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8:56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医改;城乡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领办;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40-02

为了整合卫生资源,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壮大,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卫生防病治病能力,尽量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县推行了县级医院领办乡镇卫生院管理模式。我院借助自身的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于2006年11月―2009年9月先后成功领办了玉峰中心卫生院、象山镇卫生院、回马镇卫生院、智水乡卫生院等4所乡镇卫生院;通过8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对被领办医院在规章制度的建立、人才培训、业务技术指导、上档升级、患者双向转诊、规范管理和群众就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1.领办背景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部分乡镇卫生院缺乏管理、资金、技术和设备,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状态,门诊人次大幅下降,住院形同虚设,当地老百姓看病难,基本医疗保障不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推进,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为此,县政府出台了《县级医院领办乡镇卫生院试行意见》,本着“自愿协商、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明确了领办者必须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身业务发展好、经济效益好,保证被领办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被领办医院管理无序、资金缺乏、技术薄弱、设备简陋,有摆脱生存发展困境的愿望。

2.主要做法

2.1坚持乡镇卫生院职能职责和权属不变。乡镇卫生院在领办后,继续坚持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爱国卫生、康复等综合,并承担对乡村医生的培训。被领办的乡镇卫生院可以加挂领办医院分院的牌子,乡镇卫生院现有资产,包括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和设备、土地权属等均归乡镇卫生院所有。

2.2实行“三统一”和管理权下放的管理模式。

2.2.1第一阶段(2013年4月以前),由领办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三统一”(统一领导、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保证乡镇卫生院的非营利医疗机构性质不变,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2.2第二阶段(2013年4月以后),领办医院将人财物管理权全部下放给被领办医院管理,领办医院继续帮助被领办医院完善医院管理、规范医院规章制度,指导、帮助被领办医院创建或保持达到基层医疗机构等级医院标准。

2.3领办医院负责人才和技术支撑。领办医院负责被领办医院培养、引进人才,并选派临床经验较丰富的卫技人员到被领办医院作业务指导和技术把关,建立上级医师把关制度和双向转诊机制,保证基本医疗的开展。

2.4严格控制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成本。领办医院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和较为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控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成本,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5保证领办后国家及政府投入不变。领办后,同等享受国家和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政策。

3.主要成效

3.1盘活了乡镇卫生院。一是扭转了乡镇卫生院分散经营的状况,不同程度化解了乡镇卫生院债务;二是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院容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目前,领办的4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所已创建为一级甲等综合医院。

3.2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领办医院通过完善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增派技术人员,增添医疗设备,增设临床、医技科室和床位等措施,使基层群众在当地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保健服务和乡镇卫生院相对低廉的收费,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3.3促进了县级医院快速发展。领办医院通过开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拓宽了发展空间,扩大了服务范围,为县级医院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3.4解决了乡镇卫生院职工后顾之忧。领办医院为被领办卫生院职工补交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费用,乡镇卫生院职工年收入大幅增加,同时,还解决了部分人员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4.问题与思考

4.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我县乡镇卫生院从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后,对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绩效工资实行定额补助,不足部分(包括人员基础工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等费用)均由卫生院自行负责,特别是执行国家“药品零差价”政策后,政府补偿机制还没有相应完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运行存在困难。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能因为乡镇卫生院被领办而减少,相反,为体现政府购买服务,应按各级政府的要求,保证公共卫生经费的到位,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1]。

4.2医保统筹补偿机制欠完善

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市级统筹,并制定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控制标准,实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提高了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标准和医疗费用报销起付标准,降低了报付比例,基层群众“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医保部门应建立医保统筹补偿及总额付费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年度医保基金统筹情况与基金实际支付情况适时对城乡居民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控制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4.3职工队伍不稳定、人才匮乏

虽然领办医院选派了医疗业务骨干到被领办卫生院工作,但异地执业认定和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岗位临时聘用人员身份确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由于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艰苦,技术又难以提高,加上待遇太低,很多乡镇卫生院有事业编制都招不到人,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去,现有人才流失严重,部分基本诊疗科室都无法正常开展。政府部门应加大用人制度改革,制定有利于稳定农村卫生人才的政策,吸引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2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财政部门审查、确定的,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审查和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并便于管理;

    (二)兼顾专科和综合、中医与西医,布局合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三)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竞争;

    (四)有利于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条  以下类别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定点资格:

    (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

    (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院(所);

    (三)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四)诊所、中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五)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六)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会卫生服务机构。

    第五条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后,医疗机构及所在单位的职工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能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医疗机构。

    第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二)符合医疗机构评审标准;

    (三)遵守国家有关医疗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健全和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四)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政策,经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

    (五)设立了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或配备了管理人员,制定了管理制度;

    (六)能按照基本医疗保险业务要求配置必要的微机应用设备(包括电脑和poS机)具有微机联网能力和熟练的操作人员;

    (七)严格执行国家、省和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履行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

    第七条  定点医疗机构审定程序:

    (一)申请资格

    符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并愿意承担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报《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

    2、医疗技术设备清单及收费标准;

    3、上一年度业务收支情况和门诊、住院诊疗服务量(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住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等),以及可承担医疗保险服务的能力;

    4、符合医疗机构评审标准的证明材料;

    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

    6、申请时上一年度的下列报表:

    ① 基层卫生单位综合统计表-表1(卫统1表1-11表);

    ② 基层卫生单位综合统计表-表2(卫统2表1-5表);

    ③ 诊所、卫生保健医务室机构人员年报表(卫统表4表);

    ④ 卫生部门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卫统表32表);

    ⑤ 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表33表)。

    (二)资格审查和确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卫生、财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申请和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定点资格审查和确定(具体审查考核办法另行规定)。然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申请书》上签署合格意见,发给《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

    (三)签订协议

    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医疗费用结算的定额标准、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及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措施,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为1年。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均有权解除协议,但须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和参保人。

    (四)公布挂牌

    已签订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并予授牌。其标牌样式,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订制。

    第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或工作人员应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共同做好定点医疗服务工作。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单独建帐,并按时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医疗费用月度统计表》等有关资料。

    第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要逐步实行总额控制、结构调整、分别核算、分别管理。

    第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就医人员的证卡;要审核处方用药、功能检查、住院诊治等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第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统一使用经劳动保障行政和卫生部门认可并符合医疗文书规定的复式处方、住院分户帐等各种单据的帐表卡册,同时使用统一制定的专用发票。

    第十二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结算方法,按月及时足额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医疗费用,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和除急诊外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三条  参保人可在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自主选择医院就诊,并可自主决定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或持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第十四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费用的检查、审核。定点医疗机构有义务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审核医疗费用所需的全部资料。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部门行政要会同卫生、财政、物价等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和管理情况的监督并建立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情况的评议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视不同情况,可采取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或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十六条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实行年检制度。年检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下列材料:

    (一)年检申请表;

    (二)《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

    (三)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的年度工作总结;

    (四)有关医疗保险的财务资料;

    (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所规定的其它资料。

    第十七条  未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下一年度内取消其定点资格,并向社会公布。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3

总结改革成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

“管办分离”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重新定位。改革前,市属医院的经营权、人事分配权都归市卫生局,市卫生局承担着“既管医院、又办医院”的双重角色。实行“管办分离”后,卫生局的行政职能由“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对医院实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作为政府办医职能和所属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市医管中心,承担起“办医院”的职责。改革后的卫生局和医管中心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逐步呈现出“管得更好、办得更精”的良好局面。

1.强化政府公共职能,无锡“大卫生”格局基本形成

“管办分离”后,市卫生局根据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公共卫生、监督监管、市场开放“四大职能”,从根本上转变了过去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市属医院管理上,而疏于宏观卫生行业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打破了以往“重医轻防、重城轻乡、重上轻下、重办轻管、重公轻民、重费轻保”的思维和工作格局。目前,无锡“大卫生”的服务格局已基本实现。

2.履行办医主体责任,中心“办医院”成效可圈可点

市医管中心努力探索医院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以“资产”和“服务”为纽带,着力当好“办医院”角色。在市属医院全面推行“法人代表任期制”(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法人代表任期目标责任制),启动“一个中心三个平台”数字化建设,按照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成立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管理、医学科学技术、医疗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院信息化促进、财务审计、医疗设备管理、基本建设管理、药品集中采购与管理等10个专业委员会。由于更加专注于专业管理,市属医院发展步伐明显加快,6家医院创建成为“三级甲等”医院、4家医院创建成为省基本现代化医院。国有资产效益得到保值增值,净资产已近21亿元,同比增加6.75%。2006年科研工作首次获得国家及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填补了无锡卫生系统的空白,2006年度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总数占全省13个城市总数的五分之一,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在全省“医院管理年”多次评比中名列前茅。

3.尽释医院经营活力,医疗“服务力”实现大幅提升

以“法人代表任期制”为主要内容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释放了医院领导人尤其是医院院长的经营活力和工作热情。市医管中心与医院建立了一种契约式管理模式,将多种事务性工作委托管理,让医院法定代表人享有更加充分的话事权,院长对医院医疗服务、资产经营活动和行为负总责。通过实行医院自主经营管理,强化了医院经济管理,增强了内部运行效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医院职工,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经营活力激发的直接结果是医疗“服务力”的大幅提升,医疗纠纷的投诉量大幅下降,有多家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双向转诊关系,逐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明晰职能定位,谋求发展大业新举措

无锡卫生事业“管办分离”改革是无锡市委、市政府探索卫生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战略性决策,是一次“政府自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那么,医管中心的职能到底是什么?根据无锡市的现有经验,应该是宏观决策、指导经营和资产运作三大职能。

1.加强宏观决策,解决办医院的方向问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督的原则,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无锡医管中心的办医方向必须服从于这个大局,必须牢固树立市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办医方向,充分发挥无锡市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优势。

2.指导医院经营,解决办医院的主题问题

市医管中心对所属医院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指导职能的发挥上,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出现管理角色上的“错位”和“越位”。指导医院经营要抓住办医过程中的主题,重点做好3个方面的指导工作:一是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要在《医院院长工作条例》、《医院党委工作条例》、和《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3个重要文件的框架内,深化医院“法人代表任期制”,提高医院决策科学化和管理民主化程度,逐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模式的医院管理体制,以增强医院的发展活力。二是鼓励科研创新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是贯穿于“十一五”期间卫生科技工作的主线,要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关键是因时因地合理选择自主创新的形式,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学优势,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医管中心要在卫生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扶持和服务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医疗质量已涉及医院工作效率、费用控制、服务态度等多方面。医管中心要致力于一个体系建设和五方面工作强化。一个体系建设,就是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行专家质控工作,通过专家进行专业质量控制深化质量管理内涵,强化过程,强调结果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全面提高质量指标和效率指标。五个方面工作强化,就是加强“三合理”管理、药事管理、院内感染管理、依法执业管理、执业医师管理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处理工作,全面提高市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3.合理运作资产,解决办医院的保障问题

无锡医管中心代表政府管理着市属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全面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医管中心要从医院运作机制和经营模式制定好策略,合理运作好医院资产,解决办医院的保障问题。一是在医院“管理专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设置总会计师制度,由总会计师组织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与医院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经济管理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一个高效的医院管理体系,有力推进医院服务经营管理和医疗业务发展,促进医院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二是要改变医院单纯医疗经营模式,要变“以药养医”为实现多种经营养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医院资产经营好能为病人提供多种服务的经营项目。如办好超市方便病人、办好住宿方便随之而来的家属、办好为病人及其家属所有与就诊、住院可能产生需求的一切社会服务项目。实行两条线管理模式,一条线管理好医疗主业服务,确保市属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到位,另一条线经营好多种围绕医疗活动的副业服务,以其他经营性项目来补充医疗公益服务补偿不足的问题。同时,市医管中心要在改革、保障、政府资助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发挥好协调作用,为各医院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指导各院经营管理,不断加大医院资产的监管力度,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优化管办关系,建设和谐卫生好局面

要用建设和谐医疗卫生系统的总目标来优化管办之间的各种关系,统领管办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共同开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管办双方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在感情上尊重理解,实现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处理问题,工作上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职能也随之清晰。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4

**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紧紧围绕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个中心,突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卫生改革发展三项任务,切实做好重大疾病控制、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爱国卫生和卫生行风建设六项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依法监管,不断提高全市卫生行政管理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药、水、游"三大产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努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任务。正在建设的疾控中心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和装备任务;已完成基建任务的县(区)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按照平战结合、重在能力建设的原则,市传染病医院、急救中心和10个县传染病区建设必须于10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切实做好非典、人间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防治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以碘缺乏病和煤烟型氟、砷中毒为重点,全面完成"十五"地方病防治和95000户防氟改灶任务,组织考核和验收。实行计划免疫分片包抓责任制、定期检查表彰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计划免规范化乡镇和"达标"县区创建活动,首批岚皋、旬阳和平利三县达到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技术服务,市、县疾控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任务,提高接种质量,"七苗"有效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报,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杜绝谎报、迟报、漏报、错报现象发生。

按照"改革发展,依法监管,网络规范,住院分娩"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妇幼卫生"基层工作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网络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完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管理率分别达85%以上。发挥各级医院妇产科、儿科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做好"降消"项目实施工作。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安康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和工作进度。继续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集镇、卫生示范村,做好已创建卫生县城荣誉的保持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改厕改水,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健全市级和十县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赈灾和救灾防病工作中的作用。

二、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比较薄弱的状况。切实落实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卫生执法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一长两干"、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其余人员的人头经费暂达不到80%补助标准的,可分年度逐步达到;对村级"两员"报酬按照每月不低于600元的标准予以保证。市疾控中心和白河、汉阴、岚皋、宁陕县疾控中心要实现财政预算全额管理。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上划县区卫生局管理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和办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两个效益。对非建制的乡镇卫生院(所)实行撤并重组,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托管、拍卖等多种形式改制经营,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行院长公选制和防疫妇幼专干公考制,保证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卫生快速发展的意识。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中医院建设、卫生专项建设、艾滋病示范县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卫生贷款项目的报帐、资金返还、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提高中西部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做好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动员、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参保率。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运行。

三、大力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加强优势、强势专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效益。做好市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以及急救、麻风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心的组建工作。做好铁路医院、卫生所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资产管理组织,医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做到既扩大医院经营自,又保证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

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对经营不善的国有医院实行股份制、国有民营等产权、经营权改革。

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院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财政补偿政策,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费用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及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召开医院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研讨会。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按照投资多元化、工作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的思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引导部分二级医院延伸办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准入、监管和指导。

组织实施新一轮医院创建等级工作,完成等级评审任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院临床质量控制体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开展医疗质量大检查。抓好示范中医院和重点中医院中医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市中医院中医药科技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做好医院内交叉感染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创建示范中心卫生院工作。

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认真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建立完善应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救灾防病、安全生产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组织开展经常性模拟演练,保证各项应急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及时准确。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综合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法律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监测抽捡、案件查处等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施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强化市级指导、培训和督查职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完成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在乡镇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监管模式,充实加强基层和农村地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临床用血和采供血监管,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组织实施好传染病防治、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安全。

六、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教兴医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组织实施好"235"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优势专科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次队伍。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城市医疗机构,从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对一"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做好省、西安市和市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拓展新业务。版权所有

七、转变职能,全力推进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5

一、努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任务。正在建设的疾控中心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和装备任务;已完成基建任务的县(区)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按照平战结合、重在能力建设的原则,市传染病医院、急救中心和10个县传染病区建设必须于10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切实做好非典、人间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防治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以碘缺乏病和煤烟型氟、砷中毒为重点,全面完成"十五"地方病防治和95000户防氟改灶任务,组织考核和验收。实行计划免疫分片包抓责任制、定期检查表彰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计划免规范化乡镇和"达标"县区创建活动,首批岚皋、旬阳和平利三县达到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技术服务,市、县疾控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任务,提高接种质量,"七苗"有效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报,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杜绝谎报、迟报、漏报、错报现象发生。

按照"改革发展,依法监管,网络规范,住院分娩"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妇幼卫生"基层工作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网络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完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管理率分别达85%以上。发挥各级医院妇产科、儿科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做好"降消"项目实施工作。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安康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和工作进度。继续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集镇、卫生示范村,做好已创建卫生县城荣誉的保持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改厕改水,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健全市级和十县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赈灾和救灾防病工作中的作用。

二、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比较薄弱的状况。切实落实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卫生执法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一长两干"、

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其余人员的人头经费暂达不到80%补助标准的,可分年度逐步达到;对村级"两员"报酬按照每月不低于600元的标准予以保证。市疾控中心和白河、汉阴、岚皋、宁陕县疾控中心要实现财政预算全额管理。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上划县区卫生局管理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和办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两个效益。对非建制的乡镇卫生院(所)实行撤并重组,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托管、拍卖等多种形式改制经营,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行院长公选制和防疫妇幼专干公考制,保证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卫生快速发展的意识。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中医院建设、卫生专项建设、艾滋病示范县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卫生贷款项目的报帐、资金返还、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提高中西部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做好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动员、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参保率。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运行。

三、大力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加强优势、强势专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效益。做好市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以及急救、麻风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心的组建工作。做好铁路医院、卫生所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资产管理组织,医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做到既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又保证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

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对经营不善的国有医院实行股份制、国有民营等产权、经营权改革。

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院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财政补偿政策,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费用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及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召开医院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研讨会。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按照投资多元化、工作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的思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引导部分二级医院延伸办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准入、监管和指导。

组织实施新一轮医院创建等级工作,完成等级评审任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院临床质量控制体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开展医疗质量大检查。抓好示范中医院和重点中医院中医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市中医院中医药科技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做好医院内交叉感染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创建示范中心卫生院工作。

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认真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建立完善应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救灾防病、安全生产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组织开展经常性模拟演练,保证各项应急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及时准确。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综合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法律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监测抽捡、案件查处等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施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强化市级指导、培训和督查职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完成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在乡镇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监管模式,充实加强基层和农村地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临床用血和采供血监管,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组织实施好传染病防治、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安全。

六、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教兴医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组织实施好"235"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优势专科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次队伍。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城市医疗机构,从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对一"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做好省、西安市和市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拓展新业务。

七、转变职能,全力推进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通知精神为统领,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通过县医院、县中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改革试点,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原则;实行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县情,稳步推进;坚持创新,强化服务;努力实现“医务人员受鼓舞,监督人员易掌握,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公立医院的药物制度

县医院、县中医院要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结合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做好基本药物应急储备。卫生局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的指导和监管,加强医院规范药房建设。2012年,县医院、县中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二)改革公立医院的收入管理模式

县医院、县中医院2012年对收入核算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疗、药品和其他收入、全部上缴县财政专户。县卫生局、县财政局根据医院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及时考核,县财政局依据考核意见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款项。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专户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县医院、县中医院发展中的历史债务由省和县级财政3年内逐步还清。

(三)改革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机制

1、科学确定机构编制。依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构成和县医院、县中医院服务能力,合理确定编制基数。县医院按580张床位核定编制986人(1:1.7),县中医院按250张床位核定编制325人(1:1.3)。

2、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县医院、县中医院认真做好经费测算,并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县医院、县中医院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收支、专户管理、及时拨付、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根据医院的房屋设备数量和种类、职工人数及人员结构、历年服务数量和社会平均收费水平等因素核定医院的合理收入,测算核定县医院、县中医院应该达到的收入规模和支出水平。

(四)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县医院、县中医院要建立理事会等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成立由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发改局、人大代表、试点医院领导和职工代表等9人组成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法人负责制。实行院长聘任制,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按程序选择、考核、提名,由理事会履行聘任手续。逐步建立以理事会为决策部门、以医院运营组织为执行部门,以行政监督、职工监督、社会监督为主要监督手段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五)改革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医疗质量、工作绩效和社会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办法,县卫生局要对县医院、县中医院进行目标考核,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人事、财政、卫生部门依据县医院、县中医院2011年度津贴补贴的实际发放水平、自有资金情况和经费来源情况,以及改革性补贴所需资金和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下达各医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量,扣除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后,其余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保证县医院、县中医院在核定工资总额的基础上,增加不低于10%的财政投入用于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县医院、县中医院在卫生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内部职工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按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进行分配。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六)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医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科学设岗,定编定岗不定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人用人,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

2、完善医院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要按照量化考核、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保证职工改革后的收入不低于改革前,确保医务人员的待遇稳中有增。

3、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实行院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医院风险经营意识。按照医院财务有关规定,加强医院财务监管,严格预算和收支管理。落实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4、加强医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在县级医院就业,并为其长期在县级医院工作创造条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培养医护人员和奖励优秀人才,积极培养县域内学科带头人,加强护理、影像、检验、药学、病理等卫生技术人员引进和培养。县医院、县中医院每年选送不少于3名骨干医师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省市较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县级医院整体医疗卫生能力和医疗水平。

(七)推行付费机制改革

1、对医疗保险付费机制实行预付制(包括门诊、住院),即:保险管理机构按照公立医院保险患者上年度平均月报销金额,提前一个月拨付给医院,作为医院的报销周转资金。次月结算,年底决算。

2、科学合理测算确定单病种付费标准,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机制并执行预付制度。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超支部分医疗保险机构不予承担,结余部分留给医疗机构作为(单病种)平衡备用金。

四、时间、方法、步骤

试点工作时间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试点启动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1、县政府、卫生局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提高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认识,统一思想。

2、县医院、县中医院对本院基础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摸底,依据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形成本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3、召开全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大会,学习贯彻全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和相关政策,并按步骤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1月)

1、县医院、县中医院于2011年12月底前分别成立由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发改局、人大代表、试点医院领导和职工代表等9人组成的理事会。

2、县医院、县中医院在对现在药品调查摸底,核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全省规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并按全省药品统一采购、配送的要求,储备好基本药物。同时按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从2012年2月1日起,首先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率销售。

3、县医院、县中医院自2012年2月1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院医疗、药品收入及时上缴财政专户。

4、县医院、县中医院每月向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汇报改革进展情况。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及时帮助解决试点医院改革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5、2012年7月中旬由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积极稳步推进下一步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对县医院、县中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委、县政府作出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

2、完善县医院、县中医院改革思路与政策,初步形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的模式。

3、县委、县政府召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县医院、县中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1、成立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县长

成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县卫生局副局长

县编办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县民政局局长

县财政局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副局长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县物价局局长

县卫生局纪委书记

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主任由卫生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发改局局长、人社局局长、财政局局长担任。

2、成立县卫生局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卫生局副局长、县医院党委书记

卫生局副局长

卫生局党委副书记

卫生局纪检书记

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卫生局党办主任

卫生局人事科长

卫生局医政科长

卫生局医改办主任

卫生局审计科长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医改办,主任由医改办主任担任。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县发改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编办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政策制定、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取得实效。

(二)加大政府资金支持

县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助政策。2011年,省财政将给予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县补助500万元,用于试点医院的启动资金。2012年,省级财政将给予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县补助2000万元,用于试点医院的启动资金。县级财政要按1:1比例配套投入,用于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7

20xx年安徽农村卫生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卫生室的管理,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有条件的村,应建立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是农村基层卫生福利事业单位,受村民委员会领导。

第三条村卫生室可以在原大队卫生室基础上举办,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毗邻村联合办、乡(镇)卫生院固定设点、乡村医生联合办,乡村医生承包等多种形式。

开办村卫生室应报经乡(镇)卫生院审查同意,并接受其业务指导。

第四条村卫生室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为群众健康服务的方向。群众就医,可为实行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看病收费以及群众自愿接受的其他办法。

第五条村卫生室的任务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普及卫生常识;

(二)指导本村的爱国卫生运动,承担本村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和疫情普查、上报任务;

(三)诊断、治疗一般疾病和进行急救处理;

(四)指导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和进行科学接生;

(五)完成卫生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六条村卫生室人员,由村民委员会在下列人员中聘用:

(一)已取得证书的乡村医生;

(二)经县(市)卫生局考核合格的卫生员;

(三)退休、退职的医务人员。

村卫生室的人数,视服务范围的大小而定,一般为二至三人,其中应有女性。聘用人员需报乡(镇)卫生院备案。

第七条村卫生室人员必须做到:

(一)努力学习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好文明服务;

(二)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高防病治病的业务水平;

(三)积极参加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八条村卫生室人员的报酬,从以下渠道解决:

(一)开展医疗业务的收入;

(二)从事防疫、保健的劳务收入;

(三)经济条件较好、群众自愿实行合作医疗的地方,可以从集体公益金中给予补助或由群众自愿集资给予补助。

第九条村卫生室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一)医疗、护理、保健、预防接种和计划生育筹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做好登记和原始记录。发生医疗事故和差错,应如实上报乡(镇)卫生院,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严格执行县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医疗收费标淮和药品价格,积极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经济有效的传统疗法,合理诊治,合理用药。

(三)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四)建立财务收支帐目,收费应有单据和存根。集体力、联合办的卫生室应适当提留积累,用于发展卫生事业。

第十条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管理。其一切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不得平调其财产和资金。违者,依法查处。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改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是指卫生行政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主管的公立医院在监管与举办的行政管理关系上适度分开措施的总和。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进行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管办分开”成为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我国的公立医院是在解放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政府直接创办建立的,政府集管办责任于一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立医院“管办合一”模式下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弊端逐渐显现,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政府管办不分,医院缺乏经营管理自;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补偿机制缺乏;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责权利不统一等等。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成为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出路。

一、发达国家与地区公立医院管理经验

(一)美国医院。以私有制为基础,在医院管理上实行以自由经济、自由经营、自由竞争为主导的模式,政府干预十分有限。美国医院分为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以私立医院为主,约占70%。其中,公立医院都隶属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行政管理由所属政府机构负责,但内部经营管理权完全交给医院,由医院自主经营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大部分公立医院是以治疗急性病为主的综合性医院,不论支付能力,向所有的患者提供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二)英国公立医院。通常称为nHS系统医院,约占全国医院总数的95%。医院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经营管理自,医院内部设立董事会,负责规划医院的总体经营战略、监督所有政策的执行、确保医院的资产安全,等等。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约束机制,对医院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并通过政策设计、行政管理、财务规范和医院外部监督等方式,保持激励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三)香港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公立医院约占医院总数的95%以上。1990年12月,香港成立医院管理局,负责管理香港所有的公立医院,医院管理局作为一个法定组织,其职能主要有:根据公众对医院服务的需求所需的资源,向政府提供意见;管理及发展公立医院系统;就公众使用医院服务需付的费用,向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建议恰当的政策;设立公立医院;促进、协助及参与医院员工的教育及培训,进行医院服务的研究。香港实行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成立医院管理局,并明确其权、责、利,强化了公立医院管理,提高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有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医院管理局的努力下,香港的医院进行联网管理,资源得到了合理管理和使用,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公立医院管理方面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经验,为我国公立医

院“管办分开”改革提供了借鉴参考。

二、国内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模式

目前,国内公立医院的“管办分开”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以上海的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都的医院管理局为代表,都是放在国资委属下,代表政府作为出资人来管理医院,与卫生局是平级或平行关系。

第二种模式是北京将于近期正式挂牌的“医院管理局”,放在北京市卫生局属下,负责微观的行业管理,而市卫生局更多是管宏观的卫生规划。

笔者倾向于北京市的改革模式,因为医院本身是医疗体制中的一部分,还是得由卫生部门管理,如果归到国资委不利于保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完整性,还容易造成部门之间职能扯皮。

三、我国“管办分开”的对策

总结近年来各地“管办分开”改革的实践,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提出以下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关系到行政理念、行政管理体制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必须统筹全局,协调推进。

(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改革后重复设置机构、办医院机构行政色彩过浓等问题,有助于实现“管办分开”改革后政府所有权与医院法人经营权的分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应由董事会、医院管理层和监事会三部分组成,分别作为医院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三)完善公立医院现行补偿机制。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是避免“管办分开”改革后公立医院出现市场化倾向和趋利行为的根本举措。改革现行的预算补助方法,取消公立医院按人头拨经费的财政补助方式,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根据医院的级别、工作量、效益等进行财政补助,促使医院减员增效,努力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采取项目化预算,宏观调控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根据区域规划、资源的浪费医疗布局和医院实际经济能力,制定购置计划并统一协调,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完善医疗服务定价方式,合理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提高体现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严厉打击商业贿赂,控制药品收入提高,解决以药补医瘤疾。

(四)健全医院外部监管机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公立医院监管制度,改革监管手段,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确保医院信息的公开透明,公立医院定期向社会公布工作成绩和资产运行情况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鉴于管办合一模式的弊端,“管办分开”已成为各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普遍趋势。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使医院真正享有经营自,实现医疗保健服务的公平、优质和高效。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江南,徐昕.公立医院需要什么样的管办分离.中国医院院长,2008.14.

[2]蔡江南,徐昕.公立医院究竟应当如何进行“管办分离”.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8.11.

[3]陈雄靖.现行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医院管理论坛,2005.22.

[4]迟宝兰,郑雪倩.看国外公立医院如何改革.中国卫生,2007.2.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广大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和督导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覆盖面,动员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合,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农民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参合率达到90%以上。

(二)科学调整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方案。认真贯彻落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农合领办〔〕4号),科学设计补偿方案,合理调整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分段补助比例、起付线、封顶线,提高农民参合的受益面和受益率。

(三)积极争取政策,提高我区农业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力争将我区纳入国家和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范围。

(四)规范经办机构管理。加强我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乡镇级经办机构实行经办机构垂直管理,人员、经费、工作统一安排,管理人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实行“管办分离”。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培训班,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财务管理、信息、报表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

(五)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资金使用公示制度、资金管理审计制度等。在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自查的基础上,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调查,保证基金使用安全。按照《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农合领办〔〕31号),加强我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六)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制定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细则并定期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用药水平。监督落实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给予合作医疗患者在诊疗费、检查费等方面的减免或优惠政策。拟定全区合作医疗药品目录,严格规定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并实行病人检查、用药、治疗、费用清单审核签字制。

(七)探索门诊统筹模式,进一步探索门诊基金统筹和门诊家庭帐户相结合的模式,解决参合农民门诊补偿问题。

(八)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就医时,应广泛使用中草药和中医的适宜技术。

(九)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在完善区级合作医疗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加强与市级数据中心连网,将定点医院连接到网络系统内,逐步实现网上审核报销、基金监管和信息传输,提高管理效率,方便农民就医。

(十)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根据《市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总体方案》,制定《区农村服务机构建设方案》。

(十一)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建设。增加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制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全年完成4所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民看病条件。

(十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分类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培训,做好两年一个周期的乡医岗位培训。继续深化“千名医生下基层”活动和对口帮扶工作,根据乡镇卫生院的相关需求,安排乡镇卫生院中青年业务骨干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要求大医院安排医技护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一帮一”指导,从软件上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

(十三)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改革。

(十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建设。按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承担公共服务的职能及任务,修改完善《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内容及标准》,做好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血防及爱卫等工作。

三、组织领导

成立落实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万磊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段小红、区卫生局局长宋朝友任副组长,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农业局、区卫生局分管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在区卫生局办公,由卫生局副局长刘江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专班,具体落实,责任到人。

四、职责分工

(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农业局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做好农村卫生推进工作。

(二)区合管办

负责编制《区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方案》和申报工作,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负责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的综合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和科室完善全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负责汇总工作完成情况。

(三)区卫生局办公室

负责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宣传报道。负责协调,共同做好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会议组织、文秘事务等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千名医生下基层”工作和配合实施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

(四)区卫生局疾病控制科

负责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继续开展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创建活动。负责农村妇女与儿童保健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五)区卫生局卫生法制监督科

负责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与指导;打击无证行医违法行为,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配套政策,加强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收费价格的管理与指导。

(六)区爱卫办

负责指导、督促农村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

(七)区卫生局人事教育科

负责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千名医生下基层”工作。

(八)区卫生局财务科

协助有关部门编制《区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总体方案》和申报工作,配合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维修改造工作;制定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贴项目和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核拨公共卫生专项补助经费。

(九)区卫生局医政科

负责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设置、设置审批、注册登记、校验等管理;指导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负责农村中医机构的服务质量管理。落实中医药参与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十)区血防办

负责指导、督促农村开展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十一)区疾控中心

负责督导、评价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免疫接种、疫情上报、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疾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健康促进工作。负责督导、评价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

(十二)区妇幼保健所

负责督导、评价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农村妇女儿童保健工作。

(十三)区卫生监督所

依法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打击农村无证行医违法行为。

五、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印发落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为民办实事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要求。

2、各乡镇卫生院,局各科办要根据实施方案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工作内容,提出具体措施,拟定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准备。

(二)实施阶段:

1、拟订《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加大宣传和督导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全区参合率达到90%以上。

2、制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4所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

3、区卫生局有关科办和相关部门制定《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内容及标准》,协调做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的落实、核拨工作。

4、开展大中型医疗机构启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千名医生下基层”工作。

5、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及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6、制定区乡村一体化管理规定。

7、5月底前,配合市区财政、市区审计部门完成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调查。

8、6月底前,拟定全区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及定点医院机构管理办法。

9、继续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医技护人员以及公共卫生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力争年底前,配合市局完成全区培训任务。

10、10月底前,协助有关部门完成4所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任务。

11、11月底前接受市有关部门对我区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工作。

(三)总结阶段

认真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检查考核及总结。

六、工作措施

(一)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按照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拟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进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推进农村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各乡镇及区直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部署各阶段重点工作。

卫生院医保管理办法篇10

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无锡卫生事业改革的正式启动和无锡市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的初步建立。无锡市委副书记张锦贤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无锡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历史的事件,无锡卫生事业正经历一场变革。这个改革举措在全国是领先的,有关专家称之为医疗改革的“无锡模式”。目前,卫生部对无锡市的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了肯定。

历史症结:管办不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疗体制改革,经过13年的历程,“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广泛存在医疗机构公益性与营利性不分、医药不分和管办不分的现象,这是造成医疗体制改革困难重重的原因。管办不分是医疗体制上的弊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多年直接办医院、管医院,严重地阻碍了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卫生职能――弱化

在传统医疗体制下,卫生局的工作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卫生经费的投入重医院轻社区,重医疗机构轻公共卫生机构等等。无锡市卫生局局长王爱国认为:卫生局的管理应该是全行业的管理,而不单是管理几家直属医院。

由于没有全行业的体制,没有大卫生的意识,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出现偏差。在集中人、财、物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时,公共卫生事业受到了忽视。疾病预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等基层卫生和基本医疗水平低下,政府应该承担的发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责任没有到位。

卫生运行机制――僵化

王爱国指出:作为行业管理和为公共服务的卫生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医院的经营业务和内部管理等具体事务上。卫生局长变成了医院的“总院长”。由于卫生局职责不清,该管的没有管起来,该放的没有放掉,使医院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地位和身份不能形成。医院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都要卫生行政部门决定,使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医院的经营管理缺乏应有的活力。

“教练员”=“裁判员”――尴尬

卫生局既要代表政府,又要代表病人,还要代表医院的利益,这就造成在对医院的管理上,卫生局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办又办不好,管又管不到位,在重大决策和对一些问题处理上往往患得患失,处于两难境地。

由于隶属关系上的亲疏,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违规行为的处理往往存在着手软情况,而在资金扶持、专科建设、人才引进、设备配置等方面多有照顾,在行业管理上出现不平衡现象。同时由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办医院,使行业的监管职能发挥不够。

“无锡模式”:管办分离

2001年,无锡市开始医改探索,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托管制”,对医院下放了经营管理权、经济分配权和人事用工权;此次“管办分离”则是在“托管制”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改革,其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分设医管中心与卫生局。

方案:分设医管中心与卫生局

成立的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是针对“管办不分”的现状而设的。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杜寿强说:这是个正处级的行政管理事业单位。

卫生局分出三分之一的人员编制,初步设置六个职能部门:公共事务部、质量投诉部、医疗发展部、财务经营部、人力资源部、党群部。进入医院管理中心的单位初定为9家市属医院和1所学校。医院管理中心经市政府授权,代表市政府经营管理所属国有医院的资产和业务,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

新卫生局代表政府来进行医院的监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中心血站、急救中心等6家事业单位保留在市卫生局,卫生局负责宏观的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行业管理。切实抓好卫生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督;办好社区卫生服务;抓好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等工作。

原卫生局直属医疗机构和卫生局的关系从隶属关系变为行业管理关系。医院管理中心由市政府授权,举办和管理市属国有医院,明确中心是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和所属国有卫生资本管理的责任主体。

目标:管办分离

卫生局不直接办医院,无锡的卫生事业如何发展?王爱国指出:卫生局长以前既是局长又是总院长,大部分精力放在医院管理上。医管中心成立后,卫生局工作的起点会更高,工作范围会更广,工作力度会更大。宏观调控的功能要加强,要合理准入和优化配置无锡的医疗资源;公共卫生功能也要加强,社区卫生工作也要成为工作的重点,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良好局面;指导监管的功能也要加强,卫生局不直接办医院,但是会对全市的医疗机构依法监管。

新卫生局不再直接管理市属国有医院,这将进一步体现管理的公平性,比如在对公立医院不规范行为的监管上,不会患得患失,下手过软。在人才的引进、重点专科的设置、资金的投向以及医疗服务范围的开展、医疗项目的设置、大型设备的配置等方面,以往考虑市属大医院多些,而今后将对市属大医院和民营医院、无锡市委副书记张锦贤在挂牌仪式上讲话基层医院都“一视同仁”。在对医院不规范行为的监管上,卫生局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基层医院的处理也将“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偏袒。

医改之路:管办分离不是终点

无锡市政府一直对医疗卫生事业十分关注,无锡在没有医学院的不利条件下,已拥有6家三甲医院,卫生行业的净资产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在今年公示的108项中华医学大奖中无锡占了3项。由于内地还没有管办分离的具体经验,在此之前,由无锡市领导带队,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专程赴香港进行了调研,结合无锡市的实际,提出了卫生改革的实施方案。

管办分离:医改的新起点

无锡的医改探索始于2001年6月,无锡市体改办等8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市属医院实行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制的意见(试行)》,无锡市卫生局在市属医院中开展了以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度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服务和资产经营托管制”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该项改革已经在无锡全市所有市属医院及部分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推开实施。“托管制”改革是在医院性质、职能、隶属关系和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各项优惠政策不变的基础上,按照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的原则,对医院管理机制、经营机制、人事用工机制、分配机制和投入机制等方面实施的重大改革。此次“管办分离”则是在“托管制”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改革,这将成为无锡医疗改革新的起点。

医院管理中心成立后能否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否彻底解决医院在现行医疗体制下的困局?张锦贤认

为这是正在研究的一个问题,他说目前造成“看病贵”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对基本医疗投入不足。张锦贤对比了香港和无锡的医疗投入情况:在同样设有医院管理中心的香港,政府每年投入300亿港币保证700万人的基本医疗,而拥有500万人的无锡每年只有2.5亿元基本医疗投入,差距十分巨大。缓解“看病贵”问题,关键还要政府加大投入。

转变政府职能、减少体制成本,只是缓解矛盾的一步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无锡医管中心的成立只是一种管理体制的改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体制的改变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我们要充分下放医院的管理权,赋予医院独立法人的地位,要有效地激发医院的内在活力和效率。要适当给医院减负,把本来不应该由医院承担的责任改由社会承担,让医院有精力来专心研究和应用最新的医疗科技。

张锦贤同时又指出,医院管理中心的成立和群众的利益关系密切,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说,我们现在改变的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机制的改变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医院会发生医疗纠纷,以前发生医疗纠纷,先是由医院受理,如果有异议,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诉。由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之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这就会影响医疗纠纷公正公平的处理。现在医院管理中心有质量投诉部,受卫生局管理,使纠纷可以在医院管理中心质量投诉部得到解决。患者还可以到卫生局投诉,并且可以要求复议。卫生局和医院之间已经没有利益的相关性,这样卫生局的处理意见就会变得更加公正。

医院不正之风中的“回扣”、“红包”现象屡禁不绝,医管中心成立后,卫生局对于这类现象的管理将会更加直接和有力。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医管中心成立后,卫生局工作重点可以转到公共卫生管理方面来,重点发展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无锡卫生系统现在直接管辖人员有7400名职工,其中7000多名职工在公立医院。医管中心成立后,卫生局的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

四大目标:无锡医改方向

早日实现无锡卫生事业国际化,是无锡卫生事业改革的既定方向。医院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无锡卫生事业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指出:卫生事业改革,一定要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服务人民。无锡医改的努力方向在以下四大目标中得以体现: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政事分开后,确保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实施宏观规划、管理和全行业监督上,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二是释放体制机制活力。充分下放事业单位管理权,真正赋予其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地位。通过深化“托管制”改革,推进医院管理中心在完善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上有更多创新的举动,真正调动医院内部的体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