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3:47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1

为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更加优化蔬菜产业结构,保障蔬菜市场有效供应、价格基本稳定,推动我县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X府厅发〔2020〕X号)及《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府办发〔2020〕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以发展规模蔬菜基地和设施蔬菜为重点,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0.09万亩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全县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播种总面积稳定在2.35万亩以上,产量达3.2万吨以上,基本实现蔬菜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平常时期充足供给、应急时期保障供应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布局。以温泉镇、永宁镇、三都镇、大塅镇为中心,以发展规模化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为主,加快推进城郊蔬菜及高山蔬菜特色产区建设。各地要按照规划先行、连片种植、加快发展的要求,综合城镇发展、种植习惯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开展适宜蔬菜种植地块调查,制定本区域发展规划。要在交通便利的高速、国省道沿线布局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大棚,培育一批重点蔬菜专业村(组)。

2、调优产业结构。按照“保供给、增效益、创品牌”的思路,推动蔬菜产业进位赶超。积极开展稻菜轮作,利用冬闲田发展甘蓝、马铃薯等秋冬时令蔬菜,充分发挥设施功能作用,增加“春淡”、“秋淡”蔬菜供应,切实解决春季、秋季蔬菜品种季节性短缺的问题。各地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比重。要依托资源禀赋,在保障基本品种供给基础上,因势利导,突出发展主导品种,持续做大做强XX食用菌地方特色品牌。要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研发推广力度。

3、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各地要精心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巩固提升老基地、拓展建设新基地的思路,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加快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要积极引导现有蔬菜基地巩固提升,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生产型钢架大棚,带动更多菜农连片种植,吸引返乡农民发展蔬菜产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客商通过直接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一批规模化露天蔬菜基地和设施蔬菜基地。要指导督促规模生产基地开展自我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定生产流程,规范生产档案、过程监控和销售台账,逐步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4、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和培育蔬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专业村组)+农户”等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发展适度规模蔬菜生产,提升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坚持“请进来、派出去”,通过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训相结合方式,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瓜农”、“菜农”,提高蔬菜种植水平。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农协、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加快推进蔬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系列化、产业化经营。

5、拓宽流通渠道。创新产销对接新形式,重点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贸对接,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打通本地蔬菜流通“内循环”,使本地销售成为主渠道。鼓励引导菜农与企业签订订单,切实解决菜农“种什么”“怎么销”等生产难题。积极推进“互联网+”订单模式,提高产销对接精准性。结合蔬菜产业区域布局,发展一批专业性产地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及社会力量发展电子商务、蔬菜配送、连锁经营等新模式,引导发展一批蔬菜购销经纪人队伍。

6、提升产业扶贫带动能力。要把蔬菜产业作为增加农业产业效益、补齐产业扶贫短板、惠及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要提升蔬菜产业带动脱贫能力,根据贫困村土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生产习惯、劳动力状况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统筹安排蔬菜产业工程项目,在资金安排上给予贫困村倾斜,并适当降低基地建设规模标准。对利益联结机制好、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产业“造血式”脱贫,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指导、组织、协调、督查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各乡(镇)要参照县里做法,建立调整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发改、财政、市监、商务、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卫健、扶贫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加强协调,搞好服务。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质取胜方针,围绕发展抓质量、转型抓质量、民生抓质量的工作要求,通过扎实有效地实施质量强镇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质量工作体系,全面提高质量水平,使质量工作在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争创全县质量强镇为载体,以推进“质量兴业”、促进我镇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使全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步骤

(一)调查研究,制定方案(2013年1月—3月)。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走访调研,全面深入地摸清我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现状,掌握我镇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品质对质量工作的需求状况,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工作措施。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实施质量强镇建设工作方案。

(二)广泛发动,营造气氛(2013年3月—5月)。主要工作任务是:召开全镇质量强镇工作动员大会,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广播、媒体报道,简报、印发文件等形式,广泛宣传推进质量强镇战略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创建质量强镇的氛围。

(三)确定重点,组织实施(2013年3月—2013年12月)。主要工作任务是:

1.制定发展规划。根据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主导产业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把质量强镇工作纳入《陶堰镇“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中,使之成为我镇推进质量强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实施两个意见。认真贯彻《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县战略的实施意见》和《陶堰镇人民政府质量强镇实施意见》,努力推动我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协调提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

3.强化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机制。成立陶堰镇质量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质量强镇建设工作,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及工作效果进行督查考核。分析和解决质量强镇推进中的问题,总结阶段性工作经验,以推动质量强镇工作的深入实施。二是强化推进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对照《陶堰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镇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重点、工作载体和努力方向。各企业单位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坚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开展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工作。三是强化长效机制。一要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质量强镇建设规划规定的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质量强镇推进计划,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效推进质量强镇建设的实施。二要建立责任考评制度。制定质量强镇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把质量强镇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分解到位,落实到岗,具体到人。实施严格的督查制度、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有关单位通报批评,保证质量强镇工作利推进和持续开展。三要加大对质量强镇工作的投入。完善质量奖励,对获得各级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各级质量奖的企业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单位)给予奖励。加大质量提升投入,强化质量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4.落实四个试点。围绕四大质量提升工程,结合我镇产业特点,分别在加工制造、建筑、服务行业开展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工作试点(如在某优势企业,通过绩效管理,做强企业;一般性企业通过全面量管理或5S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在服务业,通过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目标管理、技术改造等,促进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安全监管,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等)。

四、工作要求

(一)分解项目,落实责任。领导小组要将责任目标一一分解到相关部门,并明确相关要求。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发生严重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的,要追究相关责任。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对策

房屋建筑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结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不带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推动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

1、规划设计不合理

规划设计方案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缺乏切实可行性[1],关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不详细,也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审核,导致在房屋建筑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工程规划设计不符合实际施工条件,严重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2、施工管理不规范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和控制不规范,例如,房屋建筑施工资源的安排组织不合理,没有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目标不明确等,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达不到标准,无法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同时,一些房屋建筑施工单位自身资质较低,经济实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采用比较落后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给房屋建筑工程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另外,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商随意向下分包,对于各个分包企业的管理不严格,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矛盾或者冲突,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如面砖、涂料、砂浆、石膏、混凝土、水泥、木材等[2],而建筑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在购买建筑材料,没有仔细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和出厂证明,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也没有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抽样检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了很多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很多质量问题。

4、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房屋建筑施工工期长、工序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不仅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而且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一些施工单位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润,不断加快施工进度,忽视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施工、随意操作等问题,给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埋下很多隐患。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1、加强规划设计管理

在房屋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全面了解地形地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考虑到施工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优化和改进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结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要求,做好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集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业主的意见,科学论证施工设计的合理性,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仔细研究施工设计图纸,使施工设计严格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应在各个环节严格落实质量管理措施。首先,做好事前质量控制,在房屋建筑施工之前,做好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3],根据房屋建筑各个环节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型号和类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对于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技能培训,鼓励施工人员发挥自身特长,学习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其次,做好事中质量控制,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各个人的职责,并且相关技术人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告知施工班组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要求和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管理,及时纠正和指导施工人员的操作,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后,做好事后质量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后,应做好施工班组的自检和互检,特别对于隐蔽工程,应严格把关施工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解决,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相关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之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全面了解材料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货币三家,在保障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材料成本,仔细检查建筑材料的相关证明,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满足房屋建筑施工设计要求。同时,做好建筑材料的运输防护,对易碎的建筑材料包裹防护层,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剧烈的震荡和碰撞[4],在建筑材料达到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后,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建筑材料检测合格后才能入库,及时将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清理出施工现场,在仓库中将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分类整齐排放,做好防火、防潮、防腐蚀等措施,避免材料发生损坏。另外,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建筑材料入库、出库记录,各个施工班组根据不同工序的施工要求,合理领料,规范自己的操作使用,减少材料浪费,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4、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首先,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应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定期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学习自我保护技能,确保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其次,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加大对安全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搭建安全防护网[5],为施工人员准备多种安全防护设备。最后,健全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规范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快施工进度。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结合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严格把关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高度重视各个施工质量问题,优化和改进施工工艺,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绍坤.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91.

[2]吴惠钧.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与改善对策[J].四川水泥,2014,11:106.

[3]杨海峰.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与改善对策[J].科技风,2014,14:171.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4

了积极作用。下面结合我市人大工作实践,就如何贯彻实施监督法,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精心选择议题,增强监督针对性。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听取和审议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是监督法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一项明确要求。多年人大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议题是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监督议题的选择上,我们坚持紧扣全局、紧扣中心、紧扣民生的原则,每年年底向人大代表发出信函,征求对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坚持少而精原则,每年工作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市信访局及市长电话所了解的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确保监督议题选得准,开展工作针对性强。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连年听取市政府关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等情况的汇报,及时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较好地履行了对经济工作的监督职能。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多次听取市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自来水和“一池三改”等工作情况的汇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紧密联系我市实际,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推进依法治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我们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常委会的重要任务,认真听取市政府及法、检两院关于普法工作、依法治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建议。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招商引资、壮大主导产业、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园区建设和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监督,促进市委决策的落实,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三、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审议质量。举行常委会会议,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题工作报告,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审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整体效果。我们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一是制订制度,加强学习。常委会制定了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办法、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的办法。每次会议前,根据议题的需要,邀请有关学者专家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通报常委会机关的调查情况,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掌握审议的法律武器和事实依据,做到发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二是改进会议形式,提高工作标准。常委会不断改进会议形式,采取会议开在现场、视察与审议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审议质量。刚刚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就是在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视察后,召开会议进行审议,使会议审议更有针对性,建议更具准确性。每次会议前,要求各专门委员会把好调查报告质量关,做到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多研究问题,少夸奖成绩,避免和“一府两院”报告的雷同;多解剖重点工作,少讲面上的情况;多提建设性意见,少作空泛议论,在提高工作标准和执行力上下功夫。三是抓好审议意见的形成。在审议意

见形成过程中,我们注意做到坚持“三项原则”:合法性原则,即意见的提出必须于法周全、符合程序。实事求是原则,即审议意见要在综合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既要集思广益,又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避重就轻、轻描淡写,要把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作为审议意见的重点,最大限度地体现集体的意志。可操作性原则,即审议意见不能光讲大原则、大道理,要突出重点,注意指出一些看准了的、具有导向性的、关键性的问题,明确提出改进或解决的意见,增强审议意见的针对性。

四、搞好跟踪督查,增强监督实效。审议意见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的总和,是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体现。落实好审议意见,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归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5

一、消费品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从今年1―2月份数据来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比2009年加快2.4个百分点。从今年1、2月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三者比例更趋协调,消费的贡献也将进一步提高。总体来说,消费品工业经济运行环境将好于去年。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保持消费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存在制约

受收入结构、服务水平、消费热点和体制机制等影响,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已较困难。同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知名自主品牌少、诚信建设滞后、产品创新能力弱、售后服务待完善等也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

(二)产业调整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产业转移面临很大困难;企业集中度普遍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造纸、酒精、柠檬酸等行业中,污染严重、比重较大的落后产能亟待淘汰。在外需大幅萎缩背景下,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相互交织,且关系到诸多的利益调整以及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三)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增大

长期以来,消费品工业增长很大程度是依靠物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投入,且过度依赖传统国际市场,发展的内生机制不健全。食品、造纸、皮革、印染等行业节能减排治污压力空前增大,沿海企业用工荒再度出现。如果出口退税和汇率政策出现调整,原油、棉花等大宗产品价格继续走高,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趋势增强,去年消费品工业质量和效益的较好局面将难以持续。

(四)实现出口较快增长困难很大

目前发达国家消费疲软状况难有大的改变,经济整体回升面临较多困难。当前一些新情况、新动向值得特别关注。譬如,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美国出口翻番计划和抑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计划。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绿色新政”、“ReaCH法案”、“碳关税”等新政策动向,都将对轻纺产品稳定出口形成新的挑战。

二、2010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轻纺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关键年。保持消费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并为“十二五”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规划编制实施为依据,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

贯彻落实轻纺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既要密切跟踪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要认真开展已的诚信建设、自主品牌建设等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抓紧开展尚未出台的配套实施细则制订工作。

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不仅关系消费品工业长远发展,还关系行业管理职能定位。要按照科学发展、统筹安排、开拓创新,注重实效、民主决策的原则,集中力量组织编制《消费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要做好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制盐等重点行业及诚信建设等重点领域“十二五”专项规划。

(二)以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为重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加强对结构调整的引导。除轻纺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的工作任务外,还要抓紧制定医药、制糖加工等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抓紧出台印染、粘胶、维生素C、果汁等门槛缺失行业的准入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推动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尽快《促进纺织产业区域转移的指导意见》,会同地方、协会搭建产业转移对接平台,创建轻纺工业示范园区,引导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特别要抓住中央解决新疆问题的机遇,研究提出新疆优质纱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消费品工业领域要完成化纤、印染、皮革、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七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五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根据《2010年消费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组织好2010年技术改造项目的储备、申报、评审工作,落实好专项资金;协调落实食品企业质量检(监)测能力建设等技术改造专项。

六是进一步改善轻纺产品出口结构。继续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引导企业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格局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要高度关注出口国政策变化及汇率变动等不确定因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收购国外知名品牌、名品研发设计机构和营销网络等活动。

(三)以扩大内需为契机,不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切实增加有效供给。要顺应城乡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努力开发换代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配合有关方面进一步落实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要加强政策研究,引领和促进消费升级,尽快提出发展休闲用品、高档消费品的政策意见。

二是工商联手扩大内需。开展“名品进名店”、“名品创名店”活动,支持重点专业市场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发挥其对小城镇、农村居民消费以及品牌培育的促进作用。

三是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制定《加快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加强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政策研究,适时出台指导意见,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消费品工业强农惠农功能。

五是加快中药材原料基地建设。落实《关于加强中药材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2010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增强高品质中成药供给能力。

(四)以两化融合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积极落实《推进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继续在重点行业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完善国家医药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建立基本药物供需信息平台;加快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诚信信息资源共享。

二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新型纺织机械、造纸装备、食品装备、生物医药装备等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加强轻纺产业集群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新技术、新工艺在行业中的应用。

三是抓好典型经验推广。要学习和借鉴广东澄海玩具礼品业走自主品牌之路的经验,通过搭建技术、研发、专利、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降低转型升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消费品工业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要协调解决好消费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担保难、政策落实不到位、负担比较重等问题。

(五)以诚信和品牌建设为着力点,提高行业质量效益

一是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行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落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诚信建设试点范围。

二是大力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以服装家纺品牌建设为切入点,贯彻落实《大力推进服装家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品牌评价、跟踪、监测、发展等工作;研究制定《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

三是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依法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指导意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制定轻工、医药等行业加强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六)以惠民生保稳定为立足点,着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一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顿工作。督促、指导地方和企业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的要求,研究制定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继续配合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违法添加物专项整治以及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汲取问题奶粉的教训,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搞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

二是继续做好甲型流感防控工作。要按照全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总体部署,扎实做好防控流感所需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储备和调运工作。

(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做好专项管理工作

一是主动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政策研究,配合卫生部门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密切监测医改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动态,提高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二是积极推进盐业体制改革。配合国家发改委尽快完成盐业体制改革意见并上报国务院,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加强盐业行业管理,着手建立食盐国家储备制度。

三是做好重点产品生产计划管理工作。按照“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原则,会同相关部门做好2010年度卷烟、食盐、糖精等产品年度生产计划的拟订和实施工作。

四是开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研究提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第六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的准备工作。

五是加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的组织协调。会同履约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我国控制烟草和履约规划及履约报告的编制工作。

(八)以加强行业管理为目的,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完善专家咨询和经济运行会商制度,畅通信息渠道,抓紧建立与省级工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制度,及时提出应对的政策措施建议。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461-01

施工单位施工中,最关注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施工建设的品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竞争日益激烈,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得到生存以及发展,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施工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应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当前我国水利项目中常遇到的品质不良问题

基于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现阶段,水利工程的承接主要是通过市场公开招投标取得的。为了中标,多数投标单位会降低工程报价。中标后,多数中标单位会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施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来取得合理利润,也有少数单位为了获得利润会采取一些不正规的手段,尽管数量不多,但为害不小,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水利工程施工中,往往会用到大量的施工人员,中标单位在对施工人员进行配备时,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工程施工中甚至大量使用农民工,使施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导致整个的工程质量有所降低。

1.2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质量有问题,其它的一切都是免谈。要想提高质量,首先要培养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而目前,我们很多的水利施工单位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出现了较多的豆腐渣工作,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没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没有按照规定办事所致。由此可见,施工相关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1.3水利工程转包问题。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工程转包情况,这是因为转包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成本,导致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水利工程承包单位绝大多数施工队伍都由农民自发组成,一般欠缺系统化的施工认识,总体施工技术水平不高,整体施工队伍素质也较差。再加上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施工人员欠缺全面的安全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而且,许多施工团队片面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只顾不停加快施工速度,根本无法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一旦质量问题出现,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养护维修,严重降低工程施工质量。

1.4水利工程的养护以及检测工作。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做到定期对于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进行整改,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运用条件。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2.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水利工程施工中钢板桩围堰的安全管理。插钢板装前不仅需要将油涂在锁口内进而减少锁口摩擦力大小而且要将铁楔或者是硬木楔插入到未套锁口内进而避免了锁口沉入过程中泥沙将锁口堵住。利用复式滑车进而将倾斜的钢板矫正。如果施工地区泥土坚实就可以将钢板的尖端切成相应的斜度进而产生反作用力进而能够矫正已经倾斜的钢板桩。如果在钢板桩的打插过程中受到了物理撞击等作用就会使得锁口产生渗漏的现象使用导管向围堰外侧漏水处撒放煤渣,当煤渣的高度比漏水位置高度大时就会解决漏水问题池可以使用袋子装煤渣利用活力将其倾洒在锁口漏水位置池可以解决漏水问题。

2.2合理规划施工工期。事实上,目前许多水利工程都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规划,甚至忽略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状况,未能对其作出充分认识和合理判断,施工工期规划不当必然会导致施工工期紧张的不良情况。部分不负责任的施工单位为追求更大经济效益,减少项目施工费用,在施工过程中故意偷工减料,擅自缩短工期,诸如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减少混凝土凝固时间、缩短养护时间等情况屡屡发生,这不仅会使混凝土的固结强度大大降低,还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造价时必须考虑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合理规划施工工期,科学分析会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的各项要素,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并根据施工实际及时完善优化规划,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2.3做好培训工作。人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主体,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应该对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有正确的认识,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定期安排培训计划,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实现预期的目标。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还应该学习施工管理相关的知识,自觉树立管理意识,特别是管理人员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只有具有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才能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安全施工。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作用,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才能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2.4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转包施工团队更是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立足于自身情况,制定与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现状相符的施工管理策略,并对其加以完善优化,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逐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英娟.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7:1.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7

1护理品管圈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我院于2014年将品管圈管理引入了科室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之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科室成立了护理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技术骨干组成,其职责与任务: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管理知识普及与宣传,开展品管圈专题培训;对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研究确立预防患者坠床、跌倒和呼吸机脱管护理的品管圈活动主题;组织座谈、交流,对圈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将文献报道与圈员意见、建议相结合,探讨确立意见、建议的落实;对护理品管圈工作质量与进展进行监督、考评。

2护理品管圈实施成果

2个护理品管圈经过半年运行,共提出护理改进意见197条,经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研究、论证,采纳了其中的105条,包括改进管理的意见30条,改进护理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意见75条。这些意见与建议被应用于管理与护理操作中后,经实践证明83条切实可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科室共计27名护理人员,实施前其对护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为85.19%,实施后为96.30%,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每一位参加品管圈活动的人员均提出了1条以上的意见、建议,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了零突破,实施半年来护理人员对科室护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是近5年来的总合;科室将防跌倒、坠床和防呼吸机脱管等几项品管圈活动主题取得的成功经验积极并列入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品管圈管理实施前12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86.99%,实施后12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97.66%,有显著提高。

3护理品管圈实施中的经验体会

3.1护理品管圈实践经验

科室在将品管圈引入护理实践的同时,在组织上加强了对品管圈工作的全程监管,科室将加入品管圈活动和提供合理化建议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量化评分内容,此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参加此项活动的积极性,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家积极进言献策,创下了科室进言献策的最高记录。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4],量化考核调动起了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护理人员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科室认可,并被应用到科室护理管理与护理实践操作中,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和肯定,职业荣誉感得到了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管理实践活动使得既往影响护理质量提升的一些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护理质量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在服务方式、方法的改进中不断提高,护理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了科室护理科研的开展。

3.2护理品管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由于护理人员长期受按部就班工作模式的影响,在护理实践中缺乏质疑精神,对一些明知不对或不妥的问题不想改、不愿改、也不敢改,总以为以前多少年都这样干,大家都干顺手了,内心缺乏开拓创新的动力。因此,对于新方法的引入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思想上尚缺乏革新意识。

3.2.2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平时忙于应付具体而繁杂的工作,学习时间相对不足,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相对较少,信息量掌握不够,导致其在品管圈实践中找不出问题,找不准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提不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2.3活动组织不够严密。品管圈作为一种以自觉、自愿为原则的活动方式,圈长主要由圈里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决定,圈长管理经验不足,具体表现为:对活动主题的实施缺乏一个严密、完整的计划,导致资料收集不够完整详细;活动缺乏严密规划,常常发生活动与工作冲突的现象,影响活动正常开展。

3.2.4人员结构不合理。品管圈活动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圈员在实施中需要进行选题设计、查阅文献及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并运用简单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措施的可靠性进行论证,其对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5]。由于品管圈的人员组成形式以自愿报名、自行组合为主的组圈形式,因此,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搭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管圈工作效能的发挥。

3.2.5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缺乏创新性。护理人员平时忙于应付具体工作,平时靠着惯性工作,对工作中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品管圈活动主题的选择方面常常显得无从下手,选出的主题对科室工作缺乏指导意义或者缺乏新意。

3.3对提高护理品管圈活动质量的几点体会

护理品管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活动小组,其活动主题主要围绕护理工作而展开,其提出对护理问题的改进意见将会涉及到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运行,因此,科室必须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①做好品管圈活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要让科室护理人员熟悉和了解护理品管圈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实施方法与步骤,提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认知。加大对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使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审视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提高护理人员选题能力。②将品管圈主题与科室科研立项相结合,将品管圈活动主题作为科室科研立项的储备库,经过品管圈活动论证与实践验证的主题可优先进入科室科研立项,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的积极性。开展课题设计与实施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品管圈工作效能。③科室应对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进行审核,对品管圈主题活动中提出关于护理操作与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在经过科室审核后方可实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安全。④科室要将品管圈活动纳入个人量化考核,实行加分制,即按照参加、提建议条数及采纳条数,列入科室科研立项等情况进行加分,在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积极行动的同时,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发挥。⑤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前提下,积极优化品管圈人员结构,实现人员能力、经验及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提高品管圈的活力、创造力与效率。⑥科室要为品管圈提供好支持与保障工作,提供活动场所,合理进行人员工作调整,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4总结

护理品管圈活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将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了一股革新的强大力量,不仅解决许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瓶颈问题[6],更重要的是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医护特色、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医疗机构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医护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7]。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护士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国内医疗机构而言,品管圈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3],只有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才能使品管圈真正成为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有力手段。

作者:赵颖巩建丽单位:宝鸡市高新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2010,24(19):1761-1762.

[2]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本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3]卢芳燕,江南,赵锐祎.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666.

[4]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5]林郁清,史定妹.护理品管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0):51-52.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8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市委学习实践办和第四监督指导组正确指导下,高标准启动、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呈现出组织领导到位,学习活动扎实、调研开展深入、大讨论热烈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为下一阶段即将开展的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提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既是巩固和发展学习调研阶段成果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基础,是学习实践活动从思想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检查分析我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状况,进而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周密部署、精心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率先垂范

要切实加强对分析检查工作的领导,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负起责任,当好表率,只有我们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分析过去的工作,敢于触及思想,不回避问题,才能保证分析总结的高质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要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党内民主,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做到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带头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把问题找准,带头把解决问题的措施确定实。要坚持边分析总结边改,边查找问题边改,边评议边改,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先行先试重点工作,用实践项目的实施成果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突出中心,把握重点

以领导班子名义起草好我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任务。分析总结得是否“准”,是否“深”,决定着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方向和力度,决定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只有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状况分析清楚,才能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只有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找准,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只有把主客观原因弄清,才能为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只有把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好,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提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目标和重要举措。因此,高标准高质量写好分析检查报告至关重要。认真严肃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是写好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自我检查,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尤其是主观原因,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负责,敢于问责。要严把发言材料质量关,做到“四不上会”即“问题找不准不上会,原因分析不透不上会,整改措施不实不上会,努力方向不明不上会”。与此同时,我们要抓好以下三个重点环节,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一是集思广益,认真分析总结;二是实事求是通报分析总结情况;三是心平气和接受群众评议。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9

一、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也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着力推动的重要问题。国办5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努力形成大型、中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各有侧重、市场定位各有特色、服务对象各有倾斜、地域分布较为合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序竞争、接续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国办56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类企业从提高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公信力角度出发,迫切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不同规模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客户群体,以指导本单位选择事务所的相关行为。

指导意见适应企业的积极诉求,针对当前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恶意压价、“小马拉大车”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事务所角度出发,对大中小事务所与客户群体的协调对接提出了原则性、导向性意见。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助于各类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选择相应规模和资格的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有助于各类事务所根据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合理选择相应的客户群体,大型事务所服务大型、高端客户;中型事务所服务中型、一般客户;小型事务所服务小型、基层客户的局面将日趋明朗化,有助于促进行业规模布局更加合理,保持行业发展良性态势。

二、指导意见的出台过程。

作为全国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合理布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指导意见各项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充分调研论证。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专门的调研组,赴部分地区、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座谈研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起草制定指导意见。

(二)内部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草拟完成后,财政部会计司书面征求了部内条法司、教科文司、社保司、企业司、金融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等相关单位的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会计司对指导意见的施行范围和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调整完善。

(三)公开征求意见。在前期内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决策精神,财政部就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级财政部门,以及若干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回复意见百余条。我们根据各方面意见反馈情况,再次组织相关单位座谈研讨,对指导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部领导签发。

三、指导意见对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有哪些原则要求?

指导意见的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业选择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具体而言,指导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选择事务所提出原则要求:

第一,大中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规模、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的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对于具备h股审计业务资格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这类事务所在执业质量、人才团队、业务规模、国际化水平等居于同行领先地位,大中型企业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优先考虑此类事务所。此外,对于采用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其内部治理水平、一体化管理水平以及承担的执业责任较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往往更高,企业也可以优先选择该类事务所提供服务。

第二,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办56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指在人才、品牌、规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综合服务,由财政部、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小型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或满足业务需求等原因,有意愿或能力选择大型或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的,指导意见予以肯定。指导意见所称中型事务所,是指行业排名前20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虽未进入行业排名前200位,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10名以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可比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执行。

四、指导意见对企业采取招标形式选择事务所有何要求?

招标是企业选择事务所的一种方式。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招标制度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企业招标选择事务所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意见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企业采用招标方式委托事务所提供服务的,必须严格遵照《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招标规范》(财会[2006]2号)执行;金融企业应当同时遵照《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财金[2010]169号)的规定。事务所在依据上述文件要求参与投标活动时,还必须满足财政部门、物价部门有关事务所服务收费的管理规定。概言之,事务所招标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质量为先的原则,坚决杜绝招标单位将服务收费报价作为确定事务所中标的关键因素甚至唯一依据。

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篇10

【关键词】核电;监查;监督;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tL48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是1991年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核安全局批准的,该规定基本上采用iaeaS0-C-Qa《核电厂安全法规:质量保证》十多年来,HaF003对我国核电工程质保体系的建立和运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践证明,HaF003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并且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核电工程的业主和各类承包商须严格遵守该项规定,以使核电质量保证在被相关人员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与实践的磨合与被改进,得以呈现新的活力。

本文从核电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监查、监督的工作实践出发,总结出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2核电施工现场质量保证监查、监督中容易出现偏差的方面

按照HaF003(91)标准的思路,监查、监督活动是维护质量保证体系良好运转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为此要求各核电业主和承包商“必须根据需要执行有计划的、有文件规定的内部及外部监查制度,以验证是否符合质量保证大纲的各个方面,并确定大纲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的方面,下面就四点来分别说明。

2.1工期紧、任务重等压力下无法保证领导层重视监查、监督工作

市场经济已经渗入到生活中任何一个角落,核电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任何公司都把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生产的最终目标。而质量保证作为一种保证施工质量的手段,并不能立竿见影的显示其在创造效益方面的作用。不论是各核电业主和承包商,在工期紧、任务重等压力下都无法十足的保证“质量第一”的原则。

2.2监查、监督只是质量保证部门的事情

一直以来,初次接触质量的人都会误以为质量只是质量保证部门的事情。而监查、监督作为质量保证部门的重要职能,其他部门错误的认为实施监查、监督活动只是质保部门一家的事情。所以提出邀请施工、控制等部门参与监查、监督活动时,更多得到的是不理解和不参与的回复。

2.3臆想问题,无根据和具体事实

在监查、监督的过程中,监查、监督小组中的个别专家成员容易将其自身的工作经历或其所在单位的相关情况投射到被监查、监督方中去,从而忽略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而对被监查、监督方提出不合理、不科学,或者是不适宜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是要求。相关做法将大大影响监查、监督活动实施的效果。

2.4对于发现的问题:重开启,轻关闭

核电作为一项与安全息息相关的工程,必然会受到极度的重视,接受监查、监督活动的频度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出现了一种“重开启,轻关闭”,“虎头蛇尾”的现象。监查、监督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开启该工作时领导重视,监查、监督小组成员也积极提出需要整改的问题,然而,开启问题后,部分单位就没有设专人跟踪负责,关闭整改问题时比较马虎,没有从根本上加以重视,下次监查、监督时可能同样的问题还是会出现,下次再开出类似的问题,就这样形成一个“怪圈”。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出现偏差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3、保证监查、监督活动有效实施的建议

为了保证核电施工的质量,更加有效的实施监查、监督活动,下面针对上述几个现象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3.1领导层重视监查、监督工作

领导层重视在监查、监督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领导层应通过带头参加质量保证培训、教育等方式,逐步提升自身的质量保证意识,并将其在意识上的转变反映到实际行动中,用提升质量保证管理的具体行为为组织带来经济效益,为此,将有利于从感性和理性等方面增强组织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其争相学习,实现提升,实现从被动监查、监督到主动要求接受监查、监督活动的心理过程的转变,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为提升组织的质量保证监查、监督活动提供支持。

只有领导带头重视质量,起表率作用,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就能相应的提高,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

3.2施工等部门作为专家参加其中

依据相关程序的要求,对施工过程及施工过程产生的相应记录进行抽查。质量保证部门对被监查、监督方的大纲体系有一定的深度了解,但是对于施工的相应过程不一定能够面面俱到的熟悉,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但是施工现场一线的生产部门在这一点上恰好能够弥补质量保证部门的不足,所以邀请工程、设计等部门作为专家参与监查、监督活动是一个有效手段。

专家在专业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质量保证监查、监督的一些基本知识方面相对比较欠缺,特别是初次参加的人员。所以项目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拟参加监查、监督活动的专家人员进行监查、监督基本知识的培训,并将合格人员输入数据库中,每次组织开展监查、监督活动时,可从数据库中抽取相应领域的专家参与此项活动。这样既能保证监查、监督活动的有效实施,也能够提高专业程度。

3.3做到有理有据,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应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监查和接受监查的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在实际工作中,被监查、监督方的工作人员往往处于利益考虑,或因碍于对方作为监查、监督方专家的身份,而对其所提出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意见或建议,被迫接受,从而拖延了工程的进度和效果。在该问题上,作为监查、监督方的专家固然不应为了其个人的利益或者盲目彰显其权威性而在未有客观证据的前提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和意见,而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做到监查、监督活动前充分准备,查阅被监查、监督方的程序文件,做好提问单,实施时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查找客观证据,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忠实、公正的对待每一件事情。而作为被监查、监督方,也需要客观认识到监查与被监查双方身份地位的平等性,并正确理解开展监查、监督活动对组织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接受监查、监督的过程中,对专家所提的问题,若合理则改之,若不合理,则应据理力争。

3.4提高及时关闭率,做到工作闭环

针对当下常见的“虎头蛇尾”现象,组织应建立“事事有人管、管理靠闭环、闭环促发展”的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并设专人对监查、监督过程中形成的整改意见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例会的形式将检查督办结果进行通报并纳入其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