型的方法能揭示一般性的规律,而要从各种特定的研究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是很困难的。然而使用数学模型方法,对问题的机理进行数学抽象研究是十分有效的。首先数学模型能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对机理的探讨,实验的方法只能给出研究方向的揭示,规律本身的表述依赖于数学的刻画。其次,数学模型能以较小的代价进行重复和快速的实验,节省了成本或克服了实验的困难,探索新的规律对已知问题进行数学刻画建立它的数学描述,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成本低廉的模型,它能模拟真实的对象,进而模拟对真实对象所作的实验。

2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成为中药质量、药效分析研究的手段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科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方法,探讨各学科统计学研究的设计,通过数字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从而掌握事物内在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统计学包涵丰富的统计方法,能够帮助人们透过复杂的数字资料,发现事物内在客观规律。中药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检测,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由手工操作到由计算器操作再到计算机处理,这为我们处理复杂的数字计算成为可能。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大型统计软件系统的逐渐普及,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和SaS统计软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逐步使用。使得统计学在中药研究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研究方法由单纯的频数分析、线性回归向多元回归、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向过渡。赵荣华[3]等对古今文献中治疗糖尿病的518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处方用药规律。严启新[4]通过分析145首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频数,探讨冠心病的用药规律。张京安等[5]对古今中医哮喘方进行频数分析,研究哮喘病方药的使用特点和规律。谢民等[6]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历代医家有效的抗衰老处方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处方所使用的四味中药用量之间存在一个三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关系。吴童等[7]首先采用双频数关联分析法对亚健康状态90个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药物与剂量的关联意义等。

3模糊数学为中药性能、功效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模糊数学的基础主要是模糊集合、隶属函数和模糊算子。论域U(讨论涉及的对象)上的模糊集合a是用一个从U到闭区间[0,1]的函数μa刻画的,μa叫做模糊集合a的隶属函数,记作a(x),也称为资格函数或从属函数,函数值μa(x)代表元素x对集合a的隶属度隶属函数刻画的是元素从属于集合到不属于集合的渐变过程,亦即隶属度在论域上的分布。与经典集合最主要的区别是模糊集合着眼于确定元素对集合的隶属程度,而不是着眼于确定哪些元素属该集合,原则上讲,论域中每个元素都是以一定的程度属于每个模糊集合,不同模糊集合的差别不在于包含的元素不同,只在于元素属于集合的程度不同。模糊算子主要是指建立在集合论基础上的模糊集合的运算方法,如模糊集合的代数运算和逻辑运算等。中药的研究中药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寒热温凉、功能主治等均具有模糊性,相同药物在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复方配伍中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往往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过渡过程具有复杂的动态性,而使其类属模糊。而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可使数学的精确性与中药的模糊性在科学概念与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使药物的性能、功效数量化,从而对药物的评价更加准确,对药物的选择更加恰当[8]。例如,对于中药的选择应根据病情要求,从共性中找出个性特征,而中药在这方面的功效给人们的印象概念往往是模糊的,即使某一种药物在某一种功效上有特殊的作用,也会因为同类药物有共同作用而不易突出,从而使选择时难以准确运用。于莲波等[9]在对中药材等级进行评定时,根据模糊数学原理,找出影响等级的主要因素,然后对每一种药材的各因素都建立起隶属函数,同时设置好各因素的权值,对中药材进行检验,不但方法科学公正,对药材质量等级达到精细合理,而且使产品的质量控制、成本核算以及生产配料有了更加可靠的依据。马红等[10]在中药方剂研究中,提出模糊数学方法是描述和研究这类动态性、模糊性变量和规律的有利量化工具;根据方剂研究的现状,认为模糊数学方法能够以中药学理论为基础和指导进行方剂配伍规律的本质性量化研究,最后提出了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具体思路和设想。在中药研究的过程中,引入模糊数学方法,用数学语言的结构描述中药的理论内容,用数学方法对药物及方剂中的模糊现象、模糊概念进行量化描述,使中药的研究定量化,从而促进中药研究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综合上述几个方面,数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只有和其它基础学科合理综合应用,中药研究才能迅速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中药研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我们要努力地发掘、整理和提高。当前中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药研究中的定量问题一定会引起人们更加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智民,杜力军,毕开顺,等.中药药效评价的“水闸门”法[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3,2:34.

[2]南京药学院.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2.

[3]赵荣华,易元琼,李永强,等.518个糖尿病处方统计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2):20.

[4]严启新,李秀珍,雷秀玲,等.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21(1):17.

[5]张京安.对古今中医哮喘名验方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8):34.

[6]谢民,谢进,苗灵娟,等.抗衰老方药统计学研究[J].河南中医,1997,17(6):374.

[7]吴童,任一心.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状态处方统计分析[J].中医药信息,2004,21(2):45.

[8]刘龙,许玲,李渡华,等.应用模糊数学研究中医药的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4,11(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