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十篇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十篇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7:13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职业活动导向商贸应用文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及指导思想

“职业活动导向”是指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以职业岗位现场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职业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服务等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课题组以“服务企业、服务就业”为宗旨,结合我校以商科教育为主的专业建设特点,针对商贸类专业的应用文教学改革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北美的CBe模式中获得可借鉴的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思想,对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贸英语等专业的职业现场进行系统分析和岗位职责分析,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根据技术岗位的职业行为和工作任务,确定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的学习模块和学习领域,从而构建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

二、实践探索

1.调查分析

在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模式建立前期,课题组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现有的专业及其专业涉及的行业共3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

采用的调研形式主要有三种:问卷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访谈。

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有:

(1)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在企业中主要从事何种岗位?

(2)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3)在企业中,经常会用到的应用文有哪些?

(4)商贸类毕业生应掌握哪些应用文写作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

访谈的问题主要有:

(1)商贸专业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能力?

(2)企业对于商贸应用文教学改革的建议是什么?

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交谈,对职业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到社会、企业对岗位的需求情况及职业能力要求。商贸应用文教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只讲理论而忽视实训,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策划、分析、调查、沟通、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学习领域

通过调查分析,商贸专业的学生将在相关行业从事经济信息和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需要有很强的分析、调查、管理、协商、表达能力。

根据调研发现,商贸行业各个岗位对职业人的应用文写作水平都有要求,而且专业性强、实用性强。需要保留一些文种,如商务社交文书,商务决策分析文书,商务协约文书,商务员工个人文书,商务信息传播文书等。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重点开发一些文种,如商务业务书函:商函(询价函、催款函、索赔函)一页纸报告;电子商务文书:如电子信函、企业主页、网络调查、电子公告板、网络广告、博客;商务策划文书:会议策划文案、广告策划文案、营销策划文书、公关策划文案。

适当增加一些常用公文,如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会议纪要。

三、课程开发策略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商贸应用文课程开发注重根据商贸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程序和规范形成商贸应用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该课程模式应以岗位能力培养才为目的。

1.探索建立商贸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

(1)行动引导型教学法。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建构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基础。所谓“协作参与式”是指进行理论教学而组织开展的研讨活动,要注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所谓“活动式”,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同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清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讲清它的实践情景以及它们在实际中有何作用和如何运用,尽可能穿插实验演练,让学生动手实践。

(2)案例分析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从职业调查收集的企业真实案例,并贯穿教学过程,由于案例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就有很强的指导性。如车间、部门的简报、一页纸报告、事故通报、请示、会议策划文案等等。

(3)情景模拟:创设“职业活动导向”的写作环境,将写作与本专业的岗位工作环境紧密结合,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设计均将他们放到与职业工作有关的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仿真+全真”的写作情景中,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把学生带到情景模拟实训室、社会生活现场,利用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建设与利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积极为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根据系部每学期安排1~2次学生到企业学习的计划,我院各系部已与50多个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我们课题组利用实习单位的素材开展调查报告、产品推荐书、企业规章制度等文种的写作训练;完成诸如商函(询价函、催款函、索赔函)、授权委托书、订货单等写作训练。

2.建立来源于实践的范文资源库

我们课题组对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以及商贸职业岗位所应用的许多文种案例进行收集和归类,还充实了一些学生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习作,建立了来源于第一线的范文资源库,突破范文从教材到教材的僵化状态,给与学生鲜活而又有岗位针对性的范文学习。目前已有20万字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可供师生共享。

3.强化各专业渗透,减少课程重复开发,使文化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专业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必须与相关专业建立联系,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如电子信函这一文种,原本经管系专业教材、商务外语系商贸英语教材都有这部分内容,我们吸收有实践经验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全程参加研究开发,减少了重复开课。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项目训练,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得以提升,真正将应用写作与技能岗位、专业学习、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应用文写作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的开发和教学实验,使课题组成员向教学研发型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影响其他基础课的课程开发,形成学校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德]费舍尔(m.Fischer)著.杨琳,赵志群编译.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m].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2

引言

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基本是由计算机的一些专业课程加上一些商务的课程共同构成的。各个高职院校会根据学科的偏向而进行一些取舍,有些学校会有更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有些学校会更侧重于商务课程。从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看,学习较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因此从实际出发,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相应地要降低难度,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整合,包括课程的标准和课程的内容。计算机专业中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主要是对软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则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将课程更改为《商务网站需求与方案建设》,结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调研,归纳出本门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

1、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调研对从事网站项目建设开发的企业流程调研后,可以归纳出基本的业务流程,描述如下:在承接一个项目后,市场部负责人与美工主要进行需求分析工作,由于需求分析成功与否与后期的工作直接相关,所以主要由负责人与项目委托人沟通,美工要进行首页面的设计,因此要对网站的总体风格和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所以始终参与需求分析过程。在与委托人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了解该项目的行业背景和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后,完成需求分析报告,并进行一个方案设计,在项目委托人同意之后开始进行项目的设计。首页面的设计是由美工完成的,这也是一个与委托人反复交流的过程,经过不断地调整修改之后,首页面定稿。此时首页面只是一个效果图片,经过页面的切割和生成工序后,将首页面交给研发部,研发部根据需求分析报告和首页面的内容进行后台代码的编写。同时,美工进行二级页面的设计。设计完成后也交由研发部编写后台代码。代码编写完成后进行网站的测试和。综合上述流程,可得流程图如图1:在了解项目的流程时,我们也同时了解了各个岗位要求的技能,综合来说,每个岗位的人员都应能熟悉电子商务的内涵,不同的岗位在具体的知识技能要求上有所不同。如需求分析人员要求对项目的整体运作非常熟悉,能起到协调项目组和项目委托人的作用,必须具备很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美工要具备较好的美术基础、审美眼光和熟练的网页制作知识,同时由于美工要充分与项目委托人沟通,这样才能做出既有特色,同时又能满足委托人要求的页面效果,因此对沟通能力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研发部门的岗位则相对要求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能充分领悟项目的要求,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代码的编写和调试。同时,由于程序文档和使用说明书的编写较为重要,所以也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企业一般还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等服务,管理咨询和培训主要有提供网站推广的服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咨询等。这些岗位要求对电子商务的技术有基本的了解并有较强的语言能力,熟悉各种网站推广方法和工具。

2、分析学生必须的知识、技能、素质为了适应相关的工作岗位,学生应能熟悉电子商务的内涵,掌握网站需求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网站开发的技术,如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和网页设计制作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熟悉各种网站推广方法和工具。必须具备很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一个项目通常是项目组来完成的,所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必不可少。

3、分析《商务网站需求与方案设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本门课程对应的岗位为网站需求分析人员,需求分析研人员通常应对整个项目流程非常熟悉,他是项目委托人和开发人员之间的钮带,项目委托人不能理解项目是如何完成的,他们注重的是项目完成时交付的网站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而开发人员的开发工作依赖于需求分析人员提供的需求分析报告,因此,网站的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需求分析要完成的是和项目委托人沟通交流,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项目的可行性,为委托人分析及明确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形成需求分析与整体方案设计,提交相应的需求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

4.1学习情境划分原则企业在承接建站任务时,根据站点的不同会有一些不同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教材的每章都将用一个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并附上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案例的挑选力求能充分说明各种不同类型网站的特色,并在需求调查与分析的方法上体现出来,并为学生的实践作出有效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的情境设计,我们设想以一个项目贯穿整门课程,将项目按工作过程进行划分情境,每个情境完成一个子任务,一门课程结束时,各个子任务可以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这样,我们就只能以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需求分析过程,为了不至于造成其他类型的网站需求分析方法不同,而学生无法了解,在每个情境中设置拓展部分,由于B2C的站点难度适中,且最为常见,因此,教材中以B2C作为案例,其他类型的站点在需求分析时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就体现在拓展部分,学生选取的案例中如果涉及到其他类型的站点,那么就可以参考拓展部分,进行自学或查找相应资料来解决问题。

4.2学习情境的设计我们按照工作过程将课程划分为十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外部需求分析、面向用户的需求分析、企业内部需求分析、网站推广需求分析、网站软硬件环境设计、网站功能的概要设计、网站数据库结构设计、网站界面总体设计、网站系统安全性设计和网站测试。

5、课程标准的制定

在学习情境的划分与设计完成之后,我们着手制定课程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的定位及学习目标的制定。这部分我们充分地参考了企业的调研意见,了解企业的网站需求分析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力求能够体现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中。

5.1课程的定位网站需求与方案设计是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技术服务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本门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网站的设计需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应用各种调查分析方法和工具,完成电子商务网站的需求分析项目,并能按规范的形式形成各阶段的需求分析报告文档。

5.2学习目标的确定我们分别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学习目标方面,十个学习情境分别达到理解以下概念和内容:(1)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概念;网站风格、关键字、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的概念;(2)面向用户的需求分析使用的调查方法与手段;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的概念;(3)网站的盈利模式,网站的存储方式,不同数据库的特性分析比较,非功能性需求概念,网站维护内容;(4)网站的推广策略,推广方法。(5)电子商务网站软硬件环境的组成,网站软硬件设备的选择方法;(6)电子商务建站的基本过程,功能概要设计的基本方法;(7)电子商务网站内容设计的原则,页面设计的原则等;(8)网站的安全性设计方法。(9)网站测试的方法在专业能力方面,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能区分不同的商业模式;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能进行同类网站的比较与分析,分析竞争优势、劣势,选择电子支付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2)能确定网站所面向用户的类型特征;应用各种调查方式对用户进行需求调查;分析调查结果。(3)能明确用户的功能性需求与潜在需求;确定网站的盈利模式、并进行产品分析;(4)能根据外部分析和用户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定位确定网站的总体风格,语言版本;(5)能确定网站的存储方式,域名,数据库的选用;了解和确定网站维护要求;(6)能分析和确定网站的推广策略。完成相应的需求报告文档。由于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项目需求分析,因此,学生要从组建项目小组开始,进行选题,到实施整个调查过程,并形成相应的需求分析报告。整个过程都需要对项目进行规划、计划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报告和反馈,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大的考验。相应地,在方法能力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做到:能将所学知进行综合运用;.具有独立进行分析、计划、实施、评价的能力;具有获取、归纳、分析、交流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在社会能力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计划组织能力。

6、项目导向的校本教材编写

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在选取案例的时候,使用的是企业真实案例,这是一个B2C类型的站点,其业务方式是整合福建范围内的一些茶商,用统一的标识进行网上销售,由于茶叶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特色产业,而且网站的一些设想也很有特色,在校本教材中,我们就以该案例进行行动导向的教材编写。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需求;专业能力分析

1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据我国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网民已突破6.18亿人,因特网普及率达到45.8%,并呈持续上升趋势。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00720.4亿元,同比增长22.6%,预计2017年交易规模达到20万亿元,复合增长率21.0%。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各地区间的商品、信息、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加快建立地区商务交流机制,培养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是电子商务行业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近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未来5年,我国现有的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尝试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加趋紧。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680万人。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也蕴涵着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采取了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但与此同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针存在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实现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在此情况下,一些高职院校过分强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且泛化。相比于其他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核心能力,这直接影响了其就业质量。

2岗位需求分析

2.1网页设计

岗位要求:能熟练的应用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编辑网页;精通平面设计,熟悉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网页制作工具,能够承担大型商业网站制作;熟悉photoshop、Coreldraw等图形设计、制作软件,熟悉HtmL、aSp语言;具备一定的视觉传达设计功底,擅长广告创意、设计在网络广告、传统媒体广告上的应用;对网站建设,Vi的设计及应用有一定的经验,具有沟通、合作精神,有创造力;熟悉JaVaSCRipt,能够了解jsp或servlet或php,能够独立完成动态网页。

岗位要求:熟悉网站策划、实施、运营、宣传等业务流程熟悉电子商务运营与操作流程,能够洞悉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对企业上网有比较深的理解,熟悉企业网站的功能要求;有较强的中文功底和文字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站栏目策划、营运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选项、策划、采编能力、归纳能力;熟悉电脑操作,掌握基本网络知识。

2.3网站开发人员

岗位要求:负责网站weB页面的开发与后台的技术支持;能够满足运作层对技术层的需要;精通aSp/CGi3中开发工具中的一种,能够独立开发后台;精通SQLserver、access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开发。有1年开发经验;能够读懂常用JSp的代码,并且能够编写基本的JSp程序;精通HmtL语言,完全能手写HmtL代码;熟悉掌握aSp、、JaVe、JaVaSCRipt、SQLSeRVeR等技术;熟练掌握windows2000/2003、Linux/Unix其中一种操作系统;熟练掌握SQLServer,熟悉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网站的管理、设计规划、前台制作、后台程序制作与数据库管理流程与技术。

2.4网站推广

岗位要求:负责网站内容/网站网页设计/网站企划/网站营销企划;网站社群相关服务,内容规划及经营;会员维护及管理工作;文笔好,能够独立作市场宣传策划及文案的撰写;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工作。

2.5网站营运经理/主管

岗位要求:熟悉网络营销常用方法,具有电子商务全程营运管理的经验;能够指定网站短、中、长期发展计划、执行与监督;能够完成整体网站及频道的运营、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能够完成网站运营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实现网站的战略目标、流量提升与盈利。

2.6网络营销员

岗位要求:熟悉网络、网络营销和办公软件;负责公司产品在网络上的推广;对网络营销感兴趣,并能很好地掌握电子商务及网络发展的各种理念。

3专业能力解析

从以上这些职位来看,主要涉及到信息技术和商务管理这两方面的能力。

3.1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其基础课程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由以上对电子商务岗位需求的分析,可以将与信息技术能力有关内容归纳为:

(1)信息组织:能够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与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从而有利于信息的存储、传播和使用,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2)信息检索:能够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

(3)静态网页设计:能够借助网页设计工具,随心所欲的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各类页面。

(4)动态网页设计: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动态网页设计语言。能够开发出带数据库管理的小型信息管理系统。

(5)数据库设计: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设计出至少符合第三范式要求的数据库。

3.2商务管理能力。商务管理能力是指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商务需求,并主动发现和创造商务需求的能力。他包括:商务营销能力和生产运营两方面的能力。其基础课程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由以上对电子商务岗位需求的分析,可以将与商务管理能力有关的内容归纳为:(1)写作(2)沟通(3)创新意识(4)管理技巧(5)谈判(6)营销。

参考文献

[1]曲秀丽.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许忠,张征.我国高校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8(01)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4

(一)行业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趋向活跃,产生了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2014年4月18日,在第107届广交会上,商务部公布了一份《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勾画出了中国外贸的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报告提出,至202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将增长一倍,到2030年要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而湖北省积极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将外贸行业作为湖北省重点发展行业之一,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支撑点”,作用日趋明显,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对实用型的外贸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以及毕业生回访,分析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分布如图1所示:图1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近三年职业岗位分布图[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向为: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报检报关员、国际货代员等。

(三)确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通过多次走访企业开展调研,请专业委员会专家论证,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湖北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较强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精通国际商务外贸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贸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熟练从事国际商务助理、国际贸易跟单、单证缮制和处理、外贸业务开发和维护、外贸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外语优先、外贸熟练、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确定人才培养主要从如下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第1、2学期。以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主,以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培养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训练目标。同时,进入专业认知阶段,通过进企业参观,由企业人员深入介绍各部门功能、生产流程、产品卖点、报关流程等,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另外,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方式,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愿景,增强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第二阶段是第3、4学期。着重进行模拟商务情景训练,以学生未来工作为背景,设计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碰到的情景,并按未来工作过程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英语技能和国际贸易知识,完成模拟实训项目,实现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的有机融合;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软件模拟商务流程,让学生进入更为真实的虚拟进出口业务情景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素质,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获得更为真实的职业体验。第三阶段是第5学期。首先,学生在“校企虚拟电子工作平台”进行实战操作,我们与企业签订工学结合协议,企业在校内建立具有文科工学结合特色的“企业校内电子工作平台”,也就是在学校设置业务后台,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编写计划实施方案、工学结合实训手册等教学环节中,并派出业务员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成为企业的“校内业务员”,以外贸公司真实业务员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去,真枪实战地为企业提品推广、业务磋商、业务跟进等专业服务,从而让学生获得了为真实企业进行专业服务的机会。第四阶段是第6学期。学生到真正的企业实体去进行顶岗实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就业。

(四)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是以深入、广泛的调研为基础的。首先,开展细致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确定目标岗位群以及市场对外贸人才及其岗位能力的需求,随后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提炼、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职业能力,之后确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并邀请专家进行论证。通过调研获得准确的市场对外贸人才及其岗位能力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国际商务与外贸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主要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较强英语语言能力(尤其听说能力和外贸函电运用能力)、商务贸易工作能力、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这样,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规格的两大能力主线(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课程体系的四大能力模块基本确定。然后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结构,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开发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最终将其整合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见表2。再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对课程进行授课学期、学时的分配,最终形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保障

商务英语教师要具备精深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商务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应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和办出专业特色要求的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建立校企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大力推动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和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吸收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力度,尤其是提供更多企业培训、职业教育培训等机会。提升专业教师理论认识,形成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脱离语言学科体系束缚,加强商务知识和技能学习。

(二)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保障

项目化课程对实训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在高职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建成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还往往处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状态,因此,要加强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从就业岗位出发,根据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商务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建设满足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商务英语多功能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并配有国际贸易操作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虚拟仿真操作软件,创设突出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虚拟进出口业务情境中锻炼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为了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还应按照“合作双赢、慎重选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构建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确保实习效果。

三、结语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5

“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与网络对接的实务性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电子商务的核心载体。我国众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该课程,从该课程教学的实际实施来看,存在一些问题,与其在专业中的地位不相符。如,课程建设的理念不新、课程内容设计与企业脱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单一、教改建设相对滞后、实习实训条件有待完善等。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和本科学历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技术体系的系统教学,即就技术而教技术,而不是就应用而教技术,教材的开发也是在知识内容的详略和技术能力难易上做了弱化,而没有基于工作任务来有机组织。然而高职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就技能培养而言,应用示范比技术示范更容易促进职业技能的形成。[1]高职院校学生对计算机、互联网、网页/网站、数据库、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但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或企业网站来开展商务活动,如系统搜集企业商业信息、网上营销推广企业产品服务、拓展网络营销渠道、运营管理企业网络业务、个人网络创业等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刻的实践体验。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电子商务专业核心骨干课程的改革发展,提升课程和专业的辐射能力,开发一套基于应用示范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的工学结合教材,结合实际工作任务,采用“教、学、做”一体模式组织教学,是高职“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岗位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按岗位能力确定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按照岗位能力培养来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反映职业标准。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学习,争取到企业顶岗实习。积极探索顶岗实习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并引入企业评价机制。

(一)以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基于完整的职业行动和岗位任务设计教学内容高职学生面向的电子商务岗位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技术类岗位。包括网站美工、网站建设、商务网站维护管理等;另一类是商务营销类岗位。包括网络信息(采集)员、网站编辑、电子商务专员、网络产品经理、网络贸易专员、网络贸易专员、网络推广专员等。本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网络商务能力为目标,以网络营销贸易类岗位主要业务内容为基础,重构出五个循序渐进的学习项目,分别是网络市场分析网络营销平台策划企业网上推广国内外网络贸易创业能力拓展。(如图1所示)这一系列项目及每一项目内的任务,均按照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特性进行排序,遵循工作过程的逻辑性要求,相对独立,循序渐进。

(二)根据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学过程积极开展职业岗位的调研,争取到与阿里巴巴公司阿里学院合作,一起共同开展职业岗位能力解构和分析,准确把握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态度要求,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和内容。该课程为72学时,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小组研讨、案例解析、企业参观、实务体验、网络实战、竞赛激励等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导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融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将网络营销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技能组合成学习情境,按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经过的工作过程设定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确定在某一特定职业岗位上实施工作过程,并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对网络营销实施流程进行分析,选出14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学习任务(如图2所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整合,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形成了上述5个学习项目(如图3所示),每个学习项目的教学内容按“理论教学—实训项目—项目总结”这三个部分顺次展开。在5个学习项目的设计中,项目1定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兼顾网络市场调研、商务信息搜集与处理、商情分析报告的撰写等职业能力要求;项目2~4是针对企业具体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5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包括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教学组织中,坚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学习项目,确保学生知识技能均衡发展,有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2]

四、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原则,实现教、学、做”合一。每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是:给定任务教师引导媒体播放设置情境技能训练(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分析问题学生操作、教师指导———解决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提出新问题)知识拓展项目训练考核定级。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了职业性的要求。

(二)优化理实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未来新建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中心和创业中心,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实现理实教学一体化,以此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按照“校企联动、共建共享”的原则,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新建3个与企业深度融合的集学生就业、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教师顶岗锻炼“四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6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一、确定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基本理念

职业教育理念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求突出在培养学生实践性和技能性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操作上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科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要系统思考,科学设置。实现在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不仅要思考使学生系统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考虑打好学生人文、社会方面的坚实基础。

(二)灵活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环节

根据学习进度及学生的接受度,灵活设计和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营销实战实践的积极性。同时每学期安排2-3次来自行业企业现场,实践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营销专家,担任客座讲师,做专题型讲座,以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深度认知。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注重教学过程中模拟商业氛围的营造,通过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情境模拟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能够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感受营销实践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及科学性。

(四)关注营销动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营销实践的多变性、动态性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行业结构的调整、营销手段的创新、业态变化等信息,并把这些变化体现在教材中,实现教材内容的动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考察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求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敏锐感知市场的能力和营销方案执行能力,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况,深入考察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具体任务,具体方法可采用专业教师、典型行业营销专家、工商管理人士、部分学生共同组成调研小组,分析各个营销岗位在营销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郑州电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郑州市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计算机行业、电力行业、零售企业等20余家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市场调研(包括调研设计、实施、资料整理、结果预测、调研报告等工作);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分析;市场竞争战略分析;产品策略选择;价格策略与分析;渠道管理(包括中间商的选择、调整和激励等);促销策略制定;营销控制;顾客开发及管理;顾客异议处理;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交叉销售;销售管理;广告策略选择(包括广告目标设定、广告计划制定、广告内容设计、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策略选择、广告实施及广告效果测定等);网络营销(包括检索网络信息、网上信息、申请域名、网店建设、申请网上银行业务等);采购商品;商品储存管理;物流管理(包含制订配送方案、处理配送信息、实施物流配送);电子合同签订;销售团队管理等25类市场营销岗位具体工作任务。

三、实践项目任务分析及课程体系确定

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任务分析及课程体系确定是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核心内容。

按照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具体任务调研结果,由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对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任务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学习课程体系。我们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的6类实践项目,11门学习课程。分别是市场调研(问卷设计、调研方案的实施、调查资料整理、调研资料的处理、市场调研预测、撰写调研报告)工作任务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任务为进行市场调研,对应学习课程为《市场调查及预测技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徐选择与分析、市场竞争战略选择、产品策略选择、价格策略与分析、渠道管理、促销策略制定、营销控制等工作任务对应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名称为营销策划,其学习课程为《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市场营销策划》;顾客开发及管理、顾客异议处理、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交叉销售、销售管理等工作任务在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为产品销售,对应的学习课程为《销售管理》、《推销及谈判技巧》、《消费者行为分析》;检索网络信息、网上信息、申请域名、网店建设、申请网上银行业务等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为《电子商务》,学习课程为《电子商务技术与实务》、《网络营销》;广告目标设定、广告计划制定、广告内容设计、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策略选择、广告实施及广告效果测定等岗位任务对应学习过程实践为广告制作,学习课程为《广告创意与表现》;制订配送方案、处理配送信息、实施物流配送等岗位任务的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为物流管理,对应学习课程为《物流管理实务》。

四、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在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具体任务、学习过程实践项目确定及学习课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每门课程进行系统的及独特的教学过程实施设计是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关键,而教学策略选择及设计又是教学过程实施设计的重中之重。以《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为例,郑州电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根据该课程实现过程中对真实环境的强烈依赖性特征,着重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开放课堂、刺激兴趣及合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应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应用结果剖析如下:

(一)开放式策略应用

环境依赖性、应用性、实践性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突出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式教学原则。

郑州电专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在开放性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其一: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营销专家到学校做讲座。如在产品组合策划内容实施时我们聘请了迪信通手机连锁金水路店店长讲授手机连锁企业产品组合的营销实战方法和技巧。其二:通过坚持营销策划案例选择和任务设计来自于真实企业真实问题的思路。例如在市场调研策划教学任务设计时,任务设计来自于学校附近的新世界百货。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必须深入真实企业,为制定市场调研方案收集真实详细的信息资料,在过程中自然领会、掌握所学相关知识。其三:专业教师参与企业营销策划实战及策划咨询服务,使课堂真实化、生动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

(二)刺激兴趣策略

在多数职业院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前序课程是市场营销技术,在市场营销技术课程里已经讲授了市场营销理论的系统知识,因此,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侧重点是通过大量的策划实例研究分析、真实策划项目任务训练、策划方案撰写等手段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营销策划的思维方法及规律,感受营销策划课程的魅力,认识营销策划课程的实用性。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营销策划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来自电力行业(如郑州市供电公司)、汽车行业(如裕华奥捷4S店)、零售企业(大商新玛特、新世界百货)的真实策划实例,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策划实践的积极性。

(三)抛锚式教学策略应用

抛锚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主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营销职业素养的培养,此方法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利用营销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实企业、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抛锚教学策略在营销策划课程中实施的关键。环境依赖性和实用性是市场营销策划学科的典型特征,因此,抛锚教学策略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案例选择和课程设计中。

我校在案例选择上,坚持以中国知名企业最新营销策划典型案例为主,选择学生熟知度高且感兴趣的行业、企业及产品,如电力行业、零售企业,地产行业、运动产品、手机、家电、饮料、电子产品等。案例选择要具有知名度、美誉度、独特性、影响力。教学中,我们选择了“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华与华孔雀城营销策划”、“纳爱斯男女牙膏广告策划”等极富影响力的案例,通过对此类案例的学习研讨,能够激发学生策划创意的热情和欲望。

郑州市是较为发达的商业城市,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郑州市商业中心,为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以郑州市典型商业企业为依托,使营销策划项目设计实现真事真做。例如在进行Stp分析内容时,选择了郑州市航海路茶叶批发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分组提交可行性方案报告,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及资料整理,对Stp理论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市场分析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四)合作学习策略应用

合作学习的特征包括异质分组,积极互助、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和集体奖励体系。

在市场营销策划实战中,任何营销方案的策划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对复杂的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必须由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因此在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因为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大组或全班共享讨论结果的方式,使问题解决方案更加全方位且富有创意,加深学生对营销策划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记忆。

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列队报数随机划分5-8人小组的方法,保证小组成员在性别、特殊能力、性格、学习能力、理解力及其他品质上的异质性,实现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多元化的要求,这样的小组划分能够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学习接纳他人,共同进步,达到小组效率最大化。

小组成立初期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范,我校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组组名、loge设计、组规、组训撰写等方法,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增强小组凝聚力。

通过每完成一项任务轮换一次小组组长、轮流担当任务汇报发言人及任务结果报告撰写人等,锻炼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

为了营造合作学习教学环境及氛围,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障碍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能够移动桌椅的教室,每个小组围坐成半圆形或圆形,且根据任务的不同小组和大组之间可以变换组合。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小组与小组之间思想、观点、创意的充分交流,也使每个个体得到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多样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7

e时代的稀缺人才

什么是电子商务?很多人提起这个专业名词都会有所疑惑,好像电子商务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只要一提起网上购物人们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在网上买东西卖东西就是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商务运营,涉及的工作包括网站维护、网上商品陈列、网上商品零售、订单处理、商品配送等。电子商务是将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融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新兴职业。

有人说21世纪是“e”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网络,甚至一些平日里的普通行为也要依靠网络来完成。电子商务不仅已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也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时尚,其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一份报告,未来几年内,全球电子商务增速将超过50%,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8万亿,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全民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

尽管电子商务迅猛崛起,但电子商务人才却相对极度匮乏,大大制约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务形式的发展。目前,全世界电子商务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将远远突破2000万以上,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也达200万以上。在it市场上,电子商务人才几乎是“千金难求”,以上海为例,高级电子商务人员月薪最高可拿到2万元,而一般人员的月薪也能拿到6000-8000元,即使如此,不少电子商务公司还常常愁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比例达到8∶1以上。

e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具有复合型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随意组合。从层次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实务层、实施层、策划和决策层。实务层是指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的实务操作层次;实施层是指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能力是岗位的主要要求;策划和决策层是指能够根据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条件策划其电子商务规划,并能辅助论证、决策重大项目。

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技术型操作人才、商务型实务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技术型操作人才主要指信息技术领域、信息服务领域中的专业技术开发人员,以及传统企业中的软件人员、硬件人员和网络人员。这类人才要求具有娴熟的信息技术开发、配置、维护能力,还应该对企业的流程、管理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商务型实务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等工作。这类人才是网络虚拟市场的使用者和服务者,是企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他们既要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又要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综合型管理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工作,以经营管理为主,兼懂信息技术知识。他们是从宏观上把握商务网站发展的高、精、尖人才,既要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有深刻的认识,又要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

从职业资格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和高级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员和助理电子商务师主要从事网页设计、信息收集、网络使用、电子交易的操作性和分析性工作:电子商务师在传统企业中可以从事企业信息化、企业商务管理工作,在中小企业中可以作为总经理助手负责企业信息化和商务事务,在大型企业中可以在信息部门和商务部门服务,参与领导决策;高级电子商务师主要从事网站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与管理等工作。

人才缺乏的主因

电子商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一系列特色,深受企业青睐。未来几年也被认为是网上购物发展最快、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最佳时机。电子商务职业人才相对极度缺乏,大大制约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务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如何发展壮大企业急需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滞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还缺乏发展电子商务专项规划,国家对发展电子商务和相关人才的培养还缺乏明确和有力的技术、经济方面的政策。同时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之处尚未得到及时修订,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较缓慢。美国政府在1997年7月就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作为美国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性政策框架。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每年报告执行情况,提出政策调整与更新战略建议,并促进相关政策及战略的实施。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电子商务是个新兴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需要的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电子商务人才。许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理论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例如,培养的是学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毕业生适合哪些就业岗位?对这些问题有的学科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也说不清。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出现需求矛盾也就不足为奇。目前,虽有近千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84%的就业率。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他们基本上是通过自学、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班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的教师网络技术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还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解决不好,电子商务的应用就不可能顺利实施,也难以保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持续高效地发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效的培养体系。

建立人才发展规划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建立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建设的步伐。在国内的人才培养方面,既可以通过在各类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讲授相关课程来培养本专业人才;也可以采用在职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各部门、各单位现有的业务骨干掌握电子商务的应用技能和相关知识。同时,政府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电子商务意识。让人们体会到电子商务带来的方便,体验到电子商务在价格和服务上的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上网消费,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的电子商务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焦点在于: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精品课电子商务岗位技能

中国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强调,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他说,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周济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

事实上,如何立足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河南工业技术学院在电子商务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开发遵循“岗位技能引导”的职教观念

高职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当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强加给学生的时候,就剥夺了学生创造知识和理解自身的机会。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资源提供者。

通过对电子商务工作岗位调研与分析,我院电子商务课立足以“岗位技能”为课程建设对象,采用基于工作的开发方法开发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www.133229.com以德意电子商务平台和淘宝网为载体设计六个学习情境:以德意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设计b2b、b2c、网上银行、物流公司、edi数据传输五个学习情境,以淘宝网为平台设计c2c学习情境。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时都模拟环境进行,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学习情境六以淘宝网为载体,在完成前五个学习情境学习后,综合利用前面五个学习情境所学、所做建立并运营一个自己的网上商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能够依靠自身内化的职业能力,在变动的工作中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注重实用;职业资格注重资质;职业能力注重内化。职业能力从内容角度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性质角度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专业和职业特有能力)和关键能力(跨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发展始于个人经验,最终还要回归到个人经验。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电子商务课是电子商务专业中一门基础和应用并重,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商务与网络对接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商务信息的搜集、整理;进行b2b、b2c、物流商、网上银行、网络营销、edi商务,能进行营销策划与建设;会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开展网上商务,会利用即时沟通工具进行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能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并运营。

三、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是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设计出发点是职业“行动领域”的运行过程和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路径为“行动领域一学习领域一学习情境”,包括学校部分的“学习领域”和操作部分的“工作和学习领域”,内容有职业描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时间安排等,如表1所示。

四、课程教学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

基于岗位技能的课程设计,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课程回归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应以实践应用知识为主,辅之以适度够用的课堂理论知识。并保持工作进程与知识学习的同步性,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在一定的基础性理论之后,首先开展实践性课程,然后学理论课程,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安排如表2所示。

五、课程实施工作需求的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

能力导向的教学过程包括一下六个工作和学习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能力导向教学强调:为了能力而学习,通过对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认知来学习。在基于工作情境的学习中,教师及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进行岗位构建的合作,学生经历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自己“做”的实践中,习得岗位能力、掌握岗位知识,从而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学习电子商务课程每个学习情境前,学生需要按照引导部分的要求做好预习,每个学习情境按照咨询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六步进行。教师下达任务,学生搜集设计方案;然后教师审查方案、确定方案,学生实施方案、完成任务;最后学生汇报、总结、改进。所有学习情境采用分组教学法。每个学习情境开始前,先进行角色定位,即课程开始前,先选4名同学成立绩效考核部,负责进行绩效考核,举行一次网上的招标会。招标可以由小组虚拟设计产品需求,采用网络和现实招标相结合的方式。由其余各组自己组织对该招标项目的投标,包括询价、报价、现场投标、签订电子合同、合同规定内容实施。由老师担任评委,协助招标小组决定招标结果并监督合同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网上银行业务的发生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物流商的真个运作过程。整各过程完成之后要其余同学对此过程的各方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点评。这种方法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业务流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求职能力,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能力,同使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全面改革考核方式,为所有参与学生建立考核档案,进行过程考核,把职业素质考核纳入最终的考核表中。每个学习情境结束时,小组提交报告,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然后由企业人员、教师、学生组成的评委按照企业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每个学习情境团队考核打分表、个人考核打分表、总的汇总表,等8张打分表,装订成册。作为学生学科的最终成绩归档。

六、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岗位技能的精品课程

参照课程目标,与本地区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合作开发设计课程,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共同开发学生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合作建设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同制订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办法;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育人,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过程;校企互相兼职,共建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高文等.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质量

我系近三年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签约率也达到85%以上。但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毕业生的调查来看,我系的就业质量却不容乐观,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其就业竞争力在所抽取的38个样本中排名28。本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辅导员,为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学校提出的高比例和高质量就业的目标,特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对我系电子商务专业2010、2011、2012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班级QQ群、电子邮件、电话询问和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毕业生几种方式。回收问卷147份,有效问卷139份,占总调查问卷的95%。

1调查结果分析

1.1就业单位性质:

由于不同性质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截然不同,因此,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也能反应出他们就业质量的高低。调查结果为,我系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民营企业。其中2%的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5%的毕业生就职于国有企业,85%的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企业,而有8%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1.2从事的工作岗位:调查结果为,毕业生中担任部门主管占14%,从事营销工作占69%从事基本技术的比例占14%,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毕业生仅占3%。从结果来看,营销类岗位占了主导,主要包括产品在线推广、销售、客户服务以及物流方面,这个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与人才市场对营销类岗位需求量大有直接的关联。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1.3工作报酬:工作报酬是基本的生活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侧面反映,调查显示,目前,我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报酬主要集中在1200-2500元之间,比例占61%,2500-3000的占23%,3000-4000的占10%,5000元以上的占到4%,仍有2%的毕业生薪酬在1200以下。与我校的其他专业相比,居于中间位置。

1.4学生换岗情况:调查结果为,我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换岗频繁,岗位稳定性较差。其中毕业后半年内换岗的比例高达59%,有的同学一年换过三次。换岗的原因有45%的同学是由于报酬不高,工作岗位没有技术性,未来没有发展空间等。

1.5人岗匹配度:人岗匹配度是指人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的适应性,即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能够胜任岗位需要的程度,它是一项反映就业主体意愿的尊重性指标。调查结果为,电子商务毕业生人岗匹配度偏低,139名毕业生中,较匹配的占22%,一般的占46%,不太匹配的占32%。

1.6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心理满足度,是反映就业主体内在感受的主观性指标。调查结果为,139名毕业生中,满意的占19%,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我系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偏低。

1.7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发展空间是指毕业生就业后能否在工作中以参与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具有良好的晋升发展空间。调查结果为,139名毕业生中,较好的占24%,一般的占46%,不好的占30%,可见,我系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并不太看好。

2电子商务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建议

从调查结果分析,我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从事工作岗位、学生换岗情况、人岗匹配度、就业满意度以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整体就业竞争力偏低。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

2.1多方位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积累所具备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它决定毕业生能否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能否把工作做好。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要借助包括参与校内外的竞赛、社团组织、学生会等机构、寒暑假社会调研、各种兼职等社会实践平台,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危机处理等综合素质,提升学习、适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水平。

2.2强化校企合作,注重校外实训对就业的推动作用。以项目为载体、以兴趣为指引,将专业学生分方向教学,借助企业的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另外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挖掘出网站建设方面的优秀人才,大大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技术方向比例,另外网络营销岗位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组建团队,帮助企业整合营销以及做相关的策划工作,通过实际项目来带动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工作经验,积累工作成果,从而提高学生未来在这方面的就业就业质量。

2.3合理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由市场决定,由用人单位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和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职业化岗位,不必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要能体现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直接上岗快"的特色。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商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和网上贸易方向。

参考文献

[1]mycox:苏州市职业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

[2]郭汝惠:浅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及发展前景[J],教育与职业,(36)

电子商务岗位调研报告篇10

摘要:通过对宁波市及其周边地区电器产品生产企业关于电器质量检验岗位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瑞典pRooVe公司校企合作平台下的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并介绍了该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电器产品;质量检验;pRooVe;服务型人才

作者简介:钟晓强,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与自动控制技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22-05

一、浙江省电器质量检验岗位的需求分析

浙江是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省份,有很多企业从事电器类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如温州乐清柳市是我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品的生产基地,著名品牌有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中国人民电器集团等。宁波的慈溪和余姚两地是民用电器产品的生产基地,较大品牌有方太厨电、帅康厨电等。据调查,宁波大部分家用电器制造企业主要是做出口产品的,产品又以销往欧洲和美洲为主。由于欧盟和美国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安全要求非常高,因此,企业在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方面都在不断完善。随着企业质量管理措施提升和制度跟进,要求企业必须增设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或部门,同时增加产品质量检验人员数量。[1]

目前,宁波市对产品质量检验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宁波市人才网的数据统计,质量检验员这一工作岗位,即便在如今就业市场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较高的需求,这就充分说明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二、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实施过程及内容

瑞典pRooVe公司是欧洲第二大电器产品销售商,2010年10月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浙江省唯一专业从事出口欧盟电器产品质量检测的校企合作项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pRooVe电器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专业开展出口欧盟电器产品的质量检测,并承担该校相关专业的电器产品质量检验课程及实践教学任务。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电器企业提供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培训、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与欧盟市场发展动态咨询、电器新产品技术开发等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岗位能力分析

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岗位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工作成效和薪酬水平。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走访和第三方检测中心的检验岗位工作调研发现,对质量检验人员的岗位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论知识要求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其中,理论知识要求包括对国家标准中关于电器产品检验标准熟悉,如家用电器产品安全标准GB4706.1-1998;对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熟悉,如ieC标准、UL标准、en标准和CSa标准等,掌握这类标准对企业产品出口有着重要意义。对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熟悉,如CCC强制认证、Ce认证等。[2]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包括对电器产品检验仪器和仪表的熟练使用,如绝缘测试仪、耐压测试仪、抗震动测试仪、电气参数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多功能数字万用表等;对电器产品检验报告编制方法和规范的熟悉,能编写合格的产品检验报告,并出具检验证明,能撰写检验技术文件,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对生产工艺和检验合同的编制。[3]另外,还要求检验人员具备其他岗位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岗位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二)基于服务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电器产品质量检验课程包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课程包不仅有利于教学的高效开展,还能为企业培训提供良好的素材。在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才培养研究课题中,建设课程包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校内教学和企业培训的需要。校内教学针对的初次接触产品质量检验知识的学生,他们对质量检验没有基础,不熟悉质量检验的各项流程和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企业培训针对是已经具备一定产品质量检验能力的员工,他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岗位能力,满足不断升级的产品检验技术需要,对于他们而言,把产品质量检验的各类知识和工具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归纳,有利于企业检验人员的学习。课程包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项目化教材建设。项目化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培训的基本保障,根据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才培养能力要求编写合适的教材对教学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项目化教材内容以实用为目的,应根据企业产品类型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如生产电工类产品的企业,在教材内容上除了质量检验基本知识外,还应加入电工类产品的安全标准和检验手段等。又如,生产照明类产品的企业,可以增加LeD灯具(照明类)通用检验规范、照明类电子产品检验标准、GB4208-93等知识。[5]对于教材内容的确定还应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协调沟通,特别是从事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检验标准或规范要求把培训内容项目化和简单化,使接受培训的企业检验人员能很快领悟或掌握培训内容,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项目化教材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2.电子资源库建设。电子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试题库等。电子资源库内容丰富与否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内容丰富的电子资源库既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并且也可以为企业检验人员自主学习服务。[6]电子资源库建设内容结构,如图3所示。

3.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和培训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正式开设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现已经投入教学应用。“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已经开始了网络课程建设,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重点结合检验人员培训要求,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使网络课程的作用得以进一步提升。图4为网络课程界面。

(三)基于pRooVe平台的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培训方式研究

当前,pRooVe电器检测中心已拥有光谱检测系统、电器负载测试、emC测试、防水防振测试等设备,设有光电与电器性能测试室、灯具老化测试室、防水测试室和测试样品保管与陈列室等。

基于pRooVe检测中心现有条件,结合“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和社会服务需要,可以开展检测仪表、设备使用培训;电器类产品安全检验培训;照明类产品电气性能检测培训。具体合作包括: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检验人员培训制度制定、检验人员培训纲要制定以及检验人员考核方案制定等。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该检测中心进行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由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具体校企合作人才培训方式,如图4所示。

(四)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教学机制研究

针对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组织有效的课程教学形式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7]在本研究中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技术”课程为例,说明应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机制研究。

1.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教学方式应满足在校生教学和企业培训需要。对于在校生教学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和小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分批分层次学习。对于企业检验人员培训教学应避免与企业生产进度相冲突。因此,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采用网络教学、在线教学和教师下企业、进车间到一线岗位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追求实效性,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5]课程教学方法组织结构,如图5所示。

2.课程考核方式研究。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过程化,采取项目考核形式,对教学/培训的每一个项目实行考核。项目考核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可以采取卷面形式或产品检验项目报告形式,实践考核则是利用pRooVe检测中心检验设备进行产品现场检验操作。课程考核方式,如图6所示。

3.课程评价机制研究。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课程评价应分为学员评价和企业评价两个部分。学员评价一般利用事先制作好的课程授课情况调查表,让培训学员完成填写,授课教师和课程建设组负责人应认真统计调查表反映数据和情况,并及时总结和反馈。企业评价是重点,即受培训学员在接受完相应的课程培训后返回检验岗位进行工作时是否有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真实提高。通过对企业相关负责人或检验中心主管的走访调查了解和掌握培训学员的工作情况和培训成效,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率获得第一手资料。课程评价机制,如图7所示。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pRooVe”平台下的服务型人才培养方法理论,针对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分析,并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成效和实施方法展开研究,创造性的阐述了专业课程如何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路和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领域中专业课程局限于校园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欣.浅析如何做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6):57.

[2]谢飞,桂芳,张伟.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才培养与课程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37.

[3]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电气产品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35.

[4]谢飞,刘新生.家用电器3C认证检验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2.

[5]郝夕军.浅谈如何加强产品质量检验[J].中国西部科技,2010(9):59.

[6]王玉溪.如何对质检报告实施质量控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