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十篇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十篇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5:29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民航服务心理学》;教学改革;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9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对外经贸往来的扩大化,民航运输业得以飞速发展,民航服务人员的需求呈增量增长,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试图针对航空服务专业高职教育《民航服务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推动这门学科教学的更好发展。

《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内容涉及到服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涉及到专业相关的应用性学科知识,是一门培养学生有效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民航服务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一门课程。

一、民航服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整体设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今,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设计中普遍的问题是教学环节与实际岗位情境不能密切联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民航服务心理学课堂设计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民航服务岗位工作特性紧密联系,其课堂内容应对特定的民航服务岗位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今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内容远没有想象的有用、有趣,而是非常抽象、枯燥,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学后无用的想法。在民航服务心理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得不明确。现在绝大多数服务心理学的章节体系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讲述较多,而对民航服务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如何运用于实践等方面的知识讲述较少,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民航服务心理学理论解决航空服务实践问题能力的训练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严重不够,培养目标相对于人才能力需求偏离较明显。

2.课堂教学方法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自学。教师在民航服务心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运用讲授法虽然能够较充分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单一的以讲授法为主并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课程学习处于被动地接受心理学知识的状态,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课程考评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目前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主要考核依据是期末一次性开卷、笔试的考核成绩,多为笔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考试方法缺乏设计;考核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考核。考核形式单一直接导致学生认为平时学不学习、听不听课都不会影响期末成绩,考试前只要把所谓的复习重点看一看、背一背,就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绩。这样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等考试结束,课本一扔就什么都不会了。由此可见,这种考核得出的评价分数根本无法准确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对学生也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二、围绕高职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改革措施

1.合理建构课程内容,突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十文件精神中关于高等职业教育部分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做出了解读。其中,“突出特色,开发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是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我们作课程总体设计也需要紧密围绕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突出职业特色,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发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以此作为构建课程框架和教学体系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解构,笔者认为,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在内容取舍方面应采取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侧重知识应用,兼顾学科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对实践教学环节有所增加和强化,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应能充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航空服务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习兴趣培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因人致宜,因目标而异,没有一种能适合所有学生的方法,但要适合学生个体需求和长远能力发展,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贵在得法。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的不同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愿意学、乐于学,才能真正学好。笔者认为,这是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点内容。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教学适宜采用几种教学方法灵活组合,这将会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优化。①案例教学法。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教学应重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和民航实务相关的案例精选出来,通过启发式的课堂组织方式,学生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互动性地分析、判断,老师适当引导,提炼,共同得到案例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笔者通过长时间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显示,案例教学法相对于其他传统知识传授方法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极大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对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具有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②情景模拟法。所谓“情景模拟法”重点在于找到一些发生频次较高,具有典性的航空服务工作情境,例如在航空服务工作实际中,服务员如何与旅客保持良好的互动;模拟飞行过程中飞机出现故障,如何才能尽快安抚旅客情绪;如何疏导长途旅客不良情绪等。教师联系服务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实训场所设计模拟航服活动场景,学生扮演其中的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特征,代入角色将帮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最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争端的技巧。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情景模拟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拓展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有的知识难点。③任务小组法。在教师引导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民航服务心理学的某一个问题,以任务小组为单位,组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相关的讨论,各抒己见。讨论主题注重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航服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的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任务小组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的气氛;启发学生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服务心理知识的领会;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锻炼其合作意识。④社会调查法。在学习服务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机场和航空公司培训中心进行参观及社会调查,系统地搜集有关航服现场优秀员工运用心理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资料。例如,对不同类型乘机旅客的心理需求分析、影响乘客情绪变化的因素、乘客在机场各个环节办理业务时的不同心理需求及典型性处理案例等内容的学习。⑤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所谓pBL指基于问题的学习,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挂钩,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激发学习者的高质量思维状态,最终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学习小组,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际的、复杂的或真实性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pBL教学法重点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老师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小,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学习活动推动者的角色,其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协调、鼓励和反馈,更好地支持学习小组开展学习。pBL方法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未来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改革中pBL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

3.改革考试方式,实现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环节中考核工作必不可少又至关重要,作为课程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它具有检测、反馈、导向、激励等功能。现今,期末的纸质考试形式仍然是学生评价考核最主要的方法,其考核结果必然存在片面性。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应采用复合型考核方式,将期末理论、形成平时考核有机结合,实现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并重的综合考核体系。实现课程培养的重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考核形式也必然由结果型考试向过程型考试的转变。

总之,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航空服务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课程的全面综合评价,促进航空服务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航空服务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每个人在工作后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多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和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的高低,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航空服务专业是培养适应民航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于民航与管理第一线,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及专业素质的机场运营服务与管理的人员。通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民航运输生产和机场运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够为民航机场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

专业主修课程:航空服务实用英语、民航英语口语教程、民航客票销售、值机与行李运输服务、航班运行服务、飞机载重与平衡、机场运营与管理、航空运输地理、航空服务礼仪概论、民航服务心理学等。

专业特点:两好、两高。两好是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两高是工作层次和接触的人员水平高,工资报酬高。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依照民航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后备民航企业员工初步形成符合未来工作要求的职业素质和修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礼仪素质的学习

主要进行礼仪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操作技巧的训练。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掌握知识、强化能力、养成素质、善于实践,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民航服务人员”的整体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的,既强调扎实的服务礼仪理论基础,又着重培养优秀的民航服务礼仪技能;既注重培养良好的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形象的塑造;注重学生纪律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

2.性格和品格的培养

航空服务工作是一项与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每天在机场、飞机上要接触上千名旅客,随时需要与旅客进行沟通,没有开朗的性格就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同时,航空服务员的工作其实承担了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辛苦,国际航线时差不同,国内航线各种旅客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在学校里,教师要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活动多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小组组合采取轮流组合的形式,没有固定的小组成员,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性格的同学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开朗、坚强、容忍他人的性格和关心他人的品格。

3.亲和力的培养

亲和力指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内心相融的一种感觉。对于亲和力的培养可以从微笑开始,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人们把微笑比做人际交往的油。微笑能表现你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能够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他人感到愉快和温馨。微笑能反映自己的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使人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自然轻松,不知不觉地缩短心理距离。微笑看似很容易,可是要求在校大学生对每一位同学都做到这一点却相当不易,他们往往是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横眉冷眼”。航空服务的职业要求学生对各种各样的人都友善。在教学时,老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英语能力的培养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3

可以说,民航是第三产业中服务业的代表,其宗旨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航空服务。如何从消费者、空乘人员两者的需求出发,提升民航的服务理念,提高民航的服务质量,对民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民航服务质量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民航服务质量民航服务质量是指能够满足消费者规定和潜在需要的一切总和,其衡量标准是消费者的满意度,其在现实中的量化体现则是消费者的投诉量。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更为快捷的航空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但是民航投诉量的数据和消费者维权暴力事件的发生,展现给我们的是民航服务质量的水平欠缺。要使民航成为服务业的排头兵和重要力量,就需要提升民航的服务理念,提高民航的服务质量。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社会学中行为认知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旨在通过满足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来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融合,从而完成社会化。本文引述的需要层析理论是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并不断完善的。这一理论在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同样,在现代服务业中,这一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三)民航服务质量提升与需求层次理论间的关系服务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需要层次理论来看,服务质量的提升正是民航乘务人员能否及时快速的满足乘客上述需要的过程。如民航在运行途中遇到气流颠簸或其他突况时,消费者的安全需求得不到保证,会产生较为激动的情绪或行为,需要有人及时进行安抚和劝导;在机上长途飞行过程中,消费者吃饭、睡觉等基本生理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需要有人及时为其提供快速的服务;针对不同民族、宗教、不同生活习惯,能够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决定着这些消费者不同的受尊重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航服务质量的水平能否提高也与民航乘务人员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有关,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工作中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危险性、乘务人员自身身体素质的局限性、企业培训过程中企业文化和团队意识灌输的欠缺和重复体力工作给乘务员带来的自我实现的不满足等因素都直接制约着乘务员能否以正确的价值定位、良好的工作状态、较高的工作素养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说,需求层次理论为民航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参考标准,而民航服务质量的提升也为需要层次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二、需求理论视角下民航服务业在服务当中存在的问题

从需求层次理论看民航服务的不足,可以从消费者、空乘人员和航空公司三个主体的需求满足程度来研究。

(一)民航工作人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民航工作人员作为民航服务业的服务从业人员,其在工作中的安全需求、社会需求中的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是需要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但是根据民航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机场工作人员和空乘服务人员的需求都不同程度的无法得到满足。民航工作人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民航工作人员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较为直观的体现就是近年来航空公司辞职人数的不断增加,而就空姐网的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很多人都表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其辞职的最主要原因,高空作业不仅对人的身体是一种考验,同时对心理也是一种考验,由于高空作业而产生的职业病近年来在不断增加。加之近年来空难事故报道的不断增加,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安全也是极大的威胁。2、民航工作人员的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民航工作人员作为民航公司的职工,在工作中渴望能够得到工作和职位的归属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能分配不均衡,与乘客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权利。例如在航班延误中,与乘客直接面对的工作人员往往不了解航班延误情况处理的最新进展,且没有处理乘客安置方面的具体权利。加之目前航空服务业中,空乘人员的过饱和状态使得各航空公司的换血速度较快,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情感联系较少。所以,员工在面对工作突发状况时,缺乏对本职工作的归属感。3、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因为民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归属感,即社交需求中的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交需求上一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在我国空中乘务人员的投入量较大,相对比航空公司的上升空间较为狭窄,因此大多数空乘人员普遍从事的都是较为基层的服务工作,长此以往的定式化、不具有挑战性的服务工作极大的泯灭了空乘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二)顾客需求得不到满足近年来屡次发生的民航纠纷和暴力维权事件,主要是因为民航在服务中没有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其最直观的表现:一是消费者投诉量的居高不下,二是从投诉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消费者安全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投诉较集中的三个问题:航班延误、行李运输和预订、票务与登记。这三个问题都是与民航服务质量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是否得到尊重。其中,行李的运输问题,如在运输途中行李的丢失、损害,加之在出现类似问题时缺乏相关的补偿机制和统一的补偿标准使得许多旅客面临着严重的财产损失,特别是当前行李赔偿当中按照公斤数来进行赔偿的原则,使得不少“丢了西瓜赔芝麻”的现象发生,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和民航总局在2011年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再受调查者中有近21%的旅客发生过行李丢失的事件,但得到补偿的仅为17.7%,并且在这17.7%的获赔者中,有43.6%表示对赔偿金额表示不满,这一问题造成了消费者对自身财产安全的极大不信任,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对于航班延误,目前多数航空公司和机场对于类似事件的处理并不能让旅客得到满意,正是在此类事件发生后消费者无法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善的服务态度和合理的赔偿待遇才使得乘客的乘坐安全和按时登机和在航班延误后得到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暴力维权和纠纷事件常有发生。

三、提升民航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的对策

需求视角下分析的民航服务业,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者需求得不到满足、民航工作人员需求得不到满足和民航公司需求得不到满足三个方面。

(一)加大政府部门监管力度民航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领域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民航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能够有效规范民航领域的运营行为,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民航竞争市场环境。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也可以提高民航公司的服务质量,提高民航公司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所以,政府行政机关要加大对航空运输服务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民航服务中对处理旅客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的检测标准,督促航空公司切实解决服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其中,特别是要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定和行政监督审查标准上的划定上加大力度,目前我国还未有一部通用且全面的飞机延误、行李丢失等方面的赔偿标准和检查法规,未来如果要避免暴力维权的情况出现,充分满足消费者、工作人员和航空公司的需要,法制建设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角度优化民航服务结构优化民航企业的服务结构,需要民航管理者和从业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提升民航的服务质量,推动民航盈利能力的提升。具体实施中,要细化不同层次客户的特点,对症下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民航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例如,对于高端客户,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五大需求层次中对尊重的强烈需求。在提升服务针对性的同时,要不断总结和分析,提高顾客对民航公司的忠诚度。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飞机作为出行工具的人会越来越多,逐步加大对个性化服务的推广力度,有助于增强乘客获得尊重的满足感,提升乘客对民航服务的满意度,降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投诉率。只有从日常服务和特殊情况服务两方面入手,优化民航的服务结构,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民航的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推动民航作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

(三)完善员工管理制度,增加员工归属感完善的员工管理制度和完备的员工培训体系,能够使企业的员工队伍时刻保持良好态势。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贴心的服务,为民航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美洲航空公司就非常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公司如果有一支快乐的员工队伍,那么就可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航空公司在重视顾客的同时,必须能够正确地对待员工。只有坚持旅客利益和基层员工利益兼顾的原则,才能使员工更加具有责任感,才能提升航空的服务质量。

(四)提升民航企业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在我国民航服务业还不尽完善的今天,处理好航班延误等突发事件,是展现民航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提升民航企业处理紧急事件能力时,应该提倡全员服务的思想。也就是说,民航内部所有工作人员、部门、组织都要围绕航空运输开展服务工作,特别是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更要做到,层层之间相互服务,后方为前方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一线员工直接为客户服务。增强突发事件发生时,员工全方位的服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要建立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长效机制,防止由于投诉纠纷而引起的不必要争端,从旅客的需要出发,在诸如大面积航班延误等突发事件面前,切实保障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得到切实可行的安置。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和谐;航务;建设

长期以来,作为江苏交通的半壁江山,内河航道以其特有的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因而加快发展水运等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方式将成为今后交通发展的大方向。从这一意义上分析,加快发展水运、推进水陆交举,将是今后一个阶段交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苏北运河作为北煤南运的国家水运主通道和江苏经济发展的运输主动脉之一,更具发展潜力,更需优先加快发展。面对内河航道发展的美好前景和蓬勃态势,我们应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和谐航务建设。

一、深化人才培养,为构建和谐航务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全省交通正步入持续、快速发展快车道,苏北运河航务事业也正处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构建和谐航务的进程中,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视并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1.树立人才强处的战略观念

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的理念,积极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充分释放各类人才的智慧和才能,形成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航务事业发展的效益成果。

2.创建“学习型”航务

围绕创建“知识航务”的目标任务,在全处确立“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根据不同层次职工的需求和工作需要,制订滚动式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并完善奖惩考核制度,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状态,紧跟时代最新科技前沿、最新文化的发展步伐。

3.发挥典型示范导向作用

通过大力宣传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运河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激励人们见贤思齐、积极向上,使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同志感到能力能发挥、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成为熟练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新型交通人才。

二、培养共同理想信念,为构建和谐航务提供精神支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最根本的和谐是人们政治上、精神上的和谐,突出地表现在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在建设和谐航务的进程中,必须培养职工拥有共同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这是构建和谐航务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引导航务职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巩固航务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科学认识形势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建设和谐航务信心的重要环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要深入学习宣传实践新时期“和谐领航,服务有道”的江苏航道精神,引领全体航务职工进一步培树爱岗敬业的奉献情怀、热诚服务的亲民理念、科学务实的管理作风、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建设“航道强省”的伟大实践中去,为构建和谐航务作贡献。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航务提供思想保证

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态势,紧紧抓牢苏北运河发展机遇期,对于和谐航务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十分重要。

1.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经济关系的调整,思想观念的碰撞、经济利益的摩擦等引发的矛盾在单位的表现也日益明显和多样化。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构建“和谐航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矛盾的疏导和缓释作用、对全处干部职工和船员的亲和与凝聚作用。

2.内外兼修,和谐共创

单位职工之间的团结友爱,是和谐单位的内在属性,而航务职工与广大船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则是和谐航务创建的必须要求。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为干部职工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认真做好与职工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体现组织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更要想船员之所想,急船员之所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广大船员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公平、优质的服务,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赢得船员和服务对象的尊重和信任,携手共创和谐。四、优质服务,树立形象,营造和谐航务构建的良好环境

京杭运河苏北段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口,全长404公里,全线设有十道梯级船闸。作为一个直接为广大水运业主及船员服务的“窗口”行业,其行业风气的好坏、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船员的切身利益,影响到苏北运河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对航务事业的认同度。

1.确立“以人为本,形象至上”的现代服务理念

切实履行“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八字方针,做到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在巩固前两年苏北运河推出的5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便民措施的基础上,一着不让地抓好今年新推出的八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便民措施以及省交通厅十项便民措施、十件为民办实事中涉及到运河苏北段的各项要求的落实;同时,引导航运企业和船员文明航运,遵章守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水运航行秩序,真正做到事事处处营造和谐,点点滴滴构建文明。

2.全面推行规范化的服务

在认真做好“一站式”服务各个环节工作的同时,以水运业主和船员的需要为第一信号,以水运业主和船员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断完善《苏北航务管理处工作人员服务礼仪规范》,通过制定落实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与国际相接轨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来全面推行规范化的服务。与此同时,着眼于服务手段的创新,不断探索GpS调度、闸船信息沟通、LeD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能,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零投诉服务、零缺陷服务”。

3.加强宣传,展示形象

通过自身和依托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苏北航务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面所作的新举措,大力宣传苏北运河上的先进典型和航务职工投身航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风貌,大力宣传苏北航务在加强行风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全省水运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服务“两个率先”所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及所作出的新贡献,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航务、关注航务、支持航务、信任航务,为构建和谐航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依法治航,规范管理,实现和谐航务构建的重要途径

航道作为构建公、铁、水、空综合运输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各级领导的十分重视。京杭运河苏北段集水运、灌溉、防汛、排涝、环保及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水于一身,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水运大动脉,是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主通道,被誉为“黄金水道”。

1.推进依法治航进程

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严格执行交通执法承诺和执法十项禁令,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执法的严肃性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做到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树立航道执法队伍的新形象。

2.公正文明执法,加快诚信建设

对航闸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要逐项进行细化,制定具体适用标准,控制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规范执法行为;要按照省厅“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秉公执法、坚持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为民、坚持交通执法六项禁令”等五个方面,向全省人民作出的五项庄严承诺,确保履行承诺、兑现承诺,切实解决违规执法、趋利执法、扰民执法、粗暴执法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5

关键词:市场竞争;民航;经济发展;对策

现阶段正是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好时机,民航公司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时机,从个方面提高服务的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更加安全的航空环境,只有如此,我国的民航事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相关企业能够正确的面对困难,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1现阶段我国民航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民航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民航事业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的便利,同时也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也正是由于民航事业的发展,外国很多企业纷纷来到中国进行投资,从一定程度上讲,民航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证明,也是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最佳的体现。现阶段,通过航空出行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经过相关的数据调查,我国民航输送乘客的数量每年都在有所增加,其增加的幅度还非常大,而且民航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方便了旅客,同时也促进了邮寄事业的发展,网络购物的流行,大量的货物商品通过空运的方式发送到消费者手中,非常快速,即方便了消费者,也会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商机。也正是因为如此,民航事业的发展才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尽管我国的民航事业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但是民航在我国依然算作是朝阳产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其发展潜力非常大。除此之外,随着人们对民航事业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民航空运的各方面进行关注,比如安全、价格等,而且随着各个航空公司的成立,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对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航空事业发展的同时,铁路交通事业也在发展,动车组、高铁的出现,给人们更多的选择,这对民航事业来说,又增添了一份挑战,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迈向顶峰,一直是民航企业领导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相关部门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民航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我国多个领域的发展,所以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强化民航经济发展十分必要,采取有效的强化措施更显重要。

2市场竞争下强化民航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因为民航事业在我国依然算作是朝阳产业,这既能够说明我国的民航事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能够说明我国民航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而如果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民航经济则会得到持续的发展,在此,笔者就详细的介绍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2.1服务质量不高

现阶段我国的民航事业发展中,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航班延误,而在发生延误时,航空公司处理不佳,造成旅客极大的不满,而之所以会出现航班延误的现象,只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民航公司自身管理的问题,没有做好各个航班的起飞以及降落时间的核实工作;其次,天气影响,但是根据市场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量的航班延误其天气的变化并不是主要的原因,相反,大部分的原因是出在企业的协调不到位和管理不当。以上的两种情况都有普遍的现象,就是都没有站在旅客利益的角度,采取的是不积极的对策来应对,这样对于航空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至少在市场竞争下完全站不住脚。当然,也要建立专业的气象预估部门,加大它们的队伍,减少因为天气预估错误而延误班级的失误。因此,制定和树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刻不容缓的。首先,航空公司要多多考虑旅客的利益,科学的安排航班网络计划,提高航班的正常运行性,从而减少因为自身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现象。最后如果遇上飞机延误的情况,要耐心的像旅客解释延误的信息以及原因,避免出现旅客大规模进行投诉的现象。

2.2空乘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根据在对民航以及各大航空公司的调查中表明,在旅客登机、等待、乘坐飞机的过程中,时常会遭遇到不符合标准的对待,比如乘务人员的不礼貌、拒绝回答旅客的问题以及带有色眼睛看待旅客等现象,这些做法都是不利于公司的竞争和生存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竞争能力,相关专家给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首先是态度,这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微笑战胜一切。其次是个人素质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在航班中会接触到各类不同旅客,会有无理取闹的,也会有百般挑剔的,无论遇到哪一种情况,都是一种考验。最基本的要做到遇事不慌、思维敏捷、忍耐性强、机智幽默等几点。由此,可以看出,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市场份额和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

2.3地面服务的态度也不容忽视

输服务部地面服务室,结合公司开展的创先争优、班组建设活动,坚持以《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首问责任制》为工作重点,将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服务为工作目标,带动基础服务,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议,深入开展服务讨论活动,以“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需”的服务理念促进员工彻底转变服务观念。自开展“巾帼建功”以来,坚持把创建“巾帼文明岗”作为提高班组整体素质、促进交通行业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品牌效应,使天水机场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而这也是广大航空公司需要学习的地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市场竞争下强化民航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十分必要,因为这不仅攸关民航事业自身的发展,还攸关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邮寄事业,目前我国的航空事业不仅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存在着空乘素质不高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相关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对空乘进行必要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马须伦.关于市场竞争下强化民航经济发展对策的具体分析[J].旅客话民航,2009(9).

[2]邱正军.提高中国民航维修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7).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空乘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对策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我国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日常出行,对以航空服务为主的出行服务给予了极大的希冀。乘务员作为一名航空服务员,其素质直接关系着航空服务质量的优劣。与此同时,空乘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空乘知识,也要广泛涉猎日益增强服务水平,懂得服务技巧。高职院校作为空乘人员培训的储备战地,需要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空乘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航空事业建设工作。因此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策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多来自于城镇,缺乏对民航业的深入理解,也有部分学生很难再规定时间有条不紊的而完成规定的任务。比如说很多空乘人员都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个人梳洗化妆与吃饭等任务,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学习新的知识。但当前的空乘人员多为独生子女,很难适应紧张的日常生活,因此学校就要重视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工作,加大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才能培养空乘专业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培养空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通过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也就赋予老师某种特殊使命,这就使得教师担负着教育的使命,把这份职业使命传递给学生,教学的分量逐步加重,学生也就更能感受到空乘职业的魅力。当然,w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也要以身作则,在课堂上拉近和教师的距离,不懂就问,抱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参与空乘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为未来的工作储备干粮。

二、提升综合素质,从增加内涵做起

空乘专业学生要有专业性的空乘知识,同时也要学量拓展性知识,培养与人沟通能力。学校需要更新空乘专业的教材体系,为空乘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更要为空乘专业学生的后期成长提供更安全的成长环境。学校通过推出《普通话与播音》、《演讲与口才》等,从民航业发展角度出发,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工作,更要为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布毕业证书。为综合提升空乘学生的能力,也要要求空乘学生获取礼仪师证、公共关系证、普通话证等,尽量突出空乘专业的优势。航空业发展也要从空乘技能训练等角度加强校内实训实习教学。高职院校空乘专业也要加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教学,通过加强《乘务技能与管理》、《民航概论》、《茶艺》等课程的教学,从科研角度与服务角度做好空乘学生的综合教学。

三、培养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高职院校空乘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也要增强空乘学生的法律知识,逐步增强空乘学生的安全意识。如今科技技术的发展中,空乘人员要从民航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出发,服从新时代空乘人员的管理,深入理解民航法的相关法律规范纲要。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空乘学生更要学习法律知识,及时应对各种突况,从民航法律法规的管理角度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为民航业发展做出更好的服务。学校可以为学生聘请法律教师,从法律角度解读空乘专业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解决技巧,这样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空乘服务中遇到难题的思考深度,坚决用法律手段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会感受到空乘行业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也就端正自己的服务心态,认真负责。

四、提高身体素质,加强体质锻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空乘专业学生来说,要想更好服务民航业,就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而言,更要加强体质锻炼,逐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由于空乘人员起早贪黑需要忍受长时间的跨度,也要坚持长期的执行,更要适应出差所带来的的各种不适。学校为避免学生以后的空乘服务中出现不适状态,就要加强学生的日常锻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要从锻炼角度出发,加强自身体能训练,每月坚持军训和晨练。为了使得学生更积极投入体质锻炼,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运动比赛,要求空乘专业学生全体参与,并加大空乘专业学生的训练强度。

五、提升应变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航空公司招聘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也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而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环节,就要注重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可以开设服务心理学,结合各种组织活动,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抗压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应变能力显著提高。当前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也要逐步增强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采取实习实践方式提升学生的业务处理技巧,这极其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质显著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校需要更新空乘专业的教材体系,为空乘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更要为空乘专业学生的后期成长提供更安全的成长环境。教师也要更新自身的空乘专业知识,站在新时代航空发展角度,创新课程体系,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也要以身作则,及时学习更多的空乘专业知识,才能把自己打造为一名合格的空乘服务人员,更好的服务航空业。

参考文献

[1]杨丽明.关于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256-256,258.

[2]池锐宏.高职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探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101-103.

[3]李德均.中职空乘专业男生体能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以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7

本论文以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为例讨论校企合作的意义,应用英语(航空服务方向)专业始建于2011年,2012年调整为航空服务专业,并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在校学生人数260人。

一、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的应用前景

航空服务专业主要学习民航概论、航空市场营销、机场服务概论、航空运输地理、航空服务礼仪概论、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专业英语、航空服务技能培训等课程。航空服务专业主要培养有灵活的协调和应变能力,能熟练掌握民航服务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民航企业发展需要,能从事国内外民航服务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高级航空人才。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每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都将快速增长,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对民航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

1.1航空服务专业就业前景

从国际国内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人民币以上,同时因其专业性和供应不足,其职业稳定性得到保证。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由此预测到2010年中国至少需要新增加40000多名空乘服务人员岗位,民航空乘服务人员队伍将超过25万,规模将扩大5倍。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一个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务,航空气象,地面服务,流程签派,航空营销,票务销售多元化复式行业。

1.2航空服务专业就业方向

航空服务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外航服务公司、各大机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在高星级宾馆、饭店和旅行社从事饭店服务、导游服务及管理工作,在各大航空公司、C场从事航空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电信、移动通讯、金融服务等行业及其它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高级文秘、公关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二、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2012年12月与东方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签约,建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分院航空服务专业订单式培养班”,校企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就业。2013年5月与南方航空公司吉林分公司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并成立航空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王雪雁经理为我分院航空服务专业建设顾问。2016年3月29日与南航吉林分公司的实习基地协议续签三年,并对校企双方推进培训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习生留用及南航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三、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与企业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3+1+2”的教学模式,既“1-3学期”在本校学习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在南航长春龙嘉机场顶岗实习,“5-6学期”在校企合作方东方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学习专业课及实习就业。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实习经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此模式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动力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校企两个育人环境中培育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目的是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3+1+2”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学校很难帮助学生联系到合适的企业能接纳这么多学生,学生自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单位也很少,使1年在企业的实习流于形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成效

2013年6月,应用外国语分院送第一批即2011级32名学生赴长春龙嘉机场南航开始为期6个月顶岗实习。在此之前,南航派14名专职教员及实操教师对这批学生进行了一个月包括民航运输基础、行查业务、服务礼仪、企业文化等岗前综合培训。解决了航空类课程讲授和师资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新建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航空服务专业的实习就业基地,保障了新建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4.1航空服务专业招生/实习/就业一览表

4.2校企合作对教师的培训

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连续派出10名教师前往河北省民航干部管理学院进行各专业课师资训,如《民航英语》,《民航法律法规》,《民航播音》等。2015年1月我院派万琳老师到长春龙嘉机场南航分公司为期一学期的专职指导教师。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8

关键词:航空情报航空情报员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43-01

一、研究的对象

由于航空情报服务工作涉及单位较多,有民航局空管局航空情报服务中心,各大空管分局航空情报服务部门,地方空管局、空管站情报部门、通告室,各大航空公司的情报部门,每个单位部门分工不同,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航空情报事业的发展。航空情报员工作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综合性的性质,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工作在不同的部门与岗位上的航空情报员。

二、航空情报员应具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及评估

1.政治思想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民航中各机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民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民航安全的重要因素点,任何民航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健康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航空情报服务部门是为民航相关系统提供资料与情报的,其中不乏有很多机密情报,是绝对不能对外公开的,任何泄露机密情报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所以,作为一名航空情报员,应该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定的政治立场。

2.道德修养与敬业精神

同样从民航事业的安全角度着想,每个航空情报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不仅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在遭遇涉及到民航安全的事情时绝对要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而敬业精神是工作人员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崇敬和执着,是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贡献的必备品格,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航空情报工作是一项服务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琐碎但是及其重要,一名优秀的航空情报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敬业精神。

3.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发的加快,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导致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状态复杂善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如果一名航空情报员存在类似问题,对航空情报服务工作乃至民航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患有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比如人格分裂症等,是绝不能从事此项工作的,民航的安全绝不能容许任何类似的因素来挑战。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是一名航空情报员的必备职业资质。现今心理健康等测试体系成熟,如航空心理学测试系统、交通心理学测试系统等,都可利用作为航空情报员的心理健康评估参考。

4.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也是航空情报员正常工作的基础。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很多航空情报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长时间的工作不仅消耗脑力还要消耗体力,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航空情报员必要的职业资质之一[1]。《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中规定,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申请人必须接受首次体格检查,以获得三级体检合格证。

5.抗压能力

航空情报服务工作与民航的安全息息相关,工作责任重大,因此工作压力也随之变大。特别是在流量高峰时期,相当多的情报报文需要实时的接收与发出,再加上长时间的值班,工作压力十分沉重。因此航空情报员需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可根据心理承受能力测试、爱德华需求量表、at-Sat(airtraffic-Selectandtraining,空中交通-选拔与培训)选拔测试等模型进行测试[2]。

6.应急能力

航空情报服务部门作为空管系统不可或缺的一员,紧急情况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有可能是下部门发出报文的错误,有可能是航行通告转发的错误,有可能是地区自然灾害情报需要第一时间处理。不论是什么紧急情况,航空情报员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处理方式。

7.认知能力

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认知与判断,航空情报工作也是这样。例如在国际通告室,经常发生在同一时刻需要处理多份航行通告,事有轻重缓急,此时就应该利用逻辑判断能力,考虑到哪份通告更加紧急,对其进行优先处理。而民航工作十分注重空间认知,一名合格的航空情报员应该具有良好的空间逻辑思维。可用评估模型有maCt(multiplexControlleraptitudetest,多元化管制员资质测试),主要用于测试交通情形、空间关系等判断能力等。

8.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在航空情报服务工作中,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同事之间的交流,部门之间的交流,或者是与其他单位交流,都需要此项素质。对航行资料与航图的编辑也离不开表达能力。航空情报员拥有优秀的表达能力,能够使情报工作能够更加高效、顺利的进行。

9.组织协调能力

情报部门是综合型业务部门,它把民航系统中的其他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骑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组织协调能力也是航空情报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与上级领导机关和其他部门协调关系,在遇到特殊或者紧急情况时,也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组织与协调。

10.注意行为能力

注意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包括注意的引起,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和分散以及注意的转移和支配。在航空情报工作中,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决定着工作是否能正确、高效的完成。在航空情报部门工作,要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海量的信息与数据,繁琐的各项工作,只有合理的分配注意力,才能在工作时保证清醒的头脑,忙中不乱的进行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交通方式的更具体化的要求,我国民航事业必将大力发展。航空情报工作作为民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航空情报员作为航空情报工作的主体,其各项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综合素质要求页将不断提高,并且更加细致化,具体化,深入化。航空情报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民航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晓莉.浅谈空中交通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提高措施[J].科学之友.2012,145-146.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9

航道文化,我以为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涉及范围很广,就航道行业文化而言,主要有航道建设文化、航道廉政文化、航道服务文化等等。航道文化是多样化的,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为航道文化,应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服务于”为指导,围绕航道中心工作,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航道人为目标的,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现代化、健康向上的,从促进航道发展,凝聚航道队伍,振奋职工精神,为区域的交通发展,起到积极的文化支撑作用。

1.谈谈对航道文化的理解

根据我们航道部门的工作、使命、宗旨、职责、权力和发展目标等,我认为,航道文化的内涵可以这样理解,它是有着三个层次。

1.1.第一层是物质层即外部文化。

主要是指航道系统的航道运行状况、技术装备、物质财富、外部形象和职工的物质工作条件以及由这些物质形态所折射出来的航道管理工作的特点。

1.2.第二层是制度层即中间文化。

是我们航道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的对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外的工作法规,规章、规定、制度,以及职工在工作的行为规范和遵守的道德观念等。

1.3.第三层是精神层即内在文化。

指航道系统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包括技术知识、文化措施、发展目标、职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共同情感,并由此凝结成的独具特色的“镇江航道精神”。

1.4.何谓航道文化?

我以为,航道文化可以这么表述:就是航道系统职工在长期的航道管理工作中形成的管理方式、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的总和。其中,航道精神是航道文化的灵魂,而航道价值观念是航道文化的核心。

1.5.航道文化的三个要素。

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航道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制度文化是航道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为整体;精神文化是航道文化的主导,它决定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的方向。而整个航道文化的功能则是满足航道航行管理工作需要和对外的管理、规定、制度,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统一。

2.航道文化在日常工作中表现状态

航道文化是交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道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的表现。

2.1.口头的表达。

应该讲,在日常工作中,在航道的各个岗位上,我们的干部职工能说话者,都能表达自己的文化。不论他表现或表达得准与不准确,不论他传达给被服务对象或者是听者的语言就是他心里想说的东西,我们都可以从他提供给被服务对象或者是听者的信息中了解、探知他传达的航道文化。如:我们的航道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首先亮证、敬礼,说“你好”,再进行执法的过程,就是一个体现航道外在、内在文化、素质信号的传递,体现出航道人整体文明的素质程度。在执法过程中,和被服务对象的工作业务交谈,摆事实、讲道理都是通过口头进行交流。就拿我们谏壁船闸在开展“一杯水”、“一个药箱”、义务为船员送水、送药、送月饼、送春联等活动,他们到船头、进船舱、修理船舶机、服务群众,征求意见,都是通过口头表达实现的。应该说,口头表达是一种航道文化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2.2.文字的表现。

当社会的船舶航行在辖区的航道上,看到航道两边的里程牌、指示牌、安全提示牌就是航道文化的一种文字表现形式;当南来北往的船队过往船闸时,看到的为船民提供服务的告示牌,进了办证大厅看到的欢迎、问候标语以及办理过闸程序指示牌等等,都是航道文化传递、表现的一种形式。

如在谏壁船闸闸区我们能看到一种服务卡:上面写了10项内容:主要是为身体有残疾的船民办理整套过闸手续、为有特殊困难的船民补充后勤和生活资料等,同时将服务项目和内容在上、下游远调的大厅内和验票房内进行公示,方便船员了解和监督。

此外,向船民推出文明公约、服务承诺、文明服务规范,“十字”文明用语和“文明宣传、文明服务规范用语”,在验票房、上下游远方调度站设立阅报栏、磁卡电话、留言栏和天气预报栏,常年为船民服务,并主动为船员提供茶水、代寄信件、代传电话、代找船舶、帮助船民联系船舶机电、小型急修等便民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文字表现的反映。

现在,船舶过闸时间、天气预报、当前过闸的船名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文字显示在电子屏上传递服务对象需要了解的信息。

2.3.动作的传递。

人类用动作传达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比较散漫、随意,动作这种表现文化的形式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传统的许多人见面拱手,西方人兴起的拥抱等等,这些动作的表现是文化的一个特征。

航道文化的动作,虽没有动作表现文化那样的突出,但在行业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航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都使用标准的动作手势,一个敬礼表示了有文化、礼貌;在航道建设的工地上,挖掘机、混凝土浇筑,车队的停靠,更少不了动作传递信息。动作中给服务对象带来的是安全、快捷、是美好的,同时也体现了航道人良好的素质与形象,更是一种文化的沟通。

2.4.表情的流露。

人的表情主要在面部。人的表情是表现或传达文化的最弱的一种形式,他的表现空间有限,而且带有突然性和即兴性。人们可以通过表现文化的对象的面部表情了解其内心想说的什么。这种表达文化的形式易于传承,例如笑,连婴儿也很快地学会了这种表情。但婴儿的笑不是传达的一种文化,而是条件反射。有的表情是传达的文化,有的表情不是传达的文化。附和别人的笑就不是传达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只有那些有意识地传达出的表情才具有文化的意味。

例如:我们航道部门对待船员表情就显得十分重要。船员到我们航道部门来办事,第一印象很重要。现在我们强调“要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其中脸部表情是至关重要的。服务对象看到我们一张笑脸,他打心里会感到亲切,如果面对服务对象,面部表情严肃,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人家会觉得有生疏感,最起码产生不想和你打交道的念头,同时还认为是文化层次低的表现。

3.着力加强航道精神文化建设的措施

近年来,我处按照重在坚持、注重创新的原则,紧密结合航道工作实际,不断深化航道文化建设,全处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各项航道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文明行业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3.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教育。

多年来,我处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头戏,着力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先后在全处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打造诚信航道、创建船民满意基层服务窗口、学习航道楷模秦振中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宗旨意识,切实提高了优质服务、文明服务的工作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我处敢抓敢管敢碰硬,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纠风治乱紧密结合在一起,打开了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重在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全处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想事业、干事业、争工作、比贡献的观念蔚然成风。每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全处踊跃投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被镇江市交通局评为“先进单位”,政研成果,连续三年在全省航道系统名列第一,得到省局的好评。

每年进行以“航道建设、管理、养护、征收、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图片展览;“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图片展览”、“镇江航道十大新闻”评选等活动,起到了引导、鼓舞干部职工的作用,全处形成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态势。

3.2.全面推进“镇江航道精神”。

精神支撑是解决原动力的根本原因,是更高层次的原动力,更是单位领导意识和职工精神的融合体,可谓是我们航道行业的创新精神、学习精神、拼搏精神、勤奋精神、服务精神、追求精神的融合体,是全体航道人做事的原动力和做事时表现出来的始终如一的精神支柱和行为状态。

近年来,我们在贯彻镇江交通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为本,服务水运,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镇江航道精神。去年开展航道精神提炼和讨论活动,对航道精神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初步形成“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求真求实的实干精神;争先争强的拼搏精神;创新创特的进取精神”,以此增强航道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3.在着力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处不断举办航道执法培训、电脑培训、票管操作员培训活动和航道执法人员集训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掀起了学法、用法的新高潮,切实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特别是航道执法人员集训活动,采用封闭式军训的形式,第一阶段为军事化和理论培训,第二阶段为考核考评阶段,对个人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同时,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基层站所中层干部全部实行聘用制动态管理,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让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紧迫感。

3.4.开展“六走进”的廉政文化活动。

近年来,我处在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和拓展廉政文化活动。一是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科室、进船头、进窗口、进家庭、进工地”活动,各单位积极组织人员撰写廉政文化征文,共计完成32篇,其中有“领导谈廉政文化”、“三好一廉”、“廉政文化大家谈”、“学习心得体会”等文章;编印的《航道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汇编文集》包含了征文、廉政格言警句、公民道德歌、廉政歌、航道廉政书画图片等;二是及时对“廉政网页”、“廉政警示牌”、“廉政警示卡”等廉政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进行增补,在航道网上开设了《廉政视频》,在《镇江航道》简讯上开辟“勤政廉政专栏”,刊登相关文章43篇。我们编印的《航道廉政文化建设航道汇编》,得到了镇江市交通局、市纪委的好评,同时还得到省纪委有关部门的肯定。

4.进一步加大航道文化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我处按照重在坚持、注重创新的原则,紧密结合航道工作实际,不断深化航道文化建设,全处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4.1.坚持航道制度文化建设。

为此,我处党委高度重视制度文化建设,采取源头治理的方法,强化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努力实现航道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今年,处里已经重新修订了《镇江市航道处规章制度汇编》、《航道安全规则制度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管物。

4.2.注重在文化成果上下功夫。

航道文化不仅表现在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成果上,近两年,我们花了大力气,为省局编撰《苏南运河志》书,准备了大量的书稿,目前全部书稿经过几次上上下下的修改,已经交省局付印,该书大约在今年九月出版;同时,抽出2个专人,正在参与编写《镇江交通志》航道部分。在视频上,制作了《让文明之花开遍运河两岸》、《运河七姐妹》、《当闸门开启时》《谏壁船闸实现跨越发展》的专题片,结合第二次全国文明样板航道复查,我们制作了《运河两岸阔风正众帆悬》创建巩固全国文明样板航道工作纪实汇报片。在重点工程上,我们编印了《苏南运河丹阳陵口先导段工程介绍》折页,编印《苏南运河丹阳陵口先导段工程掠影》画册和编辑《苏南运河丹阳陵口先导段工程汇报》资料片;另外,今年我们还计划编写《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征文汇编》、《2001-2007镇江航道(网)新闻集》、《2008年镇江航道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

4.3.加强航道物质文化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改善职工文化设施条件。办公楼大厅已经重新装修完毕,大厅内新增设大型电子屏,触摸屏;6楼会议室新增设了大型宣传标语,和廉政标语,布局体现了镇江航道文化的风格;购置了一架摄像机等,改善宣传条件;在机关办公楼的相关部分增设了固定的宣传标语,同时,对六楼大会议室、职工健身房都进行了改造,做到既美观,又体现文化气息。

二是抓好“镇江航道论坛”。这几年,我们在提高职工文化、理论素质上下功夫,专门请专家讲课,每年都有不同内容的专题,去年就开办不同内容的讲坛9场次;我们还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提高学历的学习,使职工的文化素养有了提高,现在所有执法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的学历。

4.4.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这几年,我处非常重视职工的文体活动,举办了两届《镇江市航道系统职工文化节》,在镇江市交通系统文化节,我处的《船闸安全之歌》获镇江市交通系统一等奖,创作的说唱《逛运河》获三等奖;《安全在我心中》获江苏省航道系统二等奖;此外,我们每年都坚持搞“迎新春职工拔河大赛”、保龄球赛、乒乓球赛、扑克牌赛、围棋赛、迎新春卡拉oK歌咏比赛等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成立保龄球队,代表镇江市交通局参加全市运动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航道人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

4.5.廉政文化注重落实。

我们围绕完善航道的党风、行风和廉政建设,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规范、文明服务标准等,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有效地引导职工思想,规范职工行为,努力将各项制度转化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为此,我们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党风廉政教育片;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编写廉政格言;在办公楼的醒目处悬挂廉政条幅,形成良好的廉政工作氛围,使干部职工接受教育。为保证航道工程招投标的公开、公正、公平。我们所有的养护工程均实行招投标制度,特别是在丹阳陵口先导段航道工程中,实行了工程指挥部管理人员廉政建设“十不准”的规定,从而约束手中有审批权的人员。

4.6.注重网络管理实行“无纸化”办公。

,航道的建、管、养、征,创建工作,精神文明等信息稿件在航道网上都得到体现,使其在传播航道文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它作为重要管理目标,列入考核内容,进行管理。近几年,我处在网络管理上加大了投资的力度,新建了“航道视屏会议室”,和“镇江航道内网”,目前我处公文处理、审批、均在内网上传输办理,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体现了航道职工的文化素质。

对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理解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6-008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航空运输业逐渐成为国家战略性先导产业。目前,我国航空市场蓬勃发展,整个航空业正在逐步演变成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务维修、空中服务、流程派签、票务销售等业务在内的多元化综合行业,对行业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1],从而为高职院校建设航空类专业提供了人才需求动力,但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培养适应航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多层次、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挑战。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南通空港产业园”、“南通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地方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延伸配套服务于长三角及华东地区航空产业对航空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开展民航商务、飞机维修、航空服务等航空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航空类专业具有安全防范严、技术含量高、规范操作强的特点,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相对于一般高职专业而言,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通过校企合作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实质性问题。

(一)办学定位遵循行业要求

民航业作为高标准、严要求、重安全的特殊行业,服务指向明确、岗位职责清晰、行业标准规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行业的发展要求灵活调整专业,依据相应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开设民航特有和优势专业。

(二)素质教育体现职业特色

要达到高职航空类专业团结协作、安全规范、遵章守纪、敬业奉献、优质服务的职业素质要求,就必须更好地突出以生为本,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航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并融入航空特色的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满足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三)人才培养突出工学结合

虽然高职航空类专业注重将民航相关职业的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与航空专业教学及课程体系相融合,但基于校企双主体共同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尚未达到有效匹配和无缝连接的理想程度,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生产性实训过程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四)教学内容反映工作实际

目前高职航空类专业虽然正在努力摆脱学科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与课程体系转变,并积极实施以工作项目和生产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2][3],但教学内容脱离工作实际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尤其是与航空企业的战略发展及工作流程的融合度较少,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的“五对接”原则

(一)教育对接航空产业

跟进国家航空产业规划,以航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为依托,将航空类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与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产业领域相结合,并进一步通过航空精神与高职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来深化具有航空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建立校企合作创新发展机制以及工学结合长效保障机制的目的。

(二)专业对接航空企业

航空类专业种类多、涉及面广,需要与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相关航空企业密切合作,立足航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和领域,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传统优势,努力挖掘专业建设对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认真探索校企共建航空类专业的合作机制,为航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对接航空生产

基于航空产业链所形成的航空类专业体系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教学与航空生产的关联度,探索与航空企业生产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新机制,构建与航空企业工作岗位和生产过程要求相符的课程体系,通过航空实训基地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目标。

(四)学业对接航空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提高航空类专业学习与学生就业的契合度,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定制培养、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学习模式,在学习内容整体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实现具有航空类专业特色的学业综合规划新格局,使学生的学习始终贴近航空类企业职业岗位,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业水平的目的。

(五)学历证书对接航空职业资格证书

从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角度更好地实施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根据航空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及规格要求,将航空类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和细化,融入航空类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之中,使之充分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三、创新航空类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针对高职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提出校企共建“五对接”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了实施航空类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工学四段递进”构建航空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根据航空产业及行业职业岗位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对员工的共性要求,提出“1+0.5+1+0.5”的三年制“工学四段递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的校内学习中完成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第二阶段由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学院和企业共同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所针对的企业特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不同要求开设企业定制课程,主要依托相关企业的场地和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实现学生对航空类企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所选专业方向的进一步认知;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基础上,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根据专业方向所对应的航空类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方向课程,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实现学生有效掌握航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第四阶段是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民航企业岗位实习,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就业的无缝连接。

(二)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民航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决定其用人单位逐步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使得高职航空类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已不能仅仅停留于教育标准――学历证书的获得,而要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纳入教育过程中。学院遵循民航标准,将航空类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航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根基,以航空职业技能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依据,确定专业课程种类与内容,构建体现航空职业技能岗位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坚持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依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校企共建具有民航安全理念、反映民航生产流程、体现民航技术规范、具备工学结合特点的航空类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建设集专业教材、网络课件、案例分析等为一体的学、做合一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三)基于“三位一体”构建航空实训教学基地

学院根据航空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企资源优化整合的建设目标,采取有效途径,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创新构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式。首先,稳步建设校内航空实训基地。依据民航企业标准和规范,围绕民用航空器维修、航空服务、民航运输、航空物流等专项技能训练和职业习惯养成教育,营造真实航空文化环境和航空工程环境,满足航空专业(仿真)实训教学的需要。其次,大力拓展校外航空实训基地。将航空类企业所能提供的生产场所与企业定制课程相结合,从而真正发挥校外航空实训基地企业实作培训的作用。再次,积极实施校企共建航空培训基地。为了使实训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民航职业培训相结合,学院通过与政府和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校企共同出资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共建“南通航空培训中心”,使之成为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综合实训基地。

(四)基于“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构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基于南通市、江苏省以及长三角地区航空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航空领域专业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学院不断强化与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民航企业的交流合作,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共建航空类专业师资队伍。通过内培外引持有民航相关证照的教师和专家,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航空类专业师资团队。一方面,以岗位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以专业教师到民航企业挂职锻炼为途径、以专业教师参加民航相关职业资格考证并取得资质为抓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以专兼结合为引导,加强对民航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培训和管理,从民航企业聘请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技能课程的讲授,积极开拓专兼职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途径,通过国内与国外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师资培训制度,努力形成规范的师资培养环境,构建校企齐抓共管的师资队伍管理新机制。

(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及流程”构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航空类专业对学生更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学院在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过程管理机制与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学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双主体地位,明确校企双方在航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责、权、利,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管理和培育航空类专业的创新机制。一方面,通过教学管理流程再造,规范各项教学管理,完善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管理机制,使之真正符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在校外实训基地以及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实习和实训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要求,实施与企业员工相同或相似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合作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质量考核标准和实践监控体系,将其纳入学院总体教学评估之中,突出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高职航空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充分明确双方需求、合理体现双方利益,才能在互动共赢的基础上实现高职航空类专业与航空产业的真正结合,开拓航空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注释]

[1]宋晓燕.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