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十篇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十篇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2:22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1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分阶段分层次健康教育模式

【中国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2)02-0330-02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和促进人体的健康[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促使精神病人疾病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以满足精神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是临床护理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对2011年2月至8月收住我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分阶段分层次的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了2011年2月至8月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共82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29.1±8.5)岁,其中精一病区41例作为观察组,精二病区4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1)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如定期组织病人进行精神疾病知识集体讲座,板报形式及常规的健康知识宣教。(2)观察组按分阶段分层次健康教育模式计划来进行,不但要注意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还要考虑患者的不同情况,因人因时而宜分层次,结合不同的教育方式系统进行具有针对性专科的健康教育,见表1。

表1系统健康教育安排

2.3分阶段分层次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

(1)急性期健教:①入院介绍: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就为其进行环境介绍、病区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同病区的病友,使病人尽快消除陌生感。对病人家属除进行上述介绍外,还向其介绍病房的安全制度、探视制度及探视时的注意事项。②指导或诱导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及检查。责任护士在做好入院评估的基础上,把劝导或诱导病人接受常规治疗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③教会病人或家属如何应对药物引起的副反应。教会病人应对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医生、护士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药物副反应中,我们主要针对便秘、肌痉挛、流涎、震颤等进行教育,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副反应,坚持治疗。④饮食指导:除对病人常规进行饮食卫生指导外。同时做好生活护理,督促式指导病人进食,保持营养平衡,必要时给予协助。

(2)症状控制期健教:①讲解有关精神科的知识:如病因,症状及预防等。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真正的性质,减轻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②对患者讲解如何处理好个人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与患者谈前途,并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保持乐观精神,保存积极态度,建立好良好感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伞开展特色的工、娱、体疗等康复训练,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的特征开展丰富多住院生活,减少住院带来的约束感、孤独感、苦闷感和想家情绪。④制定体力、意志、劳动技能等的康复训练计划:针对患者住院时间稍长的易导致生活懒散、行为退缩、厌恶活动等特点,告知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使患者充分认识自身价值,为早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⑤药物宣教:针对病人所用的药物向其介绍药物名称、作用、机理、常用剂量、增减药量的方法、副作用表现等,使得患者坚持服药,并且按时按剂量服药,让患者明白服药与否对疾病康复、巩固疗效的利弊关系。⑥心理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好情绪的释放与控制,做到环境适应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逐步增强,具有一定的忍耐力与自控能力。

(3).康复期健教:①预防本病复发的相关因素宣教:时护士要帮助病人分析病情,诱导病人寻找发病原因,总结规律,同时告知病人正确对待疾病调整身心平衡的方法,让患者早日重新回到社会。②特殊康复③心理的宣教:帮助病人分析认识住院的各种因素,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并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患者做好出院的自我设计,做好逆境顺境的心理准备,正确把握自己,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三回归社会角色适应的宣教:帮助病人做好角色的转换,回归社会后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事件,适应并正确处理与自己有关的社会矛盾和不良的社会舆论,树立坚强的意志,并告知家属配合,使病人尽快摆脱“病人角色”,逐步获得自行料理生活的能力。④营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的宣教:指导家属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学会观察和识别疾病的症状及复发先兆的方法,督促病人维持用药,定期复诊,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合理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帮助病人分析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克服各种困难,使病人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关爱,以尽快融入社会。

(4).出院期健教:出院时做好宣教:出院后,在家属的陪同下定期回院复查,妥善保管好药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做血液检测;家属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劳逸结合,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患者要养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忌暴饮暴食;患者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解脱,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其他娱乐活动。

(5)社区干预期健教:出院后只停留在单纯药物维持治疗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是有限的,应兼顾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所以定期要对病人做好随访工作,随访内容包括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定期复查请况等,同时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指导患者和家属利用社区资源,如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栏,增强群众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与理解,为病人营造一个宽松的康复环境,这有利于精神病人的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早日康复。

3.效果评估

护士长安排医务人员定期对病人进行精神疾病知识讲座,并回答病人的提问,检查落实情况和抽查病人掌握健康知识情况。一般病人住院10天左右后根据病情即改为Ⅱ级护理,可以参加特殊工、娱疗、体疗及功能锻炼。由科室的教疗及娱疗老师共同出试卷,成绩≥80分视为健康教育达标。医院及护理部对每位病人在出院前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病区。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将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总人数除以总调查人数即为满意度。

4结果

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观察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由表3可见,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制定分层次分阶段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首次住院精神病人健康需求而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加以强化,使他们了解精神疾病经积极治疗是可以控制的,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疾病,面对现实,劳逸结合,有规律地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不能因病人的出院而中断,要长期进行[3]。定期做好家庭随访及社区教育对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防止病情复发有着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分层次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我们观察发现,分阶段分层次健康教育对病人进行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要求护士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的计划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做,逐项落实及强化,防止了漏项,取得了明显效果;而一般的健康教育只停留于泛泛的一些知识传授,未系统地应用,针对性和连续性不强。因此把分阶段分层次引入健康教育中,根据每个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制定阶段性教育计划,并不断检查反馈,可大大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分阶段及层次的健康教育要求护士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与疾病有关的问题和内容,因此,护士要主动多学习,多渠道丰富自己,善于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和接触,密切了护患关系,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健康教育,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了97.6%,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对首发精神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密切医护联系,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2

一、明确目标,完善机制,强化措施

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市实际,20*年,我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要达到30%,201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病治疗率20*年达到50%,201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年达到全市人口的2/3,2010年达到全市人口的4/5;20*年、2010年精神病救治率分别达20%、30%;20*年、2010年精神病救助率分别达10%、20%。

对已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紫阳、平利、旬阳、白河、汉滨区五县区,20*年、2010年精神病防治知晓率应分别达到50%、7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60%、80%;精神病治疗康复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0%、100%;精神病救治率应分别达到30%、50%;救助率应分别达到20%、30%;实施医疗救助,县区免费服药的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每年不低于100名;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及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0%。20*年达到的目标应纳入年终检查考核评比,并接受中省检查验收。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陕办发[20*]15号文件中确定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指导原则,尽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要落实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精神卫生工作属公共卫生范畴,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县区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尽快建立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当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实际,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各县区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调查摸底,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进一步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对具备开办条件的精神疾病防治医疗机构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待,免征相关税费,以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领域。

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宣传、财政、人事、劳动保障、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要分工作协作,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卫生、残联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面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将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作为全市精神卫生教育和培训的基地,负责全市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工作。

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监护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问题。

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扰乱公共秩序、影响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严重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由公安机关协助护送精神病医院实施强制治疗。

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精神卫生教育的内容,制定“学校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20*年起要确保在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安排精神卫生专题或将其内容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并保证必要的课时。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要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到2006年配置率要达到80%以上;学校校园宣传栏中应设有相对固定的精神卫生宣传园地,到2006年宣传园地的设置率应达到70%以上。

司法部门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权益保障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工作机制,依托对精神疾病有鉴定资职的医院,开展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业务。

宣传部门要有计划的在新闻媒体开办精神卫生栏目或专版,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围绕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组织开展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精神卫生氛围。

三、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

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学校老师、班主任、校医等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20*年,市、县区应要选择1~2所学校作为试点,2010年有1/3的学校开展。

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干预。各级妇联及妇幼保健机构要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的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

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各级卫生、老龄工作服务机构要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及基层卫生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卫生、财政、民政、公安等部门要联合成立灾难应急与危机干预组织,将精神卫生救援内容纳入救灾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

做好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各级卫生、工会及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公安、司法部门要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和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及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

四、做好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及监测工作

各县区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市、县区现有精神卫生专门机构或指定综合医院,要承担本辖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逐步在社区建立精神卫生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规划。目前,尚未建立精神卫生机构的汉阴、石泉、宁陕、岚皋和镇坪等五个县,要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院就治和转诊制度,开展家庭病床和监护服务,指导精神疾病患者“工疗”、“农疗”和家务劳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回归主流社会。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社区专干和家庭康复人员的培训工作,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乡镇和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

卫生部门要提高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等重点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服务能力。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公安、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要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及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要利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测系统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精神疾病检测系统,承担起市区精神疾病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步伐

市卫生局要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医学伦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要逐步加大投入,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要有计划地加强医学院校在校生、现有精神专科和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3

一、指导原则

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为精神病人提供较好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治疗康复。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制定有关促进和防范精神卫生问题的工作计划,实施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落实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01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我省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05年达到50%,201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0*年达到1200万人,2010年达到2300万人。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县级以上政府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和协调组织,制定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明确有关部门职责,统筹落实和安排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和落实各项措施。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专项防治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研究制订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定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卫生部门要承担精神疾病的预防、干预和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服务方向和重点,采取措施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相关费用,扩大治疗服务面,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会同乡镇街道、社区了解掌握本地区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公安部门所属安康医院要承担本地区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治疗工作。没有安康医院的设区市,卫生或民政部门所属的精神卫生机构必须承担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治疗工作;残联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

四、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建立以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心理卫生科、心理咨询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一)逐步加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建设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重视精神卫生防治学科的建设,根据本地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需要,配备足够人员和工作经费,开展大众心理健康咨询、干预和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制作。

省级精神卫生中心要充分发挥对全省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技术指导的作用,逐步成为全省精神疾病防治、科研、人才培训的基地。

各设区市至少要有一所市卫生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所属的精神卫生机构,尚无精神卫生机构的要尽快建立。要重点加强本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精神病人的就医和康复条件,提高精神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并成为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培训、科研、治疗和康复的基地。

完善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功能。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精神科或心理卫生(咨询)科,并列入今后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内容。200*年,每个设区市至少要有一所综合性医院能够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到200*年,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所综合性医院能够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各设区市、县(市、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神卫生机构或指定综合性医院承担本地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做好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服务保障工作。各地区要开展精神卫生服务保障进社区活动,把精神卫生服务保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基层、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基层、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

(二)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现有精神专科、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提高预防和控制能力,通过举办精神科医生培训班、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精神科学术年会、精神科康复医学年会等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技术水平。

完善精神(心理)卫生机构、人员准入。卫生部门要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和建立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加强精神疾病预防与干预工作

(一)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编辑、制作面向大众的心理健康读物和重点人群的干预材料,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使用。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利用每年“精神卫生日”等组织大型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动员全社会,积极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有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可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缓解求询者心理压力。开展危机干预试点工作,各设区市要确定一所精神卫生机构或指定综合性医院成立本地区精神卫生危机干预中心(科、站),设立并公布电话号码,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求助人员提供危机干预服务。

(二)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干预

1.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

2.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

3.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4.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

5.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

(一)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精神康复科室,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二)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要采取措施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实行城乡医疗救助试点的县(市、区),应将符合条件的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七、重视精神卫生的科研工作

(一)重视和支持精神卫生科学研究。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科学研究,鼓励把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实践。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人员交流与技术合作,学习国内外精神卫生服务保障工作的经验,以发展我省的精神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对框架人口的筛查和对可疑病例的诊断,以了解我省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常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医疗资源利用率,为政府进一步制定精神卫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地要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报病工作,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病趋势以及治疗康复的覆盖面。

八、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4

关键词:精神卫生体制;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R197

我国现有的精神卫生财政保障体制,是随着建国后对精神卫生认识不断加深、政策不断完善、配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结果。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至全面开展阶段三个历史时期。了解和梳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理解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形成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其现存的矛盾与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起步阶段

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是从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开始起步的。会议上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完善管理,从此推动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当时的工作方针,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之后,进一步建立了由卫生、民政、公安部门为骨干组成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开始在城乡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仅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而且大大促进了精神卫生理念认知、服务体系、防治水平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因此,1958年后的20多年的工作方针,大致与此相适应。第二阶段,则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精神卫生第一阶段的任务尚未完成,公众对精神卫生的了解还很少,还有不少重性精神病患者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我国正处于进入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各类与社会变革相伴的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增长,因而精神卫生第二阶段的工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新的指导原则,兼顾两个阶段的需求,既要重视预防,又要加强治疗;既要抓住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又要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同时,还要加紧立法,依法开展工作,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阶段

“七五”(1986―1990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在城市推广以专业机构为中心的三级防治组织,提倡基层卫生组织和精神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在农村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开展家庭社会防治工作。此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家庭结构、人口结构改变,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生活事件和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增多,要求精神卫生服务必须从对精神病的防治扩大到预防和减少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把开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1986年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和1990年卫生部、民政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经验交流会,促进了城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精神卫生服务从精神病院,扩展到综合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乃至学校、工厂和社会。大多数医学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教研室、教学基地。医学心理学已列入教学计划。部分院校开设了精神卫生、行为医学或精神医学专业,国家组织了包括精神残疾在内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将探索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精神社区防治康复体系列入国家规划。选择30个市、30个县进行精神病综合防治康复试点,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精神病院、社区、单位、家庭密切配合,各尽其责,使精神病患者安定情绪,缓解症状,解除关锁,参加劳动,改善生活的要求,国家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这个计划纲要制定了《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八五”实施方案》。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着重强调要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尤其是要加强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和中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协作,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逐步扩大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研究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又确有成效的精神卫生技术,使更多的人通过精神卫生服务而受益。

在“九五”(1996―2000年)规划中提出扩大试点,又新增加136个市县,在覆盖2亿人口、200多万精神病人的200个市、县对120万严重的精神病人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使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稳步发展。

三、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开展阶段

我国近10年来的精神卫生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规划阶段、2005―2007年的全社会意识阶段以及2008年以后的实施性政策阶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一)规划阶段

2001年10月30日,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认真贯彻同志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确定新时期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发展策略与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卫生部等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及《中国精神卫生工作2001―2010年规划(草案)》进行了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但是,由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委中没有财政部,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经费问题的挑战。经过各方面的协商,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针对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意见》要求各地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二)全社会意识阶段

2006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的部分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维护精神健康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作组成。2005年,国家开始编制“十一五”规划。部分精神卫生知名专家联名向国务院副总理递交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呼吁“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我国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卫生部经过研究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高强,2005)。监理部门间精神卫生协调制度,申请成立由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残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的全国精神卫生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推动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形成,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2006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卫生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卫生部牵头。国务院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问题,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张明园,2005)。

(三)实施性政策阶段

2008年以后,我国的医改进入攻坚阶段,精神卫生在大卫生以及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精神卫生联席会议成员中的16个部委和文化部于2008年1月15日联合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纲要(2008―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定了精神卫生体系的基本原则。第一,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第二,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完善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第三,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第四,加强领导协调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张明园,2009)。《纲要》提出了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包括心理卫生问题预防。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网络、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精神维护心理防治服务网络及中小学心理辅导。实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精神卫生体系发展实施计划;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成为《纲要》的三个亮点。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精神卫生政策的沿革

(一)对精神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

纵观我国有关精神卫生工作政策的发展,不难看出政府对于精神卫生认识的逐渐深入。从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以来,精神卫生工作逐渐由“积极治疗”发展到“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对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

从最初的治疗为主,到逐步突出预防的作用;从最初的避免精神病人对社会造成危害,逐渐发展为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这两项对于精神疾病和精神病人政策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精神卫生事业认识的逐渐深入。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社区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和医疗专业人员,在精神疾病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医疗机构没有足够动力进行预防工作。因此,一个全面具体的预防体系和配套实施方案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精神卫生地位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卫生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重视程度的逐渐加强。1998年我国部委调整后,精神卫生工作从由卫生部医改司负责改为疾病预防控制司负责,精神卫生开始走向公共卫生领域。

(二)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渐增加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其中第二件事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地方病、职业病、精神病防治”。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残联等4部委联署;国务院转发的《意见》,由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残联、教育部、司法部和财政部等7部委联署;最近的《纲要》由17部委联署,新增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老龄委,包括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纲要》得到更多部委的认同。这三份文件首先都确定了精神卫生的重要性,认为其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民政部,2002)。

(三)对精神卫生工作投入的逐渐增加

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从投入的角度来说,从最初的指导性工作,到对精神卫生工作专项投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不断重视。2008年12月1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配套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下发,拟安排中央专项投资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有精神专科特长的综合医院)建设。2009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和民政部下发补充通知,要求各地依据本地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整合区域内卫生、民政、企业等所属精神卫生资源,原则上每个地市中央支持一所地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建设任务是承担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各省已上报90亿建设资金预算和投资计划。这将是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硬件改造的首批大规模国家投资。政府对于精神卫生领域的投入显著提高,精神卫生机构硬件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精神卫生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对精神卫生领域“软件”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包括医生、护士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

2003年“非典”的防治经验使中央决定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三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及性为切入点、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作为当年唯一的非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列入了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成功地进入了国家公共卫生改革的行列。因2004年获批中央经费686万元,项目以后被简称为“686项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指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第一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中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5大类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在第三方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中,提出重点改善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包括对中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高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Z].2005.

[2]卫生部,民政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Z].2002.

[3]张明园.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性文件――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1-2.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5

【关键词】临床路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03-01临床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连贯性,使护理人员依据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其效果是显现的。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临床路径对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病例选择标准:(1)诊断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患者没有合并躯体疾病;(3)年龄20~60岁;(4)对照组和试验组文化程度均衡,具有可比性。

1.1.2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西脑科医院一病科收住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为男性;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18%,中学57%,大专以上24%。两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除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外,应用临床路径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表,进行有时间、有步骤、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1.2.2组建临床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组成,进行护理路径知识培训,确定护理人员的角色和职责。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在护理部主任的指导下,编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表,(表1)

1.2.3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临床路径表放入护理病历中,入院后值班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并签名。如患者处于急性期暂缓宣教,待病情缓解后责任护士根据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格进行宣教,宣教时语言通俗易懂,让患者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每次健康教育之前先提问上一次的内容,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掌握内容的情况,进行反复宣教。直至患者能够掌握相关知识,能够自觉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行为。

1.2.4检查、督促。护理组长经常与家属联系反映患者住院情况,征求家属意见,了解家属有何健康需求,并指导护士,监督、了解健康教育的进展和效果。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周一次或在晨间护理、护理查房时根据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格的内容,提问患者,了解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情况,对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责任护士再进行宣教。

1.2.5出院前评价及指导:患者出院前由临床路径小组进行达标、总结、评价,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使患者与家属充分认识休息、适应社会、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禁酒,遵医嘱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重要意义。告之家属一定要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防止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导致复发,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随时观察病情,定期复查,引导患者接受适当的社会刺激,预防复发。

2评价指标

(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比较?根据健康教育内容采用自制问卷,内容主要为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等,将复述内容得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视为达标。(2)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护理部制订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

3结果

4.1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组疾病。其病情迁延,复发率和病残率高,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于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疾病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差,不能很好地认识到长程治疗的重要性,导致复发率高。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当务之急,不仅对患者、对医院,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是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4.2按照临床路径图表内容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知道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具体。按照护理路径循序渐进,分时间、分阶段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克服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满足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使患者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情况、保健、康复、自我护理等知识,本文表2的结果表明,试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比对照组高。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4.3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包括家属)的满意度。经统计比较:研究组病人满意度达95%,家属满意度95%。对照组病人满意度86%,家属满意度88%。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护士每天按照路径内容主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并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增加了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机会,可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从而增进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参考文献

[1]方立珍.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康复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oleofhealtheducationduringthenursingprocessinrehabilitationofschizophreniapatients.methods58schizophrenicpatientsduringtheirrehabilitationperiodwereincluded.theywereassignedintotwogroupsrandomly.Regularnursingprocesswasconductedbothintrialgroupandcontrolgroup,whileinthetrialgroupsimultaneouslyachievedhealtheducation.noSieandipRoSwereusedtoassessthetwogroupsbothbeforethetrialand8weeksafteritbegan.Results(1)inthetrialgroup,thepatientscompliancewithnursingandmedication,theircopingskillandtheirawarenessaboutdisease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whencomparedwiththatbeforethetrialbegan.(2)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scoresofnoSieandipRoSratingscaleoccurredbothinthetwogroupsbeforethetrialand8weeksafteritbegins.thescoreofthetrialgroupwasinmuchlower.Conclusionitisquitebeneficialtoconducthealtheducationfortheschizophrenicpatientstoimprovetheircompliancewithnursingandmedication,toeasethesymptomsandtofastentheirrehabilitationprocess.

【Keywords】healtheducation;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

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占主导地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同样受生物-心理-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精神患者的健康教育已引起精神科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为了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我院对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长期住院患者,男女不限。入组标准:(1)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病程3年以上,连续住院1年以上;(3)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上(含初中);(4)无严重躯体疾病及智能障碍;(5)顺从性好,监护人合作;(6)除心理治疗及躯体治疗外其他治疗不变(包括药物剂量)。符合上述条件者共58例,随机排序编号,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男44例,女14例,年龄18~50岁,病程(9.8±6.3)年,治疗用药按抗精神病药物效价折算氯丙嗪剂量300~400mg/d,平均(310.7±96.5)mg/d。两组间各因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遵循护理程序分五步进行,即对患者需求的评估、教育目标的确定、计划的指定和实施以及效果的评价。本试验采用“上海市2002年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表”经修改后进行需求评估,采用《精神病防治康复》[1]及《精神科患者健康教育》[2]中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标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最后应用住院患者康复评定量表(ipRoS)、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自制量表进行结局评价。由4名经统一培训的精神科护师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量表测评和教育。第1周:精神疾病常识;第2周:药物知识;第3周;康复知识;第4周:常见问题应对技能。第5周:评估患者的接受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内容的提问或请患者复述,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未掌握的知识改变方式再进行教育,如此循环反复到8周后结束。形式以个别辅导与集体上课相结合,时间不固定,以患者乐意接受的时间为宜,每周保证5次,每次30min。

1.2.2测评工具和时间采用noSie和ipRoS量表及自制量表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和实施8周后进行测评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名测评人员对各量表测查一致性Kappa值为0.80~0.93。

2结果

2.1依从性试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由48.28%上升到86.21%;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由41.38%上升到75.86%;应对技能由27.59%上升到62.07%,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表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2noSie量表评分试验组患者noSie量表总分从开始到4周末、8周末逐步下降,表明经健康教育后患者病情有缓解与好转。见表1。

2.3ipRoS量表评分两组患者8周后ipRoS康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见表2。表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noSie评分比较表2两组患者8周后ipRoS康复评分比较

3讨论

3.1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本试验表明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使之对疾病及药物的副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对疾病的应对技能和康复有了正确的认识;其次由患者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自身潜能,形成积极主动的治疗信念,从而对患者提高和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3.2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缓解表1显示,noSie评分有显著变化,这与曹新妹[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一方面良好的依从性在控制精神症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护士的教育指导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促进了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改善。

3.3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身心康复表2显示,两组患者8周后ipRoS康复评分比较显示试验组好于对照组,这与刑善勇[4]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护患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护患之间保持沟通与联系,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应对各种问题的技能,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随着医学的发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有益的,能使患者获得医疗与心理支持、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观察期短,样本数较小,其远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林桂荣.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6.

2张明园.精神病防治康复.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9.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评估;健康教育;病程;家庭功能;认知程度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脑部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脑部器质性疾病或损失引起的精神障碍、脑部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表现或行为障碍。这种病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及范围和脑功能损害的广泛程度,而不取决于病因的特异性。本次调查是通过家庭评估量表帮助护理人员系统地评估家庭照顾患者的能力和意愿,从而正确的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促进病人的康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在某家三乙医院和某家精神病院就诊的90例中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其中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发放问卷有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不记名的方式独立填写完成,当场收回。问卷包括15个条目,按“好,中等,差”的3级评分法,评估分数在40-45之间为好,评估分数在35-40之间为中等,评估分数在35及其以下为差。病程前4周、4-8周、8周后的患者分别为30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患者家属问卷的得分中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持续得分值越来越低,在表1中可以看出分值在40-45分由原来的100%到后来的73.3%再降至43.3%,而35-39分之间的比例逐渐上升,原来的0增加到53.3%。不同病程时间得分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F>F0.01(2,87),p

3讨论

提高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必要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而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家庭支持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调查发现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对护理的要求和依赖性增强,良好的护理,对控制和改善病人的精神障碍,延缓精神衰退,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均十分有益[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家庭关系不和睦,成员间时常争吵、打闹,常会成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致使疾病发生,对精神疾病的恢复有不良影响。在预防精神疾病方面,没有什么别的群体组织比家庭更重要。本次调查发现在病程前4周、4-8周、8周后这三个阶段的评分逐渐下降,家庭功能处于中等水平。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使家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无法很好的再家庭中长期的照顾患者,而那些能提供照顾的家庭也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提供信息和情绪的支持。有资料表明,男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少于女性精神病患者[2],因此护理人员在做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对患者配偶,尤其是男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教育,使其明确自己在患者的康复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共同战胜疾病。加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并如何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何鼓舞这些照顾者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4对策

4.1加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3]。据调查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较低[4],渴望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5]。并且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心理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水平[6]。因此对精神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提高病人治疗的支持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7]。使得他们不再歧视、排斥或害怕患者,从而促使患者重归社会[8]。

4.2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模式,了解有关疾病常识[9]对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仅要对病人,还要对其亲属进行指导[10]。对患者家属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文字教育法、语言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文字教育法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理解力强、依从性好的患者家属,如科普书刊、报纸杂志、宣传卡片等,使家属掌握一般的卫生常识和必要的护理技能。语言教育法对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望高的患者家属,如专题讲座、幻灯、播音等形式。示范教育法对于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家属,可通过示范教育、耐心讲解演示、说明指导,使家属能够直观、具体、形象的受到教育。

4.3家属成立一个团体家里有精神障碍患者,其家里人承担的照顾责任非常大,如何鼓舞这些照顾者的士气非常重要。若能获得有过照顾经验的其他家属其协助,提供照顾患者的经验,可使照顾者添加知识及情绪的力量,因此家属也可以成立互助团体,家属彼此之间可以给予情绪上的支持,从而提高家庭功能。家庭是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起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增进对患者的理解,通过关心、鼓励和疏导,减少家属对精神病患者伤害性情绪,使家庭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覃志云,邓秋雁.9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2).

[2]王晓蔚.100例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71-972.

[3]韦丹.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应用.华夏医学,2002,15(5):663-664.

[4]李立华,吴启姣,梅芳,黄丽红.影响精神病患者家属疾病知识水平的相关因素调查.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2).

[5]陈全花,王文菊,娄百玉.住院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教育需求的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5,9(8).

[6]陈琼妮,李乐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3).

[7]赵桂霞,梁先锋.精神病人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5,4(6).

[8]罗薇,邓孟先.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0(1):51.

[9]陈惠芳.心理辅导在健康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8

【关键词】精神科;健康教育;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42-01

近几年来,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多,精神类疾病发展成慢性迁延性疾病,很容易复发,重型的精神病患者多属于此类病症,对患者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精神病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当引起重视。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存在很大的偏见,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类疾病了解的比较少,遭受疾病的痛苦,心理压力较重。对精神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成为重要的问题。本次研究选择100例精神病患者,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并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19-60岁。文化程度大学占8例,高中为20例,初中为22例,小学为37例,文盲为13例。按照病种进行分类,其中精神分类症70例,抑郁症为20例,狂躁症患者为10例。患者入院以后,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前,进行了一次调查,开展健康教育之后,再次进行调查,进行前后的对比。

1.2开展方法

1.2.1在入院期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使患者对病房的环境加强了解,熟悉治疗的程序,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患者在入院时,对周围的环境不了解,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热情的接待,对入院的诊治、护理等制度有所了解,患者对医院尽快的熟悉,对进行治疗的意义以及目的有所了解,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增强了解,患者对医患人员产生信任的感觉,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的身心处于最好的状态。

1.2.2在重病期开展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让患者对精神疾病的知识加强了解。处于重病期的精神病人,认知能力缺乏,在住院期间不安心,对医务人员的护理不配合,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病人进行一定的指导,加强说服以及劝慰等工作,在必要的时候,请处于恢复期的病人进行讲解,使病人能够安心住院。

1.2.3在恢复期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在处于恢复阶段时,对于所患有的疾病具备一定的认识,因为个人的问题或者是担心疾病复发等问题,形成心理负担,精神上比较苦恼,产生失望、抑郁的心理,疾病很容易复发。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应当采取讲课的形式,向病人讲述疾病的起因、发病原理以及治疗等问题,与此同时,发放宣传册,办板报,进行书籍阅览等,通过这些形式,使病人明白疾病的预防方法,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病人的治疗状态,病人在治疗方面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并参与治疗。

1.2.4在出院期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在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当告诉病人疾病的注意事项,在饮食以及生活方面给予指导,患者在出院以后,应当加强锻炼,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使心情保持平和,增强应急处理的能力。医院应当在特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指导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应当及时的进行就诊。

1.3统计学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很多患者对待精神疾病存在紧张等情绪,进行满意度调查,有62例,为62%;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精神病治疗的情况等有所了解,患者能够对护理活动积极配合,加强认识,满意人数为92例,为92.0%,p

3讨论

要想保证健康教育发挥实际的作用,就要将健康教育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在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对精神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了解,情绪较为平稳,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现阶段,很多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正确,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进展。护理人员应当对健康教育具有正确的认识,及时转变观念。健康教育主要是护理人员对精神病人进行的教育,传授与精神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的情绪得以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并增强自我护理的能力,以便恢复健康。

对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培训。医院对护理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对于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不了解,很多护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运用沟通技巧以及沟通方法不够熟练,严重影响到医患关系。此外,护理人员个人也存在原因,学习缺乏主动性,所学的知识以及临床经验是以前在课堂中接触到的,很少去借阅文献资料。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可以开展专题的护理讲座,举办培训班,并开设相关的课程,增强护理人员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健康教育的技能。

总之,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注重对病人的教育,进而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左月然.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2]王济华,梁俊萍,王兴禹.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特点及实施[J].齐星护理杂志,2005,17(9):606.

[3]王桃.对首次住院精神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5(3):224.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9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报一万州区周家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年10月10日

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年10月10日是第2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

传活动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为提高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关注,营造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疾病和心理卫生问题,提高精神健康水平。当天上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第四人民医院安

排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前往周家坝汽车北站开展了宣传活动。

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测血压,以及安排精神

病专科医生开展义诊和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相关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为群众提供常见精神疾病健康教育处方8种、“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宣传单2种、精神卫生知识手册1种,其它与健康相关的宣传单、折页、手册、卫生小报9种,共发放宣

传材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0余人次。

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居民掌握了一定的自我情绪调节方法,为营造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万州和谐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报二“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今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日前,南苑一小举办了“世界精神卫生日”相关活动,此次的活动的主题为:“孝敬长辈关爱老人”,活动强调让同学们学会关爱家中长辈、关爱老年人,为老人们做些好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选取了适合本主题的一些小故事,通过广播将这些小故事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对自己承担共同责任有了了解。整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让心理教育更加深入人心,也使得南苑一小关爱教育更加深入。

时间:20**-10-10

地点:学校

上报人:王婧

负责人联系方式:13810220**3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报三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广大群众逐步适应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体验着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大众寻求心理帮助的愿望日益迫切。同时,因重性精神疾病有可能导致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损害,甚至发生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了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

维护精神健康关键在个人。维护精神健康从自我做起,创造关爱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了解预防精神疾病常识;要主动关心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心理状况,帮助排解心理问题。必要时,劝其到医院及早咨询和检查;要尊重、关心和帮助身边的精神疾病患者,做到不歧视,不排斥。精神疾病患者要主动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患者的家庭要履行好照料和监护患者的责任,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不得遗弃患者。

社会动员构筑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构建覆盖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营造心理支持氛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疏导调节个人在成长、学习、就业、婚姻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处理

日常心理冲突和困扰,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灾难带来的心理影响,维护精神健康。心理服务专业机构是网络建设的中坚支柱,学校、单位、社区、医院是承载网络的主要场所。

部门协作共同防治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是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医疗、学习和劳动权益,是维护和促进民生的生动体现。防治精神疾病,不仅限于医疗服务工作,更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医药卫生、人权保障、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复杂。只有多部门协作,共商对策,共担责任,才能全面实现对患者的救治与救助、康复与服务。

政府领导是做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精神卫生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推进精神卫生立法及其贯彻实施。要大力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落实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为患者提供平等的学习、就业机会,切实维护群众精神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精神健康(mentalhealth),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疾病(mentalillness),又称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是

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急性期的主要表现有幻觉、妄想

和思维混乱,部分患者转为慢性化病程,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回避社会交往,最终可成为精神残疾。当一个人出现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变化时,应及早就诊。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策略是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连续治疗和康复。

抑郁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身体的疲劳衰弱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和无用、无助、无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和自杀倾向。抑郁状态下还常出现多种躯体不适,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上述主要特征持续两周以上时,应及早就诊。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是提高知晓率、就诊率、识别率和治疗率。

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和其它行为障碍。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较为常见,发生于6岁以前,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因而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的防治策略是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老年期痴呆是指老年人出现持续加重的记忆、智能和人格的普遍损害。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表现为逐渐发生记忆、理解、判断、计算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随着病情进展,逐渐生活不能自理。当老人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近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问题时,应及早就诊。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策略是早期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

血脂、脑外伤等)、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怀疑有明显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者,要及早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进行咨询、检查和诊治。

如发现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等周围人有明显的言语或行为异常,要考虑他可能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应及时劝告

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主,辅以社会支持和药物对症治疗。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方法。

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服药,以达到最好效果。不愿意接受治疗、不正确治疗或不规律服药,会导致病情延误、难以治愈或复发。

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

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

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口号:为心理健康投资!20**年全国精神卫生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

20**年精神卫生日重点关注老人。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主题宣传活动将重点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

20**年精神卫生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卫生部8月29日发出通知,明确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社会老龄化应当重视精神疾病危害。国际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为老年

精神病人的健康指导意见篇10

关键词:《黄帝内经》;心理卫生;心身统一

中图分类号:D23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3-0084-04

《黄帝内圣》(以下简称《内缈,包括《素问》和《灵枢》各9卷,共162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全面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在阐述人体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心身统一”的心理卫生观。

一、“形神合一”的心身关系观

“形神合一”,即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身心统一的观点。《内经》在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形神合一”的思想尤其突出。

《内经》认为,人的生理与精神活动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护生命的基本物质,在“精”的基础上产生了“形”和“神”的活动,“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是指精神、意识,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集中体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化气生神,是神的基础;以水和谷物为主的“后天之精”是神的给养,“后天之精”营养充足,五脏功能健康和谐,“神”的生机才能旺盛,“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m由此可见,“神”是“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作用的产物,二者不可缺一。“形”和“神”的结合,形成了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内经》进一步指出,“心”是所有精神活动的主宰,“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明确指出人的“心”(神经系统)受伤会引起心理活动失常,心理活动失常进而导致人健康受损,甚至死亡。

在阐述“形”与“神”具有共同物质基础时,《内经》还系统论述了“形”和“神”的相互依赖关系。人的精神活动依赖于生理机能活动,“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在人体脏腑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了“魂”、“魄”、“情”、“意”、“志”、“思”、“虑”等心理活动,神动于内,情志等心理活动表现于外,“随神来往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些表明,魂魄及其他精神意识,是人体“所受于天”的功能,是人体脏器正常功能活动的产物,只有在人的身体各脏器健康发育的基础上才能发生。

在临床病理关系上,《内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从“心”和“身”两个方面的交互影响去分析。“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心理活动的失常可导致情志变化,进而引发脏腑功能紊乱,“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反之,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也可影响情志变化,如肝气郁结,烦燥则怒,肝火旺则暴怒;心火亢盛则狂燥、癫狂等,难以治愈。“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这就是说,过度的情志变化,使气血损耗离乱,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持久不复,致人衰老和夭亡。

总之,《内经》坚持“形神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有生命的人是具有“形”和“神”两种属性的统一体,形神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本源上说,“神”生于“形”,但从作用上说,“神”又主宰“形”,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形成了人体生命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认识健康与疾病时,《内经》对生理与心理的变化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这一思想对指导当代心理卫生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在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中,必须重视“形神兼养”,“形神同治”,当今社会,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要求人们不仅要关注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冲击,同时要把“养心”与个体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努力寻求和达到“身”与“心”的和谐统一。

二、“心身和谐”的心理健康标准观

在现代心理卫生理论与实践中,如何把握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由于心理活动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很难形成一个客观统一标准。《内经》关于“心身和谐”的观点在认识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上可谓独树一帜。

《内经》精辟论述了“形”与“神”功能的协调、和谐是人体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也是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因而依据“形”的和谐状况,可以判断“神”的健康与否。“血脉和利,精神乃居”;m“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在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人的外形(身体)和审察人的生理功能状况来判断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形”之法,了解病人“神”的状态,如有神、少神、神志异常、失神、假神等。为什么要以“形”察“神”呢?这是因为,人的情志活动是内在脏腑气血功能的反映,人的精神和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供养,当人的精气充盈,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时,“神”的表现也就旺盛、健康。同时,只有心理健康与稳定,才能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当五脏功能失调,躯体发生病变后,便会引发异常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并导致相应的情志障碍:“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吭吭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在临床上,一些躯体疾病实质上是心理障碍和疾病的表现,或者是躯体疾病以反常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这种以躯体症状形式呈现出的情志障碍,临床上称为“心身障碍”。所以,人只有“心身和谐”,“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心身和谐”在人心理上的表现是“志意和”,即

情志的和谐适中。《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就是说,志意和顺的人,精神专注,思维敏捷,魂魄不致各自分散,没有悔懊愤怒的反常情绪出现,从而使五脏调和安宁,正气强健,不致受邪气的侵扰。志意和”具体表现在:第一,“志意所为必当”。心理健康之人在认知方面是和谐的,“志无异求,意志坚强,循理而动”,处世、做事、为人总是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合理适中,待人接物恰当灵活,欲求和谐适度。能正确认识自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环境中的人、事、物认知客观、评价中肯,恰到好处。第二,“和喜怒”:即情绪稳定平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正常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度和恰当的情绪反应,如“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一些高兴的事情会手舞足蹈,欢呼跳跃,而遇到一些不高兴的事情则会表现出痛苦忧伤,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但正常人的情绪反应是适度和恰当的,表现为生活中开朗、乐观、愉快、满意等积极的情绪总是占优势,这是人类热爱生活的表现。心理障碍和疾病者往往是受外界刺激后不良情绪长期积累和持续发展的结果,因而在生活中负性情绪总是占优势,常常处于情绪困扰而不能自拔,积累成疾。故心理健康者神清性明,心境平和,情绪不卑不亢,中和适度。第三,“调柔刚”:即个性和谐完善。个性又称人格,是人在与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健康者个性中各心理成分和谐、协调、完整、刚柔相济,兴奋与抑制合理适中。第四,“德全少欲”,即心理与环境和谐。心理健康者能保持与社会环境良性互动,“乐其俗”,“好利人”,“尊则谦谦”,“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修身养性,调整心态,并获得和谐的体验:“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惧于物……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及德全不危也”。正因为“德全”,所以能维持人体阴阳协调与平衡,使身心免受外部各种因素的侵害。隋唐医生杨上善认为,“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道德与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总是心胸豁达宽广,热爱生活,在现实中珍惜名誉,乐观进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在生活中总是被贪婪、妒嫉和怨恨的心理包围,甚至不择手段沽名钓誉,损人利己,对现实常常处于不满和挫折感之中,积累成疾。所以,圣人“常德不离”,使心灵世界在大自然中开放、旷达,达到一种高境界的和谐。

《黄帝内经》这种“心身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观,从心身关系诸方面的联系中,进行心理健康评价,这一点,对今天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具有重要启示。

三、“七情伤形”的心理致病观

中国古代许多文献都有心理因素致病的记载和论述,《内经》从医学角度,在系统阐述疾病成因过程中,精辟论述了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形成了“七情伤形”的心理致病观。

《内经》认为,导致人体疾病的因素有“六淫”(风、暑、湿、燥、寒、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无节、起居失常、劳逸失度等。在所有致病因素中,“七情”是人体患病的“内因”,也是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表露,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但如果遭受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五脏,扰乱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机体病变,“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思想无穷,所愿不得,于外,人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人精神活动失调,不仅诱发“骨酸痿厥”“筋痿”“白淫”之类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故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

具体来说,《内经》关于“七情”伤形致病的病理机制表现为:

首先,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损伤脏腑功能,破坏五脏机能的平衡协调关系,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为什么发怒会“伤肝”?这是因为怒有发泄之意,小怒有助于肝气的疏泄通达,倘若大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面赤充血,甚而昏厥卒倒;欣喜之情让人缓和紧张,使人心血调和,心气舒畅,但如果狂喜,则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便出现失神、狂乱等症候,是谓“喜伤心”;“悲伤肺”是指悲哀太甚致使肺气抑郁,耗气伤阴,形瘁气乏;“思伤脾”,即忧思过度,使脾气结于胸腹,于是胸脘胀塞,脾机能受伤,影响代谢,则饮食不思,消化不良,腹胀便泄;“恐伤肾”,指突受惊恐,肾精内损,引绪失调,累及五脏。

其次,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直接影响人体气机,使气血逆乱。“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就是说,欣喜过度,体内元气漂移散漫而不能内藏和自持,导致血脉运行不受约束而生疾;情绪悲哀忧愁导致机体气抑而不能生发、经脉被淤血堵塞而不能运行。同时,不同的情志刺激直接影响人体气血运行的方向,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对此,《素问・举痛论》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内经》的“七情伤形致病”论,已经被现代身心医学所证明,许多病人在患病之前,往往经历过情绪上的某种压力,持续的紧张和焦虑造成心血管机能的紊乱,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同时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困扰造成人们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阻碍人创造力的发挥,使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因此,今天来看,《内经》“七情伤形”的心理致病观对现代心理卫生理论与实践及临床医学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当今世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剧烈,人的精神紧张等刺激因素大增,造成一部分人日益心身疲惫,头晕眼花,产生各种心身疾病。在人体疾病的发展和康复过程中,《内经》认为健康的精神活动在防御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所以,要避免“七情伤形”致病,就必须重视调节人的“七情”,,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调畅情志以保养“真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人只有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力除不良的思想忧患,保持心理平衡,才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由传统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临床医学必须关注生物、社会、心理、行为多种因素,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疏导机制。

四、“形神同治”的疾病治疗观

在疾病治疗上,《内经》认为,肉体痛苦的解除有助于精神状态的改善,反之,精神状态的调整也有益于身体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因此,强调把“调神以治形”与“治形以疗神”结合起来,形成“形神同治”的疾病治疗原则。

“形神同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治疗疾病时应同时兼顾“治形”和“治神”,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必须从“身”和“心”整体上,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二是依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具体施以“调神以治形”或“治形以疗神”。“调神以治形”是指通过心理疏导,调节精神活动,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达到调畅气机,梳理脏腑,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由于“心”居于人体生理和精神活动的主宰地位,掌控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因此,心神安定则可治病防病,增强疾病治疗效果;心神损伤,可使气血郁滞不通,伤及形体,“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见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正因如此,《内经》十分强调调养精神在疾病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把调神、治神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日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日知毒药为真,四日制砭石小大,五日知脏腑血气之诊”。对一个高明的医生来说,“治神”是首先要掌握的疾病治疗基本功。同时,《内经》还认识到某些疾病疗效欠佳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所以,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必须得到病人精神与志意的配合才能奏效,否则事倍功半,病必不愈。善自御神,收魂魄,定志意,和情怡性,积极从治心理,以及安心静养等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