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十篇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十篇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0:58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路径;品牌效应

一、中小企业营渠道现存的问题

1.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促进力不足

营销渠道,也称为营销网络或销售通路,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制造商)向消费者(用户)转移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权的所有组织或个人。中小企业成立和经营受到最大的限制就是品牌效应。中小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没有较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消费者认同或接受。一方面,在经营途径方面,中小企业的商品缺乏流通性,货物滞销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通过依靠其他商销售的经营方式,则他们会更喜欢已经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名牌产品,这是由于品牌效应好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良好的质量和可预见的利益,就商而言,肩负着比较小的产品滞销和资金流动性低的风险。但中小企业,由于其品牌的低认知度,所以商和消费者会质疑产品质量。依据上述原因,中小企业在构建多种营销途径方面问题较大,在市场拓展与产品宣传方面表现得促进力薄弱。

2.中小企业途径控制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确认合作对象

当今,中小企业的竞争除了技术、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外,营销渠道的创建与创新也成为其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和投资较少,在途径拓展方面重点以多级经销商的途径模式为主。规模较大的经销商一般不愿意与此类小企业合作,这是由于中小企业市场基础弱,他们更加地担心消费者不认可其产品。然而,规模较小的经销商队产品的宣传力度较弱,难以在市场上进行有效的宣传,存在对终端的开发、维护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难以最终决定合作的对象而左右为难。另外,中小企业较弱的市场直接管理能力,在产品营销宣传和售后服务方面不停变更,所以导致中小企业途径控制能力较弱。

3.中小企业的建设途径盲目选择

一个合理的产品营销途径一般是一种产品按照其特点选择一项整体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营销途径模式。但许多中小企业为了扩大市场,提高市场的占领率,盲目选择多种模式并存,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企业一旦确定了营销渠道模式,就要认真维护和建立双方的关系。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人员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保持基本稳定状态下做适度调整,以适应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保持渠道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企业在选择、管理营销渠道时,要平衡好企业与渠道商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为了实现自身的效益最大化而排挤渠道成员的利益,应合理分配利益与风险。另外,渠道商之间的合作、冲突、竞争,要求企业在中间起到一定的控制、统一协调、有效地引导作用,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影响中小企业途经选择与管理的因素

1.产品因素

中小企业生产的商品,一般是市场不大的成本较低或差异化商品,种类少,批量小,更新换代快、贬值率高、生命周期短是其特点。拥有该特点的商品要求企业开拓短而宽的途径,具体可分为直销、一阶渠道、商物分流等途径的运营方式,而且途径里中间商的数量或种类要足够多。这种需求是中小企业的财力和管理能力无法满足的。

2.中间商因素

因为商品原因,中小企业的顾客特点具体表现为数量少、购买量小。所以,中小企业在中间商的选择上就出现了下列问题:(1)因为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等方面的因素,实力雄厚、规模大、分销能力强的中间商不愿营销中小企业的商品。(2)在营销过程中,中小企业商品基本上扮演着配销的角色,主要功能是辅助增加利润的辅。加价高,营销资源配置少。

3.企业因素

中小企业在人、财、物上都存在劣势,是途径选择的又一难点。(1)途径选择上处于两难境地。选择与大企业相同的途径,难以在竞争中存活;开发全新途径,又无法承受巨大的开支。(2)较高端途径提高成本。中小企业的初建路径随着企业的发展,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销售量和顾客服务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对原有路径持续进行调整或者创新。因此产生的渠道矛盾,和对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构建的旧路径的更替,毫无疑问将出现高额的成本。

三、对中小企业营销路径发展的建议

1.加强品牌意识,增加宣传力度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有正确的领导思想,不要过于在乎眼前微乎其微的小利益,而是要高瞻远瞩企业的长远利益。就像德鲁克所说,“用今天的资源去搏明天的希望”,要培养战略眼光。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扩大,就一定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知名度,创造品牌效应。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品牌价值高的商品,途径流通性也会增强,商品积压滞销的现象减少、上下级渠道堵塞等现象不再出现。尤为突出的是,品牌价值高,在某些程度上代表着良好的质量和可预期的利益,如此一来经销商肩负的商品滞销、资金流动性差的风险将减小,在销售中能够获取稳定的利润。在采取委托经销商营销发展途径过程中,经销商愿意负责商品市场营销的方面,这进一步加大了渠道促进力。

2.减少交易成本,实行“逆向渠道”的方法

中小企业与经销商合作出现各类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其合作的基础条件不符合。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采取“逆向渠道”方法。因为终端市场是整个营销通路的出口,所以只有提高商品终端市场的占有率,顾客才会有购买的可能。这里的“逆向模式”,是依照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产品特点,从整个营销途径的终端开始,往回考虑整条途径的选择:削弱一级经销商,增强二级经销商,重视终端零售商;通过加强各级经销商的合作,从而实现企业的策略目标。与“正向模式”相比,逆向模式在采取名牌策略的时候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发挥路径上全体成员的协同作用有极大帮助,得以真正实现使“顾客满意”的营销目标。

3.增强路径构建管理,注重营销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要增强企业队伍的完善,培养员工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营销人员素质的综合提高。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的营销模式的优势,坚持完善路径建设和管理。比如,引进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加大专家的培养力度,通过创新,研发一种能被中间商广泛认可的技术,增加中间商的价值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让中间商依赖自己,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重视对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路径构建管理人员的培养,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途径,并要维护途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4.选择适宜的路径模式,构建比较稳定的经营路径

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力、人力和物有限,不仅可以自己构建直接路径,也可以考虑间接路径,例如经营路径联盟策略,即在范围内各行业中,加强各中小企业联系,构建一体化,共享资源。比如,联盟成员间可以相互协助、彼此支持,像资金支持、货源支持、运输支持、品牌支持、管理支持、终端支持,费用支持、策划支持、宣传支持等,结成紧密的战略团体、利益共同体,成为彼此的战略伙伴。每个中小企业成员恪守协议准则,把各种优势最大化,最终达到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物流畅通的理想效果。如此,便能够避免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致使的路径中断。同时,企业在选定一种路径模式后,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四、总结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变化,我国市场格局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仅就商品的质量对比,而且对商品的信誉、便捷度及增值服务等因素也是要求较高。所以,开拓大规模、高效率、运作灵活、低运营成本的经营销售途径,便成为赢得市场的必胜秘籍。因此,经营路径的管理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减少企业营销成本、促进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含丹: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

[2]肖志梅:论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站销售策略采集渠道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使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电子商务便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所诞生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又满足了消费者的相关需求。以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大量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已经将网络销售事业提升到了顶峰。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网站营销策略的采集途径,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市场环境与产品销售渠道采集策略信息

电子商务销售与传统商务销售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地域、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束缚,通过网络技术制造的交易平台实现商品的买卖。消费者不仅可以足不出户,就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还可以通过其他消费者的留言来判断商品的质量或作用是否符合自身的要求。由此看来,影响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市场环境与产品。因此,采取营销策略时,这两项因素应优先考虑。

所谓市场的大环境,就是指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模式、销售方向以及销售形式创新等多样化的动态环境,是电子商务网站在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而电子商务网站获取销售策略信息的根本途径,则在于产品的走向、受消费者的喜爱程度以及销售信息等方面。只有将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并认真进行的分析与总结,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销售策略。例如:礼品销售,是电子商务网站上最长见的产品之一,尤其是到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各类礼品的销售量将会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但是许多消费者和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者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旦某款礼品的销售量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那么,第二年的同一时段,这类礼品或者其周边产品就会在礼品市场中大范围的出现,质量的高低也无从分辨。面对这种情况,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及时更新自身产品的识别方法,将“差异化”和“品牌化”作为电子商务网站销售策略的核心思想,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经营发展空间。

二、通过顾客的相关需求来获取策略信息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顾客是主体,也是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的对象。因此,电子商务网站制定销售策略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各类需求,也是制定销售策略的重要依据。顾客的需求,直接关乎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负责销售环节的网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有奖调查或者产品试用等方式,来获取顾客对该产品需要程度以及购买能力的相关信息。电子商务网站在制定销售策略时,不仅要了解顾客的需求,还要了解顾客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许多顾客在浏览电子商务网站时,会对一部分产品反复考察,也会对一部分产品不屑一顾,这就是购买欲望不足所引起的。顾客的购买欲望直接决定了顾客的购买行为,因此要将调动顾客的购买欲望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外,电子商务商务网站获取销售策略信息的途径还有很多,例如:顾客的购买信息、购物标准、消费能力等方面。尤其是电商网站的老客户,其购买记录的相关信息和反馈,是电子商务网站制定销售策略的关键。也就是说,顾客的相关数据与信息是电子商务网站制定销售策略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网站采集销售策略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电子商务网站产生的各类商务信息众多,如何从这些信息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将决定网站在制定销售策略时的准确性。具体方法如下:

(1)服务器数据:客户访问网站,就会在服务器上产生相应的服务器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分为日志文件和查询数据。如果能够从日志文件中存储的一些项进行语法上的分析,如DnS,就可以知道客户来源的区域,如域名www.rasta.ac.jp被分析后知道客户来自于日本。经过数据分析就可以知道产品购买者来源区域,从而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

(2)客户登记信息:它是指客户通过web页在屏幕上输入的提交给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在web的分析中,客户登记信息必须和访问日志集成,以提高数据挖掘的准确度,能更进一步了解客户。

三、确保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发展一体化

所谓的一体化平台,其实就是电子商务网站,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链条式的产业,这也是电子商务网站获取销售策略的途径之一。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平台模式包括了该产业链的全部,甚至还涉及到不同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融合。具体来说,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者在整合这些不同产业链主体的过程中,对其核心能力以及资源的消耗量是极大的,运作起来也相对比较复杂,对网站的销售者而言,既是对其巨大的考验,也是获取销售策略相关信息的途径之一。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时代的标志产物之一,其营销策略的制定与相关信息的采集,都要围绕着顾客的需求以及相关信息所展开。一体化平台的出现,为电子商务网站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十分重视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站销售模式,也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同。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为未来的发展不断制定新的销售策略,以适应未来市场的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3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鲜活农产品配送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发展模式较为完善。农产品在离开其原产地之后,容易损坏和腐败,这对于其运输和配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会使其配送成本增加。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困难,国外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得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要减少农产品的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服务的质量,尽可能地保证鲜活农产品的品质,以使客户满意,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鲜活农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 

2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输方面的弊端 

2.1保质期较短,信息化程度低 

鲜活农产品包括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活的家禽在内,这些农产品具有保鲜期短、容易变质损坏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配送过程中容易被损坏或腐烂死亡,这不仅给物流公司带来工作上的困难,也给顾客造成不便和损失。除此之外,鲜活农产品还具有季节性明显的特点,很多农产品只在当季供应,由于信息的延迟,有的时候会有客户下单而物流公司没有货源发货的现象。 

鲜活农产品的这些特点给其配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者,鲜活农产品在供应时存在着地域性的问题,即在其原产地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往往较小,在产地内的农产品供大于求,有时会导致滞销现象,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配送过程中要注意其时效性和保质期较短的特点,确保配送时物流速度较快,以保持其新鲜性。如何利用电子商务环境保持农产品的新鲜性是其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2.2整体效率低,物流链过长 

目前鲜活农产品的配送环节过多,途中经历时间多,导致配送效率不高。当农产品从生产地到达顾客手中这一过程中,会经历许多经销商和承运商,以及各个大小商贩。但是这一过程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市场管理规范不高,信息流通性也不强,各个部门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在途中浪费的大量时间,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每年运输途中浪费的农产品价值达到上百亿元,且物流链中监管控制力不强,很难落实责任。 

3电子商务环境下鲜活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分析 

3.1路径优化分析目的 

(1)使鲜活农产品能及时到达顾客手中,满足时间限制。 

(2)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确保新鲜度。 

(3)限制运输车辆的装载量,规划好配送路线,使得里程变短且减少运送成本。 

(4)每个客户的商品由一辆车配送,一次性服务到位。 

3.2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模式 

(1)共同经营模式。共同经营模式下我们农场主不再把鲜活农产品以个体的方式发出,而是将我们的货物装在同一辆车上,发往同一个地区,在此地区拥有数家小型物流公司的合作,在大家共同经营模式下从而把我们的鲜活农产品以最快,高效率的配送到顾客的手中。在共同经营的过程中,使得产品与车辆状态能够有效地探测和追踪,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同时,加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使得低温保鲜技术和预冷技术能够普及化,提高产品质量。 

(2)车辆路径优化配送模式。车辆路径问题简称VRp问题,车辆路径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网络模式配送下的问题之一,具体操作我们可以设一个配送中心,配备m辆车,每辆车子的最大承重量是Qmax,拥有n个客户,每个客户的需求量为Q,要求配送车辆从配送中心出发到结束,我们设计出合理的配送车辆路径使得以运输成本等目标函数的最小化。 

xijk=1表示车辆k经过路线(i,j) 

0表示车辆k不经过路线(i,j) 

yik=1表示车辆k为顾客i服务 

0表示车辆k不为顾客i服务 

运输成本:Z1=ni=0nj=0mk=1dijc)xijk 

惩罚成本:Z2=m1×ni=1max(eti-ti,0)+m2×ni=1max(ti-Lti,0) 

驾驶员成本:Z3=mk=1(ωtk×s+eωtk×es) 

目标函数是指使得总配送费用最小,约束条件分别是指顾客的最高满意度和最少等待时间。 

目标函数:minZ=Z1+Z2+Z3 

约束条件:1nni=1fi(ti)≥80% 

min1nni=1wi(ti) 

ni=1Qiyik≤Qmax 

eti≤ti≤Lti 

ni=1xijk=yik(j=1,2,…,n;k) 

nj=1xijk=yik(i=1,2,…,n;k) 

nj=0x0jk=1 

ni=1xihk-nj=1xhjk=0(i,j=1,2,…,n;h,k) 

ni=1xilk=1 

后面的几个公式分别表示车辆的装在约束能力、时间窗约束、顾客运送车辆的唯一性以及车辆出发始末地点为同一地点。 

3.3完善鲜活农产品配送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处于其中的鲜活农产品配送也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鲜活农产品配送路径的要素包括配送设施、物流中心、客户信息、客户资源、电子商务网络等,这些要素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鲜活农产品的配送质量。就我国目前鲜活农产品的配送要素分析,存在着运输方式单一、电子商务网络构建不够完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的配送质量。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运输方式,增加运输交通工具,解决运输时间长的问题。其具体可行的方法有:增加货车数量、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运输工具等,除此之外还要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络,使配送方掌握更多的客户资源,实现统一化和高效化配送。在优化鲜活农产品配送路径之前,要充分了解客户所希望的送货时间,要在客户期望值之内将产品送达,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总之,就是要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增加运输工具并结合多种交通工具、设计科学合理省时的配送路径等方式完善鲜活农产品配送路径,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这需要利用matlab语言,matlab适用于多方面的领域,用来进行算法开发、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等。用它来进行矩阵运算、工程设计、图像处理等,可以快速清晰的分析数据、求解问题。通过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配送处理,通过数据分析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能帮助我们制定最有效率的配送路径。 

4结论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鲜活农产品的电商发展,这对其配送方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由于它是一种新兴行业,国内对其配送方式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对其存在的问题也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为此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配送路径优化方案,以期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鲜活农产品的配送问题,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当今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配送方式更为快捷有效。未来的时代是电商的时代,也是鲜活农产品发展的契机。要利用这一环境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行业,就必须对其配送方式进行优化,达到使客户满意的效果,从而出现两者共赢的局面。综上所述,对现在商务环境下鲜活农产品的配送路径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4

关键词:全球经营;国际信用;缺失;途径

一、引言

国际商业信用不仅是一种信誉和荣誉,也是一种国际范围内不受限制的社会资源,是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一种柔性资本,具有经济性。高认可得商业信用从内可以促使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取经济规模、树立积极形象,从外可以提高客户合作意愿,强化客户忠诚度。

随着企业出口产品、服务、项目的增多,作为柔性竞争力的国际商业信用却表现出与出口前景不相匹配的相对缺失。恰当分企业信用不足的原因、危害,寻求化阻途径,是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的必审问题之一。

二、我国企业国际信用缺失原因及其危害简析

据统计,我国因企业信用缺失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占全国gdp的10%~20%。企业的国际信用不足甚至缺失已经危害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企业和社会的巨大损失,观其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际信用水平度总体水平偏低。在入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热情会解放出来,短期内的无序竞争将更加恶化。在出口主体增多、出口机动性增强而信息和操作可控性降低、市场规范和法律制度不完整的情况下,一些出口企业不守商业信用,毁约、违约、欺诈性签约、假冒伪劣等问题时有发生,致使外商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对制造企业的信任度不高,最终使国内、国外的商界处于高度戒备和严重不信任状态。

2.产品质量的国际信用度不高。

首先,产品质量管理松散。主要表现为出口企业在获取国际质量认证的环节中还存在不少弄虚作假的行为。虽然意识到iso国际质量认证在市场上的高认可性,但部分企业仍是通过非正规手段取得质量认证,既严重影响了各类认证的公平性及权威性,同时掩盖和纵容了众多国内厂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

其次,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依然严重。我国某些企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对内偷税漏税,对外制假造假,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俨然成了“世界造假工厂”。假冒伪劣产品从商品零售市场的大肆买卖,到批发市场的公然交易,随处可见。此外,有的不法外商和国内企业以oem的名义协同造假,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大规模采购,再通过出口联合运假,如此种种,也鼓励和刺激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3.信用工具的限制。交易新技术一方面催生新的信用工具,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信用工具的使用。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市场交易者发行大量的债券、股票、商业票据和其他证券,各种信用工具铺天盖地,投资者一时难以辨认。加之大量跨国、跨地区的商业诈骗时有发生,造成信用环境不稳定,致使出口经营者不肯轻易采用现代信用交易工具,甚至还存在着出口商只采用“现款现货”的原始交易手段而不敢采用信用证、只相信面对面白纸黑字签合同而不使用电子邮件的情况。另外,经营者自身的水平也是限制信用工具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专业生产集聚地,许多企业经历的都是由一家一店过渡到一摊一厂的轨迹,一贯依靠内部管理和熟人管理,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再加上缺乏通晓国际商业规范和信用管理人才,因此不愿也不敢使用国际通行的信用工具。由此一来,交易双方不得不在许多细节上表现谨慎,既增加了谈判、信息搜集和合约监管成本,又增加了双方的摩擦和冲突的可能性,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效率。

4.品牌缺失抑制信用提升。消费产品一旦被确立为品牌,就超越其物理的特性,而带有某种象征性,商品于是被予以“图腾化”,显示出与其他同类商品不同的符号价值,而这部分价值却往往高于其使用价值,构成企业利润的重要部分。在当今品牌竞争中,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款式、功用各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其购买和消费的牵引力往往就是品牌所蕴涵的符号价值,品牌已经成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在信用上的最聚焦的体现。就目前来说,由于我国企业经营者缺乏长远发展理念,生产销售和管理上的短期行为严重,没有认识到以知识、科技作为竞争核心的关键性,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成本竞争理念,难以在世界上塑造出高知名品牌、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大部分的企业不能利用产业转型的时机实现经营上转变,不得不停留在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层面上艰难竞争。

三、提高我国企业国际信用的途径

途径之一:政府引导社会信用整体塑造。要很好的治理信用风险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但更强调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该是“推动、规范、监督和服务”。政府要充分利用其管理职能,引导企业有序参与国际竞争,在内外搭桥的过程中,努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和帮助,联合组织和企业组织研究有关国际信用的问题。

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可以更快融入国家的信用体系、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实务、解决贸易信贷和纠纷问题。因此,从国家的层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体系,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降低社会和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促进对外开放,扩大信用交易规模。

途径之二:规范产品流通秩序。我国各大城市在促进本地产品出口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各类型的外贸批发交易市场,产品销售辐射全国和海外,充当着重要的对外交易窗口的角色。但是,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放纵和包容不法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使一些市场成为专门销售低质量的假冒名牌产品的集聚地。要规范交易市场秩序,维护健康的商品市场形象,需要突破地方单位的保护势力,破除他们之间的利益链。国家工商局消保司商品消费保护处处长李振成说,无论假冒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都要取缔、特别是要保护外国商品的品牌和他们在中国的合法权益,必须依赖企业和个人的自律,以及政府、工商组织的协同来实现。

途径之三:用法的手腕规制交易主体。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是社会信用制度及其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没有法律确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市场和经济都会陷入混乱,因此市场经济就必然会提出完备法制、实行法治的要求。市场经济为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之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法律产生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依靠法律这个基础,这就是商品交换与法律相互关系的辩证法。只有在法律保障下的经济治理秩序,才能使经济发展更为有效。

从法律的角度治理企业信用风险实际上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债权企业的合法权利;二是对有违反信用行为的企业进行惩罚。因此,要规范国际国内市场的经济行为,就必须完善《对外贸易法》和各种涉外经济贸易相关法律,严厉打击伪造、变造、买卖进出口原产地证明、进出口许可证的不法行为。为了防止企业内生的经济投机、外在服务制度的缺陷,还要完善《合同法》、《质量法》、《票据法》、《海关法》、《竞争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现状。在加入wto后,我国经济法所面临的是使国内法与国际法接轨。

途径之四:完善企业征信,矫正信息非对称分布。造成企业国际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破坏自由市场的重要的因素。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劳夫等人就是因为对“非对称信息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国际经济行为中,这种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了各交易主体的“匿名性”,就使得有的交易主体利用单方的信息优势,优先选择一次性博弈,实行不诚实交易。

建立企业征信系统是消除交易信息在交易主体两头分布不对称的必要措施,可以把企业的信用信息记录转化成了矫正信息不对称的工具,促使企业选择重复博弈,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对外可以使国外的采购商或其他交易体及时了解我国企业的信用情况,促进成交,对内有利于我国企业了解和更新外国商家信用状况、国外市场走势,减少企业决策损失,避免交易全程信用风险,加快企业稳健的国际化经营步伐。

途径之五:凝聚社会中间层监管力。首先,建立行业(商会)协会,鼓励行业自律社。会中间层主体包括社团类主体、交易中介类主体、经济鉴证类主体和经济调节类主体,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工商业团体等等,它们一起发挥着维权、自律、行业内制裁等基本职能。其次,培育信用市场,扶持信用服务中介组织,逐步实现社会征信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社会联合征信机制。市场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受社会有需主体委托,对国内外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其提供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服务,弥补市场主体单方信用信息掌握不足的缺陷。再次,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既可以保证出口商安全收款收汇,增加出口信心,也可以通过担保公司、国际保理协会来实现本国与进口国(地)的信息交换功能,构建流畅的信用担保和沟通渠道。

四、结语

良好的国际信用是企业无形的竞争资本,信用建设理应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实际上,在我国制造企业集中化以及专业经济镇迅速崛起之时,单体企业的信用缺失,会导致该行业、该地区整体国际信用的破裂,造成长期、连续的行业和地区经济损失。出口企业要实现健康、乐观的全球经营,必须要把树立良好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企业“口碑”意识作为增强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一种策略。在各社会中间力量的共同监管和推动下,企业需要及时摈弃对国际信用的漠视态度,加深对信用文化的理解、加强对信用技术的建构,对内提高国际信用管理水平,对外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最终获取持久的全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2004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蓝皮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27.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5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金融危机可持续发展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我国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往往缺乏完全的自主独立设计,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往往都是参考国外先进同行的设计进行模仿式创新。这种模仿式的创新模式,虽然可以使企业在发展先期借助国界壁垒和信息传播的迟滞性获取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由于创新来源并非来自企业内部,因而其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往往难以持久保持,由此其竞争优势的长久性也往往难以得到保证。为了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依靠真正的自主商业模式创新十分必要。

企业商业模式有别于企业战略,其关注视角往往脱离于企业战略所强调的企业价值提升、企业利润生成和击败竞争对手等要点,而集中于客户价值的辨别与获取。因而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其创新途径同样有别于企业战略措施上的创新,其创新思路应当更加侧重于设计企业为消费者所提供的商品服务、企业传递商品服务的途径、企业价值利润来源的探索和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角色。

具体来说,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其可行的创新途径有:

(一)顾客定义及产品特性扩展创新

由于现代科技和生活形态变化速度的加快,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往往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可以利用这种变化来重新定义自身的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和归类找出自身的目标市场,以新的细分市场客户需求的满足为主导,设计自身的产品特性,从而形成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该部分顾客的需求,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在顾客定义及产品特性的创新扩展上,有效地定义特殊的顾客群体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例如春秋航空便是通过精确地定义和划分出了只需要基本航空服务而不需要过多餐饮、机乘服务的中低端消费者和度假观光客户,从而设计出提供低廉航空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因此获得了成功。

(二)创新商品和服务递达渠道

随着现代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商品服务的传递渠道选择的丰富化,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可以通过对商品和服务递达渠道的创新来获取消费者对于其服务的认可,并在一方面获得自身运营成本上的降低,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获取方式的独特需求。

通常企业在商品和服务递达渠道上的创新,以分销渠道的重新设计为主,并且这种创新设计在以往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往往是为了克服企业开设门店、经销点上面的粗放扩张缺陷,而如今企业在递达分销模式上的创新往往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例如一号店的递达模式创新就是以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出发而实现的商品递达渠道的创新,并通过这种创新重塑了传统的消费者超市购物模式,为自身发展设立了较高的起点。

(三)创新收入及利润来源

传统的企业商业模式在为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中,往往遵循传统的制造、传递、销售、收入这一较长链条的利润形成流程,因而企业的经营过程不得不面对终端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传递过程成本上升的风险、销售收入难以及时实现的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在未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尤其是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恶化,企业运营风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对企业收入及利润创造来源的创新也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缩短自身的利润创造量,在获取足够利润的情况下,避免与波动较为激烈的终端市场相接触,以短时、高效的投入产出循环来获得自身利润的提升。例如麦当劳通过将商业地产购入转出租赁来获取土地转租的收入,同时又通过为加盟店提供租赁土地来扩张自身的网点,并将终端消费市场存在的风险转嫁到加盟商身上,从而实现了自身利润的提升和风险的转移。

(四)变革顾客服务支持体系

目前,随着消费者对于企业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同时也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逐渐盛行,企业通过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支持力度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长期互动,也是企业利润和价值提升的一条可行途径。因而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顾客服务支持体系的服务质量来实现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中国移动在新时期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开始使用系统升级等方式来统一自身的顾客支持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自己的顾客服务质量,从而尽可能地扩展市场客户群体,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独特的价值网络

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除了关注自身的产品、分销渠道、支持体系、收入实现方法等企业内部元素以外,还可以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供应链、行业生态等外部元素角度设计自身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开放式的商业合作和超企业边界的商业模式创新来构建创新的价值网络,以此为基础在实现自身价值提升的前提下,实现整个行业中企业群体的共赢,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群体对顾客需求满足能力的提升。

由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是覆盖全行业的全面风险因素,因而从宏观角度上以企业生态链整体利益的最优化为设计目标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未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途径。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由于目前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的外贸需求急剧萎缩,许多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又面临同行业企业激烈的同质竞争,因而在目前整体经济运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迫切需要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对自身的价值生产过程进行重塑或改进,从而以全新的利润生产模式来发掘更加有效的经营途径,扩展更多的客户群体并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

基于以上本文所论述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出于扩展市场消费需求,提升企业利润来源丰富性的目的,我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可以采用的创新方法包括:

(一)终端市场扩展—实现创新的市场细分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对经济前景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了一定压制,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时需要解决激发消费者消费意愿的难题。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使得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必须更加强调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可用性与产品质量。

具体来说,企业进行终端市场扩展时,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分环节的刻画来发掘新的消费群体,即将消费者按照:对购买的需求、对使用的需求、对售后的需求、对支付的需求四个环节来挖掘新的市场细分。

1.依照消费者对购买的需求划分市场,是指企业可以对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区分和未来偏好的购物方式的探讨和验证,来确定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的不同要求,并依据不同要求类别下消费者的利润规模,来定位企业的商品创新方向和分销模式设计模式,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例如梦芭莎通过区分出经常网购、对于工作环境下的女装需求较为强劲的女白领这一细分群体,专门设计相应的服装系列,并以B2C的方式送递商品来增加这些空闲时间较少的人群对于工作时间时尚服装的购买便利,以无条件退换货作为提升这些高素质客户购物安全感的一种手段,实现了自身在B2C服装销售领域的成功。

2.依照消费者对使用的需求划分市场是最为常见的市场细分方式,其关注焦点集中于消费者如何使用企业的产品,其对产品的特性、功能、质量存在的特殊要求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区分该部分客户,从而科学地针对该细分市场特定其所需要的差异化产品。例如多棱钢砂就通过分析石材砂锯对锯条、锯钻与其他不同类型的锯条、锯钻的需求的不同,而专注于生产针对该细分市场客户功能需求的合金钢丸、钢砂和石材锯条,并以此占据了国内花岗石砂锯切割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从而通过准确地刻画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实现产品创新,进而有效地占据细分市场。

3.依照消费者对于售后的需求划分市场必须存在一个前提,即该细分市场上的客户的利润水平必须可以覆盖其所需要的售后服务实施成本,因此企业在针对售后需求划分细分市场时需要更加关注成本效益之间的分析,从而实现成功的、可以给企业带来稳定收入的市场细分创新。例如戴尔在早期通过建立直销渠道,并成立集中化高效的售后服务处理中心来完善自身的销售服务,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也扩展了自身的市场份额。由于戴尔的直销形式所需要的产品销售成本较小,因而其售后服务所可以投入的资源较多,这也是保证其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4.依照消费者对于支付的需求划分市场,主要适用于自身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支付媒介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区分消费者对于产品购物的资金支付手段的不同需求,对于小额临时性贷款的需求等特殊支付要求,来对客户群体进行划分,从而为其设计特定的支付策略和手段,培养该细分市场客户的使用黏性,增加单个客户的市场价值。例如支付宝通过与银行合作,为经常网购人员提供快捷支付服务,从而方便网购频繁、购物终端安全性高的客户的网购支付流程,增加其购物体验,从而提升这类客户对于网购消费和支付宝使用的依赖感。

(二)衍生创新产品服务—重组产品线

由于大多数已经存在的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转型成本,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其对于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难以偏离自身主业。针对这类企业,本文认为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通过对自身产品线的重组来实现商业运作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企业更应当通过对自身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将落后、盈利差、无未来发展潜力的产品线淘汰或是整合入新的产品线,并对自身既定的产品进行科学组合搭配,来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或是刺激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组合,从而增加自身产品吸引力,进而创造更多利润,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三)跨行业合作商务创新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相互间的合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而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加强与跨行业具有相互关联度的企业合作,来实现宏观意义上的商务创新,是目前我国企业可以采用的较为实际的创新模式。

企业可以通过辨别与自身业务关联度较高的跨行业企业,通过与其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整合各自的商业模式,加大二者之间的业务匹配度,从而在提高客户体验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C2C电子商务与中小型快递公司之间通过跨行业的合作,将自身产品服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企业生态链,为终端消费者服务,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也有效地扩展了自身的客户市场。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减缓,加上外部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我国企业迫切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在未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创新思路和有效的创新途径来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我国企业才可能通过高效的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途径

进行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全都自主创业,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践行国家关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对于创业,指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提升的突破口。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带来就业机会,更多的是能够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养和技能。各级政府机构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大量相关的扶持和支持政策,各类行业协会也开展了创业方面的赛事,这些政策和竞赛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

2.电子商务催生着新的创业浪潮

电子商务也成为当今最能够吸引风险投资的行业,新的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大学生借助电子商务创业致富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著名的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创业率连续3年高达11%,全院学生一年兼职创业所得超过2500万元。从行业发展的前景出发,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业团队与人才;从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培养与孵化创业团队是最符合学科交叉优势的模式。这两者是完全契合的。

3.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学生就业不了后的被动选择,而是应该比单纯的就业更高的素质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就是把有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学生引导和推动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学生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创造能力,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引导和创造条件,搭建这方面的平台,制定相关的制度,完善相关的机制,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成果。

4.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训练场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各位专家老师们的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校园的实训、实践基地逐渐得以重视和完善。在科研教改方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开发、项目化课改、慕课、翻转课堂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高职院校的专家老师们为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做出的努力,而作为创业教育,正是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体现,有利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训练场所。

5.提高教师专业和技能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管理、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由于发展年限并不算长,发展速度在近几年却属于爆炸式增长,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典型问题。不少专业教师都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老师转过来的,那么教师自身的专业和技能水平显然都有待提升。通过培养学生投身电子商务创业,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也能看到自身的差距,这样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提升。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孵化指导师资相对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创业孵化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师资力量缺乏,现有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停留在文本研究层面,不足以形成实际操作水平及影响力。

2.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设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的前期准备时限,需要做一定的相关知识的培训。

3.资金的缺乏。由于这种学生创业平台初期是以公益教学实践平台性质开展,加上这种平台属于为学生打造的实习实训基地,前期相关项目的开展需要学校层面支撑一定的启动资金和场地、硬件等投入。

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实践

1.创建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

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创业实训基地完全采用企业标准进行设计,便于团队学习和运营,打造一个多元化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专业化电子商务的创业基地。系统基于B/S结构,采用.net技术,使用C#语言等进行编程,按开放性框架体系构筑系统主体。系统全面支持B/S模式进行开发设计,用户通过浏览器来使用该系统。采B/S/S的三层结构用中间的S层把客户端和数据库隔离开,使客户端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主要分为支撑层、业务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三个系统层面,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可以开设网上商城、网上跳蚤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社区、用户平台等板块。

2.采取o2o模式鼓励学生创业

o2o即onlinetooffline,线上线下交易模式。也就是互联网成为传统商品或服务销售的前台,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虚拟的网店或交易平台,引导客源到传统的实体店进行消费的过程。例如传统的餐饮、美容美发、服装干洗、看电影等,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消费仍然占据很大比重,通常消费者仍然会选择到实体店消费或感受,但是线上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揽客,而且这种方式对于不会利用和使用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实体店主而言,学生可以洽谈这些店主进行合作式创业,既能解决学生创业过程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满足传统实体店老板的电商危机。而这种模式极大的方便学生的创业,传统的实体店例如办公用品店、快餐、花店等,通过学生去洽谈,学生在线上进行推广,尤其是现在的微信、微博渠道非常便利,客户可以凭借在线上的iD进实体店消费或者由实体店直接发货,可以做到以小博大的效果,学生也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实质性问题。

3.积极组织参加创业技能大赛

无论是为了引导学生创新创业,还是推广企业产品,目前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可谓是鱼目混杂、应接不暇。既有沙盘模拟大赛,也有赞助产品先行销售再比业绩的创业大赛,还有吸引风险投资公司钦点项目的创业大赛例如黄炎培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这些创业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开阔了学生创业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在组织学生有选择性的参加创业技能大赛方面可以从政策、师资及措施上加以重视和支持。

4.校企融合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

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师资缺乏或者经验不足,常常流于形式。这种课程一方面可以是创业知识的理论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类的实训。这种课程在实施上要能与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效果来得更加真切。例如杭州赢动教育公司不仅是人才培训输送基地,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分销平台,总裁崔立标先生还可以为学生讲授电商创业知识。我校电子商务还与广州一家公司展开合作,他们公司赞助一定数量的产品,委派企业行家进行授课,一定程度上刺激和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水平和质量。

5.树立创业典型

榜样的力量常常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将学校往届的在电子商务创业方面有所成绩的学生作为典型宣传,并邀请这些创业典型为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包括建立创业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为校友和在校学生搭建这种平台,有助于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当然,电子商务创业人人皆能,但是并非人人皆能成功,学生创业失败是难免的。学校创业教育还要给予学生理性选择的权利。对希望创业并达到一定条件的学生进入到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感受创业群体浓厚的创业氛围,潜心走专业化的电商之路,实现从“店小二”到“企业家”的升级。对中途失去创业信心、不喜欢创业的艰辛、不想以创业作为毕业后谋生渠道的学生允许其在合适的时间退出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回归到普通的大学生活。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在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引导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强调的是,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全都自主创业,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丽娟.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实践与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冯文成.关于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改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7

关键词:建材行业;电子商务;传统交易;模式对比

引言

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其实早就有建材行业的网络商城,但是由于建材行业的产品比较特殊,以及其工业较为传统所以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真实的交易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较为落后。但随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不断的发展,我国建材行业在电子商务贸易的市场中也能够找到新的出路,为中国的建材行业开辟出更便捷的交易。

一、市场调查分析

1.电子商务行业

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电子商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崛起之快,在交易额度上面一年比一年高。电子商务将会是全国增长消费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服务行业的发展与电子商务行业不可分割,特别是正在转型的企业,那更是离不开电子商务行业的帮助。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深入人民百姓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而且国家各种政策也是对电子商务各种开绿灯,这也是造就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各种传统的行业也在向电子商务进行效仿。电子商务行业是可以提供多种的交易平台,来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比如能够提供信息查询功能,交易功能,咨询服务功能。

2.建材行业

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在全国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是能够影响中国经济的起伏。它的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建设所需要而呈现的,而且我国城市化建设对于建材行业所需要的量那是非常巨大的,至少需要二十年至三十年的时间。而现在的建材市场所表现的现状特点有如下三点:(1)在消费途径上是比较集中的。因为建材大部分都是使用在大的工程项目上,同时还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划变化。它的消费途径就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在同个时间或者同个地点。所以建材行业的消费途径上是比较单一、比较集中的。(2)消费的量大,消费途径比较单一,但在出售上却又是比较散落的。在建材行业的企业中,他们通常生产的产品是一种类型的,但是在大型的工程项目中,又需要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型,而且需要的数量又是庞大的。要完成这种工程项目,就需要对各种建材生产企业联系,所以在出售上又是比较分散的,都分散到各个建材生产企业当中。(3)以现在的时代来看,在销售方式上太过传统。中国在建材行业中所需要的数量是非庞大的,但是大部分的建材企业是比较小的,而且在科技技术方面还欠缺,所以在销售路径上的选择太过传统,大部分都是选择分销的途径。

二、建材行业的传统交易方式

在交易模式中,一般都会经过很多个环节才能确定最后的消费,这期间不光要经过各级商之间传递同时还有不少的加工、采购等环节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么多环节的相互串联,所以在交易的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贸易问题。1.总供应商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太远,在第一时间无法及时掌握市场需求货物在总经销商的手中一般都会经过很多个大大小小的商之后才会最终流入市场,这中间各级之间买卖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就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上真正所需。消费者的需求会在这段时间内产生偏差,同时,若有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使用反馈时,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传达到总供应商。信息传递之间不仅需要时间,有些时候甚至会发生传递错误或是丢失的情况。2.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牛鞭效应为了谋取更高的利益,很多经销商都会在预测订货的时候一定程度的放大订货量再下单,而供货商也会出于相同的考虑在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加大货物的数量。这种与实际不相符的信息传递最容易引起市场需求的波动,从而耽误了供应链原有的经济效益。3.各级交易之间容易抬高成本,拉低整体盈利各级经销商也是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从而在买卖的过程中抬高成本,这样层层盘剥就使得货物的成本不断升高。在建材销售的过程中运输、加工、管理等各方面费用加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导致整体运营效益降低,无法得到高额利润。

三、建材行业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模式的对比

我国建材行业电子商务比传统交易模式要方便简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在各方面的透明度高、在咨询服务方面更加专业直接快捷。这些都是传统服务不能够比拟的。1.方便快捷建材行业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明显减少了许多的中间商,同时也减少了不要的消费问题。而且能够直接让消费者和供货方交流或者交易。同时也能够让双方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是一个互利互益的方式。2.在各方面的透明度高在建材行业电子商务交易,是在网上进行。那么在互联网上是可以随时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比如材料的价格、曾经交易的数量等等,这样就可以做出商家与商家之间的对,能够选择性价比高并且优质的产品。而且生产商也能够在网上了解到现在什么样的产品短缺,能够更直接的做出相应的对策,还能够起到调整市场价格的作用。3.在咨询服务方面更加专业、直接电子商务交易上,是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平台的。平台里是有各种专家提供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直接、专业的咨询服务。同时因为平台的服务量大,可以利用这点,和各种行业公司合作,比如物流公司等等,这样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材行业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模式中既能减少传统交易的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能发展新的服务模式,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成熟我国建材行业的交易模式也会慢慢融入这个发展潮流,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兰.建材行业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模式对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4):169-170.

[2]陈立华.家居建材行业o2o电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

[3]陈伟.传统装饰行业转型中的电子商务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8

一、公共管理受到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影响

以GDp为核心的市场社会竞争时代。人类社会受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从而产生了一次社会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非常重视市场的作用。市场能够有效的提升经济效率,获得繁荣和自由。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一过程中并没有社会政策,只有经济政策。市场社会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衡量指标就是GDp,公众和政府普遍将政府管理绩效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同于GDp。在现代经济学中,个人和社会的福利都由货币收入和GDp来衡量,这种分析方法也影响到了其他学科。在公共管理学中,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不断融合,从而拉开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序幕。以追求幸福为目标的和谐社会时代。二十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宏观经济学成就应该是Gnp或者GDp,通过衡量经济指标来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改善,但这并非一劳永逸之策。人们开始逐渐怀疑这种对经济增长过分注重的发展模式,资源匮乏、家庭破裂、健康损害、犯罪、污染等在GDp核算中都作为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活质量、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社会情感、锻炼、可持续性、自然资本的内容。法国组织其他各国于2011年成立了一个“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衡量委员会”,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应该对衡量体系进行转变,从对经济生产进行衡量转向对幸福进行衡量。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难以用GDp的角度进行全景描述,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政治分化、社会变迁和环境恶化的现象。当代公共管理受到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影响。在市场社会中,逐渐改变了单一追求GDp的发展观念,转而以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寻求综合性的发展,这也对公共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2012年哥伦比亚大学与联合国共同的“世界幸福报告”可以发现,由于过度的关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造成了社会信任的下降和不安全感的上升。这也充分说明公共管理的实践要改变以经济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开始寻求多元公共价值。但是从现实层面上来说,我国很多政府官员仍然存在着依赖GDp的惯性思维,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其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不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而且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二、当代公共管理的社会学转向

总体而言,当代公共管理的社会学转向主要是从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向社会学途径转变。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商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开始出现了公共管理的研究,因此公共管理的研究具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分别为p途径和B途径。所谓的p途径全称为policyapproach,也就是政策途径;B途径全称为Businessapproach,也就是商业途径。在两者之外不能明确的均统称为X途径。从定量分析中产生了政策途径,政策途径对经济学方法的公共政策分析比较重视,对政策的管理和执行研究比较关注,对实践者的经验非常重视,力图通过对资深管理者和政治执行官的对话进行促进,这也是公共事务管理的“柔性面”的代表。商学院产生了商业途径,商业途径的学者主要是受到经济学系统训练或者在商学院授课的专家学者,其在公共部门研究中充分应用了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中的一些方法、理论和概念,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借鉴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于运行过程、组织结构和战略管理比较重视,商业途径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分析、解释私人组织空间和公共组织空间的经验性差别。尽管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态度、对公私组织的观点以及对课程设置的依据方面存在一些分歧,然而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融合,开始形成了公共管理的范式,其标志为美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的成立。针对公共管理问题,公共管理学主要是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因此公共管理学又被看作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行政学,或者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府管理理论等等。在上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强调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其追求的目标主要有效率、效益和经济3个方面,由于这3个词的英文都以字母e开头,因此其目标也被称为“3e目标”,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受到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出台了很多奖励创新项目,与其他国家的创新相比,这些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创新具有一定的优势。社会学途径的出现。社会学途径的全称为Sociologyapproach,因此也被称为S途径。具体而言,社会学途径的分析方式是人类学学科和社会学,不再着眼于非管理型属性,而是对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属性进行分析,使用民族志的方法来寻求多元公共价值的实现。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不能单纯的依靠数据分析,而是要对社会事实予以重视。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型的过程中,公共管理的目标日益复杂,不仅要县经济增长,还要关注社会互动、社会形态、公众真实生活状态等方面。社会学途径的目标就在于对公共管理研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拓展。在社会学中,对人性的假设前提设置为合理的“社会人”,在解释个人的角色扮演、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时使用的是公民概念,对社会活动中比较复杂的行为进行了考虑,从而能够对社会主核心管理手段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进行更好的认识,对公共政策进行有效的扩展。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9

[关键词]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人员;继续教育

[Doi]10.13939/ki.zgsc.2016.29.211

中国纺织行业越来越具备国际性特征,如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的纺贸企业几乎都在走外贸路线,于是纺贸行业的外贸谈判人员的从业素质、职业能力也便成为纺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素来谈判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养成单纯依赖于谈判实战的锻炼,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似乎显得并不急迫。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尤其是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中国与多国之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推进,以上海自贸区为中心的江浙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纺织产业将会直接面对与外商的“零距离”接触,外贸人才需求将大量激增,由此外贸谈判人才的从业素质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绍兴纺贸产业的新常态,必然对外贸谈判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出更高且更为迫切的要求。

1外贸谈判人员培养何以成为纺贸企业的当务之急

由于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各国都在通过诸多经济刺激政策希冀力挽狂澜,然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仍不可阻遏;国内经济也被迫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其产能过剩的困局,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也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往当出口经济受挫,则转而刺激内需保持经济的稳定态势;如今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外贸型经济仍然需打开出口经济的缺口来求生存。从当前的情形来看,由于出口增速下降,国内对高污染地方传统产业的整顿治理,绍兴纺织外贸企业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以及近期我国与多国陆续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使得纺贸企业迎来了最好的国际化环境,然而这当然对于当前绍兴纺贸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外贸业务员是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力军,甚至成为外贸企业打开国际大门的“黄金钥匙”。从外贸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一些纺织外贸企业对外贸业务员这些知识型群体的管理还存在种种问题:如谈判人员与外贸人员的分立现象,即一般外贸人员所承担的只是单一的外贸跟单职能,并不参与贸易双方的核心交易环节;其中的谈判功能多由外贸企业老板直接承担。这种分立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让外贸环节变得更为烦琐,及其贸易过程中的失真现象,因为外企老板的谈判是一竿子买卖,谈完即止;而外贸人员只掌控流程,却不享有定价权和谈判权。又如只看重外贸业务员对纺织行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忽略外贸谈判各个环节中业务员应具备的特殊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外贸人员作为订单的直接关联方,不懂如何运用谈判技能去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张扬产品的特征,从而享有外贸价格的影响力,仅仅充当机械的传声筒作用,这无异于自折羽翼。在自贸时代,绍兴的纺贸企业如何通过充分激发每一份人力资源的潜力来适应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是摆在绍兴纺贸企业面前的一道大题。重新更换一批人马,动骨换血之途岂是绍兴纺贸企业堪能承受之重?于是,走纺贸谈判人员的继续教育之路势在必行。

当前,有关纺贸行业内的外贸谈判人员这一群体的继续教育仅仅被当作纺织行业内部职工一个可有可无的培训要点出现,[2]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类别的员工在各个企业中相对分散,且对谈判实务的重视遮蔽了外贸谈判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但是对于作为绍兴经济支柱的绍兴纺贸行业来说,特别是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接上海自贸区等绍兴外贸转型发展的新背景、新常态下,这一群体的继续教育问题却显得尤为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在绍高职院校需要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在教育中起到主体性作用,主动承担起参与绍兴纺贸行业外贸谈判人员继续教育的重任。

2高职院校介入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人员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绍兴纺织企业的外贸业务正在迅速崛起,对外贸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上升,绍兴众高职院校纷纷设立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专业,但由于专业培养模式趋同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及职业能力不强。不过,无论从在绍高职院校参与还是从绍兴纺织企业的需求与承受方面来权衡,高职院校介入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人员的继续教育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需求维度,在当前市场经济紧缩、国际竞争与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尤其是面对欧元贬值、人民币增值等不利市场因素的重压下,出口受挫,昔日供不应求之势已不复存在,绍兴纺贸企业不得不面对买方市场的现实。纺贸企业受形势所迫,也在积极寻求破解之法,而开启“全员贸易”模式自是其选择之一。[3]作为其核心业务的外贸谈判人才队伍建设也将出现新的需求,即改变原来的外贸人员与谈判人员的分立状况,让权给外贸人员使其成为全能型选手,让其拥有外贸谈判能力,以应对每一个可能的商机。纺贸企业的这一异动鉴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惯性,新需求的满足最符合经济效益的途径依然是继续教育的方式。[4]

在供给维度,在绍高职院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需求,基本都开设了面向绍兴纺织业和商贸类的专业和院系,甚至有较为成熟的合作平台,如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绍兴轻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校已与中国轻纺城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多角度、大密度的深度校企合作。如此,当纺贸行业有新的外贸人才培养需求出现时,高职院校自然应主动承接这一重任。高职院校在为企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同时,国际贸易专业与商务英语等专业可借机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如增加外贸专业学生的谈判课程开设和谈判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出更称职、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铺平道路;亦可在毕业生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培训成熟的情况下直接向相关企业输送适应外贸工作需求的优质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缩短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与短期内返校接受业务相关继续教育的“返学”几率,降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成本。

3高职院校参与绍兴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人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高职院校服务纺贸企业,通过为纺贸企业提供外贸谈判相关培训和输出优质毕业生等为途径的参与方式,借机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双向校企合作机制,为绍兴纺织企业对外贸易谈判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服务,以提升纺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为在绍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与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高职院校有效参与绍兴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城校合作”途径。这里的“城”指中国轻纺城,“校”指开设相关的专业的在绍高职院校。以往的继续教育,多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即高职院校和相应企业的一一对接。但纺贸企业的外贸谈判人员都比较少,采取一一对接方式成本极高。因此,“城校合作”途径即在绍高职院校直接与中国轻纺城等更高层次的平台建立同盟关系,在轻纺城内开设“双元制”校企合作班,将分散于各个纺贸企业的外贸谈判人员聚集起来进行集中培训,如此既可节约成本、又解决了散点培训所不能的困境。

第二,“培训超市”途径。即由高职院校析出外贸谈判主要相关模块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开发具备一定规模的培训包,供企业按照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将原来系统的培训内容切块,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由企业在职人员自由选择,以适应外贸人员继续教育时间的零散性;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等当前的新型在线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将培训内容分发给企业在职员工,由其付费学习。总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软硬件相关教育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知识与场地支持,签订长期或定期培训协议或提供应急培训的预约服务。

第三,“先行介入”途径。即由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开辟介入产业价值链的途径,如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专业优化课程结构,开设纺贸类相关课程,在使毕业生打好语言基础与素质基础的同时涉猎更多的纺织类知识,扫除对纺织行业的一无所知,为企业输出更容易上手和更具竞争力的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业务相关人才。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真正切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人才的一条关键途径,需要高职院校那些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专业,特别是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输出人才的专业,重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出懂行业、精专业的综合型人才。在“先行介入”培养途径中,尤要重视其中的实训环节,例如可以引入“Roleplay”(角色扮演)教学法,一是由专业培训讲师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商务谈判技能培训;二是由实训学生相互之间针对具体的商务谈判案例进行讨论,并进行实地的角色扮演操练。[5]这一过程其实也可以由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纺贸企业的外贸谈判人员直接参与学生的实训,从而实现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未来人才的校企合作性实训的融合。

第四,“紧急回炉”途径。即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外贸专业人才在从业后定期返校参与继续教育,由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做持续性“回炉”再教育。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其“职业性”,而职业属性本身是持续变动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随着产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所以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即系统性职业教育与带有终身学习特征的继续教育的捆绑性教育,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应对这一趋势提前做出回应。具体在纺贸企业外贸谈判人员的培养上,地方高职院校应与绍兴纺贸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长期的外贸谈判相关人员继续教育机制,以持续服务绍兴特色纺贸地方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长亮.加强纺织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5):630-632.

[2]李百桦.按需开展多功能继续教育为纺织企业服务[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1(S1):38-40.

[3]程洁.纺织特色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东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安徽华茂校外学习中心为例[J].继续教育,2011(5):23-26.

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篇10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途径 

 

城市商业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化解了风险,在服务好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明显得到提升。 

1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不同的商业银行在同等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运用各自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和价值的能力,是银行竞争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要素。构建核心竞争力是银行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它需要银行产权制度的清晰、公司治理机构的完善、组织架构的优化、服务内涵的延伸、产品功能的创新、运行成本的降低、资产质量的提高等多方位的强力支撑,是保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城市商业银行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 

2.1目标市场细分不够,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对于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都把目标市场定位在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上,但由于在同一城市或地区有多家实力不同的银行,而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又存在很大的同质性,因此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对市场进行细分,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同样的产品和服务与四大国有银行和其它股份制银行竞争,城市商业银行明显不占优势,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存在着对目标市场细分不够,市场定位不明确的缺陷。 

2.2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缺乏长远战略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都是从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负责人对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均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能力,但由于对资本运作、市场运行、金融创新等现代银行管理理念认识不足,他们对新业务的认知和经营模式缺乏经验,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再加上城市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单一,产品功能创新不够,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商行竞争力不强,极大的制约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2.3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整体起步较晚,与发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普遍存在着风险控制经验不足、内控水平较低、风险控制机构不健全、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风险管理体系还很薄弱,风险定性计量基本空白,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要在2013年全面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至少从目前来看,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 

2.4产品单一、中间业务不发达,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仍然以贷款等主营业务为主,在业务创新方面没有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现有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全,产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影响力小,作为衡量银行竞争力重要指标的中间业务收入与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比例不协调,指标值仍远低于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在市场开拓创新方面,营销和销售能力不足,产品交叉营销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致使中间业务竞争力整体较弱。 

2.5员工素质整体不高,难以适应现代银行业的竞争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商业银行员工多是由原城市信用社留下来的,大多数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金融服务意识淡薄,年龄普遍偏大,素质整体不高,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所改观,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人员结构仍不甚合理,业务人员比重较低,缺乏大量的既掌握专业金融知识,又有良好服务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极大的影响了自身快速平稳的发展。

3结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