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5:36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1

为夯实后勤服务保障,打造全方位育人阵地,切实做好服务育人工作,中心办公室结合工作实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精心打造后勤育人阵地。

一、参与式管理,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成立新一届后勤服务学生信息员队伍,组织其分批次深入后勤各部门了解后勤服务。并根据学生信息员的班级和宿舍不同,在每个教学楼和宿舍设置一名负责人,负责该楼宇和宿舍区域的常见性后勤问题的解答,同时,定期收集一些师生反馈有关后勤的建议或意见。让同学们直接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既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通互动。

二、优化工作作风,转变服务理念。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发扬“多说一句话、多跑一段路、多抓具体事项落实”的精神,对承担的每一项服务与管理,都要做到及时、高效、细致、优质,树立后勤部门和后勤人员的良好形象,促使学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思想的形成。始终牢记“服务育人”宗旨,加强后勤队伍的作风建设。广泛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只有后勤职工自身修养得到提高,才能担当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真正做到示范育人。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被动服务,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服务。以优良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达到育人的目的。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2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院党政领导下,结合后勤的实际,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深化后勤改革。改革一要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二要有利于后勤转换体制,调动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后勤发展总公司参与社会市场竞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以后勤发展总公司保障为主、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新的后勤保障体系;三要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得到更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更优质的后勤服务。

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在认真总结“小机关、多实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小机关、大实体”模式,将现有学校后勤经营服务人员和相应资源从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后勤发展总公司,使公司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按照企业化进行运作,并将行政拨款改为有偿服务收费,发展、规范校内市场,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

改革的远期目标是将学校后勤发展总公司以适当的方式成建制地融入社会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成为具有教育特色的社会服务企业中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懂得根本转变,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二、改革的原则

1、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后勤高校改革意见的精神,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力求寻找一条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后勤社会化道路。改革应力戒急于求成和简单化,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讲求效益的原则。

2、以后勤发展总公司为主导的原则

集中学校后勤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要以后勤发展总公司为主导积极发展校内市场;后勤发展总公司要立足校内市场并积极开拓社会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实力;同时,要引入社会机制,将部分后勤项目交专业服务企业经营管理。

3、企业化管理原则

后勤实体转制后,要按企业化进行运作。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明确责权、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逐步规范,最终过渡到完全的企业化管理。

4、优质服务、保障有力的原则

通过改革使后勤的服务与保障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和科学,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起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

三、管理体制改革

1、组建产业后勤管理处

在总务处与科技开发办的基础上,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组建成立产业后勤管理处。产业后勤管理处是学校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实施统筹规划、协调供求、发包结算、监督检查等职能,对学校负责。其主要职责有:

①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对后勤产业的发展及结构调整提出规划。编制学校后

勤年度经费计划,并负责管理和检查落实。对校园环境、水电等基础设施提出意见,编制专项修建项目的预决算方案并负责项目招标。

②制定学校与后勤发展总公司之间的协议草案;负责后勤发展总公司执行学

校政策与决定的督办;负责对后勤发展总公司履行协议情况懂得评估与检查,及时反馈学校各方面对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协助并督促后勤发展总公司提出整改意见。

③监控后勤服务质量,监管收费价格。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有偿服务收费政策的意见,对后勤实体的收费范围、标准、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成本核算、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

④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对后勤资产进行清查明晰,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监督后勤发展总公司依法办事,规范操作。

⑤协调后勤发展总公司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处理后勤产业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有关事项。

⑥管理学校的房地产,负责实施国家房改政策和公费医疗改革政策,负责爱卫会、绿化委员会和红十字会等日常工作,管理医务所等单位。

2、组建后勤发展总公司

在饮食接待服务中心、动力通讯管理服务中心、维修服务中心、校园管理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幼儿园、印刷厂、工程公司、食品厂、文印室和其他校区后勤经营服务单位、企业的基础上组建*师范学院后勤发展总公司。

公司实行学校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后勤发展总公司年度发展计划、对外拓展市场的投资计划以及经营资产变更等公司的重大问题需报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总经理负责。

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若干名,由学校考核后聘任。在公司任职的原处、科级干部的职级按学校有关政策执行。

公司依法经营,财务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公司负责内部资源的经营与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人、财和物调配权;公司与学校签定协议明确责权利,公司要认真履行经营、服务协议,并确保公司现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在认真有效地履行与学校协议的前提下,公司要积极开拓社会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内部实行人员、资源和资金统筹,统一运作。公司自主组建内部的经济部门和管理职能部门,公司可根据发展需要,自主调整、设置内部机构和所属的经济实体。

四、改革的相关政策

1、经营服务范围

根据学校实际,目前交付后勤发展总公司经营服务管理的领域与范围有:

①餐饮服务;

②住宿服务(包括学生公寓、校内成教学员住宿区、留学生公寓等);

③物业管理(包括绿化、卫生、楼群管理、会议布置等);

④幼教服务;

⑤水电管理;

⑥修建和工程业务;

⑦商贸服务(校内商业网点);

⑧交通、通讯配套管理;

⑨食品加工;

⑩印刷和文印。

2、人事分配政策

后勤发展总公司用工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按“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

上岗”的原则,对所用人员进行逐级聘用上岗,优先录用校编职工和现在校企编职工。学校对在后勤发展总公司工作的原学校事业编制人员采取“老人老办法”政策。后勤发展总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向社会聘用的人员采取“新人新办法”政策。后勤发展总公司可以制订吸引经营管理人才的特殊政策,报学校批准后实施。总公司要按国家政策、法规及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制定后勤实体的工资福利标准以及奖励机制。分配办法报学校批准后实行。总公司要健全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按岗位、贡献和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企业化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分配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逐步实施与档案工资脱钩的岗位效益工资制,不断完善按效益高低、服务优劣、岗位责任大小实施分配的新机制。分配办法应充分听取公司职工意见。

3、资产管理政策

学校对后勤发展总公司经营管理的资产,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对后勤现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产权进行登记。后勤所有固定资产均属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学校。后勤发展总公司对资产具有经营使用权,并承担经营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责任。总公司对学校资产没有出让、抵押权利。

4、经费政策

后勤发展总公司与学校的经济关系以协议为准。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是:学校根据各校区的实际,按照服务收费原则,根据后勤实体的经营服务、聘用校编人员的情况,结合承担的任务、提供的服务,对各个经营项目进行认真核算后,确定后勤年度经费计划;对后勤经营型设施设备,学校原则上不安排经费,对后勤服务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批准后经费由学校负责。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减少学校对后勤的投入。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3

一、办好事务工作

1.文宣工作。起草重要会议讲稿、经验交流材料、日常各类文稿,做好会议记录,完成集团官网、官方微信号的编审工作。截至目前,共发送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20份、党委会议纪要9份、专题会议纪要6份,下发抄告单60份;编送《集团工作简报》9期;编审集团网新闻信息259条;编审推送官方微信各类信息130余条;向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省教育后勤信息网、省教育工会网站、学校官网等平台信息近200条。

2.协调工作。协助做好“校庆节”暨优质服务系列活动、“暑期中层干部会议”“双代会”等工作方案;协同做好工会、离退休工作,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牵头做好党务公开、司务公开、信息公开,保密等工作;协助落实集团领导外出考察交流活动30余次,安排集团领导接待日35次;做好省教育后勤协会行专会协调工作。

3.接待工作。接待上级领导、专家和省内外兄弟院校以及商务来访29批次180余人。

4.督办工作。执行集团定性工作目标考核;督促各中心(公司)、部门每月报送工作简报;实行收发文、领导批文oa运转,通过oa进行工作督办;根据《后勤集团下属公司及二级单位班子会议议事规则》及时督办落实相关事宜。

5.机要工作。截至目前,通过oa、纸质形式登记、处理来文800余份;收、转校发等上级来文683份;处理中心(公司)、部门请示报告文件223份。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队伍培训。举行信息宣传工作业务培训1次、摄影培训1次,提高办公室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思政大讲堂”举办了管理执行力修炼、幸福管理与自我成长等4期主题培训。

2.加强对外交流。参加全国教育后勤系统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业务交流研讨班、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高级研修班,牵头举办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行专会年会、办公室公务礼仪文化培训等活动,促进与省内外高校办公室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推进创新工作

1.集团党建工作。印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制定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举办“思政大讲堂”、纪检干部培训会。组织开展“喜迎保安全促生产”系列行动,“荷·和”廉洁文化摄影书画作品征集活动,“支部好案例”征集活动等。

2.文化建设工作。制定《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完成集团大厅文化物化建设。结合“优质服务活动”、工会工作开展系列后勤文化品牌活动。获“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3.制度创新工作。出台《后勤集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校属企业后勤集团工会经费提取及使用管理办法》《金华市浙师大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后勤集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校属企业后勤集团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校属企业后勤集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校属企业后勤集团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校属企业“荷·和”廉洁文化建设方案(试行)》等;修订《后勤集团信息与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起草《后勤集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成了《后勤集团制度汇编(2005-2017)》。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4

4月24日上午,在后勤工作会议上,学院党委书记童学敏在听取了王建华副院长和有关专题发言后发表讲话。童书记指出,本次会议是学院第一次全面、深入地专题探讨后勤服务工作,可见后勤工作在新校区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次会议我们的主题是到下沙后,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构建新的后勤保障体系。也是一次沟通,使得各个部门之间能了解后勤工作的性质、内容,后勤工作是比较繁琐的,需要奉献精神,大家通过这次会议,能够互相了解、沟通、尊重和支持。童书记强调后勤工作要做到"先行、创新、节俭"。

一、如何做好后勤先行。后勤工作是学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首先是要有主动意识,后勤工作是个保障工作,要在学院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始终保持主动服务的状态,围绕学院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尤其是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只有主动地去适应,才能避免被动地应付局面;第二是要有超前意识,后勤工作既然是先行,就必须时刻记住师生利益无小事,要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以此加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思考问题、具体工作都应该在时间上有提前量;第三是要有参谋意识,后勤工作者作为学院的管家,要善于发现当前学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院领导及时了解情况、正确决策。第四,要有学习意识,新环境、新变化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于后勤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二路,我们这一支精干高效的后勤队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下沙后,如何适应新变化,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要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后勤工作职能的变化,要关心转岗人员的上岗培训教育,不断提高素质,真正做到后勤先行。

二、如何做好后勤创新。要做好管理创新、机制创新这两方面工作。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切实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为机制创新来说,在物业管理方面,要引进现代物业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到新环境以后,要根据新的任务,抓紧建立和完善我们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要增强责任意识,每个岗位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做到责任到位,同时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后勤工作也体现学院工作的形象,是一个窗口,整个文明校园的建设,后勤工作承担了重要一部分,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开展星级服务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如何做好节俭工作。我们现在有了新的发展平台,但是负债建设新校园,压力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勤俭办学。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全省高职教育的示范学校,关键是要有投入,要集中把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开源节流,要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始终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强调效率、效益意识,勤俭办学,尽可能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但大家也不能有太高的期望,要考虑到社会与学院发展的大背景。另外,由于后勤工作涉及到人、财、物,所以后勤工作人员要加强廉政建设,廉洁自律,在管好我们这一家园的同时,也管好自己,要坚持校务公开这一有效措施,使得后勤工作能自觉地接受全体教职员工的监督。这一点也是对我们全体干部提出的要求,在把我们的事业搞上去的同时,也要管好我们自己,尤其是基建工作,比较复杂,我们要警钟长鸣,建"阳光工程"。

童书记最后指出,希望通过分组讨论,大家一起来帮助后勤服务部门,构建出新的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学院工作的高效运转,促进学院发展,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5

2009年,**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机管局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着服务于全区中心工作,服务于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协调、管理、服务三大职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后勤各项工作,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得到了上级领导、区机关单位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一、积极参与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做好原大楼移交工作

在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工作中,一是我局专门派出人员做好项目建设的协调工作。对包括机关水电容量、电话通信、设备安装、停车场建设、党政信息网、机关办公区域分布等后勤设施、设备布局进行了精心研究、逐一组织落实,协调服务,确保后勤设施、设备的配置科学合理;二是认真做好甲供、甲控材料采购和项目招投标工作。在各项设备和材料采购及招投标工作中,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区综合服务中心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提前做好物业前期接管工作。作为业主单位,认真履行区委、区政府赋予的管理职能,积极做好区综合服务中心后勤建设的协调、服务和管理等工作,完成了综合服务中心物业单位的前期进驻、机关食堂前期筹备和设施设备及桌椅的采购、有线电视、电话和网络通信接入等各项后勤保障事务;四是办理原大楼的各项移交手续。将青云大厦产权、消防、供水、用电、房源钥匙等各项资料和设施设备等所资产移交给昌南城司。

二、积极做好机关各单位搬迁进驻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后勤保障工作

一是新大楼搬迁时,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安排了青云大厦四套班子会议室,综合楼二、三楼会议室,视频会议室,机关食堂,仓库,值班室,收发室和理发室等各项公用设施、设备和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的搬迁工作。二是为了搞机关各单位的进驻工作,我们在大厅和各楼层分别制作了平面图和各楼标示,在各单位的办公室制作门牌、指示牌和分布图等;三是积极做好后勤服务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启用了各个会议室、停车场、洗车房、理发室等,及时接通了办公电话。制定中心公共会议室管理办法,配备了桌椅、音响等会议设备;四是做好了新食堂的设施、设备的采购和调试,保证新食堂按时投入使用,并实行刷卡用餐;五是筹建开通党政机关固定电话“内部虚拟网”。经与电信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在电话号码搬迁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开通了机关办公电话内部网,实行网内通话全免费,降低了机关办公成本,提高了机关电信通信效率。

三、积极做好日常后勤保障工作

一是制定下发了综合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征求意见函,征求各单位对区综合服务中心后勤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需维修和服务的项目,收集整理后,针对收集的信息积极开展了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二是按照合同中约定的管理服务标准及评分细则,检查监督物业公司管理服务的实施情况,确保物业服务工作质量;三是抓好卫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完善了《机关办公区卫生管理规定》、《食堂卫生管理规定》、《办公区与禁烟规定》、和《机关办公区域卫生检查登记记录》、《工作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了环境及卫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四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今年2月6日,在青云大厦组织了区机关单位、街办、社区近200人参加了区机关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此次消防知识培训,使机关、街办、社区工作人员消防知识得到了加强,消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起到了“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良好效果;五是加强水电安全管理。对机关院内的水、电设备、管网、线路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或隐患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修复,保障水、电设备安全运行。

四、认真做好会务保障工作

保障好各项会务工作是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我局先后完成了新春联欢会、区“两会”、第二届象湖之春艺术节、综合楼二、三楼各类会议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为保证各项会务高质完成,我局一是积极筹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分解落实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任务时限,针对各项会务工作制定了车辆停放、大院保卫、卫生清扫、供电、突发事件处置等多套工作方案和预案,有的重要部位实行双人双岗;二是把机关大楼和会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列为重点工作,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认真做好机关大院的交通疏导和车辆停放工作,并专门加强了消防和安全方面的巡查工作,确保会务工作的万无一失。由于准备充分、保障有力、工作细致、服务到位,圆满完成了各项会务的后勤保障工作。全年承担各类会议160余场,接待与会人员近7000余人次,出动保障车辆150余人次。

五、大力开展机关节能工作

一是多渠道宣传发动,强化节约意识。开展了“节能宣传周”活动,向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向街办、社区下发了节能减排宣传画。二是把好源头采购,建立多层次机关资源节约监督机制。在政府采购上,建立节约型政府采购目录,尽量采购低能源、低消耗、节能型办公用品;在管理机制上,制定了《区级机关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方案》、《建设节约型机关具体规定》,印制了资源节约活动检查、考核台帐,建立了资源消耗统计体系。三是强化节能降耗新举措。在加强了机关大院水电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堵塞漏洞,减少浪费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节约水电意识,促进机关各单位节约水、电能源,实行了机关单位电费托收管理,并在区综合服务中心率先安装了iC卡智能电表和声控灯,进一步强化了节能降耗新举措。四是加强水电设施日常巡视、维护,对机关院内的水、电设备、管网、线路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进行检查,保障水、电设备安全运行。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6

高校后勤集团高校食堂管理服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作为满足师生一日三餐的高校后勤食堂,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就餐压力,同时在管理上也承载着众多的关注。随着高校后勤集团化、公司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食堂在服务师生、服务商户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学生对餐饮的需求与餐饮部门提供的餐饮服务不一致,高校后勤集团对餐饮部门的要求与餐饮部门提供的服务效果存在不对称。如何提高高校食堂的服务水平,如何及时有效解决在高校食堂餐饮供应商户提出的问题,对稳定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大局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后勤食堂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当前我国高校后勤食堂管理现状及特点

高校食堂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它在高校后勤集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食堂不仅为在校师生提供饮食保障,业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校学生人数激增,给高校食堂带来巨大的餐饮压力和管理压力。高校食堂作为高校后勤的龙头产业,如何进行正确的定位,如何在物价上涨,面对学生对饮食多样化的不同需求提供一个干净、卫生、味美价廉的饮食服务,高校后勤食堂和后勤管理部门都在进行尝试。

当前高校食堂一般有对外承包和自供两种方式,由于其隶属关系不同因此管理特点各有优劣。外包食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经济效益来核算自己的成本,在管理模式上追求成本经营理念,精细化管理手段,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要比自供食堂效率更高。但随着承包费用的不断提高,物价上涨,竞争加剧,导致饭菜质量有所下降,致使经营户利润锐减,压力比较大。

而自供食堂由于基本沿袭高校后勤集团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在人员构成上比较复杂,有事业编制,也有合同工、临时工等,在管理上由于采用任命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经营和管理不善造成的问题和矛盾频现,有人事关系上的矛盾,有菜品采购上的漏洞,有高校固定资产使用不当的问题,有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实现对高校食堂管理理念转变

1.高校食堂管理者应该树立科学的服务校园的理念

树立“学校食堂为师生”的理念,广开言路,通过向全校师生征集高校食堂建议,比如借助于网站,建立一套以师生、后勤、商户三方和谐发展的稳定餐饮服务机制,既要通过网络来征集好的建议,也能通过网络来对高校食堂进行评议,改进其餐饮服务水平。通过学校统一制定对外承包的协议,为商户提供部分费用减免,结合政府给予的补助和政策上的支持,切实保障高校食堂为师生的福利性和公益性。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消费问题,倡导健康的饮食观,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注重健康,合理饮食。同时,结合高校食堂实际,面向学生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吸引更多的学生餐饮到高校食堂的服务中去。

2.改善高校食堂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内部监督

以人为本,服务师生,不断改善高校食堂的硬件设施,比如桌椅,餐厅消毒设施等,为学生就餐营造整洁、卫生、温馨的环境。增加贫困生勤工俭学岗位,既可以减轻贫困生生活负担,又可以减缓食堂用工难题。对餐饮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减少浪费,合理控制成本。严把米、面、油、菜品等物资供货渠道,确保原材料供应安全、卫生、价格合理。对员工管理实施岗位制度,量化指标,量化成本考核。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公示市场信息,做到各类食品价格公平合理,为师生提供满意的餐饮服务。

三、对高校食堂管理的探索与建议

结合高校后勤管理要求,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创新,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全校师生提供安全、卫生、公平、合理的就餐服务。为此,需要高校后勤食堂管理部门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后勤食堂餐饮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抓好高校食堂餐饮工作,不仅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添光彩,也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办好后勤工作的光辉使命。高校后勤食堂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来完善后勤食堂管理制度创新。加强对餐饮服务工作的监督与考核,对各食堂商户和负责人进行统一检查,积极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餐饮卫生、饭菜质量、价格水平等进行评比,优秀者奖励,不合格者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者,强制取缔其经营。对高校后勤食堂必须抓规范、抓标准、抓制度,对食堂管理目标实施责任制,规范用工劳动,规范食品安全措施,定期组织培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确保后勤食堂统一规范,安全可靠。

2.建立多样化餐饮服务标准,适应师生多样化需求

对高校后勤食堂管理应该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多样化餐饮服务标准,以满足高校师生对饮食的不同需求。比如引入不同口味的个性化餐饮公司,快餐、特色餐厅、民族餐厅等,既要考虑到不同收入师生的饮食要求,又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师生的饮食习惯,真正做到“以人文本”的餐饮服务。

3.加强对高校后勤食堂的人员科学选拔,提高管理者文化水平

对高校食堂管理者进行科学选拔,选择优秀的人员担任管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实际条件,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因此,加强对高校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竞聘上岗,适时调整后勤食堂的人员结构,因才适用。

4.广泛吸纳学生参与管理

高校后勤食堂要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代表来参与到学校食堂的管理中去,比如参与餐饮服务评选,学生建议征集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认识食堂管理,比如通过建立学生食堂管理委员会,让学生和食堂师傅一起采购食材,为食堂的管理制度提出合理建设性的建议等。

总之,高校后勤食堂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后勤食堂管理者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用博大的胸怀迎接师生的评议。逐步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不断改善管理思路和理念,因校制宜,努力将高校餐饮工作推向更高的标准,为全校师生提供满意的、优质的餐饮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斌.高校食堂向管理要效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6).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7

会上,领导班子各位成员分别汇报了个人一年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和思想认识,从加强党性修养出发,进行自我查摆和剖析,充分准备好发言材料。每位同志敞开思想、坦诚相见、认真负责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并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对照检查,指出了问题、明确了方向,对本局的后勤保障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现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为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我局于11月16日向各单位发放了《关于征求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意见的函》,同时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发放领导班子生活会意见征求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局领导班子还根据意见汇总材料,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局工作实际,重点检查了自身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机关食堂经营管理等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会上,大家共同学习了《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会后,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了对个别党员、群众谈心交心活动,相互间征求了意见,通过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消除了一些工作中的误会。

二、民主生活会个人情况汇报

会上,等同志根据这次民主生活的要求和个人工作实际总结了自己一年来的党性、党纪表现及工作实绩,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认为,班子互相间是团结的,思路是清的,战斗力是强的;能针对本局实际情况,积极向县府,县委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机关后勤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能够结合这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领导班子整体情况

1、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较好,工作责任心、事业心较强,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2、能服从组织安排,班子成员对人个的进退留转没有太多想法。

3、原则问题、人事问题以及其它重大问题等都能根据党组会议制度按照民主集体商量。

4、班子成员注意自身修养,为政清廉,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也是好的,也没发现生活作风方面有什么问题。

总的来讲,班子成员的工作做得都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今后要加以改正。

三、存在问题整改意见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8

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其运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以后勤集团为服务主体的运作模式。学校后勤集团于2001年年底组建,下设公寓部、饮食服务部、运行保障部、生活服务部、物业部等五个部门,八个职能科室,下辖二十四个服务、经营中心。集团转变思想观念,对内加强队伍建设,对外逐步开拓市场,依照企业化模式运作,先后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中层干部聘任制度、劳动人事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项改革,现已形成优质服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企业化运作的后勤服务实体,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学校科学发展相适应,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学校选择、满足办学需要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1.2以适当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的运作模式。高校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力量主办的餐饮服务、物业管理、商业超市等服务型企业先后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并已成为发展趋势。

1.3以后勤服务实行甲乙双方契约化的运作模式。学校于2001年年底将总务处变更为后勤管理处(甲方),同时组建了后勤集团(乙方)。其中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对后勤集团进行宏观行政管理,每年与后勤集团签订了后勤服务协议,集团从此按契约化模式运行至今。实践证明,高校后勤改革凡是出现反复而推到重来的,均与体制框架没得到充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多年实践

2.1实施服务质量工程,办师生员工满意后勤。服务质量是高校整个后勤系统的生命线。只有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后勤工作才会赢得广大师生的满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适应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学校提出了以服务质量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加强后勤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后勤工作目标。

2.2加强后勤服务保障,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由此可见,高校后勤工作是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生活服务的,服务到位就能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生活提供有利的条件,就能为校园的稳定、和谐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2.3树立团队意识,发扬后勤系统服务育人的新风尚。高校后勤正面临着物价调增的压力和人才管理新模式的挑战,这就要求后勤系统的党员干部和中坚力量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传达上情,沟通下情,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和示范作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广大员工,树立大局观念和融合意识。同时,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其在接受后勤服务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逐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运转有效、特色鲜明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即:一是强化合同制度管理。双方适应学校后勤改革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要求,视承担后勤服务职能的具体情况,按规定签订合同并严格执行。二是双方根据合同各自职能范围予以监管,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后勤服务管理规范、科学。

4.构建学校后勤服务监管体系的实践

学校后勤服务的监管工作坚持以服务为本,经过多年努力,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后勤服务工作起色明显,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整个后勤工作正在又好又快地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赢得了校内外的赞誉。具体到监管工作,主要做法有:

4.1坚持原则,强化监管意识。根据后勤集团对监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的具体要求,质量监管部门每月对食品卫生安全、公寓卫生安全、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防止病从口入。在检查过程中,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不让个人利益影响和冲击师生员工利益,时刻自觉用原则来约束部门工作人员的督查行为。

4.2进一步完善满意度测评工作,做到监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后勤质量监管部门在去年6月、11月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集团内审工作,针对后勤服务和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综合测评,测评中学生对食堂饭菜价格、品种和质量意见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后勤集团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学生情绪,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同时,控制饭菜价格,增加饭菜品种和质量,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好评。

5.构建学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

5.1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监管工作。要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关键是要提升后勤服务标准化管理水平。为此,后勤系统全体员工必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后勤监管工作,要抽出专门人员,集中精力,出主意,想办法,拿方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后勤服务监管工作中。

5.2要在制度上严格规范监管工作。监管工作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后勤服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更是及时反馈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的一个重要途径。后勤社会化服务过程,要严格按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工作思路和行业标准来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9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医院坚持利用周四、周五组织各类学习,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讲课,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组织医、护士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练兵,练兵主要有心肺复苏操作、吸氧、静脉注射、换药、导尿等,限定操作时间内完成,评选出前三名,与经济挂钩,并建立学习考勤制度。党员干部公开承诺,作到认真履行好党员职责,恪尽职守,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医护人员坚持做到“五勤”即眼勤、嘴勤、腿勤、笔勤、手勤,不怕麻烦,不讲条件,全心全意为患者作好服务。

四、医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医院党支部对常规药品、基本用药及零加价药品300多个药品品种,采取明码标价、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另外还给每个连队卫生室更换了药品价格及品种的版面。

五、基层巡诊,方便职工就医。坚持每月深入牧区巡诊一次,为牧民提供疾病防疫接种。2012年,为牧民义诊、夏收中深入田间免费发放药品800元。8月19日医院与师疾控中心的人员深入海西牧场,为妇女同志进行降消和妇女病检查,深受牧民的欢迎。

六、改善环境,优化就诊条件。医院通过,自查,认真落实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奖罚分明。设立了导医台,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方便;狠抓了院内卫生,每个星期三进行大扫除,每月进行一到两次卫生检查,给患者提供了舒适的就诊环境和住院环境。

七、设立患者征求意见卡。进行每周在住院病人、门诊病人中发放意见卡,重点对住院部的卫生、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水平,着装、药品价格、医生查房等方面满意度调查,征求职工群众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后勤服务意见和建议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 模糊产权 产权改革 后勤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01-04

一、实践呼唤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

高校后勤改革经历了如同国企分离社会职能一样的过程,早期主要通过高校后勤部门与其所分离出来的后勤经营实体签订承包、租赁等协议,从事后勤服务。到本世纪初,根据国务院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精神,各高校纷纷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后勤(集团)公司。从投资者与后勤(集团)公司的关系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1)由高校单独改制组建后勤(集团)公司。许多高校后勤的早期改革多是如此,也有些高校后勤至今仍保持这种状况。(2)由高校联合民间资本改制组建后勤(集团)公司。其中又有多种模式。比如浙江大学等高校将后勤实体改制注册成独立法人企业,校方控股,员工持股,社会企业参股,因而被称为后勤产权制度改革的“国企化”模式。又如河北大学等高校冻结存量资产,从零点起步,学校用现金给职工配股,转制注册法人企业,有的是学校控股,有的是员工控股,有的是社会企业控股,因而被称为后勤产权制度改革的“多元化”模式。(3)由高校联合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改制组建后勤(集团)公司。其中也有多种形式。比如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或中心,各高校原后勤服务实体采取并入、托管、联合或连锁等方式融入后勤服务集团或中心,同时引入民间资本,如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上海高校后勤发展中心等。又如许多高校新校区或新建院校在筹建阶段就由地方政府、高校和社会企业共同投资开发后勤基础设施,并将后勤服务项目交由社会企业运营和管理①。(4)实行后勤(集团)公司整体民营化。比如苏州大学完全引入民间资本,组建“民营化”的股份制企业,学校不参股、不收益,员工自愿入股,按照确定比例共同出资组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民营运行机制,因而被称为后勤产权制度改革的“私营化”模式。

相比较传统的高校直接经营管理后勤服务而言,通过上述高校后勤改革,高校后勤(集团)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迅速发展壮大。然而,仅仅十年,多数高校后勤(集团)公司已显后劲不足,开始走下坡路。其状态各异,有的发展缓慢,有的勉强运转,有的等待观望,甚至有的已退回老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处于十字路口。与此同时,部分社会企业从事高校后勤服务根基扎实,市场份额迅速增大。透过现象,不难发现,问题的本质在于“所有制”关系。

(一)后勤(集团)公司因搁置产权争议而呈现走下坡路趋势

虽然后勤(集团)公司相比较传统的承包、租赁等方式而言,在高校与后勤经营实体分离程度上前进了一步,但许多高校后勤(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却采取搁置产权争议的做法,对校办经营实体中后勤(集团)公司自身积累的资产到底属于国有资产还是集体资产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如果属于国有资产,到底是由学校、当地教育部门还是当地国资部门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现行法律并无明确界定;作为公益性单位的学校、教育部门又能否行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职能,法律上尚存有争议。

上述问题使所谓的后勤(集团)公司虽然名义上享有法人财产权,但实质上并没有资产所有权、处置权,只有经营权、使用权。即便成立了后勤(集团)公司,哪怕还有民间资本进入,多数高校对后勤资产仍然采取间接性行政管理的方式,即在模糊所有制的前提下,将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通过承包、托管、租赁等形式控制后勤资产,后勤(集团)公司并没有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学校依然承担着后勤负担。对于由地方教育部门组建的高校后勤集团,姑且不论其能否从事经营性资产经营,即便是肯定的,不但没有彻底解决高校后勤负担问题,还俨然形成了新的更大的垄断经营,挤压民间资本的进入,影响了后勤社会化进程。此外,虽然许多高校后勤(集团)公司引入社会企业的民间资本参与后勤服务,较未引入民间资本的后勤(集团)公司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但在产权模糊的情况下,理性的“经济人”决定了民间资本的进入也有一个限度,从而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高校后勤(集团)公司的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以后勤资产产权的明晰为前提的。后勤资产产权不明,高校后勤(集团)公司就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从实践来看,因后勤(集团)公司的所有资产模糊为国家所有,其经营者们没有自己的股份,做大做强后勤(集团)公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拉大与社会企业经营者利益差距的过程,就是“打工者”角色越来越清晰的过程。因而,后勤(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产权不明晰问题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倘若这一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经营者们谋发展的内驱力必然会被不断弱化,后勤(集团)公司走下坡路也就成为必然。当然,后勤(集团)公司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隶属关系、身份(“处级”干部、“正式”职工)、投资等问题,但根本原因是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因为这些问题无不与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