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8:45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1.教育改革取向不明确,改革策略缺乏实效性

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终极目的是寻找更为理性和健康的教育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并借以培养具备多样素质和技能的学生。在我国多年探索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一直以来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改革本身的出发点和设想都是好的,但是改革的取向却缺乏明确性,改革的终极战略设想有些偏离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培养”的轨道。在有些地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更多的地方政府仅仅将其作为一项政绩工程和标明任务来抓,而缺少系统的建设和扎实有效的推进。同时,很多地区的教育改革路径不明确,缺少对人的关注,缺乏人性化的构思与执行,教育改革停留于表面,而没有深入到改革的“深水区”,对于旧的教育体制和制度的革除不彻底,为新型教育模式的推行埋下了隐患。

2.教育改革措施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教改效果不明显

教育改革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简单的理论传达,而是需要透过严密的制度和有效措施,在不断的执行和贯彻中加以深化,并最终收到成效。因此,教育改革看似简单,实则难度很大,而这种难度主要来源于执行和落实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面对改革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各地方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改革措施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教改措施的贯彻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还有些地方虽然打着教育改革的旗号,但是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仍然是“换汤不换药”。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教育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教育改革效果日渐微弱的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寻找更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这也是教育改革决策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3.教育改革的长效和常态机制不健全,改革攻坚能力较弱

前文已经提到,教育改革是一项浩大、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过家家”的游戏,而且是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多方位社会工程。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固态机制和制度的存在,为改革的推行带来了严重的阻力,使得改革的攻坚能力下降,也导致了教育改革难以形成常态化机制。

二、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明确教育改革诉求,坚持“人性化”和“素质培养”方针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建立一套培养优秀人才的框架结构,为人才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技术支撑;而教育改革的目的则是透过制度、体制的变化,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机制框架,即理想的教育模式。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首先明确自身的诉求,即毫不动摇的坚持“人性化”和“素质教育”的方针,把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培养作为教育工作、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尤其在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要突出人文性和自主性,淡化结果论和成绩论,要引导教育教学工作走向更为自由、自主和开放的轨道,要使教学工作真正服务学生,满足“人的需要”。

2.建立健全改革的制度体系,加强改革措施的执行与落实

再好的改革措施,倘若失去了强有力的执行保证,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来说,通常前期的战略方针和改革措施都是积极有效的,但是最终这些好的构想和策略都没有发挥出预想的效果,其问题就是出在了中期和后期的执行、贯彻以及落实上。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教育改革的制度体系,用制度化的力量保障教育改革策略、措施的有效、有力的执行和落实。同时,要加强对教育改革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审查与监督,透过监督机制的建立来约束地方权力,让教育改革在各地方得以深化,让改革的光辉真正照耀到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总之,加强教育改革措施的执行与落实,是教育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完善教育改革长效化机制,不断调整改革的思路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体育教育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保证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提升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自身独立性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因此国家和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改革措施和计划,主要的制定依据是根据大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水平来确定的改革目标,便于其走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同时难度也比较大,我国高校体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其存在的问题的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思想比较滞后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仍然采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被动的接收者来进行学习的模式,衡量最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仍然是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本身对于体育热情的情况,忽视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培养,不利于改革的目标实现。

1.2教学内容没有形成系统

目前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制定往往都是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确定的,内容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不能有效的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现代大学生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独立的学习环境。大学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学生自身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单纯的重视对于体育大范围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没有深入细致的将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全面的融入到一项体育运动当中,与自身的兴趣相一致。

1.3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学校体育设施投入的资金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部分学校存在由于自身的无法购置相关的教学设施,被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采用固定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评级体系,很难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提升。

1.4忽视理论教学

我国的体育教学发展相对比较晚,对于体育运动相关理论的研究深度不足,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导致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心全部放置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通过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和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忽视了理论教学环节的内容,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思维模式比较单一,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的体育技能,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

2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对策

2.1更新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目标应当进行充分的落实,遵循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为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完成的就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重视体育教学提升提升素质的功能,同时还要重视体育锻炼本身的乐趣,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提升体育运动娱乐性的体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其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

2.2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制定需要经过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定,通过多方面管理人员的讨论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需要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但是也不能盲目,应当充分考虑到其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慎重客观的进行评价,既要体现体育教学的广度,同时也要关注体育教学的深度。教学内容在制定时应当根据目前学校师资力量的情况、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来完成,科学合理的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加强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针对性的来开展相应的活动。

2.3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模式比较落后,基本都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纠正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并非完全将传统的模式摒弃,而是通过客观的评价对教学方法的功能进行评价,全面的分析其积极方面和不足,充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认识,借鉴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入创新的思想和措施,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针对目前理论课程内容不足的情况,高校管理者应当加强对于体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优化课程体系,将学时进行合理的配置,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运动的要点,更加科学的开展体育训练。

2.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来制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教学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

3结束语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对学生个人体质提升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提升教学质量,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思考,完善教学相关环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海民.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J].前沿探索.2014(09):268-268

[2]陈淑芬.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改革[J].大家.2009(12):236-237

[3]王稳.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1):145-146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商品房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为部分人投资的工具。针对我国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的房地产热现象,必须找出我国房地产税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对现行房地产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房产税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未来房产税改革方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

分析近两年房产税在上海、重庆两地的改革试点效果,可以看出房产税的实施对抑制投资投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了目前我国房产税改革仍存在一些尚未完善的问题。

1.房产税改革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法律规章制度

目前征收房产税的政策意图、标准都不明确,2011年重庆和上海两地试点的直接依据只是当地政府的规章制度。房产纳税人如果不缴税,税务部门也无法对其实行强制措施。一是征税行为从法理上站不住脚,二是《征管法》并未赋予税务部门对自然人纳税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

1.2计税依据不尽合理

目前重庆、上海应税住房的计税价值均为房产的市场交易价格,实质上,按照房产原值计算缴纳税款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变化需要,特别是在税负负担水平上,一些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的房屋的历史原值已经远低于市场价值,采取目前的计征方法的合理性是值得商讨的。如果房产税的计税依据能逐渐使用“评估价值”代替“交易价格”,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目前房地产评估机构仍大片空白。

1.3没有涉及关于土地出让环节的条款

新房产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土地出让环节的条款,没有改变土地出让的成本结构,也就不能对土地出让的成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既没有能改变政府对土地出供给的决策,又没有实质性改变地产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1.4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上海、重庆的房产税除实施标准、细则等尚存争议外,个人住房信息不透明、不联网也是房产税全面推开的一大障碍。支撑房产税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公开透明的社会信息”,然而目前全国联网的住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个人收入诚信系统等房产税的征收基础欠缺,缺乏全国或是地方省市一级的住房信息系统。

2.房产税改革趋势

针对目前我国房产税仍然存在的问题,在结合上海、重庆的房产税改革试行效果以及业内外学者提出的观点,就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2.1建立房地产评估机构

完善房产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计税依据从交易价改为评估价,而如何对存量房进行统计与评估是一个难题。如今的城市房屋,品类繁多身份负责。有政府免费或者极其廉价划拨土地建的各类福利房,有拆迁安置房,有历史上民众“征了国家的地”在上面盖并且几代人慢慢更新换代的棚户房,有大量新时期以来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盖的小房权房,还有一部分是土地招拍挂以后通过有偿出让七十年或四五十年土地使用权盖的商品房。所以,要加快房地产中介评估机构的建设,以此可以将一个征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年对其中一个或几个片区的房地产价格进行评估调整,为以房地产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打下基础。同时建议房地产的评估机构为政府机构或非盈利组织,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为房产税的征收提供技术上的可能。

2.2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是征收房地产保有税的基础。协调各方利益,以城市住房信息为重点,以房屋登记数据为基础,建立部、省、市三级住房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库,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准确、完整、透明的房地产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掌握一个家庭和个人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房地产情况,包括不动产坐落、面积、价值、性质等详细信息,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最终达到通过该系统集合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自动产生房地产的评估、并自动打印税票。同时可以通过该系统公开透明房产税的用途,以确保房产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证税收所得用于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此外,这样的数据库的建立,可以达到约束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和抑制异地炒房。同时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系统表面了国家征税房产税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削减了投机者逃避房产税的可能。同时为在全国内推开房产税改革打下基础。

2.3建立房地产申报制度

拥有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于取得房地产产权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主管机关申报该项房产的价值。税务机关也可以通过房地产登记部门取得相关资料,然后直接向房地产所有人邮寄“房地产申报表”,房地产所有人或其人必须于收到改申报表之日起10日内填写申报表并送还税务主管部门。

2.4增加保有环节的税收征收范围

房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将肯定会继续增加试点城市,探讨更多的模式和经验。制定房产保有环节税收政策,明确征税对象,从房屋价格、面积、户型等方面进行细分,制定详细征税方案,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双彦.2012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一考试应试指导: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116-129.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公务用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随着企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突显,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继而引发企业办事效率低、车辆运行费用高,成为企业财政支出的包袱。也因公务用车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国务院批转发改委文件中提出,2012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公车改革中采取了几种模式,有货币化补贴、公车租用以及加强管理型等多种模式。为响应国家的号召,集团公司按要求对所属各单位的公务用车进行了统计,就我们单位而言,仅留两辆公务用车,其余车辆按公司要求全部拍卖。这一政策运行近两年了,在财政支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后的公务用车制度仍然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粗浅的分析。

一、货币化分配不合理,影响了办事效率

集团公司在公务用车改革开始,基本的做法:一是公务用车分配货币化。取消公务用车,公务人员彻底取消公务用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企业处级人员均采用此法。二是公务用车分配半货币化。一半货币发给用车人员,便于预约不到公车时出外办事自行解决交通问题;一半货币留作统筹,用于保留的少量公务用车的费用。处级以外其他公务人员采用此法。

就这一分配方案,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它的不合理性表现在:其一,处级人员均购普通型轿车,然而就我们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到山区工地下现场办公,这种情况下只有越野车才能到达工作点,按照单位规定,处级人员不允许使用公务车辆,这样处级人员只能自驾车去工地,在无法到达工作点的情况下只能步行。在“时间就是效率”的当今社会,这无异于“蜗牛赛跑”的道理。如果要求处级人员为了便于工作购买越野车,就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买得起养不起。其二,因仅有的两台公务用车派出办理更紧急的任务,有些部门人员由于业务往来需要去距离本单位10公里的相关部门办事,为了节省时间租车出行,这样下来,来回三趟就把补贴的费用消耗了。若不租车坐公交,出外办事需要半天甚至一天,不仅时间全耗在路上,其它事只能推迟。这种货币分配的交通补贴造成了工作的迟延。

二、公务用车减少,私有车辆增多带来交通事故、空气污染的严重

在单位取消处级领导的公务用车后,没有了专车接送,没有驾照的领导碍于“面子”,放不下架子去学习驾驶证,就从不正当的渠道获得驾驶证。在没有支付雇佣司机能力的情况下,只能自己驾驶,这样拿着买来的驾照冒着生命危险开车上路,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多发性。同时,公路上的车辆突增,车辆的尾气排放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

在现实情况中,公务需要和私人需要往往无法有绝对的标准来进行有效判定,下班后使用公车并不一定是为了私事的需要,上班时的派车也并不一定就是为了公务,两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现象。尽管车改制止了一些干部长期公车私用的腐败现象,杜绝了超标购车的奢靡之风。但对于公务用车改革至今出现的这些问题仍需我们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也探讨了以下这些做法:

1.取消货币化补贴,将现有公务用车全部收回,成立第三方运营公司统一对车辆管理。司机由车辆运营单位集中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可以有效的防范公车私用和降低公车的维修、保养成本。运营公司下设若干车队,每个车队固定负责若干个单位的公务出车。将所有享受公务用车人员的车补费用转换为“公车使用代金券”,按照职务级别、岗位不同,结合公务需要的繁忙程度发放不同额度的代金券。有公车使用需求时持代金券用车,不再发放其他补贴。代金券一人一券进行相应编码,只能限定本人使用,不能代替现金。

使用方法:每月发放一次,月末结余作废,不累计;本月不足,由分管领导审批后增加领取次数。每次出车的代金券分正副券,公务用车人员用车时,将正券交出车司机,由司机记录出车路线、行驶里程,报车队管理员统计费用;副券由对应的业务单位人员签写办公事由,用车人员办事后交本单位交安委。每月初,交安委与运营车队将上月出车情况对账,进行结算。

2.加强管理,监督是基础。建立健全车辆使用管理数据库,根据每月统计的车辆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动态调整和分配代金券定额。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定期通报或公示公务出车管理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或曝光,并进行处罚,畅通监督渠道,开设举报箱,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

这样既减少了企业的财政开支,又添补了一般公务人员办事因费用不够而延误的漏洞,运营公司也可以根据办公路线调整车型,解决了领导下现场的困难。

公车管理这个普遍难题,其难度就在既要保证公车能满足公务的需要,又要限制公车私用,也就是说既要保证效率也要保证发展。因此,建立公务用车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当逐步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改革。

参考文献:

[1]杭州公车改革再探索[J].商周刊,2010-1-5.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5

摘要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对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将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和促进林农就业增收一项重大举措。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已确权林地面积10093.3万hm2,占集体林地的59.4%,发证面积7573.3万hm2,占已确权面积的75%。同时,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在24个省区市、193个单位进行了改革试点。

2010年,我国林业改革发展工作将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强化生态建设保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等为重点,全年计划完成造林逾529万hm2,森林抚育525万hm2,中低产林改造166.7万hm2,义务植树25亿株,年林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7万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因此,需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制订行之有效的举措[1]。现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介绍如下,以供参考。www.133229.Com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

1.1山林权属的争议

勘界发证、明晰所有权(具体指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是本次林改的首要任务,而山林权属界址不清、争议多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2]。据调查农户反映,当年“三定”时期发放林权证时,没有进行实地勘察边界,而是由个人自主填写。有为了减少税费而故意少填,也有为了抢占资源而夸大面积。本次林改在细致地实地勘界中发现,“一山多主”和“有山无主”的问题同时存在。由于林木(包括竹林)的经济价值显著,争抢山林的纠纷时有发生,大大增加了确权发证的难度,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发证的进度。

1.2采伐限额的放宽与约束

采伐权是农民对山林的经营权乃至处置权和收益权的重要体现[3]。对采伐权限定条件增加了农民行使经营权的交易成本,这种鼓励投入而限制收入的做法已在实质上形成了产权残缺。在江西省,现已取消了对毛竹的采伐限额,但是对经济价值更高的杉木等商品林则采取森林总量控制标准,实施采伐限额,对于生态公益林则是严格禁伐。调查显示,采伐指标通过“省—县—乡—村—村小组”的渠道分配进行层层下达,由村小组集中使用而不是分配给农户个人。其原因在于有限的分配指标落实到为数众多的山区农民头上,平均只有673.3m2/人。由于采伐指标供不应求,相关部门的寻租行为难以避免,炒卖、倒卖采伐指标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有90%的农户认为当前采伐证制度存在着申请困难、年采伐量指标严重不足等问题。

1.3档案管理不健全

我国的林权历经多次变更,原始凭证档案管理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经常变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措施不规范,林权档案管理存有很大欠缺或失误。在发生产权纠纷时,无据可查,不可必免地造成错误。

1.4没有专业评估机构

在林改的过程中,对林分林地的资产价值、生态价值没有专业的评估机构评估,就无法对林地林分做出一个价值衡量标准,将严重影响集体林权的改革。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策

2.1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雷山县集体林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利用林木市场流通机制,使山林经营者能适时获得预期收益,真正实现“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

2.2实施科学经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按照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森林经营方针,允许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对所经营管理的林木进行抚育间伐及主伐利用,使业主的林木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相统一。

2.3建立健全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体系

林业主管部门应大力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并围绕林业产业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有力的保障机制,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4]。抓机遇、促改革,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双赢、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抓住机遇,建立健全适合当地实情的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投资山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4确保收益权的体制构建

确保收益权,不仅要从政策上更要从体制上加以法制化、稳定化、长期化。基于对我国林业税费存在种类多、征收环节多、重复征收、税负不公、使用不当等问题的反思,必须在法律上规范农民合理的税费负担,界定加重农民负担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同时,以公共财政支出的框架,以及增加消费人群的生态建设支出,来维持正常的营林费用支出和行政支出。

2.5实施林地经营技术入户,培养乡土技术人才

行政村是林业发展的基本单元,村级技术员是林业技术推广的第一线力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①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使林地经营技术入户,支持和鼓励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开展林业科技承包、试验示范和下乡支农等活动培训林农;②组织力量选编一批形式多样、通俗易懂、适应地方特点的林地经营和林木经营培训教材,通过发放技术手册,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技术,开展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③依靠科技,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林地经营的科技含量,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金融支持集体林权改革的建议

3.1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国家林权抵押贷款补贴基金。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林权抵押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减轻林农的贷款利息负担,拉动贷款需求,促进林农对林业生产的二次投入。二是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林权证抵押贷款保证金,以及林业产业发展风险金,为金融部门增加林业信贷投入提供风险补偿,放大“两金”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效应。

3.2鼓励开办林业保险业务

国家应开展林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并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林业保险业务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性保险和信贷业务的有效结合,扩大信贷对林农的覆盖范围,及时为林农、林企提供保险保障,以降低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4参考文献

[1]何得桂.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8(6):46.

[2]李世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消防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3):118-120.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

将高校后勤管理的生产、经营、服务及管理等工作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运作,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由政府来引导、社会来承担,进行自主经营、盈亏自负,这种管理模式就是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自1999年起,我国就开始推行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社会化的进程中,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社会化改革发展缓慢。

一、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后勤管理的产权关系不清晰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是通过组建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实体、中心或集团,用企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形式,提供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因此,实现后勤管理的企业化经营,做到与高校分离是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中,虽然后勤管理的经费和人员与学校已经分离,但是后勤管理部门的资产仍归高校所有,使得后勤管理实体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后勤管理实体的人员和资金在与高校分离后,高校却抓住后勤的资产不放,造成以企业管理方式运行的后勤管理实体在自负盈亏的模式下,无法明确与高校之间的产权关系。

2.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体制不完善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长期性和缺乏市场竞争的后勤管理观念导致后勤管理机制不合理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的体制还很不完善,其主要表现为监督和经营的体制不完善。部分部属或省属的高校的主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只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去进行宏观调控,而一些具体的管理政策是由高校自行制定,这样一来,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就变成这些高校独立的管理行为,使得高校的主管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而高校中有监督职能的部门受到专业水平和经验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往往无法与后勤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对于监督也起不到作用,因此造成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在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另外,很多高校原有的后勤管理部门在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被后勤集团代替,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后勤集团经常会将自己作为管理部门,通过管理代替服务与经营,使后勤部门的经营过程过于行政化,忽视了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差、员工没有积极性,与后勤集团的经营目的和服务宗旨严重偏离。

3.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制度不健全

对学生食堂与学生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是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过程中最为缺乏的。在学生食堂的运营管理中,高校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很多承包方由于过分追求利益,从而降低成本,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此外,高校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公寓的用水、用电,对于违章用水、用电的现象无法做到完全禁止,因此管理方常常会为了节约成本,而违规的停电停水,对于学生们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4.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偏低

目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人才资源匮乏,现有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基本素质低、文化水平差等问题,他们对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知之甚少,所以很难适应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对此,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推动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进程。

二、推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相关对策

1.更新管理观念,提高后勤管理及服务的水平

在社会化改革中,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更新观念,将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目标,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监督,注重收集和汇总学校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衔接好后勤管理实体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社会化改革落到实处,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临时工及部分后勤管理人员组成的,他们的待遇普遍较低,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聘用人员时,要选择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作为管理者,提高这些人员的待遇,并给他们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对于普通工作人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使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健全监督体系,促进后勤管理的社会化

在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中,对于后勤服务的质量、价格以及管理水平都不能通过行政指令进行强行监督,而是要进行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监督。这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消费者的监督体系,并且严格贯彻执行该体系,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有所保障。

三、结语

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对于提高高校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提办学层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在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从而推进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发展进程,提高高校的后勤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伍玫.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7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西方各国陆续迈入了以转变传统的公共服务垄断供给为主特征的政府改革时代。通过此次改革,公共服务市场化在有效改善西方各国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给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服务效率低、质量差等弊端。因此,在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服务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就是“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做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要求,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这些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都成为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其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挖掘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政府开支的情况下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较好地满足了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我国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公共责任缺失。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我国政府同时扮演着改革的实施者和改革主体的双重角色,政府能否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成了决定改革走向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政府责任缺失就成为了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第一,政府对公共服务缺乏财力投入,尽管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一些领域不再是直接生产者,但政府仍是责无旁贷的提供者,仍然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财力投入。第二,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职能转变不到位,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主要是宏观方面的调节和管理、监督与服务,而应该把微观的职能交给市场去完成,但是当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和过少的监督管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形成,阻碍了市场化的发展。第三,政府在建立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相关机制中缺位,目前我国政府对市场化改革主要是依靠政策引导来推进,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共部门投资公共服务的许可性政策,如《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等,但仅靠政策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运行机制、责任机制、绩效评估和监督约束机制等等,才能避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盲目和混乱。

(二)腐败及私人垄断。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随着公私合作等机制的引入,会逐渐增加腐败的机会。因此,有学者指出,“民营化使公与私广泛接触,腐败最容易发生。”许多公共权力被一些寻求自身利益的官僚或官僚集团掌管,特别是在一些公共服务项目的行政审批和许可证发放中,存在着大量的权钱交易。企业改制和重组乃至出售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部门权力化和权力利益化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些年来,一些官员的相继落马也体现了争权夺利倾向日趋明显,贪婪私欲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与此同时,市场化在部分领域的深入带来了新的私人垄断现象,由于企业在市场化中因腐败问题留下的巨额利润空缺,使一些企业挖空心思去掘取垄断利润;同时,由于民营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使企业具有了取得垄断利润的现实条件,于是,新的私人垄断就会产生。这对于公共而言,市场化就是用私人垄断代替政府垄断。

(三)第三部门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市场化要求政府将一些监管、服务职能转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即第三部门来实施,这就需要有成熟的第三部门。这些第三部门必须有较强的社会整合能力来承担政府剥离的公共服务,而这恰恰是我国所欠缺的。我国的第三部门虽然在20世纪后期年代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宏观方面,第三部门发展所需要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社会自治传统与公民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较差。微观方面,第三部门严重依赖政府,官办性质浓厚,自主性较差;经费严重不足,部分无法正常开展活动;组织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较差;条块分割严重,各类非营利组织,分头管理,自成系统,资源难以整合。

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策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主流趋势,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以勇于挑战、开拓创新的态度来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以提高我国政府的国际竞争力。以下是笔者对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政府公共责任。

公共服务市场化后,并不等于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彻底消失。这是因为:首先,私营部门潜在的“掠夺性”往往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需要由政府来建立行业管制机构,制定管制制度,以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管制是永存的,政府的角色并不会消失,只是活动范围在减少。其次,政府一开始并没有建立竞争的框架,这使得以后引入竞争相当困难,需要政府持续地介入。最后,公共服务即使市场化了,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公共服务是服务于每一个公民的,价格的制定和服务的提供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政府要避免公共服务的等级化局面出现。可见,强化公共责任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具体地说,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应扮演以下几种角色:制度供给者、决策者、协调者、监控者。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责。虽然政府可以把具体的服务事项以承包或其他方式移交给民间机构去办,但政府移交的是具体服务事项的经营权和部分管理权,而不是所有权和带根本性的公共服务责任。由于委托授权使双方的关系变成委托关系。这就产生了委托――问题。即委托人的目标与人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因此政府作为委托人必须对其人(私营部门或第三部门)进行监督控制,促使承包方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约定目标,降低风险,并且鼓励其创新和提高效率。以上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然而,这是一种应然的状态。政府在现实的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并没有扮演好这四种角色,从而造成政府责任的缺失。

(二)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律法规。

公共服务市场化需要政府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实际上是解决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规范性和规则性问题。第一,要完善目前的法律体系,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以减少寻租等腐败现象的发生。第二,政府要通过立法,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只有在一个产权清晰、个人利益得到法律法规有效保障的市场环境中,私营部门才有动力涉足公共服务领域.才能杜绝私人垄断现象的发生。

(三)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

在现代开放社会中,各类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有着政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社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力量。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其主要价值取向在于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组织与市场和社会、政府组织内部层级间的各种关系,改变政府作为社会唯一权力中心的格局,通过授权和分权,将非政府组织、非营种组织和公民自治组织等多中心的组织制度安排引入到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生产之中,使它们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起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正如上面第二部分第四点所说,我国的第三部门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第三部门。首先要对第三部门进行重新定位,它不应成为接受政府机关离退休人员的场所,而应该是承接政府部门社会职能的组织,它的发展不是在与政府争权,而是在帮助政府治理社会,它是政府之外最活跃的公共部门。其次,要不断完善第三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其在注册登记、筹措资金、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帮助,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第三,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突出其公益服务性质。第四,要理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政府与第三部门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作者:王伟,西南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刘蒙,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郭子臣.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困境及化解[J].理论月刊,2008(4).

[2]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8

大学英语课程是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各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员应用英文学习、阅读、交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使学员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的“一般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至5500个单词,并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较真实地反应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员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我采用回答问题的问卷调查方式,从武警警种指挥学院抽取了31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员的英语学习压力较大。由于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的培养人才的特殊性,主要是为武警基层部队培养初级指挥官,学员平时的军事训练任务很重,基本没有时间记忆单词和进行英语课后练习,而大学英语词汇量又很大,《新视野大学英语(二版)》每册书有10单元,每个单元有两篇文章Sectiona和SectionB,每篇文章有约40个单词,这给学员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

2.学员英语学习的动力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员认为在初级指挥院校学习英语是没有必要的,或者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认为将来毕业后要在基层部队担任初级指挥员,英语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没有必要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

3.学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的学员主要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全国的高考统招生,这部分学员从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全国高考,基础较好,英语水平较高;另一部分学员来自武警基层部队的优秀士官生,这部分学员,他们长期在基层部队锻炼,英语基础较差,英语水平较低,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经常是一部分学员“吃不饱”,一部分学员“跟不上”。

4.学员缺乏自主学习体验的机会。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调查发现,约62%学员对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基本不了解,38%的学员只了解一点。学员指出,虽然课堂上教员一再强调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因各个学校迟迟未建设“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或者有的学校虽然建了,但是没有开放,学员缺乏网络自主学习体验机会。

5.缺乏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程晓堂等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打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研究表明,一名成功的学习者是善于运用和总结各种学习策略的学生。但从调查发现,65%的学员不知道如何有意识的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较好地运用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约35%的学员回答知道利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基于以上的调查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学习借鉴地方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的成果与经验,我们提出了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

1.提倡基于语言学习策略训练的教学方法。oxford指出:“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oxford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六小类。两大类为直接策略(directstrategies)和间接策略(indirectstrategies)。直接策略用于处理新的语言材料,在特定的任务和情况下与语言本身发生的直接关系,包括记忆策略(memory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strategies)和补偿策略(compensationstrategies)三个小类。间接策略用于处理宏观的学习管理上的事物,包括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strategies)、情感策略(affectivestrategies)和社交策略(socialstrategies)三个小类。研究表明,要想取得语言学习的成功,两大类语言学习策略缺一不可。学习者不仅需要有能直接用于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即掌握语言学习的直接策略,而且需要来自外界的保障,以确保语言学习的顺利开展,即具备语言学习的间接策略。只有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让学习者获得语言学习的最终成功。

2.改革以教员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员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个性化和立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双基”,即基于计算机基于课堂;教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即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和教员的主导作用。在武警部队院校改革的新形势下,各个初级指挥院校应优化和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加强语言实验室,特别是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学校要不断加大校园局域网建设力度,不断充实和丰富校园网络学习资源。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如何建立、维护和发展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3.改革传统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以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为突破口,本着“以学员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各个层次的学员因材施教,采取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有助于解决学员来源的个体差异性而导致的英语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学生的求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英语成绩,同时结合学员的需求,将一个年级的学员分成a班和B班进行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可以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9

但是,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矛盾日益显现,相当多的实际问题羁拌着改革的进程。在此,笔者就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这些问题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新的征管模式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

对照国家税务总局“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税收征管模式要求,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征管运行机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纳税申报管理上的问题

建立纳税人“自核自缴”的申报制度是新的征管运行机制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深化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纳税申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纳税申报质量不高。由于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以及业务技能方面有一定差异,出现了纳税申报不真实的问题,突出反映在零申报、负申报现象增多等;二是内部纳税申报制度不尽完善,手续繁杂,环节较多,对纳税人监控不力。

(二)税务稽查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新的征管模式赋予税务稽查十分重要的职能,并强调了其“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在实际运做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稽查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一是稽查力量相对不足,财力投入较少,稽查手段和装备有待改善。二是实际工作中“重征收、轻稽查”的观念仍然存在,税务稽查的职能不够明确。只重视了税务稽查对纳税行为的监督检查职能,而忽视了其对执法行为监督制约和对行政行为监督检查的职能。三是税务稽查操作规范还不尽完善,稽查工作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目前按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实施税务稽查,在实际操作中还不够规范,某些环节(如稽查选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亟待提高,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制度要进一步健全,选案的随意性,检查的不规范性,审理依据的不确切性,执行的不彻底性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影响了稽查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计算机开发应用上的问题

新的征管模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即税收收征管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所谓现代化征管,计算机的开发应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从当前情况看,税务部门在计算机开发应用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计算机的配置与征管过程全方位的应用滞后。计算机的开发应用难以满足管事制实施后征管工作的要求,硬件的投入与软件的开发反差较大,成为深化征管改革的瓶颈。二是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应用效率不高。只注重了计算机的核算功能,计算机对征收管理全过程实施监控的功能没有体现。另外,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税收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的作用也没有发挥,技术浪费较大。三是内部计算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较低,部分干部的计算机水平较差,也制约了税收征管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四)为纳税人服务上存在的问题

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全方位的为纳税人服务体系。要使纳税人依法申报纳税,离不开良好的税收专业服务。但目前,这一服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起来:一是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双方平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税务干部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税收宣传手段单一,社会效果不明显,需要探索更加符合纳税人需求的、更有效的税收宣传途径和办法。三是管事制实施后,纳税人办税环节多、手续繁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税务部门内部各项办税程序、操作规程要进一步简化、规范、完善,真正把“文明办税,优质服务”的落脚点体现在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上。

(五)征管基础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税收征管是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基础工作,但目前征管基础管理仍相对簿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源控管上缺乏有效手段,管事制实施后,由于缺少了专管员,信息来源途径、税源变动情况、经济税源调查、重点税源户管理、漏管户的监控等问题成为管理上的难点。二是内部各项征管制度、征管程序和操作规程还不尽完善,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还不够紧密合拍。如部分岗位出现人少事多的现象,影响了征管效率与质量。三是征管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实用。近年来,在征管资料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各级税务部门投入了大量精力,推广了档案化管理,档案资料从账、表、单、册越来越齐全,程序、系统也越来越繁杂,但实际工作中资料的利用率却很低,实用性也不强,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使纳税人应接不暇,这与“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简化和减轻手工劳作、寓服务于征管的目的相悖。

二、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征管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关键要在“转变观念,优化要素,强化职能,夯实基础,搞好配套”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求取得新的突破。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征管改革的认识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前提。从当前情况看,要突出强化以下四种观念:一是要强化改革观念。充分认识深化征管改革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防止税款流失、堵塞税收漏洞、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作用,消除对深化征管改革的等待观望思想、畏难发愁情绪,进一步提高推进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强化依法治税观念。改变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按新的征管模式履行职责,按章办事,依法征收,体现执法公正。三是要强化服务观念。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深化纳税人对征管改革的理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配合的支持。四是要强化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

(二)优化要素,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优化征管要素,即优化纳税主体、征收主体和服务主体,其实质就是健全税收服务体系,为征管改革的全面深化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一是积极改进税收宣传的途径和办法,优化纳税主体。建立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除设立办税服务场所外,还要建立税法公告制度,确保纳税人及时、准确地了解税收信息。因此当前加强和改进税收宣传,关键要健全和延伸税收公告制度,为纳税人提供现行有效的税法信息、纳税指南,对政策法规的变动、变更及时公告,促进纳税意识的提高。可采取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税法咨询窗口”、开通公开咨询电话、建立定期信息会制度等形式,传达辅导税收政策,以畅通纳税人了解税法的渠道,引导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二是深化“文明办税,优质服务”活动,优化征税主体,明确服务主体。税务部门征税的对象是纳税人,服务对象也是纳税人。要在强化税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的同时,重点简化办税手续、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办税程序,养成文明、热情的办税行为,营造良好有序的办税环境。通过快捷、准确、规范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务事宜办理等服务工作,加深征纳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要适应改革需要,下大力气提高税务干部素质,突出稽核查帐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税收会计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强化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税收聚财职能和监控能力,确保国家财政收入。衡量征管改革的成败得失,也主要以能否有效地组织税收收入为标准。因此要以新的征管模式为依托,不断强化税收聚财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1、巩固和完善纳税申报管理机制,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一是要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制度。简化申报手续,建立科学、简便的申报程序。归并统一申报表格式,设计简便易行、填写方便的申报表,方便纳税人。二是对外强化申报制约机制。试行分类管理的申报管理办法,把纳税人按申报情况分为a、B、C三类,与日常税务稽查工作相结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纳税申报不正常的纳税人,加强日常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促其尽快走上正轨。同时,强化“以票管税”,对不能按期申报的纳税人严格发票使用控管。三是提高申报准确性。加强对零申报、负申报等异常申报现象的稽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四是积极推行电话申报、邮寄申报、远程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手段,方便纳税人,提高申报质量和效率。

2、建立严密科学的税务稽查体系,突出稽查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税务稽查是组织收入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新的征管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根据“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健全稽查工作制度,规范稽查行为,提高稽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坚持分类稽查制度,提高稽查的针对性。按重点稽查、日常稽查(调帐稽查和实地稽查)、专案稽查等方式实施税务稽查,加大申报稽核力度,增加调帐稽查的比例。三是科学地考核稽查工作,提高稽查工作成效。在考核查补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的考核,如人机选案的准确率、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立案率、案件审理的规范率、税收违法行为处理的准确率、重大案件结案率等等,促进稽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四是继续充实稽查力量,改善稽查手段。充实稽查人员,并在财力上向税务稽查作必要的倾斜,尽快实现以计算机手段为基础,以快速便捷的交通、通信手段为支撑的税务稽查手段的现代化。

3、适应征管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税收计划管理办法。在税收计划的编制中,应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逐步淡化计划,使组织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力求改变以往那种基数加增长比例、按支出来定计划的做法,使税收计划管理更趋科学合理。

(四)夯实基础,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效率

夯实征管基础工作,是提高征管质量的基础,也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

1、以强化监控为重点,尽快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征管体系。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是深化改革的先行条件。在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上,要坚持做到正确处理硬件投资与软件开发以及开发与使用的关系。一是要根据新机制的要求,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确保统一、共享、正确的税收征管软件的正常运作。二是要突出监控重点,积极运用计算机对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真正体现计算机网络在新的征管运行机制中的依托作用,把计算机全方位应用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催报催缴、发票管理、会统核算、数据分析、税务稽查、税政管理、综合查询等税收征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并依托计算机对其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体现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实效。三是要健全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制度,加快实现计算机联网和信息共享,提高计算机综合利用效率。

2、加强征管基础管理。内部进一步健全各项征管制度,规范征、管、查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和衔接、协调制度,提高征管各环节的整体效能,形成以效率为中心,网络为依托,稽查为重点,各环节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对外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和制度,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加强对漏管户和重点税源户的管理,有效地控管税源。

3、规范征管资料管理,提高征管资料的利用效率。当前要在征管资料档案化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把工作转移到对档案资料的简化、规范、提高利用效率上,可按照“按岗收集,按类整理,按期归档”的原则,以计算机管理为主,部分手工为辅,减轻手工劳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搞好配套,为深化征管改革提供保障

适应新的征管模式的要求,要继续深化两项配套改革:

1、深化机构改革,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征管机构体系。以“精简、效能”为原则,调整和理顺机构。要按照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政策法规四个系列科学设置机构、岗位。在此基础上,健全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制度,明确职责,严格执行管理程序,使征收管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0

金融税制是政府针对金融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政策法令的总称。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过1984年、1994年两次税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主体的金融税制框架。目前,我国涉及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的主要税(费)种有12个,包括:营业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和教育费附加。随着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日益突出,金融市场效率的高低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中介服务,金融业对税收的反应更加敏感。金融税收从利润、规模、结果和风险程度等多个层面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相比较对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同时通过投资等传导机制对国民经济产生宏观经济效应。

2.我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问题

中国金融领域中许多问题的发生与现行金融税制的不健全有关。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税负偏高。目前在中国从事金融业务,主要涉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具有税收性质的教育费附加等税费。我国现行的金融税制对于组织财政收入,调控金融业的运行,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入,现行金融税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2.1税负偏重,税制设计不合理

首先,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税率都是3%,金融业营业税在多次下调后,确定从2003年1月1日起适用税率为5%,而金融业与上述行业相比,盈利水平不高,反而具有不良资产比率高、风险大且滞后的特点;其次,营业税按照银行营业额金额征收,而非按照净收入来征收,造成银行购进货物所承担的进项增值税额不能得到扣除;再次,营业税原则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征税的。以商业银行为例,它提供贷款后,在合同期内,不论是否收到还款和利息,都要计作应税收入。由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较高,所以需要银行运用营运资金垫付税款,从而使银行实际税负升高。此外,征收营业税时,不允许金融企业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又进一步加重了金融企业的税负。

2.2内外资银行税收制度不统一

首先,收入确定和成本费用扣除方面区别很大。在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计税工资、职工福利费等方面,内外资机构区别很大。如内资银行按照提取呆帐资产期末余额1%计提的部分,可在所得税前扣除;核销的呆帐先冲减呆帐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才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外资银行则可逐年按照年末放款余额(不包括银行间拆借),或者年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的余额,计提不超过3%的坏账准备金,外资银行享受的待遇大大优于内资银行;其次,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外资金融机构享受到的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内资金融机构基本享受不到。如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地区设立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分行由总行拨入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审批和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2年和第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内资银行则无此优惠;再次,内资金融企业须缴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而外资金融企业则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3金融税制不规范

首先,对新兴金融业务缺乏税收扶持政策。例如,离岸金融业务是外向型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为拓展国际贸易,从境外吸收存款或向境外贷款。由于该业务风险大,各国在税收政策上一般都予以扶持,但我国对这一新型金融业务几乎没有税收优惠,影响了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其次,所得税存在不合理规定。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减税采取的是普通准备金法,对普通准备金允许作为成本开支并在税前扣除,这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另外,我国呆账认定和核销标准过于严格,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逾期180天以上的,可以冲抵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收未收本金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可以据实在税前扣除,导致一些事实上的呆账被排除在外,对金融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再次,股息收入重复课税。按现行税收制度,股票投资所分得的股息、红利,需列入企业应税收入。而实际上,企业的股息和红利均是在企业所得税后分配,对投资者所分得的股息和红利再征收利息税或所得税属于重复征税;最后,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没有纳入营业税征收范围。

2.4部分税收制度不完善

首先,衍生品征税规定仅覆盖期货和股票期权方面,而对投资联结保险这一类新险种的分红收益,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取向;其次,实际具有投资性质的融资租赁业务,不能享受正常的投资抵免政策。在不动产回租过程中,又会涉及征收两次营业税的问题;再次,《信托法》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如何系统地制定与之特点相适应的税收政策,就成为当务之急。

2.5网上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金融将成为现代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电子货币、电子支票、信用卡等冲击传统的账表凭证计税方式;网上金融交易业务的所得难以进行确认;随着互联网上匿名电子货币和密码技术的发展,课税对象和纳税人越来越难以界定,并引起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3.关于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的建议

3.1对金融业改征增值税时适当降低税率

增值税的征收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但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为17%,对金融业改征增值税时,适当调低金融业增值税税率,将有利于降低金融业税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3.2优化税制,规范设计

规范、合理的税制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离岸金融业务规定较低的所得税率、营业税率,给予较多的税收扣除,向境外机构拆借资金一律以不高于同业拆借利率进行扣除;对银行业的呆坏账损失,放宽认定和核销标准等等。另外,股息收入可不再征收利息税或所得税,而对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开征营业税。

3.3加快税收政策的创新

加快税收制度的创新,早日完善我国在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衍生工具、金融信托方面的税收制度,对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于投连险,可以考虑将其投资收益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对具有投资性质的融资租赁,可视同固定资产投资,享受投资抵免的税收优惠,在回租过程中,针对其业务特点调整税收政策,以消除双重征税问题;对于信托方面的税收优惠,也要及早着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