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5:38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1

1手机媒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发展现状

1.1手机媒体的定义研究

匡文波教授在其著作《手机媒体概论》一书中指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信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1.2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3G网络技术的开发,手机具有超大的彩色显示屏,高质量的日常通话和多媒体通讯功能,不仅可以写字、绘图,还可以接上互联网查看电子邮件和网页,自带摄像头的功能可以使用户进行电脑会议。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名副其实的媒体,并集文本、视听、娱乐于一身,出现了手机报纸、手机音频、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等等新增值业务。随着人们新的媒体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建立,手机将有可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当之无愧的第五媒体。

2手机媒体发展的条件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研究

2.1手机媒体发展的条件

手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手机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政府政策等等方面的支持。3G网络技术为手机媒体的成熟奠定了技术基础。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成为包含语音、文字、图片、影像的综合性媒体平台,使人们能够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大众媒体。

政府政策及电信业等部门的大力鼓励与支持。工信部积极推进3G建设,这将大大促进手机媒体的高速传播与迅速推广;国家积极推进《电信法》,为电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电信行业从业者主动加强自律,营造健康、有序的手机媒体环境。

手机媒体自身的优势为其提供发展的基础。手机媒体自身具有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强等传播特征,再加上它具有信息类服务、娱乐类服务、通信类服务、商业类服务、位置类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2.2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技术瓶颈。一是手机屏幕小,容量小。二是手机上网的下载速度很低,且网络常常出现信号中断问题、手机电池的技术瓶颈尚有待突破。

价格昂贵。功能齐备的手机价格不菲。手机上网费用昂贵,是非大众化的消费水平。

管理制度缺乏。目前手机媒体在管理方面还存在漏洞和空白,行业之间壁垒森严,政策规定不能互相进入。

内容制作匮乏。手机媒体在内容制作上有所缺乏,新闻来源依附于传统媒体或者互联网,原创内容很少,同质化严重。这种重复消费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金钱。

目标受众难以定位。当前手机媒体的主要受众群是拥有较高收入、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尝试欲望、对新闻信息比较敏感的中青年,这样狭窄的受众也限制了手机媒体规模的扩大。

3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手机媒体这些优势条件与其制约因素和不足会影响着它的发展趋势,它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扬长避短,促进手机媒体更快更好地发展。

3.1手机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其优势

发挥手机具有巨大的用户群,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发挥其多媒体传播方式,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优势。发挥手机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的优势。

发挥手机可以一对多、多对多发散信息,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优势。虽然手机媒体具有方便快捷,功能齐全等优势,但是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还存在很多不足与缺憾。这些不足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手机媒体的发展与完善。

3.2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弥补的不足

解决屏幕小键盘小,信息量有限,且电池待机时间短问题;避免“泛娱乐化”倾向,及时过滤垃圾信息;防止与制裁传播虚假与不良信息行为;严禁侵犯个人隐私,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加大防手机病毒软件的研发力度。

手机媒体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这些优势与不足,那么手机媒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发展必须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那么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将来它会不会代替网络媒体呢。

3.3手机媒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运营商重组的进行,中国3G商用进程也在加快,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手机媒体的发展也将在此大的潮流下,呈现出以下趋势:

互动性和内容的个性化程度越来越强。决定手机媒体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如何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

媒体之间的大融合趋势。匡文波教授在其著作《论手机媒体概论》一书中提到,随着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1]。目前手机已经不仅是个人通讯的工具,而且是移动通讯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与手机媒体的融合是数字时代的大趋势。

综上所述,在当今这样一个媒介大融合的时代,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是对原有媒体的兼收并蓄和创新发展。当互联网的浪潮渐息、手机媒体袭来之后,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由此诞生,即移动传媒时代。笔者认为手机像一张大网,正在整合众媒体。手机正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跨越,并且手机媒体将向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功能于一身的大综合媒体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手机键盘与屏幕,及其他技术方面的限制,它不会代替网络媒体。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11-142.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发展趋势及方向科学管理

引言:

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和动态多维的优点,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的动态化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即大幅度减少教师在教学中的板书书写时间,又可集中教师丰富的教学智慧与经验,使其能有更多时间之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规范有序。

一、目前教育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现状

1.1多媒体教室建设规划问题

目前较多的学校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没有统一规划,通常根据教学的需求建设,且盲目扩建,导致多媒体教室不断增多,进而造成多媒体教室的实际利用率不足、教室因数量多而位置分散难于管理、设备的不兼容性。既浪费大量教育经费,又不能实现物尽其用。

1.2多媒体教室管理问题

大部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封闭式管理,即没有教学需要时不对外开放。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室数量的不断膨胀,普通教室的数量就相对被压缩,如继续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对普通教室资源瓶颈问题将日益凸显。

1.3多媒体设备选型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室也需要像电脑系统一样不断升级更新,因而各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大多都是分期建设。因为每一期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目标不同,进而造成设备的选型在每一期中都是不同的设备,教师也需适应不同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操作应用,给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带来较多麻烦。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

2.1科学构建多媒体教室环境

在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中,对教室的建筑结构要满足多媒体设备的安装队建筑的需求。在设计建筑施工图纸是要预先设计标明,根据采光等因素决定教学讲台、电动挂慕位置,对教学设备的各种线路接口,管线、设备连接线等事先预埋。控制多媒体教室的温度,电脑的大部分部件需要一定的工作温度。同时也要避免电脑摆放位置多余密集,阻碍热量散发,过高温度会损害、烧毁电脑元件。留下火灾的隐患。定期清理灰尘,灰尘是电器杀手[1]。

为避免部分元件因散热问题导致显卡、CpU的烧毁及在潮湿季节致使电脑内部电路短路等问题,需坚持定期使用毛刷等清洁器具对电脑内部元件进行打扫清洁,减少灰尘事故的发生。可以选择开放空调,使机房内部温度、湿度得到一定控制,同时良好的环境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舒适感,更适宜教学、学习。

2.2健全多媒体教室的规章制度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目的指导和规范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行为,确立有利于多媒体教室使用的环境。可建立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登记制度、设备检查维修制度,及使用人员使用各种设备的规章程序等相关制度[2]。通过制度的约束及规范使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都明其理,知其行,有章可循,自觉遵守。为保证学校教学设备的财产安全,应安装防盗监控系统,既可以省去防盗门窗等设施的费用,也使教学环境实现整体美。

2.3科学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用有效是我们主要实行目标,要做到能自由切换、使用效果良好、操作便利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多媒体教学设备应在既满足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及发展,满足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相关设备的配置。还要保证设备的质量、精良不易出故障,应采用少耳精的配置方案。还要做到功能全,才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构想[3]。要易于管理,首先,在科学管理的思想指导下,采用集中控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模式,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感到方便、简单、快捷、效果良好。其次,设备的减少,其损坏率就能降低,从而减少维修设备的费用,在功能全的设备配置方案中,多媒体教学的管理人员便可实现集中控制,减少工作量,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三、总结

多媒体教学极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是解决学时与课程内容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技术用作为构建知识的工具,用于合作、交流、媒体组成、课程的仿真和建模。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知识的获取由教师的传授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意义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活跃,互动变得更明确、普遍。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学模式在当今教学环境中有着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友谊.浅谈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发展趋势和方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14(03):59.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移动网络

网络通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图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网络通信技术,在社会的发展进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必带动社会创新的发展。

1.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现状和技术发展

1.1各种媒体技术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同媒体的要求也正不断提高,从而使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的不同媒体有多媒体技术,它除语音和图像数字技术之外,还涵盖了无线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等一些高端科技成果。例如目前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三重播放业务,其具有传输速率高和服务质量高的优点,该技术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而网络音乐、电视、广播的应用的十分广泛。还有流媒体技术,它是一种视/音频的连续数据流,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在网络上采用流技术进行传输与播放。流媒体技术采用的是流式传输方式,把多媒体文件的整体解析和压缩成了数个压缩包,然后根据顺序实时地给客户端传送,使用户能够边对前面传输的压缩包进行解压播放,边对后续的压缩包进行下载,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与传统上由客户端把完整的文件从服务器下载后再播放的技术不同。

1.2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和广泛使用的典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充分地反映了当代数字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对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及干扰、组网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无线市话通信系统都随着发展提高社会服务。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作为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产物之一,全球移动通信由第一代模拟技术直到后来二代的GSm技术和CDma技术,直至当前的3G时代,这既意味着电信行业的得到了发展,更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该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1.3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随着快节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据的传输和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传统的线路传输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来的光通信技术应运而生。不但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的需要,更是发现无线通信和卫星系统的基本条件。光通信技术主要涵盖了光纤、光缆、光节点、光接入技术和光传输系统等领域,使得常规的色散位移光纤、单模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塑料光纤以及性能高成本低的多模光纤技术得以逐渐成熟。此外,用于航天领域的纳米光纤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在一些国家得到了生产试用。

2.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管理政策的放松将使计算机网、电信网、电视网等加快融合为一体,宽带ip技术成为三网融合的支撑和结合点。未来的网络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综合宽带通信网,并逐步演进为由核心骨干层和接入层组成、业务与网络分离的构架。

2.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仍将是以3G技术为主,以及增强型的wCDma技术HSDpa、tD-SCDma以及CDma20001xeV-Do三种主流3G标准技术的增强型技术必将走向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2.2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为网络通信技术重要改革方向的无线通信技术,最具代表性的wiFi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处于这一市场的开拓者,即将替代由网线上网的传统局限性模式转化为开放性的模式。特别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使得无线局域网这一技术变得日臻成熟,并将从小范围内扩大为主流的应用。随着无线局域网这一技术的成熟、产品的增多和性能的稳定,促进市场持续不断增长。此外,很多大型设备供应商也将进军这一市场,很多大型企业的内部网络建设也将采取无线局域网,基于这种打好发展形势,加大无线局域网这一技术的研究力度和应用程度,不但能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还能推进我国的通信市场和信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2.3网络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促进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能全面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质量,三网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进行互相兼容和渗透,逐渐组合成全球通信信息网络。由此可见,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网络的适用性,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并降低了费用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因而网络融合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4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技术是借助通信卫星为中间站,并与地面之间高速率的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是当代卫星通信技术根基宽带业务的需求有机结合的重要产物,也是目前卫星通信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更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新方向。由于卫星通信这一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以组播和广播的模式进行工作的特点,使其能够提高高速的因特网连接服务和多媒体信息远距离传输服务。为了全面发挥这些优点,不仅应借助星载大型可展开式天线、增大卫星功率和带宽、多波束相控阵天线、高效的星上电源系统、高效调制与编码技术等措施,还需不断完善网络通信息技术。通信卫星作为卫星通信系统的中间站,也可以叫做多媒体卫星,通常具有较高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G/t品质因数值,很宽的带宽,并具备一般的星上处理与交换能力,借助宽带通信卫星应由USat口径极小的终端,提供双向、高速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和何种多媒体业务。

3.结论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30多年来我国的通信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它将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带来方便、快捷、优越、完善的服务,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清.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媒体;数字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1

互联网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本身具备很多优点,也是数字化媒体的重要形式。互联网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本身的即时性、全球性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目前数字化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对互联网的数字化媒体进行改革。对改革发展的趋势加以分析。

1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概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涵和基础,现代的传播技术改变着产业结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于目前互联网的形式来说,很多数字化媒体的传播形式,都已经具有了报道都有了很多的性质。互联网数字化媒体的传播形式,都利用了很多热点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一方面能够吸引大众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公众信息的需求量也都在逐渐增强。但是在在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时间不充足以及公众和媒体在发展中总是面临很多信息以及信息质量的问题。对于那些不可遇见性的突发事件往往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内容。

在互联网传播数字化媒体的运行中,科学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走向了社会网络化的道路。网络以及社交网站直至今天已经具备了多年的发展历史。在社会的网络化发展中,传播过程的数字化媒体在不断的变幻。数字化媒体的特点在于展现的信息以及资料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实现了个人空间的全面发展。了解的过程可以实现自我回复以及评论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共同完成的第一项任务,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实现了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

2互联网传媒数字化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于互联网数字化发展的模式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及时性的特点,本身具有很强的特点。具体发展模式见图1。

图1数字化媒体的发展趋势

2.1互联网数字媒体数字化改革实效性改革发展

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他的传播力度是难以预测的,已经刷新了新的新闻发稿的记录。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很多互联网数字化媒体平台,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在地震等级以及地震中的伤亡、救援以及气象等方面的内容,并配以图片,第一时间结合图片的内容以及视频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在整体滚动的报道过程中,滚动快讯的报道提升了网络媒体数字化传播的实效性,为传播过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2.2互联网数字化媒体的海量性

互联网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全天侯的发展。在发稿的时间内,新闻以及全天候的等待发表,网络已经实现了十多年的媒体发稿日期等。任何一集中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传播媒体的发展形势,以新浪作为媒体发展的形式,对其进行比较,各种媒体的信息已经达到了几千条,栏目的滚动出相关的新闻内容,都已经逐渐转变成需要继续发展的内容。当你对一打开一个网页的时候,网页不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在查阅某些内容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新闻性质的连接,掌握新闻的动态信息,给读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也带来了全新的新闻感受。其中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数字形式的存储能力,网络检索功能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读者也可以结合相关的信息,通过下载等方式,有利于整体构成的查阅等,也便于整体效果的提升。

2.3互联网传播媒体的全球性特征

互联网在媒体的发展中,传播范围已经无法进行比较。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需要从整体出发,会对部分网站进行分析,可以达到全新的效果,网络传播媒体,在达到全网覆盖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网络覆盖的内容,增强了覆盖信息在其中的作用。例如,国外新闻周刊窃听丑闻事件,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已经变得家喻户晓,因此网络媒体的极强化,提升了网络媒体的国际影响等多方面,因此。数字化媒体的改革发展中海量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再以后的发展,可以通过手机以及电脑灯形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和评论,展现了更多的系统互动功能,对系统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4互联网网络媒体数字化的多媒体性

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已经实现了网络媒体数字化传播的支撑下,同时也提供了数字化的网络媒体传播形式,将所有视频利用网络形式,音频传播手段以及图文传播手段运用于网络传播当中,从而使得读者能够在多感官的刺激下,带来全新的媒体传播感受,有效地提升了新闻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给读者带来了更好的现场感,从而吸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而传统的媒体的传播媒体只能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媒体传播方式,因此,互联网传播媒体数字化改革趋势,能够限制在自身的范围内,最终页无法实现其中的界限超越,对覆盖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实现了整体效果的格局分化。

3结束语

互联网传播媒体数字化的改革趋势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找出其中的缺点,才能实现互联网传播媒体数字化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滢.对中国互联网管制制度之初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6(05):13-15.

[2]王用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健身气功健康传播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3]罗钰.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D].江西财经大学,2010.

[4]王贵文.手机媒体广告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

[5]赵云书.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2):130-132.

[6]隋岩,曹飞.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J].编辑之友,2013(06):62-66,73.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5

一、全媒体趋势的发展方向及其对电视新闻行业带来的挑战

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普及的条件下,对各项传播媒介进行融合而产生的,是应媒介形态大变革而生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随着3G网络的发展日臻完善,4G网络也研发成功,这对于全媒体开放、兼容的传播形态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受众的媒体接受形式带来了新的体验。2008年,全媒体开始越来越被新闻传播行业重视,并对电视新闻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台网互动。

在全媒体发展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运用声像媒介对新闻进行传播,达到让受众知晓、接受、理解的目的。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国数亿网民愈发亲睐网络相对自由的环境,对于关注的问题在言论表达上更能切中要点。如果电视新闻播报中加以网友互动等环节,让网民的呼声在电视中受到重视,对网友的观点加以点评,将更能调动起对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同时也适应电视新闻的网络化发展。共同发挥电视与网络二者的优势,对于新闻的宣传力度及传播渠道更加有利。目前,我国多家电视新闻媒体正向着这一方向进行尝试。以央视网为例,在经过十年筹备后,终于完成了从中央电视台的网络版到国内主流视频新闻网站的转型。

(二)与移动媒体结合。

在当今社会,手机是人人所需的重要沟通、交流工具,几乎人手一部,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模式也在逐步发展壮大中。[1]因此手机也成为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手机的普及和通讯网络的发展之下,受众通过手机接受信息的消费成本越来越低,手机上网人群呈现几何形势发展。手机等移动媒体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电视属于传统媒体,虽然新媒体对其冲击不可谓不小,但若转换思维来看,全媒体趋势下的电视新闻需要多方位的全面报道策略,对于多种渠道的结合正是全媒体形式应用于新闻行业的重要宗旨与目的。[2]

二、电视新闻应对全媒体趋势的报道策略

至今,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发生之后,受众最初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得到相关信息,但继而转向传统媒体寻求验证,足见广大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与信任。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新媒体虽以其时效性及信息含量的巨大而见长,却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群众对于信息可信度的需求。[3]在全媒体趋势下,电视媒体因其专业、规范的新闻采集团队,当焦点问题出现时能对新闻报道精心布置,进行全方位组合式报道,运用类比手法对过去与现在的新闻进行展示陈述,让受众对于信息的理解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多方面要求。在新闻报道策略上,传统的报道只单纯进行陈述,缺乏全方位审视。那么,如何为全媒体趋势下的电视新闻报道安排合理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呢?

(一)通过评论展现媒体观点。

当今受众对于信息的要求已远不仅是获得信息这么简单。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信息因其复杂性与多变性,往往让受众在接受信息时难以得到准确的评价,五花八门的新闻让受众难以找到可依存的思想方向,这就是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最突出的优点:观点的鲜明。[4]因此,电视媒体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群体的需要,使受众在得到信息的同时分享媒体的观点,在心理上得到共鸣,这也是当前许多电视时事评论节目收视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江西卫视的《杂志天下》、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等,都是将电视新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评论并展现观点的典型节目。

(二)通过连线凸显电视优势。

受众试图从传统媒体寻求验证的心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渴求。传统媒体一贯的职业操守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电视新闻报道应以此为突破口,为受众提供更为准确与权威的高质量新闻信息。同时,电视新闻声像合一的传播优势,可以为受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一个现场的画面对受众带来的震撼往往要胜过千言万语。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电视新闻完全可以通过直播、连线等方式为受众提供第一手的现场信息,这也正是全媒体趋势下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

(三)强化舆论引导,降低负面效应。

曾经,传统媒体在某些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被动姿态,放大了一些负面信息,在社会上造成恐慌心理。在全媒体趋势下,电视新闻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导向作用,消解社会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便是使新闻报道公开透明,排挤流言空间。基于突发状况的复杂性,电视新闻既应有其时效性,又要简明扼要、准确干练,可以采用“厘清事实、慎说原因、紧跟进展,逐步深入”的方法,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形象,及时回应公众关心的基本诉求,防止“小道消息”传播带来的负面效应。[5]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垂直网络广告;现状;优势;趋势

垂直网络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利用网络广告投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广告客户提供针对其特定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广告服务,让广告的受众能够从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行业或商品类别信息。以Cpm为主要计费方式。从内容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对象更精准、行业针对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而Cpm作为品牌广告的计费方式也是相对科学和客观的。

一、垂直网络广告现状

(一)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网络广告营收排名前十位中,共有两家搜索引擎运营商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擅长做垂直网络广告的网站进入了前九位,分别是电子商务类的淘宝网和视频分享类的优酷网。这说明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已经得到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2009年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淘宝网上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包括淘宝直通车广告、品牌广告、钻石展位广告等几类。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艾瑞咨询认为,电子商务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优酷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垂直网络广告价值得以提升,且得到了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

(二)垂直网络广告仍需发展空间。中国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作为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2009年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百度、谷歌分列中国网络核心媒体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的前两位,其份额分别达21.5%和10.8%;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位居第三、五、六、七、八位,市场份额分别为7.4%、5.8%、4.8%、1.8%和1.5%。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运营商共同占到垂直网络广告市场32.4%的份额;而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市场份额共计21.3%;七家媒体合计份额达53.7%。淘宝位列垂直网络广告市场份额的第四位,其份额为7.2%;优酷网的市场份额为1.2%,分列第九位。九大核心媒体市场份额总计达62.0%,垂直网络广告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垂直网络广告仍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垂直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效果优于传统网络广告。传统网络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为3‰,而垂直网络广告可以达到1.5%~4%,独立访问客户和页面浏览量更是超过了传统网络广告几百倍。

(二)服务流程更专业,整合营销效果明显。为广告主提供受众分析、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提升、效果评估的综合服务。在投放过程中保持软文广告与硬性广告的有机呼应,通过主题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论坛营销建立品牌口碑,在网络上实现360度立体行销。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精准的投放、全面的服务,整合能有效影响目标人群的媒体资源,充分传播、树立品牌形象。

(三)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利用丰富的网络营销工具,深入分析媒体受众特征、媒体的受众地域分布特征、受众行为特征、媒体特性和广告价值、广告主的竞争对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更详细的用户数据,利用第三方进行广告活动,最终为广告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垂直网络广告发展新趋势

根据“艾瑞”统计的数据,2006~2007年的两年间,博客已成为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服务,2007年博客季度总访问次数首次超过网页搜索,居中国各大网络服务之首;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使用趋于稳定,中国网页搜索和网站导航服务访问次数分别在80亿次和30亿次左右。目前,网民认可度最高的几类网站有网上购物、it类网站、新闻门户类网站(指新华网等纯新闻的网站)、财经类网站、网络游戏类网站、房产网站、汽车网站、医疗网站、化妆品网站、服装网站等。这说明网民对网络的细分使用已达到了比较深化的阶段,这对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其作为垂直渠道与电子商务对接,蕴含的商机很大。基于以上分析,垂直网络广告服务的发展将呈现几种趋势:

首先,呈现从服务大众向聚焦分众转变的趋势。综合网络广告媒体的服务逐步细化,垂直网络广告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垂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众,这也是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所在。分众不仅能体现出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其广告效应还可以渗透到电子商务、虚拟社区中,延伸出来的盈利空间很大。

其次,呈现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相融合的趋势。各大门户网站不断升级和改进自身的搜索服务,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已成为新型的主流门户网站。

最后,呈现出多元化扩张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核心媒体中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高达44.5亿元,排名首位;谷歌、新浪、淘宝紧随其后,分列二至四位。2009年两家搜索引擎商与五家综合门户网站合计份额达53.7%,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仍占据中国垂直网络广告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一进程中,淘宝网和优酷网、土豆网等优秀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价值凸显,垂直网络广告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发展趋势。

四、市场价值及前景分析

(一)市场价值。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首先要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垂直网络广告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有效浏览时间、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第一,从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来看,垂直网络广告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广告市场。垂直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40%~50%之间,而整体的广告(包括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主数量达到3,545家,比上年增长3.7%,而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平均达到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3.5%。这可以看出垂直网络广告的成长性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告主普遍看好垂直网络广告的原因。

第二,广告主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趋于分散,垂直网络广告收入增长潜力巨大。2001~2006年三大门户网站虽然网络广告收入一直增加,但是比例越来越低。新浪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收入比重由41.5%下降到20.4%,而搜狐由18.5%%下降到13.9%,网易不足10%。目前,垂直网站广告收入规模与门户网站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广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it类网站和房地产类网站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有效浏览时间指的是同时打开不同的页面,按当前激活页面计算访问时间,其他非激活的浏览页面属于无效访问时间。按有效时间来看,网上购物的时间是最长的,然后是博客社区、财经网站。通过有效浏览时间,既可以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也可以让广告主认可垂直网络广告的发展前途。

第四,垂直网络广告的目标用户广告曝光单位成本更低。从垂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目标用户的广告价格、用户数量、曝光成本方面是属于比较高的,因此单位成本也比较高;与此相反,垂直网络广告的单位成本不仅低,而且垂直网络广告的价值也是很高的。因此,无论做品牌推广还是做产品推广,垂直网络广告都可以从传统广告商那里分得一杯羹。

(二)前景分析。目前总的来看,综合门户在网络营销市场仍具有显著优势,但垂直服务应用的兴起,对综合门户的优势具有明显分化的作用。综合DCCi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数据来看,作为广告载体,搜索、视频、社区的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另外,DCCi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和搜索引擎广告收入规模分别为5.9亿元、7.8亿元、70.1亿元,同比增长73.5%、18.2%、37.9%,预计2010年涨幅将分别达67.8%、47.4%、42.2%。因此,随着搜索、视频、社区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相关广告产品的发展完善,网民对相关广告产品关注度、参与度的提升,搜索、视频、社区等领域网络营销的增长潜力是显著的,并将成为2010年网络营销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未来3年,垂直网络广告将占据国内网络广告市场50%以上的份额,数额可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部分广告主较信赖的投放方式,同时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国内领先的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已经研发出领先的网络广告投放技术,为品牌广告客户提供针对青少年、女性、汽车、金融等精准定位的垂直网络广告服务。随着众多专业垂直网络广告媒体营销平台不断涌现,相信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迎来广告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玉.论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2.

[2]马艳.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今传媒,2009.2.

[3]马燕妮,杨瑾.当前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6.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7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203-02

一、移动互联网

1、移动互联网目前现状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正日趋升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5.2亿。到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

在市场规模上,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q3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102.1%,环比增长16.9%。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速放缓,逐步回归理性,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不可否认,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其透露出的机遇和诱惑已让互联网欲罢不能。

移动应用日益丰富: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也日渐丰富多彩。近几年来,除了传统的娱乐、游戏等手机应用外,sns(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lbs)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大。

2、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到2012年年底截止,我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范围达到四亿多,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多。测试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更会扩大,其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纸媒的应用深深的深入到人们的心目中,从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从2005年以后开始,基本上是移动数据业务的转型、宽带升级及ip化拉动整个网络的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对人们有用的游戏、音乐等平台业务的收入比重使运营商的收入不断的增长,这种趋势字我国国内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发展给移动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了发展途径,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的数据业务在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运营模式也在拓展着。

3、移动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运营商、硬件厂商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很大的商机,但是对于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面主要介绍移动互联网对媒体的冲击和影响。

首先,在将来的两三年内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发展的冲击不是特别大。原因如下:

第一、传统的媒体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立的采编权和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的权利,移动互联网离不开传统媒体的资讯信息。

第二、很多的青年人员有自己固定的互联网设备,移动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其大部分处于观望阶段,他们的态度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第三、移动互联网主题人群,更多的将其作为休闲娱乐的渠道,并不是了解新闻资讯的权威渠道,出于时间和自身的问题,他们也不太阅读传统媒体,所以移动互联网短期内对传统媒体的发行影响很小。

从另一方面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虽然对媒体产生了冲击,但是在某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了机遇。与传统媒体和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只是信息载体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内容上对传统媒体依赖依然存在。

二、传统纸媒的数字化、移动化趋势

1、网络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1)载体的海量性。网络容量之大,任何其他媒体都无可企及,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其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

(2)空前的时效性。报纸的出版周期常以天甚至以周计算,电视、广播的周期以天或小时计算,而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的。尤其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为突出。在我驻南使馆遭北约轰炸的事件报道中,网络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而使第四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首选媒体。

(3)结构的超文本(多媒体)性。网络新闻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是兼具数据、文本、

图形、图象、声音的超文本结构,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象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因而是立体的、网状的、多维的,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亦动亦静。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和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是用图象,而网络新闻则三者皆用,它融合了纸质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段,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

(4)交互性与易检性。传统媒体的新闻,是由一群经验丰富的编辑或制作人,在受众遥不可及的编辑室或新闻中心,单方决定值得报道的内容,阅听人只能被动地等待收阅或收听在固定时间送达或播出的新闻,如果有意见,也只能事后表达。而网络新闻则可以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网络新闻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新闻类型。

易检性是指网络新闻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错过时间,通常就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网络新闻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休的旧闻,也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5)全球性与个性化。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这使得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比如一家市县报上网后,其网络新闻会拥有不少关心该地区情况的省外、国外读者。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和全国性媒体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国际传媒界中声音微弱的现象。

网络媒体在整体传播模式上趋向小众化和个性化。小众化是相对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而言的。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受众只能在有限的媒体设定的有限的菜单范围内作有限的选择,因此必然是大众化的。而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浩如烟海,其内容丰富且分类精细,当前许多网络新闻媒体均提供了定制“个性化新闻”的服务,网站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向其发送经过选择的个性化新闻。由读者自行采访及新闻,打破了传统报纸由记者独占新闻采访工作的模式,使网络新闻越来越朝着个性化的趋势发展。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演变,为手机终端提供了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宽广的数据容量,就好比是建造了一条无处不在的移动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条高速公路,手机媒体得以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在手机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机媒体形态。手机媒体社交化已成趋势,其社交媒体已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与社会生活的二次融合,已经突破了新老媒体概念之争和分行业竞争的格局,加速了产业边界的消融。

这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虚拟社会;而在一个包容、互动、共享的虚拟社会里,社交行为无疑是最普遍的行为,所以社交化必然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

手机媒体的互动特征不仅在于人与终端机器界面的互动,更在于通过数据传输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有益互动。专业化、即时化、移动化、开放化是手机社交网站的发展方向。

随着整个手机媒体行业的日趋社交化,社交将成为手机媒体的一个整体特征。作为社交媒体中最为活跃的平台,要实现手机媒体的应用创新,就必须围绕技术和终端、功能和特性、商业模式三方面来着手。

1.必须建立在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进步上

2.必须围绕手机媒体的特性和功能进行

3.最主要的是要选择恰当的商业模式

3、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知道的便于携带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以下几种特征:

一、传播效果强大。手机具有随身的特点,并且人们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手机媒体能够产生更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我们广泛传播健康、和谐的文化十分有益。。

二、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通过手机报这种媒体形式,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人们对于某个政治事件或新闻的评论,人们阅读手机报后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愿意通过手机媒体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

四、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多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与此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4、手机媒体的传播分析

手机媒体的传播过程既不同于以往传播模式,信息从一点出发,直达全面,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的身份发生转变,由此进行信息的多次传送与无限循环。手机传播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传播者的层层把关,也就是人人都是媒体的前提下,传播信息不断融合进传播者的主观意念,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越来越广泛,而且信息的主题也是开放性的。

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决定了信息在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全面发送,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即时反馈,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深度和广度。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型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了“把关人“的权威主体地位,实现了传受双方的对等性。多个主体的出现,呈现出传受主体的多元交互及权利的分解与集中的特征,因此可以这样说,手机媒体的传播形态是一种高度整合的社会性传播。

5、数字内容产业新形势应对

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已逐渐成为21世纪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与文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飞速发展的电子数字通讯、信息技术给当代社会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网络文化从根本上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但是,现代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化生态格局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文化生态格局的全面改变。不仅传统的文化形态“升级换代”或全面更新,而且大量崭新的文化形式被创造出来。

三、传统纸媒app转型

1、纸媒app发展现状及趋势

面向未来的竞争可能都会在手机平台上发展,包括目前,我们简单做了一个纸媒的下载,实际上这只是增加一个传播渠道而已,它本身还没有变成这样的形式,而且现在分了很多版,完全可以用手机媒体的形式,每个板块都面向一个细分受众,每个版块都可以办一份手机媒体,即时信息,然后通过手机客户端推送出去,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把网上东西也好、业界东西也好分门别类的通过手机客户端出去。那么这样就比报纸更快更方便,而且更有针对性。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有个性的。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用户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用自己的手机打开微博--在微博上已经有丰富的新闻信息,相比之下,许多纸媒的app使用频率却不高。在竞争激烈的app市场,大部分媒体的app往往都面临一个尴尬处境--即用户刚下载时有一阵热度,但是之后就很少有人持续去点击,用户活跃度很低。

2、纸媒app转型之路

纸媒app的现状,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讲,第一,它的受众量,有多少人看到了你传播的信息;第二,传播力,包括时间、速度、效率等;第三,是他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未来是一个大融合,只有受众量、传播力、公信力都领先的媒体,才会是未来的主导力量。纸媒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突破某些局限性,提高自己的受众量、传播力等等。

纸媒在开发app时,不仅应该注重内容的价值,还应该注重服务的价值,即给读者以最好的阅读体验,这一点是和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的。纸媒在app开发时,应遵循阅读者的使用习惯。目前,在阅读模式、夜间模式、字号选择、横竖屏显示等功能及用户体验指标上,传统媒体的应用表现欠佳,大部分传统媒体似乎并不重视技术所带来的变革,这一点是需要转变的。

另外,提升app黏性的最有效方式是提升app的社交属性。纸质媒体的业务要想盈利对媒体的要求特别高,首先需要有强大的品牌支撑,有足够多的忠实读者,此外其自身的用户体验要足够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每个平面媒体都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四、传统媒体数字化、移动化误区

目前

传统媒体面临着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最重要行业的革命。媒体的创新非常重要,而这在现在看来尤为迫切。新媒体对我们既有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数字时代的特征所决定的。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当然不会自甘堕落,在某方面开始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转型,选对方向的区域,也会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从博客、微博、sns等获取信息。新媒体的用户扩张给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等传统纸媒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其提供转型、直面挑战的机会。反思下《thedaily》停刊的教训,也许能给我们在媒体数字化、移动化转型上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郑强.平面媒体转向全媒体的流程再造[j].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09月.

[2]蔡雯.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j].2007年第四期.

[3]蔡雯.新闻与写作[j].2007年第四期.

[4]郑强.设备程序开发的实例[j].2010年01月.

[5]俞永唱.论纸媒的发展[j].2008年09月.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三网合一技术发展趋势

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在向数字电视网络、宽带通信网络和新一代互联网演化的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使技术功能趋于相同,业务范围趋于一致,市场趋于融合,形成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局面,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语音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一、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

(1)基础数字技术的发展。基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全面的使用,使电话、图像和数据等业务都使用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分配和交换,所有的业务都使用统一的“0”、“1”比特流。在未来的信息传送平台上,将不再区分业务的种类,所有的业务都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因此三种业务分割三大市场的情况将彻底消失。(2)宽带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是宽带技术的主体。三网融合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一个网络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能够支持多种媒体业务传送的网络,像音频等媒体的传送一般要求的带宽较大,容量巨大的光纤通信技术就成为了最佳选择。宽带技术特别是光纤技术的发展为三网合一的业务信息传送提供的必要的带宽支持。光纤通信技术作为通信的支柱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具有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络是三网合一理想的传送载体。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在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电视网和电信网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能通过软件支持用户需要的功能和业务。软件技术正在向为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为三网合一提供技术支持。现在的软件技术已经具备了三大网络业务和应用融合的实现基础。(4)三网合一的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同步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已经很成熟,能满足当前高速通信的要求,逐渐成熟的atm交互技术也为宽带业务交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宽带的接入网络采用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以后,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同时为用户提供电话、视频、图像和数据等业务,还可以提供多种高速的信息服务业务,很好的解决了宽带传输的瓶颈问题,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电话、电视、网络等各种业务的需求。(5)统一的tCp/ip协议。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在不同的网络上实现互通。统一的tCp/ip协议是三大网络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为三网合一奠定了基础。

基础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语音、图像、数据等业务都可以采用统一的编码传输;宽带技术的发展为图像、多媒体和数据业务提供了带宽支持和速度支持;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的功能不断的升级,支持更多的业务。多种技术的支持,使三大网络在网络层上实现互相连通,业务层上实现互相交叉渗透,tCp/ip协议在应用层上为三网合一提供通信协议,使得各种业务能够实现互通。网络的业务水平影响着网络的规模与发展,语音、数据、视频、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促使三网融合成为网络发展的趋势。

二、三网合一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时代,一方面,人们需要更快、更好、更直接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同时包括图像、数据和语音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对通信网络的要求就是带宽大,传输速度快。另外一方面,将来会出现很多更智能的终端设备,甚至会出现戴在身上的网络终端来代替电脑的显示器。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高清晰数字电视的出现,用户对终端业务的需求也对网络通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日益更新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三大网络的统一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网融合后的网络,将是一个覆盖面广泛,功能强大,业务综合齐全的信息服务的网络,是多媒体通信的网络,也是全球一体化的综合网络。大容量的光纤构建地面的骨干网络,卫星多媒体系统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接入,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可以在任何终端、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视频、图像等高质量服务。

三、结论

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的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相加,其最终的目的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三网合一的各项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是三网共存并且逐渐融合的局面。但是综合化、数字化和光纤化是未来网络建设的潮流,基于光纤的网络代表着今后网络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三大网络最终能够实现融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9

答:我最近关心的医药营销传播话题有:药品及大健康产品最佳的定位与传播策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获得稀缺的媒体资源(优秀新栏目、频道、植入机会、互动大型选秀活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分化;媒介效率递减的应对策略;其所以出现这些困惑与思考是因为我们的钱花得越来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且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媒体分众化趋势加强,媒体聚焦越来越难了。

2、请谈谈2012年令您印象深刻的医药行业营销传播事件?

答:一是甄嬛传的植入式广告;二是行业事件网络的推波助澜、微博互动的加强;二是《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为代表的选秀生活类栏目的火爆;三是央视平台把药企赶出央视圈(行业内有人说是医药行业放弃央视,我到认为是医药产品的需求刚性,导致不可能销售规模无限制做大,最后结果只能是被市场规模无限大快下品和其它行业招标处更高的价位被挤出,也就是被央视赶出。)

3、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答:医药行业的永远的朝阳产业,但是新医改和政策限制却对药品零售行业一直是利空消息,导致医药零售产品和医药零售零售产业处于转型期,不得不转型经营大健康型产品,我的提法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健康到药店”,大健康产品涵盖面非常广泛,可以是药品、食品、保健品、器械、药妆、功能性饮料等。

4、近年来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医药电子商务也被人们认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医药电子商务和其它行业的电商一样,是未来趋势之一,因为80-90后人群是网络一代,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对网络电商的模式是认同、接受、参与的,他们认为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药品销售当然也不例外。

此外,有了网络后,人们的购买行为就多了搜索、看网上评价和评论与分享。这是传统购买行为中没有的。因此的重视电商,得电商优势者得天下有一定道理。

5、在广告投入上,作为医药行业一直都很保守,侧重于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而今年以来开始了互联网、视频等方面的尝试,甚至有些企业在新媒体上投入上千万,2013年,新媒体将成为医药行业营销的重要途径。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答:作为尝试是可以的,但是最为首选媒体还不是很合适,主要看你销售的是什么产品。一般来说,互联网接触人群是年轻人多,中老年人少,中老年人大多没有整天挂在网上的习惯,也不会从网上购买药品,而药品的主力消费人群一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身体健康,较少消费药品的。因此笔者不看好大规模的网络药品广告投放。

对于适合年轻人需要的药品,如眼镜保健、运动、健美器材等产品,选择网络为主要媒体,则未尝不可。

另外从影响深度广度来看,电商广告目前影响力还没有建立,而电视广告尤其是央视、卫视的权威性、到达率、可信度都远远高于网络,网络乱象和网络诈骗是2012年末这段时间国家政府部门和央视重点曝光和引起法律介入的领域,这些网络诚信和混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广告的可信度,同时网络广告的审批的监管也存在出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觉得网络广告不得不介入,但短期内还不是主流。

6、您认为,2013年医药行业营销传播工作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监管政策的越来越强,产品定位和USp口号越来越难确定;由于做otC品牌需要大资金,中小企业涉足的越来越少,因此广告噪音也少了小一些,这反而对于有实力的otC企业是好事;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基药制度制约,没有参与招投标的基业,则转型做otC市场,一些品种的竞争则会越来越激烈;此外,对于优质媒体资源的抢占也将越来越激烈和显示企业的媒介企划与公关能力和企业的实力了。

7、2013年医药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在您看来,医改将给医药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答:新医改把医药市场重新划分成三大块:或者说药品市场营销分成三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大医院市场:永远是新特药的天下,依靠产品力和医生医院利益到位来驱动;第二个卖药的方向是药品零售市场,即otC市场。是otC品牌产品和大健康产品品类的天下,依靠大众品牌驱动和药店高毛利驱动;第三个卖药的渠道是新医改才产生的政府买单的市场,也就是政府主导和政府招标采购的第三终端基层医疗市场,是基药的天下,需要按照政府意志进行招投标工作。

8、在您看来,2013年医药行业在营销上将出现哪些趋势?

答:大概有一下十大趋势

趋势一:基药市场必将快速增长,基层医疗市场的药品销售随着新医改的强烈推动和政府投入的增加,必将宽容和逐步成熟;

趋势二:第一终端大医院市场随着新医改也会有所变变化,比如实施处方集、实施按病种付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家等。

趋势三:otC市场将出现三个新形象:一是大量的品牌企业开始重视主流百强连锁的作用,开始成立Ka部门,学习与零售药店打交道的方法技巧,开始理解连锁药店行业发生的极速变化和他们对自己生存与利益的诉求;二是一些中小企业继续以给连锁贴牌和高毛利主推的方式,取得生存机会;三是基药市场没有抓住,连锁药店市场也没有抓住的企业,将丧失生存机会,被迫关停并转。

趋势四:随着新版Gmp的强制实施,一些没有营销能力的企业,将会主动选择退出市场。

趋势五:是药品广告审查将趋严,但不会不让ot从产品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因为这违反《药品法》,药品法规定otC产品是可以做大众媒体广告的;同是违反《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办法》;还违反国际惯例;最重要的是违反公众利益和公众对药品知情权;对于新医改来说,不让otC产品做广告也违反国家利益,小病到药店是医改鼓励的;最后,这也违反政府执政理念与责任,问题多说明监管不力,和有人花钱可以得到犯法广告批文,更需要加强监管。

趋势五:健康产品日渐成熟与普及趋势、药企强力进入

趋势六:越来越多的处方药企业进入otC市场趋势

趋势七:由于媒体分化和媒体购买价格趋涨,otC品牌塑造难度增大趋势,塑造的媒体分化与新媒体介入趋势(互动、植入、微博、炒作等趋势)

趋势八:otC产品在基层医疗结构的退出趋势

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分众传播分众媒介产生原因发展趋势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会开创人类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新方式。

一、对“分众”相关概念的理解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曾在其著作中预言传媒未来面临着分众化的趋势,彼时可能很多人对此说法不以为然,而仅仅在三四十年后的今天,人类已经处身于一个分众化传播时代。

而分众媒体(Demassify/Demassificationmedia)是区别于大众媒体(massmedia),也就是我们一般所称的传统媒体(traditionalmedia)的。目前社会上分众媒介有许多,只要它的传播形式能够很清晰地定义和描述目标受众的媒介,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分众媒介。

行业分类的复杂细化使得大众化的传播形式无法满足某些专业或特殊受众的需求,于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分众媒体。例如,商业楼宇电视媒体(office-BuildingLCDtV)、卖场电视媒体、移动电视媒体、Dm资讯媒体、手机媒体、社区媒体等等都属于分众媒体。这些分众传媒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族群,而这个族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通过分众媒介,广告主能让广告最精准和有效地击中目标受众,从而降低媒体资源的预算并支持实际的销售成长。

二、分众媒介兴起的原因

复旦大学程士安教授认为,“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信息将会是由受众和媒体的主持人来共同打造。移动性、多层级、定制化是新生活形态下信息传播的必然选择。人们生存区域与生活轨迹呈现出巨大的移动性,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促成了社会阶层划分的多样化和清晰化。随之而来的个性化需求对定制化的信息传播提出强烈需求。”她说:“近年来,商业楼宇电视媒体、卖场电视媒体、网络博客、Dm资讯媒体、手机媒体等分众化媒体的出现都是顺应了都市生活形态变化趋势而生发并取得高速成长的新媒体。”

1、技术革新推动分众媒介的发展。分众媒体兴起依托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大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要求。

2、受众的差异化改变媒体传播模式。由于地域、年龄、性别、收入、社会阶层、生活方式、教育程度、职业、爱好等的不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包括信息需求在内)存在着差异。而如今又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消费者无不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面对这些差异,传播媒介不得不对受众进行细分,面对特定的受众进行个性化的传播。同时,用户也不再满足于单一传播渠道下的服务模式,对媒体和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逐渐加强。

3、市场引发企业对分众要求越来越明显。目前,市场正在从大众消费向分众行销转型,产品和市场被不断细分与重新定义。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对细分人群传达自己的产品信息、品牌信息时,却发现广告通过大众传媒来完成。因此,客户对媒体的分众性要求越来越明显,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体,有效地区分目标受众,有针对性地将特定的产品及服务信息精确、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益。

4、媒介自身的特色促使其兴。区别于大众性媒体的分众性媒体,它与生俱来的传播特点与优势也是促使分众媒介兴起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受众对这些新兴的分众媒体主动接受率高,另一方面这些媒介的“强制性”要远远高于传统的媒介。比如移动电视广告、电梯广告,受众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里,对内容没有选择权。同时,周围没有其他广告形式的存在,干扰度低,易引发受众强烈的记忆,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品牌印象。

同时,分众媒介运作广告的投入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低廉得多,由于能够精确命中企业的目标受众,受众的主动接受率又比较高,同等投入,效果可以倍增。与大众媒体相比,也避免了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广告媒体资源的浪费。

以下是二线城市楼宇内液晶电视媒体及单个广告的千人成本,无论是与当地电视频道平均的Cpm还是与当地最优频道的Cpm相比,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当地中高收入以上人群中优势愈加明显(见表1)。

三、分众媒体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媒体形态,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决定了分众传播具有最佳的传播效果。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1、分众媒体和传统媒体紧密融合。分众媒体与大众媒体应该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分众媒体与大众媒体不是各自闭门独立发展的,而是互相融合相互渗透发展的。伴随着信息时代而来的技术进步导致所有的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数字形式。

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形成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网络广播(webcast)、播客(podcast)、网络电视(iptV)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随着通讯网络的发展,手机凭借着其移动互联的特性,也开始与传统大众媒介融合,形成了手机报纸、手机广播(mocast)、手机电视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媒介生态系统。

2、3G推动新媒介分众发展。3G时代的到来,比如多媒体手机的互动传播,将进一步推动分众媒体的发展。作为一种通讯设备,手机能通过技术手段来精确定位和细分受众;作为信息处理终端,未来的手机还将具备更多的定义。在3G商用在即和具备影像功能的多媒体手机高速普及的当口,分众传媒进军手机广告市场可谓机遇摆在眼前。

据报道,全球首个整合Blog(博客)、podcast、webcast以及手机广播(mocast)于一体的3G多向流动多媒体个人广播平台――mocasting(即mobileBroadcasting)平台于2005年7月28日正式开通。用户除了用手机和计算机作多媒体信息实时广播外,更史无前例地将手机变成广播频道,听众从此可以利用mocasting技术,在手机上建立自己的广播频道,成立个人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向全球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作实时广播。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随着网络科技的创新,彩信、wap等一些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机的通讯功能渐渐被淡化,娱乐游戏、网络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手机已不仅是现代通信工具,而且成为了一个与电视,计算机一样重要的分众媒介终端,而且它更具有移动、伴随的优势。

3、互联网创造分众媒介新机会。网络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媒体形式,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得到信息。所以在媒体世界中,网络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已经成为数字化革命的标志。全球大约15%的人在运用网络,网络不仅仅是使用率高,而且网络应用者的增长也非常快。从全球范围来看,5年大概增长了200个百分点。网络占媒体的市场份额也不断增长,在中国、日本、美国、欧洲都是呈增长的趋势,增长率超过了10%。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将会出现新的重大财富机遇,而这一机遇要以分众传媒为载体。从技术互联到商业互联,再到意义互联,第三代互联网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推动力量。

(1)技术智能化的发展,人工智能本来就是人类开发计算机的初衷,随着搜索引擎、数据挖掘、知识挖掘技术的突破,它开始成为下一代领潮的技术。

(2)应用个性化发展,随着技术变革的扩散,技术网络日益与人际关系网络、个人知识网络结合,开始向个性化智能方向发展,如p2p、博客、播客、威客、个人知识管理、商务智能(Bi)等。

(3)社会主体化发展,已完成工业化的社会开始向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些趋势与媒体的趋势结合起来,分众媒介将产生新的机会。

在大众媒体境况恶化的环境下,“分众”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其实反映了互联网的“个性化”运营模式已经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信息产业对社会的渗透作用才真正开始显现。可以相信,随着“分众”、“个性化”的不断发展,只有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广告手段,才会吸引到市场的进一步支持,创造更加令人神往的“分众”神话。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传播媒介也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众媒体,目标受众能够被清晰地描述或定义,企业可以选择与自己目标消费者高度重合的媒介作为广告的载体,进行精准传播,从而提高广告的传播价值和有效性。

毫无疑问,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电视等新型媒介的出现,利用高新技术,分众媒体在大大地满足了目标受众对信息传播要求的同时,也将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分众媒介新时代。分众媒介是不断发展的,对于分众媒介的研究也是无终止的。

【参考文献】

[1]梅琼林、陈文举:从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看媒体的分众化趋势理论研究,2005(2).

[2]王淑兰:大众传媒如何以品牌抗衡分众传媒[J].观察与思考,2005(10).省略/article/HtmL/2318.html.

[4]程士安:分众化媒介与细化分层的受众[eB].it.省略/20060531/n2434882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