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4:52

信息传播工程篇1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信息传播工程篇2

当前我校电子校务的信息传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传播主体内部缺少双向沟通,决策的民主程度低在我校校务的信息化传通过程总,作为转播主体的传播者与受传对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难以体现教职工对组织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参与,这是当前我校电子校务组织传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首先,教职工民主参与的渠道不足,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未能在有效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缺乏反馈或反馈不及时。虽然教职工通过网络可直接查看各部门的信息,并且发表意见或建议,但反馈信息很难快速传递给决策层面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二)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内容无法实现充分传播信息传播具有不完全性,即使是在拥有先进网络手段的高校,也不可能根本改变有价值信息充分传播的问题。人们对一种新思想或方法的接受,首先要了解它,然后才是对它产生兴趣、进行评价直至接受。就新的改革措施出台或新政策的制定而言,相关的问题包括改革目的、意义的充分接受。改革给学校的发展乃至个人所带来的好处或影响,目前学校己具备那些有利条件,那些问题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近期学校的改革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对将要进行的改革趋势和战略方向,内部信息传播的内容恰恰忽视了对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搜集、整理、保存、交换和加工。

(三)信息传播的非制度化导致不良传播,影响传播效果在电子校务信息传通中,组织传播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就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组织传播运行机制,信息的和有秩序的传通需要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加以保障。不然,网络的随意性、不确定性以及传播信息流程中的巨大变数会使得部分有效信息被故意甚至恶意传播,并最终有可能导致不良影响。因此,在我们有效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规范和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有效信息的正常传播。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滞后的传统观念电子校务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绝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也是一场社会和观念更新,更是一种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行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思想、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在电子校务建设之初,问题的关键往往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的意识和观念。传统的高校,内部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面材料、会议、电话等来实现的,在电子校务实施后,长久以来的信息传输习惯,一部分人难以适应。以我校为例,会议通知、公文都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但无论是传者还受者,观念上都存有不适应。首先是部分领导不适应,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作风,墨守陈规,因此,一方面信息上网,一方面还要电话通知,有时还要纸制印刷。其次是基层不适应,很多部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没有积极应对信息的观念,习惯于传统的被动接受方式,缺乏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回执的意识。

(二)管理机构间的传通障碍与隔阂在上述下行和上行的管理信息传通线路中,较多的重视下行的信息传通,而忽视了上行的信息传通,造成信息传通渠道出现结构性的传通问题。传播渠道不通畅,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未能在有效传播和民主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反馈不及时,由下而上的传播机制未真正建立,意见反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采纳。

信息传播工程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变革带动了新的机遇。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中,不仅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而且为广播电视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数字功能和控制功能,而这恰好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速度和信号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广播电视的应用与发展。

1.1广播电视制作质量得到提高

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是在传输过程中,将接收到的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影响到接收到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保证音频、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速度和完整度是广播电视发展中的一个难题。而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中后,音频、视频等内容将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减少来自外部的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速度和品质,满足现代人对信息传播的较高要求;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广播电视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1.2满足了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及精神文明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观众大量的需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后,不仅有效保证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完整度,还增加了媒体信息的容量,保证内容更新的频率。

2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在媒体内容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媒体内容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保证传输信号的速度和完整度,从而提高信息内容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2)在媒体节目后期制作中,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音、视频进行处理,将拍摄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帧图像重新排列组合,构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故事;同时通过完美的后期制作,以特效、声音、字幕等形式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提高节目的质量,丰富节目的内容,增加节目收视率。

(3)利用非线性编辑进行后期制作时,仅需要一台录放机和一套视频工作站即可。

非线性编辑能够有效减少制作成本,提高音视频编辑效率和编辑质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内容制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在广播电视媒体网络中的应用

互联网及数字电视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实现大量传播信息及数据的自由交换,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更加便捷的网络传播数字化平台。但是传统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传输和信息交换;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则可以通过网络互通实现三网融合和媒体资源共享。人们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对互联网内部大量的音视频信息进行实时交换,并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

2.3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广播电视工程系统开发成本,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增加系统技术含量和实用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推动大规模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内存的扩展,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在这两个领域持续发展。

3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应用中的成果

3.1促进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含量的提高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首先是对广播电视工程中信号传输的一次变革,数字信号传播模式取代传统模拟信号传输模式后,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质量都得到大大地提高。同时,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媒体内容能够实时更新,其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受众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或及时获取最新的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

3.2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传播质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媒体信息内容最终转化为数字信号,以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替代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将外界因素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降到最低,极大地提高了信号地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使受众接收到稳定的、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使得制作程序得到进一步简化、内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终端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与信息内容制作方发出的信号一致,改善了广播电视用户信号接收体验。

3.3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融合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一项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实用技术,可与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技术进行融合。在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继承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这一特性,广泛吸收其他技术的优势并与其融合。这也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广泛的技术支持。

4结语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媒信息要要的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必须紧随时展步伐,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信号传输是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工程的结合应用中,信号传输稳定性、速度、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信息内容及其后期制作过程也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获得较大便利,为受众带来更直观、更优质的视听感受。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加快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变革的同时,也为其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与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0):37-38.

[2]王勇民.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1):91-91.

[3]徐丽萍.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181-181.

信息传播工程篇4

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

新闻传播过程是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同时又接收反馈信息的相互传递、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新闻传播中,信息的传递要经过事实一媒体一受众一媒体一事实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信息不对称则普遍存在于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事实和媒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媒体在新闻之前必须要完成两个阶段的工作,一是收集信息;二是将信息进行加工编码成为能够传播的符号。虽然媒体通过各种努力收集关于事实的各种信息,然而媒体所掌握的信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新闻和事实之间的信息往往会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受到媒体的选择标准、编码技术、传播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新闻往往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本身。甚至扭曲事实,造成新的信息不对称。

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虽然拥有比受众相对多的信息,但它并不是把所有获得的信息全都传递给受众,而是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传递给受众的信息只是他们掌握信息的一部分。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同样需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然而对于受众的信息,媒体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媒体和受众之间也同样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既有传播技术的客观因素,也有媒体、受众以及政府部门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新闻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信息永远要比媒体掌握的信息要多得多。新闻报道要求客观、公正、真实、全面,但是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既不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也不是事件的目击者,他们靠的是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和转述获得有关事实的信息,通过这些凌乱的信息重新整理还原事实的真相,这往往和事实真相有一定的差距。

新闻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从事实的选择到信息的加工整理都和媒体本身的选择标准有紧密的联系。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新闻工作者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当做新闻播发,甚至还有的新闻记者不顾新闻规律自己制造假新闻误导受众。

受众的理解偏差。受众在接收媒体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专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接收媒体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加以理解和接受,在不同的阅历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接收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多种文化交互存在的世界,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别,而这些文化的差别又会给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带来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宗教背景,往往会出现新的信息不对称。

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误导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始终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以及如何报道,都是由媒体说了算。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受众。近年来,一些都市类媒体在高额的利益回报面前,不惜违背新闻原则而沦为企业的代言人,向受众传播虚假的市场信息,严重危害了广大受众的利益。

地方政府隐瞒事实真相。媒体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新闻事发地的政府部门获得信息,于是政府又成了新闻信息的者和“把关人”。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政府形象,往往对一些不利的新闻信息采取隐瞒的处理方式,并以“善意谎言”、“维护社会稳定”等借口来隐瞒事实的真相。

多年来,我国的媒体习惯于正面高调宣传,而对于突发危机事件,往往是想方设法遮掩事实,不让公众知道事实真相。有些地方政府在遇到突发灾难危机事件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把事件的真实情况及时告知公众,而是努力将“坏消息”变成“好消息”,树立“光辉”的政治形象。如此一来新闻媒体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信息就出现了严重的扭曲。2008年6月发生在贵州省瓮安县的“瓮安事件”中,由于当地政府为媒体提供虚假信息,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打、砸、抢、烧等暴力事件。“瓮安事件”给各级政府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在信息化社会,尤其是在互联网得到普及的今天,政府的“捂”、“压”、“盖”处理方式只能加大群众的猜疑,为谣言创造滋生的土壤。

规避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平衡信息不对称是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因此减少和避免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媒体能否将事实真实、全面、公正、客观地展现给受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工作者,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尤其是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世界客观全面的认识,是保证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有将事实的真相还原给受众的可能。其次。新闻工作者还要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技术的能力,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传播技术都开始应用于新闻传播活动中,这些技术不仅丰富了传播形式,而且也更有利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减少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

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重要的职业承诺,是能否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报道新闻的重要保障。新闻工作者首先要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改善社会认知的不对称状况。及时将真相公之于众。此外,新闻工作者还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协调者、平衡者。新闻工作者只有严格遵守这一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减少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的媒介素养是指受众认识媒介并从媒介获取、判断、分析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受众的媒介素养包括受众识别大众传媒信息的能力、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和受众利用媒介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新闻传播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全面、真实地展现给受众,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传播技术的限制,往往会出现报道偏差的现象,所以,受众在接收媒体信息之前,要学会识别、判断和分析新闻信息的真伪和全面与否,并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对比。获取真实、全面的新闻信息。

多媒体传播形式减少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科技的发展,很多新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传播过程中,音频、图片和视频的运用为减少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新闻信息更加形象、立体和真实。对于受众来说,音频、图片和视频所包含的信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也大大减少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传播工程篇5

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数字功能和控制功能,而这恰好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速度和信号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广播电视的应用与发展。

1.1广播电视制作质量得到提高

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是在传输过程中,将接收到的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影响到接收到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保证音频、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速度和完整度是广播电视发展中的一个难题。而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中后,音频、视频等内容将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减少来自外部的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速度和品质,满足现代人对信息传播的较高要求;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广播电视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1.2满足了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及精神文明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观众大量的需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后,不仅有效保证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完整度,还增加了媒体信息的容量,保证内容更新的频率。

2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在媒体内容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媒体内容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保证传输信号的速度和完整度,从而提高信息内容传输的效率和质量。(2)在媒体节目后期制作中,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音、视频进行处理,将拍摄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帧图像重新排列组合,构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故事;同时通过完美的后期制作,以特效、声音、字幕等形式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提高节目的质量,丰富节目的内容,增加节目收视率。(3)利用非线性编辑进行后期制作时,仅需要一台录放机和一套视频工作站即可。非线性编辑能够有效减少制作成本,提高音视频编辑效率和编辑质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内容制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在广播电视媒体网络中的应用

互联网及数字电视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实现大量传播信息及数据的自由交换,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更加便捷的网络传播数字化平台。但是传统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传输和信息交换;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则可以通过网络互通实现三网融合和媒体资源共享。人们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对互联网内部大量的音视频信息进行实时交换,并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

2.3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广播电视工程系统开发成本,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增加系统技术含量和实用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推动大规模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内存的扩展,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在这两个领域持续发展。

3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应用中的成果

3.1促进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含量的提高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首先是对广播电视工程中信号传输的一次变革,数字信号传播模式取代传统模拟信号传输模式后,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质量都得到大大地提高。同时,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媒体内容能够实时更新,其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受众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或及时获取最新的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

3.2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传播质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媒体信息内容最终转化为数字信号,以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替代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将外界因素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降到最低,极大地提高了信号地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使受众接收到稳定的、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使得制作程序得到进一步简化、内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终端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与信息内容制作方发出的信号一致,改善了广播电视用户信号接收体验。

3.3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融合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一项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实用技术,可与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技术进行融合。在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继承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这一特性,广泛吸收其他技术的优势并与其融合。这也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广泛的技术支持。

4结语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媒信息要要的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必须紧随时展步伐,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信号传输是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工程的结合应用中,信号传输稳定性、速度、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信息内容及其后期制作过程也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获得较大便利,为受众带来更直观、更优质的视听感受。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加快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变革的同时,也为其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与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热依兰木汗·买提卡司木单位:新疆和田地区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0):37-38

信息传播工程篇6

论文关键词:5w模式;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

1研究型大学及研究型大学图书馆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按照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界定,研究型大学是指给研究以优先权.开展高层次研究教育.并以拥有可观的研究经费来体现其核心要素和竞争力的大学。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型大学高居所有大学群体的金字塔塔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高程度的学科综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广泛的国际交流。

我国大学的发展大体经历4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重点高校”等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二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校学位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点的多少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的实施,“2l1工程”学校、“985工程”学校等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四是受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思潮的影响.研究型大学的概念逐渐被国内接受.并迅速成为众多重点高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成、为代表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图书馆是高等大学的信息资源保障和发展支撑体系,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从我国高等大学的发展看,许多一流大学都将研究型大学建设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潮流的需要。正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桂林在《21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中提出的:21世纪的图书馆应办成“研究型”图书馆。一方面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它应该具有支持高校高水平、多学科的科研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除了像一般的大学图书馆一样要为教学服务以外.更要有支持学校和社会进行高水平、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没有学科馆员的研究型信息咨询服务是难以做到的。

2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的必要性

研究型大学从事的是高质量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因而需要大量信息支撑,教师获取信息,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发展。新的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由于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方式和途径的不够专业.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全面、快捷的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信息,绝非易事。据统计。我国图书馆界和各类情报所收藏的中文文献70%未被利用.外文文献90%以上长期未被利用。而学科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至少要花40%~60%的时间去获取信息。一方面是大量价值很高的文献信息未被开发;另一方面是科研需要的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无法获得。解决这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就要求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能有一批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能为专门领域的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信息服务的专门人员。而建立学科馆员正是为了提供主动创新的信息服务.它也将成为研究型图书馆建设的必经之路。

3信息传播5w模式与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

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维尔教授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其着名的“5w”传播模式(见图1),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bywhichchanne1)——对谁(to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ects)。

以后传播学的研究,基本上就按这一模式分为传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等五大领域.并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无疑也是传播行为的一种.其信息传播模式既有一般模式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见图2)。

4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环节分析

4.1信息传播者

在学科馆员的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传播者是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subjectlibrarian)也称专业馆员(professionallibrarian),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由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联系。相互沟通,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协助、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帮助用户实现目标任务的图书馆员。

学科馆员作为信息资源和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播者,其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质量。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对口学科知识底蕴.了解、熟悉对口学科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科用户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掌握他们的信息需求,深入地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开发,更有效地为学科读者提供专业服务。此外,学科馆员要能得心应手为学科用户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形象代表与学科用户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和交往.在表现出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应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服务理念包括工作态度、性格、气质、品格、言行举止等。学科馆员高雅大方的气质、亲切的服务态度、文明礼貌的用语、优美的体态语言、稳定的心理素质,都能给用户带来强烈的认同感和参与欲,有利于促成用户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感受到馆员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感受又随时转化成对馆员的尊重与信赖,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馆员服务,服从馆员的要求,从而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4.2信息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对传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并且能够吸引人的内容,才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并为其所接受。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科信息内容发展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对图书馆而言,可分为实体馆藏信息和虚拟馆藏信息.具体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工具书、学科专业期刊、学位论文、各种学科专业数据库、网上各种类型的学科信息等。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教科书、教学辅导书、工具书知识系统.具有权威性;学科专业期刊是学者相互交流传播学科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内容新颖权威,多是研究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各种学科数据库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可读性强,传播速度快,有较高的权威性。网上各种类型的学科信息数量庞大,内容新颖,但质量参差不齐,其学术权威性需要鉴别。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的文献资源,学科馆员要把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用户,就要针对具体的用户需求来判断和选择信息内容。

4.3信息传播的媒介

学科馆员信息传播的渠道十分广泛,可以采用面对面传播.院系、学科专业人员会议、在线实时帮助、电话交流、电子邮件等。

在信息传播中,学科馆员应对本校的重点学科研究项目,以及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跟踪对口学科的重点读者.跟踪学术研究动态,对一些热门问题、代表论着、新观点等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搞好定题全程服务工作.并以二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新动态和新观点及其潜在的内涵揭示给读者,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要熟悉重点学科的图书和电子资源馆藏情况,包括图书、期刊工具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及其使用方法,按学科进行电子资源的整合与链接。定期在网上新文献信息,负责搜集、鉴别、整理网络资源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学科大类建立学科网络导航。还要对对口院系师生开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讲座,协助他们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通过培训揭示馆藏及时通报为适应新需求采用的新服务方式的手段,指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学科文献的最新信息,大力宣传馆藏资源。定期开展定题咨询服务和其他咨询服务.包括各类事实型与数据型的口头咨询服务。适时开展问卷调查或座谈会,征求对口专业、学科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包括图书、期刊、光盘、电子资源等)服务内容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馆内的有关部门反映,负责督促落实。

4.4信息接受者

在学科馆员的学科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接受者主要是大学教师,此外还有大学生和研究生等。不同类型的信息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特点与类型以及从信息传播者需要得到的帮助都不一样(见表1)。作为学科馆员.需要认真研究不同信息接受者的特点,根据用户的动机和需求,采集、加工和传播具有鲜明个性的、具有吸引力的文献信息。

4.5信息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满意的传播效果的获得需要传播者、受众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学科馆员信息传播可产生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学科馆员学科信息传播,大学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生、研究生完成了课业、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术能力;大学科研人员完成了科研项目,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专着.取得科研成果。同时,科研人员利用学术专业知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实践,取得社会效益。

4.6信息反馈

信息传播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受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受众若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传递给传播者,传播者不知道自己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信息是告诉学科馆员应该继续传播.而负反馈则是要求学科馆员改变或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更有甚者是要求停止传播。学科馆员只有根据相应的信息,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信息传播内容或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理想的传播效果。

信息传播工程篇7

笔者认为党的对外信息传播工作要在党的对外工作(或日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总体框架内,挖掘政党外交的传播属性,寻找党的对外信息传播独特规律。

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十分重视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建国后,政党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也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90年的探索与发展,我们党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党情国情、用之可行、行之有效的对外交往模式,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这一模式和格局是党开展对外信息传播工作天然的战略依托,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党外交的工作目标与党的对外信息传播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通过政党渠道向外国政府、政党、媒体、智库和民众所做的一切工作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增信释疑,促使对方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与党的对外信息传播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政党外交的工作对象范围广、层次多,为党的对外信息传播工作提供了渠道和平台资源。党的对外交往对象既有政党,又有政治组织;既有最高层次的交往,又有一般层次的交往。与此同时,在政党政治和公民社会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政党外交又把工作对象延伸到受到政党影响的企业、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媒体、知名人士等多种群体。对于党的对外信息传播工作来说,这些渠道和平台资源完全可以“拿来就用”。

第三,政党外交工作的方式方法本身具有传播属性。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政党外交形成了“做人的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不拘程式,易于深入交换意见,富于柔性色彩,善于做长线劝服工作,这些与信息传播中的策略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很多工作本身就具有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的属性。

从对政党外交目标、渠道和方式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领域的对外传播,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所依托的政党外交工作最大的战略优势,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其“高端性”和“精准性”,而党的对外信息传播要想把这一“核心竞争力”转化为传播力,就必须因地制宜地自觉运用“二级传播”等传播学理论,科学地开展信息传播活动。

“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于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概念,他发现选举中选民的态度并不直接受到大众媒体的左右,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那些接触媒体多、热衷选举和关心政治的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际传播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在传播理论界,这些有影响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而这种由“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意见领袖”、“群众”等要件构成的传播过程,就是“二级传播”。

将此理论运用于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意见:对于国外政要、学者、知名人士等天然的“意见领袖”,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信息传播过程中应以面对面的高端精准人际传播为主,充分发挥人际传播的劝服功能,第一时间“影响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对于国外一般公众,则一方面要发挥大众媒体传播新闻事件的广泛性和迅速性,另一方面要利用政要、学者和知名人士等“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功能,多管齐下,“打组合拳”,精准影响一般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判断与反应。

信息传播工程篇8

论文关键词:5w模式;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

1研究型大学及研究型大学图书馆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按照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界定,研究型大学是指给研究以优先权.开展高层次研究教育.并以拥有可观的研究经费来体现其核心要素和竞争力的大学。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型大学高居所有大学群体的金字塔塔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高程度的学科综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广泛的国际交流。

我国大学的发展大体经历4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重点高校”等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二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校学位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点的多少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的实施,“2l1工程”学校、“985工程”学校等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四是受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思潮的影响.研究型大学的概念逐渐被国内接受.并迅速成为众多重点高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成、为代表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图书馆是高等大学的信息资源保障和发展支撑体系,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www.133229.Com从我国高等大学的发展看,许多一流大学都将研究型大学建设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潮流的需要。正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桂林在《21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中提出的:21世纪的图书馆应办成“研究型”图书馆。一方面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它应该具有支持高校高水平、多学科的科研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除了像一般的大学图书馆一样要为教学服务以外.更要有支持学校和社会进行高水平、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没有学科馆员的研究型信息咨询服务是难以做到的。

2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的必要性

研究型大学从事的是高质量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因而需要大量信息支撑,教师获取信息,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发展。新的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由于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方式和途径的不够专业.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全面、快捷的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信息,绝非易事。据统计。我国图书馆界和各类情报所收藏的中文文献70%未被利用.外文文献90%以上长期未被利用。而学科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至少要花40%~60%的时间去获取信息。一方面是大量价值很高的文献信息未被开发;另一方面是科研需要的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无法获得。解决这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就要求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能有一批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能为专门领域的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信息服务的专门人员。而建立学科馆员正是为了提供主动创新的信息服务.它也将成为研究型图书馆建设的必经之路。

3信息传播5w模式与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

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维尔教授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其著名的“5w”传播模式(见图1),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bywhichchanne1)——对谁(to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ects)。

以后传播学的研究,基本上就按这一模式分为传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等五大领域.并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无疑也是传播行为的一种.其信息传播模式既有一般模式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见图2)。

4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环节分析

4.1信息传播者

在学科馆员的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传播者是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subjectlibrarian)也称专业馆员(professionallibrarian),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由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联系。相互沟通,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协助、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帮助用户实现目标任务的图书馆员。

学科馆员作为信息资源和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播者,其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质量。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对口学科知识底蕴.了解、熟悉对口学科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科用户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掌握他们的信息需求,深入地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开发,更有效地为学科读者提供专业服务。此外,学科馆员要能得心应手为学科用户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形象代表与学科用户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和交往.在表现出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应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服务理念包括工作态度、性格、气质、品格、言行举止等。学科馆员高雅大方的气质、亲切的服务态度、文明礼貌的用语、优美的体态语言、稳定的心理素质,都能给用户带来强烈的认同感和参与欲,有利于促成用户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感受到馆员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感受又随时转化成对馆员的尊重与信赖,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馆员服务,服从馆员的要求,从而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4.2信息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对传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并且能够吸引人的内容,才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并为其所接受。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科信息内容发展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对图书馆而言,可分为实体馆藏信息和虚拟馆藏信息.具体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工具书、学科专业期刊、学位论文、各种学科专业数据库、网上各种类型的学科信息等。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教科书、教学辅导书、工具书知识系统.具有权威性;学科专业期刊是学者相互交流传播学科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内容新颖权威,多是研究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各种学科数据库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可读性强,传播速度快,有较高的权威性。网上各种类型的学科信息数量庞大,内容新颖,但质量参差不齐,其学术权威性需要鉴别。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的文献资源,学科馆员要把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用户,就要针对具体的用户需求来判断和选择信息内容。

4.3信息传播的媒介

学科馆员信息传播的渠道十分广泛,可以采用面对面传播.院系、学科专业人员会议、在线实时帮助、电话交流、电子邮件等。

在信息传播中,学科馆员应对本校的重点学科研究项目,以及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跟踪对口学科的重点读者.跟踪学术研究动态,对一些热门问题、代表论著、新观点等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搞好定题全程服务工作.并以二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新动态和新观点及其潜在的内涵揭示给读者,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要熟悉重点学科的图书和电子资源馆藏情况,包括图书、期刊工具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及其使用方法,按学科进行电子资源的整合与链接。定期在网上新文献信息,负责搜集、鉴别、整理网络资源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学科大类建立学科网络导航。还要对对口院系师生开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讲座,协助他们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通过培训揭示馆藏及时通报为适应新需求采用的新服务方式的手段,指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学科文献的最新信息,大力宣传馆藏资源。定期开展定题咨询服务和其他咨询服务.包括各类事实型与数据型的口头咨询服务。适时开展问卷调查或座谈会,征求对口专业、学科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包括图书、期刊、光盘、电子资源等)服务内容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馆内的有关部门反映,负责督促落实。

4.4信息接受者

在学科馆员的学科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接受者主要是大学教师,此外还有大学生和研究生等。不同类型的信息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特点与类型以及从信息传播者需要得到的帮助都不一样(见表1)。作为学科馆员.需要认真研究不同信息接受者的特点,根据用户的动机和需求,采集、加工和传播具有鲜明个性的、具有吸引力的文献信息。

4.5信息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满意的传播效果的获得需要传播者、受众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学科馆员信息传播可产生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学科馆员学科信息传播,大学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生、研究生完成了课业、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术能力;大学科研人员完成了科研项目,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取得科研成果。同时,科研人员利用学术专业知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实践,取得社会效益。

4.6信息反馈

信息传播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受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受众若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传递给传播者,传播者不知道自己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信息是告诉学科馆员应该继续传播.而负反馈则是要求学科馆员改变或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更有甚者是要求停止传播。学科馆员只有根据相应的信息,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信息传播内容或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理想的传播效果。

信息传播工程篇9

[关键词]手机图书馆 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

[分类号]G250.7

1 前言

数字化的兴起,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采用,将对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着图书馆加快角色转变……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和阅读形式体现出的特征在根本上决定着其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手机图书馆,探讨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及其对媒介形态的作用。

2 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影响

2.1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过程由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简称“5w模式”。这一线型模式界定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图书馆的本质是信息传播,其传播过程至少也必须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其中,传播者就是图书馆;传播的内容即作品信息,是人类创作的、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传播媒介是指用于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作品信息的物质实体,可能是图书、音像制品、报纸等;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组织。

可见,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基本上完全符合大众传播的线型模式,即传播者(图书馆)――内容(作品信息)――媒介(出版物)――受众(读者)。然而,这种单一的线型传播模式的缺点比较明显:①缺少反馈,单向行进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周期较长,受众只能被动接收;②实物形态的传播媒介导致传播内容与载体不能分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影响传播效果。手机图书馆的出现,较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点。

在手机图书馆中,传播过程依然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构成。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其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播内容演变为表达作品信息的代码(无形形式),其特征是可分离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则充当了信息的传播媒介,其特征是“交互性”。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是借助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图书信息传播的一种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功能和本质,改变的是传播内容的形式与传播媒介的形态。

2.2手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比较

2.2.1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个性化、分众化服务是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而手机本身就是个人消费品,基于手机的媒体自然更符合信息服务个性化、针对性的发展趋势。手机媒体所拥有的技术平台足以保证其在未来发展为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信息定制、信息分类、自动分发、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信息服务。改变了社会信息的流动方向,信息不再沿着某一方向单向行进,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过,在后信息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

2.2.2传播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 在传统图书馆中,实物载体与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制作和流通等环节合为一体,以实现图书借阅活动的目的――将加工后的作品(实物)传递给广大受众。然而,在手机图书馆中,加工、借阅环节出现转型,信息的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知识信息从采集、筛选、加工到制作、存贮、转换,再到传递,完全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流动,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质载体,传播过程就是信息采集加工、存贮转换、传递的过程,加工后的作品知识信息独立于有形物品而存在,信息传播完全脱离了物质载体的限制,借阅图书只需获得图书知识信息的访问和浏览权利。图书内容和载体的分离不仅表现为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阅读与信息的本质的认识。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概念,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本质。因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内涵就是作品信息的采集加工,信息的传递,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传播还原了图书馆作为信息采集加工传播的属性。因此,手机图书馆作为最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活动回归编辑、加工和传播的本质特征,彰显出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

2.2.3改变了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行业结构及地位手机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传播链发生了变革,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因为传播流程与技术基础的变化有了根本不同,手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服务,因此,传播正在演化为“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的一部分,这使现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即成为“内容服务提供者”(ContentServiceprovider,CSp),也使图书信息传播不再只是图书馆的行为,所有从事内容产业的内容提供者都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受众的话语选择权增大,加之手机“交互式”的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为实现“传播自由”创造了条件。

3 手机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形态的补偿性

3.1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影响与融合

传播理论认为,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内容与形式,重要的是它重新建构了人们的感知和思想。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曾经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即人对任何传播媒介的使用所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它所传播的特定内容。媒介内容延伸并重新组织了人们的感性生活。

为了阐明媒介演化对人们感知和思想的影响,麦克卢汉把媒介形态分为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介两种,他认为:印刷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强调的是人的直线思维;数字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加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与深刻性,解除了专业分工的局限,要求人类发挥自我参与社会的想象力,扩展个人的分析能力。作为新兴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正是数字传播媒介最典型的代表。它在电子图书以及网络图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融合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是数字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作为一种数字传播媒介,手机传播的信息类型包

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于一体。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pool)认为“媒介融合”(convergenceofmedia)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条件下媒介的融合,是对传统大众媒介的兼收并蓄和传播观念、传播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综合性的、更加完善的新媒介。数字技术不仅导致了传播媒介的融合,也使信息、媒介和通信等相关产业趋向融合,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进而这些产业之间以及它们的产品之间的传统界线也将被打破。手机图书馆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图书信息传播理念相融合的产物。

3.2手机图书馆的补偿性

数字技术应用导致的媒介融合现象并不意味着人类的信息传播形态越来越少,因为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一切其他现存传播形态的发展。它们共同演进、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相互取代。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media)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另外,人类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如照片捕捉住文字中失去的那部分直观形象,电话、唱片和收音机重新捕捉住了语音。从这个观点来看,整个媒介演化进程都可看作是补救措施。而手机图书馆则可视为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互联网、报纸、图书、电台和电话等媒介的改进,是许多媒介的混合与转换,与以往的任何传播媒介都不同。

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4定律”(放大(amplifica―tion)、过时(obsolescence)、再现(retrieval)和逆转(re―versal))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图书馆作为传播媒介的补偿性。他说,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及其影响,都可以问4个问题:它提升和放大了文化中的什么东西?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把什么东西推到显赫地位?它在刚刚过去的领域里再现了什么?这个媒介达到潜力极限之后,它逆转或摇身一变成了什么东西?媒介定律的四效应不是单一的,相反,给定的媒介通常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成某种东西的媒介往往也不止一种。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并非只是作为通话工具的媒介,虽然它出现的原动力是出于对前技术时代人们边走路边说话的自然状态复归的渴望。它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互联网的交互、无线通讯的即时移动便捷和e―mall的可保存可重发的特征,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兼容性和整合性的多媒体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保罗・莱文森指出,多元性是新媒介的活跃成分,就像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盒子,吸进去的越多,发挥的力量越大。因特网及其体现、证明和促进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功能集成化的补偿性媒介。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手机图书馆,则是因数字图书馆的不足而产生的逆转。

数字时代的特征,是用视窗和浏览器选择信息而实现个人化,在数字化之后的时代里,我们期待与之类似的表现个人选择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手机图书馆”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新媒体克服传统媒体的不足,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其传播介质将更适于信息传播。比起有线网络的电脑,基于无线网络的手机媒体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迅速,互动性更强,从而更符合个体的需要。每一个手机号对应了一个真实的人,规避了网络媒体的虚拟、无序。“手机媒介”的人性化传播特点正是代表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而它的这种特性在无形中也将信息传播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

4 手机图书馆建设策略分析

4.1探寻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手机图书馆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图书馆活动,因此,建设手机图书馆的关键一是技术;二是内容。一方面,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网的接入,而移动运营商垄断着通信网络,所以移动运营商介人手机图书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他们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平台资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出自己的增值业务。同时,移动运营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是目前国内任何一家大型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图书馆拥有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这是手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和前提。所以当前“移动运营商+传统图书馆”是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最佳模式。

4.2创新内容资源,提供个

日本i―mode模式为运营商与图书馆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合作范本。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运营商必须联合内容提供商提供最新最好的内容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运营商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与内容提供商按协议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样可以不断激励内容提供商提供完善和新颖的内容,大家各有所专,从而促进手机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要素。

4.3多渠道产业链,提升盈利空间

能否盈利是手机图书馆能否良性及高速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手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与态势。手机图书馆要想成为优势的信息传播模式,必须要实现盈利并产业化,否则它就只能成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而不可能独立,因为它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可通过内容服务盈利、广告盈利以及手机图书馆衍生出来的价值链(如通过手机图书馆进行市场调查)等途径实现盈利。

总之,手机图书馆建设应以其信息传播特点为基础,借鉴国外手机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运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手段,解决内容同质化、技术障碍等问题,寻求合理的盈利模式,从而使手机图书馆能够在数字信息传播市场中获得更多优势。

5 未来展望

信息传播工程篇10

【关键词】信息时代;档案;信息素养

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档案信息也不例外,在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充当着传播者的角色。把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引入到档案信息传播中,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培养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传播学、档案学、信息素养等三方面的知识,对档案信息传播中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培养其信息素养给出了的建议。

1.档案人员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是档案工作者根据自身和外部信息环境发展的要求,自觉接受教育和培训而形成的一种对待信息及信息活动的修养和能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档案工作者充当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的素质会对其他各方面因素产生巨大影响。下面从文化素养、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三个方面来阐述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1文化素养

这里的文化素养,是指文化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档案专业知识水平,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才”或“通才”取胜。

首先,在档案信息传播前,档案工作者必须对将要传播的信息有充分认识,确保信息传播符合相关原则和规定,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处理和加工。档案传播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其次,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网络传播必将成为今后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作为传播者的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再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种语种档案。国际间交流产生大量的外文档案,基于识别利用外文档案信息和增进国际档案工作交流来发展档案工作的目的,档案工作者应提高外语水平。

1.2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指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工作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对信息搜集、理解、分析、处理的能力。这里的信息技能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用户分析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首先,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档案工作者需要对档案进行一系列处理才能使其形成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利用。档案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加工的能力。其次,用户分析能力。不同的受众对档案信息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增强信息传播的专指度,将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传播效率。再次,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普及,要求档案工作者熟悉运用计算机软硬件;在网络传播必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的环境下,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是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1.3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信息的敏感程度。首先,保持对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信息的高度关注。作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档案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外界信息,并与当时当地的实际工作相联系,提高对未来信息的预测能力。其次,敏锐地感受社会信息的变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档案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都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中,面对海量信息,档案工作者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搜集、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在各方面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第三,保持高度的信息安全意识。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档案传播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网络常识,把风险降到最低。另外,数字化信息的窃取和篡改不易被识别,使信息真伪难辨,一旦信息被人拷贝或篡改,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档案工作者还要注意物理存储系统的安全。

2.培养档案人员信息素养的途径

对于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工作者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从档案工作者的时代意识,良好的社会培养环境,档案工作者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阐述。

2.1档案工作者的时代意识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增强信息意识外,还要增强现代化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首先,档案信息传播需要档案工作者增强其对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鉴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档案工作者要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为市场服务。再次,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术,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节拍。第四,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履行服务职能时要有强烈的依法办事意识,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正当参与市场竞争。

2.2良好的社会培养环境

档案信息传播离不开社会环境,这里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国家的财政支持、法律建设、设备的配置情况(硬件和软件环境)。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单位领导下定决心,实施强有力的领导。一要营造先进的思想认识环境。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工作和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重大意义,大力倡导档案工作者使用电脑和计算机网络,营造浓厚的提高信息素养的氛围。二要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各级领导应统筹规划,为培养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提供必需的物资、器材、场地和技术支持,逐步提高档案部门办公自动化水平。三要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从当前我国档案队伍培训的实践来看,除了继续搞好在职培训、坚持自学制度以外,国家还应建立健全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信息设备更新制度,使档案工作者在不断学习和使用新设备时增强信息素养。

2.3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技能培训

网络媒体改写了传统的平面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占据越来越多的传播市场,档案工作者需要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首先,作为传播者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提高办公速度,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其次,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捕捉社会信息,针对受众需求进行组织,提高传播效率。此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工作者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