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8:10

小学教育政策篇1

一、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要作用

品格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中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也是礼仪之邦,中华美德一直是中华民族所传承和弘扬的,它也是做人的根本,所以,我国现代的教育中,提倡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的就排在首位,足以凸显出“德”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品格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核心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道德教育,现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顺应时代要求,以培育学生品格、提升国民素质为出发点,对全国全面推行了素质教育,中小学生是人生形成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的启蒙阶段,进行品格教育以及德育培养至关重要。其中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发挥的作用如下;其一、更好的发扬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国家,德育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能够使小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美德,使中国美德发扬光大;其二、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中小学生处于人一生中思想观念的懵懂阶段,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立足于社会;其三、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发展;中小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对我国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其终身受用,更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实施途径比较机械死板

许多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教师对德育政策的实施总是坚持老一套,保守残缺,不能够变通,导致的整个教育过程变得非常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格教育的发展。

(二)校方对于德育政策积极性和行动力不够

部分学校没有完全重视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要性,对于德育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品格教育及的德育政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在德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校方的把控力度不够,缺少行动力;同时,由于校方缺乏对于教师进行与德育相关的培训,导致有些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缺乏对品格教育的基本了解,而且部分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行动力不足,所以必然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实施过程注重生活化

学校在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不改变的品格教育初衷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创新,因为学校只是机械灌输品格相关的知识,必然会到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其内涵,从而导致品格教育的成果不佳,所以,校方可以让品格教育从书本化走向生活化,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培养孩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

(二)校方提高对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视程度

学校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对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要加大对于教师德育方面的相关培训,让老师对德育政策有深刻的了解,只有教师本身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使政策实施更加有效;同时老师在进行品格教育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要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减少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歧视或者“无根”现象,还要注重多于学生交流,对于不同性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因材施教,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

小学教育政策篇2

 

民国政府关注小学科学教育,制定出许多教育政策。这些政策虽有缺点和不足,但它们是我国探索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些科学教育政策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有积极启示。

 

小学教育为接收学校正式教育之始,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第一步。民国时期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受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小学阶段科学教育所授知识比较浅显,初等小学只学习简单算术,高等小学才增加理科或常识课。为发展近代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教育政策,对今天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政策概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实现国家强盛,振兴经济、发展实业,社会需要大量科技人才。许多爱国人士提倡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引进西方教育模式,重视科学教育。民国初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国民学校令》,规定小学教育宗旨“以注重儿童身心之发育,施以适当之陶冶,并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所必须之普通知识技能”。

 

这里所说的“普通知识技能”即指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的能力,如了解物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略知动植物及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等。

 

为发展实业,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以发展社会经济的社会实业为中心,学制七年,分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主要科学课程有算术、理科、地理、农业、手工等,“学制中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是以生产发展为重要目的的,因此要多设科学课程而不设经史课程。”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启蒙和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特别是杜威、孟禄等美国着名教育家来华讲学与演讲等因素影响,中华教育界人士在总结本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仿照欧美教育制度,于1922年颁布了《学制系统草案》,即“壬戌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由七年改为六年,把原来学制中的“理科”改为“自然”,科学课程有“算术、地理、卫生、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等”

 

科学课程的科目、知识范围、所占比重均有增加。这一学制体现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对教育的新要求,特别是对科学教育的新要求,即社会需要大量的知识更广泛的科技人才。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随后对学制做了新的更改,1928年通过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也就是“戊辰学制”,特别注重科学教育。

 

随着“训政时期”到来,1929年公布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31年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对小学科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注重自然科学之教授,以养成儿童爱好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及破除对于自然现象一切的迷信。”

 

制系统都没有大的改变,对小学生的科学课程发展依旧很重视,并多次修订小学课程标准,如1932年的《小学课程标准总纲》,1936年的《修正小学课程标准》,等等。

 

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政策分析民国时期科学教育政策形成一个较大的教育政策体系,有其自身特点,为促进科学教育更好发展,还制定了许多保障措施,时人对当时的科学教育政策有褒有贬,不过都是为了促进本国科学教育起见。整体来说,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水平不是很高,但其科学教育政策的内容、特点和效果却值得分析借鉴。

 

政策内容分析科学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政策分析科学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国初年即制定相关科学教育目标的政策,如1912年《小学校则及课程表》把科学教育目标与人生、社会、自然等现实联系起来,把科学素质的培养反映在各科的课程教育目标上,颇具启发性,对新兴的科学教育有重要的规范指导意义。

 

小学算术科目标是“使儿童熟习日常之计算,增长生活必须之知识,兼使思虑精确”。

 

小学理科教育目标是“使儿童略知天然物及自然现象,领悟其中相互关系及对于人生之关系,兼使练习观察,养成爱自然之心”。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对自然科的目标是:“启发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实验精神。增进利用自然以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的智能。

 

物质生活问题:如个人身体的卫生,以及衣、食、住、行等民生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问题:如迷信的破除,正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培育等。培养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兴趣和理想。”

 

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及解除封建迷信有重要指导作用。

 

科学课程的内容是学生每天要学习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如民国初年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数学科应教授的内容:“初等小学校首宜授十数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渐及于百数以内,更进至通常之加减乘除,并授以小数之读法、书法及简易之加减乘除,兼授本国度量衡币制之要略。高等小学校首宜就前项扩充之,渐进授以整数、小数、诸等数、分数、百分数、比例,并得酌授日用簿记之要略。”

 

初等小学及以下仅授数学、手工、画图等,没有理科。高等小学才开设理科课程,课程内容“授以习见之植物、动物、矿物及自然现象,使知重要之名称、形状、效用、发育及其相互关系,与对于人生之关系;进授物理化学上之重要现象,元素与化合物之性质,简易器械之构造作用,人身生理卫生之大要。”

 

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后,对“壬子癸丑学制”的科学课程内容有所改变,将“理科”改为“自然”,地理、生理卫生并入社会科,初等小学开始增加自然科与社会科。这一改变扩大了小学生的科学知识范围,科学课程教学时间占小学总教学时间的44%。

 

科教设备与师资政策分析民国政府认识到科学实验设备与仪器是完成科学教育、保障教学质量的必须之物品:“教育部鉴于自然科学教学之成绩与实验之关系极为密切,而有关于其自然科学之设备至大。”

 

人认为科学教育“求得其道厥惟教授器械是赖。有教授器械则事事物物均可征诸实际,而学生所获之智识自然正确明了;有教授器械则口谈手演咸得有所凭借,而教师所发之谈自然兴会淋漓。”

 

民国政府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规定,所有的科学实验设备与仪器“须与儿童生活相接近,尤宜注意与课程训育联络。”在购买、使用和存放时“应多采用科学方法,并须具备清洁、整齐、经济三要件。”各级学校“于可能范围内,应多购儿童读物,理科仪器,及设置学校园,增加儿童实习的机会,并图教授和实物之联络。”

小学教育政策篇3

关键词: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化;对策

近年来,我国对于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断的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因此教育首先要做到从最基础抓起,小学阶段是人们思维拓展、求知欲强、对生活充满喜悦的认知阶段。国家对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分析研究,目前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的问题是教育方法简单、认识片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成了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个性特点

1.充满好奇心。由于小学生对生活不了解,所以,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老师将书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通过从书本中所学到的东西,联想到生活的实际应用中,这就更加迫使他们萌发各种学习兴趣,勾起他们寻求知识的欲望。

2.注意力不能够完全集中。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在他们心理还没有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他们只是听从自己的父母,听从老师的话,来学校里学习,对于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有的小学生在刚上学期间就开始产生了逆反心理,其原因是父母不在身边陪伴,觉得孤单,一时间很难接受这种变化,所以,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很难将学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

3.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何正确提高小学生少先队的自身素质,是老师在各方面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尤为关键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还不懂自己在学校中给自己应该怎样定位,大多数学生只是从一方面看自己的好与坏,例如:在一次考试中,自己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在学生心理就单一的知道了这就是所谓的好,他们也知道在课余时间和其他同学打架,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坏。好与坏的概念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但是,至于人生观与价值观,他们并不能真正的认知,因为当老师问道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长大想做什么?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数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想法很天真,这就要求老师把如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灌输到他们的脑海,从而,让他们真正的懂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他们成长,以后看待事物的见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低效化的原因

1.学校只重视学生学习书本中的理论,而忽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我国的一些小学,学校对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比较匮乏。究其原因是,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一味的把课本上生硬的理论强加给学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对于纯粹的理论不够理解,这种只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学习方法阻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学校的教学工作虽然复杂,工作任务重,但是,对小学生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更加重要,这关乎学生的成长,锻炼他们如何独立生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些都在为他们的以后的人生铺路。所以,每个学校在重视孩子们认真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调动他们的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2.没有让学生理解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含义。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增长知识、增长生活阅历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新鲜事物会越来越多,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也随之逐渐广泛起来,他们往往在自己的爱好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象力不断丰富,对知识的认知逐步增强,对学校,对教育也有了深入的认识。因此,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们喜爱,这样,不仅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同时,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快地接受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3.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人们之所以要紧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因为,社会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然而,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课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理论性太强,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在学生脑海里只能一略而过。其中的真正意义,他们还是不理解,这样的一知半解,会给他们造成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生活越来越精彩,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如何让小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的内容不能太单一,不能让学生们做一个只会读书,而不会思考的学生,老师应该在传授学生理论的同时,还要帮他们在参与社会中把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以及多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三、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化的政策研究方法

1.小学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育人,并不是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就是学校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其实,学校应该从多方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必不可少,同时,孩子们还要培养兴趣爱好,通过他们的兴趣爱好,知晓他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能够发现自己的特长,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在当今社会,教育跟随着社会的发展随之改革,教育要从小抓起,同时小学生更应该从小做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完美的性格,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小学教育政策篇4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五)政策内容丰富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内容丰富,大体涉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课程教学、行为规范、专项教育活动、实施管理与保障落实5大方面。课程教学方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项规定,逐步促进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各阶段德育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使中小学德育课程进一步符合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行为规范调整的对象依次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专项教育活动内容逐步丰富,从阶段一的文明礼貌活动,到阶段二、三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再到阶段四的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廉洁教育。实施管理方面逐步制订了学校内部的工作体制,提出了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意见,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总体部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落实方面从对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到对校园文化的主动建设,强调将德育工作视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紧密结合社会形势,真正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在结合社会政治需要的情况下,较好地引领、推进了中小学德育的重建、完善、改进和深化工作,直接保证了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间接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一言以蔽之,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政策是“谨慎而又灵活的、富有远见的社会政策”。今后,我们应继承德育政策的经验,加大德育政策的研究力度,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小学德育规律,尤其是当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情况;更加细致地评估德育政策的效果,尤其要及时终结那些过时的、重复的德育政策,以保证德育政策更有效地落实,同时使中小学德育政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小学教育政策篇5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均衡;教师轮岗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受历史、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中小学教育绝大部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最直接的后果是侵害了一部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我国义务教育法基本指导思想,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教师轮岗制(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正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遏制“择校热”,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它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应该说,教师轮岗制的实施在平衡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等方面取得了部分预期效果,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轮岗制非国人创举,日本、韩国等国早已实施此制度数十年。但是,由于我们对这个“舶来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再加上教育非均衡问题的历史性以及我国国情的复杂性,我国教师轮岗制的实施状况的确有些不尽如人意。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一项教育政策要得到有效执行,需要政策执行者具有较高的素养,能深刻领悟教育政策精神,切实担负起执行该项教育政策的责任。但在实际当中,政策执行者往往是利益关系人,当一项教育政策对其自身利益造成威胁时,这种内在的冲突往往使政策执行者阻碍政策的执行,从而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如:在对某市教师轮岗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优质学校的校长没有将真正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挑大梁”的班主任或者学科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者富余的学科教师交流出去。另外,一些被选派的轮岗教师也并非真心想帮助薄弱学校发展,而仅仅借机将这一政策当作捞取金钱的手段;还有一些被选派的轮岗教师根本不达标、也不对口,这也迫使薄弱学校不得不在接收轮岗教师上持一种“谨慎欢迎”的态度。

(二)轮岗教师存在后顾之忧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的环境体系。稳定、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一旦这种教育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对教师的心理、工作等带来影响,最终会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师轮岗政策实施后,与之相连的轮岗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职称评聘问题、教师归属感问题等却没有配套的法律予以保障或没有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致使教师的教育生态环境恶化,部分教师由此产生忧虑和抵触心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显然违背了教师轮岗制的初衷。

二、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教师轮岗制未得到有效执行以及轮岗教师存在的后顾之忧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一)政策目标超出政策能力限度

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是指教育政策力所能及的范围和解决教育问题所能达到的程度。教育政策能力存在着限度,能否认识和把握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对教育政策的制订与选择、教育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的结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轮岗制的最终目标是想通过教师轮岗政策来解决中小学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但是,正如前面所谈到的,我国中小学教育出现的非均衡发展状况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在教育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实施“重点学校”“精英型教育”等政策,经过20多年的“马太效应”式发展,最终造成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非均衡现状。可见,我国中小学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结果并不完全是由师资质量造成的。因此,想仅仅依靠教师轮岗这个单一政策来遏制“择校热”、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这远远超出教师轮岗政策的能力限度。因此,要想最终实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除了教师轮岗政策之外,还需要佐之以其他政策及保障措施。

(二)政策相关者利益冲突

一项教育政策之所以没能得到有效执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该项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维护各自利益所致。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他们的看法和做法是不相同的。教育行政部门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布局,校长则站在自己学校利益的角度来采取应对措施,教师则会考虑自己各方面福利待遇的得失。各自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使得情况变得复杂,进而导致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失真现象,最终导致该项教育政策不能被有效执行。另外,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制订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最为重要的根源。政策执行者通常身兼执行者和目标群体双重角色,他们经常处于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中。当某项政策给执行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失,或使其面临更大的困难时,缺乏岗位责任意识或这种意识不强的执行者,为尽可能维护局部的乃至个体的自身利益,就会采取各种对策和行动,而使政策不能被有效执行。

(三)政策实施缺乏人文关怀

针对这样一项涉及众多人事变更的改革,政策实施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自觉自愿地参与轮岗;要注重轮岗的意义和效果,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政策实施者在实际工作中对轮岗教师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如:有些地方采用抓阄的方法来决定轮岗教师,抓到的教师必须去,缺乏对教师实际困难的考虑。这就使得轮岗的教师心灰意冷,即使勉强到了新单位,也谈不上什么工作热情,最终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这样的轮岗很难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同时也对政策的执行带来不少阻力。

(四)教育行政部门督查、纠偏不足

任何一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阻力,使该项教育政策偏离原来方向执行。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政策体系必然要有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和纠偏机制。当一项教育政策没有得到正确、有效执行时,相关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进行纠偏,使其按照预定方向执行,最终实现政策目标。然而,我国一些地方的教师轮岗政策却缺少这样的监查纠偏机制。我们在调查时发现,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教师轮岗制时,对于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一套及时、有效的反馈纠偏机制,因而造成部分教师抵触情绪较为强烈,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例如:有些教师反映,自己已经完成了轮岗,可是职称评定时却并没有体现原来说的优先考虑;还有些教师反映,轮岗政策的确是实施了,可是原先承诺的与之相关的交通费补贴、生活费补贴却迟迟不能予以解决;等等。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教师轮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才能保证其取得预期效果,保证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专家调研和论证工作,完善政策体系

专家调研和论证是教育政策制订的前提性工作,对教育政策的制订、实施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想提高教师轮岗政策的实效性,就需要组建一支研究教师轮岗政策的专家队伍,深入学校、深入基层,搞清问题形成的来龙去脉,并进行论证分析,最终形成一系列有价值、能够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调研成果,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实,解决我国中小学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在于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保障。而中小学教育要均衡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在政策上思考定位。因此,推行教师轮岗制的地方政府应从完善政策体系出发,制订一系列与教师轮岗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财政投资、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法律保障等政策措施。

(二)构建利益冲突消解机制,照顾各政策相关者利益

政策相关者为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规避不利于自身的政策,因而有必要构建利益冲突消解机制来补偿政策相关者的利益损失。利益冲突消解机制就是使得矛盾化解的各项措施。例如,针对重点学校的教师不愿去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第二,在职称评定时,可以降低其评选条件;第三,到薄弱学校轮岗的教师在推先评优、培养选拔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第四,按照薄弱学校的交通、医疗等条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然后按其级别提供特殊津贴,当这些轮岗教师重新调回重点学校时,特殊津贴自动取消发放。

(三)畅通沟通渠道,注重以人为本

在教师轮岗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应该切实考虑每位轮岗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畅通沟通渠道。比如,可以建立教师轮岗信箱,使教师的意愿能够及时上达,将问题化解在摇篮里。另外,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中,执行者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采用非人性化的方式来应付上级领导交给的轮岗任务,避免教师将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上。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的教师轮岗制除规定哪些教师必须轮岗外,对不应轮岗教师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如任教不满3年的教师、57岁以上未满60岁的教师、妊娠或休产假期间的教师等。

(四)建立健全政策督查与纠偏机制

健全的政策督查、纠偏机制是教育政策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环节,也是防止教育政策失真的重要手段。一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往往会出现政策执行者错误解读现象;如果教育政策执行者与制订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那么教育政策的执行就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趋势。因此,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加强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保证民意上传渠道的畅通,是保证教师轮岗制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统一法律规定,改革教师人事制度

小学教育政策篇6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我国教师资源不平衡状况,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极度不平衡,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师资供大于求,经济落后地区的师资却严重缺乏。在师资质量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有些中小学教师是研究生,而西部某些贫困地区却几年都没有引进过一名大学生。由于教师待遇、地区发展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师资流动的基本走向为:农村流向城市,西部流向东部,非重点向重点学校集中。同时,西部地区教师队伍还普遍存在着不稳定性。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常宝宁对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的调查显示:30.8%的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想换职业。师资匮乏、教师素质不高是制约当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果纯粹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师资,那么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自发过程。当前,国家及时出台《办法》,通过政策的倾斜来调控教师教育的发展,引导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教育基层去,有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根据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招生计划,2007年有约1.2万名学子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且大部分名额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2有助于扭转目前师范教育边缘化的趋势

在我国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师范教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高师院校纷纷通过更名、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数量急剧下降.第二,高师院校中不少学校抽调师范专业教师充实新建学科,削弱了原有的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很多师范大学中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专业已经不是师范专业,这严重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动摇了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师范教育边缘化是一种补救措施。《办法》提出要把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作为评价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部属师范大学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目前,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正在按照要求,重新审视办学方向,调整招生计划,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可以说,随着《办法》的出台,师范教育又从边缘走向中心。

3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过于强调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在学科构成中比重偏低。二是作为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充斥着基本概念、原理等抽象词语。教育类课程成了学理研究,影响了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三是课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提高我国教师培养的质量,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办法》出台后,六所部属高师院校将率先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加强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改革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措施,提高师范生的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提出将新设17门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重新规划建设教育类课程并对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课程进行重点改造。并以“主修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3+1)”的模式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培养交叉融合、一专多能的新型师资。《办法》的出台将大大推动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

任何政策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难免会有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审慎地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该政策的顺利推行将大有裨益。

1政策的制定只有自上而下的过程,缺乏调查与评估

政策议程包括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种形式,我国的政策常常是党和政府发现问题后,不经过公众议程,而直接将其列为政府日程,这样可能导致政策定位偏高、具体操作性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免费教育政策既要培养优秀的教育家,又要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师资问题,这样的政策目标恐怕难以同时实现。据相关调查显示,公众对免费师范生的责权存在诸多疑问,如能否换专业、如何安置就业、是否有合理可行的退出机制等等。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从事十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但是政策并没有对违约行为如何处罚做出规定,使其操作性不强,并且农村能为师范生提供的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收入偏少,很容易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导致师资再次流失。

2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内容治标不治本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二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全免学费的诱惑会吸引一部分家庭贫困并且学习优异的学生选择教师职业,但是并不等于说这些学生喜欢并善长于教师工作,对于那些对教育工作并不感兴趣而迫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讲,很难保证他们能够安心从事教育工作,其结果既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违背了政策的初衷,又不利于学生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城乡地区生活工作条件的差距也很难保证免费师范生能够在教师岗位从教十年以上,若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单单在政策上要求个体的行为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3免费师范生政策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师范教育质量

在就业政策方面,其采取的是统一调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也就是说师范生毕业时若通过双向选择未落实工作岗位可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工作。这样过多地缓解经济压力与就业压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无论素质高低的免费师范毕业生都去任教,将会降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需要配套措施相继跟进以保证每一位免费师范生能够真正珍惜学习机会,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缺乏职后关爱与保障

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最少在基层支教三年,而却没有明确指出三年后学生应该如何发展,如何转岗。目前应届毕业师范生尚且难就业,支教三年中又缺乏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免费师范生与其它教师相比更不具备竞争力,国家若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在现有的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下,免费师范生将难以得到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学校招收优秀的师范生,还影响着现有的支教师范生的工作积极性与稳定性。他们一边支教,一边要谋划出路,在这样教师工作下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这也直接违背了提高基层教育质量的政策初衷。因此,国家要想真正地留住他们,仅有协议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措施满足师范生的发展需求和意愿,在对免费师范生毕业去向进行限定的同时,更应该为其未来的成长和长久的发展进行规划与筹谋,实现其主动、自愿地履约与执行。

三关于保障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1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制定方式,开展政策评估,使教育政策更科学化、民主化

教育政策是对教育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它涉及到各个阶层的不同利益主体,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关系民生的政策时,一定要慎重严谨,必须要深入群众,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反复论证调整,灵活运用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方式,在发挥现有的自上而下集中决策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基层与地方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教育政策更加科学、民主。

在政策制定之后还要开展政策评估,判断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是否需要修正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我国未来的教师教育变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对政策进行跟踪调整,以更好地达到政策制定的最初目的。例如,能否考虑制定不同的免费金额相应下的基层从教年限,让学生根据自已的经济情况选择不同的免费程度;能否给予地方师范院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必竟他们才是提供基层教师的主力军。

2建立配套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由于《办法》是一个相当宏观的政策文本,很多细节尚未清晰规定,因此,需要有进一步的细化方案与操作性的措施。同时,应该考虑到地区差异,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具体来说,在招生政策、培养政策和就业政策这三方面都应当细化操作方案。比如,面对“三年支教契约”与二次就业困难,政府可委托高校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鼓励支教生在职攻读教育专业硕士,搭建远程教育平台,使他们获得与应届师范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与信息技术支持,消除支教学生的后顾之忧。

另外,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免费教育只能暂时解决其四年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而毕业后面临的低微待遇与工作条件与农家子弟的愿望是相违背的,若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在市场经济与利益多元化的时代,仅靠一腔热情与政治动员,都不是长久之计,很难长期留住人才,对于政策的目标只能具有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3建立激励与淘汰型的质量保障体系

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的“免学费+包分配”的定向培养模式,使免费师范生在衣食无忧又没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势必会有已拿到“铁饭碗”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倘若毕业生教学技能不高,综合素质不合格,而三年契约已在,不是会误人子弟吗。因此,应该建立配套的激励与淘汰机制来保障国家公共财政效率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朱旭东教授提出:我们要建立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激励与淘汰机制,对在学习期间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要予以淘汰,且偿还培养费用。另外,在师范生就业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免费组织他们进行双向选择,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如果毕业生想得到自己希望的岗位,他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将是很重要的依据。这些措施在保障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上,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注,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偏重,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转向农村,才能从整体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增泉.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及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报,2007-3-3(3).

小学教育政策篇7

[关键词]小学教师培养政策政策着力点政策执行力

上世纪9o年代以前,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相对平稳、清晰,基本围绕定向性(免费教育、定向分配)、封闭性(由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培养)、数量型(主要满足于数量需求)、中师化(招收初中毕业生,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等特点来设计,小学教师培养实践也得以平稳运行;但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进人了转型、突变时期,短短几年时间,中等师范学校几乎消亡殆尽,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乱象纷呈”,复杂异常,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原本意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教育转型竞“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由于在理论上准备得不充分,在实际上又没有调查得很清楚,对改革缺乏科学的论证,使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走了一段弯路。”反思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存在问题,有利于我们修补政策,改革创新,使小学教师培养实践走上正确轨道。

、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问题分析上世纪末以来,体现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二是1999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教师[1999]l号);三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四是教育部《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师[2002]4号);五是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六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七是200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上文件或直接或间接确立了小学教师培养的政策走向,总体上体现了“非定向性、开放性、质量型、高校化”的改革思路,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发了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启了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在:(一)调研缺失,政策制定带有随意性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有赖于教育决策者的正确决策,而正确决策的前提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政策的充分研究而提供的智力支持。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现实却是,“决策者和研究者是两个范畴,两种工作规范,两种文化。长期以来,研究者把政策放在研究的视野之外,决策者也没有把政策与研究联系起来。”[2)仅以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例,应该说,这个政策文件是小学教师培养规格、培养主体、培养体系发生重大变革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由于决策者与研究者未能有效融通。有机结合.未能深入实际广泛调研,致使文件的内容安排、出台时机都有不少缺陷,随意性较强。比如:“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但仔细研读这一文件,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成为这个文件的关注重点,相反,却是学历、培养主体、管理体制等形式问题成了重点关注的内容.显得有些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再如:关于培养规格提升、培养主体变更问题,涉及到大至优质中师的资源保护、中师与高师的顺利对接、生源质量的必要保证、小学教育专业重构与建设,小至中等师范的去向安排、教师教育队伍的优化组合、招生就业体制的进一步理顺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绝非一纸文件、一道命令就能迅速解决的.必须仔细、周密论证,科学、稳步实施。但《意见》中关于这些问题处理的表述或“蜻蜒点水”,或“避重就轻”。或“避而不答”,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又如:文件中涉及初中起点还是高中起点的问题有这样一段表述:“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有利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我国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既然认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具有有利于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优势(应是与高中毕业生比较后产生的结论),又为何置其为“重要补充”的地位?显得前后矛盾、逻辑错乱、随意性较强。

顾明远先生对这份文件引发的改革有过一个评价:“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这不是危言耸听,有事实为据。过去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虽然接受普通教育的水平较差,但是他们都是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在中师通过严格的师范教育的训练,掌握了较好的教育小学儿童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现在的师专生,却是高考队伍中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师专的专业分科较窄,学习的课程缺乏小学教育应有的科目。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但是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如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o0o0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今天来反思,如果当初不是一刀切地取消中师,而是渐进式的,保留中师的建制,延长中师的学习年限,可能会比现在这种状况好得多。我国师范教育建立一百多年来。各地建立了一批中等师范,如长沙一师、南通师范、保定师范等.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培养了大批革命工作者和教师。今天毁于一旦,实在感到可惜。”[(二)遭遇挟持,政策内容缺乏独立性在上述政策文件中,除了个别以“培养小学教师”为题名和关键词外,绝大多数都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题名和关键词的。比如:1999年3月,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拓宽中小学教师来源渠道,鼓励一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似乎没什么不对。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被合称为“中小学教师”,是频率很高的现象,这在许多语境中,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这个指称所隐含的忽略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各自的专业特性的意蕴,则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尤其是在历史和现实中,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培养规律频频被忽略、被曲解的大量事实存在,提醒我们必须研究、彰显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和培养规律,必须保证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独立性。

事实上,仔细研读这些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题名和关键词的政策文件,可以发现其内容基本上适用于“中学教师”的培养,也即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在政策层面遭遇了“挟持”与“绑架”。比如:非定向、多元开放、综合性高校参与,是上述政策的“主旋律”.但这样的“主旋律”其实只是适宜在中学教师培养中“唱响”。也即中学教师的来源可以多元化,但小学教师应当由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管培俊司长指出:“培养高中以上的教师,可能综合大学和高水平师范大学更具实力.更有后劲,因为他具备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师资力量的优势;而初中以下,尤其是小学和幼儿教育,其他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似乎则更有优势,不仅过去、现在,将来也是。”i5我国著名学者成有信先生指出:即使实行了教师职业证书制以后,幼儿教育高师和小学教育高师类学校仍应保留。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注意:日本是在实行了小学教师的非定向培养方式后于20世纪70年代又重新恢复了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的方式,即通过师范教育培养的方式。一些实际工作者也提出:目前的师范本科或专科除了招生生源不理想外,毕业的学生也不适应小学教育特别是不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建议小学教师应该由专门机构——五年一贯制师范来培养。i6这是由于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不同于中学及其以上学校教师的特殊性决定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要有担任多学科教学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和教育艺术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比之对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即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掌握和运用低年级儿童认知、行为习惯和人格形成的规律性知识和相应技能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大。忉(三)偏离预期,政策执行具有缺损性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自“开放”的“号角”吹响以后,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非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纷纷加盟小学教师的培养队伍,但许多这样的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兴奋点并不在教师教育,而在于填补学科空白,完善学科门类,加速学校综合化进程。致使小学教师培养“市场”和体系混乱不堪,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不恰当做法和不规范行为,2005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指出,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学校首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和具备举办教师教育的基本条件,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专项评估。2007年周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形成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首次增加了“规范有序”四个字,有深刻内涵和现实针对性。应该说,这两个政策文本带有政策修补的意味,但执行、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省份并没有开展专项评估。华东某省虽在几年前就确定了教师培养定标准、定院校、定规模、定专业的工作思路,但却一直缺乏行动,未能有效推行,致使该省小学教师培养t作至今仍处于无序、徘徊状态:全省目前培养小学教师的院校,共有35所,其中有些是民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加上招生规模也不根据实际需要,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资源浪费和质量下滑。

二、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发展建议加强小学教师培养政策建设,是一项系统t程。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有二:一是找准政策着力点,二是加强政策执行力(一)找准政策着力点1.构建小学教师教育标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事实上,我国研制教师教育标准的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已启动,其内容涵盖《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四个方面,但何时出台尚没有时间表。

对于即将制定、出台的小学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裹挟”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中的。唯有如此,方能体现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方能避免“小学教师培养中学化”的倾向;二是高度重视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要求.在专业情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体现小学教师质的特点,避免盲目追求学历和“学术性”导致“教育性”削弱的现象“重演”;三是确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必须“消减”“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一定能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想当然主张,要高度重视小学教师培养经验、文化的因素.重视经改造后的传统优秀中师资源的使用。

2.重组小学教师教育资源

实行教师教育开放化以来,由于没有实施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制度,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加入了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行列,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取消中师却让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小学师资的情况。因此,要组织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专项评估和机构资质认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师范布局结构,重组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加强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在这方面湖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

2006年湖南省经过严格评估,确定若干所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基地,这些小学教师培养机构资格认证的学校均是在中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专科师范院校.从而较好地保存了中师的优质资源.明确了师范院校合理分工,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由相应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更能体现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和规格要求。㈣3.加大省

级政府统筹力度在原来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中学教师主要由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和省属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交由市、县负责(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设有师资处此类的业务指导、规划部门,但因财权、人权、事权的体制障碍,事实上或无心过问,或鞭长莫及),财政投入、招录计划、课程方案、队伍建设等缺乏保障.培养质量也得不到可靠保证。随着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鉴于小学教师培养已纳入高等教育序列.推进小学教师本科化也势在必行,再加上各地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开始从数量满足走向质量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小学师资的培养由省里统筹规划,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院校由省里统一管理,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相对独立的现代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例如湖南省从2010年起在国内率先启动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采用二·四分段、分专业方向模式。学生入学后前2年按中职学生注册学籍,学习基础文化课程;2年期满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成绩达到省当年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升入本科层次学习4年。本科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颁发初中起点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证书。[1o]4.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规模2007年起,国家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已初见成效。工作进展顺利,考生报名涌跃,生源好于往年,反映了国务院关于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深得民心同一年。江苏省南通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动了五年制师范生免费教育、定向培养的试点工作。由于提供了免费教育、协议定向的政策保障,并且采取了提前录取的保障措施,因此,2007年免费师范生的招收一改前几年师范生源人学成绩步步下滑的颓势,呈现可喜局面。

江苏省2010年免费幼儿师范男生招生面试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达300:1,竞争激烈程度超过公务员,录取分数线超过当地的四星级高中。in由此可见,近十年来师范生源质量下降,以及由此而导致师范毕业生质量下降是政策制度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事实表明,在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能改变生源质量,能培养思想素质好、职业技能强、业务水平高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教师,能更好地解决农村教育的师资问题。这符合我国国情和基础教育的实际,符合国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导向,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加强政策执行力

加强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执行力,我们认为以下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要有适切的目标,即政策的指向要清晰。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要依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培养规律,着眼水平提高而非形式变化;二是要有明确的职责。

小学教育政策篇8

(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极大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6个部分,要求各地把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对缩小校际差距、加强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意见》强调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并特别提出“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等措施,以切实推进各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对保障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提出了法律要求,并强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规定国家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从而明晰了各级人民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和法律要求。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缩小教育发展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具体思路和办法。仅仅两年后,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2),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的基本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本策略。众所周知,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体系中比例最大,涉及层面最广泛,位置最基础也最为重要。十年中,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政策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对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作用。从《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第一次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以及党的十七大在政治报告中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并修改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逐渐提升为国家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这些文件一是厘清了责任主体,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二是制定了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三是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方式,极大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凸显了国家对相对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关切,为不同时期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规划纲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引领农村教育改革纵深发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分析和全面部署。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农村教育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全文出现“农村”、“西部地区”、“城乡”等涉农关键词50余处,反映出《教育规划纲要》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农村教育的专项内容,主要集中在“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两大部分。在“发展任务”部分,农村教育的重点集中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领域;在“保障措施”部分,也有多处涉及农村教育的内容,且均以“重点”呈现,如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等倾斜政策”等。另外,《教育规划纲要》还对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安排,如重点资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并安排了侧重农村教育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项目,此外还对“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留守儿童寄宿条件”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是继《意见》之后对农村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最重要的综合性政策文献,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更高层次的安排与谋划,对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农村教师等农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领域做出了重点安排。《教育规划纲要》强化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方向,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十年中出台的其他政策持续关注农村教育,形成具体政策支持体系

1.党和国家若干宏观涉农政策为农村教育

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对农村教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十六大以来,2004年至2012年连续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得到空前重视。十年“一号文件”的共同之处在于:党和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关系事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每一次都把农村教育放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谋划。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加快包括教育在内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确定为主要任务之一。“一号文件”等国家政策,为农村教育政策制定与落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条件。

2.“两基”系列政策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薄弱领域

为确保了“两基”的全面普及与难点突破,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两基”政策推进难点在农村,西部攻坚计划主要针对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县区。围绕计划,国家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涉及农村教育的政策工程,如“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不仅很好地推进了“两基”攻坚的重点,保证“两基”攻坚目标全面完成,也极大推动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

3.“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支持体系

十年中,除“两基”政策持续实施之外,国家还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制定了全面保障与支持政策。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形成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立学校接收为主”的“两为主”原则,逐步完善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获取义务教育的保证制度和机制;2005年,教育部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规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针对集困地区的2600万农村学生给予营养膳食补助;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布局调整中出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意见。

4.农村教师政策聚焦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点

农村教师是决定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最近十年中,农村教师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有很多涉及农村教师的内容。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对农村教师实施大规模培训;2012年,教育部会同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气补齐“短板”,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5.农村教育政策重点领域逐步向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延伸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实施了若干重要政策。除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教育规划纲要》(2010)等综合性教育政策涉及到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外,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通知》(2004)、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200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200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特别是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强调了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农村职业教育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十年中,国家多项涉及农村职成教育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地位,集中解决了一批薄弱问题,完善和充实了农村教育的政策体系。

二、十年农村教育政策分析

过去的十年,是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完善的黄金时期,农村教育政策经历了逐步丰富、渐次落实的过程。在已有政策框架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经历十年的重点发展,逐步趋于完整,形成了完备的政策体系系统。

(一)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农村教育政策勾勒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大格局

任何领域的教育政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十年中我国农村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政策的配套愈发健全和完整。一是整体性加强。农村教育政策体系趋于完善的首要标志是其整体性增强。政策体系的整体性,集中反映了体系与单项农村教育政策的关系。十年中,相关农村教育政策大量出台,几乎涉及到了农村教育的各阶段、各层次和各环节。这些具体政策“指向农村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别以及综合性、协同性发展,也指向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与均衡发展”。同时,各层次、各类别的农村教育政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对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着综合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完成了由财力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如在经费支持政策方面,十年中,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实施学费补助和对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实行补助、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此外还包括农村教师培养、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等人力支持政策以及农村教育信息化等技术支持政策等。各方面、各层次的教育政策配套相继出台以及各具体政策之间的协调呼应,极大增强了体系的整体性。结构体系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政策之间的相互错位、甚至冲突的情况,农村教育政策体系体现了较好的整体功能。二是层次性凸显。所有较为复杂的教育政策体系均为分级分层控制。毫无疑问,十年内各级颁发的农村教育政策无论在影响范围、作用大小上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由国务院,全面涉及到了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十年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在《决定》总体原则指导和要求下,几乎所有的省市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把《决定》的政策目标和要求逐层分解,形成上下有序的政策系列。十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也凸显了政策层次性。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主管部门的连续政策文件、各有侧重的重点突破的工程以及各地的探索改革,分层完善了政策结构。总之,各级农村教育政策保持了目标方向的一致性,体系组合秩序严谨,显示了较高的效率。另外,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发展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决定》(2003)为基本政策,农村教育政策的构建,始终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围绕“服务三农、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极大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与政策体现了持续性,政策实施方向呈现了一致性,不仅延续了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为后续的教育政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纵向一致、横向协同的良好关系,使得政策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实现了较大的增益值,保证了政策体系向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演进。

(二)有机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中,农村教育政策成为我国教育政策重点领域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我国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过去十年中,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政策,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宏大的政策环境,加速了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促动和引领了农村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2005)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为农村教育政策的实施创设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也直接促动了农村教育政策的完善。这一时期,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指向农村的重要政策目标、要求和措施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把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关注,推动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新政策的出台。过去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在整个教育政策体系中比值大、分量重、位置显著,凸显了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和优先发展的原则;在此期间,国家颁发农村教育政策层次高,目标明确,农村教育的的保障、扶持及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这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迭出,频率高、数量多,标志着农村教育相关领域受到了持续关注。从2003年到2012年,教育部十年工作要点始终把农村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工作要点年均提及“农村教育”及相关关键词达20余次,真实反映了农村教育在全国教育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农村教育政策制定、实施成为了这一时期国家教育政策建设的重点领域。

(三)经历动态调整,农村教育政策强化了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引领,指引了农村教育发展方向

十年中,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农村教育及其周边的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教育政策既是以往教育政策过程的延续,也是面对新情况适时调整的产物,时刻处于动态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此期间,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在调整中完善、在调整中充实、在调整中优化。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国家农村教育政策一直与时俱进,实现了动态调控中的稳定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多项农村教育具体政策在总体方向不变的大前提下,在政策目标、内容或落实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前半段时期,在全面兼顾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同时,农村教育政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领域,自始至终把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在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后,国家适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义务教育政策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在农村教育多个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教育政策都做出了调整,如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党和国家在原“三教统筹”政策基础上,推出并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曾大力倡导的“三教统筹”较好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整体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后,国家把农村教育的侧重点转向城乡统筹问题上,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目标。除此之外,农村学校布局在十年中也经历了反复调整的过程,政策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保证了农村教育持续发展。

(四)规范性水平提升,农村教育政策制定、执行过程效果明显

任何教育政策都是一个过程,其中包含政策制定与执行两个基本环节。农村教育政策过程的演进,首先表现为农村教育政策制定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内容重点突出,形成全面兼顾农村教育各领域的政策框架。其中,影响最大且贯穿始终的“两基”政策全面提升了农村教育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确定了“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实施了农民工子女的“两为主”的平等对待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极大加强,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先后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农村优质高中资源”、“普职协调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的政策目标;农村基础教育则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2004)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及“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等政策提出为标志,开始关注农村教育领域的细节和难点问题,政策的科学性、实践性“较改革之初有了显著的进步”;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坚持服务三农的政策指向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继续强化了农科教统筹的政策引领;农村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政策目标,采取强化措施加快了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进程。

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者“透过政策目标的设定与行动纲领的规划,希望贯彻实施,发生政策的正面效果”,过去十年农村教育政策的落实也呈现了规范顺畅的良好局面。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执行机制全面完善,政策主体日趋明确。在国家统筹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制定了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地方政策,健全了农村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农村教育全面列入了议事日程;加强了各地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了各项重点政策落实的配套措施,并及时针对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调整方案;教育部先后与绝大多数省市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构建起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各地推进“农科教结合”,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农村教育工作机制;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督导评估,“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总之,在过去的十年,农村教育政策的落实扎实有序,有所创新。总的来说,农村教育改革目标是通过农村教育政策具体体现和实现的。一是农村教育政策过程注重全面改革,综合推进。总体来看,农村教育改革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模式。国家层面整体谋划、顶层设计,出台综合性政策文件,再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深入。如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国务院首先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明确“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随即提出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新机制,同时提出教师素质提升的目标,逐步朝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策略。二是国家教育政策得到了各级地方教育政策积极呼应。各项农村教育政策出台后,其执行主要依靠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执行。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上级政策时,必须对上级政策精神实施政策‘再制定’”。如为了落实《决定》,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提出“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目标,提出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等多项具体落实措施。国家重要农村教育政策出台后,全国各省、市、县结合区域实际,都颁布实施了与之配套的地方政策措施,引领和推动了全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改革和发展。三是系列工程重点推进。针对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与突出矛盾,国家采取了实施专项工程、计划予以重点突破的政策落实方式,集中精力,逐一突破,实现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如上文提及的十年中“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十几项重点工程。总之,在过去十年,农村教育政策过程完整规范,政策制定、执行均有所创新,地方政策配合有力,根据各地农村教育不同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适切性,农村教育政策效果良好,政策目标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发展迅速。

(五)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农村教育政策需要进一步充实和优化

小学教育政策篇9

[论文摘要]作者多年从事校长岗位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既系统又有重点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中小学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方法,懂得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长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领会和掌握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的基本知识。

根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我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本知识系统讲

教育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校长们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法规,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如果不懂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法是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何属性等基础知识,就难于理解和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开展有说服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主要政策法规重点讲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包括校长们应具有一定的政策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待政策和法制具有正确的态度,并在实际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贯彻、维护政策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破,难点排除,搞好应知应会的教学。

三、紧密联系教育管理实际(依法治教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教学法规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长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具体运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为使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教学人员就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实际工作还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智育,轻待体育,甚至没有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智育方面,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的课时或内容,随意改变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和水平的唯一标准。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乱收学生费用等行为都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校长岗位培训质量,搞好教育政策法规课的教学,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依法治教的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例进行剖析,培养学员运用法规的能力,达到使学员回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宣传法规,能按照法规的要求部署工作,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活动;对符合法规要求的行为予以肯定、支持,对违反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当学校、师生包括校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和基层实际,加进地方立法内容,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乃至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教给学员正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和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贯彻自学、研讨为主、以高质量的辅导为辅的原则,在集中辅导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岗位培训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是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案例是教育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载体,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向培训对象一方面传授教育政策法规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进行社会主义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培训对象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具有突出地位。校长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能够有助于指导他们办学、育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发展能力为主的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岗位培训教育的短期性、针对性要求强,单纯靠扩大知识积累来发展能力是难以达到培训目标的。因此,必须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对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使培训质量落到实处。案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媒介,通过案例既能使培训对象理论认识得到深化,更能从中培养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小学教育政策篇10

当前,内地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设置存在课时不足、案例陈旧、对现实问题关注较少、课堂沉闷等现象。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理念、课程设置、质素评核等,案例丰富、生动,具有启示意义。内地可以引入课程设计,并通过模块化教学,激活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活力。

关键词:

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基础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意义重大。例如,为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从1965年起,美国主要通过联邦政府及州政府拨款,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的“开端计划”(HeadStart),为2200多万名学生提供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当前内地幼儿师资培养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一、香港学前教育概况及课程设置

(一)概况香港作为中西经济交汇的区域,其教育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具有开放、容纳、多元等特点,这一点在学前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当前,香港幼稚园均属于私营机构,由志愿团体或私人开办,分非牟利幼稚园及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类。由于承办主体的多样化,幼稚园办园风格丰富多彩;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2006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是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基准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该指引深受进步主义教育儿童观的影响,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以及“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的基本原则。在儿童发展上,该指引提出了幼儿在德、智、体、群、美五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这5个方面的目标被归入“身体”“认知和语言”“情意和群性”“美感”四项发展目标之下;同时,通过六个儿童学习的范畴来落实,即“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2]。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指引又提出了“通过感官学习”“做中学”“从游戏中学习”与“在家长积极指导下学习”的四条具体途径。从香港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努力兼顾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创设启发他们多元智能的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氛围,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十分重要。正是从幼稚园的群体生活开始,儿童开始了他们不同于婴儿期的“童年”,即一种不属于生物学范畴的社会产物的历程[3]。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是必要的综合性载体。

二、内地高校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现状

(一)开设现状第一,从当前内地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情况看,以2012年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12年之前开设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入职与在职的培训课程,着眼于提高校(园)长的学校管理能力。2012年之后,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将“教育政策法规”首次列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了该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晰了该课程提高教师政策法规素养的功能[4],从而对该课程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从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其中,教育政策法规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分值比例(笔试)一览表,教育政策法规占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察部分的10%,是准教师入职的必学内容。第三,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单列专章(第二十章)论述了依法治教;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将“依法治教”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必要保障。当前,公民政策不断强调法制意识,对于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等方面的执教要求日益严格,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素养,掌握必备的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突发性的伤害事故时能够运用相应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进行应对。这是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的重要现实环境。当前,香港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立法,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教育规例》中。内地也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法,可以在教育政策法规的授课中加以说明,指出学前教育单独立法的必要性。第四,开设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5],明确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条“加强学前教师的从业规范与师德教育”,第四条“加大对幼儿园的治理力度”,第五条“着力提升保教质量”规范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搞“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6],都涉及对学前教育依法治园、依法保教的要求,而这些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相关教育内容,均需要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得到体现。

(二)内容设置从当前涉及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设置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开设的教育法学课程,课时为32~48学时,学分为2~3分;二是湖北理工学院等面向所有师范生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分;三是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师范生分别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前者为16学时,学分为1分,后者为32学时,学分为2分。不同的课时设置对课程内容体系带来了显著影响。以温州大学为例,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开设的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见表1;面向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生32课时的课程大纲则不仅增加了一半课时,还在内容上进行了扩充,主要增加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教师与学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学前教育的法律责任、学前教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前教育法律救济等,使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

(三)存在的问题从表1可见,不同课时安排下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当前温州大学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内容过于简单,且教师无法完成必要内容的讲授。教育政策法规中关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部分是重点之一。此外,涉及学生伤害事故的内容是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如幼儿园虐童事件,包括针扎、摔打、揪耳朵、强迫吃饭等;校园暴力,包括敲诈、殴打、等,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课时过少通常使得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知识。而对于准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第二,教材案例陈旧,与当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改革与演进相脱节。从一些教师的授课教案与演示文稿(ppt)看,所引用的案例过于陈旧,部分还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不起学费、乡镇政府状告家长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政府拖欠教师工资等方面,忽视教育体制的分级管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新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如近年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升等、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都使学前教育环境与面临的问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陈旧的案例与现实内容脱节,停留在过去的政策环境中,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无助。第三,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当前师范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张乐天主编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7]。一方面,该教材较为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从建国时期的教育政策开始论述,内容庞大、面面俱到,难以在32学时内完成教学,更遑论16学时;另一方面,该教材按学理性逻辑展开,偏重于对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等学术性问题的探讨,更适合于理论研究,对现实热点教育问题关注不足,尤为缺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来的政策法规案例的引介。对于学前教育的师范生来说,他们十分需要对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处理能力,需要的是按照现实逻辑展开的教材,这一点已有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三、启示

香港学前教育政策提出,要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而不应只偏重“读写算”。从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看,香港实施的有效举措可以引进内地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课程,作为较好的解释性案例。

(一)学前教育学券案例对于教育公平政策的解释香港特区政府从2007学年开始以“学券”(educationvoucher)形式直接向家长和合法监护人提供学前教育学费资助,大幅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以解决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机会的问题[8],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相比当前内地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香港的学前教育学券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在实施中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一个有效的解释教育公平的案例。

(二)学前教育课程范畴对于学前教育游戏区域化政策的解释香港学前教育通过组织实施“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以及“艺术”学习范畴课程,在具体实施中通过以区角分割的活动室形式,教师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在一个主题网络的框架之下,营造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并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活动。这既是对当前以儿童学习为主的学习观的践行,也是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更为深入的解读。

(三)幼稚园对教师和园长的学历要求对于内地的启示在香港,幼稚园教师最低入职学历要求是在香港中学会考/中学文凭考试中考获五科合格的成绩,其中包括中文及英文科,并须于不多于两次考试中获取。自2003-2004学年开始,所有新入职幼稚园教师均须具备合格幼稚园教师或同等学历。自2003-2004学年开始,幼稚园的师生比例须达至1:15或更高的比例。自2009-2010学年起,所有新任园长须持有幼儿教育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以及取得学位后至少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并须在受聘前,或在特殊情况下于受聘的首年内,修完校长证书课程。相比之下,内地当前对学前教师的资格要求还停留在中专与大学专科的程度,对于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也缺乏明确的要求。通过对香港学前教师任职资格规定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加师范生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能够促使她(他)们提高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四)幼稚园质素评核,可以作为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解释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较好案例香港教育局对幼稚园持续进行自我评估,于2012-2013学年修订了质素保证架构。公众和幼稚园仍可利用表现指标作为衡量幼稚园教育质素和水平的参考准则。新一轮的质素评核亦于同年开展,以进一步推动香港优质幼稚园教育的发展[9]。这既体现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规定的学校义务的第一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学校义务的第三条“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以及第六条“依法接受监督”的精神。关于香港学前教育质素评估案例的说明,可以规避当前教育类师范生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等抽象的认识,增进学生的理解。

(五)对香港学前教育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开拓学生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视野当前,内地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大多缺乏对区域背景的介绍,并且往往较为注重对弱势区域的保障,缺乏多元化的介绍,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一刀切”的错误认识。香港作为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先行的区域,所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与内容往往较新,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因此,可以联系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纠正学生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认识,开拓视野,形成全景式的认识。

(六)香港学前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对于教育政策法规授课的启示香港学前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游戏、“做中学”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可以按照师范生的见习与实习的体验,打破学科体系逻辑的内容安排,设置模块化的内容体系,按照师范生在幼儿园中实际遇到的情境,将政策、法规、故事、教学、实践等结合在一起,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符合学前师范生的认知特点;能够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幼儿园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改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教师照本宣科讲读抽象政策和法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课程教学状况,激发课堂的活力,形成“生本课堂”。

四、结语