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十篇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十篇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0:56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医院内部管理;居民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6)28-0149-04

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从“六统一”整合基本制度政策,并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效能[1]。要求各省(区、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健全工作推进和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2]。各统筹地区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综合医改试点省要将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作为重点改革内容,加强与医改其他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早在2014年底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并轨工作的意见》在“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t疗保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城乡统筹、互助共济,参保居民公平享有权利义务;坚持制度并轨、资源整合,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率;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级负责、属地统筹,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3]”的基本原则基础上,2014年底前,通州区完成资源整合的相关工作,做好管理职能调整和经办机构编制、人员以及基金、资产的合并交接。其他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改革,逐步实现行政管理、资金管理、经办服务的统一[4]。2015年3月底前,市级层面完成制度并轨的政策设计,制定出台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同步开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2015年4月1日起,各统筹地区按照新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序过渡,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并轨运行。2015年9月1日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通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江苏南通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并轨工作的正式启动,我市也于今年5月出台了《海门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能移交、经办机构整合、政策制度并轨工作[5]。为建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迈出了一大步,奠定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解和认知的不断深化,探索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整合并轨,可结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的整合并轨业务上的综合性分析,依照相应的分割处理,解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元独立”体系的保障制度,在其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和基本的参保标准基础上,实现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效率的目标,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6]。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三种典型模式分析

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也要做出适应性调整。目前,从医疗保险的典型模式、制度特点角度分析,根据不同区域发展阶段探索呈现的城镇结构,其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也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对保险基金筹集、补偿运行制度的调整[7]。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三种典型模式主要如下。

1.1“三保合二”的分档模式

在相应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中,为满足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改进,可结合改革方针,并通过对医保形式和待遇的挂钩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改进对城乡在医疗保险制度上的模式执行调整,并以此来实现对城乡综合配合形式上的合理化调整。在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建设好“一体化”医联体管理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向上的协调,从而确保实现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创新,并为最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统一,综合实施多个可执行模式。对于医保制度的全覆盖调整,促进对制度在改革方向上的统筹计划改善,并依照城镇居民保险制度调整,以此实施多种模式的共同执行[8]。

在进行此类模式的建设上,需要结合医保和城乡居民的医保关系进行转移调整,在全面数据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对综合体系的全面建设。对于城医疗保证体系的失业结构建设,并完善对医保制度上的执行调节,通过合理的缴费制度调整,完善对转移渠道上的综合性建设。对于不同的医保制度,以及调节的分析模式,可结合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对城乡结构的转移调节。对于经办部门管理模式,在整合经办机构上,通过顺利的管理体制整改,从而实现对医保管理资源在保障基金安全运营的基础上,探索商业化[9]。

1.2“三保合二”的再保险模式

从现有的保险模式来看,“三保合二”的再保险执行模式,是现在医院医保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其中整合了两项制度,并通过城乡居民医保的统筹管理,实现不同保障水平上保险额度调剂,以此完善对发达地区在不同结构下的地区结构。从最基本的制度上,实现信息整合,并从三元的分割状态来进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的医疗保障制度执行,通过医院管理手段调控医院行为,进行反馈调节,从根本上完善对不同待遇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城镇职工保障制度的衔接,保证统筹层次形式上实现卫生资源有效管理。通过对市区与乡镇之间卫生管理机构、医疗机构、药品保障供应机构间的互动来实现对整体的经典模式特性,为政府的筹资标准提供有效依据。对于二次再保险,该整合的模式以典型的特征管理,结合个人筹资信息进行适当的医疗保险再投保,为居民医疗保障增加一个保护罩[10]。

1.3“三保合一”统一模式

在我国国内某些地区,执行了“三保合一”统一模式,并通过安全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为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较好的执行基础。并通过统一资源整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其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有机整合,并为医疗保障提供了基金保证。同时,对基本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保险结报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多个阶段逐步整合到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破除部门信息屏障,尤其是医院、职业、户籍等人口信息管理上的不统一,难以保证在不同对象、不同医疗管理制度上,享受同样的基本保险保障待遇;二是拉开医院等级待遇标准,针对城镇农村户口居民的界限进行适当调控,并依照乡镇居民的医保执行,从而实现对制度归并体系上的表达,促进对医保合作管理的合理执行。通过调整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保障待遇可报销比例,合理引导分级诊疗,促进小病在基层首诊;三是破除乡镇界限,在突破居民身份限制上综合性调节,并依照其城职结构的保障并轨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模式的制度改良。

针对这一模式下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相应保险保障待遇的理想,并建立其统一的制度标准以及基金调节模式,为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合理同意的管理制度保障做支撑。其实际的意义需要从“三保合一”制度进行调节,并以此来实现对发达地区在代表性执行机构上的调节,并以此来实现对整体探究经验和经济发展结构上的综合性调节。

2城乡医保模式的三种典型结构影响分析

从实际的操作执行情况来看,对于不同的影响模式,以及调节的医疗保障待遇形式来看不同的影响水平问题,对医保制度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参数。下面对其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2.1“三保合二”分档模式的影响

在“三保合二”分档模式执行管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对参保居民的待遇差距,一定程度上为城镇职工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居民在相应缴费保障体系上建设,为政府的基金筹资管理,提供相应的基金支付限额保证,其报销的比例以及保障内容变化,可结合年度决策进行整体调节。其使用的保险在调整前后的数据参数如表1所示。

2.2“三保合二”再保险模式的影响

从当下的制度变化情况来看,其影响结构如表2所示。

2.3“三保合一”统一模式

在统一模式中,其最终结果保证了居民、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医疗保障,并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其中,以2013年的调整来看,最大额度上调20万,而门诊报销也调整为60%,其中包括所有的医疗保险项目。

2.4三种典型模式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

三种典型模式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总体上是一致的。整合后仍然归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在调控基金盘子安全和医院规范运行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卫生资源总筹集与卫生资源总支出可以有效平衡,也有利于提高医院能动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积极性[11]。

整合后医保管理职能归属其他部门管理,手持基金的管理部门作为买方,卫生计生部门所辖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而参加医保的患者作为实际消费方,在各自的动机、目的、诉求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部门协调工作比较难,如果加上药品、耗材供应商一方,问题就更加复杂。所以需要有效的谈判机制作为支撑,形成共识作为基础[12,13]。作为医院内部管理,医院精力主要集中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医院管理者在开展内部管理时,更加注重于对高技术、多服务的激励,对于控制医保经费滥用没有足够的动力[14]。

如果没有有效的“三医”联动做基础,“三种典型模式”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并轨,乃至发展更进一步的建立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医院内部绩效管理制度改革不会产生深刻影响,难以达到通过影响医院内部管理实现控制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趋势[15,16]。

3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需要依据当地的医疗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制度调整,作为对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和患者报销待遇高低要求上的合理化调节,保证人均筹资标准在相应资本投入上的合理性、保障水平上的安全性。在近年来综合医改在不断深入,“三医联动”在不断完整和调整中,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整合医改成败的关键环节,通^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逐步为建立统一、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满足我国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制度提夯实基础,并最终深刻影响我国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变革和国民就医行为模式,合理引导分级诊疗,整体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卫星.城乡统筹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必要性[J].现代商业,2013,(8):71-72.

[2]马旭东.甘肃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探讨[J].甘肃金融,2015,2(2):64-66.

[3]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四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的问答[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6):27.

[4]汪心海.山东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5.

[5]铜陵市编办.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源[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6):45.

[6]张宗久,周军,梁铭会,等.推进我国大病保障制度建设工作的思考与设想[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1):2-6.

[7]王晓玲.构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机制创新――基于湛江实践的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2):95-101.

[8]王利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对外经贸,2015,(7):117-118,128.

[9]邢伟.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的实践探索及改革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3,(10):41-43.

[10]王薇.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3):201.

[11]周新发,白薇,石安其琛,等.从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的成效看完善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4):49-50.

[12]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节选)[J].人事天地,2015,2(6):43-45.

[13]张英.常熟市开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情况报告[J].新经济,2014,1(11):51.

[14]李玉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作中的政府职责――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6,2(4):81-86.

[15]颛慧玲,丁润萍,李小伟,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构想――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4,3(6):126-129.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82-02

财务内控管理属于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属于公立医院的必须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实际效用。在公立医院中,财务内控制度一般是对医院资产、收入、支出进行管理的制度,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确保日常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内部资金的合理使用,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一般表现为对财务风险的预防与财务工作的规范。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保证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和资金流动信息的全面精准,可以对财务会计部门形成监督作用,确保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推动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借助于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第一时间找出财务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降低风险产生的财务损失。

首先,能够有效控制财务收入。公立医院收入项目较多,如门诊、住院、挂号、化验、手术以及药品等。为了便于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t院应当确保自身收入与符合相关规定,实施亮证收费,公开公布医院各项收费项目,强化对票据的使用、保存以及注销管理[1]。

其次,对医院财务支出进行控制。对医院各项经费支出予以有效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医院内部资金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在经费支出中应当构建科学的经费审批制度,同时确保经费支出中的权利分离,一般是经费与印鉴、记账人员与现金保管人员相分离,不同资金支出管理人员职责应当相互制衡,确保公立医院经费支持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最后,对公立医院各类资产实现有效控制。为避免公立医院内部各类资产的流失或损坏,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管控。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医院内部资金进行控制,保证权责分离制度与资金审批制度的落实。对于医疗材料的采购能够有效监督,避免医院资金浪费,另外在固定资产的采购时,应当严格按照资产购置审批程序与公开招标制度中的要求进行。

二、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第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为进一步防范财务风险,公立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负债情况,借助于对财务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设置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全程监督预警机制。公立医院的流动资产一般来说有货币资金、药品器材与往来账款,所以财务风险预警必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促进流动资产周转,增强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医院资产的流动性;其二,合理应用流动负债以及商业信用,充分发挥出合理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从各方面渠道来补充流动资金;其三,科学应用长期负债,对医院内部医疗设备予以更新优化,提升公立医院的竞争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找出理财中的异常问题,开展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常态化监控,科学拟定财务风险预防措施,为医院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参考,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2]。

第二,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一是强化对应收账款、住院病人预交押金以及欠费催缴工作的管理,开展好各个病区、临床科室和收费处对患者的收费协调工作,构建全面科学的制约机制,让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基本经济效益相联系;二是固定资产与卫生材料要做好清查盘点工作,第一时间找出管理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填补,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三是从院长到财务、总务等资产管理部门,从使用科室到具体的操作人员,把物资管理工作和医疗业务、服务质量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等指标联系起来,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四是落实“三账一卡”制度,物资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务部门定期盘点核对,确保账实相符。针对较为贵重的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要坚持专人管理,贯彻落实财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严查相关责任人。

第三,努力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除开强化信息建设外,公立医院还应当坚持以预算管理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医院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公立医院实现收支平衡,科学配置内部资源。强化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科学应用各种手段开展预算编制,确保预算的科学性。例如说在收入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往年的预算状况,根据公立医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对收入增减因素进行合理分析。而还需要尤为注重的一个问题是,在对本年度收入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剔除过去年度非正常收入的因素,除强化收入预算管理工作外,公立医院在对支出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要对与医院相关联的各项支出予以全方位的考虑,特别是要确保基础行政管理支出、医疗设备支出、人员经费支出等主要项目的实际需求。在编制中不仅要突出重点,同时也应当兼顾一般,科学设置各项支出需要。

第四,加强审计监督方法创新。强化公立医院审计监督方法创新即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内部监督即是审计部门直接参与到医院较大项目的审计工作中同时开展监督核查;而外部监督即是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税收部门对医院实施监督,避免腐败现象的产生。内外监督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推动医院整体体系的升级。必须注重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增强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中的地位,构建以政府部门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的外部监督制度。另外,还必须要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严格清查责任[3]。

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内控机制的完善,确保医院内部资源得以有效科学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经营风险,提升在百姓心目中的信誉程度,确保医院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公立医院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有助于开展好新时期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内控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出医院财务内控监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造福广大百姓。

参考文献:

[1]张瑞华.加强精细化管理健全公立医院财务支出内控[J].财会研究,2016,(3):57-59.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3

(一)医院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财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大小,很多医院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将工作的重点和时间都放在了财务问题的处理及财务报表的制作当中,使医院这一公立单位的性质得到了表现。然而,医院内部却没有专门进行风险管理的完善制度,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也同样缺乏,导致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可能会给医院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就不能够在风险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的报告,导致医院的财务风险出现可能性极大增加。

(二)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健全完善的财务监督及管理机制是保障医院财务问题的有效条件,能够对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预防及控制。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并不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及监督机制,财务监督及管理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开展实践,使得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在实施时遭遇较大难度,也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财务部门出现的漏洞和问题,使医院的财务风险逐渐增加。

(三)行业性质决定财务高风险性

医院作为基础的医疗卫生单位,并不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而医院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特点导致医院将大量的流动资金用在了医药用品及医疗设备的购买和存储上。同时,利用拖欠药物费用等的不正确方式来减少储备也使得医院的负债情况加重,医院的自身特点及行业的性质导致了较高的财务风险危机。

(四)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整体意识

尽管部分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问题有较高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并不具备长远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没有考虑到医院经营性质及整体目标的情况下,医院的整体和谐性遭受了极大程度的破坏。对于医院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样形成了负面影响,使医院的财务风险在无形中增加了。

二、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财务制度

完善的财务制度是保障医院能够进行科学财务管理的有效条件,因此医院管理者与财务部门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进行严密的验证和相关讨论。将国内先进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确定和保障财务制度一经确立和使用就不能够随意更改。建立与完善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是预防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有效措施,医院应当将财务制度的完善作为预防风险发生的重要前提工作,并且严格的考察和跟进财务制度实施和贯彻的效果。此外,在实施完善的财务制度同时,还需要积极纠正和改进现行财务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在大面积投入使用之前进行及时的改进与调整,促使医院的财务制度能够符合时展的需求,实现医院发展与时俱进。然而,目前还是有部分医院存在着缺乏完善财务制度的情况,这对于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医院进行财务监督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医院领导者应当充分贯彻和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升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进而为医院的财务风险预防工作打好基础。为了进行财务风险的预防,医院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对院内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素质提升,如在医院内部进行培训,或者将工作人员送至专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进而使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还要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的考核制度与体系,使财务人员能够定期接受专业素质考核,确保其能够在财务管理及财务风险预防的工作中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确保医院的财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

内部审计制度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必须要保证客观、公正、全面及独立等特性,并且在这样的内部审计制度原则之上进行医院经济工作的处理和各项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确保医院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同时,还应当对医院财务部门各种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及业务性进行确定和证实,并且保障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综合审计,对医院的财务目标实现及完成情况进行最终评估与确定。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还应当及时的向管理者反馈财务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建议,确保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发挥其作用。

三、有效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健全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建立和完善

医院内部财务风险系统有利于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同时能够对一定时期内财务管理的实际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结合与汇总,进行不同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指标的确定,以财务报表、预算标准及其他类型的财务资料为主要根据。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数学模型及相应的比例分析等方法,控制医院内部的财务风险。医院可以采取对医院负债率进行动态监控及现金流量监控的方式进行财务风险欲将与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为医院量身定制一整套监督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机制。

(二)加强医院财务预

算管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在医院内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消除一部分不稳定因素,确保财务风险不对医院正常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医院应当注重财务预算的编制及分析和考核等重要过程,在明确而具体的资金预算项目当中进行预算具体标准的确定,对预算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有效的控制,并且进行有效措施的应用,确保资金预算能够得到实际施行。同时,医院还要加强对于未来阶段内财务支出的控制,确保每一项资金的使用和支出都包含在预算范围当中,防止盲目投资使医院遭遇财务风险。从而综合全面的进行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与体系的健全,不仅能够可靠的保障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够为医院的流动资金营造出安全的运行与周转环境,进而使医院的资金能够发挥其作用,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严格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能够为医院的财务风险做好预防与控制,使医院能够具备最基础的财务防范条件,控制医院的财务风险出现可能性,进而使医院这一基础保障机构能够在无后顾之忧的条件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实际问题。

四、总结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完善

自从新医改明确了公立医院的公益导向,加大了对医疗事业的资金投入,着实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但是在新医改实施过程中,要使政府投入资金达到最大效益,必须强化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降低运营成本[1]。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医院内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全依据《会计法》的基本要求,对医院建筑、药品、设备等资产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以及控制等,使医院内部控制具有全面性、适应性等特点。通过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从法律、制度方面,达到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本研究中,探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使其更有效的适应新医改环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内部控制体系松懈:目前情况下,多数医院都已经建立了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但还不够完善,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还有部分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还没有建立,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方面,存在较大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仅是在形式上的控制和指挥;某些医院对经济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适时调整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造成管理控制方法的缺乏,继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有效的内部管理[3]。

1.2会计信息失真、支出费用失控:目前情况下,某些医院的内控系统中存在不平等现象,对于高管人员,过于强调内控政策的灵活性,而不是严格根据内控制度办事,从而导致会计内控制度的失真,甚至流于形式;某些医院的印章票据的管理制度中,空白凭证保管制度,以及会计人员的分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牵连和制约,导致印章票据的管理制度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固定资产项目的内控管理体系松懈,导致购销制度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对于采购、验收、付款、保管等重要职责,没有根据规定严格分开,有时会计入账不及时,导致账目严重不符;某些医院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报废、销毁,导致账目上的巨额隐瞒,造成固定资产的账目不实、资产不清等现象。上述会计管理制度的松懈都会导致医院会计工作的混乱,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导致费用支出失控[4]。

1.3缺乏监督制度:对于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导致对于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无法真正落实,仅在形式上完成监督。对于会计人员的职责范围、有无越权、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会计报告是否真实等,很多医院都没有明确的制度和监督管理,导致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不能有效发挥预期的效果,更无法实现内控管理的作用[5]。

2.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2.1改善内控环境和制度: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和效果,所以,医院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这并不仅仅是高管的职责,而是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各级干部参与的医疗、护理、管理、财务等多方面的合作,是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共同的职责。首先,需要真正认识到医院内控体系的问题,针对性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确保医院内部的有效协调。医院组织行政、后勤、医技科室、临床管理者,通过例会交流,探讨存在的医院内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适时调整医院内控制度,改善医院内控环境[6]。在完善医院内控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医院内控制度,从内控制度的编号、格式、分类、内容、审批、执行,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在书面形式方面,做好严格的要求和约束,并要求严格执行和管理。制定医院内控制度时,需要与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相结合,做到综合考虑,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狂,做到有的放矢,建立完整、有效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7]。

2.2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医院高管人员不仅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做好医院内控制度的严格执行,不能实施特殊政策,逃避内控制度的约束,更不能忽视自身职责,将内控制度流于形式[8]。所以,医院管理者需要明确自身对医院内控的责任,还要保证会计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从根本上避免医院支出混乱的发生。

2.3强化内控制度的监督:以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协调性,以经济为准则,建立医院内控评估体系,确保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适用性,切实落实医院内部控制评估体系,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医院制定完整、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部分的职责,做好有效内部审计工作,查处违规、违纪审计制度,理顺资金运营制度,同时,建立专门监管小组,对经济管理、医疗质量等内控体系,进行定期监督和管理,对各项不合理制度和现象,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医院内控制度的切实执行[9]。医院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医院内控制度,对医院内控体系做到客观、有效的评估和监督。

3.总结

总而言之,强化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大幅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运营风险,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和利益的维持。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必要充分意识到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积极探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应优化、完善措施,做好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真实强化[10]。

参考文献:

[1]马文.新医改环境下如何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J].医院管理论坛,2009,26(6):47-49

[2]周京梅.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民康医学,2012,4(2):220-221

[3]黄玉学,万英.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强化内部控制的策略研究[J].医疗卫生管理,2012,5(1):214-215

[4]何顺学,罗宗芳.关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35(4):263-264

[5]郑大喜.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医药费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8(4):48-52

[6]郑大喜.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3):1-4

[7]郑大喜.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体系的思路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7):40-42

[8]张旭.公共卫生政策护航新医改公立医院改革面临挑战[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0,16(4):34-37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创新

医院财务管理中,财务内控管理属于重要内容,是医院财务管理部围绕经济收支活动,实行的资金预算、资金调配协调、流向监管等。财务内控管理目的在于维护资金安全与完整性,降低成本支出,以保障医院健康长久发展。尽管国内多数医院开展了财务内控管理,然而总体发展形势不乐观,存在的不良问题比较多。所以,新医改背景下,应注重完善医院财务内控机制。

一、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含义与内容

(一)基本含义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多是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整合资金计划、预算与支出,实行全面财务控制与管理。对于医院货币安全、资金流动与投资,实行全面管理与控制。第一,医院货币控制,多是国家对货币资金内控的规范要求,分开管理账务与钱财,二者之间工作分明且牵制,由会计人员管理财务。第二,资金流动,主要是管控医院收入与支出,遵循国家规范控制收费标准,保证收入资金合法性。支出多是医院办公费用,药物与设备置购与医护人员福利待遇管理。第三,投资问题,主要为医院投资行为,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必须加大控制力度。

(二)医院财务内控内容

医院财务内控内容包括日常财务行为、财务风险防范等。注重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真实度与完整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促进部门间交流沟通,便于部门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以促进医院全面化发展。医院财务内控内容,涉及以下三点:第一,控制医院财务收入:医院科室比较多,药物种类多,且内容详细。不同项目的收费不同,相应增加医院财务收入来源。为了确保医院财务管理科学性,维护财务管理过程合理性,展示出医院服务优势,医院必须保证收费合理且合法,严禁出现贿赂行为。注重各类收费项目透明化与公开化,保证收费票据规范化,合理使用和存储票据。第二,注重医院财务支出控制,严格控制医院费用支出,维护医院工作正常开展,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与闲置。在经费支出中,建设严格经费审批制度,确保经费支出权责分离,包括记账与保管分离、经费与印鉴分离,确保资金支出由管理人员职责制约,维护医院经费支出的合法性与安全性。第三,控制医院各类资产,当医院资产种类比较多,必须定期清查资产类别,减少资产损失与流失,避免资产闲置。分类管理不同类别资产,不能混为一谈,影响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医院整体效益。针对货币资金,加强审批制度、权责分离制度,明确人员职责与权利,减少相互推诿情况。采购原材料与药品时,比较预算与价格,降低医院成本,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购置固定资产时,购置人员应按照标准程序与流程实施,避免为医院增添麻烦,影响医院公信力与社会效益。

二、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

(一)成本配置合理性不足,财务流通监管意识薄弱

注重监督和管理成本支出,对医院财务内控监管的影响大。成本监督与管理属于重要内容,特别是统计和分析成本结构,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各项费用支出,以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院额外支出。当前,国内多数医院统计分析成本结构时,所应用的方式方法单一,很难科学配置医院成本。此外,医院自身属性较强,财务部门的资金流动监管意识薄弱,且资产流出与资产投放回报率研究不足。

(二)收入与支出管理系统不健全

当前,国内多数医院为业务收入,现金业务涉及多个部门与人员,且现金业务流通率高、金额数量大。医院行业具备特殊性,按照医院管理能够总结违规操作情况,在医院内部控制中完善制度规定。然而,医院不注重现金流通性,项目研发、设备采购、专业培训的完善性不足。

(三)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不足

多数医院未建立科学的医院财务监管系统,且医院未设置独立属性审计部门,以全面跟踪管理医院风险,在重大决策上存在较多漏洞与问题。医院建立全面评估体系,做好审批、跟踪与管理一体化,优化医院资产利用情况,减少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风险因素。然而,我国多数医院资产购置不合理,资金流动的合理性不足,缺乏资金储备。在诊疗服务中,医疗纠纷赔付控制不合理,医院总体风险管理存在不足。

(四)医院缺乏独立审计部门

当前,医院监督管理面临管理条例比较少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条例规范性与严格性不足。医院注重加强审核监管力度,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和监管,对内部控制条例的影响大。然而,国内多数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下、审计能力薄弱。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过度关注形式,审计目的不明确。审计监管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知识水平与经验要求高,注重提升审计人员思想道德水平。然而,医院缺乏高素质审计人员,对审计与监督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无法有效开展正常工作,且财务内部控制难度大。

(五)监管与审计督查机制不完善

当前,多数医院内审计形式化严重、独立性缺失,无法发挥出内部审计功能,影响财务信息真实度与完整性。部分医院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由财务部门兼任数职,影响审计独立性。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落实到医院日常业务与经济活动管控中,要求审计人员审查和考核财务内控制度,由于不能发挥出内审计职能,因此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管与审查不到位,阻碍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影响医院日常活动开展。

三、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创新

(一)强化预算管理与约束

第一,将医院支出和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中,以此确保预算的全面性,防止出现无预算开支现象。医院应当在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例如预算编制、审批、实行、考核等,同时细化预算不同环节的原则与程序。第二,医院应当实行“经批复”预算,逐级分解预算,将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医院在执行预算时,应当全面反映出预算管理水平,比较预算执行率与预算结果,以此发现偏差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实现预算目标。第三,在新制度下,医院应当注重分析和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将预算执行结果作为考核内容,与收入分配、年终评比相挂钩。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预算执行约束力,还可以避免由于预算约束力不足,导致预算形式化问题。

(二)优化完善财务体系与成本核算软件

注重医药财务体系的优化,新增设政府补助支出、现金流量、建设收入、净资产变动等。同时在财务说明书内增设成本控制、负债管理、资产变动等。此外,为了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度,全面提升成本核算效率,应当注重信息化网络建设,开发成本核算软件,还得联合医院实物管理库、行政后勤、医技客户与收费点,保证软件可以快速收集和汇总成本核算数据,同时实现数据共享。为了确保成本核算效果,软件可以形成多种成本报表与基础数据,且预测管理功能、考核控制功能和分析评价功能完善,可以全面提升成本核算效率与水平。

(三)基于成本管理,提升医院运行效率

成本管理要求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与分析,全面实行成本控制措施,以此减少医疗成本。在提出医改方案后,注重核算和控制公立医院的成本,定期测算医疗服务成本,注重医疗服务效率考评。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将成本管理单独列在章节内,全面展现出成本核算和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关系。在新制度中,比较关注成本管理要求,明确规定成本管理目标、核算对象、分摊流程与成本控制等,可以有效指导医院成本核算,支持医院运营管理,最大限度提升成本控制与核算水平,相应加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实力,为后续医疗服务价格制定提供参考。

(四)优化固定资产核算

第一,提升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度。在新会计制度内,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由于折旧会影响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在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是按照资产总值比例提取基金,以此维修和更新固定资产。此种方式存在较多不足: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在提取检修基金后,没有减少账面价值,因此只可以反映出原值,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真实度不足。②医院建设时间早,运营时间长,构筑物原值低,从而导致修建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第二,提升负债信息准确度。资产总额属于扣除折旧的净额。在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可以确保资产总额的真实性,资产负债率准确性高,可以披露出资产负债信息,注重防范财务风险。在旧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修建基金,不计提折旧,因此,固定资产项目只可以反映出原值,无法反映出修建基金,从而导致财务指标的真实度不足。

(五)完善医院内控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资产实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大重视度,维护特定性资产的安全性。财务部门掌握资金、财务数据、财务账号,需要授权与认证后,才可以接触财务工作。为了避免医院资产流失,相关人员注重医院资产定期备案登记,做好全方位检查工作。第二,员工分工,明确划分职权,确保职权分明与分工明确。针对医院相关业务,应当参与到人员职权中,涉及直接负责人、签收人员、经办人员,确保人员积极参与到业务中,然而却要相互不影响不干涉,实现相互监督与管理,贯彻落实业务执行、核查与监督,同时降低经营与资产流失风险。

(六)完善收支系统、风险监管体系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大资金监控力度,合理控制资金流通,审批制度监管资金流动,合理分配医院资金。此外,定期审核和清算资金,对于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必须开会讨论,深入研究之后判断通过。第一,基于审计层面设置审计部门,注重核查财务账目,及时发现和揭露医院违规问题。第二,摒弃传统落后管理办法,严肃处理应当处罚的人员,奖励表现优秀的人员,实行多元化财务管理模式,避免出现违规现象,提升财务人员自觉性与积极性。第三,注重加强决策审批控制,医院重大决策对巨额资金流动的关系密切,不能忽视重大决策,针对高财务风险,要求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确保决策在可控制范围内,才可以落实决策措施。

(七)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平台构建

医疗服务范围广泛,专业分工精细,且业务流程复杂,且医疗服务遵循项目计费,成本核算难度大。如果应用传统手工统计核算法,则无法确保精确性。因此,注重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广现代计算网络,优化医院信息系统、财务核算软件,便于获取信息数据,提升成本核算管理网络化与自动化,增加核算数据收集与存储工作。财务内控内容涉及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包括项目辅助账目数据。辅助核算作用在产生经济业务后,应当归纳到总分类账、明细账账簿中,同时可以归纳到辅助核算账簿中,维护科目稳定性。应用辅助工具后,医院无须明细会计科目,能够确保科目稳定性,提升财务总体核算效率。

(八)提升医院资金使用率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控制管理人员注重资金使用率管控,科学管理资金,以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医院财务管控人员,应用医院资金筹集率与使用率,增加现存资金使用率,确保医院稳步发展。比如,医院财务管控人员采购医疗器具时,联合医院经济能力,注重医疗器具成本控制,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医院财务控制人员,参考医院工作经验丰富人员的建议,提前做好医疗器具费用调研,以提升医院财务资金使用率,确保医院快速发展。同时,医院财务控制人员派遣人员定期检修和维护医疗器具,延长使用寿命。医疗器具检修人员发现损坏问题,必须及时检修更新,确保医院检测结果准确性。财务控制人员工作中,为了确保医疗器具检修人员操作质量,按照表现情况给予奖励。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控制资金流动率。医院财务管控人员与医疗器械检修人员交流,明确医疗器具使用情况,确保预算合理性,提升现金使用率与流动率。实际工作实践中,医院领导人员应重视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全面提升医院资金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较多内部控制问题,例如成本配置不合理、收入支出系统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缺失等。所以,针对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收支系统使用效益,落实风险监管体系,注重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平台构建,提升医院资金使用率,优化固定资产核算,以维护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创新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莲蔚.强化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18):122–123.

[2]王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思路解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3):26–27.

[3]王向荣.新财会制度下构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132–133.

[4]李慧.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关键思路分析[J].商讯,2021(15):17–19.

[5]朱晓燕.基于多种支付模式探讨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设计要点[J].经济管理文摘,2021(01):58–59.

[6]刘婷婷.新医疗体制下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9):52–54.

[7]王小荣.基于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与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9):222.

[8]梁瑞华.结合医院实际浅析医院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122+128.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医院;财务管理;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16.014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16-0020-02

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愈加激烈,医院的经营改革也不断深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改革深入而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和管理医院的财务信息具有鲜明的效果。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医院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分析财务信息,确保医院的财务目标能够顺利实施,并且最终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医院而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弥补财务管理中的疏漏,提升经营效率,加强对腐败的预防,同时节约医院的经营成本。充分研究内部控制在医院管理中作用,能够不断促进内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度结合,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得出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挖掘出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最终得到能够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2医院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保证组织内部的资产完整和财务信息可靠,保障组织能够全面贯彻自身的经营理念,监督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帮助组织完成内部的自我监督、评价和调整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是设计出一套责权分明的业务处理流程,防止组织内部侵吞公众财产的现象出现,并且保证组织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措施顺利实施。

医院的内部控制就是指医院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目的在于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将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当前,大多数医院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很多都只是医院被动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并不是医院自愿实施的。

3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经营管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而言同样重要。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内部控制在费用支出中的工作

药品交易是医院的主要交易活动,同时也是整个医院重要的费用支出环节,因而内部控制在医院费用支出方面的应用十分关键。医院应当做好药房、门诊等地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以高质量的药品领取及使用管理流程对该项费用支出进行控制,以期能够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3.2内部控制在资产管理中的工作

医院具有十分多的资产,不仅包括房产、器械等大型资产,还包括医疗药品和其他医用材料。这些资产是支持整个医院进行正常经营活动的关键,为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因而内部控制在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医院应当建立一套健全的资产使用流程,规范部门对资产的购买和使用,做好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保证医院的各项资产能够与账面相对应。

3.3内部控制在投资活动中的工作

当前,多元化投资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经营活动之一,医院也不例外。但是大部分医院并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而只是随意进行投资,这就成为了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医院应当在进行投资之前根据所选项目进行相关的调研,确保该项目真实且可行。并且,医院还应当加强对投资的内部控制活动的管理,严格对投资活动进行审批,确保每项资金流动都真实可靠。同时还应当明确项目各个阶段的责任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最大程度降低投资活动的风险。

4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了医院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关键地位。首先,内部控制能够保障医院贯彻实施国家的各项规章,约束医院的各项职能,推动医院能够更好地完善国家的各项医疗举措,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内部控制还能够保障医院财务工作中的各项资料真实可靠,有效预防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为医院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撑;再次,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医院资产的完整性,确保医院的各项资产都能够物尽其用;最后,内部控制能够帮助医院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保证医院的管理流程更加严谨,进而促进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实现自身的经营目的。

5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5.1内部控制不能够及时反映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新事项

内部控制是否健康运转决定了医院业务和经营管理能否顺利运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药品的价格也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前医院的内部控制还只是停留在过去的药品市场价格,不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更新。

5.2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缺乏独立性

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注重独立性的工作。当前,医院紧紧将内部控制归于财务部门进行工作,这就导致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不能脱离财务的管辖而具有独立性,致使内部控制的力度不强。因此,许多医院的高层管理者不走正常程序从财务部进行取款也不能受到制止,这就充分说明了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缺乏独立性。

5.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许多医院在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实施了许多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本身并不十分健全。虽然许多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面十分广泛,但是却不够系统和严谨。甚至有的医院只是将内部控制制度当做自身的奖惩制度,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实施,影响了整个医院的经营状况。

5.4内部控制人员能力不足

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个科学技术都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近年来。许多医院纷纷致力于扩大自身的规模,因而其财务活动急剧增加,导致要求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相应提高。但是,许多医院的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并不能紧随时代要求而提升,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这就造成了当前许多医院的财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的现象。当今社会,消费者对于任何消费服务都要求具有极高的服务质量,医院的财务人员缺乏现代服务思想,也会造成患者大量流失。

6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建议

6.1明确医院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范围

医院应当对自身的内部控制政策做出明确,使之能够具有一套科学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如此,医院还应当对各个部门的人员做出资格认定,促使其能够自发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只有从医院内部流程和人员素质两个方面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明确的规定,才能真正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6.2健全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医院的财务管理应当实施完全的电算化操作,实行收支分离的政策,这就能够避免财务人员财务造假的问题;医院的各项采购和销售等环节均应实行电子记录,使药品的销售和购买清晰化。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财务计算效率,还能够增加药品管理的信息公开程度,加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6.3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与财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法律道德等。医院应当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提供财务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沟通和道德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高尚素质的医院财务人员。

6.4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

内部控制的力度是医院能否成功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力度。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如果想要加强各项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医院应当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考察和管理,加大对违反内控制度行为的处罚。同时,也应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范围,不仅需要对财务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还需要对医院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防止出现重大的控制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洪英.浅谈如何做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知识经济,2014(1):37.

[2]苏端平.强化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经界,2010(11):188-189.

[3]李冬梅.探讨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财经界,2013(9):159-160.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医院会计制度的完整情况对医院的医疗卫生设施构建、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医院内部管理及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正处于改革的重要阶段,医院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处理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医院会计制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核算对象比较单一,现在医院使用会计制度的成本支出主要分为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两部分,设置的明细科目不能满足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费用分摊不科学,医院管理费用是按照医疗室和药品管理部门的人员比例,从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间进行分摊,由于管理费用的内容比较广泛,简单的按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不能准确的反应出医院的管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除了要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外,还需要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而医院现有的会计制度简单的将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为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两部分,严重的影响了医院成本的准确核算。

目前,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固定资产在选购或调入时,医院的固定资产会增加,但一些设备出现损伤会降低固定资产,医院会计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并没有将新旧设备分开,导致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准确,出现很大的误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电子设备等固定资产在逐年贬值,有的固定资产已经被淘汰,但由于管理者没有及时的向相关领导申请设备核销,固定资产的账目不断的上涨,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同账面的固定资产不相符,严重的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医院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目前,一些医院的领导错误的认为医院内部控制就是将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汇聚在一起,然后在进行整章建制,甚至一些医院领导认为内部控制是审计的事情,和会计没有多大的关系。医院内部控制是一项紧密性很强的工作,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各环节紧密结合,医院领导错误的想法导致医院对内部控制不严格,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内部控制。目前,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仅把一些规章制度当成会计控制制度,导致医院内部奖惩制度不明确、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楚、会计稽核范围比较狭窄,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内部管理。

3.制剂收支核算问题

目前,医院的制剂收支是通过加工材料、药品等进行核算的,在医院制剂生产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强,使得医院很难掌握制剂的成产和制剂的经济效益,医院不能了解制剂的生产状况,相关领导不能对制剂的生产做出正确的决定,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会计人员在进行制剂收支核算时,不能科学、准确的算出制剂的成本及收益,降低了算核算的精准度。

4.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由于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医院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有的医院领导认为医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医疗,忽略了财务管理,对医院的发展造成影响。

二、改进医院会计制度的措施

1.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医院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对医疗成本进行核算,医院不仅要核算正常医疗工作的成本,还要对医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成本核算,确保医疗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医院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核算,增加固定资产减值核算能确保固定资产账面的准确性,医院要设立固定资产登记薄,详细的记录现有固定资产的损伤情况、使用情况,科学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医院增添新的固定资产时,相关人员要及时的记录在固定资产登记薄上,对于一些淘汰的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向相关领导汇报,申请设备核销,并做好记录,确保固定资产账面数值同实际固定资产相符。

2.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

医院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医院内部各环节的正常运行和配合。医院要做好收入的内部控制,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各项收费,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医院的领导要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内部控制,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规定,合理的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促进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

3.加强制剂收支管理

医院要在加工材料、药品核算中建立科学的制剂核算制度,在制剂室中建立一套制剂生产账本,制剂生产人员要及时的记录生产制剂时的各种消耗,在每个月底会计人员要对制剂生产账本进行核对,保证制剂生产账本同会计相关科目相符合,有效的提高会计核算准确度。采购人员在选购制剂生产原料时,必须购买符合药典标准的原料,严禁使用化学药品,制剂需使用、时,要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制剂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制剂人员在工作时要衣帽整齐,佩戴口罩,保证制剂质量,要加强制剂室现场管理,防止不同品种混杂,在使用制剂时,要用多少取多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减少制剂成本,为制剂核算提供方便。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要引进专业的会计人员,保证医院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化,同时医院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定期的考核培训的内容,不断的督促会计人员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保证会计人员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三、总结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正处于改革的重要阶段,医院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加强制剂收支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印辉,于润吉.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欠及改进办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02):85-88.

[2]李花玉.浅谈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04):34-35.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8

本篇文章首先对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概述,从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缺乏风险评估机制四个方面,对医院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为依据,提出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

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也面临着全新的改革,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医疗市场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医院要想得到稳定的发展,就要加大内部控制质量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做好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同时还能推动医院稳定的发展。如果医院采取的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措施缺乏合理性,这除了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情节严重者,还会导致医院面临倒闭的危机。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直接影响的医院的今后发展,并且在医院整体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医院在开展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时,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医院开展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共组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因为医院管理不当而给医院今后发展造成的威胁,进而保证医院今后健康、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探讨。

一、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健全性原则

医院在开展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时,为了保证医院整体质量,根据相关的政策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的决策、落实以及监管机构,同时设定可以满足医院运营需求的业务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设置内部监督岗位。

(二)合理性原则

医院在设置相应的机构以及部门时,一定要保证机构以及部门在具备独立性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精简性,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三)相互制约原则

医院在制定内部控制机构以及财务管理岗位时,要保证这两项机构以及岗位相互制衡,尽可能将医院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消除,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

(四)有效性原则

在制定内部控制机制时,在保证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条例以及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确保内部控制机制具备较高的可执行性,切实可行。

(五)权威性原则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医院的全体人员提供一个工作标准指南,不可以给任何人提供超越机制制约的权益,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六)及时性原则

医院需要秉持着“机制先行”的原则来开展各项工作。在运营前期,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结合医院的运营情况和发展标准、国家机制的调整以及法律环境的转变进行及时的修改、填补以及完善。

二、医院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拥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而内部环境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然而,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医院领导人员都没有给予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高度的关注,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都缺乏完善性,现行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是当前医疗机构普遍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医院的管理阶级只注重医疗设备的建设,医院的领导人员更注重医疗技术的创新完善、医疗经济收入的提升、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培养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就使得医院领导人们不能将自身精力放置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上,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并且,大多数的医院领导人员普遍认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需要负责的,与自己没有太大关联。这就间接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有关机制和规范缺乏完善性和合理性,无法根据医院业务发展以及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时无章可循。

(二)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医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医院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管,对违纪违规的状况进行修整,避免出现一些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贪污或者私自挪用公款等,全面将内部监管的自身作用进行全面的发挥。但是,由于医院在开展财务收集审计工作时,具备一定的单一性,不能对目前医院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控制,因此,医院要想提升审计水平,就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创新和完善。并且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都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规范机制,制度的缺憾,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建议以及内部审计思路都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约制,这就会造成内部审计机制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会遭受内部审计有关机构的抑制,使得意见和思路不能得到准确的落实。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以及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导致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并且大多数的医院缺少有效的规章制度,即使有一些医院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执行力不够,使得这些规章制度的自身作用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医院在制定重要事宜决策以及落实流程具备随意性。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就会导致医院员工在开展工作时缺少动力,使得医院员工无法全面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意义,对已经构建的机制缺少较强的执行力。

(四)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医院由于社保部门对相应的医疗保障监管力度大,并且监管具备较强的严谨性,导致医院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这就给医院的资金运行造成较高的影响。医院资金在应用时,大多数的医院为了能够满足医院正常运营需求,在医疗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材料等方面都会进行提前采购,同时还会对其进行保存,对医院来说,购买这些产品的资金数量要远远高于其他设施的资金数量,这就会导致物资采购周转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同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疾病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一些原始疾病也开始朝着新型的方向变化,例如病原体的抗药能力逐渐提升,慢性病多发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就会使得病患的医疗消费水平逐渐提升,医院给病患提供的医疗服务无法跟进病患的需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医院的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

三、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

(一)领导要加强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涉及的内容包含很多种,这就需要医院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和执行,由此可说,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离不开医院各个部门的努力和配合。当医院的领导人员充分了解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时,就会组织医院各个部门一同来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规划工作以及执行工作。而医院领导人员的是否可以以身作则全面执行,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的落实质量,从而给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具备的价值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想提升医院领导人员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注力度,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构建专业部门责任制;第二,构建岗位责任制;第三,构建绩效考核机制。

(二)风险评估控制体系的构建

医院开展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不是对医院运营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消除,而是将所有的风险进行合理控制。要想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自身作用进行全面的发挥,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制定风险评估机制的作用就是对医院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起到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为了将这些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控制和化解,就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整理一些有关财务风险的资料,并对其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来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在构建风险评估机制时,首先要明确风险目标,只有在明确目标以后,才能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的来明确风险,并且采用合理的措施来将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明确风险管理标准之后,还要第一时间和医院的管理员工进行交流,同时保证风险管理标准与医院战略规划应该和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和预算管理标准相吻合。最后,还要保证经济活动标准具备具体性。医院的相关领导人员需要全程参与到风险评估机制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中。制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第二步骤就是整合相关的风险数据。为了保证医院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就要全面整合相关的风险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含括了医院历史数据以及今后预测数据等。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控制

医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医院内部监管力度来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构建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检查,一旦发展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上报给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处理。根据医院现行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工作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它可以贯穿于医院的整个部门中,它不但可以对医院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管,还能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各项性能以及执行结果进行专业性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根据有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内部审计对医院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意义,如果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过于形式化,无实质含义。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就是对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监管和评判,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修整和控制,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标准能够快速落实,确保相关机制的完备性和严谨性。所以,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可以提升医院财务信息的传送水平。

四、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医院实物控制体系的建设

要想开展实物控制机制建设工作,首先就要制定完善的实物限制接近机制,以此来降低实物发生盗用或者损坏的几率,利用机制来对职责进行合理分配,进而起到实物实体保护的目的。医院需要全面掌握各个实物的本质以及管理特征,对于接触实物的工作员工进行合理的限制,同时对限制接触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核查,保证实物的安全性。其次,加大实物保护力度,例如医院可以安置防盗门、应用保险箱,并且在实物周围安置灭火器、消防栓等防火器材。此外,还要定期对实物周边情况进行排查,降低实物发生损害的几率,将一些潜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后,定期对实物进行检查。医院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实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核实,保证实物数量和账本记录数量相一致,例如医院固定资产、医疗设备、办公设施以及医疗药品等。

(二)医院预算控制体系的建设

医院财务预算控制机制不但包含了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同时还包含了预算执行、预算分析以及预算评估等多个环节的把控。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要秉持着勤俭工作的原则,开支节流,增加节支,全面激发内部潜力,保证医院资金高效应用性,将工作进行划分,细化到部分、项目等,把有限的资金合理的应用在所需要的位置。预算执行主要是结合成本核算和预算限额应用情况等数据,绘制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并在报表中明确标出预算执行存在的差异性以及预算标准影响等因素,将其汇报给医院的预算执行机构。要想提升医院预算执行质量,就要对医院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全面探讨,及时找出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升预算执行效率。要想保证预算考核工作的全面开展,首先就要保证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了解预算考核相关内容、目标以及考核范畴。其次,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要以季度为单位对医院其他部门预算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探讨,并对探讨的结果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最后,要做好预算控制工作,对医院各个部门的预算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对于那些没有完善预算的部门及时查明原因,同时根据不同的因素提出调整建议。

(三)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经济法律以及政策来开始面临全面的完善和创新,这时医院就要加大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全面激发财务工作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空控制质量。医院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就是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更是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执行者。所以,医院需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医院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采用培训的方式,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们的政治素养以及财政水平。严格按照相关的机制来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廉洁自律,提升医院整体管理质量。第二,加大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定期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第三,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并且考核内部涉及两方面,第一是道德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听从医院领导人员的指令办事,不得出现越权的现象,在开展财务数据整理工作时,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备性。第二是技能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基础的专业技能,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要全面符合医院的相关要求。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绩效考核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关键构成部分,医院需要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医院运营指标进行紧密融合。结合医院战略标准,从用户类标准、财务类标准、经营类标准以及成长类标准四方面入手,对医院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考评和反馈。但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站在财务的角度来对医院成本进行合理的把控,而平衡计分制主要是以医院发展战略标准为侧入点,利用机制反馈的方式将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反映。落实平衡计分可以有效的对医院成本进行合理把控,把医院业务收入、病患满意度、管理标准以及运营成本进行融合,从而推动医院稳定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原始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只有将原始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并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的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结合目前的情况来说,医院在开展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医院的今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采用医院实物控制体系的建设、医院预算控制体系的建设、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等方式,来提升医院管理效率,保证医院各项资金的良性应用,提升医院的经济水平。

作者:孙小永单位:北京核工业医院

参考文献:

[1]陈宏.对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

[2]蒙永勤.加强医院内部控制规范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

[3]孙晖.关于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4

[4]王孝碧.医改方案实施后如何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郎玉刚.试论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及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3

[6]韩雯.医院财务管理如何进行有效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7]任力迟.浅议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途径及建议[J].管理观察,2013

[8]史俊毅.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经营环境

医院是一个公益性组织机构,它不仅人员复杂、科室众多,同时所涉及的会计业务范围也较为广泛。但由于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会计管理手段落后,医院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给会计信息造假创造了机会,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真实性。

一、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原因

为了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实施有效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全面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使其能够更好符合会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下面我们就将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总结为如下几点,以便于不断增强医院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一)医院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医院受自身组织管理结构限制,很容易产生会计责任划分不清、监督不全等方面的问题,外加医院业务委托等情况的参与,这给医院内部控制和管理造成了极大困扰,进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由于医院各组织机构人员权责划分不清,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会计制约,这就为个别人员和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便利,不利于医院会计管理的长期发展。

(二)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医院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投入上存在一定不足,且缺乏健全完善的医院会计人才管理体系,很多医院都没有完善的岗位培训,这就造成医院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停滞不前,很难承担起相应的会计岗位职责,对本岗位工作敷衍了事,很难迅速适应医院会计管理环境和财务岗位工作需求。正是因岗位培训方面的不足,导致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甚至形成了一些会计准则、会计法律相违背的事情,这严重影响了医院资产安全性和会计质量。

(三)会计管理奖惩制度不完善

医院是一个非功利性的组织机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医院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投入,正是医院会计管理体系奖惩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那些收入偏低的医院会计人员,他们认为自己的收入太低,相较于他们对社会贡献和医院贡献不成比例,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进而想要通过不合理手段来获得额外经济收入,完全不考虑医院利益是否会因此受到损害,正是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医院资产和利益流失,医院有必要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结合当前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情况来看,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医院虽然意识到了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情况,并未从实际财务管理需要出发,建立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会计岗位职责划分不清,会计工作流程仍需不断加强。同时,医院内部审计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医院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这样的医院内部审计不能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即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会计信息虚假问题,不会及时主动的纠正会计行为,不利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不具有财务管理监督作用,审计意义完全丧失。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具体办法

针对上述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我们需要正视医院内部控制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全面改善会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因此,笔者就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改进措施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够为同行业者提供有益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我国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管理作用,更好的保障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一)加强领导重视,实现全员参与

医院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带动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足够的重视,深刻认识和了解医院自身经营环境和生存条件发生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会计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做好医院财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工作。因此,医院领导人员应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努力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医院发展和利益与全体员工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员工的会计信息质量工作认识,实现全员参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工作,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实施有效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推动现代化医院内部建设发展。

(二)优化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划分

优化医院内部组织结构,深入了解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划分,积极调动各部门和岗位工作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牵制作用,更好的完成各部门间的监督和制约,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医院组织结构优化,需要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如隶属关系、职权划分、内部设计机构等方面的缺陷,实现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发挥会计人员职能作用,实施会计人员激励和岗位监督,营造良好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条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制度

随着医院自身建设的逐步完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改善,医院需要结合内部会计控制理论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运营管理,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有效的会计监督和管理。从当前医院内部控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来看,医院内部控制可从三方面入手:事前、事中、事后,根据这三方面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管理工作,落实各个环节内控管理工作,明确相关人员岗位职责,规范各岗位工作流程,严格杜绝各种不合符规定的工作行为、严禁越权管理,杜绝和违背业务流程等方面行为,开展及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行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应予以及时的修正和完善,切实保证医院利益。

(四)完善医院会计监督体系建设,提升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加强有利于改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的满足医院内部建设需要,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应积极开展医院会计工作制度宣传,全面提升医院全体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医院内部会计监督岗位职责、明确监督范围,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是会计监督职责的根本保障,是医院会计信息完整、准确、规范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要确认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审核会计凭证、会计账本和会计资料以及会计报表等相关内容,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以便于能够对会计信息问题加以及时正确纠正和调整。因此,我们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医院会计外部监督体系,丰富外部监督主体,加强医院外部监督控制力度,实现科学合理的医院内部监督,进一步改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评价机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财务及其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加强医院利益与个人绩效相关性,挖掘出相关人员岗位工作积极性,调动医院组织机构培训参与的积极性。

(五)夯实医院会计基础,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会计基础工作的贯彻落实是医院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重要前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活动环境势在必行。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重要内容。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应当做好几方面工作:第一,夯实医院内部会计基础,进一步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决策参考依据,为医院阶段发展目标制定提供有益意见和帮助,会计基础的奠定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第二,加强医院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能够帮助管理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策略。同时,风险评估还能够帮助医院进行风险分析和识别,风险评估工作水平的提高能够让医院尽早发现风险,做出风险防范措施,保证医院切身利益。医院应当加大风险控制宣传,不断培养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提升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从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来看,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是医院基础建设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内涵,灵活应对各种影响要素,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水平,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医院会计工作,构建良好的现代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组织结构,确保医院会计信息完整性合准确性,促进医院的正常、稳定发展,加快我国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是医院长期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掌握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够帮助医院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运营决策,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配合医院会计工作,充分调动医院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构建良好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环境,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奠定扎实的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红燕.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3).

[2]张倩.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践[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篇10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常态,现代医院正逐步向精准化、质量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医院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向医院管理的有机渗透和融合,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医疗改革的需要,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作为提供健康卫生服务的主体,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国小康。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督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因此,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国家实施长远目标的要求,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含义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维护公益性原则,着眼全民共享目标,在新型的公共治理框架下形成的政府、所有者代表与医院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建立在医院功能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保障医院公益性质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医院制度的总和;目的是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既包括外部层面科学筹划政府治理制度,也包括内部层面系统构建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管理制度等。

2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缺位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尽管有一些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作为法律依据,但是上述法律法规只针对于医疗机构某一方面的行为,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医院管理相关的法律。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公立医院性质模糊,定位不明确,从根本上导致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上位法”缺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2医院监管缺位

新医改实施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强调管办分开,但实际上,政府作为公立医院所有者,对行业监管和运行监管所有职能采取“一手抓”,政府权力集中,没有真正做到管办分开。从监管效果来看政府主要对医院进行日常的行业监管,但缺乏以财务与经济运行为重点的运行监管[1]。

2.3配套政策不到位

国家虽然鼓励多元化办医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但由于政策不明晰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公立医院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虽然机构数量基本相当,但公立医院拥有80%以上的医疗资源,提供85%以上的卫生服务量,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民营医院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发展缓慢。

2.4医院相关利益方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方面。我国公立医院多数推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普遍存在流程不规范,招标设计不合理、公立医院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寻租等问题,导致招标价格高、供给可靠性低、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在医保制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医保付费改革滞后,医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机制需要完善,医保付费支付设计不当导致医疗机构行为扭曲[2]。

2.5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3]。目前我国部分已实施法人治理的医院,内部权力制衡体系大多形同虚设,还不能完全真正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型,对公立医院实行大包大揽和直接干预,导致医院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主体,没有自主经营权。医院对于自身运营中所涉及的人、财、物等没有实际的管理权,使医院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存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3]。

2.6人事制度改革缓慢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现有人事编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发展[4]。一方面,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员工把编制当做“铁饭碗”,工作有惰性;而一些医院非编制的员工与其工资待遇有差距,没有完全实行同工同酬,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编制制度束缚了人才的流动,不能适应市场化需求。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也开始改革,推行取消编制,但进展缓慢,大部分地区和公立医院还未落实到位。医院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晋升等制度相对落后,医院招人与用人机制不灵活。《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部分不适应时代需求的条款修订迟缓,也影响了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继而影响了医疗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2.7薪酬制度不合理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无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医疗服务定价过低,医务人员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药品加成[5]。医院内实行的行政化管理,大多实行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占比较小,不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绩效考核中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医务人员工作量与业务收入挂钩,导致医务人员过分追求病人就诊量,病人满意度不高,开大处方行为仍然难以杜绝。

3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路和途径

3.1完善以政府为核心的外部管理制度

3.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关“上位法”。建议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尽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法》以及《医院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将各方面政策文件上升到法律层面,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1.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通过政府治理推动医院管理体制的完善领导、管理和保障是政府治理的大核心。医院管理体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权责统一。国家卫生计生委是委属(管)医院的出资人,应履行出资人职能,参与各委属(管)医院的管理决策;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应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管委会进行部分授权,代表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医院出资人履行职责;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层面,应设立医院管理中心,职能与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应,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6]。

3.1.3实施管办分开,明确各方监管职能

要推进公立医院行业监管和运行监管分开。在组织机构上讲,就是要设立专门机构(如管理局、管委会、医管中心等)代表政府履行部分职责。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对医院的行业监管,医院管理中心等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对医院的运行监管。加强以公立医院财务安全与经济运行为重点的运行监管,实施全成本核算、总会计师、第三方会计审计监督等制度,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效。

3.1.4明晰医院产权,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

随着公私合营(ppp)模式在医疗市场的应用,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也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医院内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未来,公立医院可以探索产权制度变更,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7]。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医院进行融资,建立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公立医院。促进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多种产权形式共存的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行业管理政策,为公立医院和其他产权形式的医疗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1.5积极推动“三医联动”机制

强化国家医保、医保相关制度的保障作用,促进三医联动,从加强三医联动的角度做好医改顶层设计,加强“医疗、医保、医药”有效衔接,相互制约。医保作为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要发挥好主动权,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与监管,推进多种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医院、医保与医药企业三者间进行谈判与合作,引导合理用药和适宜治疗,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进而逐步提高保障绩效。

3.2完善以法人治理为核心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3.2.1完善医院法人治理制度

落实医院法人治理应建立治理结构和完善治理机制。建立四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即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和医院管理层法人治理结构,分别代表医院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四者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联系,相互制衡。使公立医院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并进行高效率的运作,最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7]。

3.2.2改革医院人事制度

深化医疗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人事制度改革。一是逐步推进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探索编制备案制,弱化编制集中管理,强化编制分级和动态管理,最终逐步取消编制;二是完善岗位设置,变编制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推行医院全员聘用合同制,通过公开自主招聘、考核上岗等规范医院人事管理,不断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

3.2.3探索科学合理的医院薪酬制度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薪酬制度和体系。要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宗旨,以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为前提,以工作岗位、风险度、工作量和强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薪酬等级,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一是建立稳定的薪酬投入保障制度,逐渐提高院薪酬水平,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二是改进医务人员工资结构,打破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改为岗位工资制度;三是以公益性为导向,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蔚晗,吴雨静,王丽丹,等.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8-29.

[2]吴登丰.公立医院药品供应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闵锐,汪琼,张霄艳,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10-12.

[4]王元元,丁宏.安徽省城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路径的探讨与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2-123.

[5]方鹏骞,罗桢妮.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制定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08-411.

[6]逯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索[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6.

[7]方鹏骞,张霄艳,谢俏丽,等.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发展路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