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十篇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十篇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8:20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1

【关键词】涉农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完善而稳定的涉农供应链管理是涉农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理想的涉农企业能够为涉农供应链上的企业组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链上合作企业的优劣也将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和成长,进而影响到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对于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高低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精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能力较强的评价模型。这对于涉农供应链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一、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由于涉农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结合涉农企业的特性和供应链的特性,既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目的性、科学性又要遵守以下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也可以叫作可实现性原则,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决定了其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繁琐性,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时要确保其可操作性。在构建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时,要注意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实际意义,使构建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性原则。指共性与个性相关的原则,涉农供应链也有一般供应链的特性,可以理解为涉农供应链也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顾客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涉农供应链又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主要是指把具有生命体征的动植物、微生物等作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及分销直至消费者的过程。对涉农供应链的研究需要结合一般供应链的共性,同时突出涉农供应链的特殊性。[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也可称作可度量性原则。为了确保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公平准确,在确定其评价指标时,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以使评价结果具有可度量性。对于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指标,但是定量指标不能包含所有的评价信息而取代定性指标,因此在评价指标中还需含有定性指标,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2]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原则。

尽可能多方面的搜集信息,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尽可能全面且有重点地反映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绩效评价的可实现性。例如,经常综合运用上级和下级考核、专家打分评价、同级评价、消费者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价。[3]

二、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绩效评价对涉农供应链上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就是各个节点上涉农企业的评价指标不一致。因此,在涉农供应链中,绩效评价从实施之初到最终结果的运用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涉农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效果。本文归纳总结了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不一致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外部影响因素

理论与技术因素。理论与技术因素在涉农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中更应该注重理论与技术因素的考核。在涉农供应链原材料的供应阶段、产成品的运输阶段、贮存保鲜阶段以及销售阶段对运用的先进技术理论进行考核,有利于涉农供应链的优化重组,提高涉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因此,使用先进的无公害、电子商务、冷链保鲜等技术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具有较大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国内以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经济以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影响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环境,比如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能够对涉农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环境能够给涉农产品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其中国家政策是涉农供应链的最大支持。因此,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都会给涉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内部影响因素

涉农供应链内部流程机制。供应链哲学的本质是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功能进行集成、共享和协调,达到减少浪费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目的[4]。因为涉农供应链的内部流程牵涉到链上所有成员的生产经营运作,所以绩效评价指标就能够将各成员之间的绩效联系起来,构成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越高,也就说明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越高。

核心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主导作用。在组成供应链的所有成员中,会存在一个强势企业,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其他的成员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协调一致的网链结构,该企业就是核心企业[5]。在涉农供应链中,也存在这种核心企业,它既能通过自身的协调作用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又能够通过在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使涉农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得到统一。

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系统整体功能取决于系统要素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关系[6]。涉农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优劣直接影响到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整体绩效越高,说明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关系越融洽,也进一步说明各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程度越高,通过相互竞争进一步改进本企业绩效评价目标和方向。

三、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与筛选

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指标构建的原则,从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出发,构建的能够全面评价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文章通过重复使用专家打分、分析筛选的过程,将那些代表性不强的指标剔除,留下符合研究对象目标指标。经过采用平衡计分卡这种相对平衡的方法,从以下五个方面筛选和确定具体绩效评价指标。(一)财务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二)环境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涉农供应链环境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是站在财务角度和环境质量角度的角度思考的。财务角度就是指企业发生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财务影响,这一角度主要选择了环保投资率;环境质量绩效是指各节点企业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信息的批漏。该角度主要选择包装回收率、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消耗率、环保满意度、环保设备的合格率、产品绿色包装使用度、环保目标的制定、环保违规率、可追溯机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检疫力度等12项指标。其中删除了环境违规率、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两项指标,因为企业对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指标考核的时候会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最终确定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消耗率、环保满意度、环保设备的合格率、产品绿色包装使用度、环保目标的制定等6个指标。

(三)利益相关者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在本文研究的涉农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农户(原材料供应商)、其他节点企业(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等)、顾客以及政府部门。在确定该子系统指标时主要根据已经阅读的文献筛选出308个指标,按照重复个数进行排序,选出重复个数在两个各及其以上的指标21个,其中在选择其他节点企业的指标时主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信息共享程度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等。最终确定链上企业合作关系柔性、顾客满意度、各节点间信息共享的准确度、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度、契约企业流动率、应急预案的齐全度以及政府的扶持情况等7项指标。

(四)业务流程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方法,按照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包装、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以及销售等模块与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关系初步筛选出了产品包装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需求比率等21项指标。在社会调查阶段根据打分表删除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产品出厂周期等13项指标。最终确定产品包装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库存周转率、供应链节点间运输总成本、企业产品的产销率、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时间、货物配送的及时性与产品市场占有率等8项指标。

(五)学习与创新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该子系统主要是确立企业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也就是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此来弥补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实际能力和实现突破性业绩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员工学习和企业技术创新两个角度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员工培训率、企业科研投入比例、龙头企业对农户的指导频率、管理者的创新欲望以及企业专利技术的拥有率等5项指标。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2

关键词:涉农供应链;时间瓶颈区域;界面;虚拟垂直整合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3-0039-06

在竞争全球化背景下,消费者在关注农副产品的价格、品质和服务的同时,购买偏好和习惯变化不定,个性化趋势趋强;在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下,涉农产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这一切都对整个链条的响应速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获取竞争优势的要素已经逐步从成本、质量、柔性等转移到了时间上,谁能更迅速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竞争,时间竞争已经是取得竞争优势的下一个源泉(Stalk,1988)。

一、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瓶颈区域的提出

涉农供应链(SupplyChainRelatedagricul-ture)涉及到动植物等具有生命体征的农业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分销过程,是以农业原材料作为后续各阶段生产加工和运销对象的供应链的总称(张晟义,2003)。典型的涉农供应链由农业节点及涉农节点企业构成,主要包括农业投入物生产商、农户、核心企业及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达用户手中。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需要经过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以时间为基础竞争的要点在于寻求增值能力与时间消耗之间的平衡,尽力消除或简化不增值、增值能力低、耗时多的流程,对具有增值能力的活动要确定各项活动时间分配的优先等级,集中时间在具有较高增值率的活动上,从而有效压缩整个链条的响应时间。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由于产品对最终用户的响应周期是全过程的累积效应,不是单指哪个环节,因此基于时间的竞争要求考虑系统整体的时间周期,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时间优化。DenisR.towill(2003)从供应链的角度做了许多研究,他通过对实际供应链进行仿真,揭示了在供应链上进行整体的时间压缩(包括物流提前期和信息流提前期)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RobertB.Handfield(1993)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time-basedcompetition)的思想,强调实现敏捷供应链的整个响应时间压缩战略是包括从顾客需求(customerdemand)到满足顾客(customersaris-fled)这一系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上的时间压缩。

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s,toC)认为,任何系统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所构成,环与环相扣,这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其最强的一环。我们必须从最弱的一环,也就是从瓶颈(或约束)的一环人手,才可得到显著的改善(Goldratt&Cox,1984)。在涉农供应链系统中,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流程活动就是这一价值增值链的环,其整体时间优化取决于少数的薄弱环节,即“时间瓶颈”(timeBottleneck),优化供应链的时间必须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才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二是产品交货速度(toni&meneghetti,2000)。前者强调供应链在推出新产品或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的速度和频率方面要具有优势,要求供应链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针对顾客需求快速设计出合适的产品投放市场,甚至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来引导市场需求,这类竞争可称为产品时间竞争。后者强调产品的制造和物流过程具有快速性,能够及时响应顾客的特定需求,这类竞争可称为过程时间竞争。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框架下,在农业供应和农业销售阶段,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信息工程、并行工程、压缩前置期等手段进行管理流程优化提高响应速度,然而在整个涉农链条根据用户需求从下游进行拉动响应时,介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区域,形成了―个速度陷区,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链条响应速度,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环节的“刚性点阵”及“弱刹车机制”

农业环节与工业环节在生产和物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具有很强的时间约束和自然环境约束,在农业播种、管理、收获环节中存在着若干时间刚性点阵(RigidLayer),它实际上体现了农业环节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物流与自然环境具有“绑定”特征。弱刹车机制(weaklymechanismtostop)是指农业环节缺乏工业生产的高可控性和柔性转换能力,在下游用户需求信息发生变化如价格变化和需求量变化时,农业环节很难进行相应调整,缺乏工业环节的可控性和柔韧性(张晟义,2004)。

(二)农业物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农产品消费具有普遍性和很高的时效性,保鲜期比较短,其对时间的要求很高。同时,农产品具有很高的分散性,其产地分布广、种类多,这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分散性、重复性、复杂性。农业环节中,农业投入物经由各种运输方式送达农村,这一过程物流路径呈现强发散性;经过农业生产环节后,农产品最终汇集并流向制造商或分销商,这一环节呈现强收敛性;经过加工后,农副产品通过分销从各零售网点扩散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呈现强发散性。相应物流路径的特征模式可概括为:强发散性+强收敛性+强发散性(张晟义,2004),这无疑对快捷高效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制约。

(三)农产品创新的长周期性

在产品时间竞争方面,农产品是大众消费品,消费者的需求相对稳定,其产品创新主要依赖农产品的生物属性的有效改变。目前我国涉农企业生物基因技术相对落后,决定了其产品创新具有长周期性;农产品涉及老百姓食品安全问题,其新产品推广的过程也相对缓慢。

CharlesH.Fine(1998)指出,产业环境的变动会受到该产业时速加速度(Clockspeed)的影响。沿着产业价值链由上游往下游观察,越接近技术或设备供应源头的厂商,其产业环境变动的速率较慢,而以目标客户应用为主的制造商与下游渠道所遭遇的环境变动程度与速率则较高。

这种产业时速加速在涉农供应链表现得更加突出。涉农供应链所处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消费端需求的变化难以捉摸,使得其下游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上游农业环节由于农户和核心加工企业之间的“速度陷阱”(speedtrap),使得其上游相对越来越慢。因此,介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区域成为涉农供应链的时间瓶颈区域,是解决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的关键问题(见图1)。

二、瓶颈区域的时间响应及瓶颈类型

(一)瓶颈区域的时间响应

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的瓶颈区域介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对时间的响应包括两个方向:源于从上游农业投入物到农业生产方向在时间竞争方面的响应和源于下游需求端经由分销渠道到核心企业方向在时间竞争方面的响应。瓶颈区域时间的有效压缩需要将两个方向的响应在瓶颈区域实现有效的对接,使整体响应时间最少。因此,这一区域反映的不仅仅是农户和核心企业的协同,而是整个涉农供应链的协同。

源于上游方向的时间响应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对农产品的基因进行改造,改进农产品的生物属性,从而降低刚性点阵及弱刹车机制的影响,并能够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农业生产结束到核心企业这一过程中,物流体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成为造成时间浪费的关键因素。在实际调研中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众多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交易的机会主义和不稳定性问题,一旦交易成为长期契约,物流问题就成为纯技术问题而大大简化。因此,时间压缩要求企业与众多农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契约长期化。

源于下游的时间响应来说,在涉农供应链中,物流和信息流会沿着供应链上游发生系统性的延迟与扭曲,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bullwhipeffect)。因此,获取精确的需求信息并使之进行真实有效的传递至关重要,这对企业库存的减少以及农户合理的农作物种植规划制定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减缓弱刹车机制导致的农业生产系统不可调整所带来的风险。

因此,在涉农供应链瓶颈区域要有效地压缩时间响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发展生物技术。基于我国涉农企业生物技术薄弱且短时间内难以改观,本文对此不做重点考虑。(2)信息共享。发展组织间关系,通过有效地合作提升响应速度。

(二)时间瓶颈类型

要有效地压缩瓶颈区域的响应时间,需对引起涉农供应链的时间瓶颈进行分类。目前,关于时间瓶颈分类的研究相对较少,基本上是针对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进行的研究。本文结合涉农供应链的具体情况,将时间瓶颈类型分为系统型时间瓶颈和功能型时间瓶颈。

涉农供应链连接了农业、工业和流通业三大产业,各关联子系统节点在产业环境、战略起点、通信模式、部门化导向、组织文化、技术能力、信息传递、物流系统等诸多层面所涉及的标准、格式、规则、原则和态势上存在着广泛的不一致性,使整个系统不能基于时间做出有效的响应。在钱德勒价值链(Chandlefianvaluechain)或垂直分工的产业体系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经销商及物流产业界在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交易及营运层面的互动不仅频繁且复杂,为使相关的节点发挥最大的互补效益和改善彼此协调的成本,需要有统一的界面(interface)作为调和各方需求的协调基础。这种因系统原因造成的瓶颈称之为系统型瓶颈,是指涉农供应链这一网络组织由于“界面”的缺乏而导致时间响应速度慢。界面是超文本技术(Hypertexttechnology)运用的一种产物,它有着“交互作用”(interaction)、“联结”(Connection)、“整合”或“一体化”(integration)的基本意思,体现的是一种集成管理的思想。界面体现了超文本的思想,通过接口关系和界面分析,使两个以上的组织借助于界面实现了相互间信息联系。当组织或系统的各个部分必须相互支持、相互连接时,界面就产生了,从而使两个以上的组织借助于界面实现了相互间信息联系,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

当涉农供应链各环节在系统界面运行时,各节点环节由于其产出能力与相邻节点的产出能力不相符合,从而影响了整条涉农供应链的产出,造成响应速度缓慢。这种因节点间能力不匹配所造成的瓶颈称之为功能型瓶颈。功能型瓶颈主要是节点个体自身由于与交易方不能建立基于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而造成的响应速度缓慢。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可以显著地减少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时间周期,从而改善供应链的响应性(Handfield&Bechtel.2002)。JeffreyH.Dyer、HarbirSingh(1998)经过长期对日本丰田汽车生产网络的研究后发现,在汽车制造商和供货商间特定关系的投资和绩效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在涉农供应链中,功能型瓶颈集中体现为由于众多农户与企业之间缺乏良好合作关系,从而导致的机会主义及不确定性。

涉农供应链的时间瓶颈区域的形成是由系统型瓶颈和功能型瓶颈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系统型瓶颈是导致时间瓶颈区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整体性的问题。功能型瓶颈是由于局部的问题而导致时间响应缓慢,从而增加了整体时间响应周期。

三、虚拟垂直整合――解决机制

在产业时速加速的影响下,由于系统性瓶颈的存在,涉农供应链各节点无法有效地进行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协调,其上下游之间高度不对称性的信息无法在时间瓶颈区域有效对接;另一方面,由于功能型瓶颈的存在,涉农供应链各节点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或者说组织间关系也成为影响整个链条时间竞争的主要问题,这也彰显出“整合”、“协同”与“协调”实质上是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价值链解构和重构的基础上,核心企业在缺乏所有权控制(ownershipcontr01)的基础下,一方面要借助外部供应商来取得必要的生产资源,另一方面使其缺乏有力的基础侵吞(ap-propriate)这些关键生产资源产生的所有价值,造成诸多交易治理方面的问题(Jap,2001)。这就需要旗舰企业(nagshipenterprise)、焦点企业(focusfirm)去构建一个虚拟垂直整合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michaelHammer(2001)指出,虚拟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是“不同公司问相互独立的流程现在被联接和结合在一起,并且像一个单一流程那样运作。”相应地,如何去构建一个虚拟垂直整合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也成为涉农供应链如何应对时间竞争的重要议题。

对于涉农供应链而言,虚拟垂直整合最终将体现在有效地解决现存的系统型瓶颈和功能型瓶颈,在瓶颈区域内使源于两个方向的响应时间得到有效压缩。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构造涉农供应链界面并进行跨组织信息系统的协调,达到信息共享,改善系统性瓶颈;通过合作式作业执行以及流程规划与控制加强组织间的关系,改善涉农供应链的功能型瓶颈。

(一)界面的构造

1.公司+农户连接方式的缺陷及改进。组织如何应对市场或环境的不确定性有两种思路:参数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参数不确定性是指对所涉及问题的各种参数缺乏了解,结构不确定性强调由于缺乏有关问题基本性质和可能出现后果的信息㈣。科斯作为参数不确定性的代表,通过交易成本这一参数来研究不确定性对组织生产经营的

影响,然而这一视角却无法解释中间组织形态的出现及生命力。阿尔钦强调,应当侧重于对结构不确定性的考察,以揭示其对经济组织发展和演化的重要意义。

理查德・朗格卢瓦(Langlois,1995)的市场厚度(marketthickness)理论认为,在某个合作网络中,适当地提供某种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数量可以降低其不确定性。在只有一家供应商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机会主义,纵向一体化成为最好的选择。所以,最终产品生产者总是偏好在具有一定市场厚度的模块化企业中寻找合作者。同样,市场厚度非常大时,企业存在着过多的选择,同样会引发机会主义。在产业化经营的框架下,涉农供应链工业与农业连结的主要方式是公司+农户,而这一组织形态具有天然的缺陷。在“公司+农户”组织中,龙头企业实力强,信息充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厚度极大且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必然导致其在谈判与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户与公司之间的主体地位不对称,导致他们对公司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依附关系并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要克服这种缺陷,必须创新组织形式,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连结方式,促使公司与农户采取合作策略,形成利益共同体。

基于结构不确定性的视角,对核心企业而言,众多农户的市场厚度过大,这也必然导致了机会主义和不确定。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改变传统的涉农供应链连结方式,在农户与公司之间增加一些中间组织,有效减少市场厚度、有效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中间组织+农户这种新型连接方式已经开始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如郭红东、蒋文华基于订单农业提出的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郭红东、蒋文华,2007)、汤晓丹基于生鲜农产品对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进行了改进(汤晓丹,2008),肯定了中间组织的作用等。涉农供应链中间组织主要包括农业专合组织和农产品专业物流组织。农业专合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其代表众多农户利益的主体,有助于涉农供应链逐步形成合理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另外,由于涉农供应链与众不同的物流特性,农产品专业物流组织也成为加快其时间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2.跨组织信息系统是界面信息共享的基础。在跨组织信息管理领域中,跨组织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ioS)的使用一向被视为是厂商用来支持明确协调(explicitcoordina-tion)的重要工具(ClemonsandRow,1992)。一般而言,强化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分享的主要诱因(Flynn,1977)。在及时而无障碍的信息交换过程中,供应链厂商能够有效地改善信息质量并培养跨组织合作的能力。但事实上,在信息质量改善方面,供应链厂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信息能见度(visibili-ty)不足的困扰(allem,2000)旧。经由跨组织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分享机制,买卖双方能够更实时和完整地取得信息,使得彼此有更多的机会与能力参与和影响对方的活动,进而提升整体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反应弹性(YangandVandenbosch,1998)。

我国涉农供应链企业在应用跨组织信息系统(10S)的实践上主要以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目前主要使用的跨组织信息系统有eRp,eDi等。eDi在跨组织应用中比较适合一对一关系(对偶关系)、一对多关系(星系关系),在多对多关系(网络关系)中,eDi需要企业之间制定统一的商业规则、协议并开发专用的eDi接口,将企业的数据转换成eDi所规定的数据进行传输。并且eDi需要自己专门的网络,通常增值网(Value-addednetwork,Van)传输使得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较为固定,这种僵化的模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要求㈣。Golden和powell研究表明,eDi限制了供应商与多家客户联系的灵活性。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构建eRp系统成为涉农企业供应链实践跨组织系统的主要方式,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我国涉农龙头企业跨组织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中,151家龙头企业中上eRp系统进行内部供应链集成的龙头企业共有22家,以eRp为核心并结合其他技术而进行外部供应链初步集成的企业有1家,如何利用网络开发工具和技术,诸如可扩展标识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和Java等实现高层次集成和协调的涉农供应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由于涉农供应链涉及工业、农业和流通三大环节,而目前跨组织信息软件多是针对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而定,对涉农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化水平的落差及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重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涉农供应链集成需求的有效实现。

(二)合作式作业执行(collaborativeoperationexecution)和合作式规划与控制(collaborativeplanningandcontr01)活动

通过界面的构造,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信息流能够有效地对接,使系统型时间瓶颈得以缓解,而节点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或者说组织间关系是造成功能型时间瓶颈的前提或根本原因,这不仅需要从业务层面的合作式作业执行,更需要从决策层面的合作式规划与控制来发展节点间的组织间关系。

1.虚拟垂直整合的合作式作业执行。合作式作业执行反映的是供应链厂商通过跨组织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各项跨组织活动上达到更紧密的合作,例如采购、生产和物流等活动。很多公司在内部流程优化方面确实做得卓有成效,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公司在整个涉农供应链条上的“共用流程”――涉及与其他公司打交道的业务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却还是一团糟(michaelHammer,2001)。一般来说,合作式作业往往是经由跨组织流程的再造与合理化后所形成的惯例化(Routinized)作业流程(andreuandCiborra,1996)。就订单处理作业而言,经由再造与合理化的过程后,新的作业流程通常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改善信息质量和降低信息处理周期。因此,这些合作式的作业也成为创造交易价值的重要基础。在公司+中间组织+农户的联结方式下,基于界面的构造及节点间的合作式作业的展开,农户与公司之间能够在采购及生产、物流进行统一协调并将各节点环节的活动纳入到统一的流程中大幅降低时间的浪费,确保整个链条以最低的成本和最有效的方式运作。

2.虚拟垂直整合的合作式规划与控制。合作式作业只能使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业务流程纳入共同的体系,这只是在作业层面节约了时间,要想整个链条达到快速的响应,必须要进行合作式规划与控制。合作式作业规划与控制则是描述供应链厂商进一步运用彼此的信息来协调共同事务的决策并进

行绩效监督。例如,产品分类管理(categorymanagement)、全球运筹体系的规划、库存水准及产能规划等。反映在实际的应用上,交易厂商通过跨组织信息系统所得到的信息分享程度逐渐提高,能够从原本的两者之间的订单信息分享逐步晋升到一般性的作业信息,甚至是竞争性信息的分享(SeidmannandSundararajan,1998)。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宝洁和沃尔玛之间跨组织信息系统运用方式的改变。宝洁和沃尔玛原本信息分享的目的在于监控彼此作业的绩效和改善交易效率。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牛鞭效应对于彼此交易和内部营运绩效的冲击,宝洁和沃尔玛逐渐增加彼此信息分享的程度,利用这些信息来协助宝洁进行存货和物流活动的管理,支持许多创新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例如,多店共享物流中心(cross-docking)、直接送货到店(direct-storedelivery)、供应商代管库存(Vmi)。更极端的情况是,如果沃尔玛愿意将其他和宝沽产品有关的销售和库存信息让宝洁分享时,这些信息对宝洁而言便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价值。这是由于宝洁可通过这些信息来进行不同产品之间的产品分类管理(categorymanagement),依据其和竞争对手的销售及库存信息来调整竞争战略(seidmannandSundararajan,1998)。

虚拟垂直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界面的构造、合作式作业执行和合作式规划与控制活动都是在节点个体之间不断进行互动的过程,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网络组织成员协调关系所普遍接受的原则、协议、准则等,也就形成了界面规则(interfaceRules)。在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网络组织成员持续性的跨组织学习以及基于情景的组织即兴(improvisation)行为不断地影响着原有的界面规则,直到发生突变,形成适应新环境的界面规则。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3

本文通过分析旅游供应链的特征,论证了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的量化研究不能很好契合旅游研究,从而提出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新范式—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关键词:

旅游供应链管理;新范式;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崛起,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其影响力还扩散到其它领域。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网络分析范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涉及网络结构与网络特征的研究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受行动者间动态的联系所影响。在管理学界,它逐渐成为组织行为、战略研究、知识传播与创新研究以及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新研究范式,并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也成为研究网络问题的最佳范式。与此同时,Zhang等人2009年对旅游■高志洋(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632)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供应链管理进行了一次总结与展望,指出以往旅游业中企业间敌对关系的规范(Sinclair和Stabler,1997)已经不能适应现今复杂多变的旅游业发展局面,主张用以协同合作为主题的的旅游供应链管理分析旅游企业间的网络关系问题。相对于其它行业的供应链,旅游供应链具有产品复杂性、需求不确定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整条旅游供应链均需要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供应链不仅是生产渠道,同时也是一条分销渠道(吕兴洋等,2010),因此,旅游学者不能照搬其它行业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的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研究重点多为供应链中两方关系的局部研究,对整条供应链的研究很少。在这些少数的基于整条供应链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和案例分析,几乎没有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量化研究。旅游供应链领域缺乏量化研究的原因在于,传统的供应链量化研究主要以基于统计学假设检验的定量研究为基础,面对旅游供应链中较为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问题便显得无能为力。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用于揭示社会网络基本结构的定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对象是网络的关系数据而非属性数据,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定量研究测量误差相互独立假设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行业的供应链特征,论证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研究量化范式不能很好契合旅游研究,从而提出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新范

旅游供应链管理

(一)旅游供应链管理文献述评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Christopher,1992)。供应链管理源于制造行业,激烈的全球竞争使得企业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供应链而不是单个企业上(Zhang等,2009)。供应链管理是一系列管理措施,它通过高效地整合供应商、制造商、仓储和店铺,致力于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分配合适数量的产品,以期达到降低系统层面的成本并且满足服务层面需求(Simchi等,2000)。由此定义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高效整合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链接,将供应链看作一个整体(Simchi等,2000),强调链条上各企业不同需求的整合(Cooper等,1997)。从理论研究领域来看,研究的重点从单个企业转移到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和协调,从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到更加注重和强调资源在企业之间的传递和转化。因此,在协同合作为主题的市场竞争中,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学者与实践家的重视与青睐(杨树,2008)。随着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服务业得到了重视。如零售业的研究者将供应链管理作为降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工具,通过有效整合供应链上的存货管理,显著提高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效益(Hugos和thomas,2006)。但是,相对而言,供应链管理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Zhang等,2009)。为此,Zhang等人(2009)通过归纳分析了旅游供应链管理的已有文献,企图总结出供应链管理在旅游研究中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新的研究议程,从而引起广大旅游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旅游供应链是指由不同旅游组织组成的网络,这些旅游组织参与不同种类的行动中,通过组合不同的旅游产品,为特定旅游地点的最终旅游产品进行生产、传递和营销等活动。旅游供应链管理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7大研究议题和3种研究方法(见表1)。其中,大多数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为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两类,量化研究严重匮乏。舒波(2010)在Zhang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供应链管理的7大议题可以归纳为4个研究方面,分别是内涵研究、网络结构研究、管理研究以及绩效评估。舒波在其文章中进一步指出了旅游供应链研究有待深入的议题:旅游供应链管理的动态演变过程、旅游供应链管理的宏观网络分析、旅游供应链的鲁棒性与集成性问题以及定量研究不足等。

(二)旅游供应链特征

相对于制造业与其它基础行业,旅游业具有以下6个特征(Zhang等,2009):第一,旅游业是协同密集型行业,只有旅游业的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提供最终的旅游产品;第二,和其它服务业一样,旅游产品也是易逝品;第三,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由于最终的旅游产品的消费涉及到整个旅游环节,若其中某一环节出现信息滞后或不对称的问题必然导致消费者的需求不能被满足;第四,旅游产品本质上是复杂的产品,旅游产品是异质的、不易评价的,很难用硬性的指标去对旅游产品进行测评;第五,旅游产品具有季节波动性,旅游业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需求;第六,旅游业是动态的行业,旅游过程的各环节相互依存度高,面临的合作和竞争更为复杂。此外,旅游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都有可能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出售产品。所以,整条旅游供应链同时也是一条分销渠道(吕兴洋等,2010)。这个特点决定了旅游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都可能选择不向下游企业供货,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其产品。旅游供应链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淡旺季波动明显,而旅游产品的供给相对刚性,这种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给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动态的供应链网络进行协调。因此,其它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量化研究成果在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中难以适用。

(三)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面临的困境

旅游供应链是指是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和传递旅游服务、信息、金融或者有形产品给游客的实体(个人、组织或商业企业)的集合(杨树,2008)。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不仅是单个旅游企业本身,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企业间不同种类的关系集合组成了不同的供应链结构。在已有文献提出的旅游供应链结构中,page(2003)基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供应链网络最具代表性。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中,旅游供应链有两个流动方向。分别是沿着食宿、交通运输、游娱购供应商—旅游运营商—旅行社—旅游者流动的服务流,以及沿着旅游者—旅行社—旅游运营商—食宿、交通运输、游娱购供应商流动的信息流。在整条旅游供应链中,当地政府部门不直接参加到生产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只是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监督者。相对于其它行业的供应链,旅游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均会接触到最终消费者。因此,若旅游供应链中某个层面的链条出现问题,其它层面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于完全丢失其价值。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面临以下困境:现有的静态的传统供应链研究工具与旅游供应链复杂动态的网络关系不匹配。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无法量化的困境不是研究内容的问题,而是研究范式的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社会网络是指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由单个行动者组成的群体,其研究的基本单元是行动者以及行动者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任何一种行动者之间的联系、交流、影响、从属、级别、权限等都可以成为一种网络关系,从而构成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刻画网络形态、结构特征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源自于社会学研究,现也日益用于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姚小涛、席酉民,2003)。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一套用于揭示社会网络基本结构的定量分析理论,而且还是一种基于网络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论或研究范式,即方法论的关系论(罗家德,2004)。社会网络分析对网络形态、结构特征等问题可以从三个分析层次上进行刻画,一是宏观层次的整体网络特征,如中心势、密度、派系;二是中观层次的网络特征,如二人组、三人组、块模型;三是微观层次的个体网络特征,如网络规模、中心度、结构洞、联系强度(刘军,2005)。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从而为某种中层理论的构建和实证命题的检验提供量化工具,甚至可以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对于行动者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问题,研究者应该采取社会网络分析范式而不是传统的定量分析范式。传统的定量分析范式面对的数据均为属性数据,即社会行动者自身拥有的数据,这种类型的数据涉及能动者的态度、观点和行为方面的数据,它们被视作为能动者的个人或者群体所具有的财务、性质、特点等。而社会网络分析范式面对的数据为关系数据,是关于接触、联络、关联、群体依附和聚会等方面的数据,这类数据把一个能动者与另外一个能动者联系在一起,因而不能还原为单个行动者本身的属性。传统的统计技术和方法都要求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否则会出现共线性问题,从而使得参数估计不准确。但当研究对象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社会网络时,个体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着相互影响作用。此时,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成为研究对象,传统的统计技术不能有效地进行测量和评估,社会网络分析是针对网络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网络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的研究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网络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与旅游供应链

社会网络分析既是一个分析工具,也是一种研究范式。社会网络范式分析的数据不是行动者的属性特征,而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征,因此能有效地分析行动者相互作用、联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问题。旅游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单个旅游企业的绩效表现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的期望和评估。因此,社会网络分析十分适用于分析旅游供应链的相关问题。旅游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了多方面的问题,Zhang等人(2009)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出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分别是需求管理、两方关系、供应管理、存货管理、产品开发、旅游供应链协同以及信息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范式,没有特定的研究内容,可以用于研究所有相互关系着的网络结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时下是一个受到热捧的研究领域。一方面,近年来许多国内外不同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丑闻层出不穷,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问题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其结论截然不同,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点。负相关论认为,高额的社会责任投入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使企业相对于那些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处于经济劣势的地位(Vance,1975;Ullmann,1985)。正相关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生的成本相对于从社会责任中的获益是很小的,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减少劳资矛盾、鼓舞员工士气、提高企业声誉以及改善与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些都将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经济利益(Spice,1978)。不相关论认为,企业发生的社会责任成本是重大的,但通常被由其引起的其它成本(如经济成本)支出的减少所抵消,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aupperle等,1985)。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部分学者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排除由于测量方法和样本特征等差异带来的问题(Laroche和allouche,2005;wu,2006),结果依然不稳定。由于旅游供应链间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更复杂紧密,因此,相对于其它行业,社会网络分析范式在旅游供应链研究中有着更好的适用性。若要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旅游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主要有4个步骤:第一,确定分析单位。社会网络分析的分析单位可能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也可能是一个区域、一个行业,在旅游供应链网络分析里,分析单位为整条供应链网络。第二,确定旅游供应链网络边界。主要是指旅游供应链网络的规模,即所有企业组成的集合。从图1可以看出,旅游供应链网络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商、运营商、食宿供应商、游娱购供应商以及当地居民等,不同的研究问题有着不同的网络边界,网络边界的确定需要根据研究问题而定。第三,决定重要的关系维度。由于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是对行动者关系的分析,因此,关系维度的确定很大程度决定了研究结果。在旅游供应链里,存在着供应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互相持股关系、利润分配关系等,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确定旅游供应链的关系维度。第四,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该过程涉及到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数据的分析方法、研究结论的提取等问题。由于关系问题较为敏感,在问卷的设计或二手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带有情感色彩,并且使用嵌入情景的方式,力求得到较为真实的数据。对于旅游供应链的社会网络资料分析,主要可以得到两类变量,单个企业的网络结构位置和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形态,研究者需要根据这两类变量分析解释其研究问题,提取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吕兴洋,徐虹,殷敏.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旅游供应链企业关系博弈分析[J].旅游学刊,2010,12(25)

2.杨树.旅游供应链竞争与协调[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舒波.国内外旅游服务供应链及复杂网络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科学,2010,24(6)

4.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4

关键词:成本管理;供应链系统

一、传统酒店成本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酒店行业成本管理的手段、方式和水平参差不齐,而成本管理手段的改进则成为了星级酒店发展的新契机。现阶段酒店行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采购成本管控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酒店行业本身的经营特点,酒店的采购工作涉及的物品种类繁多复杂,以餐饮部门的食品原材料为例,基本需要每天采购,数量多、种类不固定,采购工作负担较重、出错率高。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采购随意性较大、采购批量缺少量化、采购部门的内外监督体系不健全等。

(二)餐饮、客房等主要经营部门成本管理分析较薄弱

餐饮收入和客房收入是酒店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经营部门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酒店的品牌信誉和利润。而除了传统酒店管理中最关注的服务问题,经营部门的成本管理是酒店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成本管理环节不明确、成本管理系统不完善、成本差异分析薄弱、采购时间点和采购数量控制不科学、能源浪费严重等。

(三)仓储成本管理内容不明确

酒店经营涉及的消耗性物资、原材料、商品等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物品之间仓储条件差异很大,仓储管理工作繁琐而具有难度,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仓库分类不够合理、仓库保管制度不健全、出入库管理不完善等。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的优势,结合成本管理思维,将有利于逐步克服以上问题,突破我国酒店行业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和成本分析模式。

二、基于供应链系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模型战略定位

通过对酒店行业企业基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型与传统成本管理模型的相互比较,可以看出供应链系统模式的相对优势如表1所示。在总结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基于供应链系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模型进行Swot战略定位分析如表2所示。

三、基于供链系统的酒店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酒店管理,其战略出发点是合理的整合酒店内外部的各项资源。在酒店内部,供应链系统连接了酒店的各个岗位,应鼓励员工接受供应链系统的管理理念,各部门各个岗位的员工积极接受关于供应链系统软件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但不局限于供应链信息系统软件和基础的成本管理知识。在酒店外部,注重发展和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时把握客人需求的变化动态,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供应商、酒店、客人都能从供应链系统中达到共赢的局面。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酒店管理,应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动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传递速度,是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基本措施。供应链系统的管理是在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酒店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酒店供应链管理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酒店供应商、中间商乃至客人都纳入管理的资源之中,实现整体协调和资源共享。供应链系统中的资源,会成为酒店竞争优势的源泉。酒店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相互了解,寻找进一步合作的机会。

从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供应链系统的应用程度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而即使是已经应用了供应链相关管理软件的企业,也仅仅将其作为基本的工作工具,其成本管理的功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基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同传统模式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有利于酒店的持续竞争力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徐彩萍,酒店成本核算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5(09)

[3]褚宝玉,关于酒店供应链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3)

[4]容莉,SCm理论及其在酒店企业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5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既涉及宏观政策的导向,又关乎措施的落实与执行。以供应链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食品安全监控的一般结构模型,向上可以体现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机制的主导成效,向下可以探究我国食品安全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模型的分析过程可以有效地联系食品安全管控的宏微观层次,体现了复杂问题简化处理的过程,有利于比较、归纳与总结。为了能够客观、全面、科学的展开研究工作,本文论述的逻辑思路。如前所述,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管控的主要问题是:在保障一定的食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化学物质污染(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和新的生物技术应用等等问题。这一结论来自我国食品安全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自我国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事件、瘦肉精事件、假羊肉事件和毒大米事件等),来自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关专家学者的论述就不在赘述。当前,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模式,为了更好的论述食品安全的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必须分析我国食品供应链的一般结构,阐述食品供应链系统要素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后续研究将结合食品安全监控的一般结构模型,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构建的原理设置我国食品安全监控的关键点,通过基于食品生产流程的关键点分析给出食品供应链安全监管的保障机制,通过基于食品生产利益主体的关键点分析给出食品供应链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监控环境下的的关键点分析给出食品供应链安全监管的制约机制。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控的一般结构模型

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是一个长而复杂的供应链条,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运动过程涉及农资供应商、生产者、加工者、中间商(包括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和消费者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食品供应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错综复杂”的特点。1节点多供应链公认的概念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然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这一概念自然地勾画出网链结构的节点分布具有“中间少、两边多”的特点。食品供应链在消费者一端,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所有需要生存的人类;而在食品生产的前端,具体来说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来说,我国的比例接近50%(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超过50%)。针对“点多”的特点,我国出现了“农民销售合作组织”、“贸工农一体化组织”等等组织模式,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横向加纵向联合促进食品专业化生产。食品供应链两端“节点多”必然会使“信息流、物流、资金点”的控制更加复杂。例如:在某一蔬菜食品供应链中需要汇集的前端节点信息包括:地块、生产者、农药化肥使用量等等。2链条长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化肥的投入必然地将食品供应链与化工工业供应链的某一节点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食品加工过程(以食品添加剂为例)也必然地联系到某一供应链的节点企业。现代食品生产与化工、生物等技术交织在一起,从整个食品供应链追溯的角度来看,必然使食品供应链的节点外延出去,无形中拉长了食品供应链的链条。3覆盖面广食品供应链在“点多”和“链长”的作用下,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食品供应链涉及的人数和食品供应链与工业的交织性,仅从食品供应链的跨区域属性上就可以说明食品供应链的覆盖面广。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食品贸易活动越来越便捷。从地域上看,小到个人消费者的网上采购,大到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完全可以覆盖全世界。现有食品28个大的类别,每个家庭都有可能在使用,在生活水平、个人偏好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影响下,在质量与价格上又衍生出不同的产品。可以说,家家都有“菜米油盐酱醋茶”,但又不尽相同。在满足需求和利益获得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在个人消费差异细化的影响下,不同区域生产的具有区域特性的食品流通性再加大。4食品供应链结构错综复杂1996年,Zuurbier等学者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概念,并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其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如今,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一管理模式已经广为应用,并逐渐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Furnessa,2004)。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流管理阶段,研究范围包括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出到消费者消费前的商流阶段,其研究内容通常被包含在营销范畴内;第二阶段为集成物流管理阶段(iLm),农产品的物流管理从市场营销中分离出来,且向上游扩展到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强调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对整个物流环节的成本控制;第三阶段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阶段(SCm),研究范围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到农产品的最上游企业(如种子供应商等),延伸的目的是为了跟踪和追溯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便快速和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食品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阶段,典型的食品供应链可划分为哑铃型、t型、对称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Golane等,2002;BoselieD,2002)。周应恒等(2008)在生鲜蔬菜供应链效率研究中给出常规的生鲜农产品流通包含3种方式():第一,消费者直接与生产者对接;第二,消费者通过零售商与生产者对接;第三,消费者通过零售商、批发商与生产者对接。生产者通过物流将产品传递给消费者,同时消费者信息通过信息渠道反馈给生产者。消费者(南京地区)通过第三种流通方式的生鲜蔬菜数量占总流通的77.24%。从我国现有的零售业、物流业发展水平以及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来看,家庭生活的主要食品(粮食或蔬菜)和餐饮必需品(油、盐、酱、醋、茶)绝大多数要经由零售商或零售者;采用“农场制”或“公司+基地”形式的农业生产比例仍旧较小,即多数食品生产的农耕源头主体是农户。根据我国食品供应链“点多、链长、面广”的特点,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阶段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可以勾勒出我国食品安全监控的一般结构模型,。为了突出食品安全监控措施的针对性,我国学者一般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角度研究食品供应链的结构,根据基本流程给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与控制的措施与途径。结合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监控的一般结构模型。首先,该模型以供应链的基本网链结构为基础,主要体现食品供应链各个企业(主体)之间的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承接关系。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网链结构同样存在核心企业,由于食品类别繁多,核心企业是以生产经营规模大小来确定的。例如:核心企业可以是大宗农产品的贸易商(中粮集团下属粮食贸易公司),也可以是大型食品零售企业(家乐福、苏果),还可以是食品加工企业(九三油脂)。每一个核心企业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中的最终消费者的距离有远有近,进而可能产生的特定的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同,食品安全防控措施各有侧重。其次,为了保障食品供应链的主体结构运作效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优化配置就至关重要。结合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发生的环节,一般模型给出与食品供应链关联紧密的三个“观察点”。一是流通,供应链系统的高效运作,离不开安全、合理、高效的物流体系,在食品的流通多数对储存、运输、中转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生鲜食品需要使用具有冷藏功能的运输工具,大宗商品中转对杂质产生具有一定的限制。流通环节的不规范操作,有可能产生食品腐败、食品品质下降等食品安全问题。二是加工。食品化工工业技术对于人类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例如: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可以延缓食品败坏的速度,但过量添加的食品被人食用后产生致癌物质,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三是销售。供应链的形成、稳定与壮大,目的是使网链内的企业均能获得持续的高效益。网链内企业之间具有稳定的“供—销”关系,网链内任一节点出现的销售上的问题,均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某一节点销售库存积压,食品安全保存期处于临界点而进一步向下游节点输送的情况;某一节点企业不良运营,将有害物质带入到整个食品供应链。再次,食品供应链主体网链的工业供应链企业必须考虑到模型之中。第一,现代食品供应链与工业企业联系紧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正是由于工业企业不当运作产生的。第二,从食品安全管控的事前管理来看,初级食品生产的任何添加物(农药、化肥、饲料)的“进入”对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品质影响巨大,并直至最终消费。第三,食品消费后流入环境的过程对于进入食品供应链的“起点”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厨余垃圾是简单填埋、焚烧、有机处理等等。实际上,厨余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在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例如:地沟油。我国食品供应链的一般结构模型的构建诠释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突出了食品供应链的内涵特征,是全面分析食品安全监控关键点的基础,在这一模型基础上可以提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监控体系与纠偏、食品安全机制等内容。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一般模型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6

1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关绿色供应链研究的文献越来越多,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2]。在定性方面,主要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Zhu等[3]运用横断式调查法对中国典型的4个行业的制造商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感知以及绿色供应链和闭环供应链之间关系的感知的调查。Chen等[4]在指定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管理企业业务和活动的背景下,运用网络分析法对企业战略进行了选择。tseng等[5]研究了制造商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论文把绿色供应商的选择作为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策略,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供应商进行排名。

Kannan等[6]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绿色供应链在印度产业中实施的障碍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工业专家座谈和各工业领域的问卷调查给出了影响绿色供应链实施的47个障碍因素。朱庆华等[7]借鉴国外文献和国内环保专家设计问卷进行调研,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并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识别出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压力/动力、实践和绩效的主要因子。王能民等[8]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回顾的基础上,借鉴供应链管理与环境管理模式演变的理论成果,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特征。

定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供应链建模、闭环供应链建模等。Zhang等[9]在市场中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共存情况下,研究了两种生产模式下的供应链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结果显示合作博弈对供应链更有利,并给出了相应的协调策略。De-bing等[10]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相互作用,并找出影响这种相互作用的最优外生参数。Chen[11]把消费者分为普通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者,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估价的异质性,建立了绿色产品的开发模型。Xie[12]研究了基于节能水平监督的绿色供应链决策模型,文中以政府规定的最低节能水平为阈值。

朱庆华等[13]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考虑产品绿色度和政府补贴分析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徐伟[14]等考虑了消费者的举报行为,应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中的政企关系,分别给出纳什均衡解和混合策略的最优策略解。atalay等[15]根据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估价的异质性,把消费者分为绿色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分析和对比了有再制造产品和无再制造产品时制造商的最优决策。wu等[16]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对产品制造成本和再制造成本的影响,研究了新产品的设计和再制造产品的定价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比和分析了有政府财政干涉和无政府财政干涉下,在不同销售渠道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问题,并给出了政府激励生产商进行绿色产品研发的财政干涉系数阈值。

2模型描述和基本假设

假设市场中存在一个垄断制造商和一个垄断零售商,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均为绿色产品,且在生产之前要进行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此研发成本既可由制造商承担,也可由零售商承担。同时,为了激励/惩罚供应链成员投入更多/更少的成本进行绿色产品的研发,政府将给予制造商和零售商一定的财政补贴/惩罚。在此背景下,比较和分析了在不同销售渠道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问题。根据权力和义务的双重性,绿色产品研发成本的承担者有权决定批发价格合同k。例如,如果制造商承担绿色产品的研发成本,则由制造商在满足其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决策批发价合同k和绿色度g,零售商则决策产品的需求数量q以最大化其利润;相反,如果零售商承担绿色产品的研发成本,则零售商在最大化其利润的基础上决策批发价合同k和需求数量q,制造商则决策产品的绿色度g以最大化其利润。本文在以上假设基础上分别讨论。

3销售渠道模型

本文把销售渠道分为单一销售渠道和混合销售渠道,单一渠道中制造商可以进行产品直销,也可以通过零售商进行销售;混合渠道中,制造商同时进行产品直销和间接销售。

3.1单一销售渠道

3.1.1直接销售1)政府财政干涉图1为政府财政干涉下直接销售渠道的业务流程,此销售渠道下,绿色产品的研发成本由制造商独自承担。

3.1.2间接销售1)政府财政干涉图2为政府财政干涉下间接销售渠道的业务流程,此销售渠道下,市场中只有一个垄断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1)制造商承担研发成本制造商优先决策g和k,决策顺序为先确定最优定价合同k,然后确定产品的绿色度g;零售商根据制造商的决策之后决策qr。根据逆推归纳法求解。(2)零售商承担研发成本制造商先进行产品绿色度g的决策,零售商随后决策定价合同k和需求量qr,零售商的决策顺序为先确定最优定价合同k,然后确定产品的需求量。

3.2混合销售渠道图3为政府监督下混合销售渠道的业务流程,此销售渠道下,制造商同时进行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

4算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对单一销售渠道和混合销售渠道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进行对比分析,将引入数值算例进行分析研究。假设各参数值分别为a=0.3,b=0.8,h=0.8,a0=1,g0=0.5,s=0.3。其中,Y表示有政府财政干涉;n表示无政府财政干涉;m承担表示制造商承担研发成本;R承担表示零售商承担研发成本。由表5可以看出,在2种销售渠道下,无论制造商承担研发成本还是零售商承担研发成本,在政府财政干涉下供应链整体利润大于无政府财政干涉下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且混合销售渠道下供应链整体利润大于单一销售渠道下供应链整体的利润。这就说明政府的财政干涉能激励供应链成员进行绿色产品的研发工作。图4、图5分别为在直接销售渠道、间接销售渠道(制造商/零售商承担研发成本)和混合销售渠道(制造商/零售商承担研发成本)生产产品绿色度随政府财政干涉系数的变化情况。由图4、图5可以看出,财政系数s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制造商还是零售商承担研发成本,产品绿色度均与财政干涉系数正相关,且混合销售渠道中产品的绿色度大于单一销售渠道中产品的绿色度。

5小结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7

[关键词]闭环供应链循环经济租赁

现代租赁业是一种能够将“融资”与“融物”合为一体的新型融资手段、投资方式和贸易方式,在发达国家被誉为“朝阳产业”。它既是与银行信贷、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又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事实证明,制造业与租赁服务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制造业依靠租赁服务业求得发展,租赁服务业在服务制造业中得以壮大。在我国,耐用品制造商与使用者之间仍然主要是买卖关系,是一个简单的供销链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耐用品制造商除了具有一个直接销售的销售服务链条,还存在一个由耐用品制造商、金融机构、租赁服务提供商和使用者组成的租赁销售和服务链条。鉴于此,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分析了租赁产业链中存在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并提出租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旨在通过租赁产业链上各个厂商的协调合作来获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双重绩效,从而最终达到供应链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租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和内涵

1.租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

从整个产业链考察,租赁服务业的上游是耐用品制造商和金融机构,其下游是二手市场或租赁消费者,产品所有权、使用权的转移和货币资本的循环流动,使上、中、下三方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租赁服务提供商以货币资本向耐用品制造商购买产品,获得产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出租使用权获取租金,营运期结束后,将产品出售给二手市场或租赁消费者(或由制造商回购),转让其所有权和使用权,获取产品残值收益,然后以手中的货币再次投入到下一次循环中去,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链条。

在上述产业链中,租赁服务业的存在使得各方都获益。对制造商来说,租赁服务业是其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融资租赁可以缓解需求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回购翻新再销售,不仅符合资源和环保要求,也能获取不小的回报。对金融机构来说,通过支持租赁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信贷结构,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对二手市场或租赁消费者来说,可以推动旧产品交易,获得产品更多选择。而对于租赁服务业来说,依托制造商为客户提供优质售后服务;依托金融机构保证了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依托二手市场(或制造商回购)则保证了正常的产品退出和占用资金回收。

综上所述,租赁服务供应链是指以租赁服务提供商为核心企业,以功能型服务供应商(产品服务和资金服务等)租赁服务提供商租赁消费者为基本结构模式,包含产品销售和回购(回收)双向物流,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和租赁消费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旨在满足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双重绩效的服务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面向循环经济的租赁服务供应链示意图

2.租赁服务供应链的特点

(1)不稳定性:由于租赁需求具有难以预测性和多样性,因而租赁服务供应链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首先是最终消费者的不稳定性,消费者异质性导致了多样化的租赁需求;其次是多样化的租赁需求使租赁服务提供商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会随需求变化而及时调整;最后是产品(服务)供应商与租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地位也可能相互转换,这也加剧了租赁服务供应链的不稳定性。

(2)消费者参与性:租赁服务具有很强的消费者参与性,这就要求租赁服务提供商必须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沟通,以减少交易成本,同时实现对租赁需求的快速响应。同样,在租赁服务提供商无法单独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服务解决方案时,它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也应该是能够提供最终服务的直接服务供应商。

(3)集成性:租赁服务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闭环供应链,涉及到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集成;也涉及到产品销售和租赁服务的集成,需要考虑制造商与租赁商之间的协调问题;此外,其体现的不仅是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还考虑到了社会环境效益。

(4)复杂性:由于涉及到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集成,以及制造商与租赁商之间的协调合作,使得租赁服务供应链体系比传统供应链更为复杂,优化以及协调的难度也更大,其构建和运作比传统供应链也更具有挑战性。

二、租赁服务供应链与闭环供应链、循环经济的关系

1.租赁服务供应链与闭环供应链的关系

根据michael等的研究,闭环供应链包含正向和逆向供应链,而最重要的是两条链上的物流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呈现出“从源到汇,再由汇到源”的闭环特征。正向供应链的目标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逆向供应链是为了发掘和利用缺陷品和废弃物的潜在价值。而闭环供应链是通过产品的正向交付与逆向回收再利用,使“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的开环过程变成了“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租赁服务供应链实际上是在传统的闭环供应链基础上,加以考虑租赁商的地位和作用;此外,由于租赁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耐用品行业的销售主渠道,因此有必要从逆向物流角度将租赁商纳入产品回收渠道,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从而进一步实现租赁服务供应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租赁服务供应链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

在租赁服务供应链中,通过制造商与租赁商的协作,使产品经过销售、租赁、回购翻新、再销售和回收等环节,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充分利用产品价值,并最终完成废弃产品回收再利用。而通过废弃产品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向自然界的排放量减少,环境负效应降低;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也得到大大提高。所以租赁服务供应链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供应链中的具体体现。

三、实施租赁服务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1.系统的复杂性及脆弱性

首先,租赁服务业强调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对产品价值的充分利用以及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都会增加整个闭环系统的复杂性;其次,制造商与租赁商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关系,因此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如当制造商遇到临时生产或市场问题时,会影响到租赁商的服务供给;而当租赁商租赁需求不足时,也会影响到制造商的生产和销售。因此,如何平衡租赁服务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收益与损失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是实施租赁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

2.信息的获取与共享问题

租赁服务供应链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面对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制造商与租赁商的信息共享问题;二是租赁商的消费者信息获取问题。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使得租赁服务供应链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是租赁服务供应链获得良好绩效的关键。因此,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设计是租赁服务供应链研究的重要问题。

3.产品和资金的退出机制问题

租赁商一般没有足够的长期资金,也没有自己生产的产品,其主要依靠服务来实现利润,因此租赁商需要先向金融机构融资,然后再向制造商购买产品。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应方,主要关心资金能否收回,而不需了解租赁产品的品质和市场。而租赁商要想将租赁产品变现,可以将产品在二手市场出售或回售给制造商,但上述情况都需要依靠二手市场的环境支持。因此,如何发展和完善二手市场,形成产品和资金的安全退出机制,是租赁服务供应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渠道冲突问题

渠道冲突主要包括水平冲突和垂直冲突两种类型。在租赁服务供应链中,水平冲突主要有三类:一是实力相当的多个租赁商之间;二是强势租赁商与弱势租赁商之间;三是零售商与租赁商之间。而垂直冲突主要是指制造商与租赁商之间的冲突。在许多耐用品行业中,如汽车、工程机械以及生产设备等,上述渠道冲突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缓解或消除冲突的渠道协调策略,也是租赁服务供应链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租赁服务供应链的实施策略

1.确立租赁服务供应链的战略目标

租赁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引入了闭环供应链管理以及制造商与租赁商之间合作的思想。为了应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需要依靠整个租赁产业链上所有厂商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租赁服务供应链的设计不仅包含了正向物流的设计内容,还包含了逆向物流的设计内容。租赁服务供应链的设计也是一个并行工程,在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应该确立租赁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目标,考虑租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问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中就应该以构建租赁服务供应链为依托,来实现整个租赁服务供应链系统的优化。

2.引入供应链协调和激励机制

由于租赁服务供应链整合了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而且在整个闭环系统中增加考虑了租赁商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租赁服务供应链比传统供应链更为复杂,也涉及到更多的利益主体。因此在制定实施策略时需要具体分析各个成员的利益要求,引入供应链协调和激励机制,使得供应链成员密切合作,最终实现系统最优的状态。供应链合同是供应链协调和激励机制实施的具体形式,较为典型的供应链合同有:回购合同、弹性数量合同、备货合同、数量折扣合同、收益分享合同、返利合同和利润分享合同等。

3.发展和完善二手市场

在西方发达国家,租赁市场与二手市场是紧密联系的,二手市场给租赁商(制造商)提供租赁产品(回购翻新产品)处理市场,同时租赁市场也能给二手市场带来更多的货源。如果能够实现二手市场与租赁退出机制的有机结合,那么必定会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具体来说,发展和完善二手市场的关键是要尽可能消除不对称信息对二手交易的影响,制定解决二手交易中不对称信息的对策。从行业角度来讲,建立二手商品评估标准和二手商品产权过户登记制度,是发展二手市场的软环境和先决条件;而建立一个包括二手商品评估、过户和交易的实物交易平台,则是发展二手市场的硬环境。

4.制订渠道协调策略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多个零售商之间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渠道协调,而对多个租赁商之间、租赁商与零售商之间以及制造商与租赁商之间的渠道协调尚未开展系统研究。因此需要针对租赁服务供应链的特点,借鉴已有的渠道协调相关研究成果,从而实现租赁服务供应链的渠道协调。

参考文献:

[1]SreekumarR.Bhaskaran.SellingandLeasingStrategiesforDurableGoodswithComplementaryproducts[J].managementScience,2005,51(8):1278-1290

[2]徐维军徐寅峰:具有概率分布在线租赁问题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5):33-38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8

北牛集团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企业变革所实现的快速发展往往也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已功成名就的企业会突然间销声匿迹。

北牛集团主动寻求商业模式变革,充分利用地区产业集群优势,大幅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快速发展的策略应该说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变革商业模式的同时,北牛集团却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变革。正如案例中提到的――“管理机构的变革显然落后了”。而正由于管理变革的滞后,北牛集团开始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随着供应网成员企业的迅速增加,管理控制的方式、力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订单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品类、工艺要求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跟单能力、排产能力与按时交付能力已明显不足;同时,上述变化也使得北牛集团的信息系统的支撑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所下降。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了供应链运作效率显著降低。

上述问题表明,北牛集团面临的不仅仅是供应链管理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供应链战略、战术和系统等多个层面。

换言之,任何技术和系统层面的改进即使可以缓解北牛集团面临的问题,但却无法根除这些问题。而所谓的“虚拟产品配置”,按照案例给出的解释,应该属于供应链管理技术层面的一种手段或措施,同时,也涉及到系统层面的更新改造。

虚拟产品的概念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常面对的三个难题:一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二是产品设计周期较长;三是产品设计成本过高。可见,虚拟产品的理念适合于那些以自主产品设计、制造和维护为主业的企业。而对于那些基于产业联盟,依靠供应链运作能力,为下游厂商提供材料供应和工艺服务的企业,以及是否可以发挥作用还缺乏足够的例证。

其实,抛开虚拟产品配置的概念,依据供应链管理比较成熟的方法论,也可以有效解决北牛集团面临的问题。

比如,在战略层面,依据市场定位对供应链联盟进行资源能力结构分析来制定严格的成员企业的选择标准,实现资源能力、品质、效率的预前保证。

在战术层面,加强与客户的深度合作,比如,参与客户的新产品设计,主动适应客户的新产品开发来调整自己的资源能力布局,甚至是依据自身的资源能力主动引导客户的产品和工艺要求等等。

在技术层面,加强供应链联盟的资源能力建模,保证产品分析、任务分解、排产与物流计划模型的科学性、准确性;在系统层面,建立强大的资源能力数据库,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和便捷的沟通渠道,等等。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9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恢复了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个农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与日益扩大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组建了各种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谋取和保护自身利益,遵循自愿、互利、民主原则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商、制定商、销售商等所有相关内外联系体,把整个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将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作为绩效目标,积极主动地管理在供应链中增加价值以及成本的所有联系体,采取企业间的紧密合作的业务关系,开发核心竞争能力作为基本思想,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客户需求,实现多赢作为基本要求,为了给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全局的角度对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供应链的各个链条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为供应链中所有成员带来价值增值的一种集成管理模式,对我国的企业管理有重要意义。

20世纪八十年代在农村出现了第一批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技术服务组织。九十年代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矛盾日益凸显,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出现了范围扩大、业务拓宽、功能增强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以劳动联合与资产联合为基础把分散的农户重新组织起来,遵循自愿互利原则由农民出资建立,没有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强制,不受空间区域的限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数量多,但和广大农民相比,参加组织的农户占总农户的比例小。组织主要由农村专业户、技术能手、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农村供销社、农业系统的农技推广站、保值站、种子站、林业站、水利站、粮管所等涉农部门组织牵头兴办,主要以农民自筹和各种形式的混合出资来筹集资金。有政法部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法规政策做保证来共同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问题,主要存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组织成员素质低下、政府部门不适当干预、管理不当方法技术落后这四个方面,农民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级社、农村的影响,怕回到一大二公的老路上去,把合作组织与家庭经营对立起来,还有传统分散经营、自产自销的小农习惯,家庭规模小,生产资料购买以及销售数量相对较少,会降低合作积极性,急功近利和侥幸心理,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思想认识的偏差。目前,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小农意识浓厚,市场观念淡薄。政府部门方面,一些政府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过程中,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脱离实际的插手合作组织的决策、经营、管理等内部事务,用行政手段强迫任命组织的负责人。另外,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进行的政策上的优惠、财政上的资助、教育和技术上的帮助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健全、不到位。组织没有向内部成员具体宣传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思想和市场经济理念,组织还缺乏有效的供求信息,这些导致成员的市场意识薄弱、观念不强和内部各职能环节之间的联系不畅,且不能及时了解外部信息错失良机,机械化水平低导致生产和销售成本过高及顾客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将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自我创造与政府有力推动内外环境有力结合起来,重点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促进组织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政府一方面要营造适合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环境、提高组织成员素质、改变合作组织传统组织结构,采用新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尊重农民意愿,减少行政干预。加大对各方面的扶持、优惠政策。政府要提高农民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还有对农民要进行合作知识教育,端正和普及农民对合作经济、市场经济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教育的认识,倡导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来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晚,整体规模、内在素质等与跳跃式发展的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所以要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相结合,即运用产供销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将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的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农产品销售等业务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新型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产品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管理,最终达到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目的。这些要在进一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其中还要贯穿供应链管理思想,将二者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要做到建立农产品的供应链、实现产品供销的信息资源共享、将销的业务流程重组、运用的其他供应链管理理念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在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与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民、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等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结构体系。针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所建立的农产品供应链包括内外两部分。内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三大业务环节,外部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组织自身、农产品零售商及购买者。它以改变传统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各主体之间连接不紧密的关系,来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工业化程度,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篇10

为了摸清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解决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2008年9月至11月底,冷标委联合我国冷链物流服务、食品、医药、商业流通、冷链物流技术装备等相关领域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媒体,组织了针对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暨冷链物流监管与信息服务需求情况的大型调查活动,为制定国家冷链物流标准发展规划、确定我国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以及明确国家当前急需制定的冷链物流标准项目提供依据。

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

1 行业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寻找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促进冷链物流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从调查结果看,56.2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从业标准缺失,非冷藏车进行冷链物流服务业务,造成企业之间恶性价格竞争”;认为“政府机关、下游企业和终端消费者还没有产品的冷链物流意识,造成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有效规模小”和“冷链物流对比一般社会物流成本太高,而全社会还没有这种意识,没有给予合理的价格、作业待遇”的比例分别为48.44%和40.63%。排列前三位的选项涉及社会意识及冷链标准的问题,说明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集中在社会各级的意识以及冷链标准不完善两大方面。统计结果见图1。

总体来看,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同冷标委与企业交流的结果大体一致。

从实际走访的情况看,虽然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对象的产业基础雄厚,但冷链物流在我国发展的社会基础却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

(1)普通消费者乃至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冷链物流的概念还十分陌生,对冷链物流的意义认识比较肤浅,或不全面,目前主要是从减少浪费的角度进行考虑,对于完善冷链物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建立开放的冷链物流系统、保障消费知情权、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意义认知较浅;对于冷链物流系统还涉及到能源节约、需要系统合作等问题尚没有过多的考虑。

从近期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动向看,甚至有排除部门横向合作的考虑,这种倾向是相当危险的。

(2)冷链物流产业链终端企业极度缺乏冷链物流的意识。

例如,医院、疾控中心、药店等单位了解冷链物流概念的比例非常低。在我国曾发生过的医药群体性事故中,医药生产企业、医院、疾控中心、药店等往往被迫分担了在物流环节发生的问题,他们可能是医药冷链物流系统不健全所造成事故的无辜受害者,但由于无法追踪冷链物流系统,造成相关责任无法分清。

从食品或初级农产品产业链来看,蔬菜、水果等腐烂比例太高,增加了超市的经营成本。但如果进入相对较好的冷链系统,商品的保质期可增加一倍以上,等于延长了商品在超市的可销售时间。如果果蔬类易腐食品的保质期从一天延长到三天,超市的损失就可以减少30%~50%。

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的历史看,产业链终端作为冷链物流的受益者,应当是冷链物流积极的推动者。但我国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虽已起步,但未来的道路仍然很漫长。

在涉及我国冷链物流经常断链的原因判定问题上,被调查者有57.81%认为断链原因是“冷链物流硬件水平问题,包括:冷链系统设计处于空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车辆和物流节点之间没有衔接等”。50%认为是“人为因素:冷链物流服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经常采用中途停机甚至采用非冷藏车运输冷藏货物”。42.19%认为是社会认知问题。统计结果见图2。

从实际走访的结果看,硬件建设也是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首要问题。冷链物流服务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确实存在恶意断链和用非冷藏车运输产品的问题,他们的行为又进一步导致恶性竞争。因此,行业规范的必要性十分迫切。

2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只有约60%的被调查者对所在城市采取的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情况进行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被调查者对宏观政策及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不是非常了解,或当地政府没有相关的激励政策。调查显示,56.41%的被调查者建议将冷链物流发展“列入当地重点发展项目,优先进行项目立项”,41.03%的被调查者选择“和节能项目结合,进行资金扶持”。统计结果见图3。

对于组织冷链物流培训及赴国外进行交流的选项,56.2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意义,但应先从了解国内情况开始”。统计结果见图4。

问卷中“所在城市最近3~5年内重要冷链物流规划项目”为填空题,回收的问卷中没有人进行解答,说明目前多数城市还没有对冷链物流进行规划。

3 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

调查中,希望通过制定国家冷链物流标准来解决行业问题的意见比较集中。79.69%的被调查者希望解决“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和服务企业准入标准。通过资质认证、诚信认证,逐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市场”。表明被调查者普遍对现存的冷链物流服务市场不满意,希望通过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准入资格。在标准的强制执行中,一些不符合规范的企业将被淘汰,冷链物流服务市场现有状况可以得到改善,市场上规范的企业将得到公平地评价。统计结果见图5。

从行业当前最急需制订的冷链标准来看,53.1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冷链物流行业服务标准”,35.94%认为是“冷链物流服务企业资质认证和诚信体系标准”。本选项的结果与上一个问题的结果非常吻合,表明被调查者希望尽快建立相关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入标准,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规范现有行业秩序,提高服务水平。统计结果见图6。

此外,78.13%的被调查者赞成国家鼓励、建设冷链物流实验/示范基地的意见。而这些工作的进行,需要得到国家相关支持。

4 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始终是物流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希望通过冷链物流信息化来解决哪些行业问题”的调查中,“空载配货问题”占42.19%,“物流服务企业内部优化调度和对于车、货、司机的管理问题”占

37.5%,“物流服务企业资质认证和诚信问题”占37.5%。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层面希望通过冷链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内部问题(空载、企业内部优化)、诚信问题。

其他选项涉及到“网络建设”、“供应链建设”、“共同配送”、“消费者权益维护”等问题,结果显示企业家对企业间及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关系的关心程度不够。各选项的统计结果见图7。

对于“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应包含的内容”的调查,排在前三位的是温度(67.17%)、时间(51.56%)和湿度(42.19%)。调研结果显示了冷链物流服务的客体对这三个方面的敏感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冷链物流服务的特点。各选项的统计结果见图8。

针对“冷链物流服务信息向谁提供”的问题,选择结果为终端企业用户(56.25%)、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51.56%)、货主(39.06%)、工商及产品质检相关监管单位(20.31%)。统计结果见图9。

5 冷链物流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缺乏监管标准,无法执行”占56.25%,“冷链物流是个大系统,政府部门是分段管理;产品从出厂到市场的终端环节,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占48.44%。统计结果见图10。

对于冷链物流监管工作的重点问题,73.44%的被调查者认为重点应是“尽快出台和完善冷链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增加冷链物流服务过程的透明度。保证冷链物流不断链”。由此可以看出,监管的执行需要标准来支撑,也需要冷链物流信息化来增强服务过程的透明度。统计结果见图11。

目前,冷链物流监管的主要责任单位相对分散。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责任单位是“质量检验检疫部门”。同时也说明冷链物流是个大系统,涉及到的监管部门多,存在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问题。统计结果见图12。

进入2008年,我国出现了“冷链物流热”的现象。为做好行业工作,冷标委希望能在2009年举办我国第一次专业的冷链物流学术年会。从反馈意见来看,排在前三位的问题分别是:

(1)尽快建立相关产品(医药、加工食品、果蔬花卉、水产品、生鲜肉类、乳制品、化工危险品)的冷链标准;

(2)温度控制与监管;

(3)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虽然得到的终端企业信息有限,但统计结果仍然可以反映出一定问题。

首先,各地政府对冷链物流的概念不甚了解,没有意识到冷链物流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企业也对宏观环境、宏观政策不太了解。今后,冷标委应加强对各级政府的冷链物流宣传,并做好培训工作;同时加紧探讨冷链监管、冷链标准的制定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