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7:16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1

关键词:生产人员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法

1.引言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要对人员的总量与分量、存量与增量,以及人员素质方面的专业、技能等级、知识结构等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整和动态优化,使个体能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整体合理分布,形成最大的人力资源效用,这需要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提出了科学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规模标准,为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培训、调动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从国内目前的研究情况看,现有的研究成果定性的居多,定量的研究少,本文在依据国内外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某省电网企业生产岗位人员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优化的目标,确定影响人员数量配置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人力资源典型配置的数量和素质构成模型。

2.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配置总量规模较大与结构性缺员之间矛盾突出,生产一线,冗员现象多存在于技能水平一般,只能开展简单性操作人员之中,而那些专业功底深厚,既有专业技术又有丰富技能实操经验,能解决复杂性技术问题的人才相对缺乏。

人员配置缺乏科学性,人力资源素质分布不均衡问题是各供电局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素质在地区间分布不均。二是人员素质在主网与配网间、生产和营销线条间分布不均。三是生产岗位对班员专业知识背景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人员数量的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数量需求不仅与设备台账数量、设备新旧程度,变电站的分布密度,当地的地形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还会随着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访谈调研过程中,被访者普遍反映总公司的配置标准中考虑的影响因素在人数配置中具有重要影响,充分考虑了人数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应用与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是该省电网企业配置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配置标准的颗粒度可进一步细化:第一,总公司的配置标准主要针对专业线条进行配置,具体班组应用标准配置人数、素质时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新设立班组较难找到对应的配置标准;第二,总公司的配置标准并未明确区分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供电局的人员配置。

3.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模型的构建

数量方面,根据总公司的配置标准应用与实践问题分析结果,结合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明确人力资源典型配置数量模型构建核心原则:覆盖不同规模、不同层级供电局,细化到具体班组,在承接该配置标准的基础上,补充考虑管理幅度、休假、培训、各地区差异以及其他重要影响因素,立足现状设定人力资源数量配置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

质量方面,立足现状岗位基本素质配置要求,合理考虑岗位专业背景结构,为现阶段班组内各岗位人员的学历、技能等级、职称、所学专业方面的配置提供基本要求;放眼长远设定班组素质配比结构,则考虑班组日后长远发展,设定年龄、技能等级、工作经验、学历方面的配比结构,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构建相应的数量配置模型和素质配置模型,进而制定典型配置标准。

3.1数量配置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考虑数量配置标准在各供电局落地实施的可行性,数量配置标准应不高于核定定员人数,略高于在岗人数且与在岗人数尽量接近,既满足省公司及各供电局层面整体的数量配置需求,又要满足各班组层面个体的数量配置需求,所以该问题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处理解决存在相互冲突和优先次序不同多个目标最优化问题。

各班组数量配置标准的制定与设备台账等多种影响因素相关,属于非线性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一般先将其转化为无约束线性问题,然后借助两阶段法,先求出局部最优的可行解,再加入约束条件对可行解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得到全局最优解。本文中,第一阶段为各班组人员数量配置模型构建,第二阶段为省公司总体及供电局层面数量配置模型优化。

3.1.1数量配置模型构建

首先,明确影响人力资源数量配置的关键因素。通过数据收集表调研和现场调研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并进行重要性分析,明确影响人力资源数量配置的关键因素。然后获取调研供电局实际在岗人数、工作负荷,并从核定定员的设备台帐系统中导出相应影响因素的台账数据,从统计年鉴和相关报表中查找其他影响因素数据(如:雷暴日天数等)。

其次,分析影响因素与人员数量之间的关系。针对人数及工作负荷、影响因素相关数据,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和曲线估计,分析调研供电局班组工作负荷处理后在岗人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与人数关系属于线性关系的影响因素,可直接用于多元回归求解;对于与人数关系属于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关系曲线特征,将影响因素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处理后的数据与人数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再进行多元回归求解。

最后,确定各影响因素初始系数。利用调研供电局工作负荷处理后人数及处理后的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多元回归,确定各影响因素初始系数。利用初始系数测算非调研局班组人数配置,分析差异情况,查找差异原因;基于各影响因素初始系数、处理后的影响因素数值,计算各影响因素在数量配置中的贡献度,定位差异较大的供电局班组及其对应的影响因素,明确优化调整的方向;综合考虑调研供电局和非调研供电局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测算人数低于核定人数且略高于实际在岗人数的约束下,系统调整各班组影响因素系数,对班组人员数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

3.1.2数量配置模型优化

对各班组人员数量配置模型测算结果进行汇总,按供电局、班组两个维度进行数据透视,分析省公司总体、各供电局、各班组的实际在岗人数、模型测算人数、核定定员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借助总体人数配置调整定位工具,查找差异较大的供电局或班组,返回各班组人数配置模型进行微调,确保班组层面与省公司总体及地市局层面数量配置的平衡,以进一步优化数量配置结果。

3.2素质配置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素质配置标准既要满足实际工作中对班组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又要满足班组日后发展所需的理想素质配比结构。基于“立足现状,放眼长远”的原则,素质配置模型应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班组岗位基本素质配置模型;第二,班组素质配比模型。

3.2.1班组岗位基本素质配置模型构建

为了更好地衔接数量配置标准,深入了解现状需求,便于标准有效实施,采用基于现状分析的专家评审法构建岗位基本素质配置模型。

首先,通过现状分析,摸清各岗位人员素质现状。从信息系统导出“人员配置名册”,将其转换为“人力资源素质配置信息”;承接总公司的配置标准中的“人员素质当量折算表”,将学历、技能等级、职称、所学专业的文本信息转化为量化数值,分析素质现状结构与平均水平。设定基本素质配置初始值,为专家评审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召集专家集中评审。召开班组岗位基本素质配置评审会,邀请各供电局各专业线条专家针对班员工作细分,班组各岗位的学历、所学专业、技能等级、职称方面的基本配置要求进行评审。现场统计结果并由专家评议讨论,得出符合现状需求且全面、真实、客观的评审结果;通过现状与评审结果的对比,查找差距,汇总整理评审结果,并与素质配置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评审结果与现状差距较大的班组,参考相关专家意见和经验,进行重点修正,并形成班组岗位基本素质配置标准,对基本素质配置作进一步修正。

3.2.2班组素质配比模型构建

首先,设计数据收集表,针对各班组的年龄、技能等级、工作经验、学历方面的配比期望进行调研,收集各班组的素质配比期望;

然后,基于班组归属的组织绩效维度,对素质配比期望原始值进行规范化处理;根据班组对应的组织绩效维度,查找各供电局对应的组织绩效得分;根据组织绩效得分高低对各供电局素质配比期望进行赋权;根据素质配比期望值及对应权重,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素质配比期望初步结果。通过加权平均法分析并确定各班组初步的素质配比期望;最后,结合岗位基本素质配置微调素质配比。

最后,对班组素质配比调整与优化。根据班组岗位基本素质配置标准,考虑班组各岗位人员配置比例,计算学历、技能等级等方面对应的基础配置分值;将素质配比期望转化为素质配比分值,分析素质配比分值与基础配置分值差异,确保前者不低于后者且素质配比构成中的最低水平不低于班组岗位基础配置的最低水平,否则调整素质配比,使其满足基本配置标准约束,将班组素质配比调整为“整十数”或“整五数”,便于标准日后应用。

4.小结

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评价一个模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所构建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充分考虑了结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综合协调了目前各供电局实际在岗人数、调研供电局各班组工作负荷、2012年核定定员人数之间的关系,考虑数量配置标准在各供电局落地实施的可行性,在承接总公司的配置标准的基础上,补充考虑具有地区特色、体现不同地市之间差异性的个性影响因素,制定细化区分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供电局的人员配置标准,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福鑫,任娟.基于人岗匹配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Vol.32no.3:237-240.

[2]朱益军.用指派问题求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方案[J].天津商学院学报.Vol.23no.3,2003(5):29-32.

[3]石俊.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J].现代经济信息.2011(6):75-75.

[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2

1.水量水质联合调度

水资源配置不能只考虑水量调度,仅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还要同时研究水质调度,解决湿润地区由于社会经济集中发展超出水资源承载力时,造成水质性缺水问题。水质和水量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离开水质谈水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生态需水的研究。在确定调度方案时,要以生态为导向进行宏观调控,以全局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除考虑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外,还应综合考虑区域水能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和水量平衡,进行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以维护生态系统必需的水量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水资源配置的保障体系

水资源配置牵涉到各方用水主体的利益,因此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是保障配置公正性的外部条件。还需要与水资源统一管理相融合。水资源配置是在水资源管理范围内的配置,只有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效力,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保证水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方法的改进

1.新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以其多学科交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尤其地理信息系统以其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灵活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将地理空间模型化,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对地理信息的快速查询、空间分析,以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发展,也很迅速。但目前大多数GiS仍是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的初级阶段,空间分析、预测预报、决策支持功能很低,GiS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近年来,模糊理论、对策论、博弈论、神经网络、基因算法在水资源领域的各个方面均有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应用数学中的新理论、新方法,例如,粗糙集理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物元可拓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模拟退火算法、混沌算法等数学建模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工具性能的不断提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随着这些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加强,以及这些方法与原有大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等方法的结合,水资源配置的建模和求解方法将更趋完善。

2.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完善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3

关键词: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讨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同时,各行各业都得以相应的发展,各类型企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筹资、经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会直接牵动着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言,加强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提升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编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案更加简便。会计核算的相关系统是否健全,可以从会计要素的核算中体现出来,并成为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结构以及盈利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企业资源的总数量与价值、利用现状等基本会计信息都能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来源。如果根据相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会计核算,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2.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的基本功能,在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能成为重要的依据。管理会计包含着多种技术与方法,若能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与方法,再结合企业资产关系,再进行差异分析与全面预算之后,就能找寻出资源配置的投资方式、配置方式与成本、预期效益以及筹资方式等相关的预算资料。再通过对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模拟编制,以此方式对资源配置之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宏观了解,使之成为决策资源配置的方案时的重要信息。

3.通过加大会计咨询的作用,使之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的重要技术支撑。资源配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除了涉及各个部门,例如工商法律、国资管理、证券监管以及财税金融等部门之外,还与各种规章制度、基本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广泛性特征。鉴于此,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应发挥其特长,真正落实政策咨询与专业咨询等工作,并从中分析利与弊,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资源配置的基本现状分析

纵观市场中各类型企业,其内部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已经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企业内部财务部门还未明确其职责范围。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当企业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内部利益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时,许多企业会将社会利益作为基本利益,并加大自身资源投入,进而超出了预算的范围。再加之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划分较为模糊,许多企业对于成本方面的管理机制还未上升至以自身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理念上,导致经营职能与之成本投入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威胁了财务分配的安全性。

2.资源配置环节还欠缺机会成本。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概念,机会成本是企业计划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若其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就需根据具体情况放弃部分项目,而将所有资源全部投资于某一用途中,使之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收益。如果所放弃的部分收益明显低于使用到的收益,机会成本也相对偏低,资源使用效率则非常明显。企业实施资源配置环节,应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宏观评价之后,择优选取资源利用偏小的那种机会成本,使自身资源投入至收益偏大、有保证的项目当中,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使其经济性特征得以有效发挥。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现代企业尚未真正认识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资源浪费十分明显。

3.资源配置相关机制与企业效益出现脱节。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机制,即自担风险、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等,而遵循的基本经营原则包括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等,这些机制与原则的存在,实质上也是企业发展环节所必须的重要依据。但是,针对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当前还未制定出统一标准,导致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环节普遍存在着不公平与不公正的情况,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4.企业在扩大自身规模时偏于盲目性。许多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并不能准确定位其基本职能,所制定出来的发展计划与策略也因此为存在着偏差。为了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以不计较成本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导致资源供需之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使企业发展严重受阻。不但如此,在此发展模式中,财务部门却只能被动的接受,选择以平均分配的原则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

1.通过降低成本,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要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实现。

(1)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员工,控制人工成本。以加强员工培训的方式,合理应用在职员工。而针对离退休员工,应以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安置。制定企业管理与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此方式控制人工成本。

(2)通过化解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受外部负债风险与内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自身重组成本增加。鉴于此,企业应认真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并强化银行函证工作以及基本查询工作,查明是否存在着负债。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应按照核查相关资料、清理档案,通过规避或者化解各种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成本。

(3)通过优化设计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控制运营成本。针对企业内部的商品配销及采购系统,应进行统一设计,并不断提升营销、采购以及物流配送、信息配送等技术,控制运营成本。此外,还应对投资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择优选取融资方法,控制资金成本。首先,企业应进行内部挖潜,采取分期付款、变现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合理应用客户的结算资金。其次,通过对上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增发、股票等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此外,还可通过加强银企合作、通过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等间接融资形式,控制融资的成本。

2.通过优化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以市场化的相关原则作为主要坚持对象,使政府行为不断淡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最终实现资本扩张目标。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市场化的相关原则能为其提供交易范围、交易成本、交易机会以及交易工具,使企业消除其后顾之忧。尽管政府行为对于国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还起着指导作用,但以行政方式进行企业间吧与划拨重组等操作,会使企业在日后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弊端,不仅加大重组成本,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经营失败。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

(2)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通过提升就业的能力与创造就业的机会,有效缓解下岗职工就业难等问题,使企业重组环节人员的安置等问题得以合理解决。

(3)加强金融服务等基本功能。对于银行而言,应将企业作为其资金服务于投入的重点对象,提供企业信贷管理、信息咨询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不断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并促使其进行制度创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4)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通过促使这个机构内部业务行为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法律公证质量、财务顾问质量以及资产评估质量等。

3.通过财务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的质量对其资源配置与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财务整合,力求能不断完善企业采取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对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与基本政策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再结合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需求,使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政策达到有效衔接。同时,还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单证流转与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

(2)对企业的外部关系进行整合。企业的外部关系体现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工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与合作关系,使企业朝着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前行。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提升其资产的利用效率。企业包含着许多会计要素,而所有的会计要素都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例如现金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控制。按照国资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内部的授权资产管理、经营与监督等进行有机整合,使绩效考核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内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五、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项目,对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通过降低成本、优化环境、财务整合等措施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与整体质量,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11).

[2]上官亚娟.优化管理、规范核算扎实做好多元化经营财会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2012,07(07).

[3]白鹰.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监控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9).

[4]王国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J].中国市场,2013,42(42).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4

关键词:并购资源配置上市公司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如何进一步规范、引导证券市场,发挥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和方式

在经济生活中,证券市场主要有筹资、定价、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等四种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就是通过股权的流动及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等,引导资金、人员、物资设备等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公司和行业,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增量资源配置(ipo上市)和存量资源配置(并购重组)。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涉及的金额和上市公司数量已远远超过ipo,成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并购促进存量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行业间的资源流动。新兴行业和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其投资回报率一般较高,从而吸引更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例如,百隆股份涉足地理信息系统、宁波中百退出百货业等,都体现了这种趋势。

第二,企业间的资源流动。企业通过横向、纵向的并购加速资本聚集,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首先,优势企业对同行业企业的购并,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提高竞争力。其次,关联行业间的企业并购,通过导入产业链,使原本企业外部的交易内部化,促进相关资源的有效联合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跨行业的并购借助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资源的有效增值提供保证。可见,上市公司并购可以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不断从低效率的劣质企业流向高效率的优质企业,实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我国股市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

企业并购如果确实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则企业经营业绩就会有所改善,股票价格会相应上扬。因此在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两个方法是会计资料研究和股票市场事件研究。前者以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经营业绩为评价标准,后者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模型为基础,分析并购前后股东财富的变动。

目前,我国股票价格受人为因素和政策的影响较大,而且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分置,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与股价无直接联系,所以股价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整体财富或绩效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财务分析方法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对于发生并购的公司,分析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理论上,并购后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公司业绩应呈增长趋势。国内学者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做过许多研究。严武(2004)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并购当年公司业绩增长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有下降的趋势;袁国良(2001)指出,并购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明显;张新(2003)研究了1993~2002年22宗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的个案,发现并购后的累计超常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业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以多个财务指标构造出综合评价函数,研究了1994~1998年的并购,认为并购当年公司业绩变化不大,第二年业绩有所提升,然后业绩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所带来的超常收益使公司短期业绩有所提升,但并没有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

比较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观察其变化趋势。理论上,在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作用下,上市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状况不断改善,在长期业绩中应呈现增长态势。但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逐年下降,亏损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可见,并购并未改善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并购行为的短期性和投机性,其目的往往是配合二级市场的炒作,攫取资本利差;或者收购方仅仅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收购后并没有加强经营管理,也无意致力于改善经营业绩。源于这些动机的并购自然不会产生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股市资源配置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股权比例偏高,国有股“一股独大”,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扭曲。在这种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下,并购动因并非公司价值最大化,形成了畸形的并购环境,导致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无法实现。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资源消耗过大。国内很多并购活动是由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壳资源”和提高政绩等考虑,而进行的“拉郎配”式的并购,其结果往往难如人愿,资源多消耗在了绩效差的公司购并黑洞中。

上市公司的并购实质上多是投机行为,并购活动无法实现。在发达国家,并购可以构成对公司管理层的外部市场约束,促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但在国内,不少并购的目的是股票投机和圈钱,因此只注重关联交易与题材,而不重视并购后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整合,投机性质明显,使得并购市场上价格信号混乱,并购活动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降低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密切相关,股市需要及时、准确的价格信号和其他公开信息。而我国股市信息失真严重,证券市场内在机制扭曲,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降低了并购对资源的引导能力和优化配置能力。

监管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证券监管过于依靠政府,上市公司内部的股东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经营、并购行为不规范,造成资源配置功能缺失。此外,我国现行《公司法》、《证券法》随着市场的发展,已日渐显现出不适应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法律建设。

提高我国股市资源配置功能的策略

设置科学而合理的股权结构。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优化配置。要实现国有资产流动,应减持国有股,将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提高独立董事和中小股东的发言权,完善决策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上市公司经营机制,加强规范管理;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市场化、职业化;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企业内部有效制衡机制。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也就实现了。

打击虚假并购。取消目前对于并购的不合理限制,对合理并购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引导资源流向效率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严防虚假并购,打击投机行为,使企业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当前应尽快建立一套层次清晰、易于操作、满足投资者需要的企业信息披露体系,消除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行为坚决追究责任。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5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41-02

1水资源产业概述

我国每年的水资源产业投入已超过投资总额的20%。与其他产业相比较,水资源产业投资周期较长,多为公共事业投资,这也决定了水资源产业具备风险低、收益低的特点。水资源产业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其发展与国家政策、法律等具有密切联系。尽管水资源被视为公共资源,但是在水资源产业建设过程中,与其他产业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性。因此,需要对水资源产业进行优化配置,保证资源合理分配,使相关产业发展尽量不受到影响,以形成平衡发展趋势。水资源产业涵盖范围较广,其中节水、再生水、水资源淡化等项目可利用市场机制,借助民间资本进行运作,以促进产业链发展。综合来看,水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给予重视。

2水资源配置机制分析

实际操作中,水资源配置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各种要素。不同要素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又存在相互制约作用,只有将这些要素梳理好,才能保证水资源合理配置,使水资源效益最大化。从宏观上来看,水资源配置可视作为“经济一资源一社会”复合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配置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因素给予密切关注:①资源因素。尽管河北省整体较为缺水,但部分地区水资源还是较为充足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河北省的基本水情。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配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让河北省水资源问题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水污染、干旱缺水等问题给水资源合理配置带来了严重阻碍。同时,也反映了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水资源产业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需求十分不匹配。为获得一个良性的水资源产业发展环境,必然要改变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让水资源产业、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达到平衡态,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②环境因素。水资源配置期间,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若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30%,将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严重破坏,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另外,水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关注生态环境的需求及生物多样性需求,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③人口因素。人口与供水之间具有线性关系。随着区域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会给水资源开发及保护带来更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深,造成水资源供求变得愈来愈紧张。因此,水资源配置过程中,不能忽视人口因素的影响,要根据人口密度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尽可能保持平衡态。④市场因素。除了法律与政策的支持外,水资源配置合理化也离不开市场的调控。对于水资源市场而言,可以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对用水大户进行控制。对行业用水进行分类,将高耗水、低产出行业的水价提升,从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水成本,刺激相关企业投入节水设备。另外,可采取阶梯用水制度进一步促进节约用水。

3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策略分析

3.1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

对水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可为水资源配置优化创造出一个良性环境。首先,应该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通过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让水资源规划进一步规范化。以法制机构能力建设为中心,对综合执法工作进行深入改革。对地方性配套法规、行政规章及鼓励政策等进行完善,以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为保证区域水资源配置合理实施,还要构建出有效的取水许可制度,通过对取水户的取水许可及地表和地下取水量进行核定,进一步强化取水户监督工作,让水权透明化,促进水源地开发规范化进行。其次,要对水资源市场机制进行完善。通过水权、水价调控,加速市场改革,以发挥水价机制的作用,为市场规范化运作提供支持。政府方面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保证水资源有偿转让合理进行,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的综合价值。另外,要建立多元化的水资源投资机制,并加入公众参与机制。通过融资方式转变来拓宽融资途径,或发行水利债券,丰富水利投资形式。以听证及公示制度让公众也能参与到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水资源开发行为。

3.2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完善信息采集。建立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对水源地水资源情况进行动态性监测。与此同时,构建出统一化的信息传输网络,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充分利用水资源信息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参考依据,以促进优化效果。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存储。建立全省水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对水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将所收集到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当中。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数据访问、备份、分析等多项服务,为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化提供信息基础。②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以业务标准体系、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信息标准体系相关内容为基础,根据区域水资源特点来完善区域水资源标准化管理体系,让相关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进行。③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安全建设。为保证水资源信息平台及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安全建设,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作为信息安全屏障。同时,建立身份认证系统,任何用户调用信息数据前,必须通过验证,才能获取使用权限,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3.3优化水资源管理行为

首先,要对水资源保护进行完善。通过加强水资源监管,以控制水体污染,为饮水安全提供保障。对于违规排污行为要进行严格惩戒,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控制,避免水源地及周边环境受到破坏。对地下水开采进行严格监管,以强制性措施管理地下水开采行为,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其次,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通过官方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宣传区域水资源信息,让公众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促进公众意识水平提升,为水资源管理创造一个和谐环境。再者,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完善。通过审计监督、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监控等措施,促进水利建筑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对水资源配置模型进行优化,为决策者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让水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6

文董亚兴李峰

项目群管理整合了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资源配置管理,成为当前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建筑企业项目群管理的关键是在相同或相似的项目之间进行有效地配置资源,以避免项目间资源冲突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设项目群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部与企业管理层目标利益不一致,企业管理者对于项目部的了解程度不深。项目部管理者追求的是项目目标利益最大化,在项目建设过程就希望拥有最强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和最优质的资源,然而企业管理层追求的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综合效果最优。二者之间的矛盾突出。

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横向竞争大,信息不能共享,资源造成浪费。在企业管理层面,项目部与项目部之间是同级、并行的关系。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项目部与项目部之间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且项目部负责人之间的竞争也是造成项目部之间沟通少的间接原因。

资源配置的冲突问题。多个项目同时实施就面临着各个项目为资源的获取而竞争。企业中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工作时,由于这些项目在工作上的类似性等原因可能会在某一时间内对某一资源的需求特别大而不需要其他的资源,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或过剩。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准确评价其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了有效实施项目群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评价其资源在各个项目上利用效率和资源整合的方法。

企业资源效用不能实现最大化。资源是切项目群实施的基础,它包括生产力的各种要素,需要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的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用。

企业组织结构太过扁平化,管理者的管理跨幅太大,管理难度大。在很多企业的组织架构中,项目部跟职能部门都是并行关系,直接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最高管理层在有限的人员、精力下,对项目部的管理更疏忽,信息回流量少,无法统筹项目现有资源,影响决策效果,造成资源浪费。项目群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

项目群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思路就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依据项目群的分类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分类,然后组成资源调配机构,搭建资源统配系统,进行系统资源优化和配置。(如图1)

项目群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项目群及其项目资源配置、优化需要通过项目群管理办公室(pmo)的建立来实现。(如图2)

制定项目群资源调配制度。资源调配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资源配置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项目资源配置优先级确定的办法、项目群资源配置协调会议的召开等事项,保证项目群资源分配有理可依,避免不必要的组织管理不协调等现象。

资源调配制度的制定,通常由项目群管理办公室在考虑各单项工程资源的需求和各资源部门的资源能力状况的条件下,保障各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充分协商沟通并恰当地运用peRt、数学规划方法,甚至动态的多项目资源配置方法,来确定各项目的资源分配情况。

构建项目群资源管理信息平台(pRmip)。项目群资源配置必须掌握项目群下各个项目的进度、现有资源、所有资源、资源种类等信息。而这些信息的集成管理就要求有数据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此库,项目群管理层可以详细地掌握各项目动态,保证资源配置过程的高效及资源使用的高效。目前,有许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pimS)软件可以提供项目群中各项目信息的集成管理。

项目群资源管理信息平台(pRmip)的建设也将推进项目群管理,项目群数据信息平台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信息沟通与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构建项目数据信息库,可以为企业战略管理层提供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改善企业内部项目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实现项目管理数据和经验的积累。

项目群项目重要性级别评定。项目重要性级别评定的重点在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目标上.这就使管理人员建立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使命和目标,保证每个人对企业目标的关注。而建立优先级的主要价值在于识别意见不一致的领域并获得方向上的一致意见,有效分配各种资源,使得该类项目资源能够明确加以分配。

项目重要性级别评定还须对项目变动做出快速反应,为企业提供一种较为全面、客观的定量化的方法,来选择最优的项目组合,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项目重要性评定的指标主要是项目指标和经济指标,项目指标主要包括工期、成本、造价、质量、安全等;经济指标包括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资本回收期等,依据企业计划以及利益最大化原则,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评定项目重要性级别。

项目群资源动态优化配置。资源的动态配置包含两层含义:是动态的资源:二是动态的配置过程。有的资源是可再生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的资源是可更新的,而有的不是。一旦项目群组织成立,项目群组织领导需要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并评价项目资源配置成果,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项目的执行和控制过程,此过程是动态的。

项目群的动态性不仅表现在现有项目之间的资源动态配置,还应包括项目群中原有项目终止或交付、新项目加入这类项目组成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其它项目群的资源动态交互。

董亚兴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8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行为。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9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近年来,河南省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在不断增长,但毕竟财力有限,经费短缺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财政投入情况下,努力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通过对河南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提出笔者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力求对河南教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教育资源及其配置

1.教育资源的含义

教育资源是指为了教育、培训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而在教育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决策,使其分配给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适应所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组合。

2.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有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和政府配置教育资源。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两种配置方式同时存在、相辅相成。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教育供给,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

3.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1)教育性和服务性原则

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如何分配,除了坚持资源应用效率性原则外,还应使其能够支持和强化教育的功能,突出教育性。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学习服务。

(2)合理性原则

看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单位对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分配是否合理,我们要看其资源配置是否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使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规模效益原则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仅是指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应考虑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通共享,同时还能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在考虑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要根据本地教育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合理地制定资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宏观性、超前性原则

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关系到未来教育事业是否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事关教育产品即“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大事,因而在规划和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蓝图的同时,要做深入调查,以超前的眼光提前谋划。

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必须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把适应和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这样才能促进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河南省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喜达92.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计3.06万所,在校生达1325.0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6%,小学的毛入学率达到99%,九年义务教育中学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1%;另外,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具体资源配置状况概括如下:

1.小学教育:小学2.61万所,教学点7837个,毕业生164.48万人,招生181.06万人,在校生939.98万人。大班和超大班共有7.2万个,占据的比例达到30%。教职工人数为50.04万,专任教师所占的人数为48.02万。其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占86.19%,生师比19.01∶1。图书1.44亿册,教学仪器设备值29.95亿元。

2.中学教育:普通初中4550所,毕业生140.34万人,招生137.71万人,在校生385.05万人。大班3.26万个,占47.37%;超大班1.61万个,占23.36%。教职工31.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05%,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4.75%,生师比13.75∶1。图书9503.2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24.83亿元。

3.高中教育:普通高中1675所,毕业生63.13万人,招生119.17万人,在校生336.42万人。大班占据的比例为79.44%,超大班占据的比例为49.15%。教职工的人数为15.01万,专任教师人数为13.02万,师生比例达到1∶18。专职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02%,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占6.33%。图书3274.3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17.16亿元。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河南省政府已经重视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希望通过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来提高人口素质,实现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

三、河南省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虽然不断提升,但与需求的增长还有较大差距,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增长,各种结构性结构矛盾普遍存在。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项: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分配不均衡,经费使用中合理性缺失

首先,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是个大问题。国家教育经费不能完全到位,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涉及教育经费增长的政策无处落根,现有经费政策落实还是个大问题。其次,教育经费配置过程中均衡性不足。信息化教育方面,我省目前的经费投入比例高达90%,其中在硬件的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比例占据了89%,软件方面的投入比例占据了5%―9%,而在师资的培训与管理方面投入少之又少,仅仅占据了1%―2%的比例。

2.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农村教育日趋落后

农村教育的落后现状表现如下:

――大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距离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相差较大,直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由于地理位置、就业观念、经济待遇等原因,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

――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合理,低学历占据比例较大,高学历教师比较稀少;

――由于待遇等各方面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教师把目光投向城市学校,农村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对教育的稳定和长远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

3.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严重制约义务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1)编制教师人数和现实学生人数严重矛盾。

农村由于地理、人员流动等原因造成了学校普遍规模小、班数和班级人数较少,如果按照实际情况配置师资的话,很难实现配套。另外,在教育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拓展,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师难以寻觅和招募,目前的办法是寻求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或者该类课程甚至不开设,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和课程体系。

(2)条件的不合理配备导致教师工作强超负荷。农村教师难招募与农村学校教师极度缺乏现象赫然对立,无奈之下出现了一教师的“包班”“走课”的现象,这样的教师不得不自备交通工具去几个学校上课。

(3)教师培训困难。尤其是农村的学校教师由于教学科目繁多、教学点分布较远等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抽身出外培训。

4.城市学校大班额现象依然突出

目前,中小学班额平均都在50―60人,重点级的学校甚至出现班额90多人的情况。在拥挤的教室里,学生们无法正常坐着听课,这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严重不利,教室空间受限,讲台甚至无立足之地。城市不断扩张,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涌进,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足、数量不足等原因都造成大班额的现象。

5.城镇学校校园规划建设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急速涌入城镇,城镇入学人数急剧攀升,城镇中小学教学资源规划建设却适应不了人口的剧增,城镇学生入学和就学情况严重。现实中,随着新城区的规划和扩展,生源的剧增现象和教育资源的发展不能同步。

四、河南省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1.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在继续办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努力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要以扩充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元筹资、重在落实”的原则,完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调配师资,合理分流学生,建立健全城乡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问题,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2.主要政策措施

(1)制定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各级政府是城乡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适应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变化趋势和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需求,结合各地城乡总体规划,由教育部门会同城建、规划、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并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严格实施,不得随意变更。

(2)加大对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支持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建设投入,编制基建投资计划要充分考虑教育实际需求,教育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制定年度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投资计划。各级政府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责附加,不得截留、挪用,在规定使用范围内大力支持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建设。

(3)统筹调配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编制管理,严禁空编不补和挤占、挪用、截留教职工编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4)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合理配置。要大力推进城乡、学校之间校长、教师交流,完善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县域内每学年教师交流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积极实行中小学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管理,实现学、资源共享,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

(5)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业务素质,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构建从新入职教师到教育教学专家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梯队建设体系,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认真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6)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要适应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成建制的小学要逐步向中心村集中,新建初中要向乡镇集中。要加大乡镇政府所在地初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力度,扩大容量。要通过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保障基本教学条件,完善生活设施。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教育资源,优先满足教学点和幼儿园需要。

总之,河南省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仍然与全国平均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想办法尽快赶上国家平均水平,并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好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现有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缓解目前的资源短缺现象。

【参考文献】

[1]岳怀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1995(08).

[2]江荣眉.城乡二元格局大背景下的宁德市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分析[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耿同劲.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困境及其求解[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4).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篇10

【关键词】场站飞行保障;资源优化配置

一、场站飞行保障

(1)场站。空军场站是保障空军航空兵作战、训练的组织系统,主要担负航空兵部队的飞行作战和训练保障、保障设施和装备的维护管理、保障经费物资器材的筹措供应、保障人员的培养训练以及上级赋予的其它各项任务。(2)飞行保障。飞行保障是指场站为航空兵部队飞行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后恢复战备状态所进行的各项专业勤务工作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分为七个方面:一是飞行保障的组织指挥;二是空中开放作业保障;三是飞行场区开放作业保障;四是飞机勤务保障;五是保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六是应急情况处置;七是组织伴随保障和支援保障。(3)飞行保障资源。飞行保障资源是指航空兵场站为了完成航空兵部队训练和作战保障任务,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及信息等各中资源的总称,主要由飞行保障人员、装设备(施)、物资等三部分组成并体现。飞行保障人员,主要是指从事场站飞行保障活动的组织指挥和通信、气象、飞行管制、航材、军械、运输、军需、物油、工程、卫勤以及警卫保障等各种勤务保障的专业人员,是场站发挥其保障战斗力的构成主体。飞行保障装备设备(施)主要指场站编制内的各种保障车辆、雷达、枪支、飞行保障指挥室、油井、制冷、制气等装设备。飞行保障物资是指航空兵部队组织飞行活动所直接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具体而言,场站物资包括航材、军需、卫生、四站、汽车、军械、导弹、财务及油料等各个方面的物资。飞行保障过程中主要需要航空油料、航材、弹药、氧气、氮气、电力等保障物资资源。根据飞行计划完成的每个飞行保障任务,其所需保障物资的品种、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根据飞行保障任务量,可以初步计算出各类物资的消耗量。(4)飞行保障的主要特点。当前,大量新机快速装备部队,给航空兵场站飞行保障带来了新的特点:一是应急保障任务增强,保障时效性要求更强。二是新机保障装备增多,物资消耗量更大。三是新机技术含量高,保障要求也更高。四是新机保障方式新,飞行保障组织指挥实施复杂。五是新机配套材料缺乏,物资器材筹措繁杂渠道少。

二、飞行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思路

飞行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根据场站飞行保障任务要求,在能完成飞行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调动使用场站各项资源,严密而快速地组织实施各项勤务保障工作,实现使用最少的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飞行保障任务的目的。(1)根据实际飞行保障过程,编制飞行保障流程图。在多架次多机种多批次同时实施保障时,其飞行保障流程图将有排队等待服务等复杂现象出现,其流程图将极为复杂,且随着飞机数量的不同、执行任务的区分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将是重点解决的难题。飞行保障流程图的确定将为时间优化、成本优化、资源优化和流程优化提供选择依据。(2)找出关键线路。飞行保障过程涉及到的保障方式方法多样、保障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不一,对其每一项、每一种都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工作量极大,且没有抓住重心。在军事运筹学方法中,对于类似场站飞行保障这种系统规划的研究有专门的方法,那就是统筹图法。而统筹图法的核心就是决定关键线路。在飞行保障过程中对飞行保障效能影响较大的部分一般就是其关键线路,所以在研究其资源优化配置时,最主要就是确定关键线路,选取线路中对飞行保障效能影响较大的进行研究。(3)确定各保障组成部分的时间,管理安排飞行保障的进度。在大量实际保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各保障组成部分的时间可以统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值,根据这个值可以有效管理飞行保障的进度。(4)多目标规划处理。飞行保障是处理多目标的复杂问题,各种目标之间相互制约,不可能同时得到最满意的结果,必须区分主次,优先保障重点目标,要做到经济目标服从军事目标。飞行保障的根本任务是保障飞行计划顺利实施。飞行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是在达到军事目标(即完成飞行保障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保障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减少保障资源投入问题。军事效益是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为最高层;经济效益是在此基础上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次高层。在保障多批比多机种执行任务的时候,保障装备保障目标都比较多,需要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装备的调动进行科学化处理。

本了场站飞行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概述,介绍了航空兵场站飞行保障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飞行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为空军场站建立精确化、集约化的飞行保障模式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