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着力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4:28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着力点;对策

1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所面临的风险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这里的经济管理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1.1因项目工程设计所面临的风险

造价概算工作主要围绕着项目工程设计方案来展开,那么工程设计方案若是存在着瑕疵,则必然会影响到造价概算的准确性。工程设计方案存在瑕疵的原因主要为:(1)现场勘察的精准性存在不足;(2)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存在偏差;(3)其他人为因素所致。经验表明,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概算所存在问题,要么将增大项目的融资压力,要么则影响项目今后的建设进度。这就表明,在对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经济管理时需要完善工作流程的后向关联。

1.2因项目信息偏在所面临的风险

这里的“信息偏在”又可称为“信息不对称”,因项目信息偏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生成于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济价值的分析。建设工程项目方与笔者所在公司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在对该项目开展经济管理时,笔者需要研判该项目的投资价值。但实践表明,方因无法全面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可能因委托方的商业保密原则所致),使得在对项目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时,过分依赖于财务分析手段和机会成本评估,进而就弱化了可行性分析的效果。

1.3因项目政策变化所面临的风险

这里的政策主要包括金融政策、城市土地使用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而这些政策的制订与调整又植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之中。由工作案例可知,若是未能准确研判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稳定度和变化趋势,那么再完美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都无济于事,而且还会对委托方带来不可逆的资金风险。

2风险管控下经济管理的着力点分析

为了增强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绩效,针对项目事前控制的经济管理着力点可归纳如下:

2.1着力于完善造价概算的治理结构

在本文中“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项目现场勘察人员与造价概算人员之间的权利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关系不仅起到保障造价概算准确性的作用,还为今后的责任认定提供帮助。其中,治理结构又包括:治理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的制度安排。由笔者的工作经验可得,当前需要着力于完善造价概算中治理的组织架构。治理的组织架构又可以分为内部组织架构和外部组织架构,在委托关系下外部组织结构可以称作:第三方治理的组织架构。

2.2着力于提高与委托方的沟通绩效

针对建设工程项目所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其中的关键内容便是项目的经济价值分析。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p…w`-G`可知,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通过w`-G`体现出来,但从w`到G`能否实现“惊险的跳跃”,这不仅由项目的造价构成所决定(主要决定回报率),还由项目的使用价值所决定(使用价值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结构)。当前,在可行性分析中的短板主要存在于后者,所以在委托关系下应提高与委托方的沟通绩效。只有这样,才能在可行性分析中做出综合研判。

2.3着力于建立政策信息的共享机制

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指出,需要在开放的体系下来开展可行性分析,所以需要增强对相关政策的跟踪和研判力度。为了降低在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则需要着力于建立政策信息共享机制。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社会网络化分工形态下,政策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则需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支持。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委托方在获取政策信息上具备知识外溢效应,所以还可以在与委托方加强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政策信息的共享。

3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本部分将在委托关系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出对策:

3.1调整技术组织结构强化事前控制

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质量,首选需要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概算工作属于约束系统性风险发生的重要环节,所以应根据目前在造价概算中所存在的不足强化事前控制。笔者建议,需要通过调整技术组织结构来强化事前控制,即将造价概算与现场勘察、工程设计等形成纵向关联,将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事前控制团队。由于在本文中存在委托关系,所以造价概算工作所在的顾问公司,则应在合约的基础上参与到前期现场勘察和工程设计审核中来,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影响,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可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来进行全程督导。

3.2基于合约界定造价概算责任边界

本文记载着笔者工作的心得体会,所以在对策构建中也必然会站在笔者所在公司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由于造价概算工作由顾问公司来完成,为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以及有效管控未来项目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连带责任,在经济管理中需基于合约界定造价概算我方的责任边界。因现场勘察知识和工程设计知识的专用性,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对顾问公司的造价概算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完善治理的制度安排时,需要对造价概算报告进行内审和外审,最终在多方签字确认的基础上赋予造价概算报告以“合法性”。

3.3供给侧管理下调研同业市场状况

尽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能够借助不同形式来增进与委托方之间的沟通,但属于委托方商业机密的信息仍无法在沟通中获取。这样一来,就会制约方在可行性分析中的角度和价值取向。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经指出,需要在供给侧管理的视域下增强对建设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来得出经济回报率、市场需求前景预期等结论。为此,在假设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具有同质化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研同业同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市场状况来间接获得可行性分析所需的项目使用价值信息。如商业房地产项目,根据对类似地段、品牌相近开发商的已建成项目进行调研,来综合研判委托方项目的可研性。

3.4多节点联动来研判政策演变趋势

在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驱动下,近年来不同城市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开发、销售等都环节都做出了政策安排,而且从2019年年初所反馈的政策信息来看,不少城市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销售政策进行微调,且市场对微调后的政策解读存在差异性。在此背景下,为了增强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精准度,则需要以多节点联动来研判相关政策的演变趋势。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知,多节点包括:提供可行性分析解决方案的公司、建设工程项目承接方、第三方专业机构。笔者建议,应以政策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为主线,以可行性分析解决方案公司为信息中枢,建立三方在内的政策研判团队。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总之,需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事前控制效力,进而来实现满足的“产出/投入”关系。

4结论

本文在委托关系下探讨了顾问公司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问题,对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经济管理时需要具备系统性视野,即需要将宏观经济环境因素、融资环境因素、项目技术工艺流程因素等纳入到经济管理中来,即在开放的分析体系下综合做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开展经济管理时的着力点包括:完善造价概算的治理结构、提高与委托方的沟通绩效、建立政策信息的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的实施对策为围绕着:调整技术组织结构强化事前控制、基于合约界定造价概算责任边界、供给侧管理下调研同业市场状况、多节点联动来研判政策演变趋势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戚安邦主编.项目管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高飞,翟斌.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J].建筑经济,2013(7):45-47.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2

目前,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发展,改善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结合国家大力宣扬的城镇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治政策,在城镇化建设上大刀阔斧的开展建设发展,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改变落后农村面貌的必然发展要求。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带动着农村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核心上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对农村周围经济产业的带动能力,以及聚焦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

1.1我国城镇化建设重大经济意义分析

城镇化建设是当代经济发展大趋势下的必然发展形式,满足了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经济结构发展需求。为了带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众多人口就业问题,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当下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最有利手段。为了实现广大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和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在国务院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经济重要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城镇化的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绝对性的积极影响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也不断随之整改、变更,为了迎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和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重要的转折点。面对经济发展结构做出新变化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成为了扩大我国经济增长内需的长久动力核心;成为了我国经济实现更快、更稳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成为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引擎。所以说,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更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细化我国城镇化建设重大经济意义,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城镇化建设作为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中最长期也是最稳定的经济战略核心,为我国经济实现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动力源泉。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中的转移,并且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大幅度带动了城镇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涌入对城镇发展的进一步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设施建设、经济大规模投资建设等。城市化建设不仅能够拉动经济消费,还提高了经济投资规模。因此,城市化建设成为扩大我国经济内需的必然性发展之路。其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结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有效地将我国农村中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成功转入城镇,解决了城乡发展的经济差距,改革多年的三农问题也有了本质上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时,想要加强城镇化的发展能力,只有城镇化建设规模足够强大,才可以有效地带动城乡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其三: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促进产业、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开发聚合点。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产业中的二三产业都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性: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第二产业工业化的繁荣发展;因为城镇化建设中自身具备的强大聚合能力,集聚了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发展;城镇化建设在根本上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合理的城镇布局分配,协调了城乡的发展,在彼此带动牵引过程中,创造了更大、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其四:城镇化建设,科学地改变了乡村的生活方式,为经济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升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城镇化建设的产业聚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产业结构上,还体现在大量的技术人才与现代化科学性信息技术文化的聚焦,为城镇化建设发展增强了决定性的市场竞争力。

1.2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梗概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局势。在国家政策大力带动之下,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呈现白热化发展,城镇的生活、发展功能也与日俱增,为未来城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推进,逐渐开始形成了具有一定城市规模的人源、物源、资金源的聚合中心,增强了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为我国城市中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来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主要呈现:1)建设发展速度快;2)建设不具规模;3)建设支撑力不足三大特点。

2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路关系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国家历史经济基础、科技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时间、发展政策、人口数量、经济人均占有量等等。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实现我国经济走向更快、更稳的发展策略,便是解决城镇化发展建设。在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下,城市化建设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2.1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论证

1975年,美国诺瑟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路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正向发展关系。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与经济发展中存在一种S型曲线关系,即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强,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上述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这种密切相关性,说明了在发展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城镇化建设进程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效益,忽略科学性的发展方向,是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一大禁忌。判断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保持平衡发展关系,具体观察我国各大城镇化建设规模成果,可以清晰看到二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如果城镇化建设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这种城镇化建设就是健康的城镇化建设。否则,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高于我国经济发展,导致了过度化的城镇化建设,大批量农村人口纷纷涌进城镇,最终会造成严重的城市容积率负担,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大、城市就业难、污染破坏大等诸多不良后果;城镇化建设发展低于我国经济发展能力时,又会造成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2.2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阶段

从世界经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充足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一片区域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能力水平处在较高层次时,其连带的经济生产要素集中程度也会相对较集中,经济发展效益也越高。同样,相反情况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发展慢、规模小,城乡经济落差程度大,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也会承受相应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建设迎合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扩大经济发展内需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果。城镇化建设直接带动了基建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产能过剩下的建材行业的发展。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在扩大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同时,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也将进一步加深。所以,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势必会带动起建筑领域的经济发展,在城镇化建设发展配套的建设发展中,大大打开了对第二产业的经济带动力。并且,实现文化发展、交通发展、建筑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2.3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消费结构的转型

城镇化的建设是实现将亿万农民向城市市民的重大转变,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过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产生了绝对的影响力,继而产生了全新的消费模式,并实现了消费规模的大幅度提升。《2013-2017年中国在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经过城镇化建设后,农民的经济收入普遍出现了上升情势,并且,随着全国性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文化追求、休闲旅游、娱乐等享受型消费能力也日益增强,真正实现了向现代型消费结构升级发展。

2.4城镇化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结构、资源配置上的优化职能

在我国经济发展之路上,长期存在经济结构发展失衡的严峻现象,特别是在我国产业发展比重上问题严重。作为超级农业大国的中国,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农业基础显得薄弱不堪,工业建设规模大但是实力落后,而城镇化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我国经济发展失衡的不利局势,城镇化建设中超强的产业聚合能力,很好地解决了工业、服务业、产品生产业的平衡发展结构。同时,在促进经济结构平衡发展之外,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配置上的优化职能,非常有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使了经济的高效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3未来城镇化建设发展意见

推动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之路带来更多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3.1强化城镇化建设的认识能力

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是承接了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过程,是提高众多农民百姓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更是成为了党中央、国家政府中十分重视的发展对象。早在2000年,我国政府就看到了小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经济地位,随即,颁发了《关于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书》,至此,城镇化建设开始了全面的发展,05年党中央全体十六大会议中正式通过了“十一五”建议,要求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为此充分的认识我国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

3.2明确城镇化建设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科学、明确的城镇化建设指导方向,提高了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与建设质量,实现全面的健康城镇化建设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3加强管理实现节约友好型城镇化建设

21世纪是对经济发展要求资源节能、绿色环保的时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时刻做到以环保施工、科学发展为核心。依法严格执行建设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任何具有潜在风险性的生态破坏行为,做好第一时间的制止和拯救工作,城镇化建设发展可以进行二次施工,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规避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建设发展行为,妥善管理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为我国铺设出一条资源节约、友好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3

2014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对贵州的新常态作出以上判断。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了9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要把贵州的发展放到全国新常态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和谋划,促进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赢得工作的主动、发展的主动。”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会议详解新常态

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讲话中说:“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深刻内涵,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前提。”

在分析既要“赶”又要“转”以及“五化同步”这种新常态时,赵克志说,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两加一推”仍然是主基调,“赶”和“转”仍然是贵州的核心任务。

2013年,贵州省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高到1.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前几年是别人快,我们更快,才逐步缩小的发展差距。”进入新常态后,尽管贵州不可能在达到“十一五”和“十二五”初的发展速度,也不可能再实现兄弟省份在相同发展阶段的高速增长,但是,贵州省与全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全国转向中高速,贵州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期,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完全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两位数增长。”

“两条底线”是贵州的新常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贵州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也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当生态和发展出现矛盾时,要把生态放到优先位置,不能为了发展破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投资是关键、创新是方向、开放是保障。会议认为,扩大投资不是负面语言,不要回避投资,进入新常态,贵州省还需要进行大规模建设,在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弥补历史欠账;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为经济注入的动力不可估量。

“作为典型的内陆省份,投资和创新都要靠开放,只有开放才能积聚经济发展要素。”贵州必须依靠开放、投资、创新共同发力,促进外来要素与本省优势资源结合,努力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

当前,贵州省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是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富民强省的中流砥柱。”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赶”和“转”遇到困难和矛盾增多的时候,越需要我们奋力前行。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赵克志强调。

进入经济新常态,贵州省与全国一样,经济下行压力大,保持投资增长任务十分艰巨,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常态就是新机遇。

抓好八项重点任务

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贵州要从六个方面重点着力: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防范经济社会各类风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强调要突出抓好八项重点任务。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2015年,改革开放仍然是贵州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新阶段,强化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严、从实、从优把好改革方案质量关,聚焦、聚神、聚力狠抓改革措施落地。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完善重点开放平台,聚焦重点开放地区,抓好重点招商引资,加强重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以实施“五个科技行动”为抓手,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作为新常态下重点突破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举措,提升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五张名片”等特色轻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协调的生产业和与民生相适应的生活业,加快推进信息、金融、物流、研发设计、营销、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设施建设;加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推进力度,加快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

加快建设绿色城镇,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规划,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产城景互动融合,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

高质量建设重点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布局、提升效益。深入实施“5个100工程”,推动100个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推进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增产增效,增强100个示范小城镇发展活力,提高100个城市综合体功能品质,打造100个重点旅游景区特色品牌。加快贵安新区建设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优先、滚动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培育,创新体制机制。

着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树立绿色GDp理念,在治、建、改、管上下功夫,大力治水、治气、治渣,加强生态工程和环保设施建设,推广复制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改革试点等经验做法,推进环境监管“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与时俱进地谋划一批大项目,有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现代水利工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确保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4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

新疆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主要存在于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等相关高校中,近年来伴随着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新疆各高校加大了对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建设力度,一批省、校级经管类重点学科脱颖而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团队正在逐渐形成,一批硕博学位点正在加速建设,为各高校经管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新疆各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实际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部分高校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认识上不够深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学科基础条件建设经费严重短缺,教学科研条件亟待改善;学科建设前期重教学轻科研,建设中又重科研轻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专业背景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长远快速发展。

三、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与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新疆部分高校分别位于南北疆的发达城市,相隔较远,且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因而在学科认识和发展方面,各高校均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各自自我管理,自建各自的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均在自我建设,建设过程中均未体现出自己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内耗现象严重,从而影响了新疆经济管理学科的合力发展和特色发展。

同时,尽管部分高校确定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但其在学科建设方面仍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学科建设就是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就是科学研究,与教学关系不大;学科建设主要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等等,缺乏学科建设的高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急功近利,只注重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这种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误区导致学科建设在各校的学科建设中不受重视或偏离了方向,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新疆经管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科带头人等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实施力度不够。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决定着某一学科建设的成败,这就要求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一流的引领意识和全球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以及善于组织学科梯队、搭建学科平台的组织管理能力。而目前新疆各高校尽管制定了大量优秀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制度,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进一步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待遇,未能创建提倡和鼓励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合作研究来增强学科特色的学术氛围,且在对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缺少人才培养计划的跟踪实施,人才培养的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也不到位,未能积极地关心经济管理学科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和解决其生活及工作中的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建设的工作中去,这也导致了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不能脱颖而出,影响力不强,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的局面。

3、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束缚。在我国,西部高校高水平拔尖人才严重匮乏,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的现实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由于新疆各高校地处西部边陲,在学科建设发展历史上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既缺少对学科领军人物的培养,也未能引进领军人物,从而在短时期内无法形成学科建设的重大成效,因而学科建设中长期缺乏总体设计和思路,难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且在实践中,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仍基本处于“四多四少”的状态,即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人员数量较多,但真正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科研人员较少;各科研人员习惯各干各事,单独搞科研,而以团队形式展开科研攻坚的较少;科研水平处于低水平层次研究的重复多,而在经济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获得的高层次成果较少;申报的课题研究方向往往随机性较大,而专门对某一方向的研究积累少。同时,新疆高校的青年教师占大多数,使得学科梯队断代、“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这些都影响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从而不利于群体优势的形成和科研持续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4、基础条件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目前,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基础条件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自身造血”和多渠道争取经费能力较弱,因而导致学科建设尤其是研究基地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条件建设不足。由于经费短缺,使新疆高校教学科研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科研水平短时间内也难以得到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竞争力不强,与其他省同类学科发展还存在相当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存在正是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新疆高校的重点学科对新疆的社会贡献力不够,未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强的经济效益,以彰显重点学科的贡献力。

5、学科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连贯性与稳定性。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任何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必须依赖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新疆各高校在学科建立之初,学校大多仅限于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对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而目前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则主要侧重于强调对科研项目的申报,而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放松,突出表现了学科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不同制度甚至是同一制度前后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致使很多制度无法操作,形同虚设。同时,制度化建设缺乏健全和完善的参照物,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

6、新疆高校一直以来主要以管理学科发展为主,经济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新疆各高校共同承担着新疆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建设,均承担着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但多年来新疆高校以“农”起家,尤其强调以农业经济管理为代表的管理学科发展,而对理论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科发展与疆外高校差距甚远,致使新疆高校师资结构、学科结构、团队结构等均体现了管理学科的特色,大量管理类教师从事的是经济学科的教学任务和科研课题,经济学科本身则未得到相应的发展,且现有专职教师所占比例、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结构偏向理论教学方面,具有一专多能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其他多数教师实践技能、实训教学、现场指导的专业理论水平较低、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学科建设速度和质量均难以得到快速提高。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5

对照始兴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讨论调研阶段(第二阶段)的工作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就“我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献一策”活动谈些浅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学习讨论活动启动后,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始兴,打造始兴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让生态县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今后几年,笔者建议在构建生态文明始兴,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方面下功夫:

一、建议着力夯实生态基础,建设绿色始兴。建议围绕创建部级生态县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积极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广使用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__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8%,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以上,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二、建议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始兴。建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诚信建设,形成以德治政、以德聚才、以德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深化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建设,提高创建成效和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建议着力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建设活力始兴。今后几年,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建立以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城镇、特色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体系,努力把始兴建设成为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有效保护、城乡面貌优美、人与自然协调、经济良性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县。

(一)建议发展特色工业,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改造提升玩具、cd-r、积层板、茧丝、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木材、茧丝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等新兴产业。三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步伐。重点做好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宝石工业园、民营科技工业园和东湖坪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在继续把玩具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着力培育铝型材、线路板、安保设备、蓄电池、林产化工、矿产加工等产业,形成几个产值超十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环境、降低门槛、加大扶持、改进服务,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生动局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内源型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富民富县。

(二)建议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做强黄烟、蚕桑、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强农业品牌的申报认证工作,坚持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宰相故里,始兴制造”扬名省内外。

(三)建议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山水城镇。一是重点推进县城“一二三四五”工程建设:一间酒店,即新建天元酒店,标准为四星级;二座桥梁,即兴隆大桥和兴澄大桥;三个中心,即市政中心、体育中心和货客运中心;四条大道,即北山路、沿江南路、体育东路和县城至顿岗一级公路;五个小区,即城东新区、亿城金海岸、红旗中路旧城改造、莲一新区、城南新区。二是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逐步把中心镇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经济实力较强、富有地方风貌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构筑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

(四)建议发展特色旅游,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有盛唐名相张九龄,抗日名将张发奎,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著名数学家朱熹平。要加强对人文资源的整理,利用始兴的名人效应,打好人文文化牌。始兴有形状各异的客家围楼263座,集岭南围楼建筑和客家民居建筑艺术之大成,既有古朴雄浑的气势,又有精致高雅的韵味。要以满堂客家大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6

(一)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能否做到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这方面的认识。一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要求。经济建设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和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所决定的。只有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放,其他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坚持这个中心,国受益、民得利;背离这个中心,国遭损、民受害。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不能有任何动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不能例外,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靠党的领导作保证,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去实现,在新旧体制转轨阶段,在“四化”建设当中,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处于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建设,不能离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新时期的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向全党提出了建设新时期伟大工程的历史性任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施这一伟大工程的基础。动员、宣传和组织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要靠党的基层组织;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完成“四化”建设大业,还是要靠党的基层组织。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一系列工作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去完成。因此,整顿建设好基层党组织,使其真正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三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落实“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可靠组织保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的宏伟发展目标,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今后15年,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落实。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保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把小康建设抓上去,最重要的还是要下功夫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整顿好。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一项战略措施。随着新旧体制的转变,引发了一些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前沿阵地”上,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是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作用如何,形象怎样,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就必须下大气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决定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同志指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党员干部素质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进取,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四是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五是树立起刻苦学习,勤奋敬业精神,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达到以上五项基本素质,一是坚持学习。要学习政治理论。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来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党员、后备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针对担子重、工作忙的党员干部,以党委为中心根据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编制理论学习要点,鼓励以自学为主,坚持学用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要学习业务知识。重点是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和专业知识等。二是重视实践。按照出题目、给任务、严要求、勤检查的办法,给党员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关键性问题。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同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联系在一起;要把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形势任务、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同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联系在一起。并以此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具有长期性、紧迫性、必要性的特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端正党风所必需的,是党性、宗旨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支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使广大党员、干部尽快具备党员干部的五项基本素质,以适应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三)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经济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常言道:“富不富在支部,好不好在领导”。建设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关键是做到“五抓”:一是抓政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头脑,严格党的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这是保证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者手里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加强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应在政治上严格要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决策顺利实施,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领导核心。二是抓思想。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使基层领导班子自觉坚持解放思想,改闯敢“冒”,又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认认真真地干事业,实实在在地抓经济,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新阶段。三是抓能力。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领导班子建设中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都要熟悉经济工作,力求有较为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战略眼光,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力,有驾驭改革和建设全局的能力。领导班子成员,不论分管什么工作,都必须主动了解、关心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局。既要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经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学习经济,熟悉经济,取得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四是抓廉政。廉洁勤政,当好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反腐败、倡廉政,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把廉政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大事,持久地抓好,使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廉政勤政,群众称道、信得过的硬班子。五是抓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基层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就可以发挥整体战斗力,攻坚克难无坚不摧。因此,要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关心、齐心协力的特别能战斗的班子集体。

(四)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由每个党员组成的,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决定于每个党员的作用,所以党员队伍建设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采取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在基层,党的中心任务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因此,党员教育,除了学习理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外,还要侧重党员素质和帮带能力的提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缺什么补什么,根据生产需要安排培训内容。二是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当前,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管理形式上,采取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组织设置上,本着行业相通、区域相近、条件相同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从原党组织中分离出来,横向设立党支部。三是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针对基层年轻党员比例下降问题,切实加强年轻党员的发展工作。在坚持发展党员的标准条件时,农村发展青年党员,还必须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来进行。企业发展青年党员,还必须紧紧围绕搞好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进行。日常工作中,要加强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建设好非党积极分子队伍,为发展党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新经济组织中党的领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新经济组织也随之大量涌现出来。加强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一是要强化各级党组织对新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认识。要使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组织中的职工队伍不断壮大,这支队伍中聚集着各方面人才,把符合党员条件的职工吸收到党内来,是壮大新经济组织中党的力量,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二是要健全机构,合理设立党组织。本着精干、高效、协调和有利于党的工作,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原则,遵循同步筹建、同步运行、同步调整的方针,采取设立党总支、党支部、组建联合党支部等多种形式,合理调整和设立党组织。三是要把经济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经济建设总体思想确定党建工作思路,用生产经营成果好坏检验党建工作优劣,让党员在生产的急、难、新、重任务和致富家乡、造福群众的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六)围绕经济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强化“党要管党”的意识。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7

关键词:“四带”建设京杭运河济宁水运创新发展

“四带”建设即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和风景带的建设,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京杭运河山东段“四带”建社的战略思想正是符合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理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京杭运河山东段重要的港城济宁,其航运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济宁市已形成船舶运输、物资营销、港口装卸、船舶制造、水上交通等为一体的综合航运体系,是济宁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支柱产业,也是山东内河航运的中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一、“四带”建设的理论基础

京杭运河山东段“四带”建设是以经济带的建设为中心,形成经济带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京杭运河的交通条件无需质疑,贯穿了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重要的城市。并且京杭运河的山东段有着优越的工业基础条件,在“四带”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工程原料,减少运输成本。并且一般在工业区域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京杭运河山东段“四带”建设提供丰富的劳动力,降低劳动力成本。京杭运河山东段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京杭运河山东段的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基础。

京杭运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京杭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优秀的文化并没有因为运河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而消亡,而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带的形成与经济带和旅游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脱离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又是推动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因素。

政府和人民都高度重视京杭运河“四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阶段就对全国的运河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了京杭运河拟定了发展的方针和计划。并且这也得到了人民的高度重视,因为“四带”建设关乎着京杭运河周边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也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济宁水运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一)开展“四带”建设,塑造济宁城乡建设新风貌

京杭运河周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充足的风景资源,所以应该积极开发航道、港口等资源价值,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四带”建设中的经济带建设,以经济为中心点,展开多方位、多层次的济宁水运事业拓展。将京杭运河不仅打造成水上交通事业的重要场所,还要将该地段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将周边城乡旅游建设一体化,为打造休闲、游乐、文化、交通等多维经济带而努力,实现济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搞好运河物流,打造运河经济发展新平台

品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济宁政府应该树立运河物流品牌观念,打造以港口为节点的运河物流建设,将济宁传统的水运融入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京杭运河山东段沿线的资源进行利用,充分的与济宁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以京杭运河为品牌的现代港口经济产业群。其次,国家的政策是促进运河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济宁运河经济的发展要充分的利用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推进水运物流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积极推进济宁水运在国家内河运输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三)实施“北延工程”,实现济宁运河经济新跨越

北延工程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要投入大概将近16亿资金,其中建设的项目包括港口、桥梁、航道等。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为今后经济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为社会劳动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在实施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为运河的北延工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济宁市应该抓住国家的政策,积极的配合“北延”工程的战略实施,带动济宁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创造历史机遇,重铸济宁运河之都新辉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济宁市委、市政府对济宁水上交通物流运输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该抓住京杭运河的历史品牌效应,打造京杭运河环境水道的水运事业发展战略,以及南水北调等工程便利条件,加强济宁对外开放与对外交流的渠道建设。其次,济宁运河地带经济发展战略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国民经济为主,经济的发展应该站在人的发展角度开发和整合运河资源,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发挥济宁运河的综合功能,充分的展示运河的综合效益。最后,要调动多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借助社会多种渠道的力量,共同建设和开发运河资源。深入营造运河立体优势,集思广智,利用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和招商引资的方式,加速实现京杭运河为骨干的巷道体系和港口体系的建设,重铸济宁运河之都新辉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京杭运河山东段济宁水运“四带”建社的战略思想正是符合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理念,突出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要塑造济宁城乡建设新风貌,打造运河经济发展新平台,实现济宁运河经济新跨越,重铸济宁运河之都新辉煌,实现济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攀.当前时期下我国内河水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07)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8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三农”,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又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改革以前,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对来讲是分割进行的,致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呈典型二元结构的特征。一是由城市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一是由农村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在这两个封闭社会里,不仅催生出二元的政策结构和二元的经济运行体制,而且还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分水岭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保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等一系列二元社会体制。随着城乡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和逐步深化、城乡经济相互渗透和发展,二元结构的社会格局虽逐步被打破,但由此带来的城乡差距的矛盾、贫富悬殊的矛盾、区域社会结构的矛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这些差距与矛盾不解决,建设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改革促进了“三农”的发展和变化;“三农”问题的进一步有效解决又有赖于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那么,面对“三农”,我们从30年农村改革中应该吸取哪些启迪呢?

一、继续高度重视农业

农业是农民赖以生存、农村赖以繁荣、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大力加强,决不能有所放松或削弱。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约束力,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又好又快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着力建设10-12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很多,有政策的、投入的、科技的和自然的,那么什么是最主要的呢?马克思曾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是农产品产出的载体,耕地的质量与农产品产出关系极大,根据中国的国情在耕地上大做文章尤为必要。相关估计表明,近5年全国粮食作物因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年均造成的损失375亿公斤左右。中国现在大概有9~10亿亩耕地种粮食,不到30%的耕地高产田生产的粮食几乎占总产量的一半,显然是中低产田影响了粮食总产增长幅度的提升。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就显得特别重要。对此,建议国家要出“重拳”,出台一个大型建设项目,把中低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根本抓住了,基础打好了,不仅使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增长有了可靠保证,而且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质量。建议国家对农村水源、能源、道路、交通、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投入和配套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实现农村“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村社区的卫生环境和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继续高度重视农民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大力提高,决不能有所挫伤和下降。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约束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失去对土地投入的来源,而且拉动内需也必然受阻。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要通过发展生产和农村经济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和就业途径。一是要坚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构建农村两大支柱产业。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配套发展,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它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既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又是城乡工农产业的延伸链,具有整合和配置城乡、工农资源的功能,必将大大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增加农民的就业途径。三是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中国气候多样、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各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围绕特色、绿色下功夫,创优质名牌,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优势,开拓国内外市场,必将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人。四是发展立体农业。在中国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农业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通过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级循环利用的新型农业立体生产结构,使1亩土地、水面获得2亩、3亩的产出效益,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以及在农业内部化解富裕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开拓新路,无疑将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五是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它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庭院为规模、以可支配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资金为投入、面向市场、综合开发配置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家庭模式商业经济。它不仅有利于闭置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促进农户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富裕劳动力从事家庭经营,促进特色农业和农村手工业的发展,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继续高度重视农村

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必须大力落实,决不能有所折扣和不兑现。农村是中国最大的社区,过去由于长期重城市、轻农村,忽视对农村的建设,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扩大,大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建设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问题,农村建设上不去,农村安定就会受阻。改革以来,为有效提高“三农”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投入,必须切切实实地落实和实施。但这还不够,建议把新农村建设列入新时期国家全局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农村的生产建设、生活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规划、有重点和有目标地统筹解决,并把农村的“三生”建设纳入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方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为加快解决“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相继作出了两大科学决策,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领会这两大决策是打开“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这两把锁的金钥匙。能否打开这两把锁,关键之关键在落实。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9

[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068-07

史文清(1954—),男,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南昌330046)

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

三是风险规避问题。

金融危机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给经济运行带来新风险。当前主要有三个风险需要特别关注:第一个是市场风险。经济波动加大了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压力。目前,江西省铜、钢铁等重点产业都面临这个问题。第二个是地方债务风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集中财力物力,甚至举债刺激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不到位,也会带来风险。第三个是产能过剩风险。近些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当前,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有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对江西的影响

把握好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对于江西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研判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综合研究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既要看经济增长,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二是要统筹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既要看当前经济运行,还要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三是要分析经济发展质量。既要看总量规模,还要看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总体上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强劲,就业增长明显,物价涨幅在控制范围内,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有着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如金融体系相对完好,金融资产风险较小,可以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保障投资、消费等需求。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内生性的投资需求较强劲,消费结构升级较活跃,具备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现实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引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消除;二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些突出矛盾亟待妥善解决。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快江西发展,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一要培育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内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共同选择,也是最重要的“法宝”。从江西省来看,重点是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真正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成为实现江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还要重视承接产业转移问题。金融危机之后,产业转移呈现两大新趋势:一个是转移企业不仅是外企和民企,央企也加速扩张重组转移;另一个是由单个企业转移向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配套转移转变。应针对新动向,推进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创新,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二要强化经济支撑点。区域、城市、县域是宏观经济在不同层面上的重要战略支撑。当前,要着力提升区域、城市、县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三要重视经济凝聚点。经济发展的凝聚点是文化,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生产力,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赢”的载体。一方面,文化产业能直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文化交流,推动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积累不仅能转化为文化的遗存,留给后人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输出,可以增强核心价值理念、传播意识形态。正所谓,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把构筑价值体系、形成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经济发展的凝聚点,从更长的历史视角、更大的空间范围开发江西文化资源,以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为载体,打造江西文化特有的金字招牌,这是一种集发展观、创新性、归属感为一体的科学发展理念。要努力实现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的公益性建设、市场化开发、社会化运作,努力使文化资源有形化、文化事业具体化、文化产业社会化。

(三)正确认识上半年经济运行走势对全年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经济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可以概括为“三个好”: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二是发展后势看好,全省工业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增长,尤其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前五个月,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1072个,同比增加307个。三是人民生活改善好,各项民生工程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就业形势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人民群众切实从加快发展中获得了好处和实惠。

从这三个维度看江西省上半年经济,得出的结论就是发展势头良好,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当然,当前江西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投资增幅回落,在国家信贷政策趋紧情况下建设开发资金供给偏紧,洪涝灾害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等。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应对,保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

二、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在重点突破中促进科学发展

面对复杂的局势和多变的形势,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不动摇,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敏锐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趋势,趋利避害,又要紧紧抓住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重点突破,加快江西科学发展。

第一,着力贯彻落实好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第二类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第三类是谋划长远发展的。既要把握原则性,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这是讲政治和全局观的体现,又要讲究灵活性,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操作上下工夫。比如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认真处理好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与民生产业的关系。一方面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公租房等投资建设力度,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着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江西省在激烈的国内区域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走有江西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发与保护问题。统筹谋划生产力布局,既要考虑经济加快发展,更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是资源整合问题。整合区域、产业、企业等各种资源,聚集生产要素,放大乘数效应,形成发展合力。三是辐射带动问题。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辐射带动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第三,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省确立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江西的特色和优势,顺应了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低碳和生态经济要求。目前,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确定,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就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是明确推进思路。处理好壮大规模与提升层次、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形成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总体思路。二是狠抓推进重点。紧紧抓住人才引领、技术创新和资本推手等关键环节,破解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瓶颈。三是壮大推进载体。通过发展各类园区特别是构筑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态势,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创发展新优势。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发展商贸、餐饮等提档升级的新型商业业态和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居民生活服务业,使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五,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整合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获取经济增长的动力。重点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从三个层面着手。一要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提升省会南昌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城市群,使之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要壮大县域经济。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新型工业化壮大县域工业,通过合作共建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城市郊区化特别是“城中村”改造也要予以关注。三要加快城镇建设。城镇化是今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引擎之一,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重点解决土地流转和农民工身份转换问题,在空间市民化的同时,实现完全市民化。要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努力探索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第六,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支撑。

一要破解土地瓶颈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江西省土地指标的同时,用好用活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努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要破解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地方各项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江西省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影响,努力保障建设资金供应。

第七,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当前看,要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技术原始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搭建技术研发、资源信息共享、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投融资平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从研发到应用的创新实践体系;构建“政金介”相协调的从课题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好这些体系,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从长远看,要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学习型城市和知识型城市,这是本世纪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也要早做谋划。

第八,着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体现了人才观从“人才解放”、“第一资源”到“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战略转变,对我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江西看,当前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力。一要创新人才理念。要从依靠人口数量和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上升为依靠人口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红利”。这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又一次发展机遇。要引导人才把职位、职称作为追求目标转变到在基层、企业、科研一线创新创业作为价值取向,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二要加快江西发展急需的三个梯次人才的培养引进。第一个梯次是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包括高端科技开发人才、教学人才、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等,这是提升江西整体竞争力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之一。第二个梯次是培养引进造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只有一大批企业家成长起来,我省产业规模才能壮大起来。第三个梯次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等渠道,培养一支熟练技术工人队伍。三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职业教育力度,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结合”的方式延长教育产业链;采用理论学习、基地训练、岗位实践等形式,提高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以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使用的本土化,供给的持续化为方向,努力形成专业技能型产业工人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体制和机制。四要优化和健全容才、励才的环境和政策。制定使人才受尊敬、有地位、得利益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并落实到位,人才就会“择木而栖”、汇聚江西。

第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江西省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民生投入逐年加大,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也不断变化,民生问题将是一个长期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当前,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民生。一是在进一步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的同时,不断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尤其是要重点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民生突出问题。二是在保持江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同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三是在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落实好民生举措。重点是建设和完善民生社会保障网络和居民服务网络,通过完善社区功能,使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在政府的有效服务中得到妥善解决。

第十,着力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着力点篇10

[关键词]福建;海洋经济强省;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37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9-0078-03

[本刊网址]http://

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党的十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福建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具有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是推进福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福建加大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3年,福建全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900亿元,同比增长15%,占GDp的27.1%。2014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500亿元,同比增长13.6%,占CDp的27%左右。海洋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3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形成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规划》还明确了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六大战略定位,即深化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全国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海湾海岛综合开发示范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试验区。

(二)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

2010年2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从福建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2012年4月,总理来闽考察,提出“福建要在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为福建提供补上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短板。2014年6月,国家海洋局了《进一步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若干意见》,从6个方面出台16条措施,支持福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和生态省战略,增强引领示范效应。

(三)福建省委、省政府着力布局海洋经济发展

自福建“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规划后,2010年6月,福建启动争取列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工作。2012年是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2012年初,原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明确部署,要求着眼全局、统筹规划,优化海洋经济布局。4月,统筹协调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7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海洋经济发展。8月,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出台《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配套出台了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就扎实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二、当前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展望未来,福建海洋经济要达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海洋经济总量较小。与同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广东、山东两省相比,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海洋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产业链较短,深加工产品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是海洋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要大规模实现产业化还面临一些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瓶颈制约。海洋渔业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的转变过程之中,与发达地区有不少差距。海洋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海洋休闲旅游业如游艇旅游业才刚刚起步。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示范试验规模严重不足。

三是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是随着福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陆域直接或间接人海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物不断增加;港口和临港工业特别是石化、造船、冶金、大型林浆纸一体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工业污染源和海上污染源大量增多,全省应对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十分薄弱。二是全省沿海地区海洋环境保护队伍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沿海县还处于缺海洋环保机构、人员、设备的状态,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和体制尚未形成。

三、加快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强化海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福建在迈向海洋经济强省进程中,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注重建设海洋文明。各级政府要培育全民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文化,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向海洋集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级政府还应充分发挥战略主导作用,主导制定海洋产业、海洋区域发展战略,注重各地海洋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形成由资金、政策、法律、管理支撑的海洋开发战略体系。同时,加快完善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统筹兼顾,构建四大海洋产业基地

一是统筹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传统海洋产业要向高端发展,要引导传统产业的重大项目向临港区域集聚,培育出一批全国领先的高端临海产业集群和基地。海洋新兴产业方面,要坚持立足本地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防止一哄而上。二是统筹海洋三次产业发展。要进一步突出海洋服务业与海洋工业,海洋工业继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海洋服务业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统筹产学研政。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突破海洋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主力,政府则主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扶持。

(三)“三群”联动,统筹陆海发展

以推进沿海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联动发展为重点,实现陆海统筹发展。一是港产联动。产业群的支撑是港口群建设的生命线,让港口与产业互相促进,实现双赢,产助港兴,港促产旺。二是港城联动。建设美丽、宜居、宜业的港口城市或滨海城市,离不开港口与后方城市之间的联动。港口城市和后方城市的建设应稳步推进,从港城联动、相互统筹的高度做好规划。三是产城联动。城市要发展,离不开人口集聚,而人口集聚既取决于这座城市产业的发展,因此产城统筹不可忽视。总之,唯有努力推动“三群”联动,陆海统筹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它在推进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作用。

(四)科技兴海,完善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应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其次,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要积极培育信息、、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介机构,提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第三,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海洋科技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高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五)保护生态,保障海洋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绿色和低碳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强化海洋资源有序开发、生态利用和有效保护。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实现海洋能源利用产业的绿色发展,切实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和海洋环境保护,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推行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和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六)发挥优势,深化闽台海洋经济合作

一是规划先行,尽快研究制定闽台海洋经济合作总体规划,以平潭开放开发为重点,把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成为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特殊区域。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闽台海洋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福建省海洋经济在海峡两岸的影响。三是着力提供闽台涉海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互动两地海洋经济的发展。四是推动投资和财税政策向闽台海洋经济合作领域倾斜,大力支持对台交通主通道、主枢纽、口岸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重大海洋科技专项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五是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所需专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推进闽台海洋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

(七)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积极融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串起福建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东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是福建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围绕海洋强国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题,加强与海丝各大经济板块在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产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创造繁荣的海丝经济。二是积极推动“二下西洋”计划,支持远洋渔业的快速扩张,加快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力争突破一批带动力强的合作项目。三是大力开拓利用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开发境外海洋资源。四是以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为抓手,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吸引航运公司地区乃至全球总部落户,发展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满足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的节能安全环保船舶,鼓励游艇、邮轮旅游等新兴航运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福建航运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发改委.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读本[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3.

[2]宗和.福建去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六千五百亿元[n].中国海洋报,2015-02-03(a1).

[3]王永珍,吴洪.福建出台意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n].福建日报,2012-0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