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治理修复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2:42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1

当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特征

综合多部门调查结果判断,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约1.8~2.7亿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湘、赣、鄂、川、桂、粤等省区,污染区域主要为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南方酸性水稻土区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很多人都会问土壤污染到底是不是病?比如说重金属镉污染,都看不到镉,无法让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感觉到有害。除非有表观现象,或者有继发性的毒害事件,才会引起人们对土壤污染的关注。其次,土壤污染呈现的危害一般是潜伏和间接的。我在湖南做了一个案例,试图找到土壤污染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在一个信息隔绝的小村子里,土壤受到了污染,但这个地方的水是干净的,老百姓吃的蔬菜也是干净的。通过连续三年的观察,没有发现两者的必然联系。后来查找了国际上很多相关研究,确实发现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的关系。再次,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积累性和地域性。我国大面积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有了报道,包括我们自己也做了研究,多半与水系有关,具有一定的流域性,如发生在湘江流域、西江流域的土壤污染。最后,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和难以修复的特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什么非常复杂?一是污染来源非常复杂,灌溉水、大气沉降、农业投入品都会影响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二是农业的种类繁多,有水田、旱地,有的种小麦、有的种菜。因为种类繁多,所以目标值比较多样化,这就导致修复非常复杂。三是在耕地污染治理方面,部门管理割裂。由于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目标非常多样,不同部门的关注点不同,与耕地有关的有农业部、粮食局、质量监督局,还有环保部、水利部、国土部等,这种部门割裂导致了土壤治理的复杂性。

国际修复的经验

国际上,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对于土壤污染的认识至少比中国早二三十年。美国1935年开始有土壤保护法,1978年因拉弗河(LoveCanal)污染事件促使了超级基金法案的诞生,开始对污染场地治理和管理。目前,国际上关于土壤修复的经验非常多,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按照位置变化,有原位、异位、原地、异地处理;按操作来讲有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方法。具体的技术体系有挖掘、填埋等一系列技术方法。但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基本上以物理化学为基础,大部分是不适合治理耕地污染的。在为数不多的案例中,日本“痛痛病”发源地污染土壤花了30~40亿来治理,采用的是客土法;台湾的这种案例采取的方法是翻耕稀释法,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深耕改土。

同时,我也检索了国内外相关的科技文章,2005年到2010年之间大部分都是生物修复、植物修复、钝化修复。2010年以后,技术开始多样化。但是,1600多篇文献中大概有一半是针对污染场地的,一半是针对耕地的。治理污染场地的方法比较多样化,但治理污染耕地技术就比较简单,多半是固化/稳定化。SCi检索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停留在机理研究。在耕地研究方面,中国的研究非常多,国际上基本上没有。

国内修复技术进展

中国真正关注土壤污染应该是在“十二五”期间,2006~2008年大家开始关注土壤污染,大规模研究也是在“十二五”后期。有几件较有影响的事情,其中有2000年启动的“863”项目,和2014年启动的湖南“长株潭”试点。

“十五”期间的一个“863”项目中有关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是开展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国家大约投入1000万元来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相对改变了,在矿山修复、石油污染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修复方面,大概投入了2000万元。之后,国家环保部在“十一五”末期开展工业场地修复,这个阶段农田修复反而被忽略了。“十二五”末期的“长株潭”试点和“十三五”的重点研发任务,对耕地污染的治理越来越重视,投入更多。目前内常用的技术体系主要有如下5种:

一是原位钝化技术。通过吸附、耦合、沉淀、氧化还原反应,把重金属变成不活泼的,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该技术主要产品就是钝化材料,现在已经开发得非常多。从原来非常简单的含磷物质,到现在的纳米材料等,还包括各种新型材料,这是我国目前研究的热点。

二是植物阻隔技术。就是种植低吸收品种,一种是通过常规的筛选方法,一种是通过选育方法,这种技术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大幅度降低重金属在农产品中的累积。例如,低吸收的水稻品种和常规的水稻品种的镉吸收量相差一倍;不同的蔬菜品种,镉的累积有很大的差别。

三是超富集植物提取技术。这是我国发展最早的、在世界上最有话语权的技术,就是在污染区种超富集植物。所谓超富集植物,就是植物地上部污染物的积累量大于根部的积累量。最早提出超富集植物的是一位国外科学家,国内最早研究超富集植物的是南京大学马奇英教授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他们发现了蜈蚣草。目前,有很多团队比如南土所、浙江大学在做超富集植物提取的相关研究,很有成效。

四是种植结构调整。针对中高风险的农田,也就是说在重金属污染的田地,种植不具备超富集植物能力的经济作物,切断重金属往植物转运。很多人考虑能源植物、经济作物、中草药等,但最关键的,种植结构调整要形成新兴的产业。

五是农艺调控措施。我推荐这种方法,这是目前很多区域做示范时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比方针对镉,长期淹水就能够降低镉,通过施磷肥能够明显降低植物中砷的吸收,通过调整pH值也能够改变。

湖南重金属污染治理案例

2013年爆发的镉大米事件,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和销售,造成不良影响,使“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农财两部实施了“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作,近期我所作为委托方对试点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湖南试点工作涉及耕地面积广、财政经费大、人口数量多,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耕地污染治理工程。

耕地修复的总体原则就是“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收益不减”,主要修复技术就包括刚才讲到的5项技术。针对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相关部门提出了“分区分类”治理方案,以农艺措施为主,实现“边修复边生产”。

湖南试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种植结构调整措施而言,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我们发现不同替代作物的净收益差距还是很大的,其中蛋白桑的效益最好,其既可作为饲料,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从成本分析来看,人工成本投入是最大的,其次是物料成本和农机成本。

对于湖南试点工作情况,我们进行了大面积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访谈对象包括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发现目前试点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最关键问题是治理资金;技术落实不到位,导致整个试点面临着很大压力;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合作社,总体上参与程度不够;修复方案设计与现实脱节。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2

土壤污染如何以预防为主,怎么防控土壤污染“传染”,怎么整治已经“生病”的土壤?草案开出了三大药方。

预防为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不均匀性和长期存在性等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速度极慢,土壤一旦污染,将是‘天长地久’。”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的这段话包含一个道理:对于土壤污染,最急迫的任务就是预防和控制新的污染产生。

大面积的土壤修复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其复杂性和投入远大于空气和水。土壤污染防治要在保护土壤的基础上,分类合理利用土地。

最紧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于现在尚未被污染的“好土”,国家将实行优先保护,使这些未受污染的土壤能够保持良好状况。草案规定,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或者改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

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

基于土壤污染的特点和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此次提请审议的草案单设“预防和保护”一章,对重点监管类的企业、矿产资源开发、生活垃圾和固废处置、农业面源污染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作出了相应规定。

比如在与食品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农田土壤污染方面,草案提出禁止在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清淤底泥、尾矿(渣)等;禁止在农用地施用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

风险管控:防止污染影响生活

“土壤污染以后,真正去治理修复是非常难的,投入的成本巨大。从国际经验来看,污染预防可能只花一块钱,风险管控可能要花十块钱,在末端去治理的时候要花一百块钱。”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说,坚持预防为主,最重要的就是实行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正是此次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坚持的一条原则,这也是“土十条”的要求之一。

邱启文说,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是管控风险,要关注怎么切断暴露途径。他打比方说,切断暴露途径的道理和大家涂抹防晒霜防止紫外线损害是一样的,即一旦阻断隔绝暴露途径,人接触不到污染土壤,风险也就防控住了。

草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风险管控措施分别作出了规定。

对安全利用类耕地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进行农艺调控、替代n植等;对于污染更为严重的严格管控类农用地,要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列入禁止生产区的农用地要采取轮作休耕、退耕还林还草、禁牧休牧等措施。

眼下,城市里面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一些地方正在把原有的工矿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但这些土地是否安全,能不能开发利用?邱启文说,对于建设用地来说,应采取有效的隔离阻断措施,切断土壤污染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对于建设用地,草案规定,列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污染地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用地。

污染担责:谁污染,谁治理

预防、管控,都是为了治病于未萌。而受污染的土壤,就像已经生病的人。但病人并不是完全“没救”了,还可以通过修复降低风险或危害,恢复成健康、可利用的土地。只是这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

谁负责给“生病”的土壤治病?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有哪些安排?

“土十条”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

邱启文说,在土壤污染整治方面,并不主张盲目地“大治理、大修复”,而是重点针对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有序开展治理和修复。这个思路汲取了国外几十年土壤治理修复的经验和教训。

草案提出,不论是农用地还是建设用地,确实需要修复的,要由土壤污染责任人负责修复。农用地的土壤修复,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承担修复责任的,由地方人民政府代为修复,但由此产生的费用,有权向土壤污染责任人进行追偿。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康辉小陈”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2021年完成用地报批组卷13个批次,获批面积2093.22亩。全年供应土地127宗、面积2325亩,其中划拨62宗、面积1019亩,出让65宗、面积1306亩,出让价款25724万元。启动实施新增耕地3149.84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指标4009.54亩,完成增减挂钩指标归还3035.54亩。完成地票交易4089.13亩,成交价款44233.62万元。编制上报土地成片开发方案24个,全部获得审批。

(二)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强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根据《宣州区“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存量资源图谱,并制作成“一张图”。2021年度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43亩、供而未用594亩。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地”改革工作。2021年已成交的标准地2宗,面积70.03亩,成交价款795万元。宣州经济开发区2021年7月制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

(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初步划定了宣州区永久基本农田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二是完成了市级村庄规划试点水东镇祁梅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了区级村庄规划试点水阳镇新珠村、洪林镇南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四)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1.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在“三调”初步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二是广泛宣传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稳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三是完成扬子鳄保护区整改以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

2.有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实施了3个在建矿山“边开采、边治理”项目,修复面积16.876公顷。二是实施了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4.32公顷。三是全力推进利用市场化方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扎实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完成宣州区青峰山枣子沟大型矿山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采矿权出让收益13亿元。二是完成茶山、幸福两个矿山剥离物有偿处置试点,矿益权收益2057.87万元。三是完成《宣州区矿山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四是全面开展2021年度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坚决落实《宣州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完成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后核查,妥善转移安置“烟花”过境期间受灾群众,未发生地质灾害安全事故。

(五)强力推进“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完成宣州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专项问题总计7个项目,共640套房屋。首次登记了640套,完成率100%,已办证到户618套,办证率96.56%。二是启动宣州区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摸排统计,宣州区逾期未安置项目共3个、585套。根据“一项目一政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强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1.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引领的十大新兴产业特别重大项目以及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2.深化“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00亩以上,节约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3.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钩工作,全年计划实施新增耕地2000亩、增减挂钩1500亩,合理有效利用增减挂钩指标,兜底保障所有项目用地需求。

4.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三线划定相关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根据《宣州区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在村庄规划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宣州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积极推进宣州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有关乡镇和街道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二)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田长体系,落实田长责任。二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2.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对全区16家在建矿山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二是根据《宣城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在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对符合条件的矿山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修复。三是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争取不少于50%的矿山企业能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3.全力做好宣州区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一是做好宣州区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和宛陵林场国有林权确权工作。二是推进林权登记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4

土壤污染如何以预防为主,怎么防控土壤污染“传染”,怎么整治已经“生病”的土壤?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开出三大药方。

预防为主:从源头上减少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不均匀性和长期存在性等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速度极慢,土壤一旦污染,将是‘天长地久’。”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的这段话包含一个道理:对土壤污染,最急迫的任务就是预防和控制新的污染产生。

大面积的土壤修复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其复杂性和投入远大于空气和水。土壤污染防治要在保护土壤的基础上,分类合理利用土地。

最紧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于现在尚未被污染的“好土”,国家将实行优先保护,使这些未受污染的土壤能够保持良好状况。如《草案》规定,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或者改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

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

正是基于土壤污染的特点和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此次提请审议的《草案》单设“预防和保护”一章,对重点监管类的企业、矿产资源开发、生活垃圾和固废处置、农业面源污染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作出了相应规定。

如在跟我们的食品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农田土壤污染方面,《草案》提出禁止在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清淤底泥、尾矿(渣)等;禁止在农用地施用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

风险管控:阻断污染影响我们的生活

“土壤污染以后,真正去治理修复是非常难的,投入的成本巨大。从国际经验来看,污染预防可能只要花一块钱,风险管控可能要花十块钱,在末端去治理的时候要花一百块钱。”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说,坚持预防为主,最重要的就是实行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正是此次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坚持的一条原则,这也是“土十条”的要求之一。

邱启文说,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是管控风险,要关注怎么切断暴露途径。他打比方说,切断暴露途径的道理和大家涂抹防晒霜防止紫外线损害是一样的,即一旦阻断隔绝暴露途径,人接触不到污染土壤,风险也就防控住了。

《草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风险管控措施分别作出了规定。

如对安全利用类耕地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进行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而对于污染更为严重的严格管控类农用地,要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列入禁止生产区的农用地要采取轮作休耕、退耕还林还草、禁牧休牧等措施。

眼下,城市里面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一些地方正在把原有的工矿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但这些土地是否安全,能不能开发利用?

邱启文说,对于建设用地来说,应采取有效的隔离阻断措施,切断土壤污染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对建设用地,《草案》规定,列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污染地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盏扔玫亍

污染担责:谁污染了土,谁就来治理

预防、管控,都是为了治病于未萌。而受污染的土壤,就像已经生病的人。但病人并不是完全“没救”了,还可以通过修复降低风险或危害,恢复成健康、可利用的土地。只是这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谁负责给“生病”的土壤治病?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有哪些安排?

“土十条”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

邱启文说,在土壤污染整治方面,并不主张盲目地“大治理、大修复”,而是重点针对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有序开展治理和修复。这个思路汲取了国外几十年土壤治理修复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一原则下,《草案》提出,不论是农用地还是建设用地,确实需要修复的,要由土壤污染责任人负责修复。农用地的土壤修复,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承担修复责任的,由地方人民政府代为修复,但由此产生的费用,是有权向土壤污染责任人进行追偿的。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5

一、2019年自然资源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始终坚持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好“两个维护”,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县委、政府以及市自然资源局作出的系列决策部署。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切实转变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

(二)全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一是2019年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0亩,拟新增耕地面积9163亩(其中新增耕地建设项目完成7563亩;增减挂钩项目完成1600亩)。其中在建项目13个,已于2019年11月全部竣工验收,2019年新立项选址项目42个,分别于2019年10月、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4月工程全面竣工。2018年度增减挂钩项目完成2500亩已进入竣工测量阶段、预计2020年2月提交市级验收。二是完成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评价工作,成果已通过省级质检。

(三)推进自然资源利用秩序持续向好。一是结合“七五”普法,充分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8.29测绘日”,组织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切实履行自然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对2018年下发的239个图斑、2019年前三季度共136个图斑进行外业核查并填报系统。三是切实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和信访案件的办理,截止目前,对来信来访和转交的12件信访案件,做到及时调查处理,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四是积极参与行政诉讼。五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及时与市局、县扫黑办对接,报送相关资料,截止目前共移交县扫黑办及市局扫黑办行业乱象线索共5宗。六是深入开展全国违建别墅专项清理工作,按照要求及时对省厅下发的疑似图斑及暗访图斑进行核查并上报系统。七是积极开展全省违法用地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台账。八是对发现的40宗违法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理。

(四)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稳步发展。1.开展了县城第四次总规修编,已完成初步成果,争取明年完成报批工作;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2.全力打造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对大磏、洛龙、三桥3镇总规进行修编,目前洛龙和三桥镇总规、控规修编已完成报批工作。3.村庄规划编制全力推进,全县83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已全部完成编制工作并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复。4.严格‎管控‎规划‎成果‎,牢‎固树‎立“‎规划‎是法‎规”‎的理‎念,强化‎各类‎建设‎规划‎审批,‎严‎控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注‎重建‎筑风‎格、‎配套‎设施‎、景‎观营‎造等‎审查‎,确‎保规‎划成‎果得‎到落‎实。认真‎遵照‎办事‎流程‎和有‎关规‎定,‎核发‎“两‎证一‎书”‎,年‎内共‎核发‎“一‎书两‎证”‎63份‎,其‎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8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5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0份‎。完‎成迎江一号·伯爵府、鍠嘉经典等‎10‎个建‎设项‎目规‎划验‎收,共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10份,确保‎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规‎划,‎较好‎的维‎护了‎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全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一是全县逐级签订了《政府目标责任书》,成立了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印发了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人、监测人165名,群测群防网络人数达3000余人。对149处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自查、联合排查200余次。二是联合气象局气象预警信息52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抽查各级监测人员50余次。三是县人民政府与对口协作单位签订了对口保障协议。开展了县级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防灾预案的可操作性。县政府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户,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资金保障,获得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查组高度评价。四是全面完成地质灾害三年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5年3个项目,全部通过终验收。2017年度向省厅申报三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但到目前未批复。2019年度准备申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2个,目前正在开展勘查设计。

(六)全力推动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工作。一是完成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于9月10日提交国家进行检查,10月30日国检意见反馈,总体错误率为0.08%,进一步补充举证的图斑为3664个,已经举证3551个,113个图斑因人员确实无法到达而没有举证。针对国家反馈问题的修改已经完成,并于11月18日将修改后的成果提交省三调办,目前省三调办正在对提交的成果进行检查,修改意见暂时未反馈。二是2019年我县共获批城建设用地3个批次,总面积88.0244公顷,另有两个批次总面积44.7公顷的增减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已上报省厅,待批复,我县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得到及时保障。三是通过挂牌和拍卖出让土地22宗,980亩,出让金收入53810万元;挂牌出让采矿权1宗,成交价65万元;四是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13宗,面积840亩;五是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将确定不使用的820余亩建设用地,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纳入2019年度“增存挂钩”上报省人民政府撤销批复文件,待批复。

(七)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件,化解积案6件。今年共审批农村村民建房使用集体土地(宅基地)472宗,总面积57162平方米。核发乡镇规划区集体土地民用自建房项目《乡村规划许可证》25本。2019年已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291本,证明5393份,出具各类房屋登记信息9969人次。认真落实上级“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会议精神,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证时限,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从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抵押登记2工作日内办结,查封、异议、查询等业务即时办结,对特殊立等可取事项承诺及时办结。并于2018年9月实现二手房登记、交易、税务“一窗受理、集成套餐”服务模式,群众在一个窗口只需提交一套资料,便可完成纳税、交易和登记申请。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工作试点工作自2017年8月底启动以来,已完成了592户权籍调查、纸质档案归档及录入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工作。目前,经初审合格的46户按程序已进行了登记。在试点的基础上将继续开展和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已批复,将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实施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

(八)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一是按照县委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桃源乡清溪村成功脱贫摘帽,并于2019年3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二是2018年度2500亩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已通过市级批复,目前已进入竣工测量阶段。市政府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还贷指标任务3566户817亩,2018年还贷指标任务1010户356亩已完成县级验收,正在完善竣工资料申请市级验收,2019年1637户286亩正在进行竣工测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后备资源缺乏,落实占补平衡难度大新增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红线、林业的公益林地、退耕还林地交叉重叠,导致新增耕地来源受限,虽然我县能完成新增耕地建设任务9163亩,但要求在年底前以前完成备案,确实难度较大。

(二)治理资金紧缺,矿山复绿实施难度大我县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严重缺乏治理资金,搬迁选址难、补贴少群众无力搬迁。矿山复绿方面一是采矿许可证期限未到,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的原则执行矿山复绿工作;二是矿山企业投入大(机械设备的更换等),安全生产要求高;三是已关闭矿山一部分在红斑内(城镇建设区)按要求复耕后就成为基本农田,今后政府在开发时不能使用。若采取复绿方式进行关闭矿山复绿后,以后征用时会增加征收成本。

(三)数据共享欠缺,多数备案系统反应慢一是自然工作备案系统多且数据不整合,不动产登记与相关部门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易对抵押、查封等工作造成重大失误。二是登记系统正在初始阶段,经常出现系统卡、慢及某些功能还未完善等情况。

(四)规划人才紧缺,乡镇监督管理差别大由于规划执法队专业性人才较少,加之我局规划管理人员较少,对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批后管理较为被动,导致个别项目在施工中随意增加建筑体量或改变用地红线,使得控制整体规划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环境及认识的局限性因素,村庄规划现阶段不能很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并且个别乡镇对规划的法定性理解有所欠缺,导致规划不能发挥它特有的属性。

三、下步工作安排

2020年,我局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决策部署,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全力做好我县自然资源工作。

(一)履职尽责保资源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探索多样化的耕地保护方式,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确保全县耕地总量不减少,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大力推进新增耕地建设项目,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紧紧围绕此次国家例行督查提出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工作思路,全面建立执法监察工作常态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所前沿哨所作用,强化基层执法力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矿产资源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做好土地变更调查与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有机衔接,全力抓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土地利用管理秩序。

(二)服务大局促发展1.加强用地报批,保障重要领域重点产业用地。对国家、省级重点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村村民建房等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2.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提高供地率,加快已批土地盘活利用,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对已处置的闲置土地持续跟踪检查。

3.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对国家要求核查举证的数据于12月10日提交国家三调办,等待国家在线举证结果;统一时点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全力配合省级专项调查。

(三)服务民生保安全1.实施自然资源大扶贫行动,将脱贫攻坚作为自然资源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2.深入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和搬迁力度,整合增减挂钩项目资源,优先安排地质灾害搬迁农户。推进地质灾害应急值守无汛期制度,强化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复查。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要加强对开采的矿山区环境治理工作的指导,督促采矿权人严格按照环保等部门整治方案加强对矿区周围环境的治理工作。要遵守边开采边治理相结合的复垦复绿管理制度。已关闭的矿山要责成原采矿权人进行复垦绿化。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格落实,把我县矿山复绿综合整治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的排查,加强群众信访案件的处理,增加征地拆迁透明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6

一、2020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1.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细化党建工作任务,抓好落实党建工作,全年党组主持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共计20次、支部委员会10次、党员大会2次、党课12次、民主生活会2次,每月固定1天作为“党员主题活动日”,结合实际和计划已开展活动8次;局党支部督促履行“一岗双责”,并进一步落实了党建分管领导及党务工作,形成党组书记总览全局,支部书记具体安排、党务工作者具体抓落实的党建责任体系;分别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条例》、《准则》等党规。  

2.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及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宣讲培训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推动党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集中学习警示教育,结合系统内部,学习《关于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激发党员增强廉洁自律,以身作则,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自觉性。

3.着力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健全设置党小组,规范设立机关党支部活动室,坚持实行“”制度,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得到提升,认真做好退休老干部工作,重视发挥工会、妇女、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干部职工全覆盖谈心谈话活动2次,主要负责人与分管领导谈、分管领导与各股室负责人谈、各股室负责人与股室成员谈,进一步拉近了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距离,领导也更加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截止目前已有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二)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

4.抓紧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按照跨省交易指标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实施工作,完成拆旧复垦规模344.583亩,其中,实施完成并通过县级验收第一批次乡独哇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规模194.583亩,农民集中安置建新区使用挂钩周转指标65.577亩,节余指标127.506亩;第二批次8乡10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完成四洼乡2个地块复垦施工,面积150亩;同时,积极筹措专项资金451万元,并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至源拓土公司为第三批次10乡26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前期技术服务单位,包装立项周转指标规模约917.1亩,复垦规模约700亩,预估节余指标约630亩。项目方案现已报省土整中心备案。

5.抓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根据《州自然资源局<关于下达2019-2020年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任务的通知>》文件要求,按照2020年州黄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分解表,项目一(县四洼乡砂石场02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二(县乡村沙岩矿生态修复治理和县洛尔达乡砂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已在8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9月底已完成施工任务,修复面积16.07公顷,资金投入359.9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232.97万元、地方财政拨付127万元),将按程序组织对两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进行初验。

6.抓实土地调控功能。一是坚持把保护耕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第一要务,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为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目标;在全力保障久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协助技术作业单位对该项目占用1003.6965亩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了补划,形成了补划方案已经州、县两级审批,上报至省人民政府审查;二是完成了《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制定工作,确定我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2个区片,分别为Ⅰ区片37600元/亩,Ⅱ区片28000元/亩,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7.积极推进我县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工作。按照省、州要求对我县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续修改工作,进一步督促各相关单位项目占用生态生态保护红线的扣除工作,现已基本扣除,成果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等待反馈整改意见。

8.积极开展生态治理工作。与县科农畜水局对接,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移交;与发改、林草、生态环境、科农畜水等相关部门对接,顺利完成《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方案》编制工作。

(三)规划管制进一步加强。

9.主动做好规划服务。为加快我县城镇化发展步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进一步增强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是强化控规调整工作。完成县南岸新区滨河路12号地块、县南岸新区干部周转房地块、县南岸新区部分地块、县南岸新区i-08-06地块、县南岸新区H-03-08地块用地性质及指标调整论证;二是强化规划选址工作。完成县漫泽塘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镇LnG气化站地块、县各莫乡加油站地块、县麦尔玛公安武警联勤联训基地选址论证;三是8月底完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工作;

10.切实做好“三线”划定工作。按照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的要求;一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957.5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58.85%,主导生态系统功能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二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5700公顷,耕地保有量7126.67公顷,三调现状耕地9220.51公顷。全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702.25公顷;三是城镇开发边界线。严格落实城镇开发管控需求,划定县城城镇开发边界9.74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城镇用地3.92平方公里。除中心城区外,划定其余5个建制镇城镇开发边界5.68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城镇用地0.61平方公里。

11.积极做好征地补偿工作。一是会同久马高速建设项目协调办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久马高速C2标段红线用地范围核定及征收补偿测算工作,完成红线用地测量7310.59亩,其中耕地1869.96亩、草地3772.93亩、林地1667.7亩、其他土地117.18亩。二是全面完成久马高速C2标段总承包部临时用地选址确认,确定临时占用土地面积1214.703亩,其中耕地91.155亩,林地724.47亩,草地244.254亩,其他农用地2.871亩。审定了临时用地复垦、植被恢复方案并报县政府审批。三是继续强有力地抓好S220线征地补偿费拨付,已完成133.3亩征收土地补偿款拨付600余万元。

(四)资源利用进一步加强。

12.切实做好各类土地收储出让。按照2019年土地储备计划,今年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2宗,实现土地收益共1123.66万元,其中,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宗,出让总面积约8亩,成交金额为203.66万元,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宗,出让面积约4.446亩,成交金额为920万元。两宗地已全部缴清土地出让金,并足额上缴财政。

13.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全力统筹协调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极力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充分整合利用我县“十三五”期间用地指标,积极主动与省、州对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调整建设用地491.787亩,确保了漫泽塘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220.4505亩;麦尔玛公安用地14.8725亩;武警四支队驻训基地项目用地240亩;LnG气化站12亩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二是为确保藏高公司入驻我县,划拨75.87亩国有土地用于久马高速建设监控、应急中心建设项目。同时,通过收取土地成本费,实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427.84万元;三是划拨231.99亩国有土地给武警省总队机动第四支队用于策应反分维稳,支持驻勤武警后勤保障建设;同时通过收取土地成本费,实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000万元。

(五)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1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国土资源宣传教育活动。切实依托“6.25”、“12.4”等主题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工作接待制度,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及时回复来访信息,成功的化解矛盾纠纷。

共编发“国土资源”专栏4期,累计发放宣传手册200份。

15.严厉整治违法建设行为。5月15日依法对更尕索德等7户未经许可擅自在县中波太南侧、青年公园东侧修建的违章建筑进行,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违法案件,立案一起,查处一起,结案一起,使城区土地违法行为和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对部分违规修建的下达相关法律文书。

16.切实强化执法监察。一是扎实开展卫片执法。扎实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制订印发实施《县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动态巡查工作,实地核实排查违建别墅疑似图斑354处和2019年第四季度卫片图斑93处,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佐证资料,完成合法性认定;至今我县未出现违建别墅的问题,开展动态巡查80余次;二是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会同县住建局、县经信局、县民宗局、县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开展各自领域联合执法工作,共参与73人次,参与联合执法共20余次,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三是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底。根据中央、省、州有关会议的会议部署,加强我县耕地保护,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按照县委、政府工作安排,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情况摸排调查工作,提取图斑总数2222个,完成疑似违法图斑189个,摸排单户住宅类123宗,多户住宅类1宗,公共管理服务类51宗,产业类14宗(其中占用土地面积共计495.68亩,占用耕地面积共计329.5亩,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共计53.01亩)。

(六)民生服务进一步加强。

17.紧抓窗口服务不放松。一是登记工作稳步推进。截止目前,累计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共345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343本,其中首次登记134本,转移登记118本,变更登记21本,换发登记37本,更正登记30;办理不动产权证明114本,注销登记84件,完成率为98%,已达到年初计划任务。二是政务一体化。按照要求,完成了2020年度行政事项权力清单上报248条,每月录入行政审批任务50条,截止目前录入了500余条相关的依申请事项;完成了“互联网+监管”、一体化政务服务3.0系统升级、认领及日常的系统维护;受理规划报件90余件相关咨询300余次。

18.紧抓基础业务不放松。积极做好部、省、州核查反馈图斑调查举证、按标准完善“三调”成果数据库建设,顺利推进全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初步成果已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查;积极抢抓“三调”成果运用技术培训,确保“三调”成果数据的使用;为进一步加强地价体系建设和管理,我县城镇基准地价进行调整更新调整更新成果已传省厅专家库,专家审查通过,现正报省厅审查备案。

19.紧抓地灾防治不放松。一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进一步完善地灾防御预案和突发性地灾应急预案,明确地灾防治责任人和地灾防治专职责任人,确定群测群防地灾监测人员104人(其中:贫困户51人;碉堡山滑坡隐患点2人),监测经费明年每人3600元,对全县10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覆盖监测。二是加大宣传防灾、救灾力度。充分利用标语、宣传专栏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知识,发放宣传材料总计2822份,有效增强了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严格汛期值班值守和灾情速报制度。已完善2020年度重大地质灾害、气象信息报告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了汛期期间值班室电话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并于5月1日启动值班值守至汛期结束;四是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县碉堡山滑坡、洛尔达乡中心校旁泥石流、麦昆乡曲登甲寺泥石流、哇尔玛乡夺登寺滑坡4个急需治理项目,已完成前期政府采购招标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勘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五是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各乡镇组织开展“一点一演练”总计16次,参加演练人数总计2425人,参加培训人数2301人;今年7月17日,组织联合应急、公安、消防、医疗等多个部门82人参加县碉堡山地质灾害夜间应急演练,模拟出现夜间险情,进行应急处置,调度有序,取得成效。

20.紧抓脱贫攻坚不放松。一是制定脱贫计划,开展“两联一进”全覆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为统揽,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开展每月4次的对口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成效;对结对帮扶的垮沙乡达格娘村、各莫乡查不让村和雄哇村多次开展深入走访,摸清贫困情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制定村帮扶计划;二是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争取帮扶资金,为贫困户组织捐款,节日期间慰问帮扶对象、贫困党员、社区贫困户、“三老干部”等贫困户党员4人,并在贫困户中召开专题党课,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手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结合单位实际工作,切实为贫困家庭增收。整合我县地质灾害监测、排查工作要求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经费中统筹18.36万元,确定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3600元,切实为贫困家庭增加了收入;四是开展建党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借七一建党节契机,6月22日,在垮沙乡达格娘村与村两委班子、部分贫困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谈心谈话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和困难,并送去了慰问品,积极引导群众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七)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强。

21.加强土地监管工作。完成了冻州让窝和群迫两宗土地出让金追缴,截止2020年6月3日已全面追缴金额569.636万元;完成了道济同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调规后补交土地出让金82.8万元;依法追缴金幡银座开发项目调整容积率后,补缴土地出让金14.231万元,追缴金额全部足额上缴财政。

22.积极处置闲置土地。完成了2012年至2019年8宗闲置土地调查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拟定了《关于解决南岸新区滨河路14号a地块等8宗闲置土地问题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结果执行,但8宗闲置土地权利人,均拒绝签订延期1年开工补充协议,对8宗土地权利人下发律师函,除瑞祥田子旅游产业有限公司和邓德领取了律师函,其余权利人均拒收律师函。截止目前,只有2宗闲置土地已开工建设(南岸新区(J-06-02部分土地)地块1、南岸新区i-08-10地块),6宗闲置土地权利人均未开工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围绕“三个转变”。转变干部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荐人员参加业务培训,集中开展专题授课等方式拓展工作人员视野,找准定位,发挥积极的资源保障作用;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考虑办事群众切实利益及困难,为办事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等措施;转变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新时代审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紧扣“三个强化”。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调整完善,完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切实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好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工作;强化地质灾害巡查、排查、核查和监测预警工作,签订《专职监测人员聘用合同》、《2021年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处有人管、点点有人抓”,并组织地质灾害防治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村委有关人员,对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一步加大排查梳理;强化可持续意识,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实施耕地保护“关口前移”,做到了“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三是聚焦“三个精准”。精准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多规合一”,注重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编制,合理保护利用空间资源;精准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辖区内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126.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700公顷;精准用地审查及用地报批工作,严格用地审查,支持我县的“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展建设用地逐级报批,对已报批的建设用地加快实施供地,高效利用原有建设用地。

四是坚持“三个提前”。提前告知办事流程及相关手续,确保办事群众提前准备材料,使群众“最多跑一次”;提前预演地质灾害应急方案,按照方案使群众掌握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防和避灾知识,有效增强了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前遏制违法违规修建行为,加强动态巡查,及监管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从源头中制止违法违规修建行为的产生。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淡淡的味道”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自然资源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在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和县自然资源局坚持以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咬定目标,担当实干,坚定不移推动2020年工作亮点纷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泰和县自然资源系统以“五型”政府机关建设为统揽,紧抓工作重点,全力聚焦“五大战役”、“四大机制”、“三大领域”、“两大体系”、“一条主线”,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一)凝心聚力,精心谋划,打好“五大战役”

打好用地服务保障攻坚战。一是全力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动对接项目需求,明晰用地选址,跟踪项目进展,确保了我县83个涉及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点项目用地需求。2020年共组织报批国有建设用地五个批次,面积1020.454亩,为四个一般批次和一个单独选址批次(昌吉赣站后项目),其中一般批次2个和单独选址批次已获得省自然资源厅批复,面积503.2亩;其余2个一般批次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办公会。为G105国道改线、春浮园田园综合体、马市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国电投浪川风电一期、二期、G45大广高速改扩建(泰和段)等6个纳入省级以上单独选址的重点项目解决用地需求,获批准直接配置用地计划指标3664.91亩。同时已组织向上报批村庄用地批次一个,面积134.58亩,待市自然资源局核准批复。二是全面加大土地供应力度。2020年共组织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1宗,面积716.27亩,成交价款共计13.84亿元(其中:拍卖出让经营性用地11宗,面积464.8亩,成交价款13.64亿元;挂牌出让工业用地10宗,面积251.47亩,成交价款0.2亿元)。

打好节约集约用地攻坚战。一是持续推进批而未用土地消化专项行动。2020年年初,我县批而未用土地总面积5145.8亩,已完成消化批而未用土地1294.71亩,消化周期由年初的2.69年下降至2年,位居全市最低。收回、收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宗,面积276.74亩。二是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2020年共处置2009-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228.02亩,完成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的162.98%。三是扎实推进“节地增效”行动。积极探索工业“标准地”供应,以县政府名义印发了《泰和县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方案》。2020年已完成3宗工业“标准地”挂牌出让,面积78.16亩,完成市自然资源局考核要求。

打好土地开发整理攻坚战。一是全力以赴推进土地开发项目建设。不断补充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今年已完成验收的土地开发项目2个,新增耕地2030.2亩,已报备面积1784亩;2019年土地开发项目已竣工,项目总投资额1469万元,建设总规模为2836.8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2367.6亩。目前已完成县级初验,预计2021年1月完成市级终验。二是全力以赴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规模6985.8亩(其中村庄整治4339.35亩、水土流失治理2646.45亩),总投资2407.31万元。项目已于2020年6月份完成了验收报备。

打好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攻坚战。一是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创新开展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信息网格化管理,实施“划分网格、责任到人、明确任务”的网格化监管,形成关口前移、触角延伸、重心下沉的工作格局。2020年全县动态巡查发现违法违规用地5宗,面积1.33亩。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发送《违法违规用地整改告知函》39份。二是加大各类违法行为打击力度。2020年共立案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46起(其中:土地类案件2起,涉及面积约8亩;矿产类案件6起,涉及普通建筑用砂岩、粉砂质页岩等矿产资源28.3万吨;规划建设类案件38起,涉及建筑面积11.18万㎡),已结案12宗,涉及土地面积3.2亩、矿产资源0.32万吨、建筑面积约1.38万㎡,收取罚没款216.38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全县用地、用矿和建设行为。三是加大卫片执法力度。印发了《泰和县202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扎实推进2019年度卫片和2020年1至3季度卫片执法检查,涉及图斑共计825个(其中:土地执法监测图斑824个,面积7903亩;矿产执法图斑1个,涉及矿企1家)。经核查,发现违法违规图斑13个,向涉及到的6个乡镇场送达了整改告知函。13宗违法违规图斑中:4宗立案查处并整改到位,1宗复耕复种到位,其他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四是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力度。积极参与县政府组织的“两违”强拆工作,拆除违法用地26宗,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040.57㎡。五是扎实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大棚房”问题“回头查”、“深入查”行动。对排查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非农设施的,逐一建立问题台账,并督促复耕整改到位。南京督察局下发的1个疑似“大棚房”问题图斑,通过现场核实,图斑位于南溪乡南源村,属村民李某建养牛场硬化的部分土地,不属于“大棚房”问题。六是扎实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工作。2020年全力协调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对县内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摸排。摸排发现罗某在白凤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内,以设施农用地为幌子改变用途建设两栋类似别墅的建筑物。通过多次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后,当事人主动拆除了该违法建筑,消除了违法用地状态。目前,我县未发现违建别墅情况。七是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2020年7月3日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先后召开了全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和全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工作调度会。印发了《泰和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方案》,制作了一千余份宣传海报和宣传漫画并下发至各乡镇场进行张贴。会同招投标选定的技术单位,完成了对省厅及部里下发的2.66万个图斑全面摸排。八是扎实做好土地例行督察迎检工作。2020年11月,南京督察局下沉我县进行土地例行督察,下发我县实地核查图斑共计475个(其中:土地执法监测图斑471个、面积5571.81亩;疑似“大棚房”问题图斑1个、面积1.91亩;7月3日以来疑似占耕地建房图斑3个、面积36.3亩),我局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对问题图斑逐一核查、逐项整改、逐一举证,较好地完成了土地例行督察迎检工作。目前,我局按照督察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督促协调相关部门逐项逐个对问题进行整改:涉及泰和县现代农业蔬菜棚问题已补办设施农用地手续;涉及苑前敬老院问题已立案查处,并已向市局申报农转用手续;涉及澄明路问题已向省厅提交用地报批材料。

打好地灾防治攻坚战。一是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印发了年度地灾防治方案,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地灾防治工作上情能下达、下情有上报,多次派出工作组对全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情况进行指导。2020年共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50余次,向地灾隐患点责任人和监测人发送预警预报气象信息和防灾小知识4.5万余条,实现了零伤亡、零事故。二是扎实推进地灾隐患点治理。2020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626万元,用于万合镇陂溪小学等4个地灾隐患点治理。第一期澄江镇东门一组、老营盘镇竹山村竹山组等2个地灾隐患点治理项目已获县政府批准实施,目前已开工建设。第二期万合镇陂溪小学等2个地灾隐患点治理项目正处于财政评审阶段。

(二)注重实效,树牢形象,完善“四大机制”

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全面完成了县、乡、村、组四级耕地保护责任状的签订,层层分解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水田等优质耕地资源,确保全县81.23万亩耕地、69.91万亩基本农田质量不降、数量不减。二是积极开展增减挂钩项目清查整改。根据上级部署,组织开展了历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清查整改工作。清查整改围绕项目立项、复垦实施、竣工验收、落实耕种、后期管护等内容,采取实地核查与数据库对比的相结合方式进行。经核查整改,我县历年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面积共计2872.7亩,已使用挂钩指标面积合计2791.22亩,结余可用指标80.5亩。目前已根据省厅核查反馈意见完成了修改,并将清查成果提交至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三是积极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整改。针对耕地保护督察发现我县在规划审批、新增建设违法用地、耕地占补平衡、批而未用消化等方面存在问题,我局积极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按要求逐问题、逐地块整改到位。整改工作已经南京督察局审核认定通过。

完善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一是认真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建立矿山、监管责任人一对一管理制度,坚持对矿山企业安全措施和安全生产全覆盖巡查。在企业复工复产、全国“两会”和重大节日期间,严密组织开展全县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矿山企业整改到位。二是认真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我县赣江沿线各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获得省政府下拨的中央奖补资金470万元。项目涉及10个废弃露天矿山,面积756亩,已完成县级初验和市级终验。三是认真开展矿山储量监管工作。全面建立了矿山管理台账,及时做好矿山储量评审备案工作,督促矿山企业按要求做好年度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工作、提前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建立健全采矿权延续联审联批制度,制订了《泰和县采矿权有偿处置联审联批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共收取征缴矿业权收益金1300余万元。四是认真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指导矿山企业开展规范化建设,督促矿企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对矿企植树复绿情况组织了专项督查,矿山企业植树复绿面积达500余亩。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小龙钨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县今年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任务,目前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和小龙钨业绿色矿山建设均已通过了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五是认真开展矿山开发和砖瓦窑整治专项行动。呈请县政府印发了《泰和县砖瓦窑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采矿许可证已到期的机砖厂老窑体、工棚等建筑物必须实施“两断三清”。联合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部门,多次开展矿山开发综合整治行动,报请县政府批准关闭矿山企业14家,清理沿溪、泰垦境内青砖窑6座,实施关闭矿山强制断电4家。

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一是全面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召开自然资源领域乱点乱象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专题部署会6次、工作推进调度会14次,先后制定了《泰和县自然资源局开展全县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项整改行动实施方案》、《泰和县自然资源系统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四书一函”作为本行业领域集中整治为切入口,积极与纪检监察、法院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协查、反馈信息,有效整治行业乱象。收到纪委监委等部门发来的“四书一函”7件(其中公安风险提示函4件、检察建议书3件),内容涉及土地纠纷、收取矿企保护费、非法采矿等方面,均已调查处理并回复。二是全面深挖涉黑涉土涉矿问题线索。紧盯自然资源领域乱点乱象问题,对照自然资源领域“10个方面的涉黑涉恶问题,6方面新动向”,通过实地调查、发动群众、张贴监督举报公告等形式,深入查找自然资源领域存在的乱点、乱象,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三是全面开展扫黑除恶“六清”攻坚行动。围绕自然资源各重点领域,制定印发了专项工作方案,全域开展非法取土、征地拆迁、临时用地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行业“乱象”攻坚行动。2020年以来,联合生态环境、公安、当地乡镇政府等部门,打击整治沿溪镇、综合垦殖场境内非法采矿、落后产能矿点8个。四是全面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制定了《泰和县自然资源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专项行动开展中,对全县3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5项县重点工程、8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全面摸排。摸排发现并上报土地管理领域问题6个、矿管领域问题11个、信访领域问题1个、执法监察领域问题3个,均已办结。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耕地保护、土地征收方面的4个问题已整改到位。

完善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定清单,压责任,提升干部职工责任意识。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状,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按照“三定”方案,局属各单位重新梳理业务流程,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二是勤学习,强信仰,增强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以支部活动和日常培训为抓手,采取“一把手”上党课、新土地管理法和业务培训等方式,系统性提升工作人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常监督,提实效,树立部门良好形象。针对机构改革新增职能,重新建立健全局机关规章制度,紧盯重点环节、薄弱事项和窗口单位,持续对在岗在位、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通过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报违规违纪人和事,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光荣感、责任感和凝聚力,树立自然资源部门良好形象。

(三)提升效能,服务民生,突出“三大领域”

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一是以行政服务中心搬迁为契机,不动产服务大厅软硬设施和布设格局得以优化。扩充服务窗口至25个,有效缩短窗口与后台距离,“前店后厂”、“一链式办理”办公模式,大大提高了业务受理、审核、审批服务效率。二是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和“赣服通”等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启用“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全面推动线上、线下服务集成融合。三是将规划、用地等行政审批事项接入江西政务服务网“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做到实时联动、实时审批。“一书两证”核发已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出证,网上业务办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20年共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13.9万本、证明1.29万份;办理各类建设规划许可证78本,建筑面积101.81万㎡;办理居民建房规划许可证11本,建筑面积约0.53万㎡。

着力保障民生权益。一是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严格落实省政府公布的新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依法履行土地征收程序,积极做好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资格审核工作,切实维护被征地单位和农民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了2个批次新增建设用地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完成了712.55亩集体土地征收资料收集备案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民建房报批。根据新土地管理法规定,2020年1月1日起农村农民建房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过渡期的审批备案暂由我局承担。2020年共完成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审核22宗,面积3.78亩;完成规划区外农民建房审批备案1060宗,面积177.46亩。

着力夯实基础业务。一是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我县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于2017年开始启动,已完成外业调查房屋26.9万栋,面积3108万㎡,外业内业及数据库建设于2020年8月份通过了省级验收。截至目前,剔除房屋倒塌、拆除等情况造成不予发证的情形,我县已完成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11.9万宗,发证率达90%以上。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部署,县政府拟定的《泰和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方案》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待专家评审、下文批复后即可组织实施。二是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和2020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于2018年启动,成果已通过县级自查、市级复查、省级和部级核查。按国家、省、市要求,开展了统一时点更新工作,完成了市级复检、省级核查,成果已上交国家核验。根据江西省第三次全国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方案要求,已呈请县政府确定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经费,下阶段将协同技术单位高质量推进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和变更调查工作。三是序时推进“数字泰和”和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应用。召开了“数字泰和”项目建设成果应用培训会,向全县地理信息应用单位推广“数字泰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平台服务功能并投入应用。根据《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20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的通知》,按时做好城区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召开了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听证会,成果正在修改完善。待呈报省政府批准后启用。四是加强测绘管理和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开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平台“中介超市”模式,将8家测绘资质中介集中入驻,并明确了“多测合一”测绘项目清单及要求。组织对县域内测量控制点巡查,巡查测量标志点44个(其中21个GpS控制点,23个水准点)。开展了保密检查及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有效治理全县地图市场。为科学编制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提高规划文本实用性,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会,广泛征询部门意见,并将测绘项目纳入规划文本中。

(四)统筹谋划,科学规范,构建“两大体系”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6月初组织召开了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动员工作会,明确了工作目标、阶段任务。目前已完成了现状调研摸底,并形成了基础资料汇编初稿、用地基数转换初步成果及3个专题初稿成果。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经县规委会通过,已上报市自然资源局。二是稳步推进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对泰和县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行政村开展村庄规划评估,目前村庄评估成果已上报省厅。灌溪镇桃源村属全省50个实用型村庄规划试点之一,村庄规划初稿已通过县政府批复实施。马市镇蜀口村县级村庄试点规划也在按照专家评审会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强化项目规划监督检查。健全完善了房地产项目规划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和执法监管责任,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机制,严格规范房地产项目建设秩序。目前,已将4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日常规划监管。2020年共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10次,审议工程建设项目38个;组织召开县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4次,审议项目45个;为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出具规划选址意见书11本,面积24.16万㎡。全年累计收取城区规费1267.37万元(其中:市政配套设施费约1152万元、城市排水管网接入费约115.37万元)。

构建依法行政治理体系。一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印发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将24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股室并认真组织推进。组织责任股室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的认领、录入和公布。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特定节日,采取微信、微博等新媒介进行普法宣传;举办《宪法》、《民法典》、新《土地管理法》学习讲座;参加专题法律知识学习和竞赛活动等活动。今年共组织参加6场800余人次的普法知识网络学习竞赛活动,做到普法学习全覆盖。三是加大矛盾纠纷信访调处力度。健全完善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对列入县级领导信访突出问题包案处理的16个信访问题,逐一落实牵头领导和承办责任股室,实行局领导“一对一”包案制度。2020年共受理信访90件,已全部答复和办结,接待来访或群众咨询11批46人次,,信访办结率和回复率均达100%。受理山林权属争议案件16件,涉及面积1673.9余亩,成功调处权属案件8件,涉及面积630亩;上报处理决定书3起,涉及面积1854.7亩;完成行政诉讼案件答复2件;配合市山调办调处跨县山林权属争议案件2起。四是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诉讼等方面的作用。2020年共有17宗行政诉讼案,已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15宗,未判决2宗;办理行政复议案6宗,已经县政府作出维持复议决定2宗,重新作出决定1宗,作出撤销复议决定3宗。

(五)忠诚过硬,勇于担当,抓牢“一条主线”

局党组紧密结合全县机构改革工作总体部署,抓牢“党建引领”主线,着力实施“四大工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自然资源队伍。

实施“铸魂”工程。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扎实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等,推深做实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梳理职权事项、查找廉政风险、明确岗位职责等方面为切入点,针对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逐一排查,填报《泰和县10大行业部门“以案促改、防控风险”行动“三个清单”评估表》,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实施“先锋”工程。全体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参加县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责任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全员轮岗,对往来车辆和人员开展严密排查、信息登记等关口管控工作。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局党组多次组织科级领导和帮扶干部在帮扶村老营盘村开展主题党日和助力脱贫活动,凝聚党员力量,彰显党员助力脱贫攻坚的理想信念。

实施“强基”工程。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创建“六好”基层党组织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一是组织设置标准化。按上级要求,将局支部委员会升格为总支部委员会,下设4个党支部,按程序完善了各党支部的选举工作。二是组织活动多样化。局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比如:七一建党节邀请县委党校专家专题讲座;积极派员参加“作示范、当表率,党课开讲我来讲”党课演讲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退休党员活动;组织局机关党员深入老营盘镇老营盘村开展志愿服务等,通过活动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争创佳绩的理念。

实施“清风”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重新梳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建立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廉政档案,制定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和党风廉政责任清单,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县实施细则。以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为契机,对标对表反馈意见和问题清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主动认领问题,深入查摆问题的根源,逐项制定整改落实的举措,明确整改时限,做到立行立改。

虽然今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地保障压力巨大。根据国家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革要求,今后用地计划指标只能通过两条途径解决:一条是纳入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清单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使用国家配置计划指标;另一条是执行“增存挂钩”机制,按照消化存量面积的一定比例,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鉴于我县批而未供土地体量较小,而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各类开工建设的项目需占用的耕地较多,保障用地需求困难较大,县域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库存新增耕地指标有限,耕地占补平衡形式严峻。

二是矿山环境整治任务依然艰巨。矿企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技术不高,矿业结构和布局失衡,部门联合执法协调机制不畅,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金额少等原因,导致到期矿企关停难、生态环境治理难、矿企违法行为执法难。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8

(一)保障发展,千方百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需求。

今年是我市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年,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各类项目用地需求,特别是基础设施类、生态产业类,如:畅通工程、贵广高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等关系民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用地。

今年我市遭遇了50年来罕见的雪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要将保障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用地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上给予倾斜,优先安排。要特事特办、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时为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项目提供用地。

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保障。*年11月省、市组团到广州等地成功招商引资,今年必定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入驻我市。要从项目用地咨询、选址、预审、批地等各个环节,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力保招商引资项目尽快在我市落地生根。此外,要严格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用地服务工作。

要公开、公平、公正、合理供应各类用地。继续加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力度,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继续规范经营性用地出让的同时,全面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严格执行土地储备的相关规定,加大土地储备工作力度,增加土地储备量,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供充足的土地储备,使土地储备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积极推进熟地出让,全面提升土地的经济社会价值。在土地出让金收取上,今年以6亿元为基数,力争收取13亿元以上。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强化对商品房用地供应的调控,优化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结构,加强各类住房用地批后监管。要严格土地使用标准,节约集约用地,全面完成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

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努力解决现行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将*大精神和省、市近期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等融入市、区(县、市)、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使修编后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各区(县、市)要切实提高参与规划修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切实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加快推进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的编制,争取早日上报国务院审批。加强对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使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上级进度要求顺利开展。

(二)保护资源,加强耕地和矿产资源管理。

认真完成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年度*市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一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的各项制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执行“占一补一”的规定,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二是加强农用地转用年度计划管理,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法律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以及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基本农田的各类非农业建设,一律不予报批用地。在项目选点上要鼓励少占优质耕地,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多占劣地和未利用地。三是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四是进一步更新观念,探索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的新路子,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力度。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与基本农田保护、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改善耕作条件、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按要求,今年我市要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3066.67公顷、累计完成验收2333.33公顷,完成开发700公顷,6月底前要完成计划占补289.53公顷。由于我市后备耕地资源严重缺乏,加之所需资金量大,要完成这些工作难度很大。因此,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在制定方案、落实资金、组织实施等方面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在落实资金时,要会同有关部门,将*年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以上和省分配的全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年耕地开垦费投入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基本农田建设。

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继续开展全市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抓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治乱、治散、治本,巩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成果,切实做好“回头看”工作。继续打击无证采矿,关闭取缔无证煤矿;取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采石场,严禁在环城林带内、公路沿线、湖库、景区周边开山采石,要坚决关闭在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风景名胜区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采石场,关闭经环保部门、林业绿化部门等确认的对湖库、环城林带有影响的矿山;打击非法转让采矿权行为;监督矿山企业依法合理开采,禁止造成新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在对无证矿山查处的同时,加大对有证矿山违法行为的查处,将打击煤矿越层越界采矿、破坏性采矿等违法行为作为查处工作重点,落实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制度,促进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进一步规范。积极配合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抓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在国土资源动态巡查中,重点加强对无证采矿的查处和取缔力度,防止因无证采矿导致人员伤亡。继续推进县级矿产资源修编工作,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门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规定,完成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严禁发生截留、挪用行为,确保我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在500万元以上。

(三)保障民生,推进“和谐*”建设。

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执行好征地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两公告、一登记”及听证制度,认真健全和完善征地程序,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工作机制。配合相关部门深入探索、推进采取农民入股、留地、招工、移民等解决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长期稳定的有效途径,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依法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防止侵害被征地农民利益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农村土地征收突出问题及。

按照市委、市政府“住有所居”行动计划分步骤实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结合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36号)精神,加强土地供应的有关工作,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做好服务。在制订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时,优先安排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用地,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以及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年度供应总量不低于住宅用地总量的70%。需要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在报批年度建设用地时,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单独列出,且不得低于所申报的住宅用地总量的70%;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特别是灾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前,全市范围内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33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16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517处,威胁着9085户37475人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此,要认真做好论证、搬迁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使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点得到及时治理和避让、搬迁。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搬迁工作,抓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报批和实施。要将已列出的58个治理搬迁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坚持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做好防灾预案、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预警、应急调查,重点抓好汛期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巡查排查出的潜在重大危害的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可能因暴雨诱发泥石流的矿区废渣堆放隐患点,公路、铁路沿线潜在影响交通安全的灾害隐患点,旅游区、学校可能威胁游客或师生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防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开展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收取工作。

(四)加大基础工作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提高效能,服务公众。

继续推进“金土工程”建设。按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批准的我市《金土工程一期工程建设方案》,深入推进“金土工程”建设。加强乡镇GiS数据库建设,继续推进乡镇电子政务建设。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要求和国土资源工作需要,推进我市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乡镇电子政务培训和政务信息公开培训工作。

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国土资源问责制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要坚决给予曝光。巩固“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成果,分类查处纠正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清理出的所有违法违规用地,做到该拆除的拆除,应补办用地手续的要抓紧上报。认真执行巡查、例会制度,加强批后监管力度,全面启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软件,并及时报送各类违法案件报表,按要求完成上级交办案件的查处工作。

认真开展好地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扩大土地登记的覆盖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38号)精神,按照“国家整体控制、地方细化调整、各级优势互补、分组负责实施”的原则,严格按国家、省的要求开展我市的第二次土地调查。

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开展宣传,做到电视上有影、电台上有声、报刊上有文章。通过深入宣传,使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重点抓好“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日、“12·4”法制日等期间的集中宣传活动。要按要求完成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进一步加强测绘管理工作。继续推进GpS(C级)点托管制度的完善工作,推进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完成*市地图和*市综合地图册的印制工作,推进*市连续运行(GpS)卫星定位参考站网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对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的考察考核,加强县(市)局班子建设。继续做好市局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与大专院校联办短期培训、鼓励在职业余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健全和完善乡镇国土资源所依法行政程序和工作标准。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9

关键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问题;对策

1.内蒙古自治区复垦的目标任务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情况,“统一原则、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

2.内蒙古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

2.1耕地的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单位和个人保护耕地的意识不强,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持怀疑态度。认为经济要发展,耕地总量逐年减少是必然趋势。在非农建设用地方面还没有做到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也没有把补充耕地的费用列入非农建设总投资成本之中。因而,在一些地方还未把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2复垦规划不科学

县乡级《土地复垦规划》属微观规划。按修编时要求,规划期内的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必须定量定位和定性。可见,一时的修编对今后十几年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的具体地块和数量就确定下来,显然其科学预见性和指导性就有一定问题。一是定量方面,规划期内,全区新增耕地的51%要通过土地复垦开发和农田整理来实现。

2.3复垦开发资金未实行专项管理

现阶段虽然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每年都会讲部分资金投入到土地复垦当中去,但是这种资金的投入缺乏系统性的统一管理,仅仅是依靠工作人员的自觉安排,对于资金的来源以及走向等都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管制度。

3.内蒙古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第一,充分利用现阶段的地理位置以及已经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二,合理确定拟复垦场地的坡度,同时确保场地的稳定性,在确定稳定性的过程当中需要参考同类的岩体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坡度不得大于5°;第三,复垦场地所需要的覆盖材料应该是环保材料,不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侵害,如果覆盖材料当中含有有害物质,则应该采用多种措施去掉覆盖材料当中的有害物质。此外还必须设置一层隔离层;第四,采用多种措施控制复垦场地的水土流失。第五,合理布置复垦场地内的交通道路。

4.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4.1及时修编规划,指导复垦开发

做好规划是复垦开发的最核心内容,只有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的指导规划,才能促进土地复垦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也对本市今后的土地复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复垦规划》的修编,首先明确了在规定的期限内新增加的土地总量应该保持不变,同时减少宅基地的面积,从而使得耕地的数量得以有效增加。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农田的整理力度,从而使得土地复垦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4.2提升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效率

土地复垦以及农田整理必须要以持续的大量资金为基础,因此做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对于土地复垦具有非常重要的一样,首先应该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在吸引农民参与到土地复垦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制定多种政策,吸引农民的资金投入到土地复垦当中去。

4.3处理好新增耕地指标的使用与耕地占补平衡的关系

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的目标就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立耕地开垦储备制度。根据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的原则,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及时提供用地服务和用地保障,各镇应超前组织耕地的开垦,储备一定数量的新增耕地,用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

4.4注重工程技术措施的综合施用

在进行土地复垦的前几年当中,可以考虑种植一些豆类植物,利用豆类植物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也可以采用混合播种的方式,将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进行混合播种,但是应该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影响,不合适的混合播种对于植物的生长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5.土地复垦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在进行土地复垦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将工程建设与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将土地复垦纳入到整个项目当中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土地复垦的实际要求,一边建设一边复垦,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

5.1预防控制原则

(1)、复垦与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充分利用荒地、劣地的原则

在生产建设方案的编制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土地复垦,同时还需要制定二者之间同步发展的协调方案,在项目生产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节约复垦土地的使用

(2)、源头控制、防复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

从源头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减少土地的破坏,同时也应该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治土地被破坏,此外,还需要节约土地的使用量,将土地的消耗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

(3)、采用先进的生产及复垦工艺的原则

施工及复垦工艺的先进与否,是减少损毁土地、降低复垦投资的关键因素,认真总结邻近项目区的复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项目的复垦措施。

(4)、实施边建设边复垦,加快复垦进度的原则

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及时的修复处理,则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断扩大的破坏,因此,工程建设与土地复垦必须要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短土地的损毁,并加快生产力的恢复。

5.2预防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根据该项目生产的特点,拟采用的预防措施为:

(1)该项目具有较大的取土量,同时取土也较为集中,并离乡镇较远,对公路以及周边土地的损毁效果相对较低;(2)在施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对土地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布置施工道路,并进行规范施工,避免随意挖土的现象产生,同时车辆也尽量行驶在施工道路上,避免植被的损毁。(3)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所占比重较大,所需劳动力和C械设备较多,为节约土地,利用弃土移挖作填,减少运距是一项减少损毁土地的有效措施。

5.3监测措施

复垦监测主要是对复垦项目复垦工程的动态管理,它贯穿整个复垦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对最终复垦效果的总结。复垦监测包括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创造了植物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植被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生态条件、资金是否符合实际等情况。根据本方案拟采取的复垦措施,将本次复垦区设置成为13个监测图斑。主要对复垦工程措施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复垦措施的可行性、复垦效果、复垦后的植被成活、覆盖率等,保证复垦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不适宜的复垦措施进行及时更改。

5.4管护措施

在整个管护阶段,最重要的管护时期为植被最初种植时期,土地复垦应该遵循“种植一点、改良一块、合理保护一大片”的基本原则。通过研究之后发现,在复垦区当中,最主要的灾害在于风沙、病虫害等灾害,同时在土地复垦当中最重要的抚育重点内容为做好相关苗木的防冻措施,同时还需要做好防风措施,此外还需要合理防治病虫害。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幼苗松土后,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在幼苗期或者干旱时期应该加强灌溉,在播种的第二年,对于确实的幼苗需要进行及时的补种。第二,种植应该安排在较为合适的季节当中,同时应该保证在进入冬季之前幼苗已经基本成熟,对于部分抗冻能力较差的幼苗,还需要采取保温措施,确保幼苗的安全过冬。

6.结束语

土地复垦对我国的国计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运输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土地复垦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复垦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在进行土地复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对各种负面效应进行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张继栋.土地复垦方案报备流程进化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2]周玉伟.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及效益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耕地治理修复方案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会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解决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建立健全机制,切实扭转乱占滥用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不良局面,持续稳定耕地面积与质量,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全乡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年1月前完成全乡违法用地清理整顿工作任务,拆除违法建筑物2处以上,恢复耕地面积15亩;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持续实现全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我乡耕地总量不减少,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土地巡查,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三、实施步骤

按照“普遍参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着眼长远”的要求,分动员部署,处理落实和总结三个阶段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攻坚年活动,具体工作和时间安排如下:

(一)部署动员阶段(年5月)

成立违法用地专项整治攻坚年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结合本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以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以“保护耕地资源,规范用地行为”为主题的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村组,悬挂横幅10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2次,设立永久性宣传标语10幅以上,各村要张贴宣传标语20幅以上。

(二)处理落实阶段(年6月至12月)

1、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健全监管网络,设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热线电话,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公布,制定实施违法举报奖励方案,对举报者给予奖励;按照一村一人的模式聘请国土资源信息员,明确职能职责,准确及时掌握基层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动态。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将违法用地行为扼制在萌芽状态。

2、开展违法用地摸底排查活动。国土资源所要对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之间(特殊情况可追溯到年以前)的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所有违法用地进行全面摸底清查,包括农民住宅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危房改造项目及采矿等各类用地,要对清理出的违法用地以宗为单位逐一登记,并在5月30日前上报乡攻坚年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情况要做到真实、准确,杜绝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现象的发生。

3、开展清理整顿非法用地集中执法行动。由乡政府牵头,国土资源、司法、公安、城乡规划、纪检监察等部门参与,对非法占用耕地修建住宅、禽兽养殖场,沼气池、采矿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全面整治违法用地行为,选取2处以上影响恶劣,破坏耕地严重的违法建筑,由乡政府组织力量坚决拆除到位。有效扭转当前农村乱占滥用耕地建房的局面,妥善处理解决农村建房遗留问题,引导用地行为逐步走向规范。

4、加快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我乡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家底,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牌的定位与设立,更新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牌与界桩。

5、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三)总结阶段(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