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0:34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1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习本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认识。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并说出两者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并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埃博拉病毒的图片和埃博拉患者的图片,同时介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症状,传播途径:体液传播,致死率:50%,(4级),艾滋病(3级),分子组成:Rna病毒(单链容易变异)(创设情境引出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关爱艾滋病,珍惜生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展示以下问题:

(1)免疫系统包括哪三个部分?

(2)免疫器官有哪些?

(3)免疫细胞有哪些?t细胞和B细胞成熟的场所相同吗?

(4)免疫物质有哪些?

指导学生归纳免疫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并展示口腔中的扁桃体,骨髓和淋巴结图,介绍扁桃体在医学诊断上的作用,展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图,将溶菌酶与溶酶体对比,介绍溶菌酶的产生过程。指导学生一起回忆免疫系统的组成(加深记忆),介绍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道防线:

ppt展示皮肤和呼吸道纤毛图片,向学生介绍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及分泌物)。

ppt展示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杀菌的图片,引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向学生说明(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与外界相通的不是体液)。

(提问)第一、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

(过渡)如果病原体较多,毒性较强,前两道防线难以抵挡,那就要依靠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

展示资料:甲型H1n1病毒引出抗体(病人体内出现的特殊蛋白质)。

(提问)(1)病人体内出现的这种特殊蛋白质是什么,它有何作用?

(2)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这里的“甲流病毒”属于什么?未受甲流病毒感染的正常人体不会出现那种特殊蛋白质,这说明什么?(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

指导学生明白抗原与抗体的概念(结合课本)。

(过渡)靠第三道防线来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展示课本中体液免疫示意图,并将各种免疫细胞名称用方框隐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7体液免疫知识。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方框中填写合适的文字。

(2)淋巴因子的作用?

(3)抗体的合成与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4)为什么普通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打而人患过麻疹后会获得终身免疫?

补充引起免疫应答的是细菌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5)布置学生完成体液免疫的示意图(填空)。

体液核心概念辨析小结

①作战武器――抗体(蛋白质)化学本质:蛋白质(分泌蛋白)、(提问)a.抗体的合成过程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b.抗体如何被吸收?

②作战对象―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核心作用:抗原决定簇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b.举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③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提问)为什么流感疫苗每年都打,天花只打一次(与记忆细胞有关)?

(提问)抗原――抗体结合完体液免疫就结束了吗?

④吞噬细胞――打扫战场(补充)糖类物质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补充介绍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疫苗的原理)

(过渡)体液免疫抗体都会把抗原消灭吗?病毒躲入碉堡中――靠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

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阅读教材第36页图2-16及第37页第一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效应t细胞的来源。

(2)参与细胞免疫过程的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3)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

(4)效应t细胞会使正常的宿主细胞裂解吗?怎么区分?

(5)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

最后抗原是如何被消灭的?引导学生共同构建细胞免疫概念图。

将碉堡炸掉――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原被削落,抗原――抗体结合)。

没有效应t细胞病毒将大量增殖,联系前面的艾滋病使学生加深对艾滋病的认识。

六、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最主要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菌,人体依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使我们的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设计理念: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由于本节课出现了很多新名词,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也较难理解,通过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2

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学者、一门新兴的学科技术,当年轻与年轻相遇,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莫宏伟教授带着对理想的热诚追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表现真的是可圈可点。瞄准前沿

人工免疫系统是基于免疫系统原理而设计的智能系统,多用于计算机安全、故障诊断、优化等方面。作为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免疫系统研究的学者,莫宏伟教授在学术研究及推动本学科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对人类免疫系统仿真建模研究中,莫宏伟教授从多种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利用细胞自动机、智能主体、微分方程与状态转换混合方法等,对人类免疫系统基本性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仿真实现,对免疫t细胞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大规模微小型机器人协同行为颇有影响。他建立了可用于启发建立新型免疫计算方法的模型,其中,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新型分类器可用于数据分类、网页文本挖掘,信息恢复等领域;改进后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可对免疫应答和抗体变异进行仿真研究;微分方程、改进后的CS模型也可以对免疫应答进行仿真研究。另外,他还基于混合模型建立了t细胞动力学模型。

在人类免疫系统机理的研究中,莫宏伟教授针对其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和实际探索研究,创建了人工免疫系统在数据挖掘领域的理论及应用成果。从中提出了免疫网络分类器和阴性选择分类器系统,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人工免疫网络在聚类方面的性能开展了理论研究,其结果可应用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多个范畴。如,免疫聚类算法可应用于获取垃圾邮件,阴性选择分类器有利于信息的恢复等。在对人工免疫网络展开理论分析研究时,他提出了该方法的聚类质量分析和评价方法――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文本聚类方法和类别不均匀方法,同时,对人工免疫网络产生的记忆细胞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理论成果还包括基于克隆选择的数据属性选择算法,动态数据库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半监督聚类免疫算法等。

作为一位研究者,莫宏伟教授确实做到了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进行钻研。除上述研究外,他对前沿学术的追求还表现在“烟草智能辅助分析与设计系统”的攻关上。作为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该系统以前沿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融合行业的先进制造、设计技术,充分利用领域专家的感官品评、设计经验和知识,从样本数据中学习专业知识、自动抽取数据中内含的规律,来实现对产品感官质量的计算机辅助品评和计算机智能配方设计,减少人工专家品评工作量,提高品评效率和质量,从而协助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工艺过程改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作,当年即为企业节省开发成本100余万元。该系统申请发明专利3项,目前已公开2项。该成果的出现不仅可以完善对企业技术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还适应了当前产品品评和设计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黑龙江省省内烟草企业的技术创新,初步达到了以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的。除了烟草行业,该项目成果还可以推广到食品,酿酒、医药等其他配方产品领域。

如果说努力与成果是莫宏伟教授种下的“因”,那么,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与赞誉则是结出的“果”。2003年,他出版了国内首部关于人工免疫系统的专著――《人工免疫系统原理与应用》。六年后,他出版了《人工免疫系统》一书,并获得国家科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而他的另一著作也于2009年得以在美国出版。此外,他还在国际期刊ieeetransactiononCybernetics,Systemandman,informationScience,以及《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ieee下的国际会议上30余篇,其中,多篇进入SCi等三大检索。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他承担并参与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攻关项目。如今的他,已经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城市专委会副主任。

研无止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莫宏伟教授看来,对科研的追求也应该是无止境的。如今的他,并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中沉沦,而是继续在人工智能的科学之路上不断探索,征服更高的科学高峰。

他认为免疫系统仿真研究前景可观。且不论免疫系统仿真是计算机科学与免疫学,医学、免疫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理论与技术融汇的结晶单说从早期的微分方程仿真免疫系统的局部现象和机制,发展到利用大型计算机研究免疫系统整体,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免疫系统仿真也经历了一场跨越式的发展。莫宏伟教授把握这一发展,研制基于主体和复杂网络理论的免疫系统的仿真方法及免疫系统仿真平台。该平台包括主体和复杂网络与免疫系统成分的对应,基于主体和复杂网络的免疫系统模型,以及基于主体和复杂网络的三维免疫仿真系统,不仅适用于医学研究、药学试验和免疫学教学,也将为开发新的用于工程问题的人工免疫系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人工免疫系统已经在人工智能、自然计算等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局限。一方面,基于传统的免疫学理论开发算法不断改进,并投入应用另一方面,鲜有新的借鉴免疫机制的方法产生,这一现象在国内尤其突出。意识到这一点,莫宏伟教授一路“跟踪”现代免疫学、免疫信息学的发展,着眼于利用免疫系统的微观信息处理机制,也就是细胞和分子层面的信息传导,处理机制,开发新的免疫信息处理理论和方法,以满足数据挖掘、新医药开发与设计、模式识别等领域的需求。

“基于自然计算的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是莫宏伟教授的又一项重要进展。过去的几十年里,包括遗传算法、免疫算法、Dna计算、膜计算等传统和新涌现的计算方法在内的自然计算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领域。不同的自然计算方法在人类社会生产和实践的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莫宏伟教授则将研究重点置于免疫计算、群计算智能、进化计算等方法的基础之上,力求完成能够应用于智能武器等方面的设计与开发。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多感官 教学 课例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8-0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刺激其大脑皮层并增强突触间的联系,从而加强理解和记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起点是感官对该事物的知觉,而人类对一个事物的感知,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反映才能产生关于该事物的全面认识。

一、课例主题

本课例以“多感官参与教学”为主题。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通道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多重刺激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如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二、课例背景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课题为“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笔者尝试采用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受到良好效果。该课例在全国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展示后给与会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很多教师纷纷前来祝贺、交流感受或索要课件。

三、设计与分析

(一)新课导入,视听刺激

课前2分钟播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歌曲《飘动的红丝带》,并配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背景画面。

【分析】通过播放动听的音乐,展示生动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听通道,引发注意。

(二)新知学习,多感配合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看一看,比一比】投影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挑选两张学生预习时所画免疫系统概念图对比。概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分析】教师将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和学生预习所画概念图呈现给学生,意在启动学生视觉通道,加强直观感受,增强了学生兴趣。

2.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

初始设计:

【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下列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交流。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

(1)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抗体。为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因为大剂量X射线损坏了B淋巴细胞,而来自胸腺的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2)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胸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不同的作用,胸腺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3)欲使大剂量X射线照射过的去掉胸腺小鼠恢复全部免疫功能,接下来应如何实验?

学生根据上述两步实验,容易得到答案:同时给该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优点分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在理清其功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缺少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的比较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结归纳,学生印象不深。

改进设计:在学生上述问题的讨论交流后,再通过下表来总结归纳。

【改进分析】图表可以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刺激,通过图表对比,学生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一目了然,印象更深刻。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初始设计:

【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边看边听教师的讲解。学生不理解,教师又重复讲解一遍。

【效果分析】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先阅读再反复讲解的方式以期突破难点,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学生虽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听讲,参与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而动触觉参与少,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发挥。

改进设计1:

【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接着由学生对着视频组织语言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效果分析】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动口机会,但由于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非常陌生,又是第一次接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根本看不懂视频呈现的过程,所以学生讲得“牛头不对马嘴”,笑话百出。尽管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改进设计2:

【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问一问,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观看动画视频(循环放映),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视频所展现的过程尝试创新性配音,要求不发生科学性错误,有疑问可随时向老师提问,最后各组推选“最佳人选”到全班交流。

【配音片段】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目的;实施效果

根据国家规定免疫程序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指有计划利用疫苗预防接种,增强人群免疫力,尤其是儿科的保健基础,对于降低感染性疾病、控制儿童并发率、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作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促进手段,在临床上应广泛推广。笔者选取医院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1800例,以各种形式给予免疫健康教育,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与实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2800例,其中男性700例,女性110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8.4±7.8岁,文化程度:1150例大专及以上、550例中学及中专、80例小学、20例文盲。

1.2方法

1.2.1接种前仔细收集家长基本信息,主要包含计划免疫的一般情况、认知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宣教形式。向儿童家长、产妇详解而儿童多发性疾病、常见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宣教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注意事项等。通过画报、网络、图片、宣传册子、照片等形式,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介绍计划免疫基本知识给家长,根据不同年龄段,介绍各种免疫基本信息、接种方法,以使家长了解接种重要性[1]。

1.2.2接种时在接种时,向家长详解有关疫苗接种适应症、禁忌症、疫苗名称、接种时间、接种作用、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同时,需告知家长应在儿童身体处于健康水平条件下,方可进行接种疫苗,获取家长配合,提高接种率,防止促发副反应。

1.2.3接种后完成接种后,当天给予儿童充分休息,不洗澡、多饮水,仔细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局部反应。如果儿童体温大于38.5摄氏度,可服用退热药物。若出现轻微局部反应,无需给予特殊处理。若出现严重局部红肿,可采用干净毛巾进行热敷,如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防止出现不良反应[2]。

2结果

经过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家长、儿童的配合实施,提高了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主动性,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与适应症,以及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实现预期目的。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3讨论

因生长发育关系,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等均无发育完全,属于传染病易感人群,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即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指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技术的进步,接种后保护率达92%以上。然而大多数儿童家长缺乏对计划免疫的相关认知,仅接受i类免费疫苗,对于非规定类、接种率较低、费用较高的ii类疫苗,主要呈现一种不支持、不理解的状态,许多家长持有一种有病现治、无病不防的态度。例如,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对于所有家长,特别是儿童母亲、育龄期妇女、孕产妇,实施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健康教育的目的:①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免疫接种率。设立疫苗知识宣传栏、宣传牌于计划免疫候诊厅,可使家长直观化的了解接种疫苗的禁忌症、适应症、年龄范围、时间范围、接种后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宣传单的形式发放给家长,可使家长了解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儿童加重可能是老年人,应强化口头指导教育,在接种疫苗前,向老年人细心讲解,以提高接种工作的配合性、主动性。②强化流动儿童家长健康教育,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较大,增加了计划免疫的难度。因此,计划免疫人员熟悉、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到家发放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手册,并向家长细心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其了解接种疫苗作用,提高疫苗接种主动性、接种率、及时率。③通过加强计划免疫人员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常规培训中纳入健康教育培训,每周开展业务学习,选择不同方式,轮流培训每一个计划免疫人员,向其培训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要求培训人员作出学结,鼓励提倡合理化建议。疫苗接种存在途径差异,对于接种针头类型、针头大小、接种部位、接种角度、接种深浅等,均有严格要求。例如,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若接种部位太浅、疫苗不均匀,极易导致无菌性化脓感染。在接种卡介苗疫苗时,若误注入肌肉、皮下,极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脓肿等。因此,在计划免疫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加强三查七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疫苗,避免发生疫苗错种、漏种、误种献血,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4]。

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工作是由社会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接种疫苗人员、家长、政府、群众等等,同时存在各种文化程度差异,所以,我们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在接种疫苗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宣传栏、宣传手册、口头宣教等形式,使儿童家长可提高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接种率、及时率等问题[5]。在本组实验中,经过分析后得知,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综上所述,针对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可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艳,岳秀艳.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47-2048.

[2]陈伟,朱向军,高志刚,等.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66-468.

[3]张兴玉.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09-1110.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教学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是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验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获得相关实验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渠道[1]。但是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仅仅被看做理论教学的补充,未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学生提出、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欠缺。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是目前医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我谈几点体会:

1.合理整合实验课程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出于课时分配与实验可控性的考虑,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的课程设置与理论课基本平行,并且因课时少,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过程中的教师讲解与引导居主导地位,学生依赖于教师对实验原理的详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系统示范,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2]。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从基础性、综合件及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重组整合,划分为基础性实验(常用基本技术)、综合性实验和学生参与设计实验三个教学模块[3]:基础性实验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的六大基本技术,分别是生物安全知识和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病原体标本的涂片制作和染色、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方法、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等;综合性实验是将基本技术运用于模拟临床标本的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查、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及其致病性和免疫性的观察和检测等;学生参与设计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某一实验选题或临床病例资料,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研究并做实验报告。

重组整合不是简单机械地将实验分为三类,必须体现出三者的有机结合,基本技术要融合于综合性实验中;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要囊括学科间、系统间及基本技术间的综合,形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摹本实验,涵盖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项目,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大纲内容,又能得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融合及横向联系,并为学生的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提供思路和空间。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方向[4]。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软件、网络等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多媒体实物图片及三维模型图片,学生可以对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动画,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实验操作录像,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操作细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省人力。除此之外,我所在的教研室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问题式教学(pBL)、团队教学(tBL)、案例教学(CBt)等国际流行的先进教学方法融入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

3.巩固理论知识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简单易懂,但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免疫学部分抽象难懂,系统性比较强,前后联系密切难以整体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理论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操作和示教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使理论课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在实验课上完成。实验操作能验证理论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起搭桥作用。所以应当按教学大纲紧扣理论教学设计实验,在每一次的实验教学中尽量给予学生多动手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验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有助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4.注意知识更新,加强自身修养

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近年来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严重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出现,引起医院内感染激增;病原微生物变异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频繁爆发,如SaRS、猪流感和禽流感的流行。这些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恐慌,人们似乎看到传染病在全球复活。由于教科书的滞后性,这些新动向,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得到反映。因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任课老师,更应注意理论知识的更新。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参加短期培训班、进修班、专家讲座等)追踪最新的医学科学发展,吸取新的知识点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还要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交流,开阔教学思维,学习新教学法和新技术,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课教师除了应当精通所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要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尽可能多地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全方位提高自身修养。在积极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加强爱岗敬业师德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开拓进取的大学教师。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加强实验课环节管理

完善的实验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准备主要是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及物品的准备。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操作性强,所需准备内容比较多,如实验菌种、实验动物、抗原抗体等各种材料的准备比较繁琐,实验准备过程比较复杂、费时费力。因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准备工作基本全部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任课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前,不仅要和实验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协调,详细了解实验准备情况,而且要进行两次以上的预实验,确保实验所需仪器、试剂摆放到位,预判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解决预案,以保证实验的准确顺利进行。

为合理利用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前准备之外,还有必要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特点,加强对每一环节的管理掌控。首先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师只有充分备课才能做到准确、流畅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也才能保证教师在实验课堂上灵活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其次,在实验开始前解答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较为熟悉,保证实验得以顺利开始。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还要做好必要的演示,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实验操作,单靠教师空口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关键操作步骤、特殊贵重仪器使用等进行详细演示。只有在准确、规范的演示,详细具体的指导下,才能降低甚至避免学生实验中的差错,提高学生实验成功率。再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和个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关键步骤的操作,对其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耐心指导。对操作失败组要及时引导分析原因,鼓励其重新操作完成实验。最后,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完整的实验不仅要使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和掌握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严谨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因此,无论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都要认真总结、分析,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就实验成败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的基础与保障,实验课教学对本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同时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获得的。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指导教师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还需要专心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管理,不断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勇,扬继文,杨宗琪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大赛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08-3009.

[2]李显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81-182.

[3]王少华,诸欣平,胡永秀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248-250.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藏族学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后续临床课教学的基础。实验课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是自治区高等院校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专业教学试点单位,自2010年以来一直承担着为社区医疗服务队伍提供合格人才的任务,藏族学生为该专业的主要生源。几年来的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实践表明,藏族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较为吃力,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厌学情绪,不能掌握实验操作要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未来社区医疗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在分析总结2013—2015年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实施了以网络平台为手段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医学免疫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医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在各个学科所占比重很大,有些甚至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1]。我校由于教师数量的限制,医学免疫学教学长期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不同步的现象,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总学时中,实验教学仅占20%。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教师实验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方式也是单一的“板书+教材”,并未与临床疾病进行有效联系,学生不能充分了解此实验在医学上有何具体、实际的意义。

1.2免疫学实验教学环节单调

目前的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是: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对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讲述,实验前进行针对性讲解,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最后让学生对比已有的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重复性操作,过程单调,激发不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2]。

1.3免疫学实验设计比较枯燥

以往大多数的免疫学实验过程是观看已有的切片、滴加试剂、进行无协作的实验操作、与已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这些实验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实验操作上,影响了学生继续进行实验的兴趣以及将已有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积极性[3]。

2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

针对现有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结合藏族学生的特点,我校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了1个验证性实验和1个综合性实验,引入了网络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做法包括引入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的体内实验,增加了学生实验技术内容,增强了学生实践与理论联系的积极性[4]。特别是通过QQ讨论组、web链接、教师自制操作视频和实验相关ppt等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前指导、实验讨论等,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1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验指导,将实验教学材料和相关视频传送给学生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开设医学免疫学课程时,学生还未具体接触临床实践,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实验教师可将实验内容与这些常见疾病进行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医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实验前实验教师通过QQ讨论组将实验课程相关教学材料及视频的web链接、教师自制操作视频和实验相关powerpoin(tppt)传送给学生,规定时间让其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并进行实验设计,进行讨论和答疑,取得良好实验教学效果[5]。

2.2实验结果的网络化应用

医学免疫学实验操作中经常使用显微镜观看切片,现可借助数码系统将切片进行拍照储存。可让学生将实验内容和结果制作成ppt,将实验过程进行整理、解释,发送至实验教师邮箱让教师批改,这样可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3教改效果的验证与讨论

以我校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专业2012级和2013级各25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为藏族生源。其中2012级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案,为对照组;2013级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案,为实验组。以细菌计数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细菌计数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的教学效果为例,将两组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比较。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是医学免疫学的两类重要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体会到非特异性的固有免疫在机体中的防御功能,提高他们的医学免疫学相关实验操作技术和对实验过程的连续性的认识[4]。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学生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与巨噬细胞吞噬实验顺利完成的人数比例均低于实验组学生(p<0.05)。从此次实验结果分析来看,针对学生对实验课重视不足的情况,实验教师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运用,多与理论教师互动,有效联系理论与实践,进一步丰富网络平台的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更紧密地衔接在一起。

4结语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剖析和改进。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专业藏族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待提高,可以通过提高实验教学数量和质量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梁.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118-120.

[2]时文艳,郑家庆,赵良中,等.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11(30):265-266.

[3]李雪璐,朱红,杨继文.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教学改革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5344-5345.

[4]朱兆玲,周红,李美玉,等.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实验方法的改进[J].临床医学工程,2012(4):524-526.

[5]朱敏侠,刘晓丽,李杨,等.从藏族学生生理学考试评价思考考试组卷与试题库建设中的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4):100-102.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教学设计主线选择学生探究知识建构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一节好课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学中的“四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重教,更要重学;既要尊重教材,准确理解核心概念,还要主动开发课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既要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要指导学生自主构建。下面结合笔者自己听课、评课及教学实践的案例,谈谈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中的主线选择

任何教与学过程中,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如果能尊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为学生的“学路”,达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如何选择教学主线呢?笔者认为这条主线应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从概念的本质教学入手,扩展到其外延,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教学才不会偏离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要求。

案例1:在“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围绕“遗传病”这一核心概念,可以沿着“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遗传病的危害性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治疗”这一线索进行教学。鉴于学生已有的遗传规律的学习基础,“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的教学可以由学生自主归纳交流完成;“遗传病的危害性、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治疗”的教学可以由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如教师可出示“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发病风险曲线”,让学生讨论、分析曲线,自己发现适龄生育的道理。再如,教师介绍世界上第一例成功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患者的资料,引导学生讨论基因治疗的原理。

核心概念“遗传病”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概念内容。“遗传病”这一概念要从2个层面进行理解。(1)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这是最低层次上的认识。(2)遗传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遗传基础,也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传于后代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或畸变是形成遗传病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是“怎么教”的问题,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事实,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在丰富的事实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抽象、概括,并准确表述——分析概念要点,进行概念的应用与推广。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完成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材“边学边做”栏目中21三体患者的核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患者患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异常的减数分裂导致或卵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正常受精后,受精卵内有3条21号染色体。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供色盲基因发现的故事,分析色盲男孩后代的患病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比较准确地概括遗传病的概念,即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病。紧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对“肿瘤是不是遗传病”进行判断,并与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进行辨析。

2教学设计中的学生探究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有效的探究活动不应游离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应是学生可参与的,有利于学生建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

案例2:在“进化”一节中,基因频率的变化是本节的难点,非常抽象。课标中提出了“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的活动建议。教师可以创设2个计算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学习认识遗传平衡定律,理解自然选择是如何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

活动一放在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概念的学习后,教师给出一个种群aa、aa、aa3种基因型的频率,假设该种群连续3代进行随机,让学生计算并填表(表1)。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亲代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6、a=0.4,且在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中均保持不变。基因频率为什么能稳定不变呢?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种群基因频率稳定不变必须满足5个条件,即遗传定律。显然,在自然条件下,这5个条件不可能同时满足,因此,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

怎样变化的呢?教师紧接着,给出第二个计算情境。植物中常见的白化苗是由于缺乏叶绿素,不能成活,无法留下后代。假定有一株小麦苗表现正常且携带白化基因,该株小麦自花受粉结出第1代种子,第1代种子种植后自花受粉获得第2代种子,依此获得第3代,教师指导学生计算并填表(表2)。

通过计算,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发生一次自然选择,白化基因的频率由1/2降到1/3,依次会降为1/4、1/5,从而真正理解了自然选择定向改变基因频率,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3教学设计中的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已被教师们广为接受。那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呢?朱正威教授认为就是在关键之处、深入之处,教师“铺路”,学生“建桥”,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在实际教学中,资料分析、图解设计、甚至综合练习都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案例3:在“免疫调节”教学中,针对“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机制”这一要点的教学,教师提供了一系列资料,要求学生在自学资料后,设计图解说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能逆转这些效应。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

资料二: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间有突触结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控制着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资料三:在治疗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和器官移植中,通常注射糖皮质激素以抑制免疫功能;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可以注射iL-1、iL-2、iL-6等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问题1: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人体能够通过反射或激素来杀灭病菌或病毒吗?

问题2:为什么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过冷、过热、创伤、疼痛等刺激都可抑制免疫功能?(图1)

4教学设计中的资源利用

一节生动的课一定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各类资源外,教师还需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发利用课外资源。在资源的利用上,要兼顾资源的时代性、历史性、生活性和科学性。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8

万事开头难,要想学好《免疫调节》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三道免疫防线形成一个感性的理解十分关键。在教学实践中,若能利用好建构主义理论来对三道免疫防线的教学问题进行相关设计的话,会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领域的建构主义是学生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做同化,也就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同化这个过程来看,有效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感性认知十分重要。下面主要从三种常见的情境创设模式来谈谈如何设计“三道免疫防线”这一部分知识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鲜活性情境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本身的传授,而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去鼓舞、唤醒和激励,体现在怎么促使学生带着兴奋的情绪去学习,带着主动的情绪去吸取。学生在初中其实已经学习了“三道免疫防线”这一部分知识,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印象并不牢靠,有很多人甚至一点印象也没有,在学习时不存在代入感,也没有多少兴趣。根据实际情况,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应该着重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导入以唤起旧有知识,进而引发学生的代入感并强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一节课中,我首先尝试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具体免疫的实例,利用略显夸张鲜活的动画形象地把一个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在学生的眼前,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创设出来了。继而又陆续展示了显微视野下的各种免疫细胞,它们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它们是如何构建起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等等。学生的求知欲被进一步激发了出来。接下来,只要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再去展开各个知识点,一切都变得相当的顺畅和自然。

二、巧妙设置具体案例创设具象性情境

创设形象性的情境的本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在“三道免疫防线”的学习中,应首选艾滋病这个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通过让学生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尝试多举一些常见疾病的案例,尤其是在学生身边的鲜活的例子。只有联系到日常生活实际,学生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我就非常多地利用了像流行性感冒、造成比较大恐慌的非典型肺炎、花粉过敏等非常熟悉的例子,印象比较深的是学习这节内容时,恰好学校在组织流感的预防接种,我在课上就利用了这个背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特异性免疫的教学。在俯拾皆是的具象性情境的驱动下,学生非常高效地进入到了特定情境中,并以极大的热情去进一步学习掌握一些原本比较枯燥的问题,如抗体的本质是什么?由哪种细胞合成和分泌?与哪些细胞器有关?抗体的作用是什么?哪些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谁有特异性?记忆细胞在接种预防中有什么价值……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性情境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研究性病原生物免疫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们有效的完成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本文将简单阐述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将目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与对策。[1]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作用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培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了相关院校教育活动的重点目标。虽然传统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相关内容传授于学生,但是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使得学生毕业后鲜有人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下的人才需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仅要提高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还需要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满足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们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综合素质以及主观能动性也得以显著提高。[2]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课时严重不足

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为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共三篇,包括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共计35章节,课时的安排为36至72学时,课时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关于医学微生物与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而较短的授课时间势必限制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但是,如果增加该课程的授课时间则会影响其他课程正常开展。因此,只有对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时间以及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优化,才能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3]

2.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课程常见教学模式是由任课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按照相关实验课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程本身较为抽象晦涩,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甚至课后不愿意主动复习,并且对理论知识不进行深入思考,以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质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同时,在开展实验课程活动中,学生们因没有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束手无措,甚至有些学生对实验的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均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及水平。[4]

三、应对策略

1.根据专业学科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一本教材,由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免疫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其作为独立学科已逐渐渗透于其他学科领域,与此同时,免疫学原理、免疫实验技术逐渐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今的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加之授课时间严重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在不影响其他学科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传授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及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与优化,从而使学生们既能够了解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又能够提高其专业水平。微生物部分,可将微生物课程中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医学微生物的分类进行系统的概述,合理的删减微生物学各论内容,从而实现医学微生物学内容概述性、综合性目的。同时,教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微生物的免疫性、致病性与防治原则的讲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5]

2.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相关规定,以培养学生们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为教学重心,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作用于课堂活动。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立一个研究题目,然后指导学生2-3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要求每组学生自主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或者图书馆文献来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然后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汇集,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以论述或ppt的形式在班级内进行公开答辩。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并帮助学生们改正。此方法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且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6]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的学生交际能力以及探索问题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推广,必将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参考文献:

[1]董艳芬,梁燕玲,孟金兰,邢德刚.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7(11):48-50.

[2]张宇燕,杨洁红,黄燕芬.研究性学习在中医院校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6(12):77-79.

[3]刘爽,魏巍,朱金玲,张金波,张淑红,杨昕艳,吴祥红,王英敏,姚海涛.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8(10):45-46.

[4]DongweiZhangJunfengZhanQin.Studyonresearch-basedteachinginmicrobiologyandimmunologyforundergraduatesofChinesemedicine[J].CHineSemeDiCinemoDeRnDiStanCeeDUCationoFCHina,2014,12(4):78-79.

免疫学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pBL教学发展;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实践

在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比较接近的,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关系也非常密切。长期以来,对于医学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的教育,我国教育的实施都秉承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并充分的体现在了课程的设计中,引导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随着我国教学的改革,为了更好的促进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发展,其教学中将pBL教学法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应用。

1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也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是由加拿大的麦克斯特大学与1969年首创的,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了国际医学教育中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在pBL教学法中,其根本的含义为:课程的设计首先以一个临床问题展开,然后以小组研究讨论会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的实施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教师辅导制的学习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1]。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中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较,pBL教学法在课程的设计理念、实施方法、评估体系和实际的效果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异[2]。

2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2.1病例设计pBL教学法中,病例的设计是病原生物学和免疫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临床病理作为联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其教学中所使用的病例通常都是根据医院真实的病理改变与加工形成的,因此,在病例的设计中需要从5方面着手:①病例的选择需要和本专业的内容具有密切的的关系,所以在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中,其病理的涉及主要为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相关的内容;②所选择的病理在结构上要完整,在内容上要详略得当,并和本学科中的重点内容相关联;③病例的难易度要相互的结合,选择中以逻辑性强的经典病例为主,以空间思维比较充分的非典型性病例为辅;④病例选择从学生比较关心的内容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以思考题和相关背景知识的提示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适当性的引导[3]。

2.2学生课前准备pBL教学法主要是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需要在课前的1~2w前按照实验分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控制在8~10人,按照病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每组分2~3个病例。在病例的查阅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现有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查阅、相关课程教材的查阅、以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相关文献的查阅进行。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的实践,以自行查阅资料的方式在课前对病理进行初步的诊断,在诊断中探寻可行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了解本学科在社会中的最新进展。

2.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汇报发言的顺序按照病例编号进行,由负责相应病理的小组进行汇报发言,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其他组中的同学可根据这一小组的意见持反对和支持的态度,并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完毕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不同小组中所争论的焦点,以及存在分歧比较大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分析中逐步探寻最为合适的答案。讨论结束后,病例的总结由教师进行,并对学生在病原生物和免疫学课程中需要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将基础知识运用在临床实践和问题解决中的思路进行强调。总结完毕后,若课堂中还有充裕的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病例向学生介绍和本病例相关的新知识,促进学生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学习中的可拓展性。而在乙肝案例的实施中,经过pBL教学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的自主查询、讨论、分析和综合,促进着学生对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中乙肝知识的全面掌握。

2.4教学总结与评价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对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课后认真的整理课堂笔记,撰写综合性的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够使与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相关的知识点连接一个整理,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系统复习,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还需要对每一小组或小组成员中表现比较好的组别与组员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模式,其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为教学形式,由学生主动承担着学习的主要责任。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实施中,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不仅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思维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着学生对知识掌握度的提升,是现代医学教育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平.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10,22(0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