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十篇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十篇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6:48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1

关键字历史意识创新高中历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步步加深,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也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然而,由于中学教育面临的考试压力,更多教师选择以“高考”为指挥棒,忽视了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意识的概述

历史意识是历史范畴内一种思想形态,瞿林东曾经提到:“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胡昌智也说:“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丁怀超则认为,历史意识应该有三重含义:“一是要尊重历史传统,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减少盲目性,争取不重犯历史的错误;二是把历史趋势与现实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使我们对未来既有谨慎的乐观,又有深沉的忧患;三是通过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可以明是非,别善恶,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

总而言之,历史意识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它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作积淀,需要通过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根据已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对“历史”的定义是:“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是发展着的事件,也是一门可供研究的学科,它也需要站在整体的历史层面上对历史进行全面地审视。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需要渗透发展意识、科学意识和整体意识的教育,同时历史意识也和创新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如何提升学生历史意识,促进高中历史教育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

首先历史课本的选材很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选材时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以及结论的开放性程度,避免内容太难或者出现争议太大的结论。

其次,教材编排的重心变化。传统教材重心在于历史事件的详细陈诉,陈诉方式也较传统,使学生无法融入到历史中去,很难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更别提学习了。经改革后的课本则主要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参与历史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教学课程的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历史知识面的得以拓展,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而活动课的开设则为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也使高中历史教育内容更加的全面。

第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高考要考的重难点,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历史更是一门科学,不仅需要学生知道是什么,更应该掌握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第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重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有着全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生,他们总是有着鲜明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总能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他们善于思考,对历史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素质也是学习历史所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通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使学生以科学的、全面的、发展地、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思考历史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事件中,让学生领会到历史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历史影视资料,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历史原貌,这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应对考试打下了基础。

三、结束语

历史之所以能使人明智就在于它能使我们更清楚我们的过去,并从中能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以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使我们能更好地走现在的路。而历史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在历史教学中则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教育,还有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中历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琦.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2

论文摘要:自2001年我国进行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故旧沉疴依然存在,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仍然有些令人担忧,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还未完全植根于一线教育者的心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情况总是有些残酷的吞噬着历史教师的教育理想,驱使着教师不得已的教育行动。文章认为既然参与到了历史教育行列,就要面对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坚守历史学科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顺应时展和社会需要进行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将生存教育、发展教育贯穿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总结这些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的意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作用。

21世纪伊始,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具体地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为包括历史课在内的各学科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历史课程功能从过去的“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向“使学生获得历史基础知识、学会学习和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历史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本位的分科课程”向“综合的、学生本位的综合课程”转变,历史课程的内容由“难、繁、偏、旧”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开放性和参与性”转变,历史课程的评价由“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向“旨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的转变,历史课程的管理由“集中管理”到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转变。[1]为更好的实现这些转变,包括历史课程在内的各学科课程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融入了课改的潮流之中,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写下了一页在国人心中涌动的史诗。

一、以生存与发展为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在以生存与发展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进行的课程改革,使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历史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很多学校,由于应试教育、中考和高考指挥棒、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重理轻文观念等沉疴的影响,为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升学率,历史学科仍然被学校视为“副科”、“豆芽菜”、“杂牌军”,[2]致使本来就较少的历史课时减少,在众多学科中受到轻视、漠视、甚至鄙视。现实的中学历史教学情况使一些历史教师深受打击,课改的教育理念难以在其心中生根发芽,以致历史教师对教学准备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脱离了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教育理念,丧失了作为历史教师应有的激情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淡漠,学习历史的意识缺乏,中学历史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新课改的新鲜血液没有深入到中学历史教学的骨髓。

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以人为本的生存与发展教育

“20世纪科学与人文分手了,21世纪又将汇合”,[3]二者不论是分手还是汇合,都是围绕着恩斯特·卡西尔所抽象出的“符号动物”、“文化动物”[4]——人在转动,即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21世纪的教育也是一样,不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要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生存与发展教育。以人为本所进行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理念。以人为本,不只是为了人类本身的生存(活着),还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发展(好好的活着),生存与发展成为人类存在的两大主题,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在人文学科中进行生存教育、发展教育不可或缺。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1972年提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5]今天要学会生存,明天就不仅仅是要学会生存,还要学会发展。那怎么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呢?想途径很多,教育会是主要的途径,即进行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培养生存意识、发展意识,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何为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呢?生存教育就是指为获得谋生的手段以延续生命所进行的教育,亦即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人的生命的延续,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为人活着而教;而发展教育是注重个体精神发展和潜能开发的教育,也就是为了活得好而教。[6]为了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今时代需要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在当代要融合进行。

2.寓生存与发展教育于历史教学。当改革的春风来临时,虽然势头猛烈,但是后续没有跟上,也会悄然消逝。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老师,尤其是历史老师,更应该抓住新课改的机遇,面对教学各方面的挑战,负重自强、开拓进取,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植根于自己的心中,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总结等环节之中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进行生存教育、发展教育,渗透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播撒人文的芬芳,陶冶人文情趣,提高人文修养。

(1)寓生存与发展教育于历史教学准备工作之中。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在作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用等方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作学生情况分析的时候,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出发点,运用观察、谈话、提问、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情况,既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进行分析,也要对意志、兴趣、年龄、爱好、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客观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这一项工作是很难做到准确且清晰具体的,因为在我国目前中学主要实行的是大班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人数较多,通常是在40~60人左右,在短时间内是很难了解学生的。加之历史教师较少,教学的班级数量多,面对的学生多,基于历史学科的学情分析难度就更大了。主观上,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存在模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状况。有很多老师做的学情分析大都是“本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较低、一般),年龄特征有明显的好奇心,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浓,历史基础知识及其结构较好等等”宏观上的、不用观察、谈话问卷等就能凭空想象、说出口。鉴于这种情况历史教师就只能凭着自己的智慧、良知和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自己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信念,多花工夫准备自己的学情分析,做到更加精确、具体,深入了解学生。

其次,教学目标的拟定,要理解课程标准,领会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学业发展及结果作出一种具体的、现实的规定。在确定三维目标的时候就要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在历史基础知识中发掘与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在过程与方法中渗透生存与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最后逐渐形成既有助于学生学会生存,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再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相关学习材料,有意识的进行生存教育、发展教育。比如在讲述“大禹治水”的时候,就突出在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祖先大禹不负部落人的重托、厚望,为部落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着想,亲自带领人们治水,顺应自然环境开沟挖渠,变水患为水利。在讲述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时,强调他看到了倭寇对沿海一带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明朝社会的稳定构成的威胁,立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宏志,为沿海一带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着想。

最后,在选择教学策略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预期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之中渗透生存与发展教育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的历史教学策略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概括为主要有资料研习策略、问题探究教学策略、历史调查与访谈策略、编演历史剧策略、历史图示教学策略、历史课堂讨论教学策略等等。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教学策略,在运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生存与发展教育的意识仍然要伴随其中。比如在“洋务运动”一课选用问题探究教学策略,首先提出问题,这一课可以提出的问题:①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②洋务派创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③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④你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⑤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⑥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7]其次是让学生自学教材,带着问题去思考,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再次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讨论本课的疑难问题,碰撞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讨论后教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建构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能力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选用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好,收效更大,有助于其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提高。

(2)寓生存与发展教育于历史教学实施过程。历史教学的实施是最重要的环节,实施过程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在此环节生存与发展教育理念用于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做好教学准备后,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总是会和准备的教学设计有差别、有变化,因为教学的真实环境具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教师处理应急事件、教学思路的临时调整,外在环境教室、灯光、气温等因素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由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的因素,因此,教师就要以不变应万变,教师不变的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和真实的教学情境巧妙灵活的做一下改变和融合,生成具体鲜活的课堂教学,将生存和发展教育带入中学的历史课堂教学。比如在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中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8]的过程中,就涉及到了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发展等有关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上课时,就既要根据教材的生命问题谈生命,也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什么是生命,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即是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继续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生存得更好。在讲解或者演示的教学中,学生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何为生命,但是教师得根据教室里学生、环境、设备等教学的情景适时的进行生存与发展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其植根于心中、实践中的生存与发展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3)寓生存与发展教育于历史教学评价之中。在课堂教学后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评价中,要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除了通过考试法外,还应通过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成长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进行评价,重视评价的方法,也重视评价的效果和产生的影响。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不仅重视结论,更加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学习思维的锻炼,不仅重视生存与发展的意识,更加重视生存发展的能力。最终带有生存与发展教育理念的教学评价的落脚点不仅应该落在教师的教学上,还应该落在学生的学习上。

(4)寓生存与发展教育于历史教学反思总结之中。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总结中,看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真的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以生存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是否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意识是否形成,生存与发展能力是否增强,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以生存与发展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提供借鉴。

总之,不想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被落下,就要看到历史课程的转变,直面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对历史教学改革的信心,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信念,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从学生、老师自身、学校的实际出发,参与到中学的历史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教育基础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克礼.历史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19.

[2]曾皓.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研,2010,(2):1.

[3]骆向韶.新时期中学历史中的人文教育[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3):120-122.

[4]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3-3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6]刘时新.关于生存与发展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3-75.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3

关键词:教育史;教育史学科;教育专史;儒家教育思想

教育史学科的未来,是与教育史学科百年历史和学科现实状况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从学科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出发,去考虑和推测学科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个人近来曾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把所想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大家共同商讨,以利于集思广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预做一些必要的思想准备。

一、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加坚实

教育史以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为其考察研究的对象,掌握真实而充分的教育历史资料,是开展研究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教育史资料(包括文献、文物、档案、图像、录音、访问记录、调查报告等等)的广泛收集和整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学科基础建设工程。有些研究者对此有较深刻的认识,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投身于教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编纂,或是汇编成专题性历史资料,或是汇编成断代历史资料,先后出版,公之于众,为学科的实证研究创造条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经费,也提高了研究工作效率,他们无私的贡献不可低估,应该向他们学习。

教育史基础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工程,只有小部分先觉者的努力显然不够,还需要较多的志愿者参加,使这一工作系统化、全面化、持久化,有一定的组织、有一定制度来加以保证,努力为后人留下完整的真实的教育史资料。至今为止,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史在资料搜集、整理、编纂方面都分别做了一定工作,成果颇为可观,但还不完整,与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现代教育史部分因条件限制,只能提供已公开文件的汇编,档案没有开放,事情具体的因果发展过程未能了解清楚,进行研究有很大局限。所以教育资料还要进一步扩展挖掘,汇编成多种专题史资料,为教育史研究建立坚实的研究基础。

教育史基础建设虽不能一时就成功完事,但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逐步推进,终归会接近预期目标。相信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建设,以后中青年从事学科课题研究,就不会像过去那样辛苦,工作效率会更高,出成果会更快,达到的水平会更高,因缺乏历史资料观在没有条件谈的问题,后人会有条件谈,现在未能有结论的事,后人会得出应有的结论。

二、要进行教育史学科的历史总结和理论建设

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存在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学科设置和学科研究相互推动,有了学科设置,首先就需要教材,进一步还要充实教材内容,这就促进了学科研究,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丰富和更新教材内容。由于各历史阶段行政当权者对教育史学科价值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和认识深浅不同,思想控制放松之时,内容选择、分析、评论的自由度大些;思想控制收紧之时,内容选择、分析、评论的自由度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多方因素影响下,学科发展的道路比较曲折。随着形势的变化,文教领域出现不同的潮流:如保持中华文教传统、主张思想信仰自由、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阶级斗争理论、实行兴无灭资、开展文化革命等等。随着这些潮流的更替,教育史学科也大大改变面貌,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加以认真总结。

有些研究者对教育史学科的现状感到不满,认为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理论水平不高,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理论指导。这一批评是很中肯的,促使人们加以反思,呼唤加强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有些研究者有志于改变教育史学科的现状,并且开始行动起来,对教育史学科的有关理论问题开展逐个研究,有的已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需要一个由探索、逐步加深认识、总结理论、形成体系的过程,比较可行的是两途并进:一方面是借鉴和运用现代人文社科等学科新理论来研究教育史;另一方面是认真总结教育史学科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教育史基本理论问题。两途结合的结果是形成教育史学,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教育史学既是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反转过来又对教育史学科研究发展起一定的规范作用。

我们期望教育史学的创建,它将成为教育史研究者入门的必读书,借以提高专业素养,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史学科整体的研究水平,对于评估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成果亦将会有共同的标准和尺度。

三、确立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地位和扩展生存空间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史学科不像外语或政治理论,成为本科不分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不像教育学成为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它只是师范专业之一的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传授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形成历史发展的教育观,养成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这门课程在培养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

现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各级领导,因专业素养不同,对教育史学科在师资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差别,在教育改革中对教育史学科就有不一样的态度:有的采取压缩教育史学科的措施,一年的课程缩短为半年;有的把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两门课再合并为一门,为的是腾出时间用于增开引进的技术性、实用性的新课程。在全国性高师改革浪潮中,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地位不稳,往往成为改革试验的牺牲品,到了阶段检查整顿时,又要求恢复原样,待到下一轮改革时,教育史再次成为主要对象,又压又砍,造成肢体残缺不全。教育史的基础课地位动摇,生存空间因减少课时而缩小,学科的特色难于体现,学科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不能发挥,这种状态实在让人担忧。

造成教育专业教育史课程地位发生重大变化,有其现实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之后,教育改革就倾向学欧美,向欧美看齐,唯恐学得慢,欧化美化不够,改革中注重学习实用技术,忽视人文学科,淡化民族文化,放弃中华教育精神,用实用标准衡量教育史学科,视教育史为无用,作为被改革的重要对象。

要消除高师课程改革中忽视教育史课程的作用所发生的偏差,只有期待高师领导提高认识,端正指导思想,才有条件进行矫正。教育史研究者要自强不息,不懈地争取教育史学科在高师教育专业中确立基础课程应有的地位,并尽可能开设选修课,扩展教育史学科的生存空间,教育史学科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才会有光辉的前景。

四、重视教育专史的研究是教育史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希望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以期对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有所启示。这种需求不是局限于领导层对宏观教育策略历史经验方面,而是各个阶层各种职岗的人对教育历史知识经验都有需求,但具体需求则因职岗的实际需要而不同,这种多方的要求,是多卷本教育史满足不了,也是高师教材教育史或教育简史或教育史纲要满足不了的,这一现状势必促使教育史学科更细、更专业化,分化出更多二级、三级分支学科,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有专史,教育的各组成部分、各方面的关系、各种重要问题也都有专史。各种职岗的人希望教育史结合他们专业需要,研究和编纂出分门别类的教育专史。专史不是小项目,但也不是大型项目,从规模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型项目,与上下都有密切的关系。重视专史,就会带动与专史内容有关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这类研究成果,会丰富专史的内容,实际上这是专史的基础。专史能形成系列,又为系统的全面的教育通史进一步再提高创造了基本条件。专史的研究有较大的灵活性,联合三五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协作也可,个人自愿独立承担也可。专史由于规模不是很大,参加人员不太多,较易于调度,也可能在一定时限内见其成效。专史是由“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研究者来参加撰写,是专家写专史,保证研究是专门又是深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能经受较长时间的考验。教育史学科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研究者投入专史研究,为教育史学科整体水平提高创造条件,这有待于教育史研究者的继续努力,不断贡献。

五、对儒家教育思想需要再评价

儒家思想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主流,而百年来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这就影响了教育史学科对人物学派的评价。教育史存在着如何评价儒家教育思想的问题,从20世纪延续到21世纪,想回避这个问题总是回避不了,今后还得对儒家教育思想再作评价。

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鲁国孔丘,儒家是在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主张走社会改良路线的一个学派,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虽然依靠私学传授扩大社会影响,也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并未居统治地位。但儒家对促进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宣扬民本主义,主张仁政德治,重视农民生活,建立社会秩序,有重要贡献。有人抹煞儒家对历史发展有积极贡献的一面,而抬高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或以赞扬佛学而贬低儒学,说儒学只讲伦理政治,哲学理论粗陋,不如佛学精细。这些评价因脱离历史实际,存在一定片面性。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儒家有不同的认识和对待。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曾对儒家实行,进行严厉打击,儒家被迫潜伏以求生存。西汉初,儒家虽可恢复活动,实际上还是受冷落。直到汉武帝时,国家达到相对富强,才由“无为”转为“有为”,利用儒家学说,为巩固中央集权服务。以儒家为统治思想加以利用,因人而殊,并非持久一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曾多次受到冲击,几度起伏,这是政策变化造成的,要利用就加以尊崇,不利用就加以打压。二千多年来,经受无数的批判,结果是批而不倒,或倒而不亡,在民间继续流传,待时变境迁,重新振作,再登统治地位,受到罢黜和受到尊崇相互更替,这就是儒家在古代的经历。

20世纪的中国,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中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重大变革过程中,儒家思想包括教育思想总是争议问题之一,不同地位不同立场的人,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态度:一是完全否定,资产阶级西化派和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儒家都持否定态度,认为儒家是旧时代的产物,不能适应新时代,应该批判并抛弃,彻底决裂;二是基本否定,认为儒家对社会历史发展功不抵过,负有历史罪责,因它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过于保守,不能创新,阻碍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落后,要加以贬责;三是有否定也有肯定,认为儒家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虽在近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加以扬弃,但也有些宝贵的思想可以继承改造,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发扬优良传统,也要适时创新,以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百年来,儒家的处境多变,由受批判被否定到受尊重再被利用,曾有几度反复。之后,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面临不少问题,都与中华文化传统有关联,如普及教育、因材施教、尊师重教、做人诚信、修养道德、以德治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都继续利用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这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一批了之,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再评价。

六、面对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中国要有独立自主的研究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设置学科时,依靠引进的教材。1905年开始,中国人有了自己编写的《中国教育史》,虽然内容仅是先秦教育,但已经有了开头。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研究本国教育史的学者渐渐增多,王凤喈、陈青之、陈东原等先后有着作出版,并被用为高师教材,外国人虽也有重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但毕竟外国人代替不了中国人研究中国教育史。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教学;问题探讨

教育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工作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过程,而是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整体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的教育问题。所以,如何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作用

1.加强历史与生活的联系作用

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以人们的生活背景为基础进行历史教育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学习历史的传统意义和现实作用,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悠久的历史文化。

2.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的内涵素养

生活离不开历史,历史源于生活。生活与历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保障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师应根据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发现和总结有关的历史知识。比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就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总结,积极发言并表达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与发展情况。

2.教学模式的开展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在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开拓出一种新型的历史教学模式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要求。比如,教师在教授工业革命方面的历史知识时,可以播放电灯的发明始末片段,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符合新课改发展要求的,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水平,培养学生正视历史的意识和责任。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5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国政治史或者经济史的相关史实的同时来了解世界相应时段的历史。这个看似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我教授的三个普通班学生来说,他们的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几乎可以说是空白的,当时就没有认真的学习,这样的学情、班情需要历史教师下更大的功夫来找到一个适合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方法。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如何优化整合高中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经过这么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也在自己思考的同时,也在观察和学习其他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第一,要让学生从基础做起,从现在做起。基础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基石,没有根基,任何提高和提升都是无从谈起的,而这些道理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懂得,基础好的学生既认识到了基础的重要性,又善于从做题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基础差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基础不扎实,但是总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觉得已经落下很多了,无法弥补,手忙脚乱,乱了阵脚。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中国古代重要朝代的起止年代都不清楚,说起一个年代,没有任何反映,不知道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去给他们补课,比如,给他们布置一个小作业,自己查阅资料:先弄清楚中国古代总共有多少个朝代,再按照先后顺序将这些朝代正确排列下来,初步了解哪些朝代是在前,哪些朝代是在后,最后将这些朝代,特别是重要朝代的起止年限注明,给他们初步构建起一个时空框架。我是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让学生来认识到时间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慢慢找到历史的感觉,其他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近现代史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要学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历史。如果说刚才梳理朝代、梳理时间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能力的话,那比较学习法,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提高或者升华,其实,比较学习法,我看过很多教学、教育父母的著作,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学习许多学科都提到了比较学习法,尤其是历史学科,比较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也很有效。但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从学生的反映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情况中,有了自己的一点亲身体会和感悟,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很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比较方法,就可以掌握比较内容的全部,这话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可以比较的内容呢,或者说,哪些内容是具有可比性的,哪些内容不具有,这是需要我们给学生讲清楚的。所以,我认为,找到比较点,比学会怎么比较更重要,因为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很多学生不是不会比较具体内容,而是找不到内容之间的可比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说明,能够比较的内容所具备的几大要素:时间、事件或人物的性质、影响以及阶段性特征。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都发生了同样性质的改革事件,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都是在解决自身危机的同时调整了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这就是根据发生事件的性质和阶段性特征将不同时段的改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以,可以根据事件或者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特征或者产生的影响来判断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比较,找到了比较点也就可以进行内容的比较了。

第三,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政治史和经济史的时候,觉得很多东西记不住,杂乱无章。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缺乏理解,只是死记硬背,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忘了。所以,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善于从所学历史内容中找到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形成体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自身规律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总结。

政治史和经济史有很多教材内容是能够进行总结的,尤其是专题模块的教材编排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必修一中的政治史,专题一中讲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其实就是讲整个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变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了梳理,只要学生在学习了每课内容的基础上,再将这几课的内容稍加整合就可以了。按照这样的总结方式,我们可以将其他知识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理解性的记忆。例如,我们学习的选官制度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教材已经很好的将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选官制度:世官制度――孝廉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制――军机处。再比如,我们学习了经济史中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虽然内容都放在了一个专题里,但是学完这一专题以后,还是需要我们去总结一下,通过用图表的来进行总结,既直观又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如图):

大家在自己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这个图表比较准确的画出来,那么这个专题应该基本掌握了。因为这个图表时间段标明的越细,越能说明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因后果掌握的越透彻,这部分知识你也可以学会举一反三了。

总而言之,学习历史,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以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历史这门学科,重基础、多比较、勤思考,善总结,广涉猎,才能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有自己的观点,找到打开历史这扇大门的钥匙,历史知识才能达到优化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09(04)

[2]支小勇,刘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插图研究――以人教、人民、岳麓版教材相关章节为中心[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1)

[3]蒋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07(04)

[4]冯尔康.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J].学术月刊,2006(07)

[5]于友西等著.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6

做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首先要明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的意义所在,然后是如何在方法上实现教学语言生活化。从教学方式上体现生活化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出适合当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创新模式,实现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现实生活;结合运用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我国知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足见现实生活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围绕它所展开的争论也一直是推动世界教育改革运动的一条主线。无论从外国教育学者夸美纽斯到卢梭,还是我国的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都针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以探究到最为恰当的方式为教育教学服务。

陶行知先生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曾说:高中历史教学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以史为鉴”,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发展到: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模式下展开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讨论,是教育学者们共同致力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围绕它所展开的争论也构成了推动全世界教育改革运动的一条主线。在新形势下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作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既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还能避免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因为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偏差或者局限性导致的教学误区,如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照本宣科等现象使本来鲜活的历史变得呆板、苦闷、无趣。在素质教育的大潮和新时期的课程教学改革影响下,面对上述教学中的现状,只有改善这些弊端,才能真正给历史“形象生动、活起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学习历史知识,才能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求知的兴趣,让历史承载的民族与文化得以真正的传承。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大多数的教师一般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课程的讲解,他们总是认为历史课堂要尊重历史,所以在对于教材和教案都深信不疑。他们往往形成了连贯性的教学思维,很难照顾到学生们的学习立场,也不能很好的向学生们展示情景模拟,促进学生们加强印象记忆。整体分析是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多进行自我反思,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学生们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中增设举例、拓展、提问等环节,促进历史知识的点、线、面的交流。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意义

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新教学理念的树立,并且不仅对历史学科本身,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或老师、同学提供的各种现实主题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相联系的问题,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种求异的创新思维,不但是为了解决课本历史知识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参与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锻炼学生的发散性、辐合性等多种思维方式。由于学生们受经历和知识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对现实和历史问题的解决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求异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的策略

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理念、新形式、新评价,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又束缚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何找到恰当的方法来实现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恰接是值得思考的。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尝试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教师们不断探究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还能将“教”和“学”统一起来,提升自身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拓展自身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丰富教学内容和丰满自身知识储备,更好的立足于教育学界,帮助更多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点,带领他们实现学习历史的跨度上的飞跃。2.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课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激发兴趣,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历史题材的诗词以动人心弦的力量和富于韵律的美感给历史以艺术的概括,而具有史学家的著述和政治家的训导则是有着不可取代的教育魅力等现象。把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描述的现象加载到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上去,就能实现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模式创新。

四、结语

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课时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生活化探索,同时课堂作业也要突破传统走向多样、走向开放的参与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不断综合化,评价方法也日趋多样化。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在生活化过程中虽然仍存在种种困难,但在种种改善之后,通过教学质量就能验证效果。实践表明,教学与生活结合的方式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尽管还需突破多种困难,但是总体发展趋势是良好的。

参考文献:

[1]张硕.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J].中学时代,2014,(20):115.

[2]王琦河.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J].新课程,2011,(05):116.

[3]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德育素材

一、德育与历史教学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历来都受到重视。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新中国建立后,在教育方针中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总书记在给国家教委领导的信中,也特别强调要用中国近代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为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中一部分还会成为国家的各级领导,他们不可以不知道自己国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也说明了历史的重要,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富,优秀人才辈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善良聪明,勤劳勇敢,具有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独立的优良传统。这些史实散见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成为丰富的德育素材,我们应该挖掘这些史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内容应该努力成为德育教学的重要课堂。

二、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中学历史教学任务是这样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真挚热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尚品德,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这些任务概括起来说,就包括有教学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德育教育三项任务。其中德育教育是历史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第一,以先贤为典范,弘扬中华美德。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而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历史名人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这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极好素材。在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使他们在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记忆和理解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民族先贤的崇高志向和博怀,不仅能让学生引以为骄傲和自豪,而且以此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第二,以史为鉴,正确分析历史问题。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能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中国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通过总结鸦片战争以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我们要使学生了解历史、认同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第三,大胆创新,树立开放意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开放,国家才会迅速发展。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等,大多带来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这无一不是改革的结果。在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时,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这些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善于兼容并蓄,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历史课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既不能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也不能上成政治思想课,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一)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总是要通过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同时在制定目标时要恰当,应循序渐进,如果脱离了教材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合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德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发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定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历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地任务。

(三)创设历史环境,增强德育素材的感染力

利用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历史素材重现在课堂上,使学生跨越时间长河,去听、去读、去看过去的时光。情境重现,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感情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双层效应。如: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放《开国大典》的录像,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归结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激发了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在课外活动中培养高尚情操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丰富多样地,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活动。通过组织这种喜闻乐见的与历史与德育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育。

结语

历史课堂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历史教学应当为此不断地努力探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2]汪永平.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论视窗,2010(7).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历史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时,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和错误做法,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失败。针对这一现状,理清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进一步深化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优势的必然之举。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主导地位缺失。部分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顾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课堂语言减少,导致课堂氛围拘谨,教师的角色沦为放映师而不是点拨者。而有的教师则是在多媒体资料展示完毕后的课堂讨论时间对学生放任自流,不提出问题,不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总结,导致出现讨论内容偏离历史课主题的现象。其结果便是不仅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亦被削弱,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了制作精美的画面上,却不用心思考实质性的历史内容,反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下降。

2.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笔者曾对学校的历史教师和学生进行过一次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价值,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作为评价他人教学水平或显示自己教学能力的必备条件,每节课都尽量多用ppt或影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装点门面”;课件设计时忽视教学主题,盲目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对于媒体材料的应用停留在照搬照抄的层面,却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而许多学生则存在着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图书馆、教科书等其他资源的现象,在历史课程总复习时,部分学生甚至仅从网络下载并打印一份所谓的“历史复习终极版”,直接略过了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的步骤,严重脱离了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本质。

3.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弱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课件的美观,不顾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文字资料、影音视频、图像图表等多媒体资料齐上阵,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学生对于繁多的资料应接不暇,难以把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在材料的选择上,忽视了以史为据,注重实证的学科特点,部分与史实有偏离的影视材料亦被放映出来供学生观看。部分教师重视多媒体材料带来的直观印象,却忽视了对材料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学生一堂课下来虽觉课程新颖有趣却无法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知,这一点在公开课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注意。

二、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教师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科学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它毕竟只是一种与传统教学互补的教学手段,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历史教师要通过学习并掌握教学理论(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产生、过程和规律)、传播理论(研究灵活的教育途径)、心理学(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等科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在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致陷入与课堂教学目标脱离的困境。此外,历史教师还应真正掌握并做到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要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最好是自己能动手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而不是对其他教师的课件实行“拿来主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时既能通过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信息材料进行深化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体现学科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中,要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等教学要素。在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终身学习能力。下面就以笔者的实际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优化教学设计,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抗日战争》一课,包含了“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三个方面。笔者以“启发性教学”为教学设计理念,以“创设历史情境”为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方式”为教学目标,对教材原有的叙述模式和例证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构,设计了“回望抗战”、“体验抗战”、“感悟抗战”三个主题,并将课本内容划分为“中华民族为何选择抗战”、“中华民族如何抗战”、“中华民族抗战结果如何”三个板块。导课时以“日本某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解读”为材料,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进行关注和思考。讲解第一个板块时,通过“中日双方军事对比”、“日本兵口述史”、“江苏老兵口述史”、“南京大屠杀”等史料的呈现与解读,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并激发学生思考:面对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这场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为何选择了奋起抗争?讲解第二个板块时,通过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适当补充教材未提到的史料,让学生在走进立体历史图像的过程中,从情感和知识两方面感受全民族抗战这一可歌可泣的历史。讲解第三个板块时,通过史料呈现和解读以及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在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理解和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尤其是突出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的特殊历史地位。笔者在设计这堂课时,始终立足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通过前期对有关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并结合教材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图片、影音、图表、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最后的教学环节则设计为师生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由于设计得当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显性的知识,还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师生普遍反应良好。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真正探索出在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代梅.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

[2]刘波.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6)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9

一、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概述

情境教学法,简单地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它的核心就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设定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因地施教,博物馆以及历史古迹等;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历史教学内容动态地回放出来;角色扮演,教师在班级布置情境,学生分饰不同角色进行历史教学内容再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文化素养。

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中,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情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课堂环境,通过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独立自主人格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融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情境教学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与情感教育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给陈旧的历史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

首先,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教科书中所体现的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意义所在,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更不用说学习历史的兴趣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学生通过全方位的身心感受,不仅易于理解历史知识,还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学生体会到历史感与责任感。

其次,互换课堂地位,改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w感念,大多是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按着课程要求画重点,根据考试需求讲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记笔记与听讲中,一堂课下来学生都是迷迷糊糊的状态。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教学观念,还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互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学生通过自身感受学习历史知识,掌握知识,这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完成新课标任务,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需求,通过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转变了授课方式,创新了教学思维,不仅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感悟,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

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融合,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教师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笔者分析总结了以下措施加以应对:

1.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创设合理的情境教学环境实现情感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合理创设情境教学,不应想当然,不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所有的教学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脱离实际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环境时,可以用实物引入教学内容,更可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亦可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进行参观教学,等等,实现学生情感教育。例如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课,北京的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参观圆明园,通过直观的体验,教师将教学内容不断融入这次参观中,在参观中不断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更易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2.将学生感情带入到历史课堂中,以情感人,升华学生情感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自己的感情带动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可以利用面部表情或者语言语调的描述,来表达对这一历史课程的情感,学生通过感受教师的情感,把这种情感带入到学习中,实现情感的升华。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教师通过深沉的语调来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调讲解林则徐,将这种历史色彩通过语调的不同生动地描述出来,学生自然而然领略到鸦片战争的意义所在。

3.教师在情境教学中,掌控好课堂地位,注重师生情感互动,使学生情感教育得以实现

高中历史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一定掌控好课堂的地位,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及时进行师生的情感交流,以了解教学效果实施的反馈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反而是教师要发挥好辅助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爱琴文明和古希腊城邦制度”一课中,教师首先讲解一下基本的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主创建一个古希腊城邦并制作简单的图纸,并让学生分别描述创建城邦要实施的制度,最后教师总结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还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历史的乐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为最终目标。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素质,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丽艳.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分析[J].求知导刊,2015(18).

2.陈浩.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融合的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2).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高校历史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13-02

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历史教学远离了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将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秀成绩作为教学成果的重要考量,因此学生便只顾生硬的记住一些历史知识。这种错误地评价体系和指导理念,极大地挑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事历史教育多年,认为在新形势下应重新树立历史教育的学科地位,改变过去错误的教学理念,决心将提高历史教育的教学效率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手段与方法有待改进

高校历史教育应着重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互动是非常缺乏的。历史教育应该是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共鸣,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知识结构,认知和教学内容为基础,来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最大力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然而,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过度重视科研成果,进而忽略了科研方法的改进和提升,这使高校历史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较大的信息量,生动的画面和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些优势,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及活跃教学氛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教学并未能覆盖所有高校的当下,主要是因为适应高校历史教学的相应课件资源有的严重短缺,这也反映了高校教师并未能对多媒体教学可见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1.2课程设置缺乏合理

《中国近现代史》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对于高校历史教育的课时设置,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传授知识,但是也存在知识跨度过大的缺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对一段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象,却并不能做整体历史知识的衔接。学生不能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相互链接,进而无法从整体角度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对此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具有线索清晰,层次鲜明的特点,因此,许多学生在历史的学习和考核中更加倾向于使用高中笔记作为参考。这种缺乏系统性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对整个世界发展过程的认知。另外,过长的授课时间,也让学生难以正确把握整个历史发展的层次性。

2提高高校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教师素质力求不断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决定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是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抱着课本兀自讲解课程重点。自始至终,仅是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殊不知,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比高中生强,对于课本上的历史知识通过自主学习便可完成。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仅局限于希望听到一些教科书上的固有内容,更期望可以听到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或想法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和消化,最终整理出来的讲义才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知识也有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时代的历史教育对历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历史老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更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过程注入更多的营养成分。

2.2教学评价体系要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历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是结论,这是通过书面测试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是高校历史教学的陷入低效或无效局面的重要原因。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历史教学评价机制,将发展评价纳入传统学科。

2.3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多样化

在今天的大学历史教学中,最常见便是"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在这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不主动思考,个性得不到张扬。大学教师应该明白,大学生在知识方面,学习经验方面,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成为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沉默地抵抗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而不能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然而,历史教师面对学生的冷漠态度,却只一味追究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而不是从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原因。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时刻进行自我反思,从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改进教学模式,历史教育应充分以学生感受为主体。你可以提出一些值得深度探索的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抛出一些质疑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收集信息,进行辩论等。这样,学生便在教师智能模式的动员下,主动将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激发,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学生科学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也将逐步形成。

总之,高校的历史教学,既要满足历史本身的学科发展需要,更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历史老师应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李来宝.历史教学课堂互动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