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十篇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5:43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文化创造力;现代素质;和谐社会;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09-05

一、文化创造力的内涵

德国哲学家荷尔德林在其著名诗句中曾指出,人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此,海德格尔给予了高度地关注和深层次的阐释,并将其作为对人的存在的最本真的解释,“惟有人才能死,而且,只要他羁留在大地上,栖居于斯,他将继续不断地死。不过,他的栖居却栖于诗意中。”①其实,人所具有的诗性使人获得了文化的特性,而这足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自由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更是文化的产物,人通过其文化的特性而彰显了自身的存在。

毋庸置疑,文化是人类创造成果的凝聚,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自身创造性活动的施展并伴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进化而积淀形成的现实存在,它是人类创造力的现实表征,是人类生命活力的具体佐证。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总是体现为一种创造力得以展现和发挥的过程,文化创造就是人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维系文化安全的过程中进行的具有鲜明人格特质的实践活动。文化创造赋予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类通过创造力的不断提升,关照自身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能动的生活与生产实践,按照最高的价值原则和最优化的自组织原理,不断地寻求着自身的解放,追求着人性的自由,并努力促成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意味着文化创造力的充分激发,也意味着文化创造目标的现实达成;从本质上说,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过程就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的完满实现,是主体能力的最终体现;文化创造力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创造过程,而不仅限于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获得了自由创造的快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如愿地履行了其社会责任;可见,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是对象性成果与自身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是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是文化创造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在文化哲学视角下,文化创造力是人综合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和前提,而文化创造则是人类的本质机能,它推动着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②而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③由此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创造力是民族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古今中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创造力的竞争。

总体来说,文化创造力充分地彰显了人的自由、能动的本质特征,它是人之文化本性的自觉张扬;因为,文化创造力展示了作为文化主体的人,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在批判性地继承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实现文化

自身的超越与突破,因此,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过程必然是新事物产生的过程,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则更加注重创造过程中“质”的提升,而并不仅在于数量的积累和时空的扩张,也就是说,文化创造力体现了创造主体在否定“旧质”的基础上创生出“新质”,因为,只有“质”的发展和变革才是文化创造力实现的目的和归宿。文化创造力是一种总体性的生成,因为,一方面,它是创造主体在整合既有文化资源、调动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就其成果而言,不仅体现为其现实的创造成果,同时也体现在对于创造主体——人的本质内涵的丰富和充实。可见,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的动态平衡的文化系统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由潜能向现实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创造的客体,因此说,文化创造力离不开人,人是文化创造力的核心。事实上,文化创造力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实践经验和成果为文化创造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由实践而产生的需求则激发和调动了文化创造的活力,而文化创造力的实现也必然又转而促进实践的发展。此外,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又需要通过实践的标准给予检验和评价,故而,文化创造力是文化主体在文化实践中不断释放和展示自身潜能的一种能力。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化创造力并不是静止的、固化的能力,它是伴随着人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多方面内在品质的充实和发展而得以提升的,因此,只有具有自觉能动性和主体意识,并具有内在发展潜质、积极进取的文化主体才能拥有并实现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总是通过人的现实创造成果体现出来的,具体地表现为,文化创造主体——人的创造能力和水平,因此,在人学的意义上讲,文化创造力就突出地体现为现实的人的创造力;当然,文化创造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具有强大的、生机勃勃的文化创造活力的国家或民族才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和保存既有的文化传统,也才能更有力地掌控和把握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创造力也是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文化创造力的水平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程,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也进而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才能成为引领时展的航标。

综上所述,文化创造力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和达成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也就是说,文化创造力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而言,文化的振兴和创造力的实现有助于社会与文化的顺利转型,有助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立的全面提升,更有助于美好理想和发展蓝图的实现;因此,可以说,文化创造力的不断增强和最终实现必将预示着当今中国文化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和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当今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建构、和谐社会理念的现实建构以及世界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达成。

二、文化创造力与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文化环境、文化体制、文化教育、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合理配置和有效联动,同时,文化主体的自身因素在创造力的实现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文化创造力的实现与文化主体是相辅相成的,在现实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当前,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其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就内涵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建构问题,它与文化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紧密相关,文化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人的现代化则又是文化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最终归宿,因此,我们认为,文化创造力的全面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全面建构。毫无疑问,当前中国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就是“从对人的发展的一般认识向其现实实现,从人的发展的价值建构向现实建构等的转折;这种转变更加有利于真正解决和改善影响人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有利于通过成功的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系统工程的建造,高效快速地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④可见,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建设并不是理论的、抽象的描述,而是现实的、脚踏实地的建构,它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国人创新意识的全面觉醒、自由而丰富人格的形成以及健康心智和能力素养的提升,而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必将有力地促进这些素质的生成与发展,反过来,健康而又丰富的现代个体必将更好地促进文化创造在更高层面的实现,继而二者相互推动、相互支撑,最终必将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毋庸置疑,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是文化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它有助于消除影响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滞障和束缚,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健康的文化生存环境,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⑤,“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⑥由此可知,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当今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迅速提升,也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具体的实现路径。坦率地讲,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条件,而文化创造力的激发和提升能够有效地带动和促进文化主体素养的建构,因为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是文化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展现,它必然预示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在现实层面的集中体现。因此,当今的中国,文化创造力的迅速提升和全面实现不仅能够创造出先进的文化成果,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创造激情,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营建良性的、积极向上的“力场效应”,而这种效应则能够引领和激发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建构,促进真正的、现代的和“大写的人”的生成。化创造力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力度是衡量当今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中国社会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就社会的发展而言,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现实建构。首先,应该承认的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生成的最好诠释。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统观和整体观的基本精神,它所反映的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友善、包容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类对于建设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期盼,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工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它是当今中国文化创造活力的具体展示。毋庸置疑,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总是通过其创造成果展现出来的,主要包括物质文化成果、精神文化成果以及制度文化成果,而其中物质文化成果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化成果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制度文化成果则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体制保障。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伴随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的创造激情和活力空前高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踊跃地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展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和财富,改善了自身的生存状况,提升了自身的生活品味,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其创造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充实精神世界,创造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成果,并通过理论创新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文化财富,引领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尤其是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并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促使其获得新的生命活力,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在制度文化层面,通过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了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保障了社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了社会运行的高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由此可知,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成果的取得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构,而当今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的结果。然而,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的文化创造力的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均衡,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大力提升和有效激发中国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创造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建构。事实上,和谐社会本身就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它既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

也是一个过程。因为“和谐”一词,从其根本上讲就包含着动态平衡的理念,它首先是以承认差异和不同为前提的,它本身反映的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系统,而在这个系统内部,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加之以必要的协调和管理,保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可见,当今的中国社会正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于主体需求的差异性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同时,又由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使得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多变,故而,为了维护系统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增强其适应能力,不断地强化其自身发展能力的建设,因此,通过提升当今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文化成果来满足其成员发展的需求就成为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课题,这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和谐社会的建构正是通过在动态的平衡中谋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由是观之,和谐社会的建构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就成为促进其实现的重要保证。

四、文化创造力与世界文化强国的建构

当今的世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意识到,随着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发展,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无法确保其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尤其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这样的认知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共识,因此,人们转而开始关注文化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独特的作用。事实上,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重视和强调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以及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比重,而忽视和遗忘了文化国力对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国力的培育和提升,努力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国家形象,不断强化自身在国际的文化影响力。就中国而言,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但是,在当今的世界文化“版图”中,中国并不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强国,这主要是因为较之于中国迅猛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实力,其文化国力是相对低下的,与其他先进的国家相比较,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可见,文化国力的强盛关系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然而,文化国力的提升应归因于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水平,故此,当今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与文化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作为世界性的文化大国,中国拥有令其他国家或民族羡慕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厚的资源储备和蕴藏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同时,中国文化还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五千年的文化史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且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此外,就中国文化的内涵而言,其内容丰富多样、包容性强、影响范围广,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和民族融合史。然而,世界性的文化大国并不就是世界性的文化强国,因此,当今中国文化强国的建构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重视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是不仅要理性地审视自身文化,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文化传统,摒弃腐朽的文化残渣,丰富和充实自身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特有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应加强对外文化交往,包容性地对待异族文化,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其次,提升文化竞争力,就是要通过挖掘和开发既有文化传统,合理整合自身文化资源,以最新的文化成果来推进文化的革新,通过文化创新增强自身文化的适应性和时代性,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增强自身文化的传播力和辐射力;最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和载体,促进文化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尤其要通过鼓励自主创新,增强文化原创能力,积极维护自身文化安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塑造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当然,文化强国的建构还涉及到诸如文化环境、文化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归根到底,就当今中国而言,世界性文化强国的建构最终应落实到中国文化创造力实现的问题之上,因为,只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才能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加入到世界文化的交融之中,才能够创造性地改造自身文化传统,才能够有能力创新自身文化内涵,才能强化自身的文化传播力,更进一步讲,也才能有能力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保障自身的文化主权,也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文化话语权,因此,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有助于文化影响

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提升,有助于世界性文化强国的现实建构。

综上所述,当今中国正处于文化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文化创造力的现实水平就成为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性指标。事实上,只有建立在自身文化创造力全面提升基础上的中国社会,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维护自身文化的安全,也进而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当代文化成果。毫无疑问,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激发将有力地推进当代中国人现代化素质的建构,推进和谐社会理念的建构,推进世界文化强国的建构,必将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见《讲演与论文集》,1959年德文版,第142页。

②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2007-10-24。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sina.com.cn,2011-10-26。

④李燕:《人的(素质)发展之现实建构》,《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第27页。

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第89页。

参考文献:

[1]【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3]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庄寿强,等.普通创造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5]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方伟著.文化生产力——一种社会文明驱动源流的个人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社会成人;强化教育;补救性;增强;品心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31—03

一、当代大学生开展具有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成人”有“生理成人”和“社会成人”之分。所谓“生理成人”是指在身体器官上已经发育成熟的人;所谓“社会成人”是指在心智、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社会正常活动规约标准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成人”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生理成人的角度来看时,几乎所有的当代大学生无疑都是完全性的“成人”;但从社会成人的角度来看时,有相当数量的当代大学生的不是完全性的“成人”。这种不完全性主要体现在这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立自为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不强,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不很高等方面。事实上,现今的情况是这样:有相当部分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代大学生仍失缺着社会成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在校的大学生也有相当部分的人正凸显着这样的失缺。为此,我们现今的高等教育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具有一定补充性的或具有更高层次性的社会成人方面的教育;而且是具有相当力度的社会成人教育,这里,把具有相当力度的、刻意性的社会成人教育称为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具有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的意义是显然的,即通过对具有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的开展可使当代大学生在他们踏入社会之时或之前已经达到或超过当代社会成人所规约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在他们踏入社会之时或之前他们的思想品德、心理状况和自立能力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当今社会对社会成人所规约的基本标准或要求。注意,这里所讲的社会成人教育不是成年人教育;成年人教育,也称成人教育,它是指通过职工学校、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等对已成年的人进行的教育;而社会成人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开始,在其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成达或超过当时社会对社会成人所规约的最为基本的标准的教育。事实上,有的人到死的时候也未能完全成为社会成人,对于这样的人即使在生理意义上他们是一个完全性的成人,但在社会意义上他们却不是一个完全性的成人。

由于当今社会对社会成人的基本规约标准主要体现在自立自为方面、团结协作方面、良好的品德方面,以及健康的心理方面。因此,我们现今的高等教育有必要搞好这些方面的教育工作。事实上,社会成人教育是对当代社会“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性的执行,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人才观的一种具体性的体现,是对我国素质教育在大学阶段的深人性与具体性的开展,是一件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长盛不衰的大事情。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对社会成人教育的开展工作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实施具有强化性的社会成人教育,即通过具有相当力度的、刻意性的社会成人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完全具有或基本具有现今社会对社会成人所规约的基本素质,或者使他们具有更高层次的现今社会对社会成人所规约的素质。

二、对搞好当代大学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基本工作方面的审视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急需大量完全成熟的社会成人。由于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刻意性的社会成人的教育。因此,对当今大学生来讲,它可以起到催化与加速使其成为当今社会所诉求的社会成人;即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其社会成人教育的方面具有极为显著的补救性和提高性。所谓补救是指对那些没有达到当今社会对社会成人所设定的基本标准或规约的当代大学生对其进行重新性的形成或拥有的行为,通过补救可以使他们成为合格或接近合格的社会成人;所谓提高是指进一步地增强或凸显,通过提高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或接近成为更高层次的社会成人。考虑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在其成为合格性的社会成人方面所存在的需要与不足,再结合我国目前大学教育的目的与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得出,要搞好当代大学强化性社会成人的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对理想教育、责任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自力与协作精神教育、求实与创新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其中,“品心”教育工作是核心点。所谓“品心”是品德与心理的合称;所谓“品心”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品心”的教育与培养工作。由于“品心”教育工作是搞好当代大学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的关键点所在,因此,我们在进行当代大学强化性社会成人教育工作时应下大力气搞好“品心”教育工作,要对“品心”教育给予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品心”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进行“品心”教育工作时,我们切不可单一化。也就是说,在进行当代大学的“品心”教育工作时,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机智灵活地进行,要紧密地围绕着以树立良好的、稳固的“品心”为直接的、根本的目标来开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品心”教育工作。

(一)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良好“品心”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与信念的支撑,没有理想与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方向。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战胜艰难险阻、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理想与信念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努力与奋斗的过程,也是形成“品心”的过程。因此,要教育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报效祖国,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可靠的“品心”。

(二)责任感教育

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动力,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自觉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与健全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品心”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当代大学生只有把自己对人生和社会责任的认识转化成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才能产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要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执行力,教育当代大学生自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简称,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进他们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活动。道德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道德教育是人类改善生活的一种工具,常常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革新其内容。我们要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使其掌握和内化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要努力培育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的道德情感和持续的道德实践能力的拥有,要使当代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明确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与要求。要防止“有知识、没修养”、“有技能、少道德”不良倾向的出现,要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与社会角色相适应的、具有良好公德意识的、“品心”良好的社会成人。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四)人格教育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教育是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讲,人格教育主要指学生的守则教育,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的教育。应当使当代大学生明白,人不可以没有格,人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高尚的人格是良好“品心”的具体体现,你只有拥有了高尚的人格,你才能成为高尚的社会成人。

(五)自立自为与协作能力方面的教育

所谓自立自为方面的教育是指要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客观地审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努力实现自力自为。所谓协作即相互配合,它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与方式。积极的协作意识是良好“品心”的必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而单独存在,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彼此联系更加紧密的时代,无论是个人的发展、事业的成功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在大学生自强教育的过程中,应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内在需要。

(六)求实与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

所谓求实即实事求是。求实教育就是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与方法,也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求真务实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品心”具有重要的意义。求真务实教育要求大学生的认知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到不迷信理论教条,不轻信盲从,敢于质疑,做到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以科学态度和精神指导实践活动。求实能力是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事物的本质、变化与发展规律的根本性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求实能力的教育。创新能力现今已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自强素质;创新就是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探索与实践,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掌握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在于他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以及应用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就是要激发与构建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教育要根植于对当代大学生自强的培养之中,因为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知难而上、执著向前的自强的意志、勇气和品质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强弱;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在求实与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

(七)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生形成与拥有自强时必备的基础。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身心的潜能,能促使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乐观地面对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是真正自强的必备。合理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重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对社会成人最为基本的规约内容之一。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搞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教育与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直接关系着当代大学生能否顺利地成为合格的社会成人的大问题。

(八)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艰巨的任务。从主体因素上看,当代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贪图享受等;从客观因素上看,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学校教育的失当,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误导,缺乏社会救济措施,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等。高校要根据目前大学生法制观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和强化法制意识。法制意识是“品心”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立足于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要件。法制教育是加速当代大学生形成或拥有良好“品心”的必修之课;法制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论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课题:本文系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重点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毕业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案例和规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时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的人才,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主题。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

十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做现今时代教育的总目标,这使得当今教育工作更加具有时代内涵。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创新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精神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竞争变成了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大环境的需要。

2.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关系,使其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也是一种生产力的革新。所以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可以促进生产力革新的脚步,所以说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推动。

3.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需要

中国教育的发展要跟上时展的脚步,而如今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其走出社会后的适应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职业教育学校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当作教学的重点。

二、职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具备三个眼光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下面几点。

1.长远眼光

创新型人才是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的结合体,在学校期间主要培养的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成果是其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拥有的,所以,职业教育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发现的眼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创新型人才如果不能被发现,其创新能力和价值就不会体现出来,其后续的工作也无从谈起。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学校要具有发现人才的慧眼,做创新型人才的伯乐。

3.全面的眼光

很多人将创新型人才简单地认为是科技方面的人才,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光需要科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也需要社会、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发挥其创新精神和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候要树立全面的眼光,经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能力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当今在职业教育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许多教师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体制建设不尽合理。首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培养少部分的人才,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没有这种培养人才的“特区”,不能适合创新型人才个性的发展需求。其次,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学生的创新成果要在日后走进社会工作后才能发挥出来,这样就使得学校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评机制。最后,校方没有激励机制,使得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积极性。

所以,职业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要想培养较强职业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学校的机制建设,设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门课程,并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制度化;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其次,为创新型人才找出路,优先推荐创新型人才适应比较好的工作单位。另外,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增强创新能力。

四、小结

随着科技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面要树立长远眼光、发现眼光和全局眼光。另外,在如今的职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还有待提高,校方要在建立创新教育机制的基础上为创新型人才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J].大学(学术版),2011(2).

[2]林崇德.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1(1).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学生;学习观;创新能力;交叉学科;哲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0;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13―03

一、引言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从教条式学习进入到开放式、选择性学习。可以看出,不同时代学生的学习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来源于时代的要求。总之,要想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就必须让学生明确时代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因为每个社会的主体――人,只有经历学生,学习这个阶段才会成才,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是创新,需要的是更多的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同样,科学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上的很多重大突破、创新成果的产生,经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交叉学科知识以及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

二、不同时代的学习观

1.传统学习观

在阐述我国传统学习观时,引用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加以说明。这句话说明在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各级官吏人才,当时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是由当时的时代要求决定所决定的。同样,在《周礼》中也记载,“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职,以服邦国,以正万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六曰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这更进一步说明当时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因此,在当时这种时代背景下,学生通常只能“代圣贤立言”,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缺乏个性。

当时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通常表现出死读、死学,缺乏思辨精神,缺乏独立创新精神。虽然一些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萤窗映雪”地苦读,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而言,没有找到效率更高、让人快乐的学习方法。同时,由于当时的局限性,学生的知识面往往也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当代学习观

当今时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学生新的时代使命,作为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当代学生,应该更新学习观。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不是寻求某一时间点或者时间段内的发展,而是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会更加清楚地明白: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就业、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忠孝于某人,而是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个时代强调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人本身。因此,这个时代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理想,完成这个时代的使命。

当今时代,学习观点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学习当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人是我们唯一最需要关心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苦”而是“乐”,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自由、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学生的人格、价值和权力都受到尊重。同样,这个时代也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充分发挥出创造潜能,要求学生能具备很好的创新能力。然而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是社会的主体――人需要深思的话题。

三、当今学生学习观的构建

1.交叉学科和协同创新平台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呢?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当今时代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在世界经济知识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张昕等人指出,交叉学科研究是产生新研究领域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产生新观念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因为加强交叉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具有如下优点:(1)交叉学科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为学科交叉使各学科的内容交叉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是不同思维、观点、理论、技术之间的相互碰撞,这种碰撞有利于产生新的火花,得出新的创造性的结论,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3)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型的思维能力。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可以形成一种崭新的思维风格。(4)学科交叉有利于鼓励学生的跨学科科研选题,因为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领域中有大量的值得探索的研究课题,可以使学生在科学的前沿从事科学研究。

笔者是从事交叉学科教学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科交叉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科交叉不仅能使不同的学科得以跨过彼此的分界相互协作,而且还能很好地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加强对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熟悉相邻的学科领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自身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自我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交叉学科平台的基础之上,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并与国家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是全面提升国家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种创新力量相互联系、相互耦合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高校既是协同创新平台的主体,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协同创新中大有可为。高校应该在协同创新平台这个舞台上扮演主角,要充分利用该平台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科研教学和职业技能教学。例如,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优势,将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与设计性项目,强化探索性和创新性项目的设立。加强教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协作,构建本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校校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即积极投入“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和“其他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实验基地、设备、经费及其人员资源,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以及开展“卓越工程师”“职业资格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及企业实践锻炼,通过采取“导师制”“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制”等措施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吸引更多学生到实验室,融入生产实践中去,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自我创新能力的目的。

2.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科技的发展告知人类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还应该注重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恩格斯就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列宁也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同志曾多次指出,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有计划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评论家,把理论工作搞起来。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并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样,当今社会,特别是学生也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也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很好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只强调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忽略甚至遗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在学生中经常流传“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说法,同样,也有些同学经常以科教兴国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而不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为例,说明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必要性。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其实,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它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理论创新和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当代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在培养自我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时,要明确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对自身潜在能力开发方面的作用。自然科学帮助我们认识自然规律,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使自然造福于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则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翅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应当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应当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供价值观的判断,并通过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指导社会实践,来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不仅起着鸟之翼、车之轮的作用,而且起着鸟之脑和车之头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学习好这两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科之后,才能充分体现人的主动性,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

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之后,需要怎样才能提高创新能力呢?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充分地施展其创新能力。这两个因素,其中之一,文章定义为内因,即学生自身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时代的要求。其二,是外因,需要学校或者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场所。关于内因,文章前面已经叙述,要求学生加强交叉学科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此不再阐述。关于社会创新能力的环境建设,主要是从高校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来说明,如何通过改善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高校因素

高校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天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高校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也是当今教育家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当然也作出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学生教育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动力和支持,课程教学是学生培养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因为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据统计,有2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于交叉学科领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必须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组织更多的学科交叉的学术讲座来满足各个领域学生的需求。高校在优化课程的同时,还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氛围、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的机会。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只有在思想上的自由,才能有创新之火花。在此基础之上,高校要充分利用协同创新平台相关资源,充分开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孵育、施展创新思想及能力的舞台。

高校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好的环境时,同时要从精神上鼓励学生开展学科交叉的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学生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各种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研究工作,加速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时代的使命,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自我创新。

2.人文关怀

家长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坚强后盾和动力。目前关于家庭经济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研究较多。文章将从家长及教师教育观念上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家庭教育在《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没进入大学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旦进入大学似乎家庭教育就更为少见。然而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更多、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思想问题,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突然而至的变化中,高校教师,特别是导师的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除教学之外的新的要求,即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点点滴滴,以朋友的身份积极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并根据学生的状况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交流策略及激励策略。此外,高校教师应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如实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在家长获得学生相关信息后,家长应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创新意识。学生只有在充分的人文关怀下,才能建立正确的、积极的意识观,才能真正地开展和实施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总结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并存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取得原始性创新,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时代的要求,有意识地进行交叉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其次,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氛围、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施展创新能力的协同创新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创新的火花,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从而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松,张磊,蒋国俊.深化体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02).

[2]张昕,王红,张长水,戈红江,黄海燕.设立“交叉项目综合训练”课,培养学生交叉学科研究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3]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4]吴颖文.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问题刍议[J].江南论坛,2006(12).

[5]简大钧.深刻领会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J].江南大学学报,2002(03).

[6]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5).

[7]罗涤,李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新常态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关键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居十首要位置。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前进与竞争潮流,为我国“十三五”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真正落实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观念,必将引发我们国家对发展的大局进行一次重要变革,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我们国家全面发展,提供强大而持续的推动力。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这对牢固树立并践行创新发展的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创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发展理念

理念是一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理”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清代哲学家王夫之从固然和所以然两个维度来理解“理”的本真含义,揭示了“理”作为本然、规律、原因的哲学特征,提出“理者一,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借用王夫之的这句话,提出了发展理念问题,将关注的视野聚焦在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层面。

发展理念是从哲学思维层面对有关发展的基本问题的高度概括,一般回答的是怎么发展、为谁发展等问题。发展理念是高度概括性的、具有指导性的,是从最一般意义上对上述问题进行的回答。发展理念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它将从根本上和深层次上决定着发展的方向、思路和着力点。

(二)创新发展理念

将创新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反映的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是当前中国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两个重大问题。因为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指导着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发展结果。创新发展就是从理念层面对应当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给出的答案之一。创新发展,首先强调的是新。这意味着改革和进步。其次,这些新的东西是能够给社会带来综合效益的,是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是能够更好地服务十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新发展,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相统一,不断提出新理论、确立新制度、掌握新科技、培育新文化,以此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一种理念,创新发展强调的是对既有发展要素和发展条件的优化重组,形成更优的结构,并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创新发展的领域和标准

将创新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对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的领域有哪些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各个领域的创新,把创新覆盖到党以及国家的所有工作中去。将创新上升到发展理念的高度,决定了这里的创新将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全面的创新,就是要让创新贯穿各个土作领域。当前,要着重着力做好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四个领域创新。以这四个领域的创新带动全党和各行各业对创新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把握达到新境界,进而带动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创新全面展开,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我国发展全局实现根本性整体性变化。

判断一项事物、一项工作是不是创新发展,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并非所有的标新立异都可被称之为创新。理论创新,不能摒弃和否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而是将这一理念研究进行完善和发展。制度创新,并非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国家的制度体制,而是对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科技创新,是指对大自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研发出变革自然的新技术,并利用其增进社会福利,服务于我们的发展进步。文化创新,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引领时展新潮流,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因为任何走向反面极端的所谓“创新”,都会危害群众利益,甚至会犯颠覆性错误,这与创新的本质含义是相违背的。

2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应当给子怎样的定位,反映的却是不同的发展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在当今世界其国家也是极为少见的。

(一)创新发展是解决资源相对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

实现国家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优化社会总供给,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下,解的追求。但要实现不断进步、创造财富,社会资料的限量性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增长性这两者的矛盾仍旧非常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其表现在群众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资源有限,只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更加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在增加供给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资源消耗总量。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必然选择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大学生创业路径选择

一、研究背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处于改革深水区,“全民创业”成为社会新常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当中,伴随着这一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建设中被提为重要议程。由于大学生群体所处年龄阶段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致使其在创业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与困境。对此,则必然由高校这一教育主体来解决。实施创业性教育既是社会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1、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人才是科技兴国第一要素。抓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能够很好地促进当代各项事业的发展。自改革发展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面对这些新时期的时代产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必须抓好大学生创业教育。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党的十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合一的领导班子,提升党建水平作为终极目标。这向我们提出了全党创新性的要求,只有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才能使党的领导和执政符合时代要求,才能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培养的只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新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然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腐朽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成才具有不良的渗透作用。高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学习,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加强学生创新性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当今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1)创业的理性认识不足

由于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其对社会还相对不够客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相比有多年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人来说,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宏观认识和对创业全过程的有效把控能力。在认知层面缺失的基础上,可能会导致决策的失误。自我定位不清晰,创新意识不足,盲目追随市场,是大学生创业出现的普遍共性,这都会对自我发展以及创业的良性循环埋下不良隐患。

(2)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由于大学生还未正式踏入社会,其对创业全过程的程序和不同阶段的任务往往仅停留在认知阶段,缺乏有效的实务操作的平台。对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突发状况缺乏经检,往往导致判断的缺失。倘若不能广泛吸收听取他人实践经验,极可能在重大决策中出现失误。

(3)创业信心缺失

认识不足与经验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创业缺乏信心的重要因素。初入社会必然会在种种选择面前碰壁,这会导致大学生的信心缺失,优柔寡断会影响创业过程中决策的做出,这可能会决定创业的最终成败。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以高校教育工作为契合点,用大学生创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特别是以高校教育工作带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两者相互区别却又相互联系。高校教育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有效载体和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存在现实可能性与必然性。

1、可能性

(1)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现阶段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迫切要求一大批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信念,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党员队伍当中,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而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发展。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小群体的发展带动大社会的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从这一层面来看,两者都是为了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其目标具有一致性。

(2)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的协调性

高校创业教育既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广大优秀人才聚集地。在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同时,也培养了优秀人才的组织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进行高校创业教育全过程中,也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自身素质要求。两者所采取的谈话式、教授式、实践活动式等教育方式相互协调、相互通融。

(3)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的可共享性

目前,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高契机,大学生创业又为经济发展充实血液。“党建带团建”体现了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共青团组织建设的进一步提高。各地高校共青团许多活动和工作的开展都是服务于建设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平台,例如各地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都是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由此可以看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源和平台是可以相互共享的,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2、必要性

(1)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工作的内在要求

树立大学生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科学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因而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2)高校教育工作是弥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有效手段

传统大学生创业教育注重创业技能、创业政策和创业信息的指导,而忽略了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脱节,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创业观。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要求全体党员不断完善自己。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为了构建科学的创业观,促进创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以党建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新型创业教育,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4。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的有力杠杆。

三、大学生创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殊性与优越性,在上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促进二者相互融合有以下路径选择。

1、加强理想信仰教育,坚定创业梦想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国际风云的变化莫测对共产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必须将党员的人生追求同党的宗旨统一起来。回顾历史,规划未来。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通过开展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和学习,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能够培育出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创业观,制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此外,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创业梦想,能够增强创业的信心以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败与否的基础。

2、以科学发展为着眼点,提升创业素质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具体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依靠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前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党建服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以全面发展为着眼点,重视创新性培养,助力青年创业。党支部应将党员政治业务、知识学习融入到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基础党组织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基层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确保大学生创业群体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

3、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环境对成才具有重大作用,对于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形成意义深远。创业环境对创业执行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重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推行“骨干创先争优、党员联系青年职工”的模式。理论联系实践,加强青年大学生党员与社会优秀党员企业家、职工之间的交流,使之深入感受到先锋模范作用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契合实际的开展创业典型、创业价值的宣传,促进环境因素的融合,是高校创业教育实现良性循环的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4、整合机制和资源,促进创业教育个性化融合

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党建工作在许多方面扶持着大学生创业,二者在物资、师资等方面具有融合性。通过创业平台的整合,有效利用高校党建工作和创业教育的资源是必然选择。在实践中,应探索将党建、团建的系统和网络平台合理地运用到创业教育过程中,将过去枯燥古板的教育与现代化新兴技术相结合,打破瓶颈,为党组织建设注入青春的活力。此外,在党员队伍中,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等形式,能够强化党性理念和技术技能,在拉近学生距离的同时,更进一步向他们传递教育真谛,实现教育的目的。据此构建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联动机制,开创两者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促进共同发展。

四、结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经济发展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整合教育资源,是完善高校建设的新的尝试,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与可靠途径。

【参考文献】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意识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整体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重新的审视与定位,在此社会大背景下,国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在今天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逐以突显。素质教育下的艺术教育理论一直在争论当中,而主观的认识不清必然会影响到客体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研究和探讨艺术教育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素质教育下的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重新的认知与阐述。

1960年,苏联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卫星上了天。美国反思后认为是艺术教育出现了问题,随后制定了著名的曼哈顿零点计划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创新能力。2004年,美国政府又启动了白宫计划:艺术与科技创新计划。1987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艺术教育法》决定在今后十年里为艺术教育投资19亿法郎。该决定还把每年5月18至23日定为法国中小学艺术周。1994年美国政府以法律形式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令把艺术课程(包括音乐、视觉艺术、舞蹈、剧院艺术)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美国多数学校都把艺术作为必修课,学生必须拿到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艺术教育功能效应的不断开发,时代赋予了艺术教育更重更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艺术教育健全人的心理结构,填充主体精神空白

尤・鲍列夫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使人类生活的基本资料得到了极大满足。另一方面,科技社会和工业生产使社会分工越加细化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高效率强负荷的学习与工作压力,给人类造成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同步,极大的造成了人的心理扭曲,人性被迫分裂,特别是在当下的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物质拥有的多少成为了衡量主体成功的标准,导致人类的精神生活极大失衡,从而在人性的建构上出现了缺陷。而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健全人的心理结构,满足人的精神生活之所需,促使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均衡发展。培养人的完美品格。

2艺术教育乃创新意识之根源,注重感性思维的培养

21世纪将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国际竞争,实际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在知识经济大潮中占得先机,谁将有更大的发言权,但要正视的是,我们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在落后的境地。作为人才培养的教育,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为当前之急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加登纳在解析“创造力”的时候曾详细论述过“创造力”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成年人的创造力普遍会比幼儿时期低很多,原因在于社会行为的惯例与规则约束了成人创造思维的发展,要改变现状,只能由无统一标准各种形式的艺术来给予人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并从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认知科学领域的观点进行了详细深刻的论述。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的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就因为它可以培育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既能让学生的脑功能和思维功能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想象、创造等创造性思维。

3艺术教育修补艺术文化传承的裂痕,推动艺术文化的发展

世界著名音乐评论人诺曼・莱布雷希特曾经在《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中开宗明义的断言音乐界是被“性、谎言、商业”所摧残,它们灭杀了古典音乐,造成今天古典音乐的尴尬现状。在笔者看来这是个扭曲的见解,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音乐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不断新生的东西,任何艺术都有其产生的时空背景,现代人有没有必要把生活中西方歌剧、交响乐的比重,维持在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或浪漫主义时期,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讲。另一方面,古典音乐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少,根本原因应该在于没有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的减弱。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在古典音乐上有所体现,在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上表现都很明显,特别是在以后,出现了“不敢听,现在是听不懂”的局面,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出现了裂痕,并且在现代社会这种裂痕越来越深,越来越宽。为了修补裂痕,艺术教育应该承担起本体的责任,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广为传播与传承,也只有在全国国民整体艺术素质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推动我国现代艺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处处长在2006年度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06年

[2]尤・鲍列夫.《美学》,198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霍德华・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1988年光明日报出版社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8

所谓书法的原创性,主要是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采取独特新颖的内容题材、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进行书法创作的基本理念。书法的原创性,在古代层出不穷,而在当前的书法艺术创作中,伴随着社会风气和自身状态等各方面的影响,书法的原创性受到了极大威胁,而它也是决定现今社会书法艺术创作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理应倡导书法艺术的原创性,在书法艺术领域中重新释放它的能量。

当前,社会节奏加快,书法展览名目繁杂,人们急于名利,遂使书法创作状态显得浮躁。这一状态主要表现在当代书法展览中:一是书法展览的需求与自身的书法技法、文化知识储备以及参加展览的经验不足,二是应对各种形式的展览繁多与书法创作者不能发挥应有的书写状态,跟随书法展览“脾气”走。前者主要是缺乏原创力,它和创作者的天赋、勤奋和其专业的好坏是直接相关的,后者是书法创作一味迎合展览,找不到自己,违背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因而没有了原创性。如今就有这么一种状态,好的作品不一定能获奖,不佳的作品未必不能获奖,原因呢?你得摸着展览和评委的“脾气”才行。每个展览中雷同的作品太多,看看二届草书展的作品,几乎都是一个调子,书法展览中观一幅作品甚至几个字便可知展厅全貌!展览何用?难道大家的思想观念和取法都是一样的吗?如此以往何谈创新?又何以振兴中国的书法艺术?

以上两种现象在当前是很难克服的矛盾。相反,遍观古代流传下来的的书法作品,自家有自家的面目,如颜体的宽博茂密、坡的“苏体”、王铎的涨墨效果运用、赵孟\的秀媚书风等等层出不穷,各有其面貌,米芾最初的书法,“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海岳名言》),然至晚年自出新意,潇洒自如,自成一体,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范本。对比一下现在,传统功力丧失,笔墨根基不稳定,信手涂鸦,否定一个人的作品,就能否定一大片作品。只有临古才能出新,那些古人无不在遍临古帖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显示出了他们不落窠臼、勇于开创的精神。这种原创精神理应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中得到延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后继的书法创作者,要重视和培育自身在创新方面的潜质。

当然,书写的风格人各不同,即使同一风格的作品也各有差异,书写过程中应加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说创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叫唤字体都被前人变化创新穷尽了,我哪里能创新呢?的确,前人的书风千姿百态,各有面貌,今人创新起来实属不易。然而古今不同,时属事异,今人在各方面都优越于前人,一定会做得更好。古人生活方式简单,心灵相对清静,临摹的字帖也有限,能够静下心来欣赏、临摹和创作,今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碑帖互融,各艺术领域内也有不同程度的融合与借鉴,我们需要踏踏实实的走进去,潜下心来认真的思考、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挖掘前人所未发的书法特质,结合自己的实际糅合处理,创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或特点来。如学院派和流行书风等都是创新的范例,不论创新的结果如何,有的在创新的路子上继续发展,有的则随着社会发展趋势逐步淘汰显得过时了,这也是一种进步,任何事物都是经过不断肯定、不断否定又不断肯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书法艺术也一样,没有今天的淘汰过时就没有明天的更加美好。我们要继续挖掘,使书法艺术与时俱进,日趋成熟,富有时代气息。

要真正做到书法作品具有原创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需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能力,明确书法发展变化的“源”和“流”,借鉴古、今之人的创作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新变,最后形成自己的书法创作风格。当然这也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来研究、探索和实践,如此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原创力。否则随波逐流,成为一时尘嚣之上的书法家,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只能在鄙薄之余发出一声叹息,生出一点怜悯而已。面对如今展览不断,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创作风格,我们要正视自己,不能牵着鼻子走。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9

abstract:Lookingattheworldtoday,culturaldevelopmenthighlightsthreemajorcharacteristics:theblendingexpansion,orientationofstrengthandasymmetriccontrast.ReviewingtothedevelopmentofcontemporaryChineseculture,ontheonehand,advancedcultureplaysaleadingroleandhasabroadprospectofdevelopment;ontheotherhand,theculturaldevelopmentisimmature,thetransformationandmanagementcapacityisinurgentneedofstrengthening.theinnovationofcontemporaryChineseculturemusttakethisasthelogicalstartingpoint,firmlygraspthevalueorientationof"servingfortheoverwhelmingmajorityofthepeople",determinethecorrectpathofinnovation,andimplementthescientificinnovationstrategy,soastocontinuously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attractionandinfluenceofsocialismcult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文化发展;特性;文化创新

Keywords:cultural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cultural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22-02

0引言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在哪里?笔者以为,必然在于对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的准确把握。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基本方略和价值取向。

1当代文化发展的特性

1.1文化的交融化扩张文化的交融化扩张是指文化在全球传播时,总是以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产业,即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大量涌现,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其比重越高。第二,传统制造业中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及交易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份额日益加重。第三,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日益增大。第四,人类观念变化带来的新产品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变化日趋增大,如“绿色文化”带来的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特定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融于文化产业之中,随其全球传播而广泛渗透。如美国利用其经济和文化优势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这些都说明,纯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态势。

1.2文化的实力化取向文化的实力化取向是指文化在其价值指向上,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价值视野中的“文化”,是精神现象的代名词,带有静态性和务虚性。现代价值视野中的“文化”,是一种实际发挥作用的力量,流行的说法叫“文化力”,这表明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和“取实性”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文化的力量总是会以某种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总是会融入或者转化为经济、政治等物质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精神生活实施全方位的规范、激励和安顿;二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和推动。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扼亡,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1.3文化的非对称对比文化的非对称对比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现实所拥有的文化力量处于明显的强弱分化状态之中。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日益突出地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滚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

2文化发展的两面性

就当今中国而言,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发展凸显其两面性,即:一方面,先进文化起主导作用,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不成熟,转化与管理能力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2.1文化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同时并存

我们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十分明显。但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碰撞、互不协调的矛盾也很突出:全球化浪潮带来文化取向的多元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人们精神状态的改观与思想道德观念的错位,市场经济对新文化的新要求与现有文化体制的不适和滞后,娱乐文化的兴起与高雅文化的困窘等。

2.2文化发展的普遍性与不平衡性同时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获得了普遍发展。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干部群众,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办教育形成热潮,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增强。大众文化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文化发展和文化实力增长仍很不平衡。从区域看,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存在很大差别。一般说来,前者比后者发展快,文化实力较强,后者发展较慢,文化实力相对较弱。从主体看,社会各阶层、各主体之间,在接受教育和文化消费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文化教育上的投入较多,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的消费也高,而贫困落后地区和部分生活困难群体,文化教育上的投入少,精神文化生活往往贫乏。

2.3先进文化的主导性与落后文化的危害性同时并存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普遍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1]

2.4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开发利用上的盲目性同时存在我国有广博丰厚的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关系国家与民族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然而,现实中对文化资源的盲目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如: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形式轻内涵,只求表面风光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

2.5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管理上的滞后性同时并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发展呈多样化态势。一个以国家为主体,集体、个人共同兴办文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我们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高雅文化日益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由此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广泛进入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食粮,特别是文化市场的建立和文化产业的崛起,在繁荣文化、满足人们多层次文化需求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上的滞后性,也存在非法交易屡禁不止、不健康产品泛滥传播等问题。

3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基本方略和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新是这种文化实践的生命与灵魂。当代文化发展的世界特性和本土特性分别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提供了必须依循的“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正在于对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的准确把握。我们党正是由此出发,规划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基本方略和价值取向。

3.1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这个论述在科学把握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首先要立足于中国人民今天的生活和奋斗,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无论是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还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文明成果,都要牢牢把握这一立足点,在今天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其次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不但要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作为参照,而且要以发展的发展作为参照,不但要有历史眼光,而且要有时代眼光。当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极大改变,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我们的文化创新也就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描绘和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民群众新的时代内容。再次,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人民大众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对象。我们的文化创新要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就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使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和时代精神与群众喜爱的民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和有益成果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3.2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基本方略这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所作出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考虑和谋划。综观当代文化发展的世界特性与本土特性,我们的文化创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根本,以文化体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做大做强文化生产力,努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这一基本方略紧紧抓住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部位,其实施状况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能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

3.3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根本宗旨和价值标准问题。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主要标志是看其价值取向,只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才是先进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面前,我们的文化创新应该始终抓住这一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创新才能始终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社会发展中永远立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创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能力素质;超前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党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新时期的党校教育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促进干部教育卓有成效的根本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校是培养干部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一所党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教育活动是一种艺术创造。一个具有广泛文化素养和渊博专业知识的不一定能成为一新时期的好教师。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这种劳动的规律越来越复杂化,并且周期长,影响深远,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具备教育理论素养。笔者着力就新时期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谈谈一孔之见,就教于诸位同仁。

21世纪教师的能力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为因果,互为条件,有机地溶为一体。它们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挥作用,表现为一增俱增,一损俱损,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同时,新时期党校教师的能力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调整完善,充实提高,才能使之处在最优化的结构状态。

能力素质是当今党校教师诸素质中的重要素质。它建立在当今教师优化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是当今教师开发学生智能的实际工作本领,当今教师的能力素质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如组织教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疏导能力、超前教育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其中超前教育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是当今党校教师能力素质的核心。

超前教育能力是指教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科学预测,注重培养学生认识未来、适应未来的能力。它是当今党校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党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生产是今天,科学是明天,教育是后天,这是对经济投资的形象概括,充分说明了教育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一个人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毕业,一般要二十多年,也就是说对人才培育的投资,需要二十多年才能见到效益。这种教育效益显示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具有超前性,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超前性特征将更加突出。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现在已经到了大约2年增加一倍。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在他毕业时有很多已经过时了。再加上我们传统的党校教育课程普遍反映的是今天社会的需要,这样就只能培养出对未来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敏感甚至是麻木不仁的庸才。因此,不论是今天的还是明天的教师,都应该有这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具有较强的超前教育的能力。应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灌输有关社会发展前景、科技发展趋势、未来研究理论和科学预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规律,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预见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远见卓识的计划、规划、组织管理和决策人才,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并有所发明创造的杰出人才。托夫勒在他的《为明天而学》一书中,明确地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认为:“一切教育,包括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教等等,都‘来自对未来的设想’;同时,一切教育,都‘创造未来的形象’。如果一个社会对它自己的未来有个清晰、准确的概念,那么它为年轻人提供的教育将使年轻的一代深受其益,否则年轻一代甚至社会本身就有可能上当受骗。”由此可见,党校教师的超前教育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

党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求异性思维,通过大胆地探讨和实践,提出创见和作出发明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思想和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活动的能力三个方面。

教师的创新思想和意识,是指教师在其劳动的过程中,不满足于单纯传播和简单重复前人的劳动,而是在其教学中,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向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挑战,向权威挑战。去思考前人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探求前人未探求过的领域,勇于开拓通向真理的科学道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教师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坚韧性。即是说,教师要能迅速地传递、反馈并处理大量的教育科技信息,善于思考,思路敏捷,判断正确,坚忍不拔,矢志不渝,永远保持亢奋的创造激情。创造活动能力是指新时期教师实现自己创造思想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教师能否创新的关键,贯穿在教师的创造思想得以实施的全过程中。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校教师,除了要具备上述素质之外,当然还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因为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当下教师诸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党校教师的政治思想品德、党性、党建知识能力等素质建立的基础,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发达的教育时代,教师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情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作保证是不可思议的。未来世界充满竞争和压力,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因此,党校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广泛的爱好、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具有宽广的胸襟、自我控制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做到自信、乐观向上、宽仁博爱。对党校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21世纪,党校教师应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申大光,现代教师素质与管理[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