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5:32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06-04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正持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不断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但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就此我国也出台了相应政策解决这类问题,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中明确表示“采取观摩见习、模拟教学、专项技能训练、集中实习等多种形式,丰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体验,提升教育实践效果。”但现今我国对于教育见习的重视力度还不够,教育见习制度还不成熟,因此对“教育见习实效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学习钢琴、手工、舞蹈、绘画等多项技能。该专业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和所学技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某师范学院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制度,采用全日见习的方法,每学年安排每个年级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在教育见习之前,学前教育专业领导和见习指导教师会召开见习动员大会,见习后有相应总结。见习生在每年的见习中都有一定的收获,但作为见习生中的一员,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见习生对见习目标不明确、每个年级的见习内容没有明确划分、见习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到教育见习的实效性。基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

实效性通常是指某项事物实施时在方案构思、设计理念、实施步骤及目的的可行性。而事物结果能达到的效果及达到的程度则是实施的效果。本研究的实效性是指在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见习生通过亲身体验及对幼儿园基本教学活动的观察,将从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见习实效性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方式及对象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某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见习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1份,收回201份。通过问卷检验,剔除无效问卷14份,获得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率为93.03%。根据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有目的地选择了18名同学做深度访谈,其中见习三次(2013级)的6名学生、见次(2014级)的7名学生、见习一次(2015级)5名学生。

2.教育见习实效性现状调查分析

(1)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接纳度

由上表分析可得,见习三次(2013级)的见习生对于幼儿园的喜爱程度所占比例较高的是“一般”;见次(2014级)和见习一次(2015级)的见习生对于幼儿园的喜爱程度所占比例较高的都是“比较喜欢”。见习三次(2013级)的见习生、见次(2014级)的见习生、见习一次(2015级)的见习生对于幼儿园“比较喜欢”和“一般喜欢”所占的比例相差较大,见习次数越少对于幼儿园的喜爱程度为“比较喜欢”的比例越高;见习次数越多对于幼儿园的喜爱程度“一般”的比例越高。见习次数不同对于幼儿园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两种极端的态度。整体来说,“非常不喜欢”幼儿园的比例为零。

另外通过访谈等资料显示,59.8%见习生倾向于去公立幼儿园。53%的见习生喜爱去公立幼儿园是因公立幼儿园硬、软件条件比较好,而57%的见习生喜爱去私立幼儿园是因见习班级指导老师;见习生的见习次数越多对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越是重视。

(2)学前教育学生对教育见习态度反馈

①见习时长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见习生对于将见习时间定为两周的看法如下:45%的见习三次(2013级)的见习生和55%的见次(2014级)的见习生认为时间刚好,而69%的见习一次(2015级)的见习生认为时间太长了。对于将见习时间缩短为一周,46%的见习三次(2013级)的见习生与47%的见次(2014级)的见习生认为不合理,而55%的见习一次(2015级)的见习生认为比较合理。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见习生见习次数越少越认为两周见习时间过长,一周见习时间较为合理,而见习生见习次数越多越认为两周见习时间太短。与此同时,不论见习次数多或少都有一部分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②见习准备

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各年级见习生在见习前都参加了系里组织的见习动员大会,但是并没有为见习做太多准备。

由上表分析,笔者得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年级较高的见习生对于见习目标的了解程度“不了解”的比例较高:“我是在六盘水市第三实验幼儿园见习的。在见习之前,我参加了系里组织的“见习动员大会”,在会上,主持教师说了一些见习期间的纪律要求、见习注意事项、见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以及布置相关的见习作业。但是对于见习目标并没有具体细致地讲解,所以每次去见习,我都不太了解见习目标。”(LXw,2016年6月6日)

年级较低的见习生对于见习目标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比例较高:“我是在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见习的。我对学前教育专业十分热爱,在见习前我做了大量准备,比如:向见习过的师哥师姐们了解见习情况,还有我们的课任老师也向我们传达很多有关见习的情况,让我知道了我们见习是去了解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儿童的行为,卫生保教等方面。”(Ha,2016年6月11日)但总体来看,各年级见习生对于见习目标都不是非常了解。由此次访谈也可以说明见习见习生并不了解每次见习的目标。

③见习作业完成

对于教育见习作业的完成方式,年级相对较高的见习生越是敷衍应付,部分见习生直接抄见习班级指导教师教案,或者结合自己的见闻抄写见习班级指导教师教案。年级较低的见习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认真完成作业。

对于教育见习作业的态度,各年级大部分见习生都是无所谓。各个年级只有15%左右的见习生认为见习作业是有好处的。

“我是在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见习的。我认为系里现在安排的作业是没有多大必要的,大多数时候我是应付着完成作业的。一般我会向见习所在班级指导教师借教案来参考或是直接上百度搜索,实际上我并没有认真观察记录。其实,我不是不想完成作业,只是觉得部分见习作业设计不太合理,不能充分表达我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在见习后系上指导教师可以组织见习学生进行见结,相互交流沟通,反馈见习的问题,增强见习的效果。”(Ltt,2016年5月27日)

通过访谈了解到见习生并不是不想有见习作业,而是他们认为见习作业太过于笼统,不能表达其思想,应该在见习结束后有组织地进行交流沟通、总结和反思。

(3)教育见习对学前教育见习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通过教育见习,89%调查对象认为教育见习对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不少调查对象表示教育见习为今后的入职做了一些准备,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对自我的职业定位更加清晰,会在此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如早期教育、幼儿玩具设计等;重新认识所学专业以及了解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帮助自我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同时,有11%调查对象认为教育见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影响,并不会改变自己最初的职业规划。

三、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所存在的问题

1.见习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见习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基本技能薄弱,对教育教学方法没有整体的认识。在见习的过程中,大部分见习生没有角色转换的意识,尚未从学生的身份过渡到幼儿教师的身份,在见习时常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主观能动性不强。此外,还有见习生与幼儿园指导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见习态度不够端正,不愿主动与幼儿园班级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学习;二是见习生性格过于内向、胆怯,怕与幼儿园班级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三是见习生在见习时不能发现相关问题或发现了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我是在二幼见习的,在见习过程中,我与指导老师很少进行交流,或许是我的性格问题吧,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一般不太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一般都是一些杂活,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指导老师要我做这些。”(LKX,2016年5月28日)。“我是在三幼见习的,见习中我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幼儿园就是每天重复着一日生活活动。”(XX,2016年6月3日)

2.教育见习准备工作不充分。教育见习准备工作不充分主要体现在见习工作领导小组未能向见习生传达每学年具体的教育见习目标。虽然每学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动员大会”,但仅仅提出见习要求、注意事项等,并未向学生明确指出具体的教育见习目标。由此导致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目标不明确,不能调动见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育见习的效果。

3.指导老师对教育见习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根据调查发现,2013级在2016年见习时参与见习的学生为97人,见习指导教师仅仅只有5个,师生比例为1:20;在幼儿园方面,每个班级的见习学生人数为4个,见习班级专业指导教师人数为1个,其专业指导比例约为1:4。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指导老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较少,见习时一个指导教师要指导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对每个见习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不能及时解决见习生遇到的问题。

4.见习单位与院系沟通不足。见习幼儿园指导教师并不了解见习学生,也不了解院系安排学生见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仅仅将见习班级学生当作园方布置的任务,不能有效地进行指导。“在你们来我园见习之前,园领导会组织一次会议告诉我们一些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管理规则,但是园里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评价细则及指导方法,加之彼此不了解,所以不能很好地对你们进行指导”(Fw,2016年5月20日)。此外,由于没有具体的评定细则,幼儿园班级指导教师对于见习学生有不同的评定标准,而且就以一个笼统的分数来评定见习成绩,并没有具体指出见习生在见习时存在的问题,以致院系对见习生的见习效果没有给予及时的反馈,从而影响了教育见习的实效性。

5.见习后总结工作不完善。通过对见习生和教师的访谈发现,在见习后,院系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见结的相关工作,并且没有将见习生见习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见习生,并就此进行针对性指导。“我是在六盘水第三实验幼儿园见习的,在见习结束之后,我们的指导老师仅仅要求我们将纸质作业统一上交,并没有开展见结大会,让见习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习。在我看来,开展见结大会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XGY,2016年6月7日)。“说实话,系上对见结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好,也没有足够重视这个工作,其实,原则上是应该开一个见结工作的,但因每个教师都比较忙,就没有组织这样的总结工作。关于见习成绩的评定,我们是根据指导教师在园观察见习生见习情况和幼儿园教师给的成绩以及见习作业来评分的,但对于见习生的见习作业的好坏还没有给予针对性地反馈,这也是我们工作欠缺的地方。”(RwJ,2016年8月16日)。除此之外,部分见习生对于见习作业持应付态度,不能客观地对自我的见习进行总结与反思。

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实效性的对策

1.从见习生自身方面

见习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见习时,应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积极主动地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幼儿园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注意观察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在见习的整个过程中还要端正自我见习态度,提高自我主观能动性。

2.从院系方面

(1)加强对教育见习的重视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因此院系更应加强对教育见习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此针对见习生见习,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推行微格试讲制。微格试讲制即组织学生以提高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和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为目的,在微格训练教室开展的模拟性教师综合能力实践训练活动,一般采用撰写活动设计―试讲录制―观摩点评―改进方案―重新录制的路径模式。[4]在该师范学院已设置多个微格教室,并有相应教师进行微格试讲的指导,因此建议推行微格试讲制。该制度能够在见习前让每个见习生进行模拟教学并得到专业指导,从而提高教育见习的实效性。

第二,建立教师指导队伍加强业务指导。教育见习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基于此,学校应该建立以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园活动指导教师为主,任课教师和见习幼儿园相关教师共同参与的指导教师队伍中的教师作为教育见习指导教师。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见习小组,每个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见习指导工作,从而避免学生见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育见习效果。

(2)充分做好见习准备工作

通过笔者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见习生对见习目标缺乏了解,因此,院系应依据不同年级所学专业课程及见习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见习目标,以便让见习生在见习时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教育见习的实效性。

(3)提高见习生素质

院系应加强对见习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组织见习生对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拓宽见习生的知识面,加强知识储备,增强见习生的服务意识。在课堂上,给见习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如模拟课堂教学、组织游戏活动等,帮助见习生转换角色,以及提高其自身素质。

(4)及时组织见习生进行总结

见习结束后,首先各个小组的指导教师应及时组织见习生对见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次,院系指导教师队伍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各个小组的指导教师进行见习生见习工作总结,以便发现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5)加强与见习基地的联系

一方面,双方共同制定教育见习的目标,便于幼儿园见习指导教师对见习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另一方面,双方共同制定对见习生成绩的评定标准,共同参与评定,做到评定到人,具体分析每位见习生的优缺点,对其进行专业化、针对性地指导。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2

一、大学生求职就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归纳整理后认为,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毕业生不能按约定履行就业协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高校学生求职就业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毕业生、高校与用人单位必须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实现就业选择。就业协议实质上是一种就业合同或用人合同,是供需双方录用与被录用关系的法律依据,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协议内容,履行合同义务。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违约现象却屡屡发生,如,毕业生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最终只能履行一份协议而造成违约;因出国、考取研究生、公务员或参军、选干等造成就业协议不能履行而构成违约。毕业生违约行为不仅干扰了就业市场,影响学生所在学校的声誉,而且给用人单位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侵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第二,大学生求职中被用人单位的歧视现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存在着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就业歧视问题。一是性别歧视。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重男轻女,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女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权利;二是对学校、地域的歧视。一些用人单位限招甚至不招某地区、某学校的毕业生,剥夺了这些区域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自认运气不佳,没有意识到求职就业的权利被剥夺,更谈不上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毕业生对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概念分辨不清。这是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之一。签订三方协议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三方协议是由学校作为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中止条件;违约责任等。劳动合同的条款更加明确详细可操作性强。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可见,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止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它不是劳动合同,因而不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凭证。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分别存在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毕业生要想实现就业必须签订两个法律文件,即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从法律属性角度分析,就业协议书是一种预约合同,依照预约而订立的劳动合同才属于文本合同。预约合同具有与其他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违反就业协议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当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却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变更相关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毕业生委曲求全,不懂得或者不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一是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二是由于目前大学生求职就业难,怕失去就业机会。从另一方面看,有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后毅然辞职,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极其不负责任,这也是缺乏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

第四,毕业生对见习期限与试用期的界限不明。见习期制度是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经人事部门办理录用手续,在用人单位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就业的见习期为一年。试用期制度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了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限。见习期短于合同期,试用期短于见习期。就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因不清楚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影响自己合法权益实现的案例屡见报端。譬如,毕业生想在试用期内提前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则认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应当受见习期的约束而不能解除;用人单位故意以见习期代替试用期,变相延长试用期,使毕业生无法在正常的试用期内行使其权利。之所以发生诸如此类的法律问题,一是多数大学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面对侵害自身利益的行为束手无策;二是就业市场不规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大学生就业中不正之风的存在,违背了“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从而引发了法律问题。

二、防范大学生求职就业中产生法律问题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法律纠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就业指导,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净化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面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法律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一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现状看,多数学校仅限于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这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且大部分学校往往将就业看作是学生毕业阶段的一项工作,而在低年级很少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法制教育,因而使得相当多的低年级大学生缺乏对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了解,影响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了解社会职业状况及人才市场动态信息,导致他们毕业时对职业、择业和就业的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明显不足,从而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盲目性、从众性和无序性,一些法律问题也凸现出来。为此,高校应该将法制教育,特别是对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宣传教育工作提前到新生入学后,做到早关注、早准备、早预防。二是突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制度不够健全和规范,在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突出维权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进行维权意识教育,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法律及法规学习和研究基础之上,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一个较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平等地与用人单位对话,据理力争,保障自己的权益免遭侵害。三是引导学生关心有关择业的政策和法规,通过对这些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职业指导,实现就业理性化,减少法律问题的发生。随着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实现了求职的双向选择,出现了职业市场。然而多数高校对学生的社会职业指导却未予以高度的重视,面对职业市场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毕业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少量经验、家庭的有限帮助和对职业市场的粗浅了解,调节自己的职业选择行为,对职业机会、职业具体内涵、职业的前途以及职业市场行情等知之甚少,使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大,降低了选择的成功率。不难看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职业指导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大学生职业认识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自觉地选择生活目标,确定升学、就业方向,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就高校教育而言,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指导链。同时,职业指导应专业化,即应把职业指导看作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而非单纯行政工作,使职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职业指导的专家化。通过职业指导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角色、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不断成熟与发展,他们会很理智的处理求职择业中遇到的问题,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和职业的选择会更加理性化,从而减少法律问题的产生。

第三,加强就业法律指导,防止法律问题的产生。就业指导是职业指导的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所作的指导及就业服务,其中包括:①帮助毕业生掌握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在选择职业时兼顾个人、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③发展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④了解影响升学与就业的诸种因素。⑤推荐就业,根据学生就业志愿及学生职业能力、心理素质等情况向社会推荐,并辅导学生捕捉人才信息自我推荐。其中对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尤为重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就业中法律问题产生,并能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的法律问题。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应将就业法律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开设。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变化,毕业生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始找工作,他们会频繁参加不同层次的人才招聘会,在求职就业签约中一些法律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在大四上学期开设此课程较为适宜。

第四,社会各界应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规范就业市场,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注意发挥由各级政府部门的就业场所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主体作用,对进入招聘场所和人才交流中心的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事前资格审核,防患于未然。建立奖惩制度,对那些诚实守信、遵章守纪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对行为不轨、设置招聘陷阱的用人单位,给予必要惩戒。要注意发挥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和监督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3

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能否顺利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原因,提出政府部门及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展开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随着并轨招生和大学的扩招,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不断创新高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统计,2013年本科生就业率下降12%。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学生就业就像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在广袤无垠的大海里寻找目标。对于那些离校仍未就业的毕业生来说,要想在社会这片天地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就必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时,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这个大社会背景下,解决就业难问题,还要从毕业生自身和用人单位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原因。

合理规划自强不息

“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苦读,很多人都希望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非体制不进”“非高薪体面不做”,自然也就“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就业剩生”。所以,大学毕业生应客观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将自己的所长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一步一个脚印,自强不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

消除歧视任人唯贤

不管是从总量上,还是从性质上,大学生的供给量明显大于实际需求量。很多大学生没能在招聘者面前受到青睐,其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招聘单位不满意其工作胜任能力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应消除对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的歧视,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讲求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给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工作的机会。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应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此同时,高校和政府要积极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营造健康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快速实现就业。

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不同的职业培训:进行职业定向培训,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自身能力状况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注重综合职业素养的训练;对有企业录用意向的毕业生,根据用工单位和岗位要求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素质测评和创业知识技能培训,要根据毕业生特点,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意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

我们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先通过高校组织的宣讲会来宣传就业政策以及当下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对当下人才市场有一个大概的认识,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招聘会,加深学生对人才需求情况的了解,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就业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鼓励大学生到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始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只将眼光放在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热门单位上。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挑选自己的岗位,然后进行竞聘。在竞聘的指导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模拟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有机会先尝试一下,锻炼一下,比如说面试模拟、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应对各类面试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劣势,能够在今后的实战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另外,要指导学生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因为职场竞争实际包含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储备、职场态度、能力水平诸多要素的竞争。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从内因的角度解决了就业难的主要问题,也是职业指导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且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也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加强就业指导至关重要。

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1.实名登记

从2013年开始,当地政府要做好实名登记工作。在对毕业生的信息采集过程当中,要考虑一些可能不会更改的信息,比如说家庭电话、父母联系方式、微信、QQ等方式,这些一般都不会更改的信息,使得后续的跟踪指导工作落实到位。同时,除了收集资料以外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复核,以免出现学生更换手机号码而导致失联,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2.提供就业信息

对高校毕业生,各地政府和各高校要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如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间建立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实现招聘信息联网共享;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分行业、分专业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另外,也可以登记未就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人才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现人才匹配。

确定重点帮扶对象

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如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以及震灾区家庭等的离校未就业学生,需要将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中,给予他们一对一的就业个性指导,同时向一些合作企业推荐人才,重点对此类人群进行帮扶。至于残疾毕业生,需要配合残联向有关单位推荐人才,落实对于残疾人士的就业政策,实现就业指导的有效实施。

提供见习机会

政府应搭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并拓展一批见习基地,提供见习机会,让毕业生有机会参与企业见习,提供更多的见习机会给毕业生,让他们通过见习来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给予学生机会锻炼自己的素质能力。在见习期间,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给学生提供见习机会,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几率。

提供职业培训

一是要多渠道开发适应大学生的就业岗位,除促进大学生创业外,主要是依托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小型微型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国务院已经了多项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要落实这些政策还需要地方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常态化的市场激励机制。二是要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进一步完善相关培训补贴政策,弥补现有培训时间短、补贴经费少、适用范围窄的不足,给大学生和用工单位更多的培训动力。三是要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调动社会就业服务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中来。

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复杂性较高,因此大学生需要加强劳动权益的维护。高校毕业生自身也要特别注意心态,往往都是因为被骗者存在着某方面的贪恋或者急功近利而让非法分子有机可乘。又或者是某些不合理的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对待这些毕业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抱有一种“轻视”或者“欺负”心理,所以在一些用人制度方面歧视这些毕业生。此时,毕业生就要懂得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平常也要多加学习相关的就业法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4

[关键词]就业 个性化深度辅导 高校毕业生

[作者简介]刘淑媛(1981-),女,广东河源人,广东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阮方明(1980-),男,广东茂名人,广东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广东 广州 51032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90-0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逐步转型,社会环境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独立自信,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毕业生因其社会和家庭生活背景各异,在就业期待、素质能力、学业成就、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选择等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抓两头,带中间”的辅导模式,在唯“就业率”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有较大的帮助,然而却不能惠及每个毕业生,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跟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在理念、原则、方法等多个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深度辅导是以“精细化”管理为理论基础的,目标是透过个体活动的隐秘性、思想的复杂性和心理的矛盾性,详尽、彻底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对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业过程的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就是在动态地、深层次地了解毕业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毕业生的职业理想,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待,提高就业素质和能力,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就业观,提供就业全程化、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力图启发毕业生逐渐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与实践自我,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的就业指导形式。

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就业指导模式是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精细化、专门化、全程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树立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新理念、把握就业指导工作的原则,按照新模式的工作路径和管理保障,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就业指导在广度、深度和精度上的发展和突破,促进大学生健康、高质量的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主要原则

1.点面结合原则。当前的就业指导模式大多依托校级就业指导机构负责,各院系辅导员老师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是面向所有毕业生收集和招聘信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就业技能指导、联系招聘单位和就业手续、档案资料等常规事务的办理。在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方面显得尤为不足,没有为每个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就业指导意见、听取每个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心理、价值观的变化并予以纠正。然而,毕业生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突出特点,要求就业指导工作既要从面上教会每个学生去分析每年的就业形势、了解毕业生应聘的方法技巧、简历制作、就业政策等相关知识,更要从点上关注每个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就业存在困难的学生应该多次予以指导并提供有效的社会资源支持。

2.针对性原则。就业指导个性化深度辅导的针对性包括对不同的辅导对象深入了解,体现在对毕业生状况的动态把握、就业指导方案制订的差异。深度辅导的“深”,就建立在对学生深入、深层次的了解上,这是深度辅导的基本要求。毕业生成长环境各异,素质能力各有不同,社会资源支持不同,职业理想和就业期待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时期,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对社会认识等方面都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当中,因而在制订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时,必须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建议和策略。

个性化深度辅导就业指导模式,除了在指导对象上要有针对性外,就其指导的形式也需在已有的基础上体现针对性,以保证其时效性。除了讲座、招聘等形式外,还可以重点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开发培训课程等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深度辅导。

3.互动原则。互动原则是指就业指导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培养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的同时,也要求就业指导者主动出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学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也是就业指导活动的主体。就业指导实际上是学生在指导者的引导帮助下,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然而,毕业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一些学生个性较强,不擅交际,认为就业就是个人的事情,学校、教师的作用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大,对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心理和思想状况加以隐藏,不寻找别人的帮助。尤其一些就业存在困难的学生往往带有自卑的心理,怕跟老师接触,怕老师询问相关情况,带有较强的隐秘性,因而需要就业指导老师用真诚和关爱打开这层隔阂,主动联系这部分毕业生,开展个性化深度辅导。

4.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个性化深度辅导就业指导模式要讲求实效,注重指导的效果。从学生、就业指导老师、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量毕业生、学校和社会需要,把握学生实际,侧重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能力的提高、就业心理的调适、求职技巧的加强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多个关键问题上打好最坚实的基础。

5.全员化原则。全员化原则是指统筹高校资源,整合包括专任教师在内的教职员工参与就业辅导的原则。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包含本科生在内的导师制的探索。专业教师熟悉本行业发展的状况,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专业的角度,将自己对本行业的了解和经验告知学生,同时专任教师还具有一定的如人际关系、就业信息等社会资源优势,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实际帮助。

另外,全员化原则的优势还体现在团队协作方面。就业指导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的差异,就业指导老师自身专业限制,单一的力量尚不能提供全面的服务,因而必须组建包含辅导员老师、就业指导教师、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和主要学生干部在内的就业指导工作团队,发挥整体优势,研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依托个人所长,共同解决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路径设计

1.融入了解,建立信任基础,就业指导工作者应通过查阅档案,注意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的户籍、家庭背景、在校奖惩情况、学业状况等,对辅导对象形成初步印象。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者还应注重积极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通过文体等活动的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初步树立就业指导工作者知识层次高、平易近人、热心助人和勤勉敬业的良好形象,建立与学生交流的信任基础。

2.深入沟通,了解学生状况。深入沟通的前提是要了解毕业生更深层次的情况,包括学生性格特征、社会资源状况、职业理想、就业期待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入沟通包含了面谈咨询和自我测评两个模块。

个性化深度辅导倡导就业指导老师与毕业生进行直接面对

面的交流。根据已有的对毕业生的基本了解,拟定必要的谈话提纲开展谈话。按照个性化深度辅导原则设计《就业指导交流表)),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特殊困难和问题、毕业生需求、家长反馈、谈话要点和对毕业生的客观评价及建议。

利用职业生涯发展评估工具,指导毕业生开展自我评估,对职业兴趣、价值观、生活形态、人际关系、职业能力、可迁移技能、知识结构、优劣势等方面进行测量与评估,为研究分析提供基本依据。

3.研究分析,进行科学探究。个性化深度辅导就业指导模式的分析阶段是从学生个人情况到提供就业指导意见的过程一个承前启后的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深度辅导学生情况的深化和提供建议的前提,因而分析阶段是把握就业指导的关键环节。

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就业指导模式的分析模块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自我分析,针对每个毕业生进行分析,包含职业定位、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行业分析与职业定位、职业选择、求职策略等几个步骤。第二个层面是点面分析,归纳整理毕业生群体的普遍问题。就学生在面谈和测评阶段遇到的问题召开职业指导团队的分析会,探讨相应策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班级班会或者就业指导课程上与毕业生共同探讨,以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第三个层面是宏观分析,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体制等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为研究和探讨就业工作创新和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意见反馈,提供有效建议。就业指导者应侧重于对毕业生如何在就业决策过程中应对实际困难,加强方法上的指导,告知其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提高解决困难的信心。通过个性化深度辅导,纠正在就业决策过程中虚浮的自傲心理、悲观的自卑心理、好胜的攀比心理和盲目的从众心理等就业心理障碍。帮助毕业生通过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积极情感、提高意志力等途径实现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就业指导者在提供建议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提醒学生认真思考就业建议的可行性,向毕业生说明意见和建议实践的可能结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对可行性有自我认识和了解,认真考虑就业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5.全程关注,实现就业目标。大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贯穿于学生教育过程的始终。就业指导者应注意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程关注,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求职策略的偏差,与学生共同探讨产生偏差的原因,积极调整策略。对由于就业市场、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在就业过程遇到障碍,就业指导者必须及时调整指导内容,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对多次求职失败的学生,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身体相貌等原因而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应引导其降低就业期待,寻找多渠道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

三、大学生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管理与保障

1.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制度设计。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对象是面向全体的毕业生,工作量大、内容多、工作要求高。这需要在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层面予以保障,通过制度的约束作用保证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顺利开展。

围绕深度辅导模式的工作路径,结合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制定可行性的具体指导细则和执行标准,在工作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实际工作效果、管理保障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以制度的方式规范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在技术层面规范要求就业指导工作面向所有学生,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在制度上规定就业指导老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指导工作。如设计含格式化的工作手册和学生意见反馈表等。在条文层面对技术层面进行限制性的规定,鼓励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实效性,如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体系,奖惩分明等,改变就业指导主客体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队伍的建设。(1)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人员数量,优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任务大多落在高校管理干部、毕业班辅导员老师身上。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在l:200之内,但很多高校由于编制等各种因素尚未达到该标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这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专门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按照中央具体要求,配足人员;同时通过整合专任教师、管理干部、研究生、社会就业培训机构力量,在工作人员上予以有力补充,同时也达到优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效果。(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多由辅导员老师担任,专业背景复杂、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大多数辅导员精力花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上,对国家宏观政策、就业法律法规、毕业生求职技巧、心理引导等方面缺乏研究和探索,因而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高校应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心理学、法律等有关知识,参加就业指导师执业培训,走专家化发展道路。(3)构建定期交流平台,共同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上级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专题交流会、研讨会、观摩会、案例分析会等,为就业指导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鼓励就业指导者通过发表有关论文介绍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和具体经验,对深度辅导工作提供理论支持。(4)科学设计激励机制,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稳定。开展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就业指导,工作任务繁重,而主要负责的辅导员老师由于工作内容泛化、实际生活现状、学生需求和工作经验的矛盾较为突出,容易导致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稳定的状况。高校应科学设计激励机制,鼓励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探索新思维、新路径。

3.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平台与载体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深度辅导的突出特点,搭建多个层面的师生交流平台和载体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就业深度辅导的具体形式和环境没有条件限制,就业指导者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温馨、亲切的面谈环境,在校道、草坪、饭堂等宽松的环境中,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同时,还应搭建与学生交流的技术平台,关注网络工具和新媒体的应用,通过QQ群、博客、微博、BBS、飞信和教学互动交流平台等新媒介双向互动,了解学生动态,共同探讨就业和生活中有趣的话题,及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4.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评价体系的建立。建立与个性化深度辅导就业指导模式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根据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特点,评价主体应由单一的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发展为包括工作对象在内的多元主体评价;改变以就业率为导向的量化评价,发展为人性化的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的结果评价模式,注重过程评价,注重毕业生的体验,注重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反馈与改进。定期对就业指导老师的深度辅导纪录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同时开展毕业生对个性化深度辅导的满意度的相关调查。考核的结果应作为工作考核依据,建立健全包括在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设立若干指标。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5

一、总体思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省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省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将以就业训练为基础,以促进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开发岗位为依托,以促进就业为。目的,通过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就业前训练,实现就业训练与见习的有机结合,达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二、实施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应往届毕业生。

三、实施步骤

l、各级劳动保障、教育部门以已开展就业训练的院校为基础,在搞好《劳动法规常识》、《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就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吸纳应届毕业生或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2、依托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处),对参加就业前训练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建档造册,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并纳入“大学生见习计划”的资源库;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可凭《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过原毕业院校或直接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3、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的应往届毕业生须填写《就业意向书》,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愿望与需求,为向用人单位推荐提供依据。

4、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填写的《就业意向书》,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提供见习岗位。

5、根据其意向书的要求,有组织地安排他们到合适的用人单位进行见习,见习期3—6个月。

6、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协调用人单位为见习人员提供生活费用300—500元/月。

7、学生见习期满,经双方同意可以签订劳动合同,转入正规就业。对见习结束但未被正,式录用人员;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和《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到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就业训练中心参加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已享受免费培训的不再享受该政策),并由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工作。

四、实施目标2004年—2008年五年间全省计划组织20万名应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成功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是搞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抓实抓好。省劳动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成立“大学生见习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各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或责成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务必使该计划落到实处。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工作满意度;问题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此,各大高校都十分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工作体制,其指导内容、方式、对象、目标等已较为完善。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新的就业形势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偏低。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最佳效能,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高校锐意改革的新课题之一。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及其满意度状况不容乐观:问题提出之源

任何问题的提出必然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亦如此。

首先,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预计大约610万),以及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持续增长、金融危机下失业人员的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等“多峰叠加”的局面,使得社会总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次,就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千家万户,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就业问题,是关系成千上万家庭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也是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求职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们的求职经历将影响其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高校毕业生是文化层次较高、活动能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能否最大程度地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使他们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直接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已进入人们讨论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高校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教育部曾于2003年出台了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字[2003]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安排要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要区分情况,原则上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要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优化配置,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充分发挥并创造就业指导工作新价值的效能,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

第四,工作满意度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中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其理论成果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最佳效能的发挥具有借鉴价值。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最早始于Hopp0ck。

Hoppock于1935年最先提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心理与生理对环境因素的满意感受,即员工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将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员工的健康程度,甚至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直接或问接地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关,而研究高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就业指导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绩效。

综上所述,正是上述原因,引发了作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低效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思考。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因此,作者试图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及其满意度研究现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围绕高校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等关键词,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时间跨度为1997年~2009年),结果发现,从总体上来讲,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解释主要基于“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理论。20世纪70年代,“知识失业”现象首先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印度出现,随后蔓延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知识失业”现象引起美国一些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形成了解释这种现象的“过度教育”理论。国内学者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从毕业生劳动力的供给出发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又可分为两派:部分研究者将就业问题归咎于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认为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张导致了供大于求;还有部分研究者则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出发,认为“扩招”本身没错,但“扩招”的结构没有处理好,因而导致了人才的供求错位。第二,从毕业生劳动力的需求出发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探讨社会的就业总形势对毕业生就业构成的影响。第三,从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进行研究。主要是运用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探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分割特征对毕业生就业构成的影响。

(二)就业指导工作问题方面的研究

根据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厅(教委)及部分高校先后编辑出版了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丛书,宣传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指导。这些丛书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就业程序与技巧;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职业生涯设计;如何获得就业信息;就业心理以及创业,等等,其中就业心理部分主要说明就业过程中如何防止焦虑、克服自卑、战胜挫折、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等内容,但对于国外盛行的心理测试及其使用方法并无详细介绍。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者根据自身的实践,探讨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陈大尧认为,如何改革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户籍和分配制度,如何突破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三大研究课题。夏科家结合上海市2000年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认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满足学生迅速增长的需求,学生满意度低,提出就业指导部门应正确定位,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加强对学生自主创业的研究与引导。唐瑛认为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建设。

王世民认为要转变观念,建立以服务为理念,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毕业生为核心职能,以创造必要的毕业生就业环境和条件为根本任务的服务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王适英针对目前就业指导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提出要对就业指导人员加强岗前及在岗培训。胡亚娥和郭江平等人认为,就业指导应由“临阵磨枪”转变为“长期备战”,推行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此外,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观和就业心理问题也是部分学者的研究内容。申勤俭、李娜对南京工业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郑安云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缺乏自信、求稳求全、盲目攀比等心理问题,提出毕业生要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拓展知识面,充分认识自我,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就业情绪。

(三)工作满意度问题方面的研究

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逐步成熟,应用心理学家尤其是管理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国外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量集中于结构和影响因素方面,如Vroom的七因素论,Friedlander的三因素论,以及影响较大的Smith、Kendal&Hu.1in的五因素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口学统计项目、组织规模、组织气氛、领导行为、职业声望以及工作压力等心理与环境因素。Vroom(1962)认为工作满意度应该有七个构面,即组织本身、升迁、工作内容、直接主管、待遇、工作环境与工作伙伴。Smith、Kendall&Hulin的五因素论提出工作满意度应该包括工作本身、升迁、薪水、上司及工作伙伴等五个方面。arnoldFeldman(1986)认为,工作满意度应该包括工作本身、上司、金钱上的报酬、升迁、工作环境与工作团体等方面。

目前国内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工作满意度构成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和影响因素有时是一致甚至重叠的,有时是不一致的。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确定工作中的关键维度或主要的工作要素,是宏观的。近20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陈云英、孙绍邦(1994)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测量研究;冯伯麟(1996)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结构进行因素分析,提出自我实现、工作强度、领导关系、工资收入和同事关系等五维结构;张忠山、吴志宏(2001)的研究表明,学校领导的行为会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深远影响;杨化冬、时勘(1996)对于教师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另外,徐富明、申继亮(2001)则研究了我国教师工作满意状况的变化趋势。

从总体上看,有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比较多,但专门针对高校教师的研究较少。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及其满意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动手能力;培养;管理

大脑和双手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促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1]:“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也在验证着与再生着理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更是如此,它离不开动手实践、管理操作、组织协调、策划编排等综合能力。

1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途径

1.1设置多维度、多层面的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内容,培养专业人才

1.1.1按照学期采用逐级递进的方式设置该专业课程实践内容,形成“点—线—面”课程实践技能体系链依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不同学期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基础,考虑课程实践操作的难易程度,设定相应学期阶段的课程,而随着学生学期的变化、学生基础专业知识的增长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等设定高一层次的课程实践目标与专业课程,形成课程与课程实践一条线,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技巧相互融合,构建“点(单门课程动手能力技能培养)——线(课程与课程衔接的实践技能培养)——面(所有课程的实践技能综合运用)”的课程技能体系链。

1.1.2设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实践模块,构建实践技能锻炼的教学体系

依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分析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可操作环节,据此构建课程实践动手环节模块和相联系的课程综合实践动手环节模块并设计出实践操作流程[2],该设计本着“服务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形成课程、实践、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意识”的原则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教学中需要分清实践动手环节侧重培养与突破培养的实践技能,所有实践环节结合到一起最终要综合达到的实践技能培养目标是什么,学生在此过程中如何参与并锻炼。围绕此建立起“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树形图。

1.1.3建立不同学期不同阶段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结果考核制度,形成“一报告二监督三检验”的实践技能考核模式

该部分一改以往课程考核单科单考的形式,分学期分阶段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面与深入情况、已经具备的实践技能等开展大一、大二单门课程实践技能考核,大三、大四时学科融合考综合实践能力。另外同一知识低高年级考核的深入程度要有区别。建立“一报告二监督三检验”的课程实践技能结果考核制度。一报告指任课教师上交课程实践考核方式报告;二监督是相关任课教师与领导共同监督;三检验主要检验学生动手技能提升程度、同类学科教师评价情况、领导抽检结果。

1.2运用多元化的见习形式,增加社会适应性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2.1课程见习

所谓课程见习指代依据社会体育专业的某一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提出见习的计划与具体要求,集中组织学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访问、记录、体验等,并要求学生写出见结的一种见习形式。该种见习形式利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相结合,进而形成从了解到理解,从表层到深层,从理论到实践的观念意识。

1.2.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学生按专业需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的进行见习的形式。这种见习形式可以选在节假日进行,要求学生要有体验的经历、观察的记录、实践的分析。该种见习形式有利于让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专业就业时人才需求的能力倾向、现代社会此专业发展的程度、自我目标定位等。

1.2.3就业见习

就业见习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需要,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学校组织相关指导教师或指导人员协助其适应就业岗位的一种见习形式。该就业岗位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延伸到校外(校外选择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提倡见习三步骤:一看;二练;三做。比如:到帝豪斯、巴斯特等俱乐部担任健身私人教练、健身巡场教练等。

1.3打造多样化毕业实习模式,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切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1.3.1轮动实习

借鉴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田应福[3]等人对轮动实习的研究,依据社会体育专业需求,设计多个不同的实习岗位,以学生体验不同实习岗位为锻炼过程,来拓宽学生的就业岗位,力求与时俱进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3.2委托实习与顶岗实习

委托实习是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托给某一健身俱乐部进行管理。借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适应社会性,同时也利于学生接受不同教育管理的模式,加速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是学生到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场直接参加实习锻炼过程,使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是见习与课堂教学的延续。

1.3.3集中实习

集中实习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将整个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送到某个健身俱乐部或健身行业进行实习的一种模式,此种方式便于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也便于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进行指导。

1.3.4分散实习

分散实习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根据社会上不同健身行业接收能力的不同、学校教学需要不同或学生个体需要不同而安排的实习模式,该种实习方式既便于实现接收单位本体发展需要,又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发展。

1.3.5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习方式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将学生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统一被送到某个单位进行实习;另一个群体是根据个体需要或实习单位需要等进行分散实习,这种实习模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满足学校的组织管理。

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管理方式

2.1课堂教学

第一,课堂教学管理本着明确目标以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分析为辅的原则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动手操作的步骤,要围绕着“目的”“意义”“做法”“效果”为中心,教师多引导并巧妙纠正,学生多动手实践建立独立解决问题意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第二,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创新性、有效性为主,教师引导性、组织性为辅[4]。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伴随着教学内容的新旧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学生知识的牢固与灵活离不开实践的探索,正确的引导来源于教师,实践平台的搭建需要教师给予,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启发。第三,教师也要是时代的“弄潮儿”。教师要经常参加学科会议掌握时代前言,经常参加专业培训接受新信息、新理念,经常观摩学习紧靠社会岗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新兴运动在学生中推广已延伸与社会,服务于社会健身人士的运动需求。

2.2见习管理

首先,建立见习管理制度。明确课程见习、专业见习和就业见习的任务、要求,正确选择相应见习场所,落实见习指导教师,按照课程、专业和就业需求有的放矢的设置见习岗位,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学生与单位相结合。其次,加强调研工作,广开渠道,建立见习基地。通过各种媒体,发挥网络作用,借助辖区资源,广聚单位,了解市场需求,建立见习基地,为学生构建切实有效的见习平台。最后,引导学生见习思想,打造见习品牌。让学生明确见习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感受见习在“育人”与“用人”之间的沟通,适应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目标的确立与见习的积极性,积累见习的经验,增强学生见习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增进见习学生与见习单位的联系,打造见习品牌。

2.3实习管理

首先,学校与实习单位密切结合。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摇篮,实习单位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造就社会实用性人才。同时,学生也能为实习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建立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完善学生实习考核方式。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5]。针对学生所选择实习方式,加强实习学生管理,制定实习流程,增加指导教师或委托单位的管理职权,共同督导学生。再次,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调节学生就业心理。学校需要多层面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端正学生就业态度,调整就业心态[6]。从招生—入学—课堂教学与实践—专业见习—实习—就业等建立多点一线指导模式,调节学生的就业心理,缓解就业压力。最后,学校做好检查督导工作。学校或学校实习管理教师要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建立常联系常沟通机制,共同做好学生实习工作的督导与管理。

作者:矫祯玉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矫祯玉.社会体育(运动与休闲)专业课程教学中动手能力操作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4):65-67.

[2]矫祯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67-68.

[3]田应福,张丽芳,李会明.“轮动实习”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7-71.

[4]矫祯玉.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与休闲类“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6):184-185.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8

一、当前基层央行“窗口指导”的现状和问题

(一)窗口指导未能完全对商业银行产生有效影响

据调查,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县市分支机构先后根据上级行的政策精神,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支持经济建设指导意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和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指导意见,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向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倾斜信贷资金。但是,县域商业银行普遍反映是:县支行贷款集中上收,对中小企业贷款有严格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县域企业一般不符合投放的条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级行没有明确信贷政策规定无法投放。

(二)部分基层央行制订的货币政策窗口指导意见未能很好地结合地方实际

一是制订窗口指导意见不注重效果。目前,部分基层央行在制定辖区窗口指导意见时,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上行下效,上面是怎样说的,下面就怎么讲,形成了传话筒。二是不注重事前调研,窗口指导意见缺乏操作性。部分基层央行制定实施的窗口指导意见前没有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只讲宏观政策层面,没有结合当地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金融机构无法执行。

二、基层央行窗口指导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窗口指导本身不具有强制性

窗口指导是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优点是比较灵活,节省费用。但因缺乏法律约束力,所以要发挥作用,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声望和足够的控制信用的法律权利和手段。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的行长联席会议制度是窗口指导的特殊形式,另外还包括各种银企洽谈会、下发的指导意见等。目前基层人民银行普遍使用这些形式,但由于基层央行窗口指导能力较为软弱,客观上只是一种道义劝说,缺乏量化和硬性限制,约束力不强。因此,在基层央行的实际操作中,信贷窗口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

(二)商业银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直接影响信贷窗口指导的效果

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资金上存、贷款集中化趋势明显,直接制约了基层银行有效信贷供给,在满足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央行信贷倾斜政策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窗口指导意见以政府的名义下发,最终的结果不尽理想。一是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县市分支机构萎缩。二是信贷权限上收,片面强化风险管理,基层商业银行信贷功能萎缩。商业银行在普遍上收基层支行信贷权限的同时,要求基层支行明确一线信贷人员对新增贷款负有收贷收息的责任,基层商业银行普遍产生“多贷不如少贷”的消极思想和“惧贷”心理,从而影响了信贷的有效增长。三是信贷投向呈集中化趋势。各商业银行信贷策略普遍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同时向基础设施、消费信贷倾斜,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较少。

(三)窗口指导意见或办法的内容较空乏操作性不强

虽然部分基层央行的信贷指导意见能依据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相关促进经济增长和支持结构调整的信贷投向指引,但是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可行性,窗口指导仍停留在信贷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指导模式上,工作视野没有拓展到信贷创新、市场细分和信贷投向规划等方面,指导模式跟不上金融机构日益发展的变革形势。

三、探讨和思考

(一)探讨实施方式创新,提升窗口指导效果

一是建立警示和沟通制度,增加“窗口指导”约束力。一方面可将“窗口指导”与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相互融合,对金融机构经营中出现的苗头性、潜在性风险进行警示和体型,规劝其及时调整政策,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实施沟通型窗口指导方式,通过公开或提供人民银行方面决策的相关信息、制定政策所采取的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及考虑的因素,并就当前地方经济形势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制订并公布更适合、更易于接受的最优政策和措施。二是窗口指导要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紧密协调,同步进行,增强窗口指导的强制力。窗口指导可与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相结合,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此为导向,促进辖内信贷结构的调整。

(二)科学规划信贷权限,转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

一是商业银行总行应适当向基层分支机构下放信贷权限。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贷款营销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和金融服务力度,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改变信贷管理方面的“一刀切”的做法,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扩大基层行贷款自。二是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在加强风险约束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促使基层行信贷人员努力开拓信贷市场,培养和发展黄金客户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和优质金融服务,使央行“窗口指导”落到实处。三是商业银行信贷策略取向应多元化。在确保信贷总量和效益合理均衡增长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信贷资金结构,统筹配置信贷资源,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自足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同时认真做好“三农”、就业、助学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9

【关键词】高师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17-03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部分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品行修养、身心成长和在校生活等方面的提供建议和指导的制度。该制度是高师院校开展学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尝试。

广西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简称数科院)在2006年已开始实行英才导师制的探索(大二开始,学生根据兴趣和条件自愿报名;学院选择骨干教师作为导师负责考核选拔,针对部分优秀学生实行指导),明确导师职责是:从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技能以及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指导。近年来,数科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工作一直在摸索前行,从2009年开始全面铺开,正式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四年均实行导师制)——全院教师参与了对所有2009级新生进行的全程导师制,为每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并明确导师职责: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包括思想品德、专业选课、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就业指导等专业素质方面均由该导师负责,强化了学生管理队伍,构筑并实施了党总支、学工思政教师、年级班主任、指导教师“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检验改革成效,及时发现问题,笔者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初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希望能为更好地深化高师院校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参考。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式

1 调查对象。本次对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2009级学生(简称全程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对实施英才导师制2008级学生(简称英才组)发放问卷60份,回收5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5%。本问卷为随机发放,有较好的普遍性和覆盖度。

2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自行设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内容与分析

(一)是否了解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背景与目的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有94.2%学生回答完全了解,5.76%学生回答基本了解。全程组只有21%完全了解,有38%的学生回答基本了解,有多达41%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只是学院制定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学校为什么实行这项制度以及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明白。可见英才组学生因为是主动报名,目标明确,又经过层层选拔,对开展该制度的意义认识程度较高。而全程组学生是被动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活动,自然认识程度偏低。事实表明,学院在全面开展导师制之前,应做足前期的宣传工作,使师生都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和意图,确保在制度落实中能达到流畅的互动、默契的配合。

(二)是否愿意接受导师的指导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回答完全接受的学生为100%,全程组只有58%的学生回答完全接受,23%的学生回答要看具体情况,还有19%的学生回答无所谓。

从这项调查内容的结果可以看出,英才组学生前期的自愿参与性决定了他们完全乐意接受导师的指导。而全程组学生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自然会扮演着“被指导”的角色,“不知情”和“盲目性”导致部分学生对制度的实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最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和全程组回答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导师能给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教师技能提高及就业方面的指导。英才组的学生面临考研、毕业论文和就业的压力,主要选择在学业发展、科研活动、就业方面指导。而低年级的全程组学生,更希望导师在学习方法、择课、心理健康和人生观方面得到指导。

(四)导师对你的实际帮助主要在哪些方面(多选)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和全程组回答见表2。

结果显示,英才组在学业和科研上得到指导较多,而其他方面指导教少。全程组在学业、选课上得到指导较多,科研和心理指导较少。调查从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胜任疏导学生心理健康和指导学生教师技能和就业工作的,学生的需求与导师的实际指导工作到位率尚存在一定距离。

(五)实施过程中导师的态度、指导方式及所用时间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精英组和全程组回答见表3。

从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导师的指导态度还是满意的。导师指导基本是不定期的集体约见,形式单一,效果较好的不定期个人约见很少,并且多为集体讨论形式进行,缺乏其他有新意的指导形式。结果还表明,多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平均每学年都在1~5次之间,由此可知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教师工作本身就满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再承担导师工作,就教师而言,难免力不从心。

(六)学生对导师制指导的满意度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精英组和全程组学生回答见表4。

结果表明,英才组学生对导师制满意度高。学生不仅在学业辅导、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及就业指导方面得到导师的帮助,而且有些学生还能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而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迅猛的提升。

被调查的全程组学生对导师满意度不是很高的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导师制的实施对自己的帮助不大,多数教师没把这项工作作为本职分内的事,随意性过大,拘泥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和设计相差较大。

由此可见,英才导师制实施效果比全程导师制实施效果要好。

三、实施导师制的初步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导师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潜心学业有人关心,科学研究有人指导,政治思想有人帮助,日常生活有人关注,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广大本科生中营造了积极进取、踏实钻研的学习氛围。很多学生在此期间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热情,拓宽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热情

导师制的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树立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科研导向,促进本科生的的学术热情和钻研精神。经过导师的认真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了学校课题并获得通过。目前2008级学生已6篇,2009级学生已5篇,有15位学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已经进入分析数据撰写论文阶段。这表明学生在接受导师指导后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科研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促进了科技竞赛成绩的提高

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高才干的机会和条件,在导师指导下,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为自身未来专业学习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近年来数科院学生在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大赛上频频获得佳绩,极大提升了学院和学校的知名度。

(四)完善了学生管理体制

实行导师制有效地弥补现有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中的不足。每位导师只负责自己分管的几名学生,从时间和精力上都能保证他们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进一步增强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五)强化了教师队伍的自我优化

实施导师制以来,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充实,实现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的自我优化。因此,导师制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受益的有效模式。

(六)推进了尖子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更加频繁,师生关系更加融合,同时更加有利于优秀尖子生的选拔。导师在导学中也能为学生“开小灶”,使优生得到优教。这是早发现人才和重点培养人才的好途径。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以上调研分析,两种导师制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在实施导师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导师职责义务大而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频繁,师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全程导师制指导每届学生的数量偏多,等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恰当定位导师制的职能

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进行恰当定位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职能定位都不利于于导师制的有效开展。大而全的职能定位是导师时间、精力上所不能完成的,把导师的职责范围主要定位于学生的业务学习指导方面,也许更实际和更具可行性,例如,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知识拓展进行辅导;为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设讲座;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和择课提出建议等。

(二)提高师生实施导师制的积极性

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被指定”是导师制工作的具体体现。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除导师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为促进导师与学生交流,在倡导导师联系学生开展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应要求学生自主联系导师取得帮助,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以确保制度的落实。

(三)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无偿义务地承担导师制工作,从一定意义上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应争取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建立校级与导师制相配套的津贴补助制度和长效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导师评聘及考核管理方法。显然,关注教师的相关利益,将导师的责任与权利充分结合,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篇10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更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各高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领导亲自挂帅,举全校之力做好这项关系到毕业生职业人生、关系到学校发展壮大、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担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责任的高职院校,在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更把目光投入如何提升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上。笔者拟从就业队伍、市场、课程、服务、信息化及考核评价等“六大建设”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构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优质就业平台的途径。

打造“双师素质”的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尽管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其工作人员忙于应付大量事务性工作,以致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且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就业指导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者应有的水平。因此,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动毕业生优质就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按照“校企培育”和“专兼结合”的思路(见图1),一方面加强对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他们生涯设计引导者、职业工作推荐者、就业信息提供者、职业决策咨询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分批选派专职人员到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挂职培养,了解企业招聘人才的方法和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聘请社会上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领导、优秀校友等各个领域的有关专家担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服务。要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设一支集指导、咨询、教育、服务、研究于一体的“双师素质”的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建设“校企共赢”的优质化就业市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适应和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由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场所和需求人才的用人单位。经过多年的开拓,很多高职院校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可采取行业互动、重点培育、基地依托、网络拓展、创业基地等五大措施(见图2),建设优质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的机会。

巩固就业市场,促进行业互动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加强与本校专业特色吻合的行业的合作交流,巩固毕业生就业市场。一是重点筛选并邀请规模以上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确保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二是实行“2+1”合作培养,即与优质企业合作培养毕业生,企业提前1年选拔在校毕业生并签订就业意向书,为签约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育条件;三是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单位负责人来校,重点推介知名企业,为拓展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打下基础。

加强合作,重点培育优质企业要归纳分析校企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状况,根据行业排名、企业规模、校企合作程度、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等制定优质企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已开展合作的用人单位进行遴选,进一步加强合作,并按照优质企业标准不断拓展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建立优质企业数据库,重点培育优质企业,使之成为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重点建设,强化基地依托要以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本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这是建设优质化就业市场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就业基地的互动交流,及时向就业基地选拔推荐毕业生,就业基地应优先向合作院校提供需求信息,参加其主办的各种招聘活动,优先录用其毕业生,使实习基地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实现“顶岗实习优质就业”贯通机制,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有形与无形并重,拓展网络途径在优质化就业市场建设中,高职院校必须既重视以供需见面会为主的有形市场的建设,又注重以信息交流为主的无形市场建设,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阵地,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一是推进网络化管理;二是举办网上招聘会;三是实行网上对接,达到资源共享。

积极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与孵化基地高职院校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更要积极整合资源,特别注重依托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及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一批学生实现自主创业,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优质就业的良性造血机制。

实施“三级融通”的全程化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培养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见图3),对学生实施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指导,由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求职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和求职技能指导等构成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

一年级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入学教育和专业学习,推进“五模块教学”,即专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及职业生涯设计,重在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设计。要引导学生了解专业,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年级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推进“四模块一体验”指导,即职业态势研究、职业资格认证、创业创新能力训练、就业模式指导四大模块,并通过校园供需见面会和求职体验区进行求职体验,重在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训练。就业模式指导包括协议就业、升学考本辅导、三支一扶、参军入伍、自主创业五大部分。

三年级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推进“六模块一推荐”指导,即顶岗实习指导、就业心理训练、求职技能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决策、职业素质六大模块训练,并推荐毕业生上岗就业,重在求职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职业素质训练包括职场自我管理、职业化自我训练、工作情商修炼三大部分。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开展“量身定做”的人本化就业指导服务

要按照“确保充分就业,促进优质就业,引导岗位创业,鼓励自主创业”的就业工作思路,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设计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助推学生成功就业和成就事业。针对毕业生个体不同的就业需求,可建立“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咨询室和职业素质测评室,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和“一对一”的人本化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应建立“一对一”跟踪和帮扶机制,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求职补贴、优先推荐等方式帮助其顺利就业。在毕业班级可评选“职业之星”,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网络和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服务数据库,在学生毕业后,组织职业指导师坚持与其联系,关注其职业发展状况,针对个别在用人单位表现欠佳、频繁“跳槽”、工作浮躁的毕业生,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其安心工作,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推进“一网打尽”的就业信息化建设

就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将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构建校内外信息化平台。要建立校企之间、政校之间、学校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要通过校内信息化平台,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学生,并能及时反馈(见图4)。

引进职业测评网络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系统要充分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职业技能、个性特质、职业价值观和驱动力等,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开展职前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远程可视面试系统应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软件搭建远程可视面试平台,为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选聘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与异地的面试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实现网上招聘。

建立校友资料信息库校友资源是开展就业工作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校友的分布地域广大,从事的行业众多,且对母校了解比较全面,对母校具有深厚的感情,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要利用各地校友分会和各班QQ群,收集并建立校友信息库;在校园网上设立校友论坛,构建一个在校生、校友、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建立校友联系网络平台,开展校友交流活动,服务校友成长成才。

强化“就业导向”的科学化就业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必须既能结合长远战略和短期目标,又能兼顾就业结果和工作付出,引导基层切实投入,促进大学生优质就业工作。要强化就业工作的目标管理,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自我督查,强化对系部就业工作的指导、督查与考评,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激励体系。就业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包括就业目标考核和就业质量评价的完善。

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应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二级学院,与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就业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应与二级学院管理考核及经费分配挂钩;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二级学院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招生计划的确定、新增专业的设置都要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挂钩。对当年9月份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二级学院,要控制其专业总数,引导其进行专业结构、招生计划的调整和新生数量的分配;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处于全校后三名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暂停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