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2:00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1

关键词:服装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色彩;材料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师创作思路的重要体现[1]。设计师通过对设想、构思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确定设计方向及方案,明确服装的造型、面料、风格、搭配和主题等,最终制作成成品。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也不断拓展,时代的历史古迹、高山流水、民族风情、虫鱼花草和音乐舞蹈等都可以成为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文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装饰或修饰形成新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2]。

1后现代主义发展及特点

20世纪60年代,西方哲学和建筑学率先提出后现代主义,与功能主义、国际主义不同,后现代主义主要体现了装饰性,并打破了功能主义传统设计观念的制约,形成了较新的设计观念。后现代主义崇尚变异性和开放性,新型的材料、电子科技和新能源都是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具有极大的震撼性、奇特性。7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80年展成熟并对文学批评、服装设计、政治学、教育学和心理分析学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3]。服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以逆向思维为主,改变了传统的服装设计原则,如秩序、比例、统一、调和等,以多变、怪异、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和设计观念对服装进行设计,形成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服装。后现代主义下的服装设计也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一定影响,人们逐渐由传统意义上的笔直、对称等观念向混搭、个性等转变。服装的内长外短、内衣外穿等都是后现代主义特色服装的体现。

2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主要影响

结合以上对后现代主义发展及特点的分析,以下从服装设计风格、服装材料和服装色彩三方面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主要影响。

2.1对服装设计风格的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服装设计风格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风格多元化体现在服装元素、服装主题和人性化展现三个方面。(1)服装元素可以分为外轮廓元素、内轮廓元素、色彩元素、图案元素、材质元素、工艺元素和装饰附件元素七种。外轮廓元素是指服装的基本外部造型,传统设计下的外轮廓元素主要分为a型、S型和o型等,在后现代主义下,逐渐形成了不对称型、茧型等,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服装造型的观念。提花、印染、刺绣等是传统的图案元素,很多设计师通过日常观察和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形成人字纹、花卉纹样及字母纹样等多种图案,丰富了服装图案元素。(2)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服装主题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设计师将魔方、扑克牌、亮片、铆钉等融入设计中,形成了个性化、朋克风的服装主题,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3)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此展现服装的形式美感、装饰美感,突出服装功能和自由性的特点。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为了便于穿着者衣物收藏和搭理,设计出以褶皱为主的一系列服装,造型流畅,服装结构较为简单,对穿着者的身材没有要求和限制,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

2.2对服装材料的影响

很多设计师运用逆向思维和解构思维,将服装上设计出形状各异的洞,故意的将服装反面省道线、褶裥线等外露,将裤边进行磨损、撕裂,形成毛边,显示出服装的神秘性和个性化。少数设计师对风格迥异的服装进行搭配、创造,如将蕾丝旗袍与黑色长靴相搭配,将纱、纺等质地轻薄的面料和具有重金属韵味的流苏、铆钉腰饰相搭配,形成混搭效果。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产业,服装生产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传统的单件订做形式转变为大批量流水线作业。服装产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态平衡和能源等造成严重危害。随着后现代主义不断涌入,设计师开始加强对材料环保化和服装环保化的研究,设计时利用生活垃圾、工业碎屑等进行构思、制作,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环保化的服装,并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70年代国外设计师通过对锁链、别针、衣服碎片等的重新利用创作出一系列服装。国内设计师也跟随时展脚步,利用蕾丝、废旧报纸、包装袋等制作出晚礼服,并赢得了广大环保消费者的喜爱。

2.3对服装色彩的影响

色彩元素是服装对人们造成视觉冲击的重要表达。随着后现代主义不断深入,很多设计师逐渐尝试相反色相色彩的和谐搭配,以此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并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色彩,比如将象征泥土的黄褐色,象征环境的蓝白相间条纹等融入创作中。设计师甚至将相反色相互搭配,如紫色和黄色、绿色和红色、蓝色和橙色等,通过相反色之间强烈的对比,对人们的视觉造成极大的冲击力,形成独特的服装风格。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加里亚诺在女装设计中大面积、大量的运用大红色、中绿色、枚红色、中黄色及湖蓝色,利用格子纹、条纹等图案的相互重叠及分隔形成前卫、时尚、雍容华贵的服装风格,对人们的审美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在传统现代主义下,设计师为了展现男性稳重、深沉的特点,在对男装进行设计时大都运用黑色、灰色、藏蓝色等深色系,以此体现设计目的和设计构思。但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男性服装逐渐向个性化、鲜艳化方向发展,大红色、枚红色、天蓝色和明黄色都被运用在男装设计中,年轻男性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服装,以此展现阳光、活泼的一面。男装设计色彩的这一变化仍然影响着男性运动装、休闲装的设计理念。

3结束语

服装设计不仅要满足时尚、美观等审美要求,还应当赋予服装一定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穿着意义[4]。每一次社会时代的变化和艺术的创新都会对服装设计造成一定影响,引起服装设计的一系列变革[5]。随着服装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与西方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时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对具有现代主义的服装进行装饰和修饰,形成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服装系列。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从后现代主义发展及特点、对服装设计的主要影响两方面研究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风格、服装材料及服装色彩的影响,供广大学者参考。参考文献:

[1]丁炜鹏,孙冬,谌戡,贺传婷,王建伟,费芳芳.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创意服装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4546.

[2]孙莉,江虹,徐灿,李隽昱,丁汀,宋丽,赵冰心,曹晓彩,黄琳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学理论.2013,12(12):4243.

[3]谌戡,贺传婷,吕瑞雪,郭曼英,曾素根,王奉清,秦德清.浅谈后现代时期服装设计的游离性与边缘性[J].中国科技信息.2013,18(19):4748.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2

关键词:解构主义;内涵;意义与作用;风格及特征;表现形式

解构主义最开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解构主义它涉及到了文学、艺术、建筑、美术等多种领域,并且还在全世界引起了非同的影响,因为这个原因解构就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不仅如此,解构主义的运用使得艺术创作品之一的服饰受到所处时代艺术风格的熏陶必然与其紧密相连。

一、解构主义的内涵

“解构”这个词,如果我们单从字面上理解就可以看出来,一个“解”字的意思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解释为“结构、构成”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引申为“解开之后再构成”。因此,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实质就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并且分解,而且是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方式。解构的问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打破固定模式,可以开创多种多样可能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表现的是标新立异、变化的层出不穷、活泼并且恣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标准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可以让服装更加的有魅力,审美标准的提高不仅针对一小部分的群众,是对广大群众来说,解构主义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标准,让广大群众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二)有利于提高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在解构主义的运用中,只有设计师设计出来,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因此,设计师的水平非常重要,如果设计师没有很高的水平,即使运用了解构主义,也不可能让群众所喜爱,被大家所了解。

三、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风格和特征

(一)解构与重构是相互生成解构的意识就是重新解构和重新组合,它运用解构主义的特殊处理的效果,并且采用不对称的裁剪、采用利落的线条和更加独特的色调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强调了面料的独特性、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而且无不体现了它的服装的解构主义思想。因此,解构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解构与重构的相互生成。(二)表现出来的无规定性无规定性并不是表示没有任何的规定性,而是关于新的意义上的新的规定性,它是表明把彻底的反对形而上学与反体系化,解构主义作为自身思想的根本的规定,这个所主张的是一种美学的无原则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性质,它强调风格的多元化。

四、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对服装结构的解构服装结构非常的重要,结构就像一个人的骨架一样,人有头、手、四肢、骨架等,所以服装结构也有一个重要的骨架,比如肩部的设计、腰部的设计等,都会对服装设计产生很多的影响。在服装设计中,重视服装的结构,要按照比例进行设计,这样结构才会更加合理,让人穿起来更加舒服。(二)对服装材料的解构服装材料对于服装是非常重要的,服装材料有很多的品种,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风格,比如棉质材料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追求舒适,材料光滑,就表现出这个人非常的张扬,因此,解构主义中服装设计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服装材料的解构,让服装适合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穿出自己的风格。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塑料材质、金属、木板、玻璃材质、纸、珠片、橡胶、羽毛、石材、拉链等都可以用来制作服装。除了这些非常正规的材料之外,对原有面料的改观,也属于解构的范畴。(三)对服装图案、色彩的解构服装表现出来的形式可以从图案来看出来,一个非常可爱的图案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的小,富有一颗童心,很多的例子都可以看出,服装图案表现人的性格。色彩的表现力非常的重要,有的人喜欢黑色,有的人喜欢白色,也有的人喜欢绿色,因此,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表现出来的形式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四)服装对比面积的解构在图形的解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大量采用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各流派的手法风格,而且将自己置于过去与未来、激进与传统、中心与边缘、理性与非理性等模棱两可之间,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图案主导,显示出解构主义巨大的包容性。

五、结语

服装的面积对比也不再受到限制,大面积的对比色、细小而复杂的色块,多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同时在一款服装中出现,所以一反传统的服装的配色,对服装的面积对比进行了彻底的解构。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存在非常的重要,让群众越来越重注自己。在服装设计上要运用解构主义,这样就会使服装设计更加的美观,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赵丹妮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庆海,甄强军.从建筑到时装解构主义的罗曼史——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03):179-180.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3

关键词:立体主义服装设计结构融合

一、综述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最初开始于绘画,再到雕朔、建筑,最后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立体主义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其所要展现的目标。它通常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物象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表现没有传统表现方法的单纯与统一,而是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形成新的特色。

不可否认立体主义在反传统的口号下有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但这并不妨碍它在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表现在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设计领域,例如装饰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它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绕过了我们常规的观念,不从一个点看事物,打破了正统的设计原则和形式,以崭新的面貌影响了设计领域的空间。

二、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服装从伊甸园亚当夏娃用以遮羞的几枝树叶发展至今,它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包裹身体的布了。在变化频率越来越快的今天,服装更多是承载着人的思想和观念,蕴涵着人类的文化精神,与建筑、文学、音乐和绘画共筑着现代文明的艺术之桥。

随着人类人性的不断解放,尤其是女性的自由、个性、思维等的突破。服装更确切的说是服装设计已经不是一种语言就可解析,一种风格就可诠释,一种主题就可囊括。而是不断的求新、求异、求不同。而立体主义恰恰符合了这种要求,从新的视野去审视和挖掘服装的内涵。设计师和消费者在寻求更广泛的形态美过程中,立体主义成为了新的结合点。同时也推动了时装向前发展,为服装的整体概念打开了又一席空间。

1、结构表现

构成服装设计的元素主要是结构、色彩、材质等,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往往从这几大方面入手。服装的结构分为服装的外型和其它具体部位,对服装的变化起决定作用,也最能让人感到新鲜。在服装行业中,很多才气横溢的设计师们都将立体主义运用在服装的结构中。从服装的外型上,我们可以看到运用现代的科技技术,在服装外轮廓上任意挥洒,任马由缰,释放的创造激情,往往令观者为之瞠目惊叹。追求几何形体形式的排列组合,形成惊人奇突构造的同时,又具有宽泛、雍容的内涵。并更优雅地塑出了优美的人体曲线。三宅一生的作品很充分地体现了立体主义在服装造型上的运用,也最直观地表达了立体主义的精髓。

从服装结构的另一方面,服装内在结构上看立体主义。更是繁花似锦,别具一番风采和意韵。独特的螺旋下摆,用不规范的弧线或曲线呈现,任意的穿梭于三维立体的人体之上,随意而流畅;将水平线和垂直线交错运用在裁片分割上,使服装的结构产生面与面的关系,即体现主次、突现层次,又打破了秩序,找不到了可循环的基本单元,如大自然的音乐,四处流淌;多种领型交互穿插,组合成所要展现的一个整体的领子,或许有些唐突,然而这才是真正的焕然一新,脱离了领子的单一轮廓,重新定义了服装领子的外轮廓。

2、色彩块面

色彩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来看,比起结构、材质等因素,虽然不能占据更为主导的地位,但对感官的刺激却更为直接。设计师在服装上对色彩的运用往往会遵循一定的原理,立体主义在服装整体色彩上的表现形式是以“块”出现的,主要考虑形体的变化,所以色彩的应用是通过大色块来体现,但色彩的对比却不总是象原来的色彩搭配原理那样错开,来表现逻辑性和交代形体,而是明显的强化装饰,格外加强了作为穿着者个人的整体性,让设计醒目而与众不同。说到立体主义在色彩中的表现,就不能不说到服装品牌“七色麻”,七色麻服饰灵感来源就是西洋立体主义油画风格,不过它更多地体现是在色彩方面。大胆的运用各种色彩,不拘一格,自成一派,将不同色彩融合、提炼和重组成几何形和矩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激,但也不显浮夸,而是优雅、自信、舒适。

除了从七色麻服饰的色彩上直观地看到立体主义的表现,还可以在服装图案的色彩上传达。将简洁明快大胆丰富的色彩搭配用在不规则的抽象几何图案上,形成一种极具视觉震撼效果的元素,或是水波纹、条纹、波点、菱格纹、棋盘式方格、三角形……或是连续的抽象图形的几何元素。各种简单但变化丰富写意的直线、曲线和弧线构成的六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用色彩巧妙组合,把前卫元素与优雅气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犹如一张张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经典抽象画作一般,神秘而韵味十足,让人充满无尽的想象。多姿的色彩为几何艺术注入许多活力与青春元素,经典中带出时尚风范。

3、材质拼贴

服装的材质包括服装的面、辅料,它不仅可以反映服装的色彩,还由于原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它的外观会使人的感觉器官――眼、耳、皮肤等产生不同的感受。服装设计受面料的质地、手感、图案、色彩等多方面的限制,得体且适合设计师理想的材质,是设计成功的关键。即使款式雷同,不同的材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效果也不一样。反之,脑海中的设计很有创意,但受材质的限制,往往是设计师最头痛的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种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设计来体现其不同的意志。材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最终的款式与结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把握好材质与设计之间的尺度,灵活运用各种材质元素,使之在设计师独特的思维中展现服装的个性美,表达对生活的不同向往与追求。因而对材质的改造制作手段越来越多,立体主义也在此大显身手。拼贴这种手段将绸缎、棉麻、雪纺、薄纱、蕾丝等不同面料相互拼贴;扣子、拉链、罗纹……不同辅料重复拼贴;面料和辅料交错拼贴。全新的改造材料给人一种与常规截然不同的感受,动摇人们旧的审美观念,同时也推动自由个性的发展。

三、结语

不论是在服装的结构、色彩还是材质上立体主义设计都是设计师独立风格的体现。它在观念性和思想性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这样的思路和方向,无疑对于服装设计是很有帮助的,它也同样扩大了服装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使得设计师可以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与能量。在创新方面,为服装设计的发展开辟了更新的领域和空间。同时指引人们从更多种的角度去感受时装本身带给人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曹耀明编著.《设计美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4

关键词:解构;服装设计;风格;造型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服装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现象、思想潮流、艺术流派都会或多或少的通过服装这一载体反应出来,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当然服装风格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颠覆了一切传统规范,在利用传统的同时又彻底改造了传统,它可以包容人们能够想象的任何形式,能将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化的各种元素折衷混合。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出现,正是设计师从后现代艺术设计中汲取精华而获益的结果。

一、解构主义的形式形象特征

解构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具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及批评。否定任何假定的、自我相同的文化体,对以往的艺术存有疑问。具有很强的“反形式”和“反美学”特点。解构主义理论的复杂性,设计方法及视角的多义性,带来了表现语言与形式特征的多样性。它的多样性特征是:构成主义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与变体;具有共时性,可以不对环境、关联作出反应;重视隐喻随机的对立统一,强调疯狂和机会也是肯定性因素;试图恢复非理性和伦理性事物,由逻辑线索导致到非逻辑性的领域,重视异质事物,主张将封闭结构改为开放结构,通过引进异质事物创造出多层次的事物,拆散整体性、系统性,撒播差异性。认为没有决定作品终极意义的绝对真理,注释的过程是个无穷尽的过程,唯有包膜,没有内核,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强调元素的综合、谐调、构图,把潜在着根本不同的各部分天衣无缝地重合在一起。运用并置、机遇,带有明显的反形式倾向,发现被压制的东西、现实的反抗者,去打断本文性,并使系统错位。主张在界限上工作,如哲学─非哲学,文学-非文学,建筑─非建筑。并把这种多种感觉和多种含义变成无感觉、无含义,消解、分化现实。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是形体的载体,那么面料便是服装的躯干,无论理念的定位、形态的表达还是款式的变化,都需要通过面料来表现。解构主义服装中材料的应用常用的方式有面料的再造,通过面料的再造,改变常规面料的形态,把新的理念和对服装的理解注入其中。除此之外,解构主义服装还把传统服装不用的材料通过新的造型以及新的制作技术加工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新意识形态的服装,通过设计师的创作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在解构服装中,首先设计师会按照自己对美的认识和需要对不同的服装面料通过二次加工生成新的面料形态。制作常规新形态面料的技法和手段有拼接、堆砌、打散、变异和夸张等几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让服装带有一定的风格倾向,使服装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的面前,丰富了服装的内涵。以下就具体的形式进行阐述和总结。

(1)拼接

拼接是解构主义服装中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它是用同一种或者不同的材质面料按照新的规则随意自由的组合,让不同的元素和符号进行多元并存。单一的面料如果常规的进行加工制作仅仅是一件衣服,而通过图案的重置、拼接或者位置的转移之后,这就给无生命迹象的服装增加了许多异样的色彩,从而让这件普通的“衣服”有了艺术的效果,成为艺术品。

与拼接近似的堆砌,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法,堆砌是在拼接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层层拼接,产生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这种方式更能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利用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使服装具有强烈的解构主义,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2)打散与重组

解构主义服装以不常规、无标准为主要的特征,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结构线以及没有清晰的主次之分作为它的表现方式,促成这种不分明的解构就是打散与重组这两种技法。打散是将完整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审美原则和不同的比例将整体和原有的比例打碎,打散后将完整的整体相互联系构成新的整体。打散的手段有很多,经常通过抽、拉、撕等手法进行处理,打破原有传统的搭配规律,创造出另样的美的效果,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重组是相对于打散的另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没有规律和没有秩序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材质面料重新组合和归位,或者把原有不同风格的服装重新搭配,最终形成局部冲突整体统一的视觉风格。

(3)夸张

解构主义服装除了单纯的结构设计之外还使用夸张的手段。夸张是运用其原来物体的形状进行夸大或缩小本身的特征。在服装中,这种手法被使用的较为广泛,在强化服装造型的基础上使物体的形态和特征更加得到突出。这种方式往往通过体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材质的轻重、面料的软硬等进行设计,运用不同程度的夸张让服装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4)新材料的运用

解构主义的材料不单一,多样性,科技的进步也为服装面料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通过各种技术、各种方式制造出层出不穷的新材料,为服装设计注入了十足的新元素。工业材料是其中的一种,它以坚硬的外表生冷的色彩为主要特征,通过这种材料创造出的服装形式感比较强,轮廓线相比较为清晰,功能性比较独特。设计师通过自己大胆独特的设计,不断为人们设计出日新月异的新作品,满足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

除了工业材料以外,其他一些化学素材也成为解构服装的面料和装饰物,有设计师会使用一些废弃的包装袋、机器零部件、唱片、绳索之类的东西进行设计。增加了服装的设计感和丰富感。如图所示,设计师用白纸作为原材料,在大的造型的基础上,用层层白纸既增加了服装的丰富感,又将其飘逸、环保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为现代人提供了现代服装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三、解构主义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影响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其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时装风格,设计充溢着禅宗与人文的哲学思想,其造型因跳跃、断裂、分割、组合以及拼贴造成的非服装上的矛盾和冲突,使服装越发的沉厚、隐秘而富有内涵。解构主义的造型主要在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零部件的造型上进行分解和变化。

服装的外部造型的变化也就是服装轮廓造型的变化,不同的设计师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原有的外轮廓进行设计,或方或圆,或宽松或修身。最终造型经历过安详端正的H型、窈窕纤美的X型、活力四现的a型以及F型、Y型等不同特征的轮廓时代。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是这一特征的诠释者,三宅一生的服装有一种释放某种能量的特质,他的服装被称为是“东方遇到西方”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穿他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又表现独特的形体美。尤其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时尚界以多元化、个性化飞速的发展,解构主义服装正好在此期间迎合了消费者的时尚和个性需求,在造型上也诠释了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人们对服装不同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解构主义设计手法由起初的设计家的个人的、个性化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股影响世界的强大设计潮流。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得以形成。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化特点。它打破了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参考文献

[1]汪婷婷,朱和平.川久保玲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探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6).

[2]吴卫刚.服装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折衷与综合混搭创意服装运用

前言

后现代主义已经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时尚行业内各式各样新潮的创意服装设计,相对于现代主义、古典主义、国际主义而言,“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更具有多元化、不确定性以及延续性。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创意服装设计折中与综合的表现手法,在未来服装设计的发展中“折衷与综合”必定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模糊与不确定会带给人们对艺术与设计更大的发展和想象空间。

一、后现代主义的广泛意义及其在创意服装中的表现

英文postmodernism即为“后现代主义”,是一场源起于上世纪的艺术、社会文化以及哲学思潮,最早出现于建筑和哲学领域,现在已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时尚行业内各式各样新潮的创意服装设计,它具有多元化、不确定性和延续性,同时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对与否定。传统的高级时装设计师们并不愿意将时装艺术与通俗划上等号,他们更愿意将时装向绘画、雕塑或是戏剧等纯艺术靠拢,后现代思潮下的时装设计师们将他们的时装设计变成了破除传统的实验,把服装作为当代艺术作品来展示,其难以用风格或流派来定义。

“穿在身上的无厘头。”非常确切的形容了后现代主义服装,它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一切循规蹈矩的着装方式都有违其观念,服装不再仅仅被赋予遮羞、保暖功能,更趋于表现形式和美感。1990年madonna身着JeanpaulGaultier尖锥胸罩内衣作为演唱会的服装随即在全世界引起大轰动,“内衣外穿”即是对传统观念反叛的强有力形式。二是着装方式的改变,此时衣服已经脱离正常功能,脱离舒适,脱离了传统意义,CommedesGarcons川久保玲曾说:“衣服不一定要容易穿,甚至不一定能穿。”她设计的驼背装是对传统着装方式的反叛,衣服有的在背部高高隆起,有的在腹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肢体发育不正常的驼背或者孕妇。三是后现代主义服装更趋向当代艺术作品,在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界限,通过各种形式的解构使服装获得艺术效果。它可以是随意、信手拈来的“拿来主义”;可以是通过创造一种非理性的现实,产生高于生活的梦幻般的“超现实主义”;也可以是看似没有风格却风格相当明确的“折衷与综合”――非常小众的一个名词,与“混搭”有异曲同工之意。从广泛的角度来说,“混搭”是风格的混搭,而“折衷与综合”是风格混搭所产生的新的刺激点,借助传统并且注入新的前卫或当代的元素,其产生的对比、冲突都是新的看点。历史与现代、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真实与虚幻都可以融合形成新的服装外貌,设计师在各个矛盾之间寻找一个不含任何倾向性的支点,做出中性的表达,它削弱了意义与内容,更注重样式的展现。

二、“折衷与综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创意服装设计中

词典中解释“折衷与综合”是把不同的观点、意见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本文将其理解为“混搭”。近几年后现代主义风格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应用到创意服装设计中,“折衷与综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广泛,它是风格的混搭所产生的新的刺激点,借助传统并且注入新的前卫或当代的元素,其产生的对比、冲突都是新的看点。其思维方式是将各种不同的理论、思潮随意地拼凑在一起,历史与现代、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真实与虚幻等都可以融合形成新的服装外貌。“折衷与综合”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及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艺术的折衷与综合。多元的穿插与综合,随心所欲的搭配都强烈地表现其特点,它的风格虽然多元化,但并没有丧失其本身的精髓,它可以接受各种艺术形式,融合不同的风格,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都可以被用于创意服装设计中。对绘画艺术的折衷与综合非常典型的要数pietCorneliesmondrian蒙德里安完成于1930年的几何抽象风格作品《红、黄、蓝的构成》,与1965年YvesSaintLaurent推出的“蒙德里安装”的跨界融合。这款直筒无袖连衣裙的设计将蒙德里安绘画作品融合,抽象的几何图案、色块分明的三原色,在同一平面内创造了一种神秘感。同样的装置艺术也是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在《alexandermcQueen:SavageBeauty》一书中收录了麦克奎恩的经典之作,其中不乏带有装置艺术的创意服装作品,其中一件是以龙骨做支撑的礼服长裙,上面堆满了绽放的花朵,端庄典雅地穿在人台上,让人不忍触摸。

2、对材料的折衷与综合。后现代主义服装中对材料进行解构,其对象不再是常规材料,采用了很多非服装材料以及新型材料。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利用全新的材料制作,包括对废旧资源回收利用,高科技的运用,以及从材料组合上进行折衷与综合。在轻薄和硬朗、高科技和传统的对比中寻找折中。例如maisonmartinmargiela在2013年春夏高级定制服装中,宣扬“重组与新生”的概念,旨为宣传环保理念,其面料是将旧物改造并重新组合,这是在材料的分解和重组中进行折衷与综合。其服装最终呈现的效果有羽毛的材质,也有废旧塑料分解后重新组合形成的面料。

3、对工艺的折衷与综合。工艺的解构,不再是简单的缝纫切割技术,新科技被广泛运用。2013年SashaKanevski在春夏会中的服装采用趣味激光切割技术,面料被切割成各种镂空图案,穿在人体上图案自然被扯出空隙若隐若现,这种技术在去年服装设计中被广为应用,激光切割的皮裙也大为流行。同时,irisvanHerpen运用的3D打印技术现在也成为时尚界的热门话题,这位荷兰设计师将服装推向了科技革命。服装告别传统使用缝纫机的制作工艺,使用的材料也是塑料、橡胶、金属等非传统服装材料,非常完美地呈现了未来感时装。

此外,“未完成主义”也是属于后现代主义对创意服装设计中工艺的折衷与综合,通过挖洞、磨损、缝补等方法展现服装的不完整性,给人一种残缺美。例例如Dior于2005年秋冬的未完成系列,模特身着的服装犹如一个“人台”,面料被围绕在这个“人台”上,保留了线头,毛边等一切制作中的痕迹,看起来像是一件正在进行中的服装。这看似不完整但表达的意义却十分明显的服装其实也是折衷与综合,在毛边、粗缝、反缝、残缺、内外正反错置、暴露内部结构、碎片的拼接、一半完成得很精细而另一半只有粗略的大形。在服装表现中我们可以从面料搭配、裁剪、印染、缝纫、装饰等环节上实现“未完成主义”理念。

三、结论

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产物都是多元的,它本身就是模糊的、不完全确定的。而“折衷与综合”更是将观念模糊,将文化模糊,将一切可以混合穿插的事物综合,它就是能带给人想象空间,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一独特的特点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它没有束缚性且随意。对于以上“折衷与综合”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表象可以看见这一艺术形式已经很普遍地应用到了我们创意服装设计中,在未来服装设计的发展中“折衷与综合”必定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其未来走向也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未来“折衷与综合”也许会更趋向形式美,至于形式美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或许人们不会再去追究,而沉淀下来的是种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服饰美学;反理性;否定;解构

服装与艺术、生活紧密结合,任何艺术上的革新或者社会动荡都会给服装带来新的表现形式。从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到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从新工艺美术运动到立体主义,从达达主义到波普艺术,每一次艺术运动都会在服饰表现上留下烙印。二十世纪60年端于建筑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带动了其它设计领域的后现代设计运动,并慢慢扩展到教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学、美学、语言学等各方面。

从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开始步入后现代社会以来,后现代主义一词就开始流行。“后现代”与“现代”是相对应的词。后现代主义的“后”表达了反对的意思,即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同时后现代主义又是时间概念,表示了现代主义结束后必须经过的历史阶段。现代主义注重理性,后现代主义正是要摧毁理性和现代主义,它表达出的世界是破碎的,没有理性或非理性的主体,只有个体;它没有理论支点,而是表现出反理论,反本质,反统一性,不确定性,是彻底的多元论。波莱蒂曾这样描述后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不是风格,更确切的说,它不是一种风格”。以“否定”为主导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了对时装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嬉皮士”和“朋克”运动,他们对社会反传统,思想通过他们的着装反映出来。

一、后现代服装的历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生产力发展,社会消费品极大丰富,年轻人开始向传统挑战。此时期服装出现的是多元化的局面,后现代因素增强。六十年代中期,引起时装界震动和广泛流行的事件就是后现代风格的典型代表――超短裙的设计发明。六十年代后期,“嬉皮士”将其他民族的图案用于自己的服装中以对抗传统、反对越战。他们的服装不拘一格、形式怪诞以对抗西方传统服装。

在众多后现代艺术风格中,波普艺术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艺术形式。波普风格的服装设计师们为追求生活的情趣,常使用色彩鲜艳,反光的塑料制品,涂层面料,人造皮革等,并在腰部印上足以乱真的皮带纹样,在门襟处印上逼真的拉链纹样。

同时出现的还有后现代主义另一种风格――欧普艺术。欧普艺术对于后现代服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纺织品面料的设计上,而非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面料上的几何纹反复堆砌,形成有规律的结构,便能产生新的视觉效果。欧普艺术自60年代开始一直被后现代时装设计师所采用,并有了欧普风貌一词。

到了七十年代,后现代风格主要表现在“无性别趋向”,即女性服装的男性化。七十年代末,反传统的社会倾向引发了服装上的“朋克”运动。朋克的服装往往十分怪诞,朋克文化从以往的服饰中提取样式并把时装变成了通俗艺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后现代服装中出现了大量复古元素,同时东方民族服饰也受到设计师的青睐,设计手段往往是印制异域的奇异纹样,或在衣服上缝缀布片、饰物,或在服装上挖洞等。这个时代的中心议题是环保,要求回归自然,回归单纯的原始。

九十年代初的后现代服饰又向七十年代回归,新的朋克风格开始流行:1.内衣外穿:内衣少做修改或者基本不做修改就作为外衣穿着。2.透空现象:不穿内衣或者穿着半镂空半透明的服装。3.粗犷返朴:旧物再利用,重新加工制成新的服装,服装上留下大量未完成的痕迹,有着毛状肌理的视觉效果。4.古典艺术样式再加工:将以往重要的艺术样式,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的视觉元素进行不分年代的无序组合。

从后现代服饰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后现代服饰的发展中,由于资讯的不断更新,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意识的强化,人们着装更加追求个性化而不是统一。后现代主义时装体现出了对以往历史和异类的包容,服饰之变化流速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服饰之美就可谓万紫千红,缤纷异常了。

二、后现代服饰美学

服饰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品。服饰所呈现的美是造型、色彩、纹理等服饰元素与着装本身所构成的一个综合形象。正如格斯所说:“人是按美的规律才创造出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服饰美”。后现代服饰美学大致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构的艺术。

(1)对服装传统意义的解构。设计师完全背离服装为人所穿的概念,完全从设计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设计时装,考虑的是时装本身而非与人体发生关系的服装。让保罗1992年发表的装彻底解构了服装的意义。

(2)对于时装结构的解构。设计师将相同的服装开片重新切割组合,形成与以往不一样的样式,或者是某些部位进行非常规的改造。解构设计常在服装上进行试验,例如在某个传统上应隐蔽的位置挖洞,或在该位置进行强调,以不相干图形换取注意力。

(3)对图形的解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图像泛滥的世界,杂志、录像带、VCD、DVD、电影、电视等载体将大量图像倾泻给观众。后现代风格的服装设计将这些图像重新剪辑拼接后直接用于服装设计中。

(4)对传统材料的解构。后现代主义常常使用与传统面料迥异的材料来制作服装,最常见的是人工合成材料。亚历山大麦奎因1995/1996年秋冬推出了由塑料材质制作的时装,裁片之间用钉状物做了连接,而山本耀司则在1991年就推出过木板时装。

2.风格泛化。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在设计中大量用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各流派手法风格,将自己置与过去与未来、激进与传统、中心与边缘、理性与非理性等模棱两可之间,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艺术主导。后现代主义通过消除艺术(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39页)风格本身来换取艺术上的最大可能性。正是后现代艺术的风格泛化,为时装艺术打开一扇神奇的门,样式的借用打碎了风格的门户之争。

3.折中与综合。

折中主义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后现代艺术在将来自各个流派,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样式堆砌在一起的时候,艺术家就做了一个折中,折中的结果是风格的丧失。后现代服装设计的折中随处可见,具体到某件服装,可能是面料上印花纹样的综合、饰物与饰物的综合、松身与紧身的综合等等。

4.戏拟反讽。

戏拟与反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表现常用的手法。后现代主义艺术倾向于无目的无意义的虚无主义创作观,艺术与通俗之间的区别被取消,同时也取消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界限。DioR公司1999年春夏在巴黎会上的一套灰色西装的反讽手法令人惊奇,将西装反过来穿的行为立即改变了西装的性质,该套服装的裤子也极有特点,开了一条高高的衩,毫无疑问这是对传统西服的嘲笑。

5.现代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不是风格,或者说不是一种风格,它是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术语,如同现代主义一样,它是对时代文化现象的包容。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是不理会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问题的,因为他们直接将各种流派和主义拿来就用,包括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理性一直是西方所推崇的高级思维形式,现代主义了这一秩序。后现代则将现代主义的原理性因素更加推进了一步,后现代主义摒弃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化的观念,强调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型及人性的主导作用。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

后现代社会中,服装样式如此之多,时尚变化如此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被众多的时装会、媒体报道所保围。眼花缭乱是人们对服装的评价,美学规律一夜之间被打破,设计者可以将看起来是一堆垃圾的东西穿在模特身上,招摇过市。时装对于人们来说越来越难理解,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无论后现代主义设计如何忽视服饰的功能和蓄意的使用材料和色彩,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服饰设计都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设计的语汇,许多在它们刚出现时让人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现在已经被一些设计师使用在他们的设计之中,而且收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种对新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预,使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了。

参考文献

[1]孙志宜.失落与超越――西方后现代艺术现象研究[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7

[关键词]科幻电影服装;艺术特征;后现代艺术映射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

“服装高端塞事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一、科幻电影概念及发展历程

“科幻电影”就是“科学幻想电影”,目前主要从超现实的虚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做幻想式的描述。科幻电影是电影史上出现最早的类型电影之一。

在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中,科幻电影是历史最悠久且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类型片。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是科幻电影的萌芽期。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cinematograph,标志科幻影片的问世,但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影片。1895年的《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景象。1902年的《月球之旅》,标志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同时也被誉为科幻影片的里程碑作品。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科幻电影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革新,题材呈现多元化,其放映时间从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技术从无声走向有声,场面趋于庞大壮阔,蒙太奇等电影理论也逐一出现。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好莱坞科幻片的繁荣期。也许是由于人们心里笼罩着的冷战恐惧阴影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好莱坞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

20世纪70年代以后,科幻电影稳步进入成熟期,在电脑特效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画面更加精真,视觉效果更富冲击力。如《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异形》《银翼杀手》《终结者》等。20世纪9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电脑特效和信息技术发挥到极致。2003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其中不乏法国《女神陷阱》、俄罗斯《守夜人》、美国《阿凡达》等优秀之作。相信不久的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海外片场将挑战好莱坞,科幻片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二、科幻电影服装的艺术特征及作用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与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设计不同。它是为人物性格塑造及剧情推动而服务的,在影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是镜头语言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科幻电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幻想是科幻电影的主题,具有新奇的特点和强化的视觉冲击力。一般来讲科幻都是与未来相关的,所以我们常看到的科幻电影中的服装几乎完全没有限制,不像其他现实题材的电影需要考虑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等背景。因此科幻电影的服装设计有更大的空间,更强调设计感,也更具后现代特征。其营造的超级视觉效果,在服饰设计和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心理表达上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功效,使完全虚构的幻想世界中的角色真实可信。所以说成功的服装设计会为影片增色,而一旦失败则会影响整个影片的表达效果。

三、后现代服装的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爱)相对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绝对性形成巨大冲击。这些新的科学理论的“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内容被后现代主义吸收利用。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虚无,使人们处于游戏中,风格的丢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游戏”是后现代时装设计的典型特征。它可包容任何形式,利用传统而又彻底改造传统所呈现的破碎的不连续的展示的不确定性,来强调个性的突出以及设计的极端化。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服装设计的相结合说明了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左右它强调疯狂、颠覆、“非理性”;现在它所要表达的是随意与自我的重新诠释的“非理性”。无论是思潮或是运动都会随着人们不断进步的文明而进步和改变。

后现代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世界不再有中心,艺术不再有潮流,“怎么都行”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无限包容性和多元发展的可能。这也正好与科幻电影服装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四、科幻电影服装的后现代艺术映射

服饰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后现代服饰观”中吸取丰富的服饰设计语汇、表现方式等有用成分,符合服饰创新的需要。“科幻服饰观”在后现代服饰观与现代服饰观相互冲突、交融、互补中,呈现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的内涵。后现代服饰观与科幻服饰观最终以相互交融的新的服饰观推动服饰创新。并在新的服饰观与服饰创新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共同发展。

(一)服装中的波普艺术与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流行于美国。是指大众文化(流行性)及当代都市环境中的流行性现象,这些都是波普文化的载体。波普是由英国劳伦斯·艾罗伟发明的一个词,指通俗的大众文化,其设计强调趣味的新颖与奇特,充满了对传统的反叛,主要内容涉及反美学问题。《剪刀手爱德华》中带有戏剧性的设计,广泛采用金属和皮质材料等。在服装上应用浮雕感皮质纹样图案和靴子,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另类视觉效果。

欧普艺术亦称为视幻艺术和光效应艺术,《蜘蛛侠》以抽象形态出现利用几何图形和色彩对比产生形和光的运动。造成视觉错乱,并与蜘蛛图案呼应创造了新的秩序,它既是欧普艺术的体现,也是波普艺术的体现。

(二)服装中的嬉皮与朋克

作为60年代亚文化群体的嬉皮士,其服饰符号在科幻电影服饰中受到关注和采用。朋克服装怪诞,印有刺眼的图案和文字,下身穿紧身裤长靴。发型古怪、染发,对80年代以后的时装有非常大的影响。

90年代初服饰又向70年代回归,新朋克风格开始流行。服装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内衣外衣化、粗犷反朴,旧物再利用、透空现象、重新加工,留有未完成痕迹如针角、无边、破洞等以及古典艺术样式拿来再加工。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现代派的视觉元素进行无序组合形成折中的戏剧性组合。

《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身上那种集合了唯美和凌厉的哥特风格,背带+衬衫给人的印象就是比较绅士风格,给人以嬉皮印象。但是德普却演绎出了哥特味道化妆和造型把本来正常的一套衣服演绎出“离经叛道”的效果。《银翼杀手》中女战士的服装以自己独特张扬的标签深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现实和幻想之间找到了传统与另类的精髓,爆发了人类最个性最反叛的创意之灵。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才思充满着朋克风格。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如此盛产以纯粹设计精神打破世人所有想象极限的设计大师。

(三)服装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最初起源于文学作品,后来在视觉艺术中被广泛运用,同时在科幻电影中也体现了这种意识形态。

20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发端以来,它的概念性思维波及整个艺术领域,在科幻电影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超现实主义理念也使时装本身发生了观念的更新变化。在《生化危机》《星球大战》中超现实主义风格被运用在服装上,采用了奇异的剪裁修饰和强烈造型,给服装设计带来更多新颖的打破常规的创意和设计理念,超现实主义对于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推动时装的革新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移魂都市》试图通过对眼睛的巧妙蒙骗寻求奇迹和梦境,将体现视幻技巧并且带有喻示性和幻觉色彩的图案贯穿于服装中,其极富迷惑力的表现手法运用体现出设计师的思想,服装不仅仅是一个穿着物,更是穿着者心境的载体。《机械公敌》中的肌肉模型式的服装,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与服装结合能给人以一种新颖视觉美感和体验,在色彩表现上,超现实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师的直觉感受,表现出视觉的强大冲击力。作为表达灵感的一种方式,超现实创作手法只是表达一种概念。超现实主义设计师大胆摄入于人的精神世界,以各种奇特的想法和标新立异的设计来试图呈现人类潜意识梦幻世界和某种精神文化。

(四)服装中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亦称“构成主义”,是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流派,1913年至1917年间在俄国形成。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在服装中表现为大胆的几何形式和抽象形式的运用。在《星际之门》中具有未来意念的外太空人员服饰,大量的贴身皮革或反光涂层pVC,进行几何形式的设计,构成了明显的结构主义特征。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是由解构主义发展而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解构”的含义为“解开、分解、拆卸”。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是在反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说到底解构的问题是一个打破固定模式,开创多种多样可能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是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

解构主义作为科幻电影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偶然机遇、荒诞组合、随意堆砌、解构中心、解构抽象、解构具象等手段进行创作,寻找艺术支点。它是对传统意义的解构,也是对于时装结构的解构:重新切割组合或非常规的改造。这些特征在科幻电影中有着具体的表现。《X战警2》和《加勒比海盗》中对结构进行了新的解构,雕塑感效果处理增添了一种戏剧性的强调作用,极其干练的造型和多变的结构分割方形的袖头和绗缝细节,打造出雕塑感的前卫、时尚科幻感服装概念。《贝奥武夫》中将简洁的结构和流畅的造型、创新的面料与若隐若现的人体完美结合,向人们诠释了解构主义的新概念。

(五)服装中的表现主义

服装设计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科幻电影大胆应用表现主义的精神,以服装为载体,对客观形态进行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来表达内心世界。探索表现主义和服装设计的内在联系,对当今服装设计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深刻意义。通过一部大热的《阿凡达》,让所有人了解到了还有这样的一种“人”的存在,然而大热的影片背后总是会有很多辐射效应,其中土著人的身色——蓝绿色因内心恐惧而产生的色彩及思想的夸张应用于服装设计上夸张应用相互辉映。它是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人性中复杂、美好和阴暗的东西进行变形揭示……

科幻电影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是一门各种艺术交融的边缘学科,具有强烈的后现代风格特点。本选题通过对科幻电影服装的后现代风格进行系统研究,掌握其创作理念、方法及其后现念的应用。从文化上对科幻电影服装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理论价值,而且对现代服装产业也有某种借鉴价值。同时它也可供高等教育及服装设计、影视设计专业人士参考,对专业教育的理论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达到专业与行业的稳步接轨。

[参考文献]

[1]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13-219.

[2]包铭新,曹喆.国外后现代服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40-94.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8

服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

当前,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知识结构,而是把重点转移到了服装设计的款式、面料等是否符合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一种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绿色设计理念。应该来说,服装设计师的绿色设计理念指引下的服装设计应该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服装。但是,我国很多从事服装设计的设计师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到这一点,这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可以说是未来服装设计发展的主要承担者。而国外的服装设计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已经在实际设计中运用了绿色设计理念。因此,我们也要及时转变服装设计理念,重视服装设计师在绿色设计理念传承与运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要体现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那么,服装设计师应该如何来把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去呢?

(1)服装设计中要注重自然主义的应用。现代社会中的服装设计要重视人性化标准,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服装设计的自然与健康,强调人类对于生命的追求意境。事实上,这些年来人们已经对服装的需求从原先的审美观念转向了自然、朴素的设计要求,重视对服装设计的重新塑造,挖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如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借鉴立体剪裁的方法,运用东方平面构成的理念,设计出了无拘无束、少有人工雕琢的自然朴素的时装作品。当然,这些属于自然主义的范畴,是服装设计师职业道德与人性回归的象征,主要体现了怀旧风、乡村风、民族风等。可以说,这种自然主义的设计理念是绿色设计理念中的一种简化过程。

(2)服装设计中要注重简约主义的应用。简约主义是对原先大量消费的服装设计之风的否定与抵抗,因为那种服装设计理念过度地奢侈和浪费,是对资源的极大不尊重,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与之相对应地就出现了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它也属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重视保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强调服装设计的质而非量,重视服装设计的机能而非装饰性,希望以最低限度的素材来发挥最大的服装设计效益,反对铺张浪费,强调节省和废物的再利用。其具体表现为:“贫穷主义”设计、废弃物和旧物在设计中被再利用、仿毛皮及动物纹样面料流行。

(3)服装设计中还要重视环保主义的应用。当前,服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还应该体现在环保主义的应用上,而这种环保设计主义体现在新素材的开发上。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素材年代就已经到来,人们不仅注重资源,而且在新素材的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比如说英国就开发出了无污染的绿色纤维和环保纤维,美国也开发出了彩色生态棉。此外,国际上还陆续涌现出了许多其他的生态绿色材料,这些都对人体的健康基本没有危害。从本质上来讲,服装设计中的环保主义主要就是要再生利用被淘汰的废弃物,利用废弃物作为主要素材来进行设计创作,从而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发和使用环保材料,这种环保主义既可以表达人类对于旧物的眷恋之情,又进一步倡导了节约的理念。此外,环保主义理念还支持人们大量使用环保型材料,从而激发出了人们对于天然面料的执著追求,也为现代服装市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服装设计的展望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遮羞布的功能了,也有较高的审美要求。此外,人们在外界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现实情况之下,也逐步意识到了服装设计除了遮羞与审美功能以外,还应该包含环保绿色的内涵,这样才能对人体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与当前的环保意识盛行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说,服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环保意识、自然主义。当前,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已经严重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人类在面对自然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的时候,应该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服装设计师同样需要这样的设计理念。同时,服装设计师也需要环保意识,利用有限的材料合成对人体无害的材料进行服装设计,还要有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和新的节俭意识,以最低的素材发挥最大的效益,强调节约和废物再利用。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9

一、服装设计与时尚的内涵

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搭配焦点,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时装的产生并不是由时装设计师个人行为导致的,它反映出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状况。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型布料的出现,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新奇的东西,从而推进时装的发展。

二、时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现代时装借鉴了浪漫主义风格,回归了优雅华丽的感觉,并把浪漫主义所有的形式美观念与装饰手法运用在了服饰设计中,充满了娇柔的女性化味道。对自然色彩的追求、工艺的要求、曲线的多样型,个性化的塑造等丰富着时装界的变化。然而所有这些元素无一例外都诠释着现代服装设计者对欧洲古典华美的向往,给人以充满强烈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奢华印象。21世纪的新浪漫主义,在禀承了传统浪漫主义的同时,向更多元化演绎。新浪漫主义保留了传统浪漫主义的基本元素,如服装的流动和韵律,又适当加入后现代的速幻,以及嬉皮的颓废与都市实用,再加上艺术夸张和变异,使得服装展现出既简洁、美观,又出人意料的面貌。在21世纪的今天,个性和风格成为主流,人们更倾向于形与神的结合,以展现个人独有的风格,脱离传统的约束和限制。时光飞速,流行亦如此,作为个性视野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在向保持大自然原味的思想倾向发展着(新的式样、新的面料、更新的角度)。怀旧不是将过去的旧事物重新演绎,而是将其中的元素引入到现代设计中,即将历史、地域、民族中符合现代人品位的元素引入设计中,让人们在过去中揭示未来,从传统中寻找现代。所以我们往往可以从最时尚的物品中看到传统的影子,这是人们审美意识中“喜新怀旧”、“喜新寻旧”的心理反应,这种时尚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感性兴趣。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在古物中徘徊不前,而是在继承与发展中创造。怀旧的形式通过精心构思,巧妙借鉴,用现代材料、加工手法对其进行提炼、简化、改造和创新,已经是一种新的创造性呈现。

三、服装设计中时尚元素的作用

1.服装产品体现当下的时尚文化趋势

当前,服装工业采用新的组织管理方法,借助计算机技巧,大大转变了服装设计和制作状态。设计师利用显像屏幕、光笔和数据图形输入板可以绘制设计草图,按需要放大或缩小图像形状;也可以将各种服装的基础款型及零部件制成软件,供设计时选用和重新组合。此外还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的色彩库作为调色板,在几分钟内转变图像色彩,选配合适的布料,以求得最佳设计效果。如果配以电视摄像系统,则可以拍摄各种组织、图案和色彩,将其直接显示在屏幕上的设计草图中,以加强直观效果、提高设计质量。服装的造型可分为外造型和内造型,其外造型主要是指服装的轮廓剪影,内造型指服装内部的格式,包含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服装外型是设计的主体。内造型设计要符合整体外观的作风特点,内外造型应相辅相成,要避免抛开外型作风一味寻求内造型的精雕细刻,因为这将会起到喧宾夺主的反面结果。

2.服装产品引领新的时尚趋势

服装产品以超越现实的速度在发展,将最新的、最前沿的流行元素展现给大家,传递流行信息,让人家知道将要流行的样式。服装产品因为“新”,它才具有被追随的价值。服装产品也具备精神功能,向人们传达一种新的理念,转变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追随,从而形成一种潮流。通过媒介传播,使服装引领时尚变成可能,如通过多种传播渠道,时尚会、电视、时尚杂志、广告、名人名流着装等多种方式更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得人们很快接收流行的信息,影响他们对时尚的感知。人们对时尚的认知和偏好也影响着流行的发展方向。

四、服装设计中时尚元素的发展趋势

1.永远年轻的黑白时尚

在经典的作品里,红与黑为主调的作品居多。如高更的作品《雅格与天使搏斗》里,土地的红,人物服装的黑色与白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作品却被牧师认为是善意的玩笑。红色代表暴力和紧张,黑色又给人压抑的感觉,这样的冲击力太强,牧师因此拒绝了这样的礼物。蒙克的作品《吸血鬼》,画面中同样运用了色彩的强烈对比,红色头发的吸血鬼俯身亲吻隐于黑暗中的男子,这幅画第一次公之于世时震惊了世界,其中有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它描绘施虐与受虐的激情,因此而感到愤怒。在我们中国的当代的艺术绘画作品里,红色和黑色则最能唤起人们对过去革命时期的记忆。

2.复古轮回重生的细节装饰

服装设计的定义篇10

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逐渐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致力于艺术家本身的直观艺术表现,并且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意念对作品的影响,如通过作品描绘直觉和梦境感应等。他们的作品的笔触多比较奔放,辅以感染力极强的色彩语言,加上不拘一格的外部造型,这个风格中的代表性艺术家便是马蒂斯。另外还有以毕加索为主要成员的西班牙立体派风格,以改变结构而独领,也就是利用艺术家的思维扩展出的概念来替换现实的客观实在的外形概念,作品的视觉感受比较独特,需要有主观的分析才能理解作品所阐述的意义。而在当时的俄国以康定斯基为领军人物的抽象主义风格,则致力于描绘“艺术的抽象”、“主观艺术精神”的绘画理念,以不拘一格的色彩构成、线条构成来展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这时,众多绘画流派都以最时髦的口号、主张和表现手法,纷纷亮相,皆以表现新的思路著称,如达达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风格等多种思路流派都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名称各有不同,但都主张艺术思路要具有开放性并适应未来的需求,主张艺术的直观印象,主张自我表现。这些画派聚散不定,由于各人的行为动机和个性差异,或分道扬镳,或另立门户,或貌合神离,因而很不稳固。以致到了后期,有些人根本上否定艺术本身,强调精神表现,乃至丧失了美的表现和表现美的艺术本性。现代艺术发展至今,之所以还是具有较大影响,原因就在于其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内容,其所表达的内在含义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因为现代艺术是“将被禁锢的人们的思想和被封闭的人们的视野一一打开,让人们认识到艺术的多样化、多重性和多境界。”所以,时至今日,现代艺术还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就服装而言,它对服装的设计风格,表现为一种艺术的纽带之缘。

二、设计风格结缘

风格一词,现代社会出现频率较高,诸如说话、办事、穿衣等,都可以概括出“某某风格”,它是一种个人特点的显示。艺术领域的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就目前设计界而论,服装的设计风格,是指在整个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倾向性的设计个性和艺术特色,它可以是设计师个人的,也可是企业的,或两者兼而有之。

(一)波普风格的设计

“pop”是popular的英文缩写,意为“通俗性的、流行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波普艺术”,指的是“大众化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的”、“戏谑的”、“商品化的”、“用毕即剖的”、“短暂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通过塑造夸张的产品造型和比现实更典型的形象,缓解了现代主义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为休闲享乐打开了便利之门,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设计风格的代名词。在家居、服装复古风劲吹之当今,它又充当了时尚的化身。服装设计中采用光亮材料、色彩鲜艳的人造皮革、涂层织物和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造型设计突破陈规旧俗,色彩大胆而强烈,为年轻一族、职业女性所喜爱,成了新时代的风尚。波普艺术旨在打破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努力消除艺术中的高雅、低俗之分,开辟了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的艺术走向,使各种商业内容、生活用品、日常琐事都可以作为表现的对象,所以,“它与世俗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常常具有时尚色彩和商业色彩”,这就为包括服装在内的产品开拓了新的空间,以适合大众消费的标新立异、变换口味,而具有积极意义。

(二)立体主义风格的设计

源于1907年至1914年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流派,对服装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由法国人保罗•布瓦列特向“新样式艺术”繁琐累赘的“S”服装发起的革命性挑战,使服装史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许多著名设计师都不约而同地在立体主义绘画中寻求灵感。早在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女设计师艾丽莎•什帕列里就指出,服装设计应该有如同建筑、雕塑般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日本著名设计师小莜顺子更是被称作“最能传达毕加索作品概念的艺术工作者”。她最擅长几何图案与色彩分割的表现手法,以反映对未来世界的向往。服装大师伊夫•圣•洛朗在1988年巴黎春夏时装会上,就别出心裁地引用了立体主义画家乔治•布拉克画作中的“白鸟”,一大一小、俯仰来去的形式,大有离开人体而独立之势。

(三)未来主义风格的设计

主要形成和发展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绘画风格,强调未来的艺术形式的描绘应带有“现代感觉”,应该能够描绘出现代文明强烈的思维波动、震撼的音乐质感和多维度空间概念。而服装的主要表现形式则是借助外形、颜色感染力和所运用的材质加以表达。新潮的设计师让•保罗•戈尔捷的宇宙太空系列,外部造型具有独特性,构成形式具有感染力,借助不同类型的材料表现身体的每个部位。安德烈库雷热所创造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的未来主义风格的服装作品,其外在造型清晰明确、线条感强烈、平面色彩图案和单色部分对比的形象,表现出给大众难以捉摸的“未来”概念。从本质上讲这种风格的服装设计思路,在某些角度上描绘的是“极少主义”,这种观念主张用单纯的色彩构成理念、简洁的结构展现出设计师的艺术表现思想,是以后岁月设计师们一直所奉行的经典。2007年秋冬,未来主义驰骋愈甚,服装界借以颠覆传统的面料应对着明日未来之畅想。

(四)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设计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自产生起就不断影响服装设计的艺术流派。它因法国作家布列东在巴黎先后发表的两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而知名于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其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宣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彼岸”世界,即无意识和潜意识的非理性世界,并认为这后一世界比前一世界更为真实。他们信奉的格言是,事物的真正面目常常与人们得到的第一印象截然不同,主张“下意识”、“梦幻”、“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源泉。这一思潮波及范围相当广,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出了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于是,惊世骇俗的图案、炫目的色彩、高跟鞋式的帽子等超常规的作品,塑料、玻璃、金属制品饰物等,都堂而皇之走进了服装设计领域,以明确回应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格言:事物的真正面目常常与人们得到的第一印象截然不同。其中,公认为“最具艺术家特质”的是日本的三宅一生,以远东艺术风格和西方主流思路相互结合的一种设计风格,在其1982年诞生的服装作品,整体使用了较为细腻的黑漆布组成,采用竹子材料的胸甲,喷涂上黑漆,造型上强调大斗笠帽和折扇,这完善的日本新女性形象,皆为“超现实主义”手法塑造而成。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还举办了超现实主义的服装展览,获得极大成功,惊动了上达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大师,下至服装潮流的追逐者。一时间,巴黎、伦敦、米兰、纽约等服装重镇的一流设计师都加入了这一行列。日本的君岛一郎、法国卡斯特巴杰克等,都有作品问世。这种以大胆革新、奇思妙想,于荒诞中见童趣的创作精神,推动了服装设计,使平时看来不可能的怪念头变为现实的作品。当然,议论也在所难免,还引发了服装中的色情主义。拉格菲尔德、洛朗等大师装饰袖口所用的唇形珠宝,就是显例。最早把超现实主义成功地引进服装设计领域的是埃尔莎•夏帕瑞莉,她在非理性的服装世界里,突发奇想,把一只高跟鞋倒扣在头上成了一顶时髦的帽子。超现实主义于服装设计来说,最大的功绩,就是发挥巨大的想象力,把本来毫不相干的材料组合成新的作品,激发创造灵感,从而开启新思路,即拓宽服装设计视野的一种新思维方式。

三、现代艺术理念对服装设计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