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十篇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十篇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2:45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从目前看来,大力发展智能建筑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智能建筑能够充分将多种技术有机融为一体。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建筑艺术、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等。一般来说,智能建筑以建筑为依托,能够采用相应的系统集成技术控制,从而对不同种类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优化。更进一步说,智能建筑能够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十分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达到信息自动化的目标。换句话说,智能建筑能够集多种因素于一身,并且尽可能实现多种因素之间的最优组合。这些因素包括:管理、结构、服务和系统等等。

二、现有智能化系统节能降耗潜力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在实践中,绿色建筑通过科学、合理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智能系统,利用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努力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在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之中,建筑智能化行业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可否认的是,建筑智能化相关方面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1空调监控系统节能

为了大幅度提升空调的工作效率,为了确保空调达到一定的环保效果,将智能化设计融入建筑空调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只有顺利将感应设备科学、合理地安装在空调内部,才能十分有效地调节室内空气,才能高效地调节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将感应设备安装在空调里面,能够十分有效地监控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另外,在空调内部安置感应设备,能够科学、准确地控制空调的运行速率。正因为如此,空调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从目前看来,将智能化设计合理地运用到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是现代化建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一般来说,要将智能化设计运用于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准确地分析空调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努力实现技术更新。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立一个高效的评价体系,十分有利于充分发挥好建筑空调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另外,供配电监测系统节能不容忽视。

2照明监控系统节能

将智能化设计充分应用于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建筑物照明系统中进行智能化控制是优化建筑物照明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例如:智能化设计运用于照明设备后,方便更好的控制断和通。相当一部分照明设备经过智能化设计之后能够统一进行管理。第二,为了控制好相应的照明设备,为了利用感应达到照明通断的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建筑物照明系统的感应设备相关方面的技术。只有将智能化设计充分应用在建筑物照明系统中,才能大幅度提升照明设备的性能,才能进一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才能大幅度提升照明的利用效率。不可否认的是,将智能化设计充分应用在建筑物照明系统中,有利于优化建筑行业,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给排水系统节能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三、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在全面分析和了解现有智能化系统节能降耗潜力的前提下,接下来,充分考虑到建筑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对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两点粗浅的想法和认识。

1利用太阳能及地源热泵系统

从目前看来,人类使用的多种矿物类燃料具有十分有限的储藏量。一旦这些矿物类燃料燃烧之后,必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因为如此,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对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一般来说,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等。通常,光热利用和光电利用是太阳能充分应用在建筑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料显示,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光电利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另外,相当一部分热能经过太阳能转换而来,并且提供采暖和热水是光热利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检测、管理和控制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时合理的应用智能化技术,有利于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的最大化利用,有利于采用合适的节能软件,科学管理相关方面的能源。另外,降低能耗的遮阳系统不容忽视。

2节约水资源的雨水、污水处理利用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资源和水污染危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了确保废水、雨水和污水在处理之后,能够满足一定的水质标准,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建立相应的回用处理系统,将这部分水代替自来水,供建筑工程使用。在实践中,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十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环境水污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排水管网负荷。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提升用能效率的热电冷多联产系统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题中之义。实践表明,建筑智能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合理地将建筑运营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大幅度降低建筑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加快促进建筑服务对象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等等。文章充分考虑建筑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对现有智能化系统节能降耗潜力进行了较为细致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希望能够加快推动建筑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希望能够实现建筑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辉.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2013

[2]李辉涛.关于建筑智能化的一些思考[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

[3]刘见波,相传军.浅谈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3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2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智能化建筑正是当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产业本身,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最典型、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一、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对智能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包括人类的生产、生活等空间)。其中,结构和系统方面的优化是指将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和集成技术(integration)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二、智能化的建筑技术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CRt),即a+4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1、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

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该首推并行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该技术是计算机多机系统联网的一种新形式,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统一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把多个数据处理系统的通用部件有机地组成为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各软硬件资源管理没有明显的主次管理关系。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强调的是分布式计算机和并行处理,不但要做到整个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要做到任务和负载的共享。这种系统对于多机合作系统重构、冗余和容错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因而系统具有更快的响应,更大的输入/输出能力和更高的可靠性,系统的造价较为经济。

2、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

目前,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是集散型的监控系统(DCS)。该系统采用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组成集散型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则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系统的配置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合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简单化,系统运行具备高度容错等可靠。

3、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具备iSDn/B-iSDn等功能的通信网络。它能在一个通信网上同时实现语音、数据及图像的通信。

4、现代图像显示技术(CRt)

现代图像显示技术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操作和信息显示的图像化,可完成开关量或模拟量控制、信息状态和参数变化的形象显示

三、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

1、智能化建筑热潮悄然掀起,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国内楼宇建设中流行一股“智能化”热潮,冠以“3a智能建筑”、“5a智能大厦”的广告屡见不鲜,而建筑物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六、七年前的智能建筑只有一些智能功能如消防自控,其它方面的设备根本没有自控。四、五年以前的智能建筑基本具有楼宇、消防、保安等自控功能,计算机为主控机,多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和DoS操作系统,监视和控制多为简单模式,软件水平较低。近一、二年落成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具有较完善的建筑设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简称3a系统。这些系统多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集散式甚至分布式控制,监视和控制可以采用精确方式,且有较先进的windows、oS/2操作系统及中文图形方式界面,软件编程方便,面向对象。可见近年来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有长足的发展。

2、智能建筑市场洋货充斥,国货难于立足除了消防、保安等系统的设备有部分国产名牌外,楼宇自控设备则完全被外国产品垄断。调查中用户普遍反映国外产品质量较好,售后服务较完善。经调查,认为进口消防自控产品运行状况“好”的和“一般”的各占用户的50%,没有认为差的。而对国内产品缺乏信任感,认为产品可靠性差,误报动作较多,维修率高。尤其一些用户对消防、保安产品被有关部门指令性购买的做法意见很大,XX大厦被有关部门强迫购买的乡镇企业产品,其质量十分低劣。在调查的大厦中,消防自控系统多采用美国西伯乐斯、爱德华,日本的能美,日探,楼宇自控产品主要采用美国霍尼维尔、江森、安德沃等。

四、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才能顺应其发展规律

首先要提高认识改变以往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大杂烩、不正统,不够深度不够研究档次等偏见。实际上,建筑智能化学科有若千特有的问题和许多重大的研究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只有把建筑智能化当作一个新学科来认识,才能顺应其发展规律从国家到地方的科研机构都应该加以重视并对其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无论是计划项目还是自筹项目。

2、加快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信息时代

发展需要的智能建筑技术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世界,智能土木建筑将成为建筑业的龙头产业,带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其它的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智能化将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加快研究开发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的智能土木建筑,从智能大厦到智能土木建筑群,甚至智能城市的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艰巨的使命。智能土木建筑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们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开辟了新的建筑设计创作道路展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逐渐得到了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相继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公共型智能土木建筑,而且已经显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

3、加强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

4、“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因而,除继续利用上述现有智能化高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人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同时,推进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建筑工作者共同的责任。高度关注和思考行业的技术状况和发展,并继续为行业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也是建筑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共同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身煌.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科技风,2009,(06).

[2]吉星,赵飞.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3]成建设.浅谈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18).

[4]伍海峰.浅谈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7,(02).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3

多维地震动输入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微处理机在静压桩机智能化控制中的应用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学术研讨会在泰国phuket召开

动态平差对静态分期平差的概括性

均匀配筋支护桩强度的精确解与实用计算公式

南京城区漫滩相浅层粉土的承载力

高层建筑竖向控制及其精度的研究

具有Fabry缺项整函数系数的高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复振荡

冷库大门的空气幕结构设计计算模型

复用总线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高层建筑双向密肋楼盖施工支撑系统的改进

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结构特征的浅析与展望

扬州市中水道系统发展设想

关于国际工程承包持续发展的规模战略探讨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构建

浅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殊作用的重新认识

风险投资项目的一种评价方法

非线性科学的哲学观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

加入wto苏南乡镇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确立新观念开创高校人才资源开发新局面

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

试论中国民间剪纸造型

城市几个问题的浅议

21世纪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着陆点──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修订方案的探讨

权威论断不妨存疑──《教学方法杂谈》之六

刍议大学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

议汉译英时英语修饰语的适当位置及其顺序

试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高等学校活动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对建筑美术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中德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较研究

关于轻钢住宅开发的一个分析与策划

经理市场建立的困难与阻力分析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对建立住宅使用许可制度的探讨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问题的探讨

大陆台湾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加入wto后的发展趋势

wto中国际电讯服务贸易的法律问题──兼议中国电讯服务市场的发展

也谈后小康人居模式

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规模扩张的思考

居住类房地产的市场营销

iSo9000:从94到2000

仿真产业化运营是高教改革的现实选择

城市雕塑规划与管理初探──以无锡市为例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及其战略调整

城市化与郊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与风险投资的互动模式浅谈我国高校科技园的建立

运用eXp进行工程项目的变更管理

论康德“二律背反”学说在辩证法史上的贡献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4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施工

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andqualitycontrolofbuildingintelligentsystemsengineeringisahotspo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industryattention,inordertomaketheintelligentbuildingliveuptoone'snameandexerttheinvestmentresults,analysisandDiscussionontheconstructionofintelligentbuildingintelligentengineering,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telligentbuildingmoreorderedmoreeffectiveoperation.

Keywords:electricalbuilding;intelligent;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m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建筑行业与电气弱电智能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作为传统的建筑业,单纯的人力和机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速、便捷、舒适等要求,所以建筑业也紧随时代变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起来,尤其电气的智能化应用更加完善了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电气是实现设计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基础,因而,建筑相配套的各种电气安置设备也得到了突飞大进的发展。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其成为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遍及各个阶段。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工程的全过程中电气智能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智能化的发展,其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和效率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弱电智能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发展。但是目前智能建筑的实施还不尽规范,在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成本整体控制中,从工程的设计、施工到验收,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来进行弱电智能化应用的具体限制。建筑智能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弱电智能化没有在建筑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没有严格的聘用制和明确的责任制,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心大意,不重视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去充分利用弱电智能化,加大了工程成本的投入,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

(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素质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一些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质量差、深度浅、详图不全或漏洞百出等问题,无法准确计量工程量,容易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智能化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科学的认识,影响到电气智能化的顺利进行。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诸多矛盾的影响,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能选择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这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而且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

(三)工程施工设备的落后。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电气化机械设备,由于单位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引进先进的设备,一些落后的设备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弱电智能化的普及,影响到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四)工程受防干扰措施不当。智能建筑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如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电梯机房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的起/停信号和雷电干扰等,这些设备很容易对智能化建筑造成不利的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在运行中常常由于抗干扰措施不当,导致设备工作可靠性低,产生错误码、数据丢失等,还可引起系统的死机或瘫痪。

三、完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对策

(一)技术管理方面。面对弱电智能化利用率低的情况,企业应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合同和设计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弱电智能化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材料、装潢之间的联系,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施工中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确定包括备材料供应,系统技术,设计及工程施工,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弱电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

(二)设计方案方面。设计作为整项工程的灵魂,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为工程建设规划明确的方向。做好工程的设计工作,能够确保整项工程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应该注重设计优化工作的管理,采取全过程、全专业的优化措施。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重点在设计方案上面,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专业、工种面较广,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对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尤其对弱电智能化工程而言必须对上述图纸、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

(三)工程管理方面。弱电智能化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弱电智能化工程是配合其他工程的工种,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与以上专业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等方面上,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四)工程检查与验收方面。由于弱电智能化工程包括复杂的设备和系统,例如一些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每一个项目完成和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记录相关信息,进行工程的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交接和验收,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五)工程设备抗干扰方面。在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要做好系统的防干扰。保证智能化建筑中,弱电智能化应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想提高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必须从干扰源、干扰途径、受扰设备几方面同时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进行抑制。其次,软硬件抗干扰措施应根据智能建筑实际的弱电智能化系统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科学地实施。最后,需要对干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用简单、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有效抗干扰措施,以保证智能建筑系统正常运行。

四、科学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秩序的意义

建筑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是一个从浅到深、逐步深入逐步细化的整个过程,考虑的因素众多,为了全面地判断、解读、研究,使施工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普及,必须做好科学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作。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实现其设计功能和应用功能的基础。建筑电气安置工程是科学合理控制电气产品在成本、质量和效果上的必要管理,这不仅可以保管电气项目的工程整体质量,还能够对建筑企业建设成本进行科学合理控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和建筑业的总体水平,是企业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方式之一。只要我们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作中做好科学管理,形成良好的秩序,加强对人、财、物的制约,采用合理的策略和手段,对建筑电气安装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就能够加强建筑电气的质量、成本和效果造。

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等,这一系列理念都体现着我国将“高效”“节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智能化工程工作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宣传理念。有效地智能化工程控制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完善社会各项基础设施等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建筑行业中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安装工程贯穿在设计、招投标、施工及建设结算阶段整个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合理分配财力、人力和物力,最终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对建筑企业和日后的使用者意义非常重要,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国卿.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2]贝洪波.浅谈建筑智能化.应用能源技术.2009(2)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5

【关键词】钢混结构;建筑;工程;土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这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土建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技术,备受重视,土建技术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提高土建技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土建技术的概念及常见问题

1.土建技术的概念

所谓土建技术指的是那些与水、土、文化等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当前,大多数工程都采用的是土建技术。像房屋、道路以及防洪工程等建筑物都采用的是土建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土建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很多原本属于土建技术的内容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科目。因此,土建技术是包含大量专业的,比如说住宅、公共建筑、构筑物等的一次建设等。由此可见,土建技术的使用范围是多么广泛,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建筑工程土建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完善,土建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完善,可是在实际施工中,土建技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当建筑工程施工出现问题时,就会给施工进度带来极大的影响,使工期延长而造成成本的增加,甚至还会为工程的施工埋下隐患,造成人身财产受到损失的情况发生。

然而,土建施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同是一个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原因却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当盲目套取不正确方案的图纸结构时,往往会在成计算数据无法与实际数值相匹配。而当对内力进行错误分析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刚强度等都会变差。而偷工减料也会带来建筑物的质量差的问题。这些都是土建中常见的问题,给建筑物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应用土建施工技术关系到公司的未来生存和发展,不仅对未来业绩的项目的土木工程和施工工艺有着直接影响,甚至对建设公司的整体素质以及在市场上的声誉、如何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在这方面,建设项目相关的土建技术施工,主要论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建筑施工混凝土土建技术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最为一个整体对施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配置。首先,在一个大型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承受拉伸力最大,影响安全的直接工程在许多裂缝混凝土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放热反应的反应热的混凝土的顶部释放一次意志。这种行为的解决方法是目前有效控制的唯一的方法,以防止冷却速率水化热混凝土出现灌缝现象,里面的温度和外面的混凝土块,浇筑混凝土。其次,按照施工计划,准备运输,注射装置,以适当的模式,劳动力的数目和捣固机。最后,混凝土浇筑后,它有效地消除了在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之间应终凝时间以及保证了早期振动器喷射混凝土不会渗出。

2.关于建筑施工的土建防水技术的应用

建设,在防水技术的过程中,将与项目的整体性能有着直接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防水接触产生的渗透,以避免有害裂缝和泄漏,所以这是他们主要指的操作。因此,它是施工过程中的需要,以改善防水和工程设计的意识。主要是由下面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关于屋顶的防水,想要进行有效地防止屋顶漏水则可以使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层结构,涂层的平均在屋顶上,所以容易使用小的,厚度不影响整体的功能,而且是绝对安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屋宇建筑的防水技术,建造大多数公司的外观,使用加气混凝土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顺利流畅的外部防水,所以,外部的防水功能为未来防水功能的发挥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3.关于建筑施工的土建屋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时,工程的重点在于屋顶建筑的屋面防水施工部门。大多数的建设项目,防水卷材施工工程,屋面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在中间,沥青防水卷材,在三种类型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膜是合成聚合物膜主要元件。这三种材料,是易于使用的共同的特征,并且是坚固耐用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的同一时间,不会对环保造成伤害,抑或对人体造成影响。

4.关于建筑施工的土建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

建设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该项目没有达到内部的钢筋连接工程的要求。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连接要按照具体情况对施工进行灵活的分析,从而得到施工安全性的保障。

四、浅析现代化土木结构技术

1.结构智能化

结构智能化,与传统的土木结构相比,刚好弥补了传统土木结构的缺点,传统的土木结构在建设完成后,是属于比较被动的一种结构,因为它在使用上和其功能上都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对土木结构的使用和功能,都带来了许多的不便,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而结构智能化是经过自我学习、自我诊断、自我适应以及自我修复等过程逐步形成的,通过与先进技术的完美配合,不仅实现了结构智能化,同时还提升了现代化土木结构的技术。

2.对现代化的土木结构进行分类

现代化的土木结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嵌入式现代化的土木结构,一类是智能材料以及基体的耦合结构。

(1)嵌入式现代化的土木结构

嵌入式现代化的土木结构,就是在传统的土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新的结构。

(2)智能材料以及基体的耦合结构

有的材料其本身就具有一些现代化的智能功能,对于有时候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可以随着其自身的物理状态或是力学的改变,来改变自身的某些性能。

3.现代化的土木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现代化的土木结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智能化的设计;通过传感元件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作动材料的分析。

(1)智能化的设计

对传统的结构智能化概念的设计研究是现代化土木结构的首要研究内容。首先,要根据结构类型、目前的技术水平、经济方面的流动资金情况等各方面的条件;然后确定一个具有实用性、技术先进性以及经济合理性的智能化目标;在把智能化目标确定了以后,根据在使用结构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还要对结构在力学环境以及物理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最后,根据整体预测的情况,

(2)通过传感元件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

传感元件实际上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现代化土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项功能,传感原件主要存放在传统的建筑材料中,用来采集相关信息,进而分析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很好的实现自我诊断、自我控制以及自我驱动的智能化功能,所以,对于传感元件的要求也就比较严格。

(3)作动材料的分析

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结构的智能化控制的实现,然而,要想实现结构的智能化控制,所要依靠的是作动材料。一些常在物理上出现的光、电以及热等非机械量及其机械量材料,这些都属于常出现的耦合现象的材料,将他们作为作动材料。通过对一些光、电以及热等非机械量的控制变化来获取应力应变状态、形状、频率、位置等一般结构的特点,来实现作动材料的目的。

4.现代化土木结构技术的应用

综上所述,智能土木结构的定义是为了进一步处理评估完整性、结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问题而提出的。最近几年,研究的各项无损检测方法都无法对建筑结构实施及时检测,而这种智能的土木结构就可以实现从内向外的预报,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就当前情况来看,其主要应用在桥梁、高层建筑及大坝等领域中。

结语

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已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同,建筑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对土建技术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析,可以使得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得到发展,提高建筑物的作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孝生浅谈在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技术的探析[J]《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2011年4期-

[2]杨威,全妙林在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技术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9期-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6

关键词:三四线城市监理现状对策

目前,总体来说城市房屋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虽然在三四线城市表现得不如一线城市那样激烈,但是为攫取大量经济利益而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的热情绝不亚于一线城市,这就导致了许多建设施工单位单纯的为了追求工期进度,不顾及项目质量,加上三四线城市的政府建设部门监管力度有限,也是导致监理工作出现不规范,甚至违规现象的原因。本文某地级市建设局获取的监理审查相关资料,总结发现在房屋建筑施工监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监理人员队伍良莠不齐且流动性大,统一管理难度大

就目前三四线城市在职的建筑施工监理群体来看,在我国通过考试并注册上岗的监理人员只占一半左右,通过考试的人员有的实际并未从事监理工作,在监理单位中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从设计和施工行业“转行”而来,土木工程、管理学、工程管理等专业出身人员较少,外聘人员多,工作中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人员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那些年龄较大的离退休人员对新规范较生疏,难以适应高水平监理工作的要求。从专业上看,设计出身的熟悉设计,规范图纸吃的透,但协调经验不足,不熟悉施工质量控制点;施工出身的现场施工经验和协调经验老道,但往往不熟悉设计规范,对图纸半知半解,不能完全消化理解。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监理单位与设计、施工、管理单位没有脱钩,许多持证的人员有证但不能上岗监理,而另一些在岗的监理人员又无证,不具备监理资格。职位流动性大,很难进行业务知识和监督检查等的统一管理。

二、监理人员职责不到位,导致事故问题隐患多

监理制度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在三四线城市监理工程人员数量偏少的现状下,现有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数量难以满足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施工进行中,监理中途换人以及很多项目的总监只挂帅不出征、空挂监理人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造成出现监管不到位的主要因素。

1、由于受利益驱动以及为了企业生存的需要,有的监理企业把承揽的项目承包给个人或转包到某个较资质的企业,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这样势必会造成企业对项目直接的监理不到位;

2、监理单位的权力问题也即监理工程师的权力问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原因,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及承包商之间的矛盾,会导致监理的权利被削弱,工作难度加大;

3、三四级城市监理收费过低也是制约工程监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普遍存在对监理行业的不正确认识,有些业主把监理费支出看成是一项经济负担,毫无根据地将监理费一压再压,在薪酬稀薄的状况下,许多监理人员将工作当成一种消磨。据鲁西北该地级市去年第三季度的一项针对监理人员平均工资的调查显示,有接近30%的人,工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造成监理人员对施工当事方的某些违规操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碍于面子和人情得过且过,这些必然会造成项目质量上的安全隐患。

三、业主行为不规范,导致监理行业执行混乱

为了规范监理行为的正常化和秩序化,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对于三四级城市,由于业主相关政策知识淡薄,导致了工程施工中有越级号令现象和违反监理规范的行为。例如该市2009年的一项廉租房建设工程,为了为迎接国庆60周年,由于监管不力最后导致不仅仅因为违反监理准则受到政府建筑监管部门的处罚,而且因为追求工期进度,导致部分楼盘廉租房完工不久墙体开缝、卫生间漏水,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针对三四级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监理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监理行业准入门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根据监理队伍中存在人员素质整体偏低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在大中专院校监理专业毕业生中,挑选一批“精专业、懂法律、会管理、能协调”的高素质监理人才。二是监理企业对所聘用的人员把关不严,未进行严格筛选问题,要把企业负责人将监理人员当成“质检员”的思想彻底扭转过来,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监理人才聘用程序的审查和考核。三是针对缺乏统一管理,影响监理人员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问题。应该对在岗监理人员实行编排制度,将强信用信息的录入和采集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安排调度,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监督查岗,举行监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新法规普及活动,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监理人员的工作监督,防止随波逐流态度滋生

切实加强对监理人员工作的监督,防止其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加强监理人员职业操守,防止其利用职务之便对施工单位放任自流)。在实际建设施工中要注意监理人员是否在质量控制操作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外督促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作用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好班前技术交底和工程自测自检。重视监理部门的重要性,防止出现因为承包商干涉降低监理权限的事情出现。

(3)禁止业主的违规干预,保证独立监理的力度

针对业主随意更改设计图纸方面的表现,应该在施工前强调监理工作的作用和责任,禁止其不经过监理人员审核,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修改施工图纸。定期与业主和承包商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允许在压力和业主强迫下对违反合同和相关施工规范章程的行为妥协,禁止进行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对业主提出的改换施工原料和修改建筑图纸等要求要审慎对待,对存在安全质量事故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全面控制质量审查关、安全保证关,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出现。对业主指定的严重违反施工合同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拒不执行,并向上级监理单位汇报,保证监理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对三四级城市而言,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建筑行业的升温必将是不可改变的趋势。只有贴近中小城市实际,指定(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建筑施工行业监理标准,才能解除当前监理行业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禁锢,按照“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杜绝问题房和劣质房出现,保证中小城市建筑监理行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晓波.浅谈建筑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9.

2.郭宏乐.张智茜.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J].才智.2011.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7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9-01

《建筑材料》是技工院校建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长久以来,《建筑材料》以其凌乱的系统、繁杂的内容困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面对新时期课程体系的挑战,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应是专业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内容多,涉及面广,系统性差

《建筑材料》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建筑材料,如石灰、石膏、木材、混凝土、吸声材料、建筑砂浆、水泥、轻体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建筑钢材、石灰、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建筑胶体、管道材料等,内容繁杂,品种繁多。虽然各类材料自成体系、但各体系内缺乏逻辑关系,系统性较差,学生学起来易枯燥乏味,上课时提不起兴趣、提不起精神,更别谈能学到多少东西了。

1.2内容枯燥,逻辑性差,实践性强

本课程经验性内容多,概念术语多,纯文字叙述多,逻辑推理内容少。看似好学,实则不然,要想真正学好这门课,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较难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对路,学习方法无要领,教师们教起来就会比较累,学生们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掌握不了多少实用知识。

1.3课程学时少,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学完

一般来讲,技工院校建筑专业的学生最后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通常会被安排到建筑工地一线实习,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实际时间减少,为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很多教师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填鸭式”教学,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效果,单追求“快”忽略了“好”,最终导致学生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师教起来紧张无奈。

1.4教材内容滞后,缺乏创新

目前,《建筑材料》相关教材中,传统材料如石灰、水泥、普通砼、钢材、木材等讲得过多、过细,占用了较多的课时。但很多新材料教材中多数并未提及,例如建筑工程中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高性能砼、各种新型玻璃、双钢筋、新型防水材料、新型管材等。

1.5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传统教学方法在不少技工院校中仍然有较大的市场。虽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学科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有些效果,但对于建筑材料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只采用上课老师讲、学生被动学的方法,根本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仅停留在理论的基础层面上,对各类材料的应用知识以及工程实际材料的应用知之甚少,进入工地后,并不能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更谈不上综合应用所学的材料知识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了。

2课程教学方面的改进

根据技工院《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自身特点和建筑材料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改进教学方法

2.1.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这样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材料是一个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行业,新材料层出不穷,但目前广泛使用的教材内容远远滞后于实际。由于各地师资条件不同,在不能实现实物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应用等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将原料结构、内部构造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加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以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把知识点直观、生动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理论以形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边看、边听、边做、边想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1.2大量引入案例法教学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针对技工院校学生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建筑材料课程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针对建筑工程常用建筑材料,运用发生在身边的工程案例,从引入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使知识在案例中呈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加他们的直观认识。

2.1.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的、必须的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建筑材料学科中有大量的建材需要学生去认识,通过建材实验,不仅能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强烈的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渴望。教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观察、思考、质疑、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力。

2.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目前,多数技工院校都覆盖了高速的互联网络,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在网络上获取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增加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各种专业的建材网站、科研院所网站、甚至建材市场动态。这些他山之石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技术、市场零距离接触是非常有好处的。

2.4选择内容浅显实用而又不失新颖的教材

选对一个教材的作用非常之大,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把好学生的教材关。选择教材要把握好“三关”一要把握“浅”字,二要把握“用”字,三要把握“新”字。浅显是指应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解决一个“浅”字,在必需、够用、有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难度;“用”字就是实用之意,实用是指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有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新”字即新颖,新颖是指教学内容符合并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时展的新形势,具有先进性,突出一个“新”字。近些年来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等新的信息都要在教学内容里反映出来。

3结语

在《建筑材料》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技工院校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研究,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技工院校《建筑材料》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广受社会欢迎的建筑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友辉.建筑材料教与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8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设计是核心,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只有确保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与设计方案和实际使用功能相符合,才能为使用用户提供最为可靠和安全的建筑服务。现代的建筑工程除了需要具备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等功能外,还需要具有环保性、绿色性、低消耗性等因素,因此,对于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有所提高。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综合建筑外观、施工设计、后期调整等诸多因素,才能确保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效性。但是,在当前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案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建筑智能化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建筑电气的防火设计不合理,能耗消耗管理不到位,智能化系统需要更新和优化等等,这些亟需要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予以改进。只有经过不断的改良和更新,将建筑电气设计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以及用户的根本需求合理有效的结合,才能保证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社会性和稳定性。

一、建筑电气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1.1防雷接地系统缺乏与其他专业的协调性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不同,现代的建筑工程的外观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求新求变的当代社会当中,建筑工程也在力求外观上的独特性,因此,许多建筑工程的屋顶不再是单一的平面型或仅仅使用现浇柱混凝土板等单一的支撑材料。为了追求外观的视觉性刺激,部分建筑工程的外观多呈现出立体多维式状态,大量的突出部位和陡形屋顶地带容易形成“防雷误区”,因此,给防雷接地系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现代电子工业的发达,大量电气设备的使用,灯管、LeD的安装,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对防雷接地系统安装的要求性。同时,在进行防雷接地系统安装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防水抗裂、阻止垮塌等纳入考虑。但在目前很多的建筑电气设计中,部分电气设计师是将防雷接地系统与其他专业相分离,单独设计防雷接地系统,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满足电气通路的需求,对建筑工程的防雷避震效果无法得到完全保障。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防雷接地系统与其他专业的协调性尤为重要。只有保证防雷接地系统与其他专业的和谐性,防止在设计、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冲突的现象,才能发挥出防雷接地系统的作用,满足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需求。

1.2建筑智能化系统急需改良和更新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也带动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普及,但在我国的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中显示,我国有近40%的工程质量事故是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其中带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质量事故居多。这说明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当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可操作性差,能源消耗的管控并没有体现出来,无法满足建筑内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落后,在对应的防火防电、安全保护等功能上也未实现有效的结合,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建筑智能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建筑内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合理计算自我使用的用电、用水负荷,减低客观性原因所带来的危害,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就目前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而言,尚未达到上述要求。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需要在对建筑内用户的使用面积、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更新,以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有效性。

二、建筑电气设计改进措施的建议

2.1厘清相关专业设计文件内在关系,保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度

设计文件是施工人员操作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和专业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操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诸多专业设计文件容易让人混淆,与传统建筑工程不同的现代化设计也对电气设计工程师的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首先要厘清相关专业设计文件的内在关系,保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度。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钢筋分布设计图应当熟知,才能确保防雷接闪器、电位连接装置安装到位,并不与其他专业形成冲突。确定了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位置后,也需要在相应的土建施工图中进行详细的标注和说明,同时对“防雷误区”或容易形成“盲点”的防雷地方进行重点标注,以方便土建施工人员根据图示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因不必要的衔接而造成工程失误,影响工程质量。在对相关专业设计文件的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下,各个专业之间才能避免出现“撞车”的现象,在工程竣工后验收时也才不会出现返工而延误工期。

2.2合理规划建筑电气位置安置,保证电气使用与用户需求相适应

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执行设计规范设计,遵守设计规范要求,合理规划建筑电气的位置安置,保证电气使用与用户需求相适应。建筑电气位置主要包括配电箱的布置、室内插座开关的配置、住宅分支回路的配置等。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建筑内用户的楼层户数,依据接入住户室内的方便性和管线分配的合理性进行配电箱的安装,一般来说,配电箱安装在楼层与楼层间,方便住户安装使用。对室内插座开关的配置以及住宅分支回路的配置,都要以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草本,综合住户用电负荷及照明等,采用暗敷线路沿板孔的方式进行安装,在保证建筑物的美观的同时,也保证了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2]李晓东,程柱对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的探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1)

[3]李蔚.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J].电气应用,2007(5)

[4]李蔚,张宽,冯涛.建筑电气设计说明易错问题评析[J].建筑电气,2009(6)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9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组成系统;应用

一、建筑智能化的定义

建筑智能化是通过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建筑技术以及监控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对建筑及其相关设备的检测、监控,对信息的优化管理,从而达到对建筑的管理与智能控制,以达到用户对建筑的管理、监控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在达到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符合环保和投资合理相结合的要求。智能化建筑主要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二、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1984年,位于美国康涅狱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都市大厦”建成,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的诞生。我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较早涉足智能建筑领域,并且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1986年,“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正式立项.由此拉开了我国智能化建筑研究的序幕。此项研究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我国智能化建筑的早期代表作是1989年建造的北京发展大厦,这幢大厦已经有了明确的智能化指标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或在建的各类智能化建筑至少几千座。

三、建筑智能化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紧跟世界发展水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出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缩短差距的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盲目攀比。应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提出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具有可靠的经济回报率的建筑方案。在设计建筑方案时,注意与环境、资源的统一,协调发展。每一个方案的提出必需确保有较长时间的前期调查、准备工作,并经过投资者和环境、资源、建筑、经济等方面专家反复磋商,论证、修改。最后提出的方案要是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设计方案。在设计建筑方案或进行建筑施工时,要敢于使用新型、先进的建筑形式、设备、材料,尤其提倡大量使用符合节能环保原则的新型材料。要兼顾经济性和先进性,在做到节能环保的同时,尽量减少投资,以期达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新材料或建筑形式时,不能一味追求“新”,而是要选择至少有大量理论论证,或者已有国外大型工程使用经验的产品,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节能环保的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我们国家在2000年7月颁布的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明确规定,智能化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及办公自动化,即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自动化系统(BaS)与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以达到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具备安全、便捷、舒适的要求。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Ca):即利用公共通信网和建筑物内部GCS接口进行多媒体通信,同时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转接语音、图象和数据的系统。目前,在我国,公共通信网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网CHinapaC和CHinaDDn、城市电话网以及长途电话网。建筑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即首先利用中央计算机网络将各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连接起来,再通过分层分布式控制完成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系统。一般情况下,属于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包括空调、冷热源、照明、供配电、给排水和停车库等。该系统的目的是对所有建筑设备进行系统全面地监控和管理,以便确保建筑物内所有建筑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和最佳运行状态。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System,oa):即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文字、语音、图象的图文办公手段。准确来说,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办公自动化系统通常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物业公司为住户提供信息服务以及物业公司管理内部事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机构与租用单位的业务专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五、建筑智能化的应用

1.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绿色建筑是指能够为住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空间,并且能够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最小程度地影响周边环境的建筑物。智能照明系统是在建筑物内外安装高效节能灯具,利用传感器技术或照明接触器,根据实际的照明需要做出判断,而后选取高、中、低档照明水平。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调节自然光,加强自然光对建筑光环境的有利作用,以节约电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利用烟感和温感探测器,通过DDC对各消防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在火灾预警阶段能够做出智能判断,从而有效防止错误动作。在火灾发生时,非消防设备有序撤出,消防设备有序投入,保证人员安全。安全防范系统是利用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录像系统对建筑物进行监控,包括门禁管理、围栏监测、人员识别、车辆识别、电子巡更、可视对讲、紧急呼叫、煤气泄露报警、玻璃破碎报警等功能,保证建筑物及建筑物周边环境安全。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耗能。建筑能耗囊括了建造能耗和使用能耗,包括了建筑工业和建筑使用的方方面面,范围甚广。在我国,建筑耗电十分突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房屋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建筑耗能增加;二是已建的房屋建筑,由于强调降低一次性建筑投入,建筑物保温性能和门窗气密性均较差,三是由于近年来空调使用量不断加大,房屋空调设备用电量迅速增长。针对上述情况,建筑房屋的节能手段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在低投入的情况下保证建筑物保温性和门窗气密性,减少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的辐射;二是采用新设备,保证建筑物内部恒温恒湿,以满足人们对在室内生活的舒适要求。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采用变频控制是不可改变的趋势。中央空调DDC自控就是一种有节能效果的智能化系统。

2.建筑智能化在老年公寓中的应用。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目前,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已有老年公寓不仅数量有限,设备也比较落后,远远达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我国势必建造一批根据老年人需要设计、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智能化的新型老年公寓。为了能够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可以在老年公寓的设计中引入一些特殊的智能技术。宠物机器人是一种适合老年公寓的智能技术。宠物机器人会说话、会唱歌,能与老年人进行简单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宠物机器人可以把老人的问题记录下来再反馈给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记录的分析比较,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与变化,并视具体情况判断需不需要派专人前往老人住处进行必要的护理。紧急呼救系统是有一个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智能保健系统。该系统由在住宅中安装的紧急呼叫器、安全报警器以及医疗救助体系和家政服务体系共同构成。紧急情况时,只需按下随身携带的无线紧急求助器的按钮,即可通过电话网络将求救信号发送至家人的或医疗部门,从而使老人获得紧急救助。

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这些都给智能化建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筑智能化是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其更舒适、安全、便捷的同时,也将使得建筑物更加绿色环保,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带来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军.浅谈建筑的智能化[J].企业导报.2011,1:296

[2]刘志坚,张登宏.浅议建筑智能化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007,23:55,92

[3]肖菊.浅谈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12:17~19

[4]王江丽,曹锋.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47~48

浅谈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工学结合;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43-02

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与企业工程项目结合最紧密的专业课程。在当前大专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原有的传统教学体系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

一、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现状的总体剖析

1.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目标的分析。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传统教学培养目标以建立学生的理论体系为主,教学思路是传统章节教学思路体系,结合以典型的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教学实验强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培养的目标与现代企业工程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法与企业形成合理的对接。企业往往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几个月到半年时间的生产培训,才能使得毕业生真正适应企业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课程培养目标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课程设计教师认真分析行业的发展、学生的情况、课程的现状,对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转变。

2.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来授课。理论授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实验在实验实训室授课。理论教学内容以传统的课本为主,以章节内容为主线进行教学授课。课堂教学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学生对课堂教学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实验实训方面,设置的实验往往是比较陈旧的实验,基本上在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常见或早已被淘汰。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得不透彻,所以进行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的目的、过程、重点把握不对、实验效果欠佳。学生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厌学心理。这是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基于对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以辽宁职业学院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进行分析和探索,具体分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的转变。我们把传统的培养目标进行大胆的改革,突出培养与企业岗位对口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以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培养具有现代企业职业素质,掌握熟练实际操作技能,并能承担研发和创新任务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的学院―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是我们的培养方向,使我们培养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毕业生能迅速适应企业的生产,为企业和自身创造效益和价值。这种教学培养方向的转变对于学院、企业、学生三方都是共赢的事情。

2.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探索。我们在新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大胆对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资料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知识方面进行适当弱化,实际操作大幅强化。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引入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企业顶岗实习并增加综合的课程设计模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案例项目,利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我们把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工程师请到我们课堂上来给学生们指导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训,使学生们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在课程的中后期安排学生到企业特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走出校门,体验企业的生产活动,并把实习过程写成综合实践报告,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并培养学生慢慢向企业过渡,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优化。改革考核模式,突出“三重”即,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改过去的“一考定成绩”为“过程考核”,为此,设计过程考核项目,这些项目既要涵盖所有需要考核的知识和技能点,又要有侧重点,不能平均化。为了适应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新的教学探索也对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的要求,定期把教师送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的先进生产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际生产项目和案例作为教学资料。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并把企业的科研人员请进来,在学校里设立研究中心,和教师一起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教师对行业发展的把握和科研水平。

4.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从制度和政策的层面,积极为工学结合模式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给学院和企业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适当给企业以优惠政策措施,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把行业企业引进学校中来,共同办学。学院方面应该积极开放思维,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模式。把中青年教师送到一线企业去挂职锻炼,把学生送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企业这个平台得到发展和提升。把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请进来,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进行对学生专题讲座和案例教学。并把企业的生产线或是研发部门引进到学院里,使企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能真正达到密切交流,技术创新合作。从而使学院的科研技术能力有大幅的提高。并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高职课程工学结合发展道路是切实可行的,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但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把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学结合模式不断细化、深化、制度化,才能真正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由此推广到整个楼宇专业,才能真正培养高新人才,为地区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教育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欢.浅谈电气控制工程项目课程课例的开发和实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10(35):46-47.

[2]许少衡,张廷锋,莫文贞.基于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创新实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8(3):127-129.

[3]夏成宝,汪定江,陈名华.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12(1):109-110.

[4]张蕊,卞伟华,张文蔚.浅谈高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0,6(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