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发展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5:52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1

(一)品牌效应、规模效益不突出

在已建成的设施农业园区中面积相对较小,区域化布局未形成,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带动,发展方向不明朗。

(二)技术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差

掌握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农技人员不足,用于设施农业的公共服务经费较低,交通工具缺乏影响了设施农业的技术服务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入和消化。

(三)引领设施农业发展的产销龙头企业不健全

乌拉特前旗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由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相对分散、信息传递不畅、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设施农业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机制,狠抓落实

有关苏木镇、农牧场在建立领导组织机构的同时,还成立了设施农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建立长效的宣传工作机制,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并积极宣传引导农牧民认识到设施农业是从本地实际出发,适合农业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发展

把招商引资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优惠政策招商。继续执行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来乌拉特前旗投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旗委、旗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招商信息,搭建供需信息平台。以活动促招商。适时组织开展农业招商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地资金推动乌拉特前旗设施农业发展。

(三)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农民观念转变发展

设施农业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用灵活方式引导农牧民观念转变。要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引导群众,要从资金、技术上等多方面支持农民,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调动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中。

(四)做好促新强旧工作

在落实好新任务的同时,要对现有的温室小区,增加投入,提升服务水平,抓好小区的棚室改造、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管理、市场销售等重点环节,使小区蔬菜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为新温室发展增强动力。

(五)加大投入力度,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筹资和信贷投入为主体,社会融资和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树立品牌意识,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

品牌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在抓好设施农业生产的同时,首先要充分发挥绿色优势,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增加设施农业中蔬菜产品价值。其次要积极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特色、质量抢占市场。再次要着力培养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设施生产骨干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发挥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投资设施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模式。

(七)加强设施农业技术人才培养

要重点组织农业服务部门技术人员,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搞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骨干,然后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种植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八)构建市场供需网络,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

高度重视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和连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组织专门人员长年在周边城市和地区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和研究,与国内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信息联网,建立以信息和市场指导蔬菜生产的服务机制,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供需见面、产品洽谈等方式,促进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与销售商签订购销意向协议,使蔬菜生产、销售更具有稳定性,减少产品产销的盲目性。

(九)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设施农业稳步发展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2

【关键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地方立法;调研;浙江省杭、甬、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0-0003-6

w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民众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具有显著的公共性。〔1〕学前教育一直是教育治理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当前,学前教育供需矛盾仍很尖锐,一些地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十分突出。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严重,不同阶层子女的教育存在起点不公、差异显著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学前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治理生态。〔2〕由此可见,推进学前教育立法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浙江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浙江省政府拟出台《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为此,省教育厅组织成立了《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立法调研组,分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对杭州、宁波、湖州、温州、台州、丽水、绍兴、金华、衢州、嘉兴、舟山等全省11个地市、23个县(市、区)进行了全方位、多批次的调研。其中一组对杭州(简称杭)、宁波(简称甬)、湖州(简称湖)三市六个县(区)开展了调研,旨在了解浙江省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地方立法的经验,为省级立法提供借鉴。

一、调研设计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浙江省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业发展规模、经费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梳理学前教育地方立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发达地区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基于此,本调研小组选取浙江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上述三个代表性地区开展调研工作。调研小组在每个地市选取2个县(区),共计6个县(区)为调研对象。为深入分析这些县(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学前教育地方立法的诉求,调研小组分别在这6个县(区)各抽样考察了3所幼儿园,分别为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其中城区民办幼儿园1所、乡镇民办幼儿园1所)。

调研小组在前期开展预备性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幼儿园教师调研问卷》和《浙江省幼儿园基本情况调查表》。调研小组共计发放调研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61份。调研小组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前期开展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调研小组还编制了《幼教干部访谈提纲》,采取半结构访谈方式,对6个县(区)的幼教干部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除此之外,调研小组还通过听取汇报、看台账、与部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座谈、与当地教育局及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调研地区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认真听取调研地区幼教干部、园长、教师及幼儿家长对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建议。

二、杭、甬、湖地区学前教育地方立法经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于2011年12月13日和2012年12月27日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和《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这两份条例均对学前儿童权益保障、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保障、地方学前教育的管理与监督、保教人员资格与权利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3〕例如,明确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划定底线。〔4〕这两份条例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对推动浙江省学前教育的立法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3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杭、甬、湖地区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均达到了99%左右,略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97.6%),宁波鄞州区与杭州滨江区更是高达99.9%。在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下,以杭、甬、湖地区为代表的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满足了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幼儿园的需求。杭州市和宁波市各级政府均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经费投入持续三年高速增长,甚至出现了高达28.3%(杭州滨江区)和14.1%(宁波宁海县)的投入占比(见表1)。相比较而言,尚未出台地方性法规的湖州地区经费投入占比增长较缓慢,徘徊于较低水平。从表2看,杭、甬、湖地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职称教师占比、持证教师占比、事业编制教师占比等指标均有所提升,尤其是已出台相关条例的杭州、宁波两地,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和持证教师占比两项指标增幅均十分明显,职称教师占比和事业编制教师占比略有增长,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杭州和宁波两地相关条例的出台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当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过受限于地市层面立法的局限性,很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三、杭、甬、湖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够均衡

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调研人员了解到,6县(区)等级幼儿园占比均达80%左右,湖州德清县高达97.2%。由此可见,杭、甬、湖地区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然而,在6个县(区)之间,等级幼儿园占比与优质幼儿园占比这两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从表3看,湖州德清县与宁波宁海县的等级幼儿园占比相差21.2%,而从优质幼儿园占比来看,杭州滨江区与杭州临安县相差23.3%,宁波鄞州区与宁波宁海县之间更是相差32.8%。调研还发现,6个县(区)的优质幼儿园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城镇等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优质幼儿园占比在城乡、地市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不仅如此,调研还发现,部分县(区)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幼儿园,部分学前儿童只能接受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2.经费保障制度仍不健全

调研显示,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杭、甬、湖地区仍有部分县(区)的经费投入占比相对较低且增长缓慢。

调研人员通过对6县(区)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到,6县(区)在经费拨款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倾向性。例如,2013年度宁波宁海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比高达14.05%,但这部分经费中的绝大部分(97.2%)被投向了公办幼儿园,而占全县幼儿园总数84%的民办幼儿园却只获得了2.8%的经费拨款。经费拨款的倾向性直接导致该县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较低,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性不高。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发现,这类情况并非个案。因此,规范和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保证各级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合理、合法、高效的使用,已成为杭、甬、湖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师资队伍水平差异显著

表4数据显示,不论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还是初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各个地区间都差异明显。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部分县(区)幼儿园教师大多为非编教师,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遇缺乏保障,职业发展前景比较渺茫,导致这些县(区)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师资流失严重,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以宁波宁海县为例,截至2013年,该县共有146所幼儿园,在1320名幼儿园教师中,非编教师占74.62%。与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相比,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平均年收入仅为2.8万元,而在编教师平均年收入为7万元(见表5)。较低的工资待遇很难吸引合格乃至优秀的非编教师长期坚守工作岗位,既不利于学前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4.部分现有法规政策还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通过对6县(区)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当地幼教干部的访谈,调研人员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着一些制度缺失与法规政策可执行性较差的问题。例如,6县(区)内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加班工资都存在或多或少被拖欠或没有按照《劳动法》支付的现象,少数偏远山区非编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福利更是缺少有效保障。即便是在已出台《学前教育促进条例》的宁波市,部分符合条件的幼儿园教师的年收入也没有像《条例》规定的那样达到当地平均工资的1.5倍。调研还发现诸多类似问题。例如,不同县(区)内,幼儿园质量评估在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县(区)在社会组织或机构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方面缺乏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部分县(区)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问题因为与《物权法》冲突而长期无法得到解决;社会力量办园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依据及明确的奖惩措施;园所事故处理缺乏可操作的责任分担机制和可作为依据的法律条款,等等。调研人员认为,尽管近两年来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杭州、宁波两地已经出台了地方性学前教育法规,但由于执行力度不足等原因,各地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在一致性和权威性方面比较欠缺,亟需通过省级层面的学前教育立法加以统一协调与管理。

四、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确保底线公平

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学前教育公平。〔5〕学前教育发展仍不均衡的现状已成为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迈向公益性与普惠性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

针对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调研人员建议通过立法引导地方政府重视发挥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推动乡镇中心幼儿园与农村教学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带动周边幼儿园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建议通过立法鼓励地方政府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加大经费投入,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以提高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教育质量,改变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建议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学前教育“兜底责任”,重视满足弱势群体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诉求;建议通过立法规范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推进幼儿园的分类改革,减少对同类幼儿园的分级管理,促进跨部门协作,加快对无证园的整改、规范及取缔步伐,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逐步消除层级差别,以确保学前教育的底线公平。

2.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并单列预算,重点保障非营利性幼儿园的经费投入

财政投入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可靠、稳定的经费投入作保障,将很难实现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对调研地区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相关人员的深入访谈,调研人员认为,以杭、甬、湖地区为代表的发达地区虽说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上基本满足了当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初步需求,但闹谐て诜⒄估纯矗现行的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政策很难适应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需求。

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均衡,公办、民办幼儿园经费投入比例失衡,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发展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不足等。调研人员在整体考虑上述地区近三年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基础上,针对仍有部分县(区)经费投入比例较低、经费增长缓慢等问题,建议通过立法,规定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加以单列,并明确规定各设区市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应当不低于8%,各县(市)不低于5%。在经费使用方面,纠正经费投入向公办幼儿园倾斜的现状,建议通过立法明确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优先用于“广覆盖,保基本”的非营利性幼儿园的建设和运行,尤其要出台细则加强对非营利性幼儿园的经费扶持。为进一步保障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建议政府部门在立法的同时重点推进处境不利儿童资助制度的建立,以资助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幼儿以及孤儿和特殊儿童享有普惠性学前教育;为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的补偿教育等相关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兴办学前教育,并享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优惠政策。

3.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保护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是制约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6〕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学前教育事业,同时保持已有师资队伍的稳定,首要任务是要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调研人员在对相关县(区)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建议立法将“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应达到当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上”作为标准写入相关条例当中,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的具体政策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议立法将保障幼儿园教师基本待遇纳入到相关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当中,以确保责任到人。建议立法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公开招聘并逐步配足在编教师及学前教育专职管理人员,依法维护幼儿园教师获得劳动报酬、享受社会保障等基本权益,并在法规及政策条文中明确规定违反法规及政策条款应承担的相应法律后果。

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是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前提。建议立法规定学前教育机构须逐步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幼儿园教师须持证上岗。为提高在职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水平,须立法保障公、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享有同等的培训权利和机会,并在参与培训过程中享有同等待遇。在此基础上,建议在立法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级教育部门有质量地增加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机会,扩大培训受益面,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细化并落实《学前教育促进条例》,提高法规政策的可操作性

调研发现,在已出台相关条例的部分地区,在涉及到一些具w问题时仍难以找到明确的法规依据。调研人员认为,已有政策文件和法规条例的可操作性较差,是导致当前《学前教育促进条例》执行不利的重要原因。细化《学前教育促进条例》,是增强法规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之一。〔7〕在细化具体条例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守底线。例如,应立法明确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准入制度,严格把关,从而在源头上保障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确保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二是科学立法。例如,在建立保教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方面,应吸收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评估体系。三是因时制宜。例如,在教育用地的产权方面,建议立法明确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产权归属问题,对部分已有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不明的问题,应当在遵守底线原则的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

只有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制定并真正落实地方《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形成常态、长效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5〕庞丽娟,韩小雨.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17.

〔2〕吕苹.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4,(4):30-31.

〔3〕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S〕.杭州: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1.

〔4〕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S〕.杭州: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095-03

前言

按照财政部、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四部委的规定,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事权下移,地方政府的财权上移,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成为催生大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中央政府“4万亿”计划的推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是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其中不得不提的是,“4万亿”计划中,中央政府实际仅投入1.18万亿,剩余的70%要由地方政府自己筹措,在受到各种限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得通过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来解决资金问题,因此2008年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便如雨后春笋般剧增。尽管中央政府的“4万亿”计划对当时经济的提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诸如产能过剩、通货膨胀等之类的负面效应。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我国地方债务也变得格外引人注目,一时间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的文章层出不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是成了“罪魁祸首”而被批判。然而,人们要辩证地看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必要性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投融资渠道

城镇化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家因此将新型城镇化提升到了一个国家战略。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77%,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对城镇化的定义是广义的城镇化,2013年8月社科院蓝皮书称中国真实城镇化率仅42.2%。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据权威部门统计分析表明,在中国近十年年均10%经济增长率中,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后续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本身的发展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另据社科院估计,在2030年前,我国还有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13.1万元,粗略计算,市民化所需公共成本约51万亿元,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单纯依靠财政收入和银行贷款是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筹资资金的一个平台,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很大一部分资金支撑,这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重要的资金来源!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够推动准公共品及其经营项目的市场化

由政府经营的准公共品也存在着市场机会,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准公共品都由政府运作经营,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较大,因此很难形成准公共品及经营项目的市场化。政府对准公共产品的运营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容易造成准公共品经营效率的低下及资源的浪费等。而成立相对独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开拓股权、债券、信托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到准公共品市场中来,不仅可以推动准公共品及其经营项目的市场化、企业化规范运作,还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这比政府直接运营准公共品更有效率。并且准公共品关联着许多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行为不仅能推动准公共品关联行业市场的发展,还能在其关联行业的投融资发展方面起到改革的意义。

(三)政府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需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支持

政府的经济职能中有一项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设施被称为一个城市的“良心”,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但是由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效益低、投资大,社会资本一般不会去投资,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地方政府身上。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与城镇化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增加,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地方政府的负担无疑会加重。而地方政府有限的财力远远不够为城镇化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那么地方政府只能通过融资平台筹措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社会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资金支持的作用不可替代!

综上所述,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仅有必要继续存在,而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使命也不会终结,仍将会继续发挥其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杠杆作用被放大,债务风险较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凭借着背后的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以土地等资产作为抵押,从银行中取得了源源不断的贷款,据统计,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中,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高达70%以上,资产来源过度依赖负债,导致风险较为集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营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益性项目,本来收益率就低,回收期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会因高昂的财务费用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款能力受到制约,还可能会导致循环借贷,“拆东墙补西墙”,一旦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有变,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链断裂问题,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目前的形势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房地产行业萎靡不振,土地出让价格也受其影响出现下滑趋势。再加上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抵押资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下降情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和融资能力也在逐步下降,这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融资渠道单一,风险较为集中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据审计署统计(见下表),至2013年6月地方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资金有超过一半来自银行信贷,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因为银行贷款更能方便取得,程序比较简单,贷期较长,这就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考虑到的首要渠道。而商业银行又具有特殊的癖好,对待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特别青睐,再加上有地方政府的担保,会把资金不断贷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商业银行认为即便出现问题,也会有地方政府用财政进行兜底,从而过分夸大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低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的风险。一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能力急速减弱,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财务风险就转移到了商业银行身上,导致商业银行财务状况恶化,带来局部甚至系统金融风险,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三)内部机制不完善,独立性和问责制缺失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初始出现就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融资的权宜之计,名义上为独立公司,实际上远没有公司化,反而具有准政府性质,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董事长及其他管理层都是由地方官员担任,所谓“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还款保障,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开始就沦为地方政府的“傀儡”。

由于政府在背后的作用,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内部机制相当不完善。首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乏其应有的独立性,无论是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及项目建设都缺乏约束力,地方政府既充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审批如同走过场甚至没有。有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筹措建设资金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套取多家银行贷款,平台的资本金也是来源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土地出让金。总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被地方政府“绑架”,缺乏其独立性!其次,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监管缺位和问责制的缺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无限制地借贷,而没有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指标进行监管衡量,如果出了问题,地方政府处在幕后不会被问责,而融资平台只是地方政府的“傀儡”,就其本身没有主要责任,那么就会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

三、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转型发展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随后国务院财政部官员在答记者问时,将以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项目分为三类:(1)对于收益性的经营项目,要完全放手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去做,地方政府不得插手,可以以一般企业债进行融资;(2)对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项目,资金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措与偿还,地方政府要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和特许经营权,政府不承担债务;(3)对于无收益的纯公益项目,应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剥离,完全由地方政府进行债权融资,可设专项债券及一般政府债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层“三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科学的经营决策机制,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

(二)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融资管理方面的转型发展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实现在融资方面的转型发展,就要摒弃传统的以土地抵押支持、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渠道。传统的融资渠道,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条比较脆弱,财务风险比较集中,一方面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隐患,另一方面对社会资本也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成为一个普通的国有企业后,除了地方政府保留控股地位外,还可以引入民间资本甚至国际资本,来充实平台的资本实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可以尝试着各种融资渠道,例如发行股票、企业债,或者实行公私合营融资(ppp)、国外经验的私人主动融资(pFi)、特许权融资(Bot)等。

(三)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转型发展

我国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管理起来非常麻烦。为此,要分级别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预警机制。从宏观上来看,国家应当建立一个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数据库系统,设计一套符合实际的风险测评指标,做到既能够评估目前的风险水平,也能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风险水平的变化,当风险水平达到临界点时,风险预警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当然,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严厉措施确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从微观上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也要加强风险控制管理,建立一套平台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自身项目质量、资产负债管理,对项目的建设经营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现金流的持续,保证融资平台的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社科院蓝皮书称中国真实城镇化率仅42.2%[eB/oL].网易新闻网,2013-08-05.

[2]李经纬.新预算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实施背景下的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与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2):3-9.

[3]薛光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探讨[J].北方经济,2015,(2):29-31.

[4]黄文涛,杨晓磊.融资平台转型与城投债前景[J].债券,2015,(3):38-42.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4

摘要: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未来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本研究通过对某省20所不同类型、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高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厘清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明主要制约因素,发现:既存在办学自主权不足、政府部门考核评价频繁且导向不科学、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学校周边办学环境不稳定等外部因素,也存在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办学思路不明确、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不足等内部因素。为消除制约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有效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本课题组提出八项中近期改革建议:依法明确政府部门在高校管理中的权力和职责,尽可能下放办学自主权,增加经费投入总量,建立以政府治安系统为主、高校为辅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机制,建立政府扶持、多种途径并用、多力量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强化校内管理制度建设,增强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学科、专业与课程关联优化体系。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49-10

现今,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已取得良好成效,已经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未来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了解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以及基本诉求,寻找有效促进策略,本课题组在某省选取20所不同类型、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高校,对34位校长、书记或副校长、副书记及3位发展规划处处长做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现场访谈30位,电话访谈7位。根据前期非正式调研所获资料,本课题组制定调查问卷,让受访者选择与补充填写高校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考虑到调查问卷可能有覆盖缺漏,同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内容,本课题组制定访谈提纲,让受访者就所提问题做开放式回答。根据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和访谈所获资料,本课题组厘清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消除制约因素和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外部因素较多,通过问卷调查赞同率排序和访谈意见梳理,本课题组发现:办学自主权不足、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科研与教学考核评价频繁、办学环境不够稳定是四大主要外部因素。

(一)办学自主权不足

所有受访对象都认为,没有办学自主权是影响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地方本科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主要体现在人事自主权不足和财政自主权不足两个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人事自主权不足,具体表现是在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事评聘、人员辞退等四个方面缺乏基本决策权。

第一,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引进由省人社厅统管,程序复杂而死板。首先,进人程序太复杂。高校需先向省人社厅申报,人员招聘条件也都要上报至省教育厅备案,并且这些条件中不能有学历、学校及性别歧视,从申请到公布条件到招考再到最后录用,整个程序下来需要半年左右。某受访者戏称:“等所有程序走完后,人也走了。”其次,条件规定过于死板。招聘条件上报之后,任何一项条件修改调整都需经过省人社厅审批。某受访者称:“引进人才过程中用一把尺、一个标准,不考虑地域差异”,“比如要引进考古方面的人才,还要受外语的限制”;“如果我们发现非常优秀的人才,虽然他不是在规定的专业内,但是他的学科背景很广,可是跟计划中的专业对不上,所以不能引进。”

第二,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使用上实行政府部门式定岗、定编制度以及任命方式。首先,一些没有高等教育科研、教学或管理经历的人经常被调进高校担任领导职务,这些人通常由省委组织部考察和任命,一般没有征求现任校领导的意见,也没有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其次,教师人员编制数额规定死板。高校扩招后,政府仍采用高校扩招前的额定编制,大多数学校名义上超编,而实际上缺编。

第三,多数高校没有职称评定权,并且,职称评审条件规定死板,评价指标体系与过程规定不合理。有受访者称:“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如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学校,一把尺衡量。”有受访者反映:职称申报时学校推荐出来的人必须是可评人数的三倍;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因为一些没有达到申报条件的人不愿意申报,学校只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供申报材料打印费补助,以便凑足三倍人数;二是一些没有达到申报条件的人员申报上去,容易产生拉票、走关系的状况。

第四,高校没有辞退不合格人员的权力。某受访者说:“学校不能辞退教学、科研能力不强的人员,如果辞退某位人员,学校可能要承受维稳办、劳动仲裁部门的压力,也要承受媒体的压力。这样一来,认真教学、从事科研的教师会认为不公平,给学校内部团结带来不良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高校招不到真正有用的人、真正有用的人不能安排在合适岗位上的状况。一些没有高等教育科研、教学和管理经历的人担任高校管理人员,往往采用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与高校其他管理人员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沟通与配合容易出现分歧。高校难以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博士、教授比例少,不利于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高校领导任免仅由省委组织部进行,容易导致高校领导只服从组织部、不服从学校领导集体以及学校领导互不买账的局面,在高校导致很大的内耗,严重影响高校内涵式发展。

90%的调研对象反映,地方高校没有财政自主权,内涵式发展受多方面制约。当前,地方高校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方式,收支权力都被省财政厅掌握,这使得高校在经费支配上必须按照政府机关财政管理方式和方案进行,严重缺乏灵活性;其中,“集中支付”限制高校行为能力与行为效率,严重制约高校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受访者普遍反映:政府采购程序相当繁琐,按现行集中支付管理方式,教学与科研设备购置从最初立项到最终购买,要走程序和多个环节,等这些环节走过之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往往被搁置很长时间。不仅如此,还有多位受访者反映:通过招标购买,学校获得的产品往往是同样配置中价格最贵的或同样价格中质量最差的。有受访者说:“政府采购并不是一个好事,现在是市场化经济,我们可以和市场谈价,但政府在这,我们没法谈,这是变相的政府垄断。以为政府采购,可以遏制腐败,实际上,是为政府腐败提供机会”。

中南大学课题组: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改革建议

集中支付影响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影响高校所购设备与服务性价比,还影响高校内部资金配置效率,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而严重影响高校内涵式发展。

(二)政府部门考核评价频繁且导向不科学

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在评价频次、评价导向与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多种问题。

第一,考核评价名目繁多、频次过高。每年,教育厅、科技厅或其他行政部门都要组织多次评估、评比与检查。考核评价涉及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安全保卫、水电、节能、学生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军事教学、就业指导、综合管理、计划生育等不同方面,其中有些评估检查过于频繁。考核评价名目多、频次高给高校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是增加高校负担。某调研对象说:“评估增加了学校的负担,而且评估时还要恭恭敬敬接待,不然会被认为学校不配合工作。”其次是使高校工作本末倒置。某位受访校长称:“现在是迎接考核评估以及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变成了主体,实际工作被考核评估牵着鼻子走;学校工作的目标就变成了迎接考核评估,不是说要建立事业。地方高校文件一个接一个,搞不完的评估评审,送不完的材料。教授走路小跑步,学校一些博士都是‘才子’、‘才女’,几年后都变成了‘材子’、‘材女’。”这位校长认为:由“才子”、“才女”演变成写材料、送材料的“材子”、“材女”,是评估给高校带来的悲剧,这种悲剧不应发生。

第二,评价导向不科学。目前,政府或媒体以就业为导向看待高校多方面工作,这样做既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也不符合实际。政府和媒体将就业率不高归结于高校和学生本人素质,而不考虑社会发展状况和提供的职业岗位情况。有调研对象说:“其实就业并没有那么严峻,但是在政府和媒体的影响下(不知是媒体绑架政府还是政府诱导媒体)制造出一种严峻的形势,这给学校施加很大压力,影响学校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第三,评价机制不合理。首先,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拼命向省重点学校学习。有调研对象称:“我们并不是愿意向他们学习,而是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在诱导着向他们学习。”其次,现行评价机制引导或迫使高校朝不符合学术发展的方向运行。如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多是行政领导获得,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有机会。某调研对象称:现在对于教育部设置省级、部级精品课程的评审,“不是学生说了算,而是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教学名师也需通过行政部门审批”,这“破坏学校的自然生态”。最后,评价检查结果与学校评优评价挂钩,高校不堪重负。有调研对象称:各个行政部门动不动就来一票否决,这样做既不科学,也没实效,影响高校正常发展。

(三)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在财政扶持方面,93%的调研对象认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第一,生均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整体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生均经费未达到规定标准。随着近几年快速扩招,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学生人数由数千名上升至1万名以上,财力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办学条件差,学生抱怨多等问题。资金不足也影响教师待遇的提升,地方高校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受访者普遍反映:本省的经济在全国不是最差的,但是投入在全国相较于外省是最差的。有受访者说:“光靠精神是不行的,精神能够顶一阵子,绝不能够坚挺下去。省属高校压力太大,校领导都要为钱发愁,为稳住师资、为稳住办学条件发愁。”

第二,生均经费因包含多种专项费用而变相缩减。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生均经费尚未完全达到中央规定标准,即使达到规定标准,也因为其中包含多种专项经费而变相缩减。专项经费包括教学改革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科研项目配套经费等,还包含贫困学生助学金。大多数受访者反映:贫困学生助学金要直接拨给学生;还有一些专项经费比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还有硬性规定。贫困学生助学金,这对于新升本科和偏远地区的弱势本科高校来说,是一笔较大支出。有受访者说:家庭条件比较好、而且能在较好学校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学生,大多数都能考上办学条件好的高校,而农村家庭条件较差、很难接受到高水平的基础教育的中学生中多数人只能进入新升本科高校或偏远地区本科高校;因此,和强势本科高校相比,弱势本科高校贫困学生数量要多得多,贫困生助学金支出要高得多,生均经费总量变相缩减量也相应要大得多,个别高校可支配生均经费甚至不到8千元,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

第三,缺乏对弱势或有特色地方高校的财政扶持。已有投入政策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办学水平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需要。多数受访高校领导反映,目前的政策没有对新升本、有特色的和处于弱势高校实行倾斜。某受访二本高校领导说:“省里(一些部门)人为地设置一本、二本学校的区别,使二本高校在本省享有的公共政策和待遇与一本学校相较有很大差异,尤其体现在资金投入、学科布局、资源分配等方面。”这样,使处于弱势的地方高校难以提升办学质量,最终影响本省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

(四)学校周边办学环境不稳定

超过半数受访者提出,社会公众对高校发展理解不够,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缺乏稳定的办学环境。主要有以下两种具体表现。

第一,校园内部社会环境混乱。由于没有有效隔离手段,社会人员可以自由出入高校进行各种活动,造成校内环境的混乱,增加了校内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有调查对象称,在应对突发事件上,学校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即使这样学校还是出事,要是不配(备)责任就更大了,学校承担太多社会责任。”校园内部偶尔发生个别学生因感情问题自杀、吃减肥药危及生命安全等类似事件,一些学生家长不核实原因就到学校闹事、向高校索取高额赔偿。对此,某调研对象认为:“高校与社会相比,在同等情况下出事的比例要小很多,有些事是难以避免的,‘零事故’、‘零死亡’的要求是不合实际的。”

第二,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复杂。学校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其周边的居民、社会机构对学校的正常运行存在一定影响,高校扩建中出现的拆迁、征地等纠纷问题更是给高校带来很大影响。有受访者说:“凡涉及到法律纠纷时,法律苍白,政府苍白,留下学校更多无奈”;缺乏统一的执法环境与程序,学校办学很难正常进行下去。有受访者称:“学校一旦出现突发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就出台铺天盖地的文件”,增加学校负担,而不是帮学校减负减压。还有受访者说:一些人“受地方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的暗中支持,向学校索要钱财或工程,为了息事宁人,学校领导往往不得不给街道办事处及其主任拜年,历年基本都是这样。”地方政府和周边环境干扰较多,分散高校领导的精力,也使高校相应的部门和管理人员增多,出现机构臃肿的状况。

二、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部因素较多,同样,通过问卷调查赞同率排序和访谈意见梳理,本课题组发现: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办学思路不明确、学校定位不准确和课程体系建设不足等是四大主要内部因素。

(一)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被绝大部分调研对象都列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人员数量不足。90%以上的受访对象称,高校教学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其中教学人员数量不足是教学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另有90%的受访者认为,地方高校的生师比过高,这不仅跟学校自身条件有关,还与人社厅编制管得过严有关。

第二,教学人员整体质量不高。具体有三种表现:首先是优秀人才数量不足。主要是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或学科带头人缺乏,教授、副教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高校甚至难以引进博士、海外留学人员。其次是应用型教师数量不足。地方本科高校要面向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而有93%的调研对象认为所在学校应用型教师比例偏低。其三是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对教师的支持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而超过80%的受访校领导指出,由于对教师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

有三分之二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高校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党政关系不协调。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工不明确,都想管理学校重大事务,因意见不一致而形成矛盾;党委书记过于干预行政和学术事务,引起党政矛盾;党委书记不懂高等教育事务,按政府机构管理方式管理学校,引发党政冲突。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决策是少数服从多数,是投票表决制;校长是法人代表,负责高校行政和学术事务决策,是拍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责任。但是,多数意见认为《高等教育法》没有落实,因此,党政容易发生矛盾。有受访者说:“党政不和,本省二本高校党政和谐的没有几个,有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两个人不做校长书记都是兄弟、朋友,一旦坐到这个位置就会翻脸。”另有受访者说:一些事,“两个人都来管,都按自己的想法做,最后演变成两个人的恩怨,演变为两个人的权力之争。如果两个都强肯定产生矛盾,打架,两个人如果闹矛盾,最受损害的是学校的发展。”有调研对象称:党政关系不协调使得高校陷于派系争斗,不能有效投放精力,无心思展开工作,阻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

第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界限不明。学校没有严格规定学术机构和行政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导致行政机构干涉学术事务,使学术机构向行政机构演变,或使学术事务按行政事务处理。一些调研对象认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界限不明,不止是导致高校行政化,更严重的是导致学校官僚化和官场化。

第三,校长与副校长任命机制不完善。多数调研对象认为,地方本科高校校长与副校长任命机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从内部产生,存在不少空降现象;二是一些被任命者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科研或教学经历;三是副职任命没有征求现任正职意见;四是没有征求教育厅及教育厅党组织确认同意,推选权过多地集中在省委组织部。这极易造成校长和副校长关系不和,容易造成高校内部不和谐气氛,降低高校管理效率,从而影响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

第四,校内行政机构臃肿。非教学型机构过多、且不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受访者反映:地方本科高校校内行政机构按上级政府部门规定设置,不按学校发展实际需求设置;不必要设置的机构必须按上级政府部门要求设置,学校发展必须设置的机构又被卡得很死。机构臃肿,导致行政人员偏多,耗费学校大量精力与资金。有受访者说:“机构多,干部多,反而要协调,经常有开不完的会。”机构繁多、臃肿,已经成为高校重负。

需要说明一点,党政关系不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不明、校长与副校长任命机制不完善、校内行政机构臃肿等现象虽然是高校内部问题,但不全由内部原因导致,因此,不全是内部制约因素。多数受访校领导认为,它们既是内部制约因素,也是外部制约因素。

(三)办学思路不明晰,发展定位不准确

在办学定位上,80%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高校缺乏明确的办学思路,存在着定位单一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办学层次定位上,盲目求高。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追求所谓“层次高”,从专科升为本科,本科申请硕士点,硕士点申请博士点,不断攀爬。盲目求高是一种对自身定位缺乏理性思考的表现,使得地方本科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摆脱自身历史传统和自身实际,不仅不能实现学校的目标反而失去特色。

二是发展方向不明确。具体表现是三个“不能确定”:不能确定是办成教学型高校、研究型高校还是教学研究型高校;不能确定高校服务是面向地方还是面向全国或者是更广范围;不能确定是全面发展还是特色发展。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地方高校逐渐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建设都不能与实际需求相吻合,失去建立应用型本科的逻辑基础。

三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办学理念和思路相同、层次定位相同、学科布局相同。这与发展方向不明确密切相关。同质化有较多危害或坏处。首先,很容易形成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局面。其次,很容易形成省内对人才的恶性竞争。最后,争办没有学科支持的热门专业,办学质量相当低。

四是还未实现观念专升本转型。一些高校,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升格为本科,教育观念还未实现专升本转型,对本科高校功能认识不到位。实际上,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尤其是刚升格的本科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都还停留在专科层次的水平和思维上。一位受访校长指出:“专升本的转型还没有完全到位”,“这是地方高校的短板,它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四)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超过2/3的受访对象称,地方本科高校课程设置不完善,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上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评估流于形式,忽视课程内容的质量。在对课程进行评估时,往往选取一些对学校所有课程有利的指标,以实现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合格”的目标。某高校领导称:“这些年,上上下下说提高质量,怎么提高,有很多管理者都是浮在表面,只抓几个指标,要把每一门课程抓上来。”

二是课程开发能力弱。虽然有2/3的受访对象认为地方高校应该拥有课程开发自主权,但是,其中有不少人同时认为二本高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普遍很弱。有受访者说:“现在大环境不行。如果高校都自己开发课程,会降低教学质量。”

三是专业无特色、学科水平低。专业缺乏特色,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专业没有学科支持,学科不能支持专业,因此,缺乏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局面是学校在办学理念、层次定位等方面没有鲜明特色造成的。有受访者提出:“没有学科支持的专业,不可能办成有特色的专业,不可能办成有水平的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重视一头,却忽视另一头;专业设置积极,但学科建设却不积极。”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作为支撑,通过有特色的学科,尤其是应用型学科体系,发展特色型专业体系。

课程评估流于形式,课程开发能力弱,专业无特色、学科水平低,往往使高校课程同质化,并使课程体系同构化。有87%的受访对象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存在着严重同质化现象,课程体系也存在严重同构化现象,使地方本科高校不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中长期改革建议

为消除制约因素、特别是上述主要因素,有效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本课题组提出八项中近期(一至五年)改革建议。因为主要外部因素与主要内部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一些内部因素起源于外部环境,所提建议不再特别针对外部或内部因素分列,而是一并列出。

(一)依法明确地方政府部门在高校管理中的权力和职责

地方政府部门应切实领会与落实《高等教育法》,发挥服务和监督功能。高校不是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不能像管理政府机构那样来管理高校。对于高校,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件大事。

第一,强化服务职能,做好地方政府部门该做的事情。

地方政府部门应努力做好学校迫切希望政府做的事情:为学校合理配备领导班子,营造公平、公正的办学环境,同时合理调控人才流动,从而真正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服务。

学校领导班子的合理配备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备地方本科高校校级领导班子。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着手探索建立“由校董会、校长、监督机构组成的治理架构”[1]。在选地方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时,首先要配好两个“一把手”,应充分听取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意见,选用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担任校长、书记。

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统一地方本科高校的各项待遇,尤其是政治待遇和财政待遇,为他们营造公平公正的办学环境。在发展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着力为各高校提供相同的晋升发展机会。为各高校拨款时,公平公正,避免出现变相不平等现象。

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有力举措合理调控好高校之间人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动。秉承“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2]原则,积极推进人才管理模式改革,培育相对稳定的优秀拔尖人才市场。

第二,合理监督,给地方高校以宽松的运行环境。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减少过细、过严的行政管理方式,为高校提供宽松的运行环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控制下,地方高校长期处于“充满着约束变革力量”[3]的体制之中,因此,规划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严重阻碍或伤害。政府部门可在宏观层面上制定以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为核心目标的系列指导性文件,如人才评价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科研评价标准等,改变以数量和外部条件为主的外延式指标体系,建立一种投入和产出相关联的良性互动机制,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产出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并以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财政方面,制定指导性文件,让地方高校自主支配生均拨款经费和各种专项经费。

第三,减少评估评审,为地方高校营造自主的办学氛围。

为避免高校疲于应付政府各部门的检查评估,政府应尽量减少评估,并减少对高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内部事务决策的不合理限制,使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生培养和教育评估等方面拥有自主权。首先,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商合作,将现有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评估检查整合成综合性的评估检查。其次,逐步构建以学校自我评价、校友评价和中介组织评价三种方式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让学校享有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权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成立第三方评价组织,如省城地方高校联盟或协会等,让他们中立地、独立地定期评价报告。非官方评价声音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其三,减少教学质量促进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评审,将立项支持经费直接拨给高校,由高校自行决定立项经费配置事宜。

(二)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尽可能下放办学自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倡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4],赋予高校很大自主权。受访者一致呼吁:要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加强执行状况检查与监督,依法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自主的办学氛围。下放办学自主权,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

第一,合理下放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自主权。

首先,应放宽进人政策,简化进人程序,让高校自行聘用人才。其二,科学合理地设定编制及其比例,同时将用人的权力尽可能地交与高校。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各高校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对于缺编的高校给予及时的编制补充或缺编经费补贴。适度增加总编制数,适度放宽正副教授的职称比例,适度配给或增加科研编制数。其三,赋予地方本科高校充分的职称评审权力,让学校自行决定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条件和各级各类职务聘任标准,自主进行评聘。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协作,建立高校发展及相关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高校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为高校提供咨询性通信或在线职称评审服务。其四,赋予高校辞退不合格人员的权力,让高校根据实际辞退不合格人员。其五,鼓励并积极支持高校进行编制改革。

第二,合理下放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的自主权。

首先,赋予高校自主使用教育拨款经费的权力,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宏观政策指导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其次,让高校享有自主收费并自主支配使用所收经费的权力,允许学校享有经费支配自主权。其三,让高校有自主制定薪酬标准与薪酬发放方案的权力,让高校根据各类各级人员水平与贡献差别自主确定和发放薪酬、尤其是业绩薪酬和贡献奖励薪酬。

实际上,人员聘用自主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不仅是《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权力,也是国家公共政策与教育政策赋予高校的权力。上世纪末,教育部已经明文规定:“高等学校真正拥有用人、分配等各方面的内部管理权”[5]。本世纪初,教育部再次明文规定:高校应具有“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6]的权力。国家法律与政策赋予高校的各种权力,应该真正地交给高校。

(三)增加经费投入总量,加大对弱势高校和特色高校的财政扶持

在地方本科高校经费投入上,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应该达到三个基本要求:符合中央政府起点规定;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致;适应本省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保障生均拨款不低于1万2千元并且随本省GDp增长而增长。

按照国务院及教育部高校生均拨款要求,保障地方本科高校生均拨款经费不低于1万2千元(不含各种专项经费)[6]。在达到中央规定标准的基础上,生均拨款还应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并且随省GDp增长而增加,即本省生均拨款在省市生均拨款排位中所处位置与本省GDp在省市GDp排位中所处位置基本一致。除增加经费投入总量外,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如投入产出关联机制等,保证各种层次各类型高校都获得应获资源,而不是让高校争抢资源。

第二,建立生均经费外的专款专用拨款机制。

尽可能将包含在生均经费中的各种专项经费剥离出来,在原定生均经费不变的条件下,根据各高校实际需求,以专款专用形式下拨,以增加各学校可支配经费总量。专款专用经费中,除原有项目外,还应该增加促进教师发展的科研经费(不同于教育厅科技处的竞争式评审的科研项目经费)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教改经费(不同于教育厅高教处的竞争性的、评审式的教改项目经费);增列专项经费不实行竞争式评审,按照高校发展需求拨付给高校,由高校自主决定立项及经费配置事宜。对于实在无法从生均经费中剥离出来的少数专项经费,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取消硬性规定,由高校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配置。

第三,建立特殊拨款机制,加大对弱势或特色地方高校的扶持。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以及地方本科高校实际情况,对弱势高校(如新升本科高校和非省会城市高校)和特色高校实行倾斜性的财政扶持。促进项目的经费投入力度,如实验室建设、教学设备建设等,制定两个“五年”或三个“五年”扶植计划,使新升本科高校接近或达到老牌本科高校的质量水准,使非省会城市高校接近或达到省会地区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使特色高校能够成为全国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具有独特优势的一流学府。

加大对弱势高校的投入扶持并不代表减少对强势高校的专门扶持;通过扶弱确保所有地方高校都能够在相同起跑线上获得同等发展机会,通过扶强在全国同类型高校中或学科领域内培育一流。两种扶持是并行不悖的,都是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必要举措。

(四)建立以政府治安系统为主、高校为辅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机制

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高校所在地地方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承担并有效履行这一职责。

第一,建立以公安、城管为主体,以高校为辅助的开放式校园治安机制。

学校周边与校内治安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处理,本来是政府治安系统的责任,而高校没有公安和城管执法权,在校园及周边治安维持上无能为力。应建立以市、区两级公安、城管为主体,学校保卫部门为辅助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机制。建议成立由市区两级公安承担主要责任、高校承担次要责任的校内环境治安办公室,并将该办公室设在高校附近市区公安部门。

第二,建立省政府牵头、省公安厅和教育厅等部门参加的高校社会纠纷裁决办公室。

高校不生存在孤立空间,而生存于大社会中,周边居民、社会机构、学生家庭等对高校正常运行都可能产生影响。扩建征地与拆迁中的利益冲突、新闻媒体与不良网民的恶意言论、由非学校因素导致的校园偶然事件等,都可能让高校卷入社会纠纷。一旦卷入社会纠纷,所涉往往要承担不应承担之重,耗费巨大人力和财力来化解纠纷。这类纠纷只有地方政府有能力依法处理,而成立由省政府牵头、省公安厅、教育厅等部门参加的高校社会纠纷裁决办公室是一种有效举措。实际上,处理高校社会纠纷,是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来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指出: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支持”,将“进一步深化学校治安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长期抓下去”[7]。

(五)建立政府扶持、多种途径并用、多力量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除少数老牌外,多数师资力量较弱,其中二本高校,尤其是历史较短的二本高校师资力量甚至不能满足本科教育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单靠高校自身努力,无法达到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政府扶持、多种途径并用、多力量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第一,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政府投入。

首先,加大促进教师发展的经费投入,设立科研、教改、师资培训、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专项支持经费。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高校才能让教师参加各种进修或培训,以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和教学科研奖励基金,促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成长;才能引进高水平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以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费投入。

其次,适度增加总编制数量,放宽编制类型与层次比例限制。有足够的编制,有设置岗位的自主权,高校才有能力、有条件、有优势去聘用人才和留住人才。具体地讲,地方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重新核定编制,按“优秀”评估中国家规定的高校生师比与实际在校学生人数确定各高校编制总量。二是放宽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编制比例,增加较高层次教师岗位职称数量,主要是增加正、副教授职称比例,并充分下放职称评审权力。三是适度增加科研编制;增加科研编制有利于培养科研人才,提高学校科研水平,也有利于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流动。

第二,政府协调建立对口扶持机制。

由政府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建立多种对口扶持机制。首先是强校扶弱校机制。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协作和交流关系,由强校派优质师资到弱校支教支研,弱校派教师到强校进修深造。其次是强学科扶弱学科机制。在学科层面上,建立协作和交流关系,由强学科派人到弱学科支教支研,弱学科派人到强学科进修深造。第三是强个人扶弱个人机制。在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升二本高校设立支教特岗,吸引优秀教师支教支研,并在高水平知名大学建立进修或委培点,为弱校培养师资。

第三,政府引导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机制。

制定引导政策与激励机制,促进高校聘用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兼职,扩大应用型教师比例;同时,促进学校派人才到联合企业进修,加快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进程。有调研对象建议,促进企业一线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兼职讲课,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还有受访者建议:政府要采取特殊政策,如减免企业税款等,促进企业反哺高校。

第四,建立针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机制。

针对一线教师发展,采取系列激励、促进和保障措施,让教师有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价值的空间,以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设立面向一线教师的特别教育教学贡献奖励,设定省级各类科研与教学成果奖一线教师最低获奖比例,设定省级各类科研和教改课题评审立项一线教师最低立项比例,采取多种激励、促进和保障措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六)强化制度建设,处理好党委与行政、学术与行政关系

第一,进一步强化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责任分工。

要强化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责任分工,首先要真正落实《高等教育法》。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书记“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4]高校校长和党委书记都是学校的核心人物,只有明确他们各自的责任,才能避免矛盾,才能领导学校高效发展。其次,要有省委与省政府联合文件,明确界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涵,明确界定地方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权力与责任。

第二,理顺校长和副校长的任命机制。

校长和副校长任命应尽量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有高等教育管理、科研和教学经历;二是副职任命征求正职意见并进行民主测评;三是征得教育厅及教育厅党组织确认和同意。针对高校领导人的经历和资质,有受访校领导建议:“尽快落实十八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推动大学改革’的若干精神,让教育家办教育。”“让教育家办教育”这一建议,几年前温家宝同志曾经提出过[8],最近国务院发展研发中心也提出过[1],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消除高校管理中的纯行政化倾向。

消除高校管理中的纯行政化倾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明确分工,让双方都不干预对方领域事务。二是去掉学校管理中的官僚习气,“破除‘官本位’观念”[9]59,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官僚习气或官场化习气,不仅让一些学术人员无法安心学术,还让一些学术人员向往官场,必须彻底清除。

(七)明确定位,增强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政府部门建立分类指导机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走特色型发展路径。

政府部门要制定分类指导机制,通过分类政策、分类标准和分类建议等,促进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地方本科高校,在各自类型中与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将地方本科高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引导多数地方本科高校朝应用型高校方向发展。在科学研究方面,由政府部门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在教学研究型高校建立一批有特色的省级重点应用型研究室,引导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科技服务。在教学方面,也由政府部门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设置一批有特色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聘请一批企业一线高管或高级技术人员到地方高校讲课,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第二,建立多样化高校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走务实型发展方向。

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高校的考核评估不能使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应发挥省政府教育统筹权[9]44,建立多样化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地方本科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形成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方向与制定发展策略。高校定位及发展易受政府行为影响,尤其是易受政府评估影响,如果政府评价使用统一指标体系并且给专业学科数、硕士点数、博士点数、院士人数等较高权重,地方本科高校势必不会考虑自身实际而盲目求高求大求全,走好高骛远的非理性发展方向。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走务实型发展方向,是促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培育立足区域、面向全省、彰显特色、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应以地方性作为逻辑起点,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门人才,全方位、多层面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具有健全的理念与良好的能力,这种理念与能力的培养,既要靠地方高校自身的努力,也靠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举措,因此,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地方本科高校继承自身传统,明确自身实际,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立足区域、面向全省、彰显特色、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能力。

(八)建立学科、专业与课程关联优化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第一,政府部门采取促进措施,建立优质课程共享机制。

政府部门采取系列措施,如政策支持与经费扶持等,促进高校精品课程及优质课程共享,以提升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整体质量,并减少政府和高校在课程开发上的人力和财力重复投入。以“两课”为例,针对地方本科高校“两课”教师水平普遍偏低和教学实效普遍偏差这一现象,有受访者建议:“我们不妨让中央党校或省委党校将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课程做成网络课程,这样我们高校的学生就共享信息,节约资源。同时,学校也不用这么多老师去上课,像这些老师若没上好课、讲不到位反而对学生有不好的影响”。这项建议是一种创见,更是一种诉求。再以大学英语等为例,针对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费时低效”现象,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尝试大规模裁减教师面授讲授学时,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计算机课件听高层次教师讲授,自主学习主体内容,让本校教师主要进行辅导课和听说课教学;这样做既能减轻公共外语课师资压力,又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更能减少公共外语教师比例,将教师编制用到优势和特色专业学科上,提升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支撑,提升专业教育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以及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资源,提升专业教育水平。有受访者认为:“要搞好专业建设,必须搞好学科建设。没有学科支持的专业,培养不出好的人才。”

第三,建立应用型课程开发体系,促进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政府通过政策与经费支持,鼓励校企共同开发课程,鼓励设立交互式、启发式教学改革项目。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共同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其次,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高校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教授,将企业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理论较好地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再次,政府通过经费支持,促使地方本科高校建立一批应用型课程研究项目,建立一批应用型实践教学研究项目,加速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交改革方案总报告[R/oL].财经.新华网.(2013-10-27)[2014-02-26].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0/27/c_125604215.htm.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S].人发[2000]59号.2000-06-02.

[3]克拉克,B.R.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4.

[4]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S/oL].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上载日期不详)[2014-02-26].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1.html.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S].教人[1999]16号.1999-09-15.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上载日期不详)[2014-02-26].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7]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S].国办发[2000]52号.2000-06-29.

[8]安传香.温家宝: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让教育家办学[eB/oL].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新华网.(2010-02-27)[2014-03-03].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7/content_13062942.htm.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5

在小组讨论中,第一组的同志们积极交流发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昨天上午,徐绍史主任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报告充分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求实谋发展、敢于担当促改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的主题,思路清晰、立意高远,从10个方面回顾总结了2016年以来发展改革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明确提出了2017年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安排。特别是,报告还归纳了“五个更加自觉”的经验和体会,科学准确,指导性强;强调了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做到5个把握”和“做好6个聚焦”的发展改革工作方法;提出了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三比一促”专题活动,进一步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整个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务实高效,针对性、实践性强,对我们做好2017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听后,也深受启发、倍感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各地方同志还结合实际,汇报了本地区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2017年经济工作的初步打算。大家一致表示,要学习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上来,把新常态、新理念贯彻到2017年的发展改革工作之中,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家一致表示,回去后,将第一时间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本次会议精神,细化和完善2017年的发展改革目标和主要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组的同志在讨论中,提出了20条意见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是5个方面:

一、关于深化改革

一是针对目前各项改革任务,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改革重点,实现新突破。

二是建议国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更多的用取消来代替下放,比如能评。

三是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投资体制改革中新举措的实施细则,统筹协调推进国家部委间的联动,比如零审批、承诺制等,便于地方做好投资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四是建议国家更加注重稳定预期,把社会和民间力量调动起来,通过促进产权保护,激发民间投资力量。

五是建议国家在一些领域出台能够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价格改革政策,推动地方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二、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建议国家提高金融政策的精准性,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

二是建议国家更加注重稳定实体经济,降低垄断行业价格,如电价、气价;降低制度易成本,比如中介机构改革等还要加大力度。

三是建议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统筹起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产业发展。比如,中低速磁悬浮线路,既能够满足城际交通的需要,又能够拉动一个产业,需要加大扶持推动力度。

四是建议国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发展支持政策,对青海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调幅度控制在每千瓦时0.1元以内,支持青海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是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煤炭去产能企业,特别是在债务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比如实施债转股。

三、关于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建议国家对运用竞争性方式分配的专项资金,实行分类指导和差别对待,向西部生态保护地区倾斜。

二是建议国家加快“一带一路”通道建设,启动一批铁路、支线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建议国家支持辽宁铁岭燃料乙醇项目,将该项目纳入全国燃料乙醇规划布局;支持东北特高压输变电项目建设,打造外输通道,解决窝电问题。

四是建议国家支持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

四、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东北地区与先进省市对口合作方案,加快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二是建h国家支持城市群发展,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上给予指导和统筹。

五、关于补短板

一是建议在脱贫攻坚上,要整体统筹,聚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公路、电信、通讯、安全饮水、医疗卫生等方面,设立专项,予以重点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为薄弱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6

健全机制推动代表建议有序办理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指导下,我部着力在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加强沟通上狠下功夫,推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一是层层落实办理责任。部党组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并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了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领导对分管领域的建议办理审核把关,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将每一份建议落实到处室、落实到个人。

二是不断健全办理机制。制定建议办理工作制度,规范各个环节办理要求,推进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重点从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一是严把程序关。每份建议的办理都要认真研究分析,汇总协办单位意见,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协商,严格按规定要求答复。二是严把时限关。将建议办理列入督办重点,每周通报各单位办理进展情况,强化日常催办,确保按时办结。三是严把质量关。主办单位、办公厅、部领导对每一份建议的答复层层审核把关;办理结束后,办公厅对各单位答复公文质量进行评估并通报。

三是加大沟通协商力度。把沟通协商作为建议办理的必要环节,坚持“先沟通再办文”。我部主办的建议,均经与代表沟通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再答复。沟通方式上除电话、电子邮件外,还采取邀请上门、登门拜访、座谈调研等形式,确保沟通效果。如对代表提出的公租房建设方面的建议,分管副部长带领承办单位赴中国社科院,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工等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建议办理。把办理重点建议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办理调研,切实增强办理实效性。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我部牵头办理。我部成立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办理工作方案,两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建议办理工作,向代表汇报办理进展情况。邀请代表赴贵州、广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把建议办理与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同时,结合我部重点工作,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支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个方面的建议作为部内重点建议,加强调查研究,进行重点办理,以点带面促进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整体提高。

注重落实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我们坚持把建议办理与部门工作相结合,把代表的意见建议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作为推动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强大动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一,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我部尽早安排任务和中央补助资金,协调落实有关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棚改贷款力度,大幅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片区会、开展专项督查等形式,狠抓工作进度。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完成全年开工600万套的目标任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2016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国务院部署,201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结合重点建议办理,我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分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顺利完成全年开工2000公里的目标任务。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全国已开7-37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开7-314万户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垃圾治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署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认定第4批共1598个中国传统村落,命名127个特色小镇。

第二,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化改革。

――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城市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城市管理监督局,推进落实执法制式服装、执法车辆、执法队伍培训等工作。

――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创新。从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入手,研究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一揽子工作方案。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开展了省级空间规划、市县“多规合一”、城市设计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面的试点工作,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全面开展建筑i改革调研,明确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在8省市开展了工程总承包试点。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12月底,各地建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近1200亿元,盘活了流动资金;各地累计退还建筑业企业各类保证金496.5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第三,推动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7

着重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他指出,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就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当前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他重点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的任务作了深刻阐述。

表示,国务院将按照《建议》的要求,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人民政协汇集了一批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希望大家积极献计献策。规划要凝聚全社会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贾庆林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共中央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贾庆林强调,围绕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献计出力,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是今年全国政协的一项重点工作。希望各位常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上来,积极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建言献策,不断开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局面。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负责人应邀参加开幕会。

10月20日下午、21日上午,会议举行分组讨论。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总理在本次常委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认为《建议》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全面概括了“十一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发展目标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建议》指导思想明确,对策切实可行,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期盼,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常委们在讨论中认为,“十二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将会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推进科学发展,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常委们还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就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建议。他们表示,人民政协作为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主要职能的重要机构,要团结和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切实发挥政协优势,积极履行政协职能,努力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分别参加了分组讨论。

21日下午,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15位常委和委员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

代表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界别和部分专门委员会的常委和委员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既符合实际、又鼓舞人心,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就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夏涛常委代表民革中央发言,建议要进一步促进粮食主产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郑兰荪常委代表民盟中央发言,就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实施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建设提出建议。宁崇瑞常委代表民建中央发言,建议大力支持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培育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凌孚常委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高度重视水安全,促进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冯炯华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在发言中强调,要把差别化的产业政策落到实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徐晓兰委员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赖明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提出要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黄志贤常委代表台盟中央发言,建议设立自由贸易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杨岐常委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就“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我国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提出建议。卢志强常委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建议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小企业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姚志彬常委在发言中提出,要汇聚各方智慧力量,认真办好广州亚运会,为促进亚洲的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陈锡文委员代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发言,建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农业的经营体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杨胜群委员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和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推动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张穹委员代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言,就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提出建议。林而达常委在发言中建议,强化农村节能减排管理,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主持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杜青林、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10月22日,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主持闭幕会。

贾庆林指出,这次常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对开好这次常委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到会就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情况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了重要的报告。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会同志高度评价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工作,完全赞同和拥护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和总理关于《建议》的说明。

贾庆林指出,要深刻认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切实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切实把握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点;深刻认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认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要求,始终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关于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深刻认识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中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重要作用。

贾庆林强调,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人民政协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使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过程成为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推进工作的过程,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谋划工作,使人民政协始终做到同党和国家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努力调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统筹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两支力量,把建言献策的成果运用好,切实做好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实施献计出力的各项工作。

会议通过表决方式,决定增补王天戈等23人为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决定增补李荣融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遵义、张基尧为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曹康泰为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杨崇汇、林树森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由于年龄原因,杨崇汇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

会议决定,撤销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8

工业经济由于外贸依存度较高,遭受的影响比较严重。面对严峻的形势,常委会领导从年初就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经营者的意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常委会及时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工业经济在县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将影响我县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碰到困难时,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之外,更需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帮助企业渡难关,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给他关怀和温暖,以此来调动企业的创业激情,增强企业渡难关的信心和决心。常委会在审议意见中,明确要求县政府,一是要在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百企,共渡难关促升级”活动中,树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碰到实际困难,尽力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经营。二是要千方百计寻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扶持现有企业转型升级,谋求新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专业招商职能;加大工业用地流转力度,努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建立进区项目评价制度,提高招商引资和进区项目的质量;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项目,要采取“一厂一策”办法进行重点培育,政策、用地、融资和关系协调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了有效推进审议意见的落实,各委办分组对县政府确定的重点技改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7月份的常委会会议又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审议意见研究落实情况的书面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抓好落实的要求。县政府认真处理和落实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有效改善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盘活了开发区的部分存量土地,一些企业技改和招商引资项目得到落实,基本实现了抓发展、保增长”目标。

二、着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

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甘泉”工程的逐步推进。受益人口将达25万人以上。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县政府编制了饮用水源保护规划,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为饮用水源保护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饮用水源水质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此反响比较强烈。因此,年常委会继续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列为监督工作重点,对年提出的相关审议意见研究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组织代表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开展了实地视察。9月份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我县饮用水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客观分析问题,肯定成绩、指出差距的同时,向县政府提出了要把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尽快制定出台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保障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经费,完善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政策,明确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责任,加强对污染整治效果分析的审议意见。同时,为能够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水质变化的情况,常委会还建立了水质检测结果备案制度,加强对污染整治效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长期以来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分布于浦阳江流域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引发违法占地、违章建房等一系列问题,群众要求整治的呼声很高。为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常委会把废旧塑料加工业污染专项整治列为年监督工作的又一重点。组织代表开展视察的基础上,9月底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废旧塑料加工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视察和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县政府对废旧塑料加工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是比较重视的做了大量工作。但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阻力比较大、工作成效不理想。针对存在问题,常委会强调:一是年初确定的整治目标不能动摇,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克服畏难情绪,下决心推进整治;二是要坚持依法整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三是要加大整治力度,整合部门和乡镇(街道)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努力完成整治的目标任务。县政府对常委会审议意见比较重视,多次召开了整治工作推进会,采取措施,攻坚克难,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常委会对“三农”工作高度关注,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采取执法检查、视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县农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收入增长不快的问题依然突出。所以,多年来常委会一直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多次向县政府提出发展来料加工,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为了有效推进来料加工工作,常委会组织代表对全县来料加工情况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工作情况的报告。视察和审议中,大家认为,县政府对发展来料加工的政策扶持力度,比周边县市要大,现在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实,把责任真正落实到基层。对此,常委会向县政府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来料加工工作的领导,营造更浓的发展氛围,加强对来料加工工作的考核,分村分点建好台账,为下一年度工作打好基础的审议意见。

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组织力量对农业投入保障情况、耕地保护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低收入农户增收情况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粮食生产与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常委会提出了要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加大违法占地整治力度、下功夫制止耕地抛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培训转移就业率,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规范提升,理顺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抓好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确保粮食生产与消费安全的意见。并对县政府研究处理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

主任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大家一致认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是一件民生大事,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任会议肯定县政府所做的工作,同时强调要加大资金注入的力度,切实解决保障能力不足问题;要做好与《浙江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政策衔接工作,尽快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同时也提出了村庄整治必须坚持“因村制宜”原则,常委会还组织代表分别就村庄整治和“甘泉工程”进行了视察。常委会对县政府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甘泉工程”要加大推进力度,抓好质量管理,完善运行机制等意见。

四、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监督和支持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常委会的重要职责。

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常委会近几年连续关注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年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后,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年,常委会对学前教育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听取了学前教育专项工作情况报告,提出了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意见。为此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就今后我县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促进了县学前教育的发展。

深入了解乡镇卫生院运行中存在问题。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建设运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织力量开展了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的调研。要求县政府要根据上级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制定好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乡镇卫生院人员定编问题上,要考虑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对乡镇卫生院改革前遗留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妥善加以解决。

对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委会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两个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的报告,四大项目”中的仙华文景和上山文化项目。强调要进一步明确项目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做深做透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为今后项目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听取了县政府关于新档案馆建设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了县档案馆迁建工程。提出了提升硬件的同时,要加强软件建设,实现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的意见。

五、认真督办代表建议

注重把握各个环节的质量,常委会始终把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看作是保障代表行使权力、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具体操作中。积极促进代表建议办理落实。

首先是抓好代表建议质量。常委会各位主任分头到联系的代表小组。亲自给代表们进行履职技能和撰写建议的培训。各代表小组又组织代表进行走访调研,收集事关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建议初稿。常委会要求各代表小组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初稿进行分析梳理,真实表达代表意愿,帮助指导代表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努力,代表建议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其次是抓好代表建议交办质量。常委会将大会递交的所有代表建议。由各工委分别提出交办的初步意见,提交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形成代表建议交办的具体意见,供县政府参考。县政府向承办单位正式交办之前,又安排时间听取县政府关于代表建议交办方案的报告,对交办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再作分析,并与县政府进行协调沟通,以促进代表建议交办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是抓好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县政府正式交办后。适时对重点建议和重点督办建议的办理情况分头开展了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以求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将134件建议办理答复件分发给各工委逐件进行审阅,并分头上门进行督办。事后,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各工委审阅和督办情况的报告,对所有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将分类梳理情况及时与县政府作了沟通协调。要求县政府对代表提得合理、办理条件具备的建议,要督促承办单位抓紧办理,尽早落实;对代表提得合理、办理条件暂不具备的建议,要列入今后的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认真办理;对个别受政策和法律法规限制、确实无法办理的建议,要向代表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代表谅解。县政府对常委会的意见比较重视,多次进行研究和协调,督促承办单位抓好落实,并适时对办理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实行查漏补缺,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常委会提出的24条需要转入年办理的代表建议,县政府正在逐步落实,有部分已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年度滚动。

六、切实做好经常性工作

紧紧围绕县委工作重点,过去的一年。依照人大工作特点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努力开展人大经常性工作。

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农村贫困户和城镇困难职工救济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工作监督方面。组织代表视察了浦义公路建设工程、城市秩序管理等情况,促进了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听取和审议了财政预算、审计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年度财政决算,向县政府提出了要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增强预算执行严肃性、完善财政投资项目监管和绩效评价制度,积极利用财政杠杆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审议意见。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年建设资金收支及年计划安排、年政府负债计划的报告,同意政府适度增加负债规模,批准政府性贷款2笔。同时,要求县政府要有计划地盘活存量资产,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要科学合理安排投资项目,高度重视民生工程;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听取和审议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关于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办案质量的报告,法律监督方面。法院关于执行积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要加强干警队伍建设、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等审议意见。听取和审议了检察院关于预防职务犯罪情况的报告,要求检察院要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正确处理预防与打击的关系,努力提高预防效果。听取和审议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就加强领导、理顺体制、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意见。开展了涉法涉诉情况的调研,扎实做好工作,全年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37批(件)603人次,息访58批(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207件,办理上级交办的件4件,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常委会在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同时,代表工作方面。继续开展“树代表形象,展代表风采”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工作情况,努力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各代表小组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积极组织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履职活动。广大代表在认真履职的同时,还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捐资出力,协助当地政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活动,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贯彻落实省、市、县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自身建设方面。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道德”建设活动,努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常委会对重点监督议题,事先都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摸清基本情况,找准存在问题,探索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审议做好准备,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增加工委委员,聘任工委咨询委员,进一步发挥了各工委的职能作用。

促进代表小组之间的工作交流。坚持邀请乡镇(街道)人大专职主席(主任)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常委会坚持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加强对乡镇人代会及人大主席团工作的指导,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过去一年常委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各位代表。县委正确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县政府、法院、检察院积极配合的结果,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此,谨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审议意见落实需要进一步强化,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督工作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代表建议办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虚心听取代表意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县委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把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作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加强对经济工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按照各自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做好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年常委会的主要工作安排是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和监督法的有关规定。

一、继续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监督。工业经济始终是县经济的重中之重。把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进行部署,这是十分正确的决策。县人大常委会要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监督,推动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将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同时选择几个涉企部门,听取和审议他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情况的报告,以此来促进政府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继续加强对环境污染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监督。环境污染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县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饮用水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年,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关注废旧塑料加工业污染专项整治成果的巩固问题,继续对相关审议意见研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还将安排时间,听取县政府关于水晶加工业污染整治方案的汇报,努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省市人大做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条例》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三、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落实情况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十一五”交通专项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促进规划编制质量的提高。听取和审议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情况报告,开展对四中、体育中心、浦义公路、侯中公路、江南市场群、旧城改造等重点工程的视察,推动重点工程建设。

四、加强对城乡统筹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关注耕地抛荒问题,组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推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落实情况、电力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的报告。同时将组织代表对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加强对宗教事务工作的监督,开展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五、加强对预算及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政府负债及偿还情况、非税收入和支出情况、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情况的报告,着力促进科学理财。

六、加强对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法院、检察院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检察院关于案件侦查监督情况的报告。听取县公安局关于合同诈骗案件、司法局关于社区矫正和司法所建设情况的报告,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关注“五五普法”工作。组织代表对远程审判设施建设、基层派出所硬件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继续做好人大工作,推动“一府两院”解决有关问题,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9

政风行风是政府机关和行业的作风,具体表现为政府机关、行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它是政府机关和行业部门的一种外在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和行业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政风行风是政府和行业的生命,也是一个地方政务环境的核心。政风行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水平,关系到当地政府的形象。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有利于直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和推动政府机关和行业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解决政务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省、市部署,我县在20xx年和20xx年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在这两年的民主评议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回顾两年来民主评议工作的基本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政风行风评议机制,对切实发挥政风行风评议在政风行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必要性

(一)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要做到执政为民,就必须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行业扎实、具体的工作来实现。在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执法行为尚不规范的现实情况下,政府部门要在各项工作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依靠政府部门和行业自觉行为是不够的,必须切实强化外部监督,特别是通过群众监督,推动政府部门和行业把为民谋利由自发转为自觉。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评议对象能够直接倾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找准人民群众对本部门本行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评议对象受到触动,增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主动纠正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要使政府部门和行业正确行使权力,除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自我约束之外,切实有效的民主监督十分必要。“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可以使政府部门和行业行使权力时处于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哪个部门和行业权力运行得好、使用得正确,就会造福人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哪个部门和行业权力运行出现偏差,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权力公正行使,有效防止滥用权力问题,更好地预防、与民争利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三)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政府兼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于一身,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这种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的精力放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通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给政府部门和行业创造一种外有压力、内增动力的激励机制,促进政府部门和行业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提高政府部门和行业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推动政府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

(四)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发展环境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水平,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发展速度的快慢。一个地方的政风行风状况,直接展示当地的信誉和形象。哪个地方的政风行风好,在发展环境方面一定会有优势,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争取主动,在你追我赶的发展大潮中走在前列。反之,政风行风较差的地方,在发展环境方面也一定会处于劣势,很有可能错失发展良机,陷于被动。从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的角度来讲,抓发展环境建设就必须要抓政风行风建设,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基本实践

近两年,我县根据上级安排,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对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机关及窗口行业单位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民主评议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成立了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县民评办设在县纠风办,并从县纪委、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局等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省、市方案,拟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报请县政府批转。在民主评议工作过程中,注意收集情况,适时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组建了民评工作宣传报道组,聘请了一批新闻报道联络员,在《**县报》、《**县人民政府网》分别开设了“民评动态”等专栏,在县电视台开办了“政风行风热线”特别节目,编发了《民评工作简报》,开展了民评征文活动和专题讲座活动,烘托了民评氛围。

三是加大自查自纠和整改力度。民主评议工作增强了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自觉、主动抓政风行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单位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契机,通过自查自纠、发送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征求意见和建议,切实找准本部门及下属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并狠抓落实。

(二)突出重点,着眼长远,求取民主评议工作实效。

一是突出重点,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参评单位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针对热点难点抓整改,努力以实实在在的评议成果取信于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索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基本杜绝,消减了群众怨气,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是注重实效,提升了机关效能建设水平。各评议单位围绕行风找问题,围绕问题查原因,边查边整改,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各被评单位机关效能建设。首先,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执政理念和“环境是最大品牌”、“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乎形象”的观念得以彰显和落实;其次,机关作风明显转变。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基本杜绝,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等不良现象得到根治;第三,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各参评单位进一步全面施行“首问责任制、主办责任制、限时办理制、服务承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第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与群众现场零距离接触,政府更深刻地了解到群众的所盼所急所需,群众也增进了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

三是着眼长远,建立了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各参评单位紧紧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认真整改,强化服务,促进工作,进而举一反三,深入检查政风行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着力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保证了政风行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三、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我县开展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民主评议制度,对实现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民主评议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时间较长,压力较大。每年三个多月的评议工作使参评单位在精力上的投入、时间上的耗费、经济上的负担都显得较重。纠风部门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放在这项工作上,影响了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是一次性评议对象较多并且固定。我县20xx年度有45家县直部门参加市本级评议,20xx年度有44家县直部门参加市本级评议,两年的评议对象基本一样,每年的参评单位较多,且统一按照上下联动方式开展评议工作,不利于基层纠风办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纠风工作。

三是满意度测评样本框由下级单位提供,且样本框数量较大,容易产生新的不正之风。样本框由下级单位提供,使评议代表与被评单位容易密切接触,参评单位可能会以参观、调研考察、发放纪念品等方式从情感上贴近代表,致使产生新的不正之风。而且一次性要求下级单位提供200—400个对象的样本框,下级单位普遍认为数量较大,难以保证质量。

四是部分评议员参加多个单位的评议,会产生抵触情绪。由于每个系统都要求建立数量较大的样本框,评议员的要求基本差不多,造成多个参评单位将同一个评议员列入样本框,甚至出现少数评议员参加近十个单位的评议,使部分评议员产生厌烦和反感情绪。

四、新形势下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对策探讨

(一)评议对象分类、分年度评议。由于评议对象在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工作难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评议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将评议对象全部放在一起评议,一方面工作量更大,另一方面评议员也不一定全部了解。为了体现民主评议工作的公正性,可以采用分类分年度评议的做法。分类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将具有行政执法权,与整治社会经济秩序、营造投资软环境、体现政府形象等关系较为密切的部门归为一类,其他的归为一类或再做划分。再根据参评单位的分类情况,每年评议一到二类单位。这种民主评议的方法既有针对性,又公平公正,而且工作量不大,减轻基层纠风工作部门的压力。

(二)评议内容有所侧重。评议内容首先要体现政风行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核心任务,主要集中在依法行政、勤政为民、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方面。但同时也要根据当年参评单位的类别,针对政风行风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工作重点,有所侧重。例如,对“窗口”类单位的评议,内容主要针对服务态度生硬,程序烦琐,办事效率低,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吃拿卡要报等方面,以利于促进部门和行业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对涉及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单位的评议,内容要紧紧围绕全面创新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解决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利于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对行政管理单位的评议,内容要以依法履行职责为核心,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利于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地方发展的建议篇10

一、改进地方立法的提出机制

地方性法规的提出机制,不仅指严格意义上按照法定程序提出立法的议案,而且包括对地方立法的项目提出建议的机制。地方性法规的提出与立项是地方立法工作的第一步工作,这一步走得好不好,对于整个地方立法工作至关重要。

从一个地方来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地方立法来保障和推进;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地方立法来规范和调节。因此,地方立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紧紧围绕本行政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立法决策同改革、发展的进程结合起来,通过地方立法,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需要用法规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为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现在,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加快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有关市场经济的立法,促进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应当成为地方立法工作的第一要务。市场经济越发展,改革越深入,利益主体就越趋多元化,利益关系变化就越大。原有的利益格局打破以后,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矛盾,这些都需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来调整和规范。我们在制定地方立法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和安排地方性法规具体立项的时候,都要把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原则。要由以往“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模式转变为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个制定一个。凡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障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法规,就要积极立项,加快起草制定,尤其是对市场经济发展中亟需用法规来规范和调整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更应该采取“急用先立”的办法,及时立项和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和调整。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子在加快,在地方立法中,不仅要注重法规的规范保障作用,而且要发挥法规的导向功能。地方性法规的立项和制定,不能仅局限于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和已经出现的矛盾进行规范和调节,而且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展望,对发展过程中即将或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问题进行预测,对发展市场经济中应兴应革的事情超前立法,积极引导。因此,要加强地方立法的前瞻性,加强立法预测,对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向,要有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预先考虑安排立法规划。

改进地方性法规的提出机制,要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继续发挥好政府及其部门在地方性法规提出机制中的作用。政府在经济生活中肩负着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职能,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了解全面,尤其是经济综合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对于哪些方面需要及时运用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和调整掌握更及时,提出立法建议更有针对性。要把及时提出立法建议或议案作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调动他们这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其在这方面的责任感,强化政府这方面的职责。二是权力机关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委员会和工作机构,在执法检查、调查视察等行使职权过程中涉及各方面工作的面比较宽,了解情况比较多,而且具有比较超脱、不受部门利益局限的优势,因而能够及时客观地提出立法的建议或者议案。要改变以往在地方立法中被动等待政府提出议案的局面,发挥权力机关主动提出立法议案的职能。三是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提出机制中的作用。人大代表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最为关注,对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了解最深,因而也最能从实际出发提出好的立法建议。人大代表提出立法建议和议案最主要的途径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每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代表们都能提出很多好的立法建议。如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很多代表建议,要把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地方立法的重点,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并建议就企业改制后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城市下岗事业职工和贫困地区农民生活保障、公共建设中被征地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问题,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这些,都是改革和发展中需要及时通过法规来规范和调整的重要问题。改进地方立法的提出机制,就要对人大代表关于立法的建议和议案,高度重视,认真采纳,积极实施。四是重视人民群众在地方立法中的意见和建议。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他们对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对于用地方立法来规范这些问题要求最为迫切,因此,他们对于地方立法不乏真知灼见。在制定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和立项时,要认真听取和采纳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要畅通这方面的渠道,广泛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通过人民意见征集、、走访座谈听取意见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于地方立法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注意多听取弱势群体对地方立法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地方立法五年规划时,更应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可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询地方立法的建议项目。

二、改进地方立法的起草机制

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立法的步伐难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跟不上。现在,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基本上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承担的。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起草部门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或是迟迟拿不出法规草案,或是可能更多地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在法规草案中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由于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政府部门享有很大的权利,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权利的再分配,而一些部门往往倾向于把本部门原有的权利和利益合法化。而且,几千年来“人治”的传统和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立法就是用法律法规来“治民”的思维定势,在法规草案的起草中还存在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政府部门起草法规草案,工作是难以做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一些急需的法规难以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应当在继续发挥政府部门在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改进法规草案的起草机制。

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地方立法权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而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法规起草工作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应增加自主起草法规草案。目前,地方性法规草案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法规草案,由人大常委会自主起草的还比较少,但实践证明其效果和作用都非常好。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江苏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时,考虑到这一地方性法规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这一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决定由人大常委会自主起草。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的同志,深入基层,走进农户,不仅听取农村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而且直接听取农民的意见,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情况的基础上,起草了法规草案。由于情况掌握得准确、全面,规定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同时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这一法规制定颁布以后,得到了农民群众、农村基层干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施行以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多年来,地方人大积聚了一大批立法人才,也积累了丰富的立法经验,完全有能力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工作中发挥“挑大梁”的作用。二是对政府部门起草的法规草案要提前介入。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可以提前介入到政府部门的法规起草中去,把大量的工作做在法规起草过程之中,把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法规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前。这样,既可以保证法规草案的质量,也能够提高立法的效率。

发挥各方面专家在地方性法规起草中的作用。在地方立法中,有很多事项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术问题,起草这类法规,仅有一般的工作知识和经验远远不够。为了保证这类法规草案能够及时、准确地起草,必须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起草工作。可以邀请专家对正在起草中的法规草案提出意见,帮助修改。有些专业性很强的法规,可以打破常规,采取委托起草或者招标起草的方式,直接把法规草案交给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起草。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地方作了有益的尝试。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将《广东省经纪人管理条例》等法规委托专家学者起草,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将《湖北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省社科院起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