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6:48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当代大学在思想上指明了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

1.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正确的认识了世界改造了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即理论基础)。法国思想家德里达认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只有将来”[1]。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的发展,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方向。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决定行动,有理想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所以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作为新一代的新青年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

1.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地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一方面:民族精神是奋发人们向上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大学生需要的是事实求是、大胆学习、借鉴人类的一切人文成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丰富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另一反面:展现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大学生立身之本和立德之基。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使学生从中自觉地遵守和旅行。

1.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着大学生思想方向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四方面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应该培养出自我创新意识和思想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体现自我创新。

2.1大学生创新思维受哪些因素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国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的动力所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创新的新颖、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独特。主要因素是自信心不强、概括能力不足、思维不敏捷、外界事物接触不够、创新成果较少等问题所引起的。一个人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有意识有创新,它不受个物体的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除了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外等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你自我创新合理利用知识,改变创新思维提高思想意识,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勇于创新形成一种崇尚的知识,勇于探索科研和创新气氛。

2.2怎样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观念

创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树立创新思维的观念需要我们去观察去研究新事物有独特的见解做出有吸引力的事情。理想是动力,只有通过培养创新意识、转变思维观念、提升创新能力才能深层面的构思和发展。要以一种新的科学观念及新的创新欲望,在生活中、学习中及管理上不断调整,注重实践更新的技术不喜新厌旧。

3.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上的方向

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新一代的大学生就应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1社会主义荣辱观,升华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脚踏实地办实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共同追求、努力奋斗。努力自觉地把自己融入进去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有爱心有默默无闻的良好精神。用心去完成每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3.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思想及心灵上提高

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在中国经久不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知识分子队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一切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融入到校园课堂中让学生汲取精华,促使大学生思想及心灵的提高。

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创建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思想保证。在高校校园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明确自己人生方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做贡献,要时刻谨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个爱国的好青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前提。

参考文献: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2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讨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来更加活跃,可以不断学习与研究新的行业知识。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目前,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有727万人,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完善创业心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就是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创新精神、道德规范四个方面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渗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并用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放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具有创业意识、已经开始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业能力的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用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1)创业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2)创业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3)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的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4)实践模拟。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园模拟经营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等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等各方面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助于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质量,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缓解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同时多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都与时代变革同步,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素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帮助高校大学生清晰认识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化,更有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指导思想、理论思维、精神动力、道德规范、责任定位等方面去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1、价值观思想指导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它也必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着最根本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应该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去,用以指导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中。

2、价值观理论引导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多重维度规定,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使大学生摆脱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实实在在为各校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全方位地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3、价值观理想激发功能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目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国内外的局势,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深入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将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4、价值观道德约束功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应当成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通过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基本要求来规范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好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力量,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应当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的社会道德,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一种凝聚力,业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指导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与提升应该从学校开始抓起。学校可以通过素质提升第二课堂、社团、主题班会、明辨会等等各种形式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基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其精神与实质,在创新创业行动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2、广泛宣传国家创业支持的政策,学校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具有极强的创业热情,各级政府要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绿色通道。高校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够锻炼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思想。

3、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

创业设计大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书。创业是一种精神,创业是一种意识,创业是一种挑战;创业是团队合作,创业是历炼成长,创业是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的思想。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成为大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项目孵化器的作用。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的意识和目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大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培养。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找到创新创业的突破点,开展创新研究或创新实践。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创业咨询指导体系、创业服务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要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将各个环节有效的融合,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进去,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潜能的发挥。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打破传统就业教育的模式,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力量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琳,李炳论.新形势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视野,2014(19).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工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投入在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创业扶持政策的健全等创业服务性工作方面。然而,在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属于创业过程中的启蒙阶段,相比服务工作与能力提升显得更为关键。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由于缺乏系统的创业意识教育,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丧失、诚信道德意识淡薄等一系列价值观取向扭曲的现象。由此可见,全面展开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工作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进行了高度概括,代表了全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建设民族精神阵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加强教育的实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席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唤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生涯心态”。1.对于实践教育的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增加理工类学科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并以此为契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进而提升其实践能力,既是高校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体现,又是贯彻“立德树人”的高校立身之本,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措施。2.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为培养当今社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驾护航。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储备和保障,我们培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但要掌握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管理能力,而且还应当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新“四有”青年,其价值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明确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创业价值观的重要策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汲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高度概括了所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框架内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追求的精神支柱。只有将价值层面的认识与创业过程的践行相统一,才能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性,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2.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着陆点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抓手而无法落实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综合实践教育中寻找突破口,将思想政治理论与有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融合,切实做到“因势而新”。当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不仅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主旋律,同时也是关乎学生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让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着力点,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中,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缝衔接。依托创新创业实践,将价值认同融入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效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工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途径

1.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断改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精神贯穿至创业培育教材编写的始终,从而进一步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铺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满足学生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期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协同效应。2.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创业型社团建设。专业型人才聚类是理工类创业型社团形成的鲜明特点,其成员专业知识技能突出,动手能力出众,能够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是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聚集的重要阵地,这一特点使得社团成员之间往往拥有共同的创业愿景,更容易激发其创业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创业型社团成立的引导标志;第二个层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创业型社团管理的根本准则;第三个层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创业型社团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高校理工类创业型社团的可持续发展。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线上线下创业平台。以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为载体,通过课外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使创意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创造条件,合理配置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充分发挥易班新媒体技术,搭建学生线上互动平台,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生动性和吸引力,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在项目团队中挖掘具有凝聚力的优秀品质,推进精品项目建设,厚植创业型人才聚集的热土,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作者:王顺锋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云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作用和路径选择[J].湖北: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

[2]黄琳,钟磊,吴蓝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5(6).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4

 

一、领导战略理念务实化 

 

从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全新执政理念,再发展到十六大后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战略理念,党的领导从本质目标和思维上实现了逐步的升华。“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党的宗旨与落实对个人权利尊重的结合,体现了党的领导战略理念更加清晰,即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终落脚点都要放在每个人的生存权利、物质生活水平、政治权利、精神文化生活等具体的权利实现上,既要体现党的领导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为人民服务”是党在革命时出的号召。党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取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信任,从而成为真正的领导核心。应该说,“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这不仅是体现党的基本性质的要求,也是每位党员个人的素质要求,更是党保持领导地位、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当然,主观上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意愿与实际领导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总是能完全符合。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观上党认为自身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进行的一切实践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但客观效果却与党的领导初衷相去甚远。党在领导理念上仍然坚持为人民服务,但在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方式途径上却出现重大偏差。究其根源,重要原因就在于领导理念过于单一化和抽象化,领导理念的具体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而进行及时更新与丰富,从而导致了在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的一系列偏差。 

“执政为民”是新时期党的领导理念的全新总结。执政为民实际上包含了几重含义。首先是党的领导理念的创新,在现代政治文明视野内,执政党要完善领导职能,必须把领导与执政统一起来,将领导更多地以执政的形式体现出来。其次,执政为民包含了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具体现实途径和方式。党要真正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就必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增强领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让广大人民能全面享受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丰富、社会和谐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从而从内心真正认可党的领导,增强党执政合法性。最后,执政为民还包含了对广大领导干部与党员的总体要求。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和执政都是通过领导干部与党员在现实工作中具体执行体现的。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就必须切实将党的方针政策与自身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将“为民”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空谈为民或者公开为民私底下却做着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 

“以人为本”的提出则反映了党在领导理念上的重大进步。党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宏观上的“执政为民”与微观上解决每个人的利益需求结合起来。党的领导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否则就无法体现民主、平等、公正的现代政治文明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党的领导理念在走向具体化和现实化上的重大进步。 

 

二、领导战略动力明晰化 

 

党领导的事业要发展,必然要求党对推动发展的动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党把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发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认为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难题。实践证明,党在这一阶段选择了错误的战略动力。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全球信息化的科技革命浪潮也要求我们党和国家将战略目光放在“创新”上。党的十六大后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对时代要求的及时回应,也是党在领导战略动力上的理智抉择。 

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就创新的具体内容上来说,应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增强党领导整个国家的理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理论创新是党的传统与特色,只有执政党不断保持指导理论与指导思想上的更新与活力,才能激发整个国家的创新潜能。党一直按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不断实行着宏观指导理论与具体纲领、路线的创新,使党和国家总是能保持创新的活力;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难点,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或是具体体制、机制、法制的更新,都是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制度改革上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今后要在深入贯彻改革方针的指引下,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型,建设责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落实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项法制建设;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也是适应全球化竞争新形势的基础。据报道,日本为了保持对中国的竞争力,把努力保持在科技领域的创新作为实现对中国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21世纪是科技不断创新的世纪,没有科技的优势就没有综合国力的优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实践创新包括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每个人特别是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注重在实践中总结新方法、开创新途径、解决新问题,注重以新的实践行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创新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更是对新出现的问题、难题、课题以创造性的手段进行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对当前的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民生利益等各种现实具体问题找到新的解决途径,才能体现实践创新的根本要求。 

 

三、领导战略体系完善化 

 

一个执政党要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要求与现实局势对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注重对自身领导战略体系进行及时更新与完善。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十分注重将党的思想路线与现实要求相结合,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是对党的领导战略体系的向前推进。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的全新总结。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发展”的全新指导思想,也是对党新阶段领导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新战略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不久,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的领导能力的根本保证。新阶段新时期,党能够继续保持先进的领导地位,能否完成执政使命,最关键还是决定于党自身的战斗力如何。执政党建设问题已成为党保持领导与执政地位的核心所在。十六大以来,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全新课题,既是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又是对党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特色与本质的再认识。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统一于党的领导事业当中,统一于党为完成历史使命、实现自身纲领与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当中。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执政能力建设则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先进性在党的执政阶段的具体体现。由此出发,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走出了一系列新步伐,包括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干部培训与教育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民主与监督、人才工作等等,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领导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应是什么样的模式?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将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十六大开始,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到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全新模式。和谐社会不仅是缓和矛盾,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群众利益等各个层面的全新要求,不仅要重视宏观上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还要重视生态环境、群众实际利益、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这段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党对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战略策略、步骤、方法手段等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贴近时代与现实要求。 

 

四、领导价值体系理性化 

 

2006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念。党越来越注重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意识形态的理性引导,体现了党在领导意识战略层面的创新与进步。 

现代政治文明理念认为,意识形态的根本作用之一,体现在为政党活动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十分注意利用意识形态的宣传来扩大影响,取得民众支持。但意识形态一般反映特定阶层与阶级的利益,属于特定阶级的理论体系,因此,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执政党在宣扬自身意识形态时可能会导致对其他不同思想意识潮流的压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训。“文革”时期动辄以右派分子的大帽子压制不同派别的思想,在文化领域错误地实行专制式的“革命”,实际上就是对意识形态的误用。“文革”的后果不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的引导上采取了更加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既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注意对一些具备普遍意义的中间性质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和引导。例如,党注重普遍性的价值观念的宣传,包括“八荣八耻”、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创新理念等,都表明党的领导在价值导向上越来越清晰化和民主化的趋势,也表明党将自身指导思想的更新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能力越来越强。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5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6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法治理念;法治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DF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021-05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進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持续推進,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有序推進,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社会安全体系進一步完善。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明显滞后。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矛盾与冲突频发,使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风险增大。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现代化進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在法治社会,法律是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紧密结合,始终将社会管理置于法治化的轨道,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为支撑,坚持依法治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应该说,社会管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因为自国家产生以来便有了社会管理,只不过由于社会性质、社会结构不同,其管理主体和模式不尽相同。传统上,人们把社会管理仅仅视为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政治管理职能、文化管理职能并列的一种行政职能。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是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其涉及的范围一般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管理不仅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是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复合体。由此逐渐形成了广义的社会管理概念: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为满足社会需求,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進步,推進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進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活动和过程。

长期以来,在我国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行政手段。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和社会都迫切要求对社会管理模式進行变革和创新。所谓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的运行规律以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埃米尔·涂尔干指出:“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维护这种集体意识和价值准则对防止社会的崩溃是必须的;同时,法律是保障社会秩序的力量。”由此,法律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规范依据和保障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要推進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明确界定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只有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用法律来规范、引导和促進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和服务,依良法善治,才能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遵循的法治理念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7

关键词:艺术大众文化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J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2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寓文化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环节相适应,以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在文化建设中,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流派的典型代表,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应有的魅力,对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别是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公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1.1艺术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艺术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它的在于:一是能够以活的形态存在,而这种存在的形态,正是现代人需求的关键所在;二是它的感染力十分强大,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好比一个宣传机器,更好比一个巨大的载体,它能够承载着宣传、进步、提升的动力,激励人们奋进的步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由于艺术的灵活性,使得艺术存在的空间是开放的,所以它的教育意义与影响,不受空间的限制而成为现代网络教育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大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艺术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艺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艺术虽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它的内涵丰富、表现灵活、具有潜在的动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艺术具有先进性。艺术的先进性表现在,它是先进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文化的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现代文化的主流,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它的信息量与传播速度,是现代人接受文化的最好渠道之一。也正因为它的先进性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艺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作用

纵观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我们认为,艺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我国文化资源丰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也是艺术再现与继承的大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新的规律,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和艺术发展的活力。不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文化产品数量再多,艺术性再强,也不能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应在大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应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激发有思想、有影响力的文化创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文化工作者不断创造精品力作,并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

2.2做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

文化多样性是以文化的差异和不同为前提的,这种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和对立,也可以形成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局面。这就需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而大学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大学与文化多样性具有天然的联系:从本义上讲,大学就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含义,代表着知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大学不仅应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应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应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

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大学的文化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大学成为文化创新的实践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在此强调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2.3倡导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办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农村,就核心就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培育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新型社会。要做到上述,必须要有一定的承载方式和平台,而艺术的发展与再现,正是这个平台和承载方式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应注重艺术的建设与发展,鼓励艺术向大发展大繁荣方向发展,积极鼓励艺术创作、艺术继承、艺术表现、艺术研究与艺术改革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融合与发展,让更多的艺术作品融入生活、社会、社区与每一个公民心中,起到艺术感染力、教育力、影响力与推动力的作用。

现在,社区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就是艺术的再现,比如宣传队、文化下乡、文化表演进基层、名人名画展览等等无不充满艺术的内涵,所以说,艺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所需要的助推作用,是时代的一种召唤。

2.4创造新的艺术文化氛围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8

何为政府、何为中国政府呢?中外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讨论。中国学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上理解和使用政府概念。如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重建政治学以后,由赵宝煦先生主编的第一本政治学教科书《政治学概论》中就明确地指出:“政府一词,历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在资本主义世界,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政府通常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部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就是所谓广义的解释;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政府通常是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就是所谓狭义的解释。”(注:赵宝煦:《政治学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页。)赵先生关于政府的这个界定在中国政治学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共识和影响。但同时也提出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即政府是否只同国家相联系?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广泛阅读学习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政府问题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初步论证了“非国家机构的政府”问题(注: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2页。)。在国内,关于中国政府的法定含义有两种:一是建国初年“共同纲领”规定的集立法、行政、军事、司法于一体的广义的政府,一是始于1954年宪法规定的狭义的政府,即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政府的狭义解释几乎没有大的分歧,而对于广义政府的解释则存在着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一些学者将对政府概念的界定从国家机关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扩大到所有国家机关,包括军队、警察等暴力机构,如芮明春主编的《政府学》,高民政主编的《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就是持这种解释;另一些学者则将对政府的概念界定从国家机关扩大到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领域,这里又有三种情形:一种是把政府=国家+社团+民间组织+社区政治机构,如辛向阳在其著《红墙决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深层起因》一书中关于政府的五级定义的前两级定义就是如此;另一种是把中国共产党纳入中国政府定义之中,如王敬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一书中就基于中国政府的特殊结构,把中国共产党放在了广义的政府之中;胡伟著《政府过程》一书认为,共产党组织是当代中国政府机构的核心,无论就广义的政府还是狭义的政府都是如此;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一书主张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认为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实质;第三种是提出更大的政府概念,它超越了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而提出“政府体系”概念,并主张用“政府体系”概念等同或取代政府概念,如由曹沛霖、林尚立教授等编著的《当代中国政府理论研究丛书》在总论中就使用了“政府体系”概念,作者把政府体系优化的基本组成概括为10个方面;陈红太研究员认为“政府体系”这一概念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对当代中国政治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或制度、体制的极高度的逻辑概括,认为应该用“政府体系”的概念替代“政府”概念(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以上对政府概念所作出的“超国家”机构的解释不同于我们提出的“非国家机构的政府”概念,把政党等纳入政府的研究对象虽有事实根据,但是值得商榷。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认为将政府概念的解释限定国家机构范围内就是受西方学者的影响而不能自拔,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如果不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纳入政府概念就是无视当代中国政府的实质,就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政府”与“政府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能简单等同。非国家机构的执政党、政协和“单位”也不能同政府相提并论,它们只构成政府的生态环境和履行职能的工作对象,虽然过去和现在仍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还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等现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这些现象会逐步淡出政府,做到各自相对独立,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务正业,逐步理顺党政关系。通过政府创新逐步达到“解放政府”,这也应是政府创新的内容和基本走势之一。由此可见,作为政府创新中的“政府”,应当是指同国家机构相联系的政府,首先和主要的是指狭义的政府。

创新,是人类智慧之树上最为璀璨的花朵,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大力弘扬的理念。然而,“创新”是一个很严肃的大字眼,人们不要轻易言“创新”。因为创新是很不容易的,它对创新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何为创新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发现”(disc-overy)“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on)“创新”(innovation)等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有学者研究证明,如果没有发现,便不会有人类的发明。人类的每项发明都是建立在发明者对某种特定自然规律的发现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发现可以分为自发性发现与自觉性发现。前者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现象外在性的首次感性认识,后者亦即通常所说的科学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内在性的首次理性认识。如果溯人类文明之河而上,就会发现古代社会时期的发明大都是在自发发现的基础上获得的,而近代的发明则多是自觉的发现。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对于理性的科学发现来说,发明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科学发展史也同样证明发明亦为发现之母。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与发现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紧密联系的两种过程。发现引发新的发明,发明同时导致新的科学发现。发明是科学发现的基础(注:郭成安:《发明与发现》,《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至于创造与创新,学者们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创造和创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指通过革新、发明、产生新的思想、技术和产品,另一种看法是,创造的意思是原来没有的,通过创造,产生出新的可称为“无中生有”;而创新则是指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变革,使其更新,成为新的东西,可称为“有中生新”。创造与创新的联系在于,创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创新,亦即创造概念包含着创新。既然创造具备了新颖、独特的属性,那么,表征创造核心价值的创新,就更应该表现出“首创”和“前所未有”的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与创造的词源不同,创新是一个外来词,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的概念、新东西和革新,亦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此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熊彼德曾给创新下过定义,他把“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这种定义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指称更宽泛,它包容了前所未有,也包容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并且把新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才能使发明者成为创新者(注:叶平:《“创新教育”解析》,《新华文摘》2000第3期。)。我们可以对“发现”“发明”“创造”“创新”这些概念不作严格的区分,而只需注重它们的共性:非教条性、非守旧性、非封闭性、非片面性和狭隘性。我们认为创新的基本内涵可包括:其一,创新应当表征出自觉地合规律性,以免创新主体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其二,创意虽无穷,资源则有限,创新应当拥有原创性或首创性即前所未有,这是创新的原义或本义;其三,与合规律性和原创性相适应,创新应当努力站在前人的肩上,具有文明、健康、进步和发展性或不可逆性、传承文明与开拓进取的统一性,不可庸俗地将任何“新”都赋予“创新”字眼;其四,创新应当立足在梯度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有条件地将已有的创新进行重组或再现,万事不必另起炉灶,从头做起,这是合规律性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于后来者来说也是一种创新,但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其五,创新应当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任何一种创新都能够进入可操作性的过程,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对创新的初步理解。

政府“综合创新”浅析

政府创新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或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合历史逻辑的引申。根据上文对中国国情、政府和创新的理解,我们认为政府创新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狭义的或广义的抑或是“政府体系”的角度看,政府都需要辩证的“综合创新”,而不能孤军奋战,搞“单一创新”,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本文所指的政府综合创新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历史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政府综合创新

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政府综合创新同上文论及到的中国国情的“二重性”、“多质性”相关联。一方面,历时性的政府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纵向整体性的政府创新。从生产关系角度或“五种社会形态”角度看,就是要处理好作为社会主义定向性的政府创新与资本主义的政府传统(在中国还有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即旧中国的政府传统)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政府创新的关系。从生产力角度或“三大社会形态”角度看,我国社会发展基本上还处于第一大社会形态,即人对人依赖关系的社会向第二大社会形态即人对物依赖关系的社会转变过程之中,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国的政府创新就是要建立在这一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基础之上,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创新与继承计划经济的政府传统的关系。这种历时性政府创新具有宽广深厚的历史基础的优点,基本属于“重组”性、“引入”性、“有中生新”性创新,但这一优点也可能蜕化为一种惰性力量从而成为制约政府新的创新的阻力。另一方面,共时性的政府创新,是一种综合性、横向整体性的政府创新,其实质就在于开创未来,创造新的“传统”,从而把社会历史推向前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创新既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传统,也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传统,而只能是“革故鼎新”的“无中生有”的原创性创新。共时性政府创新涉及到中外政府创新之综合,国内不同层次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区域如东部、中部、西部等,不同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政府创新之综合。无论是历时性的政府创新,还是共时性政府创新,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把历时性政府创新与共时性政府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政府综合创新。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政府综合创新,逐步形成古今中外优势互补的政府创新机制,以保障政府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广义与狭义及“政府体系”的综合创新

为了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个问题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作为狭义政府的综合创新。如上文所述,对于狭义的政府,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一般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狭义政府的综合创新可以从多方面来论证,大体上可分为纵横“十字”型创新和政治与行政统一性创新这两个方面。纵横“十字”型创新,主要是指纵向的政府层级及其行政区划方面的创新,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建立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地市合并,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等就属于这方面的创新;横向的各级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改革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人事制度等等就属于这方面的创新。纵横“十字”型创新是政府创新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政治与行政统一性创新,主要是指随着社会和政府的发展、扩延,政府的“双重性”日益凸现出来。一是政府的政治性,一是政府的行政性,即政府是政治性和行政性的统一。如西方的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我国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治与行政的统一。有必要指出的是,自伍德罗·威迩逊创立现代行政学以后,特别是古德诺提出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以后,似乎政府只与行政相关,而与政治无关,这是一种有着广泛而且深远影响的误解。事实上政府中的政治与行政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政府的政治与行政不分由来已久。“政府”的政治表现为是非、善恶,而行政则表现为效率、优劣。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在政府中政治和行政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们日益显现出相互支持的趋势(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时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260页。)。既然如此,中国政府的创新就不能局限于政治创新(计划经济时代)或行政创新(市场经济时代),而只能将政府的政治创新与政府的行政创新并举,显示政府综合创新特征。如目前中国政府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进新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等就是政府综合创新的重要举措。其次,作为广义政府的综合创新。广义的政府一般是指所有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所谓广义政府的综合创新从理论上讲是指政府立法创新、政府司法创新和政府行政创新(狭义政府创新)三者之间的“同步”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但是,广义政府的诸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的改革和创新将分轻、重、缓、急进行。实践证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首先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呼声最大的是作为狭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对政府改革、创新问题最为关注的就是狭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很少联想到广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带有片面性的。事实上,如果没有广义政府的配套改革和创新,狭义政府的改革和创新就很难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在中国,人大的创新、司法的创新与政府的创新同等重要,一个都不能或缺。再次,作为“政府体系”的综合创新。前文已述及,学界提出“政府体系”概念,这也是一种创新,并有学者主张用“政府体系”替换“政府”概念,这是值得商榷的。不过,使用“政府体系”概念,旨在将“政府”概念扩大到国家机构以外,把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把企业,把社团、群众自治组织等,也包括在“政府”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中国国情。目前,被学者们列入“政府体系”的各主体无一不面临改革创新的历史性选择,尤其是政党、执政党、企业等等的改革和创新,其中,执政党的改革和创新最为核心和关键。通过它们的创新,一方面,借此理顺它们同国家、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作为政府(狭义和广义的)创新的生态环境创新来同政府(狭义和广义的)创新产生互动效应,将政府综合创新推向新阶段。以上三个层次的政府综合创新,自然形成三个同心圆,最中心的圆是狭义政府综合创新,其他两个圆都是它的生态环境的综合创新。这三者之间互动互补,任何一方面的创新都不可或缺,由此构成当代中国政府综合创新体系的全景式画面。

第三、政府理论、制度、技术、实践的综合创新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0年6月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概念。6月30日,江泽民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提出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用“制度创新”替换了“体制创新”的提法。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有关讲话中,还与理论创新相适应,提出了“实践创新”的概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革命创造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根据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们拟把政府综合创新的具体内容概括为:政府理论创新、政府制度创新、政府技术创新和政府实践创新。只有将这四方面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完整地构成政府综合创新。其中,政府理论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起源、政府性质、政府目的、政府规范、政府环境、政府结构、政府功能以及政府发展等等方面的知识、观念的创新;政府制度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民主制度、政府法律制度、政府经济制度、政府文化制度以及政府体制、政府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政府技术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现代化的工具、技术、网络、手段、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政府实践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治理,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取得公共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创新。这四个方面的政府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相对于政府理论创新来说,政府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可归结为实践创新范畴。政府理论创新源于政府实践创新,而政府实践创新又有赖于政府理论创新先行,政府实践创新检验政府理论创新,推动和发展政府理论创新。政府理论创新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政府实践对于政府理论创新的需要程度。既然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属于政府实践创新范畴,那么,为什么又将它们从政府实践创新中凸显出来呢?这是因为相对于政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言,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是介乎其中的桥梁或纽带。一方面,政府理论创新不能直接作用于政府实践创新,而只能通过政府制度和技术创新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政府实践创新。同样的政府理论创新可以作用于各种不同的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进而作用于不同的政府实践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制度和技术及其创新的缺失或不完善(体制性障碍)可能误导或反向作用于政府的实践及其创新,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导致偏离政府公共管理实践的价值取向。因此,一旦政府理论创新问题解决之后,能否有政府制度,政府技术创新及时跟上去就是起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倡导和尽可能实现政府理论创新层面,还要努力通过政府制度和技术创新将政府理论创新贯彻到政府实践中去,进而实现政府实践创新。除了政府理论创新和政府实践创新的关系、政府制度和技术创新中介于政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关系外,还有政府制度创新和政府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简言之,政府制度创新(选择)不能超越政府技术创新、变迁内在规律,政府技术创新依赖于政府制度创新。总之,一方面政府理论创新不能超越政府制度创新内在规律,政府制度创新不能超越政府技术创新内在规律,政府技术创新不能超越政府实践创新内在规律,这体现着唯物论;另一方面,政府实践及其创新依赖于政府技术创新,政府技术创新依赖于政府制度创新,政府制度创新依赖于政府理论创新,这体现着辩证法。政府理论创新、政府制度创新、政府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政府实践创新。政府理论创新领先,政府实践创新第一,做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论者,这是我们研讨政府创新问题必须确立的一个基本理念。

政府创新有赖于“政府自觉”

在中国,政府综合创新势在必行,但是,政府综合创新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只能有赖于“政府自觉”。如果我们不刻意思考一下“政府创新”与“创新政府”这两个汉语词汇有什么不同,还以为这两个词义很相近或相同,其实不然。“创新政府”属于被动态概念,它置政府于被创新客体地位,谁来创新政府,创新主体不一定是政府;而“政府创新”则属于主动态概念,它置政府于创新的主体地位,内含政府自创,发挥政府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政府创新动力来自内外两方面。外部动力有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有国家、有社会、有公众等等,内部动力则主要来自政府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来自政府自觉,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府创新的外动力只有通过政府创新内部动力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政府主体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如果没有政府自觉,政府综合创新就难以实现。

费孝通先生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一文中明确提出“文化自觉”概念。费老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许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注: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0年11月7日。)。费老的“文化自觉”概念对我们思考政府创新问题,进而引申并提出“政府自觉”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创新,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对于自身的创造性潜能的一种深度发展和自觉运用,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创新中逐步找回自信,酝酿着伟大的复兴。自政府被创造发明以后,创造力、创新力就是政府特有的能力,它直接地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的,必经通过政府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政府在开发和运用自身创造、创新能力的自觉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与政府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程度之间呈正比递进关系。是因循守旧,还是锐意创新,对政府来说,则表明其自觉性水平,特别表明其公共精神和对于未来的责任和态度。

政府创新本质上是对社会、国情认知的结果,必须基于对社会、国情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再认识。社会、国情发展规律决定着政府创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国情发展规律就产生什么样性质的政府创新。社会、国情发展规律作用的好坏,决定着政府创新效能的高低。但这并不等于说政府创新总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国情发展规律。事实上,政府创新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国情发展规律能够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的大小及其作用力的方向,取决于政府创新是自发还是自觉的及其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程度。所谓“自发”是同“自觉”相对的,原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无远大目的,盲目地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而“自觉”则是指人们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这是人们有计划的有远大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一般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同理,政府创新也可分为“自发的政府创新”和“自觉的政府创新”。前者是指政府在未认识和掌握社会、国情发展规律时的一种创新活动,其创新成本往往比较高;后者则是指政府在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社会、国情发展规律时的一种创新活动,其创新成本往往比较低。前者或迟或早必然向后者发展,后者则必须以前者为历史前提和基础。因为政府创新也必然是一个不断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自然历史过程,从“自发”的政府走向“自觉”的政府,从“自在”的政府走向“自为”的政府。一般说来,与公有制社会相联系的政府创新比私有制社会的政府创新更具有自觉性,因为政府有领先的理论指导,通晓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选择了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发展道路,由于缺乏其成长发展的自然历史前提和基础,从而使这种“自觉”大打折扣。如何使“政府自觉”立足于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发挥得适度,这是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程(注:乔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哲学》,《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第49-53页。在该文中作者提出并初步论证了“自发的公共行政”与“自觉的公共行政”问题。)。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9

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探究分析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先进文化;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1、前言

自2013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奋力前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此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党的文化理论在党的十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充分贯彻落实了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发展,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自身规律。

2、“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体现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在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而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这些党的新的文化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十”以后党中央重要文献及领导人系列讲话中。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强调了实现中国梦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国情党情民情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需要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要求。

2.2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自信程度。在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日趋加深对我国的影响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软实力”的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的发展方向。的“四个强调”正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阐释。

2.3坚持推进党的文化体制创新。

“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还特别提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发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观点。这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更新的正确成果。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还包括提出重点改革文化体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体制改革,实现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任务。

2.4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

根据的“8•19讲话”精神,意识形态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党文化建设全局的极端重要的内容。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进程直接决定了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的建设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为依存、和谐共生。

3、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启示

3.1坚持党的文化理论系统发展原则。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需要始终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文化理论,这就要求在认识和应用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成果时要特别重视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始终正确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始终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断继承发展党的优秀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特别是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研究中要充分认识“中国梦”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文化理论的突出重要地位,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3.2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成为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一切工作取得所有成绩的根本保障,而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进程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非但没有否定社会主义理论,更是从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3.3始终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着力点。

党的一切文化理论创新最终都要落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因此深刻理解领会党在“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成果需要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找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从而真正系统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不能完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完全适应,而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远远没有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不断引领人民开展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作者:于东平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参考文献】

[1]常欣欣.十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方法[J].人民论坛,2014(10)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国,它深刻地改变着国际格局,使国际竞争的焦点转化为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家软实力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并存、共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同质化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的部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我国先进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保持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具体阐释。

一、指导思想一元与价值思想多元并存的原则

这一原则具体内容就是如何处理好指导思想与价值思想的关系。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价值思想多元化的关系。二者关系的集体表现为,承认当前社会主义时期价值思想的多元化是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现实依据,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倡导多种进步的价值思想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理论上看,这是由我国当前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因此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从历史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从现实看,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价值观建设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们理解价值观的变化和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我们提高价值观建设的自觉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我们批判继承古今中外价值观遗产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则;从未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是一个富有自我批判精神,不断发展、变革、丰富的理论,能够为中国的价值观建设提供坚定的思想支持”①。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倡导价值思想多元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并存,使得反映不同所有制关系、不同利益主体价值思想的出现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反映利益主体的价值思想的多元化。因此,面对价值思想多元共生的现实,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一元化指导”和“多元化并存”的原则,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对多元价值思想引领的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将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思想加以引导规范,使其逐渐融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体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从事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要落实到不同的层面。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利益横生的经济社会中认清发展的大势,在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想意识中分清主流和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清本质,把握方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指导思想一元化统领价值思想多元化。我们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指导地位,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后,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重视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导航仪。对二者相互关系的正确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状态,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载体。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确保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必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创新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形式、载体和体制的创新,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认同,才能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才能从根本上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以创新精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但是,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全球化的猛烈冲击使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面临巨大挑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维护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受到官僚作风的影响,一些宣传干部在工作中偏爱引经据典,喜欢说套话,甚至讲空话;很多人喜欢在写文章作报告时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弄得读者群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宣传方式过于抽象化;还有一些人在引用事例时多引用国外的事例,使听众缺乏对民族文化的体验,等等。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国内宣传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来改变现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创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认同基础,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直接保障,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态度,创造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平台、宣传方式,以及被人们接受的话语方式,这是使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首先,我们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平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影响力不仅取决于文化内容的魅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因此,我们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平台就要在充分运用报纸、图书、影视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发挥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其次,我们要创新马克思追大众化的宣传方式。要用贴近大众习惯的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避免人民群众因感觉不到马克思主义的乐趣而产生厌烦情绪。最后,我们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不仅要使听众听到,而且要让大众听懂和信服。由此可见,只有以创新精神创新传播平台、宣传方式和话语方式,才能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推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四、以文化价值创新来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则

文化价值是蕴含于文化深层、体现文化精神的内在力量。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内容,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创新文化价值。只有进行文化价值创新,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抵御能力,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只有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才能体现先进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是一种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价值的创新能从根本上促进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例如,山西虽然是个文化资源大省,但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却长期处于一种散漫状态,没有形成实力,产业化十分薄弱。山西的地方戏剧种多达50余种,保存至今的剧目也有4000多本,现存的古戏台100多处,但是,这些剧种大多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近年来,虽然山西倾注很大力量打造了一批上了央视黄金时档的“大戏”,但是,比起《闯关东》、《大染坊》那样的作品,客观地说,不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商业价值上看,都没有骄傲的资本。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文化创意中缺乏“价值创新”。没有文化价值的创新,文化发展就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过程中,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需求,创新文化价值以满足人民大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需求,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增强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心理认同,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推广普及奠定群众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夯实民族认同基础。

注释:

①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8.

参考文献:

[1]陆沪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解放日报,2007-4-20.

[2]刘建武.正确认识和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光明日报,2010-8-1.

[3]陶德麟.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光明日报,20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